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常州市中小学校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育教学理论和教科研水平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

2017常州市中小学校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育教学理论和教科研水平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
2017常州市中小学校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育教学理论和教科研水平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

WORD 格式整理版

2016 年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教育教学理论与教科研水平考试试题

题号一二三总分

卷I 第

得分

四五六题号总分

II第卷

得分

说明:①本次考试为书面开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②本试卷分I 、II两部分,其中第I70 分,第II卷满分

为80 分。卷满分为

第I 卷(教育教学理论70 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你认为正确的

得分阅卷人

分)分,共30 2 选项序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下的空格中。每

小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1.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而中学教学采用讲解式的比重则大为增加,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哪一种特点?()不平衡性A. 顺序性B. 个别差异性C.阶段性D. )(2. 杜威提出的“五步教学法”的基本流程是

诱导学习动机→领会新教材→巩固知识→检查→反馈A. B.

设置问题情境→确定问题或课题→拟定解决课题方案→执行计

划→总结与评价明确结构、课题和资料→建立假说→推测答案→验证→得出结论C. D.个别解释→种类解释→掌握规律→获得理解→应用提高中国近代史上产生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3. ()C.癸卯学制壬戌学制壬寅学制A. B. D. 五四制

4. 教学案例与教学课例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下列对二者区别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前者围绕特定问题展开,后者可以包含多元性问题A.

前者以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为线索,后者重在叙述和记录B. C.在一般表达形式上,前者为“背景+问题+问题解决+反思讨论”,后者为“教学设计+

教学实录+教学反思”

D. 前者比较精细,后者较为粗略

5.下列观点中主张动物界也有教育,并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是

()

A. 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6. 依据是否理解所要学习的材料,学习可以分为

A. 自主学习与他主学习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

B.

C. 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D.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

学习好帮手

WORD 格式整理版

7.“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所体现的教师劳动的特点是()

A. 示范性

B. 复杂性

C.创造性

D. 劳动方式个体性

()8. 名著《教育漫话》的作者是 C.A. 洛克B. 卢梭赫尔巴特昆体良D.9.“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的教育目的观是() A. 教育无目的论B. 社会本位论C. 科学本位论D. 个人本位论10.为了防止考试焦虑症的发生,学校咨询人员提前对这些学生进行集体辅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这属于()

缺陷矫正B. A. 早期干预C.发展指导问题预防D.

)1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班主任工作职权的是(.

对任课教师的建议权A. 教育教学工作的自主权B.

班级范围内的管理决策权C. 根据学生表现对家长的奖惩权D. 12.在日常教学中,选择一个专题,以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先由一个教师事先准备好讲稿,说课之后大家评议修改,变个人智慧为集体智慧,这种说课的类型

是()

D. 综B. 示范性说课C.评比性说课合A. 研究性说课

性说课

()13. “活到老学到老”体现了现代教育哪一种特点的要求?未来性D.C. A. 大众性B. 终身性公平性

14.研究者选取一个特定研究对象,通过控制无关因素,操纵自变量并观察因变量,这种研

)究是(

A. 实验研究

B. 比较研究

C.个案研究

D. 叙事研究

音乐教师根据学生现场演奏水平的高低对学生进行评价,这属于下列评价中的15. )(

B. 绝对评价

C.表现性评价A. 相对评价

D.过程性评价

分)15 二、简答题(阅卷人得分

open”,便某幼儿园的一名幼儿放学回家,无意中看到一个英文单词“

“O”,这位妈妈很惊奇,问孩子告诉妈妈他认识这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于是,这位妈妈孩子回答是今天在幼儿园里老师教的。是怎么认识的,

其理由是:“孩子以前看到‘O'会把它想象成太阳、气球、一纸诉状将那所幼儿园告上法庭,

向日葵、飞船等,现在只把它看成一个字母,这严重限制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请运用相

关教育教学理论,简要陈述你对该现象的看法。

学习好帮手

WORD 格式整理版

分)25 三、案例分析题(阅卷人得分

在一节科学课上,刘老师正在指导学生将制作好的航模放入水中航行。

引得周围同学一阵哄就沉了下去,这时,一个学生的航模刚放到水面,

笑,该同学也十分尴尬。刘老师走过去,帮那位同学把航模捞了上来,“同学们,这并不可笑。我们现在做的只是航模,如果将来然后语重心长地告诉全班学生:

看到身边的人乘坐的轮船沉入水里,有一天,我们会怎么办呢?是看笑话还是给予力所能及

”正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伸出我们的手,而不是看笑话,的帮助呢?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分)10 你是否赞同刘老师的做法?请简述理由。(

分)2. 15 (结合相关理论和你的教学经验,就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提出建议。

学习好帮手

WORD 格式整理版

第II卷(教科研水平80分)

得分阅卷人四、简答题(20 分)“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时长分钟—10 5

的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

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过程。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关于

“微课”的实践探索与各类研究正在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但也有学者对此提

并且带来了学生“碎片化”出批评,认为这种热潮使学生在海量的课程资源中变得无所适从、

学习的风险。请回答以下问题:

结合你的教学经验,阐述“微课”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的机遇。1. (6分)

2.针对上述材料中学者的批评,教师在利用“微课”的过程中应加强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6 分)

(8 分)请结合上述材料,就教师如何开发“微课”提出针对性建议。3.

