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具书

教师工具书
教师工具书

教师工具书

中国体育年鉴1986人民体育出版社

民族知识手册民族出版社

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北京出版社

少年百科全书第3册·动物科学普及出版社

少年百科全书第4册·交通和通讯科学普及出版社

少年百科全书第5册·工农业及其它科学普及出版社大辞典(台湾版)(上)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大辞典(台湾版)(中)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大辞典(台湾版)(下)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教育百科辞典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世界名人辞典黑龙江朝民主出版社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二版)科学文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唐诗百诗上海古籍出版社

新知识词典南京大学出版社

黑板字艺术岭南美术出版社

世界文学家大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

历代诗词名句辞典作家出版社

道德百科全书湖南人民出版社

美育简说教育科学出版社

美育原理中国青年出版社

教育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中国近代文化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

古代散文鉴赏辞典农村读物

古文鉴赏辞典江苏文艺出版社

科技名人词典(上,下)中国青年出版社

文娱体育活动全书(上)中国青年出版社

文娱体育活动全书(下)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外教育名人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中国成语分类词典新世界出版社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音乐知识手册(续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历代名句赏析辞典宇航出版社

全唐诗典故辞典(上,下)湖北辞书出版社

美学百科词典湖南人民出版社

中外历史年表中华书局出版社

简明语文词典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古诗鉴赏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

彩图成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当代中国寓言大集(第一卷)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实用健美知识手册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教育辞典江苏教育出版社

美学史(上,下)上海评文出版社

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中国国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江苏美术出版社

小学教师实用语文辞典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34,38)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29)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中国十大古典悲喜剧集上海文艺出版社

唐宋元小令鉴赏辞典华岳文艺出版社

中国新诗大辞典时代文艺出版社

现代艺术鉴赏辞典学苑出版社

新编小学作文辞典江苏教育出版社

智肓百科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认知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

汉语大词典(7,8,9,10,11,12)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出版社7.503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教师基本功全书(1)肓人全书(2)教学全书 (3)行为全书(4)素质全书

汉语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小学生学科学辞典珠海出版社

学校教育技术操作全书(上,下)经济日报出版

名人传记大观(全三卷)当代中国出版社

学校教育科研全书(上,下)九洲图书出版社

学校班集体建设辞典北京图书出版社

新世纪版青少年百科全书(共12册)延边出版社

中国通史(共22册)延边出版社

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宝典(三册)延边出版社

学校法律实务大全(二册)内蒙古出版社

中小学生不良行为矫治全书(上,下)光明日报出版社

唐宋八大家(全五册)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四书五经大系(1-5卷)天津古籍出版社

唐诗宋词元曲全集(全套26册)黄山书社出版社

世纪创新学生心理障碍咨询,诊断与分析内蒙古出版社

世纪创新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新概念内蒙古出版社

世纪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典范杏林出版社

小学知识各科词典数2本,语2本延边出版社795.006英语2本

世纪中国少儿小百科远方出版社图文.注音.注释版

现代汉英词典外语教育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出版社

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词典内蒙古出版社

新华字典商务出版社

汉语成语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

歇后语词典内蒙古出版社

名人名言内蒙古出版社英汉对照

现代英汉词典外语教育出版

小学生英汉词典北大出版社

学生万能课桌字典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学生多功能作文指导远方出版社

新世纪汉语规范词典人教出版社

现代汉英词典金盾出版社

汉语词典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新课程小学生数学词典

世界百科海燕出版社

格言妙语山东人民出版社

小学生通用组词词典华夏出版社

实用英语用法词典吉林出版社

世界通史光明日报出版社

世界之最北京出版社

格言大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

给班主任100条新建议开明出版社

班会活动方案设计(上册)西苑出版社

促进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评价改革天津教育出版社

课堂掌控艺术教育科学出版社

名师备课经验语文卷教育科学出版社破解班主任难题福建教育出版社

校本教研基地建设模式首都师范大学

怎样听课讲课辽宁民族出版社

教育有悟福建教育出版社

教育有悔福建教育出版社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海豚出版社

校本教研教育叙事研究首都师范大学

新课程教学问题讨论与案例分析首都师范大学

怎样教会孩子学习新世界出版社

小学数学课堂诊断教育科学出版社

小学语文课堂诊断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师反思的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

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首都师范大学

校本教研教师行动研究案例首都师范大学

如何当好班主任北大音像出版社

教孩子学会学习同心出版社

破解班主任难题福建教育出版社

新课程操作与案例首都师范大学

转化后进生的理论与方法知识出版社

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活动知识出版社

教师反思的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

怎样听课评课辽宁出版社

新课程教学方略数学(下册)中华工商联合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成果文集新科技出版

窦桂梅与全题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中国矿业出版社

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山西教育出版社

问题学生教育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名师最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西南师范大学

名师能变赖手学生的加教艺术西南师范大学

名师最能提升学生记忆效果的秘诀西南师范大学

名师最受欢迎的指导教学艺术西南师范大学

名师最吸引学生的课堂切入点华东师大出版社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华东师大出版社

我们为什么做教师华东师大出版社

《工具书使用》第二次网上作业答案说课材料

《工具书使用》第二次网上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 100.0 完成日期:2018年01月29日 15点11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二十五史纪传人名索引》收录《二十四史》和()中有纪传的人名. A.《汉书》 B.《清史稿》 C.《宋史》 D.《明史》 2.历表可用于查考历史年代、历史纪元和()。 A.查考历史大事 B.查考换算不同历法的年、月、日 C.查考地理沿革 D.查考人物生卒年 3.《经传释词》的作者是( )。 A.阮元 B.刘淇 C.王引之 D.杨树达 4.从著录内容上看,地名录比地名词典()。 A.丰富全面 B.收录地名少 C.简明扼要 D.收录旧地名 5.主题法的显著特点在于直接性、()和集中性。 A.系统性 B.快捷性

