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原因

浅析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原因
浅析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原因

浅析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原因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在越战中的失败,时至今日仍值得我们回味,曾经有许多的文章、评论剖析越南战争,但大多数只是对战争目的、战争的资源、意识形态的对抗等方面的叙述。在本文中,我着重从美国的军事和金融两个方面来阐述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

越战期间,美国是综合国力最强的超级大国,拥有庞大的战争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雄厚的经济基础。再看北越,当时只是一个刚从法国殖民者手里解放出来的贫穷落后的小国家,而且还只是“半国”,其人口和资源还不及中国的一个省,在长期的抗日、抗法战争中,国力消耗殆尽。在这样贫、弱、穷的情况下,越南劳动党在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的理论思想的指导下,试图解放南方,武力统一越南,而美国认为这是全球共产主义扩张的举动,担心此举在亚洲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于是,自1961年起向越南南方派兵,进行武装干涉,这场在大国支持下的统一与反统一的战争不断升级,打了十几年。

一、当时越南战场上越的军事态势

当时,越南劳动党面临着四个巨大的困难:

第一、双方军事力量的悬殊差距

这种差距导致北越军队和南方反美武装在战斗中的巨大伤亡。1963年起,美国地面部队在越南南方大规模参战,他们的战术是先用B-52轰炸机对有反美武装的区域进行地毯式的轰炸,然后再用地面部队进行搜索、剿灭。和美军相比,越南方面在火力、机动性和后勤供给等方面都处于极其不对称的劣势,因此每战必输,而且伤亡惨重。有统计显示,美越双方战斗减员的比例为1:10,这样的战斗减员比例,基本上贯穿于整个越南战争的始终。

第二、是“人民战争”的理论在这里再也难已行得通了,或者说已基本消失亚洲革命战争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借鉴中国革命战争经验的两大法宝:建立统一战线、发动人民战争。但是在越南战争中,人民战争却失去了人民。为什么呢?因为越南南方人民同情和支持越南劳动党,是因为劳动党提出的政治主张代表了农村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和人们的根本诉求,当这种支持的风险过于巨大时,人们的主要诉求是人身安全,而不是政治和经济利益了。美军大规模的滥

用火力,导致南方农村的毁灭和农村社会的解体。数以百万计的农民被迫离开家乡,流落到城市或者被赶到美军军营周围的所谓“战略村”里。这种农村社会物质上的解体和组织、心理上的解体,严重削弱了人民战争的基础。劳动党在南方解放区的一步步缩小,所控制的人口也在减少再减少,这导致了农民人均税赋的增加,农民拒绝缴税又遭到的强制征税;人员的减少使得自愿入伍参加抗美战争的人数越来越少,于是又不得不进行强制征兵,于是,党群关系、军民关系在许多地方趋于紧张,加上艰苦的条件和接连不断的军事失利,也直接影响了抗美武装力量的士气和素质,开小差、逃跑的事件时有发生。到战争的后期,南方的抗美武装基本处于瓦解状态,完全没了战斗力,南方的抗美战斗只能由北方来的越南人民军充当作战主力,战争则由人民战争变成美国、越南之间的常规战争了。

第三、南方的阮文绍政权用共产党的政策对劳动党发动政治攻势

军事上的失利,迫使越南劳动党转入战略性的防御,使阮文绍政权得以喘息,乘此机会以“使耕者有其田”为口号,搞起了土地改革,于是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民有了土地,并以“保卫田地”的口号,组建农民护村队,广大农民冒死抗美反阮的利益诉求消失了,这给劳动党的统战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第四、当时国际局势的变化

越南之所以敢于和美国一搏,而无惧美国的战争威胁,皆因其背后有中国、苏联的支持。但到了战争后期,中、苏两国对美的敌意分别有所缓和,1972年初,越战再次进入高潮,美军恢复了对北越的轰炸,而且用水雷封锁北部湾北越海岸,目的是阻止中苏援越物资的船靠岸,这些都没有引发中、苏两国的强劲反弹,尼克松仍顺利的访问了北京和莫斯科。

综上所述,在越南战争中,越南劳动党面对的是不断恶化的战略环境,但是最终还是得以统一越南,这不是劳动党方面的军事战略比美军优秀,也不是人民群众毫无保留的支持劳动党,使其获得了巨大的“战争之伟力”,更不是越南劳动党前瞻性的站在“社会主义一定会战胜帝国主义、资本主义这个历史的必然趋势”这一边,而是作战双方的战争目的不同,使越南的战争意志最终胜了美国的战争能力。

越南劳动党对战争的规划、操作从来都立足于改变和重新塑造政治形势这个大局,而从不拘泥于军事上的得失,越南人民军总司令武元甲大将曾说过这样

的话“…每天死一千、一万、十万都在所不惜,只要能达到政治目的…”,这和毛泽东说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相比之下,毛泽东说的更深邃,更人性化。在整个越战期间,劳动党在军事上总是失利。但他们在付出巨大代价的同时,往往获得政治上的成功,并最终在政治上摧毁了对手的战争意志。

一、当时越南战场上美国的军事态势

1967年,美国政府反复对本国人民说“战争即将胜利结束,你们的孩子们很快就可以回家了”,美国政府没说谎,从军事角度看,美国确实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越南方面连武装力量总司令阮志清大将(武元甲的前任)都阵亡了,战争似乎立即可以结束,但是,就在1968年除夕,越南劳动党组织了十万大军,在南方若干城市发动了春节攻势,战斗状况空前惨烈,春节攻势终遭失败,但劳动党在政治上却获得巨大成功;当敢死队攻击西贡美国使馆时,美国记者在使馆内架起摄像机,从头至尾对此役进行了实况转播,全美电视观众目睹敢死队不要命的冲锋,最后全部阵亡,无一退却的场景后,都目瞪口呆:“不是说战争要胜利结束了,怎么还这样?”。经这一“媒体事件”强烈的刺激,推高了美国国内的反战舆论,而“战争即将胜利结束”的政府宣告在民众眼中却成了彻头彻尾的政府谎言。

春节攻势后,约翰逊总统宣布不参加1968年的美国总统竞选,这等于宣告他的越南政策失败,与此同时,战争开始降级,美越巴黎和谈正式开始,1973年,《巴黎和平协议》签订,美军撤出越南,1975年春,越南人民军南下,西贡政权灭亡,越南统一。