学习好帮手

WORD 格式整理版

五、理论应用题(25 分)阅卷人得分

某课题组设计了一道“数学题”,对某市小学低、中、高三个年段随机

题目是这样的:一条船上载了25 只羊,抽取相同数量的学生进行测试。

19 头牛,还有1 位船长,要求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船长的年龄是多少?测试结果是大多数学

生居然都算出了具体“结果”,只有少数学生对试题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且质疑者低年级学生居多,中年级次之,高年级最少,这一结果在教师中引起强烈反响。

分)10 1. 上述教育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2. 依据现代教育的相关理念,简要阐述该现象对教学的启示。(15 分)

学习好帮手

WORD 格式整理版

六、理论应用题(35 分)阅卷人得分

当前,一味追求考试分数的弊端比较明显,学生的学习负担还比较重。

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负担进行监测和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市某校

成立了“学生学习负担监测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准备开展相关研究。

(10 分)请你为“学生学习负担监测的实践研究”设计研究内容。1.

2.请以“学生学习负担监测的实施策略”为题,写一篇论文(只要呈现论文的框架结构和每个段落的要点即可)。(25 分)

学习好帮手

WORD 格式整理版

2016 年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教育教学理论与教科研水平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入下表相应

题号下的空格中。每小题2 分,共30 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CDDBCDBCADA答案BAAA

二、简答题(15 分)

1.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幼儿教育如果违背这一规律,

提前强调知识的学习(没有到学习字母的年龄就学习字母),不仅起不到作用,反而会伤害

幼儿认知发展的积极性。(6分)从这一点来讲,这位妈妈的做法是有道理的。分)(3

2.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等非智力因素,是促进他们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

重要动因,幼儿教育应保护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发展。(6 分)

三、案例分析题(25 分)

1.赞同。(3 分)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有德育任务,都要重视德育。(3 分)刘老师在

课堂上善于抓住契机,行为上能以身示范,言语上能晓之以理,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很好

的教育。( 4 分)

2.建议:

(1)智育与德育相得益彰,共同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教学的德育性。( 3 分)

(2)学科教学都强调三维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目标的达成,教师要根据教

学内容的特点,明确在教学中可以渗透什么样的德育内容。(3 分)

(3)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生成性的教育资源,教师

要善于把握教育契机,

利用好这些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3 分)

(4)德育强调方法,不合理的德育方法有时会适得其反。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不能一味

采用说教灌输的方法,而是要根据情况选取恰当的方法。(3 分)

(5)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控制好“度”,不能本末倒置,不要把课堂教学演变成德育课,

否则会适得其反。同时,教师自身也是德育资源,要做到“以身示范”。(3 分)

学习好帮手

WORD 格式整理版

四、简答题(20 分)

答: 1. 带来的机遇:

(1)使学生可以更加自由、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

(2)突破了学生学习所受的教室和学校等实体空间限制,拓展了学生学习的虚拟空间;

(3)丰富了学生学习资源的获取渠道,减少了学生在学习上对静态资源和师生面对面交流方式的依赖;

(4)以引导和辅助性资源的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和独立学习提供了便利和支持;

(5)按需选择的便利性,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开展个性化学习

(每个要点 3 分,答对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最多不超过6 分。)

2.能力培养:

(1)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资源选择和重构能力;(3 分)

(2)应加强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3分)

3.建议:

(1)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开发“微课”;

(2)控制好视频的时长,不宜过长或过短;

(3)应抓住重难点问题;

(4)要考虑好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要;

(5)做好“微课”制作的技术保障;

(6)科学规划和设计“微课”,增强“微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7)转变“微课”以“告诉”为主的展开方式,加强“微课”对知识发生过程的呈现。

(每个要点 2 分,答对其中四点即可得满分,最多不超过8 分。)

五、理论应用题

答:1. 上述教育现象说明,材料中的学生随着年级的递升、受

教育时间的增加和知识量的扩

大,学生对教师、书本的依赖、盲从、迷信程度越来越重(5 分);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

学中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质疑精神,

5 分)。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逐渐淡漠(

2. 对教学的启示:

(1)现代教育要求师生要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倡导体验式和探究式学习,增强学生的科学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分)

(2)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质疑精神,不唯书、不唯上,以减

学习好帮手

WORD 格式整理版

分)4 少学生对权威、书本等的迷信和盲从;(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避免或降低教育3(

分)的同质化现象;( 4

分))现代教育要求我们摒弃应试教育的思维,推进素质教育。(3 (4

分)六、理论应用题(35

.“学生学习负担监测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内容:1

(1)学生学习负担的现状调查;

2)学生学习负担的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学生学习负担监测的操作流程、原则等的研究;(3

4)学生学习负担监测的组织与管理研究;(

(5)学生学习负担监测的评价研究与效果分析;

6)学生学习负担监测结果的反馈与使用;(

(7)学生学习负担监测的队伍建设与保障机制研究。

分)分;本题最高得分为10 个要点即可得2 (每个要点分,答对其中 5 10

.“学生学习负担监测的实施策略”论文框架(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逻辑性强)2(25

分)

