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课外阅读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课外阅读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课外阅读知识点汇总

《窗边的小豆豆》阅读测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

(1)《窗边的小豆豆》是什么时候出第一次出版的。( 1971 )。

(2)黑柳彻子是哪个国家的作家。(日本)。

(3)巴学园的孩子的午饭是盒饭,有(山的味道,海的味道)。

(4)巴学园后来又来了一辆当(图书室)的电车。

(5)小林校长曾经写过一首校歌,歌词是(“巴学园,巴学园,巴学园”)(6)小林校长说要为巴学园的校工阿良要入伍前开个(茶话会)。

(7)巴学园的“巴”徽记表达校长希望孩子们在(身体和心灵)两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8)校长经常告诉家长们,让孩子穿(最差)的衣服来学校。

(9)巴学园整个学校只有(五十)名学生。

(10)巴学园的运动会除了拔河和(二人三脚)项目与别的学校一样,其余的项目都是校长先生设计的。

(11)黑柳彻子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亚洲历史上第( 1 )位亲善大使。

(12)巴学园的运动会是在(11月3日)举行。

(13)小豆豆的真正名字是(彻子)。

(14)小豆豆逛庙会时候买了两只小鸡后,第( 5 )天小鸡全死了。

(15)小豆豆和(洛基)玩“狼游戏”弄伤了耳朵。

(16)巴学园空前绝后的一次演出会上(阿泰)扮演义经。

(17)(泰明)借了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

(18)第一次见到校长,校长耐心地听小豆豆说了( 4 )小时的话。

(19)韵律操的创始人是(道格拉斯)。

(20)巴学园的孩子暑假的主要节目是(温泉旅游)。

(21)小林校长的第三个孩子叫(美代)

(22)(大荣君)是小豆豆班中长得最大最胖的。

(23)大冒险中小豆豆和泰明有个约定,那就是(去爬树)。

(24)巴学园运动会的奖品都是(蔬菜).

(25)在运动会上,小豆豆获得了(牛蒡和大葱).

(26)《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写的,作者谨将本书献给已逝的(小林宗作)老师。

(27)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新学校用(废旧电车)当教室。

(28)小豆豆曾经想做间谍,想过做(宣传艺人),要做芭蕾舞演员,想做(车站卖票的人),和校长先生约定要做(巴学园的老师)。(29)小豆豆曾说给她买只小鸡是自己(一辈子的心愿)。爸妈给她买了(两)只,可惜后来都(死了)。小豆豆第一次品尝到(别离)的滋味。

二、选择题

1、黑柳彻子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亚洲历史上第( A )位亲善大使。

A.一 B.二 C.三

2、巴学园整个学校只有( C )名学生。

A.三十 B.四十 C.五十

3、午饭是盒饭,有( C )。

A.山的味道 B.海的味道 C.山的味道,海的味道

4、小林校长曾经写过一首校歌,歌词是( A )。

A.“巴学园,巴学园,巴学园” B.“洗足池水虽清浅,能慰伟人之胸怀……”

5、巴学园后来又来了一辆当( B )的电车。

A.教室 B.图书室 C.运动房

6、小林校长说要为巴学园的校工阿良要入伍前开个( A )。

A.茶话会 B.送别会 C.生日会

7、巴学园的“巴”徽记表达校长希望孩子们在( B )两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A.品德和智力 B.身体和心灵 C.身体和智力

8、校长经常告诉家长们,让孩子穿( A )的衣服来学校。

A.最差 B.最好 C.一般

三、判断题

1、小豆豆后来成了巴学园的老师。(×)

2、《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黑柳彻子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

3、运动会都在每年的十一月三日举行,奖品都是蔬菜。(√)

4、大冒险中小豆豆和泰明有个约定,那就是去温泉旅行。(×)

5、小林校长经常对小豆豆说的一句话是“你是一个好孩子”。(√)

6、巴学园最后被数枚燃烧弹烧毁了。(√)

7、小豆豆第一次看见小林校长,对他讲了两个小时的话。(×)

8、小豆豆和牧羊犬洛基在玩狼游戏时摔断了腿。(×)

四、连线题

大冒险——(爬树)

“妖怪来了”——(试胆量)

等等力溪谷——(野炊)

自由地运动身体——(用粉笔画音符)

暑假主要节目——(温泉旅行)

《汤姆·索亚历险记》课外阅读知识

一、填空

1、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文中记叙了主人公(汤姆)和(哈克)、(蓓姬)等小伙伴们惊险、有趣的美国生活,表现了主人公的(聪明、勇敢、正直、真诚、乐观、具有一般孩子没有的想像力和叛逆精神)的形象特征。

