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鸳鸯蝴蝶派文人的电影创作

论鸳鸯蝴蝶派文人的电影创作
论鸳鸯蝴蝶派文人的电影创作

论鸳鸯蝴蝶派文人的电影创作

在左翼作家之前,以文学作者身份大量介入电影创作,并对中国电影发展发生了巨大而深刻影响的是鸳鸯蝴蝶派文人。正如程季华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所指出:“从1921年到1931年这一时期内,中国各影片公司拍摄了共约650部故事片,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由鸳鸯蝴蝶派文人参加制作的,影片的内容也多为鸳鸯蝴蝶派文学的翻版。”

鸳蝴文人从事电影创作,不仅按他们原来的风格讲述新的故事,而且大量改编他们原有的小说作品,这些影片很快形成了一种电影的文学叙事模式,有效地改变了早期中国电影叙事单薄、幼稚、粗糙乃至低劣的原有状况。包天笑根据自己小说改编的影片《空谷兰》故事时空跨度相当大,且转换自然、自如,叙事从容、流畅,情节跌宕起伏,事件环环相扣,结构相当严谨、完整,对主人公纫珠和柔云的性格和心理都有鲜明而细腻的表现。他的《梅花落》叙事更加复杂,但虽然故事错综复杂,却叙述得井井有条,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通过巧合、通过伏笔与呼应,不仅将几条看似不甚相干的线索如李敦被害案、常家的财产纠葛以及很久以前的穆淡庵女儿被劫事件有机地结构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情节推向高潮。注重讲故事,而且讲述线索纷纭、错综复杂的故事,在故事中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这无疑是典型的文学叙事。

不只是根据小说改编的影片保留了原著的文学叙事,鸳蝴文人的许多原创电影也同样表现了文学叙事的特点,如《风雨之夜》、《她的痛苦》、《多情的女伶》等,故事性都非常强,尤其是《多情的女伶》,不仅写革命、写流亡、写爱情,故事曲折生动,而且展现了广阔的社会、时代背景,在内乱的大背景下表现人物的命运。

尽管从某种意义上看,文学化叙事并不非常利于电影作为视听艺术之本质特征的充分表现,因为毕竟电影不是文学;但中国电影的情况有其特殊性:一方面,中国电影在技术上一直比较弱,而在技术不强、视听效果不佳、影像难以展现其自身魅力的情况下,电影只能依靠像文学(小说)那样“讲故事”来吸引观众了———鸳蝴文人参与电影创作之前的国产影片之所以被观众唾弃便

是因为它们视听既差,故事也讲不好;另一方面,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叙事文学传统,长期的叙事文学审美经验不仅培养了人们对文学叙事的兴趣与习惯,而且形成了对“故事”的广泛期待———读小说如此,看戏也如此,看电影当然同样如此。惟其如此,擅于“讲故事”的鸳蝴文人电影才能迅速得到广大观众的接受和认同,并成为上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的主流。

在文学创作中,有“注重故事”和“淡化故事”的区别,一般来说,前者被理解为“传统”和“通俗”,后者则被视为“现代”(西化)与“高雅”。因此,指出鸳蝴文人电影对“讲故事”的注重和强调,便意味着对其叙事通俗化的认定。如果说文学化叙事使鸳蝴文人电影有效地呼应了中国观众的传统审美经验,那么,叙事的通俗化则使鸳蝴文人电影更能适应以通俗为重要特征的海派大众文化语境的基本要求。

或许正是因为既与海派文化保持一致,也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遥相呼应,所以鸳蝴文人电影所采用的通俗文学叙事不仅确立了20年代海派电影的基本叙事模式,也成为了一个世纪以来整个中国电影创作所不断继承的重要传统:尽管鸳蝴文人电影本身在30年代就被左翼电影所取代,但左翼电影只是以社会批判代替鸳蝴文人电影的道德批判,其通俗文学叙事的模式实际上并没有改变———明星公司邀请左翼作家做“编剧顾问”与邀请鸳蝴文人给他们写剧本虽然都是为着商

业牟利的目的,但对鸳蝴文人,他们注重的是其文学写作,希望借此改变当时电影叙事贫乏、粗

糙的状况;而对于左翼作家,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其所代表的“革命”,因为此时电影叙事已相当成熟,只是社会热点或生活时尚发生了变化———“革命”取代了才子佳人的恩怨情仇。他们可以承认“鸳鸯蝴蝶”已经过时,但却并不认为鸳蝴文人电影所创立的通俗文学叙事已经失效,所以,在他们的要求或影响下,夏衍等人所参与创作的大量具有巨大商业效应的左翼电影如《时代的儿女》、《女儿经》、《风云儿女》甚至《狂流》等用以承载“革命”内容的仍是通俗文学叙事模式。同时期的别的影片、40年代乃至解放后十七年的许多电影也是如此。这种通俗文学的叙事传统对于当下遭受美国高科技电影和国内商业化转型双重挤压的中国电影创作无疑更具有重要价值。

当年郑正秋代表明星公司拜托包天笑给他们写电影剧本时,包天笑还从没见过电影剧本,不懂得怎样写。但郑正秋说:“这事简单得很的,只要想好一个故事,把故事中的情节写出来。”包天笑说:“这只是写一段故事,怎么可以算做剧本呢?”郑正秋说:“我们就是这样办法。我们见你先生写的短篇小说,每篇大概不过四五千字,请你也把这个故事写成四五千字,或者再简短些也无妨。”听郑正秋这么一说,包天笑便觉得“那真是简单不过的”,于是就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了他的电影编剧生涯。这里说明,当时鸳蝴文人给电影公司编的剧本其实仍是一种类似于小说的文学作品。事实上,鸳蝴文人虽然对电影也感兴趣并且投身于电影创作,但如前面所述当时的中国电影更需要的是他们的文学,他们顺应了这一需求并在无意中造就了一种文学化的电影;进一步地,当写电影与写小说于他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时,他们便用电影来延续他们的文学创作。