一、学生学习负担监测的价值

(一)从国家、社会的发展看

(二)从学校和课堂教学看

(三)从学生的发展看

二、学生学习负担监测的操作方案

(一)监测工具的设计

(二)监测要点与流程

三、监测效果分析与反馈策略(一)数据的收集、分析与统计(二)结果的反馈与使用

学习好帮手

近十年阅读教学研究综述

近十年阅读教学研究综述11 摘要:近十年阅读教学与以往相比有很多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研究性阅读和新概念阅读两种新的视角来诠释阅读教学理论,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体现在个性化阅读、语感教学、自主阅读、快速阅读、互动性阅读等方面,与阅读教学内容相关的阅读方式,如网络阅读、扩展性阅读应运而生,提性阅读、比较阅读和批注式阅读重受重视。对阅读教学机理的研究如阅读心理、阅读与听说写的关系、阅读与环境的关系及阅读中人文因素的渗透等也深受重视。关键词:阅读教学理论;阅读教学模式;阅读方式;阅读教学机理 ?阅读是阅读主体对读物的认知、理解、吸收和应用的复杂的心智过程 , 是现代文明社会人们不可或缺的智能活动 , 是人们从事学习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手段之一。?[l]阅读的本质是根据语言符号理解其精神内核,即以作品为媒介 , 借此体验、感悟和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和思想。[2] ?阅读教学?这个名称最早应用于小学语文课方面。 1950 年教育部拟订《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 ( 草案 )》就规定‘语文教材以阅读为中心’, 并提出‘阅读教学 ' 的‘教学方法要点’。1956 年 10月教育部规定‘阅读教学的任务’,还指出‘阅读教学的进行采取讲读法’, 解释‘讲读 ' 就是讲解的阅读。同年教育部正式颁发《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 草案 )》 , ‘阅读课 ' 的标题改为‘阅读教学’, 强调‘培养儿童独立地自觉地阅读的能力 '?。[3]此后 , 从阅读教学到?讲读教学?或?文学教学?, 再到?阅读教学?或?阅读训练?, 总体趋向于采用?阅读教学?这个名称。 从阅读教学占语文课时量的比重可以确认它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和重点 , 但它又一直是困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对阅读教学的研究, ?心理学界重实践 , 语文教育界重经验?,[4] 但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中心 ,无论是以技能学习为中心的训练派,还是以语感培养为中心的感悟派,均是围绕这一中心主题展开。教育部 2001 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和 2000 年颁布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 试用修订版)又沿袭以往重视阅读教学的传统 , 元疑对推动阅读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 具有积极的作用。 综观近十年来关于阅读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 我们不难发现:?学术观点陈杂、实践方式多样,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在不断的补充、修正或否定中曲折地前行。[5]鉴 于此 , 对阅读教学进行认真的回顾、梳理、总结和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 对把握和落实 课程标准精神、推动和促进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特别是推动正在进行的阅读教学理论与 实践 , 不无禅益。 一、近十年阅读教学综述 ( 一 ) 阅读教学理论的新视角研究性阅读和新概念阅读 阅读理论研究与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和人文化思潮密不可分。 20 世纪 70 80 年代 .为了扭转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 , 更多地强调语文教学的科学化 , 由最初讲究语文学科的训练体系、训练技法到最终将学生当成变相的工具进行训练, ?科学化?走进?异化?的死角 ; 针对?科学化?的弊端 , 人文性被提到一定的高度,但由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及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短于定量、长于定性的研究范式 .使语文又陷入了为人文而人文的误区。如何更好地将语文进行科学与人文的合理整合 , 是近十年来语文教育界积极思索和探讨、研究的问题。近十年来很多阅读教育理论应运而生 , 最具代表性的是研究性阅读和新概念阅读 , 这两种理论以全新的视角为我们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尽管这两种理论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 但仍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1.研究性阅读。 研究性阅读源于研究性学习 , 是研究性学习在语文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性学习课程在本质上是知识和经验并重的生成性课程 , 它具有广延性、问题性、亲历性、差异性、教师影响的指导性与学生参与的主体性等特点。在价值取向上 , 它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 1选自《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6期。 1

