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财务集约化管理模式应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

推行财务集约化管理模式应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
推行财务集约化管理模式应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

浅谈推行财务集约化管理模式应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

摘要:财务集约化管理是一种适应于现代大型集团企业的科学、有效、先进的管理模式,它将集团内部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管理等各项生产资料进行有效组合和优化配置,发挥最大资源效应,并以高效、节约为价值取向,有效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笔者通过电网企业稳步推进财务集约化管理的实践,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浅薄阐述推行财务集约化管理模式应当重点关注的的几个问题,与大家共同学习和研究,以提高财务集约化管理的实用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财务集约化管理;优化配置;资源效应;价值取向;经济效益

一、解析财务集约化管理的内涵

集约化管理的基本内涵有本义和现代义两种解释。《辞海》解释其本义为:“集约”是指农业上在同一面积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精耕细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产品总量的经营方式;现代意义的“集约化”的内涵,则是从前苏联引进的。1958年,苏联经济学家第一次引用“集约”一词,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在同一经济范围内,通过经营要素质量的提高、要素含量的增加、要素投入的集中以及要素组合方式的调整来增进效益的经营方式。也就是说,集约化原是经济领域中的一句术语,本意是指在最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基础上,更集中合理地运用现代管理与技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效应,以提高工作效益和效率的一种

加快构建集团一体化财务管理体系

加快构建集团一体化财务管理体系 在分析总结旅游集团战略重构以来财务管理发展实践的基础上, 总结提炼成功经验,分析查摆存在问题,谋划未来财务管理支持战略发展的对策。 一、旅游集团战略重构后财务管理发展实践总结总结过去,目的是启迪未来。2016 年战略重构以来,旅游集团经历了一段极其重要 的发展历程,与之相适应的是旅游集团财务管理工作也发生了积极转变、升级,实现了“六个转变”,形成了“支持战略,追求卓越” 的财务管理理念,逐步建立健全了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资金管理体系、内控监督体系、风险管理体系、业绩评价体系、运营报告体系。 (一)实现了由传统核算型财务管理向战略管控型财务管理的 转变,基本形成了“支持战略,追求卓越”的财务管理理念。 战略引领发展,发展成就未来。战略是企业发展的灵魂,而财 务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总体战略的核心保障。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实践,旅游集团于2016 年实施了战略重构,与之相适应的是集团财务管理模式也必然发生变化,开始由过去单纯的会计核算和简单的财务管理,转变为以服务集团战略为导向的战略管控型财务管理模式,并坚持以“支持战略,追求卓越”的财务管理理念,以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融资管理、会计基础管理、业绩管理、运营报告与财务分析、风险与内控管理、财务团队建设为切入点和着力点,逐步建立健全了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资金管理体系、内控监督体系、风险管理体系、业绩评价体系和运营报告体系,基本确立了集团总部- 委派财务总监- 直属企业的一体化分层次的财务管理框架,不断丰富和完善了

基于战略并服务于战略的战略型财务管理模式。 (二)实现了由单纯财务预算管理向全面预算管理的转变,基本形成了以战略和规划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是旅游集团实施战略、规划和年度工作部署的有效方法和工具,是强化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的基本制度和手段。旅游集团预算管理工作从2012 年启动以来,经历了六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走过了一个从无到有、由浅入深、从点到面、逐渐覆盖全面的过程,特别是2016 年战略重构以来,从单纯的财务预算,逐步发展到了以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现金流和业务经营预算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基本实现了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算调整、预算执行与分析、业绩评价与考核的闭环管理。在实施集团战略规划、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在制度规范上,在总结几年来预算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旅游集团关于加强和改进预算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规范和改进了预算管理工作,强化了预算管理的刚性、科学性和精细化。 ——在预算编制上,明确了以战略引领、目标导向和倡导价值 经营的预算编制原则,实行了由增量预算改变为零基 预算的预算编制方法 ——在预算内容上,由单纯的财务预算发展到涵盖业务经营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筹资预算、人力资源预算的全面预算。 ——在预算控制上,强化了预算事前控制和预警,实现了所有预算科目可以打开和监控;强化了分月预算管理,建立健全了月度预算执行分析与反馈机制。 ——在预算考核上,建立并有效实施了以预算为基础的企业经

夯实会计基础管理-提升财务工作水平

夯实会计基础管理-提升财务工作水平

夯实会计基础管理,提升财务工作水平 摘要: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进贤县公司深刻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把会计基础工作与深入开展“三集五大”工作等结合起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完善财务制度、会计基础、财会队伍建设三个层面工作,逐步推进财务基础工作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有效提升财务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公司通过开展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创优活动,弥补管理短板,强化管控措施,规范经营管理,全面提高依法治企水平。 关键词:会计基础管理;财务工作水平 一、主要工作做法 (一)以制度建设为先导,强化内控流程管理 一是结合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完善财务制度。近3年,进贤县公司结合财务集约化实施加强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全面推行财务管理“六统一”。按照国网公司《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范信息化条件下会计的账、证、表以及信息披露、会计档案等管理要求;并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及省公司的要求并结合工作实际对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修订了《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财务印鉴管理制度》、《电子支付密钥管理制度》、《发票管理制度》。