除了让拍摄在胶片上、放映在银幕上的电影具有文学特征,他们还曾经将电影变成一种专供阅读的形式:既将供拍摄之用的电影剧本———“本事”写得适合于阅读,还将已完成的影片也用纯净、高雅而优美的文言改写成故事(也称“本事”,或叫“电影小说”、“影戏小说”),一同刊载于影院说明书或各影片公司编辑的“特刊”。那时沪上几乎所有影院都有这类“说明书”,大多数影片公司都出过这样的“特刊”,“写”电影风行一时,“读”电影也风行一时———“积面成帙”的说明书被当成了“绝妙的小说集”。当然这些不是一般的小说或小说集,而是一种直接诞生于电影的文学种类,是一种“供阅读的电影”或“写电影的文学”。

如果说新感觉派模仿电影的创作诠释了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弗兰克首先提出的“空间形式”概念,为现代小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那么鸳蝴文人的“将电影写出来以供人们阅读”则无疑以一种新的类型拓展了传统的文学创作领域。更有意味的是,这种“写电影/电视剧的文学”在今天也正在大量出现:许多作家一方面从原来单纯的小说、散文或诗歌创作转而兼写电影、电视剧剧本;另一方面,也经常将已摄制完成的影片或电视剧改写成同名电影或电视剧小说,文字和影像作品先后或同步发行。这或许是大众文化时代,视听媒介飞速发展猛烈冲击印刷媒介同时也促使其逐渐转型最终走向二者融合的时代文化特征在作为文化产物的文学、艺术创作上的典型表现,由此也可以看到鸳蝴文人创作电影和创作“写电影的文学”的时代与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的文化相似性。而如果承认了这一点,便不难肯定鸳蝴文人创作对于现代文化的表达和对于当代文学、艺术乃至文化建设的重要启示:在以视听文化为特征、视听语言正在逐渐取代文字语言成为艺术的主要介质的现代大众文化时代,文学应当如何发展?文学家应该有何作为?

鸳鸯蝴蝶派

鸳鸯蝴蝶派 导读:发端于20世纪初叶的上海“十里洋场”的一个文学流派。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炮火轰开清朝闭关自守的大门,接踵而至的是租界的霸占,洋场的开辟,半封建半殖民地大都市的畸形生活,以乌烟瘴气,光怪陆离的容貌呈现于人们眼前,于是反映这种都市的作品也应运而生。鲁迅说:“有了上海的租界,──那时叫作‘洋场’,…… 有些才子们便跑到上海来。”他们最初热衷的题材是言情小说,写才子和佳人“相悦相恋,分拆不开,柳荫花下,象一对蝴蝶,一双鸳鸯”(《上海文艺之一瞥》),并因此得名而成为鸳鸯蝴蝶派。这一派的早期代表作为徐枕亚的《玉梨魂》,是用四六骈俪加上香艳诗词而成的哀情小说。 鸳鸯蝴蝶派是以“游戏笔墨,备人消闲”为其主要宗旨。它们的期刊、小报曾标榜“本杂志不谈政治,不涉毁誉”,“有口不谈国家……寄情只在风花”。它们的作品也大都以“消闲”、“遣愁”、“排闷”、“除烦”为目的。在20年代初,《文学研究会宣言》中曾严正批驳“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工具,就是针对鸳鸯蝴蝶派而言的。茅盾在1922年对这一流派的实质下过中肯的评断:他们的“思想上的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游戏的消遣的金钱主义的文学观念”(《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 鸳鸯蝴蝶派是一种以迎合有闲阶级和小市民的庸俗口味为目的的都市文学。他们视作品为商品,为了竭力倾销这些“商品”,自然就不能不随波逐流,以适应洋场的“五方杂处,三教九流”的需求。

作品的内容也不得不随着他们特有的读者层的趣味为转换:有时是言情小说,有时是“黑幕小说”,有时又转换成以“侦探”、“武侠”最为热门。因此,这一流派的作品内容极为驳杂,举其要者大致可分为言情、哀情、社会、黑幕、娼门、家庭、武侠、神怪、军事、侦探、滑稽、历史、宫闱、民间、公案等等类别。早期鸳鸯蝴蝶派仅仅以言情小说为主,后来要将如此庞杂的内容塞进狭义的鸳鸯蝴蝶派的框子中,似乎不大贴切。于是有人以他们早期的最有影响的《礼拜六》杂志名之,统称之为“礼拜六派” 鸳鸯蝴蝶派的全盛时代是在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之间,特别是袁世凯复辟帝制前后。这是由于辛亥革命后中国仍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袁世凯复辟帝制而掀起的复古狂潮,使社会呈现了一派沉滓泛起的颓败局面,鸳鸯蝴蝶派的作品便泛滥充斥于市场。这时,鸳鸯蝴蝶派作者中除了不少“封建才子”和“洋场文豪”之外,又增添了一些不愿在浓重的政治暗夜中继续探索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从反袁斗争中离开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辙,投入了鸳鸯蝴蝶派的圈子。五四运动以后,该流派虽然多次受到新文学营垒的冲击和批判,报刊阵地和读者面都有所缩小,但仍然在市民读者中流行。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才在祖国大陆上失却了他们生存的土地。因为这一流派基本上与民国相始终,所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曾被称为“民国旧派文学”。鸳鸯蝴蝶派创作的小说《广陵潮》 鸳鸯蝴蝶派从主导倾向而言,是一个消极的病态的文学流派。但

