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90504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以培养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高级生物学专门人才为目标。培养研究生具有较强的事业心;掌握系统的生物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生物

学研究的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严谨的科研态度、较强的学术交流能力

和团队精神;具有使用外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能够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并具有撰写

中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柞蚕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开展柞蚕的分子生物学、种质资源及分子育种等方面的研究。

2.昆虫生物技术及功能基因组

研究昆虫生物技术的原理与方法,昆虫功能基因的克隆与鉴定;研究昆虫生理生化及分

子生物学等。

3.蚕业病虫害综合治理

研究蚕业病害的病原及发生规律、传染途径、防治方法等;研究害虫种类、种群动态变

化规律及害虫的综合治理。

4.蚕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技术

研究蚕的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柞蚕饲养场建设原理及方法,研究树木生理生态、分

子生物学及遗传育种等。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学制2—3 年,基本学业年限为 3 年,最长为 5 年。可申请提前毕业,最长提前时间不能超过 1 年。学业包括课程学习、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及实践教育(指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公益劳动),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1.5 年,教学实践的工作量不少于10 学时;其余为科学研究、撰写论文和论文答辩时间。

四、培养方式

1.实行导师负责制

以导师为主成立指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研究生论文工作所涉及的主要领域的专家,必

要时聘请校外教授和专家。导师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生培养工作,包括思想教育、学风

教育、培养计划的制定、学位论文的指导等。入学三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

计划并提交到研究生部。

2.课程学习

硕士研究生必须认真学习各门课程,打好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生物学科专业知识和必

要的研究方法及综合分析能力。学习方式采取听课、讨论和自学相结合,在发挥教师的指导

作用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3.文献综述与学术报告

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在阅读大量文献基础上,在本学科范围内做 3

次以上学术报告。

4.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质量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教学实践内容可以是本科教学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辅导或协助指导本(专) 科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研究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同时应参加公益劳动。在完成实践教

育环节后,填写《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实践教学表》。实践环节总工作量不少于10 标准学时。

5.文体活动

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坚持锻炼身体,提高艺术素养。

五、学分要求

全日制普通硕士研究生应修学分不少于32 学分(不包含文献综述和教学实践等),其中必修课不少于18 分。

六、课程的类别及设置

(一)学位课

1.学位公共课

(1)自然辩证法概论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第一外国语

2.学位基础课

(1)高级分子生物学专题

(2)现代生物学研究技术

3.学位专业课

(1)硕士专业外语

(2)昆虫基因工程原理及方法2.5 学分

1.5 学分

2 学分

2 学分

3 学分

1 学分3 学分

(二)选修课

详见附表1。

(三)补修课

跨专业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本科主干课程 2 门,考试及格,但不计算学分。

七、考核方法

1.课程考核

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考试可采用不同的形式,但一般以笔试为主,专业课可采用笔试和课

程论文或专题学术报告相结合的方式,重在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应用基础

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所有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60 分为及格。

2.学术交流及报告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根据本学科前沿研究及结合本人研究情况,要在学科或学科以上范

围内做 3 次以上学术报告(在重要国际或国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的,可给予减免 2 次),参与次数不得低于10 次,须提交 1 份心得体会。

3.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在第三学期末之前提交书面文献综述(文献总数不少于100 篇,外文资料不少40 篇)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以公开报告会形式进行,由本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评审小组对

学生所做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对研究内容、计划及其实施方案

进行评价,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或意见。开题报告不通过者在三个月重做,重做仍不通过者

终止培养。

4.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课程学习、开题报告情况、学位论文选题和身体状况等。具体办法按《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研

究生中期考核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

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硕士生要选择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对经

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作为其论文研究内容,学位论文要观点鲜明,理论正确,思

路清晰,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

1.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实施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在第二学期内确定论文选题。学位论文要有创新性和先进性,选题力求与导师主持或参加的

科学研究项目、科技开发项目进行结合,同时也鼓励研究生进行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选题工作。在研究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提交阶段性报告。

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必须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研究工作必须坚持实验性原则,论文内

容必须以硕士生本人完成的第一手实验、观测或调查的材料为主。论文还必须反映作者所查

阅的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掌握本领域科学动态,以及对本课题范围内的重要文献的全面评述。

2.学位论文研究的实施时间

硕士研究生用于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少于 1.5 年(即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的时

间不少于1.5 年)。

3.学位论文的撰写格式

硕士学位论文必须严格按研究学术论文要求撰写,否则,不接受答辩。撰写格式:中文

封面、英文封面、目录、中文摘要、前言、材料和方法或调查过程、结果与分析(中、英文对

照表格和图的说明)、讨论和结论、参考文献、附录、索引、英文摘要、致谢等,参见《沈阳

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要求》。

4.学位论文的质量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在该领域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如提出新理论、新概念或

新见解,建立新方法或新技术,对现有实验技术和方法做出较大改进,扩展现有理论、方法

或技术的应用等,同时也应重点表现出硕士生对科学研究过程的把握和表达能力。

5.发表论文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毕业论文答辩前,至少发表 1 篇与毕业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具体要求详见《沈阳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的有关规定》。

