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电路教案

串联电路教案
串联电路教案

串联电路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串联电路。知道串联电路的特点,理解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理解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知道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了解串联电路的简单运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及归纳的方法来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将所学电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感悟物理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过程:

问题1:什么是串联电路?

用导线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称为串联电路

问题2:串联电路有什么特点呢?

观察实验:如图连接电路,分别闭合和断开电键。调换电键在电路中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表明: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一处断开,各个用电器均不能工作。

问题3: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实验:1、先设计电路,探究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的关系,

2、学生动手实验

3、实验结论: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

问题4:串联电路各部分电压有什么关系?

实验: 1、先设计电路,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2、学生动手实验

3、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串联导体两端的电压之和。

讨论:两个导体串联后可以用一个导体来替代吗?

结论:两个导体串联后可以用一个导体来替代。起替代作用的导体的电阻称为这两个串联导体的总电阻。

问题5:总电阻R与两个串联导体的电阻R1、R2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U=IR,U1=I1R1, U2=I2R2。

由于U=U1+U2,因此IR= I1R1 + I2R2 ,

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I1=I2,

所以R=R1+R2。

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导体的电阻之和。

推一推:串联电路各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U1=I1R1 U2=I2R2

所以U1/ U2=R1/R2

结论: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它们电阻的大小成正比。例1:把10欧的电阻R1跟15欧的电阻R2串联起来,接在电压是10伏的电源上,求这个电路中的电流。

R R

解:由题意,R1和R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R=R1+R2=10欧+15欧=25欧。

则电路中的电流:I=U/R=10伏/25欧=0.4安。

答:这个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0.4安。

练习:

1、把一个4欧的电阻R1和一个8欧的电阻R2串联在电路中,加在R2两端的电压为6伏,求电路的总电阻和总电压。

2、两个电阻R1、R2串联后接到9伏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为0.3安,R2的阻值为20欧,求R1的阻值和R1两端的电压。

小结:

1、串联电路:用导线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称为串联电路

2、串联电路的特点

(1)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

I = I1 = I2

(2)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端的电压之和。

U = U1+U2

(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的电阻之和。

R = R1+R2

(4)串联电路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与跟它们电阻的大小成正比。

U1/ U2=R1/R2

教学反思:串联电路的特点是电学知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进行各种实际电路分析的起点,考试的重点。本节教材虽然内容不多,但知识零碎,不利于掌握和应用。我采取了合理分组优弱结合的办法,让学生合作探究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本节课将目标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有机地溶为一体,通过巧妙地创设实验、问题、图像、生活应用等教学情境充分激活了课堂教学。

电工照明线路实训教案

佛冈县职业技术学校 教 师 教 案 教师姓名丘晓兴/招翠娇 任教科目电工照明线路实训 任教班级14春机电班 科组名称机电组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项目一:电工安全用电常识 一、教学内容 1、强调实训纪律; 2、电气系统对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构成影响的主要因素; 3、触电事故的种类、原因、形式等。 二、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节内容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建立安全用电的基本概念,具备电气系统的电气安全技术措施,具备电气系统的接地、接零等基本实施方式技术,为今后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打好基础。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安全用电。 难点:安全用电。 四、教学时间:6个课时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 六、教学过程 【理论教学】 (一)、强调实训纪律 1、实训考勤制度; 2、实训课堂纪律; (二)介绍实训设备 1、介绍实训台的各项设备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介绍实训中要使用的各种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三)、安全用电知识 1.1 用电安全概述 一.人身安全 1.电流大小 (1)感觉电流(2)摆脱电流(3)致命电流 2.频率 40Hz~60Hz的交流电对人最危险。频率越高,危险性降低。 高频电流治病的例子:医用高频设备,高频治疗仪,高频手术刀,颈椎康复治疗仪。 3.通电时间 通电时间t长,人体电阻降,通过人体的电流增,危险性增。 4.电流路径 经过心脏、大脑的电流路径最危险; 从脚到脚的电流路径危险性最小。 5.人体电阻 一般1500~2000欧,计算时取保险值800~1000欧;