(完整版)中国电影史资料

传播文明的影戏(1905—1931) 寻梦《定军山》 1896年8月2日,电影这个“新奇玩意”出现还不到8个月,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大张旗鼓地放映了最初的影像。虽然这次放映未必是中国电影放映的第一次,但至少在迄今为止发现的史料中,这是最早的记录。 一百多年过去了,那一天随着放映机的转动,投射在银幕上的影像都是些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接下来的若干年里,上海、北京、天津等地的报章所登载的影戏广告,却告诉我们一百年前的中国人看到的是怎样的影像:1902年,上海著名的娱乐场所张园上映新片的广告,开列的影片目录中有:“花旗、法国大赛珍会”(即英法世界博览会),“美国大战哑非利加”(即美西战争),“中国拳匪大战大沽口”(即中国的义和团事件)。这些刚刚发生不久的世界大事,已经进入中国人的视线。当时的人们就“赞叹那做电影的人,搜索枯肠,想入非非,真是世界上无声的大教育家”。然而,这“无声的大教育家”在很多年里,始终都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中国人所能看到的只是外国人摄影机里的中国。 正如洋火、洋油等许多舶来品一样,中国人最初把电影这一舶来品称作“西洋影戏”。就像许多西方文明总是首先在上海登陆,但真正拿起电影摄影机的中国人却是守着皇城根的北京人。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购买了一套法国制木壳手摇摄影机,并说服适逢60大寿的菊坛泰斗谭鑫培站在摄影机前,开演了京剧《定军山》“请缨”、“舞刀”和“交锋”等三个片段。开拍前,任庆泰对刘仲伦等年青技师说,“别让洋东西唬住,没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活动照相吗?” 当《定军山》在任庆泰自己的产业——大观楼影戏院放映时,京城的戏迷奔走相告,京城的第一批专业影迷就此产生。“西洋影戏”与国人最主要的娱乐项目——听戏,恰到好处地融合了。中国人的夜生活由此悄然转变,电影院每天早晚各放一场,每张票一至二角,男女分座几乎是所有电影院的规矩。在天津,权仙影戏院为便于晚场的观众回家,还“特向电车公司定下电车数辆,每夜散戏,候于园左,以送抵城之客”,看电影已成为生活的时尚。 遗憾的是,关于《定军山》的记录,我们只见于文字。中国电影资料馆现存中外影片27200多部,1922年上海明星公司出品的三本短片《劳工之爱情》,是馆藏影片中年份最久的故事片。就是在这一年,郑正秋、周剑云、张石川等同道中人组成明星影片公司,同时,在拍摄现场开始使用由陆洁翻译的一个名词“导演”。 传播文明的影戏(1905—1931) 第一个繁盛时期 1913年元旦,临近外滩的香港路一方空地上,一群文明戏演员出演了一部名为《难夫难妻》的影片。这是郑正秋根据家乡广东潮州婚姻旧俗而构思的故事短片,批判了在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虽然政府已明令小学男女同校,但在摄影机前表演的演员还是清一色的男性,片中的女角也由男性演员担任(同年,香港华美影片公司拍摄了《庄子试妻》,严珊珊扮演丫环,成为中国第一个女演员)。简陋的布景借用于文明戏班,挂衣钩、自鸣钟和新式

微电影创作个人总结

《微电影制作》项目个人总结 这次摄像拍摄是我第一次拍摄。虽然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我一共才拍摄了大约十分钟,但是我觉得,在短短的十分钟里,我掌握了摄像的一些基本操作,以及剧本的分镜头脚本创作。对于这次摄像,我的心得体会如下: 1、在拍摄前一定要选好主题,有一定创意,否则吸引不了观众的眼球。例如,之前有好多同学都在校园拍摄了爱情类微电影,当同学们开始观看的那一刻就已经预知到了结果,导致很多微电影有好多人都没有看到最后就已经关闭了。我们这次在选材上特意选择了爱情与哥们情谊的主题,虽然我们的的操作还存在一定不足,但在主题的选择上较别的主题有了很大的突破。 2、关于拍摄时使用摄像机的技巧。托住摄像机的姿势要正确,拍摄时尽量让摄像机放平在水平状态。那样,画面才会端正。如果机没有放平,画面可能会左右倾斜,这样在观看的时候很容易给观众头晕眼花的感觉,所以在拍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摄像机的把握,要保持镜头的稳定,不要频繁移动镜头。如果拍摄时没托稳机或是频繁的移动镜头,都会造成画面不稳定。 3、换拍摄镜头前要停留数秒。为方便观众了解画面,转拍另一画面前最好让镜头停留几秒钟的时间。但是,如果拍摄同一主体时间太长的话,录象也会流于呆滞和沉闷。所以,不要拍时间太长和太短的镜头,5秒钟或者10秒钟是拍摄每个镜头的理想长度。 4、开始拍摄第一个镜头时应用全镜方式。这样画面影像比较稳定,更容易让观众了解画面的整体环境。接下来再拍摄主体,这样会更容易突出主体,也符合观众的视角习惯。 5、最后是关于剪辑和编辑的问题,在剪辑的过程中对于软件的熟悉度还远远不够,没有花心思的研究和学习上面,关键还是拍摄的过程中出问题,导致对剪辑的信心不是很大,没有很大的兴趣。在剪辑的问题上以后还要加倍的补回来,虚心学习。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知道了我的不足之处是:我只是掌握了最基本的简单的拍摄操作,对摄像技巧仅仅是用了推拉和移,还未敢操作运用摇、跟和甩,对技巧的综合运用也还很生疏。 不过,我对这次实验总体上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基本达到了老师以及我自己要求的实验效果。以后再有机会摄像,我相信我会努力

冯骥才资料

冯骥才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生于天津。青年时代从师于北京画院画师恵孝同研习宋元绘画,并问道于吴玉如先生,学习古典文学。曾在天津书画社专事摹古。文革中饱受磨难,得以深谙社会人生。文革后登上文坛,为新时期文学重要作家。后重拾丹青,开创中西兼容、清新精雅、意境隽永的画风,海内外有“现代文人画”之称。 冯骥才兼为文化学者,二十世纪末以来投身文化遗产抢救,影响深远。现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以及开明画院院长,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冯骥才,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杜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在天津,不知道冯骥才的人可能很少,他那1米90多的大个子在街上一晃荡,便有人喊:大冯,忙嘛呢?来套煎饼馃子吧!大冯的确是忙,特别是近几年,很少老老实实地在家呆着,要么到处开会,为保护民间文化奔走呼号,要么跑到乡村田野,亲自踏勘民间遗存。有一回,我碰到他的夫人顾同钊,便说,劝劝大冯,别那么拼命,毕竟是60多岁的人了。顾大姐无奈地笑了笑,说,你让他闲着,他不是这痒就是那疼,出去疯跑,倒啥病也没了,唉,老黄牛,吃苦受累的命! 冯骥才是以小说名世的,至今,各种版本和各种文字的作品,已经出了150多种,摞起来比他还高,真正的著作等身,海内外的读者熟悉他,多是通过这些作品,因此,他的主业,应该是个作家。而他偏偏又有着绘画的才能与灵性,他的每一幅画作,都同他的小说一样,具有震人心魄的力量,其中的文化内涵,非一般的画家所能超越。两条腿走路,使大冯面前的路越走越宽。这几年,大冯又成了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到处游说并付诸行动,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民间文化的保护上了。走到今天这一步,可以说与他的文化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他的不少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他对民族文化的独到见解以及注脚,这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要暂时放下写作,去做这费力讨好的事情了。 冯骥才的第一次“走偏”,大概是在1994年,当时,天津正在搞大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而破败不堪的老城,将在这股洪流中消失,这势必会造成对一些文化遗存的毁灭性破坏。冯骥才忧心如焚了。冯骥才茶饭不思了。可一个没有决策权的文人,除

