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干熄焦技术应用推动焦化行业绿色发展杨文彪

加强干熄焦技术应用推动焦化行业绿色发展杨文彪
加强干熄焦技术应用推动焦化行业绿色发展杨文彪

中国煤炭行业的波特五力分析

中国煤炭行业波特五力模型 小组成员:苏剑于洋邓文杰周文超汤余龙杨洁 一、潜在进入者分析 虽然煤炭行业属于传统的基础产业,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和成长空间有限,对行业外潜在进入者的吸引力也有限,但由于煤炭行业各生产体之间成本利润存在巨大差距,以及煤炭行业下游企业为寻求稳定燃料来源而进行后向一体化的战略考虑,煤炭行业仍然面临着两类主要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其中一类为众多的已被关闭的小煤窑、小煤矿; 另一类为电力体制改革后的各电源企业集团和冶炼行业大户。 我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为弥补能源供需之间的巨大缺口,曾施行了所谓“有水快流”的煤炭产业政策,鼓励各地兴办小煤窑、小煤矿。这一政策的实施,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整体上看,各地小煤窑、小煤矿的泛滥,极大地破坏了煤炭生产安全秩序,造成了对煤炭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对环境的巨大破坏。为彻底扭转这一局面,我国从1999 年开始实行“关井压产”,关闭小煤矿的煤炭治理整顿政策。这

些措施使得煤炭的供给量较少,煤炭供需开始趋于平衡,煤炭的生产、安全和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 但是,由于小煤矿以牺牲环境和安全为代价,其成本与国有重点煤矿相比具有相对优势,因此受利益驱动这些已被关闭的小煤窑、小煤矿仍有可能借各种渠道重新进入煤炭市场。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已被关闭的小煤窑、小煤矿仍将是煤炭市场的主要潜在进入者和竞争参与者。 煤炭行业的另一个可能的潜在进入者为电力体制改革后新重组的发电企业集团和大型冶金集团。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实施后,煤电产业融合的趋势会进一步加快,各发电企业集团和冶金集团一方面会加强对燃料的集中统一采购,另一方面会后向前向整合进入煤炭产业以寻求长期稳定的燃料来源。 各潜在进入者进入市场的方式可能有以下几种: ①以产品优势进入。 ②以新产品形式进入。 ③以新理念进入,如环保。 ④以低价格进入。 ⑤以其他的促销手段进入,如依靠关系、降低信用等级、回扣等。 ⑥以政府的干预进入。 ⑦以恶意竞争的目的进入。 ⑧试探性进入。 ⑨实力扩张型进入等。 从进入壁垒来看,煤炭行业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行业,煤炭资源赋存的区域性以及运输条件不配套形成了企业进入该行业第一道壁垒;矿井的初期投入一般在10-100亿元不等,高额的固定资产投入,形成了企业进入的资本壁垒。此外,企业兴办煤矿,还需一定的行政审批手

中国煤炭物流发展现状与展望

我国煤炭物流发展现状与展望 煤炭物流是指为实现煤炭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移动,所进行的煤炭加工、装卸、运输、仓储、交易、配送、信息处理等服务活动。自2009年3月《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发布实施以来,煤炭物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国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新能源的冲击,煤炭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需求量增速放缓等新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发展现代煤炭物流,对降低煤炭物流成本、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回顾我国煤炭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煤炭物流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十二五”期间,煤炭物流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1 我国煤炭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1.1 煤炭物流规模不断扩大 2012年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19.5亿吨,同比增长7.7%,预计2012年全年,我国煤炭产量在36.5亿吨左右。除晋陕蒙宁甘新和云贵地区外,京津冀、东北、华东、中南和川渝青藏地区为煤炭净调入地,其中,省首次由原来的煤炭净调出省转为煤炭净调入省,调入量为约800万吨。 2012年上半年累计完成铁路煤炭运量11.7亿吨,同比增长4.5%,预计全年铁路煤炭运量为23.2亿吨。在主要煤运通道中,上半年大秦线煤炭运量2.15亿吨,同比下降0.5%;侯月线完成8778万吨,

下降1.8%。 图1-1 近三年我国铁路煤炭运量图 2012年1-5月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煤炭及制品吞吐量8.3亿 吨,同比增长8.4%,增速较去年同期放慢9.0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外贸进港量1.0亿吨、增长65.1%,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77.5个百分点。 2012年上半年我国煤炭消费19.7亿吨,同比增长2.8%,增速 同比回落6.6个百分点。2012年上半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经济运行也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我国经济短期缺乏迅速回暖的动力。2012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有限,用电量同比增速在5%-6%之间,在保障房建设、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下,钢铁、建材、化工行业煤炭消费量趋于平稳。电力、钢铁、建材、化工需求总体不旺,造成煤炭产能严重过剩,存煤量激增,进而对煤炭的运量产生严重影响。 05 10 15 20 25 2010年2011年2012年 20.2亿吨 22.7亿吨23.2亿吨