影响因素:厚薄、潮湿、伤口、带电粉尘等。 6.电压的影响 用安全电压确定人体触电的安全条件,见表1.1 二.设备安全 电气装置安装要求:开关、闸刀不倒装; 接线盒、插座不能直接装在建筑物上。 不同场所对电压使用的要求: (1)无高度危险场合:220V及以下; (2)有高度触电危险场合:36V以下(工频) (3)有特别触电危险场合:24V,12V(工频) 三.电气防火与防爆 1.火灾或爆炸形成的原因 电气设备选型、安装、使用方法不正确;易燃物发热;短路产生电弧;绝缘损坏等等。 举实例:学生宿舍因使用热得快点燃了啫喱水引起失火。 2.电气火灾的灭火 切断电源、报警、使用灭火工具;不能碰到带电设备等。 1.2触电及急救方法 一.触电种类、原因和形式 种类:1)电击:电流通过人体造成的内伤; 2)电伤: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的人体外伤。 原因:1)触碰带电体;2)违反操作规程;3)用电设备绝缘损坏,发生漏电;4)高压线掉落引起的跨步电压;5)检修中接线错误;6)雷击。 形式:1)单相触电(220V) 2)两相触电(380V) 3)跨步电压触电(双脚并拢或单脚着地) 4)接触电压触电(直接触及落地导线,接地电流全部流过) 二.触电急救方法 1.解脱电源: 2.人工急救:人工呼吸或人工胸外挤压心脏 1.3安全用电预防措施 一.制度措施 1.安全教育; 2.制定严格的电气操作制度; 3.保证电气设备质量 二.技术措施 1.固定设备 防止直接电击:绝缘:漆、纸、油、麻等; 屏保:栅栏、护罩、网栏等; 间隔:安全距离; 漏电保护:漏电保护开关、电路等; 安全电压:36V、24V、12V等。 防止间接电击:安装自动断电装置; 加强绝缘;等电位环境。 2.移动式设备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示例之一_高二物理教案.doc

据图2按照连接电路的规范在示教板图1上用接线柱l-8组成串联电路,但图2先不板画出来,接着演示电路的效果。) 教师:这个电路实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现在请大家对照实际电路把它的电路图画出来(可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画)。教师巡视检查和评论学生所绘电路图。 教师:我们看到,这些元件是一个接一个地顺次连接在电路中的(配以手势)。像这样的电路叫串联电路。大家想一想,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是怎样流过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呢?(请一名学生回答,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板画的电路图上标出电流的流向,然后指导学生看本节课文第一段。教师板书概括。) 板书:串联电路连接特点:各元件逐个顺次接人电路。电流特点:电流无分支。

(在板书“电流无分支”时,教师同时口述;就是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 教师:像刚才这样用一个开关使电灯、电铃同时通、断电的效果只有用串联电路才能实现吗?能想出另一种接法的电路吗?请大家议一下,画出电路图来。思考时,可以参考课文上的电路图。(学生在议论时,教师按图3在示教板上安排好器材,同时指定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他设计的电路,教师做必要的修正。) 教师:现在我们按照大家的设计连接电路,看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我们先在电路图中把电流的流向标出来(教师标出)。下节课大家将要亲自连接电路的实验,请注意我是按照什么顺序连接电路的(教师按规范操作的“六字诀”连接电路,一边连一边对操作顺序和注意点作出说明。接好后,演示效果)。 教师:大家看看,这个电路跟串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和电流特点有什么不同?请大家阅读课文第二段对照总结。(学生读书,教师板书标题,内容暂不写。)让一位学生回答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和电流的特点。(根据学生回答:订正后板书内容)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案

湖南工学院教案用纸 实验1基本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验证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基本门电路图形符号与功能; 2?掌握门电路的使用与功能测试方法; 3?熟悉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设备的结构、功能与使用。 二、实验设备与器材 双列直插集成电路插座,逻辑电平开关,LED发光显示器,74LS00, 74LS20 , 74LS86,导 线 三、实验电路与说明 门电路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数字集成电路,也是构成任何复杂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的基本单 元。常见基本集门电路包括与门、或门、与非门、非门、异或门、同或门等,它们相应的图形符号与逻辑功能参见教材P.176, Fig.6.1。根据器件工艺,基本门电路有TTL门电路和CMOS门电路之分。TTL门电路工作速度快,不易损坏,CMOS门电路输出幅度大,集成 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1.74LS00 —四2输入与非门功能与引脚: 2. 74LS20 —双4输入与非门功能与引脚: 3. 74LS86 —四2输入异或门功能与引脚: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74LS00功能测试: ①74LS00插入IC插座;②输入接逻辑电平开关;③输出接LED显示器;④接电源;⑤拔

