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地理试卷zf(答案详解)

初中七年级地理试卷zf(答案详解)
初中七年级地理试卷zf(答案详解)

广西柳州市柳南区【精品】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地

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小明到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旅游时,他两脚跨在本初子午线地标的两侧,张开双手表示东经和西经,此时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变化规律是()A.没有变化B.度数减少

C.度数增大D.变化无规律

2.有关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每一条经线长度都相等,每一条纬线长度也相等

C.由某地沿着同一条经线前进,最后还能回到这条经线上

D.在地球仪上,每一条纬线都是一个半圆

3.某一地点,以北是北半球的高纬度,以南是北半球的中纬度,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该点位于( )

A.经度180°,北极圈B.经度180°,北纬60°

C.东经160°,北极圈D.东经160°,北纬60°

4.板块学说认为,地壳共分成( )

A.6大板块B.7大板块C.8大板块D.9大板块

5.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则该点是()A.纬度0°,经度0°B.纬度0°,经度180°

C.纬度0°。东经160°D.纬度0°,西经20°

6.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多选在( )

A.教堂B.清真寺C.佛寺D.都不对

7.关于汉语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汉语仅限汉族人使用,少数民族都说自己的语言

B.汉语仅在我国使用,海外华侨说英语

C.汉语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之一

D.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8.美国的中学生上课主要说( )

A.英语B.法语C.西班牙语D.阿拉伯语

9.下列哪些条件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A.水源充足B.交通便利C.崎岖山地D.自然资源丰富10.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聚落就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

B.聚落不包括房屋建筑等生活和生产设施

C.聚落一般可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D.聚落特征受地理环境影响深刻,但与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11.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聚落只是人们的居所B.只是几十人的小村庄不能成为聚落C.聚落就是原始的部落D.人们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12.欧洲的居民主要是()

A.白色人种B.黄色人种C.黑色人种D.混血人种13.从气候、地理条件分析,世界上人口主要分布在()

A.气候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

B.气候干燥的沙漠地区

C.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盆地

D.气候寒冷的两极

14.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

C.高山高原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15.我们家乡一到冬季树叶都落光了,据此判断我们家乡的气候属于( )

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16.下列有关我国“黑河——腾冲”一线两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以西多高原、山地,以东多平原B.以西经济相对落后,以东经济发展速度快

C.以西人口密集,以东人口稀少D.以西交通不便,以东交通便利17.阿拉伯男子的传统打扮是身着白色长袍,而且十分宽大,这种服装主要是为了适应()

A.炎热的沙漠气候B.潮湿多雨的气候

C.伊斯兰教的审美观D.艰辛的居民生活

18.“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形容的是下列哪种气候()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

19.赤道地区从降水的季节差异上属于()

A.全年多雨型B.全年少雨型C.夏季多雨型D.冬季多雨型20.在国际上,习惯上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

A.南北合作B.南北对话C.南南合作D.发展中国家联盟

2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合作,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好处有()

①能够解决资源不足的状况

②能够解决资金不足的困扰

③能够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④能够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2.朋朋家新买了辆轿车。读轿车说明书我们能够感觉到当今世界()

A.国际竞争日益激烈B.经济联系促进国际合作

C.国际矛盾和冲突剧烈D.国家间经济各成一体

二、解答题

23.将下列经纬网中特殊点的地理位置用地理坐标正确表示出来,并填入表格:

24.今年“五一”长假期间,外出旅游的王先生登山到甲地,通过GPS定位,确定了自己所在的位置(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据此可知它位于__________(东、西)半球。(2)王先生住宿的城镇,此季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并且昼长将变得更_______,该变化趋势一直持续到_________________(时间)。

(3)甲地位于乙地的________(方位),由甲地前往乙地,沿途可能会遇到河流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读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图,回答问题

(1)世界人口到2050年会接近___亿。

(2)根据图中所示,新增人口主要来自__国家,而发达国家人口预计变化不大。(3)目前,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是___。

(4)人口增长过快会为社会带来哪些问题?(至少二点)__、__

26.根据图表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公元l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时期。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60亿大关。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材料二:世界人口统计数据表

(1)根据材料二所提供的世界人口数据,在下边方框内将世界人口增长柱状图补充完整。

(2)从材料一和所绘制的人口增长柱状图可以看出人口增长的特点是______。

(3)滨州某年的人口出生率为1.05%,死亡率0.61%,该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4)我国在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因此,实行_____,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7.读图,比较后完成下列问题.

(1)雅典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______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

(2)雅典和北京相比,气温年较差大的城市是______.

(3)①所在大洲西侧濒临的大洋是______.

(4)关于②所处大洲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该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B.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C.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D.该大洲的东部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分布区

(5)甲所在区域的______(矿产)资源丰富、尤其以波斯湾(海湾)及其沿岸地区分布尤为集中;用船只运输该资源,向西航行到西欧,最近的航线须经过______运河.(6)古雅典附近多火山、地震,是______挤压碰撞造成的.(填字母)

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C.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美洲板块.

参考答案

1.C

【详解】

地球上的经线是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向西增大到180o,国际上将位于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作为经线的起始线,故选C。

2.A

【解析】

试题分析: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叫经线,是不完整、长度相等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叫做子午线,而0°经线叫本初子午线;纬线是与经线垂直的完整的一个圆,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南北两侧纬线长度递减,到南北两极缩小成一个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由某地沿着同一条经线前进,最终要么会到达南极点,要么到达北极点,不会回到原来的地方,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经线和纬线的概念.

