钢管杆质量检验规程汇总

钢管塔架质量检验规程

文件编号:JD/GC-0202

版次: A/1

编制:荣红

审核:黄惠聪

批准:黄华章

使用人:编号:

2013年6月30日修订 2013年7月1日实施

钢管杆质量检验规程

1. 检验依据

1.1 DL/T646-2012《输变电钢管结构制造技术条件》 1.2 GB/T2694-2010《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

2. 各道工序检验要求

2.1原材料

2.1.1验证原材料质量合格证明书

a )公司直接从钢厂进来的原材料:出厂质量合格证明书必须有炉批号、数量、规格且与实物相一致。

b )对于转供材料:转供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书必须清楚,且在质量合格证明书上加盖所转供单位公章。质量合格证明书上的炉批号、数量、规格必须与实物相一致。

c )采购员负责验证质量证明书,核对正确,在采购合同“货质票款”章的“质”上打“√”。 2.1.2 几何尺寸的检查

GB/T709

钢管种类 钢管尺寸

允许偏差

热轧管外径

±1%D 或±0.50取其中较大者 热轧管壁厚

外径≤102

±12.5%S 或±0.40取其中较大者 外径>102

S/D ≤0.05 ±15%S 或±0.40取其中较大者 S/D >0.05~0.10

±12.5%S 或±0.40取其中较大者

外形尺寸的取样数量及检测方法:

采用合适的量具,每炉批号随机抽取3~4个试样进行检测。角钢肢宽用游标卡尺在长度方向上每边各测量三点,分别取其算术平均值;角钢厚度用游标卡尺在每边各测量三点,分别取其算术平均值;钢板厚度测量三点,取其算术平均值。测试时,测试点应均匀分布,离边缘距离不小于10mm。

2.1.3 外观质量检查

2.1.

3.1钢材表面不得有裂缝、折叠、结疤、夹杂和重皮;表面有锈蚀、麻点、划痕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值的1/2,且累计误差应在负允许偏差范围内。

2.1.

3.2型钢不得有大于5mm的毛刺。型钢的表面缺陷允许清除,但不得进行横向清除,清除处应圆滑无棱角。清除宽度不得小于清除深度的5倍,清除后的型钢尺寸不得超出钢材尺寸的负允许偏差。

2.1.4 理化试验

2.1.4.2取样数量

a)钢材成批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质量等级、同一品种、同一尺寸、同一交货状态的钢材组成。进厂材料规格每批重量≤30吨,做1组理化检验;30吨<进厂重量≤60吨,做2组理化检验;60吨<进厂重量≤90吨,做3组理化检验。

b)Q235材质厚度不小于12mm或直径不小于16mm的钢材,Q345材质厚度不小于6mm或直径不小于12mm的钢材应做冲击试验。

c)任何试验如有一项结果不符合要求,则从同一炉、批中再任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复检。复检结果(包括该项试验结果所要求的任何一指标)即使有一个指标不合格,则整批判为不合格。

2.1.4.3化学成分含量及偏差表(偏差取自:GB/T222-2006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2.1.4.4力学性能表

机械性能表(一)

机械性能表(二)

Q235 纵 a 2a 横 1.5a 2.5a

Q345 Q420 宽度小于600mm 纵

2a 3a 宽度不小于600mm 横

B为试样宽度,a为试样厚度(或直径)。

2.2 杆段加工

2.2.1下料

a. 杆段下料可采用切割或采用其他方式,钢材切割面或剪切面应无裂纹、分层和大于 1.0 mm的边缘缺棱,切割面平面度为0.05t(t为厚度),且不大于2.0mm,割纹深度不大于0.3 mm,局部缺口深度不大于1.0 mm。

项目允许偏差mm

长度

与高颈法兰对接

L≤8000 ±1.5

L>8000 ±2.0 其他

L≤8000 ±2.0

L>8000 ±3.0 宽度±2.0 圆盘直径D

钢板厚度允许偏差P

t≤20 1.0

36≥t>20 1.5

T>36 2.0

项目允许偏差mm

钢管下料端面斜度P

钢管外径D≤95 1.0 钢管外径180≥D>95 1.5 钢管外径400≥D>180 2.0

e.下料所需测量工具:卷尺、卡尺、直角尺、直尺。

2.2.2 杆段折边

a. 杆段折边应按技术要求的折边数和宽度进行。

2.2.3 杆段合缝

钢管杆杆段长度+L/1000 ~ 0对口错边t/10且≤2.0

间隙 1.0

b. 测量工具:直尺、细线。

2.3标识

2.3.1 标识的钢印应排列整齐,字形不得有缺陷,字体高度为8mm~18mm。材料厚度不大于8mm时,钢印深度为0.3mm~0.6mm,材料厚度大于8mm时,钢印深度为0.5mm~1.0mm。钢印附近的钢材表面不应产生明显的凹凸面缺陷,并不应在边缘有裂纹或缺口。

2.3.2 钢印不宜压在孔位或火曲部位,焊接部件的钢印不应被覆盖。必要时应标记出法兰的安装方向。

2.4制孔

2.4.1 制孔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凹面缺陷,大于0.3mm的毛刺应清除,制孔后孔壁与零件表面的边界交接处,不应有大于0.5mm的缺棱或塌角。

2.4.2钢材材质为Q235且厚度大于16mm、钢材材质为Q345且厚度大于14mm、钢材材质为Q420且厚度大于12mm、钢材材质为Q460的所有厚度及挂线孔均应采用钻孔。

2.4.3 制孔允许偏差

2.5 制弯

2.5.1 钢管制弯后,表面不应有裂纹和明显的折皱、凹面和损伤,划痕深度不应大于0.5 mm,钢管最薄处不应小于原厚度的90%。

2.5.2 钢管热弯后宜自然冷却,必要时采取适当保温措施使其缓冷。

2.5.3 钢管制弯后,制弯处应进行无损探伤检测,不得出现裂纹或分层。

项目允许偏差

曲点(线)位移±5.0

制弯角度±0.5°

制弯处圆度2D/100,且不大于10

2.6焊接

2.6.1焊缝的外形尺寸

a.形坡口对接焊缝(包括Ⅰ形带垫板对接焊缝),其焊缝宽度c=b+2a。非Ⅰ形坡口对接焊缝,其焊缝宽度C=g+2a。它们的余高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焊缝宽度 mm

b.焊缝最大宽度C max和最小宽度C min的差值,在任意50mm焊缝长度范围内偏差值4.0mm,整个焊缝长度范围内偏差值5.0mm。

c.焊缝边缘直线度f,在任意300mm连续焊缝长度内,焊缝边缘沿焊缝轴向的直线度f,其符合表2的规定。

d.焊缝表面凹凸,在焊缝任意25mm长度范围内,焊缝余高h max~h min的允许偏差值2.0mm 。

e. 角焊缝的焊角尺寸K值由设计或有关技术文件注明,其焊角尺寸K值的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2.6.2焊接接头内部缺陷分级应符合GB11345的规定,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 mm