论鸳鸯蝴蝶派的兴起(一)

论鸳鸯蝴蝶派的兴起(一) 对于鸳鸯蝴蝶派的研究,近年来有过度拔高的倾向,这应该是对过去全盘否定的一种矫枉过正,或许还有其它什么原因。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对鸳鸯蝴蝶派的兴起进行考察,提出它是晚清社会改革,尤其是废除科举的一个必然结果。循此,进一步研究了鸳鸯蝴蝶派作为一个职业化的社群如何进入口岸城市社会,成为一个结构性的社会共同体,解释了它的兴起的历史必然和经济基础。同时对鸳鸯蝴蝶小说的读者群体,即市民阶层进行了意识形态分析,指出市民文化对鸳鸯蝴蝶派文学价值生成的规约性和局限性。 引言:鸳鸯蝴蝶派的发生之成为问题 围绕“鸳鸯蝴蝶派”,似乎打了将近一个世纪的笔仗。自从它刚一诞生,就有来自外界很强烈的反应。最早为之总结,并发攻击的应该算1915年梁启超的《告小说家》,1再后来是钱玄同、周作人、鲁迅、郑振铎、沈雁冰等一大批新文学家的猛烈抨击。之后断断续续,对鸳鸯蝴蝶派的声讨仍是不绝于耳。在当时众多的责骂嘲笑声中,鸳鸯蝴蝶派作家们似乎并不为之所动,依然是我行我素:你说我是鸳鸯蝴蝶派,我就接受你的称谓,你骂我是“文丐”,我就用“文丐”的笔名发表文章。2只有到了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鸳鸯蝴蝶派得以存在的经济和政治基础才真正完全丧失,在文化上自然没有了立脚之地,作为一个流派便很快风流散。这时的批评更多的来自于文学史的写作。20世纪50、60年代几本通行的文学史几乎不约而同地称鸳鸯蝴蝶派为“小说逆流”、“小说的反动”、“文坛逆流”之类,3似乎要牢牢地把它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但事情还没有这么简单。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0年市场经济地位确定之后,中国文坛便不期然涌现出大量休闲、娱乐、武侠之类的作品,似乎又接续了中断了将近半个世纪的香火,鸳鸯蝴蝶、风花雪月、江湖武侠等等被尘封多年的东西又潮水般涌来。文学研究界对此也并非无动于衷,“超越雅俗”、“鸳鸯蝴蝶派‘倒是中国小说的正宗”、“被压抑的现代性”等命题也接踵而至4,纷纷为鸳鸯蝴蝶派争取理论的合法性和现实的合理性。在思想解放的旗帜下,在追求学术独立的口号下,抑或在追求学术研究的创新和突破的一片呼声中,鸳鸯蝴蝶派连同张爱玲、苏青等人的价值放在新的天平上被重新掂量。于是,在放逐诸神,推翻典范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重造新神,再立经典。所谓“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经过多半个世纪的埋没,鸳鸯蝴蝶派重新被打捞出来,几经打磨,又放光彩。 一个文学流派,乃至一段文学史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遭到贬抑,悄然隐入历史的背景中,而在另一个特定的时期又复被重新发现,得以复活,给它重新赋予意义,这其实是平常的历史现象,古语称之为“借尸还魂”,用当下时尚的语言叫做恢复“文化记忆”,重理“思想资源”。尘封多年的鸳鸯蝴蝶,在20世纪末叶的中国文坛和学界又翩翩飞舞,而且愈加色彩斑斓,这其实是人们重新挑剔出一段遭到压抑的历史线索,为当下的某种思想困境寻找突破的一种策略。似乎不必煞费苦心地去寻找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支撑——这样做倒不是因为其间涉及的线索和面相太过复杂,只是因为如若单纯究诘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内容,往往又会遮蔽掉另一些更重要的认知向度。比如说,你可以指出自上个世纪80、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研究界对鸳鸯蝴蝶派——乃至对整个50、60年代否定或批判过的文学流派、作家作品——开展了持续不断地历史面貌的“恢复”工作,其实是配合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即所谓“思想解放运动”,不过是文学上的“拨乱反正”,仍然是一种政治行为,只不过这种政治行为与80年代以前的方向恰恰相反而已。你还可以进一步指出鸳鸯蝴蝶派以及张爱玲等海派文学家的重新发掘,他们作品中的通俗性、市民性、娱乐性被给以重新评价,甚至被推至高出另一些新文学作家——比如鲁迅和茅盾——的作品水平的地位,也不过是与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商品化、市场化地位的确立有关,因为文学的商品价值、文学运作的市场形式、文学创作的商品取向、文 学价值的货币化评价标准等等这些现今流行的东西,都在鸳鸯蝴蝶派那里,在鸳鸯蝴蝶派发

