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地质学第八章 中国煤层瓦斯分布特征

瓦斯地质学第八章 中国煤层瓦斯分布特征
瓦斯地质学第八章 中国煤层瓦斯分布特征

瓦 斯 地 质 学
主讲1 魏国营 教授 主讲2 贾天让 讲师
1
第八章 中国煤层瓦斯分布特征
第一节 1:200万中国煤层瓦斯地质图编制(自学) 第二节 不同含煤地层的煤层瓦斯分布特征 第三节 煤层瓦斯的区域分布特征 第四节 中国煤层瓦斯区带划分及特征 (自学)
2
1

第八章 中国煤层瓦斯分布特征
第一节 1:200万中国煤层瓦斯地质图编制(自学) 第二节 不同含煤地层的煤层瓦斯分布特征 第三节 煤层瓦斯的区域分布特征 第四节 中国煤层瓦斯区带划分及特征(自学)
3
第二节 不同含煤地层的煤层瓦斯分布特征
煤层瓦斯赋存高低、煤层瓦斯涌出量大 小,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等,主要取决于煤层 瓦斯的生成条件和保存条件,这两个条件与不 同时代的含煤地层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的含煤地层主要有形成于晚古生代的 石炭—二叠纪的含煤地层,中生代晚三叠世的 含煤地层,早、中侏罗世的含煤地层,晚侏罗早白垩世的含煤地层,第三纪的含煤地层。
4
2

(一)石炭—二叠纪的含煤地层煤层瓦斯分布特征 晚古生代是中国古板块稳定发展阶段,加上 石炭—二叠纪气候地理条件适宜、比较广泛的克 拉通环境,在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上20余个省 (区)范围内广泛的沉积了石炭—二叠纪的含煤 地层。
5
6
3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中国煤层瓦斯地质图略图







0


500 km






内 蒙 东

准 天











Ⅱ1


8
6 71

阴 山 燕 辽 高 瓦 斯 区

塔里木板块

69

柴达木北缘祁连山低瓦斯区
呼和浩特
9 10
Ⅲ3


西宁
77
68 兰州
30°




Ⅳ1
鄂 75 76 尔 多 银川 斯 盆 地 高 瓦 斯 区
Ⅱ2
华北板块
17
山 北京 天津 西 11 冀 渤 海 石 家庄 东 高 豫 12 鲁 瓦 太原 北 苏 北 低 斯 低 瓦 济南 区 13 瓦 斯 16 14 斯 区 区 15



滇 Ⅳ2
拉 萨











67

四川盆地 成都
18 郑 州 豫 2019 21 两高 西安 西 高 淮瓦 瓦 斯 72 豫斯 2223 区 东区 74 24 合肥
66 龙门山大巴山高瓦斯区 65 64 重庆 63
鄂 西



Ⅴ1



















100°
中国大陆板块构造控制的区域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图2-2-5 中国石炭纪古地理略图
准格
天 山陆 海槽
塔 里 木 古 陆
尔古
昆仑海槽
巴 彦
喜马拉
雅海槽
喀 拉 山 海 槽
康上 滇 古 陆






湘 62 滇 59 西 58 中 60 61 黔 川 川南黔北黔西 51 东 西 高瓦斯区 贵阳 桂 56 南 5352 中 54 低 南 50 昆明 55 57 瓦 低 49 斯 瓦 斯 区
▍ ▍

华南板块




南宁
高 73 瓦 斯 区 25 浙 南昌 27 赣 闽 长沙 2826 沿 29 湘 38 37 海 39 2 粤 41 40 福州 低 桂 42 瓦 43 44 东 30 斯 454647 48 区 高 瓦 斯 广州 台湾岛 区 香港 澳门 东沙群岛
Ⅲ 1 武汉
35 南京 3334 下 上海 扬 子 32 31 36 地 杭州 区


钓鱼岛 赤尾屿 台北
海口 海南岛
110°



120°
张子敏 主编、闫江伟 清绘 2008.12

古 陆 蒙 木
辽 古 陆
内蒙
海槽

华 北 海 盆
秦岭 古陆




淮阴 古陆
古 陆








浙 闽 粤


4 沈阳


5
7













准噶尔-兴安活动带




宾 海 板

塔里木西北低瓦斯区



瓦 斯
79












1


40°

70 瓦 斯 乌鲁木 区 齐


哈尔 滨

西











部 高
78

长春 3





Ⅰ 尔






























Ⅰ1






2












中 东
1





▍ ▍












40 °

太 平 洋 板 块
30 °













广州













南海诸岛
7
8
4

图2-3 中国板块构造示意图
佳 木 斯 中 间 地 块
朝 板 块

- 中 柴达 木中 间地 羌塘 块 中间 地块







( 北 缘

)
子 扬
9
(1)华北板块 此时是一个统一的盆地。石炭—二叠纪的煤 炭资源总量(1988)22000亿t,占全国煤炭资源 总量的35.48%。 晚古生代的含煤地层在华北板块主要为上石 炭统太原组、下二叠统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以 山西组煤层瓦斯生成和保存条件最好。太原组中 含有8层灰岩,裂隙发育,并且含有较丰富的岩溶 裂隙水,对于瓦斯运移有利,对瓦斯保存不利。
10
5

(2)华南板块 主要有以测水组为代表的早石炭世、以梁山 组为代表的早二叠世、以龙潭组、合山组、吴家 坪组为代表的晚二叠世的含煤地层。其中以测水 组和龙潭组的煤层瓦斯生成和保存条件最好,煤 层瓦斯含量和涌出量都是居于中国诸含煤地层之 首;也是中国煤与瓦斯突出最严重的含煤地层。 共有150余对突出矿井,占全国诸含煤地层煤与瓦 斯突出矿井总数的56%。梁山组和吴家坪组含煤性 较差,合山组灰岩及裂隙岩溶水发育,煤层瓦斯 生成、保存条件较差。
11
(3)石炭一二叠纪的煤层形成时代早,煤化程度 高,主要为中高变质烟煤和无烟煤,所以瓦斯生 成条件好。 在福建、粤东等地普遍为高阶无烟煤,使得 瓦斯大量释放,成为低瓦斯煤层。
12
6

全国划分了88个瓦斯带,有36个高瓦斯带, 有52个低瓦斯带,高瓦斯带中属于石炭—二叠纪 的煤层有19个,占总数的51.4%。分别是华北板块 的通化—红阳、太行山东麓、阳泉—晋城、桌子 山—贺兰山、宜洛—荥巩、临汝—平顶山—郑州、 临涣—宿县、淮南—潘谢共为8个;华南板块上有 郴资—连曲、涟邵—兴贺、苏南—皖南—浙北、 鄂东南—赣北、赣南—翁源、红茂—罗城—柳州、 华蓥山—永荣、芙蓉—筠连、川南—黔北—滇东、 六盘水、威宁—宣威—圭山共11个高瓦斯带。
13
《1∶200万中国煤层瓦斯地质图》上,统计 全国有825对高瓦斯矿井,石炭—二叠纪的煤层有 537对,占总数的65.1%,其中华北131对,华南 406对。全国274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石炭—二 叠纪的煤层有207对,占全国总数的75.55%,其 中华北53对,华南154对。共发生煤与瓦斯突出 7364次,占全国煤与瓦斯突出总数的70.4%。
14
7

(二)晚三叠世的含煤地层煤层瓦斯分布特征 晚三叠世的含煤地层,主要分布在华南板块的 川、滇、赣、湘、粤等省;其次是鄂尔多斯盆地东 北部,西藏昌都、羌塘和塔里木北缘,煤炭资源量 百亿吨。 以四川盆地的须家河组、赣中萍乡—乐平煤田 的安源组煤层瓦斯生成和保存条件比较好。晚三叠 世的煤层以中、高变质烟煤为主,煤层形成条件不 如石炭—二叠纪的含煤地层。
15
图2-2-8 中国晚三叠世古地理略图
方 北


藏 北 古 陆
浙 闽 赣 古 陆
陆 江 南 古
16
8

共有6个高瓦斯带,全部分布在华南板块上, 分别是龙门山、华蓥山—永荣、雅荣—乐威、荆 当—秭归、萍乐—茶醴、广花—高要—阳春高瓦 斯带,(图8-1)。共有高瓦斯矿井106对,占全 国高瓦斯矿井总数12.8%。共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27对,占全国突出矿井总数的9.85%,共发生煤与 瓦斯突出572次,占全国突出总数5.47%。
17
(三)早—中侏罗世的含煤地层煤层瓦斯分布特征 早—中侏罗世含煤地层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 的吐鲁番—哈密盆地、塔里木盆地北缘、准噶尔 盆地和华北板块的鄂尔多斯盆地,其次是华北板 块北部的大同、京西、辽西北票等地。 分布面积仅次于石炭—二叠纪的含煤地层, 煤炭资源量共为30000亿t,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 的48.39%。煤化程度,在华北板块北缘的包头、 下花园、北票等煤田主要为中、高变质烟煤;京 西煤田为高阶无烟煤;在大同、鄂尔多斯和西北 新疆地区以低变质烟煤为主。
18
9