2.6.3 局部探伤的焊缝,有不允许的缺陷时,应在该焊缝的延伸部位增加探伤长度,增加的长度不应小于该焊缝长度的10%,且不应小于200mm;当仍有不允许的缺陷时,应对该焊缝100%探伤检查。

2.6.4钢管杆焊缝质量分级(设计无特殊要求时)

一级焊缝:插接杆外套管插接部位纵向焊缝设计长度加200mm、环向对接焊缝、连接挂线板的对接和主要T接焊缝。

二级焊缝:钢管塔横担与主管连接的连接板沿主管长度方向焊缝、钢板的对接焊缝,并对焊缝内部质量施行100%无损检测。无劲法兰、有劲法兰或者带颈法兰与杆体连接的角焊缝、钢管杆杆体与横担连接处的焊缝、连接挂线板角焊缝、钢管与钢管相贯连接焊缝应符合二级焊缝外观质量要求。

三级焊缝:钢管的纵向焊缝(应完全熔透),设计图纸无特殊要求的其他焊缝。

2.7法兰:分为带颈法兰和平面法兰。

2.7.1带颈法兰

2.7.1.1 带颈法兰按连接形式分为对焊与平焊两种。

2.7.1.2 带颈法兰采用全平面接触的形式,连接接触面表面粗糙度应满足Ra≤6.3μm。

2.7.1.3 法兰表面不得有毛刺、划痕和其他降低法兰强度及连接可靠性的缺陷,圆角过渡处必须光滑,但不得减小其有效承载截面。

2.7.2.1 平面法兰分为有劲法兰和无劲法兰。

2.7.2.2 平面法兰尺寸允许偏差

2.7.3锻造法兰在制造过程中不得进行焊补。

2.8 点装

2.8.1 点装应严格按图纸要求进行。

编号。编号应在明显位置。在布置编号时应考虑焊缝位置,以免编号被焊缝覆盖。

2.9 镀锌

2.9.1镀锌层外观:镀锌层表面应连续完整,并具有实用性光滑,不得有过酸洗、漏镀、结瘤、积锌和锐点等使用上有害的缺陷。

镀锌颜色一般呈灰色或暗灰色。

2.9.3 镀锌层均匀性:镀锌层应均匀,做硫酸铜试验,耐浸蚀次数不小于4次。

2.9.4 镀锌层附着性:镀锌层应与金属基体结合牢固,应保证在无应力作用下没有剥落或起皮现象,经落锤试验镀锌层不凸起、不剥离。

(锌层厚度与附着性有一定关系,过厚会导致附着性不好)

2.9.5 修复:修复的总漏镀面积不应超过每个镀件总面积的0.5%,每个修复漏镀面不应超过10平方厘米,若漏镀面积较大,这些制件应返镀。

修复的方法可以采用涂富锌涂层进行修复,修复层的厚度应比镀锌层要求的最小厚度厚30微米以上。

2.9.6 需方对色差有要求时,镀锌温度、起吊方式、冷却速度、吊挂件数等应根据特殊技术要求进行。

2.10 成品装配

2.11 包装和发运

2.11.1包装应外观整齐、牢固,无部件因包捆时产生变形,保证运输过程包捆不松动,避免镀件与包装物之间的相互摩擦,损坏镀锌层。法兰应用麻袋片进行包扎,长途运输时,管身也要用包装物包扎。

2.11.2 镀件进行叠放贮存时,应采用木头隔开。装车时应自下而上分批进行,并对支点进行设计,上下批之间应用草包或木头隔开。

2.11.3标识要求

2.11.

3.1包捆喷漆标识如客户有特殊要求按客户要求执行,如无特殊要求的按以下标准执行。

2.11.

3.2零件按企业标识(JS)、工程代号(必要时)、塔型、零件号、材质代号以钢字模压印作标识,国外产品按相关合同协议执行。

2.11.

3.3包装标识是在每一包上标注工程名称、塔型、呼称高、捆号、公司标识(JS)等。国外产品按相关合同协议执行,国外工程的塔材包捆应配置1-2张唛头,唛头标识与包捆标识相对应。

2.11.

3.4包装标识均用大写英文字母和数字表示,字母和数字均使用黑体,字母或数字的高度均为5㎝,宽度为4㎝,字母和数字应均衡排列,不得出现歪曲与倾斜现象,喷漆的字体颜色一般为黑色,对由特殊要求的可用其他颜色。

3. 抽样方案

3.1 零部件抽样方案应根据杆件的结构、型号进行抽样,抽样的样本内应含主杆、横担和法兰。

3.2 每个型号的杆件或单配的每种杆件均需进行试组装检验。

4. 输变电钢管结构制造中所涉及角钢的加工技术要求,除《钢管塔架质量检验规程》规定项目外,其余按《铁塔质量检验规程》执行。

5.记录表样

试组装检验记录(钢管杆)

试组装检验记录(钢管构支架)

试组装检验记录(钢管塔)

杆段加工检验记录

零部件检验记录工程名称:塔型:编号:

钢管检验规则

钢管检验规则 一、钢管检查内容 1.检查台作用: 在成品检查台上,对称品钢管要逐支进行管径、壁厚的测量,同时进行内外表面质量的检查。 2.尺寸偏差的计算方法; 1)外径偏差的计算; 正偏差=(D大-D公)/D公×100% 负偏差=(D小-D公)/D公×100% 外径公差范围=正偏差+负偏差 式中:Dmax—钢管最大外径(mm) Dmin—钢管最小外径(mm) D 公 —钢管公称外径(mm) 2)壁厚偏差计算 正偏差(+△S)= 公公 S S max S- ×100% 负偏差(-△S)= 公公 S S max S- ×100% 壁厚公差范围=正偏差+负偏差 3)钢管椭圆度计算: 椭圆度(p)=(D大-D小)/[(D大+D小)]×100% 式中:S大-钢管最大壁厚(mm) S小-钢管最小壁厚(mm) 3.钢管和尺寸的测量。 1)壁厚和外径的测量。 (1)外径测量方法是: 用卡尺测量钢管外径(测量位于对称且不小于4点)若有一点超过外径正负偏差即