二是结合财务集约化对关联业务内部控制流程进行规范。对在ERP系统中与财务相关联的检修、营销、物资、人资、资产等业务内部控制工作流程进行了规范,对不相容岗位进行分离,并明确了关联业务流转涉及部门的工作职责。 三是严格执行现金支付风险控制。公司各部门严格执行月度现金流的预测、上报,强化了资金使用的预算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资金支付从资金支付申请、审核、审批、支付形成了闭环管理,管理流程更趋合理,进一步加强了对资金管控,规避了资金支付管理风险。 (二)以诊断稽核为方法,促进会计基础提升 一是定期开展财务诊断与分析。定期开展财务诊断与分析,深入经营管理流程的各个方面,查找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环节,对存在的问题开展诊断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规范日常经营管理行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全面规范财务经营的工作。 二是强化财务稽核和检查工作。充分利用财务管控系统的在线稽核功能,通过梳理、完善业务管理流程,建立健全各种经济业务处理程序,强化财务部门对各项经济业务的审核及处理,开展财务稽核在线监督,建立内控评价手册,开展内控评价,强化风险常态化、日常化管理,实现内控从建设、创新到再生的闭环管理。根据财务管理的关键风险点及管理层关注的重点,制定相应的稽核规则库,开展日常在线

集团化财务管理模式探讨

集团化财务管理模式探讨

集团化财务管理模式探讨 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就是资金运动增值的过程,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覆盖经营全方位。 一、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 财务控制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或基本职能,在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根据企业集团的实际,围绕企业战略,确立一种适合的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制度的制定、工作组织的规划、程序的编排以及恰当的措施,保证会计数据的完整可靠,保证国家财经政策和内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推动企业资源的整合优化,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资本保值增值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是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最终目标。具体讲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包括以下三种:“集权型”财务控制模式、“分权型”财务控制模式和“折中结合型”财务控制模式。 (一)、“集权型”财务控制模式特征及其优缺点 集权型财务控制模式是将子公司业务看作是母公司业务的扩大,所有战略的决策与经营控制权都集中在母公司,这种模式下的母公司拥有子公司的全部财务决策权,对子公司进行高度集权下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各级子公司没有财务决策权,只是负责具体实施母公司所计划的具体内容。其特点是:集团内部的各项决策均由母公司制定和部署,集团内部可充分展现其规模与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资金成本,风险损失,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母公司的人才、智力、信息资源,达到机构健全、内部目标控制制度完善,使决策统一化,制度化。

实施“集权型”财务控制的优点主要有:管理效率高,能全方位控制子公司的财务行为;能实现集团一致性战略的控制,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协调能力较强。把重大投资决策权集中在集团总部,母公司可以集中各成员企业的资金,调剂余缺,优化了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集团总体目标的实现;有效的融资决策,集团可以凭借其资产和信誉优势,采取向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债券等多种融资方式,或为子公司融资提供担保等,广泛筹集资金;统一纳税有利于企业集团的税务筹划,能最大限度降低税负。 实施“集权型”财务控制的缺点主要有:决策信息掌握不完整,可能造成决策低效率甚至失误;管理主体与管理权限界定不清,无法将所有权与经营权从真正意义上分开,财权与行政权混淆,导致无法按经济规则有效地进行管理,权利的过于集中易挫伤成员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制约了成员单位理财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不利于成员企业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应变能力差,由于决策集中、效率降低,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不足。 (二)、“分权型”财务控制模式的特征及其优缺点 “分权型”财务控制模式是指决策权分散于各子公司,母公司起控股公司的作用。在这种模式下,子公司相对独立,母公司不干预子公司的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分权型的特征是:子公司具有相对独立性,在财权设置、资本融入及投出和运用,财务收支,费用开支等方而均有充分的决策权;母公司不采用指令性计划方式来干预子公司的经营活动,而是以间接管理为主。实施“分权型”财务控制的优

