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件工程施工方案要求

首件工程施工方案要求

页眉内容

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1、首件工程简介(包括数量、工程特点、实施目的)

2、实施首件工程的组织管理结构,机械设备配置、状态,施工队伍及技术交底情况,施工现场准备情况

3、首件工程的材料是否批复、数量准备情况,混合料配合比批复情况,

4、首件工程的工序流程

5、施工工艺、技术方案,质量保障体系

6、质量控制标准,质量控制要点,施工难点、重点的控制措施,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法

7、施工标准化、精细化实施方案

8、施工工期安排

9、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措施

页脚内容1

完整桥面系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完整桥面系首件工程施工 方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目录

桥面系及附属工程首件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编制依据 (1)、 (2)、 (3)、 (4)、《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11。 (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7)、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地方有关施工安全、工地保安、人员健康、劳动保护、技术标准。 (8)、本项目部现有的机械设备、技术实力、施工能力和从事类似工程施工实践过程中积累的施工经验。 编制原则 (1)、坚持确保质量、安全和工期的原则; (2)、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的原则; (3)、坚持均衡生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和信息化施工的原则; (4)、坚持因地制宜、灵活机动进行临时工程设置的原则; (5)、坚持专业化施工的原则; (6)、坚持“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建设公路、环保同行”和以人为本的原则。 编制范围 路第二标段内所有桥梁桥面系及其附属工程施工。

二、工程概况 首件工程概述 根据实际施工安排选择XX大桥左幅第三联(第16-12孔)桥面系作为首件工程示范样板,工程位于古堤村,跨越县道X051,交叉桩号为K32+,交角75°跨越县道X015旁约20米宽沟渠.桥跨布置为17*25米,起迄桩号K32+268~K32+700桥梁全长432m,桥面宽度2*米,横坡:左侧为%,右侧%。上构采用30m 跨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共136片。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100km/h,双向六车道。桥面系施工内容主要中横梁及端横梁、负弯矩张拉、湿接缝、防撞护栏、泄水管、桥面调平层铺装、桥头搭板及伸缩缝。 主要工程数量 本合同段左右幅分离式桥梁,中横梁、端横梁、湿接缝、防撞护栏、调平层、桥头搭板主要工程数量如下: 三、施工组织安排 施工计划安排 根据本项目总体计划工期及控制节点工期要求,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人员设备组织安排等因素,桥面系施工计划2015年3月8日开始,到2015年4月15日完成。 人员组织计划

市政道路交通设施专项施工设计方案

标志、标线、隔离栅、防落网、波形护拦施工案 一、工程概况 本次市政3号路工程标段,即:起点接在建的市政3号路K0+800桩号,终点顺接既有xx公路,路线全长1.1公里。 根据市政3号路工程工程图纸的要求,制订了本工程的施工案。 二、施工编制依据 1、交通部JTG D80-2006《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 2、交通部JTG 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 3、交通部JTG/T 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4、标准GB5768-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5、交通部2007年第30号公告《高速公路网相关标志更换工作实施技术指南》; 6、交通部JT/T279-2004《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 7、交通部JT/T280-2004《路面标线涂料》; 8、交通部JT/T281-1995《高速公路波形梁钢护栏》; 9、交通部JT/T374-1998《隔离栅技术条件》; 10、交通部JT/T388-1999《轮廓标技术条件》; 11、交通部JT/T 596-2004《公路防撞桶》; 12、交通部JTG F83-01-2006《高速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 13、交通部交公路发[2004]477号《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试行); 三、施工总体部署安排 市政3号路工程全长约1.1公里,根据实际工期和工程量暂作以下考虑,为了保证工程顺利完成,我公司组建一个项目部,为了实施专业管理专业施工,项目部配置二个施工队,每个施工队配置相应的专业专用的施工机械设备,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从而促使工程能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四、标志、标线、隔离栏、防落网、波形护拦施工案和技术措施 (一)标志 1、施工案 (1)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数量、工期及质量目标,结合本公司以往的施工经验,对本分项工程配备16吨吊机1台,350L混凝土搅拌设备1套,专业施工人员10人,测量试验仪器(逆反射系数测量仪、色彩色差仪、涂层测厚仪等)4台套。 (2)在标志制作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供所采用的原材料质保单及各类标志板面各种图案的配置图供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所有运往工地的标志产品的质量均应符合《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JT/T279-1995)及《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的技术标准。 (3)施工之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供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供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 2、施工法 (1)施工放样 所有标志都应按图纸的要求定位和设置,安装的标志应与交通流向几乎成直角,在曲线路段,标志的设置应由交通流的行近向来确定。 (2)基础施工 1)支柱基础应按设计文件规定的尺寸及位置进行开挖。现浇砼时,小型基础可不立模板。在浇注砼前基坑要进行修整,基底要夯实。 2)基底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处理后立模板、绑钢筋、钢筋尺寸应符合设计规定,地脚螺栓和底法兰盘位置要正确。浇筑砼时,应保证底法兰盘标高正确,保持水平,地脚螺栓保持垂直。 3)浇筑好的砼基础应进行养护,基础围应回填夯实。并应在安装支柱前完成。 (3)标志立柱制作安装 1)格按设计文件要求选购材料,所有钢板按设计文件要求必须有材质证明,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可加工。 2)将采购回来的钢材,按设计文件尺寸进行切割,型材用气割切割,钢板用轨道式切割机切割,切割好的钢材,用打磨机打磨,需拼接的部位,一定要切割成焊口。 3)焊条必须选用设计文件及国标要求的材料,焊缝厚度必须达到设计文件要求,焊好后材料应检查焊缝的厚度及平滑度。 4)将焊好的结构进行酸洗处理,必须洗干将,以确保除锈的彻底性。 5)将酸洗处理的铁件,浸放在热镀锌槽中,镀锌要均匀,必须保证镀锌厚度。