3、在《“海盗”生活》这个片段中,写了(汤姆、乔、哈克)三个小“海盗”在杰克逊岛的清晨生活。

4、在《洞中历险》这个片段中描写了(汤姆和蓓姬)在洞中经历了(黑暗、孤独、饥饿的痛苦和死亡、恐怖的威胁)的困境。

6、汤姆早年失去双亲,被寄养在(姨妈)那里。

二、选择

1、小说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姨妈眼里,他是个(A)。

A顽童,调皮捣蛋 B足智多谋的人

C一心要冲出桎梏的绿林好汉 D有理想有抱负的形象。

2、汤姆和去坟地“试验”用死猫治疣子的方法时,意外地遇上了一场谋杀案——去盗尸三个人发生争执,一怒之下,(A)把大夫杀了

A印第安人乔 B哈克

C酒鬼波特 D罗宾逊

3、汤姆和哈克偷偷地潜入到岩洞中,并根据他们偷听到的关于“二号”的描述,找到了一个宝箱——里面有(D)元!发现宝藏的他们成了大富翁。

A一万八千余 B十万两千余

C两万一千余 D一万两千余

4、《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是(B)所有作品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拥有最广泛读者的作品之一。

A莫泊桑 B马克.吐温

C哈克贝恩 D契诃夫

5、小说的时代在(A),写的虽是圣彼得堡小镇,但该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缩影。

A南北战争前 B南北战争前 C跨越南北战争前后

6、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D)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

A伏尔加河 B圣劳伦斯河

C多瑙河 D密西西比河

7、一天,汤姆见到了可爱的姑娘蓓姬?撒切尔,她是(B)的女儿。汤姆一见到她就对她展开了攻势。

A撒切尔市长 B撒切尔法官

C撒切尔律师 D撒切尔医生

8、“夏日温和的气息安逸的静谧花朵的芬芳蜜蜂的低语---这一切都让人昏昏欲睡,她手中编织着,不由打起了盹,因为她除了一只猫没有别的伴侣,这猫也在她的腿上睡着了。”这段景物描写作用理解不正确的是:(A)

A突出了农庄的静谧、人们的激动, B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C为下文写波利姨妈的表扬、汤姆的逃跑作铺垫。

9、“太阳在平静的世界上升起,照耀在这个宁静的村庄上,像是在祝福它。”这段话渲染了一种(A)的氛围,为下文写颁奖提供了特定的环境。

A轻松、愉悦 B凄凉、冷寂 C平淡、肃穆

10、“哎呀,没想到!竟然变了个人似的。汤姆,只要你专心,还是能成大器的。”“可我不能不说,你就是难得专心。好啦,去玩吧不过,要早点回来,要不然,我非狠狠揍你不可。”写出波莉(A)的个性。

A富有爱心、精明 B富有同情心、善良 C富有责任心、凶狠

11|、“他从地上拣了根草,扬起脑袋,把草杆支在鼻子上,脑袋上来回移动,设法不让草倒下。这段文字主要采用(A)描写,突出了汤姆机灵、聪明、好表现、用心良苦的性格特征

A动作 B细节 C侧面

12、十九世纪后期的世界文坛可谓是异彩纷呈,涌现了许多文学大师,请选出这些大师与国籍对应正确的一组:(A)

A法国的左拉、莫泊桑, B英国的哈代、契诃夫

C 美国的马克?吐温、雨果。

13|、《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创作的一部重要作品。作者发表了这部小说姊妹篇(c)

A《小鲤鱼历险记》 B《蓓姬?撒切尔历险记》

C《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14、下列不属于在第十四章中和汤姆踏上杰克逊岛体验海盗生活的人是(A)

A蓓姬.撒切尔 B乔?哈泼 C哈克贝利

15、下列作品不属于《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的是(c)

A《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B 《竞选州长》 C《柔弱的人》

16、汤姆和哈克去一个鬼屋“寻找海盗埋藏的财宝”的时候,发现乔装的印第安人乔和一个同伙在鬼屋中找到了一部分财宝,并且偷听到有一个“二号”----指(B) A某个旅馆的房间 B另一个藏宝藏的地方 C海盗中的副首领

17、“主日学校”指的是(B)

A教会办的双休日学校

B又叫“星期日学校”

C教会办的每月1日的集会

18.汤姆和哈勃在哈克伯利的指导下学习如何( A )

A.吸烟

B.喝酒

C. 丢小刀

D.回家

19.人们在教堂为淹死的三个孩子送葬,但汤姆,哈勃,哈克却走进了教堂,人们先是惊呆然后狂喜,(B )回到家后,挨了无数的耳光和亲吻。

A. 哈勃

B. 汤姆

C. 哈克

D. 贝基

20.汤姆回到家,对姨妈说出了前几天回家的真相,姨妈认为这是他在说谎,但十分高兴,并认为(A )

A.这谎撒的很好

B. 这谎撒的不好

C. 这不是汤姆善意编出来

D. 这是汤姆善意编出来

21.校长发现了被撕破的书,于是挨个盘问,当问到( D ),汤姆挺身而出。

A. 哈勃

B. 汤姆

C. 哈克

D. 贝基

22.孩子们如何成功的报复了校长( B)。

A.大家各呈技艺

B. 用猫的爪子扯下了校长的假发

C. 校长去画美国地图

D.笑话他

23.他们白天在波得的感中很高兴说出了真相,但夜晚就变得很恐惧,害怕( A )再来找他们。

A. 印第安人乔祖

B. 沫夫波得

C.姨妈

24.小伙伴们准备去挖海盗们留下的( A )