再回顾当时美国国内的态势。1963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遇刺身亡,副总统约翰逊就任美国第36届总统。

肯尼迪总统遇刺的背景须简要说明一下,1933年前,在美国流通的美元主要有四种,1,美国政府劵,2,黄金劵,3,白银劵,4,美联储劵。白银劵是美国政府发行的以白银为支撑的一种货币,与黄金之官方比价为1:15,始于1792年。1933年,罗斯福总统宣布废除金本位后,黄金劵退出流通。美国政府劵即林肯绿币,由于其法定发行量被限定,所以没有被国际银行家们视为对美联储劵的威胁,而白银劵是以白银为支撑的,白银的储藏量大,美国政府的白银储备量

也很大,要是以银本位实现货币化,由美国政府发行白银劵,势必成为美联储等国际银行大家的梦魇。而导致肯尼迪被刺杀的直接原因就是他签署法令,极力主张白银的货币本位,使政府拥有或主导货币发行权。而千方百计妖魔化黄金白银,最终彻底废除金银的货币地位,这正是国际银行家们所梦寐以求的。肯尼迪的这一举措,无疑触犯了国际银行家们的核心利益,除掉肯尼迪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1933年,罗斯福总统宣布美国公民个人拥有黄金为非法,在美国国内,美元与黄金不再相互挂钩。在废除金银货币地位的进程中,国际银行家们采取先废白银后废黄金的方针,因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世界上还有少数几个国家以白银本位作为货币流通,所以,在国际上废除白银本位的举动,不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在美国的货币系统中废除白银也只是个容易操作且不起眼的小手术。

肯尼迪的遇刺深深促动了约翰逊,使他不愿、也不敢违背国际银行家们对他的“期待”。约翰逊上台后,积极配合国际银行家们的“诉求”,1964年3月,约翰逊下令财政部停止白银劵与实物白银的兑换,并以极低价大量向工业用户抛售白银,此举,从根本上扼杀了白银劵的发行。在国际上,成立了以美国为首、英、法、德等六国加盟的黄金基金,其主要职能是打压国际黄金价格,为废除金本位做准备。由于越南战争,导致美联储不断加大美元的供应量,结果极大地推高了黄金的价格,为打压黄金价格,在美联储高参们的建议下,约翰逊将全部黄金储备在英格兰银行、美联储银行海量抛售,试图以这样的抛售引起金价暴跌,从而引发更大规模的抛售狂潮,然后在低价抛售狂潮中悄悄的买回这些黄金。这个计划设计得真是滴水不漏,天衣无缝,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市场的反应没有如同他们的计划那样进行,而是全部吸走了海量的黄金卖盘。此役,美联储损失黄金9300吨。

黄金大战的惨败、越南战场春节攻势的血性、残酷,使美国的决策精英集团意识到越南战争该结束了。1968年3月,约翰逊宣布停止对北越地区的轰炸,1973年,美军撤离越南。可以这么说,越南战争结束的本质原因是美国打压黄金价格战争的惨败,导致金融底气损耗殆尽所致。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军事战争和金融战争同样是具有巨大破坏力的搏杀,如果说军事战争是常规战,那么金融战争就是可怕的核战争。这一点已被无数事实证明:从十九世纪做空英镑,到美国的几次经济大萧条,再到前苏联的解体,从

日本接受《广场协议》重创其国内经济,时至今日尚难以恢复元气,到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无一不是国际金融寡头们一手策划的杰作。国际银行巨头罗斯柴尔德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我只要掌握货币发行权,而不在乎谁制订法律”。当罗斯柴尔德家族宣布主动退出国际黄金报价系统后,人们就可以预测到国际银行“卡特尔”的下一个目标,将是向美元发起进攻了。今天,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应验了这种预测,其强度、烈度波及全球,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随着中国金融的进一步开放,今天发生在美国的故事,今后会在我国重演吗?

浅析越南战争的影响

浅析越南战争的影响 摘要:越南战争是美国继朝鲜战争后,在亚洲发动的又一次战争,这场战争,无论是从持续的时间,还是从战争的规模上看都是朝鲜战争难以所及的。除了直接参战国美国和越南外,澳大利亚、韩国、奥地利也都派兵进入越南战场,中国也以援助越南的名义,秘密派遣大批工程兵、铁道兵、高炮兵和海、空军部队。这是一场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局部热战,它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欲从美国、越南、中国、苏联等几个角度来阐述越南战争的影响。 关键词:越南战争越南美国中国苏联 越南战争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是越南、老挝、柬埔寨人民反对美国侵略、捍卫民族独立和争取社会进步的解放战争。早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就通过了《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停战,结束了法国在这个地区进行多年的殖民战争,但是美国代表没有在会议最后宣言上签字,预示它另有图谋,这为美国加紧干涉印度支那埋下了伏笔,而这一天来得很快。 1961年5月,美国开始在南越发动“特种战争”,1964年8月4日美国政府声称美国军舰在北部湾受到所谓第二次袭击,对越南民主共和国发动了突然的武装侵略,完成了对越南战争的升级,至此,越南战争日趋白热化。到1975年美越签署停战协议,这场战争持续了十余载,不仅对交战双方,甚至对全世界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越南:毁灭性的灾难 1、实现了越南南北的统一。越南战争的胜利,使越南一分为二的状态得以结束,越南重新归于统一,和平统一的实现,使越南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社会的稳定是越南今后一切发展的基础。 2、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越南为自己的独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长达10多年的战争让越南失去了110万的优秀子女。1975年当越南土地上重新恢复平静时,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孤儿、寡妇、残疾人。人口比例严重失调,因此,当越南战争结束时,大量的援越工人、士兵留在了越南,帮助这位邻国兄弟重新建造家园。 3、经济崩溃,通货膨胀。早在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之前,越南同法国就进行了几十年的越法战争,近半个世纪的战火在越南这片土地上不断的燃烧,满目苍夷

