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低碳理念

实践低碳理念
实践低碳理念

实践低碳理念,从身边做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开始注重生活的质量。而城市的环境与我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若环境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很难提高。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践行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

“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生活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开销更少、生活环境更优美,不仅能减轻我们生活的压力,也能减轻城市与环境的压力。

低碳生活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对于市民朋友们来说,低碳生活,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水、节电、节油、节气、节材,从点滴做起,从你我做起。相信通过点点滴滴的日积月累,定能产生巨大的减碳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实践低碳理念。

衣。衣是人们保暖御寒、彰显个性的必需品。一件普通的衣服从原料到

成衣再

到最终被遗弃,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减少

2.5 千克二

化碳的排放。另外,棉质衣服比化纤衣服排碳量少,多穿棉质衣服也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食。“民以食为天”平,常我们吃的可口食物也与碳排放量密切相关。生产 1 千克牛肉排放36.5 千克二氧化碳,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仅为该数值的1/9,故此, 我们应多吃素食。另外,食用本地的应季果蔬也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住。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在住房上,我们也可以实践低碳理念。根

据需要,尽量选择较小户型的居室。使用节能环保的装修材料,不仅可以住得舒适,而且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空气的污染。

用。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电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动力。节水、节电,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使用节能灯、出门随手关灯、合理节约用水,每年都可以减少水电的消耗,进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此外,少用 1 个塑料袋就可以减少二氧

化碳排放0.1 克;只要少用10%的一次性筷子,每年就能减碳10.3万吨;少用电梯,合

理使用电视、冰箱、电脑等电器,也能够大量地减少向环境中排放的二

氧化碳量。

行。我们每一天都在不停地行走,行也可以是低碳的。选小排量

车,并且少开车。每月少开一天车,每年就可减排二氧化碳98 千克。

如果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会更少。此

外,通过及时更换空气滤清器、保持合适胎压、及时熄火等措施,每辆

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400 千克。

从衣食住用行开始减碳,我们人人都可以做到。低碳经济是全人类

发展模式的共同选择,是实现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必由之

路。大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小到我们居民的日常生活,只要我们牢记低

碳理念,践行低碳生活,我们美好的家园一定会绿水长流、青山常在!

过低碳生活,做绿色公民,创绿色家园,让我们一起行动!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初步研究—以中国为例

内容摘要 目前全球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大多数国家的发展都以化石能源资源的消耗为基础,导致碳排放总量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等问题,这些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发展的可持续性。所以,现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正由科学共识转变为实际行动,全球经济向低碳转型的大趋势逐渐明晰。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它的发展涉及到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等众多领域。因而,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日益重视,出现了众多有关低碳经济的研究和讨论。 当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的大国,发展低碳经济也是大势所趋。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以低碳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模式的相关方面进行初步研究,以期能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本论文的核心内容主要是用计量经济学进行数学建模,主要从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方面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进行实证分析,并探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模式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经济效应;低碳经济在中国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也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与对策。最后结合上述分析得出发展低碳经济模式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提升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也确定了我国以政府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个人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思路。 【关键词】低碳经济、能源、经济效应、可行性分析

ABSTRACT Nowadays, the global economy develops with a rapid speed. However, the developments of most countries based on the fossil energy consuming, which leads to the problems of increasing emission of carbon dioxide and critic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ll of these, to some degree, have seriously affected the quality of economy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development. Therefore, to decrease the greenhouse gases, becomes a common view from the theory to the action and the low carbon economy trend is gradually clear. Low carbon economy, as a new mode, relates to the mode of production, living code, values, and country rights and so on. So scientists pay a high attention to this area, make much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n the low carbon economy. Surely, china, as a big developing economic country, develops the low carbon economy is the trend of the times. Taking thi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low carbon economy through the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some aspects in china, hoping that it can make contribution to our economy. Therefore,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paper is mathematical modelling by analyzing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the low carbon economy in our country, mainly from the aspect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robing into a series of economic effect and recessive problems or challenges from the new mode can be triggered. Then the paper will bring forward the possibl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low carbon economy. So, we can make the conclusion that it is positive to develop the

低碳经济与新能源

2013~ 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论文题目低碳经济与新能源

低碳经济与新能源 摘要: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因此新能源的开发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字:低碳;能源;经济;可再生能源 近来,“低碳”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几天前,温总理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也提到了“低碳经济”。那么,何谓低碳经济呢?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