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 通过对,我们了解到:我国煤炭价格上涨,需求增大以及出口减少和技术落后致使的发展不容乐观。分析如下: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近年来,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现正处于整合阶段。 1、在能源生产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是“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这一特点决定了煤炭将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且长期不会改变。目前我国煤炭可供利用的储量约占世界煤炭储量的%,位居世界第三。我国是当今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5%以上。我国也是世界煤炭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原料,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炭始终占一半以上。 2、需求和供给:供需总体平衡,局部供不应求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根据显示,2004年至2006年,我国煤炭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06年、2007年上半年我国煤炭总产量分别为亿吨和亿吨。受煤炭进出口税率变化、国内煤炭需求旺盛和人民币升值影响,预计中国煤炭未来一定时期内出口量进一步减少,进口量进一步增加。近年来,我国沿海省份的煤炭需求量一直很大。但我国约90%的煤炭资源和生产能力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 煤炭消费结构日趋多元化并向关键行业集中。目前我国的煤炭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长期以来电力、冶金、化工和建材4个行业是主要耗煤产业,四大行业煤炭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70%左右,其中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动力煤)占总消费量的50%以上。据煤炭市场分析统计,2006年在我国煤炭消费总量中各个行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电力%、建材%、钢铁%、化工%、其它%。从火电、钢铁行业的产能增量释放来看,需求仍旧非常旺盛;而煤变油、煤化工的发展,将对煤炭需求结构产生战略性的影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煤炭市场在今后很长时间内仍存在着较大的需求空间。 主要耗煤行业均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拉动煤炭需求强劲增长。2007年前三个季度,主要耗煤行业火电、焦炭、粗钢、水泥行业的累计产量同比增幅分别为%、%、%、15%,都远远大于同期原煤产量11%的增长率。随着电力新投装机容量进入高峰期,建筑施工逐步进入高潮,水泥及其它建材产品产量和钢铁产量都将较快增长,煤炭总需求高增长势头将得以延续。预计未来几年煤炭需求的增长将继续快于煤炭有效供给的增长。 中国去年增加了亿千瓦发电能力,相当于英国全年的耗电量。中国以每周一个的速度建立煤电站,同时关闭上千个小煤窑。已经关闭了2811个小型煤矿,而且这一趋势还在继续,因此中国的煤炭供需将更加紧张,部分企业也在不断增加自己的煤炭储量。中国最大的电力

心得体会:推进化工行业绿色发展

心得体会:推进化工行业绿色发展 X地处长江下游,长江X段全长433公里,水上运输总量占全流域的75%以上,每年长江X段港口的船舶保持210万艘次,其中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10.5万艘次,危险货物运输量达1.5亿吨。我省现有化工生产企业5400余家,其中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2300余家,化学品生产、使用、存储规模均居全国前列。沿江8个设区市,化工行业总量占全省比重达73.3%,化工企业数占全省的80%,化工废水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分别占全省的74.44%、48.9%、55.8%。 X年我省化工行业总产值超2万亿元,约占全省工业经济总量的13.3%和全国化工行业总量的15%。X化工行业总量大、企业多、分布散的特点带来了较大的安全环保风险隐患,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我省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紧盯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倒逼化工行业转型升级

X化工行业整体上存在部分产品同质化低端化、产业布局不合理、安全环保压力大、自主创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2016年,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旨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新旧发展动能转换,促进X化工行业转型发展、迈向中高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我们必须以对历史、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认识和抓好环境保护,让生态环境更加优美。针对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的问题,我省在即查即办、立行立改的基础上,从2016年12月开始在全省部署开展了“263”专项行动。减少落后化工产能(简称263“减化”)是“263”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具体落实在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上,即关停一批、转移一批、升级一批、重组一批。 X年,省政府印发了《X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源头管控,狠抓过程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管控安全风险,坚决取缔、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危化品生产企业。2018年初,省政府又印发《X省推进城镇

焦化厂干熄焦技术发展

焦化厂干熄焦技术的发展综述 摘要:干熄焦技术是通过对焦炉中推出焦炭的显热进行回收,与湿熄焦技术相比在资源有效利用,环保和提高焦炭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对该技术及其发展的了解,展现干熄焦技术在焦炭行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Abstract:Coke Dry Quenching is charged by its coke oven coke show heat for a recovery, and wet out in resources than the focal technology effectively,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hancing coke quality has obvious advantages. Through to the technology and its development of understanding, show charged technology in coke industry has important meaning for and application value. 关键词:干熄焦技术湿法熄焦余热发电应用 1.干熄焦技术概述 1.1技术原理: 干法熄焦,其英文名称为Coke Dry Quenching,简称CDQ。干熄焦技术是利用冷的惰性气体(燃烧后的废气),在干熄炉中与赤热红焦换热从而冷却红焦。吸收了红焦热量的惰性气体将热量传给干熄焦锅炉产生蒸汽,被冷却的惰性气体再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冷却红焦。干熄焦锅炉产生的蒸汽或并入厂内蒸汽管网或送去发电。 1.2技术特点: 1.2.1回收红焦显热:出炉的红焦显热约占焦炉能耗的35-40%,这部分能量相当于炼焦煤能量的5%,如将其回收和利用,可大大降低冶金产品成本,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采用干熄焦可回收80%的红焦显热,平均每熄1吨焦炭可回收3.9MPA 450℃的蒸汽0.45吨-0.6吨。 1.2.2减少环境污染:由于干熄焦能够产生蒸汽(5-6吨蒸汽需要1吨动力煤),并可用于发电,可以避免生产相同数量蒸汽的锅炉燃煤对大气的污染,尤其减少了SO2、CO2向大气的排放。对规模为年产100万吨焦炭的焦化厂而言,采用干熄焦每年可以减少8-10万吨动力煤燃烧向大气排放的各种污染物。 1.2.3可改善焦炭质量:国际上公认,大型高炉采用干熄焦焦炭可使其焦比降低2%,使高炉生产能力提高1%。在保持原焦炭质量不变的条件下,采用干熄焦可以降低强粘结性的焦、肥煤配入量10-20%,有利于保护资源和降低焦炭成本。