C.易用性 D.专指性 6.我国第一部语源词典为()。 A.《尔雅》 B.《释名》 C.《说文解字》 D.《正字通》 7.查近期出版和正在出版的图书,可利用()。 A.《全国总书目》 B.《全国新书目》 C.《中国国家书目》 D.《新华书目报》 8.《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总索引》是按()并辅之以汉字笔画、起笔笔 形顺序排列的。 A.汉语拼音字母 B.部首 C.四角号码 D.时序法 9.图录包括地图和()。 A.交通图 B.航海图 C.历史图录 D.世界图 10.“固”字的四角号码是()。 A.7760 B.6000 C.2760 D.6060

11.年鉴按其表述手段可分为综述性年鉴和()。 A.综合性年鉴 B.地方年鉴 C.国际年鉴 D.统计性年鉴 12.书目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揭示与描述一批相关图书、描述每种图书的基本 特征和()。 A.揭示内容 B.揭示范围广 C.把一定范围的款目按一定的排检法加以组织,以供检索 D.标明出处 13.我国最早的词典是()。 A.《切韵》 B.《尔雅》 C.《广韵》 D.《集韵》 14.我国最早用“字典”正式命名的字典,是清代张玉书,陈敬延等编的()。 A.《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B.《中华大字典》 C.《汉语大字典》 D.《康熙字典》 15.下列属于类书的是()。 A.《助字辨略》 B.《康熙字典》 C.《古今图书集成》 D.《永乐大典》 16.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是()。 A.《康熙字典》 B.《字汇》 C.《辞源》 D.《说文解字》

“善用纸质工具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前不久,《现代汉语词典》推出APP版本的消息引发了关注。相比于其他纸质图书,辞书的数字化、网络化显得更为迫切。 辞书的“互联网基因”,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对于网络阅读,人们常常有“碎片化”的忧虑,而辞书恰是由众多“碎片化”的条目组成的,并且也是供人们“碎片化”检索使用的。因为有了数字化,因为有了互联网,辞书检索变得非常简便。 今天,辞书的修订更新也变得更容易。重要的辞书,从《辞海》到《现代汉语词典》,无论是解释古语的,还是收录今词的,大多需要不断修订。对于一部纸质辞书来说,修订周期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几年,如此漫长的等待,到新版问世时,当初的新知有的已变作旧闻了。把辞书移植到互联网上,就能实现随时随地更新。拥抱互联网,改变着辞书的传播生态、编纂生态。 通过搜索引擎勾连起来的互联网世界,是一个庞大的知识库,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作一部辞书。虽然丰富无比,但也内容庞杂。即使是查询网络百科,由于“开放编纂”,也会让你遇到真伪莫辨的难题。当你输入一个关键词,得到成千上万个结果,逐一阅读、辨别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有时会让你觉得还不如去查检一部权威、精当的纸质辞书。 将众多看似“碎片化”的条目集纳到一起,无异于对一个知识体系进行描述。在一个知识领域内,如何提炼、筛选词条,如何编排,如何释义,需要具备这个专业领域的素养,也离不开辞书编纂的学问。汉代许慎编纂《说文解字》时,讲究“分别部居,不相杂厕”。 当编者把含有相同偏旁部首的汉字罗列在那里的时候,其实不仅是“分别部居”,便于查阅,而且也揭示了那些相同偏旁部首汉字间的相互关系。 (摘编自杜羽的《激活辞书的“互联网基因”》)材料二: 数字化工具书虽然容量大,轻便小巧,检索便利,可根据读者需要设置很多人性化的功能,还可利用互联网进行远距离的数据传输,却也不是十全十美,所以纸质工具书仍然有电子工具书不可比拟的优势。 首先,电子工具书和纸质工具书谁更有助于读者掌握信息,一直存在争论。这一问题上很多专家学者也做了调查研究。比如就英语工具书而言,邓琳在调查中发现,读者普遍认为纸质工具书能为学习者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通常除了和电子词典一样能让学习者了解和掌握词义之外,还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例句、语法知识、用法信息以及背景知识等,以帮助学习者准确使用词语,为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在面对写作、会话等需要积极产出的言语活动中,纸质工具书的作用更加明显。至于目前学生偏爱电子工具书,并非是因为电子工具书的内容有绝对优势,而是因为电子工具书携带方便。并且陈玉珍在研究中发现,由于电子工具书“输出屏幕的幅面尺寸有限,一次查询的信息量有限,且其微观结构太简单,无法与纸质词典相比”,纸质工具书比电子工具书更有助于读者准确、高效地获取信息,这也是纸质工具书最大的优势。 其次,电子化阅读具有携带方便、容量较大、可选择范围广等优势,但是利用零散时间进行的阅读,获得的是碎片化信息,读者无需严谨思考,容易形成思维惰性。黎荣华曾就英语电子词典和纸质词典对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的影响展开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尽管电子词典能为英语学习者带来便利,节省时间,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普及很多不知道的单词,但正是由于其极其迅捷的特点,导致学生缺乏思考的过程,对词义理解和记忆不深,对学生词汇量的扩展造成了相当严重的负面效应。”这也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很多老师和家长仍然偏爱纸质工具书的重要原因。 另外,目前的电子工具书市场泥沙俱下,很多电子工具书融入了不少商业元素,广告和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一工具书单项选择题 1、我国第一部系统较完备的字典是( ) A《汉语大字典》 B《说文解字》 C《康熙字典》 D《尔雅》 2、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书注解的字典是( ) A《经传释词》 B《词通》 C《词诠》 D《经籍纂诂》 3、分析字形探讨词的本义常用的工具书是( ) A《康熙字典》 B《中华大字典》 C《说文解字》 D《辞海》 4、能够查检具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的形体、中古和上古韵的韵部的大型工具书是( ) A《汉语大字典》 B《说文解字》 C《辞海》 D《辞源》 5、最早使用214部编排字典的是( ) A许慎 B朱起凤 C梅膺祚 D王引之 二工具书多项选择题 1、按部首检字法编排的工具书有( ) A《辞海》 B《辞源》 C《说文解字》 D《经籍纂诂》 2、字典辞典的注音方式有( ) A直音 B反切 C注音字母 D拼音字母 E描写 3、字典辞典的释义方式有( ) A直训 B读破 C描写 D义界 E譬况 4、清代研究《说文解字》著名的四大家是( ) A丁福保 B段玉裁 C朱骏声 D王筠 E桂馥 5、《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有( )