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 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的领域。著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 二.新能源的含义 (一)新能源的概念 所谓的新能源是指非传统矿石能源以外的其他能源形式,具有来源上的可再生性以及使用上的低污染性。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开始研究新能源,在风电、太阳能光伏与光热、生物质能发电、潮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二)新能源的主要特点 (1)能量密度较低,并且高度分散; (2)资源丰富,可以再生; (3)清洁干净,使用中几乎没有损害生态环境的污染物排放;(4)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资源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

树立低碳理念,践行低碳生活

树立低碳理念,践行低碳生活 一、低碳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共识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它严重影响了人类环境和自然生态,根据IPCC的报告,从1920年到2000年,北半球的冰雪覆盖锐减了约400万平方公里,肯尼亚的冰雪覆盖在过去的100年里消失了92%,在冰川减少的同时,地球海平面日益上升,并且累计超过200毫米。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表温度上升了0.9℃,沿海海平面上升了90毫米。海平面的继续上升使众多岛屿将被淹没,印尼有关部门预测,到2030年,印尼约1.8万个岛屿中的2000个将由于气候变暖而沉没于海底。2010年,中国经历了罕见的极端天气,在北京,以“五一节”为分界,之前人们皮袄裹身,之后人们短袖上阵,春季俨然不存,而在南方诸省,雨季则有提前到来之嫌,洪暴泛滥使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地民众的财产损失惨重。在过去的50年里,极端天气事件在世界各地频繁发生,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明显增加不利于全球的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其概念首先由英国提出。而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被称为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理想形态是充分

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它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它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低碳这个概念几乎得到了广泛认同,而且从国家意识进入日常生活领域。低碳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二、低碳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人类的生存过程,就是消费能源、向自然排放危害环境物质的过程。二氧化碳是人类消费能源、资源的必须产物,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大和活动能量的急骤膨胀,人类的活动已经危及到自身生存的基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新兴国家经济的发展,能源作为现代经济的最基本元素,其需求将不断增加。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的报告《国际能源展望2010》,全球能源需求量从2000年的406万亿英热单位增长至2007年的495万亿英热单位,然后将进入高速增长时代,预计将在2035年达到739万亿英热单位。同时美国能源报署预测,最大的能源增长来自于非经济合作组织与发展组织的地区,如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将会比发达国家有更大的能源需求增加量。 正是由于世界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故虽然新增加的能源需求大部分仍由传统的化石能源提供,但因传统化石能源储量