中国早期电影发展 中英对照

1.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Movie 1、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 At the move of the 19th century, the movie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1896,a Western movie was shown in Shanghai, which was the first movie showing in China. In 1905,a photo studio in Beijing made the first Chinese movie , which was only a collection of scenes from a Beijing opera based on the classical novel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In the early thirties, many revolutionary movies were produced, such as Spring Silkworms, Plunder of Peach and Plum , Three Modem Women , The Great Road,Song of the Fishermen,and Crossroads. These movies reflect the realities of society and the wishes of the people. 19世纪末期,电影引人中国。中国第一部引进的西方电影于1脱年在上海上映。1905年,北京一家照相室选取京剧传统曲目《三国演义》的一些简单场景制作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在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最初30年中,创作了许多革命电影,例如:《春蚕》、《桃李劫机《三个摩登女性》、《大路》、《温光曲》、《十字街头},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状和人民的愿望。1电影.jpg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many progressive movies were made, such as Defend Our Land, The March of Victory, The North is Ours, Sons and Daughters of China,and The Snowy Taihang Mountains. The movies reflected the people's requirement for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抗战期间,许多进步电影诞生了,例如《保卫我们的土地》、《胜利进行曲》、《华北是我们的》、《中华儿女》、《风雪太行山》。这些电影都反映了人民要求坚持抗战的强烈愿望。 After the victor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a great number of excellent movies were produced , Such as Remote Love , Along the Songhua River,Eight Thousand Li of Cloud and Moon, and The Spring River Flows East. All of them areαbout the people's life or struggles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抗战胜利后,中国电影发行了如《遥远的爱》、《松花江上》、《八千里路云和月》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大批反映抗战时期人民生活和斗争的杰出电影。 In the liberated areas, the founding of the Ya'ann Movie Group mark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people's movie industry. This group shot valuable documentaries which included yan'an and the Eighth Route Army, Dr. Norman Bethune, and Nanniwan. In 1946, the Yan'an Movie Studio was founded and recorded part of the Liberation War. In October, the Northeast Movie Studio was established. Its main productions were seventeen newsreels entitled The Democratic Northeast. 在解放区,延安电影团的成立标志着人民电影事业的开始。先后拍摄了《延安与八路军》、《白求恩大夫》和《南泥湾》等一些价值很高的纪录片。1946年,延安电影制片厂成立,出品了一些解放战争的影片。10月,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主要作品为《民主东北》17部系列新闻片。 Many old progressive movies made befor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dopted the realistic style; therefore they reflect Chinese society and the lives of the people and show sympathy for the poor. Early movie-makers owned clear purpose of their work: to make movies which could entertain the ordinary people so that they managed to make the plot development, customs and habits , language and acting of their movies conform to the tastes of the audience. Obviously, the pioneers of China's progressive movie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vie industry. 建国前很多进步影片采用了现实主义形式,对中国社会、民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力,这些影片

微电影创作微电影创作技巧

微电影创作微电影创作的技巧 精思广告具有丰富的视频制作经验,至今已拍摄超过1000条TVC广告、宣传片、专题片、形象三维动画、微电影等作品,为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提供年度视频服务,长期服务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外知名品牌、4A公司,包括食品业、重工业、制造业、医药业、高新科技产业、轻工业等不同行业和领域,拍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亚洲及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精思广告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视频制作经验,始终保持制作优秀视频的初心,精心制作每一部视频作品。我们秉持匠心精神,整合了全国一线、二线知名导演以及资深制作团队,对于企业宣传片,我们自身形成了别树一格的创意技巧和拍摄风格。精思广告创新思维、精心策划,只为了出品更具有性价比,影片质量更可控的优秀视频作品。 1.正确认识画面构图 在影像画面的构图中,有主体、陪体、前景、后景、环境等几个要素。构图处理的如何,取决于画面主体表现的是否成功,以及主体与陪体等的相互关系处理是否得当。 (1)主体,即电视画面中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画面主体既是反映内容与主题的主要载体,也是画面构图的结构中心。它可以是某一个被摄对象,也可能是一组被摄对象;主体可能是人,也可以是物。 (2)陪体是指与画面主体有紧密联系,在画面中与主体构成特定关系,或辅助主体表现主题思想的对象。

(3)前景在电视画面中,位于主体之前,或是靠近镜头位置的人物、景物,统称为前景。前景有时可能是陪体,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环境的组成部分。 (4)后景与前景相对应,是指那些位于主体之后的人物或景物。一般来说,在电视画面中的后景多为环境的组成部分,或是构成生活氛围的实物对象。 (5)所谓环境是指,画面主体对象周围的人物、景物和空间。环境包括前景、后景及背景,背景是指画面中位于主体背后的景物,属于距镜头最远端的“大环境”的组成部分,可以是山峦、大地、天空,也可以是一面墙壁或一扇窗户。 画面构图诸要素的相互关系是,主体在内容上占有统帅的地位,在构图形式上起着主导作用。在摄像时首先要考虑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安排和大小比例,然后再决定和安排其余的视觉形象,如陪体、环境、空白等的形象大小、数量多少和位置所在。拍摄时要根据主体的情况对陪体加以取舍和布局。 前景在拍摄画面中也有其特殊作用,如可以帮助主体直接表达主题、交待内容,表现时间概念、季节特征和地方色彩,表现拍摄现场的气氛,比如用花朵、柳絮、枫叶、冰柱、芦苇等做画面的前景,可以给观众以鲜明的季节印象,还可以用来与主体形成某种蕴涵特定意味的对应关系。 后景位于主体之后,可以表明主体所处的环境、位置及现场氛围,并帮助主体揭示画面的内容和主题。整体而言,它可以使画面产生多层景物的造型效果和透视

《影视鉴赏》期末考试(20)答案

《影视鉴赏》期末考试(20)答案 姓名:周** 班级:默认班级成绩:95.0分 2016年7月16日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电影《维洛尼卡的双重生命》开启了现代主义电影经典的叙事模型,即()。 1.0分 ?A、倒叙 ?B、自我分裂 ?C、时空穿插 ?D心里独白 ? 我的答案:B 2 下列电影中,不含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是()。 1.0分 ?A、《厨师大盗和她的情人》 ? ?B、《燕尾蝶》 ? ?C、《大话西游》

? ?D、《黄土地》 ? 我的答案:D 3 库勒的“游戏冲动说”中,能够缓和感性、理性冲动间矛盾的“游戏”是指()。 1.0分 ?A、艺术创造 ? ?B、辩证思维 ? ?C、社会交往 ? ?D、阅读和体验 ? 我的答案:A 4 格里菲斯的代表作有()。 1.0分 ?A、《放大》 ?

?B《爱情三部曲》 ? ?C、《39级台阶》 ? ?D、《一个国家的诞生》 ? 我的答案:D 5 下列关于希区柯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0分 ?A、他是一名电影摄影师。 ? ?B、他被称为悬念大师。 ? ?C、他受弗洛伊德影响,其电影里有很多精神分析因素。 ? ?D、他有一个喜好,其所有电影中他都会露脸。 ? 我的答案:A 6 下列主张,不属于中国80年代新纪录电影运动中第四代导演倡导的是()。

1.0分 ?A、电影语言现代化 ? ?B、电影要反映现实本身 ? ?C、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 ? ?D、长镜头理论 ? 我的答案:C 7 下列关于巴赞的电影思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0分 ?A、巴赞反对长镜头理论。 ? ?B、巴赞认为电影的产生来源于我们的木乃伊情结。? ?C、巴赞赞同人道主义精神和理想。 ? ?D、巴赞提出了“总体现实主义”说。 ?