图2-2-9 中国侏罗纪古地理略图
19
早、中侏罗世含煤地层有6个高瓦斯带,分别 是大青山—乌拉山、宣化—兴隆—承德、北票— 柳江,这3个高瓦斯带均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另外 3个高瓦斯带分别是甘肃靖远宝积山、青海大通河 中上游、新疆准南高瓦斯带。早、中侏罗世的煤 层共有58对高瓦斯矿井,占全国高瓦斯矿井总数 的7%。共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9对,占全国突出 矿井总数6.9%;共发生煤与瓦斯突出1584次,占 全国突出总次数15.14%。
20
10

侏罗纪
21
(四)晚侏罗—早白垩世的含煤地层煤层瓦斯分布特征
晚侏罗—早白垩世的含煤地层,主要分布于东 北地区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东部,多 为分散而成群的小型含煤盆地,大大小小有上百个。 煤炭资源总量有8000余亿t,其中最大的为海拉 尔—二连盆地群,煤炭资源量2000亿t。 在内蒙东部大兴安岭地区主要为低变质烟煤, 以褐煤为主,瓦斯赋存较低;在松辽盆地及其附近 地带主要为中变质烟煤,加上煤系岩性中有大量的 火山碎屑物质,封闭性能较好;在黑龙江鸡西、双 鸭山等煤田以中高变质烟煤为主,煤层瓦斯生成和 保存条件较好。
22
11

图2-2-10 中国白垩纪古地理略图
23
晚侏罗—早白垩世的煤层有5个高瓦斯带,分 别是黑龙江的三江—穆棱、吉林的营城—长春、 蛟河—辽源、辽宁的铁岭—阜新和大兴安岭东侧 高瓦斯带(图8-1)。晚侏罗—早白垩世煤层有高 瓦斯矿井108对,占全国高瓦斯矿井的13.1%,主 要分布在以上5个高瓦斯带中;共有煤与瓦斯突出 矿井17对,占全国突出矿井总数6.2%;共发生煤 与瓦斯突出926次,占全国总突出次数的8.85%。
24
12

白垩纪
25
(五)古近纪和心晋级的含煤地层煤层瓦斯 分布特征 古近纪的煤层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滨 太平洋沿海地区,少数隐伏于东海、南海 水域之下;新近纪的煤层主要分布在滇西、 滇东和台湾地区。以褐煤为主,也有局部 范围受岩浆热变质作用为低、中变质烟煤。
26
13

图2-2-11 中国第三纪古地理略图
27
古近纪煤层分布于敦化—密山断陷盆地中的 抚顺、梅河口等矿区,受岩浆热变质作用为长焰 煤、气煤,煤层瓦斯含量较高,并具有煤与瓦斯 突出危险性。在台湾的新近纪石底组、木山组和 南庄组煤层受岩浆热变质作用为低、中变质烟煤。 在广东茂名、广西百色煤田,煤系中含有油气和 油页岩,使得矿井瓦斯涌出为高瓦斯。古近纪和 新近纪的煤层煤炭资源总量200亿t,有18对高瓦 斯矿井,占全国高瓦斯矿井的2.2%;有煤与瓦斯 突出矿井4对,共发生突出17次。上述这些数据均 不包括台湾。 28
14

第八章 中国煤层瓦斯分布特征
第一节 1:200万中国煤层瓦斯地质图编制(自学) 第二节 不同含煤地层的煤层瓦斯分布特征 第三节 煤层瓦斯的区域分布特征 第四节 中国煤层瓦斯区带划分及特征(自学)
29
第三节 煤层瓦斯的区域分布特征
煤层瓦斯的区域分布,主要指从横向空 间研究煤层瓦斯形成和分布规律,研究区 域地质及大地构造历史演化对煤层瓦斯赋 存大小、矿井瓦斯涌出大小、煤与瓦斯突 出灾害动力现象分布规律的控制。
30
15

中国煤矿多级瓦斯地质图与瓦斯治理-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启动暨培训会
西伯利亚地 块 萨彦-额尔古纳断褶 系 天山-兴安岭断褶系
昆仑 -祁
黑 断
吉 褶

滨 带 断 太 褶 平 洋
塔里木地块区
青 藏印
连-
中朝地块区
秦岭 断褶 系

块褶 区
地 扬子 块
印度地块

断 南


中国大陆及邻区构造分区简图
? 2009,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31
中国煤矿多级瓦斯地质图与瓦斯治理-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启动暨培训会
80 0 400 800Km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西
40 乌鲁木齐



板 块

哈尔滨
平 洋 板
40
长春 呼和浩特 北京 天津 30 银川 济南 西安 拉萨 郑 州 合 武 肥 汉 南昌 福州 沈阳
印 度
20


上海
30
律 宾 海 板 块
20
板 块
80 >10 90 5-10 2-5 100 0-2 110
广 州
120 0--2 -2--4 -4--6
130 板块运动 方向
? 2009,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32
16

中国煤矿多级瓦斯地质图与瓦斯治理-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启动暨培训会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中国煤层瓦斯地质图略图







0


500 km






内 蒙


准 天









区 阴 山 燕 辽 高 瓦 斯 区 9
呼和浩特

Ⅱ1


69



75 76
柴达木北缘祁连山低瓦斯区
Ⅲ3



西宁
77
68
兰州
30°


Ⅳ1 Ⅳ2
鄂 尔 多 银川 斯 盆 地 高 瓦 斯 区
10 山 北京 天津 西 11 冀 渤 海 石家庄 东 高 豫 12 鲁 瓦 太原 北 苏 北 低 斯 低 瓦 济南 区 13 瓦 斯 16 14 斯 17 区 区 15 18 郑 州 豫 2019 21 两高 西安 西
Ⅱ2


四川盆地
瓦斯 72 区
淮瓦 豫斯 22 23 东区 74 24 合肥
地壳拼接断裂带 走滑断裂带 逆冲推覆断裂带
瓦斯区界





21 煤与瓦斯突出和煤与二氧化碳突出矿区
100°
中国煤矿多级瓦斯地质图与瓦斯治理-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启动暨培训会
华北地区瓦斯赋存构造控制
①普遍沉积了 中国较老的石 炭二叠系含煤 地层,以中高 变质烟煤、无 烟煤为主,煤 层瓦斯生成条 件比较优越, 是我国高瓦斯 矿井、矿区主 要分布区。
? 2009,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1-鸡西;2-鹤岗;3-辽源;4-阜新;5-抚顺;6-红阳;7-通化;8-北票; 9-下花 园;10-开滦;11-灵山;12-阳泉;13-安阳;14-鹤壁;15-焦作; 16-莒县;17韩城;18-荥巩;19-登封;20-宜洛;21-新密;22-临涣; 23-宿县;24-淮 南;25-乐平;26-英岗岭;27-丰城;28-花鼓山;29-萍乡;30-赣南;31-宣 泾;32-羌铜;33-宜溧;34-锡澄虞;35-宁镇;36-长广;37-茶醴;38-涟 源;39-邵阳;40-白沙;41-盐湖;42-马田;43-袁家;44-华塘;45-梅田;46南岭;47-曲仁;48-西湾;49-柳州;50-红茂;51-贵阳;52-六枝;53-水 城;54-盘江;55-恩洪;56-攀枝花;57-祥云;58-芙蓉;59-松藻;60-桐 梓;61-遵义;62-南桐;63-中梁山; 64-天府;65-华蓥山;66-龙门山;67-乐 城;68-靖远;69-包头;70-乌鲁木齐;71-本溪;72-平顶山;73-黄石;74-潘 ? 2009,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谢;75-石炭井;76-石嘴山;77-窑街;78-营城;79-延边和龙











板块结合断裂带






拉萨
66 龙门山大巴山高瓦斯区
成都




Ⅴ1


67





高瓦斯带
低瓦斯带


湘 62 滇 59 西 58 中 60 61 黔 川 川南黔北黔西 51 东 西 高瓦斯区 贵阳 桂 56 南 5352 中 54 低 南50 昆明 55 57 瓦 低 49 斯 瓦 斯 区

65 64 重庆 63
鄂 西
Ⅲ 1 武汉
38 39
长沙 29 37

73 瓦 高 斯 27
35 南京 3334 下 上海 扬 子 32 31 36 地 杭州 区
浙 闽
钓鱼岛
2826
25 南昌 赣
48






南宁
41 40 桂 42 43 44 东 30 454647 高 瓦 斯 广州
澳门 香港
Ⅲ2


沿 海 福州 低 瓦 斯 区
台北


台湾岛 东沙群岛 南



海口 海南岛
110°
120°





















Ⅰ西伯利亚板块 Ⅰ1
准噶尔 - 兴安活动带(包括准噶尔、锡林浩特、 嫩江、佳木斯等地块)
Ⅱ塔里木-华北板块 Ⅱ1 塔里木板块 Ⅱ2 华北板块 Ⅲ华南板块 Ⅲ1 扬子地块 Ⅲ2 南华活动带 Ⅲ3 松潘 - 甘孜活动带 Ⅳ藏滇板块 Ⅳ1 羌中南 - 唐古拉 - 保山地块 Ⅳ 冈底斯 - 腾冲活动带 2 Ⅴ印度板块 Ⅴ1 喜马拉雅逆冲板片
赤尾屿
广州