低碳生活的作文事例

低碳生活的作文事例 低碳生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环境正在日益恶化,我们每个人应该都爱称低碳生活。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关于低碳生活的作文事例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低碳生活的作文事例1 以前,我总是把电灯开上个彻夜到明,水从晚上滴到明早,冰箱塞满乱七八糟的东西,既浪费水,又浪费电...... 现在,我听到了城市在宣传倡导低碳生活,我渐渐有些懂了。我开始了"低碳生活"。 低碳的生活,在生活的细节上注重节能减耗。除了做作业开灯之外,其余的事情都靠窗外的照明灯来相助的,客厅大,窗外的照明灯照进来都可以醒目地看到室内的一切,吃饭时,真像一桌"烛光晚餐",这真是一大盏"天然的灯啊!" 只要我洗好手,就都把水龙头拧的紧紧地,不让水"逃",我就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忧爸爸妈妈会不会,每次看见爸爸妈妈进洗手间洗手并顺其自然的把水龙头关紧,我高兴,我希望"低碳家庭"会做的。 冰箱里放着乱七八糟的东西,妈妈说很浪费电,我灵机一动,想出了妙招:于是,我就拿起以前堆积如山的硬纸板,把它做成个大小不一的盒子,上面贴上了分类的标志,然后,按分类去整理,不一会儿,冰箱变得又干净又整洁,焕然一新,一眼就目睹摆放整整齐齐的东西。既帮助了,又节省了电。 原来,电器开着,就连小小的手机电池在插座上插着时都会排放出可怕的二氧化碳,只要充完电就应该将电池立刻取下。我本来以为,二氧化碳汽车尾气、煤炭燃烧会排放,没想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微弱的"碳"在侵害着大家的生活和地球。 每当我看见妈妈洗衣粉的桶扔掉时,我会上前去阻止。我会把它做成小垃圾桶,像个洋娃娃,粉嘟嘟的脸,可爱极了!又的像只小动物,活灵活现的,真像一道美丽的"风景"! 当夜幕降临,晚饭过后,路边的霓虹灯为夜晚增添了一份光彩,老爸总是把家里所灯都关掉,只剩下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然后,趴在窗户上,一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和政策建议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和政策建议 国外低碳理论的研究动向 低碳理论是建立在自然规律基础上的经济理论。它依据基本的地球物质循环(尤其是碳循环)和碳平衡的原理,计算各种公共工程和商业活动的碳排放及碳预算收支,同时,通过衍生产品市场机制和“京都机制”使得碳排放权得以自由交易。简言之,低碳经济指的是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人类从根源上重新审视各种经济社会活动,有利于从机制和制度层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从而使低碳经济理论和模式成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途径。从目前的发展看,世界各国及科学界在碳排放的方式、过程及循环状态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其中人类经济活动对碳排放的影响是研究的热点。当前,国际上有关低碳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包括与碳减排有关的能源消费结构的转换和低碳排放能源系统的建立;(2)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主要探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阶段、速度与碳排放的关系;(3)农业生产与碳排放: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农业土地整治、农业生产水平与结构的变化等;(4)碳减排的经济风险分析与减排对策研究。此外,在研究方法上除了简单的相关分析、区域对比分析之外,一些基于大量数据的综合模型分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碳循环能源模型、动态综合评估模型、能源消费—碳减排经济关联模型等。然而,对于产生碳排放基础的内部各要素间能量转换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尚未获得令人满意的进展。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 发展低碳经济受到不同国家的地理、能源结构和环境资源的影响。对我国而言,煤炭是主要能源,在发展低碳经济时与西方国家主要采用石油的做法和形式不同,技术和实现的途径也有差异。 降低煤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提高煤炭净化比重即使是在资本和科技积累基础非常雄厚的工业化发达国家,也不能摆脱对矿物燃料的依赖。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单位热量消耗的碳排放量较煤炭低10%~30%,因此,加速国家能源消费从传统煤炭矿种为主向现代石油和天然气矿种为主的结构转变是必然选择。这不仅是减少国家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也是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正常趋势。虽然国际油价的波动会给我国通过扩大进口方式改善国家能源消费结构带来很大风险,但与其他减排方式相比,这种政策成功的风险成本依然是最小的。作为最大的能源矿种,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的主导地位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因此,大力实施煤炭净化技术及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成为我国未来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的一个基本任务。 提高能源效率,重点改善城市的能源消费结构和效率以较少的能源消耗,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不仅对保障能源供给、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而且也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世界主要国家都将提高能源效率作为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发达国家的能源战略都将各种新能源的采用、低碳燃料的研发、传统化石燃料的清洁以及先进的发电技术等作为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领域。我国也应注重纤维素乙醇和氢燃料等车用燃料生产技术,清洁煤、核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先进发电技术,先进节能技术,碳捕获和贮存,可再生能源等能源新技术的开发。近年来,我国能源强度有所下降,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能源强度的下降仍然有很大的空间。目前我国的综合能源效率约33%,比发达国家低近10%。电力、钢铁、有色冶金、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钢、水泥、纸和纸板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21%,45%和12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侯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

2020年低碳环保手抄报内容资料

2020年低碳环保手抄报内容资料 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节能减排",不仅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更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战略选择。提升"节能减排"意识,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一起减少全球温室气体(主要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意义十分重大。"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势在必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 低碳生活-措施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包括以下一些低碳的良好生活习惯: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干净卫生,自然滋润。 2.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 3.用过的面膜纸也不要扔掉,用它来擦首饰、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带,不仅擦得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 4.喝过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又舒适,还能帮助改善睡眠。 5.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6.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惨剧。 8.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 经过手工diy的再创造,你会发现原来废物也是宝,这样的家居环境健康且充满了创意的小欢乐。 "低碳一族"正以自己生活细节的改变证明:气候变化已经不再只是环保主义者、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低碳:是生活方式,更是生活态度"如果你乘飞机旅行XX公里,那么你就