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档案考研招生简章 招生人数 报考要求

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试题类型 《文艺理论》试题(150分) “文艺理论”部分(75分) 一、填空题(每题1分,计10题,共10分) 例如: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是()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3题,共15分) 例如:情节 三、论述题(每题25分,计2题,共50分) 例如:试论典型性格与典型环境的关系 “电影理论”部分(75分) 一、填空题(每题1分,计10题,共10分) 例如:运动镜头开始的画面为(),终结的画面为()。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3题,共15分) 例如:场面调度 三、论述题(每题25分,计2题,共50分) 例如:“作者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你对此有何看法?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中国电影资料馆考研专业课辅导

《中外电影史》试题(150分,中外各占一半) 一、填空题(每题1分,计20题,共20分) 例如:()导演的影片《小城之春》是()影业公司1948年出品。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6题,共30分) 例如:“孤岛”电影 三、论述题(每题25分,计4题,共100分) 例如:有人把我国新近崛起的一些青年导演称为“第六代”,试比较第五代导演与他们的创作特点? 研究方向: 01、电影理论与美学 02、中国电影史 03、当代中国电影 04、外国电影研究 05、电影档案 06、影视创作及理论 07、电影产业 招生人数:20人。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中国电影资料馆考研专业课辅导

考试科目 初试: 1、思想政治理论 2、外国语(英、俄、日任选一种) 3、文艺理论(含电影理论) 4、中外电影史 复试: 1.笔试:影片分析 2.面试 备注: 1、复试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考试科目为影片分析。 2、各研究方向录取名额,根据考试成绩确定,并可相互调配。 【补充资料】 先锋电影理论: 六七十年代出现在美国的现代主义电影美学理论,阿莫斯?福杰尔发表的《电影作为破坏的艺术》,被视为先锋电影美学理论的经典,认为整个电影史就是自我破坏和破坏资产阶级社会准则、价值观念及政治、宗教、伦理等模式的过程,与现代主义的其他流派相比更为政治化,形式也更为开放,然而在破坏传统电影育明教育独家专注中国电影资料馆考研专业课辅导

新论鸳鸯蝴蝶派与张恨水的_金粉世家_

新论鸳鸯蝴蝶派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 余雪莲 (湖北教育学院公共课部,武汉 430205) 摘要:“鸳鸯蝴蝶派”的兴起不是偶然的。作为上海这个自开埠以来经济与文化发展最为迅猛,半封建半殖民地特征最 为明显的大都市的社会生活,既为这派文学准备了客观的历史条件,也为它的发展和繁衍提供了合适的土壤. 关键词:新论鸳鸯蝴蝶派;张恨水;《金粉世家》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687(2004)03-0015-03 作者简介:余雪莲(1974-),女,湖北随洲人,湖北教育学院公共课部,讲师,文艺学硕士。 一 ① 在我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有各式各样的消闲文学。为此,提出文学主张亮出公开而完备的旗号,以主张文学的娱乐性、消遣性、趣味性为标帜,集合起一批作家,写出大量作品形成庞大的流派,在旧中国文坛上发生过较大影响的,却是这个名声不佳的“鸳鸯蝴蝶派”。 鸳鸯蝴蝶派并非一个有组织的文学派别,最初因一些写言情小说的作家常写“才子”与“佳人”“相悦相恋,分拆不开,柳莺花下,像一对蝴蝶,一双鸳鸯”,亦即其笔下常写的爱情故事离不开“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的范围,故而由读者与评论界公认其名。 从文学继承关系看,“鸳鸯蝴蝶派”孕育并脱胎于晚清文学,与晚清小说有着不可分解的血缘关系。所以,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分析清代小说四派(拟古、讽刺、人 情、侠义)及其未流时,即将“鸳鸯蝴蝶派”发时期清末文坛上的小说,概括为这四派的末流,其中便包含了这派早期的作品。 在主要表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需要,反映旧民主主义要求的晚清进步文学与“五四”新文学运动之间,“鸳鸯蝴蝶派”的兴起不是偶然的。作为上海这个自开埠以来经济与文化发展最为迅猛,半封建半殖民地特征最鲜明的大都市的社会生活,既为这派文学的准备提供了客观的历史条件,也为它的发展和繁衍提供了合适的土壤。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出现和发展,也是过渡时代不同文化在冲突与交融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文学选择。时代对文学的选择有多种方式,但在通常情况下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外部的总体的干预,这种干预决定文学发展的方向;一种是内部的决定文学构建的文化特质与发展形态的自我变异。 到“五四”前夜,“鸳鸯蝴蝶派”便由发展而日渐繁荣。由 于这派文学承袭着我国传统小说中志怪、传奇、讲史、神魔、人情、狎邪、讽刺、谴责、侠义和公案小说的遗风流绪,一些作品继续采取文言及白话章回体形式写作,其中有的作品,曾肆意宣扬封建节烈观、道德观,有一些狎邪和黑幕小说,成了展览恶德秽行、攻讦阴私之作,因而在“五四”之后,受到新文学阵营猛烈的批评。而这一流派最有名的作者当数杰出的“五虎将”:徐枕亚、李涵秋、包笑天、周瘦鹃、张恨水。其作品中最有名的是所谓“四大说部”:《玉梨魂》、 《广陵潮》、 《江湖奇侠传》、《啼笑因缘》。 抗日战争前,“鸳鸯蝴蝶派”的繁盛,不只证明了通俗文学的内在价值不容轻视,更主要的是它的流行趋势,总是提醒文学批评家绝不可忽视文学作品与读者、与文化消费市场、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 “鸳鸯蝴蝶派”之所以走向繁盛,正是由于这派作者懂得,为文化商品市场,即为都市市民读者的欣赏兴趣写作。所以,他们的小说取材十分广泛,尤其注重题材的传奇性、秘闻性。在故事情节架构与审美信息传导上,这派作者大多采取读者的传统形式,偏重于用强化故事悬念的办法,来拓展读者的审美期待心理,并且注重在轻松、热闹、伤感的场面与氛围中,表达读者所关切、所能接受的、不离不违世俗人情与人伦常态的思想感情。这部分通俗小说的共同特点是:在继承鸳鸯蝴蝶风格“重趣味”、 “重娱乐”的基础上,注意吸收西方现代派艺术的某些技巧,多以现代都市市民阶层纷繁多姿的婚恋故事为创作的题材,在哀情、艳情、苦情、悲情或婚姻家庭的情爱故事里,驰才情,弄文彩为生。同时,这类小说中有的也增加了哲理的渗透和人性的解剖、文化的反思的因素,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也往往打破了单纯注重情节编造为基础的传统构思,刻意讲究小说技法。因而这一时期不少言情小说,其美感已不 ①收稿日期:2004-02-10 2004年5月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May.2004第21卷第3期 Training and Research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Vol.21 No.3