A读若法 B反切法 C叶音法 D直音法 E读破法 三工具书填空题 1、《说文解字》是东汉( )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系统比较完备的字典,共收字( )个,分为( )部首,部首排列是把篆文形体相近或相关的尽量排列在一起,同部内的字一般是先( )后( )排列,使用( )法注音。 2、修订后的《辞海》仍旧是( )性辞书;修订后的《辞源》是以解释( )为主,为( )使用的工具书和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这两部书仍用( )编排,改用( )注音。 3、《经籍纂诂》是集( )和群书旧注而成,是( )资料的汇 编,全书按( )编排,是清代( )主编。 4、《经传释词》是( )所著,着重研 究先秦两汉经传中( )特殊用法的著作,是以( )类别为纲编排。 5、清代研究《说文解字》著名的四部著作是( )、( )、( )、( )。

社科中文工具书教案

社科中文工具书教案 第一章工具书概述 第一节工具书的含义、特点、类型和功用 1、工具书的含义 指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广泛汇集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资料,专供人们迅速查阅的特定类型的图书。例如,新华字典、康熙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等。 2、工具书的特点由定义可知: 1)易检性 2)总括性 3)查考性 3、工具书的类型 1)中文工具书和外文工具书(文种) 2)社会科学工具书和科技工具书(学科内容) 3)古代工具书和现代工具书(编纂时代) 4)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类书、政书、丛书、年鉴、手册、目录、索引、文摘、表谱、图录等(从功用特点) 4、工具书的功用 主要体现在学习和工作中,具体功用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解释疑难问题(最基本) 2)指引读书的门径(目录) 3)提供资料线索和学术信息(研究问题,索引) 4)提供各种学科的基本知识(百科全书) 5、工具书的局限 也有查检不到的地方,内容也并不是都正确等(由于时代和个人水平)。所以,使用过程中就要有分析和鉴别。 参考书目:《社科中文工具书使用》邓宗荣《辞书概要》陈炳迢 《中国字典史略》刘叶秋《史籍举要》柴德赓

第二节工具书排检法和四角号码法 1、工具书排检法 排检法是工具书编排与检索方法的简称。编排与检索的关系 排检法的分类(看图示): 排检法大致有这么几种:字序法、分类法、主题法、时序法、地序法等。 字序法:最常见,所以重点介绍它。它分形序法、音序法、号码法。 形序法:部首法、笔画法、起笔笔画法 音序法:汉语拼音字母法、注音字母法、 韵目法(又分韵母法、声母顺序法) 号码法:四角号码法、中国字庋撷法 方法虽然多但是最常用的有部首法、音序法、号码法、笔画法。下面介绍一下四角号码法。 2、四角号码法 主要介绍以下内容: 1)概述 2)使用方法 3)歌诀 此查字法把汉字笔形分为十种,分别用0到9十个号码代表: 四角号码法使用歌诀:横一垂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 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

四川大学工具书使用第二次作业答案

四川大学网上《工具书使用》第二作业 《二十五史纪传人名索引》收录《二十四史》和()中有纪传的人名. ( B ) 《汉书》 《清史稿》 《宋史》 《明史》 历表可用于查考历史年代、历史纪元和()。 ( B ) 查考历史大事 查考换算不同历法的年、月、日 查考地理沿革 查考人物生卒年 《经传释词》的作者是( )。 ( C ) 阮元 刘淇 王引之 杨树达 从著录内容上看,地名录比地名词典()。 ( C ) 丰富全面 收录地名少 简明扼要 收录旧地名 主题法的显著特点在于直接性、()和集中性。 ( D ) 系统性 快捷性 易用性 专指性 我国第一部语源词典为()。 ( B ) 《尔雅》 《释名》 《说文解字》 《正字通》 查近期出版和正在出版的图书,可利用()。 ( D ) 《全国总书目》 《全国新书目》 《中国国家书目》 《新华书目报》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总索引》是按()并辅之以汉字笔画、起笔笔形顺序排列的。 ( A ) 汉语拼音字母 部首 四角号码 时序法 图录包括地图和()。 ( C )

交通图 航海图 历史图录 世界图 “固”字的四角号码是()。 ( D ) 7760 6000 2760 6060 年鉴按其表述手段可分为综述性年鉴和()。 ( D ) 综合性年鉴 地方年鉴 国际年鉴 统计性年鉴 书目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揭示与描述一批相关图书、描述每种图书的基本特征和()。 ( C ) 揭示内容 揭示范围广 把一定范围的款目按一定的排检法加以组织,以供检索 标明出处 我国最早的词典是()。 ( B ) 《切韵》 《尔雅》 《广韵》 《集韵》 我国最早用“字典”正式命名的字典,是清代张玉书,陈敬延等编的()。 ( D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中华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 《康熙字典》 下列属于类书的是()。 ( C ) 《助字辨略》 《康熙字典》 《古今图书集成》 《永乐大典》 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是()。 ( D ) 《康熙字典》 《字汇》 《辞源》 《说文解字》 下列工具书按音序编排的是()。 ( B ) 《说文解字》 《词诠》 《康熙字典》 《辞通》

工具书及其使用知识(精)