实践低碳理念

实践低碳理念,从身边做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开始注重生活的质量。而城市的环境与我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若环境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很难提高。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践行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生活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开销更少、生活环境更优美,不仅能减轻我们生活的压力,也能减轻城市与环境的压力。 低碳生活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对于市民朋友们来说,低碳生活,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水、节电、节油、节气、节材,从点滴做起,从你我做起。相信通过点点滴滴的日积月累,定能产生巨大的减碳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实践低碳理念。 衣。衣是人们保暖御寒、彰显个性的必需品。一件普通的衣服从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终被遗弃,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减少2.5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棉质衣服比化纤衣服排碳量少,多穿棉质衣服也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食。“民以食为天”,平常我们吃的可口食物也与碳排放量密切相关。生产1千克牛肉排放36.5千克二氧化碳,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仅为该数值的1/9,故此,我们应多吃素食。另外,食用本地的应季果蔬也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住。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在住房上,我们也可以实践低碳理念。根据需要,尽量选择较小户型的居室。使用节能环保的装修材料,不仅可以住得舒适,而且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空气的污染。 用。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电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动力。节水、节电,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使用节能灯、出门随手关灯、合理节约用水,每年都可以减少水电的消耗,进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此外,少用1个塑料袋就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1克;只要少用10%的一次性筷子,每年就能减碳10.3万吨;少用电梯,合理使用电视、冰箱、电脑等电器,也能够大量地减少向环境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行。我们每一天都在不停地行走,行也可以是低碳的。选小排量车,并且少开车。每月少开一天车,每年就可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如果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会更少。此外,通过及时更换空气滤清器、保持合适胎压、及时熄火等措施,每辆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400千克。 从衣食住用行开始减碳,我们人人都可以做到。低碳经济是全人类发展模式的共同选择,是实现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必由之路。大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小到我们居民的日常生活,只要我们牢记低碳理念,践行低碳生活,我们美好的家园一定会绿水长流、青山常在!过低碳生活,做绿色公民,创绿色家园,让我们一起行动!

第三章 低碳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政策()

第三章?低碳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政策 第一节全球气候变暖与发展低碳经济 一、全球及中国气候变暖现状 地球的气候一直是呈波动式变化的,冷暖交替出现。近一万年来,地球上气温的波动幅度在摄氏2度到摄氏3度之间,期间一共经历了3次暖期,即全新世大暖期(距今8000年至3000年前),中世纪温暖期(10世纪至13世纪),以及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的这次暖期。目前地球的气候系统正经历一次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着变化,这是近万年来地球上出现的第3次暖期。 在目前的这个暖期中,气候也是波动的,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40年代温度一直上升。上个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变冷,以后又上升,90年代是近百年最暖的时期。自20世纪初以来(1906—2005年),全球地表气温显着升高,全球平均表层温度已上升了0.74℃,海平面上升17em。在北半球过去1000年的任何世纪中,此次升温最为剧烈。21世纪高温、热浪、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及强降水频率增加明显。 百年来,中国气候也发生明显变化,20世纪中国年均气温升高了0.5~0.8℃;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区域降水量变化波动较大;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特别是西北变暖的强度高于全国平均值,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显着,有些地区如四川甚至出现变冷的情况。我国已连续出现了16个大范围的暖冬,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降水逐渐减少。2007年为中国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年平均气温10.1℃,为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据预测,21世纪中国地表气温将继续上升,降水也呈增加趋势。2040年以前,不同情景下中国地区变暖趋势差异不大,而2050年以后则可能出现明显的变暖程度的差异。低排放情景下,增温趋势缓慢,到21世纪末变暖不会超过1-3℃,高排放情景下,则将会增加3~6℃。(全球气温再上升2摄氏度,上海将被淹没)。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 1、欧盟加大开发可再生能源 气温升高造成的极端天气和水资源紧缺正袭扰欧洲:英国遭遇了60年不遇特大洪灾;强风暴降临法国;阿尔卑斯山冰川在过去150多年消退了近200米;西班牙遭遇40年未遇的大旱,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不得不紧急调派轮船从法国买水供应居民;沙漠化威胁着伊比利亚半岛,有报告说,西班牙的气候已经开始“非洲化”;热浪和干旱引发的森林火灾频仍,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国深受其害;气候变暖还影响到南欧一些地区的葡萄种植,农民不得不考虑毁掉葡萄园,到海拔更高的地区开辟新的种植区。 为应对气候变暖,欧盟准备在2013年前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加大开发可再生能源力度,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计划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到2020年把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例提高到20%,把用于交通

