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知识:霍乱猩红热等

传染病知识:霍乱猩红热等
传染病知识:霍乱猩红热等

总论:

1、预防肠道传染病“三管一灭”,下列何者错误:

A 灭苍蝇

B 管理粪便

C 管理水源

D 管理饮食

E 预防接种

2、接触病毒性肝炎患者后,常用于浸泡的消毒液为:

A 3%来苏尔

B 70%酒精

C 0.3%过氧乙酸

D 0.1%新洁尔灭

E 高锰酸钾溶液

3、下列何者不属于需立即报告的传染病:

A 鼠疫

B 霍乱

C 艾滋病

D 肺炭疽

E 伤寒

4、隐性感染的主要意义:

A 轻型病人增加

B 显性感染减少

C 带菌状态减少

D 潜在性感染增加

E 免疫人群扩大

5、传染过程中,一般哪种情况较多:

A 病原体被清除

B 隐性感染

C 显性感染

D 潜在性感染

E 病原携带者

6、感染后的结局以下何种最常见:

A 病原体被清除

B 隐性感染

C 显性感染

D 潜在性感染

E 病原携带者

7、预防肠道传染病“三管一灭”,下列何者错误:

A 管理病人

B 管理粪便

C 管理水源

D 管理饮食

E 消灭苍蝇

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A 病原体

B 传染性

C 地方性、季节性

D 免疫性

E 易感性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A 有病原体

B 有传染性

C 有地方性、季节性

D 有免疫性

E 有易感性

2、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主导措施是:

A 治疗病人检出带菌者 C 隔离接触者D 切断传播途径 E 预防接种

10、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是:

A 二大类二十五种

B 二大类十八种 D 三大类二十四种 E 三大类三十九种

11、提示近期感染的免疫球蛋白:

A IgA

B IgM

C IgG

D Ig

E E IgD

1、预防传染病,保护易感者的关键措施是:

A 个人防护

B 预防接种

C 药物预防

D 改善营养

E 增强体质

12、病原体侵入人体,临床上不显示任何症状、体征,但可产生特异性免疫被称为:

A 病原体被清除

B 隐性感染C病原携带者D 显性感染 E 潜在性感染

12、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 病原体数量、毒力、侵入途径

C 病原体、人体、和它们所处环境

D 传染源、易感人群和外周环境

E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体因素

13、下列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

A 伤寒

B 菌痢C霍乱 D 病毒性肝炎 E 艾滋病

A.无传染性

B.具有免疫力

C.病毒无复制

D.注射过乙肝疫苗

E.传染性强

出血热

4、流行性出血热病变最严重的脏器:

A 心

B 肝

C 肾

D 垂体

E 脑

5、有关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病学认识,哪项错误:

A 多宿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B 多种途径传播

C 无明显流行季节高峰

D 隐性感染者少

E 病后有稳固免疫力

6、流行性出血热主要传染源:

A 病人

B 病毒携带者

C 猪

D 鼠

E 狗

7、流行性出血热的三大类症状指:

A 发热、出血、休克

B 发热、出血、肾功能不全

C 发热、休克、肾功能不全

D 休克、出血、肾功能不全

E 以上都不是

7、流行出血热早期休克是:

A 失血性

B 失血浆性

C 感染性

D 过敏性

E 心源性

8、何者不是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发热期常有的临床表现:

A 三红

B 三痛

C 球结膜水肿

D 休克

E 蛋白尿

8、流行性出血热原发性休克最主要的原因:

A 血浆外渗

B 大出血致血液浓缩

C 播散性血管凝血

D 继发感染

E 水盐失调致血容量下降

11、高血容量综合征常发生出血热病程何期:

A 发热期

B 低血压休克期

C 少尿期

D 多尿期

E 恢复期

1.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理变化以下列哪项为主:(E)

A.低血容量性休克 B.DIC C.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

D.急性肾功能衰竭 E.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和坏死

2.肾综合征出血热常见并发症除大出血外,应排除下列哪项:(C)

A.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B.继发性感染 C.肝功能衰竭

D.肺水肿 E.ARDS

3.下列哪一项检查对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诊断有帮助:(D)

A.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实验室证据 B.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明显升高

c.血尿素氮增高,二氧化碳结合率降低D.外周血发现异型淋巴细胞,突然出现大量蛋白尿E.肝素类物质增加

4.出血热患者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时的最佳治疗措施是:(A)

A.血液透析疗法 B.纠正酸中毒 C.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D.扩容E.免疫抑制剂

5.18岁,男,急起发病2日,于12月28日就诊,体温41℃,伴头痛,身痛,乏力,呕吐多次。体查:急性重病容,神清,颈软,胸前、腋下可见抓痕样条索状出血点,心肺正常,肝于肋下1.0cm,血象:血色素170g/L,白细胞36.2×109/L,中性粒细胞0.78,淋巴细胞O.22,血小板40×109/L,尿蛋白(+++),应考虑:(B)

A.急性肾小球肾炎B.流行性出血热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伤寒 E.钩端螺旋体病

C型题

问题6~7

A.流行性出血热 B.钩端螺旋体病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6.眼结合膜充血(C)

7.球结合膜水肿(A)

问题8~9

A.高血容量综合征 B.大出血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8.钩端螺旋体病(B)

9.流行性出血热(C)

K型题

10.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为:(ABCDE)

A.虫媒传播B.消化道传播 C.母婴传播D.接触传播E.呼吸道传播

11.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三痛症状为:(ADE)

A.头痛 B.腓肠肌痛 C.胸痛 D.眼眶痛 E.腰痛

12.关于出血热患者的透析疗法指征,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BCD)

A.尿毒症 B.高血钾 C.高血压,肺水肿

D.高血容量综合征 E.颅内出血

13.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期血象变化特征有:(ABCE)

A.可见异型淋巴细胞 B.白细胞总数增高

C.血小板降低 D.血红蛋白下降 E.中性粒细胞增高

狂犬病

6、被狂犬咬伤后,伤口处理方法何者错误:

A 尽量挤出伤口处污血

B 持续肥皂水冲洗30分钟

C 局部涂碘酒或酒精

D 伤口周围注射抗血清

E 无菌缝合包扎

9、何者不是狂犬病的典型症状:

A 高度兴奋

B 恐水怕风

C 流诞多汗

D 进行性昏迷

E 进行性瘫痪

3、目前国内使用狂犬疫苗为

A羊脑疫苗B沙鼠肾疫苗C地鼠肾疫苗D鸭胚疫苗E 人二倍体疫苗

9、狂犬病的确诊依据:A、明确的狂犬咬伤史B、典型的临床表现 C 脑组织查得内基氏小体D 血清抗体测定 E 以上都不是

10、狂犬病目前治疗采用:

A、病因治疗B对症治疗C 免疫治疗D抗病毒治疗 E 中医治疗

伤寒

1、伤寒玫瑰疹何者不符:

A 病程第6-7天开始出现

B 数目多在10个以下

C 暗红色压之不褪色

D 主要分布胸腹部

E 多在2-4天消失

2、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 肠出血

B 肠穿孔

C 中毒性心肌炎

D 中毒性肝炎

E 支气管肺炎

3、目前治疗伤寒首选药物

A 氯霉素

B SMZco

C 氟哌酸

D 丁胺卡那

E 头孢菌素

4、伤寒早期确诊依据为:

A 血培养

B 粪培养

C 尿培养

D 胆汁培养

E 肥达氏反应

5、下列化验何项对判断伤寒预后有意义:

A 白细胞计数

B 肥达氏反应

C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D 血小板计数

E 以上都不是

5、何者不是典型伤寒的临床特点:

A持续高热B相对缓脉 C 出疹性皮疹 D 肝脾肿大 E 白细胞减少

7、伤寒病人排菌量最多的时期是

A 起病后第1周

B 起病后第2—4周

C 起病前1周

D 起病后第5周E、起病后第6周

确诊某病人是否为伤寒最可靠的指标是:

A 伤寒接触史

B 皮肤玫瑰疹

C 血肥达氏反应阳性

D 血培养分离出伤寒杆菌

E 嗜酸性粒细胞消失

13.伤寒的主要传染源:

A、牛、羊、猪

B、病人和带菌者

C、黑线姬鼠

D、褐家鼠

14、伤寒和副伤寒主要的传播途径:()

A、水、食物、苍蝇、日常接触等

B、空气传播

C、血液传播

D、垂直传播和性传播

15、伤寒潜伏期一般为:()

A、1~3天

B、10~14天

C、14~17天

D、60~90天

16、副伤寒的潜伏期一般为:()

A、1~3天

B、7天

C、8~10天

D、60~90天

17、伤寒病人的传染性:()

A、只是在潜伏期有

B、只是在极期有

C、极期和恢复早期

D、传染性持续整个病程

18、人群对伤寒和副伤寒的易感性:()

A、只有儿童易感

B、只有老人易感

C、人群普遍易感

D、输血者易感

(二)判断题

1、伤寒和副伤寒是消化道传染病,因此无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是)

2、伤寒和副伤寒为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是)

菌痢

21、下列何项不是中毒性菌痢的临床特征:

A 多见于2-7岁儿童

B 起病急骤,突发高热

C 反复惊厥,迅速昏迷

D 可无肠道症状

E 大便常规无异常发现

10、中毒性菌痢主要病理变化:

A 严重吐泻导致脱水

B 代谢性酸中毒

C 电解质严重紊乱

D 急性微循环障碍

E DIC

11、细菌性痢疾与阿米巴痢疾的最重要的鉴别点:

A 毒血症状的轻重

B 腹部疼痛的部位

C 粪便的性状

D 里急后重

E 以上都不是

14、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变部位:

A 盲肠

B 升结肠

C 降结肠

D 直肠与乙状结肠

E 回肠末端

15、细菌性痢疾主要预防措施:

A 隔离接触者

B 治疗病人

C 检出带菌者

D 切断传播途径

E 预防接种

12、中毒型菌痢的病机可能是:

A 侵入细菌量多

B 细菌毒力强

C 机体对痢疾杆菌内毒素

产生的过敏反应 D 混合感染 E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11、痢疾杆菌能否致病主要在于:对肠粘膜上皮具有侵袭力

A 产毒素能力的大小

B 细菌数量多少

C 能否产生溶组织酶

D 能否侵袭粘膜

E 以上都不是

12、关于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何者错误:

A 传染源为病人、带菌者

B 生活接触是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

C 常有明显的冬春季流行高峰

D 发病以儿童最高

E 目前我国流行菌群以福氏为主

13、我国菌痢的常见致病菌

A 志贺氏痢疾杆菌

B 福氏痢疾杆菌

C 鲍氏痢疾杆菌

D 宋内氏痢疾杆菌

E 舒氏痢疾杆菌

14、确诊细菌性痢疾的依据:

A 粘液脓血便B镜检大量脓细胞 C 粪细菌培养D 乙状结肠镜检查 E x线钡剂灌肠检查

12、下列何项不是中毒性菌痢的临床特征:

A 多见于2-7岁儿童

B 大便常规无异常发现

C 起病急骤,突发高热、惊厥

D 可无肠道症状

E 短期内出现循环、呼吸衰竭

17、有关中毒性菌痢的特点不符的是:

A 起病急骤

B 早期休克

C 肠道症状少见

D 发病于肠毒素密切有关

E 可发生中枢性呼衰

霍乱

1、霍乱最主要的抢救措施:

A 抗菌

B 输液

C 强心

D 激素

E 升压药

A 黄水样大便、清水便

B 米泔水样便

C 粘液血便、粪便少

D 果酱样大便,有腥味

E 粘液脓血便

26、霍乱典型的大便:米泔水样便

27、霍乱常见的大便:黄水样大便、清水便

28、典型阿米巴痢疾的大便:果酱样大便,有腥味

11、关于霍乱腹泻下列何者不符:

A 先泻后吐

B 无痛性腹泻

C 有里急后重

D 大便无臭

E 特征性大便米泔样

13、典型霍乱腹泻下列何者不符:

A 常见为清水便

B 特征性米泔水样便

C 先泻后吐

D 无里急后重

E 便前腹痛

11、霍乱确诊依据是:

A 接触史

B 典型临床表现

C 严重脱水

D 大便常规

E 大便培养

7、霍乱最主要的抢救措施:

A 有效的抗菌治疗

B 补充液体及电解质

C 积极升压

D 快速对症止泻、吐

E 抗毒血清的应用

6、霍乱主要的致病物质:

A 内毒素

B 肠毒素

C 神经毒素

D 细胞毒素

E 溶血素

9、有关霍乱下列何者正确:

A 明显腹痛B先泻后吐 C 大便恶臭

D 有里急后重

E 常伴发热

9、霍乱疫区内接触者应严格检疫:

A 5日

B 7日

C 8日

D 3日

E 10日

13、霍乱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A 毒血症

B 大量失水

C 心衰

D 血浆外渗

E 酸中毒

疟疾

1、疟疾临床发作的机制是:

A 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增殖

B 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增殖

C 大量配子体

D 大量红细胞破裂,裂殖子及其代谢产物释放入血

E 大量疟色素

2、抗疟药中用于控制复发,中断传播的药物是:

A 氯化喹啉

B 伯氨喹啉

C 乙胺嘧啶

D 青蒿素

E 硫酸奎宁

3、疟疾确诊依据

A 严格的流行季节

B 典型的临床发作

C 严重的贫血、巨脾

D 试验性治疗显效

E 以上都不是

4、疟疾确诊依据

A 寒战高热、大汗

B 贫血

C 肝脾肿大

D 血中找到疟原虫

E 以上都不是

5、疟疾现症病人治疗首选药物:

A 氯喹

B 氯喹+伯氨喹宁

C 甲氟喹D乙胺嘧啶+伯氨喹宁 E 乙胺嘧啶

6、疟疾的抗复发治疗应采用:

A 氯喹+乙胺嘧啶

B 氯喹+ 伯氨喹啉

C 伯氨喹啉+乙胺嘧啶

D 奎宁+伯氨喹啉

E 甲氟+乙胺嘧啶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 答案

①有病原体: 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的病原体引起的,虽然目前还有一些传染病的病原体未被确定;②有传染性:传染病能通过某种途径传染给他人,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③有流行病学特征:在质的方面有外来性和地方性之分;在量的方面有散发、流行、大流行、爆发流行;可有季节性、地区性、不同人群(年龄、性别、职业等)的分布特征;④有感染后免疫:病后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感染后免疫在不同的传染病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有些感染后免疫可避免再次感染,有些则不能甚至导致再次感染时病情加重。

试述传染病感染过程中可能出现哪几种表现。

2. 答案

①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被非特异性免疫和/或特异性免疫所清除;②隐性感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及轻微的组织损伤,但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③显性感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④病原携带状态:病原体与机体处于共生状态。按病原体种类不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按发生时间不同分为健康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及潜伏期携带者,急性与慢性携带者;⑤潜伏性感染:病原体长期潜伏于机体某些部位,待机会成熟时(如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引起临床表现。

1、简述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典型表现有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主征,以及发热、低压,少尿、多尿与恢复期等五期临床过程。

3、简述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原则。

本期多始于6~8病日,血压上升,尿量锐减甚至发生尿闭。重者尿内出现膜状物或血尿,此期常有不同程度的尿毒症、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高钾、低钠及低钙血症等)的表现。伴有高血容量综合征者,脉搏充实有力,静脉怒张,有进行性高血压及血液稀释等。重者可伴发心衰、肺水肿及脑水肿。同时出血倾向加重,常见皮肤大片瘀斑及腔道出血等。本期一般持续2--5日,重者无尿长逾1周,本期轻重与少尿和氮质血症相平行。

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及内在环境平衡:

少尿期应注意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和水,电解质平衡,为肾脏病理损害的恢复创造一个有利的内环境。人被狂犬咬伤后的正确处理。

简述典型伤寒的主要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原则。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增生、坏死为主要病变。典型病例以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神情淡漠、脾大、玫瑰疹和血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和肠穿孔。

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分为下述四期。

1.初期:病程第一周。多数起病缓慢,发热,体温呈现阶梯样上升,5~7日高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战,出汗不多。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腹部不适等,病情逐渐加重。

2.极期:病程第2~3周。出现伤寒特有的症状和体征。①持续高热,热型主要为稽留热,少数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持续时间10~14天;②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明显,舌苔厚腻,腹部不适,

腹胀,可有便秘或腹泻,下腹有轻压痛;③心血管系统症状:相对缓脉和重脉;④神经系统症状:可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症患者可有谵妄,昏迷或脑膜刺激征(虚性脑膜炎);⑤肝脾大:多数患者有脾大,质软有压痛。部分有肝大,并发中毒性肝炎时,可出现肝功异常或黄疸;

⑥玫瑰疹:于病程第6天胸腹部皮肤可见压之退色的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4mm,一般在10个以下,分批出现,2~4日内消退。

3.缓解期:病程第3~4周,体温逐渐下降,症状渐减轻,食欲好转,腹胀消失,肝脾回缩。本期可出现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

4.恢复期:病程第5周,体温正常,症状消失,食欲恢复,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完全康复,但在体弱或原有慢性疾患者,其病程往往延长。[3]

试述伤寒的诊断依据。

血培养:程第1周阳性率最高(可达80%),以后逐渐下降,病程的任何阶段都可获得阳性结果。用玫瑰疹刮取物做培养也可获阳性结果。对已用抗生素的患者,可取血凝块做培养。

骨髓培养较血培养阳性率更高,可达90%以上,其阳性率受病程及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较小。肥达氏反应有辅助诊断

3、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类型为哪几型,典型菌痢的临床表现以及主要实验室检查。

1、普通型(典型)

(1)毒血症状:畏寒发热,全身不适

(2)肠道症状:

腹痛:便前加重、便后缓解,左下腹明显

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10~20次/日,有里急后重

体征:肠鸣音亢进,左下腹压痛

2、轻型

类似肠炎,症状轻,易漏诊、误诊。

3、中毒型

2~7岁儿童多见。全身症状重(以严重毒血症、休克、中毒性脑病为主)、肠道症状轻。

按其临床表现之不同分3型:

休克型 (周围循环衰竭型):主要表现为感染性休克。由于全身微血管痉挛,而有面色苍白、皮肤花斑、四肢肢端厥冷及紫绀,早期血压可正常,但亦可降低甚至测不出;脉搏细速甚至触不到。可伴有少尿或无尿及轻重不等之意识障碍,此型较常见。

(2) 脑型(呼吸衰竭型):此型较严重,病死率高,以严重脑症状为主,由于脑血管痉挛引起脑缺血、缺氧、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严重者可发生脑疝。表现为烦躁不安、嗜睡、昏迷及抽搐,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亦可出现呼吸异常及呼吸衰竭。

(3)混合型:具有以上两型的表现,为最凶险类型,病死率很高[2]。

重大传染病疫情是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的发病率水平的情况。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在短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具有共同临床表现病人,且病例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又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

我国尚未发现传染病是指埃博拉、猴痘、黄热病、人变异性克雅氏病等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已经发现,在我国尚未发现过的传染病。我国已消灭传染病是指天花、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

猩红热防控知识

猩红热防控知识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儿童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猩红热 猩红热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病学本病全年可发病,但以冬春为高峰,主要多见于5~15岁儿童。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由于本病毒不耐热、对干燥抵抗力弱,故间接接触传染可能性小。人群普遍易感,加之红疹毒素有5种血清型,无交叉免疫,故猩红热可再感染。 1.潜伏期一般为2~5天。起病急骤,早期以发热、咽痛、头痛、呕吐为主要症状。 2. 初起即发热,体温为38~40℃不等,伴有咽痛,影响吞咽或伴呕吐、全身不适等症状。咽部发红,扁桃体红肿,表面有白色渗出物,舌面光滑呈肉红色,乳头隆起,如同杨梅,故有“杨梅舌”之称。出疹期间继续发热,皮疹遍及全身后体温逐渐下降。 3.在起病12小时内出疹。皮疹先见于颈部、腋下、腹股沟处,很快全身都出疹,为细小猩红色丘疹,呈鸡皮样,皮疹密集,皮疹间呈一片红晕,用手指按压,可使红晕暂褪呈苍白色,松手后很快恢复原状;面部皮肤见红晕但不见皮疹,口唇四周皮肤苍白,肘、腹股沟等地方皮疹密集形成横纹线。皮疹消退后皮肤呈鳞片状脱皮,先由面部开始,依次为躯干、四肢。 猩红热的传染源 传染源——主要是猩红热病人及带菌者,B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其他感染病人也可视为传染源。 猩红热病人自发病前一日至出疹期传染性最强。 猩红热的传播途径 传播过程:病原体附在空气中灰尘或者飞沫上浮游一段时间,再经呼吸道进入身体。 病菌一般存在于猩红热病人或带菌者的鼻咽部,猩红热皮疹通过空气飞沫(说话、咳嗽、打喷嚏)直接传染。 也可由带菌的玩具、生活用品等间接传播,偶尔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牛奶或其他食物传播。

猩红热的护理常规

猩红热患者的护理常规 【概念】 猩红热是一种较常见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由于病中发有鲜红皮疹,密集处可以连成红一片,一望猩红,故有猩红热之称。又因为易在咽偌位出现红肿溃烂,故中医刘叫它“烂喉痧”或“烂喉丹痧”。本病流行季节多在春冬,受染以儿童为多,但成人亦有染病。 【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感染、毒血症有关。 2.皮肤粘膜完整性受损:与皮疹、脱皮有关。 3.潜在并发症:急性肾小球肾炎,与变态反应有关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消毒隔离 按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处理,呼吸道隔离。隔离期限为症状消退后1周或每天1次连续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有化脓性并发症者,应隔离至治愈为止。病房通风换气,每日3?4次,或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餐具、水杯煮沸15分钟可达消毒目的。病人鼻咽分泌物须以2%洗消净浸泡消毒。接触及护理病人应戴口罩。 2.饮食护理 急性期给予高热能饮食,并发肾炎者应进低盐饮食。红霉素应饭后服,或服前食用饼干、点心,可减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服送抗生素,不宜用茶水。给营养丰富的含大量维生素且易消化的流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质、半流质饮食,恢复期给软食,鼓励病人进食。供给充足的水分, 以利散热及排泄毒素。 二、 症状护理 发热护理:发热期卧床休息,并发心肌炎应绝对卧床休息。 避免接触其他传染病人,并做好一切生活护理,给予适当物理降温, 可头部冷敷、温水擦浴或遵医嘱服用解热镇痛剂,忌用冷水或酒精擦 浴。 口腔护理:口腔用温水或朵贝尔液含漱,每日4次。 皮肤护理:出疹期禁用肥皂水擦洗,大块脱皮不宜用手撕剥, 应让其自然脱落,或用消毒剪修剪,以免撕破发生感染。 三、 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有无心肌炎及肾炎等并发症。病程中,注意观察心率、 心律、血压变化及有无眼睑水肿、尿量减少、血尿等。 四、 健康宣教 1?居室应通风,尽量让患儿隔离独居,避免传染给别人,也可 防止其他感染。在急性期 要卧床休息,以免产生并发症。 要给予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且要易消化, 发热出疹时应让患儿多饮水。 注意口腔卫生,可用淡盐水漱口,一日3~4次 清除口鼻腔分泌 物,用青霉素软膏涂口唇和鼻腔。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 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 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霍乱病防治知识讲座