浅析疫情影响下的全球化危机

浅析疫情影响下的全球化危机 前资本主义殖民化的全球化 我说了全球化危机,比较关注我以前分析的网友和学生会注意到,我把全球化危机分为三个阶段。一个是前资本主义殖民化时期,殖民化是资本主义做资源化扩张,那个年代,产业资本主要在西方欧洲本土,在其他世界大陆就是原料产地,那个是产业全球布局的第一次全球化,当时有大量反人类犯罪,尤其是西方做残暴的奴隶制扩张,对当地民众、尤其是尚在部落化的民众,就是灭顶之灾,原住民承载了第一次全球化代价。全球化危机,特别是第一次殖民化手段,代价其实是被部落化生存的人所承载产业资本全球化 第二次产业资本,就和第一次不一样了,产业资本很大程度是本土化的,主要集中在工业化国家,也因此,产业资本就是有国界,就是资本家是有祖国的。马克思提出,工人阶级无祖国,都是受到剥夺,无产阶级提出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工人阶级自己,中国共产党也是按照这个指导思想实现路径的。因为工业是有国界的,工业化过剩本来应该购买产品的人口因为不占有财产,因此买不起,这就是资本主义的一般内生性矛盾。于是,就演化出了世界大战。 当早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人想要把英国人早期殖民化所开拓的殖民主义的资本主义改造成大陆战略,我们说叫做陆权战略。它想修铁路,穿过土耳其,进入西亚、中亚、南亚,进而向东亚扩展。

当产业资本开始寻找自己新的出路,德国试图以基本建设推进陆权战略改变大英帝国搞得海权战略时,就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地点,恰恰就是德国人想修铁路、穿过巴尔干半岛,才能进得了土耳其,在这条路上,就变成冲突爆发点。资本主义内部发生冲突,特别是产业资本之间发生对抗性冲突,所形成的巨大代价爆发在西方国家内部。西方国家在产业不断演化成资产过剩,资产过剩的矛盾在内部爆发,内部爆发表现为战争,于是就有了列宁提出的帝国主义就是战争。 那这个生产过剩很有意思,当西方普遍发生第二次严重的生产过剩大危机,就是1929-1933年的这个生产过剩大危机,导致欧洲陷入战争时;另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当时采取了国家资本主义的美国、苏联并不陷入严重危机。 美国是靠着罗斯福主义,也叫做新国家主义,把美国过剩的生产能力转移到超大型大陆国家的内陆建设,搞基本建设。也就是说,在一战之前,德国人要搞得那条大铁路(泛欧亚的铁路)如果搞成了,至少能把德国当年形成的巨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消化在大陆桥上,但它没搞成。罗斯福搞成了,他是把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转向了内陆建设,去搞铁路、公路、水利等等,这样就把美国的危机缓解了。 另外一个就是在当时国家资本主义发展之下的苏联,列宁也认同国家主义的发展方式,斯大林继承了列宁主义,形成了所谓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式。他们在产业资本发生内部对抗性甚至激烈的战争形势的危机爆发条件下,他们是能够安然度过。

历史52《越南战争》教案

越南战争 【教学目标】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印度支那问题” 1.美国的东亚遏制 2. 日内瓦协议 二、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 1. 特种战争 2. 局部战争 三、越南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1. 越南战争的结果 2. 越南战争的影响 重点:越南战争的原因及影响 难点:越南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设问、归纳概括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导入新课】 越南战争是二十世纪最的、惊心动魄的战争。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越南爱国

武装凭着简陋的武器战胜了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美国,不仅创造了战争史中的奇迹,而且以其前仆后继的民族牺牲精神演示了战争史中的一幕幕奇观。这场战争虽发生于印度支那半岛的狭长的局部地域,却是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冷战的焦点和热点,是两个超级大国斗争的前沿和火线,其中的每一个事件都牵动着整个世界的中枢神经。今天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这场残酷的、惊心动魄的战争。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印度支那问题” 1.美国的东亚遏制 印度支那是指东南亚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这三国都曾经处于法国的殖民统治之下。经过长期斗争,二战后三国独立,三国的主权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失败,对美国侵略扩张有力打击。美国把新中国视为它在亚洲扩张的主要障碍。 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美国在亚洲建立起“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以遏制共产主义为目标。东南亚条约,全称是《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又称《马尼拉条约》,是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和巴基斯坦于一九五四年九月八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条约称,要用“自助和互助的办法”“抵抗武装进攻”。条约附有美国提出的“谅解”,对“侵略和武装进攻的意义”解释为“只适用于共产党的侵略”。条约还以议定书的形式,把柬埔寨、老挝和南越划为它的“保护地区”。1955年2月19日条约生效时成立了东南亚条约组织。1977年6月该组织宣布解散。 2. 日内瓦协议 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内瓦召开了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各项协议,要求交战各方在越南、老挝、柬埔寨停止敌对行动,承认三国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并规定其他国家不得在三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在越南,以北纬17度线为南、北双方的临时军事分界线,并规定1956年7月举行自由选举,以实现越南的民主和统一。不久,美国取代法国的殖民地位,干涉印度支那三国内部事务。同年9月,美国策划建立东南亚条约组织,宣布将越南南方、老挝、柬埔寨置于其"保护"之下,并在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扶植亲美政权和极右势力,阻挠和破坏《日内瓦协议》的实施。1954—1960年美国向南越政府提供了巨额援助,军事顾问从200余人增至2000余人,为日后的大规模侵越战争创造了条件。 二、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 1. 特种战争 1961年肯尼迪即任后不久,在南越把特种作战作为推行“灵活反应战略”的一个重要措施,对越南南方发动了一场特种战争。这是卖国在越南武装干涉的开始。 提问:什么叫“特种战争”?“特种战争”在美国军事顾问团(后改为军事援助司令部)的指导下,以美国派驻越南南方的特种部队为肯干,发动由美国出钱出枪、由美国顾问指挥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战争。

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教学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日内瓦会议;“特种战争”;局部战争;战争的结果;战争的影响。 2、理解:越南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3、运用:了解越南战争,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通过对越南战争过程的讲述,探究越南战争结束后对世界格局的。 2、综合分析:从两极格局形成的大背景下综合分析越南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对中美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3、历史比较:关于对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对比,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中国人民为祖国安全、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事业,为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印度支那问题是美苏冷战的重要内容。 2、美国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遏制共产主义力量的发展,发动对越南的侵略战争;越南人民为争取国家独立解放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并得到了广泛的援助,最终取得胜利。 3、通过理解越南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联系现实对当今世界战争与和平进行思考 4、了解越南战争,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 【教学建议】 重点:越南战争的背景。 难点:越南战争的影响。