塔里木西北低瓦斯区


瓦 3 斯 区 沈阳 5 7 4 8 6 71


79






Ⅰ1





40°

70 瓦 斯 乌鲁木 区 齐


哈尔滨


部 低
部 高
78




长春


Ⅰ 尔































Ⅰ1


吉 辽
2











Ⅰ 东中
1




▍ ▍











40°









构造单元划分





30°















33
南海诸岛
34
17

中国煤矿多级瓦斯地质图与瓦斯治理-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启动暨培训会
华北地区瓦斯赋存构造控制
②自石炭一二叠系含煤地层形成以来, 印支期主要受西伯利亚板块由北向南和 扬子地块由南向北推挤作用,形成近东 西向的宽缓褶皱和断裂,但不剧烈。燕 山早、中期受太平洋库拉板块俯冲碰撞 作用,活动剧烈,形成一系列北北东、 北东向的大规模隆起和拗陷,伴随剧烈 的岩浆活动。如太行山隆起、贺兰山隆 起,鄂尔多斯盆地拗陷、沁水盆地拗陷 等。因此华北地区煤层主要发育近东西 向、北北东向、北东向的褶皱和断裂及 其叠加和复合构造。
1 2 3 4 5
① ① 北 京⑩ ⑨ ⑨
⑧ ⑧

⑥ 成 ⑦ 都 ④ ②
13 12
11
上海 ⑤

广 州 0
6 30 0 600 9 0 km 0
7
8
9
? 2009,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35
中国煤矿多级瓦斯地质图与瓦斯治理-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启动暨培训会
华北地区瓦斯赋存构造控制
③在北缘,受西伯利亚板块碰撞对接 的影响存在着东西向的阴山、燕辽挤 压、剪切带(天山-兴安活动带), 控制着阴山燕辽高突矿井、矿区的分 布。 在南缘,受扬子板块俯冲碰撞对接的 影响,存在着秦岭造山带北缘逆冲推 覆构造系挤压、剪切带,控制着华北 板块南缘淮南、平顶山、宜洛、义马 到甘肃靖远高突矿井、矿区的分布。 ④在中部,因燕山期受太平洋库拉板 块碰撞挤压作用,形成北北东至北东 向展布的太行山挤压剪切构造带,控 制着焦作、鹤壁、安阳、邯郸等高突 矿区、矿井的分布。
? 2009,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36
18

中国煤矿多级瓦斯地质图与瓦斯治理-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启动暨培训会
华北地区瓦斯赋存构造控制 ⑤在沿郯庐断裂 带西侧受扬子板 块向华北板块俯 冲碰撞作用,形 成徐淮前陆褶皱 冲断带,在弧顶 南北两翼挤压剪 切带分别控制着 皖北宿县、临涣 和淮北高突矿区、 矿井的分布。
? 2009,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1-侏罗、白垩纪盆地; 2-上侏罗统火山岩; 3-变质岩; 4-走滑断层、冲断层; 5-古生代地层褶皱轴; 6-变质岩中倒转褶皱 轴; 7-地体运动方向; 8-古地磁样品取样位置 Ⅰ-大别山造山带; Ⅱ-张八岭群之韧性冲 断岩席; Ⅲ-徐淮潜造山带; Ⅳ-泰山; Ⅴ-苏北-胶南造山带
37
中国煤矿多级瓦斯地质图与瓦斯治理-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启动暨培训会
华北地区瓦斯赋存构造控制
五寨
0 平鲁 640 涞源 240 涿州 150
北京
天津 100
⑥ 在华北地区的东部,
1271 兴县 1490 忻县 13. 7 太原 晋中 2039 石家庄 阳泉 1500 左权 1866 大宁 2573 临汾 3002 侯马 3580 沁源 2192 长治 2220 晋城 邯郸 560 临西4 220 济南 高邑 475
渤 海
印支期开始受太平洋库 拉板块俯冲碰撞较早, 如鲁西断隆缺失三叠系 地层沉积,使得二叠系 的煤层瓦斯保存条件变 差。煤层瓦斯风化带垂 深普遍在600m以上,目 前90%以上的矿井仍为
柳林 2107
3301 济源 350 0 三门峡 3000 3692 洛阳 2836 2500 2680 2000 1500 临汝 1000 50 955 00
郑州 2250 许昌 1060 太康 750
500
等值线
边界断裂
低瓦斯矿井。
? 2009,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0
40
80 Km
华北地区三叠系分布情况(据杨起等)
38
19

中国煤矿多级瓦斯地质图与瓦斯治理-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启动暨培训会
华南地区瓦斯赋存构造控制
①华南地区主要受扬子准地台和南 华活动带构造演化的控制。华南地 区四周都受到强挤压剪切作用,尤 其是中、新生代以来长时期受到太 平洋菲律宾板块由南东向北西方向 的推挤作用,构造表现为大规模的 逆冲推覆和岩浆作用。形成一系列 北北东—北东向展布的逆冲推覆构 造和沿福建—浙江沿海分布的北东 向—北北东向展布的岩浆岩带。地 质构造极其复杂,煤层不稳定,煤 层结构破坏严重,构造煤极为发育。
? 2009,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⑦ ③ ③ ② ① ② ⑥ ② ⑦ ⑦ ⑥ 印支 板块
⑤ ⑧ ⑦
华北板 块 ⑦ ① ② ⑦ ② ④ ② ① ④ ① ⑦ ④ 块 板 ②

⑦ 藏滇 板块
古 太 平 洋
①陆块;②褶皱带;③盆地;④烈陷带;⑤逆冲 推覆带;⑥断裂带;⑦板块或块体相对运动方向
39
中国煤矿多级瓦斯地质图与瓦斯治理-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启动暨培训会
102° 32°
7 3 6
15 16
2 5
21
Ⅵ1
1 114°

118°
65
124°
23

Ⅰ7
4
64
30°
8 9
10
Ⅰ 1
17
Ⅰ 2
18 20
Ⅰ 6
25 44 39 41 22
24
Ⅳ1
47
49
28°
Ⅰ 3
19 11 29
26
Ⅳ2
Ⅰ 5
30 27 36
Ⅱ1
38
Ⅱ2
40
Ⅳ3
63 62
28°
Ⅲ2
Ⅲ3
45 51
Ⅳ4
59
12
Ⅰ 4
28 31 32 Ⅱ
3
Ⅴ1
43
Ⅳ3
61
Ⅲ1
42
50
52
24°
Ⅴ8 Ⅴ
14 34
13
33
35
Ⅱ4 Ⅴ4
37
Ⅸ1 Ⅸ
60
53
20°
Ⅷ Ⅴ5
Ⅴ2
48
Ⅴ6 124° 102° 104° 116° 58 Ⅴ3 Ⅰ--扬子地块区:Ⅰ1--川中地块;Ⅰ2--川东地块;Ⅰ3--鄂湘黔地块;Ⅰ4--川滇地块;Ⅰ5--雪峰山地块;Ⅰ6--江汉地块;Ⅰ7--下扬子地 块;Ⅱ--赣湘桂构造带:Ⅱ1--湘桂构造带;Ⅱ2--赣中南构造带;Ⅱ3--桂西南构造带;Ⅱ4--钦州构造带;Ⅲ--华夏地块区:Ⅲ1--云开地 块;Ⅲ2--浙闽粤地块;Ⅲ3--闽东地块;Ⅲ4--海南岛地块;Ⅳ--东海陆架构造区:Ⅳ1--东海陆架盆地;Ⅳ2--钓鱼岛隆起带;Ⅳ3--冲绳海 槽;Ⅳ4--琉球岛弧带;Ⅴ--南海陆架构造区:Ⅴ1--台西南盆地;Ⅴ2--珠江口盆地;Ⅴ3--琼东南盆地;Ⅴ4--北部湾盆地;Ⅴ5--莺歌海盆 地;Ⅴ6--南海中央海盆地;Ⅴ7--菲律宾岛弧带;Ⅴ8--台湾地块;Ⅵ--华北地块:Ⅵ1--秦岭-大别构造带;Ⅶ--松潘-甘孜地块;Ⅷ--印支 地块;Ⅸ--菲律宾海板块;Ⅸ1--台东地体。①栾川-确山断裂带;②商南-丹凤古碰撞缝合带;③玛沁-略阳古碰撞缝合带;④襄广断裂带; ⑤大巴山逆冲断裂带;⑥北川-九顶山断裂带;⑦鲜水河走滑逆冲断裂带;⑧小金河逆冲断裂带;⑨金河断裂带;⑩安宁河断裂带;11小江断 裂带;12哀牢山走滑断裂带;13红河走滑断裂带;14澜沧江古碰撞缝合带;15江油-灌县断裂带;16巴中-龙泉山断裂带;17华蓥山断裂带; 18七曜山断裂带;19六枝-水城断裂带;20慈利-花垣断裂带;21兴山-都镇湾断裂带;22湘中隐伏北西向断裂带;23光州断裂带;24江山-绍 兴断裂带;25广丰-宜春古碰撞缝合带;26叙浦-黔阳断裂带;27河池-柳城断裂带;28南盘江断裂带;29玉屏-三都断裂带;30河池-都安断裂 带;31百色断裂带;32那坡-龙州断裂带;33文山-麻柳坡断裂带;34墨江-马江断裂带;35凭祥断裂带;36藤县-石南断裂带;37合浦-苍悟断 裂带;38粤北断裂带;39武夷山断裂带;40茶陵-郴州断裂带;41赣州-兴国断裂带;42吴川-四会断裂带;43海丰-莲花山断裂带;44丽水断 裂带;45长乐-南澳断裂带;46嘉山-响水断裂带;47东引-苏岩断裂带;48琼北断裂带;49基隆-西湖断裂带;50高雄-南投断裂带;51冲绳海 槽西缘断裂带;52冲绳海槽东缘断裂带;53台湾纵谷古碰撞缝合带;54双峰海山断裂带(南海中央海盆北缘断裂带);55琼东南盆地北缘断 裂带;56马尼拉俯冲带;57菲律宾海俯冲带;58菲律宾走滑断裂带;59冲绳俯冲带;60七星岩断裂带;61彭佳屿断裂带;62冲绳北西向断裂 带;63杭州湾-冲绳断裂带;64青岛-恶石断裂带;65郯庐走滑断裂带
? 2009,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Ⅲ4
55
54
Ⅴ7
56
20°
57
40
20