中国电影史简答题总结

中国电影史 第一章“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年~1932年) 1、投机性的电影生产对中国电影初期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答:中国最早的一些电影企业大部分都是为了商业投机的目的而兴办的,缺乏坚实的经济技术基础,创作上低级趣味,粗制滥造,脱离时代,脱离人民生活。 但也有一批有志之士对中国电影事业和艺术基础的奠定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如商务印书馆成立活动影片部,坚持严肃的制片方针,可以说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认认真真地把电影作为一种事业来办的开端。 还有一些人虽然开始也是以投机为目的涉足电影,但最终致力于电影事业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如“明星”电影公司等一些影片公司,形成了一批比较稳定的电影生产队伍,成为左右中国电影市场的主要力量。这些电影公司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功罪各有不同,但它们的出现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有了这种事业的基础,中国电影才有可能在艺术上逐渐进步。 2、郑正秋在中国电影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答:郑正秋是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也是早期最主要的电影艺术家。他早年以“药风”为笔名从事戏剧评论,主张戏剧应是改良社会、教化民众的工具,对提倡新剧、改良旧剧做了不少工作。郑正秋坚持主张以艺术形式进行社会教化的方针,把他丰富的戏剧经验运用到电影创作中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1923年由他编剧、张石川导演拍摄了长故事片《孤儿救祖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艺术形式上,《孤》没有像当时大多数中国电影那样盲目模仿西方电影,而是从中国传统的叙事艺术和舞台戏剧学习了许多表现方法运用到影片拍摄之中。《孤》是中国电影成为一种有民族特色的、独立的艺术形式的一个开端。它的成功不仅在经济上拯救了“明星”公司和初兴的中国电影事业、促进了对电影的投资,而且在艺术上奠定了郑正秋在当时电影创作界的领导地位,推动了他的艺术主张的传播。这部影片的成功在使“影戏”风格在中国电影发展中占据主流地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电影编导,郑正秋在艺术创作上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郑正秋作为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其主要的功绩并不是把某种电影语言的具体表现手段介绍到中国来了,除了在电影事业的开拓方面的功绩之外,最主要在于他开创了中国电影从现实社会生活和从戏剧舞台艺术方面吸取丰富的创 作养料的优良传统,为中国电影艺术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3、如何看待田汉等人早期的电影主张? 答:在知识分子加入到电影行列之中,田汉早期的电影主张提得最明确,也最有代表性。田汉1926年组织了“南国电影社”,筹拍了《到民间去》和《断笛余音》两部带有明显民粹派色彩的影片。田汉把电影看作是

浅析微电影创作中的剪辑技巧word精品文档18页

本科毕业创作、设计报告书 题目作品:微电影《漂》 综述:浅析微电影创作中的剪辑技巧专业:艺术设计(平面方向)完成日期:2019.05.30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创作、设计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作品和作品综述中不包含其他人已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参与同一工作的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作品综述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日期:2019.05.30 本创作、设计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毕业创作、设计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毕业创作、设计及送交毕业创作、设计复印件,允许毕业创作、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毕业创作、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生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2019.05.30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毕业创作、设计立题卡 课题名称作品:微电影《漂》 综述:浅析微电影创作中的剪辑技巧 出题人曹文防 课题表述(简述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完成课题的条件、成果形式 等) 1.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 微电影的叙事构建中除了语义性的表达(语言文字)外,剪辑也是具有艺术身份的元素,在突出影片的感情、戏剧性、渲染气氛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剪辑对影片叙事的开展和风格的形成具有构建的作用和意义。 2.课题的主要内容: 通过微电影短片《漂》的创作实践,了解微电影剪辑的制作流程,探讨如何运用剪辑来构建动画影片的风格。研究制作剪辑遇到的诸多问题并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去解决它,从而达到一个思考和学习的过程。 3.完成课题的条件及成果形式: 通过四年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影视创作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对影视短片的制作流程有初步了解与研究。学生在学校导师指导下,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以及丰厚的社会文化资源进行课题资料收集与研究。学生每人配备了电脑设备和专业化摄像器材,可为本课题的设计制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本课题最终成果:完成微电影短片《漂》和相关的设计综述报告,通过毕业设计答辩。 课题来源社会生活课题类别1.毕业创作2.作品综述 该课题对学生的要 求 本课题研究要求学生融合贯通四年所学各门专业课程知识,熟练掌握影视短片创作过程中遇到的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具有综合调研能力,能查阅较大数量的参考文献和相应的论证图例,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毕业设计实践和课题研究;要求严格遵守南通大学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要求,并以作品、设计综述报告、演示课件及全部设计内容刻录光盘的综合作业形式,完成本次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要求学生规范地作好毕业设计答辩的准备工作。 教研室意 见 该课题项目适合团队完成,符合艺术设计专业动画方向培养目标的要求,课题内容难易适中,要求得当。课题由指导教师曹文防所拟,从艺术学院的教学情况及教师的资质和专业指导水平看,已具备完成该课题所需条件。建议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努力将毕业设计实践与专业理论紧密结合,使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在毕业设计课题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的消化与吸收,培养好学生的研究能力。 教研室主任签名:__________ _ 2012年 10月15日 学院意见同意立题(√) 不同意立题()教学院长签名:______________ 2012年10月16日 注:1.此表一式三份,学院、教研室、学生档案各一份。 2.课题来源是指:①科研项目,②社会生产实际,③其他。 3.课题类别是指:①毕业创作,②作品综述。 4.教研室意见:在组织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后,就该课题的工作量大小,难易程度及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等内容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5.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可对该表格进行适当的修改。