3.D

【分析】

【详解】

由题目可知,某一地点以北是高纬度,以南是中纬度,说明该地的纬度是北纬60°,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说明该点的经度是西半球的起始线,是东经160°,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地球上位置的判断,通过高纬度的中纬度分界线判断纬度位置,通过东西半球的位置判断经线。

4.A

【解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 板块学说认为,地壳共分成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故答案选A。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的是板块构造学说人为地球岩石圈是由6大板块构成的,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5.D

【详解】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该点的纬度是0°,20°W和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根据以西是西半球,以东为东半球,其经度是20°W;故D符合题意,故选:D。

6.B

【解析】

本题考查主要的宗教建筑。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多选在清真寺。教堂、佛寺分别是基督教、佛教的宗教活动场所。

7.C

【解析】

本题考查汉语的概况。汉语是我国通用语言,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也是东南亚等其他地区的华人、华侨使用的主要语言。汉语是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之一;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故选C。

8.A

【解析】

美国居民的主要语言是英语,所以美国的中学生上课主要说英语,故答案选A。

9.C

【详解】

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而崎岖的山地、干旱的荒漠地区,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故选C.【点睛】

本题考查聚落的概念和类型:城市和乡村.

10.C

【解析】

本题考查乡村和城市的差异。人类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聚落,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乡村聚落在地域上有差异,选项AB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D

【解析】

试题分析:人类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聚落.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城市,小到只有几十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考点:聚落的定义

12.A

【分析】

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群,在外表和体质上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世界上的居民可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详解】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过去叫爱斯基摩人)也属于黄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由于历史上的原因,美洲地区也有一定数量的黑色人种;依据题意,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

13.C

【解析】

试题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

点评: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四大人口稀疏地带: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14.D

【分析】

【详解】

亚洲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没有外,其他的气候类型都有,亚洲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答案选D。

【点睛】

该题主要考查的是亚洲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要求学生理解掌握。

【解析】

试题分析:不同气候类型呈现不同的自然景观。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低,冬季落叶是森林植被适应冬季寒冷环境的表现。温带季风气候因冬季寒冷,树木冬季落叶,A符合题意。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树木常绿,B不符合题意。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植被终年常绿,C、D不符合题意。

考点:掌握我国东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影响下的植被特点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通过植被特点掌握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分布,理解植被与气候之间的密切联系。

16.C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的人口大部分分布在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一线以东,东部人口稠密,少部分分布在此线以西,西部人口稀疏,该线也成了我国最重要的人口分界线,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的有关知识.

17.A

【解析】

试题分析:阿拉伯国家位于西亚和北非地区,是属于热带地区,夏季很长,春秋冬三季很短,而白色利于白天对太阳光的反射和便于散热。阿拉伯长袍的特点是宽大,能遮住全身,避免太阳直射。因此沙特阿拉伯人选择长袍作为主要服饰,就是为了适应终年少雨炎热的沙漠气候。

考点:气候与生活习惯。

点评:由于人们所处的地区、地理气候条件的差异,各民族生活习惯与文化传统的不一样,在建筑风格、饮食习惯、穿着服饰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18.D

【解析】

试题分析:热带草原气候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了全年高温,一年分为干湿两季的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高温多雨;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全年炎热干燥;热带季风气候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以及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全年高温,一年可分为旱雨两季,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的气候。

【解析】

试题分析:

赤道地区属于热带,全年高温多雨,属于全年多雨型.故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

20.C

【详解】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故用南来代替,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故用北来代替,一般来说,南南合作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南北对话是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合作;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

21.B

【解析】

试题分析: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不利条件是资金不足、管理落后、缺少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与发达国家合作,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这样就能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故选B。

考点:该题考查发展与合作。

22.B

【详解】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和协作越来越显著。故选:B。

23.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图中A点是位于北极点,纬度是90°N,在该点上,所有的经线都汇集于此,C点的纬度是位于赤道上,纬度是0°,而经度是位于本初子午线上,是0°经线;B点则位于南极点上,纬度是90°S,所有的经线汇集于此;D点的纬度也是位于赤道上,按图中的经线推测,每两条经线之间相差30°,所以D点的经度是180°。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网的有关知识.

24.(1)(60°W,30°S)西(2)昼短夜长短_____6月22日前后

(3)西南会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甲地的经纬度是(60°W,30°S),由此可以判断甲地位于西半球。

(2)王先生住宿的城镇位于南半球,“五一”长假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南半球昼短夜长,并且昼长将变得更短,该变化趋势一直持续到6月22日前后。

(3)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甲地位于乙地西南方向。从等高线示意图可以看出,从甲地到乙地经过了山谷,所以,可能遇到河流。

考点:本题考查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点评:等高线的分布可以反映地表形态。闭合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弯曲可以利用口诀“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帮助记忆山谷和山脊。凸低为山脊,为分水岭,凸高为山谷,可能发育有河流,河流流向低处;等高线相交处的地形为陡崖;等高线密集反映坡度较大,河流流速较快。

25.(1)100亿(2)发展中(3)中国(4)就业困难、交通拥挤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口的相关知识。(1)世界人口到2050年会接近100亿;(2)根据图中所示,新增人口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人口预计变化不大;(3)目前,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是中国;(4)人口增长过快会为社会带来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教育困难等。

26.(1)绘出四个年份的人口柱状图,

(2)公元l800年前,人口增长缓慢,以后人口增长迅速(只要答出人口增长迅速即可得分)。(3)0.44%(4)计划生育

试题分析:(1)绘出四个年份的人口柱状图时应该注意横坐标与纵坐标;(2)从材料一和所绘制的人口增长柱状图可以看出人口增长的特点是公元l800年前,人口增长缓慢,以后人口增长迅速;(3)滨州某年的人口出生率为1.05%,死亡率0.61%,该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4%=出生率1.05%-死亡率0.61%;(4)我国在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人口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我国人口总数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以上。我国人口密度135人