判为不合格品。 (2)壁厚测量方法是: 用千分尺在钢管的同一截面上对称地测量8点以上,若有一点壁厚超过壁厚超过壁厚正负正负偏差,即判为不合格品。 (3)钢管弯曲度的测量: 用平尺和塞尺测量钢管弯曲度,若钢管弯曲度大于所规定的弯曲度值,即判为不合格。 国际中规定的玩气度规定值: 壁厚:≤15mm m >15~30mm m 4.钢管内外质量检查 1)检查方式: 钢管内外表面质量检查是用肉眼来判定。 2)缺陷类型: 外表面常见缺陷:外折叠、发纹、结疤、划伤、外螺旋、裂纹、离层、麻面、凹坑、矫凹等。 内表面常见缺陷:定心内折、内折、内轧疤、内螺旋。 3)个中缺陷特征和判定方法 (1)发纹 缺陷特征:在钢管外表面上呈连续,或不连续的发状细纹,发纹螺旋方向与穿孔钢管选装方向相反, 检查判定:钢管表面不允许在肉眼可见的发纹、若有发纹应清理干净、清除后钢管的壁厚与外径均不得超过负偏差。 (2)外折叠: 缺陷特征: 在钢管外表面上呈现片状折叠,有的分布有规律,有的无规律。外折叠的螺旋向内与穿孔机毛管旋转方向相反,切螺距较大。 (3)麻面

钢管杆技术质量作业指导书

Q/GD.Z02-2003.A 钢管杆制造通用工艺规程 ZG-15

南京盖迪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Q/GD.Z02-2003.A 钢管杆制造通用工艺规程 ZG-15 一、总则: 1、为了规范我公司的钢管杆生产工艺,提供生产过程中工艺技术管理依据,结合有关标准,特制定本规程。 2、本规程适用于我公司钢管杆及其附件的生产制造。 3、本规程与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和标准等有关技术文件同时使用,如本规程与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发生冲突时,按设计图纸、技术文件执行。 二、下料工艺规定: 1、执行材料领用制度。 2、下料前要移植材料标识,做好材料追踪记录。 3、筒体下料一头放工艺余量,划线与切头都以筒体小头边为基准。 4、当筒体直径小于等于400mm时,料厚小于等于8mm时,

不开坡口;料厚大于等于10mm时,开外坡口。当筒体直径大于400mm时,料厚小于等于18时,不开坡口;料厚大于等于20时,开内坡口。 5、下料时根据板厚和筒体直径决定是否切出坡口角度β (当10≤δ≤12时,β为25°±2°;当14≤δ≤18时,β为20°±2°;当20≤δ≤25时,β为15°±2°),钝边由清渣打磨时磨出P值(2~4)mm。(见图一、图二) Q/GD.Z02-2003.A ZG-15 6、切割完后,气割工必须清除割渣、补焊、打磨切割缺陷。 7、筒体下料检验要求: (1)切割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渣等缺陷。 (2)筒体坯料尺寸要求小头宽度B1-3,大头宽度B2+3,对角线L±3(见图三) (3)坡口面角度应该符合2.5规定。 8、板材厚度δ≤12mm时,可以采用剪板机下料,下料后须 校直、去毛刺。

质量部检验人员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质量部检验人员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质量部检验人员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为确保人身安全和工作顺利,检验员必须遵守公司 《一般安全操作规程》,同时应严格执行本规程: 一、一般规程 1、检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仪器设备和化验药品及工 具等要放置在安全固定部位。 2、检验员须熟悉自己从事检验、分析工作的操作程 序。 3、严格按规定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4、严禁用湿手接触电器开关。 5、经常检查电器设备的电源导线接头处是否妥当和良 好,导线有无被腐蚀损坏,仪器设备接地是否可靠,禁止 使用插头和电源线绝缘层已损坏的电器设备。

6、当电器设备漏电或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标上明显标记,请电工进行修理,非电气工作人员不准擅自修理。 7、遇停水、停电时,必须关闭水龙头和电器开关,但可留照明灯一盏不关,以免来水来电后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8、工作完毕应随手关闭电器设备的电源,长日班检验员下班前,必须仔细检查自己使用过的水、电开关是否关好,若电烘箱要继续使用,调温装置必须良好。在无人工作时,仍然保持所需温度,不致突然升高引发事故;如晚上无人值班时,应切断电烘箱电源。 9、严格执行电烘箱安全操作规程。电热烘箱各层隔板禁止垫纸,各层隔板要刷洗干净,但要注意保护好高温油漆层,烘纸张、纸浆水分时要按规定摺好(如荷花形)立放;烘纸浆时要用表面皿或用称量瓶装好,放于烘箱内。

110kV钢管杆作业指导书

钢管杆组立作业指导书 110kV 临时用电线路工程 钢管杆组立作业指导书 2012年6月

批准:日期:审核:日期:编制:日期: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1、适用范围 (1) 1.2、引用标准及编制依据 (1) 1.3、概述 (1) 第二章作业准备及条件 (3) 2.1、组立方法的选择 (3) 2.2、吊装机械设备的选择 (3) 2.3、技术准备和条件 (3) 2.4、人员配置 (5) 2.5、机具配置 (5) 第三章作业方法及施工要求 (7) 3.1、钢管塔的结构特性 (7) 3.2、钢管塔的安装工艺要求 (7) 3.3、施工操作方法 (7) 3.4、钢管塔组立现场布置图 (8) 第四章作业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 (9) 4.1、作业质量应符合如下标准 (9) 4.2、材料检验要求 (9) 4.3、施工质量检验要求 (9) 4.3、检验要求 (10) 第五章安全施工注意事项 (11) 第六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15) 第七章作业人员的职责及权限 (16)