电影知识理论基础

电影理论知识总结 二、经典电影理论 在一战前后,对电影的艺术地位、特征、规律的研究; 著作: 1、1911年,卡努杜《第七艺术宣言》第一次论证了电影作为艺术,是在时空之间填补鸿沟的艺术;《第七艺术美学》“光与影的交响乐”。 2、1915年,美国的林赛《活动画面的艺术》,他把“活动画面”看作电影的根本特征。 3、1916年,美国的雨果·明斯特贝格《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探讨了电影手段的心理根源、艺术特征、美学特征。 概念: 1、“上镜头性”—— 是20年代法国流行的时髦词眼儿,卡努杜创造,先锋派重要用语。1920年,路易·德吕克在《上镜头性》一文中探讨电影的艺术特征,阐述其涵义:指适宜于用电影这一新表现手段所独有的方法来表现人或物的诗意状态; 视觉表现:布景、照明、节奏、化妆;通过照相来表现神采——上镜头性,通过上面四个手段。是早期电影特征概念。 2、早期蒙太奇—— 爱森斯坦指出:电影与舞台不同,电影导演更主观,能选择不同时空的重点现实片段。 电影选择和组合这些片段,集中表现剧情。 把现实压缩具有特征的东西,展现经过压缩、重整、剪裁的电影的时空。 3、爱森斯坦(1898~1948)和普多夫金在早期的不同—— 爱森斯坦讲究冲突,如“杂耍”、“理性蒙太奇”等手法;普多夫金强调连接作用。 爱森斯坦认为冲突是蒙太奇的特性,冲突后产生新的表象和概念。普多夫金强调连贯性,他认为蒙太奇意味着多个镜头组成一个场面,多个场面组成一个段落,多个段落组成一个部分,一个个片段间具有显而易见的联系。人们不觉得中断和跳跃,得到一种无意的刺激。 爱森斯坦在晚期对蒙太奇有新的理解: 他认为蒙太奇应该表达一种连贯的、有条理的主题、情节、动作、行为,以及一种最大限度赋予感情的叙述。研究涉及到了声画蒙太奇和色彩的问题。 4、库里肖夫效应—— 为控制蒙太奇表现力所做的试验。 5、杂耍蒙太奇—— 爱森斯坦在1923年,从戏剧创作中总结的一个原则,“杂耍”构成一场演出独立的原始因素,是戏剧效果和任何戏剧的分子单位。杂耍和噱头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杂耍更注重表现主题和思想。 ~是把一切因素汇到一起传达和表现思想的一种感染手段。不合乎剧情发展,甚至脱离剧情发展,实际是有内在联系的。 自由剪辑一起造成有目的的主题效果。产生奇迹性、超越叙事,展现真正要表达的主题。 6、理性电影—— 爱森斯坦在20年代后期提出的概念。他认为电影的艺术目的不仅在于形象表现之实,还要能表现概念,增加电影手段表现力,增加认识现实手段可能性。但在具体的创作中,这种想法与创作过于超前,结果不能成功,受到理论家的否定。 如匈牙利批评家巴拉兹指出这种“电影艺术征服纯观念”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爱森斯坦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代表作是1927年的《十月》和1929年的《总路线》(《新与旧》)。 爱森斯坦试图用蒙太奇表达从视觉形象达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他曾在30年在一所大学讲课时提出要把《资

中国电影史纲要(近代)

1897年5月中国最早的电影放映在上海礼查饭店进行。 雷玛斯建立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控制半个中国放映网的大型企业一一?雷玛斯游艺公司。初创期中国电影(1905-1922年) 早期中国电彫(1922-1930年) 发展期中国电影(1930-1937年) 战时中国电影(1937~1945年) 高峰期中国电影(1945-1949年) 一、初创期 1.1905年,中国人首次拍摄电影,同时也是中国电影认左的起始原点一一《左军山》 (任庆泰) 2.丰泰现象一一1905年北京,由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主持,丰泰技师刘仲伦担任摄影师,所拍摄 的一系列,以京剧名角、名戏为主题的影片,包括《左军山》、《艳阳楼》、《白水滩》等。 3.民族影业的生成,中心由北京转为上海,经历了“贴附”带“附设”两个阶段。 4.1909年,中国(上海)最早的外资制片公司一一亚细亚公司成立。 5.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新民公司拍摄)。 6.“形制”是指影片的本数,四本以下为短故事片,四本以上为长故事片。 7.张石川、管海11金创立幻仙彫片公司,将文明戏《黑籍冤魂》改编为电影: 《黑籍冤魂》中已经有了实景、景别、剪辑意识的体现。 &新民公司:上海,张石川、郑正秋、杜俊初、经营三等组建,《难夫难妻》:华美公司:香港,黎北海、黎民伟、本杰明?布拉斯基组建,《庄子试妻》。 (“黎式兄弟”黎民伟、黎北海) 新民和华美为中国制片业迈出的第一步,形制均为贴附于外资运作的企业。幻仙公司同样也是贴附性企业. 9?商务印书馆活动影片部,形制已经是附设性机构,区别于新民、华美、幻仙之处在于,已是民族真正的、有一定规模的自资企业。代表作:京剧艺术片《天女散花》《春香闹学》,中国最早的三部长故事片中的《阎瑞生》《红粉骷髅》,长故事片《荒山得金》《莲花落》。代表人:任彭年、陈春生、廖思寿、杨小仲。 10.1926年,商务活动电影部脱离附设性质,改组为"国光影片公司”。 二、早期中国电影 1.早期中国电影是民族影业最具活力的自主发展阶段。 2.“体现了中国电影第一次大繁荣”,标志: 1)制片公司的出现; 2)影片数疑增加,短片向长片转化: 3)行业开始形成并走向细分; 4)美学风格开始形成; 5)原初类型开始岀现(古装片、武侠片、武侠神怪片)。 3.早期影业格局"三大四小”一一制片业形成了以明星、大中华百合(1925合并)、天一为首,长 城、神州、上海影戏、民新为辅的格局(此格局为自由市场性质的)。同时电影业完成短故事片到长故事片的转化。 4.明星影片公司:1921年,张石川、郑正秋、周剑云、洪深: 代表作《孤儿救祖记》《劳工之爱情》《玉梨魂》《空谷兰》;以“家庭人伦苦 情”见长 天一影片公司:1925年,邵醉翁、高梨痕; 代表作:《忠孝节义》《女侠李飞飞》《立地成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