/km2(2000年),是世界人口密度(39人/km2)的3倍多。人口分布:以黑龙江省黑河—云南省腾冲一线东部、东南沿海多占94%。,西部少。东部地区气候条件好,温暖湿润,雨热条件好,耕地多,生产的粮食多,经济发达,开发较早,西部地区多沙漠、草原、山地,气候干燥,经济不发达,开发较晚。人口特点: a人口基数大,b人口增长过快。原因:人口基数大,平均寿命延长,死亡率降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给国家、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等都增加了沉重的负担。我国的人口政策:为了使人口增长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具体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7.地中海;北京;大西洋;C;石油;苏伊士;B

【解析】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1)世界各地,气候各异,从图中可知,雅典位于地中海附近,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2)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的差值;从图中可知,北京气温弧线弧度比较大,温差大。

(3)从图中可知,①是非洲,非洲的西侧是大西洋,东侧是印度洋,北侧是地中海。(4)从图中可知,②是亚洲,南极洲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洲,不是亚洲,故C错误。(5)甲地区是西亚地区,该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尤其以波斯湾(海湾)及其沿岸地区分布尤为集中;用船只运输该资源,向西航行到西欧,最近的航线须经过苏伊士运河。

(6)图中可知,雅典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点睛】

认识常见的地中海气候特点,知道中东地区的自然资源,学会分析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测试试题

初一地理上册第三章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1.我们祖国位于地球的 A.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2.造成我国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规律的反常 B.冬季风的进退规律异常 C.台风登陆数量的变化 D.气温反常 ()3.“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 A.降水与气温的关系 B.降水与农业的关系 C.降水与工业的关系 D.降水与商业的关系()4.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密度南方山区大于北方平原 B.我国人口分布东部多、西部少 C.为了控制人口增多,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D.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仍然很大 ()5、我国幅员辽阔,如果在1:8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我国最东端与最西端的图上距离为6.5厘米,则东西实际距离大约是 A 5200千米 B 520千米 C 52000千米 D 52千米

据有关我国人口方面的统计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 ( )6、表中显示出,我国人口 A 城镇多,乡村少 B 男性多,女性少 C 老年多,儿童少 D 西部多,东部少 ( )7、2018年我国的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 A 118人 B 128人 C 138人 D 148人 读图1“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回答8-9题。 ( )8、该图反映出我国地势特点是 A 西高东低 B C 中部高四周低 D 中 ( )9、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 四川盆地 B C 巫山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图1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考号班次姓名总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题首表格内,每小题3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 1 1 1 2 答案 1.通过精确的测量发现,地球形状是 A.赤道稍扁,两极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正球体 C.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D.长椭球体 2.要在地图上查找京广线的地理位置,最佳途径是 A.查中国气候图 B.查中国政区图 C.查中国交通图 D.查中国地形图 3.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圈是 A.南极圈 B.北回归线 C.南纬900纬线 D.00纬线 4.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 00经线和1800经线的经线圈 B. 西经100和东经1700的经线圈 C. 西经200和东经1600的经线圈 D. 西经900和东经900的经线圈 5.要使地球仪转动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正确的拨动方法是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6.在等高线地形图中 A.若中心数据大于边缘数据,则该地形为盆地 B.若中心数据小于边缘数据,则该地形为山地 C.等高线密集地表示该地坡度较陡 D.等高线密集地表示该地坡度较缓 7、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有聚落 B.聚落的形成与自然条件无关 C.富有特色的传统民居应加以保护 D.聚落的发展破坏了人类居住条件8、海拔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约下降: A.0.1°C B.0.3°C C.0.6°C D.0.9°C 9、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 A.冰屋 B.窑洞 C.高脚屋 D.平顶房 10.世界上海陆面积比例是: A.各占一半 B.2/3陆地 C.1/4海洋 D.三分陆地七分海洋11.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台风的是: A. B. C. D. 12、下列句子中,属于描述气候的是( ) A.阴雨连绵 B.冬寒夏凉 C.风和日丽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来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期末试题

人教版(2016)七年级地理上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是() A.国家面积的大小 B.国家人口的多少 C.人口受教育的水平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你认为应该()?A.北极点上 B.南极点上 C.赤道和本初子午线的交点上D.赤道和180°经线的交点上 3.我们身边很多现象,如果你留意的话,就会发现它们是有规律的,比如一天内教学楼影子长度的变化.下面是早上-正午-下午影子的变化,正确的是() A.短→长→短 B.长→短→长 C.长→再长→更长D.短→再短→更短 4.读如图的经纬网图,判断甲地的半球位置() A.北半球东半球B.北半球西半球?C.南半球东半 球 D.南半球西半球 5.如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说法正确的是() ?A.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 B.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C.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280米D.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 6.如图所示,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800米 B.1 300米 C.300 米 D.500米 7.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A. B.C. D.

8.关于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B.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印度洋?C.全球海陆分布均匀 D.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非洲大陆 9.宇航员说,地球看上去更像个水球,因为海陆面积是( ) A.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各占1 2 C.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3 为海洋 4 10.陆地主要集中在() A.北半球和西半球B.北半球和东半球 C.南半球和西半球D.南半球和东半球 11.由世界海陆分布图可以看出( ) A.陆地全部集中在北半球? B.地球表面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 C.南极地区是海洋,北极地区是陆地 D.赤道依次穿过南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 12.下列关于沧海桑田变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地质时期这里曾经是海洋 B.人类活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C.东海海底的古河流遗迹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D.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13.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序号①是太平洋B.大洲②非洲 C.④是大洋洲 D.④与⑤两洲之间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14. 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0.5~1.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这种现象的产生是() A.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 B.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结果? C.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 D.海浪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15.关于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洲A和大洲B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B.图中A大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 C.大洲A和大洲B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 D.大洲B和大洲D的分界线是地中海 如图为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doc

