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场景分析

性能测试场景分析
性能测试场景分析

录制脚本

录制参数设置

脚本录制

回放和调试脚本

用这按钮进行编译,编译通过后,点击运行按钮即可运行脚本。只有在脚本运行正确后,才能进入Controller中来创建测试场景。

脚本录制的原则

?充分考虑脚本的执行效率

?录制重要的用户业务

?选择你所需要的进行录制

修改脚本

参数化功能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参数类型有多种:

●Date/Time:需要输入日期的地方,可以用Date/Time类型来替代。

●Group Name:使用虚拟用户组的名称来替代参数。

●Load Generator Name:使用虚拟用户所在的LoadGenerator机器名来替代参数。

●Lteration Number:测试脚本当前循环的次数来生成参数。

●Random Number:随机数。

●Unique Number:唯一的数(一般使用递增的数。)

●Vuser ID:使用虚拟用户的ID来替代参数,ID是由Controller来控制的。

●File:在属性中可以指定文件或数据库中提取数据。

●User Definde Function:从用户开发的dll文件中提取数据。

这里的重点是file类型:

在我们工作中最常用的是“Unique(唯一的)”和“Each iteration(下一条数据)”

的组合。比如我们设计一个场景,要求10个虚拟用户都需要进行10次迭代。那编号为1的用户取前10行数据,编号为2的用户取11~20行数据。以此类推,那完成整个场景就需要数据表里至少要有100条数据,否则在Controller运行过程中会返回一个错误。

深入集合点(就是并发点)

使用集合点可以控制各个Vuser,以便在同一时刻执行任务。原理是,当某个Vuser到达该集合点时,Controller会将其保留,直到参与该集合点的Vuser都到达,满足了集合条

件时,Controller将释放Vuser,这样就产生了密集的同一类用户操作或请求。Vuser从集合释放后,将执行脚本中的下一个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

●集合点一般会创建在用户事务的开始标志前。

●集合点只能加在action部分,而不是init或end部分。

比如我们想在登录时创建一个集合点,我们可以这样安排:

巧用检查点

Loadrunner的检查点有三种:Web_find、Web_reg_find和Web_image_check。至于为什么要用检查点可以用个小例子做个测试,例如一个登陆脚本登陆的账号为123456,密码为123456,可以正确登陆,当把账号或密码改掉再执行,发现脚本并没有报错,也顺利执行下来了。原因是什么呢?Loadrunner以用户角色向服务器发送一个登陆请求,却不会判断请求的返回消息是什么,只要有返回,即使这是个拒绝登陆的返回,Loadrunner也认为登陆成功了。所以在登录或者其他有重要页面跳转的地方,很有必要做检查点。

Web_find和Web_image_check两个函数如果在脚本里面增加,需要在设置中打开“图像和文本检查”功能,该功能默认是不打开的,如果手工在脚本里面添加检查点,系统会有提示:

Action.c(43): Verification checks not enabled. web_find is skipped. See the 'Run-time settings/Preferences/Checks' [MsgId: MMSG-27197]

Web_reg_find是注册类型函数,它本身并不执行,不能通过它的返回值来作为事务的判断条件(因为web_reg_find()的返回值0和1表示web_reg_find()是否注册成功,并不代表查找的内容是否存在,也就是说无论查找的文本内容是否存在,都返回0。它是从返回的缓冲区扫描而不是在接收的页面中查找。这是比web_find更高效的一个函数。

关联

所谓的关联(correlation)就是把脚本中某些写死的(hard-coded)资料,转变成是摘取自服务器所送的、动态的、每次都不一样的资料。

关于检查点和关联的内容,可以参见我们的案例“01 checkproperties”。

另外,我们可以在中配置脚本运行时的设置。

运行逻辑:我们可以设置ACTION的迭代次数。

思考时间:我们一般忽略思考时间,以得到更大的压力。

其他:我们可以选择错误的处理方式,还可以选择线程方式运行脚本以得到更大的压力,最后的选项一般默认就行了。

速度模拟:默认使用最大带宽,我们也可以模拟一些特殊的接入方式。

首选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脚本中使用了文本检查点或图片检查点的时候,

(如果是使用

web_reg_find,则不要求勾选。)

其他的项我们一般都使用默认值即可。

创建测试场景

场景类型

我们在VuGen中完成虚拟用户脚本的调试后,就进入Controller中进行用例场景的设计与执行。

在Controller中,提供了两种类型的测试场景:手动测试场景和面向目标的测试场景。

在场景运行后,Controller会在不同的负载生成器上(根据用户的设定进行分析:手动场景)或(自动分析:面向目标场景),生成一定数量的虚拟用户。通过这些虚拟用户的并发执行以及及时间的运行,来模拟真实情况下服务器承受的压力。在场景运行的过程中,Controller可以提供对服务器资源、虚拟用户执行情况、事务响应时间等方面的监控,帮助测试人员实时的分析系统,并在运行完成后给出结果数据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手动场景

在Controller中,新建场景时,我们选择上面的手动场景,也可以再选择使用百分

手动场景是以用户定义虚拟用户数量来进行测试的。

面向目标场景

在面向目标的测试场景中,可以定义希望达到的目标。比如最大虚拟用户数量或每秒事务数等。Controller将根据定义的目标自动构建测试场景,并评估能否达到测试目标。

在这个下拉菜单中,我们可以定义虚拟用户数、每秒点击数、每秒事务数、每分钟页面数和事务响应时间5种类型的目标。

在这个图的下半部分,可以看到有两个标签页面:“场景设置”和“加载行为”。这两个标签页用来设置一些场景的参数,主要用在负载和压力测试的设定。

测试场景设计

配置测试脚本

在虚拟用户脚本加载后的界面上,选中需要配置的脚本后,点击右侧的

可以查看和修改脚本。需要注意的是:修改后就好重新载入,不然会使用修改前的脚本。

虚拟用户数目和每组用户所在的负载生成器可以直接在此界面中输入。

配置Generator(负载生成器)

使用Generator可以使用多台安装了负载生成器的主机产生压力。

点击:==》

点击:==》

配置Schedule(计划生成器)

点击:,可以配置计划生成器

计划是场景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配置用户的行为方式。这里有两种类型:按场景计划和按用户计划。

●按场景计划(Schedule by Scenario)

按场景计划有三个选项卡:加压、持续时间、减压。

加压中,第一个是同时加载所有用户,第二个是每隔一段时间加载一定的虚拟用户。

持续时间中,第一个是照脚本的设置进行,直到运行完成。这种方式主要用在检测特定功能的实现上,比如在并发时,程序会不会出现一些功能缺陷。第二个是

按照指定的时间运行。如果选择此项,迭代次数的设置会被忽略,每个虚拟用

户都不断的进行迭代,直到指定时间为止。这种方式主要用在指定时间的性能

测试。第三个是一直运行,直到人工干预为止。这种方式主要用来测试系统的

极限。

减压中(必须选中持续时间选项卡中的第二项(按照时间运行),才能操作减压选项卡),指定场景如何结束。这里对于加压,也是两种减压方式。

●按用户计划(Schedule by Group)