健康教育宣传栏 霍乱病防治专刊 一、什么是霍乱? 霍乱是霍乱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的特点,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两种甲类传病之一,也是《国际卫生检疫条例》规定国际检疫的三种传染病之一。 二、感染霍乱后有哪些症状? 大多数情况下,感染只能造成轻度腹泻或根本没有症状,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严重的一天腹泻十几次,感染霍乱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会引起严重脱水导致死亡。 三、什么人容易感染霍乱? 人群普遍易感,胃酸缺乏者尤其易感。 四、什么时候容易得霍乱? 我国的流行时间为3-11月份,6-9月份是流行高峰。 五、霍乱的潜伏期和传染期是多少? 潜伏期为数小时-五天,通常2-3天。粪便阳性期间有传染性,

通常至恢复后几天。偶有携带者传染期持续数月。对霍乱弧菌有效的抗菌药物可缩短传染期。 六、如何发现自己感染霍乱? 有腹泻症状,尤其是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应马上到医院就诊,并做霍乱弧菌的培养检查。与霍乱感染者一起就餐或密切接触的人也应采集粪便或肛拭检查,已确定是否感染。在霍乱疫区内或近日去过霍乱疫区,出现腹泻,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留粪便做霍乱细菌学检查。 七、感染霍乱后应如何做? 霍乱传染性很强,一旦发生感染霍乱,无论是轻型还是带菌者均应隔离治疗。霍乱症状消失,停服抗菌药物后,连续两天粪便培养未检出霍乱弧菌者才可以解除隔离。感染霍乱后,不接受隔离治疗,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的行为,另外病人和带菌者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采样、家里疫点的消毒等工作。 八、霍乱怎么传播? 霍乱是可以通过饮水或食用被霍乱弧菌传染而又未经消毒处理的水或食物和接触霍乱病人、带菌者排泄物污染的手和物品以及食用经苍蝇污染过的食物等途径传播。 九、公众如何预防霍乱? 预防霍乱的方法比较简单,主要是“把好一张口”预防病从

霍乱防治知识

霍乱防治知识 霍乱症状诊断治疗 概述 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仅有轻度腹泻;重者剧烈吐泻大量米泔水样排泄物,并引起严重脱水、酸硷失衡、周围循环衰竭及急.肾功能衰竭。 霍乱自古以来即在印度恒河三角洲呈地方.流行,1817~1923年百余年间发生过六次世界大流行。于1883年第五次大流行中,koch从埃及患者粪便中首次发现了霍乱弧菌。1905年Cotschlich在埃及西奈半岛EL-Tor检疫站从麦加朝圣者尸体分离出类似霍乱弧菌菌株,命名为EL—Tor弧菌,后将EL-Tor弧菌所致疾病称为副霍乱。由于两种弧菌的形态和血清学特.基本一样,临床表现及防治也完全相同,故1962年5月第十五届世界卫生大会决定将两者所致的疾病统称为霍乱。1820年该病传入我国,解放前每次世界大流行均波及我国,曾引起上百次大小流行,解放后几乎绝迹,但近年与国外交往频繁,极易从国外再度传入。 病原学 霍乱弧菌属于弧菌科弧菌属,依其生物学.状可分为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菌体短小,稍弯曲,革兰染色阴.,无芽胞和荚膜,长约1.5~2.0μm,宽0.3-0.4μm。菌体尾端有鞭毛,运动极为活泼,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呈流星样一闪而过,粪涂片呈鱼群排列。在硷.(Ph8.0~9.0)蛋白胨培养基上易于生长。 霍乱弧菌具有耐热的菌体(O)抗原和不耐热的鞭毛(H)抗原。根据菌体O 抗原的不同可分为至少78个血清群,古典型和埃尔托型均属O-1群霍乱弧菌,国际检疫的传染.病原,以检出O―1群为准。菌体抗原有A、B、C三种成份。A为O―1群的特异抗原;据菌体抗原成份又可分为三种血清型,即稻叶型(Inaba,原型,含AC),小川型(Ogawa,异型,含AB)和彦岛型(Hikojima,中间型,含ABC)。 古典型弧菌在外环境中存活力很有限,但埃尔托型抵抗力较强。一般在未经处理的河水、海水和井水中,埃尔托型可存活1~3周甚至更长时间。两者对热、干燥、直射日光和一般消毒剂都很敏感,加热100℃1~2分钟或日光下暴晒1~2小时即死亡,2漂白粉、0.25过氧乙酸溶液和1:500000高锰酸钾数分钟便可

猩红热的预防和护理

猩红热的预防和护理 一、什么是猩红热? 猩红热是一种由 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学龄儿童多发病。其临床特点为突然发热, 咽峡炎, 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后期明显的脱屑等。 二、患猩红热时有些什么表现? 猩红热潜伏期通常 2~ 4d, 潜伏期可无任何临床表现, 也可能有轻微乏力、精神萎靡、全身不适、咽喉不适等。典型临床表现包括: 急性咽峡炎(或扁桃体炎) , 猩红热皮疹。 临床表现过程分三个期: 1、前驱期:由于病原体已经在咽峡、扁桃体开始大量繁殖和毒素入血, 因而临床表现有发热、畏寒、全身不适、咽喉痛。部分患儿可有呕吐、腹痛, 甚至腹泻。此时患儿咽、扁桃体充血水肿, 甚至脓性渗出。舌苔增厚、舌乳突增生隆起(呈白杨梅舌) 。前驱期短,通常只有 1~ 2d,很快进入出疹期。 2、出疹期,:除前驱期症状和咽、扁桃体、舌面的体征更加突出严重外, 由于大量红疹毒素入血, 导致皮肤毛细血管中毒扩张,致使皮肤真皮层广泛充血发红, 患儿皮肤表现为: 广泛的弥漫性充血性斑疹, 疹间无正常皮肤,皮疹不高出皮面。发生皮疹的同时出现猩红热的典型体征: 杨梅舌、口周苍白圈、帕氏线、皮肤划痕征阳性。皮肤出现弥漫性充血性红斑疹同时, 由于有炎症细胞浸润和上皮细胞沿毛囊周围堆积, 高出皮面、红色、坚实像粟粒子样散布于充血性皮肤上称之为粟粒疹。猩红热皮疹出现后患儿感到皮肤剧烈瘙痒。 3、恢复期:经 3~ 5d 出疹期后, 咽部感染逐渐控制, 全身中毒症状逐渐好转,皮疹变暗, 体温渐正常,最后发生脱皮或脱屑。先出疹的地方,先退疹。病情越

重, 皮疹越重,最后的脱皮亦越重。由于躯干、四肢皮疹相对较多、较重, 这些部位又容易角化, 因此其脱皮较其他部位重。严重病例呈大块脱皮, 甚至出现手套样、袜套样脱皮。恢复期大约 1 周左右, 但脱皮或脱屑过程可持续 2~ 4 周。 三、孩子患病期间注意事项 1、出诊期皮肤瘙痒:不用肥皂等刺激皮肤, 可用温水轻轻擦洗, 不可抓挠; 疹退后, 皮肤脱屑, 可涂抹凡士林或液体石蜡,大片脱皮时用消毒剪刀剪去, 不可强行撕剥, 以免引起感染。同时注意口腔的清洁, 餐前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 口唇干裂者可涂些甘油。 2、给予营养丰富的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如咽痛时给予流质和半流质食物(稀饭、少油食物如粥、蛋汤、牛奶、碎菜等。发热时给予清淡饮食,并鼓励孩子多饮水, 以加速毒素的排出, 减少中毒性并发症的发生。 3、定时测量体温,注意小孩的尿量, 观察咽部有无肿痛,耳道有无流脓,孩子有无浮肿, 血尿,关节肿痛等。患儿在家休息 ,不要与其他儿童接近、隔离期限自发病之日起 ,不少于7 天。如有化脓性并发症者 ,应隔至炎症痊愈。 4、患儿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每天不少于 3 次 ,每次 1 5 分钟。患儿的痰、弃涕要吐或移在纸里烧掉。用过的脏手绢要用开水煮烫。日常用具可以暴晒 ,至少 3 0 分钟。食具煮沸消毒。患儿痊愈后 ,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玩具、家具要用消毒水擦洗一通 ,不能擦洗的,可在户外暴晒 1 小时 ~ 2 小时。