关于煤炭绿色开采与发展的探讨

关于煤炭绿色开采与发展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9-06-18T17:31:21.6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作者:苗义树 [导读] 摘要:对于绿色开采来说,其主要的特征表现在能耗较低、污染小,排放量也比较少,这为煤炭企业的发展带了新的机遇,所以,要尽量节约耗费的资本,对排污的总量进行全面的控制,进而实现绿色开采的发展。 山东丰源远航煤业有限公司北徐楼煤矿 277500 摘要:对于绿色开采来说,其主要的特征表现在能耗较低、污染小,排放量也比较少,这为煤炭企业的发展带了新的机遇,所以,要尽量节约耗费的资本,对排污的总量进行全面的控制,进而实现绿色开采的发展。本文阐述了绿色开采的意义,分析了绿色开采方法,提出了绿色开采发展的相关看法。 关键词:绿色开采;煤炭;发展 引言 通过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防止环境污染,还要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比起传统的开采技术,绿色开采技术具有诸多优势,除了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还可以为煤炭开采企业增加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煤矿开采工程中,需要全面贯彻“绿色”理念,采取有效的开采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小,在最大程度上,提升煤矿资源的开采水平,保护周围生态环境。 1绿色开采对煤炭企业的意义 1.1提升经济效益 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可以采用很多方法,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压缩生产成本。对于绝大部分的采矿企业而言,机械采矿正在渐渐取代人工采矿,新型机械和新科技的普遍运用,大大提升了采矿效率。企业采用新的技术用于煤炭开采,不仅能提高煤炭的质量和产量,还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投人,节约人力资源的成本。此外还可以避免安全问题的出现,保障采矿人员的安全。 1.2规范企业管理 企业在运用新的采矿技术时,相应的会更换新的采矿设备,淘汰掉那些旧的采矿设备,这些都能让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新的采矿技术和设备能保障采矿的整体质量以及安全性,便于设备的体系化管理,也能及时对设备进行维修。 1.3保障煤炭开采的安全性 “三下”压煤充填式开采技术的应用成本比较高昂,实施难度较大,在使用时一定要借助熟练的技术和工艺。在开采填充煤炭时,首先要详尽了解采矿区的情况,尤其要把采矿区的安全情况放在重要的位置,并熟悉填充工艺开展的详细要求,确保开采填充的安全性。绿色开采和新设备的运用有助于提升生产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避免安全问题。 1.4节约煤炭资源 以炮采放顶煤采煤技术为例,在使用这项技术时,采煤和放顶划分为两个步骤,这不仅减少了回采时的工作难度,还使得煤炭资源得到了更合理的运用,以免煤炭资源被掩埋,导致资源的损耗浪费。在使用露天开采技术时,煤层是从表面到地层逐一按层次开采的,利于把统一堆放剥离物填充到矿坑里,使得剥离物不会向外界扩散,有效避免了剥离物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污染,维护了生态的自然稳定。 2煤炭绿色采掘方法 2.1房柱式和条带式 在煤炭开采中,为了周围的保护建筑物,减少地面的沉陷,主要可以采用俩种方式,一是房柱式;二是条带式,开采效果比较良好。对于房柱式开采法,也就是在实际开采中,参照地面建筑的具体位置,进而有选择的开采,地面建筑物不会受到损毁,尤其是在古建筑类的地下开采中,发挥着的重要作用。对于条带式开采方式,主要是为了减少地面的沉陷,在一些矿区中,由于地质因素以及过渡开采,使周围地面发生了严重沉陷,周围人民受到了很大影响。通过条带式开采方式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地面的沉降。在实际开采之前,应该对煤层化分,要采一条,留一条,支撑覆岩层,防止覆岩层塌陷,不过,这种方法实施存在一定困难,会浪费诸多的资源。 2.2气化开采法 在近些年里,煤炭的气化开采法是一种新型的开采方法,开采原理为在矿层中,让煤炭发生热化学反应。经过热化学反应,把煤层气化的物质通过管道输送出去。由于我国的地理情况比较复杂,在有的矿区中,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制约了开采作业,利用煤炭气化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明显改善了开采效率。这种方具有很多优势,比如:周期短、投资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等,这也是煤矿开采的未来发展方向。 2.3清洁开采法 在煤炭开采中中,煤层气中具有很多瓦斯。由于瓦斯具有一定的可燃性,而且,极不稳定,一旦在空气中的达到一定的程度,很容易发生爆炸,在煤矿开采中,由于瓦斯爆炸造成的事故屡见不鲜。对于清洁开采方法,主要是针对瓦斯气体的,在实际开采之前,通过机械设备,把瓦斯气体充分的排出去。不过,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在粉尘中,主要成分就是煤粉,当煤粉达到一定浓度,也会引起粉尘爆炸。在机械切割、钻探的过程中,通过高压喷淋装置的喷淋水,能够将空气中的煤粉排除出,随着喷淋水流进排水道。为了确保矿产污水能够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必须对污水进行处理,可以采取沉降以及过滤的方式。 3、关于绿色开采发展的几点看法 (1)我国正在朝着现代化、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可再生能源以及其他清洁能源来说,通过系统性的分析,我们可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依然不能完全摆脱传统能源的应用,而且,在短时间内,这种局面不会改变。由此可见,煤炭企业的低碳发展是任重道远的。作为煤炭企业的高层领导,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看待企业的发展,对绿色开采技术进行不断应用,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使生产结构得到优化,产业链得到有效的延伸,在整体上,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满足绿色开采的发展要求。 (2)对于煤炭行业而言,要想走绿色开采的道路,必须实现节能减排,这是关键的环节。首先,必须坚持走循环经济的道路,充分应用循环经济的模式,在实际开采中,树立较强的绿色理念,增强煤炭的综合利用率,大力促进原煤的入洗,对原煤的直接燃烧进行控制,如果污染物不达标,不可以排放,尽量消除环境的损害,避免能源浪费,对不合理的消费行为进行整改。第二,煤炭企业应该对自身的制度进行完善,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在各个生产环节中,全面的审核,做好分析和总结工作,制定可行性的节能方案,进而提高技术管理效果,保证产品质量,只有这样,才能让各种能煤炭资源到有效的利用,节省生产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第三,煤炭企业的