按用户计划有四个选项卡,后面三个和场景计划中是一样的。

注意在图左边的窗口中,有用户组的选择,可以对每个组进行独立的开始时间、加压减压和持续时间。特别是一组用户需要使用另一组用户的操作结果时,就必须使用按用户计划方式配置场景了。

我们重点讲解一下开始时间选项卡。

场景开始时运行。

场景开始后一段时间再开始,这里可以指定具体时间。

在某些特定的用户组运行结束后再开始。

需要注意的是:也是一个选项。里面的第二和第三项一般是在运行时间很长,需要放到下班后执行时,我们可以选中它们。

配置集合点

我们之前讲过集合点,这里会具体配置集合点,以现实一定数量的并发,主要用来测试系统某个功能点的并发负载性能。

上面表示在03_checkproperties脚本中包含了一个集合点:maipiao。通过策略按钮我们可以配置它。

这里有三种方式:

●当Vu中全部指定百分比的虚拟用户到达集合点时释放。

●当一定比例处于运行状态的虚拟用户到达集合点时释放。

●当一定数量的虚拟用户到达集合点时释放。

最后一项是超时配置,如果在设定时间内都没有新虚拟用户到达集体点,Controller就会自动释放到达集合点的用户。

配置IP Spoofer

现在一些服务器会对同一IP访问进行限制,这时我们可以通过“IP Spoofer(IP欺骗)”进行配置,以达到我们的测试目的。

我们只需要选择开始菜单中的“IP Wizard”,进入配置界面。

第二步需要选择网卡。

之后再在Controller中的菜单里,启用IP欺骗器就可以了。注意的是:必须在连接到负载生成器之前选择该选项。

再在工具菜单内选中专家模式,进入选项中的常规,就可以根据需要来配置了。

测试果设置

为了更好的管理我们越来越多的测试结果,可以在菜单中的设置结果目录,对其进行管理。

通用参数设置

在菜单的选项中,值得注意的是“超时”选项卡,其他选项一般不用修改。在超时选项卡中,可以对负载生成器的连接、断开以及每个虚拟用户的初始化、运行、暂停和停止操作的超时时间进行设置,一旦超过设定,则会给出一条错误提示。

执行测试场景

启动测试场景

在场景的[运行]界面中有多个窗口,可以观查到场景组、场景状态、多个视图及它们的统计数据。

控制用户与用户组

在场景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来对用户和用户组进行管理,包括添加、删除用户和用户组、控制虚拟用户运行状态等。界面如下:

查看场景与用户状态

通过场景状态区域的数据,我们可以监控场景与用户状态。在测试过程中就可以直接点击链接进行观看。

控制集合点

在场景的运行中,我们也可以像前面配置集合点一样的查看和控制集合点的状态,即可以停止集合点和用户,也可以释放或重置集合点。

查看运行数据图

在Controller中,我们可以添加多种数据图进行查看。在右边的小窗口中,我们可以添加多种数据视图。

监控系统资源

在性能测试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监控系统资源。需要监控这几个方面: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服务器等,其中,操作系统的性能表现关系着整个应该系统的性能,属于基础的系统资源数据。需要注意的是:监控系统是一项消耗资源的操作,所以,测试过程一定要考虑具体监控什么,以免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在监控系统之前,我们还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打上监控主机上的“Network DDE”,“Remote Procedure Call(RPC)”,“Remote

Registry”,“Net Logon”等服务。

●以系统管理员身份从Controller登录待监控主机。

●在监控图中可以添加计算机,输入IP地址后,点击OK就行了。

●在添架计算机的下面,我们再加入需要监控的计数器。

●如果看到数据就是正常,否则检查服务和防火墙有无问题。

Windows监控的主要参数有:CPU占用率、可用内存容量、服务线程占用的CPU

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如何分析测试结果

在Controller中的执行的测试场景结束后,首先要判断采集的结果数据是否真实有效。多数场景都需要迭代执行,因此很多测试结果本身就不能反映真实问题,那我们一般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判断结果的有效性:

1.测试环境是否正常:

如果在测试场景的过程中出现过异常,则结果往往不准确,无须进行分析。如

CPU100%、网络断开……。

2.测试场景设置是否正常、合理:

测试场景的设置不合理会测试出现异常,这时需要对场景设置进行分析修正。如同

时在一台PC上加载全部Vu,太多的Vu可能会造成客户端不能正常初始化,而造

成很多Vu不能初始化而失败,这样的失败和我们要测试的服务器根本没有关系。

这时我们可以改为逐步加压。

3.测试结果是否直接暴露出系统的一些问题:

性能测试的目的是分析出系统在压力下存在的问题,所以我们主要是对出现错误的

结果进行分析。测试结果直接暴露的问题有很多,如:

●一些用户事务响应时间过长

●系统支持最大的并发用户数过低

●服务器CPU利用率过高

●内存不足。

●……

测试人员针对这些结果,用Analysis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以发现在一些潜在的性能

问题。

性能分析基础知识

在性能测试中,我们都遵循一个普遍的原则:由外而内,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性能下降最直接的现象就是系统响应时间变长,所以我们都是以系统响应时间作为性能测试的切入点。而现在的IT系统架构复杂,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瓶颈,要准确的判断出瓶颈在什么地方,是一个比较头痛的问题。我们分析问题的方法是:任何系统都是由网络和服务器构成的,所以我们先确定问题是出现在网络还是服务器上的。

借助LR的Analysis组件,可以很容易分析。如下图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在整个事务时间中,网络时间和服务器时间所占的多少,也可以很容易确定出问题主要现在在哪

一个环节。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不能光发现问题,还要定位问题,并给出一个解决方案(或调优方案)。即使有了正确的测试结果,也不一定能对问题进行正确的定位。比如说我们在工作中会经常遇到CPU占用率过高,我们可能还会发现磁盘IO过于频繁,我们一般会认为是服务器内存不足。但也可能是因为程序内部的编写不严密,资源没有释放而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程序内部有内存泄漏。解决工作实际问题不但要靠经验,也需要靠对系统的深入了解,所以说起码的编程能力还是很必要的。

Analysis基本功能

LR在Controller中运行场景,采集了Vu、操作系统、应用服务器等各种运行数据,当场景运行结束后,我们就可以用过LR专用的分析组件Analysis进行分析了。

当我们打开Analysis,通常是下面这样的一个界面:

在右边添加新图处,我们再进行打开新图的界面,这里还有很多的分析图

这里可以看到系统资源这些都是黑色,不是蓝色链接,说时这里没有采集到数据,我们需要在Controller中,场景运行之前开启相应的采集。

这里先简要介绍一下名类分析图的含义及用途。

●虚拟用户(Vusers)图:

虚拟用户图里分为运行的虚拟用户图、虚拟用户概要和集合点3类,主要用来

查看场景与会话的虚拟用户行为。

●错误(Errors)图:

主要有错误统计、每秒错误数量两类,用来查看服务器什么时间发生错误以及

错误的统计信息,可以发现服务器的处理能力。

●事务(Transactions)图:

描述和事务相关的分析图:事务综述图、事务平均响应时间图、每秒通过事务

数图、每秒通过事务总数图、事务性能摘要图、事务响应时间与负载分析图、

事务响应时间百分比图、事务响应时间分布图等。通过这些分析图,我们可以

分析应用系统事务的执行情况。

●Web资源(Web Resources)图:

描述Web服务器的吞吐率图、点击率图、返回的HTTP状态代码图、每秒HTTP

响应数图、每秒重试次数图、重试概述图、服务器连接数概要图、服务器每秒

建立的连接数量图。借助Web资源图,我们可以深入分析服务器性能。

●网页细节(Web Page Breakdown)图:

网页细分需要在Controller中启动(Controller菜单中诊断中的配置里面,激活

“网页诊断”)。在网页细分图中主要有:页面分解总图、页面组件细分图、页

面组件细分(随时间变化)图、页面下载时间细分图、页面下载时间细分(随

时间变化)图、第一次缓冲时间细分图、第一次缓冲时间细分(随时间变化)

图、已下载组件大小图。借助网页细分图,我们可以分析页面元素是否影响事

务响应时间。

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复习整理

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林川)复习整理 对一台具有三层功能的防火墙进行测试,可以参考哪些和测试相关的RFC文档? RFC3511、RFC3222、RFC2889、RFC2544 IP包头的最大长度为多少?为什么? 答:60字节,固定部分20字节,可变部分40字节 在数据传输层面,用以衡量路由器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答:(1)吞吐量;(2)延迟;(3)丢包率;(4)背对背;(5)时延抖动;(6)背板能力;(7)系统恢复;(8)系统恢复。 什么是吞吐量?简述吞吐量测试的要点? 答:吞吐量是描述路由器性能优劣的最基本参数,路由设备说明书和性能测试文档中都包含该参数。是指在没有丢包的情况下,路由设备能够转发的最大速率。要点:零丢包率。什么是延迟?为什么RFC2544规定延迟测试发包速率要小于吞吐量? 答:延迟是指包的第一个比特进入路由器到最后一个比特离开路由器的时间间隔,又叫时延。 丢包率测试的目的是什么?简述丢包率与吞吐量之间的关系? 答:丢包率测试的目的是确定DUT在不同的负载和帧长度条件下的丢包率。 什么是背对背?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背对背测试? 答:背对背指的是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以合法的最小帧间隙在传输介质上连续发送固定长度的包而不引起丢包时的包数量,IEEE规定的以太网帧间的最小帧间隙为96比特。该指标用于测试路由器缓存能力。 大量的路由更新消息、频繁的文件传送和数据备份等操作都会导致数据在一段时间内急剧增加,甚至达到该物理介质的理论速率。为了描述此时路由器的表现,就要进行背对背突发的测试。 吞吐量:是指在没有丢包的情况下,路由设备能够转发的最大速率。对网络、设备、端口、虚电路或其他设施,单位时间内成功地传送数据的数量(以比特、字节、分组等测量)。 延迟:是指包的第一个比特进入路由器到最后一个比特离开路由器的时间间隔,又叫时延。丢包率:是指路由器在稳定负载状态下,由于缺乏资源而不能被网络设备转发的包占所有应该被转发的包的百分比。丢包率的衡量单位是以字节为计数单位,计算被落下的包字节数占所有应该被转发的包字节数的百分比。 背对背:是指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以合法的最小帧间隙在传输介质上连续发送固定长度的包而不引起丢包时的包数量,IEEE规定的以太网帧间的最小帧间隙为96比特。 转发率:通过标定交换机每秒能够处理的数据量来定义交换机的处理能力。交换机产品线按转发速率来进行分类。若转发速率较低,则无法支持在其所有端口之间实现全线速通信。包转发速率是指交换机每秒可以转发多少百万个数据包(Mpps),即交换机能同时转发的数据包的数量。包转发率以数据包为单位体现了交换机的交换能力。路由器的包转发率,也称端口吞吐量,是指路由器在某端口进行的数据包转发能力,单位通常使用pps(包每秒)来衡量。 。 网络测试定义: 以科学的方法,通过测量手段/工具,取得网络产品或正在运行网络的性能参数和服务质量参数。这些参数包括可用性、差错率、吞吐量、时延、丢包率、连接建立时间、故障检测和

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分析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由于不同的应用系统,不同的测试目的,不同的性能关注点) 查找瓶颈时按以下顺序,由易到难。 服务器硬件瓶颈-〉网络瓶颈(对局域网,可以不考虑)-〉服务器操作系统瓶颈(参数配置)-〉中间件瓶颈(参数配置,数据库,web服务器等)-〉应用瓶颈(SQL语句、数据库设计、业务逻辑、算法等) 注:以上过程并不是每个分析中都需要的,要根据测试目的和要求来确定分析的深度。对一些要求低的,我们分析到应用系统在将来大的负载压力(并发用户数、数据量)下,系统的硬件瓶颈在哪儿就够了。 分段排除法很有效 分析的信息来源: 1)根据场景运行过程中的错误提示信息 2)根据测试结果收集到的监控指标数据 一.错误提示分析 分析实例: 1)Error:Failed to connect to server “https://www.360docs.net/doc/5210908605.html,″: [10060] Connection Error:timed out Error: Server “https://www.360docs.net/doc/5210908605.html,″ has shut down the connection prematurely 分析: A、应用服务死掉。 (小用户时:程序上的问题。程序上处理数据库的问题) B、应用服务没有死 (应用服务参数设置问题)

例:在许多客户端连接Weblogic应用服务器被拒绝,而在服务器端没有错误显示,则有可能是Weblogic中的server元素的 AcceptBacklog属性值设得过低。如果连接时收到connection refused消息,说明应提高该值,每次增加25% C、数据库的连接 (1、在应用服务的性能参数可能太小了;2、数据库启动的最大连接数(跟硬件的内存有关)) 2)Error: Page download timeout (120 seconds) has expired 分析: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 A、应用服务参数设置太大导致服务器的瓶颈 B、页面中图片太多 C、在程序处理表的时候检查字段太大多 二.监控指标数据分析 1.最大并发用户数: 应用系统在当前环境(硬件环境、网络环境、软件环境(参数配置))下能承受的最大并发用户数。 在方案运行中,如果出现了大于3个用户的业务操作失败,或出现了服务器shutdown的情况,则说明在当前环境下,系统承受不了当前并发用户的负载压力,那么最大并发用户数就是前一个没有出现这种现象的并发用户数。 如果测得的最大并发用户数到达了性能要求,且各服务器资源情况良好,业务操作响应时间也达到了用户要求,那么OK。否则,再根据各服务器的资源情况和业务操作响应时间进一步分析原因所在。 2.业务操作响应时间: 分析方案运行情况应从平均事务响应时间图和事务性能摘要图开始。使用“事务性能摘要”图,可以确定在方案执行期间响应时间过长的事务。 细分事务并分析每个页面组件的性能。查看过长的事务响应时间是由哪些页面组件引起的?问题是否与网络或服务器有关? 如果服务器耗时过长,请使用相应的服务器图确定有问题的服务器度量并查明服务器性能下降的原因。如果网络耗时过长,请使用“网络监视器”图确定导致性能瓶颈的网络问题