动开关进行测试,结果记入自拟表格。 湖南工学院教案用纸

2. 74LS20功能测试: 实验过程与74LS00功能测试类似。 3. 74LS86功能测试: 实验过程与74LS00功能测试类似。 4. 用74LS00构成半加器并测试其功能: ①根据半加器功能:S A B , C AB,用74LS00设计一个半加器电路; ②根据所设计电路进行实验接线; ③电路输入接逻辑电平开关,输出接LED显示器; ④通电源测试半加器功能,结果记入自拟表格。 5. 用74LS86和74LS00构成半加器并测试其功能: 实验过程与以上半加器功能测试类似。 五、实验报告要求 1. 内容必须包括实验名称、目的要求、实验电路及设计步骤、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实验总结与体会等。2?在报告中回答以下思考题: ①如何判断逻辑门电路功能是否正常? ②如何处理与非门的多余输入端? 实验2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调试(设计性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MSI的功能与使用; 2?进一步掌握组合电路的设计与测试方法; 3?学会用MSI实现简单逻辑函数。 二、实验设备与器材

串并联电路的教案

第四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学习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电流关系和电阻关系,并能运用其解决有关关问题。 2、掌握电组的串并联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阻值的计算,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有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教学重点是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难点:难点是串并联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 教授法类比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初中我们已经学习过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同学们回忆初中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1串并联电路的认识 (1)什么是电路的串联? 把几个导体元件依次首尾相连的方式 (2)什么是电路的并联? 把几个元件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把两端接入电路的方式 2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 (1)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同 I=I1=I2=I3 (2)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I=I 1+I 2+I 3 3、电压特点 (1)串联电路: R 1 R 2 R 3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U=U 1+U 2+U 3 (2)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U=U 1=U 2=U 3 4电阻特点 (1)串联电路: R1 R2 R3 R 1 12U U U =+12U U U I I I =+1212U U U I I I ∴=+12 R R R =+

探究串并联电路教案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用电流表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2、通过实验研究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提出问题,提出猜想,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的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乐于用实验事实解决问题的习惯,让学生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3、使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4、体会物理规律本身具有的深刻的美学特征。 教学设计理念: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本课属典型的科学探究课。此类课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影响,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和轻松、活跃、民主的课堂气氛,并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领略物理规律本身具有的深刻的美学特征。 教学具准备: 教师:课件、投影片、电路示教板 学生:电池组1个,开关1个,2.5V的灯泡2个,3.8V的灯泡2个,电流表3个,导线若干,数据记录卡1张,(学具共15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问题 出示投影,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师: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两个电路中都有哪些元件?这些灯泡是什么连接方式? 生:有电池组1个,灯泡2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分别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师:大家桌子有这样一些东西:电池组1个,开关1个,2.5V灯泡2个,3.8V灯泡2个,电流表3个,导线若干,数据记录卡1张,你能够用桌子上这些东西把这两个电路连接出来吗?请大家先连第一个电路,看哪个小组连得又快又好。 学生操作。 师:闭合开关后,你看到了什么? 生:灯泡亮了。 师:灯泡为什么会亮呢? 生:因为电路中有电流。 师:电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呢? 生:由正极流向负极。 生:由正极经用电器流向负极。 师:这两种说法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由正极经用电器流向负极”是说在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这句话是对的;而“由正极流向负极”没有说清是在电源外部还是电源内部,因而不对。 师:(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这位同学分析得真精辟! 师:(用电池演示)电池内部有没有电流? 生:(一起大声地)有!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案)

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实验 任课教师:张振飞 所属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教学班级:电气1501-1504班、自动化1501-1504自动化卓越1501 教学时间: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湖南工学院

课程基本信息

1 P 实验一、SCR、GTO、MOSFET、GTR、IGBT特性实验 一、本次课主要内容 1、晶闸管(SCR)特性实验。 2、可关断晶闸管(GTO)特性实验(选做)。 3、功率场效应管(MOSFET)特性实验。 4、大功率晶体管(GTR)特性实验(选做)。 5、绝缘双极性晶体管(IGBT)特性实验。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特性测试方法。 2、掌握各器件对触发信号的要求。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掌握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特性测试方法。 2、难点是各器件对触发信号的要求。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提问、讨论、演示、实际操作等。 五、作业与习题布置 撰写实验报告