中国煤炭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简析

中国煤炭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简析 摘要 煤炭在我国的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均占主体地位,同时,我国煤炭生产 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煤炭行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更加成为关注的热点。从2012年开始,煤炭行业告别了10年的发展旺盛期,进入了萧条时代,尤其是15年煤炭行业彻底地进入了“寒冷的冬季”,目前仍没有回暖的迹象,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关键词:煤炭行业;现状分析;未来趋势 引言: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基础和工业原料,长期以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截止到2014年年底,我国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为1145亿吨,位居世界第三位,占全球储量的12.8%,而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仅占全球的1.1%和1.8%具 体情况如图表所示 2014年中国一次能源探明储量情况 能源单位2014年占全球比例(%)储采比世界平均储采 比(%) 石油10亿桶18.5 1.1 11.9 52.5 天然气万亿立方 米 3.5 1.8 25.7 5 4.1 煤炭亿吨1145 12.8 30 110 注:储采比:用任何一年年底剩余的储量除以该年度产量,所得的计算结果即表明如果产量继续保持在该年度的水平,这些剩余储量可供开采的年限。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煤炭储采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从资源保证年限角度分析,煤炭仍是中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基础,在中国能源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1、我国煤炭行业的现状 1.1 受到国家宏观制度的制约 煤炭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国家对其加强了安全整顿,无论是从设备上还是从安全防护措施上都加大了监管力度,这样就增加了吨煤成本。其次煤炭污染严重,导致近几年来雾霾现象十分严重,国务院于2013年9月发布《关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到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大气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降至65%以下。不断强化的环境约束以及国家能源政策的变动对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带来了较大冲击,再有新能源的出现与提倡,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等产业的出现大大地挤压了煤炭的产量,占有了煤炭一定的利润空间。其中,可再生能源的增长是对煤炭的直接代替。 如表1所示 年份能源生产总量 (万吨标准煤) 构成(能源生产总量=100) 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核电、 风电 2010 296916 76.6 9.8 4.2 9.4 2011 317987 77.8 9.1 4.3 8.8 2012 333300 76.6 8.9 4.4 10.1 2013 356536 75.9 8.4 4.5 11.2 2014 357079 73.8 8.5 4.8 12.9 资料来源:《煤炭工业统计提要》《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5》 1.2受到国际煤炭市场的制约 我国加入WTO成为世界经济组织的一员。在国际市场经济这个平台里,信息的流动性与资源的共享性发展迅速,国外的矿石、铁粉、煤炭以其品质好、价格低等优点打入我国煤炭市场。如下图