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复习资料

题型: 一. 名词解释(5个,每个4分,共20分 吞吐量:是指在没有丢包的情况下,路由设备能够转发的最大速率。对网络、设备、端口、虚电路或其他设施,单位时间内成功地传送数据的数量(以比特、字节、 分组等测量。 延迟:是指包的第一个比特进入路由器到最后一个比特离开路由器的时间间隔, 又叫时延。 丢包率:是指路由器在稳定负载状态下,由于缺乏资源而不能被网络设备转发的包占所有应该被转发的包的百分比。丢包率的衡量单位是以字节为计数单位,计算被落下的包字节数占所有应该被转发的包字节数的百分比。 背对背:是指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以合法的最小帧间隙在传输介质上连续发送固定长度的包而不引起丢包时的包数量,IEEE 规定的以太网帧间的最小帧间隙为96 比特。 转发率:通过标定交换机每秒能够处理的数据量来定义交换机的处理能力。交换机产品线按转发速率来进行分类。若转发速率较低,则无法支持在其所有端口之间实现全线速通信。包转发速率是指交换机每秒可以转发多少百万个数据包(Mpps, 即交换机能同时转发的数据包的数量。包转发率以数据包为单位体现了交换机的交换能力。路由器的包转发率,也称端口吞吐量,是指路由器在某端口进行的数据包转发能力,单位通常使用pps(包每秒来衡量。 二. 选择题(15个,2分一个,共30分 书上一到七章课后习题选择题 三. 解答题(4个,5分一个,共20分 1、IP包头的最大长度为多少?为什么?

答:IP包的大小由MTU决定(IP数据包长度就是MTU-28(包头长度。MTU值 越大,封包就越大,理论上可增加传送速率,但MTU 值又不能设得 太大,因为封包太大,传送时出现错误的机会大增。一般默认的设置, PPPoE连接的最高MTU值是1492,而以太网(Ethernet的最高MTU 值则是1500,而在In ternet上默认的MTU大小是576字节 2、在数据传输层面,用以衡量路由器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答:(1 吞吐量:是指在不丢包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数据包数量,也 就是指设备整机数据包转发的能力,是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路由器吞吐量表示的是路由器每秒能处理的数据量,是路由器性能的一个直观上的反映。 (2 线速转发能力:所谓线速转发能力,就是指在达到端口最大速率的时候,路由器传输的数据没有丢包。线速转发是路由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简单的说就是进来多大 的流量,就出去多大的流量,不会因为设备处理能力的问题而造成吞吐量下降。 3、什么是吞吐量?简述吞吐量的测试要点。答:吞吐量时衡量交换机在不丢帧的 情况下每秒转发帧的极限能力测试要点:被 测设备的整体转发能力,即整机吞吐量 被测设备对某种单一应用的支持程度,即端口吞吐量

web项目测试实战性能测试结果分析样章报告

5.4.2测试结果分析 LoadRunner性能测试结果分析是个复杂的过程,通常可以从结果摘要、并发数、平均事务响应时间、每秒点击数、业务成功率、系统资源、网页细分图、Web服务器资源、数据库服务器资源等几个方面分析,如图5- 1所示。性能测试结果分析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以性能测试的需求指标为导向。我们回顾一下本次性能测试的目的,正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列的指标,本次测试的要求是验证在30分钟内完成2000次用户登录系统,然后进行考勤业务,最后退出,在业务操作过程中页面的响应时间不超过3秒,并且服务器的CPU 使用率、内存使用率分别不超过75%、70%,那么按照所示的流程,我们开始分析,看看本次测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性能指标,其中又有哪些性能隐患,该如何解决。 图5- 1性能测试结果分析流程图 结果摘要 LoadRunner进行场景测试结果收集后,首先显示的该结果的一个摘要信息,如图5- 2所示。概要中列出了场景执行情况、“Statistics Summary(统计信息摘要)”、“Transaction Summary(事务摘要)”以及“HTTP Responses Summary(HTTP响应摘要)”等。以简要的信息列出本次测试结果。 图5- 2性能测试结果摘要图

场景执行情况 该部分给出了本次测试场景的名称、结果存放路径及场景的持续时间,如图5- 3所示。从该图我们知道,本次测试从15:58:40开始,到16:29:42结束,共历时31分2秒。与我们场景执行计划中设计的时间基本吻合。 图5- 3场景执行情况描述图 Statistics Summary(统计信息摘要) 该部分给出了场景执行结束后并发数、总吞吐量、平均每秒吞吐量、总请求数、平均每秒请求数的统计值,如图5- 4所示。从该图我们得知,本次测试运行的最大并发数为7,总吞吐量为842,037,409字节,平均每秒的吞吐量为451,979字节,总的请求数为211,974,平均每秒的请求为113.781,对于吞吐量,单位时间内吞吐量越大,说明服务器的处理能越好,而请求数仅表示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的请求数,与吞吐量一般是成正比关系。 图5- 4统计信息摘要图 Transaction Summary(事务摘要) 该部分给出了场景执行结束后相关Action的平均响应时间、通过率等情况,如图5- 5所示。从该图我们得到每个Action的平均响应时间与业务成功率。

性能测试方案

XXX系统--版本号XXX 性能测试方案 XXX有限公司 XXXX年XX月XX日 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 1简介 (1) 1.1目的和软件说明 (1) 1.2内容摘要 (1) 1.3适用对象 (1) 1.4术语和缩略语 (1) 1.5参考文档 (1) 2系统概述 (2) 2.1项目背景 (2) 2.2系统架构 (3) 2.2.1架构概述 (3) 2.2.2运行环境 (3) 2.2.3处理流程 (4) 2.3技术方案设计 (4) 3测试目标 (5) 4测试范围 (6)

4.1测试对象 (6) 4.2需要测试的特性 (6) 4.3不需要测试的特性 (7) 5 4. 测试启动/结束/暂停/再启动准则 (8) 5.1启动准则 (8) 5.2结束准则 (8) 5.3暂停准则 (8) 5.4再启动准则 (9) 6测试人员 (10) 7测试时间 (11) 8测试环境 (12) 8.1系统架构图 (12) 8.2测试环境逻辑架构图 (12) 8.3测试环境物理架构图 (12) 8.4环境配置列表 (12) 8.4.1生产环境 (12)

8.4.2测试环境 (13) 8.4.3环境差异分析 (13) 8.4.4测试客户机 (14) 8.5测试工具 (14) 9测试策略 (15) 10测试场景设计 (16) 10.1总体设计思路 (16) 10.2业务模型 (16) 10.3测试场景设计 (17) 10.3.1......................................... 单交易负载测试 17 10.3.2....................................... 混合交易负载测试 18 10.3.3............................................. 稳定性测试 18 10.3.4...................................... 有/无缓存比对测试 19 10.3.5....................................... 网络带宽模拟测试 19 11测试实施准备.. (21) 11.1................................................. 测试环境准备 21