集团化管控模式选择

集团化管控模式选择 在参与市场全球化竞争过程中,为追求规模效应和创造"百年品牌",我国的集团化公司或隐性或显性地以"做强、做大、做久"为企业的发展思路。在这样的发展思路下,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产业的增多,必然产生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的管理问题,说简单点,就是集团对所属人、财、物、战略、经营等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即管理深度和范围问题--集权和放权的问题,而其中对人的管理尤为重要。因为对其他方面的管理都是通过对人的管理和控制来实现的。因此对集团化公司各层级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位,如何发挥集团整体人力资源的最大效用、将灵活性和统一性有机结合,是近几年集团化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越来越感到棘手的问题。 "先有儿子后有老子"--是我国大部分集团化公司的"诞生模式"。这些集团公司的发展源头往往是以一块产业起家,在实现了原始的资本积累后,面对极具诱惑的广大市场,或纵向一体化,或横向一体化,快速形成集团公司。而面对规模庞大的公司群,不同的多元化产业,特别是下属企业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市场竞争状况和产业生命周期,不同的企业管理团队素质和管理水平,集团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就产生了诸多问题。根据我们的实践,这些问题可以主要归纳为两种现状: 一种情况是"统一性有余而差异化不足",由集团总部制定"一刀切"的人力资源政策和制度,缺乏针对下属企业的差异性,产生的问题是"一抓就死",下属公司缺乏动力和灵活性,面对快速发展的业务和市场,人力资源政策和制度有滞后性,下属公司抱怨颇多,而集团总部是费力不讨好,面对这种状况"束手无策"。 另一种情况是"差异性有余而规范性、系统性不足",过分强调下属企业的差异性,于是下属企业人力资源政策体系"百花齐放",集团公司很难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盘点,实现集团化资源的有效调配和规模效应。本文结合我们我们十多年集团化公司的实践,以典型的"集团公司-次集团公司-三级公司"的三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集团化财务管控思路

三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集团化财务管控思路 集团公司应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财务管控模式 采用战略型集约化财务管理模式: 含义: 优势:为实现集团整体的财务战略、财务政策与财务目标提供保证;促进全盘资金的监督、控制和合理、高效利用;便于对子公司、分支机构的监控,使得整个企业集团的经营活动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二、财务管控范围 集团总部财务部是集团本部财务及控股子公司、各项目部的财务管理机构,包括三鼎织带集团、华鼎锦纶股份、各独立法人企业、各非法人在建项目及集团派出机构。 管控企业清单:共家, 三、管理方式 实行财务人员委派制(制订实施细则),代表集团公司总部对子公司资本运营进行监督、指导,参与财务管理工作。 集团公司财务部对本部及下属财务人员实行统一管理和考核,统一组织业务学习和培训。 外派财务负责人由集团统一委派和任免,其人事关系、工资在集团公司,由集团公司70%与子公司30%共同考核。 建立一套监督和财务指标考核体系,确保子公司资本保值增值及财务指标的实现。按照外派财务人员考核办法由集团总部定期对外派财务人员进行考核。 对织带集团财务总监进行委派和任免,其下属财务人员由其任免,考核参照集团公司规定制订实施细则。主要对财务指标考核 对集团公司直管子公司及外派项目部财务人员,在未正常经营(开业)前原则上不设专职财务人员,只设报帐员,会计职能由集团总部负责。全面预算管理。四、控股集团财务管理制度 集团总部委派人员管理 一、集团公司总部向下属子公司委派的的关键财务人员(财务总监、财务主管),其人事关系与工资、福利待遇发放等均体现在集团总部,保持子公司财务人员的相对独立。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分析 刘凤姣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财务与审计系,四川 成都 610017) [摘要]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风险性较高,收益性较高,发展空间大,阶段性强的特点,使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成 为必然要求。创新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应从解决当前存在的资金流动性受限制、管理方式缺乏效率,不利于调动企业资源等问题入手,形成与企业特点相适应的财务管理理念;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规模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对投资方式进行准确定位,使企业步入持续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管理模式;创新策略[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Strategies for Financial Managem ent Mode Innovation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LIU Fengjiao Abstract:High-tech enterpris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risk and profitability,large development space and obvious stages,mak-ing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mode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The innovation should be started with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re-stricted funding liquidity,inefficient supervisor mode and inconvenient mobilization of enterprise resources to form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ideas adaptive to the enterprises'characteristics,strengthen the risk awareness,establish effective risk circumvention mechanism,position the investment style accurately in terms of the market demand,and lead the enterprises to the track of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 words:high-tech enterprises,financial management,management mode,innovation strategies [收稿日期]2012-05-11 [作者简介]刘凤姣(1971-), 湖北鄂州人,四川财经职业学院财务审计系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使得研发投入也不断地增长,但是高新技术企业因其高风险以及研发等的不确定性,使得财务管理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的企业不同,使得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地探索适合其自身特点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模式也要随之进行创新,如果能够探索出适合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必会带来高新技术企业的良性发展。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 1.风险性较高 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性主要是指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研发等的活动进行投资以及融资等带来的对收益的不确定性,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活动中由于融资、投资所带来的未来研发收益不确定的风险。高新技术企业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附加值大的产品或是服务。与传统的企业相比,其投入的资金、技术等的比较大。因此,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承担的风险也相对比较大。高新技术企业可能会因为丧失偿债能力而陷入危机,或是市场风险等也会带来企业发展的风险性。 2.收益性较高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与传统的企业相比较,具有的高风险、高投资等也决定了其收益的高回报性。当前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作为新时期的活跃因素,对企业的发展尤其是高新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其高创造性也决定了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收益性。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管理也相应的进行改变与创新,资本的良性运作是保证高新企业高收益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3.发展空间大 高新技术企业虽然发展历史不是很长,发展时间比较短暂,但是其本身具有的特点,使得其发展空间很大,具有很大的发展价值,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浪潮中,高新技术企业更是顺应了这一趋势,抓住了发展的时机,成就了自身的强大发展。 4.阶段性明显 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具有很明显的阶段性,生命周期比较明显,而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其自身的特点、需要的支持也不尽相同,因此,其财务管理模式也应该随着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的阶段性特点进行相应的创新 第2012年第6期(总第400期)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6,2012Total No.400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2)06-0090-0290--