霍乱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霍乱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单位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 1、霍乱的传播途径:() A.水 B.食物 C.生活接触 D.苍蝇媒介 E.血液 2、确诊为霍乱后,除补液治疗外,尚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疗程一般需要多少天?() A.2 B.3 C.4 D.5 E.6 3、治疗O139血清型霍乱弧菌的抗菌药物是() A.链霉素 B.四环素 C.环丙沙星 D.SMZco E.多西环素 4、O1群霍乱弧菌A、B良种特异性抗原的血清型是() A.小川型 B.稻叶型 C.彦岛型 D.O139 5、霍乱的潜伏期一般是多长时间() A.1~7天 B.1~3天 C.2~14天 D.3~10天 6、霍乱病人脱水程度相当于体重的8%以上,属于哪一临床类 型()? A.轻型 B.中型 C.重型 D.爆发型 7、对霍乱患者应隔离治疗,至症状消失6天后,并隔日粪便 培养1次,连续几次致病菌阴性者可解除隔离?() A.1 B.2 C.3 D.4 8、我国霍乱的流行高峰一般在什么时候?() A.全年 B.5~11月 C.1~4月 D.7~10月

9、霍乱弧菌的主要致泻因子是() A.CT肠毒素 B.鞭毛 C.毒素共调节菌毛 D.血凝素 10、霍乱患者腹泻粪便为() A. 高渗性 B. 等渗性 C. 低渗性 D. 脓血便 二、是非题 1、霍乱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神经系统并发症。() 2、补液的原则是早期、快速、先糖后盐,先慢后快,适时补 碱,及时补钾。() 3、霍乱排菌期为1~5天。() 4、霍乱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 5、霍乱弧菌在水中存活的时间短于在食物中存活的时间。 () 6、霍乱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霍乱被列为《中华人民共 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的甲类传染病。() 7、霍乱弧菌对热、干燥、直射日光、酸及常用消毒剂都很敏 感。() 8、人群对霍乱弧菌普遍易感,且多为显性感染。() 9、霍乱感染后可终身免疫。() 10、血清学检查可作为霍乱的早期、快速诊断的依据。()

传染病护理

1.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疾病。() 2.有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点。() 3.皮疹的分布特点对某些传染病有重要的鉴别价值。() 4.每一个传染病可由多个病原体引起。() 5.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目前仍是引起死亡的主要疾病。() 6.任何传染病都有一定的传染性。() 7.以野生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疾病,属于地方性传染病。() 8.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9.母婴传播指病原体由胎盘方式给胎儿或婴儿。() 10.蠕虫病感染后一般不产生保护性免疫,因而往往产生重复感染。() 11.动物间的传染病,均可传给人类,引起严重传染病。() 12.空气、食物、土壤、用具均可成为某些疾病的传播途径。() 13.寄生虫病和虫媒传染病对自然条件的领域性多不明显。() 14.水痘的皮疹主要分布于躯干;天花的皮疹多分布于面部及四肢。() 15.传染病的护理诊断中有传播感染的危险与病原体排出有关。() 三、填空题 1.传染病具有传染的特殊性,所以在传染病的护理中要强调、等。 2.传染科护士不仅要有和,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3.传染病的4个基本特征为、、和。 4.流行过程的发生需要有3个基本条件:、和。 5.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包括、。 6.传染病的皮疹形态可分为、、和。 7.传染病护理评估包括、、。 8 .严密隔离适用的病有、、、、、 。 9.常用的化学消毒剂为、、、、、。 10.对传染病病人必须做到五早,即、、、、。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颁布实施时间是:() A.1989年9月1日B.1998年9月1日 C.1979年9月1日D.1989年10月1日E. 1989年8月1日 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A.有传染性、传播途径、免疫性 B.有病原体、流行性、传染性 C.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免疫性 D.有传染性、免疫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 E.有病原体、传染性、免疫性3.某传染病在一个较小范围内短时间突然出现大批同类病例,称为:() A. 流行 B大流行 C散发 D暴发 E以上都是 4.构成传染的最基本因素是:() A. 机体免疫状态 B. 病原体 C. 季节变化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试题.doc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 1、传染源的概念是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在体内生长、繁殖,然后排出体外,再经过 一定的途径,传染给其他人或动物,这些能将病原体播散到外界的人或动物就是传染源。 病人、病原携带者、被感染的人和动物均可成为传染源。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 A:带狂犬病毒的狗B:带甲型肝炎病毒但未发病的人 C、体内带有的蚊子D:肠道内有猪肉绦虫成虫的人 2、传染病流行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 A.有传染源,有能实现的传播途径,有易感性高的人群B.有病原体 C.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实现,人群易感性低D.有人群易感,即可流行3、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对象为( ) A.全市所有拖幼机构新生B.全市所有托幼机构及小学生转学的学生C.小学入学新生D.以上都是 4、预防性消毒是指( ) A.在疫源地进行最后一次的彻底消毒 B.对可能受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进行消毒 C.对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其所污染及其所污染特别物品进行的消毒 D.对已存在的原疫源地进行的消毒 5、以保护易感人群为主导措施的消化道传染病是( ) A.脊髓灰质炎 B.霍乱 C.阿米巴痢疾 D.细菊性痢疾 6、麻疹主要的传播方式是( ) A.经鼻咽部或眼结合膜侵入 B.经呼吸道传播 C.密切接触 D.母婴垂直 7、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 ) A.HIV B.AIDS C.HB D.HOB 二、填空题 1、法定传染病的种类原为35种,现为3类37种,增加了2种。乙类和丙类传染病也进行了一些调整。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5种,除了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等,新增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10种。对乙类传染病中、、,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2、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学校发生群体性疾病或者其它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5、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中要求做到五早:、、、、

霍乱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1)

霍乱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 1、霍乱的传播途径:() A.水 B.食物 C.生活接触 D.苍蝇媒介 E.血液 2、确诊为霍乱后,除补液治疗外,尚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疗程一般需要多少天?() A.2 B.3 C.4 D.5 E.6 3、治疗O139血清型霍乱弧菌的抗菌药物是() A.链霉素 B.四环素 C.环丙沙星 D.SMZco E.多西环素 4、O1群霍乱弧菌A、B良种特异性抗原的血清型是() A.小川型 B.稻叶型 C.彦岛型 D.O139 5、霍乱的潜伏期一般是多长时间() A.1~7天 B.1~3天 C.2~14天 D.3~10天 6、霍乱病人脱水程度相当于体重的8%以上,属于哪一临床类 型()? A.轻型 B.中型 C.重型 D.爆发型 7、对霍乱患者应隔离治疗,至症状消失6天后,并隔日粪便 培养1次,连续几次致病菌阴性者可解除隔离?() A.1 B.2 C.3 D.4 8、我国霍乱的流行高峰一般在什么时候?() A.全年 B.5~11月 C.1~4月 D.7~10月

9、霍乱弧菌的主要致泻因子是() A.CT肠毒素 B.鞭毛 C.毒素共调节菌毛 D.血凝素 10、霍乱患者腹泻粪便为() A. 高渗性 B. 等渗性 C. 低渗性 D. 脓血便 二、是非题 1、霍乱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神经系统并发症。() 2、补液的原则是早期、快速、先糖后盐,先慢后快,适时补 碱,及时补钾。() 3、霍乱排菌期为1~5天。() 4、霍乱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 5、霍乱弧菌在水中存活的时间短于在食物中存活的时间。 () 6、霍乱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霍乱被列为《中华人民共 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的甲类传染病。() 7、霍乱弧菌对热、干燥、直射日光、酸及常用消毒剂都很敏 感。() 8、人群对霍乱弧菌普遍易感,且多为显性感染。() 9、霍乱感染后可终身免疫。() 10、血清学检查可作为霍乱的早期、快速诊断的依据。()