七年级地理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各小题中均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字母代号填入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50分) 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主要原因是: ①跨纬度最广②跨区域最广③周围被大面积海洋包围④东西距离最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亚洲地势的主要特点是: A.中部低,四周高 B.中部高,四周低 C.东部高,西部低 D.东部低,西部高 3.亚洲有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 A.阿拉伯半岛 B.印度半岛 C.中南半岛 D.朝鲜半岛 4.目前,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 拉丁美洲 5.日本传统服装是: A.旗袍 B.西服 C.牛仔服 D.和服 6.濒临亚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C.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D.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 7.发展中国家基础薄弱的是: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旅游业 8.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是: A.亚洲西部 B.亚洲中部 C.亚洲东部 D.亚洲北部 9.下列国家,属于东南亚内陆国的是: A.老挝 B.新加坡 C.马来西亚 D.印度尼西亚 10.人口增长过快导致: A.粮食增长快 B.粮食不足 C.工业发展快 D。环境得到改善 11.现阶段,西亚波斯湾沿岸各国经济发展主要以: A.出口石油为主 B.发展沙漠旅游业 C.开发海洋资源 D.发展农业为主 12.下列河流,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河”的是: A.伏尔加河 B.叶尼塞河 C.鄂比河 D.勒拿河 13.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十分寒冷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 B.森林面积大 C.纬度高 D.受海洋影响小 14.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是 A.伊尔库茨克 B符拉迪沃斯托克 C.圣彼得堡 D库尔斯克 15.下列地区,地形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特点的是 A.中南半岛 B.日本群岛 C.印度半岛 D.马来群岛 16.下列不是日本主要海外投资对象的是 A.美国 B.南亚 C. 东亚 D.东欧 17.国际上将俄罗斯划分为欧洲国家,原因是 A.大部分领土在欧洲 B.大部分人口、首都、经济和文化中心在欧洲 C.居民都是白种人 D.经济发达 18.日本四大岛屿中,面积最大的是

地理湘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第3章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6小题) 1.下列地区人口分布最稠密的是() A.北美洲西部B.欧洲北部C.南美洲南部D.亚洲东部 2.下列四个地区中,人口稀疏的是() ①西西伯利亚平原②恒河平原③亚马孙平原④西欧平原.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下列地区中,人口最稀疏的是() A.亚洲南部B.欧洲西部C.极地地区D.北美洲东部4.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发达国家人口密度大于发展中国家 C.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人口稀少 D.所有国家都存在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5.亚洲东部的人种主要是() A.白色人种B.黑色人种C.黄色人种D.混血人种 6.下列地区中,人口稠密的是() A.中低纬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 B.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C.气候过于温热的雨林地区 D.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7.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A.亚洲东部和南部B.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C.非洲中部和南部D.非洲北部、亚洲西部 8.由“人口分布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如图)可知,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A.北半球中、低纬度B.南半球中、高纬度 C.南半球中、低纬度D.北半球中、高纬度 9.下列地区中人口比较稀疏的是() A.密西西比河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尼罗河沿岸平原D.亚马孙平原 10.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是() A.极圈地区B.沙漠地区 C.雨林地区D.中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11.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分布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海平原区,台风频繁,人口稀疏 B.西欧平原区,季风温和,人口稠密 C.热带雨林区,环境恶劣,人口稀疏 D.高山高原区,资源丰富,人口稠密 12.如图中的阴影表示亚欧大陆的人口密集区,对它们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分布在中高纬度 B.都分布在河流稀少的地方 C.都分布在平原地区 D.都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地区 13.下列平原地区人口分布最为稠密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B.亚马孙平原地区 C.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区D.澳大利亚中部平原地区 14.下列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A.北美洲北部B.北非C.南美洲南部D.西欧 15.读“北半球人口分布”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初一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初一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导语】这篇关于初一地理期末考试试题的文章,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字母代号填入下表中。选对一小题得2.5分,本大题共50分) 2015年12月27日腾讯新闻:近日受持续降温影响,黄河壶口瀑布现冰挂美景,彩虹蓝天作伴如仙境,壶口位于36.20N, 110.50E。据此及相关知识回答1~2题。 1.黄河壶口瀑布所处的半球是 A.北半球、西半球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 2.壶口此次冰挂美景出现时,湘潭正值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下列是四位同学对一日天气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A.四季如春B.长冬无夏 C.终年炎热D.电闪雷鸣 4.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为因素 5.湘潭1月10日的天气是:1℃-9℃,多雨,对应的天气符号是 ABCD 6.右图中, A点的地理坐标正确的是 A.北纬60°东经30° B.南纬60°西经30° C.北纬60°西经30° D.南纬60°东经30° 7.我俩把地球分成了东、西两个半球,“我俩”指 A.20°E和160°WB.0°和l80°C.20°W和160°WD.20°W 和160°E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陆地分布集中,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南半球陆地面积比北半球陆地面积大 D.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9.右图中的民居建筑特色反映的自然环境是 A.炎热干旱的沙漠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14分) 1.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大致是() 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B、各占二分之一 C、海洋占三分之二 D、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2.下列大洲,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 A、南极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3.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是() A、亚洲 B、大洋洲 C、非洲 D、欧洲 4.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A、白令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黑海 5.三面临水,一面邻陆的陆地称为() A、大陆 B、大洲 C、半岛 D、鸟屿 6、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连线,错误的是() A、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的化石——地壳抬升 B、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断裂下沉 C、非洲的西部海岩与南美洲东部海岸轮廓相似——板块断裂 D、地中海将会不断扩张——成为新的海洋 7、下列观点不符合板块学说的是() A、地球表层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B、六大板块在不断运动着