工程地质学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整合版

一、名词解释(20分) 1、活断层: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近期有过活动且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发生活 动的断层(即潜在活断层)。 2、砂土液化: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它物理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现象。 3、混合溶蚀效应:不同成分或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后,其溶蚀能力有所增强的效应。 4、卓越周期: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经过各种不同性质的界面时,由于多次反射、折射,将出现不同周期的地震波,而土体对于不同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的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对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突出、明显,这种被选择放大的波的周期即称为该岩土体的卓越周期。 5、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六个方面。 6.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7.地震烈度:地面震动强烈程度,受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震域介质条件的影响。震源深度和震中距越小,地震烈度越大。 8.工程地质类比法:将已有建筑物的工程地质问题评价的结果和经验运用到工程地质条件与之相似的同类建筑物中。 9.临界水力梯度:岩土体在渗流作用下,呈悬浮状态,发生渗透变形时的渗流水力梯度。10.斜坡变形破坏:斜坡变形破坏又称斜坡运动,是一种动力地质现象。是指地表斜坡岩土体在自重应力和其它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向坡外的缓慢或快速运动。 二、填空题(20分) 1、1.活断层的活动方式有地震断层(粘滑型)和蠕变断层(蠕滑型)。2.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和模型模拟实验法等。 3.斜坡变形的形式较多,主要有拉裂(回弹)、蠕滑、弯曲倾倒三种。4.按滑坡动力学性质分类,可分为推落式、平推式、牵引式性所多余的约束。 三、判断题(共20分,每题4分)红色的为错误 1.水库蓄水前,河间地块存在地下分水岭,蓄水后将不会产生库水向邻谷的渗漏。 2.斜坡变形的结果将导致斜坡的破坏。 3.在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中,由于边界条件、荷载条件、岩土体强度等难以精确确定,通常在设计上考虑上述因素及建筑物重要性而综合确定一经验值,此即稳定性系数。 4.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确定。 5.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定砂土液化时,若某一土层的实际贯入击数大于临界贯入击数,则该土层液化。 5、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定砂土液化时,若某一土层的实际贯入击数小于临界贯入击数,则该土层液化。 1.野外鉴别走滑型活断层最好的地貌标志是河流沟谷的同步错移。 2.同一烈度震害区,对于同一建筑来说,以土层为地基的建筑一定比以基岩为地基的建筑损害程度大。 3.砂土相对密度愈低,愈易产生地震液化。 4.斜坡形成后,在坡顶处形成剪应力集中带。 5.砂土的渗透系数越大,产生管涌的临界水力梯度越小。

工程地质学(中国建筑出版)打印版

工程地质学 第二章 岩石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1.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2.存在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热元素和化合物,称为矿物。其中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石矿物。如常见的石英、正长石、方解石等。 3.矿物的物理性质有颜色(自色、他色、假色)、光泽(造岩矿物绝大部分属于非金属光泽)、硬度(矿物的硬度的确定,是根据两种矿物对刻时互相是否刻伤的情况而定。)、解理和断口。 4.当岩浆的内部压力小于上部岩层压力时,迫使岩浆停留下,冷凝成岩浆岩。 5.依冷凝成岩浆岩的地质环境的不同,将岩浆岩分三类: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 6.岩浆岩的产状有:岩基、岩株、岩盘、岩床、岩脉。 7.岩浆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 8.岩浆岩的结构分为:全晶质结构(粗粒结构、中粒结构、细粒结构、微粒结构)、半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 9.岩浆岩的构造,是指矿物在岩石中的组合方式和空间分布情况。常见构造主要有:块状构造、流纹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 10.常见的岩浆岩有酸性岩类、中性岩类、基性岩类。 11.沉积岩是在地表和地表下不太深的地方,由松散堆积物在温度不高和压力不大的条件下形成的。 12.沉积岩主要由碎屑物质、粘土矿物、化学沉积矿物、有机质及生物残骸组成。 13.在沉积岩的组成物质中,粘土矿物、方解石、白云石、有机质等,是沉积岩所特有的,是物质组成上区别于岩浆岩的一个重要特征。 14.沉积岩分类:碎屑岩类、粘土岩类、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 15.沉积岩的结构: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生物结构。 16.沉积岩最主要的构造是层理构造。 17.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层面特征和含有化石,是沉积岩在构造上区别于岩浆岩的重要特征。 18.常见沉积岩: 19.变质岩是由原来的岩石在地壳中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成分加入的影响,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后形成的新岩石。 20.变质岩变质作用的因素:高温、高压、新的化学成分的加入。 21.变质岩特有的矿物(石滑绿蛇) 22.变质岩的结构(变晶变余) 23.变质岩的构造,主要的是片理构造和块状构造。其中片理构造是变质岩所特有的,是从构造上区别于其他岩石的一个显著标志。比较典型的片理构造有: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

河南理工大学煤层气地质学

《煤层气地质学》 煤层气成因 1.煤层气成因: (一)生物成因气: 生物成因煤层气是指在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泥炭、煤等)部分转化为煤层气的过程。按形成阶段可划分为原始生物成因气和次生生物成因气。 (二)热成因气: 在温度、压力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的同时,也生成大量的气态和液态物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烃类以甲烷为主。1.原生热成因气2.次生热成因气。 (三)混合成因气: (1)原地混合,即原地形成的热成因气和原地形成的次生生物气相混合,不发生运移,一般出现在浅部。 (2)异地混合气,热成因气和次生生物气发生了运移,在地下水滞留区聚集、混合。 (四)无机成因气 2.煤层气成因判别: (一)有机成因气的判别-Whiticar图示法。二)无机成因气的判别: 有烃类气体的成分、烷烃碳同位素系列、与烃类气体伴生的非烃类气体、稀有气体的含量与同位素,以及地质背景综合分析 煤层气的地球化学特征: 同位素分布,镜质组反射率。 第2xx煤层气储层xx、裂隙特征

1.煤中孔隙的研究方法: (1)形貌观测: 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下(TEM和SEM)和原子力显微镜下。2)压汞法研究孔隙结构: 是测定部分中孔和大孔xx分布的方法。 (3)低温氮吸附法: 氮吸附法就是将定量的煤样置于液氮温度下的氮气流中,待煤样吸附的氮气达到平衡后,测定其吸附量,计算出煤样的比表面积。 2.割理(内生裂隙)和外生裂隙的区别 割理的力学性质以xx为主 外生裂隙可以是张性、剪性及xx等。 割理在纵向上或横向上都不穿过不同的煤岩类型或界线,一般发育在镜煤和亮煤条带中,遇暗煤条带或丝质终止。 外生裂隙不受煤岩类型的限制。 割理面垂直或近似垂直于层理面。 外生裂隙面可以与层理面以任何角度相交。 割理面上无擦痕,一般比较平整。 裂隙面上有擦痕、阶步、反阶步。 割理中充填方解石、褐铁矿及粘土,极少有碎煤粒。外生裂隙中除了方解石、褐铁矿、粘土外,还有碎煤粒。 割理 外生裂隙

