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一、学生讲一鸣惊人的成语故事

这个故事中的国君是谁?战国时的齐威王。

劝谏他的谋臣是谁?淳于髡。

齐威王身边的善于劝谏的谋臣不仅有淳于髡,还有相国邹忌,邹忌又是怎样劝齐王的呢?我们来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就会知道。(板书题目)

这篇文章选自那部史书?<战国策>谁来介绍一下。我们学过《战国策》的《唐雎不辱使命》二、学习活动一------巩固文言词句

同学们课前已经进行了预习,大家字音都读准了吗?断句是否合适呢?

请几位同学来读课文

哪位同学先来读?

指名读屏读幕上词语、句子

课件:1、qin寝zhao 朝服衣冠chao朝见ji期年kui窥镜

2、今齐地方千里

大家弄准了字音、断句,齐读一遍。开始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文言词文言句,看屏幕要求,组内交流学案中“二、积累文言词句” 2-5题,不能解决的,做上标志。

还有不会的地方吗?

没有疑问了,老师就考考你们,,快速记忆做好准备。

开火车提问,第一位同学回答后坐下,第二位立即站起。好,就你做火车头吧。

刚才提问的词属一词多义,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意思,比如“修”在《邹忌讽齐王纳谏》、《岳阳楼记》《隆中对》中分别是“身高”“修建”“整治”的意思,要注意多义词的归纳整理。

翻译句子重点词语要准确,体现局势句式特点,句子通顺。如“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状语后置句式

同学们词句掌握的很好了,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把全文翻译一遍。

三、第二个学习活动二---简说故事。

快速浏览课文,准备讲述故事。要注意是简说故事

提示:不要用复述的方式从头讲到尾,要快速切入故事,比如说邹忌是个很美的人,他做了什么,很快地到故事当中来。

生讲故事。

还有没有同学用更简洁的语言来表达。

还可以再简吗?

好这就是就简说故事。

四、学习活动三-----沉思话题

最难的问题来了,请沉思这样一个话题:你认为课文中哪几个关键的字引领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着人物的特点?

出示学习活动三课件。

师:默读一遍课文来找。

(学生自主思考2分钟)

互相商量一下吧

(学生商量5分钟)

各抒己见,哪一位先来?

来小结一下。你们的发言真的很精彩,在这篇文章里面,有两个字是最重要的,“思”和“善”你们都说到了。来看“暮寝而思之”的“思”字,“思”是什么意思?

想、思考。想了什么?

妻偏爱自己、妾怕自己、客人有求于自己,这些原因使自己听不到真言。邹忌想到这儿是不是立马呼呼就睡着了,他还想到了什么?

生答: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作为国家权位最高的的威王受的蒙蔽最厉害。有道理吧?我们都信服了。第二天他就这样向威王进言了。

邹忌的劝谏有什么特点?

生活小事联想到国家政事。

板书---生活琐事、国家政事。

邹忌的生活小事是

威王的国家政事是

这是什么说理方式?

这是类比推理。

板书---类比推理

什么是类比推理呢?看屏幕

屏显: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

我们先人很善于运用类比推理,第五单元的《公输》一文中,墨子也采用了类比推理劝说楚王。

回顾大家公输一文的墨子劝楚王部分,说一说墨子是如何类比推理的?

比如:先用一个假设,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然后连用三个对比,极言楚国物产丰富和宋国物产贫乏,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是和有“窃疾”“同类”的结论。(这是12年滨州中考题,原题是: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往往体现在类比推理上,请结合文字说明。)

邹忌的类比劝谏取得了成功,从哪个字看出来?

“善”。从“善”字上你还读出了什么?

“善”字引出了下一步的行为、举动,获得国民的拥护,同时表现了齐王的贤者形象。他能够接受人家的意见,才有了治国的方略,才有了国家的兴旺,才使得人家皆朝于齐,而且从这个“善”字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王者的尊贵形象。

大家能够在阅读文章时比较准确地抓住关键字眼,“思”和“善”两个字是引动全文的关键字眼,有力地表现出邹忌的智者形象,齐威王的明君形象。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方式,对于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五、小结

把本节课学习总结一下,我们通过几个学习活动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句,学习了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类比推理的特点,认识除蔽纳谏的积极意义。

感谢同学们的认真学习。

我们把这篇文章背下来吧。

谢谢大家!同学们再见。

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