钢管杆组立作业指导书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适用范围 1.1.1本标准适用于绵阳电铁皂角铺牵引变电站110kV临时用电线路工程的钢管杆组立的施工。 1.1.2本标准规定了钢管杆组立的施工工艺和吊装方法,明确了施工时的安全、质量注意事项、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 1.2、引用标准及编制依据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手册》(杆塔组立部分)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 5009·2—2004) 有关设计图纸、铁塔施工图会审纪要。 1.3、概述 1.3.1本工程起于110kV兴高Ⅱ线N12塔“T”接点起,至于110kV变电站进线构架止,全长0.581km的110kV单回架空线路本体设计。 线路名称: 导线型号:LGJ-240/30 地线型号:LBGJ-50-20AC 本工程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1.3.2杆塔型号及数量: 1.3. 2.1本工程共有杆塔7基,其中单回路转角塔4基,占57.1%;单回路转角钢管杆2基,占28.6%;双回路终端塔1基,占14.3%。 使用塔型及数量见下表:表1

钢管杆吊装作业指导书

***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工程 ***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项目部 年月

批准:时间:年月日审核:时间:年月日编制:时间:年月日

一般施工方案(措施)报审表 工程名称:编号:SJSX2-SG01-005 注本表一式3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施工项目部各存1份。

目录 一、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质、地形地貌及水文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交通运输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然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铁塔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作业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工艺流程及主要质量控制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作业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吊车就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面组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构件吊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钢管杆检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危险点辨识及预控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工艺质量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强制性条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质量控制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质量控制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检验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检验员操作规程

检验员操作规程 一、产品制造过程检验项目由加工工艺规定。 二、过程检验由检验人员负责,按工艺要求的外观质量(表面 质量)、检测项目全项检验。 三、首件检验: 1、换活、换人、换工装(包括工装修理)换设备时必须进 行首件检验。 2、首件是指每道工序批量投入正常生产前加工的3—10 件产品,每个班次投入正常生产前加工的3—5件产品。 冲压件测量尺寸一般在冲裁面处。 3、首件检验合格后,填写好“首件检验记录卡”,经校核 确认无误方可投入正常生产。检验人员做好首件检验记 录。 4、“首件检验记录卡”和首件检验合格样品(不少于1件) 要保持到该产品本工序加工完。 四、巡回检验: 1、检验人员在生产现场对加工产品各工序的巡回抽样检 验:频次每班每工序不少于6次,每次抽样样本不少于 3件。抽样样本包括刚加工完的和前几分钟加工完的产 品。 2、发现不合格品时应停止继续生产,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直至检验全项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检验人员做好抽检 记录。 3、每批产品生产完工后,由检验人员监督处理首件,并按 年月日保存好首件记录卡。 五、完工检验: 检验人员对所在工序当班全部加工结束的产品检验,合格品、不合格、待检产品要区分标识,区分存放。对废品在做好记录后,及时进行破坏或标识处理(涂有黄色产品即为废品)。 六、过程检验实行“三检”、“三自一控”制度,防止批量性不 合格品出现。 1、“三检”:操作工的自检、操作工对上道工序质量检验、 检验人员的专检。 2、“三自一控”:操作工按规定要求对自己加工工序产品 进行自检,把所检的合格品、不合格品自分,并自作标 识区别,并在检验人员的配合下控制自检正确率。 七、不合格品、待检产品不能投入生产。只有授权“紧急放行”、 “例处放行”或“让步放行”后才能进行生产加工。检验人员对放行的产品做好标识,记录,以便达到可追溯性控制的目的。 八、成品检验(终检): 1、外观质量应100%进行检查。 2、检验人员做好批次检验记录。

实验室检测及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检测及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版本号页数页 起草人起草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颁布日期年月日起效日期年月日 威海市立医院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实验室检测及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 明确实验室检测质量管理和控制程序,提高实验室整体水平和能力。 二、范围 本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及检验科。 三、内容 1.分析前的管理与质量控制 1)临床医生为病人选择合理的的检验项目,正确的采集检验标本; 2)专人查对标本与申请的检验项目、申请单姓名、病区是否相符,标本的质量是否合 格。对不合格的标本拒绝收取,并以电话的方式通知临床,要求重新留取,并作好 登记,记录人签字; 3)保证仪器良好的运转状态,不同的仪器有不同的校准方法。所有进行过的校正和验 证工作都必须记录; 4)每天对试剂的效期、外观、颜色进行观察。建立合理的测试参数,随时观察试剂的 量,及时补充,新旧试剂不得混合在一起使用。 2.分析中的管理与质量控制 1)在采集后小时内分离血清,尽快分析,特殊的检验项目不能尽快检验(或不能当日 检验)要分离血清,低温保存; 2)做质控样本,生化常规检验每批至少测定两个不同水平的质控品,每天分为三批; 3)操作者审核本批次质控结果是否可控,审核临床医生所申请的检验项目是否已全部 检验、有无漏项,检验结果是否填写清楚、正确,判断检验结果无误后签字; 4)上一级医生对检验结果是否正确,报告单填写是否完整等进行审核。审核者签字后 发出报告; 5)所有的检验数据登记备案; 6)对所有的检验项目均应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对所有的室内质控原始数据进行记录。 3.分析后的管理和质量控制 1)建立检验报告单发送的签收制度,避免报告单发送错误或丢失; 2)对异常结果、危重病人、疑难患者等检验结果复核或复查; 3)对于直接危及患者的检验结果,如血钾、钙、糖、血气等结果过高过低可能危及患

多边形钢管杆制造工艺模板

多边形钢管杆制造工艺模 板 1

多边形钢管杆制造工艺 ( 生产指导书) 审核: 批准: 温州泰昌铁塔制造有限公司工艺部 二OO二年七月十三日

多边形钢管杆制造工艺 ( 生产指导书) 第一部分 目录 一、下料技术指导 二、压型技术指导 三、拼合技术指导 温州泰昌铁塔制造有限公司工艺部王斌拟 第一节下料 一、多边形锥管钢板下料: 锥管钢板下料又叫号料。在未下料前, 首先要查清所用钢板的材质是否合乎图中的要求; 其规格、板厚是否合乎展开图的要求, 有特殊要求的工程, 其材料是新材料, 需要先化验的, 所备的钢板是否已化验, 化验结果是否合格, 有无化验单据等等。有关上述之况先查清后, 才可进行下料, 否则就不能盲目地下料。 下料的主要依据是展开图, 展开图中的杆型代号、数量是否与任务书 1