国家电网公司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

附件9: 国家电网公司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在充分总结试点工作成果,进一步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 一、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是:坚持以“六统一、五集中、三加强、三保障”为主线,按照“深化应用、提升功能、实时管控、精益高效”的目标要求,把握“规范化、深化细化”两个重点,拓展财务管控的宽度、高度、深度和细度,推进财务集约化管理体系的深入应用和常态运行,促进财务与业务高度协同,持续增强财务保障公司发展、引领价值创造、调控资源配置、服务管理决策、防控经营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两个转变”和“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 工作原则和实施路径是:以依法规范经营为首要责任,以提升财务管理现代化、集约化水平为核心任务,以标准化、信息化为基础手段,以提高企业效率效益和发展素质为最终目的,按照以下路径持续深化财务集约化工作: 一是以全业务链过程管控为抓手,着力引领价值创造。贯 - 185 -

彻落实公司战略目标和国资委要求,深化全面预算管理,科学安排经营发展投入与产出,强化刚性约束。加强经营全过程管控,构建业务流和价值流高度融合的闭环管理体系。着力提升各业务板块的赢利能力。 二是以资本资金资产集约管理为重点,着力优化资源配置。创新资本统筹配置机制,合理安排各单位资本金规模,促进内部协调均衡发展。强化总部对资金资源的调配,增强资金活力,进一步提高资金保障能力。加大资产重组力度,深化产融协同运作,促进各级电网和各业务板块协调发展。 三是以一体化财务信息平台为基础,着力强化决策支持。进一步完善财务信息系统功能,推进财务与业务系统集成,提升财务信息平台一体化、实用化水平。深入推进会计报表“一键式”生成和应用,加强财务信息展示和智能分析诊断,增强决策支持能力。 四是以实施财务管控标准流程为核心,着力防控经营风险。全面实施财务管控标准流程,加强财务流程与“三集五大”业务体系的一体化整合,努力推动前端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构建规范、有序、高效的标准化财务管控体系。 二、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完善财务标准体系 按照“总部主导、网省细化、市县执行”的分级负责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六统一”财务政策标准体系,有效发挥政策标准的- 186 -

ERP环境下企业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探讨

ERP环境下企业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探讨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erp环境下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的概念和特征,阐述了构建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的原则和影响因素,最后详细论述了erp环境下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erp;集成化财务管理;企业集团 伴随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集团这种企业组织形式普遍出现,并且以其庞大的经营规模、先进的经营理念、雄厚的资本实力以及高效的管理方法而逐渐显现出优势。要想使企业集团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环节就成为企业集团日常管理的关键所在。目前,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大致有分权型模式和集权型模式两种,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灵活便捷,但是实践中发现其在企业集团的运用中往往缺失统一的内部控制,进而影响企业集团的发展。于是,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意识到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的必要性,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能有效地提高企业集团的内部控制。一、erp环境下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的概念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环境下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是指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以实时科学决策和最优控制为原则,把信息作为战略资源来加以开发与利用,将业务、供应链与财务进行有机集成,提高整体效率和效益,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统一和对财务的实时管理。erp环境下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突出的是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财务系统的整体 优化。思路是在全面预算的基础上,通过应用erp管理系统,实时

动态集成相关业务及财务信息,从而全面控制管理企业集团的相关财务活动,优化集团企业的生产经营。 相对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erp环境下集成化财务管理的最主要特征是充分利用网络及信息技术,使集团的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有机融为一体。通过利用erp系统,对财务进行实时的动态管理,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功能;同时结合企业集团的全面预算管理,对各企业公司进行有效的全面控制,从而实现了对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管理。 二、erp环境下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的特征 第一,动态性。erp环境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涉及内外部各种要素的相互交织变化。这种内外不同要素间的相互交织变动很复杂,而且是非线性的。这就要求对这种变化进行实时的动态监控与动态管理,促使要素集成的综合优势效应得到发挥。 第二,开放性。erp系统是基于整个供应链的管理系统,从生产、采购、销售及供应商管理、分销商管理、客户管理等无不涉及,是一个全面开放的系统。erp环境下集成化财务管理的覆盖领域更加广泛,对外部的环境变化都有相应的对策,以实现最大程度地优化配置资源,达到优势互补。 第三,整体优化性。企业集团集成化财务管理的思想是一种全局的、系统的管理创新思想,一方面表现为筹资、投资、运营和分配等经营环节的集成,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人员、技术和管理方法的集成,在保持每个单项要素资源特有功能的基础上,整合各个要素进