A.财宝 B.金条 C.现金 D.美元

25.逃难中的印第安人乔祖和另一个人也到了(B ),

A.小屋

B.鬼屋

C.石头屋

D.草屋

26.汤姆和贝基在野餐时走进了一个山洞,被困在里面。他们在山洞里再一次遇见了( B )。

A酒鬼波特 B印第安乔祖 C罗宾逊

27.恶人(B )死在山洞里了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A酒鬼波特 B印第安乔祖 C罗宾逊

28.村民费尽周折救出(C )之后封死了山洞。

A. 汤姆和哈勃

B. 汤姆和哈克

C. 汤姆和贝基

29.、“主日学校”指的是( B)

A教会办的双休日学校

B又叫“星期日学校”

C教会办的每月1日的集会

30、汤姆索亚是个调皮的孩子,他和同父异母的弟弟(C )一起接受姨妈波莉的监护。

A、哈克 B乔·哈泼 C锡特

31.汤姆找到了出路,孩子们得救了,法官做了什么( C )

A.杀死了印第安乔

B.救了印第安乔

C.一道铁门锁住了山洞

32.道格拉斯寡妇为了感哈克,把他当义子看待,交给他礼仪,穿干净的衣裳,但哈克他觉得( C )

A.这种感觉好极了

B.愿意过这样幸福的生活

C.穿得破破烂烂时才觉得自由自在

三、问答

1.汤姆和蓓姬被困在山洞中迷路了,经历了很多困难,两人最终走出山洞。在这一部分中,你最欣赏汤姆哪两个方面,并写出能表现这一点的具体容。

答:我最欣赏汤姆沉着勇敢的精神,文中依据当他面临着黑暗、孤独、饥饿的痛苦和死亡、恐怖的威胁的困境时,没有绝望、等待命运的安排,而是积极与困难抗争,对脱离困境充满了信心

我最欣赏汤姆友爱的精神,文中依据不断安慰、鼓励、关心蓓姬

2.《海盗生活》这部分节选描绘了岛上清晨三个时段的景色,请问是哪三个时段?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一、黎明的时候(寂静、安详)二、大自然摆脱了睡意(显出了生机)三、大自然已经完全醒(热闹)

《鲁滨逊漂流记》课外阅读知识

一、填空题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笛福)。

2.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28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小说中描写(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是全书的精华。

3.《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成功的(现实主义)小说。鲁滨逊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

4.鲁滨逊在(巴西)买了一块庄园,曾在那儿过了四年安稳的庄园主生活。

6.在荒岛上,鲁滨逊刚开始主要的食物是(野山羊),由于担心弹药用完,他就把他们捉住饲养起来。

7.偶然机会,鲁滨逊抖装饲料的袋子,过了雨天,抖袋子的地方长出了(麦)苗和(稻)苗。

8.鲁滨逊在岛上捉到一只鹦鹉,给它起名叫(波儿)。

9.鲁滨逊在岛上种粮的第一年收获了(两斗大米)和(两斗大麦),他把这些粮食碾碎放进自己烧制的瓦罐中烤成(面包)。

10.鲁滨逊在岛上还用(羊皮)制作了一把伞。

11.救了“星期五”,鲁滨逊知道在另一个岛上住着十五个(西班牙)人,是海船失事后逃上去的。

13.《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笛福),他是该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

14.《鲁滨逊漂流记》是以第(一)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15.鲁滨逊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伦敦)。

16.鲁滨逊第二次出海是去(非洲)经商,这一次他成功了。

17.鲁滨逊第三次出航极为不幸,他们遇到了(土耳其海盗),被俘虏,变成了奴隶,逃出后抵达巴西,在那里独自经营一个(种植园)。

18.鲁滨逊第四次航行是去(贩运黑奴).

19.鲁滨逊认为荒岛上可分两季:(雨季)和(旱季)。

20.鲁滨逊流落的荒岛叫(绝望岛)。他第一夜在(树上)睡觉。

二、选择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A )

A.丹尼尔·笛福

B.丹尼斯·笛福

C.丹尼尔·特福

2.鲁滨逊出生在(A )

A.英国约克市

B.英国赫尔市

C.纽卡斯尔

3.鲁滨逊第四次去航行的目的是( C )。 A.经商 B.旅游 C.贩卖黑奴

4.鲁滨逊救的野人名字叫(A ) A.星期五 B.星期四 C.星期六

5.鲁滨逊在岛上最危险的是( C )

A.断粮

B.遇上野兽

C.落入吃生人番手里

6.鲁滨逊( C )岁时重返自己的祖国。 A.45岁 B.50岁 C.55岁

7.鲁滨逊在荒岛上发现了( A )的脚印,害怕三天没出门。

A.野人

B.黑人

C.野兽

8.鲁滨逊身边的叫波儿的小动物是( C )

A.山羊

B.狗

C.鹦鹉

9.鲁滨逊上岛的纪念日是(B )

A.9月30日

B.8月29日

C.9月28日

10.三百六十行中,鲁滨逊最不懂得的手艺是( B )

A.石匠

B.鞋匠

C.木匠

11.鲁滨逊送给星期五哪三样东西?( C )

A.子弹圣经短剑

B.小刀皮带斧头

C.小刀短剑斧头

12.鲁滨逊造的第( C )条船可以容纳26人? A.1 B.2 C.3

13.鲁滨逊在岛上吃( A )治病? A.烟叶 B.野果 C.羊奶 17.鲁滨逊上岛后最想吃的是( B )。 A.饼干 B.面包 C.面条

14.鲁滨逊在去法国的路上,曾经和( A )条狼打过?