6.学位论文提交的时间

硕士研究生在正式答辩50 天之前,必须向本学科的学位分委员会和研究生部提交正式论文。

九、答辩与学位授予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细则》的规定和要求,研究生在按规定修满学分,完成学位论文的全部工作后,向学院的学位分委员会和校研究生

部提出答辩申请,经批准后,由学位分委员会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组成

人员必须有1 名以上外单位专家。答辩合格者经学位分委会讨论通过,报校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硕士学位。

附:本学科主要参考书目与学术期刊目录

主要参考书目

1.中国农科院蚕桑所.中国养蚕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向仲怀.中国蚕种学.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普雷斯科特(Lansing M.Prescott),等著.《微生物学》(影印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4.Biochemistry: An introduction (Second Edition) Trudy Mcke (影印版).科学出版社.2000

5.J.萨姆布鲁克,D.W 拉塞尔著黄培堂等译.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02

6.马拉辛斯基(G.M.Malacinski)等著,分子生物学精要(影印版),科学出版社

7.楼士林,韩学哲,霍春雁.基因工程.科学出版社.2005-1

8.基因工程-21 世纪高等院校教材(生物工程系列)

9.王镜岩主编.生物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0.李衍达,孙之熔,等译.生物信息学-基因和蛋白质分析的使用指南.

11.沈萍主编.微生物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2.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4

13.李振刚.分子遗传学.科学出版社(第三版).2008

14.秦利.中国柞蚕学.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

主要学术期刊

1.蚕业科学

2.昆虫学报

3.中国农业科学

4.园艺学报

5.植物生理学通讯

6.植物学报

7.中国科学C 辑

8.作物学报

9.科学通报

10.生命的化学

11.生物工程学报

12.生物化学学报

13.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4.生物技术

15.生物物理化学

16.微生物学报

17.微生物学杂志

18.遗传学报

19.遗传学报

20.日本蚕丝学杂志21.Annals of Botany 22.Biochemistry 23.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of Plants

24.Bioengineering

25.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 26.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27.Gene

28.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 29.Life Sciences

30.Molecular Biology

31.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32.Nature

33.New Phytologist

34.Physiologia Plantarum

35.Plant Biology.

36.Plant Cell Reports

37.Plant Physiology

38.PNAS U.S.A

39.Science

40.Taxon

41.The Plant Cell

42.Transgenic Research

附表 1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自考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管理学大纲

高纲1006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6173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管 理学 南京农业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畜牧兽医科学类的一门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应考者了解特种经济动物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发展培养人才。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在介绍本学科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分别阐述哺乳类、鸟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特种经济动物的生物学特性、繁殖生理与技术、饲养管理方法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特种经济动物的生活习性、繁殖、饲养与管理特点、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控措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掌握相应的技术。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课程属于畜牧学科的专业课程,因为该课程涉及多种动物的生物学特征、繁殖生理、营养与饲养方法以及疫病的防治等诸多内容,应用性较强,因此,在学习本课程前,应修完动物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学、动物生理学、兽医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帮助掌握特种经济动物生产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介绍特种经济动物的概念、特点和国内外的养殖与研究动态。 (二)学习要求 理解特种经济动物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我国发展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意义和方向。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了解特种经济动物的分类方法和特点。 第一篇哺乳类

第一章哺乳类动物生产-鹿 (一)课程内容 主要介绍鹿的分类、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生殖生理特点和相关繁殖技术,一般饲养管理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学习要求 了解鹿的生物学特征、相关繁殖与饲养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鹿的生活习性 2、掌握鹿的分类、外貌特点、生殖特点、饲养基本要求、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 第二章哺乳类动物生产--犬 (一)课程内容 主要介绍犬的分类、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生殖生理特点和相关繁殖技术,一般饲养管理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学习要求 了解犬的生物学特征、相关的繁殖与饲养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犬的生活习性 2、掌握:肉犬的分类、繁殖特点、饲养基本要求、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 第三章哺乳类动物生产-其他兽类 (一)课程内容 重点介绍水貂、狐狸、麝、小灵猫和果子狸的生物学特征、繁殖和饲养方法、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学习要求 了解水貂、狐狸、麝、小灵猫和果子狸的生活习性、繁殖特点与饲养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水貂、狐狸、麝、小灵猫和果子狸的生活习性。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doc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 复习题(一) 一、选择题 1、种用七彩山鸡的利用年限一般为()年为宜。 (1)2 (2)3 (3)4 (4)5 2、绿头野鸭的孵化期为()天。 (1)20 (2)25 (3)28 (4)35 3、母犬一般每年有()个发情期。 (1)1 (2)2 (3)3 (4)4 4、林麝的配种公母比例一般为()。 (1)1:1 (2)1:2 (3)1:5-8 (4)1:10-12 5、狐的妊娠期平均为()天。 (1)20-25 (2)51-52 (3)90 (4)110-120 6、雄性鸵鸟的性成熟期()月龄。 (1)24-30 (2)10-12 (3)18-30 (4)35-40 7、狐的寿命一般为()年。 (1)1-3 (2)4-6 (3)8-12 (4)20-30 8、幼蛇出生后一般经()年达性成熟。 (1)1-2 (2)3-4 (3)5-8 (4)10-12 9、常见的生长速度较快、体大、产肉性能好的大型肉犬品种有()。 (1)圣伯纳犬(2)大丹犬(3)高加索牧羊犬(4)藏獒 10、乳鸽是靠()喂养大的。 (1)玉米(2)小麦(3)大豆(4)父母嗪囊中的鸽乳 二、名词解释 1、特种经济动物 2、乳鸽 3、麝香 二、简述题 1、家养狐狸的饲料种类? 2、七彩山鸡的繁殖特点有哪些?