6.1 工具书及其使用的基本知识 6.1.1 工具书的概念 工具书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人们迅速提供某方面的基本知识或资料线索,专供查阅的特定类型的图书。 6.1.2 工具书的特征 (1概括性和信息性 工具书是对大量文献进行提炼加工后形成的信息密集型文献,在内容上广采博收、高度浓缩,能提供完整、系统、概括的基本知识和高密度的信息资料。 (2检索性和查考性 工具书以科学的编排形式,严谨的机构体系,将原本松散无序的一次文献整合为有序的利用的知识,并且可供人们检索使用。 (3正确性和客观性 工具书一般摒弃不成熟的、有争议的、含糊不清的概念和知识,收录、客观介绍比较成熟的、可靠的、公认的、权威性的内容和观点。 6.1.3 工具书的类型 人们通常将工具书分为两大类别,即检索工具书和参考工具书。 检索工具书专门提供查找相关文献信息的线索,包括目录(书目、索引和文摘。 参考工具书是与检索工具书相对而言的,它是指根据人们的需要,把某一范围的知识或资料加以分析、综合概括或浓缩,并按照一定的方法排检,能够迅速并直接提供有关基本知识或数值(数据、事实的参考答案的图书。参考工具书一般包括字

典、词典、类书、政书、百科全书、年鉴、手册、名录、指南、表谱、图录、总集、汇编等。 6.1.4 工具书的结构 工具书的结构大体上由前言、凡例(说明、目录、正文、辅助索引和附录补遗等几部分组成。 前言。前言一般在工具书的最前面,主要说明工具书的编纂宗旨、编纂经过、收录范围、内容特点、使用价值等。 凡例(说明。置于前言之后,主要介绍编纂体例、编排方法及细则、特定符号等,并辅之典型举例。通过凡例,可以了解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目录。也称目次,置于凡例之后,主要反映工具书正文的编排方法,是查询正文的途径。一般包括分类(主题类目表、词目笔画(或音序表、时间或地域表等。 正文。是工具书的主体部分,是查阅的主要内容。正文一般按目录表以连续号码编排。 辅助索引。排列于正文之后,是供查阅正文部分的检索途径。一般来说,辅助索引越多,检索途径就越广,检索效率也就越高。 附录。附于工具书之后,包括与工具书有关的文章、图表、资料、索引等,或补充正文遗漏处须订正的事项。其功能是扩大工具书查考功能,帮助理解正文。 6.1.5 工具书检索的特点 工具书检索(又称手工检索是检索人员采用人工匹配的方法进行检索的,它具有以下特点: (1检索过程灵活

《工具书使用》第一次网上作业标准答案

《工具书使用》第一次网上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 95.5 完成日期:2018年01月29日 15点04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9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3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今文字兼收的大型综合性字典是()。 A.《康熙字典》 B.《中华大字典》 C.《实用大字典》 D.《汉语大字典》 2.()是第一部官修的韵书,是考生作为考试写诗用韵的依据。 A.《辞源》 B.《别录》 C.《七略》 D.《广韵》 3.()是一本导读书目,也是一本学习古籍文献的入门书。 A.《书目答问补正》 B.《助字辨略》 C.《永乐大典》 D.《古今图书集成》 4.下列属于辞书的是()。 A.《助字辨略》 B.《康熙字典》 C.《古今图书集成》 D.《翻译手册》 5.1984年国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可以通过《中国百科年鉴》1985年本查考 ()。 A.《中国百科年鉴》

B.《全国总书目》 C.《说文解字》 D.《正字通》 6.《书目答问》的作者是()。 A.严可均 B.王引之 C.张之洞 D.章炳麟 7.我国最早的姓氏书是()。 A.《邓氏官谱》 B.《帝王年谱》 C.《书》 D.《世本》 8.“思”字的四角号码是(). A.4460 B.3712 C.6033 D.8822 9.()又称方志,是记述地方自然和社会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著作. A.手册 B.政书 C.地方志 D.善本 10.年谱可分为独谱和(). A.学案 B.选集 C.合谱

D.分韵 11.()是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撰处1931-1950年编印部分古书“引得”时 创造的排检法. A.纪年法 B.汉字形位排检法 C.中国字庋撷法 D.四角号码法 12.以下属于《四库全书总目》集部的有(). A.七略 B.别录 C.名录 D.楚辞 13.()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书. A.《助字辨略》; B.《骈字类编》 C.《说文解字》; D.《佩文韵府》 14.目前, 国内收地方志最多的方志目录是(). A.《中国古方志考》 B.《中国地方志综录》 C.《中国古方志考》 D.《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 15.查马克思、思格斯单篇著作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的卷次、页次, 可 利用(). A.《全国新书目》 B.《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目录》 C.《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名目索引》

工具书使用方法

(二)、参考工具书查询 返回 方法 1、查字、词 字和词是构成书面语言最基本的材料。汉语中,字、词的数量极其庞大,形、音、义也非常复杂。目前,收字最多的字典收字量已达54万之多。收词最多的词典,收词量已达30多万条,但是,很难说已经囊括了全部的汉语字、词。而同一字、词还有多种读音,多种形体,它们还有纵向、横向的发展变化,依据一定的构词规则,可以不断的创造出新词。在平常的学习、研究中,查寻字、词是径常的、大量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利用字典和词典类工具书。 2、查科技名词术语与百科知识 我们阅读科技文献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形形色色的科技难字,各科技门类的名词、术语及其有关知识,尤其阅读相关或交叉学科文献时,这些问题尤为突出。同时,科学研究是一项严肃而诚实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甚至一字或一种符号的细微差异,就会失之厘毫,谬之千里。从事研究中、撰写科技文章时,对遇到的难字、词,既不能不求甚解,更不能望文生义,不懂装懂。克服这些困难,除了请教专家、学者外,还可迅速而准确的利用百科全书、百科词典、专业词典等参考工具书,获得解决。字是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科技汉字有的既表明专门学科的定义,又有普通词的意义。但大部分科技汉字只表示专门学科的特定含义,如化学元素名称有:铀、钷(po)、铽(te)等,动植物名称有:獾