A.30

B.300

C.400

15.鲁滨逊在岛上写日记吗?( A ) A.是 B.没有 C.不知道

16.鲁滨逊在小岛上一共生活了( C )年。

A.8年4个月零19天

B.27年2个月零19天

C.28年2个月零19天

17.《鲁滨逊漂流记》是以第( A )人称写的。

A.一

B.二

C.三

18.鲁滨逊是哪个国家的人?(A ) A.英国 B.西班牙 C.法国

19.鲁宾逊是什么时候开始漂流的? ( A )

A.1659年9月1日

B.1669年9月1日

C.1665年9月1日

20.鲁滨逊在岛上的主食是什么?( A) A.羊肉 B.牛肉 C. 猪肉

21.后来鲁滨逊又自己种了什么?( C )

A.小麦

B.水稻

C.小麦和水稻

22.鲁滨逊在岛上的时候见到过几次野人?( B )

A.2次

B.3次

C.4次

23.他在岛上第一次打到的猎物是什么? ( A )

A.鸟

B.养

C.兔子

二、简答题

1.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代表作品是《鲁滨逊漂流记》。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部小说的容提要(80字左右)。

答:《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鲁滨逊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体,写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故事。

2.他刚刚到岛上时思考了哪些问题?

答:⑴生存问题⑵物质问题⑶精神问题

3.请向你的朋友推荐名著《鲁滨逊漂流记》,并说说推荐的理由。

答:理由一:《鲁滨逊漂流记》让我懂得了在遭遇困境时,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要坚强地活下去。

理由二:这部小说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鲁滨逊这个人物。他敢于冒险.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即使流落荒岛,也绝不气馁。在荒无人烟、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小岛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像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活了下来。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知识

一、填空

1.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______28____年,高度浓缩地体现着人的本质和人类进步的历程,他成了一位独自创造文明的英雄。鲁滨逊也因此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

2.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把被救的土人取名为“__星期五________”,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3.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有“五岳归来不见山,归来不看岳”之说,其中的五岳之首是指泰山。

4.“四大发明”是指_火药__、_指南针__、_印刷术__、造纸术__。

5.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并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她就是__居里夫人____。

6.唐朝诗人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讲述的是汉代名将_广的传奇故事。王昌龄的《出塞》中有一句诗也赞颂了这位将军,这句诗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7.如果有人浪费粮食,我们可以用___唐__代诗人___绅_______的诗句“谁知盘中餐_____,__粒粒皆辛苦___”两句诗来教育他。

8.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___独在异乡为异客__,每逢佳节倍思亲___”这两句古诗。

9.当我们即将远行,念及母亲的深恩,又觉得难以报答时,常会很自然地吟诵起__唐___代诗人_孟郊__的《_游子吟__》。

二、单项选择题。

1.《卧薪尝胆》讲的是越王(B )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

A、夫差

B、勾践

C、伍子胥

D、蠡

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南宋名将岳飞在( A )中的名句。

A、满江红

B、江城子

C、渔家傲

D、如梦令

3.《昆虫记》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 C )耗费毕生心血完成的一部昆虫学著作。

A、罗丹

B、安徒生

C、法布尔

D、阿拉丁

4.被誉为“诗圣”的是唐代著名诗人( C ).

A、白

B、王维

C、杜甫

D、白居易

5.法国作家圣·埃克佩里“为大人们写的童话故事”( D )通过一颗小星球上的一个小王子旅行宇宙的经历,表达了对人类“童年”消逝的无限感叹。

A、《金银岛》

B、《绿野仙踪》

C、《小布头奇遇记》

D、《小王子》

6.“完璧归”这个故事发生在(A )

A、春秋战国

B、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唐宋时期

7.《西游记》里的悟空神通广大,他在花果山的名字叫( D )

A、悟空

B、齐天大圣

C、行者

D、美猴王

8.“鲁肃”这一人物形象出自( C )

A、《封神演义》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9.下面四首古诗中,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是(A )

A、《山行》

B、《早发白帝城》

C、《题西林壁》

D、《宿新市徐公店》

10.《一千零一夜》是( C )著名的民间故事集。

A、日本

B、越南

C、阿拉伯

D、印度

11.《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一部日记本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 C )

A、爱德华

B、汤姆

C、安利柯

D、海伦

12.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 D )

A、赤壁大战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负荆请罪

13.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是( C )

A、小说

B、寓言

C、童话

D、散文

14.盘古、女娲、夸父、后羿都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其中创造人类的是( B )

A、盘古

B、女娲

C、夸父

D、后羿

1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 B )的壮观景象。

A、泰山

B、庐山

C、

D、华山

三、判断题。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才能获得新知识,这样便可以做老师了。”(√)