关于集团化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的几点思考(1)

关于集团化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的几点思考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分工协作的细分,在投资多元化的资本纽带基础上,产业化的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成为企业组织资源的有效形式之一。产业的增多、规模的壮大、专业化的管理也推动了企业集团化管控模式的发展。 一、集团化人力资源管控面临的问题 面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群,不同的多元化产业,特别是下属企业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市场竞争状况和产业生命周期,不同的企业管理团队素质和管理水平,集团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就产生了诸多问题:一是“统一性有余而差异化不足”,集团总部制定统一的人力资源政策和制度,缺乏针对下属企业的差异性,下属公司缺乏动力和灵活性,面对快速发展的业务和市场,人力资源政策和制度有滞后性,下属公司抱怨颇多,而集团总部是费力不讨好,面对这种状况“束手无策”;二是“差异性有余而规范性、系统性不足”,过分强调下属企业的差异性,于是下属企业人力资源政策体系“百花齐放”,整个集团内部“政出多门”,人力资源管控处于“失控状态”,无法统一,集团公司很难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调配,难以实现集团化资源的有效组合和规模效应。 二、现行集团化人力资源职能战略管理思路 在目前集团化管理模式之中,按照集、分权程度的大小,集团公司的管控模式分为财务管控型、战略管控型和操作管控型三种基本模式,而相应人力资源管控也分为顾问型、监管型和直管型三种类型。 (一)财务管控模式和顾问型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控模式主要针对投资的科学性、风险性和投资回报进行管理,对所投资企业的具体业务一般不进行直接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与之相匹配的是顾问型HRM模式,主要对外派高管、财务总监具有任免考核权,不涉及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事务。通常适用于集团参股不控股的法人股权治理结构。 (二)战略管控模式和监管型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控模式并不要求总部设

论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最新版】

谈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创新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传统成本管理局限性的基础上,从树立成本管理新理念和建立现代化成本管理体系两大方面探讨了现代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创新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成本管理;创新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和内部环境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的成本管理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其局限性也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现代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战略目标,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成本观念,进行成本管理创新。 一、传统成本管理的局限性 (一)传统成本管理理念过于狭隘 传统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地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人手,强调节约和节省。传统成本管理的目的可简单地归纳为减少支出、降低成本,这就形成了狭隘的成本管理理念。即:在观念上,传统成本管理保持着传统的成本观念,认为成

本管理就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企业的控制范围只限于生产耗费活动;在时间上,传统成本管理开始太晚而结束太早,一般从材料采购开始产品销售之前结束,材料采购之前的成本与产品销售之后的成本很少控制;在空间上,传统的成本管理只局限于企业内部,没有结合价值链的前端(供应商)和后端(顾客)的情况进行成本管理。 (二)不利于企业正确地核算产品成本 传统的成本核算对象是企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而且一般为最终产品,因而,人们往往把成本动因归结为生产的数量。在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里,生产数量可通过产品的单位数来计量;而在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中,直接人工小时数或直接人工工资通常被用作生产数量的替代品。在过去高度人工密集型的生产企业中,直接人工成本比重较高,对成本动因做这种假定较为合理。但在高度自动化的现代企业中,直接人工成本比重日益降低,仅占生产成本的5%~10%,而与自动化紧密相关的机器折旧费、动力费等需要分配计人不同产品的间接费用又大幅度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仍以日益减少的直接人工工时或直接人工工资的比例来分配这些间接费用,会使产品成本严重失真。 (三)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中统购统销观念的影响,传统的成本管理将

A公司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操作方案

A公司深化财务 集约化管理操作方案 按照省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工作总体推进计划和有关工作部署,加强财务集约化工作与“五大”体系建设协同衔接,确保“五大”体系建设过程中财务管理各项工作平稳顺畅推进,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根据省公司《关于成立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组织机构的通知》和公司《关于A公司信息化支撑“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组织机构的通知》文件要求,成立“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财务资产工作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财务资产工作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财务资产部,财务资产部负责人为办公室主任,成员为相关部门和单位的人员。 二、主要职责 制订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操作方案、资产调整及预算安

排方案;负责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清产核资、资产划转和预算安排、资金拨付等工作;负责跟踪协调“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业务流程与财务流程的衔接

;负责保障“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所需资金供应;负责优化财务与“三集五大”其他业务间的管控机制和协同流程,明晰财务在“三集五大”专业之间的职责、管理要点和控制环节;负责“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期间本专业档案资料保管和移交工作;配合各体系建设工作组完成迎检验收等系列工作;根据“五大”体系业务调整情况,做好财务信息系统调整工作;按“五大”体系建设要求,公司本部财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按照公司规定落实到位,配合人力资源部确定财务资产部工作职责、配备人员及设置岗位;按照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总体要求和公司农供一体化财务管理职责,确保农电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稳步推进。 三、管理职责 (一)资产管理职责 负责区域内220kV及以下电网资产(不含通信设备、计量设备)、四级通信网设备的会计核算、价值管理,10kV 及以下配网资产及相关资产的价值管理。 (二)基建管理职责