3、如何进行梅花鹿的选种配种? 4、绿头野鸭的繁殖特点? 5、怎样防治梅花鹿的巴氏杆菌病? 三、论述题 1、肉鸽的一般饲养管理方法有哪些? 复习题(二) 一、选择题 1、七彩山鸡种蛋的保存时间以()天效果最好。 (1)7-14 (2)20-25 (3)25-30 (4)35-40 2、七彩山鸡配种公母比以()为宜。 (1)1:6-8 (2)1:10-12 (3)1:2-4 (4)1:15-18 3、绿头野鸭的开产日龄为()天。 (1)100 (2)150 (3)180 (4)210 4、鸵鸟的种类有()。 (1)非洲鸵鸟(2)美洲鸵鸟(3)澳洲鸵鸟(4)亚洲鸵鸟 5、目前我国人工饲养量最大的一种麝是()。 (1)林麝(2)马麝(3)原麝(4)黑麝 6、日前我国人工饲养用于生产鹿茸的鹿种,主要是()两种。 (1)梅花鹿(2)白唇鹿(3)马鹿(4)水鹿 7、下列哪两种动物在交配时出现“锁进”现象。() (1)犬(2)梅花鹿(3)狐(4)黑熊 8、黑熊的繁殖年限为()年。 (1)5-8 (2)10-15 (3)20-25 (4)40-50 9、选择种用肉犬应以犬的()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1)品种特征(2)外貌特征(3)健康状况(4)神经类型(5)繁殖性能 10、绿头野鸭的孵化期为()天。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doc资料

化学工程与工艺(卓越工程师) 2010级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基 础理论、实验技能、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系统知识,获得化工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的能力,以石油和天然气加工为特色,能在炼油、化工、能源、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过程的控制、化工过程软件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要求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基础上,主要学习物理化学、单元操作、化学反应工程及化工热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本专业不仅是通用的过程工程学科,而且是高新科技和新兴工业的重要支撑学科。实验班学生培养注重过程工程和产品工程,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加工过程中的过程工程和产品工程两个方面的均衡发展,并以通用过程工程为主线培养,营造应用型工程师培养的良好基础。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掌握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化工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掌握化工过程模拟优化方法; (4)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5)熟悉国家对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化学工程学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学位课程 主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学位课程:高等数学、基础外语、大学物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程序设计语言(C)、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石油炼制工程。 四、毕业要求及学时、学分分配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样本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 案 1 2020年4月19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试点方案 二○一一年十二月

目录 1. 专业基本情况 (2) 2. 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 (5) 3. 合作培养依托单位 (6) 4. 培养方案 (7) 4.1 本科阶段 (7) 5. 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17) 5.1 校内学习阶段 (18) 5.2 企业学习阶段 (20) 5.3 学生校外学习期间相关要求及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工程教育改革理论研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工程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工程教育理论提升..........................................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1:武汉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协议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29) 附件4: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工程师企业培养方案 (36) 附件5: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39) 2 2020年4月19日

1. 专业基本情况 发展历史: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建设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我校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开办的最早专业院系之一,我校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创办和建设能够追溯到1979年,是国内较早创办计算机专业的院校之一,迄今已有30年的办学历史。1984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生,1986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方向研究生,1992年获计算机应用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获计算机应用博士学位授予权,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正在申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当前已经过第一轮评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授予武汉理工大学本科品牌专业。 经过30年的发展与建设,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当前已具备“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工程”学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培养体系。 专业特色: 坚持计算机专业特色教育方向,要根据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特点决定,其特点是:知识更新快、与其它学科交叉多、应用面 3 2020年4月19日

动物饲养学考试复习题(二)【附参考答案】

动物饲养学考试复习题(二)【附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1、必需氨基酸 2、营养需要 3、饲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配合饲料按营养特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刍动物瘤胃蛋白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在营养功能上,维生素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区别是() A、不能提供能量 B、不能构成体组织 C、既不供能,也不构成体组织 D、不参与代谢 2、反刍家畜体内能量主要来源于饲料中的()