2.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描写“鲁滨逊荒岛上的经历“这一部分是全书的精华。(√)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论语》。(×)

4.“四书五经”的“四书”,指的是《大学》、《论语》、《中庸》、《孟子》。(√)5.成语“乐不思蜀”讲的是禅的故事,“四面楚歌”写的是项羽的故事。(√)

四、连线题。

1、将作品与对应的文体连起来。

《静夜思》戏剧

《雷雨》小说

《孔乙已》散文

《春》童话

《守株待兔》诗歌

《卖火柴的小女孩》寓言

2、把作家、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连起来。

雪芹《水浒传》林冲

罗贯中《红楼梦》宝玉

施耐庵《三国演义》保尔

吴承恩《西游记》云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沙僧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小学毕业考试重点课文复习资料(六年级上) 一、重点课文可能涉及到的考点 1、作者 2、文章标题及含义 3、文中重点问题 4、蕴含的哲理(中心思想) 5、写作方法(包括文体) 6、评价主要人物 7、文章情节 二、六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 (一)第一单元重点课文:《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 ★《山中访友》 1、作者:李汉荣 2、标题含义:山中访友运用拟人手法;访,拜访;友:指山中的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3、重点问题: (1)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答:作者拜访的朋友有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之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 )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 几百年了吧? 答:作者把老桥”匕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站”是拟人的

用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答: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和作者之间的默契和亲密的情谊。 4、中心思想:作者与山中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5、写作方法: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米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 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 ★《草虫的村落》 1、作者:郭枫 2、标题含义:比喻句,指虫子们的快乐天地。村落:森林边缘的小丘。 3、重点问题 (1)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答: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 (2)填空: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 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 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

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一、各单元知识总结 特殊疑问句(以特殊疑问词提问的句子) U1(具体位置、路线) 1.就具体位置提问用:Where is the+地点.(关键词:near、next to、in front of、behind) 2.就路线或乘坐几号车提问用How can I get to the+地点(关键词:turn right、turn left、go straight或者take the NO.数字bus) U2(交通方式) 1.就交通方式提问用How do you go to+地点(关键词:by+工具、on foot) 2.主语是三单(常见有He、She、My/His/Her father等单数词以及各种人名),就交通方式提问用How does 三单go to+地点(关键词:by+工具、on foot) U3(一般将来时:be going to结构) 1.就做什么提问:What be动词(is、am、are)+主语going to do+地点或时间(关键词:see a film、take a trip等一系列动词短语) 2.就地点提问:Where be动词(is、am、are)+主语going(关键词:Beijing、cinema 等各种地点词) 3.就方式提问:How be动词(is、am、are)+主语going to 地点(by+方式、on foot) 4.就时间提问用:When be动词(is、am、are)+主语going to+动词短语或地点(关键词:tomorrow等关于时间词汇) 5.就人物提问:Who be动词(is、am、are)主语going to+做什么或者地点with(关键词:parents等人物词汇) U4(爱好、居住地) 1.就爱好提问用what are your/his/her/A’s hobbies?(关键词:like+V-ing、hobby)

2019六年级奥数知识点大汇总

六年级奥数知识点大汇总 1、六年级奥数知识点讲解:不定方程 不定方程 一次不定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个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由于它的解不唯一,所以也叫做二元一次不定方程; 常规方法:观察法、试验法、枚举法; 多元不定方程:含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叫三元一次方程,它的解也不唯一; 多元不定方程解法: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个未知数的值,或者消去一个未知数,这样就把三元一次方程变成二元一次不定方程,按照二元一次不定方程解即可; 涉及知识点:列方程、数的整除、大小比较; 解不定方程的步骤:1、列方程;2、消元;3、写出表达式;4、确定范围;5、确定特征;6、确定答案; 技巧总结:A、写出表达式的技巧:用特征不明显的未知数表示特征明显的未知数,同时考虑用范围小的未知数表示范围大的未知数;B、消元技巧:消掉范围大的未知数; 2、六年级奥数知识点:约数与倍数 约数和倍数:若整数a能够被b整除,a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最大公约数的性质: 1、几个数都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所得的几个商是互质数。 2、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都是这几个数的约数。 3、几个数的公约数,都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约数。 4、几个数都乘以一个自然数m,所得的积的最大公约数等于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乘以m。 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 18的约数有:1、2、3、6、9、18;

那么12和18的公约数有:1、2、3、6; 那么12和18最大的公约数是:6,记作(12,18)=6; 求最大公约数基本方法: 1、分解质因数法:先分解质因数,然后把相同的因数连乘起来。 2、短除法:先找公有的约数,然后相乘。 3、辗转相除法:每一次都用除数和余数相除,能够整除的那个余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2的倍数有:12、24、36、48……; 18的倍数有:18、36、54、72……; 那么12和18的公倍数有:36、72、108……; 那么12和18最小的公倍数是36,记作[12,18]=36; 最小公倍数的性质: 1、两个数的任意公倍数都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2、两个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求最小公倍数基本方法: 1、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 2、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3、六年级奥数知识点:数的整除 一、基本概念和符号: 1、整除:如果一个整数a,除以一个自然数b,得到一个整数商c,而且没有余数,那么叫做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记作b|a。 2、常用符号:整除符号“|”,不能整除符号“ ”;因为符号“∵”,所以的符号“∴”; 二、整除判断方法: 1. 能被2、5整除:末位上的数字能被2、5整除。