隧道路面首件施工方案

隧道路面首件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审批: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1、工程简介 (1) 2、隧道洞内路面简介 (1) 3、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 (1) 4、首件工程的选择 (1) 二.施工准备 (2) 1、技术准备 (2) 2、材料准备 (3) 3、机械、人员准备 (3) 三、施工组织 (4) 四、施工方法 (5) 1、施工顺序 (5) 2、施工准备 (5) 3、施工方法 (6) 五、安全保证措施 (11) 1、施工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 (11) 2、安全教育与培训 (11) 3、安全设施设备投入 (12) 六、质量保证措施 (14) 1、隧道路面质量保证标准 (14) 2、保证措施 (15) 七、应急措施 (17) 1、项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17) 2、项目部应急救援组织管理职责 (18)

八、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技术保证措施 (19) 1、环境保护的技术保证措施 (19) 2、混凝土工程环境保护的技术保证措施 (19) 3、生活环境保护的技术保证措施 (19) 4、油料环境保护的技术保证措施 (20) 5、水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20)

隧道路面首件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隧道左幅进口位于交点ZJD26的右偏圆曲线上,曲线半径R=2600m,右幅进口位于交点YJD26的右偏圆曲线上,曲线半径R=2600m;隧道左幅出口位于交点ZJD27的右偏圆曲线上,曲线半径R=1060m,右幅出口位于交点YJD27的右偏圆曲线上,曲线半径R=1060m。隧道左幅纵断面线型为2.45%下坡,右幅纵断面线型为2.45%下坡。 2、隧道洞内路面简介 隧道路面为面层和基层。面层为10cm厚沥青砼路面和26cm厚C40混凝土路面,基层为C25砼仰拱、C15砼仰拱回填或者C20砼调平层。 3、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 隧道区属构造剥蚀低山地貌,山岭地形。XX隧道穿越区地面高程为714-1003m,经过区域地表地形整体呈棱状起伏。 项目区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潮湿多雨。全区多年平均气温15.5℃,夏季7-8月平均气温约23.3℃,冬季1月平均气温约1.7℃,极端高温35.4℃,极端低温-15.4℃,极端无霜期234天。降水集中、降雨强度大是当地一大气候特点,12月至2月为枯季,5-9月为雨季,6-8月降雨最多,约占全年的50%,其间连续强降水过程持续时间一般为5-7天,长者可达半余月;多年平均降雨量1310mm,最大日降雨量可达166.9mm,局部可达324mm。夏季山区小气候特征明显,雷阵雨―暴雨几乎天天出现。 4、首件工程的选择 (1)首件工程实施目的 通过首件工程的实施,取得相关的技术参数,确定拟定的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为后续施工总结相关经验;通过首件工程的实施,结合隧道路面施工的自身特点,

沥青道路施工方案

沥青道路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目录 一、项目管理组织保证体系 (2) 二、施工方案、方法、质量保证措施 (2) 三、劳动力、施工机械、工程材料进场计划 (8) 四、施工总进度计划、关键线路、工期保证措施 (9) 五、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及施工道路平面图 (9) 六、季节施工措施 (10) 七、保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0) 八、渣土的处理和防尘措施 (12)

一、项目管理组织保证体系 为保证本工程按时优质完成,现场设立项目经理部,特配备具有多年管理经验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六大员全部持证上岗,项目部的组织网络图如下所示: (一)项目组织网络 组织管理网络图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项目工程师 安全管理材 料 管 理 预 决 算 管 理 质 量 管 理 计 划 管 理 资 料 管 理管道、道路施工队 二、施工方案、方法、质量保证措施 (一)施工准备 1、施工前应解决水电供应,交通道路,人员机械配置等事项,以保证混凝土路面的顺利施工。 2、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检查基层标高和路拱横坡,在路中心线上除一般每20m