企业集团的未来财务管理模式共7页

企业集团的未来财务管理模式 _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视为一项重要任务,并明确指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是最重要的基础。实践证明:企业成败的关键在管理,管理的核心在财务。对集团企业来说,加强财务监督尤为重要。而在国有企业中,企业集团占了相当数量。本文将主要探讨国有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问题。 在正式探讨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之前,先区分两个概念:传统企业集团和现代企业集团。传统企业集团是工业经济时代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采用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大规模生产的企业集团,内部采用“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及层次式的信息结构,市场主要是以产定销。现代企业集团是网络经济时代(或称知识经济时代)适应产品多样化的需求,采用定制技术进行灵捷生产的企业集团,内部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及网络化的信息结构,市场主要是以销定产。由于这两种企业集团所处的内外环境不一样,所以它们的财务管理模式是不同的。 一、传统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及财务管理模式 在传统企业成长过程中,有三种基本组织结构被采用:第一种是控股公司(Holdingconpany)结构,简称H型结构;第二种是集权的、按职能划分部门的结构或称一元结构(unitarystructure),简称U型结构;第三种是多分支单位结构(multidivisionalstructure),即M型结构。其他如矩阵结构、模拟分权结构、超事业部结构等都是这三种基本结构的变异。其中,H型结构按多地出现于横向合并而形成的企业中,这种结构合并后的各子公司保持了较大的独立性,目前已较少应用。U型结构与企业纵向一体化过程密切关联,是中央集权的直线职能结构,至今仍为我国很多企业所采用。M型结构即事业部制,它在企业整体上是M型结构,但在事业部内仍采用U型结构(直线职能制),是目前大中型企业广泛使用的

集团管理模式有哪些

集团管理模式有哪些 以下是关于集团管理模式有哪些介绍,欢迎大家的借鉴参考!集团管控模式,是指企业集团总部在管理下属企业中的定位,其具体体现在通过管控部门的设置、管控流程设计以及集团文化的传播来影响下属经营单位的战略、营销、财务、经营运作等方面的内容。 集团管理模式有哪些 第一种、财务管控型。 这是最典型的集团公司管理控制的模式,它主要是对财务决策、资金运作进行全程严格的监控,最终目标是评价企业运营是否能达到制订的财务指标。而对企业的具体的运营及操作过程关注较小。此类集团管控模式在中国私营企业里最常用,也是针对中国特有国情、人情、人性进行分析的最终择选结果。同行业中多数如此。 优点:集中、严格管理资金,掌握企业的经济命脉。 缺点:缺少对其他管理环节的监控,容易产生管理上的短板现象。 第二种、运营管控型。 运营管控型是集团公司对所有资料进行运营的全程关注,从产供销到人财物进行统一的安排与分配,以达到最优资源配置,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具体的模式分为:财务中心(部)、采购中心(部)、销售中心(部)、生产技术(部)、物流中心(部)等等,具体的决策权力全部上收,各分公司分部只有执行权,没有决策权。它的管理模型就像一幢垂直高楼。 优点:控制力强,掌握集团的各项业务,权力高度集中。

决策快速,执行快捷。 缺点:管理维度广,缺乏主动性,难于发挥创新精神及业务上的突破能力。 第三种、战略管控型 战略管控型是集团公司只对公司的战略进行决策,主要工作是主要集中在进行综合平衡、提高集团综合效益上做工作,如协调各下属单位之间的矛盾、平衡各企业间的资源需求、高级主管的培育、经验的分享等等。它的管理模型就是金字塔,上尖下大。在现有集团公司的成功案例中,有管理较好的A 公司,发展迅猛,增值极快,在短短十年间,做到行业第一,成功主要原因得益于其战略管控管理模式。他们主控产量,采用目标增效制,即是达到总部制定的目标就有奖,超过按大比例进行奖励。资金的处置由各分公司进行分配,总部不干涉,极大的发挥了各分公司的主动权。 简明扼要一句话就是:定目标、管主管。现今集团公司向这类管控模式发展。 优点:各级管理人员有极大的自主权,能充分发挥积极性。 缺点:各自为政,互不配合,容易引起部门的矛盾。 第四种、混合管控型 混和管控型是集团公司对各分公司的管理采用混和方式,主要方式为:主要集中管控财务、采购、销售,其他技术、人员、仓库、物流等权力其他分配相应的权限给相应的公司或人员。此方式能控制主要工作,又能给相关的公司或人员一定的主动权、决策权。在一定的程度上能达到集团管控的目的。此类管控模式来源于中国的“中庸”之道。 从道理上分析利用此模式管理公司应该可以取得很好的成

财务集约化工作体会(精选多篇)