3-6岁育儿知识-猩红热隔离期是多少天

猩红热隔离期是多少天 【导读】猩红热是一种由病菌感染所造成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全年都会出现,而春季是高发期,少年儿童是猩红热的多发人群。那么,得了猩红热要隔离多久,儿童猩红热又该怎么治疗呢?感兴趣的朋友,就随小编来看一看吧。 猩红热隔离期是多少天 少年儿童的身体还比较弱,很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从而引发猩红热。因为此病具有传染性,所以患者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 1、猩红热是一种传染性十分强的疾病,通常对于猩红热的患者都要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而隔离的时间一般都会在一周左右。 2、如果患上了猩红热这种疾病,患者可以采取居家隔离的方式进行隔离,这样便能够保证不会把猩红热传染给其他人,从而将病毒控制住,而且患者也可以利用隔离的时间好好休息,争取早日康复。 3、猩红热患者要远离儿童,如果是学生患病,那就要及时的请假进行隔离,待病情痊愈后再到学校上课。学生之间是很容易传染的,学生发病就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 猩红热因为传染性强,而且病毒存留的时间是比较长的,所以要隔离一周时间才行,大家一旦出现了此种病症就要马上隔离。 猩红热是怎么引起的 大部人都知道猩红热是会传染的,但是这种疾病究竟是怎么引起的,就没多少人知道了,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吧。

1、感染性病变:病菌是由人的呼吸道进入人的体内,便会造成扁桃体周围出现肿胀,还会引起鼻窦炎、中耳炎等炎症,还有极个别的重症患者会有败血症的情况出现。 2、中毒性病变:链球菌是会产生一种名为红疹毒素的病毒,这种病毒从喉咙部位的血管而侵入血液,便会造成全身中毒,患者就会出现发烧,头晕,头痛等症状。 3、变态反应性病变:这是猩红热患者的个别病例,通常是在患病两到三周时出现,这种病变能够引起心脏、肾脏以及关节的病变。 总体来说,猩红热的引起就是病毒进入人体后引起了一系列的反应,最后使患者发病。猩红热的传播是通过飞沫传播的方式进入人体的。而且发病的过程很短,发病前期的症状容易被忽视,很多患者觉得自己突然就发病了。 儿童猩红热严重吗 儿童很容易被传染猩红热,完全就是这种疾病的重灾区,而儿童患上猩红热所受到的伤害还是比较严重的,下面小编就来说说具体情况。 1、猩红热的严重是指其会引发很多并发症,比如风湿性的心肌炎以及关节炎等一系列的风湿性疾病,此外猩红热还会引发急性肾炎。 2、通常风湿性心肌炎都是在猩红热的出疹后期出现,一旦孩子患了猩红热又有心慌气短、胸口痛等症状,就很有可能是引发了心肌炎。 3、猩红热引发的风湿性关节炎通常会出现在比较大的关节上,

霍乱的防治知识

霍乱的防治知识 昨天进入立夏季节,是春季到夏季过渡时期,也进入了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提醒市民注意,谨防肠道传染病发生。霍乱是我国重点防范的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的特点,更应做好此病防治工作。 霍乱防治知识17问: 1、什么是霍乱? 霍乱是由O1群或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的特点,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也是《国际卫生检疫条例》规定国际检疫的三种传染病之一。 2、引起霍乱的病原体是什么? 根据菌体(O)抗原的不同,霍乱弧菌可分出200个以上的O血清群,但仅发现O1和O139群霍乱弧菌能引发霍乱。O1群霍乱弧菌包括两个生物型: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两个生物型又都分为稻叶、小川和彦岛(少见)三种血清型。O1和O139群霍乱弧菌可分为产毒株和非产毒株。 3、霍乱的传染源是什么? 霍乱病人或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 4、霍乱流行概况如何? 19 世纪初至今已引起7 次世界性大流行。1817年至1923年的百余年间,在亚、非、欧、美、澳等发生的六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是由古典生物型引起的,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1961年开始的第七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是由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引起的,至今已波及五大洲14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报告病例数在400万以上,目前尚无停息的迹象。1992年10月印度和孟加拉相继发生一种由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新型霍乱暴发和较大流行,这型霍乱随后在亚洲传播,至今已有印度、孟加拉、中国、巴基斯坦、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新加坡、斯里兰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生O139霍乱病例。2003年,WHO 报告45个国家111575例病例。 5、感染霍乱后有哪些症状?

猩红热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猩红热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猩红热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细菌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冬春季节,并以2-15岁儿童发病率最高。通常患者会出现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等症状。该病具有传染性,因此除了积极治疗外,做好猩红热的预防不管对患者还是健康的人群都是至关重要的。 生活中防治猩红热的有效措施 一、通风和消毒 患儿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15分钟。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用过的手绢等要用开水煮烫。患儿痊愈后,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玩具、家具要用肥皂水或来苏水擦洗一遍,不能擦洗的,可在户外暴晒l—2小时。 二、加强学校卫生 在猩红热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及小学要认真开展晨、午检工作,发现可疑者应请其停课、就医和隔离治疗。患儿接触过的食具要煮沸消毒,用具、桌椅等用来苏水擦拭消毒。 三、治疗和隔离患者 患儿应注意卧床休息,进行住院治疗或居家隔离,不要与其他儿童接触;其他人接触患者时要戴口罩。抗生素治疗必须足程足量。足量抗生素治疗24小时后,一般不再具有传染性,可视情况解除隔离。 四、及时就医 在高发季节、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一旦发觉儿童出现发热或皮疹,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猩红热预防具体的措施: 1、在本病流行期间,勿带儿童出入公共场所。 2、对病人进行严格隔离。 3、被褥要干燥洁净。 4、与本病有接触史的儿童,可服预防药,如大青叶或板蓝根或贯众,煎汤代茶饮。连服1周。 5、保持口腔清洁,咽部及时上药。

6、如为儿童,要将其指甲剪短,以防因搔痒而抓破皮肤。 7、病人卧室,保持安静。室内温度应在18-20℃为宜,湿度应在50%-60%之间。 8、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病室空气新鲜。 9、应垂挂窗帘、门帘,最好为红色。如无红色者也宜深色为佳。 10、饮食要清淡,多饮开水。 11、病后还需隔离,至鼻咽部分泌物化验两次阴性,一般为6-7天。 12、禁绝一切秽气、臭气及其他难闻的怪味。严禁焚烧纸类、布类,因这种气味可以使透泄正常的麻疹陷去,造成毒邪内陷的恶果。 13、病人衣服及餐具等日常生活用品,应加以消毒。 温馨提示:猩红热有很大的危害性,除了发热、咽峡炎、皮疹等猩红热症状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影响外,如果对猩红热患者的处理不当,乱就医、乱吃药,那么就可能会导致猩红热的并发症,例如:化脓性并发症、中毒性并发症、变态反应性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伤害更大。因此建议患者在治疗时还需选择正规的医院诊治。 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5210284379.html,/xexhr/2014/0723/183301.html