A、粗蛋白质 B、粗脂肪 C、无氮浸出物 D、粗纤维 3、配制仔猪日粮时,可选择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为() A、豆粕 B、棉籽粕 C、菜籽粕 D、花生粕 4、饲粮中蛋白品质的好坏取决于() A、蛋白质含量 B、氨基酸种类 C、氨基酸数量 D、必需氨基酸的平衡状态 5、新生哺乳动物对养分的吸收机制为() A、主动吸收 B、胞饮吸收 C、被动吸收

D、以上均不正确 6、麸皮属于() A、粗饲料 B、蛋白质饲料 C、能量饲料 D、矿物质饲料 7、检测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含量采用() A、定量化学分析法 B、定性化学分析法 C、化学快速检测法 D、化学仪器分析法 四、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小题2分,共16分) 1、家禽饲料标准中的能量指标通常采用消化能。() 2、反刍家畜可以直接利用饲料中的粗脂肪合成畜体脂肪。() 3、维生素A原只存在于动物性饲料中。() 4、青绿饲料可作为一般反刍家畜饲料的唯一来源。() 5、钙、磷缺乏可导致幼畜出现软骨症。() 6、稀释剂的作用是既可以稀释饲料浓度,又可以承载活性成分。()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

特种动物养殖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近年来发展很快,特种经济动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从利用价值上可以将特种经济动物分为药用动物、裘皮(革)用动物、肉用动物和观赏动物等几大类。狭义而言,我国目前饲养的特种经济动物主要指国家林业局在2003年发布的可以从事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54种陆生野生动物。广义而论,特种经济动物还包括一些水产经济动物(鱼、虾、蟹和贝等)。畜禽的特殊品种(乌骨鸡、鸽和观赏犬等)和因特殊需要驯养繁殖利用的陆生野生动物(鸿雁、熊和狍等)、本文对目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特点 1.1高投入、高产出和高风险 与普通畜禽养殖相比,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成本相对较高,主要表现个引种费用相对较高,需要较大的场地和特殊的笼舍设计,饲料价格相对较高,卫生防疫和产品加工的方法各异等。同时,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效益较好,利润较普通畜禽养殖高,但高效益的项目风险也比较大,市场行情的波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1.2养殖技术和产品加工技术要求较高 特种经济动物的种类繁多,因各自的生物学特性不同,需要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法,需要饲养人员掌握相关的科学技术,如蓝狐和鹿的人工授精技术等。日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还相对缺乏。市场上特种经济动物的成品配合饲料种类很少,与畜禽养殖业无法相比、特种经济动物疾病防治用的疫苗和药品等也多是使用畜禽药品,只是在剂量上有所调整。特种经济动物的产品加工技术复杂,如鹿茸、裘皮的加工方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很大,不同等级的产品价格相差悬殊。1.3供、求市场行情的变化较难掌握

任何产业都会受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表现的尤为突出,市场行情难以把握,波动幅度巨大。我国毛皮兽养殖业已有近50年的历史,计划经济时代,裘皮主要供出口创汇,市场行情虽有变化,但对养殖业影响不大;改革开放后,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几个时期。以水貂为例,上世纪80年代末,水貂种兽存栏量达到100余万只;年生产水貂皮近500万张;1988-1989年度,因国际毛皮市场大幅度滑坡,我国的水貂养殖业遭受巨大打击,貂场倒闭80%以上;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水貂养殖业又有很大幅度的发展,目前存栏已达600万只以上;但貂皮市场何时会达到饱和,市场的准确需求量是多少尚无人能说清,水貂养殖业仍然面临着巨大风险。 1.4行业管理相对薄弱,倒种、炒种和欺诈现象较多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涉及林业、农业和商业等多个行业,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没有成立强有力的行业管理组织,供求市场混乱,存在着倒种、炒种和欺诈等现象。 2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准备条件 2.1养殖目的明确,有足够的资金和抗风险能力 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不能抱养投机和暴富的心理,在资金投入时要进行详细的预算。动物养殖至少要经过一到两个生产周期才能见到效益,在见效前的场房建设、引种、饲料、水电和人工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资金投入,因此在投资前要做好详细的预算,因实际财力制定养殖规模。 2.2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专业人才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发展很快,如果投资规模较大,必须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专业人才,按行业标准建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即使是一家一户式的小规模饲养,也应掌握或了解先进的养殖技术,如利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蓝狐的改良、选用合适的饲料配方等。 2.3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贵州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制定原则试行

贵州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培养方案制定原则意见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要求,为探索我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使“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教学组织管理有序开展,特制定贵州大学“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编制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及人才强国战略,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2.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办学传统,以“兴学育人”为根本,以“立足贵州、服务地方”为宗旨,以培养“能吃苦、能适应、能创造、能奉献”的“四能人才”为己任,通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致力于实现: (1)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与运行机制的综合改革与创新,符合人文、科学与工程教育并重,单一学科向综合学科、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单一专业人才培养向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变的发展方向,体现科学与技术基础之上的包括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多因素的“大工程观”。 (2)学生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基础知识、过硬的工程设计与工艺研发本领、较强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宽阔的国际视