六年级课外阅读知识点

《西游记》知识点汇总: 1.《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组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孙行者。 2.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孙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法名是猪悟能;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僧。3.《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4.古典文学名着《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5.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2)(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3)(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6.有人对《西游记》道:“阳光灿烂猪八戒,百变猴头孙悟空,憨厚老成沙和尚,阿弥陀佛是唐僧。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7.《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 《红楼梦》课外阅读知识点: 1.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2.《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 3.《红楼梦》的两条主线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 4.《红楼梦》中,“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说的是(薛宝钗) 5.《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时而有情”。说的是(贾宝玉)。

6.《红楼梦》中,“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缝必主淫。漫言不有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说的是(秦可卿)。 7、贾府的媳妇,稳重贤惠,本分随和,青春丧偶,统领众姐妹,曾负责海棠诗,此人便是(李纨)。 8.“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作者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此诗的名字是《葬花词》,此诗意在喻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黑暗,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均达到最高境界。 9.《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相传后40回是(高鄂)所作。 10.《红楼梦》中有两句诗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这两句诗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11.《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12.《红楼梦》中,“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贵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的是(袭人)。 13.“四春”之中,性格比较懦弱的是(迎春),精明志高、具有管理才能的是(探春),最后出家为尼的是(惜春)。 14.《红楼梦》中结的两个诗社分别是(海棠社)和(桃花社),社长是(李纨和林黛玉)。 15.《红楼梦》中,“绛珠仙草”指的人物是(林黛玉),“神瑛侍者”是(贾宝玉)。 16.《红楼梦》中,“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未世运偏消。清明涕泪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说的是(贾探春)。 17.《红楼梦》中,“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转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说的是(史湘云)。 18.潇湘妃子指的是(林黛玉),蘅芜君指的是(薛宝钗)。 19.《红楼梦》中被人称为“病西施”的是(林黛玉)。 20.《红楼梦》中有诗“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指的是(贾宝玉)。 21.“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分别指(林黛玉)、(薛宝钗)。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个人整理资料)汇编

书 香 浸 润, 励 志 成 长!第一单元 位置 1、 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如(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 ↓ 竖排叫列 横排叫行 (从左往右看) (从前往后看) 2、 平移时用“上”、“下”、“前”、“后”、“左”、“右”来表述。 3、 图形左、右平移: 行不变 图形上、下平移: 列不变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 98×5表示求5个9 8的和是多少?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 98×43表示求98的4 3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 (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占”、“是”、“比”的后面 3、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 几 。 4、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 三、倒数 1、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 ..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例如:65×5表示求5个65的和是多少? 1/3×5表示求5个1/3的和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1/3×4/7表示求1/3的4/7是多少。 4×3/8表示求4的3/8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尽量约分,不会约分的就不约,常考的质因数有11×11=121;13×13=169;17×17=289;19×19=361) 4、小数乘分数,可以先把小数化为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建议把小数化分数再计算)。 (三)、乘法中比较大小的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a 乘法结合律:( a × b )×c = a ×( b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即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六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汇总

六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 6.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7.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注意:倒数必须是成对的两个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做倒数。 8.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9.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10.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1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找出单位“1”的量(以后称为“标准量”)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是”、“占”、“比”、“相当于”的后面 (3)画出线段图,标准量与比较量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即可,标准量与比较量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即可。(4)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标准量×对应分率=比较量。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 几 。 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 ”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5)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解答。 12.乘法应用题有关注意概念。 (1)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单位“1”×对应分率=对应量 (2)找单位“1”的方法:从含有分数的关键句中找,注意“的”前“是、比、相当于、占、等于”后的规则。 (3)甲比乙多几分之几?计算方法是:(甲-乙)÷乙= 甲÷乙-1甲比乙少几分之几?计算方法是:(甲-乙)÷甲 = 1-乙÷甲 (4)“增加”、“提高”、“增产”等蕴含“多”的意思,“减少”、“下降”、“裁员” 等蕴含“少”的意思,“相当于”、“占”、“是”、“等于”意思相近。 (5)当关键句中的单位“1”不明显时,要把关键句补充完整,补充成“谁是谁的几分之几之几”或“甲比乙多几分之几”、“甲比乙少几分之几”的形式。(6)乘法应用题中,单位“1”是已知的。 (7)单位“1”不同的两个分率不能相加减,加减属相差比,始终遵循“凡是