低碳经济的理解

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及其评价指标 文/朱有志周少华袁男优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评估结果不仅使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有了科学认知,也直接促进了“低碳经济”概念的衍生;能源的可持续需求,把低碳经济从理论探讨带入了社会实践。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市场、低碳制度、低碳城市、低碳社会等一系列低碳概念新名词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尚,涉及低碳概念的思想观念转变、科学技术革新、经济利益博弈、社会制度变迁、国际格局的演变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低碳经济已成为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后,又一波改变世界经济的革命浪潮,低碳发展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趋势。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 继美国著名学者斯特?R?布朗(1999)提出能源经济革命论,特别是2003 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后,许多学者对低碳经济展开了研究。牛文元(2009)、贺庆棠(2009)等认为,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和低碳发展等经济形态的总称。方时姣(2009)指出,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庄贵阳(2005)、何建坤(2009)、付允等(2008)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什么是低碳经济、怎样界定低碳经济,目前国内外学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发展新理念,是一种发展新模式,是一个规制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规则,也是一个涉及能源、环境、经济系统的综合性问题。 1.低碳经济是一种发展新理念 低碳经济首先是一种经济发展理念。这种发展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前提,以“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具有威胁性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为最终目标。它是人类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进行理性认知后,开始在经济增长与福利改进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中积极寻求一种理性权衡,是人类在“后工业时代”经济发展的方向。 2.低碳经济是一种发展新模式 低碳经济是将传统的高碳型经济发展模式改造成低碳型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以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的低碳发展为方向,在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种发展模式是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在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前

低碳生活理念的推广

低碳生活理念的推广及其应用的调研 【活动背景介绍】 1、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 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 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 活态度。 2、2009年12月7日,被冠以“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会议”、“改变地低碳生活 宣传海报球命运的会议”等各种重量级头衔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试 图构建一个全球范围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架构,减缓全球的温室效 应,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经此,低碳生活理念开始进入大众心理,也演 化为一种全新的,时尚的观念,随着民众的素质的提高,随着民众对于环 境的认识的加深,“今天你低碳了吗?”正在快速的席卷开来,成为21世 纪一种新的标志。 3、但同时,由于民众对于这种全新的生活理念的认识有限,仍不能彻底的成为 这种理念的最佳受益者,这时,我们,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是一个新 世纪的接班人,我们有必要且有权利去推广这一理念,去使得其在民众的 日常生活中处处得以彰显出来,真正的化为保护我们共同家园的一种力 量。 4、根据调查得知,当今大学生中知道并了解低碳生活理念的人数不少,但真正见识到 实践它的,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却又少之又少,这是为什么呢?经过我们的调 研分析,其原因在于,现今的生活节奏非常之快,使得人民容易忽视这样一种 重视生活细节的生活理念;同时,由于政府没有得力的落实关于低碳生活的宣 传,大学城又离市区较远,许多学生不知道怎么样做才是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 5、近来的许多公益创业大赛均可见到以低碳生活理念为契机的商家理念,这从另一方 面证明,许许多多的大学生已经越来越重视低碳生活理念,并在不断地实践探 索其实践模式。从商业角度来说,之所以会出现在同一个市场上有这个多的同 类商家,原因不外乎两个: (1)、低碳生活理念主导的市场有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及可挖掘资源; (2)、目前的低碳生活市场远远未达到饱和。也就是说,在大学生中,关于低碳生活的理念仍未贯彻透,仍有许多学生未注意到这一理念,仍有许 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实践它,推广它。 从这种比赛现象也可以看出,当代学生也渴望了解着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希望能学习其实践的模式,希望能在新时代潮流中做一个环保先锋,低 碳达人;同时,这样也告诉我们,低碳在经济领域中,同样有着重要而独特 的作用。特别是一些关乎民众日常生活及生命财产安全的领域,如,药品等。

