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重点Word版

形势与政策重点Word版
形势与政策重点Word版

国土安全问题

试分析地缘政治环境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影响

我国的安全环境存在着双重性:一方面,相对和平稳定的安全环境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我国邻国众多、情况复杂,面临一些不安全因素和潜在的威胁。

(1)西方军事强国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

在世界军事强国中,美国对我国的安全环境影响最大。从主流看,美中建交后的关系是向前发展的,但是由于政治及战略利益,美国对我国的安全威胁应该是综合的、长期的、带有根本性的。

(2)周边热点地区发对我国的影响

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立场相差甚远,军事对峙的僵局很难打破,朝核问题突出,给我国造成很大压力。

印巴问题:两国存在民族怨恨、宗教纠纷、领土争端。印度大力发展核武器,积极谋求世界大国地位,对我国的安全环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中日关系: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看,日本对我国的安全存在着现实和潜在的威胁。

(3)边界和海洋权益的领土争端尚存

我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印度等国家的领土争端。

我国与日本关于东海大陆架的划分争端、钓鱼岛争端。

我国与东南亚一些国家关于南沙、西沙群岛主权归属和南海海域划分的争端,解决争端的前景尚不明朗。

南海问题上中国的困境与对策

·南海问题上中国的困境

(1)多方占领:越南是侵占南沙岛礁最多的国家;菲律宾非法将我国海域划入其版图并占领9个岛礁;马来西亚侵占了3个岛礁并将南沙海域划入其版图;印尼和文莱虽没有侵占南沙岛礁,但侵入了我国传统海域。(2)扩充军备:东南亚争端各国基于海洋战略利益的计量,实施海洋战略,打造强势海军。

(3)联合对华:东盟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博弈,相互支持,加强与中国对抗与谈判的实力,

(4)大国介入:日本和印度加强与东盟的联系,炒作南海问题,使之国际化和复杂化;美国欲通过南海问题防范和制约中国的崛起,加大了对南海地区的军事渗透。

·南海问题上中国的对策

(1)经济政策:发展对东盟的经济交流合作,搁置主权、共同开发南海,形成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

(2)外交政策:与有关国家进行双边谈判;发挥国际组织的协调功能;从政治互信和经济合作方面加强与东盟的关系;加强与美国的合作,寻求共同利益的增长点。

(3)军事政策:发展军事力量,加强对其他国家的军事威慑;采取海监、海警巡航等准军事手段维护我国主权;与南海各相关国家展开非传统安全的合作,促进军事互信。

(4)政治策略:加强全国人民的海权意识,保证群众基础;加强与台湾地区的友好关系。

对中俄土地划分得失的评价

中俄签署了《中俄关于两国边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此协定与《中苏东段国界协定》以及《中俄西段国界协定》一起,标志着四千三百多公里的中俄边界线走向全部确定。虽然我方放弃了部分争议领,地图主张缩水,但收回了部分原非实际控制的领土。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清政府签订的领土边界条约,确实是不平等的,但是按照国际法公约那是主权国家的政府行为。这段历史要尊重,我们又要照顾现在,考虑到实际占领原则,考虑到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现在这样划界对于中俄两国来说应该是最合乎理性的选择。中俄国界全线划定使中国的北方边境得到稳固,增强了两国的政治互信,为两国的国家环境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安全保障。

朝鲜伊朗核问题

在伊朗核问题上,美国,伊朗各自的立场和动机

美国立场:美国等西方国家不会接受一个有核的伊朗。

动机:(1)借机削弱伊朗,构建“中东新秩序”。

(2)借机打压甚至改变伊朗现政权,竭力把伊朗这个仇美反美的国家纳入自己的政治价值体系。

(3)从能源战略考虑,控制伊朗的石油。

(4)担心在海湾地区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5)伊朗所处位置紧邻重要的海上通道,不仅影响中东地区石油安全运输,而且极具军事威胁。

(6)伊朗与以色列的冲突。以色列的态度对英美处理中东问题所持立场极具影响。

伊朗立场:伊朗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核计划

动机:(1)受历史悠久的大国情结作用,举国上下普遍支持发展核技术。

(2)维护国家安全,防范美国和以色列的需要。

(3)扼守世界油库的大门,拥有地缘战略优势。

(4)阿拉拍国家与美英的文化、宗教巨大差异。

国际核扩散问题为何屡禁不止?

(1)《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主的国际防核扩散机制存在不公正性,促使某些国家产生发展核武器的冲动。(2)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致使核武器不断扩散。

(3)国际安全环境动荡不定使众多国家发展核能力的动机难以根本消除。

(4)美国的双重标准破坏了国际防扩散努力的公正性,出于地缘政治和当事国与美国的关系考虑区别对待。(5)科学技术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核技术扩散难以避免,积累核材料和获得核武器技术变得越来越容易。

朝鲜半岛局势对中国有何影响?

朝鲜拥有核武器严重威胁中国的核心利益。

(1)在军事上,美国不排除进行军事打击的可能性。一旦美国攻打朝鲜,中国的“安全屏障”将失去。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将直接威胁到中国稳定繁荣的长远利益。

(2)朝鲜拥有核武器有可能会使东北亚地区安全局势复杂化。朝鲜拥有核武器后东北亚地区其他国家会走向发展核武器的道路,进而引起亚洲的军备竞赛,后果将不堪设想。

(3)北约不断东扩,美国势力扩张至中亚地区,朝鲜对中国的地缘政治更加凸显。中国也应当为了维护自身安全利益而保持同朝鲜的友谊。

中国应如何应对朝核问题?