中国城市建设史思考题

中国城市建设史思考题 1、我国新时期时期原始社会居民点布局形态与社会文化发展阶段有何关系? 初期城市生产的条件是什么? 2、现已发掘的商代主要城市有哪些组成物质要素?其布局特征如何?当时城 市建设技术发展水平有哪些表现? 3、为什么说我国周代发生过两次筑城高潮?西周时期有哪些主要城市?各有 何不同性质? 4、简述《周礼·考工记》中关于营国制度的内容并加于解释。周代王城制度 对我国城市发展规划的历史发展过程有何重大影响? 5、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重要的诸侯国都城?其规划和平面形状有何特点?对 照周代营国制度的规定,为什么他们大都未予遵守?试加于分析。 5.1春秋战国时代有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师及理论? 6、为什么秦统一全国后城市能得到空前的发展?发展概况如何? 7、简述汉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8、秦明都城咸阳建设有何成就?如何评价? 9、汉长安修建过程及其平面布局有何特点?略述汉长安平面布局的形成要素。 10、汉长安城门、道路、市集和居住区规划有何特点?汉代皇家园林最大者是哪一个?其规模如何? 11、汉代东都洛阳是如何形成的?其布局有何特点? 12、西汉“五都”有哪些? 13、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相应的城市的发展受到哪些重大因素? 14、曹魏邺城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其划时代意义是什么? 15、北魏时期洛阳改建后的布局有哪些主要内容? 16、古代南京城是怎样形成的?南朝建康有何发展?其规划布局有何特点? 17、隋唐时代我国经济社会有哪些重大发展?城市发展概况如何? 18、隋大兴城选址重建的原因是什么?其建设经过、选址布局如何?绘平面示意图。 19、隋唐长安城规划有哪些特点、成就和问题?对其他都城规划有何影响? 20、隋唐东都洛阳建设的经济社会背景是什么?其规划选址布局有何特点和问题? 21、试比较隋唐长安洛阳两京城规划的异同点和后者的改进与问题? 22、我国古代名城扬州的城市地理条件自春秋时期以来发生过哪些变迁?战国、秦汉至隋唐时期坡址、规划如何变化?扬州为何能在隋唐时期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 23、山西新绛在唐代的城市轮廓是如何通过文献记载分析和遗址考察与现代比较后判断的?新绛在唐代繁荣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24、南北朝至隋唐时代少数名族地区城市建设有哪些类型? 25、宋元时代我国城市有何重大发展? 26、试从隋唐东都的建设和五代以后在开封建都说明我国中原及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对政治中心东迁的影响? 27、唐代和宋代开封的布局有何特色?《清明上河图》告诉我们哪些都城的情况?28后周世宗柴荣关于改建扩建开封的诏书中包括哪些措施?有何意义和价值?29开封在宋代的城市道路系统、市政街道、手工业区、文化娱乐设施布局有何

(word完整版)《工程地质学》复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工程地质学》复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 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摩擦、压入的能力。 2. 岩浆侵入时,岩浆和围岩的接触带受到岩浆的热力与其分化出的气体和液体的作用,使围岩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地质作用称为接触变质作用。 3. 岩石的水理性质通常包括岩石的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4. 在陡峭的斜坡上,巨大岩块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而猛烈地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称为崩塌。 5. 所谓岩崩是指在地下开挖或开采过程中,围岩突发性地以岩块弹射、声响及冲击波等类似爆炸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脆性破坏现象。 6. 管涌是指在渗流作用下,地基土体中的细小颗粒,通过粗大颗粒的孔隙,发生移动或被水流带出的现象。 7. 对于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类型,地下水中的SO4^2-,离子与水泥中的某些成分相互作用,生成含水硫酸盐晶体,造成体积的急剧膨胀,使水泥结构疏松或破坏。该种腐蚀 属于结晶类腐蚀类型。 8. 常用的工程地质测绘方法有:路线穿越法、界线追索法和布点法。 9. 某一勘察工程,需要配合设计与施工单位进行勘察,以解决与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勘察资料,应进行施工勘察。 10. 静力载荷试验是指在拟建建筑场地中挖至设计基础埋置深度的

平整坑底,放置一定规格的方形或圆形承压板,然后再其上面逐级施加荷载,测定相应荷载作用下地基土的稳定沉降量,并作为分析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的一种手段。 11. 断口是矿物受打击后所产生的不规则的破裂面。 12. 动力变质作用是指因地壳运动而产生的局部应力是岩石破碎和变形,其中机械过程占主导的一种变质作用。 13. 岩石的水理性质通常包括岩石的持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14.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着斜坡内部某些滑动面(或滑动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15.流土是指在在自下而上的渗流作用下,当渗流力大于土体的重度或地下水的水力梯度大于临界水力梯度时,粘性土或无粘性土中某一范围内的颗粒或颗粒群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 16.岩溶,国际上统称喀斯特,是指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的结果而产生的一系列地质现象。 17.标准贯入试验是用重63.5kg 的穿心锤,以760mm 高的落距,将置于试验土层上的特制的对开式标准贯入器打入孔底,先打入孔底15cm,不计锤击数,然后再打入30cm,并记下锤击数N。 18. 解理是指矿物被敲打后,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 19. 岩浆岩可根据的SiO2含量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 20. 软化夹层是指在坚硬岩层中夹有力学强度低,泥质或炭质含量

《煤层气地质学》实验指导书

《煤层气地质学》实验指导书 课程建设组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2006年10月

目录 实验一煤层宏观特征的识别 (1) 实验二压汞实验 (3) 实验三等温吸附实验 (5) 实验四煤层气解吸实验 (9)

实验一煤层宏观特征的识别 一、实验目的 掌握腐殖煤中、低变质程度烟煤的宏观物理特征;掌握腐殖煤硬煤的四种宏观煤岩成分和四种宏观煤岩类型的特征和鉴别方法;掌握腐殖煤硬煤光泽岩石类型的划分标志及鉴别方法;了解硬煤宏观结构、构造特点。 二、实验内容 (一)腐殖煤硬煤宏观煤岩成分 腐殖煤硬煤的四种煤的岩石类型(Lithotype)也可以叫做煤的拼分(ingredints),在国内习惯上称为宏观煤岩成分,是用肉眼可以区分出来的煤岩条带,是组成煤的基本单位,包括镜煤(vitrain)、丝炭(fusain)、亮煤(clarain)和暗煤(durain),Stopes对四种宏观煤岩成分的原始描述如下: 镜煤:粘着、光滑和均一的整体,具光泽,甚至可以是呈玻璃状的物质。 亮煤:在与层理面垂直的断面上,具有一定轮廓的平滑表面,这些表面具有明显的光泽或闪亮可以辨认出是呈原生条带状。 暗煤:坚硬致密,肉眼下表现为颗粒状结构,无真正平滑的断口,总是呈现为暗淡无光泽的凹凸不平的表面。 丝炭:主要呈碎片或楔形物产出,由易破碎成粉末、易剥离且有纤维状的束缕状物组成。 除上述四种成分外,曾有人提出过暗亮煤(duroclarain)和亮暗煤(clarodurain)的术语(如Cady,1942),用以描述介于亮煤和暗煤之间的煤岩类型,前者接近与亮煤,后者接近与暗煤。 划分煤岩成分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只有条带厚度大于3~5mm时,才能单独构成一个煤岩成分,小于这个厚度则应与相邻的条带归为一个煤岩成分。 2肉眼条件下划分煤岩成分与显微镜下所鉴定的显微煤岩类型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但没有完全必然的联系,一般说来,单元组分的煤岩成分(镜煤和丝炭)可以对应与相应的显微煤岩类型(微镜煤和微惰煤),但复组分的煤岩成分(亮煤和暗煤)却往往由一个以上的不同的显微煤岩类型构成。 (二)腐殖型硬煤光泽岩石类型 在实际工作中,采用Stopes-Heerlen系统中的四种煤岩成分来作宏观描述时,由于Stopes四种煤岩成分的单层往往太薄,通常只有几个毫米厚,那么严格用Stopes术语所做的描述会极为详细,对煤层,特别是厚煤层进行宏观描述时不大可能划分得如此详细。鉴于上述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就产生了更大级别的宏观划分方法。苏联煤岩工作者按“平均光泽”划分出光亮型煤、半亮型煤、半暗型煤和暗淡型煤四种类型,叫做“煤的光泽岩石类型”或“宏观煤岩类型”,该宏观描述术语系统在国内至今仍在广泛使用(表1-1)。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题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题 (课程代码252365) 一、选择 1.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标志着( A )。 A.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 B.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C.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D.商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2.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标志着城市出现,分工主要是指( D )。 A.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 B.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C.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D.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3.我国可以确定位置的最早都城址是( A )。 A.殷墟遗址 B.郑州商城 C.西亳 D.陕西半坡村 4.中国最早的宫城遗址是( C )。 A.阿房宫 B.长乐宫 C.二里头 D.明光宫 5.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是( B )。 A.卡洪城 B.孟菲斯 C.阿玛纳城 D.乌尔城 6.我国最早的建制镇出现在( B )时期。 A.秦汉 B.北魏 C.隋唐 D.宋元 7.秦都的外围规划遵循( D )思想。 A.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B.《周礼》的礼制建城思想 C.《管子》的生态建城思想 D.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 8.西汉长安的建城过程依次为( C )。 A.长乐宫 - 建章宫 - 未央宫、北宫 - 桂宫和明光宫 B.未央宫、北宫 - 长乐宫 - 建章宫 - 桂宫和明光宫 C.长乐宫 - 未央宫、北宫 - 建章宫 - 桂宫和明光宫 D.桂宫、明光宫 - 长乐宫 - 建章宫 - 未央宫、北宫 9.隋唐时期的“扬一益二”是指( A )。 A.扬州和成都 B.扬州和杭州 C.扬州和苏州 D.扬州和淮安 10.隋唐时期的四大航运城市是指( B )。 A.泉州、广州、杭州、扬州 B.杭州、扬州、淮安、苏州 C.泉州、广州、淮安、苏州 D.泉州、扬州、淮安、苏州 11.中国最早使用三合土夯筑而成的城市是( C ),城墙呈白色,有马面,城防牢固。 A.高昌城 B.交河城 C.统万城 D.渤海上京龙泉府 12.皇城朝向为正南北向,并与城市道路朝向形成一定夹角的明代城市是( B )。