野与胸怀、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二、培养目标 贵州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统一发展的现代工程教育理念,以培养工程一线的栋梁、输送工程领域精英的后备人才为立足点,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人格健全、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开拓创新精神突出、研究潜力大、擅长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方案制定基本要求 “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含专业培养标准的制定与实现和企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其基本要求为: 1.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引进、借鉴国内外同类学校相近或相同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大胆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形成层次清晰、模块多元、保障有力的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2.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从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标准入手。人才培养目标、标准要按照国家“卓越计划”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办学优势与特色等制定;培养标准要细化为知识、能力和素质大纲,明确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的培养要求;将知识、能力和素质大纲以矩阵表的形式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 3.根据专业培养标准进行课程体系的梳理与调整。贯彻“优化基础、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鼓励创新”的应用设计型人才

毛皮动物饲养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隐性发情: 2.啮齿行为: 3.真配: 4.配种落点: 5.诱导性排卵: 6.同期复配: 7.胚泡滞育期: 8.半冬眠: 9.毛皮动物饲养学: 10.自然扩散: 11. “锁紧”现象: 12. 频密繁殖: 13.排卵不应期: 14.配种落点: 15. 异期复配: 19. 毛皮动物: 20. 半冬眠: 21.穴居性: 22.“血配”: 23.黑带: 24.银毛强度: 25“雾” 26:面罩 二、填空题 1、我国1956年从前苏联引入50只()放在黑龙江省的横道河子野生饲养场饲养。 2、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南地区所产的貉称为();长江以北地区所产的貉称为(),包括()、()和()。 3、水貂的受精部位位于输卵管的(),排卵后卵细胞不到12小时到达受精部位。 4、水貂的选种要经历三个阶段,分别为()、()和()。 5、水貂的胚胎发育经过()、()、()三个时期。 6、麝鼠的洞由洞口、()、()、()和吃食平等台组成。 7、家兔品种按经济用途可分为四种,这四个品种是()、()、和()、()。 8.我国狐的品种有()、()、(),其中分布广,数量多的是()。目前我国人工饲养的良种狐有()、()9.在生产实践中,对母貂进行发情鉴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0.狐常用的采精方法为()采精,狐等犬科动物交配结束后会出现()的现象。

11.我国境内的麝鼠主要有两个来源、其一是()、其二是()。 12.不同动物的排卵方式的不同,水貂的排卵方式为()、狐的排卵方式为()、貉的排卵方式为()。 13.就分类学地位而言,水貂属于哺乳纲、()目、()科、()属 的一种小型珍贵毛皮动物。 14.银黑狐属于()属;北极狐属于()属;赤狐属于()属。 15.自然界里形态相似的有水貂有()和()两种,目前世界上广泛 饲养的水貂为()的后裔。 16. 毛皮动物的毛皮根据剥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水貂、狐、貉通常剥制成()。 17.分布在我国的野生貉有七个亚种,北貉有()、()、(),南貉有()、()、()、()。 18.家兔具有啮齿行为,其门齿是(),出生时就有,且终生生长,上下门齿的生长速度 达()。 19.在繁殖季节雄性麝鼠的尿生殖孔的前方、()两侧有分泌麝香气味的香囊。20.家兔的饲养方式主要有( )、 ( )、( )和( )四种。 21据《中国动物志》(1987),我国貉可分为3个亚种,即指名亚种、( )和( )。22.按照家兔经济用途分,素有“八点黑”之称的加利弗尼亚兔属于(), 獭兔(力克斯兔)属于()。 23.家兔的盲肠有两个特殊的构造()和(),两者均富含(), 参与()。 24.就麝鼠的分类学地位而言,麝鼠属于()目、()科、()亚科()属、()种的动物。 25.水貂属于()排卵的动物,配种方式常采用()和()两种。 26.水貂属于()纲、()目、()科、()属的小型珍贵毛皮动物, 形态相似的有()和()两种。 27. 按照胚胎的发育过程,将水貂妊娠期分为:()、()、 ()三个时期,其中决定妊娠期时间长短的关键时期是()。 28. 水貂的毛色基因型中aapp代表()、bb代表()。 29. 家兔排出的粪便有( )、 ( ),其中( )排出时就被吃掉,其 含有较多的( )、 ( )。 30. 统计表明,母貂临近配种之前的体重指数在()时,其繁殖力最高。 31. 按照家兔经济用途分,素有“八点黑”之称的加利弗尼亚兔属于(), 獭兔(力克斯兔)属于()。