设一中心桩外,还应设胀缝、缩缝、曲线起点和纵坡转折点等中心桩,并相应在路边各设一对边桩。主要中心桩应分别用攀线延长的方法固定在路旁行道树、电杆或建筑物的墙角上。(二)土方开挖,基层与垫层处理 1、在挖方地段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对原土基进行认真碾压,用中、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时,如土过湿或弹簧,挖开晾晒或进行灰土处理。路床顶面以下0—300mm范围内的压实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对其翻松后压实,使压实度达到要求。 2、混凝土路面的基层,采用拌合机拌合石灰土基层,厚30cm,含灰量6%。 3、垫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选用当地的砂砾或炉渣等材料; (2)垫层施工前,应处理好路基病害,并完成排水设施; (3)垫层铺筑应碾压密实、均匀,若表面有坑槽及松散,应翻修加固,重新整平压实;(4)冰冻地区采用灰土垫层时,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应施工,并应在冰冻前达到规定强度。 (三)混凝土的浇筑 1、采用人工摊铺,应用锹反扣,严禁抛掷和耧耙,防止混凝土拌合物离析。混凝土拌合物的振捣,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厚度不大于22cm的混凝土板,靠边角应先用插入式振捣器顺序振捣,再用功率不小于2.2千瓦平板振捣器纵横交错全面振捣。纵横振捣时,应重叠10~20cm,然后用振动梁振捣拖平。有钢筋的部位,振捣时应防止钢筋变位; (2)振捣器在每一位置振捣的持续时间,应以拌合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砂浆为准,并不宜过振。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时,不宜少于15s;水灰比小于0.45时,不宜少于30s。 用插入式振捣器时,不宜少于20s; (3)当采用插入式与平板式振捣器配合使用时,应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后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分二次摊铺的,振捣上层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拌合物5cm,上层混凝土拌合物的振捣必须在下层混凝土拌合物初凝以前完成。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其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碰撞模板和钢筋; 振捣时应辅以人工找平,并应随时检查模板。如有下沉、变形或松动,应及时纠正。混凝土拌合物整平时,填补板面应选用碎(砾)石较细的混凝土拌合物,严禁用纯砂浆填补找平。经用振动梁整平后,可再用铁滚筒进一步整平。设有路拱时,应使用路拱成形板整平。

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说明 (1) 1.1编制原则 (1) 1.2编制依据 (1) 1.3编制范围 (2) 二、工程概况与首件目标 (2) 2.1工程概况 (2) 2.2隧道工程概况及首件目标 (3) 2.3桥梁工程概况及首件目标 (4) 2.4路基工程概况及首件目标 (5) 三、工期安排 (6) 3.1目标工期 (6) 3.2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6) 四、机械、人员配置 (8) 4.1隧道机械配置 (8) 4.2路基机械配置 (9) 4.3桥梁机械配置 (9) 4.4人员配备 (10) 五、施工准备 (12) 六、隧道施工方法及工艺 (12) 6.1超前大管棚施工 (12) 6.2洞口段施工技术措施 (14) 6.3隧道洞身开挖 (14) 6.4洞身支护 (22) 6.5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 (29) 6.6衬砌工程 (35) 6.7质量保证措施 (45) 七、桥梁墩身施工方法及工艺 (46) 7.1空心高墩施工 (46)

八、连续梁悬灌施工 (51) 8.1施工工艺 (51) 8.2施工方法 (51) 8.3主梁施工线形控制 (54) 九、路基填筑及防护施工方案 (55) 9.1路基工程施工组织 (55) 9.2路基填筑工程施工方法、工艺 (58) 9.3锚杆框架梁施工方法、工艺 (73) 十、安全保证措施 (81) 10.1隧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81) 10.2桥梁施工安全措施 (87) 10.3路基安全措施 (88) 10.4防火安全措施 (88) 十一、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89)

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原则 ⑴遵照合同文件的原则。严格按合同文件中的标段划分、工期、质量、安全目标,以及投标文件组成内容、格式等要求编制,使招标的各项要求均得到有效保障。 ⑵认真阅读设计图纸,核对设计数据,理解设计意图,严格按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设计原则编制,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⑶参照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的原则。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编制施工方案,认真执行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 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按规章程序办事,确保施工安全。 ⑸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四新成果,充分体现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保障作用。 ⑹实事求是。根据本隧道工程特点,从实际出发、科学组织、均衡施工,达到快速、有序、优质、高效。 ⑺保护环境。认真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管理”的方针,编制施工方案和工艺方法必须结合现场环境条件,减少环境污染,避免水土流失。 1.2编制依据 ⑴新建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站前工程交尼山、小马厂、花椒坡、万拉木隧道设计文件、图纸; ⑵新建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路基工程专用设计文件、图纸; ⑶新建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桥梁工程万拉木特大桥、冲江河1号中桥、冲江河2号中桥设计文件、图纸; ⑸国家及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有关工程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现行的建设工程设计、施工规范、技术规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⑹中国铁路总公司、业主有关工程建设施工管理行业规定、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等;