最新霍乱防治知识培训试题以及标准答案资料

溧阳市2017年霍乱防治培训测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 1、霍乱的传播途径: A.水 B.食物 C.生活接触 D.苍蝇媒介 E.血液 2、以下哪些条件可以诊断霍乱或疑似霍乱 A. 有吐泻症状,粪便培养有霍乱弧菌生长者 B. 有典型症状,但病原学检查未确定 C. 流行区人群凡有典型症状,但粪便培养无霍乱弧菌生长者,经血清抗体测定效价3被以上增长 D. 在流行期间有明显接触史,且发生吐泻症状,不能以其他愿意解释者 E.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首次分辨培养阳性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及接触史 3、对所有疑似霍乱的病人需要采集的标本是 A.尿 B.血液 C.大便 D.痰 E.脓液 4、典型霍乱大便的特点为:() A、血水样便 B、米泔水样便 C、脓血便 D、果酱样便 5、治疗O139血清型霍乱弧菌的抗菌药物是 A.链霉素 B.四环素 C.环丙沙星 D.SMZco E.多西环素 6、霍乱的潜伏期一般是多长时间 A.1~7天 B.1~3天 C.2~14天 D.3~10天 7、霍乱救治补液原则是? A.纠酸补碱 B.注意补钾 C.先盐后糖 D.先快后慢 8、肠道传染病预防的“三管一灭”是指:() A、管理边境、管理水源、管理饮食,消灭害虫 B、管理水源、管理食堂、管理医院肠道门诊,消灭害虫 C、管理水源、管理食堂、管理医院肠道门诊,消灭苍蝇 D、管理水源、管理饮食、管理粪便,消灭苍蝇 9、我国霍乱的流行高峰一般在什么时候? A.全年 B.5~11月 C.1~4月 D.7~10月 10、目前引起霍乱暴发流行的菌株属于 A. O1群古典生物型 B. O1群埃尔托生物型和O139群 C. O1群古典生物型和O139群 D. O1群和O22群 二、是非题 1、霍乱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神经系统并发症。() 2、补液的原则是早期、快速、先糖后盐,先慢后快,适时补碱,及时补钾。() 3、霍乱排菌期为1~5天。() 4、霍乱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霍乱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的甲类传染病。() 5、霍乱弧菌对热、干燥、直射日光、酸及常用消毒剂都很敏感。()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知识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知识 一.流行性腮腺炎 1.病因:腮腺炎病毒 2.流行病学 ⑴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⑵传播途径:通过唾液、飞沫传播;冬春季为流行高峰。 ⑶易感者:学龄前儿童多发;患病后可获得终生免疫。 3.临床表现 ⑴腮腺肿大、疼痛。可一侧或双侧同时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边缘不清,有微热、触痛,不发红,无化脓。颊粘膜腮腺管口红肿,张口或咀嚼酸性物时疼痛加重。 ⑵中度发热,食欲减退,全身不适。 4. 并发症:脑炎、胰腺炎、睾丸炎、卵巢炎、听神经损害等。 5. 隔离和预防 ⑴隔离患儿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失为止,但要至少于发病后10天。回园时须持医院开据痊愈诊断证明,交医务室经大夫同意后方可回班。 ⑵注意室内通风换气,勤晒被褥。 ⑶对易感者可连服板兰根冲剂3-5天。 ⑷接种流腮疫苗等。 6.治疗 ⑴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半流食,避免酸性食物,保持口腔

清洁。 ⑵对症处理:高热可用退热药,局部可敷以醋调金黄散减轻疼痛。 ⑶中医治疗:清热解毒,消肿散瘀。 ⑷积极治疗合并症。 二、手、足、口病 1.病因:病毒感染。 2﹑流行病学 ⑴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 ⑵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染源或通过鼻咽分泌物、粪便、飞沫传播;夏秋季多发。 ⑶易感者:5岁以下儿童易感;对同类型病毒有免疫力,维持时间尚不清楚。 3. 临床表现 ⑴口痛,厌食,低热。 ⑵口腔粘膜可见小疱疹或溃疡,舌、颊粘膜、硬腭等处为多,偶尔波及牙龈、软腭、扁桃体和咽部。 ⑶手、足掌背可见斑丘疹,后转为疱疹, 2-3天后吸收,不留痂。也可见于臂、腿及臀部,躯干少见。 ⑷病程短,症状轻。 4.隔离和预防 ⑴隔离患儿二周。 ⑵对患儿的鼻咽分泌物、粪便及污染物随时进行消毒。

猩红热护理

猩红热 主讲:杨尚艳 猩红热是由A组和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脱卸。少数病人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损害。本病潜伏期1-7日,一般2-3日。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差别较大,分为普通型、中毒型、脓毒型、外科型(或产科型)4个类型,以普通型最多见。本病目前重症者较少见,死亡率以下降到1%以下。 本病多见于温带地区,寒带和热带少见。猩红热病人和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猩红热自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期传染性最强;本病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皮肤创伤处或产道而引起“外科型猩红热”或“产科型猩红热”偶尔经污染的用具、书籍、饮料等间接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产生抗菌免疫和抗毒素免疫。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多,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最多见,特别易发生于托幼单位及学校。 猩红热的临床表现主要由化脓性、中毒性和变态反应性病变综合而成。链球菌从咽部和扁桃体侵入后通过M抗原黏附于咽部黏膜,使局部产生化脓性炎症,引起咽峡炎和扁桃体炎,在透明质酸酶、链激酶及溶血素作用下使炎症扩散和组织坏死;链球菌产生的红疹毒素使皮肤和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增生和白细胞侵润,以毛囊周围最明显,形成典型的猩红热皮疹,恢复期表皮细胞死亡,形成脱屑;在病程第2-3周,少数病人可在心、肾、关节滑膜等组织出现变态反应性病变。 【护理评估】 1、了解病人一般情况,仔细询问所处环境中是否有类似病例出现,10日内是否有与猩红热病人或咽峡炎病人接触史。 2、评估病人体温的变化,注意热型、热程及伴随症状等。本病病人发热多为持续性,可达39℃左右,伴有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中毒症状。发热的高低及热程与皮疹的消长相一致。。自然病程约1周。 3、评估病人咽部、扁桃体及腭部是否有充血并覆有脓性渗出物,腭部可见充血或出血性黏膜疹。脓毒型病人主要表现为咽部严重的化脓性炎症。 4、评估出疹情况及伴随症状猩红热常在发热24小时内开始发疹,始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及全身。典型的猩红热样皮疹为在皮肤上出现均匀分布的弥漫充血性针尖大小的丘疹,压制退色,伴有痒感。部分病人可见带黄白色脓头且不易破溃的皮疹,称“粟粒疹”。严重的出现出血性皮疹。在皮肤皱褶,皮疹密集或由于摩擦出血呈紫色线状,称“线状疹”,又称pastia线。如颜面部仅有充血而无皮疹,口鼻充血不明显,相比之下显得发白,称“口周苍白圈”。多数情况下,猩红热皮疹于48小时达高峰,然后按出疹顺序开始消退,2-3日退尽,但重者可持续1周左右。疹退后开始皮肤脱屑,皮疹越多越密则脱屑越明显多呈片状脱皮,手掌、足底可见大片脱皮,甚至呈手套、袜套状。面部虽无皮疹,但可有糠屑样脱皮。 5、评估病人舌的大小、形状、颜色猩红热病人在发疹的同时常出现舌乳头肿胀,舌被白苔,红肿的舌乳头突出之外,程“草莓舌”;2-3日后,舌苔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舌乳头突起,称“杨梅舌”。

霍乱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材料

霍乱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材料 一、什么是霍乱 霍乱是由O1群和 O139群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经口感染,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的特点,严重的可发生剧烈的吐泻,排大量米汤样大便,容易造成严重失水,肌肉痉挛,甚至循环衰竭而死亡。是我国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也是当今三种国际检疫传染病中最严重的一种。 O1群霍乱弧菌可分为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1817年至1923年的百余年间,在亚、非、欧、美、澳等发生的六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是由古典生物型引起的,给人类带耒巨大的灾难。1961年开始的第七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是由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引起的,至今已波及五大洲14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报告病例数在400万以上,目前尚无停息的迹象。由古典生物型引起的霍乱只在印度和孟加拉有少数病例报告。1992年10月印度和孟加拉相继发生一种由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新型霍乱暴发和较大流行,这型霍乱随后在亚洲传播,至今已有印度、孟加拉、中国、巴基斯坦、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新加坡、斯里兰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生O139霍乱病例,但O139霍乱的流行范围和报告病例数至今仍少于埃尔托霍乱。 二、霍乱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1、经水传播水 在传播霍乱时起主要作用。在卫生条件差的地方,江河、河渠、池塘、