2 P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特性。 2、掌握各器件对触发信号的要求。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将电力电子器件(包括SCR、GTO、MOSFET、GTR、IGBT五种)和负载 电阻R串联后接至直流电源的两端,由DJK06上的给定为新器件提供触 发电压信号,给定电压从零开始调节,直至器件触发导通,从而可测得 在上述过程中器件的V/A特性;图中的电阻R用DJK09 上的可调电阻负 载,将两个90Ω的电阻接成串联形式,最大可通过电流为1.3A;直流电 压和电流表可从DJK01电源控制屏上获得,五种电力电子器件均在DJK07 挂箱上;直流电源从电源控制屏的输出接DJK09上的单相调压器,然后 调压器输出接DJK09上整流及滤波电路,从而得到一个输出可以由调压 器调节的直流电压源。 实验线路的具体接线如下图所示: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教学设计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常见的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初步培养学生的电学实验操作技能。 (4)初步了解开关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时的控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体会到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2)通过例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3)使学生得到安全用电的初步教育。 【教具及实验器材】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初中物理电学磁性元件一套,1.5V干电池60节,2.5V 的小灯泡(灯座)60个,开关60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 激趣引入1.复习常见电路元件 符号的画法。 2.出示一长串小彩 灯,并接通电源使它 发光。 3.多媒体放映家庭照 明电路中用电器工作 情况。 4.激趣引入新课。 1.练习电路元件符 号的画法。 2.观察小彩灯的发 光情况。 3.思考小彩灯及家 用电路元件的连 接。 4.讨论提问。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 电路元件符号的画 法。 2.通过观察小彩灯的 发光现象及家庭电路 中用电器的工作情 况,激发学生学习强 烈的求知欲。 组成1.强调电学安全操作 要领,防止实验中可 能出现的安全事故。 1.牢记电学安全操 作要领。 1.树立安全用电意 识。

串联电路教案.docx

市 级 公 开 课 题: R-L-C 串 课 教 学 设 计 联电路 科 目: 《电 工 基 础》 课 型: 新 课 课 时: 45 分钟 授课教师: 王 志 庆 授课地点: 多媒体教室 授课班级: 电子信息 074 授课时间: 2008 年 5 月 7 日下午第一节 芜 湖 市 职 教 中 心 知识目标: 1 、了解 R-L-C 串联电路的分析方法 2 、掌握 R-L-C 串联电路的相位关系 3 、掌握 R-L-C 串联电路的性质特点及计算公式 教 学 能力目标: 目 标 1 、 培养学生勇于发现、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和观察、思维能力。 2 、 通过公式推导和例题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实际问题的提出与讨论,强调尊重科学和精确细心的科学态度, 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信心,巩固专业思想。 教学重 重点: R-L-C 串联电路的性质特点及计算公式 点、难 难点: R-L-C 串联电路的相位关系 点

课前 反思 教学设想教学用具 学情 分析 本节课内容主要是重点学习R-L-C 串联电路的基本性质特点,本课 教学内容是本章也是全书的一个重点,它既是前面三节纯电阻、纯电感、 纯电容电路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学习后面相关电路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 的作用。更是以后要学习的交流电动机、变压器和电子技术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学习我准备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 想,注重诱导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 氛围,并且借助于多媒体演示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使学生掌握一定的 思维方法和理解识记能力,运用已知探求新知,从而培养独立获取知识 的能力。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得到有效跟进, 那么可以预期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能动的创造中不断追求 与实现自身价值,提高自信心,巩固专业知识。 1 .点拨、讨论、讲析相互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点,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2.针对教学中重、难点,拟采用多媒体演示的方式讲解教学内容,达到形 象、直观的效果,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点。 多媒体教学仪器 任教班级属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大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 端正,但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加之初中 基础知识学习不牢固,因此课堂接受能力差。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 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益无穷。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中针对重点难点, 借助于多媒体演示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 和理解识记能力,运用已知探求新知,从而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此 外,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的基本要求,尽量多与实际相联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电工学对实际的指导作用,从而激发学生