突破方法: 1.结合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深刻理解越南战争的背景,认识越南战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和遏制共产主义的重要表现,进而剖析战争的影响。 2.把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进行比较学习,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972年12月18日夜,河内上空传来了闷雷般的巨响,B-52在万米高空一波接一波编队而来。在目标上空,B-52根据统一命令一起打开弹舱,挂满炸弹的弹架如同一串串巨大的葡萄暴露出来。投弹指令一下达,各机同时按下投弹电钮,于是一枚枚高爆弹、燃烧弹、菠萝弹、凝固汽油弹从空中滚滚落下,以“地毯式”轰炸的方式,用几百吨炸弹将该地区炸成一片火海。这片火海就是越南。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在这里展开。 美国侵略越南的B-52轰炸机 “印度支那问题”是怎样产生的?越南战争是如何进行的?如何认识越南战争与国际格局演变的关系? 学案导学 一、“印度支那问题”——背景 1.“印度支那”的范围:“印度支那”通常指亚洲中南半岛上的三个国家:越南、老挝和柬埔寨。 2.美国的遏制政策: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美国在亚洲建立起“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以编织所谓“遏制”共产主义为目标的条约网,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针对印度支那形势提出“多米诺骨牌论”。 3.《日内瓦协议》 (1)时间: 1954年。 (2)内容:越南由一条临时军事分界线分为南、北两部分,在北部,是以胡志明为首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南部,法国殖民者撤走以后,美国扶植傀儡政权,成

高中历史 越南战争教案(高二历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越南战争的背景即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美国出兵越南的原因,越南战争的进程由“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越南人民的抗美斗争,美国在越南失利的原因、结果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越南战争的原因及进程、结果和影响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越南战争爆发的实质是两个阵营对立的必然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屹立,就必须发展经济,强大自己,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越南战争原因、进程及影响;美国在侵越战争过程中的政策变化的情况;难点:越南战争爆发的背景;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设问、归纳概括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 【课堂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越南战争是二十世纪最的、惊心动魄的战争。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越南爱国武装凭着简陋的武器战胜了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美国,不仅创造了战争史中的奇迹,而且以其前仆后继的民族牺牲精神演示了战争史中的一幕幕奇观。这场战争虽发生于印度支那半岛的狭长的局部地域,却是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冷战的焦点和热点,是两个超级大国斗争的前沿和火线,其中的每一个事件都牵动着整个世界的中枢神经。今天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这场残酷的、惊心动魄的战争。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印度支那问题” 1.美国的东亚遏制 印度支那是指东南亚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这三国都曾经处于法国的殖民统治之下。经过长期斗争,二战后三国独立,三国的主权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失败,对美国侵略扩张有力打击。美国把新中国视为它在亚洲扩张的主要障碍。 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美国在亚洲建立起“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

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之比较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之比较研究 姓名:刘鹏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世界史 指导教师:白建才 20050401

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之比较研究 刘鹏 摘要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是二战后亚太地区大规模局部战争的代表。由于这两次战争都是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发生在中国的周边,都引起了美、中、苏等大国的插手,都导致了当时世界局势的风云变幻,因此在各具特点的同时,也就具有了很多的相似之处。一直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两次战争都十分关注,并取得了大量的学术成果。但迄今为止,尚未见到任何论文或专著将它们放在一起做比较研究。本文拟依据历史唯物论和博弈论等国际关系理论,对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起因、战争进程及战争的结果和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把人们对这两次战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在国际政局的斗争中,各个国家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选择与行动,以图最大化地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不同的选择之间很可能会产生冲突。当冲突不可调和时,作为政治斗争延续的重要手段一一战争就不可避免她被采用。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在国际大背景相似、地理位置相近、主要参战国有所重复的情况下,其战争的爆发、战争进程的发展、战争的结果和影响等各方面的相异,证明了从战争的发生到结束,每一步的进行都与政治斗争的进程有着相互的因果关系。但是由于外界条件的不确定性,无论是政治斗争还是战争进程,每一步的选择都必须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变性,必须随时根据条件变化做出新的选择,否则就有可能损害到自身的国家利益。而避免战争的选择应当随时放在第一位来考虑。 全文由前言、正文和总结组成,其中正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战争起因的比较。具体分析两次战争爆发的不同原因,强调了美国在两次战争中参战时的不同目标和参战过程中的政策转变,突出了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美国为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所做出的不同选择和行动。 第二部分:战争进程的比较。比较两次战争的各个具体方面,包括战争规模、战略战术、苏联与两次战争、战争的结束四个方面,从微观上展现两次战争各自的特点。 第三部分:结果及影响的比较。比较朝鲜、越南、美国、中国、苏联在战争中的结果,综台分析其胜利或失败的原因,总结出各国所做出的不同选择与最终

越南战争的影响

越南战争的影响 何俊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政府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向东南亚扩张,蓄意阻扰越南统一,并对其发动了一场长达14年的侵略战争,史称“越南战争”。这是美国自二战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的一场战争,越南战争对与战争的双方以及相关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谈论事件的影响应是一分为二的,而战争的负面影响是绝对的,长期的,深刻的。 一、战争对双方的影响 1、战争对经济的影响 战争期间,美国在越南耗费的军费超过1670亿美元,巨额开支加剧了美国财政赤字和国际收支逆差。而这又导致通货膨胀日趋严重,使整个经济长期陷于滞涨状态。同时,战争直接制约着美国军事力量的发展。 战争对于越南经济造成的危机,比起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越南没有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战争之前,越南长期处于战乱之下,经济原本就已岌岌可危。10多年以弱抵强的战争,交通、通讯、基础设施被破坏殆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也几乎完全隔绝,直接加剧了越南的通货膨胀,经济崩溃。 2、战争的伤亡 美国在越南战争中,伤亡34万余人,损失飞机和直升机4000余架,耗资2000多亿美元。这直接掀起了国内的反战声浪,民主和女权运动兴起,甚至一度改变了美国对外战争的策略和军事变革。相比美军,越南为自己的独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包括法越战争在内的30年战争造成了500万平民的死亡。到1975年越战结束时,战争给越南留下了一片满目苍夷的土地和88万孤儿,100万寡妇,20万残疾人,20万妓女。1970年代后期,超过150万越南难民乘小船逃离越南。战争使越南的人口比例严重失调,越战后的越南男性人口严重不足,制约了国家经济与工业的发展。 3、战争对国民的影响 越南战争,给双方人民带来心理上严重的创伤,越战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给美国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越南方面,面对家园被毁,生灵涂炭,对于家庭的影响是绝对毁灭性的。 二、越南战争对于国际社会的影响 1、战争对于国际格局的影响 战争之初,作为战争的发起者,美政府不曾料到这场战争竟会如此难打。战争持续时间之长使美国的力量和意志受到双重削弱,动摇了其二战结束以来的绝对优势地位,从而直接促成了20世纪70年代美苏两极间的攻守之势发生逆转。与此同时,西欧和日本全面复苏,中国迅速崛起,对世界两极格局形成冲击。 2、战争对于美国战后战略的影响 在越战的直接刺激下。“尼克松主义”应运而生,美国终止了自二战以来20余年的国度扩张,促使美国暂时由战略扩张转向战略收缩,维持了战后国际社会长期的和平与稳定。也直接触发了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的军事改革,这场改革涉及:兵役制度、人事制度、福利制度、教育制度、训练制度、指挥制度、后勤保障、武装装备和作战理论等多方