干熄焦技术

2、干熄焦技术特点 以某厂干熄焦装置处理能力140t/h为例。 干熄焦装置额定处理能力140t/h,采用带横移的旋转焦罐及高温高压自然循环余热锅炉,产生蒸汽最大80.5t/h,实际71.87t/h,主蒸汽调节阀后压力9.5MPa,温度540℃。配置1套25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用来发电和供热。 干熄焦年处理105.3万t/a(年运行时间按345天计算),温度1000±50℃焦炭。主要产品产量:蒸汽37.26万t/a,压力1.2MPa,温度过热;发电125.33×106 kWh/a;除尘焦粉2.1万t/a。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1)干熄槽(冷却段)采用矮胖型。 2) 炉顶设料钟式布料器。 3) 在冷却段与循环风机之间设置给水预热器,使干熄炉入口处的循环气体温度由约 170℃降至≤130℃。 4) 采用连续排料的电磁振动给料器与旋转密封阀组合的排出装置。 5) 炉顶水封设压缩空气吹扫管。 6) 电机车采用APS强制对位装置,使焦罐车在提升塔下的对位修正范围控制在 ±100mm,对位精度达±10mm。 7) 余热锅炉采用膜式水冷壁,全悬挂形式。高温高压自然循环。 8) 提升机使用PLC控制。 9) 干熄槽设有2个料位计,高料位采用电容式料位计,同时采用雷达微波料位计进行 连续测量。 10) 装入装置漏斗后部设有尾焦收集装置。 11) 采用带横移的旋转焦罐。 12) 根据干熄槽各部位的操作温度和工作特点,采用性能不同的耐火材料。 生产操作技术要求以下。 1) 旋转焦罐内只能接一炉焦炭(约21.4t),静置时间不超过30min,焦罐内不得装入炉头焦、余煤、铁器等。 2) 干熄炉预存段压力保持在0~-100Pa,炉内料位控制在常用料位(下限料位与上限料位之间),排焦温度小于200℃。 3) 严格控制干熄炉入口处循环气体的温度在115~130℃之间,在锅炉入口处温度不高于970℃,工况正常时不得低于680℃。

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技术与装备的创新和发展

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技术与装备的创新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煤炭行业开采量发生大幅度上涨,目前煤 炭黄金年代已经到来,而煤炭开采量多少和煤机装备、技术的创新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就煤炭如何安全高效绿色开采以及技术和装备上的创新发展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相关理论依据。 标签: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创新发展 引言:目前我国煤炭行业快速发展,我国煤炭产量已经到达一个相当高的地步,开采技术和设备的优化带来开采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目前在0.6到1.3米和7米到20米煤层的技术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1.对于0.6米到1.3米煤层的开采技术和设备 1.1开采设备。 在0.6到1.3米煤层开采过程中,由于其开采深度较浅,因此主要使用设备为大功率的切割设备,再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布置技术通过牵拉使切割设备切割需要的部位,这种截割设备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通过改进设备传动连接部结构,使得销排啮合与直接走轮能够直接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得其相对机器的高度有效降低。通过简化齿轮连接系统,使得机器本身摇杆之间能够更加有力的进行反截割操作,尤其是在没有动力支持的情况下,从而使得截割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得以保障。通过减少过煤区间的体积,使机器运行功率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除此之外,我国将这种截割设备作为雏形,通过进一步改进,研发出了滚筒式截割机。其适用范围比传统截割机更加宽广,主要适用于0.8到1.3米的煤层开发。这种设备的创新处主要在设备使用的材料中,这一材料十分特别,这能够阻止支架液体阻力,能够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这一设备作为我国首套自主研发的截割设备,在我国煤炭发掘技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2开采自动化技术。 在开采0.6到1.3米的煤层时,主要使用较为先进的智能、自动化设备进行具体操作。这一设备主要使用记忆合成截割技术,在实施主要步骤的同时通过高分辨低照度跟踪技术,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在设备分析后将数据传输给控制人員,达到了全自动化操作。开采人员不需要亲自进入施工工地对机器进行操作,而是在操作端或基站进行指挥操作,对于出现的问题也能在场外进行解决,在降低人员伤亡风险的同时,也能极大提升煤矿开采效率。 2.对于7米煤层的开采技术和设备 2.1开采设备。

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013-03-11 10:34 来源:钢联资讯 煤(煤炭)是指植物遗体在覆盖地层下,压实、转化而成的固体有机可燃沉积岩。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公司所在的行业属于采矿业中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包括对各种煤炭的开采、洗选、分级等生产活动,不包括煤制品的生产、煤炭勘探和建筑工程活动。 煤炭行业的主管部门主要有国家发改委及国家能源局、国家安监局及煤矿安监局、煤炭工业管理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国土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等。 1、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能源行业发展的重点 “十二五”期间,我国能源发展将突出七个重点。一是要优化发展化石能源,合理控制煤炭产量,努力保持国内原油产量的基本稳定,提高天然气供应能力;二是要加快推进非化石能源发展,确保到2015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1%以上;三是要加强能源输送管网建设;四是要加快能源科技装备创新;五是要加强节能减排;六是要加强国际能源合作;七是要推进能源体制改革。 在能源开发投资战略上,“十二五”国家将对东部地区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将对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东北的部分地区,严格控制煤电发展,煤电建设仅考虑支撑电源建设和消耗进口煤炭的电厂建设。东部的电厂建设将以核电和燃气电厂为主。 (2)“十二五”煤炭产业的布局 煤炭工业的“十二五”布局将与“十一五”有较大变化。“十一五”期间,我国煤炭产业布局以区域生产为主。根据煤炭资源、区位、市场等情况划分煤炭调入区、煤炭调出区和煤炭自给区三个区域。其中调入区为京津冀、东北、华东、中南四个规划区,调出区为晋陕蒙宁规划区,自给区为西南、新甘青两个规划区。今后五年的煤炭建设将向中国西部转移。 “十二五”期间全国煤炭生产开发布局将变为: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开发西部。在建设方面,东部将接续建设,中部适度建设,西部重点建设。到“十