(huan)、狼等。专有名词、术语是指各学科的专门用语,它们均有明确分工,严格限定的科学涵义,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创造,总结出来的简明的语言,能直接或间接反映出某事物的内容和形态的特点。如"常绿林带","噪声"(声学术语),"同胚"(拓扑术语)、"能带理论"(固体物理术语)等。 因此,无论是风华正茂的中学生,还是学识渊博的专家、学者,在看书学习或从事研究、写作时,都会碰到不识其字、词,或弄不清其含义的情况;有的见其形不知其读音与意思,有的知义、读音,却不知其字形;还有知形、音,却不解其义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查字典、词典。我国有关科技方面的词典,产生于近代,但解放前出版科技类字书量少、质次,解放后才有巨大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科研的深入,各学科的新名词术语大量出现。对各学科的专有名词、术语要求,除了意义明确外,还应要求规范统一,我国科技名词、术语要求规范统一的工作正在深入开展,最近出版的各类型科技词典,词汇,所收集的名词、术语,都经过中国科学院审定,由各业务部门正式公布的名称为准。可见这些工具书,提高了解疑的权威性、准确性。所以,我们使用词典查找科学名词、术语,应以近期出版的各学科的有关词典、词汇为主,并参考过去的工具书,或者综合性的百科词典、百科全书对照解决。 3、查成语典故,诗文警句 古人赋诗作文爱引经据典,这是为了增强作品的说服力,或形象性表述。今人作诗写文、演讲报告,也常用成语典故,引用诗文、警句、格言等,以增强形象性的感染力、说服力,使人们加深理解,寓于思想教育。

语文工具书的使用

“工具书的使用”活动材料 小学生语文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阅读时,我们会碰到一些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不知道或者没有见过的事物,这时候,我们可以去问老师,问家长,问同学。另外一个好办法,就是问问不开口的老师”一字典、词典等工具书。 查阅工具书是阅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但可以帮助识字解词,而且可以查找典故,解决阅读中遇到的某些疑难问题。平时阅读, 你不妨给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无论课内课外,只要一打开书,就自然而然地把字典、词典等放在旁边,以备查用。 一、使用工具书注意事项 使用工具书,要注意什么呢?了解常用工具书的功能和各自的特点,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决定使用哪一种。例如查生字,辨别音、形、义,可以用《新华字典》;查词语、成语,可以找《现代汉语词典》或《成语小辞典》。同学们手头还应备有《小学生辞诲》《简明图文百科知识》等工具书。 熟练地掌握各种工具书的查阅方法。举字典和词典为例,它们一般都有前言”、说明”、凡例”、目录”等。开始使用一部字典或词典的时候,应该先把这些部分仔细看看,熟悉这些内容。然后结合实例熟练掌握,使用起来才能方便、快速、准确。 二、怎样查字典 现在,我们以《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第11版,2010年11 月修订本)为

例,学习怎样查字典。 1、音序查字法: 知道字的读音,不知道字的写法和意思,可以通过音序查阅字典。 这样查: (1)认清所查字的音节; (2)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表中找出所查字的音节第一个字母; (3)在这个字母下找到这个音节,并看清它右边所标明的页码; (4)根据页码在字典正文中查字。 举例:查闲扯(ch & ”的扯”先翻到《新华字典》第9页的汉语拼音音节索引”表,找出扯”音节第一个字母匕”再在匕”这部分中找出“Che和它在正文中的页码3 4”页,最后翻到正文54页,在第三声中就可以查到“扯”字。 2、部首查字法: 知道字的字形,不知道字的读音和意思,可以通过部首查阅字典。 这样查: (1)确定所查字的部首,数清部首的笔画; 2)在“部首目录”中查检出这个部首在“检字表”中的页码;(3)翻到“检字表”中这一部,再数清楚这个字除部首外还有几画,按这一笔画找到这个字; (4)按“检字表”标明的页码在正文中查到这个字。

指导学生巧用工具书

指导学生巧用工具书 说到工具书,顾名思义,是指一种作为工具使用的特定类型的书籍,它能帮助人们解决工作或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某些疑难问题。对于90年代的学生来说,工具书就是通过成功之们的钥匙,当时可以说是一书难求,学生能为拥有一本工具书而自豪,对其更是加倍珍惜,工具书也为他们解答了很多疑问。然而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书店中的工具书玲琅满目,应有尽有,学生却并不懂得如何应用,有的学生把工具书上的字词作为信条,句句照搬照抄不加思考,反之,有的学生认为它们只是做题寻找答案的工具,是彰显个人文化水平的标志,家中大部头的工具书更是用来吹嘘、装门面的。对小学生应如何对待和使用工具书这一问题我想结合我所教的语文学科与大家交流一下不当之处,还请学会的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一、了解工具书的重要性 工具书是学生在学习上的拐杖,更是他们无声的老师。学生借助各种工具书能够自行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各种困难,从而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最重要的语文工具书是字典。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要求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认识自能力,小学五到六年级的学生,要求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并会使用多种检测方法,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经常使用语文工具书这个好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学

生有这个习惯,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都会有所提高。反之,学生可能就会把携带工具书当成一种负担,认为其有一定的重量,需要自己动手,即使读书学习中遇到生字词,也没有问老师或放弃认读来得更轻松。长此以往,没有积累该积累的知识,没有懂得该弄明白的道理,读书时拦路虎频繁挡道,文章的内容无法理解,学习兴趣自然有所减少,更不要提主动学习和创新思维了。 对于语文学习来说,二到六年级每学年的教材都有查字典的相关练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查字典的方法。另外,《词语手册》也是常见的工具书之一,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加强指导,使学生正确使用,防止养成抄袭、依赖《词语手册》的不良习惯。 二、认识学生对待工具书的几种不同类型及表现 (一)正确对待型 这种类型学生的突出表现是:在认真思索问题之后,对于不明白 的问题或事物进行查询,然后,有序地进行接下来的学习。这种工具书的使用,是建立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之上,而这类学生,对于工具书的选择和使用也有一定的标准,能有效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并为之后的系统性的学习奠定基础。例如,学生在语文学科只选用字典和一本课本解析作为自己的工具书,当字词方面遇到困难时,学生通过查阅字典获取知识,当课下思考与课文内容相关问题遇到困难时,学生查阅相关的解析来帮助自己理解,这样的学习是思考后的自主学习,更有效也更可行。