中考专题复习 动态电路分析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动态电路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问题的分析巩固电表的使用方法、欧姆定律以及电学相应物理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典型题的分析,使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乐于探讨物理问题,使学生学以致用。教学重点: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变化问题的基本思路 教学难点:运用欧姆定律或是相应物理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手段:讨论法、归纳法、总结法 引入 先复习电学的三个最基本的物理量,再通过下面两道例题引出动态电路 例题1:当S闭合,滑片P向右滑动时 (1)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 (2)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 例题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将开关K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将 ______,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动态电路------由于开关的通断、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导致电路中的物理量 发生变化的电路 教学过程 一滑动变阻器引起的变化 分析思路: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引起局部电阻的变化情况→电路总电阻的变化情况→电路总电流的变化情况→定值电阻(或小灯泡)电流的变化情况→定值电阻(或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滑动变阻器中的电流变化情况→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 例题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将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P向右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B. 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小 C. 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 D.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例题一讲解完之后总结出第一类动态电路的分析方法 第一步:简化电路(去表)第二步:留值(恢复电表)第三步:动态分析 练习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向右移动。电表的变化情况是( ) A.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变小 B.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练习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 移动时,对电表读数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电流表A、电压表V1示数都减小,电压表V2示数增大 B.电流表A、电压表V1示数都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小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案内容

前言一实验须知 (1)每次实验前,学生应充分预习,确实了解实验原理、内容、方法、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2) 实验前,学生要交《实验预习报告》给指导老师审阅,《实验预习报告》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 (3) 学生在进行实验时,须经指导老师检查线路连接是否正确,经指导老师同意后,学生方能通电操作。在实验过程中,不得檀自挪用非本组仪表和器材。操作完毕后,须报告指导老师检查实验数据,经指导老师同意后,学生方能拆线、整理仪表和器材。 (4) 注意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防止事故。在实验过程中,如出现异常现象或故障,须立即切断电源,并保持仪器设备和接线原状,报告指导老师查明原因。 (5) 实验时应保持安静,禁止大声喧哗、耍笑。保持室内整洁,实验完毕后,要整理好导线,仪表、器材放回原处,最后整理实验桌面,清扫地面卫生。 前言二实验预习 2.1 预习 实验教学课程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习是否充分,因此,在做实验前,必须进行下列有关内容的预习。 1. 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复习有关内容,明确实验原理。 2. 明确实验目的、内容及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3. 预习有关仪器设备的基本功用、操作方法与使用注意事项。 4. 画出实验线路和记录表格。 2.2 实验室工作过程 良好的工作方法与操作程序是使实验能顺利进行、实验效果好又安全的基本保障。为此,应注意下列几点。 1、仪器设备的检查 每次实验开始时,应首先检查一下仪器设备的类型、规格,了解其性能和功用、使用方法和注意项,检查仪表是否指零。 2、连接电路 (1) 电路布局。连接电路前,应首先把仪器设备、元器件布局好,一般以便于操作和读数为原则,并适当考虑与原理电路中的元器件所在位置一致,这样便于检查线路和找准测量点。 (2) 接线。接线顺序是:先接原理电路中的元器件,然后接仪器设备,最后接电源(接线时,电源处于断开状态)。接线时,应按原理电路先串后并,对于较复杂的电路,可先接好一个回路,再接另一个回路。导线长短要适宜,导线不要从仪表面上跨过,尽量避免在一个接线柱上有三个以上接头,电表和设备接线柱最好各接一个线,接线松紧要适当。同组人中宜一人接线,另一个人检查,下次实验轮换。 (3) 查线。线路接好后,要仔细检查,一般从电路后面查起,逐步往前查。不但要查线路是否连接正确,而且要查接线是否可靠,对于直流仪表要特别注意检查正、负极性是否连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学案教案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 路的电流学案教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

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 电流(学案) 作者:微山县夏镇一中西校贾雪梅统稿:姬爱平 学习目标 1.知道电流的方向和电流的单位。 2.认识电流表,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3、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学时安排 本节用2学时,第一学时认识电流和怎样使用电流表,第二学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第一学时 课前准备 1.复习回忆:导体中的向一定方向移动,就会形成电流。物理学上规定,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路接通时,电流从电源的流出, 经过导线、用电器等流入电源的。 2.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说明 一、电流 活动1:阅读教材第53页“电流”中的内容,然后完 成下列填空: 1、物理学中用来 表示电流的强弱,叫做电流。 2、国际单位中电流的单位是,简称用符号 表示。电流的常用单位还有。它们之间 的换算关系是:1A= mA;1mA= uA。