教育教学相关理论

一、青少年身心发展得规律(一)青少年身心发展得顺序性与阶段性 青少年身心发展就是具有顺序性得。不仅整个身心发展表现出一定得顺序,身心发展得个别过程与特点也就是如此。例如,就认知过程得发展而言,青少年得发展总就是由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青少年身心发展所表现出来得由低级到高级、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得规律,要求教育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得发展,不可拔苗助长。 (二)青少年身心发展得不均衡性 这种不均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就是在不同得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就是不均衡得;一就是在同一时期,青少年身心得不同方面得发展也就是不均衡得。这种不均平衡得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重视研究不同时期个体成熟状况及其特征,抓住关键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促进青少年得健康发展。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得稳定性与可变性 青少年得稳定性就是指在一定得社会与教育条件下,同一年龄阶段得青少年在身心发展阶段、发展顺序与每一阶段变化过程及速度等方面大体就是相同得,具有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环境、教育或其她条件得不同,同一年龄阶段得青少年,其发展水平又就是有差异得,具有可变性。这种规律一方面要求教育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得阶段性选择 教育得内容与方法,另一方 面,重视青少年身心发展得 可变性,改变僵化得教学模 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与方 法,促进青少年更好地发 展。 (四)青少年身心发展得个 体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表现在两个方 面:一就是不同个体身心发 展得速度可能不同,二就是 不同个体身心发展得质量 也可能不同。这种特点要求 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实际, 了解她们各自得发展背景 与水平,理解她们得兴趣、 爱好、特长,因材施教。 (五)青少年身心发展得互 补性 互补性首先就是指机体某 一技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 通过其她方面得超长发展 得到补偿,其次互补性也存 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 之间。人得精神力量、意志、 情绪状态对整个机能起到 调节作用,能帮助人克服困 难,战胜残疾与不足,使身 心依然得到发展。这就要求 教育工作者首先要面向全 体学生,特别就是身心发展 障碍与学习困难得学生,相 信她们可以通过某种补偿 性发展达到一般正常得水 平;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发挥 优势,通过精神力量得发展 达到身心得协调。 二、课程得概念 (一)课程就是知识 这就是一种比较早、影响深 远、比较传统得观点。其基 本思想就是:学校开设得每 门课程都就是从相应科学 中精心选择得,并且就是按 照学习者得认识水平加以 编排得。作为知识得课程, 通常强调课程计划、课程标 准、教科书等所谓瞧得见、 摸得着得客观存在物。其特 点就是课程体系就是以科 学逻辑组织得,课程就是既 定得、先验得、静态得,学 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 就是接受者得角色。 (二)课程就是经验 这种观点就是在对“课程就 是知识”观点得批评与反思 基础上形成得,认为只有那 些真正为学生经历、理解与 接受了东西,才称得上课程, 认为课程就是学习者本身 获得得经验,其特点在于课 程就是从学习者角度出发 与设计得,课程就是与学习 者个人经验相联系得,强调 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得角 色。 (三)课程就是活动 这就是更新得一种观点。强 调学习者就是课程得主体 以及作为主体得能动性,强 调以学习者得兴趣、需要、 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 从活动得完整性出发突出 课程得综合性与整体性,反 对过于详细得分科,重视学 习活动得水平、结构、方式。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得特点 1、双边性。教学过程就是 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得双边 活动过程,就是教师引导下 得学生学习得过程。 2、认知性。教学过程就是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得、特殊 得认识过程,就是一个以掌 握间接经验为主得过程。 3、发展性。教学就是学生 获得全面发展得过程。教学 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而且要影响学生得世界观、 人生观,使之形成健康人格, 健康得身心。 (二)教学过程得基本阶段 1、心理准备阶段,主要就是 引起学生对即将进行得教 学活动得兴趣与求知欲,创 设一种教学氛围,使学生产 生强烈得求知欲望与浓厚 得认知兴趣。 2、感知知识阶段,即学生在 教师得引导下,对事物(物 体、现象等)进行观瞧、触 摸等,从而获得必要得感性 经验,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 好得基础。 3、理解知识阶段,就是在学 生上一阶段获得知识得基 础上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概 念,从而把握事物得本质与 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 性认识。 4、巩固知识阶段,就是学生 把所学得知识牢固地保持 在记忆中,这就是由学生在 教学过程中得认识特点所 决定得。 5、运用知识阶段,即把所学 知识应用于各种课业中,用 实践检验知识,通过反复得 练习活动使所学得知识形 成技能、技巧。 6、检查与评价学习效果阶 段,教学过程在上述各阶段 得工作成效如何,需要进行 检查,及时反馈,便于改进。 (三)教学过程得基本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 2、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3、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 统一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教师培训一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教师培训 一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教师培训一一、单选题: 1.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着:(A.)P22 A.《课程》B.《课程建设》 C.《课程与与基本原理》 D.《教育过程》 2.教育心理家( B.)认为教学理论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规范性的.处方性的理论。P25 A.奥苏伯尔B.布鲁纳 C.加涅D.史密斯 3.下列中不属于教学过程的认知结果类型的是( B.)p109 A.领会.运用 B.反应.接受 C.评价.知识 D.分析.综合 4.现代发现学习的公认的倡导者是美国的心理学家( B.)p127 A.杜威 B.布鲁纳 C.赫尔巴特 D.席勒 5.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是( C.)p126 A.接受学习 B.程序性知识 C.发现学习 D.陈述性知识6.“采纳学生的想法”这种方式属于课堂强化的哪一种类型(D.)P260 A.替代强化 B.延迟强化 C.局部强化 D.言语强化 7.选择教学行为应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是(C.)P151 A.丰富性 B.全面性 C.灵活性 D.情感性

8.由学生个人与适合个别学习的教学材料发生接触,并辅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直接接触的教学组织式是(A.)P154 A.个别组织形式 B.小组组织形式 C.个别辅导 D.复式教学组织形式 9.下列对“罗森塔尔效应”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P266 A.是有关对儿童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 B.即教师的期望效应 C.课堂强化的作用 D.皮格马立翁效应 10.对于“课堂强化”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P259 A.惩罚是一种消极强化 B.强化对象要具体 C.要避免强化手段的单一 D.不能过于急切和频繁 11.美国威克曼将课堂问题行为“不守纪律”归纳为:(A.)291 A.扰乱性问题行为 B.心理问题行为 C.人格型问题行为 D.行为型问题行为 12.在西方学者中,为教学时间与教学成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做出了开拓性贡献的是:(C.)319 A.维利 B.布卢姆 C.卡罗尔 D.伯利纳 13.教学评价的类型大致可分为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 B.)335

(完整答案版)2015年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真题和全部答案 (2)

2015年常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育教学理论与教科研水平考试试题 说明: ①本次考试为书面开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②本试卷分I、II两部分,其中第I卷满分为70分,第II卷满分为80分。第I卷(教育教学理论 7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下的空格中。每小题2分,共30分 1.“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这句话反映了孔子的何种教育思想A.因材施教 B.学思行结合 C.好学乐学 D.启发诱导2.被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视为教学的“金科玉律”、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视为基础性教学原则的是 A.量力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3.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是 A.发现学习 B.合作学习 C.观察学习 D.有意义学习 4.非指导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基调、教师是促进者、学生