《特种经济动物资源及养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

《特种动物资源及养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特种经济动物资源及养殖技术》是一门研究除传统畜牧业以外的特种经济动物驯化、饲养、驯化、繁殖、育种及、疾病防治和产品开发的的课程。是一门结合野生动物资源和家畜饲养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由于本课程涉及面广,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课程的重点在于特种经济动物的驯化历史,方法及产品加工内容,以及怎样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特种经济动物资源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本课程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技能,结合所在区域的资源特点,受到动物生产、动物产品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经营管理及贸易等方面实践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特种经济动物及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科技推广方面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国家对特种经济动物的福利与经济动物饲养技术法规的基本内容。 2.掌握特种经济动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方法; 3.掌握毛皮动物饲养和产品加工利用的知识和技能; 4.掌握药用动物饲养和产品加工利用的知识和技能; 5. 掌握各类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技术。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1.特种经济动物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专题。 2.毛皮动物生产与利用专题。 3.药用动物生产与利用专题。 4.特种经济禽类生产与利用专题 5.肉食类经济动物开发和利用专题。 6.其他特种经济动物的的开发和利用专题。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结束后,根据课程基本要求,采取笔试方式进行考核,也可采取学生写课程论文的形式考核。 五、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网站 1. 余四九主编。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1世纪教材 2. 赵万里主编. 经济禽类生产. 北京:农业出版社出版,2000 3. 孙占鹏主编.特种动物生产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2000 4. 朴厚坤.皮毛动物饲养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5. 白秀娟.养狐手册.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 6. 潘红平.药用动物养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7.郑文波.特种动物养殖与疫病防治大全.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8.李家瑞.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9.《中国特种经济动物营养需要与饲料配置技术》杨嘉实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 10.《经济动物学报》,主办:吉林农业大学, 11.《特产研究》,主办:吉林左家特产研究所 12.韩坤,梁凤锡,王树志,中国养鹿学[M]1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东华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 Ⅰ培养目标 遵循立足专业、贴近行业、服务企业培养宗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着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坚实的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相关专业学科理论,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通信行业、政府机关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从事3G及各类移动通信设备和系统的研究、设计、应用开发、分析、制造、运营及管理的高级通信工程技术人才。 Ⅱ培养标准 一、具备运用通信3G工程师所必需的工程技术及专业基础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中相关问题的能力 1.1具备较扎实的移动通信基础知识,以及从事通信工程项目工作所需的工程科学技术基础 1.1.1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流能力;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理解工程专业及其服务于社会、职业和环境的责任; 1.1.2 具有运用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建立通信系统数学物理模型并进行分析、求解的基本能力; 1.1.3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和交流能力,熟练掌握资料查询、文献索引及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1.1.4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遵纪守法。 1.2具备运用电子技术基础知识解决通信系统工程实现过程中相关硬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分析与解决故障的基本能力

动物饲养学

动物饲养学 一、理论教学部分 绪言 1.动物饲养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动物饲养学》是一本由高等农业院校合编的教材,是主要针对动物科学本科专业学生的选用教材。本书全文贯穿阐明了动物体与其食物养分直接的内在联系;揭示动物与其饲料养分间的供需动态平衡规律;并用以为生产实践服务,达到不断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的目的。 全课程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篇动物饲养原理,主要阐明六大营养物质与动物营养以及各养分间的相互关系;第二篇饲料,主要针对饲料分类并对各类饲料逐一分析讲述;第三篇营养需要与标准化饲养,重点以动物营养需要为基础,以各种经济动物的营养与饲养为实践进行具体阐明;第四篇饲料配制与若干问题思考,主要是饲养标准及各种饲料的配制,包括相关计算机技术和市场经济的相关内容的链接介绍。 学生对于此门课程的掌握情况良好,课程结构体系设置合理。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基本掌握教学课程内容,而且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容易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良好,基本能达到教学目的。学生能自主学习此门课程,对学生有较强的辅助指导功能,再通过老师讲解更易理解掌握,并有想运用于实际的动物饲养方面的设想。