上的相同。核对无误后, 才可按展开图下料。锥管展开下料, 能够不放样, 直接在钢板上划线。锥管的展开图形基本上似梯形加上大小圆弧线段组成。主要要控制段长、大弦长、大弧高、小弦长、小弧高等主要尺寸, 这些基本尺寸划好后, 必须要检查梯形的斜对角尺寸是否相等。如超过公差就不能用, 必须擦掉重划。 二、锥管号料的工艺公差: 1、梯形斜对角尺寸, 允许公差±( 0.5—2) mm,最大不能超过 2mm。 2、弦长( 宽度) 尺寸, 允许公差±( 0.25—0.5) mm(否则会影响插 接)。 3、每边的等分析角线公差±( 0.25—0.5) mm ( 超过公差也会影 响衔接) 。 4、锥管管体断料。因超长不能在剪板机上剪料, 均采用气割或 的等离子切割机断料。因此, 气割缝的加工余量另外再放或割线外为准, 以免伤及有效尺寸。其公差为±( 0.5—1) ㎜。 注: 如钢板较厚, 需要开坡口的, 可采用一次性切割断料, 要注意坡口方向。 第二节拆边压型 (一)折边准备工序 本工序是指将已割好的钢板, 在折边机上折成多边形锥管的基 2

质量部检验人员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部检验人员安全操作 规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488-83 质量部检验人员安全操作规程(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确保人身安全和工作顺利,检验员必须遵守公司《一般安全操作规程》,同时应严格执行本规程: 一、一般规程 1、检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仪器设备和化验药品及工具等要放置在安全固定部位。 2、检验员须熟悉自己从事检验、分析工作的操作程序。 3、严格按规定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4、严禁用湿手接触电器开关。 5、经常检查电器设备的电源导线接头处是否妥当和良好,导线有无被腐蚀损坏,仪器设备接地是否可靠,禁止使用插头和电源线绝缘层已损坏的电器设备。 6、当电器设备漏电或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

用,并标上明显标记,请电工进行修理,非电气工作人员不准擅自修理。 7、遇停水、停电时,必须关闭水龙头和电器开关,但可留照明灯一盏不关,以免来水来电后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8、工作完毕应随手关闭电器设备的电源,长日班检验员下班前,必须仔细检查自己使用过的水、电开关是否关好,若电烘箱要继续使用,调温装置必须良好。在无人工作时,仍然保持所需温度,不致突然升高引发事故;如晚上无人值班时,应切断电烘箱电源。 9、严格执行电烘箱安全操作规程。电热烘箱各层隔板禁止垫纸,各层隔板要刷洗干净,但要注意保护好高温油漆层,烘纸张、纸浆水分时要按规定摺好(如荷花形)立放;烘纸浆时要用表面皿或用称量瓶装好,放于烘箱内。 10、在检验工作间隙阶段须注意通风,以便更换室内空气,改善工作条件,工作服要保持整洁,不要附有油污和有机药品,以免着火。

质量检验操作规程

重庆卡顿尔食品有限公司 产品质量检验操作规程 部门:品控部 编制:范昌勇 文件编号:KDRQC018 日期:2015年1月12日 一、菌落总数检测操作规程 检测国标:GB 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样品:卡顿尔蛋糕、卡曲、西点类产品 产品国标:GB/T 20977-2007糕点通则;GB/T 20980-2007饼干 产品卫生标准:GB 7099-2003糕点、面包卫生标准; GB 7100-2003饼干卫生标准 菌落总数指标:糕点:热加工≤1500cfu/g,冷加工≤10000cfu/g

饼干:≤750cfu/g 试剂:生理盐水(约8.5%)(磷酸盐缓冲溶液);营养琼脂培养基(或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75%消毒酒精 设备:电子称(0.01g)、电子万用炉、灭菌锅、恒温水浴锅、超净工作台、电热恒温培养箱 器具:250ml三角瓶、玻璃棒、烧杯(500ml)、试管(15*150或者18*180)、试管架、培养皿、镊子、钥匙、刻度吸量管(1ml、10ml)、移液器(100-1000ul)、酒精灯 操作步骤: 1.药品配制 营养琼脂培养基(配比:32g+1000ml蒸馏水);生理盐水(8.5gNaCl+1000蒸馏水)(或磷酸盐缓冲溶液);75%消毒酒精(500ml95%纯酒精+133ml蒸馏水)。 2.灭菌消毒准备 ⑴往灭菌锅外层锅内加适量的水(水位刚好没过加热管,最好用硬度较低的水,避免结垢而缩短加热管的寿命)。 ⑵培养皿成套同向整齐排列叠放,用干燥的牛皮纸(或者报纸)包裹卷紧,放入灭菌锅内套中。 ⑶将准备好的试管、培养基、刻度吸量管、移液器枪头、生理盐水放入锅内,注意不要放置过于密集紧凑,以免影响蒸汽循环造成灭菌不彻底。 ⑷盖好锅盖并对称地扭紧螺旋。 ⑸加热使锅内产生蒸汽,当压力表指针达到 33.78kPa时,打开排气阀,将冷空气排出,此时压力表指针下降,当指针下降至零时,即将排气阀关好。注意冷空气必须充分排除,否则锅内温度达不到规定温度,影响灭菌效果。 ⑹继续加热,锅内蒸汽增加,压力表指针又上升,当锅内压力增加到所需压力时,将火力减小(自动控制则无需手动操作,老式灭菌锅需手动切断电源来调节),使蒸汽压力升至103.4kPa,温度达121.3°C,维持15~20分钟,然后将灭菌器断电或断火,让其自然冷后再慢慢打开排气阀以排除余气,然后才能开盖取物。 ⑺无菌操作间和超净工作台紫外灯开启,关闭通道门,灭菌30-60分钟。 ⑻更衣进入无菌间,操作前用75%消毒酒精对手部、样品盒表面、操作台、试管架等进行喷洒消毒。 3.样品处理 卡顿尔产品(含半成品)均为固体和半固体样品,样品处理方法如下: 称取25 g 样品置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 r/min~10000 r/min 均质1 min~2 min,或放入盛有225 mL稀释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 min~2 min,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1:100样品液稀释方法:用1 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样品匀液1 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mL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按此操作程序,制备 10 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次1 mL无菌吸管或吸头。 4.接种培养