第五章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途径、模式及策略

第五章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途径、模式及策略 1、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 (1)确立全社会低碳经济发展的能效目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不可能照搬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模式和节能发展道路,必须从实际出发,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科学合理的能源消费模式和节能路子。从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来看,以构建合理的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为基础,确立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引导社会能源消费行为,对于构建低碳经济、低碳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可持续的能源需求和能效变化预警指标体系。同时,把总量控制目标科学分解为各地区和各个产业部门具体的能效技术经济目标,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总体要求转化为可操作、数量化的具体工作任务。 (2)强有效地推进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建设,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石油储备是稳定供求关系,平抑市场物价,应对突发事件,保障经济安全的有效手段。尽快建立我国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可以减少经济代价,有利于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除了要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之外,还要规定最低的商业储备。维持国内石油的备用产能,是一项昂贵的政策选择。为了建立备用产能,需要在国内石油供应链上的许多环节进行重复建设,包括钻井、采油、输油管线和炼油厂等。 (3)到本世纪末,建立环境友好、人居和谐的低碳社会。低碳社会的特征是碳的排放已经大幅度的降低,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民众生活在无污染,或污染度极低的自然环境当中。建立这样的低碳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原油化石能源即将耗尽,难以继续为人类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保障的必然要求。建立这样的低碳型社会,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从许多层面多策并举。一方面大力提高原有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淘汰耗能高、污染重的落后产业,从碳源上遏制碳排放的增长;另一方面,积极开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替代原油化石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等。开发新能源,既可以从源头上遏制碳的排放,又可以为解决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能源危机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

低碳生活文字资料

低碳生活文字资料,适量的选择文字素材 背景: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20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12月8日,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2009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此外,全球变暖也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芬兰和德国学者公布的最新一项调查显示,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可能是第一个消失在汪洋中的岛国。 危害 美国媒体2009年12月5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机。 第一:过敏加重,研究显示,随着二氧化碳水平和温度的逐渐升高,花期提前来临,让花粉生成量增加,使春季过敏加重。 第二:物种正在变得越来越“袖珍”,随着全球气温上升,生物形体在变小,这从苏格兰羊身上已现端倪。 第三:肾结石增加,由于气温升高、脱水现象增多,研究人员预测,到2050年,将新增泌尿系统结石患者220万人。 第四:外来传染病暴发,水环境温度升高会使蚊子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登革热、疟疾和脑炎等时有暴发。 第五:夏季温度升高,凉风减少会加剧臭氧污染,极易引发肺部感染。 第六:藻类泛滥引发疾病,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市政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肝脏和皮肤疾病。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二氧化碳会使温室效应加剧,因此算作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在通常条件下空气质量预报中不报二氧化碳的浓度。此外,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超过50%的时候会引起窒息,所以应当避免到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地方去(例如储藏蔬菜的地窖),在去这些地方前要先通风。 影响: 环境影响 1) 气候转变:‘全球变暖’ 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会减少红外线辐射放射到太空外,地球的气候因此需要转变来使吸取和释放辐射的份量达至新的平衡。这转变可包括‘全球性’的地球表面及大气低层变暖,因为这样可以将过剩的辐射排放出外。虽然如此,地球表面温度的少许上升可能会引发其他的变动,例如:大气

倡导低碳理念

倡导低碳理念,建设和谐校园 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繁爆发,气候问题引起了全人类的广泛关注。200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2009年12月4日,全球190多个国家政府官员参加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并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希望通过大幅度减少全球碳排放,促使整个社会和经济达到可持续发展。为此,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减排40%-45%。低碳经济、碳足迹、碳税、碳中和等与碳有关的名词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 低碳经济最早出现在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它是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节能减排是根本。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低碳同样成为了热门话题,如印度馆、日本馆无论是建筑用材还是表现主题,都与低碳环保密切相关。环境和气候问题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要做到低碳经济,达到我国提出的低碳目标,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有用人才的摇篮,是学生成长、走向社会的重要通道,是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在校学生人数多,社会影响力强。据教育部统计,2007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2321所,在校高校学生人数超过2700万人。如今的高校学子不但具有敏锐的社会洞察力,而且具有创新和社会实践能力,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军人物。他们热情、积极、乐观向上,用他们的所学所知推动学校和整个社会进步。针对环境问