工程地质学课本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绪言 1. 谓工程地质学? 答: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2. 谓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 答:①阐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其对建筑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②论证建筑场地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给出确切的结论。③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地,并根据场地的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各个建筑物。④根据建筑场地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法的合理化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⑤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并提出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⑥为拟订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案提供地质依据。3. 谓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容? 答:①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②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的研究。③工程地质勘查理论技术法的研究。④区域工程地质的研究。 4. 谓工程地质条件? 答:工程地质条件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①岩土的类型及其工程性质。②地质构造。③水文地质条件。④动力地质作用。⑤地形地貌条件。 ⑥天然建筑材料。 5. 谓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问题指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产生的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的安全。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①地基稳定性问题。②斜坡稳定性问题。③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④区域稳定性问题。

6. 简述工程地质学与岩土工程的关系。 答:工程地质是岩土工程的基础,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质的延伸。 7. 简述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答:17世纪以后开始出现地质环境对建筑影响的文献资料,工程地质学产生了萌芽。20世纪初工程地质研究已经由欧美向发展中扩展并稳定发展。未来工程地质学会与其他学科更加紧密相连,与各相关学科更好地交叉和结合,促进基本理论、分析法和研究手段等各面不断更新和前进,进而使工程地质学的涵不断变化、外延扩展。 8. 简述本课程的学习要求。 答:见课本P8-P9。 第二章矿物与岩 1.谓克拉克值?地壳主要由哪些元素组成? 答:地壳中各种化学元素平均含量的原子百分数成为原子克拉克值,又称元素丰度。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镁、钾、钛和氢十种元素组成。 2.根据地震资料,地球部圈层可以划分为哪几个圈层?各圈层的物质组成是什 么?各圈层之间的不连续界面是什么? 答:地球部圈层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由沉积岩、花岗岩和玄武岩组成;地幔由二辉橄榄岩组成;地核由铁、镍、硅构成的物质组成。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44工程地质学2002~2015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24分) 1.工程地质条件 2.滑坡 3.混合溶蚀效应 4.水库诱发地震 5.活断层 6.卓越周期 二、简述:(60分) 1.工程地质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2.试述岩体稳定性分析刚体极限平衡法的思路。 3.岩石力学、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学有何关系? 4.滑坡有哪些常用治理方法。 5.水对岩土体稳定性有哪些影响? 6.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及影响因素。 三、论述(16分) 结合工程实例,说明工程地质工作的步骤。 2003年 一、名词解释(30分) 1.工程地质条件 2. 滑坡 3.岩溶 4.水库诱发地震 5. 活断层 6.管涌 二、简述题(每题12分) 1、工程地质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2、滑坡有哪些常用治理方法? 3、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中,如何考虑地下水的因素? 4、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及影响因素? 5、简述滑坡分类。 三、论述题(每题20分) 1、结合工程实例,说明工程地质工作的步骤及研究内容。 2、试述工程地质学的发展期望。 3、试述岩土体稳定性分析刚体极限平衡法的思路及内容。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工程地质 2.地震烈度 3.地面沉降 4.岩溶 5.渗透稳定性 6.地面塌陷 二、论述 1.试举一例,论述滑坡的机理。(30分) 2.岩溶库区渗漏研究的主要方法及需要着手解决的关键问题。(30分) 3.试举一例说明,工程地质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30分) 4.我国长江三峡水库工程中主要涉及哪些工程地质问题? 它们对水库建设的影响如何。(30分) 2005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工程地质条件 2、砂土液化 3、混合溶蚀效应 4、渗透变形 5、活断层 6、卓越周期 二、简述题(每题10分) 1.工程地质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2、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有哪些? 3、识别活断层的标志有哪些? 4、滑坡有哪些常用治理方法? 5、水对岩土体稳定有何影响? 6、如何进行覆盖性岩溶区的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 7、简述渗透变形的预测步骤。 三、论述题(每题25分) 1、分别说明土质斜坡与岩质斜坡的稳定性评价方法,并指出其主要区别。 2、城市建筑场地地震稳定性研究需要开展哪些工作,解决哪些问题?

工程地质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工程地质考试大纲 本《工程地质》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岩土工程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也是许多学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考生对其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系统地掌握工程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工程地质评价和分析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各种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矿物岩石部分 1. 造岩矿物的物理性质 2. 岩浆岩的成因与产状、岩浆岩的结构、岩浆岩的构造、岩浆岩的分类、主要岩浆岩的特征 3.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沉积岩的矿物成分、沉积岩的结构、沉积岩的构造、沉积岩的分类、主要沉积岩的特征 4.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变质岩的结构、变质岩的构造、变质岩的分类、主要变质岩的特征 5. 岩石的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的类型、影响岩石风化作用的因素、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及工程地质性质 (二)地质构造 1. 地壳运动、地壳运动的基本类型、地层、地层年代、地层年代的确定方法。 2. 岩层的产状、褶皱的基本形态、褶曲要素、褶皱的形态分类、褶皱构造的识别 3. 构造节理的分类、剪切节理的特征、张节理的特征、节理密度、裂隙率、节理统计图 4. 断层构造、断层的几何要素、断层的基本类型和特征、断层的野外识别 5. 地质图的阅读分析 (三)岩体的工程地质特性 1. 结构面、结构面的成因类型、结构面的特征、软弱夹层、岩体的结构类型 2. 岩体的变形特征、岩体的流变特征、岩体的强度性质

3. 地应力的组成、地应力的分布规律、地应力研究的工程意义 4. 岩石的质量指标、节理岩体的地质分类(RMR)、岩体质量(Q)系统分类(四)坝基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1.导致坝基岩体不均匀变形的地质因素、坝基岩体承载力、坝基岩体滑动破坏的类型、坝基岩体滑动的边界条件分析、坝肩岩体滑动的边界条件分析 2.抗滑稳定计算中f、c值的选定、地质因素对f、c值的影响 3.渗透压力、潜蚀 4.清基、坝基岩体加固 (五)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1. 边坡形成后应力状态的变化、影响边坡岩体应力分布的因素 2. 边坡变形与破坏的类型 3. 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 4. 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评价方法 5. 边坡变形破坏的防治 (六)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1. 洞室围岩的稳定分析 2. 地下洞室位置的选择 3. 山岩压力、弹性抗力 4. 提高洞室围岩稳定性的措施 二、考试要求 (一)矿物岩石部分 1.掌握矿物基本的物理性质,熟练掌握光泽、颜色、硬度、解理、断口的含义。 2.掌握岩浆岩的成因与产状、岩浆岩的结构、岩浆岩的构造、岩浆岩的分类,了解主要岩浆岩的特征,熟练掌握结构与构造的区别。 3.掌握沉积岩的形成、沉积岩的矿物成分、沉积岩的结构、沉积岩的构造、沉积岩的分类,了解主要沉积岩的特征,熟练掌握沉积岩的结构特征及其与命名间的关系。 4.掌握变质岩的矿物成分、变质岩的结构、变质岩的构造、变质岩的分类,了解主要变质岩的特征,熟练掌握变质岩的构造特征及其与命名间的关系。 5.掌握岩石的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的类型、影响岩石风化作用的因素,熟练掌握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及工程地质性质。 (二)地质构造