钢管杆质量检验规程

钢管杆质量检验规程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钢管塔架质量检验规程 文件编号:JD/GC-0202 版次: A/1 编制:荣红 审核:黄惠聪 批准:黄华章 使用人:编号: 2013年6月30日修订 2013年7月1日实施 钢管杆质量检验规程 1. 检验依据 1.1 DL/T646-2012《输变电钢管结构制造技术条件》 GB/T2694-2010《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 2. 各道工序检验要求 原材料 2.1.1验证原材料质量合格证明书 a)公司直接从钢厂进来的原材料:出厂质量合格证明书必须有炉批号、数量、规格且与实物相一致。 b)对于转供材料:转供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书必须清楚,且在质量合格证明书上加盖所转供单位公章。质量合格证明书上的炉批号、数量、规格必须与实物相一致。

c)采购员负责验证质量证明书,核对正确,在采购合同“货质票款”章的“质”上打“√”。 2.1.2 几何尺寸的检查 GB/T709 结构用无缝钢管GB8162 螺旋缝埋弧焊钢管SY/T 5037

外形尺寸的取样数量及检测方法: 采用合适的量具,每炉批号随机抽取3~4个试样进行检测。角钢肢宽用游标卡尺在长度方向上每边各测量三点,分别取其算术平均值;角钢厚度用游标卡尺在每边各测量三点,分别取其算术平均值;钢板厚度测量三点,取其算术平均值。测试时,测试点应均匀分布,离边缘距离不小于10mm。 2.1.3 外观质量检查 2.1. 3.1钢材表面不得有裂缝、折叠、结疤、夹杂和重皮;表面有锈蚀、麻点、划痕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值的1/2,且累计误差应在负允许偏差范围内。

钢管产品制作流程中的工艺要求

钢管产品制作流程中的工艺要求(一)钢管杆制作流程中需遵循的工艺规定(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制订): 1、下料: 1.1放样和号料: 根据钢管放样展开图的实际尺寸确定钢管拼接的方式,用最少的拼接方式进行放样。 放样和号料应根据工艺要求预留焊接收缩量及加工余量。对钢管塔的斜交钢管端部,应分别对内、外壁按坡口要求放样和号料。 折弯板: ⑴全部使用火焰切割机下料,当火焰切割机出现故障不能工作时,用半自动气割小车下料,使用半自动气割小车下料时,首先要保证道轨的直线度,当道轨的直线度达不到质量要求时,首先要将道轨进行调直,达到质量要求后方能进行下料。 ⑵为便于合缝、打底焊的焊缝不高于板面,折弯板下料时,应对板边进行打坡口,-6、-8打坡口角度为12°,-10、-12打坡口10°,-14、-16板打坡口8°,-16以上的板不打坡口。待工艺成熟后,由技术科直接在折弯板工艺卡上注明打坡口度数。

⑶下料人员负责下料完成后氧化铁的清理工作,此工作可在折弯板折弯完毕回厂后再清理。 ⑷材料标识的移植:每张板下完料后,操作工应在产生的余料上将该材料的材质、厚度进行标识,以便以后使用不混淆材质。 2.放样、号料和切割 2.1样板的尺寸及样板上任意两孔的孔距允许的偏差不应超过±0.5mm;孔中心偏差不允许超过±0.5mm。 2.2放样时,应在合理的部位开设镀锌通气孔;焊接时,若形成大于200mm×200mm的密闭腔,应开设镀锌通气孔。开设镀锌通气孔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2.3零件直接号料时,长度和宽度的偏差应不大于 1.0mm;孔的位置允许偏差同6.1.2。 2.4弯曲零件的孔眼划线,应在零件弯曲加工完成,经检查合格后进行。 2.5切割前,应将钢材表面切割区域内的铁锈、油污等清除干净,切割后的断面上不得有裂纹和大于 1.0mm 的缺棱,并应清除边缘上的熔瘤和飞溅物等。气割、等离子切割质量应分别满足JB/T10045.3、JB/T10045.4Ⅰ级切割面质量要求,切割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表1切割的允许偏差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加强产品生产现场品质的管控,有效的控制和降低潜在的质量风险,确保生产过程中产品品质处于受控状态。 2.适用范围 适用本公司所有产品的从领料生产到包装完成各工序的检验。 3.检验依据 产品图纸、检验指导书、样品、装配工艺等产品资料文件。 4.检验程序 4.1.物料入场检验 1.1人员及职责 装配线设置物料专员,负责从仓库领取当天装配水炮所用物料,分配不同物料给不同工位装配人员。 1.2具体工作内容 1.2.1从仓库领取装配所需的物料。 1.2.2清点物料数量,分配物料给各个工位。 1.2.3检查物料的质量,包括规格型号、外观、一致性、性能等,检验无误后,开始组装。 2.部件组装检验 2.1自检 装配人员每装配完成第一个部件后,进行自检合格后在装配剩余部分,整批装配完成后逐个进行自我检验,全部无误后,才能流到下一工序。 如果组装的部件有一部分部件组成,则装配人员需要对上一工序的部

件进行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2互检 装配人员在一批部件自检完成后,要求相邻工序装配人员或下一工序装配人员给做互检,互检完成后,检验人签字确认。 2.3巡检 4巡检是生产过程中,检验员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巡回检验,质检员对产品进行抽样家宴,目的是为了防止成批不合格品的发生或工艺发生异常。 检验员对个生产工序产品品质状况进行巡回检查,在巡检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物料加工的工位、常换人、有新人上岗的工位以及关键工位,如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生产管理负责人进行改善。 巡检过程中同时注意操作人员是否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如发现操纵人未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应立即要求作业人员改善。检验员有权对不符合规定的操作,现场易引发质量问题和生产效率的操作,要求进行整改。 5.不合格的处理方法 5.1由自检、互检发现的由装配人员引起的不合格品,由装配人员自行返工维修,返工后的产品需要重新检验。返工返修仍然不能解决的,可以做报废处理。 5.2巡检发现不合格品,必须标识隔离单独存放,进行集中统一处理。并调查原因,改进装配流程、方法。 6.出现以下情况,检验员可以拒检 6.1 使用未按周期检定或校准的仪器、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