路基首件施工方案

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试验目的 根据项目部相关文件及规范的要求,路基在开工前要做试验段。通过试验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合格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组合来指导全线施工,现结合项目部的机械设备情况来制定如下施工方案。 二、试验段位置的选择 根据现场情况,项目部选定K3+870~K4+330段填方作为93区试验段,该段路堤填筑高度都大于1.5米,本次试验段施工计划填高约2米,选定K4+330~K4+500段作为94及96区试验段,该段路堤填筑高度大都低于0.8米,本次试验段施工计划填至上路床。 试验段填料取自当地村民耕地,取土场最大挖深约4.0m,试验段位于农耕区,最大填筑高度约8米,填筑土石方总量约73400m3,本次试验段施工约20000m3,素土最大干密度为1.83 g/cm3 ,符合公路路基填料要求。 三、试验段施工时间 试验段施工时间为2010年4月15日至2010年5月25日。 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首先对路基填筑材料即取土场土壤应按每5000m3或在土质变化时取样进行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含水量、重型击实试验,以确定所取土压实时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容重。(此项工作在试验段落选定时开始准备。) (2)、完成测量准备工作,包括导线点测量记录、导线点、水准点加密横断复测资料。 2、现场准备: (1)、试验段相应人员组织安排均己到位、试验段的协调工作己做好; (2)、试验段施工机械配备已到位; 五、组织机构 为确保此试验段的顺利进行,项目经理部专门成立了试验段组织机构。

六、试验段施工方法 K3+870~K4+330试验段平均填筑2米高,K4+330~K4+500段试验区填筑至路基设计标高,拟定松铺厚度为30cm。 基底处理按照项目部与监理部指定的方案,选用合适的填料。 (一)素土施工 1、测量放样 (1)根据重测的地面标高,进行实地放样,定出填筑边桩(绑红塑料带),间隔20~30米远为一个断面,并在每个断面打上一根标志物,标志物上画出0.3米的填土标志,控制断面之间的填土厚度,最后洒白灰作为填土边线。2、施工方法 填土边线比设计要宽出0.3~0.5米,以确保路堤边缘的压实度,汽车将土运至填筑路段后,在领工员的指挥下按规定间距卸料,做到布料均匀,控制好层厚。 第一层填筑就要形成从中间往两边倾斜的横坡,以利排水。 3、推平、碾压时的方法 推土机推平—压路机(25t)静压——压路机(25t)振压—压路机(25t)静压收光; 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作业时分层平行摊

区首件工程施工方案总结作业指导书

路基填筑96区首件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 241省道金坛北段改扩建工程一标位于金坛市金城镇白塔境内。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桩号为K5+406.732,路线全长5.403km。我标96区首件施工段落为K2+540—K2+640,现提交96区首件工程的施工方案,以保证路基96区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96区首件工程准备 (一)下承层准备、施工放样 1.按部颁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对K2+540-K2+640段路基94区进行验收。路基的高程、中线、宽度、平整度、压实度均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 2.对水准点及导线点进行全面复测,测量精度满足规范要求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3.恢复中桩,每20m设一桩, 4.根据路基设计高度、基底处理后的实测高程和路基边缘压实的超宽值(30cm)进行施工放样,确定路基的填筑边线,并用石灰线标明,以便填筑时指挥卸料到位。 (二)96区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施工安排 1、首件工程施工地点的确定 根据我项目部的施工现场情况,96区首件工程的地点确定为 K2+540-K2+640段 2、首件工程的原材料情况

(1)土:采用航道取土坑的土,经试验符合路基填筑材料的要求(2)石灰:采用溧阳上黄产的石灰,经检测石灰钙镁含量符合路基施工规范中规定的Ⅲ级灰要求。 三、96区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施工工序 (一)施工前6%石灰土上土量及布灰量计算 96区路基填筑设计厚度为80cm,按四层做,平均厚度为20cm 经标准击实试验测定6%石灰土干容重1.692㎏/m3,最佳含水量 16.2%。则1立方6%灰土摊铺面积为1÷0.2=5㎡,每㎡6%灰土 含石灰为:1×1.692×0.06×96%÷5=19.5㎏ 本路段上灰车数:每车装石灰4m3,合计重3.2T(4m3×0.8T/m3=3.2T),则每车消石灰摊铺面积为3200÷19.5=164㎡,石灰摊铺厚度4m3÷164×1.28(消石灰含水量)=3.1cm 本路段运土车每车装8斗,每斗自然方1.0m3,则每车装土8m3,松铺厚度控制为25cm,则每车土摊铺面积为:8m3/0.25m=32㎡(二)路基土方96区施工工序 1、路基施工94区顶在报验合格后划出网格,网格尺寸为32㎡ 2、上土:运土车辆统一车型,每车统一装8斗,每一网格倒一车土,设专人指挥倒土。 3、粗平:用推土机进行初步推平整形。 4、翻晒、晾晒:用旋耕机进行翻晒、粉碎,使土的含水量逐渐降低并使土快颗粒逐步减小。 5、摊铺石灰:进场生石灰在使用前七天必须进行充分消解。进行摊铺石灰工序之前,已上土路段用压路机稳压一遍,然后用平地

公路工程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方案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范围及原则 1、编制依据 1)、施工单位与业主签订的工程合同文件 2)、施工标段设计图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5768-2009 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JTG F71—2006 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7)、《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 18833-2012 8)、《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 9)、《路面标线涂料》JI/T280-2004 10)、目前工程施工进度及本项目人员、设备的配备 11)、公路工程交(竣)工验收办法 其它现行的有关工程技术、施工验收标准及规范。 2、编制范围 该项目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珞璜镇内,起点接绕城高速连接线与贾百路成十字交叉,经同福村,终点于同福村6组于同(福)水(水口坝)路T型交叉。公路总里程约2.669公里。