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复习题

a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吞吐量:是指在没有丢包的情况下,路由设备能够转发的最大速率。对网络、设备、端口、虚电路或其他设施,单位时间内成功地传送数据的数量(以比特、字节、分组等测量)。 延迟:是指包的第一个比特进入路由器到最后一个比特离开路由器的时间间隔,又叫时延。 丢包率:是指路由器在稳定负载状态下,由于缺乏资源而不能被网络设备转发的包占所有应该被转发的包的百分比。丢包率的衡量单位是以字节为计数单位,计算被落下的包字节数占所有应该被转发的包字节数的百分比。 背对背:是指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以合法的最小帧间隙在传输介质上连续发送固定长度的包而不引起丢包时的包数量,IEEE规定的以太网帧间的最小帧间隙为96比特。 转发率:通过标定交换机每秒能够处理的数据量来定义交换机的处理能力。交换机产品线按转发速率来进行分类。若转发速率较低,则无法支持在其所有端口之间实现全线速通信。包转发速率是指交换机每秒可以转发多少百万个数据包(Mpps),即交换机能同时转发的数据包的数量。包转发率以数据包为单位体现了交换机的交换能力。路由器的包转发率,也称端口吞吐量,是指路由器在某端口进行的数据包转发能力,单位通常使用pps(包每秒)来衡量。 背压(Backpressure) :当外出或输出端口出现拥塞现象时,被交换机用来通知发送端降低帧发送速度,以阻止外部数据源继续向拥塞端口传输帧的那些方法。 背对背:指的是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以合法的最小帧间隙在传输媒介上连续发送固定长度的包不引起丢包时的包数量。 路由震荡:又叫路由波动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到某个目的网络的路由在短期内反复撤销和重现。路由震荡通常以每秒更新路由的数量来衡量,每秒更新路由的数量越大,说明路由震荡越严重。路由震荡是路由不稳定性的主要表现,对路由器转发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路由收敛:路由收敛是指同一个网络中所有路由器对网络拓扑的认识达到一致的过程。也被理解为路由变化通知到全网所用时间。收敛是评估路由协议的一个关键指标。路由协议的收敛速度越快,其运行性能就越好。 服务质量(QoS)定义为网络在传输数据流时要求满足的一系列服务请求,具体可量化为带宽,时延,吞吐量等性能指标 填空题: 1、一次完整的网页相应包括一个DNS请求报文,一个DNS回答报文,一个HTTP请求报文和一个HTTP响应报文。 2、标识符会被复制到对查询的回答报文中,以便让客户机用它来匹配发送的请求和接收到的回答。 3、问题区域包含着正在进行的查询信息。该区域包括:名字字段,用于指出正在被查询主机名字;类型字段,用于指出正被询问的问题类型。 4、权威区域包含了其他权威DNS服务器的记录。

网络连接性能的测试实验报告

网络连接性能的测试实验报到实验目的:(1)熟悉利用ping命令工具来进行测试 (2)熟悉利用Ipconfig工具来进行测试 (3)熟悉利用网络路由跟踪Tracert进行测试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器材:计算机(已安装Windows XP) 实验步骤: (1)利用Ping命令工具进行测试 a)检查本机的 TCP/IP 协议安装是否正确 方法:输入Ping 127.0.0.1 结果: 本机的TCP/IP 协议安装正确 b)测试本台计算机上TCP/IP的工作情况。 方法:输入Ping 192.168.1.1(本机的IP地址) 结果: 本机的TCP/IP工作正常 c)用Ping工具测试其他计算机上TCP/IP的工作情况

方法:输入Ping 219.136.19.170(其他计算机上IP地址)结果: 其他计算机上TCP/IP的工作正常 e) 用Ping工具测试和远程计算机的连接情况 方法:输入P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5210908605.html, 结果: 本计算机和远程计算机的连接 (2)用Ipconfig工具来进行测试 运行Ipconfig命令 方法:输入Ipconfig/all 结果:

(3)利用网络路由跟踪Tracert进行测试

a)跟踪路由 方法;输入Tracert 192.168.1.1(本计算机网关地址) 结果: b)测试本计算机到所经过的路由数 方法:输入Tracert 结果: 3G 3G(英语 3rd-generation)是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3G是指将无线通信和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目前3G存在3种标准:CDMA2000、WCDMA、TD-SCDMA。 3G下行速度峰值理论可达3.6Mbit/s(一说2.8Mbit/s),上行速度峰值也可达384kbit/s。不可能像网上说的每秒2G,当然,下载一部电影也不可能瞬间完成。

性能测试方案

XXX项目 性能测试方案

修订记录

目录 1项目简介 (1) 1.1测试目标 (1) 1.2测试范围 (1) 1.3性能测试指标要求 (2) 1.3.1 交易吞吐量 (2) 1.3.2 交易响应时间 (2) 1.3.3并发交易成功率 (2) 1.3.4资源使用指标 (2) 2测试环境 (3) 2.1网络拓扑图 (3) 2.2软硬件配置 (3) 3测试方案 (5) 3.1交易选择 (5) 3.2测试数据 (5) 3.2.1 参数数据 (5) 3.2.2 存量数据 (6) 3.3资源监控指标 (6) 3.3.1台式机 (6) 3.3.2服务器 (6) 3.4测试脚本编写与调试 (6) 3.5测试场景设计 (6) 3.5.1典型交易基准测试 (6) 3.5.2典型交易常规并发测试 (7) 3.5.3稳定性测试 (8) 3.6测试场景执行与数据收集 (9) 3.7性能优化与回归 (9) 4测试实施情况 (10) 4.1测试时间和地点 (10) 4.2参加测试人员 (10) 4.3测试工具 (10) 4.4性能测试计划进度安排 (11) 5专业术语 (12)

1 项目简介 1.1测试目标 通过对XXXXXX系统的性能测试实施,在测试范围内可以达到如下目的: 了解XXX系统在各种业务场景下的性能表现; 了解XXX业务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各种业务场景的测试实施,为系统调优提供数据参考; 通过性能测试发现系统瓶颈,并进行优化。 预估系统的业务容量 1.2测试范围 XXX系统说明以及系统业务介绍和需要测试的业务模块,业务逻辑图如下:

本公司服务器环境以及架构图 为了真实反映XXXX系统自身的处理能力,本次测试范围只包(XXX服务器系统和Web服务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系统)。 1.3性能测试指标要求 本次性能测试需要测试的性能指标包括: 1、交易吞吐量:后台主机每秒能够处理的交易笔数(TPS) 2、交易响应时间(3-5-8秒) 3、并发交易成功率99.999% 4、资源使用指标:前置和核心系统各服务器CPU(80%)、内存占用率(80%)、Spotlighton 数据库;LoadRunner压力负载机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 1.3.1 交易吞吐量 根据统计数据,XXX系统当前生产环境高峰日交易总量为【】万笔。根据二八原则(80%的交易量发生在20%的时间段内),当前生产环境对主机的交易吞吐量指标要求为:TPS_1 ≥【】 * 80% / (24 * 20% * 3600) = 【】笔/秒 为获取系统主机的最大处理能力,在本次性能测试中可通过不断加压,让数据系统主机CPU利用率达到【】%,记录此时的TPS值,作为新主机处理能力的一个参考值。 1.3.2 交易响应时间 本次性能测试中的交易响应时间是指由性能测试工具记录和进行统计分析的、系统处理交易的响应时间,用一定时间段内的统计平均值ART来表示。 本次性能测试中,对所有交易的ART指标要求为: ART ≤ 5 秒 1.3.3并发交易成功率 指测试结束时成功交易数占总交易数的比率。交易成功率越高,系统越稳定。 对典型交易的场景测试,要求其并发交易成功率≥ 99.999% 。 1.3.4资源使用指标 在正常的并发测试和批处理测试中,核心系统服务器主机的资源使用指标要求:CPU使用率≤ 80% 内存使用率≤ 80%