浅析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原因

浅析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原因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在越战中的失败,时至今日仍值得我们回味,曾经有许多的文章、评论剖析越南战争,但大多数只是对战争目的、战争的资源、意识形态的对抗等方面的叙述。在本文中,我着重从美国的军事和金融两个方面来阐述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 越战期间,美国是综合国力最强的超级大国,拥有庞大的战争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雄厚的经济基础。再看北越,当时只是一个刚从法国殖民者手里解放出来的贫穷落后的小国家,而且还只是“半国”,其人口和资源还不及中国的一个省,在长期的抗日、抗法战争中,国力消耗殆尽。在这样贫、弱、穷的情况下,越南劳动党在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的理论思想的指导下,试图解放南方,武力统一越南,而美国认为这是全球共产主义扩张的举动,担心此举在亚洲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于是,自1961年起向越南南方派兵,进行武装干涉,这场在大国支持下的统一与反统一的战争不断升级,打了十几年。 一、当时越南战场上越的军事态势 当时,越南劳动党面临着四个巨大的困难: 第一、双方军事力量的悬殊差距 这种差距导致北越军队和南方反美武装在战斗中的巨大伤亡。1963年起,美国地面部队在越南南方大规模参战,他们的战术是先用B-52轰炸机对有反美武装的区域进行地毯式的轰炸,然后再用地面部队进行搜索、剿灭。和美军相比,越南方面在火力、机动性和后勤供给等方面都处于极其不对称的劣势,因此每战必输,而且伤亡惨重。有统计显示,美越双方战斗减员的比例为1:10,这样的战斗减员比例,基本上贯穿于整个越南战争的始终。 第二、是“人民战争”的理论在这里再也难已行得通了,或者说已基本消失亚洲革命战争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借鉴中国革命战争经验的两大法宝:建立统一战线、发动人民战争。但是在越南战争中,人民战争却失去了人民。为什么呢?因为越南南方人民同情和支持越南劳动党,是因为劳动党提出的政治主张代表了农村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和人们的根本诉求,当这种支持的风险过于巨大时,人们的主要诉求是人身安全,而不是政治和经济利益了。美军大规模的滥

林达:反省越战——写在越战结束二十五周年之际@

反省越战——写在越战结束二十五周年之际 丁林 彼得·彼得森是越南战争后的第一任美国驻越南大使。今年4月,当美越双方都在纪念越战结束25周年的时候,美国的公共电视网播出了他的故事。 对于美国人来说,越战的正式结束,是以美国放弃驻西贡大使馆为标志的。1975年4月美国放弃使馆时,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在楼顶上,用直升飞机仓促地撤走使馆人员,这是一场有电影记录的大溃逃,它象征美国延续了4任总统的越南政策以失败告终。这场溃逃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一个无法磨灭的历史刻痕。前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在20年后重新与越南建交的时候,还特地要求把当年使馆屋顶上的铁梯运到美国,放在卡特博物馆内作为历史的纪念。 越战对美国人来说永远是一个痛苦的话题,正因为这个话题包含着痛苦和深刻的历史教训,它年年都被提起,美国人几乎每年都可以在电视上再次看到西贡大撤退时混乱而痛苦的景象,今年是第25年。经过25年的淘洗,越南战争的失误已经不再是国内政治争论的焦点内容,人们对越战期间国内政治的是非已经没有太大兴趣,但是,对战争本身却难以忘怀。早在80年代初,国会决定建造越战纪念碑而广招设计方案的时候,就明确规定,纪念碑对那场战争本身将不作评价。如今,美国人对越战的纪念和反思,更多地抵达一个新的层面——人道与和解的层面。彼得·彼得森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 1966年,31岁的彼得森是美国空军驾驶员,在被派往越南执行了六十几次任务后,他驾驶的F-4被击落,彼得森成了俘虏,被关押在大名鼎鼎的美军俘虏监狱———别号叫“河内希尔顿”的监狱。在3年半的监禁中,彼德森被单独囚禁3年,与外界完全隔绝,他的亲属对他的生死一无所知。可是,他还算幸运,成为第一批被释放回国的美军战俘之一。 美国任何一场战争的俘虏回国,都是被同胞当作英雄对待的,彼得森也一样。当他步出监狱上飞机时,还穿着囚犯的服装,而到达美国下飞机的时候,就又是一身戎装了。彼得森试图彻底抛开过去的记忆,他说,在满载被释战俘的飞机升空的一刹那,他就决心把越南彻底抛在身后了。 彼得森渐渐参与政治活动,1990年开始挑战美国国会竞选,并成功地当选为国会议员。可是,命中注定一般,他在众议院第一次投票表决的时候,议题就是战争。普通的一场表决,对于彼得森却是一次痛苦的经验,他发现自己的记忆并没有消失。最终,彼得森投了反对票。成功的政治生涯和国会议员的生活不能使彼得森忘却过去,他决定不再竞选第四次连任众议员,而要求白宫把他作为大使派往越南。1995年,彼得森终于成为越战后的第一任美国大使。 彼得森坚持“和解”的信念并不容易。“河内希尔顿”战俘监狱以用酷刑迫使战俘签署认罪书闻名于世。然而,和解是他30年心理历程的结果。作为美国大使,他带着和解的愿望几乎走遍了越南,参加各种会议、与各界人物会谈、帮助先期来越南投资却亏损连连的美国商人,最重要的,他要寻找越战期间美军失踪人员的下落。