西建03-13年真题中国城市建设史考题

03年中国城市建设史考题 一、填空题。(55/1’) 1.城最初的定义是进行防御的实体,在中国古代“城”有不同的称谓,如《左传》记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无曰( )。 2.我国的城郭之制起源于()代关于“城”的记载()。早期的“城”与“郭”关系比较随意,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城在郭内,如江苏武进淹城、()2)城附之于郭之一角(城郭并置),如:燕下都、()、();3)城郭分设,如:( ). 3.乌尔城建于公元前2000-2100年,城中建有起着天体崇拜作用的(),其同时是城市的公共中心,体现了人性与神性的结合。 4.被誉为“城市规划之父”的()在希波战争后将棋盘式道路网的规划结构加以理论阐述,并在最先在()城的重建工作中加以应用。 5.公元前1世纪由奥尔梅克人建设的()城的中心由一组举行宗教仪式的纪念性建筑物构成,分布在一条2km长的大道两侧,主要的建筑物在()、月神庙。()等。 6.印度中世纪的莫沃尔王朝在首都阿格拉建造了杰出的建筑物(),被称作“印度的珍珠”。 7.日本战国时期,为了战争的需要,封建领主们建造了大量的供瞭望及防御的建筑()。 8.北魏洛阳城的规划建设有()主持:隋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的规划建设由()主持;元大都的规划建设由刘秉忠主持。 9.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特别重视中轴线的建设,城市布局多以中轴线绝对布局,明清北京城以一条长达7.5km的中轴线构筑了帝都风貌,这条中轴线由南至北的重要节点有:永定门、()、大明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坤宁门、()、()、景山、地安门、()、()。 10.被誉为欧洲的客厅的是() 11.明清时期的票号业中心城市有()和(),手工业中心城市(),其城市布局特征与其城市性质是相适应的。

(完整版)《工程地质学》复习试题[附答案解析]

《工程地质学》复习题(含答案) (此答案均为本人自己整理,如有失误敬请指正) 一、填空题: 1. 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摩擦、压入的能力。 2. 岩浆侵入时,岩浆和围岩的接触带受到岩浆的热力与其分化出的气体和液体的作用,使围岩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地质作用称为接触变质作用。 3. 岩石的水理性质通常包括岩石的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4. 在陡峭的斜坡上,巨大岩块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而猛烈地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称为崩塌。 5. 所谓岩崩是指在地下开挖或开采过程中,围岩突发性地以岩块弹射、声响及冲击波等类似爆炸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脆性破坏现象。 6. 管涌是指在渗流作用下,地基土体中的细小颗粒,通过粗大颗粒的孔隙,发生移动或被水流带出的现象。 7. 对于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类型,地下水中的SO4^2-,离子与水泥中的某些成分相互作用,生成含水硫酸盐晶体,造成体积的急剧膨胀,使水泥结构疏松或破坏。该种腐蚀属于结晶类腐蚀类型。 8. 常用的工程地质测绘方法有:路线穿越法、界线追索法和布点法。 9. 某一勘察工程,需要配合设计与施工单位进行勘察,以解决与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勘察资料,应进行施工勘察。 10. 静力载荷试验是指在拟建建筑场地中挖至设计基础埋置深度的平整坑底,放置一定规格的方形或圆形承压板,然后再其上面逐级施加荷载,测定相应荷载作用下地基土的稳定沉降量,并作为分析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的一种手段。 11. 断口是矿物受打击后所产生的不规则的破裂面。 12. 动力变质作用是指因地壳运动而产生的局部应力是岩石破碎和变形,其中机械过程占主导的一种变质作用。 13. 岩石的水理性质通常包括岩石的持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14.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着斜坡内部某些滑动面(或滑动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15.流土是指在在自下而上的渗流作用下,当渗流力大于土体的重度或地下水的水力梯度大于临界水力梯度时,粘性土或无粘性土中某一范围内的颗粒或颗粒群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 16.岩溶,国际上统称喀斯特,是指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的结果而产生的一系列地质现象。 17.标准贯入试验是用重63.5kg 的穿心锤,以760mm 高的落距,将置于试验土层上的特制的对开式标准贯入器打入孔底,先打入孔底15cm,不计锤击数,然后再打入30cm,并记下锤击数N。 18. 解理是指矿物被敲打后,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 19. 岩浆岩可根据的SiO2含量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 20. 软化夹层是指在坚硬岩层中夹有力学强度低,泥质或炭质含量高,遇水易软化,延伸较长,但厚度较薄的软弱岩层。 21. 世界通用的地质年代单位包括宙、代、纪和世。 22. 节理是指岩层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两侧岩石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23. 某河流阶地,分布于河流上游的山间河谷中,由基岩组成,切割不同的岩层,阶面上残

2019年中国地质大学861地质学基础A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质学基础》考试大纲(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学信息工程、地质工程等专业:861地质学基础A) 一、考试总体要求 熟悉并基本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实际工作方法,学会运用地质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地质现象、地质过程、岩矿特征、构造体系和地史演化过程等基本要点,并能结合自己所学或所从事专业中的实际地质问题,深入理解相关概念和方法,强调地质学理论的掌握和深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试卷结构 题型比例如下: 名词解释:约13% 判断题与选择题:约20% 简答题:约33% 论述题:约34% 三、主要考试内容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3)地质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的一般现状、发展趋势 2、地球概述 2.1地球的基本特征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固体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 2.2地球的结构 (1)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其主要特征 (2)地球的内部圈层及其主要特征 2.3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 (1)地球的密度和压力 (2)重力 (3)地磁 (4)地热 3、地质作用 3.1地质作用的概念 (1)地质作用的一般概念 (2)地质作用的类型 3.2内动力地质作用 (1)地壳运动 (2)地震 (3)岩浆作用 (4)变质作用 3.3外动力地质作用

(2)剥蚀作用 (3)搬运作用 (4)沉积作用 4、地质年代 4.1化石 (1)化石的形成 (2)化石的类型 (3)标准化石与常见的化石 4.2地层 (1)地层及其层序的建立 (2)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4.3地质年代 (1)相对地质年代 (2)绝对年代 5、矿物 5.1矿物及晶体的概念 (1)矿物的概念 (2)晶体与非晶体 5.2矿物的化学成分 (1)矿物的化学成分 (2)矿物的化学成分与地壳中元素的关系(3)矿物化学成分的变化 (4)矿物中的水 5.3矿物的形态 (1)矿物的单体形态 (2)矿物的集合体形态 5.4矿物的物理性质 (1)矿物的光学性质 (2)矿物的力学性质 (3)矿物的其他性质 5.5主要矿物介绍 (1)矿物分类 (2)矿物命名 (3)主要矿物类型 6、岩石 6.1岩浆岩 (1)岩浆与岩浆活动 (2)岩浆岩的成分 (3)岩浆岩的结构构造 (4)岩浆岩的产状 (5)岩浆岩的类型 (6)岩浆的起源和岩浆的演化 6.2沉积岩 (1)沉积岩的成分 (2)沉积岩的结构构造 (3)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第二讲 城市与城市发展6

第二讲城市与城市发展6 第一节城市的起源 一、城市的概念 1、相关学科对城市的定义 (1)经济学 J. Button:城市是“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 Hirsh:城市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中,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域”。 (2)社会学 Bardo & Hartman:“……按照社会学的传统,城市被定义为具有某些特征的、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 ●人口相对较多,密集居住,并有异质性; ●至少有一些人从事非农业生产,并有一些是专业人员; ●城市具有市场功能,并且至少有部分制定规章的权力; ●城市显示了一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在其中,个人并非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为人所知, 这就意味着至少一些相互作用是在并不真正相识的人中间发生的; ●城市要求有一种基于超越家庭或家族之上的?°社会联系?±,更多的是基于合理的法 律。 (3)地理学 F. Ratzel:“地理学上的城市,是指地处交通方便环境的、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 2、城市的法律定义 ●人口规模 瑞典、丹麦: 200人; 澳大利亚、加拿大: 1,000人; 法国、古巴: 2,000人; 美国: 2,500人; 比利时: 5,000人; 日本: 30,000人。 中国:非农业人口:2,000人以上设镇; 非农业人口:60,000人以上设市。 ●城市特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条:“本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设镇条件(任一条件)(1984): 县政府所在地;

非农人口2000人以上的乡政府所在地。 设市条件(同时满足)(1986): 非农人口60000人以上的镇; 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以上的镇。 3、字源学释义 英文: urban(城市的、市政的),源自拉丁文urbs,意为城市的生活。 city(城市、市镇),含义为市民可以享受公民权利,过着一种公共生活的地方。 相关的字,如citizenship(公民)、civil(公民的)、civic(市政的)、civilized (文明的)、civilization(文明、文化)等就是说社会组织行为处于一种高级的状态,城市就是安排和适应这种生活的一种工具。 4、城市规划对城市的理解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李铁映(1986)从系统科学角度对城市定义的概括:“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 吴良镛:“城市聚集了一定数量的人口;城市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是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城市是一定地域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同范围中心的职能;城市要求相对聚集;城市必须提供物质设施和力求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是根据共同的社会目标和各方面的需要而进行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城市有继承传统文化,并加以绵延发展的使命” 。 5、结论 (1)城市的实质 城市是人类聚居地形式之一; 城市是一定区域的中心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和藏库; 城市是一种生活方式。 (2)城市的特征 非农性、集聚性、领域性、人工特征 聚集是城市最本源,最主要的特征。。 (3)城市的定义: 城市是以非农业生产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在我国是指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二、城市的起源 1、居民点的形成 人类的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导致了居民点的形成。