自我发起的学习与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罗杰斯 C.布鲁纳 D.布鲁姆 5.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这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互补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6.某学校通过实验研究的方式开展”生本教学法”研究,以生本教学法为自变量,学生成绩为因变量,则控制变量包括 ①教师教学风格②作业数量与形式③期末统考试卷④班级文化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7.因怀疑自己解题错误而重新审题,因阅读遇到障碍而反复阅读。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精细加工策略 B.复述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8.一个教师想到班级中的一个好学生,总是想起他(她)的优点,而很难想到他(她)的缺点,这是人际关系中的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印象 D.投射效应 9.通过道德教学来实施德育,其不足之处在于 A.课程时间难以保证 B.德育内容零散 C.学生道德认知不全面 D.学生道德行为难以落实 10.在学期即将结束时, 教师为了解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情况而进行的考试属于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非正式评价11.关于翻转课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②增加了学生与教师个性化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课题

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 一、研究的原因 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于形成时期的小学生来说,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感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说:“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目标”。教学大纲规定: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小学阶段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一个人的身心发展和终身学习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 1、通过课内外贯通融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动机,教会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着力构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自主性,自动性品质,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在培养学生的习惯时,不同年段的侧重点不同: 低年级段重点培养:良好的阅读卫生习惯、每天阅读的习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等的习惯。 中年级段重点培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的习惯。 高年级段重点培养: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有序、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等。 3、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1)提出要求,指导预习(2)以笔助思,激发潜能;(3)激发兴趣,指导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学会静下心来品味文章、厚书读薄,薄书读厚。(4)读写结合,注重积累:边读边想,诵读积累;读写结合,实践积累。 4、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的方法 (1)加强班级文化氛围的营造,优化环境,让书香弥漫学习生活时空,让阅读伴随学生快乐成长。 (2)引领读书:开卷有益——常读书;良师益友——诵经典;师生共读——开设“阅读课”;美丽性情——欣赏文章。欣赏美文、古诗文、故事,对朗读的文章进行评析,使他们从小就受到语言文字美的熏陶,并且能将这些优美的语句积累下来;亦动亦趣——以读书活动为载体;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日记伴成长。

常州市教科研基地总结性评估报告

常州市教科研基地总结性评估报告教育科研,百年老校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器 ——常州市教科研基地总结性评估报告 常州市觅渡桥小学 执笔:章莉 “觅渡”是一种人生哲理~有志者总在寻觅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就应该是一辈子的觅渡~寻觅通向真善美的光明大道。 “觅渡”应该是奉献我们的人生~寻觅真理的渡船~达到理想的彼岸。 ——屠岸,觅小三十年代校友~文学翻译家, 教育就是一种寻觅~就是帮助学生寻觅到发展的可能方向和发展的最大可能~帮助学生完成人生的一次重要摆渡。 ——成尚荣,原国家督学, 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生产力,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态度改善、学习能力发展、学习方式优化的催化剂,更是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我校自从被常州市教研室确定为教科研基地以来,始终以省“十一五”重点资助课题为固校之本,以寻觅超越的“觅渡”精神为实践之魂,始终以建设教科研基地学校作为我校教科研工作的重心。 在市区教科研领导的关心下,在市教科研基地“先进性”,“示范性”和“辐射性”的激励下,三年中,我校收获着教科研带来的喜人成效:明确的研究之路立学校发展之魂,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扎实的研究之路固教师发展之本,不断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有效的研究之路觅学生成长之源,为学生寻觅发展的

可能方向和发展的最大可能。下面就以下三方面结合学校教育科研实绩汇报我校基地建设的具体情况: 创新教育科研机制,立学校办学之魂 ——让学校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策划中心 我们在市教科研基地的建设中明确教育科研的方向—— 通过教育科研~解决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通过教育科研~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通过教育科研~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和知名度。 兴校的科研,不是一般的搞几个课题,得几个科研成果而已,而是要形成学校主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从而改变学校面貌,形成学校的特色。 1、构建“特级领衔、团队共进”的管理团队,引领教科研的高位发展。 1 一项研究的推进,必须要有核心人物,可以把好方向、确定目标,但同时又必须有一支队伍来共同推进,来实现目标。我校的行政团队是行政上的领导团队,更是学校思想的领航者,始终将科研治校、科研兴校、科研强校放在第一位,整个团队都是学校课题核心组成员,每个成员都领衔着子课题的研究。 我校薛丽君校长是“九五”省级重点课题“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差异教学策略与模式的研究”的核心研究成员,是“十五”省级重点资助课题“拓展学习时空、转变学习方式——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策划中心”的具体负责人,又是“十一五”省级重点资助课题“让学校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策划中心——觅渡精神引领下的校本发展研究”的主持人。她是省第九批特级教师,她的成长就是教育科研促进教师发展很好的例证。薛校长在管理过程中树立了“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信念,决大多数的管理时间是在花在教科研上。