财务集约化工作体会(精选多篇) 财务集约化管理 1、加强预算管理 健全制度体系,夯实管理基础。修订《预算管理办法》和《现金预算管理办法》,制订《资金审批报销管理规定》、《预算外支出管理办法》等。 深化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将公司各项支出全部纳入现金预算管理,加强预算与实际收支的差异分析,有效促进项目预算与现金预算的有机结合,提升预算对资金流动的管控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率。 建立预算会审制度,提升预算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行性。明确预算会审流程;建立配网及成本费用会审标准;以规范性文件将公司预算会审流程、标准及内容等制度化。 2、强化成本管控 探索建立标准成本管理体系,提升成本管控能力。开展管理性费用支出分析、10千伏及以下配网项目的成本分析、35千伏及以上电网项目的成本分析,建立相应的标准成本库。 完善成本管理制度,高效完成成本结算进度。修订《成本管理办法》;制订《财务管理考核办法》;完善生产、营销等各系统成本项目实施、结算管理办法;按照市公司成本管理要求,抓好贯彻落实。 深化标准成本管理,实现规范有序引导需求。实行预算会审制度,确保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准确性,加快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的沟通融合,深入一线开展基层单位业务需求调 研,征求基层单位业务需求建议,确保取得祥实、准确的第一手预算支撑材料。 正确处理好工程“管好与管活”的关系,做到动态管理,实现可控在控。围绕“工程造价、各项消耗指标、可控管理费用、非生产性支出明显降低”的目标要求,推行“项目动态储备”与“资金集中安排”相结合的支出安排方式,优化资金投向。 3、提升固定资产精益化管理水平 完善固定资产盘点制度。定期对存量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完成账、卡、物的清理核对以及核心资产的价值管理细化工作,做到资产卡片与资产实物的对应一致。 健全固定资产保险及报废制度。制订固定资产保险制度和固定资产报废财务制度,完善逾龄资产、报废拆除资产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各环节

论企业集团的未来财务管理模式(一)

论企业集团的未来财务管理模式(一)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视为一项重要任务,并明确指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是最重要的基础。实践证明:企业成败的关键在管理,管理的核心在财务。对集团企业来说,加强财务监督尤为重要。而在国有企业中,企业集团占了相当数量。本文将主要探讨国有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问题。在正式探讨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之前,先区分两个概念:传统企业集团和现代企业集团。传统企业集团是工业经济时代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采用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大规模生产的企业集团,内部采用“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及层次式的信息结构,市场主要是以产定销。现代企业集团是网络经济时代(或称知识经济时代)适应产品多样化的需求,采用定制技术进行灵捷生产的企业集团,内部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及网络化的信息结构,市场主要是以销定产。由于这两种企业集团所处的内外环境不一样,所以它们的财务管理模式是不同的。一、传统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及财务管理模式在传统企业成长过程中,有三种基本组织结构被采用:第一种是控股公司(Holdingconpany)结构,简称H型结构;第二种是集权的、按职能划分部门的结构或称一元结构(unitarystructure),简称U型结构;第三种是多分支单位结构(multidivisionalstructure),即M型结构。其他如矩阵结构、模拟分权结构、超事业部结构等都是这三种基本结构的变异。其中,H型结构按多地出现于横向合并而形成的企业中,这种结构合并后的各子公司保持了较大的独立性,目前已较少应用。U型结构与企业纵向一体化过程密切关联,是中央集权的直线职能结构,至今仍为我国很多企业所采用。M型结构即事业部制,它在企业整体上是M型结构,但在事业部内仍采用U型结构(直线职能制),是目前大中型企业广泛使用的结构。传统企业集团无论采用何种组织结构,在财务管理上有一点是共同的:加强对集团内部各单位的财务监控。一般情况下,集团总部会牢牢控制货币资金,因为货币资金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货币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在具体控制方式上,有多种形式,如统收统支、拨付备用金制、结算中心制,建立内部银行和财务公司等。集团总部对下属机构一般还要在筹资、投资、成本费用等方面进行一定的控制。不同组织结构的传统企业集团在具体财务管理方式上,差别是很明显的。在H型结构中,整个集团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各子公司有独立的财务权,总部对其约束很小。在U型结构中,实行的是一种集权式的管理,下属机构决策权很小,在财务上由集团总部集中核算、统一管理,下属机构仅是报帐单位,定期将业务数据报到总部财务部门,财务上的决策全部由总部决定。在M型结构中,决策权分散,财务控制的关键是解决好集权与分权问题。目前一般做法是在资金、财务信息和人事等方面集中控制的基础上,充分实行分权管理制度。在财务控制上形成一套包括财务激励机制、财务监控机制和资金运作机制在内的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体系,从而在制度上保证集团公司资金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确保集团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这种财务模式是传统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比较成熟的一种。但这种模式会造成下属机构为了自己的局部利益而损害集团的整体利益,总部往往要在增强监控的成本与收益之间进行艰难的权衡。二、现代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及财务管理模式在网络环境下,一切以顾客为导向,消费者追求个性化的消费,传统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已不为人们所接受,企业必须要转向柔性生产、定制生产。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更加激烈,“以不变应万变”的传统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必然要作出相应改变,财务管理模式也必然要有所创新。在新的环境中,企业集团将采用一种新的组织结构:恒星制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由三个基本层级构成:“恒星”层级、“行星”层组和“卫星”层级。各层级之间依然存在上下隶属关系,上一层级授予下一层级相对自主的决策权,使得各层级都拥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它在分权上比事业部制更为彻底,其分权的机制一直深入到管理组织层级的底层,是一种事业部内套事业部的组织形态。它在不增加组织层级,通过向较低层级授权的方式来增大管理组织适应经营多样化和跨国化要求的能力,从而能较好地解决管理幅度和多样化经营的矛盾,提高组织的柔性。各层级的不同单位可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如事业部、工