3、 叫做电荷量,用符号 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 二、怎样使用电流表 活动2:阅读课本54页“电流表的使用说明”完成下列任务: 1、如图1所示,电流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A 。 图1 2、如图2所示,电流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A 。 3、按下图所示连接电路,再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1)电流表进行“校零”,再闭合开关。这时,电流表的示数是 。 (2)换用0-0.6A 量程,重新对电流表进行“校零”,再闭合开关,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是 。 思考:比较两次的测量结果,说明合理选择量程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这个实验中,选择多大的量程比较合理为什么 活动3:就课本第55页的【实验探究】中的问题进行展示 说 明 S A L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与动态电路分析讲课教案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分析 1、电压表示数为零的情况 A 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发生短路(一灯亮一灯不亮,电流表有示数) B 电压表串联的用电器发生断路(两灯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 C 电压表故障或与电压表连线发生断路(两灯都亮,电流表有示数) 2、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的情况 A 电压表测量的用电器发生断路(两灯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 注:此时不能把电压表看成断路,而把它看成是一个阻值很大的电阻 同时会显示电压示数的用电器,由于电压表阻值太大,根据串联电路 分压作用,电压表两端几乎分到电源的全部电压,电路中虽有电流但 是很微弱,不足以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也不足以使灯泡发光。如 果题目中出现“约”、“几乎”的字眼时,我们就锁定这种情况。 B 电路中旁边用电器发生短路(一灯亮一灯不亮,电流表有示数) 总结:如图,两灯泡串联的电路中,一般出现的故障问题都是发生在用电器上,所以通常都有这样一个前提条件已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泡L1或L2上。 1.若两灯泡都不亮,则一定是某个灯泡发生了断路,如果电压表此时有示数,则一定是和电压表并联的灯泡发生了断路,如果电压表无示数,则一定是和电压表串联的灯泡发生了断路。此两种情况电流表均无示数。 2.若一个灯泡亮另一个灯泡不亮,则一定是某个灯泡发生了短路,如果电压表此时有示数,则一定是和电压表串联的灯泡发生了短路,如果电压表此时无示数,则一定是和电压表并联的灯泡发生了短路。此只供学习与交流 两种情况电流表均有示数

只供学习与交流 3、用电压表电流表排查电路故障 A 、 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重要结论:电压表有示数说明和电压表串联的线路正常,和电压表并联的线路有故障。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电压表无示数时,和电压表并联的线路一定正常。 电源电压为6V ,用电压表测得:Uab=0;Ued=6v;Ucd=0;Uac=6v,灯泡不亮,哪里出现故障? 解题思路: 先找有示数的,Ued=6v 说明从e 点到电源正极线路完好,从d 点到电源负极线路完好;Uac=6v 说明从a 点到电源正极线路完好,从c 点到电源负极线路完好,这样将故障锁定在ac 之间了,由Uab=0,说明bc 之间出现故障,故电阻出现断路。 B 、用电流表测电路的通断,有示数说明和电流表串联的电路是通路;电流表没有示 数则有两种情况:1断路 2 电路中电流太小,不足以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例如: 电压表与电流表串联,见上面2A ) 互动训练 1、如图1是测定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的电路图。如果某同学在操 作的过程中对两只电表的量程选择是正确的,但不慎将两电表的位置对调了,则闭合 开关S 后( ) A 、 电流表、电压表均损坏; B 、电流表损坏,电压表 示数为零; C 、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 数为零; D 、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有示数。 2、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流表的连接是正确的; B 、电压表的连接是正确的; C 、两表的连接都是错误的; D 、电流表将会被烧坏。 3、如图3所示,两只电灯L 1和L 2并联在电路中,当S 1和S 2都闭合时,电路中可能出现 ( ) A 、电流表被烧坏; B 、电压表被烧坏; C 、两只灯会被烧坏; D 、两只灯都能发光。 4、如图4所示,当开关闭合后两灯均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则电路发生的故障是 ( ) A 、 电源接线接触不良; B 、电流表损坏,断路,其他元件完好; C 、灯L 1发生灯丝烧断; D 、灯L 2发生短路,其他元件完好。

模电实验教案实验

模电实验教案实验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任课教师:何淑珍 所属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教学班级:自动化1301-02 教学时间:2014 —2015学年第二学期