2.学习动物饲养学的目的是什么? 3.动物饲养学与哪些学科有密切联系? 第一章食物链中饲料养分与动物体化学成分 (一)名词解释 1.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摄入某种物质后,制造出或本身就是另一种生物的营养食物而被其食入,通过这种一系列的植物、动物、捕食与被捕食等的食物营养纽带依次连锁转移关系,最终被人食入的途径。 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层层传导,通俗地讲,是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2.草食动物; 单以植物组织为生的动物。包括范围甚广,从昆虫(如蚜虫)到大型哺乳动物(如象),但该术语最常指有蹄类哺乳动物。对植物性食物的适应变化包括︰反刍动物的四室胃,齧齿动物不断生长的门齿,牛、绵羊、山羊和其他牛科动物的特化的用以磨食的臼齿。某些食草动物为单食性,如树袋熊仅食桉属植物的叶,但绝大多数食草动物至少食几种食物。 3.肉食动物; 俗称猛兽或食肉兽。牙齿尖锐而有力,具食肉齿(裂齿),即上颌最后1枚前臼齿和下颌最前1枚臼齿。上裂齿两个大齿尖和下裂齿外侧的2大齿尖在咬合时好似铡刀,可将韧带、软骨切断。大齿异常粗大,长而尖,颇锋利,起穿刺作用。 4.自养生物; 靠无机营养生活和繁殖的生物,是有机营养生物的对应词。由呼吸等的化学暗反应,或由光化学反应所获得的能量用于碳素同化的生物,分别称为化能自养生物(chemoautotroph)和光能自养生物(photoautotroph)。自养性微生物其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红色无硫细菌、红色硫细菌、绿色硫细菌、硝化细菌、硫细菌、氢细菌、铁细菌、一氧化碳细菌等(反硝化细菌除外)。在自养性微生物中,一如氢细菌那样,随着可利用的电子供体的代换(例如由氢生成醋酸),有时可以看到以碳酸同化代换有机营养物(醋酸等)的还原同化。关于碳素固定循环与能量获得系统的共同机理,以及自养生物对有机物的适应机能的调节机制,正在与光合生物进行比较,以便在生物化学上进行阐明。 5.异养生物;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南昌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展情况报告 南昌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61所高校之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推进我校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我校在工程教育方面取得的经验和优势,我校先后召开了校长办公会、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相关工科学院“卓越计划”专题研讨会,并邀请行业、企业代表共商大计。目前,我校“卓越计划”的实施正稳步进行,进展顺利。主要做法有: 一、召开各类研讨会 为了实施好“卓越计划”,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带领教务处及专家组先后多次到学院调研专业情况和教学情况。9月27日,分管副校长带领教务处有关人员到机电学院调研实践教学情况,明确指示要抓好有利时机,利用专业优势,切实加强与省内知名汽车企业(江玲)友好合作,加快建设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和机会,为“卓越计划”打好坚实基础。10月17日,学校邀请了工科学院相关行业企业的专家、代表召开了南昌大学“卓越计划”研讨会,与会人员就如何实施“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校企双方要乘“卓越计划”的东风,进一步加强合作,做到合作双赢。同时,也只有做到合作双赢,“卓越计划”才能顺利实施。11月15日,分管副校长带领专家组和其它申报“卓越计划”的负责人,来到机电学院检查实施“卓越计划”专业的整体建设情况。在听取和研讨了专业建设问题后,要求申报单位抓紧时间,针对各自专业在实施该计划中存在的不足,加快建设,特别是合作企业的选定和培养基地建设要尽快落实。

动物饲养学考试复习题(四)【附参考答案】

动物饲养学考试复习题(四)【附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1、微量元素 2、消化率 3、蛋白质饲料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日粮的氨基酸平衡是指日粮中氨基酸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与动物________相平衡。 2、青贮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 3、酶制剂可分类为________和________。 4、饲料质量检测可除感官检测外还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种方法。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鸡饲粮中粗纤维水平应控制在_____________。 A、5%—8% B、3%以下 C、3%—5% D、8%以上

2、下列饲料中属于青饲料的有_____________。 A、黄豆 B、豆粕 C、小麦 D、牛皮菜 3、菜籽粕中的抗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___。 A、脂肪酸 B、蛋白酶抑制剂 C、棉酚 D、葡萄糖硫苷 4、与甲状腺素的组成有关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 A、钙 B、钠 C、碘 D、硒 5、动物缺铁的典型症状是_____________。 A、贫血 B、白肌病

C、渗出性素质 D、甲状腺肿大 6、代谢能体系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 A、猪 B、牛 C、家禽 D、鱼类 7、任何应激都将使维持营养需要_____________。 A、增加 B、不改变 C、略有降低 D、大幅度降低 四、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小题2分,共16分) 1、各种营养物质均能为动物提供能量。() 2、饲粮氨基酸平衡是指饲粮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数量与动物最佳生产水平的需要相平衡。() 3、日粮中长期缺乏Ca、P可导致所有动物产生软骨症。() 4、大麦、小麦作为能量饲料不能喂鸡。() 5、维生素与其它养分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即不提供能量,也不构成体组织。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90504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以培养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高级生物学专门人才为目标。培养研究生具有较强的事业心;掌握系统的生物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生物 学研究的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严谨的科研态度、较强的学术交流能力 和团队精神;具有使用外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能够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并具有撰写 中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柞蚕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开展柞蚕的分子生物学、种质资源及分子育种等方面的研究。 2.昆虫生物技术及功能基因组 研究昆虫生物技术的原理与方法,昆虫功能基因的克隆与鉴定;研究昆虫生理生化及分 子生物学等。 3.蚕业病虫害综合治理 研究蚕业病害的病原及发生规律、传染途径、防治方法等;研究害虫种类、种群动态变 化规律及害虫的综合治理。 4.蚕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技术 研究蚕的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柞蚕饲养场建设原理及方法,研究树木生理生态、分 子生物学及遗传育种等。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学制2—3 年,基本学业年限为 3 年,最长为 5 年。可申请提前毕业,最长提前时间不能超过 1 年。学业包括课程学习、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及实践教育(指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公益劳动),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1.5 年,教学实践的工作量不少于10 学时;其余为科学研究、撰写论文和论文答辩时间。 四、培养方式 1.实行导师负责制 以导师为主成立指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研究生论文工作所涉及的主要领域的专家,必 要时聘请校外教授和专家。导师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生培养工作,包括思想教育、学风 教育、培养计划的制定、学位论文的指导等。入学三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 计划并提交到研究生部。 2.课程学习 硕士研究生必须认真学习各门课程,打好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生物学科专业知识和必