碳酸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完整

1 目的:本标准规定了碳酸钙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以规操作。 2 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购进的辅料碳酸钙质量检验。 3 职责:质量部QA、QC人员对本标准实施负责。 4 容:(质量标准) 4.1 法定标准(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 4.1.1 产品名称 4.1.1.1 中文名:碳酸钙 4.1.1.2 汉语拼音名: Tansuangai 4.1.1.3 英文名:Calcium Carbonate 不得少于98.5%。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CaCO 3 4.1.2 性状:本品为白色极细微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 本品在水中几乎不溶,在乙醇中不溶;在含铵盐或二氧化碳的水中微溶;遇稀醋酸、稀盐酸或稀硝酸即发生泡沸并溶解。 4.1.3 鉴别 4.1.3.1 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本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砖红色。 4.1.3.2 取本品约0.6g,加稀盐酸15ml,振摇,滤过,滤液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用氨试液调至中性,再滴加稀盐酸至恰呈酸性,加草酸铵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中不溶,但在盐酸中溶解。 4.1.3.3 取本品适量,加稀盐酸即泡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导入氢氧化钙试液中,即生成白色沉淀。 4.1.4 检查 4.1.4.1 氯化物取本品0.10g,加稀硝酸10ml,加热煮沸2分钟,放冷,必要时滤过,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801),与标准氯化钠溶液3.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3%)。 4.1.4.2 硫酸盐取本品0.10g,加稀盐酸2ml,加热煮沸2分钟,放冷,必要时滤过,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802),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2%)。 4.1.4.3酸中不溶物取本品2.0g,加水10ml,混合后,滴加稀盐酸,随滴随振摇,待泡沸停止,加水90ml,滤过,滤渣用水洗涤,至洗液不再显氯化物的反应,干燥后炽灼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0.2%。 4.1.4.4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0%(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831)。 4.1.4.5钡盐取本品2.0g,加水10ml,混合后,滴加稀盐酸使溶解,加水稀释至100ml ,用铂丝蘸取溶液,置无色火焰中燃烧,不得显绿色。 4.1.4.6镁盐与碱金属盐取本品1.0g,加水20ml与稀盐酸10ml溶解后,加甲基红指示液1滴,煮沸,滴加氨试液中和后,加过量的草酸铵试液使钙完全沉淀,置水浴上加热1 小时,放冷,加水稀释成100ml,搅匀,滤过,分取滤液50ml,加硫酸0.5ml,蒸干后,炽

钢管杆构架安装作业指导书

钢管构支架杆安装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根据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为确保支架安装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提供给业主合格产品质量。 2、适应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应于220kV柳沟变工程钢管构支架安装。 3、组织及职责 3.1施工负责人:汪建国戴新明 3.2安全员:孟昭龙 3.3质量管理:常文亮材料员:袁朝玲 3.5施工人员:陈卫国、戚玉江、彭建华、龙海等 3.6吊车指挥作业:鲍其文 3.7司索作业:龙海 4、技术、工器具(机具)准备 4.1认真学习本作业指导书及国家验收规范标准; 4.2安规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4.3主要施工机具如下表: 序号名称规格数量 1 汽车吊8T 1辆 2 电焊机380V(交流)1台 3 垫木、木楔50根 4 钢丝绳4分(25—30米)10根 5 尼龙绳10×50 2根 6 橇杠ф25×1.8米5根 7 双钩 1.5T 30根

8 水平仪、经纬仪各2台 9 钢卷尺30、10米各2个 10 千斤顶5T、力矩扳手 扳手各1 5.过程控制及质量标准: 5.1施工前由工程部组织,变电施工处参加对基础进行验收,验收依据为施工基础图及有关验收规范。 5.2检查核对到货的产品(钢管杆、铁附件等)的品种、规格、型号及数量是否与图纸及材料表一致。 5.3检查所有钢管杆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应在出场前及现场进行外观检查钢管杆的同心度、焊接的质量、钢管杆管壁厚薄是否一致,钢管杆热镀是否满镀、无漏镀、钢管杆的弯曲度不超过标准值,当缺陷不严重时,可以在现场处理的应在现场处理。缺陷较严重的情况下,应返厂重新处理,直至合格。 5.4 对到货的铁附件检查。 5.4.1是否符合加工质量标准。 5.4.2外观检查应无锈蚀,弯曲,锌层剥落等缺陷。 5.4.3加工的孔距及孔的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5.5排杆时应接下列几项要求进行: 5.5.1排杆时要考虑整体规划,给于吊车施工留有充分进退余地,保证场地其它设备排放有序。 5.5.2排杆时应根据钢管杆起吊方法要求进行排杆,钢管杆的排列位臵方向应根据地形条件,组立杆的施工设计来确定,排杆时杆中心尽量靠近坑口,距离杯口最好在0.5~1米,以利起吊就位。 5.5.3钢管杆就位可用吊车或木杠拨动等方法,但钢管杆下面一定要有

作业指导书与检验规范流程

碳酸饮料生产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指导生产人员生产操作,使碳酸饮料生产操作规化、标准化、程序化。 2、适用围 适用于本公司碳酸饮料的生产操作。 3、职责 3.1生产车间负责碳酸饮料的生产操作,并负责进行记录。 3.2检验室负责在制品质量检查,并负责不合格品的处置 4、作业过程 4.1工艺流程 见文件《生产工艺流程图》 4.2作业流程 4.2.1原料验收 选用符合产品标准的各类食品用原辅料,已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原果浆、果葡糖浆、白砂糖、食品添加剂等产品须采购有食品生产许可证(QS证书)的产品。按《进货查验及记录规》的规定进行验收,不合格原料严禁投入生产。食品生产用各类原料必须使用食品级原料,农产品应新鲜良好,无萎缩、畸形、病虫及霉烂现象,不得使用来历不明的原料进行生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围和添加量应严格按照GB2760的规定。 4.2.1工艺水制取 4.2.1.1每天生产前,对砂滤罐、碳滤罐进行5~10分钟“反、正”冲,直到排出之水无杂质。 4.2.1.2经砂滤、碳滤制取初滤水入水罐中备用。 4.2.1.3生产时打开初滤水罐底阀,并开启紫外线灭菌器,启水泵经5u和1u精滤和紫外线消毒器消毒以制取精滤工艺水,供生产备用。 4.2.2溶糖工序 4.2.2.1根据配方要求准确称取并经复核无误之相应份量之果葡糖浆,加入350kg纯净水(属本日第一次生产时需先排出管前一天所残存的纯净水约3~5分钟),使其完全溶解