常用工具书

常用工具书 一《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是我国第一部以“字典”来命名的工具书。始编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主编是张玉书和陈廷敬。全书收单字47035个,加上重复的古文1995个,共收字49030个。 这部字典使用的是部首检字法,全书共有214个部首,分属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集,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同部首的字,按笔画的多少为序。每个字先注音,注音的方法是用反切、直音法,有时还用叶音法。其次是释义,一般是先释本义,而后举出书证说明。如果这个字有别音、别义,再加以解释。各字有古体的,即列于本字之下;重文别体,俗体讹体则附于其后。 贫 (一)[唐韵]符巾切。[集韵][韵会]皮巾切。[正韵]毗宾切。并音频。 (二)[说文]财分少也。[尔雅·释言]窭贫也。[注]谓贫陋。[疏]贫者无财也。[书]六极四曰贫。[传]困于财。[诗·邶风]终窭且贫。[晋语]韩宣子忧贫,叔向贺之。 (三)又,[韵补]叶频眠切,音骈。[欧阳修·送魏主簿诗]士欲见所守,视其居贱贫。何用慰离居,赠子以短篇。 这里对“贫”的解说,先是注音,其次释义并引书证,再次注叶音。 优点与缺点 1.收字比较多,许多古体字、异体字能从此书中查找。 2.收录各代的韵书、字书,比如《唐韵》《广韵》《集韵》《韵会》《玉篇》《类篇》等书中的反切、意义、形体,可以考查字的变迁和异同。 3.释义比较全面,引例比较丰富,常引用始见的古书材料。 三个缺点: 1.讹误较多,有些解释也欠准确。[清]王引之《字典考证》曾指出它的错误共达2588条。 2.体例还不够完善,检字法比较繁复,查检不便。 3.互相注音,互相释义,对于不知道读音、意义的读者来说,等于没注音,没释义。 二《中华大字典》 《康熙字典》之后,《中华大字典》是规模最大的一部字典。这本字典由徐元浩、欧阳溥存等40余人自宣统元年(1909)开始编写,1914年编成,1915年中华书局出版,解放后重印。它以《康熙字典》为底本,纠正其谬误,弥补其不足,希求取而代之。全书共12集,收有48000字,采用部首检字法,仍分214部。 贫皮巾切音频真韵 1.财分少也。见[说文][段注]谓财分而少也。富,备也,厚也;则贫者不备不厚之谓。 2.凡物不足皆曰贫。[文心雕龙]富于万篇,而贫于一字。[按日本称病血不足者,曰贫血病。] 3.自称谦辞,如道家称贫道,僧家称贫僧。 这里的注音,首先引用《集韵》中的反切,其次是使用直音法,最后注出这个字在古代所属的韵部是“真韵”。在释义时,分了三条,比《康熙字典》的所注的意义更详细。 优点与缺点 本书的优点是: 1.注音以《集韵》之音为主,《集韵》没有的字,兼采《广韵》,每个字只有一个反切,同时还采用直音法来注音。 2.释义比较详尽、条理清楚,对《康熙字典》中的错误多有匡正。

工具书的查找和利用方法

---------------------------------------------------------------最新资料推荐------------------------------------------------------ 工具书的查找和利用方法 一、工具书的基本知识工具书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人们迅速提供某方面的基本知识或资料线索,专供查阅的特定类型的图书。 工具书具有知识性、资料性和检索性的特点。 工具书按内容分有综合性的、专科性的;按文种分有中文的、外文的;按编辑体例与功用分有字典、词典、年鉴、手册、类书、政书、百科全书、索引、历表、年表、地图与图谱。 查找利用工具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调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为了迅速地解决学习或研究工作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充分地利用图书馆收藏的工具书,一般地说,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或技能。 一. 要了解图书馆收藏、借阅工具书的基本情况或其它方法,了解图书馆收藏了哪些工具书?有哪些工具书是受到好评的?其中有哪些工具书可以供自己使用?等等。 其次要了解工具书在图书馆藏书中是如何分类的。 一般来说,工具书多数属于内容庞杂、类无专属,无法按某一学科内容性质分类的综合性图书。 在图书分类法中,这类综合性图书一般都是作为一个基本部类处理的。 1 / 3

其中各类型工具书都在该类中占有自己的特殊地位。 比如在各图书馆普遍使用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大家熟悉的各种综合性工具书都排列在 Z 类(综合性图书)。 其中百科全书、类书的类号是 Z2,辞典的类号是 Z3,年鉴、年刊的类号是 Z5,目录、文摘、索引的类号是 Z8。 了解了各类型工具书的分类情况,就为利用分类目录查找工具书创造了条件。 再次是要了解图书馆借阅工具书基本方式和制度。 也就是说,要知道图书馆怎样为读者提供工具书?允许读者外借,还是只许读者在馆内查阅?是否设置专门的工具书阅览室?如此等等,作为起码的常识,对于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工具书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 二. 要了解工具书的性质、特点和用途。 也就是说,要充分利用工具书,就要弄明白每种工具书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工具书?它有什么样的用处?它是提供什么资料的?从而做到碰到什么问题,就能查阅什么工具书,这样才不致在工具书面前望书兴叹,不知所措。 此外,为了充分利用工具书,还须对它的性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进而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 正如《中文工具书简介》(北京大学1978 年 9 月出版)一书的编者所指出的那样,工具书就思想内容来说,一般的综合性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工具书,总是有一定政治倾向的,我们应注意分析、