基于场景的性能测试设计

基于场景的性能测试设计 在各类软件测试工作中,性能测试往往不被重视,而项目中由于系统性能不合格带来损失的例子却非常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各个公司习惯压缩测试成本,而在性能测试方面的投入则更少。 本文重点介绍如何基于场景来设计性能测试。选择典型的用户场景来进行测试,不但可以大大降低执行成本,更能提高性能测试执行效率。 在以前的《治疗软件亚健康》中,笔者重点讨论了运用“全面性能测试模型”来组织各类性能测试的方法。“全面性能测试模型”提出了设计性能测试用例的框架,在实际项目中通过它可以确定性能测试用例的范围和类别。而在测试用例内容确定后,接下来就要设计各类性能测试用例中的具体内容。 性能测试按照场景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了测试目的而进行的场景测试,另外一类是基于用户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场景测试。因此,性能测试用例的设计应该面向性能测试场景来进行。 实际上,由于开发环境硬件配置不高,基于用户的测试多在用户现场进行,而为了测试目的而进行的测试多在开发环境即开发团队内部进行,不过两者进行的场所没有严格的界限,例如也可以在开发团队内部模拟用户的环境进行性能测试。 “ 为了测试目的而设计的测试用例场景”主要根据测试设计人员的经验来进行,但是仍然要参考用户的实际场景,用户实际使用场景是设计所有测试用例的依据。例如一些业务系统,虽然备份历史数据的周期为一年,但是设计大数据量测试用例时仍然包含了系统运行一个月、半年等的数据量模拟测试,因为这些均属于用户的典型场景。 综合上面可以看出,性能测试用例设计首先要分析出用户现实中的典型场景,然后参照典型场景进行设计。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常见的三类用户场景: 一天内不同时间段的使用场景。在同一天内,大多数系统的使用情况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例如对于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在周一到周五早上刚一上班时,可能邮件系统用户比较多,而上班前或者中午休息时间则浏览新闻的用户较多;而对于一般的OA系统则早上阅读公告的较多,其他时间可能很多人没有使用系统或者仅有少量的秘书或领导在起草和审批公文。这类场景分析的任务是找出对系统产生压力较大的场景进行测试。 系统运行不同时期的场景。系统运行不同时期的场景是大数据量性能测试用例设计的依据。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历史数据将会不断增加,这将对系统响应速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大数据量性能测试通常会模拟一个月、一季度、半年、一年、……的数据量进行测试,其中数据量的上限是系统历史记录转移前可能产生的最大数据量,模拟的时间点是系统预计转移数据的某一时间。

性能测试分析报告案例

***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V1.0 撰稿人:******* 时间:2011-01-06

目录 1.测试系统名称及测试目标参考 (3) 2.测试环境 (3) 3.场景设计 (3) 3.1测试场景 (3) 3.1测试工具 (4) 4.测试结果 (4) 4.1登录 (4) 4.2发送公文 (6) 4.3收文登记 (8)

1.测试系统名称及测试目标参考 被测系统名称:*******系统 系统响应时间判断原则(2-5-10原则)如下: 1)系统业务响应时间小于2秒,用户对系统感觉很好; 2)系统业务响应时间在2-5秒之间,用户对系统感觉一般; 3)系统业务响应时间在5-10秒之间,用户对系统勉强接受; 4)系统业务响应时间超过10秒,用户无法接受系统的响应速度。 2.测试环境 网络环境:公司内部局域网,与服务器的连接速率为100M,与客户端的连接速率为10/100M 硬件配置: 3.场景设计 3.1测试场景 间

间 间 3.1测试工具 ●测试工具:HP LoadRunner9.0 ●网络协议:HTTP/HTTPS协议 4.测试结果 4.1登录 ●运行1小时后实际登录系统用户数,用户登录后不退出,一直属于在线状态,最 终登录的用户达到9984个;

●响应时间 ●系统资源

服务器的系统资源表现良好(CPU使用率为14%,有15%的物理内存值)。磁盘等其他指标都表现正常,在现有服务器的基础上可以满足9984个在线用户。 4.2发送公文 运行时间为50分钟,100秒后300个用户全部加载成功,300个用户开始同时进行发文,50分钟后,成功发文数量如下图所示,成功发文17792个,发文失败37 个;

性能测试之场景设计思想

验证测试是用于验证在特定的场景、时间、压力、环境和操作方式下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行,服务器、应用系统和网络环境等软硬件设施还能否良好的支撑这些情况下用户的使用。验证性测试主要针对有明确的压力目标和预期结果,验证系统在这种压力下的各方面反映能够达到预期结果。 主要分以下几种: 压力测试:已知系统高峰期使用人数,验证各事务在最大并发数(通过高峰期人数换算)下事务响应时间能够达到客户要求。系统各性能指标在这种压力下是否还在正常数值之内。系统是否会因这样的压力导致不良反应(如:宕机、应用异常中止等)。 Ramp Up 增量设计如并发用户为75人系统注册用户为1500人已5%-7%作为并发用户参考值。 一般以每15s加载5人的方式进行增压设计,该数值主要参考测试加压机性能,建议Run几次。 已事务通过率与错误率衡量实际加载方式。 Ramp Up增量设计目标寻找已增量方式加压系统性能瓶颈位置抓住出现的性能拐点时机一般常用参考 Hits点击率与吞吐量、CPU、内存使用情况综合判断。 模拟高峰期使用人数,如早晨的登录,下班后的退出,工资发送时的消息系统等。 另一种极限模拟方式,可视为在峰值压力情况下同时点击事务操作的系统极限操作指标。 加压方式不变,在各脚本事务点中设置同集合点名称(如: lr_rendzvous("same");) 在场景设计中,使用事务点集合策略。以同时达到集合点百分率为标准,同时释放所有正在Run的Vuser. 稳定性测试:已知系统高峰期使用人数、各事务操作频率等。设计综合测试场景,测试时将每个场景按照一定人数比率一起运行,模拟用户使用数年的情况。并监控在测试中,系统各性能指标在这种压力下是否能保持正常数值。事务响应时间是否会出现波动或随测试时间增涨而增加。系统是否会在测试期间内发生如宕机、应用中止等异常情况。 根据上述测试中,各事务条件下出现性能拐点的位置,已确定稳定性测试并发用户人数。