浅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113 教学改革与实践 第1期 总第167期 浅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冯 印 沈明浩 (长春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 130600) 摘 要:实践教学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如何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问题。研究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问题出发,充分揭示了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寻其推进的基本方式,以求找到整体提升教学水平的最优途径,实现实践教学的技巧化、模式化、功能化。关 键 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关系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657(2017)01-0113-03 收稿日期:2016-11-25 作者简介:冯 印(1986- ),女,吉林省长春市人,长春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微生物与功能性食品。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辩证关系从《教育大辞典》可知实践教学被称为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主要培养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包含实验以及实践活动在内的、各种软件和构造构思、工程测绘以及社会调研等。其目标是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以及相关技术,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虽然在特点及用处上存在极大的不同,但是并非是两种对立的教学体系。第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都是教育系统的重要因素,任何一方的缺席与不完善都会直接影响高校教育体系的品质,给教育品质带来负面的影响。第二,它们二者之间联系密切、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理论知识是实践教学的指南针,指引着实践教学正确的方向,同时为实践活动中产生的现象带来正确合理的理论及依据;反过来,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依据,同时使其在理论创新活动中拥有经验素材。在现代教学中,对学生的理论教学基本 要求中就包括了实践能力。 现在多数学生的理论知识不扎实、动手能力差,且相对缺乏创新思维;如今的实践教学内容十分匮乏,大大阻碍了教学质量的发展和进步。跟进时代的步伐完善人才培养方法,让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解决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竞争力,已成为各大学所关注的重要课题。 二、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推进方式(一)传承实践知识 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一直以来都是相辅相成的。理论知识为实践知识提供一定的指引与依据,实践知识能增强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由于受传统教学“捡理论、扔实践”思想认识的影响,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普遍都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要加强实践教学,就必须不断更新知识的概念,充分理解实践知识的功能和特点。过去的教育过度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而忽略了同样重要的实践教学,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造成学生“高 分低能”的现象,动手能力薄弱。所以要努力增

教科研理论

明确教育科研定位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和问题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简言之,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新的未知的教育规律及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以解决新问题、新情况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 1.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性质:既是一种教学研究,又是一种校本研究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体是广大中小学教师。教师的职责主要是从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主阵地、主渠道,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一切工作都应以教学为主。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教育科研主要是一种教学研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教师“要遵循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 校本研究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基本特征,它是指密切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学校自行确定课题、自行设计计划与实施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校本研究是以学校为本位、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校长和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活动。校本研究的本身就是学校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校本研究的课题来源于学校自身工作实际。在校本研究中,

校长和教师都是研究者,都要自觉地承担起教育研究的职能。校长是管理者,又是研究者,教师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都要扮演双重专业角色。校本研究的结果是学校工作实践的改进,校本研究的出发点是学校工作遇到的问题,归宿点应体现在学校面貌的改变、师生员工的发展上。对此,从某种意义说,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一种校本研究。 2.教育科研与常规教研的关系 教研可分为常规教研、专题研究和教育科研。常规教研与教育科研在研究层次上存在较大差异,常规教研属于低层次研究,而教育科研属于高层次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可以有机结合。 联系是:教育科研是常规教研的先导,常规教研是教育科研的前提和基础。教育科研促进常规教研质量的提高,影响常规教研工作的认识;而常规教研又为教育科研提出课题并扩大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进而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科研与常规教研的区别是: 首先,从研究特点看,教育科研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连续的、系统的、深层次的探索活动。它有明确的研究课题,有课题实施方案;强调设计科学的假设,进行严密的规划、组织和论证,强调设立实验对比,控制无关因素;强调重复研究、反复论证;强调科研成果用事实和数据说话。这些形成了教育科研活动的有机整体;而常规教研是

年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试卷及答案

第I卷(教育教学理论 70分) 1.贯彻教师专业标准中“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充分地满足学生需求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2.既是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又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是 A.教师的专业理想 B.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 C.教师的专业能力 D.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 3.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师的道德个性对青少年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道德箴言、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并断言全部教育的基础是 A.教育者的学历背景B.教育者的教育理念 C.教育者的人格D.教育者的教学能力 4.下列选项符合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理念的是 A.教育是生活的过程B.教育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C.教育是过去生活的反思D.学校并非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5.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天赋人权”说影响深远,下列说法不符合卢梭这一学说的是A.教师应追求儿童的自然发展,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去施教 B.教师应该受过良好的教育,应该足以为学生的楷模 C.教师应当自始至终以善良的态度对待学生,防止不公正的现象 D.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完全依赖于教师熟练的指导 6.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某教师总是尽量用最简练的语言在最短的时间内讲授新知识,给学生充分的习题练习时间,以使其能够熟练解决各类习题。这样的教学 A.有利于学生综合技能的自然形成 B.重视学生在深刻的体验中获得经验的分享C.不利于学生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的发展 D.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7.某语文教师在教授一篇课文时,将文中的成语“婀娜多姿”错读为ānā duō zī,这说明该教师在哪方面的知识存在不足 A.教育知识B.学科知识 C.学科教学知识D.通识性知识 8.学生渴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活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属于 A.自我实现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求知的需要D.审美的需要 9.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0.研究表明,不同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高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方案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目的、意义: 21世纪,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素质教育则是当务之急。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给学生创设一个适宜于发展的良好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探究的精神,体现学生的主体原则,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的学习。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其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探究问题,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更应体现素质教育,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原则,传统教学,应试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 首先,从学习结果看,语文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但语文能力低下现象普遍,知识面窄,见解浅显,思维呆板,语言贫乏。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较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方法能力,不能适合时代的需要。 其次,从课堂效率看,语文教学存在着严重的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的现象。师生们普遍一种感受,多上一节语文课,与少上一节根本无关需要。课堂教学陷入不可自拔的“题海战”中,应试教学是“指挥棒”,学生毫无读书的热情和兴趣,更不必说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再次,从阅读能力的培养看,目标不明,把简单的传授知识等同为培养能力,阅读能力简单为分析、概括大意,归纳中心,写作特点的把握等等。把学生的思维统一化,简单化、机械化,缺乏自主,探究乃至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提出“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这一课题,显得尤为重要,是当务之急。阅读是语文之体,是语文教学之基础。“自主探究”的阅读方法,习惯养成则是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是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效率的突破口。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 (1)概念的界定: “阅读教学”:教学以阅读为本,注重阅读教学整体的感悟,突出广泛而自主的大量阅读,体现全方位的阅读技巧和能力的指导、训练和培养,以多种渠道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以读带写全面提高,突出语文教育的人文熏陶。 (2)理论依据 1. 系统论中的整体 2. 优化论 3. 教育学心理学 三、理论假设 1.优化阅读教学方式方法。 把阅读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面。 (1)表层(理解字词,初步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 (2)浅层(理解探索文章思路,阅读这类文章的方法技巧) (3)深层(在感知理解语文的基础上,鉴赏评价文章,有意识地培养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 2.实施自主探究性的语文教学,以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能力主要目标,让思维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中,最终培养学生使之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培养自主探究的阅读能力,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体目标如下: 改革课堂模式:

当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当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直以来,教育领域围绕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展开的讨论与研究层出不穷,由此可见,教育理论与相关实践一直都是教育学研究领域的两大重要范畴,如何看待两者的联系,促进两者的稳定结合是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在当前社会教育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越来越受社会关注。在素质教育中,人格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中,应该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意志品质、审美情趣、精神情感以及智力创新能力的发展等综合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才能使二者的联系更为紧密,从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一、发展教育理论,兼顾教育实践,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特定的学科都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现象与教育实践。教育学理论是一种具有价值承担的理论,而教学实践是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它改变的是教学课程对于知识的传授力度。在基础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教育教学能使学生获得基础实践知识与基本实践技能,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教师作为学生接受人文教育道路上最直接的接触者,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教学关系,师生之间做到平等地交流,使学生对教育实践有一定的认同度,有利于教学过程中理论付诸实践,实践成就于理论的高度和谐的统一。教育理论并不是一种自足的理论,它不是一种为了自身发展而存在的理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育理论的价值并不是由教育理论所定义的,而是通过教育实践的有效性来理解的一种教育实践理论。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要统筹发展教育学理论,继而兼顾教育实践,使学生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培养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造就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更新教师教学理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完善的教学导论体系 许多初中教师都会在教学过程中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当我有激情的时候我不懂怎么去教,而当我懂得怎么去教的时候我又没有了一开始的那股激情。这种困惑很常见。在我看来,这是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一种“日常化”实践的形象的表述。教学质量的好坏决定了一个学校办学能力的高低,初中学校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科学的管理机制,这就需要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更为适合自己与学生的高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充分肯定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认识世界和社会的思维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的、活跃的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围绕教师的教学理论展开实践性的讨论和探索,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乃至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个体性,形成“学—思—教”的教育理论体系。 三、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重归统一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实践是围绕在教育理论周围的,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相互渗透。在现实生活中,教育理论在研究目的上是与教育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实上,教育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教育实践者的理性思维。教育理论的出现能够让教育实践者的思维意识更加开阔,使其理性思维得到质的发展。因此,借助教育理论,教师能够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对后期的教育研究有所帮助。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2、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6、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7.在数学课标中,对总体目标部分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第一学段: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 第二学段:数的认识,数的计算,式与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探索规律。 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 C E )4、“一题多解”属于C、发散思维E、求异思维 5、能力发展和知识、技能掌握的关系是(E) A、同步发展 B、能力发展快 C、能力发展慢 D、能力与知识技能无关 E、以上都错 6、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划分为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策略性知识 7、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教学组织形式有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C、分组教学D、现场教学E、课堂教学 8、我国的课程一般通过体现。A、课程计划B、学科课程标准C、教科书 9、新课改强调( C D ) A、“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B、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 C、师生共成长 D、教师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E、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13、 教学评价一般应遵循(ABCDE)原则A、客观性B、全面性C、指导性D、科学性E、激励性 (ABCD)14、课外作业的形式主要有 A、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 B、各种口头作业和口头答问 C、各种书面作业 D、各种实际作业 E、各种体育活动 ( ABCDE )15、“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说明学生 A、生理和心理都不太成熟 B、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C、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 D、学生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E、学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 ( ABC )17、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 A、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B、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C、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ABC )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的“三个要向”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内容:“六艺”是指A、礼、乐、射、御、书、数 20、现代教学论的三大流派是指() A、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c、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E、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 CD )2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种理论即C、潜意识D、人格三分法 (AD )22、注意具有等特性。A、指向性D、集中性 (ABCD )23、衡量记忆力好坏的标准有:A、敏捷性B、持久性C、准确性D、准备性 ABCD )24、思维过程可概括为等过程。 A、分析与综合 B、比较与分类 C、具体化与系统化 D、抽象与概括 (BDE )25、下列对气质的看法,正确的是

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育教学理论与教科研水平考试完整版

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育教学理论与教科研水平 考试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真题 2018年常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教育教学理论与教科研水平考试试题 ②本试卷分I、II两部分,第I卷和第II卷满分均为100分。 第I卷(教育教学理论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 1. A.有教无类B.因材施教C.独立思考D.学思结合 2.陶行知为了改变农村的教育面貌,探索了乡村教育的新模式,他提倡的教育模式是 A.工读制 B.小先生制 C.学徒制 D.实习制 3.“教育即生活”是的教育观点 A.赫尔巴特B.杜威C.马卡连柯D.柏拉图 4.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主张教学应该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人是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维果茨基 D.凯洛夫 5.美国课程学者泰勒提出的课程编制原理主要强调 A.课程目标的主导作用 B.课程评价的多元性 C.教育行政对课程的监控 D.教师参与课程开发 6.两名IQ相似的学生以同样优秀的成绩考上了某大学。但进大学以后,甲生成绩保持优秀,而乙生成绩多门不及格。从有效学习的内部因素分析,导致两名学生成绩显着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 A.学习方法 B.学习动机 C.动机与方法的结合 D.学习习惯 7.老师问小明:“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小明回答:“该扶,无论如何,应该先把老人送到医院。”由此可以判断,小明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准习俗水平 C.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8.某学生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成绩不理想,他认为之所以没考好是因为运气不好,该学生的归因属于 A.内部、稳定的归因 B.外部、稳定的归因