C、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稳定 D、火山、地震多集中在板块交界地带 8.世界上火山、地震最频繁的地区分布在() A、环太平洋地带 B、亚洲内部 C、北冰洋沿岸 D、非洲 9.一天中陆地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A、中午12点 B、子夜 C、午后2点 D、日出前后 10.“一山有四季”所包含的地理原理是() A、不同纬度气温不同 B、同一纬度的海陆气温不同 C、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D、南方气温比北方的高 11.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最好措施是() A、不使用煤、石油、天然气 B、开发新型能源,控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C、多种粮食作物 D、人口大增 12.小莉今年已经12岁了,可她还没见过下雪,她的家绝不可能在下列哪个城市。() A、哈尔滨 B、广州 C、深圳 D、海南岛的海口 13.下面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就是指降雨 B、有雨必定有云,有云就会有雨 C、降水与人们的生活关系不大 D、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

初一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带答案)

七年级下地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题后括号内。每题选对得2分,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亚洲第一长河是() A.长江B.黄河C.湄公河D.印度河 2.亚洲季风气候区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不同年份冬季风的强弱不同B.不同年份夏季风的强弱不同 C.纬度位置的影响D.地形的影响 3.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C.南美洲D.大洋洲 4.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A.中国B.印度 C.印度尼西亚D.巴基斯坦 5.下列国家中,依靠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世界上富裕国家的是()A.印度B.巴基斯坦C.日本D.沙特阿拉伯 6.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A.越南B.泰国C.老挝D.柬埔寨 7.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是() A.泰国B.越南C.缅甸D.柬埔寨 8.中东地区最丰富和最缺乏的自然资源分别是() A.铁矿和石油B.石油和水资源 C.水资源和煤炭D.煤炭和天然气

9.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它的开通沟通了() A.红海和阿拉伯海B.红海和地中海 C.地中海和黑海D.阿拉伯海和黑海 10.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是() A.中东地区B.拉丁美洲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D.北部非洲 11.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的国家是() A.尼日利亚B.埃塞俄比亚 C.南非D.科特迪瓦 12.下列旅游景点与其所在国家的组合,正确的是() A.埃菲尔铁塔——法国B.凯旋门——英国 C.斗兽场——西班牙D.水城威尼斯——荷兰 13.南极地区现已查明的矿产资源中,最可观的是() A.石油和天然气资源B.天然气和铜矿资源 C.铝土和石油资源D.铁矿和煤炭资源 14.日本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15.关于日本工业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本州岛北部 B.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日本海沿岸 C.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国土两端 D.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测试题 1.天气现象的重要特点是( ) A.持续时间长 B.变化小 C.变化大 D.表现为严寒 2.下列几句话,描述天气的是( ) A.夏季高温多雨 B.四季如春 C.全年干燥少雨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句话说明受降水影响的是( ) A.日常生活 B.交通出行 C.农业生产 D.工业生产 4.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 ) A.陆地 B.森林 C.平原 D.草地 5.据气象台预报,某地元月15日,白天到夜里有中雪,西北风3~4级,最高气温4 ℃,最低气温-5 ℃。下列天气符号,能正确表示此天气预报内容的是( ) A. -5 ℃~4℃ B. -5 ℃~4℃ C. -5 ℃~4℃

D. -5 ℃~4℃ 6.当人们在室外遇到雷雨天气时,为了避免伤害,合理的做法是( ) A.紧靠大树站立 B.快速大步奔跑 C.双脚合拢蹲下 D.迅速爬到树上 7.下列选项中,关于空气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质量与气温高低有关 B.空气质量与空气中污染物的数量有关 C.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 D.空气质量受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 8.我国为了加强对大气进行环境监测,每天发布空气质量日报,其主要评价指标是( ) A.空气污染指数 B.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空气的含氧量 D.空气的能见度 9.下列有关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纬度地区,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 B.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小;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C.一般情况,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 D.年平均气温20℃以上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之间 10.根据右图中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M地为北半球的冬季 B.M地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C.此时M地为北半球的夏季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一、选择题(请把每小题唯一的正确答案填在表格内,每小题2分,) 1、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动中心相同 B、转动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C、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变化 D、自转和公转分开单独进行 2、有关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脊,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B、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C、陡坡,等高线稀疏 D、缓坡,等高线密集 3、下列有关世界降水量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赤道地区终年高温,气流上升冷却,易成云致雨,故降水多 B、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降水多于东部 C、两极地区降水较多 D、中纬度地区,内陆降水多于沿海 4、地球上最炎热的大陆是 A、亚欧大陆 B、南美大陆 C、非洲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5、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低纬度 B、位于高纬度 C、海拨高 D、降水丰富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因素 B、地形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 7、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是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8、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可用下列哪一项表示 A、人口数量 B、人口增长数量 C、人口密度 D、人口自然增长率 9、某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20个婴儿,死亡10人,那么这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10‰ B、20‰ C、5‰ D、30‰ 10、下列不属于人口密集地区的是 A、亚洲东部 B、欧洲西部 C、北美洲北部 D、北美洲东南部 11、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会产生 A、就业机会增加 B、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1、在某电视台举行的一档“地理知识竞赛”节目中,观众对其中几道题目作出了以下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A、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B、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曾母暗沙 D、中国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 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纪念日,胡锦涛主席亲赴澳门参加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祝愿澳门和祖国的明天更美好!据此回答2—3题:2、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指()。A、省、市、县B、中央、省、县 C、省、县、乡 D、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3、与澳门行政级别相同的城市是()。A、哈尔滨B、台北C、昆明D、香港 国家统计局09年2月26日发布的人口报告显示,20XX年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28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5.7℅,男性占总人口的51.5℅。全年出生人口出生率为12.14‰;死亡率为7.06‰。根据以上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4—6题: 4、从以上资料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我国城镇人口多于乡村人口 B、我国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C、我国的人口总数正逐渐减少 D、我国的人口总数已达最高峰 5、人口数量过多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①资源紧缺②劳动力不足③环境破坏④就业压力大⑤住房困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6、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是()。 A、秦岭——淮河 B、黑河——腾冲 C、长城沿线 D、0℃等温线 7、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共有56个民族 B、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C、各民族均匀分布 D、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 读我国沿“北纬30°地形剖面图”,回答8—10题: 8、图中反映出的我国地势特征是()。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中部高,四周地 D、北高南低 9、图中,数字①所在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 C、柴达木盆地 D、黄土高原 10、从图可知,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A、山地和高原 B、盆地和高原 C、平原和丘陵 D、平原和盆地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的复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同学们要准备一些期末考试卷来练习。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七年级地理上册的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1、当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20时第29界夏季奥运会正式开幕的时候,美国纽约的时间是【】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D、子夜 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回答2~4题 2、春天,地球转到什么位置,昼夜均分【】 A、Q1 B、Q2 C 、Q3 D、Q4 3、在常州的你,中午影子最短的那天,地球公转至下列位置中的【】 A、Q1 B、Q2 C 、Q3 D、Q4 4、若你想选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则需等地球公转至【】 A、Q1 B、Q2 C 、Q3 D、Q4 5、在下面的A、B、C、D四幅,哪幅的M点位置同时符合①西半球②南半球③低纬度三个条件? 【】 6、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是【】