越南战争

班级姓名 临清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历史课时学案 课题:选修三第5章第2课 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朱秀玲使用时间:2013-3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与越南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印度支那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如何认识越南战争与国际格局演变的关系? 能力目标: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总结历史规律。 学习重点和难点 越南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越南战争与国际格局演变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课始检测: 1.朝鲜战争的背景: 2.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 3.朝鲜战争的影响 二自学尝试 (一)背景: 1.“印度支那”地理范围: 2.印支问题的产生和演变:①印支三国曾为殖民地殖民地,经过长期斗争,二战后、主权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1954年签订的《日内瓦协议》)。②美国积极推行霸权政策, ③在的背景下,美国为遏制“”在亚洲建立起“”和“”,并提出所谓“”。 ④50年代中期,。美国加紧干,支持南越政权,越南

分裂的局面正式形成,为以后的大规模侵越战争创造条件。⑤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二)过程: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 1.开始(1961-----1964): 2.扩大(1965----1973年): 3.转折:1968年,越南人民发动“”----表明越南军民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4.结束:年,美越签署停战协定。 (三)结果及原因: 1.结果: 2.原因: (四)实质及影响 1.实质: 2.影响: 三点拨??展示 1.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2.特种战争: 3.局部战争: 4.概括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异同点

四反馈练习 1.美在朝鲜和越南进行的战争都是:①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别国内政②打着联合国旗号实行侵略③提供援助并派兵直接参战④借机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越南战争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美、苏两国和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对此理解正 确的是 A.美苏两国均直接派军参战 B.美苏两国均间接支持交战双方 C.美国直接参战,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苏联、中国为越南人民提供了大量 援助 D.美苏两国战场上交战,意识形态上相互攻击 3.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相同点不包括 A.都属于“冷战”中的“热战”B.都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援助 C.美国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D.都以美国的失败而告终 4.越南战争对美苏争霸形成的影响是 A、苏联和美国对话和解 B、美国在欧洲保持进攻势头 C、苏联采取进攻战略美国处于守势 D、美国加紧在亚洲的扩张5.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评价越南战争时说:“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力,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麦克纳马拉认为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是 A.战争发动的地点和时间有误 B.战略上的重大失误 C.按自己的标准去塑造别人 D.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6.下列有关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说明美国全球扩张政策的重点在亚洲 B.说明美国全球扩张政策的重点在欧洲 C.两次战争都以美国的失败而告终 D.中国支持过朝鲜,但没有支持过越南 7.下图反映的是1972年的越南战争中,久战不胜的美国军队对平民百姓和村庄狂轰滥炸,一群孩子被从天而降的燃烧弱惊吓地四处奔跑的情景。这幅照片不久被刊登在《纽约时报》的头版上,于是一场反战浪潮重又兴起。美国反战运动表明①美国在越南作战在道义上是不得民心的②世界和平已

5.2《越南战争》教案(新人教选修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历史第三册[人教版] 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二节越南战争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印度支那问题” 1.美国的东亚遏制 2. 日内瓦协议 二、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 1. 特种战争 2. 局部战争 三、越南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1.越南战争的结果 2.越南战争的影响 重点:越南战争的原因及影响 难点:越南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设问、归纳概括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导入新课】 越南战争是二十世纪最的、惊心动魄的战争。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越南爱国武装凭着简陋的武器战胜了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美国,不仅创造了战争史中的奇迹,而且以其前仆后继的民族牺牲精神演示了战争史中的一幕幕奇观。这场战争虽发生

于印度支那半岛的狭长的局部地域,却是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冷战的焦点和热点,是两个超级大国斗争的前沿和火线,其中的每一个事件都牵动着整个世界的中枢神经。今天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这场残酷的、惊心动魄的战争。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印度支那问题” 1.美国的东亚遏制 印度支那是指东南亚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这三国都曾经处于法国的殖民统治之下。经过长期斗争,二战后三国独立,三国的主权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失败,对美国侵略扩张有力打击。美国把新中国视为它在亚洲扩张的主要障碍。 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美国在亚洲建立起“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以遏制共产主义为目标。东南亚条约,全称是《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又称《马尼拉条约》,是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和巴基斯坦于一九五四年九月八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条约称,要用“自助和互助的办法”“抵抗武装进攻”。条约附有美国提出的“谅解”,对“侵略和武装进攻的意义”解释为“只适用于共产党的侵略”。条约还以议定书的形式,把柬埔寨、老挝和南越划为它的“保护地区”。1955年2月19日条约生效时成立了东南亚条约组织。1977年6月该组织宣布解散。 2. 日内瓦协议 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内瓦召开了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各项协议,要求交战各方在越南、老挝、柬埔寨停止敌对行动,承认三国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并规定其他国家不得在三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在越南,以北纬17度线为南、北双方的临时军事分界线,并规定1956年7月举行自由选举,以实现越南的民主和统一。不久,美国取代法国的殖民地位,干涉印度支那三国内部事务。同年9月,美国策划建立东南亚条约组织,宣布将越南南方、老挝、柬埔寨置于其"保护"之下,并在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扶植亲美政权和极右势力,阻挠和破坏《日内瓦协议》的实施。1954—1960年美国向南越政府提供了巨额援助,军事顾问从200余人增至2000余人,为日后的大规模侵越战争创造了条件。 二、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 1. 特种战争 1961年肯尼迪即任后不久,在南越把特种作战作为推行“灵活反应战略”的一个重要措施,对越南南方发动了一场特种战争。这是卖国在越南武装干涉的开始。 提问:什么叫“特种战争”?“特种战争”在美国军事顾问团(后改为军事援助司令部)的指导下,以美国派驻越南南方的特种部队为肯干,发动由美国出钱出枪、由美国顾问指挥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战争。在此期间,美国于1962年2月在西贡(今胡志明市)设立“驻越军援司令部”,作为特种战争的指挥部。美国增派军事顾问,训练和指挥西贡军队作战,组织并指挥南越军和各种反动组织,反对越南南方人民的革命游击战争,但在越南南方人民革命力量的打击下遭到失败。 2. 局部战争 1964年8月5日,美国借口其军舰在公海遭到攻击,出动飞机轰炸越南北方港口,制造北部湾事件。1965年2月,美国开始对北方进行大规模轰炸。3月,美地面部队开始在南方直接承担主要作战任务。“特种战争”升级为以美军为主、以“南打北炸”为基本特点的局