中国在朝核问题上根本的举措是尽力劝和。解决朝核问题最根本的是美朝两国重新回到谈判桌上,用和平手段双方协商解决。中国还应积极斡旋重启六方会谈,等待朝鲜的重新加入,加强与美日谈判争取减弱其对朝鲜的制裁和军事威胁带来的压力。要在充分尊重朝鲜主权的基础上,通过密切两国往来,加强经贸合作,并且尽最大可能通过多种手段进一步加强对朝鲜决策的影响力。

中国应为朝核问题及半岛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理性的判断,并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同时,立足于中国国家利益和东北亚地区的共同利益,中国在继续保持中朝传统友谊的同时,还应对朝鲜明确表示我们的底线,防止美日韩三国协调体系的强化,防止朝核危机的进一步升级。

台湾问题

为什么说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1)地理角度:台湾是我国大陆架向东的自然延伸。

(2)历史角度:中国最早发现台湾并对其实行有效行政管辖。

(3)民族构成:台湾人和大陆人拥有共同的祖先。

(4)法律角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反分裂国家法》《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中美建交联合公报》都认定台湾是中国领土;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国际社会也都承认了一个中国原则。

两岸关系的现状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障碍有哪些?

·两岸关系的现状

(1)两岸民间往业与文化交流持续扩大。(2)两岸经济互惠互补并走向一体化。

(3)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全面展开。(4)两岸全面直航有缓慢进展。

(5)两岸政治僵局持续,互信严重不足。

·解决台湾问题的阻碍

(1)台湾岛内台独势力猖獗。

(2)两岸政治制度不同,文化意识形态存在差异。

(3)外部势力台湾问题,美国对台军售。

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与主张

(1)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2)两制并存。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行长期共存,共同发展。

(3)高度自治。统一后,台湾将成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4)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和平统一,有利于全民族的大团结,有利于台湾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全中国的振兴和富强。

(5)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放台湾,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能源(石油)问题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以及带来的后果,如何应对。

(1)特点:能源资源约束明显,人均资源量低;供需矛盾突出,利用率低;能源结构不合理。

(2)后果:我国是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的格局在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消费量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我国现在已经基本形成了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但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给我国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3)应对:加强节能:建立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效目标;发展节能产业,使产业结构向低能耗方向转变。

引导能源需求:强化公众节能意识,鼓励社会合理的消费选择。

建立激励机制:完善向节能倾斜的政策,引导、激励企业和社会的节能行为。

健全管理体系:强化政府的节能管理机构并使其法制化和规范化。

节能降耗:改进、鼓励最佳可行技术和最有经验推广。

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发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

我国石油安全战略的主要内容

(1)开源节流:要加强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建立能源节约型的经济结构和社会消费模式。

(2)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充分利用国际石油市场,建立我国多元化的海外石油供应体系。

(3)保卫海上通道安全:大国的军事威慑及日益猖獗的海盗威胁等不安全因素促使我们必须加强保卫通道。(4)制定石油战略储备:实施以国家为主、企业共同参与的石油储备战略。

(5)争取国际石油定价权:实施能源领域市场化改革;建立配套市场,开展中远期石油产品现货交易。(6)与石油进口国和国际能源组织合作:启动在能源、油气等方面的具体示范性合作项目,加强多边能源合作。

中日关系问题

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吗?日本为什么会在历史问题上态度暧昧?

不是,中日关系的核心是战略问题。

民族观:日本民族长期困守海岛,形成单一的民族结构,语言、历史和文明程度高度统一。同时也铸就了狭隘的民族性格,由狭隘心理衍生出大和民族的优越感、自命不凡、唯我独尊的民族心态。

历史观:日本国内依然存在着顽固信奉、尊崇天皇制的“皇国史观”群体。其往往占据舆论主流,左右日本政坛,主宰日本国家的命运。

宗教观:日本宗教具有多样性和随意性。日本一些信徒对宗教的信仰缺乏一种虔诚如一的心态。作为一种心情或基本感觉存在,成为多种多样现世利益的寄托。

你认为中日钓鱼岛、东海问题该如何解决?

(1)中国需从战略高度认识中日海洋权益争端。成立跨部门的专门机构,研究处理中日海洋权益争端的战略对策。

(2)加强对解决中日东海海洋划界争端的法律研究。对于中日东海海洋划界争端,中国掌握着较大的主动权,但应该做好日方可能将该问题提交国际法院的思想准备,全面加强对中日海洋划界争端的法律研究。

(3)继续进行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一理性原则为指导的和平努力,探索和平解决中日海洋权益争端的新途径。依据有关国际法、国际条约,遵循以公平原则为首的各项国际原则进行平等的磋商。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现在是合作与摩擦并存的局面。两国需要适应磨合,中日关系必须妥善处理,从战略高度,即从历史、大局和未来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当是理性选择和最佳方式。

(1)从历史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中日关系的现状很大程度上与中日关系的历史相关,“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应成为处理中日关系的基础和前提,作为指导中日关系的基本原则。

(2)从大局的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当今世界的大局。在此大背景下,中日关系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大局。中日关系既是重要的双边关系,又是重要的国际关系,既影响着双方,又影响着世界,必须慎重处理。

(3)从未来的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未来的世界应当是和平发展的世界,未来的国际秩序应当是公正合理的新秩序。中国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应当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作出努力、作出贡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