工程地质学发展历史

介绍工程地质学发展历史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工程地质学的目的在于查明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和评价可能存在和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建筑物和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不良地质现象的措施,为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规划、建筑物的正确设计、顺利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科学依据。 工程地质学产生于地质学的发展和人类工程活动经验的积累中。17世纪以前,许多国家成功地建成了至今仍享有盛名的伟大建筑物,但人们在建筑实践中对地质环境的考虑,完全依赖于建筑者个人的感性认识。17世纪以后,由于产业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出现并逐渐积累了关于地质环境对建筑物影响的文献资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整个世界开始了大规模建设时期。1929年,奥地利的太沙基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工程地质学》;1937年苏联的萨瓦连斯基的《工程地质学》一书问世。50年代以来,工程地质学逐渐吸收了土力学、岩石力学和计算数学中的某些理论和方法,完善和发展了本身的内容和体系。在中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基本上始自50年代。 3内容 工程地质学主要研究建设地区和建筑场地中的岩体、土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工程地质性质,控制这些性质的岩石和土的成分和结构,以及在自然条件和工程作用下这些性质的变化趋向;制定岩石和土的工程地质分类。 工程地质学要分析和预测在自然条件和工程建筑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地质作用和工程地质问题,例如:地震、滑坡、泥石流,以及诱发地震、地基沉陷、人工边坡和地下洞室围岩的变形,因破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大面积地面沉降、地下采矿引起的地表塌陷,及其发生的条件、过程、规模和机制,评价它们对工程建设和地质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研究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有效措施。 工程地质学还要研究工程地质条件的区域分布特征和规律,预测其在自然条件下和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变化,和可能发生的地质作用,评价其对工程建设的适宜性。 由于各类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和作用,及其所在空间范围内的环境不同,因而可能发生和必须研究的地质作用和工程地质问题往往各有侧重。据此,工程地质学又常分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学、道路工程地质学、采矿工程地质学、海港和海洋工程地质学、城市工程地质学等。 工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地质学方法、实验和测试方法、计算方法和模拟方法。 地质学方法即自然历史分析法,是运用地质学理论,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和地质现象的空间分布,分析研究其产生过程和发展趋势,进行定性的判断。它是工程地质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 4实验和测试方法 包括为测定岩、土体特性参数的实验、对地应力的量级和方向的测试,以及对地质作用随时间延续而发展的监测。 计算方法,包括应用统计数学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理论或经验公式对已测得的有关数据,进行计算,以定量地评价工程地质问题。 模拟方法,可分为物理模拟(也称工程地质力学模拟)和数值模拟,它们是在通过地质研究,深入认识地质原型,查明各种边界条件,以及通过实验研究获得有关参数的基础上,结合建筑物的实际作用,正确地抽象出工程地质模型,利用相似材料或各种数学方法,再现和预测地质作用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电子计算机在工程地质学领域中的应用,不仅使过去难以完成的复杂计算成为可能,而且能够对数据资料自动存储、检索和处理,甚至能够将专家们的智慧存储在计算机中,以备咨询和处理疑难问题。

煤层气地质学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煤层气:在成煤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以甲烷为主的混合气体。 2生物成因气:是指在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发生降解生成的煤层气,可分为原生生物成因气和次生生物成因气。 3解吸气:在正常大气压和储层温度下,将煤样放入样品罐后,解吸释放出的气体。 4残余气:煤样经充分解吸后仍残留在微孔隙中的气体。 5煤层气藏:受相似地质因素控制,以吸附煤层气状态为主,有一定煤层气资源规模,具有相对独立流体系统的煤岩体。 6煤层气地质储量:在原始状态下,赋存于已发现的、具有明确计算边界的煤层气藏中的煤层气总量。 7煤层气资源:以地下煤层为储集层且具有经济意义的煤层气富集体。 8煤层气资源量:根据一定的地质和工程依据估算的赋存于煤层中,当前可开采或未来可能开采的,具有现实经济意义和潜在经济意义的煤层气数量。 9煤层气资源勘查:在充分分析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地震、遥感、钻井以及生产试验等手段,调查地下煤层气资源赋存条件和赋存数量的评价研究和工程实施过程。 10割理:煤中天然存在的裂隙,一般呈相互垂直的两组出现,与煤层层面垂直或高角度相交。 11储层渗透性:在一定压力差下,储层允许流体通过其连通孔隙的性质。 12有效(相)渗透率:当储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储层对其中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 13基质孔隙:煤的基质块体单元中未被固态物质充填的空间,由孔隙和通道组成。 14比表面积:指单位质量煤所具有的总面积。 15含气面积:单井煤层气产量达到产量下限值的煤层分布面积。 16兰式压力:吸附量达到最大吸附能力的50%时所对应的压力。 17井底压力:煤层气井井底流体流动压力。

中国城市建设史思考题

——试述秦汉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及分布上的主要特点,并阐明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 特点:1,郡县制推行,行政中心城市特别是县城镇得到大量发展,我国形成了从中央到县城的三级城市体系,即首都——郡城——县城。2,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3,众多商业中心城市兴起,并以商业贸易联系为纽带,形成了若干城市经济区域。4,国际贸易城市也有了发展。5,城市建设方面,城区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的是多宫制,并且占据城市很大空间。 原因:政治因素;自然条件;经济、交通状况;军事需要。 ——试述秦咸阳建设布局的主要特点。 1.宫城集中在城北,市集在城南。2,充分利用地形,宫城建在高城上。3,重视城市分区。4,继承 了择中立宫的传统。 ——试述西汉长安城规划建设的主要特点。 城东北系手工业作坊,集中设市,长安城内东北部地势最低,是平民百姓的闾里所所在,住宅区内有很多里巷,实行严格管理。宫殿建筑区是长安城中心,改变了战国时期都城两城相依的旧章,也不同于秦咸阳松散状的布局,而将宫殿,官署,市场,居民区置于同一大城之内。从长安城的总的形制和布局来看,多少有些附会《周礼考公记》的规则。宫殿占据了城市的很大空间 ——阐述我国魏晋至隋唐时期城市发展有哪些特点。说明各特点的原因(找不到答案)1,我国城市发展和分布中心南移——发展上呈“南升北降”态势,分布上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2,形成沿大运河和沿长江城市发展轴线。3,东南沿海港市兴起,源于我国对外贸易扩大。 4,城市规模等级结构有了调整,其规模差距拉大,中间府、州级城市显著增多。5,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镇”。原因:政治因素;自然条件;经济;交通状况;军事需要。 ——阐述我国魏晋至隋唐时期城市建设特点。主要原因(找不到答案)? 1,中轴线由局部发展到全城,形成纵贯全城的严谨对称布局的空间形态。2,宫城由多宫制演变成单一的宫城,并且位置北移居中,形成了由宫城、皇城、外郭城(大城)组成的三重环套结构形态。3,道路网由简单的、不甚严格的方格状演变为复杂的、十分完善的棋盘状结构,“坊”的排列也随之从不规则的发展为整齐划一的形态。4,市场位置从城北迁移到城南,形成“前市后朝”的布置格局。5,城市物质要素中,寺庙建筑尤其是佛寺建筑大量增加。 ——绘图说明唐长安城的规划布局特点。 布局: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组成。宫城位于都城北部的正中,平面成规整的长方形。四周的城墙均是版筑的夯土墙。宫城内有太极宫、东宫、掖庭宫三宫。太极宫位于宫城的中央,本为隋之大兴宫。宫内有16座大殿,其正殿名太极殿,是唐初政治的中枢所在。太极宫东边为太子居住的东宫,西边是宫女居住的掖庭宫。掖庭宫的北部为太仓所在。宫城北面设三门,南面设五门,其正门承天门北对太极殿,南临“横街”。横街宽三百步(合今441米),是当时在承天门前举行重大庆典的广场。 皇城在宫城之南,平面亦成规整的长方形。北面无墙,与宫城以横街相隔。皇城内有东西向街5条,南北向街7条,其间分布着中央高级衙署和太庙、社稷。皇城共设7门,南面3门,东西各2门。皇城的所有大门均与城内大街相通。南面正中的朱雀门与宫城的承天门和外郭城的明德门在南北一条直线上。这条南北直线就是承天门大街(亦称天街)和朱雀大街,也就是全城的中轴线。外郭城从东西南三面拱卫宫城与皇城,是居民和官僚的住宅区,也是长安城的商业区,平面形状为规整的长方形。在外郭城的东面城墙外,有一道与城墙平行的复墙。外郭城共设13个门,各门均建有高大的门楼。城的东、西、南三面,每面各3个城门,位置匀称。明德门是城的南面正门,共有5个门道,显得最为隆重、庄严。城的北面为4个城门,3个在宫城以西,仅1个在宫城之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