十五部越战电影告诉你越战对美国影响有多深远

十五部越战电影告诉你越战对美国影响有多深远 越南战争是二战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历时最久、对国内社会影响最深远的一场战争。 自从上世纪60年代初涉足越战以来,这场战争对美国文化 产生了持续性的巨大影响。根据近5万名影迷的投票,美国著名排行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517393306.html,将美国人拍的最佳越战电影进行评比,排名前15位的电影如下。 越南战争 全金属外壳 这部电影的第一部分,讲的是人性在军营中被抑制,一群生龙活虎的新兵如何在训练营里被扭曲成杀人机器。 第二部分是另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外号叫「小丑」的新兵被编入新闻组,他看到战争令年轻的士兵们麻木不仁,他 们在越共士兵的尸体旁饮酒作乐,笑着在直升机上扫射村民。一次任务中「小丑」所在的队伍遭到越共狙击手袭击,很多同伴被撂倒。当「小丑」本人成为目标时,战友及时命中了狙击手,这名狙击手竟然是个少女。 一名士兵提议扔下身受重伤的狙击手,让她痛苦挣扎而死。而在少女不断「杀了我」的哀求声中,「小丑」最终决定扣 下扳机。

训练营里的魔鬼教官 库布里克的电影往往让人难以捉摸,有些评论家认为「这可能是他最糟糕的一部电影」。可是这些反对声音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如今《全金属外壳》被普遍认为是对「战争即地狱」的最好诠释,一场野蛮战争留给年轻人多少荒谬和虚无。野战排 这是奥利佛?斯通越战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他通过这部影片赢得了他的第一个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野战排》以一个普通士兵的经历搭建结构进行叙事,节奏紧凑,不打算给观众喘息的机会。 野战排 观众从新兵克里斯?泰勒的身上感受到战争的折磨——灼热的阳光、脱水、蚊虫叮咬、巨大的蚂蚁爬到身上。目睹了无数屠杀之后的克里斯心理受创,他很快就意识到,在战争中,他只是没有意义的一个数字。 影片的另一个线索是泰勒的两位上级之间价值观的剧烈冲突,嗜杀的中士巴恩斯在战斗中趁乱打死了他的对头——信奉人道主义的中士伊莱亚斯。而被巴恩斯洗脑,学会了杀人的泰勒反而在另一次战斗中将巴恩斯打死。 关于越南战争的一些作品,首先将美国士兵描述成受难者,

越战纪念碑与社会心理学分析

社会心理学 指导教师:李香会 设计艺术学(视传) 学号:11105040406097 姓名:李华

越战纪念碑 越战纪念碑,又称越南战争纪念碑、越战将士纪念碑、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越战墙等,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中心区,坐落在离林肯纪念堂几百米的宪法公园的小树林里。是由华裔设计师林璎设于1981年设计的一所标志性建筑。这座建筑在设计之后曾经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争议存在于多方面,当时代表美国建筑界和艺术届的八位德高望重的大师来作为评委经过两次最终表决,认定是林璎的作品为最佳作品。但是却遭到了来自越战老兵,还有修建纪念碑的赞助商等部分人群的反对,甚至最后闹到了美国国会。虽然艺术界与新闻界均对她的作品赞许有加,但退伍军人协会却表示不满越战士兵的雕像。一些越战老兵认为,纪念碑本该拔地而起,而不是陷入地下,与阿灵顿国家公墓里硫磺岛升旗雕塑那样反映传统军队形象不同,她的这份色调灰暗且朴实无华的设计方案是对战死者的不敬,还有人认为,阵亡者的名字应该按照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而不是按照他们战死的时间排列;甚至,由于她是华裔,受到种族主义分子和一些越战老兵的抵制。他们从政治上施加压力,要求评审委员会更改原设计。但是在重新组织评审团后,第二次评审结果她的设计仍然获得第一名。委员会为慎重起见,重新仔细审阅了林璎的作品,审阅之后觉得仍然是一个佳作,就拒绝了退伍军人的要求。当时,内政部长华特还曾经出面,下令暂停工程进度,并要求在V字型建筑的中间,放一座雕像并悬挂一面美国国旗。林璎面临种种压力仍不肯妥协,毅然要求撤回自己设计人的名字,因为,她觉得如此这般的要求和篡改,已经破坏了她的原设计精神,刻上她名字不但是个谎言,对她来说也是一种侮辱。在她的坚持下,插国旗之举取消,三位越战军人的雕像也被移往V型碑石的侧面。 林璎的作品之后引发了我们的思考,究竟是评委们是正确的还是那些反对者是正确的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首先是关于设计目标的确立,我们参照设计群体和它的需求层次来分析。设计目标是对于死亡战士的纪念。目的是警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的。到底建“越战纪念碑”的意义是什么,尤其是一座20世纪的纪念碑的意义是什么?当宝贵的生命首先成为了战争的代价时,这些“人”无疑是第一个应该被记住的。因而这项设计的主体肯定是“人”而不是政治。只有当你接受了这种痛苦,接受了这种死亡的现实之后,才可能走出它们的阴影,从而超越它们。就在你读到并触摸每个名字的瞬间,这种痛苦会立刻渗透出来。而我的确希望人们会为之哭泣,并从此主宰着自己回归光明与现实。假如你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就永远无法从中解脱出来。所以一座纪念碑应该是“真实”的写照。首先要接受和承认痛苦已经存在,然后才有机会去愈合那些伤口。”按照林璎自己的解释,好像是地球被(战争)砍了一刀,留下了这个不能愈合的伤痕。黑色的、像两面镜子一样的花岗岩墙体,两墙相交的中轴最深,约有3米,逐渐向两端浮升,直到地面消失。V型的碑体向两个方向各伸出200英尺,分别指向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通过借景让人们时时感受到纪念碑与这两座象征国家的纪念建筑之间密切的联系。后者在天空的映衬下显得高耸而又端庄,前者则伸入大地之中绵延而哀伤,场所的寓意贴切、深刻。在林璎的设计中,设计师所参照的用户群体是设计师本身,而并非是一些受众群体,林英老师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从未改变,因为她以她的理解去读懂历史,她能够将自己的对于战争那种痛苦以自己独特的设计角度来做出判断,是尊重自己,也是对死去的人的尊重。需求的群体不同,所做的设计也不会相同。需求和设计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作用。需求和设计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作用。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