常用工具书

中国历史文献概论 常用工具书简介 常用工具书简介 2、工具书的种类 古今中外,工具书类型很多,划分方法也不尽相同,一般认为工具书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类书、政书、书目、索引、年鉴、手册、表谱、图录、地图等。 (1)字典: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宋陈彭年等《广韵》(现存最早的完整韵书)、清代《康熙字典》、《新华字典》、《中华大字典》、《汉语大字典》、《甲骨文字典》。 常用工具书简介 (2)词典: 现代词典按性质可分为语文词典、知识性词典和综合性词典。 语文词典汇集通用词语并加以解释,如《汉语大词典》。语文词典由于收词和解释侧重点不同,还可以再分为词源词典、成语词典、外来语词典、方言词典、同义词词典、缩略语词典等专门性词典。 常用工具书简介 知识性词典包括百科辞典、专科词典和专名词典。专科词典如《哲学词典》、《教育大词典》等。专名词典实际上也是专科词典,主要收集人名、地名、书名等,介绍有关概况,提供事实和资料,如《中国人名大词典》、《中国地名大词典》等。 综合性词典兼具语文词典和知识性词典的特点,如《辞海》、《辞源》。 常用工具书简介 (3)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百科全书有综合性和专科性之分。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我国从1980年起出版的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则是一部专业性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还有其他分类法,如可以按照部头大小分为大百科全书、小百科全书和单卷本百科全书等。 常用工具书简介 (4)类书: 中国古代特有的百科全书性质的工具书,辑录古籍中记事、诗文、词语等资料,以供寻检和征引。因为主要采用以类系事的分类编排方法,故称之为类书。 现存综合性类书中最著名的是唐代《艺文类聚》、宋代《太平御览》、明代《永乐大典》和清代《古今图书集成》。 此外还有汇集某一门类知识或专考某一类事物的专门性类书,如宋代《全芳备祖》,明

学会使用工具书

学会使用工具书 我国的工具书种类繁多,数量丰富,源远流长。一般可分为字典、词典、类书、政书、年鉴、手册、书目、索引、名录、图谱、年表等。这里着重说说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使用的基本工具书:字典与词典。字典是解释字的形体、读音和意义的工具书。词典是解释词语的意义及其用法,也对字的形、音、义稍作说明的工具书。由于汉字是表意文字,许多字既是书写单位,又是表意单位,字词的区别往往不大明显,因而字典和词典的区别也就不那么绝对。近代以来,汉语中的复音词占了绝对优势,字、词才逐渐成为不同的概念,但为了便于使用,许多字典兼收词条,词典也兼释字义。 汉字有五万多个,常用的有四千个左右。常用字往往一字多形、多音、多义,字的读音、含义不同,又可分别组成若干个词,在文言文中,这种情况尤为突出。为了正确了解字形、音、义及其不同用法,就需要勤查字(词)典。对中学生来说,会使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典》《成语词典》《辞海》《辞源》,已经基本上可以解决问题,而从学习文言文的角度说,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最为实用。 现在,着重说一说用字(词)典应该具备的几项基本知识和技能。 1.要熟练地掌握几种查检法。汉字查检法有两个系统,一是音序,一是形序。 音序法就是按照字音排列汉字,现在都采用按汉语拼音方案顺序排列法。 形序法通常有三种:(1)部首检字法,(2)笔画笔顺检字法,(3)四角号码检字法。 2.要善于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来确定所查的字的读音并选择义项。 文言文中有些字有两个乃至三四个读音,有些字还有异读情况(详见《诵读的要领》);至于一词多义现象则尤为普遍,有些词的义项多达一二十条。可是,这个字(词)进入特定的句子以后,又只能读一音、表一义。因此,查字(词)典必须结合这个字(词)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和上下文的意思来确定它应该读什么音,取什么义,才不致闹出张冠李戴的笑话。 另外,有的字注明和哪个字通用,例如“要”字,有一音为yao(一声),义同“邀”,那么“便要还家”(《桃花源记》)的“要”,就得读这个音,用“邀”义。有的注明“旧读”,如“骑”字注明当名词“骑兵”、“人马”解释时就读“ji”(去声) 3. 查阅解放以前出版的字(词)典,要注意它的政治思想倾向,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辨别分析其中某些注释。

第二讲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第二讲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本讲介绍中文工具书最常见的编排体例、注音方式和释义方式并选择10种重要的中文工具书从它们的性质、体例、内容和特点等方面做了介绍。要求学生掌握以上内容并能说出所举10种工具书的特点。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Ⅰ、常识内容精讲 一)中文工具书的编排方式、注音与释义 1、编排方式 按照部首和笔画编排在理解上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字典辞书中的部首与汉字结构中的形符意符不完全是一回事。 部首就是每一部为首的字或偏旁。字典辞书编撰时为了检字方便把具有相同 偏旁的字归在一部而把这个共有的相同偏旁作为每一部的标志即部首。 形符也叫意符是对汉字结构分析的结果。形声字的构成中表示意义或字义的 属类的构件叫形符也叫意符。此外构成会意字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叫意符。 部首和形符意符不完全是一回事可从下列例子看出 到从至刀声形符是“至”。 钊从金刀声形符是“金”。 而《康熙字典》 把“到”、“钊”二字都归在部首“刀”下。 “修”、“脩”、“倏”、“條”等字形符分别为该字右下角的 “彡”、“肉”、“犬”、“木”。 而《辞海》 等辞书把它们都归在部首“人”下。 第二、各字典辞书部首 的设置不一定都是完全一致的。 《说文解字》依据小篆的结构把汉字分为540个部首。 《康熙字典》依据楷书的偏旁分为214个部首。 新《辞海》以简化字和印刷通用汉字字形为依据分为250个部首。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则设置200个部首。 由此可见各字典辞书部首的设置不一定是一样的。 按照音序编排 《佩文韵府》《经籍籑诂》等书按照平上去入四声和《平水韵》106韵分列。 《国语词典》《词诠》按照注音字母的顺序排列。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按照汉语拼音方案字母顺序排列。 按照号码编排 通常是按照四角号码 排列。如《四角号码新词典》。 2、注音方式 常用的注音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直音 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例如《康熙字典》“屯音肫。”“尨音茫 反切 反切是我国古代字典辞书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注音方式。在字书中一般称“某