《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总结

《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念,这些新理念的贯彻,使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不少崭新的面貌,课堂教学活跃,学生的思维活跃,师生、生生合作活跃,这些都是很大的进步。但是,如果说小学阅读教学效果很好,恐怕还不切实际。目前阅读课的现状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阅读课缺少语文的本质特点。有的课花样很多,表面上很生动,课件做得很详尽,引用课外资源很多,但远离了文本,学生对文本的语言和内容并没有理解;有的课仍然在内容上反复提问,美其名为提高人文性,但是在语言上学生获得甚少;有的课很重视朗读,但是读得没有层次,除了对内容的理解外,在语言理解、读书方法获得以及思维训练等方面的效果微乎其微,等等;另一种情况是,受当前应试教育的干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陷入为考试而教学的怪圈之中。这些情况充分显示当前小学阅读教学急需坚决反对虚效,反对形式主义的教学,而要以提高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为追求。 近年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对阅读教学的关注尤其多。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加强阅读教学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同时阅读教学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有丰富知识,锻炼思维,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作用。 为提高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进行本课题的探究就是让学生读得多,见得广,知识宽,思路阔,笔下千言的尝试。在读书中,更好地去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加强语言文字同生活经验的联系,丰富学生的思想,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发生共鸣,充分感知语言文字的情味,做到“语语悟其神”。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论教育研方法论与教育研究方法的关系

论教育研方法论与教育研究方法的关系 摘要:教育研究方法论是目前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对于方法论的不同理解,关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解释也不相同,与教育研究方法的关系,一是说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论,一是说教育研究方法论是研究教育对象与方法的关系,为教育研究整体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它的发展与研究方法息息相关,这一点可以从教育研究的发展历史上看出来。 关键词:教育研究方法论教育研究方法论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论与教育研究方法仅一字之差,因此稍不留意很多人就把这二者混为一谈了。其实,教育研究方法论与教育研究方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存在着联系,又互有区别。本文就是主要论述这二者的关系。 一、方法论与教育研究方法论 在论述教育研究方法论与教育研究方法的关系之前,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方法论。关于方法论的定义,是不确定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解释:一是认为方法论属于哲学范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也就是方法论。二是认为方法论属于科学学范畴,认为科学活动是方法论研究的重要对象。三是认为方法论属于方法研究范畴。认为方法论就是对方法的理论研究。 那么什么是教育研究方法论?学术界也没有一致的答案。王坤庆认为它是由哲学方法论、教育科学方法论及具体研究方法所构成的理论体系。(详见王坤庆:《教育研究方法论再探》,《新华文摘》1987年第12期)还有的认为,“教育研究方法论”作为方法论体系中关照“教育研究”的特殊组成部分,主要探讨教育研究对象与方法的关系及其适宜性问题,属于元教育研究范畴。(详见中国西南论坛)叶澜教授也认为,教育研究方法论是方法论体系中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侧重于“方法论”在教育研究中的特殊应用与体现,属于方法论的特殊研究。还有的认为,教育研究方法论是研究教育这一特殊对象时所采用的方法的理论。 二、教育研究方法论与教育研究方法的关系 正是由于对教育研究方法论不明确的界定,进而导致了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教育研究方法论与教育研究方法的关系。下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进一步的论述。 (一)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论 吴定初先生持教育研究方法论是研究教育这一特殊对象时所采用的方法的

课题研究主要理论依据

一、哲学依据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 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属于外部条件,是外因。学生是学 习的内因,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学的愿望和动机,没有主动性和积极 性,教师的“教”就会由于没有学生的“学”而失去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而 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教学过程只有注重知识的探究,注重情感的体验,才 能引发学生的态度、情感和意志,这些源于心理品质的个性特征参与学习活动,能激起学生的求知、创新 欲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各自的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不断变化发 展的。教师的教育行为必须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前提,才能收到预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教育课题研究 中,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按照学生的心理规律进行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以 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识能力、情感特点、意志品质,就为教师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三、学习理 论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 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 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而且要让 学生“知其所用”和“知其谁用”。 四、教学理论 两千年前的孔子倡导的“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以认为是最早的教学理论根源, 到今天依然有重要意义。 尝试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有尝试的愿望,尝试能够成功,成功才能创新。”学生有原有的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思维属性,所以学生能尝试。同时,学生的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尝试,尝 试的任务又是完成教材中的一定教学目标,而教材又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和方法编排的,所 以学生具备成功的条件。 在尝试成功的条件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教学成绩。 五、教学最优化理论 衡量教学最优化有两条标准:一是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二是时间消耗的最优化,即“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 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所规定的标准”,用“师生耗费合理的时间去取得这些成效”。既要提高教学质 量,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和谐发展,又要减轻学习负担,用 合理的时间取得较大的成效。 六、建模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