3、编制原则 1)、满足业主对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2)、综合考虑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规模、特点、难度和设计标准,充分发挥本企业的优势,做到科学、合理、经济、快捷。 3)、投入的机械设备、劳动力等资源考虑适度的富余。 4)、保护周边环境不被破坏,环水保服合规范要求。 二、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该项目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珞璜镇内,起点接绕城高速连接线与贾百路成十字交叉,经同福村,终点于同福村6组于同(福)水(水口坝)路T型交叉。公路总里程约2.669公里,该项目除同福村段部分利用老路外,其余新建。安全设施内容包括:标志、标线、护栏、视线诱导设施及里程碑、百米牌等,安全设施内容包括:标志、标线、护栏、里程碑、百米牌等。 2、主要工程数量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首件工程施工方案(总2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2) (一)编制依据 (2) (二)编制原则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施工准备 (3) (一)人员准备 (3) (二)材料准备 (4) (三)机械准备 (8) (四)安全文明施工用品准备 (8) 四、施工工艺 (9) (一)工艺流程图 (9) (二)下承层准备 (10) (三)施工测量 (10) (四)混合料拌和 (10) (五)混合料运输 (11) (六)摊铺 (11) (七)碾压 (14) (八)接缝处理 (15) (九)计算松铺系数,检测压实度 (16) (十)养生 (16) (十一)交通管制 (17) (十二)验收标准 (17) 五、质量保证措施 (17) 六、安全保证措施 (21) 七、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22) (一)文明施工措施 (22) (二)环境保护措施 (22) 八、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23)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一)编制依据 1、本标段合同文件; 2、施工设计图纸《浏阳蕉溪岭至黄花机场公路(长沙县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6、本标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和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二)编制原则 1、严格遵循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原则。能够正确指导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的确定工期、施工方案,确保按期、优质、安全、高效完成本工程建设任务。 二、工程概况 浏阳蕉溪岭至黄花机场公路(长沙县段)东起长沙县浏阳市,西至黄金大道,路线全长7.833km,路线经过长沙县黄花镇的东塘村、金塘村和大陆村共三个村。路线在浏阳酒厂西南侧进入长沙县境内,路线向西北,穿飘塘水库,沿黄花机场规划区北布线,继续向西下穿机场大道后,与黄金大道平交。 浏阳蕉溪岭至黄花机场公路长沙县段以机场大道为界分两段进行设计:机场大道以东段(K19+361.786~K26+000)为一级公路,全长

沥青路面首件工程方案设计

S212线永兴县城至湘阴渡京港澳高速公路互通工程(银都大道沥青混凝土路面下面层K3+254?K3+500左幅试验段) 编制单位:江西省万通建设有限公司 编制人:

编制日期:2015 年6月5日 目录 1、首件工程认可申请表 2、首件工程质量综合评定表 3、首件工程审核意见单 4、施工技术方案申请批复单SJ23 5、施工技术方案 6、技术交底 7、首件工程总结 &附件:测量资料 9、附件:试验资料

S212线永兴县城至湘阴渡京港澳高速公路互通工程 承包单位:江西省万通建设有限公司合同号: 监理单位:湖南金路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编号: 首件工程认可申请表 致(驻地监理工程师): 根据要求我们已经做好S212线永兴县城至湘阴渡京港澳高速公路互通工程_--_ 银都大道 K3+254?K3+500左幅沥青混凝土路面下面层工程的首件工程,现申请该项工程批量生产,请予以批准。 附件:1.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2.首件工程认可申请表、首件工程质量综合评定表、首件工程审核意见单 3.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4.中间检验资料; 承包人:年月日 施工单位自评: 优良口合格口不合格□ 监理工程师复评: 优良口合格口不合格□ 监理工程师:年月日 项目业主审查意见:

S212线永兴县城至湘阴渡京港澳高速公路互通工程-银都大道承包单位:江西省万通建设有限公司合同号: 监理单位:湖南金路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编号:

首件工程质量综合评定表 S212线永兴县城至湘阴渡京港澳高速公路互通工程-银都大道承包单位:江西省万通建设有限公司合同号:

监理单位:湖南金路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编号: 首件工程审核意见单

公路工程交通调流专项方案

青岛公路年度基建项目2015 交通调流专项方案Xx工程工程项目部

目录 1、编制说明....................................... . (2) 2、工程概况及交通情况..... ...................... .. (2) 3、调流方案及施工占道时间. ............. ........ .. (3) 4、交通疏导措施...................... ........ ..... ..4 5、危险源辨识...................... ............ . . ..5 6、安全保证措施.................... ............ . . ..6 7、安全检查........................ ............ . . ..7 8、应急预案及措施.... (7) 9、交通调流示意图.... (9)