A、0 纬度 B、30 纬度 C、90 纬度 D、60 纬度 7、下列各组地名中,均为大洲分界线的是【】 A.京杭运河、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 C.乌拉尔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D.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8、按世界六大板块的划分,阿拉伯半岛属于【】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 9、量得地上的上距离是4厘米,比例尺足1:4 000 000,实地距离是 A、10千米 B、1 600 000千米 C、160千米 D、16千米 10、李茜茜去市恐龙园玩,应选择【】 A、江苏省政区 B、常州市交通 C、中国政区 D、世界地 11、下数字代号表示半岛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印度洋 D、大西洋 13、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子夜 B、日出 C、正午 D、约正午后2小时 14、在六大板块中以海洋为主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南极板块 D、太平洋板块 15、近日,菲律宾马荣火山再次喷发,该地区多火山的原因是【】 A、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初一地理试题及答案.doc

初一地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空1.5分,共60分,答案请填在后面的表格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世界上面积的湖泊是( ) A、里海 B、贝加尔湖 C、死海 D、咸海 2、世界上的内陆国是 A、蒙古 B、阿富汗 C、哈萨克斯坦 D、沙特阿拉伯 3、关于西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死海湖面是陆地表面最低点 B、西亚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C、气候以地中海气候为主 D、有世界的沙漠 4、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的地区是( ) A、南亚 B、西亚 C、拉美 D、西欧 5、椰枣是西亚哪个国家的特产 A、阿富汗 B、土耳其 C、伊朗 D、伊拉克 6、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看作圣城的是( ) A、麦加 B、耶路撒冷 C、麦地那 D、利雅得 7、西亚面积的国家是( ) A、沙特阿拉伯 B、伊朗 C、土耳其 D、伊拉克、 8、关于埃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跨亚非两洲的国家 B、尼罗河是世界上第二长河 C、亚历山大是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

D、是世界上出口石油最多的国家 9、世界上出产铝土最多的国家是( ) A、南非 B、赞比亚 C、科特迪瓦 D、几内亚 10、卡拉库姆沙漠分布在( ) A、西亚 B、中亚 C、北非 D、南亚 11、俄罗斯最主要的内河航道是( ) A、伏尔加河 B、勒拿河 C、鄂毕河 D、叶尼寒河 12、下面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的工业区是( ) A、鲁尔区 B、巴黎盆地工业区 C、以伦敦为中心的工业区 D、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13、欧洲和北亚大陆上分布面积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极地气候 14、注入北海的河流是( ) A、塞纳河 B、罗纳河 C、莱茵河 D、泰晤士河 15、下列半岛中纬度的是( ) A、伊比利亚半岛 B、亚平宁半岛 C、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D、巴尔干半岛 16、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罗斯 17、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 A、多瑙河 B、莱茵河 C、塞纳河 D、伏尔加河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67515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地理试卷 (满分:50 考试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30分) 1、风车、郁金香与下列哪个国家有关() A、日本 B、荷兰 C、西班牙 D、巴西 2、一天中最高气温应出现于() A、日出前后 B、正午时分 C、日落前后 D、午后2时 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刚果盆地 D、吐鲁番盆地 4、太阳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南界线是()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极圈 5、巴拿马运河沟通的两个大洋是() A、太平洋、大西洋 B、大西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 D、太平洋、北冰洋 6、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其中的原因有() A、利于观察夜景 B、降水少,屋顶是平的,方便住宿且晚上较凉爽 C、气温高,这样凉爽 D、为了避免大型野生动物的侵袭 7、世界上分布最广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分别是() A、英语、汉语 B、汉语、法语 C、汉语、英语 D、法语、日语 8、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 A、台湾岛 B、格陵兰岛 C、马达加斯加岛 D、海南岛 9、南北极圈位于() A、高纬度 B、中纬度 C、低纬度 D、中、高纬度分界线 10、放暑假时,下列描述符合你家乡实际的是()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全是白天 1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是最长的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0°和180°经线 C、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 D、所有的纬线长度都相等 1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下列哪个大洋还在不断扩张?()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13、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道教 14、与地球自转有关的自然现象是() A、极昼、极夜 B、四季更替 C、昼夜更替 D、昼夜长短变化 15、下列地区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拉丁美洲 B、非洲 C、欧洲 D、亚洲 16、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高线上的数值表示的是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B、等高线的数值越大,表示海拔越低 C、等高线呈封闭曲线表示的是山顶 D、等高线相交的地方表示的是鞍部 17、下列对五种陆地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面广阔平坦的只有平原 B、地面连绵起伏的只有山地 C、高原和丘陵相对高度都比较小,但海拔差异大 D、盆地是周围高、中间低的地形 18、关于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大 B、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 C、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一定导致人口的下降 D、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人口总量一定大 19、下列关于人种体貌特征与环境的关系,正确的是() A、人种体貌特征是天生的,与环境无关 B、白色人种多分布在较热的地方,因为白色可以反射阳光