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走在时代的前列,率先开展了绿色校园试点建设,把生态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思想融入基础教育。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今天,纵观全国高校,构建并推行低碳校园是刻不容缓的。 要做好低碳校园建设,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全面认识低碳,形成低碳意识。思想是行为的主导,做好低碳宣传,形成低碳认识是第一步。目前,在校大学生普遍对低碳环保的认识不清,不知道具体怎么做。北京大学对在校学生的调研显示:仅有23%的同学表示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了解较多,74%的同学了解较少,还有少数同学几乎不了解[1]。高校应充分利用讲座、知识竞赛、演讲、辩论赛、校园论坛、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学生刊物等大型活动和各种传媒,大力宣传什么是低碳、环保,具体应该怎么做,促使全院师生都能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低碳和环保作为警示,提供可操作性指导,倡导用实际行动自觉减少资源索取量,提高物质利用率,提高废物的再资源化率,使“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深入人心。希望每日问候语由“今天你偷菜了吗?”转换为“今天你低碳了吗?”。 (2)优化资源,做好低碳校园规划。高校应立即行动起来,在现有学校基础建设基础上,做好调研,利用新技术,优化资源,对学校进行节能减排的改造,不但有益于改善学习环境,而且在低碳行动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教室、办公大楼、食堂、寝室、浴室等建筑,在设计和建设上就要体现节能和可持续发展,隔热墙、通风系统、声控节能灯、节能空调、节水设备以及利用太阳能等设施显得尤为重要;

认识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认识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 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环境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其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而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则应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 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大会制定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这一切说明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一个在世界上影响巨大的发展中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是责任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 在全球碳排放激增,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悄然打响,这对我国是压力也是挑战。 纵观世界各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所采取的行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关键因素,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是实施的主要形式。对中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根据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开展社会经济发展碳排放强度评价,指导和引领政府、企业、居民的行动方向和行为方式。 第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高度重视研发工作,重点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理顺企业风险投融资体制,鼓励企业开发低碳等先进技术;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转让。 第三,制定出台相关政策,保证“低碳经济”健康发展。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被认为是有效的经济政策手段,应充分利用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之间的政策协同关系,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支持低碳经济的市场体系和政策体系。 第四,抓好试点和典型,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先行试点,作为中国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同时,积极构建“低碳经济发展区”,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国家重点能源基地选定典型城市进行试验试点,寻求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低碳经济全套题库及100分答案

- 只有(),才是一种可以大规模使用的安全的和经济的工业能源 C 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体系的对象不包括() D 可再生能源不包括() A 循环经济最广泛的参与主体是() A 企业低碳责任的驱动乏力主要原因没有() A 以德国双元系统(DsD)为典范。 C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是() C 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指的是() B 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 A ()是政府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职责A 目前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位居世界第()

B ()是指倡导低碳的思维模式、生产观念、生活观念和消费观念,将企业低碳理念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 C 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不包括() D 太阳能资源的特点不包括() D 发展低碳经济,加速煤炭企业转型的对策与出路不包括() D ()即人们实行低碳消费方式的经济成本可以承受 D ()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A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要缓解资源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根本出路是() B 我国光伏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最终还要归于() C 延长原料或产品使用周期,通过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是指() C 解决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下加强和健全环境法制建设的主要障碍和“瓶颈”因素不包括()C

以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为典范 B 1990到1995年间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就几乎达()美元 D 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力量() D 实施低碳营销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D 近百年我国气候在变暖,以()最为明显 D (),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在9至10月平均臭氧含量减少50%左右,并周期性出现 D ()我国提出转变增长方式 A 从经济运行的动力条件和市场保证上看,经济运行又依赖于() A 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指的是() D 冯之浚提出的生态环境子系统分为() AB

有关低碳生活的资料

相关低碳生活的资料 “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所谓“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中所耗用的能量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同时也成为人们推动潮流的新方式。它给我们提出的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共同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电、节气、熄灯一小时…从这些点滴做起。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低碳生活能够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节能减排”,不但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更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战略选择。提升“节能减排”意识,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消费习惯实行简单易行的改变,一起减少世界温室气体(主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意义十分重大。“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有利于减缓世界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 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对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即使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因为“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所以“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逐步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低碳生活的出现不但告诉人们,你能够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能够怎么做。在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兴起的时候,大家开始关心,我今天有没有为减碳做些什么呢?在北京的八达岭,一个低碳林场已经成形,即将投入运行。 低碳,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对此,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告诉《生命时报》:“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首先,减碳主要落实在生产上,如大力开发水能、核电、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任官平强调,减碳是每个人的责任。对我们来说,生活方式描绘了每个人的“碳足迹”。 什么样的人能够算是“低碳族”,“低碳”又代表什么呢?简单来说,“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不过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能够加入进来。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实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包括以下一些低碳的良好生活习惯:倡导低碳,呵护地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