西南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方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工作方案

2011年5月 目录 一、前言 (2) 二、指导思想 (3) 三、培养目标 (3) 四、培养体系 (4) 1、试点范围与规模 (4) 2、选拔方式 (5) 3、培养模式 (5) 4、竞争机制 (6) 5、专业培养 (6) 6、学生管理 (6) 7、学籍管理 (6) 五、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计 (7) 1、培养目标和要求 (7) 2、教学计划 (7) 3、课程体系 (7) 4、教学模式 (8) 5、实践环节 (8) 6、考核方式 (9)

六、校企合作模式 (9) 七、组织管理体系 (10) 1、组织结构 (10) 2、经费保障 (11) 3、资源保障 (11) 4、教学管理 (11) 5、师资队伍建设 (12) 八、区域内的大中型企业 (12) 一、前言 高等教育肩负“科教兴国”的历史使命,必须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根据国家发展战略,为更好地发挥我校高等工程教育的优势,着力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多种类型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特制订西南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工作方案。 西南科技大学是以工学为主的多科性学校,现有在校研究生和普通本专科学生2.7万余人。在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等8大学科门类,设有67个本科专业、 3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部省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董事单位共建共享实验室17个。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已经成为“建材、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土建、地质、采矿、农业等行业的工程师摇篮”,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及业务骨干,具有“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有吃苦耐劳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抗震救灾期间,在心理援助,建筑检测、环境监测,重大设备应急处置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扎根西部,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人才培养方案

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人才培养方案 (080801) 一、专业介绍 自动化专业始建于1993年,并在2013年10月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专业拥有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较高基础理论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立足于河北省经济发展需求、面向工程实践,形成了培养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相关技术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构建了完善的教学体系。建立了以三个教学平台(基础教学平台、专业基础教学平台、专业教学平台)和四个层次(理论基础、工程应用基础、工程应用和扩展专题讲座)为主的分层式、模块化课程群。具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在学科建设上注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了培养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学科平台。 自动化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仪表等技术的综合应用。自动化包括了许多学科,其基础是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该专业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和较高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坚实的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知识,掌握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能在在自动化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设备研发、设计制造、生产开发或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期待毕业生5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工程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 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知识,具有从事自动化相关领域工作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熟悉自动化领域相关的技术技能,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制造和测试能力; 4.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良好的交流、团队合作和领导才能,能够在自动化领域相关企业从事技术服务和管理等岗位的工作,具有适应全球化的发展的能力。 三、培养要求 注重基础理论、专业基础及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校内综合课程设计、工程实训基地和校外合作企业的联合实践训练,同时注重科技创新活动等方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自动化卓越工程人才。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应获得以下10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自动化专业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经济和管理知识; 3.具有运用自动化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掌握自动化工程专业的理

一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管理学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畜牧兽医科学类的一门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应考者了解特种经济动物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发展培养人才。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在介绍本学科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分别阐述哺乳类、鸟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特种经济动物的生物学特性、繁殖生理与技术、饲养管理方法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特种经济动物的生活习性、繁殖、饲养与管理特点、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控措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掌握相应的技术。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课程属于畜牧学科的专业课程,因为该课程涉及多种动物的生物学特征、繁殖生理、营养与饲养方法以及疫病的防治等诸多内容,应用性较强,因此,在学习本课程前,应修完动物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学、动物生理学、兽医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帮助掌握特种经济动物生产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介绍特种经济动物的概念、特点和国内外的养殖与研究动态。 (二)学习要求 理解特种经济动物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我国发展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意义和方向。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了解特种经济动物的分类方法和特点。 第一篇哺乳类 第一章哺乳类动物生产-鹿 (一)课程内容

主要介绍鹿的分类、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生殖生理特点和相关繁殖技术,一般饲养管理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学习要求 了解鹿的生物学特征、相关繁殖与饲养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鹿的生活习性 2、掌握鹿的分类、外貌特点、生殖特点、饲养基本要求、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 第二章哺乳类动物生产--犬 (一)课程内容 主要介绍犬的分类、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生殖生理特点和相关繁殖技术,一般饲养管理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学习要求 了解犬的生物学特征、相关的繁殖与饲养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犬的生活习性 2、掌握:肉犬的分类、繁殖特点、饲养基本要求、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 第三章哺乳类动物生产-其他兽类 (一)课程内容 重点介绍水貂、狐狸、麝、小灵猫和果子狸的生物学特征、繁殖和饲养方法、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学习要求 了解水貂、狐狸、麝、小灵猫和果子狸的生活习性、繁殖特点与饲养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水貂、狐狸、麝、小灵猫和果子狸的生活习性。 2、掌握:水貂、狐狸、麝、小灵猫和果子狸繁殖和饲养管理方法,1~2种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