集团化管控模式设计方案(含华润案例)

集团化异地管控模式的选择 水晓丽 目录 一、集团公司管控模式比较 (一)财务管控型 (二)战略管控型 (三)运营管控型 二、集团现状分析 (一)现有业务介绍 (二)现有管控模式 (三)公司总体战略 三、案例分析:华润 四、集团管控模式选择 (一)影响管控模式选择的因素分析 (二)异地管控模式匹配模型 五、管控模式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总部功能定位 (二)人力资源管控 (三)跨地域业务实行财务一体化管理(四)异地用工中的法律风险控制 六、结语

摘要:根据集团的“走出去战略”和集团中长期战略规划,集团的公司规模势必越来越大,异地子公司也越来越多,跨地区程度越来越高,未来还将开发国际业务,投资控股关系也越复杂,选择合适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是集团扩张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本文主要通过综合比较集团化企业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三种管控模式,从而分析建议集团今后集团化发展异地管控模式。 集团(以下简称“集团”)注册资本1亿元,总资产47.14亿元,下属成员公司9家,人员4038名,涉足酒店、高尔夫、景区、游艇游轮、文化休闲和健康养生六大产业。毫无疑问,集团未来的发展势必朝着集团化方向,集团型企业相对于单体企业来说,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挖掘各业务板块的战略运营潜力,在不同专业和地域间更好的配置资源,并通过利用集团资源控制及规模化的整体优势,有效抵御经营风险。 根据集团的“走出去战略”和集团中长期战略规划,集团的公司规模势必越来越大,异地子公司也越来越多,跨地区程度越来越高,未来还将开发国际业务,投资控股关系也越复杂。选择合适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是集团扩张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因为集团化管理的核心是确立集团管理总部与下属公司的责权分工,通过对管理总部的功能定位和职能共享来推动集团业务战略的实施。

财务集约化管理

(二)财务集约化管理 1、加强预算管理 健全制度体系,夯实管理基础。修订《预算管理办法》和《现金预算管理办法》,制订《资金审批报销管理规定》、《预算外支出管理办法》等。 深化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将公司各项支出全部纳入现金预算管理,加强预算与实际收支的差异分析,有效促进项目预算与现金预算的有机结合,提升预算对资金流动的管控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率。 建立预算会审制度,提升预算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行性。明确预算会审流程;建立配网及成本费用会审标准;以规范性文件将公司预算会审流程、标准及内容等制度化。 2、强化成本管控 探索建立标准成本管理体系,提升成本管控能力。开展管理性费用支出分析、10千伏及以下配网项目的成本分析、35千伏及以上电网项目的成本分析,建立相应的标准成本库。 完善成本管理制度,高效完成成本结算进度。修订《成本管理办法》;制订《财务管理考核办法》;完善生产、营销等各系统成本项目实施、结算管理办法;按照市公司成本管理要求,抓好贯彻落实。 深化标准成本管理,实现规范有序引导需求。实行预算会审制度,确保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准确性,加快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的沟通融合,深入一线开展基层单位业务需求调

研,征求基层单位业务需求建议,确保取得祥实、准确的第一手预算支撑材料。 正确处理好工程“管好与管活”的关系,做到动态管理,实现可控在控。围绕“工程造价、各项消耗指标、可控管理费用、非生产性支出明显降低”的目标要求,推行“项目动态储备”与“资金集中安排”相结合的支出安排方式,优化资金投向。 3、提升固定资产精益化管理水平 完善固定资产盘点制度。定期对存量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完成账、卡、物的清理核对以及核心资产的价值管理细化工作,做到资产卡片与资产实物的对应一致。 健全固定资产保险及报废制度。制订固定资产保险制度和固定资产报废财务制度,完善逾龄资产、报废拆除资产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各环节和各责任主体间的协同机制。 探索引入固定资产动态管理技术。严把固定资产购建关口,强化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引入条形码、射频等技术,建立设备、资产的动态连接,探索设备、资产实时互联、信息双向流动的方式。 4、提高会计核算业务工作效率 建立营销电费与财务电费核算信息化通道。探索建立营销电费与财务核算的关联业务协同处理,建立营销电费信息到财务账务的实时自动传递,提升信息传递质量和效率。 加大工作协调与督导力度。从2011年预算编制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