并继续加热至90±2℃,保温20分钟。 4.2.2.2保温结束后,启动泵把溶糖缸管道的糖浆回流到溶糖缸(持续3分钟)后,启动冷却水塔,并把糖浆经过5μ过滤器和板式换热器冷却至45℃±5℃,放至对应的调配缸。 4.2.3 配料调配 4.2.4.1调配操作员按产品配方单规定的原料品种、数量和投料顺序,在“关键质量控制点监控记录上”登记好用量,复核查对无误后,严格按工艺规程进行投料、操作,严禁将不合格的原材料投料生产。 4.2.4.2然后按原辅料加入顺序:①原糖浆②防腐剂③甜味剂④酸味剂⑤香精⑥色素,最后加水定容,分别按配方要求称取并复核无误以上原辅料,并用水溶解逐次加入已开启搅拌器之配料缸,再停止搅拌,继续加工艺水至2000L或6000L刻度处,并继续开启搅拌器搅拌15分钟以上,然后取样进行理化检验和外观检查,符合要求即打开底阀,启泵经过滤器过滤泵入高位缸。 4.2.4汽水混合碳酸化 经水处理后的纯水,经脱氧后,注入经汽化的二氧化碳进化碳化制冷,制冷温度保持10℃以下。制冷后与调配后的溶液进行混合,完成汽水混合碳酸化工序。详见操作见文件《汽水的混合碳酸化作业指导书》 4.2.5灌装工序 4.2. 5.1上罐、罐清洗消毒 1)上罐人员上罐前先检查叉车叉来的空罐是否与所生产的产品品种相符,确认后,割掉包装带,撕去缠绕薄膜,将空罐版小心地推入上罐升降斗,然后开启升降机,将空罐版最上层空罐升至与上罐台处同一平面即停止。 2)上罐人员在接到生产指令时,开启上罐台输送链板和输罐链条,将最上层空罐用干净之木棍慢慢推进入上罐台输送链板上,由输送链板输送至输罐链条上,最后输送至自动洗罐处,罐身经清洗、消毒后进入灌装间。 3)当输送链板上有倒罐时,应及时扶正;当输罐链条上有倒罐或卡罐时,应及时停机清出。 4)需换产品品种时,在接到机房信号时,停止上罐,将剩余空罐通过上罐升降机放下并

钢管杆作业指导书

新村变~车河工业园10-35千伏线路工程钢管杆组立作业指导书 批准: 审核: 编写:李文辉 广西广能工程有限公司 河池供电局配网工程项目部 二0一一年六月

目录 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 1、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 工程简述 1.线路改造起于110kV新村变,南丹车河镇工业园区金山厂附近(将10kV龙马线23、24号开Ⅱ接入新双回10kV线路)。架空线路导线型号LGJ-240/30,全长为,四回杆塔设计,本期架设10kV、35kV线路各架设2回;电缆线路型号YJV22-3×300-26/35,全长2×;YJV22-3×15,全长2×。 2本工程使用的铁塔共使用10基型号分别为:JGUS1-12、JGUS1-15、JGUS3-12、JGUS3-15、JGUS3-18、ZGUS-15、ZGUS-20;钢管杆共使用10基

型号分别为:SGJ1-12、SGJ3-12、SGJ3-15、SGJZ-12;水泥杆共使用1基型号为:NJ1-15。 2、编写依据 序号引用资料名称 1 GBJ 50233-2005《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2 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 3 JGJ 82-199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4 DL/T 875-2004《输电线路施工机具设计、试验基本要标》 5 DL 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6 DL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 7 DL/T 5092-1999《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8 Q/CSG 《10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1部分:送电工程 9 《电网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计[2004]27号)》 10 本工程的相关设计图纸 11 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12 本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的相关文件 13 现场调查情况 3、作业流程 3.1吊车吊装钢管杆作业(工序)流程图

多边形钢管杆制造工艺

多边形钢管杆制造工艺 (生产指导书) 审核: 批准: 温州泰昌铁塔制造有限公司工艺部

二OO 二年七月十三日

温州泰昌铁塔制造有限公司 多边形钢管杆制造工艺 (生产指导书) 第一部分 目录 一、下料技术指导 二、压型技术指导 三、拼合技术指导

温州泰昌铁塔制造有限公司 温州泰昌铁塔制造有限公司工艺部王斌拟

温州泰昌铁塔制造有限公司 第一节下料 一、多边形锥管钢板下料: 锥管钢板下料又叫号料。在未下料前,首先要查清所用钢板的材质是否合乎图中的要求;其规格、板厚是否合乎展开图的要求,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其材料是新材料,需要先化验的,所备的钢板是否已化验,化验结果是否合格,有无化验单据等等。有关上述之况先查清后,才可进行下料,否则就不能盲目地下料。 下料的主要依据是展开图,展开图中的杆型代号、数量是否与任务书上的相同。核对无误后,才可按展开图下料。锥管展开下料,可以不放样,直接在钢板上划线。锥管的展开图形基本上似梯形加上大小圆弧线段组成。主要要控制段长、大弦长、大弧高、小弦长、小弧高等主要尺寸,这些基本尺寸划好后,必须要检查梯形的斜对角尺寸是否相等。如超过公差就不能用,必须擦掉重划。 二、锥管号料的工艺公差: 1、梯形斜对角尺寸,允许公差士(0.5 —2)mm,最大不能超过 2mm。 2、弦长(宽度)尺寸,允许公差士(0.25—0.5)mm(否则会影响插 接)。 3、每边的等分析角线公差±(0.25—0.5)mm (超过公差也会影响衔 接)。 4、锥管管体断料。因超长不能在剪板机上剪料,均采用气割或的等

血集昌温州泰昌铁塔制造有限公司 离子切割机断料。所以,气割缝的加工余量另外再放或割线外为准, 以免伤及有效尺寸。其公差为士( 0.5—1)mm。 注:如钢板较厚,需要开坡口的,可采用一次性切割断料,要注意坡口方向。 第二节拆边压型 (一)折边准备工序 本工序是指将已割好的钢板,在折边机上折成多边形锥管的基形状。本工序的工艺好坏,对产品质量直接有关,所以本工序是个主要关键。其工序步骤如下: 1、调整机床 调整机床,应先调整折边机的刀口要直。尤其是由两台折边机联合使用的设备更要注意。两刀口的直度必须要在一条直线上才行,否则会使管件弯曲。 2、调整压力和模具 调整压力和下模具,是根据被压工件的材质和厚度、长度来决定的,钢管杆常用的钢材有两种:一种是Q235 (A3); 一种是Q345 (16Mn)。由于两种材质的抗弯强度不一样,所以压弯所需的力也就不一 样。其工艺参数一般是按如下数据进行计算的: 一、材质:Q235 (A3), (T b= 0.45kN/ mm2( ° b—抗弯强度) 二、材质:Q345 (16Mn), ° b=0.65kN/mm2( ° b-抗弯强度) 本厂折边机调整有三种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