软件性能测试结果分析总结

软件性能测试结果分析总结 平均响应时间:在互联网上对于用户响应时间,有一个普遍的标准。2/5/10秒原则。 也就是说,在2秒之内给客户响应被用户认为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用户体验。在5秒之内响应客户被认为“比较不错”的用户体验,在10秒内给用户响应被认为“糟糕”的用户体验。如果超过10秒还没有得到响应,那么大多用户会认为这次请求是失败的。 定义:指的是客户发出请求到得到响应的整个过程的时间。在某些工具中,请求响应时间通常会被称为“TTLB”(Time to laster byte) ,意思是从发起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收到最后一个字节的响应所耗费的时间。 错误状态情况分析:常用的HTTP状态代码如下: 400 无法解析此请求。 401.1 未经授权:访问由于凭据无效被拒绝。 401.2 未经授权: 访问由于服务器配置倾向使用替代身份验证方法而被拒绝。 401.3 未经授权:访问由于ACL 对所请求资源的设置被拒绝。 401.4 未经授权:Web 服务器上安装的筛选器授权失败。 401.5 未经授权:ISAPI/CGI 应用程序授权失败。 401.7 未经授权:由于Web 服务器上的URL 授权策略而拒绝访问。 403 禁止访问:访问被拒绝。 403.1 禁止访问:执行访问被拒绝。 403.2 禁止访问:读取访问被拒绝。 403.3 禁止访问:写入访问被拒绝。 403.4 禁止访问:需要使用SSL 查看该资源。 403.5 禁止访问:需要使用SSL 128 查看该资源。 403.6 禁止访问:客户端的IP 地址被拒绝。

403.7 禁止访问:需要SSL 客户端证书。 403.8 禁止访问:客户端的DNS 名称被拒绝。 403.9 禁止访问:太多客户端试图连接到Web 服务器。 403.10 禁止访问:Web 服务器配置为拒绝执行访问。 403.11 禁止访问:密码已更改。 403.12 禁止访问:服务器证书映射器拒绝了客户端证书访问。 403.13 禁止访问:客户端证书已在Web 服务器上吊销。 403.14 禁止访问:在Web 服务器上已拒绝目录列表。 403.15 禁止访问:Web 服务器已超过客户端访问许可证限制。 403.16 禁止访问:客户端证书格式错误或未被Web 服务器信任。 403.17 禁止访问:客户端证书已经到期或者尚未生效。 403.18 禁止访问:无法在当前应用程序池中执行请求的URL。 403.19 禁止访问:无法在该应用程序池中为客户端执行CGI。 403.20 禁止访问:Passport 登录失败。 404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404.1 文件或目录未找到:网站无法在所请求的端口访问。 需要注意的是404.1错误只会出现在具有多个IP地址的计算机上。如果在特定IP地址/端口组合上收到客户端请求,而且没有将IP地址配置为在该特定的端口上侦听,则IIS返回404.1 HTTP错误。例如,如果一台计算机有两个IP地址,而只将其中一个IP地址配置为在端口80上侦听,则另一个IP地址从端口80收到的任何请求都将导致IIS返回404.1错误。只应在此服务级别设置该错误,因为只有当服务器上使用多个IP地址时才会将它返回给客户端。404.2 文件或目录无法找到:锁定策略禁止该请求。 404.3 文件或目录无法找到:MIME 映射策略禁止该请求。

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 林川 复习整理

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林川)复习整理对一台具有三层功能的防火墙进行测试,可以参考哪些和测试相关的RFC文档 RFC3511、RFC3222、RFC2889、RFC2544 包头的最大长度为多少为什么IP 字节4060答:字节,固定部分20字节,可变部分 在数据传输层面,用以衡量路由器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背(65)丢包率;(4)背对背;()时延抖动;)延迟;1 答:()吞吐量;(2(3)系统恢复。8)系统恢复;板能力;(7( 什么是吞吐量简述吞吐量测试的要点 路由设备说明书和性能测试文答:吞吐量是描述路由器性能优劣的最基本参数,档中都包含该参数。是指在没有丢包的情况下,路由设备能够转发的最大速率。要规定延迟测试发包速率要小于吞吐量什么是延迟为什么RFC2544点:零丢包率。 延迟是指包的第一个比特进入路由器到最后一个比特离开路由器的时间间隔,答: 又叫时延。 丢包率测试的目的是什么简述丢包率与吞吐量之间的关系 在不同的负载和帧长度条件下的丢包率。DUT 答:丢包率测试的目的是确定 什么是背对背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背对背测试 答:背对背指的是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以合法的最小帧间隙在传输

介质上连续发送固定长度的包而不引起丢包时的包数量,IEEE规定的以太网帧间的最小帧间隙为96比特。该指标用于测试路由器缓存能力。 大量的路由更新消息、频繁的文件传送和数据备份等操作都会导 致数据在一段时间内急剧增加,甚至达到该物理介质的理论速率。为了描述此时路由器的表现,就要进行背对背突发的测试。 吞吐量:是指在没有丢包的情况下,路由设备能够转发的最大速率。对网络、设备、端口、虚电路或其他设施,单位时间内成功地传送数据的数量(以比特、字节、分组等测量)。 延迟:是指包的第一个比特进入路由器到最后一个比特离开路由器的时间间隔,又叫时延。 丢包率:是指路由器在稳定负载状态下,由于缺乏资源而不能被网络设备转发的包占所有应该被转发的包的百分比。丢包率的衡量单位是以字节为计数单位,计算被落下的包字节数占所有应该被转发的包字节数的百分比。背对背:是指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以合法的最小帧间隙在传输介质上连续发送固定长度的包而不引起丢包时的包数量,IEEE规定的以太网帧间的最小帧间隙为96比特。 转发率:通过标定交换机每秒能够处理的数据量来定义交换机的处理能力。交换机产品线按转发速率来进行分类。若转发速率较低,则无法支持在其所有端口之间实,即)Mpps现全线速通信。包转发速率是指交换机每秒可以转发多少百万个数据包(. 交换机能同时转发的数据包的数量。包转发率以数据包为单位体现了交换机的交换能力。路由器的包转发率,也称端口吞吐量,是指路由器在某

Web Tours网站性能测试计划

Web Tours网站性能测试计划 作者:fzw 发布日期:2012 文档版本: 文档编号: 文档历史: 变更记录 变更日期作者版本变更摘要 相关文档 发布日期文档标题版本备注

文档目的 描述Web Tours性能测试流程、范围、环境、风险等因素作为性能测试实施依据。 项目背景介绍 Web Tourd是HP LoadRunner软件自带一个飞机订票系统网站,是一款基于https://www.360docs.net/doc/5210908605.html,平台的网站。基于先进的.NET Framework,默认支持SOL Server数据库,可扩展支持ACCESS、MySql等多种数据库。支持基于IE、Chrome、Firefox、Opera等浏览器。 Web Tours网站主要是提供方全世界用户进行网上订票、查看订票信息、预订机票、修改预订机票的功能支持。 术语及缩写 性能测试(Performance Testing):在一定负载的情况下,系统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性能是否满足用户特定的性能需求。 负载测试(Load Testing):在一定的软件、硬件及网络环境下,在不同虚拟用户数量的情况下进行一种或多种业务,测试服务器的性能指标是否在用户要求的范围内,用于确定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用户数、最大有效用户数以及不同用户数下的系统响应时间和服务器的资源利用率。 压力/强度测试:(stres Testing):在一定软件、硬件及网络环境下,通过模拟大量的虚拟用户向服务器产生负载,使服务器的资源处于极限状态下长时间持续运行,以测试服务器在高负载情况下是否能够稳定工作。 配置测试(Configuration Testing):在不同软件、硬件及网络环境下,在一定的虚拟用户数量的情况下运行一种或者多种业务,获得不同配置的性能指标,用于选择最佳的设备及参数配置。 输入 《项目计划文档》 《性能需求规格说明书》 《系统架构计划文档》 其他性能测试文档 入口标准 系统运行环境 1)网络拓扑图