学习中文最常用的10本工具书简介

学习中文最常用的10本工具书简介导读:学习中文最常用的10本工具书简介1、《说文解字》 2、《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清康熙年间,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人编写。收字四万七千多字。该书所收字按照部首笔画排列,分为214个部首。 3、《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全书按部首排列。分为200个部首。 4、《辞源》(修订本) 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全书按照部首笔画排列法编排。 5、《辞海》(修订本) 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了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术语等。按照部首笔画排列法编排。 6、《汉语大词典》 迄今为止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文辞典。按照部首笔画排列法编排。 7、《经传释词》 清王引之著。这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用法的著作。收虚词160条。该书在排列上以古汉语声母类别为纲,分为十卷。

8、《助字辨略》 清刘淇著。专门讲解古汉语虚词的著作,收词范围比《经传释词》广泛,遍及经、史、子、集,下至唐。 9、《词诠》 近人杨树达著。专门解释古代汉语虚词的辞书。因为是用二十年代的语法观点去分析虚词,所以解释要比《助字辨略》和《经传释词》更加清楚明确,引证也较丰富。按照注音字母编次所收的词,书前有按部首编排的目录。 10、《诗词曲语词汇释》 近人张相著。这部书专门解释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辞,共五百三十多个。是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一、释义为主 1、《尔雅》与郝懿行《尔雅义疏》(小学专书) 《尔雅》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它的作者已经无从考证,前人对这个问题有很多种说法。现在人们一般都认为今本《尔雅》是从春秋时期到汉代初年,经师们为解说经典,多人收集典籍的训诂注释,“递相增益”而成,非成于一时一人。《尔雅》是用通行的“雅正之言”来解释典籍中的许多古语词、方言和俗语,黄侃先生认为“雅正之言”即“夏言”,是华夏民族的共同语。《尔雅》是用标准语来解释方言俗语,用当代语言解释古语,用常用语言解释难僻词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样概括它的特点:“大抵采诸书训诂名物之同异,以广见闻。”因此《尔雅》大量保存了周秦时期的词义解释。 今本《尔雅》共三卷,分为19篇。其中前三篇是解释普通词语的意义,《释诂》、《释言》解释的是当时觉得难以理解的古语词(包括古方言),《释训》解释《诗经》中的叠音词、其他双音词以及一些语句。正如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所说:“诂之为言古也,博举古人之语而以今语释之也。言之为言衍也,约取常行之字而以异义释之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诂”是通古今,“言”是解异义,《释诂》是用今语解释古语,《释言》主要是解释秦汉间不同的词语,《释训》就是解说事物的容貌。前三篇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词典,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后十六篇相当于现在的百科词典,按物类编排,专门解释名物术语,解释了亲属、宫室、器物、音乐、时令、天文、气象、祭祀、地理、动物、植物等等的名称,实际上是按事物的类别进行分类,而不是按意义类别进行分类。 《尔雅》有重要的价值,在汉代它就和《论语》、《孟子》、《孝经》同列于学官。它是唯一被列于儒家经典的小学著作。虽属十三经之一,但实际上它是解读经书的工具。 《尔雅》的前三篇和古代汉语的学习、研究关系非常密切。它的价值就在于保存了大量的先秦词语及古义古训,全书收录了2019个词条,共4300多个词。 自《尔雅》产生以后,研究《尔雅》的人很多,为其作注释的书不下五十部。其中比较重要的注本有:晋代郭璞《尔雅注》、北宋邢昺《尔雅疏》,现存于《十三经注疏》中。另外还有清代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行在《尔雅义疏》。有关《尔雅》的研究资料,可以参看朱祖延主编的《尔雅诂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尔雅》收集了众多经籍中的词语,因为没有细目和检字表,如果要查检有关词语比较困难。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燕京大学和哈佛大学合编的《〈尔雅〉引得》以及现在的《插图本〈尔雅〉音义通检》一书给检索提供了方便。 关于《尔雅》,现有《尔雅诂林》,××出版社,××年。 2、《广雅》与王念孙《广雅疏证》 《广雅》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博士张揖所著。此书写作目的是以《尔雅》

02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第二章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一、单项选择题 1、《说文解字》、《词诠》、《十三经索引》的编排方法依次是: A.部首法、笔划法、注音字母法 B.部首法、注音字母法、笔划法 C.笔划法、注音字母法、部首法 D.笔划法、部首法、注音字母法 2、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唐《隋书·经籍志》、清孙殿起《贩书偶记》都是: A.书目著作 B.类书 C.索引 D.辞典 3、要想知道“学然后知不足”这句话的出处应查找: A.《十三经索引》 B.《佩文韵府》 C.《太平御览》 D.《词诠》 4、《康熙字典》所收汉字的编排方式是按照: A.音序 B.部首 C.四角号码 D.笔画 5、《经籍纂诂》所收汉字的编排方式是按照: A.三十六字母顺序 B.平水韵106韵顺序 C.注音字母顺序 D.笔画顺序 6、《经传释词》所收汉字排列方式是按照: A.笔画顺序 B.注音字母顺序 C.三十六字母顺序 D.平水韵106韵顺序 7、《词诠》所收的汉字的排列方式是按照: A.笔画顺序 B.注音字母顺序 C.三十六字母顺序 D.拼音字母顺序 8、下列材料中使用形训方法的是: A.柿,赤实果。(《说文·木部》) B.经,经也,人所经由也。(《释名·释道》) C.宫谓之室。(《尔雅·释宫》) D.从,从二人。(《说文·从部》) 9、下列材料中使用界说方法的是: A.柿,赤实果。(《说文·木部》) B.经,经也,人所经由也。(《释名·释道》) C.宫谓之室。(《尔雅·释宫》) D.从,从二人。(《说文·从部》) 10、下列材料中用同义词训释的是: A.柿,赤实果。(《说文·木部》) B.经,经也,人所经由也。(《释名·释道》) C.宫谓之室。(《尔雅·释宫》) D.从,从二人。(《说文·从部》) 11、下列材料中使用声训方法的是: A.柿,赤实果。(《说文·木部》) B.经,经也,人所经由也。(《释名·释道》) C.宫谓之室。(《尔雅·释宫》) D.从,从二人。(《说文·从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