湖南工学院课程基本信息

实验一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研究 一、本次实验主要内容 按要求连接实验电路,调试静态工作点,测量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分析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掌握放大器各性能指标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静态工作点调试; 2、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操作、讨论; 五、作业与习题布置 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一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研究(验证性) 1. 实验目的 (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2. 实验设备与器材 实验所用设备与器材见表1.1。 3. 实验电路与说明 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安装电路时,要注意电解电容极性、直流电源正负极和信号源的极性。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育目标: 1、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理解串、并联电路连接特点,学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尝试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选择实验器材根据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同学交流与合作,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体会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设想: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电学知识的重要基础,是进行各种实际电路设计和分析的起点。本节教材虽然内容不多,但知识零碎,不利于掌握和应用,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学生易出问题。我采取了合理分组优弱结合的办法,让学生合作探究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自然引入课题,目标进行层层抛出,起到导向作用。采取复习前面的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扫清障碍,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在实际电路中用电器往往不只一个,而是两个或更多,符合学生的心理,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放手让学生进行两个用电器连接方式的探究。 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对学生的指导和促进、激励等方面,使学生的大脑及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处于激活状态。 本节课将目标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有机地溶为一体,通过巧妙地创设实验、问题、图像、生活应用等教学情境充分激活了课堂教学。在引入课题时,复习与本节课内容有关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给学生提出二个用电器的连接问题,较好地创设了问题的情境,起到了启动学生思维的作用。在此展开教学,随着学生一步步探究的深入,问题层层深入,并通过学生合作讨论自己动手连接电路,联系实际识别分析电路,让学生在动手、观察、动脑、合作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这样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探究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体验到了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成功后的喜悦,体会到了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对学到的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这节课教材主要分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简介串并联电路及它们各自的特点,会画串并联电路的电路图。第二部分是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本节课

九年级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九年级物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常见的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初步培养学生的电学实验操作技能。 (4)初步了解开关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时的控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体会到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2)通过例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3)使学生得到安全用电的初步教育。 【教具及实验器材】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初中物理电学磁性元件一套,1.5v干电池60节,2.5v的小灯泡(灯座)60个,开关60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激 趣 引 入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示例之一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示例之一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示例之一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示例之一 (一)教学目的 1.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2.会根据电路画出串、并联电路图; 3.会根据电路图模拟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4.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相结合的能力,教给学生连接电路的规范和技能。 (二)教具 6伏电池组,2.5伏小灯泡3个(带灯座),电铃一只,单刀单掷开 关3个,绝缘导线10根;自制电路示教极(板上固定有12个接线柱,如图1所示)。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教师:我这里有一些电路元件(出示准备的元件),请同学们准备好,分别到黑板前来画出一个元件的符号(教师顺次一个个地出示元件,同时指定几个学生分别把符号画于黑板右侧)。 2.新课教学

教师:这节课我们将要用这些元件连成两种常用的基本电路,即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弄清它们的连接特点和电流特点。 板书: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师:现在我们要把�只电灯泡、一只电铃、一个开关和电源组成电路,使得开关断开时,灯不亮、铃不响,开关闭合时灯亮铃响。(教师根据图2按照连接电路的规范在示教板图1上用接线柱l-8组成串联电路,但图2先不板画出来,接着演示电路的效果。) 教师:这个电路实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现在请大家对照实际电路把它的电路图画出来(可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画)。教师巡视检查和评论学生所绘电路图。 教师:我们看到,这些元件是一个接一个地顺次连接在电路中的(配以手势)。像这样的电路叫串联电路。大家想一想,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是怎样流过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呢?(请一名学生回答,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板画的电路图上标出电流的流向,然后指导学生看本节课文第一段。教师板书概括。)板书:串联电路连接特点:各元件逐个顺次接人电路。电流特点:电流无分支。 (在板书“电流无分支”时,教师同时口述;就是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 教师:像刚才这样用一个开关使电灯、电铃同时通、断电的效果只有用串联电路才能实现吗?能想出另一种接法的电路吗?

初三物理动态电路分析专题教案

初三物理动态电路分析 专题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动态电路分析专题 复习目标: 1.会分析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 2.会分析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 复习重点: 1.知道串、并联电路特点. 2.会分析动态电路中由于开关断开、闭合以及变阻器滑片位置的变化引起的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3.学会用“动态”的观点,用“隔离法”把电路简化,从而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弄清电压表所测电压. 复习难点: 1.会分析动态电路中由于开关断开、闭合以及变阻器滑片位置的变化引起的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2.学会用“动态”的观点,用“隔离法”把电路简化,从而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弄清电压表所测电压. 课堂教学: 一、知识储备 1.电路特点 (1)串联电路: (2)并联电路: 2.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 (3)变形式: 3.判断电路连接——可以先简化电路,电流表当导线看,电压表当开路看(图1) 2 121211 11R R R U U U I I I + ===+=电阻关系:电压关系:电流关系:R U I =U R IR U ==2 1 2 1 2 1 R R R U U U I I I 电阻关系: 电压关系: 电流关系:

4)。 的电流; 的电流; 如何判断电压表测哪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方法一:电压表与哪个用电器并联就测哪个用电器两端的 . 方法二:回路法——看电压表与哪个用电器构成一个回 路,而且该回路上没有电源,则电压表就测那个用电器两端的电 压(如图6). 两端的电压. 二、动态电路的类型及分析 类型一: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路中电流、电压以及电 阻 的变化. 例1.如图7所示电路,将开关S 闭合,电流表的示数 将 ;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先看好开关断开和闭合是分别是什么电路,最好画 出等效 电路,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判断. 针对练习:如图8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 断开时,电阻R 1 和R 2是 联,开关S 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例2.如图9所示电路中,灯泡L 1和L 2是 联,当 开关S 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电流表的示数 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3 图4 图5 图6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第二节学生实验:组装电路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 第二节学生实验:组装电路 一、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实验:组装电路”是在上一节认识电路基础上,学习用开关控制两只串联灯泡、两只并联灯泡的连接。本节学生的学习有四个具体任务:一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探究的过程,会提出问题并用实验解决问题;二是利用探究实验自己确定研究方向,并找到并联和串联的区别;三是能在实际生活中判断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四是在连接实物电路完成之后,还要练习画电路图。 学生先在教师指导下尝试用物理实验进行验证,并且教师要尽力保证学生完成实验,第二阶段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确立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并进行实验,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发现问题、大胆尝试,并运用教科书、实验仪器、工具书等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学生实验:组装电路”一课中,教师从准备性练习开始,层层递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尝试操作、尝试阅读,积极争论思考,尝试练习,独立探索,逐步认识串、并联电路,发现两种电路的不同之处,运用对比的方法初步建立串、并联电路知识框架。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应逐步分散连接并联电路实验的难点,这样既可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可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提高动手实验能力和学习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给出实验步骤,充分发挥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教育理念。 二、教学目标 1.知道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能区分串、并联电路。 2.会画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路图。会连接两只灯泡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通过连接小灯泡的串、并联电路,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 3.知道开关在串、并联电路中的控制作用。 4.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感受知识的价值和趣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从实物的连接中体会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难点:并联电路的连接和并联电路开关控制特点学习。 本节的任务是要学生在上节课认识简单电路的基础上,学习组装开关控制的串、并联电

串联与并联教学设计

《串联与并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2.会读、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4.知道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的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1.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并联电路的区别,从而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能力,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举出生活、生产中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例,培养观察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和兴趣,逐步养成遇事必思,见问必究的良好习 惯. 2.在学生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实验,执着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实际连接操作的过程,分析归纳出小灯泡的连接形式串联和并联及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 辩认实际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根据要求画出电路图或根据电路图连接实际电路,尤其是并联电路,对于初学电路知识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观察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课件、一组二个小灯泡,两节干电池,三个开头,导线若干(20组)、教师示教板二个。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定标自学 [师]:同学们,在我县有一个美丽的中心广场,你们去过吗?下面我们就共同的去欣赏它那美丽的夜景。教师用课件展示带有音乐配音的录象。而且最后定格在“万和宾馆”的灯有不亮的那一幕。 [生]:欣赏、倾听,并思考。.

[师] :同学们,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难题我们有信心吗?(学生肯定回答有)VERY GOOD 老师就喜欢你们这样。要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难题就要用到我们今天探究的内容:串联和并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要共同认识串并联电路。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个小灯泡是如何连入电路的,那么如果两个小灯泡呢?在课下的时候老师已经布置了任务,教师出示课件:课件内容是:交流课前研究成果:请同学们根据学过的电路图的知识,充分利用给出的器材,一个电源和两个灯泡,导线若干,设计电路图,要使两个灯泡能够同时发光。现在把你们的设计成果拿出来,大家共同交流一下。 二、亲历实验,探究达标 《1》、[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 [师]:同学们首先把自己的设计方案汇总到组长那里,各位组长进行分类并互相交流,最后把所有不同的方案拿到老师这里。 [生] :学生开始活动。 [师] :(把学生汇总的结果拿到展台上展示)同学们请看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得出如果想让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可以有两处连接方式,像这一类这样的我们叫做串联,另一类那样的我们叫做并联。老师并贴图。那么哪位同学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