六年级课外阅读练习题附答案复制

变 ①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②“有什么事就说吧。” ③“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④马市长吃罢晚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香茶。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⑤“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⑥“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道。 ⑦“就是您老人家呀!” ⑧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1、这篇文章的顺序被打乱了,请将正确的顺序,按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文中突出表现马市长“变”的一对词语是和 4、文中女儿向父亲“请教”的目的是 5、文中第⑤句里的“这样”的含义是: (1) (2) 6、你认为文中的马市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庄重的乞讨 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níng zhòng)。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下岗的,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发生点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 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此曲终了,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称好。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瓶,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nuó dòng)脚步。当不断地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瓶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qīng cuì)的声音,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意。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的吹奏已达到了大师级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电车将要到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首《一路平安》。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瓶里掷下硬币。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儿子,让他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这一切几乎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整理(总7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和计算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注意 (1)分数的化简: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关于分数乘法的计算:可在乘的过程中约分,也可将积的分子分母约分,提倡在计算过程中约分,这样简便。 (3)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b=b×d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或a×(b-c)=ab-a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找单位“1”:“占”、“是”、“比”的后面,“的”前面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对应量=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要比较准确的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般通过定方向、测角度、量距离、定位置这几个基本步骤完成。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一、倒数 1、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2、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3、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4、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二、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 (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 (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位置 1、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 2、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如数对(3,2)中的“3”表示第三列,“2”表示第二行。 3、物体平移前后顶点的位置变化: (1)图形向左或向右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列,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行,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变了,第二个数没有变; (2)图形向上或下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行,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列,数对中的第一个数没有变,第二个数变了。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 2、分数乘分数,应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注意: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 注意:一个大于0的数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一个大于0的数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3、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同级运算从左往右进行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又有加减,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数。 4、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 (1)乘法交换律:a×b=b ×a (2)乘法结合律:(a ×b)×c=a ×(b ×c) (3)乘法分配律:(a+b)×c=a ×c+b ×c 5、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计算。 6、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求分数的倒数是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求整数的倒数是把整数看作分子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和位置。注意: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7、真分数的倒数一定都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一定都小于或等于1。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①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②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 ③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3、一个数除以小于1(不等于0)的数,商大于被除数; 一个数除以1,商等于被除数; 一个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1、《文言文两则》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 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故事体现了两 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课后第3 题: ①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答: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 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答: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③孰为汝多知乎?答: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2、《匆匆》 本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散文。本文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课后第2 题:“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答:作者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 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大海。日记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3、《桃花心木》 这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课后第2 题: ①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答:“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生活 中的“不确定”,比如生病、父母下岗、遇到自然灾难等。 ②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答:因为种树人不定期、不定量地给树浇水,就是让树木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成长。所以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6、《北京的春节》 本人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考点练习(10篇)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考点练习(10篇) 一、阅读理解。 永不贬值的财富 ①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这在偏远的山村里可是件新鲜事,村里为此专门请乡电影队来放了场电影以示祝贺。左邻右舍,张王李赵的婶子、大娘们知道我们家穷,也都你家10元,他家8元地往我家里送钱,帮我筹学费。望着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币,我被这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着。 ②但令我终生难忘的却是入学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上午,我正在家里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传来:“山子他娘在家吗?”母亲听见了,赶忙去开门。门外站着村里那个瞎眼的老婆婆。______老人家一生没有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她大病一场,两眼便失明了。平常只好握着竹竿,摸索着向左邻右舍要地瓜皮子度日。瞎眼婆婆对我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出息的话,把我喊到她身边,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1元钱,对我说:“山子呀,我这个瞎眼老婆子也没钱,这2元钱是我用地瓜皮子从小贩手里换来的,两毛钱一斤,我共卖了十斤,你别嫌少,添着买本书吧。” ③怎么2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1元钱呀!望着这1元钱,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十斤地瓜皮子,瞎婆婆要风里来,雨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哇——“怎么,你嫌少?”瞎婆婆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母亲含泪示意我接下,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2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④许多年过去了,如今瞎婆婆早已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但老人家留给我的那1元钱,我却一直珍藏着。因为在我眼里,它已不再是普通的1元钱了,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1.本文题目为“永不贬值的财富”,表面上看这笔财富是指_________,而实

【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新版)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 6.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7.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注意:倒数必须是成对的两个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做倒数。 8.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9.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10.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1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找出单位“1”的量(以后称为“标准量”)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是”、“占”、“比”、“相当于”的后面 (3)画出线段图,标准量与比较量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即可,标准量与比较量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即可。 (4)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标准量×对应分率=比较量。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 。 几 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5)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解答。 12.乘法应用题有关注意概念。 (1)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单位“1”×对应分率=对应量 (2)找单位“1”的方法:从含有分数的关键句中找,注意“的”前“是、比、相当于、占、等于”后的规则。 (3)甲比乙多几分之几表示甲比乙多的数占乙的几分之几,乙比甲少几分之几表示乙比甲少的数占甲的几分之几。 (甲-乙)÷乙 = 甲÷乙-1(甲-乙)÷甲 = 1-乙÷甲