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教案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越南战争的背景。 难点越南战争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和建议 本课教材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越南战争的情况:“印度支那问题”、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越南战争的结果和影响。由于这一时期关于越南战争的文字资料和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教师在教学时进行适当的补充,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越南战争对世界的影响奠定基础。 本课引言由照片和文字两部分组成,照片的内容是美国的 B—52 轰炸机,文字说明进一步指出:“在这架美国飞机的下面,炸弹即将爆炸的地方,是一块曾经饱受战火蹂躏的国土,这就是越南。”两部分的结合旨在说明:战斗一触即发。 一、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 越南在二战前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中则被日本占领。1945 年 9 月 2 日,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即后来的“越南共产党”,简称越共)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 9 月23日,企图在印度支那重建殖民地统治的法国,在美国支持下侵入越南。法国10月侵占柬埔寨,年底侵入老挝。1949 年6月,法国在越南南部扶植保大建立所谓“越南国”,妄图分裂越南。为了捍卫民族独立,自 1946 年12月开始,抗法战争爆发。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人民奋

起反击,粉碎了敌人的速战速决计划。越南人民经过九年的艰苦抗战,1954 年5月7日全歼困守奠边府的1万名法军,取得了抗法战争的决定性胜利。1954 年7 月 21 日,在日内瓦会议上,法帝国主义不得不在《日内瓦协议》上签字,保证尊重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日内瓦协议》即 1954 年 4 月 26 日至 7 月 21日举行的日内瓦会议有关印度支那的十个 文件,其中包括三个军事协定、六个单方面声明和一个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柬埔寨、中国、法国、老挝、英国、美国、苏联、越盟(即北越)和越南国(即南越)。1954 年5 月8日开始紧张讨论,法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的代表7 月 21 日终于在协定上签字。主要条款有:规定北纬 17度线为停火线(实际上将越南一分为二);双方军队撤到停火线各自一侧,为期 300天;1956 年 7 月 20 日前在越南全境举行选举,使国家重新统一;共产党军队和游击队撤出老挝和柬埔寨。老挝和柬埔寨将在 1955 年举行自由选举,如两国政府提出要求,法国可派军队进驻。协议明确规定,停火线“决不能被解释为构成一条政治分界线或领土边界线”。根据日内瓦会议的决议,南北越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治,北越由胡志明统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吴庭艳在美国支持下在西贡发动政变,建立越南共和国。 二、“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 (1)战争的爆发:1961年5月,为防止吴庭艳政权垮台,美国派遣100名代号为“绿色贝雷帽”的所谓“特种部队”进入南越。 1962年2月8日,美国在西贡设立了由保罗·哈金斯将军指挥的军事司令部,标志着美国开始直接介入越南战争。4月30日,美国副国务卿乔治·鲍尔宣布了一个名叫“战略村”的计划,把越南南方游击队渗入比较严重的地区再划分为较小地区。主要村庄要用带刺的铁丝和瞭望塔围起来,进村的人将受到仔细盘查,其中的居民将被迁入集中营。随后,美伪军对各“战略村”地区进行了疯狂的扫荡和围剿。 (2)战争的扩大:1963年11月1日,美国在南越策动军事政变,杀了吴庭艳,换上了新的傀儡杨文明,并积极寻找扩大战争的借口。 1964年8月4日,美国政府宣称,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和“滕纳·乔埃”号在东京湾(即北部湾)离最近的陆地大约65海里处的公海上进行巡逻时,遭到数目不定的北越鱼雷艇的袭击。这就是著名的“东京湾事件”。事后证明,这是五角大楼为扩大对越战争而蓄意制造的借口。美国政府趁机出台了“逐步升级战略”,即所谓“有限度地扩大战争”。接着,美军开始推行“饱和轰炸”和“焦土政策”,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与此同时,美国还不断增兵。到1967年,在越南的美军人数超过50万。 (3)战争的转折:1968年 1月底,北越发动了规模空前的“新春攻势”。超过8万北越军队和越共游击队对南越几乎所有的大小城市发起了进攻,其规模和惨烈程度令美国人大为震惊:无数的军事设施和政府建筑被破坏;战斗最激烈的旧京顺化几乎全毁;美军溪山基地被围困76天,因为破坏太严重,解围后不得不放弃使用。在这次攻势中,北越损失了超过5万人,但到了5月,他们就恢

《越南战争》教案最全版

《越南战争》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日内瓦会议;“特种战争”;局部战争;战争的结果;战争的影响。 2、理解:越南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3、运用:了解越南战争,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通过对越南战争过程的讲述,探究越南战争结束后对世界格局的。 2、综合分析:从两极格局形成的大背景下综合分析越南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对中美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3、历史比较:关于对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对比,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中国人民为祖国安全、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事业,为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印度支那问题是美苏冷战的重要内容。 2、美国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遏制共产主义力量的发展,发动对越南的侵略战争;越南人民为争取国家独立解放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并得到了广泛的援助,最终取得胜利。 3、通过理解越南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联系现实对当今世界战争与和平进行思考 4、了解越南战争,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越南战争的背景。 难点:越南战争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越南战争的情况:“印度支那问题”、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越南战争的结果和影响。由于这一时期关于越南战争的文字资料和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教师在教学时进行适当的补充,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越南战争对世界的影响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教材引言导入: 教师在多媒体上打出图片,照片的内容是美国的B—52 轰炸机,文字说明:“在这架美国飞机的下面,炸弹即将爆炸的地方,是一块曾经饱受战火蹂躏的国土,这就是越南。” 教师: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在这里展开,这是继朝鲜战争后,美国在亚洲发动的又一场热战。那么,美国人为什么千里迢迢跑到亚洲来打仗?这场战争又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而导入新课学习。 一、“印度支那问题”: 1、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 地理上印度支那是指中南半岛,因为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人普遍认为亚洲只有两个国家,即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