湖水、井水和港湾海水等极易受到污染。我国农村夏秋季人们有喝生水、用生水漱口、洗刷食具、浸泡蔬菜、水产品等习惯,这些习惯增加了霍乱经水传播的机会。经水传播呈现暴发性流行,病人多沿着被污染的水源分布,在水体含菌浓度较低或细菌毒力较弱、人群免疫力较高的地区,也可出现散发病例。 2、食物传播 霍乱可以通过食物传播。食物传播霍乱的作用仅次于水,但在已有安全饮用水的地区,轻型和临床型病人,污染食物而引起传播的作用可能更为突出。 3、生活接触传播 与病人或带菌者直接接触或接触了被埃尔托弧菌污染的物品也可发生霍乱。接触传播多在人员密集、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发生,常在小范围内引起感染。如出现一户多例现象。但本型传播与食物型、水型传播不易截然分开。不应只因多发疫源地的出现即断定为日常接触传播。 4、经媒介昆虫传播 本病流行时苍蝇可以带菌。有人曾从染有霍乱的疫船以及从疫区中捕获的苍蝇身上检出埃尔托弧菌。各类带菌者流行病学意义的大小,与带菌者本人的职业、居住条件、卫生、文化水平等因素关系密切,其中职业尤为重要。 三、怎样预防霍乱 1、搞好家庭和个人饮食卫生。 2、搞好饮水卫生。 3、煮透海鲜食物(河海鱼类、虾蟹、贝壳类等)。 4、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垃圾和粪便的管理。 四、治疗原则

出血热和猩红热防控知识

出血热和猩红热防控知识 青岛目前进入出血热病高发期,老鼠是该病的最主要传播途径。 青岛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主任姜法春介绍,出血热又叫肾综合征出血热,是通过老鼠传播的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主要发病人群是农民。 主要症状一个是发热,还有就是头痛、眼眶痛再加上腰痛,颈部、胸部,红肿发红的症状,后期有出血点。 和老鼠的接触是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和老鼠的直接接触,被老鼠咬伤了,再一个通过消化道,吃被老鼠污染的东西,如果有破损的话容易污染,再一个渠道是通过鼠身上的媒介,比如说螨虫,叮咬人类以后,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传播。经密切接触传播,即接触病死动物和病人的尸体,以及感染动物和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等,经粘膜和破损的皮肤传播。 出血热容易被忽视和误诊 出血热初期症状和感冒相似,所以容易被忽视或者误诊。防治出血热除了要防鼠灭鼠,还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对病毒性的疾病,目前通过疫苗保护是一个比较经济,比较有效的手段,建议高风险人群还是要做一个疫苗保护。据了解,出血热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出血热的简介早期症状表现为: 早治疗的前提在于早发现。出血热病人发病早期的典型表现为突起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这种高热通常持续4—6天。由于病毒引起的神经中毒现象,病人会出现头痛、眼眶痛、腰痛,即“三痛”症;因病毒引起广泛的血管壁损伤,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病人还会出现颜面、颈、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俗称“三红”,很象“酒醉貌”,躯干及上肢皮肤出现条索状出血点,眼球结膜血。病人还常伴有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重症病人会出现咯血、呕血、便血、尿血等出血现象。 如果对早期病人不细心鉴别,很容易误以为是“感冒”。我国南方高发病区流传着这样几句话:“寒热脸红酒醉貌,头痛乏力象感冒;皮肤粘膜出血点,呕吐腹泻蛋白尿”。这是当地基层医务人员早期发现病人的经验总结,也是普通老百姓认知出血热的基本点,大家可以据此对出血热有个初步的认识。 猩 红 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两季。常见于2----8岁的儿童。 猩红热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一般发烧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有些象“鸡皮疙瘩”,若用手指按压时,可使红晕暂时消退,受压处皮肤苍白,经十余秒钟后,皮肤又恢复呈猩红色,这种现象叫“掌印”。面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唇周围及鼻尖则显得苍白,故被称为“口周苍白圈”。此外,舌乳头红肿,很象鲜红的杨梅,故称它为“杨梅舌”,这些都是猩红热的特殊症状。皮疹经3到5天消退,疹消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脱皮,呈米糠样脱屑,或大片的脱皮,极少数病儿症状严重,表现为高热、抽风、昏迷、甚至休克。有时可并发心肌炎、肾炎、风湿热、中耳炎、肺炎等疾病。 莱西市南墅镇中心中学 2012年1月4日 出血热和猩红热防控知识 2012年1月4日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培训)

时间:2011.1.10 地点:发热门诊 主讲:翟厚锋 内容: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学习 一.《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1.甲类(2种):鼠疫、霍乱。(强制管理传染病) 2.乙类(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严格管理传染病) 3.丙类(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监测管理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寄生虫包括蠕虫和原虫。原虫指疟疾、弓形虫病等;蠕虫指蛔虫、蛲虫、钩虫、绦虫等等。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

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称为流行。按其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2)地方性某些传染病由于中间宿主、地理条件及人群生活习惯等原因,只能在一定地区内发生,有称为地方性传染病,如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 (3)季节性某些传染病受气候条件或昆虫媒介的生活习性影响,因而表现为不同的季节性,如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大脑炎则主要发生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ν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ν 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1、水痘 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诊期。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即迅速进入出诊期。 出诊特点: (1)皮疹形态: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置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 (2)皮疹分布 水痘皮疹先后分批陆续出现,每批历时1~6天,皮疹数目为数个

儿科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儿科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姓名科室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小儿各系统器官发育最迟的是 A.生殖器官 B.神经系统 C.淋巴系统 D.脂肪组织 E.肌肉组织 2、.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肺炎 B.胸膜炎巳化脓性脑膜炎 D.骨髓炎 E.肝脓肿 3、佝偻病活动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精神神经症状、夜惊、烦躁 B.骨骼系统改变 C.出汗多 D.反复无热惊厥。 E.手足搐搦 4、营养不良的最初临床表现为 A.皮下脂肪减少 B.肌张力下降 C.水肿 D.体重不增或消瘦 E.身高不增 5.、有关计划免疫,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预防接种可提高易感者非特异免疫力 B.是预防小儿传染病的关键措施 C.大多接种特异性抗原,使易感者产生免疫抗体 D.部分小儿接种后有低热 E.免疫功能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减毒活疫苗 6.、小儿体格发育最快的时期在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前期 E.学龄期 7、.当你值班时发现一早产儿口鼻有奶溢出,面色青紫,呼吸停止,下列哪项处理是不恰当 的 A.放低头部,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B.加压吸氧 C.保持安静,避免搬动患儿头部 D.立即通知医师 E.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8.、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因素应除外 A.母亲妊高征 B.胎儿脐带受压 C.胎粪吸入致呼吸道阻塞 D.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 E.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升高 9、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是 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肺动脉瓣狭窄 10、引起小儿佝偻病的主要原因是 A.缺钙 B. 晒太阳少 C.食物中蛋白质缺乏 D.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E.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 11.、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最多不超过出生体重的 A.10% B.15% C.20% D.25% E.30% 12.、确诊新生儿败血症的实验室检查是 A.血常规 B.血培养 C.血沉 D.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E.纤维蛋白原 13.、母乳喂养中,下列哪项方法不正确 A.早吸吮 B.按需哺乳 C.哺乳时,母亲以示指和中指夹钳乳头给婴儿吸吮 D.哺乳毕,将婴儿直抱并轻拍其背 部 E.乳母患有急性传染病时不应哺乳 14、.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支气管肺炎 B.心肌炎 C。营养不良 D.脑炎和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E.结核病恶化 15、.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早期的主要临床特征是 A.体温升高、体重减轻 B.呼吸困难、发绀明显 C.肢体痉挛、角弓反张 D.前囟隆起、骨缝分离 E.拒乳、嗜睡、肌张力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