小学语文六年级知识点汇总

第五单元 ★《跨越百年的美丽》 居里夫人:献身科学淡泊名利 léi pōróng diàn xūn liǎo dǐng téng shí yù xián 镭钋溶解沉淀绽放烟熏火燎人声鼎沸瓜藤侵蚀荣誉头衔 卓有成效:卓:卓越、高超。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人声鼎沸:人群中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1中心:本课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散文,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在于容貌,更在于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 ○2理解句子 (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 义的发现。 “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是指:居里夫人有“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项伟大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金属元素镭,“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作出贡献。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 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这句话的意思是:这种“变成”不是一般的变成,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提升,生命境界的飞跃,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 ○4课文为什么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美丽的含义是什么? 百年是虚指,意即“永恒”,她的伟大发现对社会的贡献永恒,她的优秀品质和人格精神永存。“跨越百年的“美丽”不仅指居里夫人的美丽端庄,更是她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人生态度。 ★《千年梦圆在今朝》 遨游áo 鲲鹏展翅kūn péng 九天揽月lǎn 苍穹qióng猝然长逝cù 不懈努力xiè华发早生huá锲而不舍qiè遨游骄傲翱翔奥运 九天揽月:揽:采摘。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坚持不懈:懈:松懈。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 积劳成疾:积劳:长期劳累过度。疾:病。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 风华正茂: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中心: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__热爱祖国,_团结合作、_默默奉献、_勇于探索、__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漩涡xuán wō花圃pǔ石蕊ruǐ诞生司空见惯机械xiè见微知著追根求源 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物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比喻有恒心有毅力。(近义词:水滴石穿) 司空见惯:看得多了,不以为奇。 ○1这是一篇议论文。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生活中发现真理。本课使用具体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我感受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2课文的写作思路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3理解句子的含义: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是: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 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2)最好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问: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年级【部编语文】阅读理解知识点总结

【部编语文】阅读理解知识点总结 一、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 1. 1.没有任何征兆厖三头野牛来不及防备,已和狮子相遇,没有地方可让。 2.这三个词生动地写出了野牛的勇猛和力量,将野牛的威猛和狮子的狼狈刻画得十分传神。 3.①与标题相照应;②强调牛狮之战时间之短;③突出牛狮之战给“我”的震撼之大。 4.作者认为有些个体看似软弱,可它们一旦团结起来,就能形成强大的力量,击败强悍的对手。示例:我支持他的看法。团结是一种力量,俗话说“蚁多咬死象”“众人拾柴火焰高” ,我们要学会团结,就能克服困难,战胜强大的敌人。 2. 父亲的秘密 周海亮 ①假期里,父亲和他八岁的儿子去森林里游玩。他们往密林深处不停地走,不知不觉迷了路。(A)四周的古树遮天蔽日,像一只巨大的笼子将他们困在中间。父亲背起疲惫的儿子,试图走出去。可是他无奈地发现,自己能够做的,只是每隔一段时间,重新回到原地。 ②那里有一个废弃的木屋。木屋里也许住过守林员,也许住过伐木工人,现在它空着,破烂不堪,仿佛随时可能倒塌。可它毕竟是一间屋子,这给他们父子俩带来了一些安全感。晚上他们挤在里面,生起一堆火。外面传来野兽的叫声,似乎距他们很遥远,又似乎近在咫尺。儿子呜呜地哭起来,他说我们会不会死在这里?父亲用力拍拍他的肩膀,说儿子别怕,我们会走出去的。可是第二天,他们仍然围着木屋不停地划着圈子。让父亲稍感欣慰的是,木屋外面有一口水井,水井里面有干净的水。他小心地踩着井内壁的缝隙下去,用随身携带的军用水壶,打上一壶水。可是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了,恐惧的乌云笼罩着他们。 ③第三天,父亲放弃了那种徒劳的尝试。他对儿子说,这里有木屋,有水井,这很可能是一些过路人的临时驿站。我们只要等在这里,就肯定会遇到人……你留在这里等我回来,我到附近找些吃的。儿子问附近有什么吃的?父亲就笑了,说森林里还能饿死人吗?你难道忘了野生蘑菇很有营养吗?他为儿子打上一壶水,然后一个人离开了木屋。他一边走一边回头对儿子说,守着屋子,千万不要乱走……等我回来,我们一起吃晚饭。 ④父亲并没有马上去寻找蘑菇。他把衣服撕成布条,系在木屋周围的树干上。系完,仔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1 第一单元 位置 1、 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如(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 ↓ 竖排叫列 横排叫行 (从左往右看) (从前往后看) 2、 平移时用“上”、“下”、“前”、“后”、“左”、“右”来表述。 3、 图形左、右平移: 行不变 图形上、下平移: 列不变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 98×5表示求5个98 的和是多少?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 98 ×43表示求98的43 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2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 (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占”、“是”、“比”的后面 3、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 几 。 4、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 三、倒数 1、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 ..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念总结 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 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 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4/3.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 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 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 ,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1/12 ,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 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 ,把0.25化成分数,即1/4 ,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1 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 ,1/0.25等于4 ,所以0.25的倒数4 ,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14.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所以,比和比例的联系就可以说成是:比是比例的一部分;而比例是由至少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合而成的.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是比的意义.比例有4项,前项后项各2个. 1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比的性质用于化简比.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 16.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比例的性质用于解比例. 17.比和比例的区别 (1)意义、项数、各部分名称不同.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 如:a:b 这是比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 a:b=3:4 这是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