1 / 10 一、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③《道路交通安全法》; ④《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⑤; ⑥《xx工程施工图设计》; ⑦《xx标准化工地建设指南》; 2、编制目的及原则 本次大修工程位于正在运营的省道线上,为了确保施工期间车辆的正常通行,需要遵循“统筹安排、分工负责、规范管理、保障畅通”的原则,制定交通保畅方案及措施。 3、适用范围 该安全专项方案适用于xx工程施工全过程。 二、工程概况及交通情况

1、项目概况。 技术标准:xx。 路面结构形式为:xx。 2、xx是xx公路网中的重要道路,车流量较大。 三、调流方案及施工占道时间 1、考虑本项目是省道大中修工程,全长公里,其中大修段为公里,采取“全封闭施工”,中修段采取“一幅路面封闭施工,另一幅路面双向通行”的交通组织方案。并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对组2 / 10 织方案进行灵活调整。 2、结合本项目大修段全封闭施工的实际情况,对交通流制定合理的绕行路线。大修路段全长4公里,沿线县乡道发达,区域内交通,可通过省道、村村通道路进行调流,并增加限载标志。中修段全长公里,采取分段半封闭施工,半幅路面封闭施工,另半幅路面利用锥形帽分隔成双向通行车道进行调流,半幅施工车道建成通车后,利用锥形帽分隔成双向通行车道进行调流,再对另半幅路面进行封闭施工。 3、调流时间:2015年月日至2015年月日。 4、调流具体位置及调流路线如下: 大修路段经由xx镇中心社区,且存在公里为两条省道重合路段,利用与本项目相交的国道、省道、县乡道绕行。绕行路线如下:

圆管涵首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临海高等级公路工程通州段 圆管涵首件工程 施 工 技 术 方 案 南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临海高等级公路工程通州段LHTZ-LQ2标项目经理

部 2011年10月 圆管涵首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临海高等级公路全线均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标准横断面除遥望港桥采用双向四车道26m宽度外,其余路段均采用双向六车道标准,顶宽33.5m。设计行车速度100km/h,标准轴载为BZZ-100,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地震动峰加速度为0.05g,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 临海高等级公路通州段LHTZ-LQ2标位于通州市三余镇境内,途经闸北、东晋、东余三个行政村,起止桩号为K85+099.46-K91+830.54,标段全长6.731km,包括路基、路面底基层、桥涵等。本标段共有圆管涵15道,均为Φ1.5m型,总长661m。 圆管涵工程一览表

我部拟将K90+092圆管涵作为本标段圆管涵施工的首件工程。该圆管涵管径φ1.5m,长42.5m,主要工程量有:挖基472.93m3,回填5%石灰土228.97m3,砂砾垫层26.1m3,M7.5浆砌片石80.26m3,Ⅰ级钢筋2268.46kg。 二、人员及设备组织 (1)人员配备 项目分管负责人葛小光,施工负责人唐明刚,用于本管涵工程施工人员共20人,其中工程管理技术人员3人,等级技术工4人,民工12人。 (2)施工机械配备

三、原材料技术要求 根据图纸设计构造要求,砼选用安徽巢湖产优质石子,其级配标准为4.75-31.5mm;黄砂选用安徽九江优质江中(粗)砂;水泥拟选用南通华新牌P.O.42.5级散装普通硅酸盐水泥;圆管涵管节拟购具有相关资质厂家生产的成品管节。 1、水泥 所进场水泥按要求对每批号每批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试验监理工程师抽检,抽检合格后使用。搅拌站设置2个储量为100T的水泥罐,经常检查保持满罐。 2、砂石材料 砂石材料进场前在料船进行试验,检测项目包括筛分、压碎值、含泥量等试验,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组抽检,抽检合格后使用。不同的砂石材料进场要分批堆放并挂牌标识。 3、水 搅拌站设置在团结河桥西侧,团结河为饮用水,可以直接使用。 4、管节 拟购具有相关资质厂家生产的成品管节,管节按半成品产品进行检验,具体见重点工程施工措施。 四、详细施工方案 1、放样 由项目部测量组用全站仪按涵洞中心坐标进行涵洞基础放样,打设木桩,并设置保护桩,以控制涵洞基础纵横轴线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很好的控制和检验。控制桩采用木桩,桩长不小于50厘米,木桩顶钉铁钉精确控制。涵洞基础轴线控制桩应进行保护,护桩采用木制小三角架,涂红油漆或插小旗以得醒目。同时用石灰线打出涵洞的基础尺寸。 2、降水 圆管涵基坑底标高为▽-0.282,根据当地地质条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开挖至设计标高后水位高20cm左右,按施工经验采用在圆管涵洞口外侧深挖集水坑,水泵抽

沥青路面稀浆封层施工方案

秭归县芝兰至茅坪公路工程稀浆封层施工方案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编制: 审核: 宜昌富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九年八月十四日

稀浆封层施工方案 我部已完成路面底基层、基层的施工,具备沥青路面稀浆封层施工的作业面,且稀浆封层试验段的施工、管理人员已到位,施工机械设备已到位,并已完成调试,稀浆封层原材料的采购、检验等工作已完成,具备了稀浆封层试验段的开工条件。我部计划于2007年7月在K79+000-K79+500段左幅进行沥青路面稀浆封层试验段的施工,现将稀浆封层试验段的施工技术方案上报高监办,敬请审核。 一、沥青路面稀浆封层施工准备 1、原材料的选择 稀浆封层采用6mm厚ES-2稀浆(乳化沥青),其技术指标见表一。 2、投入本试验段施工的主要管理、施工人员见下表:

3、稀浆封层施工所需机械 4、试验设备与资质。 稀浆封层的配合比设计委托具有试验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试验配比。 5、配合比设计 (2)确定拌和用水量。根据经验选初始乳化沥青用量为12%,或沥青用量为6.5%,变化用水量进行稠度试验,确定合适的用水量。 (3)确定沥青用量范围。以满足湿轮磨耗试验值确定最小沥青用量,以满足负荷轮试验粘附砂量确定最大沥青用量。 (4)试验可拌和时间、初凝时间、固化时间。通过手工拌和确定拌和时间。通过滤纸表明没有褐色斑点判断初凝时间。通过粘聚力试验检查初凝时的粘聚力,以及固化时间和固化时的粘聚力。

二、稀浆封层施工工艺 (一)稀浆封层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1、施工放样与准备。对稀浆封层机进行标定,确保计量准确。根据摊铺总宽度,调整摊铺箱宽度,使施工车程次数为整数,放出走向控制线,摊铺宽度与下面层同宽。 2、摊铺。摊铺速度为15~50m/min,保持匀速。每摊铺幅之间原则不重叠或少重叠,但也不能露白,露白处需用人工摊铺。开始摊铺后重点检查厚度,如果不符合要求立即调整。 3、修补。一是找平,找平的重点部位是起点、终点、纵向接缝、过厚、过薄或不平处,尤其是超大粒径产生的刮痕,应尽快清除填平。二是补漏,将漏铺部分补全。三是修边,修整边缘部分。 4、开放交通。待稀浆封层乳液破乳、水分蒸发、干燥成型后开放交通碾压以促进其密实。 (二)稀浆封层稠度检验的经验方法: 1、在刚刚摊铺出的稀浆混合料上用直径10mm左右的细棍划出一道划痕,如果划痕马上就被两边的材料淹没,说明混合料的稠度偏稀,应适当降低用水量;如果划痕两边的材料呈松散状态,说明混合料过稠甚至已经破乳;如果划痕能够保持3-5秒后才被周围材料覆盖,周围的材料仍然有一定的流淌性,说明混合料的稠度合适。 2、迎着太阳照射方向观察刚刚摊铺出的材料层,如果表面有大面积亮光的反光带,说明混合料用水量偏大,稠度偏稀;如果刚刚摊铺出的材料层干涩,没有反光,说明混合料偏稠;如果刚刚摊铺出的材料层对日光呈现漫反射,说明稠度适宜。 三、质量标准

隧道路面铺装施工方案

“首件产品” A 类坡头隧道砼路面施工方案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立足于“预防为主,先试点”的原则, 认真贯彻执行“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为了确保坡头隧道砼路面工程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及技术标准,根据我标段的整体工作布署,决定将坡头隧道左洞 ZK124+714 ZK124+744段砼路面作为“首件工程”先行施工。通过 对首件砼路面工程施工前的周密策划,对人员、设备、技术、工艺合理组合,规范化施工,并通过检查、总结、完善等手段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将操作方法、工艺流程固定化、标准化,以便指导后续坡头隧道砼路面工程的施工。一、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一)、编制依据 1 、霍永高速公路霍州至永和关段两阶段施工设计图 2、《隧道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 4、《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JTG F80/1 -2004 ) 二)、编制原则 1 、目前我单位部属在该区段的设备和劳力。 2、合理安排施工,优化资源配置。 3、配齐、配足安全保护设施,建立科学严密的安全、质量、检测保证 体系。 4、精心组织,文明施工,保护环境,建成生态工程。

5、霍永高速公路段建设理念:生态环保、自然和谐、安全舒适、典型 示范。 二、主要技术标准 1、公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2、行车速度:80公里/ 小时。 3、设计荷载:公路-I级。 4、环境条件:1类环境。 三、工程概况 坡头隧道为一座上、下行分离式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隧道位于山西省永和县西南约1.0km。隧道左线起讫桩号为为ZK124+333- ZK124+744 长411m 右线起止桩号为K124+306- K124+732 长426m 隧道左、右线霍州端洞口位于平曲线上,曲线半径分别为左R=1100m 和右R=948m隧道左右线为平曲线。隧道左线纵坡-2.587 % (411m), 右线纵坡为-2.5 %(426m)。

沥青上面层首件工程总结

西商高速公路路面37标 SMA-13沥青上面层首件工程总结 一、施工路段概况 在管理处、总监办、中心试验室、十五驻地办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经过我部各级人员的认真筹备和精心组织,我部于2011年10月01日对K97+418.860-K98+000左幅成功进行了SMA-13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的铺筑。随后又组织所有参加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试验检测人员、机械操作手对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及各项检测数据进行认真分析、讨论和总结,确定了沥青上面层施工方法及有关的技术参数,从摊铺后的各项检测数据看,各项技术指标全部满足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路面施工细则》的规定。现将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的设计结果、施工工艺以及施工后的试验检测结果做以汇总。 二、批准的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 (一)、目标配合比 1、原材料情况 对所用原材料进行检测,均符合规范要求,并以此原材料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 a、沥青:我部采用西安国琳实业有限公司SBS(I-C)改性沥青,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检验试验结果及标准要求如下: SBS(I-C)改性沥青试验检测结果表1