对大型石化企业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变

对大型石化企业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变的思考 崔文峰邵常英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兰州 730060 ) 摘要:探讨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对环境影响的演变,指出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亦不可持续,特别是石油化工行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提升环保理念,改变思维方式,转变发展模式,通过政策引导、制度管理、标准规范、管控监督,实现石油化工企业绿色发展之路,为环境保护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探索发展新模式。 关键词:石化绿色发展模式转变 1 引言 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绿色发展是底线。建设生态文明,最根本的要求是转变发展方式,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必须把绿色发展作为工业文明转型的根本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绿色发展的基本定位是: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产空间集约高效,消费空间物尽其用,生活空间宜居适度,文化空间德操睿智,人类空间和谐友善。绿色发展是工业文明的必然发展过程,只有回归到绿色发展,才能健康进入生态文明发展阶段。本文结合石化企业特点,对石化企业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实现发展模式转型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企业环保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努力实现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奠定基础。 2 传统石化企业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逐渐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从而实现人类自由和谐,共同富裕,共享文明的理想境界。但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不断发展,人类已经进入工业文明发展阶段,对资源环境的需求和破坏到了不可持续的境地,甚至

国内外干熄焦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干熄焦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点击次数: 142 文章作者:发布时间:2006-06-20 字体: [大中小] 一、国外干熄焦最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一)干熄焦工艺发展概况 干法熄焦简称干熄焦(CDQ),是相对于湿熄焦而言的采用惰性气体熄灭赤热焦炭的一种熄焦方法。干熄焦能回收利用红焦的显热,改善焦炭质量,减轻熄焦操作对环境的污染。 干熄焦起源于瑞士,最早的干熄焦装置是1917年瑞士舒尔查公司在丘里赫市炼焦制气采用的。20世纪30年代起,前苏联、德国、日本、法国、比利时等许多国家也相继采用了构造各异的干熄焦装置。干熄焦装置经历了罐室式、多室式、地下槽式、地上槽式的发展过程,由于处理能力都比较小,发生蒸汽不稳定、投资大等因素,这一技术长期未得到发展。到了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在干熄焦技术工业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切列波维茨钢铁厂建造了带预存室的地上槽式干熄焦装置,处理能力达到5 2-56t/h。这种带预存室地上槽式干熄焦工业装置解决了过去干熄焦装置发生蒸汽不稳定等问题,实现了连续稳定的热交换操作。20世纪70年代,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进一步推动了干熄焦技术的发展。日本首当其冲,在能源短缺、节能呼声高涨的背景下,从前苏联引进干熄技术和专利实施许可,经过消化移植,在大型化、自动化和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有所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日本建成投产了单槽处理能力为56-200t/h的多种规模的干熄焦装置39套,干熄焦率约占日本高炉焦用量的80%,是干熄焦装置应用最多的国家之一。 目前,日本新日铁、NKK、德国蒂森·斯梯尔·奥托公司在干熄焦技术上处于领先水平。这些公司在扩大干熄焦装置能力、改善冷却室特性、热平衡、物料平衡、自动化、环保等方面实现了最佳化设计,其处理能力和装置的先进性远远超过前苏联,并形成了各自的特点,见表1。 表1 乌克兰、日本、德国干熄焦技术对比表

煤矸石井下处理技术助山西煤炭行业绿色发展

煤矸石井下处理技术助山西煤炭行业绿色 发展 煤矸石是伴随着原煤生产排放的主要固体废物。每生产一吨原煤,大约要排放相当于原煤总量10%- 20%的矸石。山西省目前堆积 的固体废物已经超过11亿吨,占据主导地位的就是煤矸石,每年新产生的煤矸石都在一亿吨左右。截止2009年底,全省存有矸石山1543 座,累计堆存量8.36亿吨。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新建排矸场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由于井田范围内地面上有工业广场、村庄和建筑等,井下不得不保留大量的煤柱,占用了很大一部分地质储量。作为煤炭开采大省,山西亟需寻找解决煤矸石问题的有效途径。 近年,太原东山煤矿公司经过充分的调研和实地考察,投资引进煤矸石井下处理设备,并于2010年投入运行。该技术将煤炭开采中产生的煤矸石直接在井下进行处理,改原来的边开采边堆放、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为现在的边开采边充填,实现了由“地面堆放”向“井下回填”的转变。每年大约能处理15万吨煤矸石,节约了排矸治污费用,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征地、环保、工农矛盾等问题。 为了推广太原东山煤矿的成功经验与好的做法,5月10日,山 西省科协组织省生态经济学会、省煤炭学会、太原市环保局、太原环境科学学会与太原东山煤矿,共同举办了“东山煤矿矸石井下处理” 学术茶座。