网络基准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网络基准性能测试 一、测试目的 通过测试网络的连通性、吞吐量、往返延时、丢包率,判断网络系统的基准性能是否符合标准DB37/T 291-2000《计算机网络检测与评估》的要求。 二、术语解释 2.1连通性 连通性反映被测试链路之间是否能够正常通信。 2.2吞吐量 吞吐量是指测试设备或被测试系统在不丢包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的最大包传输速率。 2.3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即往返延迟,是指发出请求的时刻到用户的请求的相应结果返回用户的时间间隔。 2.4丢包率 丢包率是指在吞吐量范围内测试所丢失数据包数量占所发送数据包的比率。 三、测试依据 本次测试依据DB37/T291-2000《计算机网络检测与评估》 四、网络拓扑 五、测试环境分析 网络基准性能测试在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网络管理中心完成。测试在空载环境下进行,选取省局的服务器所在网络进行负载压力测试,通过模拟大量的数据包,测试网络的基准性能,以确保网络性能可以保障业务的正常运行。

3.1防火墙访问控制策略表 注:测试时在防火墙访问控制策略中添加允许双向ping通的策略,并打开测试工具的两个默认端口才能完成测试。 3.2测试场景描述 在网络基准性能测中,选定主要通道,分四个场景,利用Chariot的数据产生功能,生成特定长度的帧,人为的给网络系统制造特定的数据流量,以测试网络的连通性、吞吐量、响应时间和丢包率。四个场景拓扑图分别如下:场景1 上述链路的选取和测试,体现了从网通线路入口到F5负载均衡上连口之间的网络性能,反映了数据经过防火墙控制策略过滤后所呈现的网络基准性能。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断开Internet连接,并在防火墙的E1接口上放置测试机A,摘除F5以及两台WEB服务器,并在F5的位置上放置测试机C。 场景2 上述链路的选取和测试,体现了从电信线路入口到F5负载均衡上连口之间的网络性能,反映了数据经过防火墙控制策略过滤后所呈现的网络基准性能。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断开Internet连接,并在防火墙的E3接口上放置测试机B,摘除F5以及两台WEB服务器,并在F5的位置上放置测试机C。

性能测试之场景设计

性能测试之场景设计 前言 性能测试中的场景设计是实施性能测试的基础,只有合理的设计测试场景才能获得有价值的测试数据,为接下来的确认瓶颈、系统调优打下基础。场景(Scenario)是一种用来模拟大量用户操作的技术手段,通过配置和执行场景向服务器产生负载,验证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达到用户要求,而Controller可以帮助我们对场景的设计、执行以及监控进行管理。 Load runner Controller来管理和维护场景,可以在一台工作站控制一个场景中的所有虚拟用户(Vuser)。执行场景时,Controller会将该场景中的每个Vuser 分配给一个负载生成器。负载生成器执行Vuser脚本,从而使Vuser可以模拟真实用户操作的计算机。 场景的分类 1.人工场景(手动场景) 所谓人工场景,实际就是自定义模式,各因素完全由我们来设置的创建场景的方法。相比面向目标场景,人工场景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更为广泛。用赛车游戏来比喻,这种方法类似常规比赛,不同的汽车从同一起点出发,到同一终点结束,最终按照时间排出名次。 2.面向目标场景 面向目标场景则与人工场景有所不同,它预先定义了一个测试目标,Load Runner将根据这个目标自动构建场景,有点类似向导模式。这种方法对于验证在项目性能说明书中列出、需要达到的性能目标很方便。还是用赛车游戏来比喻,面向目标场景有点类似计时赛或者追逐赛,不同的汽车从同一起点出发,在规定

的时间,走的最远者获胜。 在面向目标场景的“向导模式”中,设定了一个或者多个测试目标,比如要求系统达到每秒处理5个事务,Load Runner再根据这些目标自动创建场景。目前,Load Runner支持的测试目标有如下几种: ?虚拟用户数量。 ?每秒点击次数(只对Web Vuser有效) ?每秒事务数量 ?每分钟访问页面数量(也仅对Web Vuser有效) ?事务响应时间 场景设置描述 ㈠.新场景设置对话框 字段解释: ?Select Scenario Type(选择场景类型):此选项区域列出了场景的两种类型: ①Manual Scenario(手动场景或人工场景):

性能测试计划模板(实例)

XXXX系统 性能测试方案 软件产品名称:XXXX 软件开发部门:XXXX 软件测试部门:XXXX 编写:XXX 日期:2008 年11 月8 日审核:XXX 日期:2008 年11 月10 日批准:日期:年月日

1.引言 1.1测试方案概述 方案名称:xxxx系统性能测试方案 测试部门:xxxxxxxx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2目的 本测试方案将对国美电器供应链系统的测试方法、测试工具、测试范围、测试的软件硬件环境、测试进度、测试人员的分工和职责以及测试流程进行详细的定义和整体的描述。 1.3系统概述 产品名称: xx供应链系统JL SCM 开发部门: xxxx有限公司 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金力供应链系统JL SCM”,该系统中采用了 Sybase 最新版本的企业智能型关系数据库产品Adaptive Server Enterprise 12.5 (ASE12.5)及复制服务器产品Sybase Replication Server,由武汉金力软件有限公司开发并协助实施。国美电器实施的“金力供应链系统JL SCM”,从现代企业理念、物流体系和全方位服务的角度,完全解决了企业的决策、计划、管理、核算、经营、物流、服务、人事及电子商务等问题。 2.术语和定义 性能测试: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指定的软件、硬件和网络环境等)确定系统

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载压力的测试过程。 场景:一种文件,用于根据性能要求定义在每一个测试会话运行期间发生的事件。 虚拟用户:在场景中, LoadRunner 用虚拟用户代替实际用户。模拟实际用户的操作来使用应用程序。一个场景可以包含几十、几百甚至几千个虚拟用户。 虚拟用户脚本:用于描述虚拟用户在场景中执行的操作。 事务:表示要度量的最终用户业务流程。 3.测试流程 负载测试通常由五个阶段组成:计划、脚本创建、场景定义、场景执行和结果分析。 计划负载测试:定义性能测试要求,例如并发用户的数量、典型业务流程和所需响应时间。 创建虚拟用户脚本:将最终用户活动捕获到自动脚本中。 定义场景:使用 LoadRunner Controller 设置负载测试环境。 运行场景:通过 LoadRunner Controller 驱动、管理和监控负载测试。 分析结果:使用 LoadRunner Analysis 创建图和报告并评估性能。 4.测试目标与策略 4.1测试目标 1)确定系统能承载的最大容量; 2)定位系统性能瓶颈; 3)确定系统典型事务响应时间; 4)出具可信的独立的第三方的性能测试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