七年级下册地理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试卷及答案【篇一: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txt>一.选择题(共4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题 后括号内。每题选对得2分,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亚洲第一长河是() a.长江b.黄河 c.湄公河 d.印度河 2.亚洲季风气候区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不同年份冬季风的强弱不同b.不同年份夏季风的强弱不同 c.纬度位置的影响 d.地形的影响 3.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4.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a.中国 b.印度 c.印度尼西亚d.巴基斯坦 5.下列国家中,依靠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世界上富裕国家的是 a.印度b.巴基斯坦c.日本d.沙特阿拉伯 6.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a.越南b.泰国 c.老挝d.柬埔寨 7.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是() a.泰国b.越南 c.缅甸d.柬埔寨 8.中东地区最丰富和最缺乏的自然资源分别是() a.铁矿和石油b.石油和水资源 c.水资源和煤炭d.煤炭和天然气 9.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它的开通沟通了() a.红海和阿拉伯海 b.红海和地中海 c.地中海和黑海d.阿拉伯海和黑海 10.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是() a.中东地区 b.拉丁美洲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d.北部非洲 11.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的国家是() a.尼日利亚 b.埃塞俄比亚 )(

c.南非 d.科特迪瓦 12.下列旅游景点与其所在国家的组合,正确的是() a.埃菲尔铁塔——法国 b.凯旋门——英国 c.斗兽场——西班牙 d.水城威尼斯——荷兰 13.南极地区现已查明的矿产资源中,最可观的是() a.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b.天然气和铜矿资源 c.铝土和石油资源 d.铁矿和煤炭资源 14.日本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15.关于日本工业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本州岛北部 b.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日本海沿岸 c.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国土两端 d.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 16.关于俄罗斯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平原面积广大 c.平原、高原面积广大 d.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17.俄罗斯的工业主要集中在() a.欧洲部分 b.亚洲部分c.乌拉尔山区 d.西西伯利亚平原 18.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a.莫斯科工业区b.圣彼得堡工业区 c.乌拉尔工业区d.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19.澳大利亚出口的农牧产品主要有() a.大豆、小麦、羊毛 b.羊毛、牛肉、小麦 c.棉花、小麦、牛肉 d.大豆、小麦、牛肉 20.澳大利亚出口的矿产品中,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的是() a.铝土和金刚石b.煤炭和铁矿石 c.铁矿石和锰矿d.石油和天然气 二.填空题(共10分) 21.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 线是 。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综合测试题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综合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埃及的耕地、人口的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 A.地中海沿岸 B.红海沿岸 C.尼罗河沿岸平原 D.尼罗河三角洲 2.日本是个火山、地震频繁发生的国家,主要是因为它处于() A.地中海地震带 B.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C.环太平洋地震带 D.大西洋地震带 3.俄罗斯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 A.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 B.公路和管道运输为主 C.铁路和航空运输为主 D.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 4.美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第一位的有() A.玉米、大豆、棉花 B.稻米、小麦、棉花 C.肉类、小麦、玉米 D.鸡蛋、牛奶、大豆 5.目前在美洲已建成的水电站中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 A.阿斯旺电站 B.三峡电站 C.伊泰普电站 D.葛洲坝电站 6.澳大利亚的地形可以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具体是() A.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 B.东部—山地中部—高原西部—平原 C.东部—高原中部—平原西部—山地 D.东部—平原中部—山地西部—高原7.日本工业城市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A.北九州、神户、名古屋、东京 B.广岛、长崎、横滨、东京 C.大阪、北九州、东京、名古屋 D.神户、长崎、名古屋、横滨 8、中国与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相比,相似的有() A.主要平原分布在东部沿海 B.主要山脉走向相同 C.降水都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D.主要河流流向相同 9.巴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的矿产是() A.铁矿 B.金矿 C.煤矿 D.石油 10.关于日本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十分发达,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 B.工业原料和燃料主要从国外进口 C.工业制成品大量出口 D.建立了许多海外生产与销售基地,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非洲、南美洲 11.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是() A.迈阿密 B.休斯敦 C.旧金山 D.洛杉矶 12.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是() A.里约热内卢 B.巴西利亚 C.圣保罗 D.萨尔瓦多 13.下列有关埃及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埃及是地跨亚、非两大洲的亚洲国家 B.亚历山大是埃及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城市 C.传统出口商品是石油

七年级上册地理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检测试题一、选择题(14分) 1.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大致是( A ) 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B、各占二分之一 C、海洋占三分之二 D、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2.下列大洲,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 A ) A、南极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3.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是() A、亚洲 B、大洋洲 C、非洲 D、欧洲 4.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A、白令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黑海 5.三面临水,一面邻陆的陆地称为() A、大陆 B、大洲 C、半岛 D、鸟屿 6、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连线,错误的是() A、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的化石——地壳抬升 B、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断裂下沉 C、非洲的西部海岩与南美洲东部海岸轮廓相似——板块断裂 D、地中海将会不断扩张——成为新的海洋 7、下列观点不符合板块学说的是() A、地球表层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B、六大板块在不断运动着