与集料的粘附性(级) b、粗集料技术指标及检测结果:我部采用商洛华迪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9.5~16mm、4.75~9.5mm闪长岩碎石,试验结果表明,粗集料所检项目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及《路面施工细则》要求,其检测结果见下表: 沥青上面层粗集料检测结果表表2 c、细集料采用沥青拌合站自建料场生产的0-2.36mm机制砂,试验结果表明,细集料所检项目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及《路面施工细则》要求,其检测结果见下表: d、矿粉:采用沥青拌合站自建料场加工生产的石灰岩矿粉,其质量技术要求及检测结果如下:

(新)高速公路路基桩基首件施工方案

溧广高速公路路基第二合同段 桩基首件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一)编制说明 根据溧广高速公路项目办首件工程实施要求和总监办下发的“溧广高速公路路基工程首件工程制实施方法”,我部选择K37+606分离立交桥1#-3桩基作为首件桩基工程。 为保证桥梁桩基首件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施工工艺的合理性,根据试钻工艺参数及工期要求,编制桩基首件施工方案,旨在指导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全过程。 (二)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50—2011)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F80/1—2004)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 5.《公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FHEC-2011 6、扬州至绩溪高速公路溧阳至广德安徽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7、安徽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二、首件工程试验目的 1、不同的工程项目是在不同的环境下完成的,在材料、人员、设备等均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通过首件工程认可制度的实施,可以为后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通过首件工程的实施,便于工程总结,丰富施工经验;加强管理,为标准化施工创造条件。 3、通过首件工程的实施,可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解决有可能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对出现的问题能及时纠正

处理,避免了因大量施工而造成的返工,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 4、首件工程最根本的目的是通过拟用的惯常工艺方法,进行首件工艺实践,以实现规模施工在地域和技术上的适应性,使工艺得到常规稳定或提高性地改善,形成一套模板式的规范标准化分部分项作业程序。 三、工程概况 1、工程数量 K37+606 X018分离立交桥桥长206m,与线路交角为90°,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桩径为1.2m,桥墩桩径为1.5m,全桥共计44根桩基础,桩基长度在15m—18m之间。 选择1#-3桩基作为首件工程进行施工,桩长18m,混凝土设计为C25砼,采用旋挖钻机施工工艺。 2、工程地质 K37+606跨X018县道立交桥地质为:(1)粉质粘土;(2)卵石土; (3)强风化砂岩;(4)中风化砂岩;经试钻本地层适用旋挖钻机施工,施工质量良好。 四、首件施工总体部署 1、人员准备 为顺利完成桩基工艺试验的工作,项目部组织强有力的管理机构及施工队伍负责对该项目的实施。具体人员组织如下: 桩基施工人员组织表

交通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北京市市管城市道路西四北大街 (西四路口-地安门西大街)道路大修工程交通工程施工方案 审批:日期:日期:审核: 编制:日期: 专业资料. 一、交通设施施工作业人员着装 1、交通设施施工作业人员着装必须符合北京市地方标准《占到作业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技术要求》(DB11-854-2012)中作业人员服装的相关规定。 2、由于设施作业施工的特殊性,作业人员可不佩戴安全帽。

3、作业人员在道路上进行施工作业时,必须穿着颜色、式样统一的安全服,夜间穿反光背心。 二、交通设施施工作业车辆 1、交通设施施工作业车辆必须符合北京市地方标准《占到作业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技术要求》(DB11-854-2012)中作业车辆的相关规定。 2、作业车辆必须设有明显的施工诱导绕行标志,配备施工标志灯,并保持车身整洁,灯光齐全有效,并配备齐全有效的安全消防设施。 3、作业车辆应当安装箭头指示标志灯,指示后方车辆变更车道。 三、道路施工安全制度 根据占路施工特点和安全施工需要,由企业法人作为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企业占路施工的安全保障工作,项目负责人、现场负责人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对职工进行系统的占路施工安全教育,制定交通设施施工作业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严格落实。同时,施工现场设定专职安全员,负责指挥、引导过往车辆安全通过,保障安全。 四、交通设施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措施 作业现场设置安全措施是为保证交通安全和人身安全要根据施工现场的道路宽度,交通流量,地形等状况,科学合理的设置交通设施作业现场安全措施,保障交通设施施工作业的安全。 专业资料 1、交通设施施工作业必须在施工现场划出作业区,制定交通诱导方案,设置相应的施工区域诱导绕行标志与安全设施,夜间设置施工作业警示灯。 2、封闭道路施工的安全措施: (1)道路封闭部分车道作业:需将道路部分车道封闭时,应在距施工现场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