省工经联、省政协、省环保厅、太原市环保局、省煤炭学会、西山煤电集团、太原煤气化公司、太原环境科学研究院等有关单位的代表、专家,以及承担制订国家煤矸石利用标准的北京大学的许零教授等参加会议。 实地参观传授煤矸石处理经验 在东山煤矿公司的精心组织下,与会部分年轻、符合下井条件的参会人员,深入井下矸石回填现场进行了考察,亲见煤矸石处理技术的应用。随后,东山煤矿公司向全体与会人员介绍了井下矸石处理技术。 煤矸石不升井,确保地表、环境安全。东山煤矿公司采用煤矸石不升井的充填开采方式,把确保地表安全、环境安全放在首位,在待充填区采用掘进机依次掘进小尺寸条带,随掘随支护,掘进之后就用矸石充满采出空间。经数值模拟研究和实践,巷道充填率可达98% 各条带之间留设煤柱,煤柱和矸石充填体相互作用,共同支撑上覆岩层,减小下沉和变形量。采用这项技术,煤矿不仅可以做到矸石不上井,彻底解决矸石占地和污染问题,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煤矿的开采年限,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这项技术有助于破解煤炭企业存在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同时,也对那些处于建筑物下、水体下、铁路下的煤层进行开采,提供了技术借鉴,有助于全省煤炭行业实现安全绿色开米。 煤矸石不升井,改进煤矿开采设计方式。随着“高产、高效、高安全”矿井的发展建设,采掘速度加快,生产高度集中,矿井或开采层面的服务年限相应缩短。而巷道支护技术在不断提高,支护材料也在逐步改进,要求开拓巷道要努力采用全煤巷开拓方式,不必在岩层中开拓,以减少井下矸石产生量,实现科学挖掘。煤矸石不升井的充填开采技术,开辟了煤矸石

中国煤炭行业的现状和发展

中国煤炭行业的现状和发展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煤炭产量已经超过了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与煤炭生产相关的资源破坏、环境损害以及生产事故现象十分突出,因而我国学者率先提出了实现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的理念和科学研究与技术框架,继而又提出了实现科学采矿的学术观点.本文从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的内涵与框架、采动岩体结构理论和采动岩体渗流理论等方面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煤炭资源绿色开采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以煤与瓦斯共采、保水采煤和矸石直接充填采煤等技术开发成果,综述了在突破传统采煤技术理念上的煤炭资源绿色开采技术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从实现煤炭资源绿色开采应重视的基础科学研究、重点技术攻关、政府应履行的职能以及国家立法等方面对今后相关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作了简单展望. 【关键词】:中国煤矿绿色开采关键层理论煤与瓦斯共采保水采煤矸石直接充填采煤煤炭资源主关键层采动岩体工作面推进 【正文快照】: 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严重依赖煤炭能源的支撑作用.同时,近年来煤炭产量的迅猛增长,凸显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至今,与我国煤炭粗放型和超产能生产相伴的矿难事故还没有完全得到控制,而同样十分严峻的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也亟待从煤炭开采的源头去解决.以2007年为例,中国全年生产 一、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近年来,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现正处于整合阶段。 1、在能源生产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是“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这一特点决定了煤炭将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且长期不会改变。目前我国煤炭可供利用的储量约占世界煤炭储量的11.67%,位居世界第三。我国是当今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5%以上。我国也是世界煤炭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原料,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炭始终占一半以上。 2、需求和供给:供需总体平衡,局部供不应求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近年来,我国沿海省份的煤炭需求量一直很大。但我国约90%的煤炭资源和生产能力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 煤炭消费结构日趋多元化并向关键行业集中。目前我国的煤炭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长期以来电力、冶金、化工和建材4个行业是主要耗煤产业,四大行业煤炭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70%左右,其中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动力煤)占总消费量的50%以上。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煤炭市场在今后很长时间内仍存在着较大的需求空间。 中国去年增加了1.02亿千瓦发电能力,相当于英国全年的耗电量。中国以每周一个的速度建立煤电站,同时关闭上千个小煤窑。已经关闭了2811个小型煤矿,而且这一趋势还在继续,因此中国的煤炭供需将更加紧张,部分企业也在不断增加自己的煤炭储量。中国最大的电力集团华能集团,计划购买华北地区的煤矿股份以确保其燃料供给,其计划在华北地区锁定3000万吨煤的供应。中国神华除了国内的矿产购臵外,计划在印尼和澳大利亚购买煤矿资产。 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显著放慢。预计未来几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保持平稳,或小幅下降的趋势。煤炭的进出口需求,从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从2004年7月开始,我国煤炭出口须获得政府配额,只有具有煤炭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才能申请并取得煤炭出口配额。目前全国只有四家企业具有煤炭出口经营权。由于进出口关税的调整、人民币升值及我国煤炭需求快速增长的影响,预计中国动力煤进口量将进一步增长。亚太市场主要动力