C、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稳定 D、火山、地震多集中在板块交界地带 8.世界上火山、地震最频繁的地区分布在() A、环太平洋地带 B、亚洲内部 C、北冰洋沿岸 D、非洲 9.一天中陆地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A、中午12点 B、子夜 C、午后2点 D、日出前后 10.“一山有四季”所包含的地理原理是() A、不同纬度气温不同 B、同一纬度的海陆气温不同 C、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D、南方气温比北方的高 11.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最好措施是() A、不使用煤、石油、天然气 B、开发新型能源,控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C、多种粮食作物 D、人口大增 12.小莉今年已经12岁了,可她还没见过下雪,她的家绝不可能在下列哪个城市。()A、哈尔滨B、广州C、深圳D、海南岛的海口 13.下面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就是指降雨 B、有雨必定有云,有云就会有雨 C、降水与人们的生活关系不大 D、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 14.武夷山的主峰黄岗山的海拔为2158米,当其山麓地带海拔为358米的黄地温度为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导语】以下是为您整理的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1、(1—22题,每小题3分)你认为下列现象与天气没有关系的是() A今天天气真好,天空蓝极了B北京的动机,天寒地冻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今天新闻里说南方地区会有小雨 2、卫星云图中,白色表示是的() A陆地B海洋C河流D云区 3、如你是一名天气预报员,你做出预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前几天的天气状况B当时的天气状况C各种天气图表D附近地区的天气 4、一活动小组在某山山脚测得的温度为22℃,山顶为16℃,请你说说该山的相对高度为() A1000米B3666米C2000米D600米 5、知道一天中气温出现的时间吗?() A日出前后B2时左右C12时左右D午后2时左右

6、你知道x疆降水稀少的原因吗?() A纬度高气温低B深居内陆,距海远C海拔高,海风吹不到D距海近 7、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量多于东岸 B赤道地区气温高,空气上升,故降水多 C两极地区地面潮湿,降水较多 D中纬度地区,内陆降水多于沿海地区 8、我们都知道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你知道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A降雪B冰雹C降雨D下雾 9、赤道附近全年都多雨有些地方甚至每天都要下一场雨,你知道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 10、非洲峰——乞力马扎罗山是的“赤道雪山”,在20世纪初,有许多欧洲人不相信他的存在,你知道导致其顶部出现积雪的原因吗?()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势因素D洋流因素 11、《晏子使楚》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古代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有这样一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你认为产生这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考试题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考试题 一、选择题:(45分,每小题1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写在下表中。 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0°E、160°W B.20°W、160°E C.0°、180°W D.90°E、90°W 2.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用数字式比例尺表示是 A.1∶10000000 B.1∶100 C.1∶1000000 D.1∶100000 3.关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背风坡高B.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背风坡低C.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少D.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多 4.造成地球日益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日益增大B.地震日益增多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日益增大D.大气中尘埃日益增多 5.一天当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A.正午B.正午后的任一时刻C.正午前后12时D.正午过后的2时左右 6.下列地区人口稠密的是 A.热带雨林地区B.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C.高纬度严寒地区D.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7.下列国家中,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A.印度B.英国C.美国D.日本 8.联合国总部设在 A.瑞士的日内瓦B.英国的伦敦C.美国的纽约D.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9.肤色、眼色都很浅,头发天生就是波浪状,鼻梁高、体毛较多的人种是 A.白色人种B.黄色人种C.黑色人种D.棕色人种 10.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喇嘛教 11.地球上四大洋中,面积第二大的是 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 1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 A.亚洲B.北美洲C.南美洲D.南极洲 13.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三教的圣城是 A.麦加B.巴格达C.耶路撒冷D.大马士革 14.居民使用英语,大多属于白色人种的发达国家是 A.俄罗斯B.法国C.美国D.巴西 15.成为亚洲与非洲分界线的是 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C.白令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单元测试题

第三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叙述中,属于气候的是() A.今天时有小雨 B.今天最高气温为34 ℃ C.明天晴转多云 D.海南岛长夏无冬 2.[邵阳中考]下列人类活动,哪一项与天气最适宜() ——户外运动 晾晒衣服 C.——播种小麦 高空作业 下表是2019年12月22日的天气预报,读下表完成3~4题。

3.12月22日,北京的气温日较差是() A.0 ℃B.12 ℃ C.36 ℃D.-12 ℃ 4.判断12月22日北京最高温可能出现的时间是() A.2时左右B.8时左右 C.14时左右D.20时左右 读图3-Z-5,回答5~7题。 图1 5.甲处的年平均气温为() A.5 ℃B.10 ℃ C.15 ℃D.20 ℃ 6.图示地区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 A.由南向北递增B.由南向北递减 C.由南向北先减后增D.由南向北先增后减 7.影响上述气温分布总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D.人类活动 8.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①处气温为22 ℃,仅考虑海拔因素,山峰甲处气温() 图2 A.低于18.4 ℃ B.在18.4 ℃—19 ℃之间 C.等于19 ℃ D.高于19 ℃ 9.下列有关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气温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拔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 C.北半球的等温线比南半球弯曲 D.同纬度的不同地点气温完全相同 10.下图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图3 A.①B.② C.③D.④

11.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③回归线附近降水都少℃沿海地区降水都多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绵阳中考]下图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12~13题。 图4 12.甲、乙两地中() A.冬季气温甲地低于乙地 B.年温差甲地小于乙地 C.甲地降水集中于夏季 D.乙地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13.甲、乙两地位于() A.热带地区B.温带地区 C.寒带地区D.高山地区 14.下面三个大洲的轮廓图中,加点地区的气候类型均为() 图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