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一、十载高歌恍如梦 2000年的时候,地矿行业很多地质工作者正想着如何抛下自己平生所学,逃离体制内,下海经商。此时的地矿行业已经冷清了十余年,整个行业人才、技术、装备已大大萎缩,很多人对这个行业已经失去信心。多数地矿类院校不喜欢冠以“地质”二字,纷纷更名为××科技大学、××理工大学或者××经济学院。 但是,事情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一样发展下去。2001年,发生了两件大事儿,一是中国正式加入WTO,二是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这两件事儿对日后中国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朱镕基总理力推的中国经济改革逐渐发力,全球经济一体化日渐深入,为中国全盘承接全球产业大转移,打造“世界加工厂”打下了坚实基础。由此,中国经济步入了“和谐号”高速列车时代,中国城市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出口经济一路高歌猛进,一夜之间,中国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加工厂”。 紧接着,中国实现了村村通电、村村通公路、东部地区县县通高速。2003年至2014年,中国铁路里程从7.3万公里增长到了11.2万公里,增长50%。人均住房面积从2003年的不足17平方米增长到了目前的36平方米,实现了人均住房面积的翻番。民用汽车保有量从2421万辆增长到了1.54亿辆,增长了4倍。2014年,世界上

85%的彩电、冰箱和洗衣机产自中国,中国有28种家电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了矿产资源的大量消耗。2003年至2013年,中国煤炭消费量从19亿吨增长到了39亿吨,石油消费量从2.7亿吨增长到了5.0亿吨,天然气消费量从350亿立方米增长到了1708亿立方米,钢铁消费量从2.6亿吨增长到了7.7亿吨,铜消费量从308万吨增长到了983万吨,铝消费量从518万吨增长到了2195万吨。一眨眼的功夫,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矿产资源消费量连续翻番,十年高歌,恍如一梦! 二、千座矿城夜笙歌 由于矿产资源需求短期内迅速增长,全球矿产产品市场出现严重供不应求,矿产品价格急剧飙升! 高速增长的矿产品价格,带来了高速增长的开发力度。一时间,几乎所有的矿种、所有的矿山都是暴利!只要开矿,就一定赚钱!一场矿业盛筵,就此拉开了帷幕,一时间涌现出了成千上万个矿权,成千上万座矿山,成千上万座矿城,成千上万个矿老板,矿业蓬勃发展,矿产资源产量快速增长。 2003--2013年10年间,中国矿产资源产量直线增长。煤炭产量从18亿吨上升到了40亿吨,天然气产量从362亿立方米上升到了

焦化厂干熄焦技术的发展

焦化厂干熄焦技术的发展 摘要:干熄焦,是相对湿熄焦而言的,是指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方法。在干熄焦过程中,红焦从干熄炉顶部装入,低温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冷却段红焦层内,吸收红焦显热,冷却后的焦炭从干熄炉底部排出,从干熄炉环形烟道出来的高温惰性气体流经干熄焦锅炉进行热交换,锅炉产生蒸汽,冷却后的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重新鼓入干熄炉,惰性气体在封闭的系统内循环使用。干熄焦在节能、环保和改善焦炭质量等方面优于湿熄焦。 关键词:干熄焦技术、优点、发展 Abstract:CDQ coke wet quenching, are relative terms, refers to a kind of coke quenching method of cooling hot coke with inert gas. In CDQ process, red coke Conggan quenching furnace top load, low temperature inert gas by the circulation fan drum into dry quenching furnace cooling section red coke layer, absorbing red coke sensible heat, cooling of coke dry quenching furnace is discharged from the bottom, through the coke dry quenching boiler heat exchange from the high temperature inert gas dry quenching furnace the annular flue out, boiler to generate steam, inert gas cooled by circulating fan to drum into dry quenching furnace, inert gas is recycled in the closed system. CDQ is superior in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ke, coke wet quenching. Keywords:coke dry quenching technology, advantages, development 1.干熄焦技术概述 1.1 干熄焦定义 所谓干熄焦,是相对湿熄焦而言的,是指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方法。通常CDQ是焦炭干法熄焦的简称,Coke Dry Quenching 。 1.2 干熄焦原理 在干熄焦过程中,1000℃的红焦从干熄炉顶部装入, 130℃的低温惰性循环气体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冷却段红焦层内,吸收红焦显热,冷却后的焦炭(低于200℃)从干熄炉底部排出,从干熄炉环形烟道出来的高温惰性气体流经干熄焦锅炉进行热交换,锅炉产生蒸汽,冷却后的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重新鼓入干熄炉,惰性气体在封闭的系统内循环使用。 2.干熄焦优点 1.2.1吸收红焦的热量,节约能源 传统的熄焦方法采用喷水降温,红焦显热浪费很大。因为每炼1公斤焦耗热约750~800千卡,而湿熄焦浪费的热量可达355千卡。干熄焦避免了上述的缺点,它吸收红焦的80%左右的热量使之产生蒸汽。干熄每吨焦炭可产生420~450Kg,450℃,4.6Mpa的中压蒸汽(蒸汽压力根据各厂实际而定)实际上还要高一些。 1.2.2改善焦炭的质量 焦炭在干熄炉的预存室里有一个再炼焦的过程,再加上它随着排焦均匀的下降和缓慢的冷却,因此焦炭裂纹较少,强度较好。再则干熄焦炭与焦粉容易分离也减轻筛分的困难,焦粉又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