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氧化铝的经营成本比较及综合能耗比较

国内外氧化铝的经营成本比较及综合能耗比较
国内外氧化铝的经营成本比较及综合能耗比较

国内外氧化铝的经营成本比较及综合能耗比较

2008-9-9 11:07:19 中国选矿技术网浏览495 次收藏我来说两句

由于我国铝土矿资源的质量,决定了我国氧化铝生产必须采用工艺流程长和能耗高的石灰烧结法或混联法,能耗高纯拜耳法3~4倍。表1列出了国内外氧化铝厂的综合能耗比较。

表1 国内外氧化铝厂综合能耗比较

企业名称生产工艺矿石类型

综合能耗/GJ·t-1(铝氧)

1998年1999年

山东铝厂

郑州铝厂

山西铝厂

平果铝厂

法国铝厂

澳大利亚宾加拉希腊圣·尼古拉德国施塔德烧结法

混联法

混联法

拜耳法

拜耳法

拜耳法

拜耳法

拜耳法

一水硬铝石

一水硬铝石

一水硬铝石

一水硬铝石

三水及一水硬铝石

三水铝石

一水硬铝石

三水铝石

40.71

40.66

45.13

16.71

40.19

36.32

37.32

15.1

13.52

11.32

14.65

9.6

我国的氧化铝生产成本比国外高出35%~48%,每吨比国外高30美元以上;平均经营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2%。国内外氧化铝经营成本见表2。

表2 国内外氧化铝经营成本比较

成本项目世界平均/美元·t-1中国/美元·t-1(铝氧)

铝土矿

运费

碱和石灰能源费用

劳动力

其他

平均经营成本38.7

8.1

14.6

25.9

23.2

29.3

139.9

31.6

18.2

69.5

6.8

44.7

170.8

由表1和表2可见,我国的氧化铝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第一,能耗高、原材料消耗高、效益差。国外氧化铝的经营成本为每吨约140美元,按8.3元人民币/美元的汇率,每吨氧化铝的经营成本为1162元。第二,技术装备落后、自动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国外氧化铝厂都向大型化发展,普遍为年产百万吨级,而我国的氧化铝厂都为几十万吨级。第三,非冶金用的氧化铝品种少、产量低,我国非冶金用的氧化铝的开发主要在山东铝厂,1991年可产94种,产量为4万t,仅为世界非冶金用氧化铝总产量的0.9%。第四,环境污染严重。氧化铝厂排出大量赤泥,大多数未利用而堆放,碱渗透到周围水系,给周围居民生活与农业生产带来危害。

成本控制的国内外研究

日本和欧美一直对成本管理进行研究,并且很早就认识到成本竞争优势是企业竞争优势(技术、质量、服务、成本)的核心。他们将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视为企部管理机制的运行效果绩效指标。国外成本控制研究主要成果有: (1)战略成本管理理论 该理论最早与20世纪80年代由英国学者西蒙提出,其研究内容偏重于理论上讨[2]。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其所着两本着作《竞争优势》[3〕和《竞略》[’]中提出利用企业的价值链获取竞争优势,价值链思想后来被成功地用在对企略成本分析上,成为进行战略成本分析的主要工具。美国管理会计着名学者杰克.等人接受了西蒙提出的观点,并在麦克尔.波特研究的基础上,于1993年出版了略成本管理》一书,使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方法系统化、具体化[5]。1998年,美国罗宾.库泊在美国《管理会计》杂志上发表了一年的连载,提出了以作业成本制度心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成本管理的理论界和企业开始加强战略成本管理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一成划。 (2)标准成本理论 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增强自身的市场能力,已不再满足于以事后核算为主的成本管理会计系统。于是西方各国的学者与先驱们开始寻找新的,能适应时代特色的成本管理方法,并在泰勒科学管理思想的下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成立了专门的成本会计协会,正式开始研究标准成本法(Stanc。sting),从‘而掀起了成本管理会计研究的热潮。 (3)作业成本管理 日本和欧美从九十年代开始全面推广以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会计学权威罗伯 卡普兰(Robe:1’tKaPlan)和罗宾,库拍(RobinCooPer)为代表所建立的面向流程管“作业成本法管理(Activity一BasedCosting)”。通过对所有与产品相关联作业活追踪分析,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值链”、增加“顾客价值”,提供有用信息,促使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提策、计划、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加企业价值的目的。通过克诺韦德1996年美国管理会

氧化铝技术经济指标释义及计算

氧化铝技术经济指标释义及计算 一、氧化铝产量(单位:t) 氧化铝产量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氧化铝产量是指氢氧化铝经过焙烧后得到的氧化铝,也称作冶金级氧化铝或焙烧氧化铝,是电解铝生产的原料;广义的氧化铝产量是指冶金级氧化铝、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合量及其他产品折氧化铝的合计,习惯上称作成品氧化铝总量,多用于计算生产能力,下达产量计划和检查计划完成情况。 反映氧化铝产品产量的指标根据不同的统计方法可有:冶金级氧化铝量、商品氢氧化铝折合量、其它产品折氧化铝量以及计算生产水平的实际产量。 1、冶金级氧化铝量 冶金级氧化铝量是指氢氧化铝经过焙烧后得到的氧化铝,是电解铝生产的原料。 2、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合量 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是指作为商品出售的氢氧化铝(不包括用于焙烧成氧化铝的氢氧化铝)。当计算成品氧化铝总量时,需要将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算成冶金级氧化铝,采用实际过磅数,以干基计算,折合系数是0.647。其水分应以包装地点取样分析数为准。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氧化铝计算公式为: 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氧化铝(t)=商品氢氧化铝量(干基)×0.647 3、其它产品折氧化铝量 其它产品折氧化铝量是指除商品普通氢氧化铝以外的分解料浆及

商品精液等产品折冶金级氧化铝量。 (1)分解料浆是指从氧化铝生产流程的分解槽中取出部分做为商品出售的分解料浆量,其折算为冶金级氧化铝的计算公式为:分解浆液折氧化铝(t)=分解料浆体积(m3)×分解料浆固含(kg/m3)×0.647/1000+分解料浆液相氧化铝含量(t)(2)商品精液是指从氧化铝生产流程的精液中取出部分做为商品出售的精液量,其折算为冶金级氧化铝的计算公式为:精液折氧化铝(t)=商品精液体积(m3)×精液中氧化铝浓度(kg/m3)×0.9/1000 式中:0.9为精液折氧化铝回收率。 4、计算氧化铝生产水平的实际产量 由于氧化铝生产周期长,期末、期初在产品、半成品量波动大,为了准确反映实际生产水平,生产上通常采用实际产量这一概念,核算实际生产消耗等指标。 实产氧化铝量(t)=冶金级氧化铝量(t)+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合量(t)+其它产品折氧化铝量(t)±分解槽氢氧化铝固、液相含量增减折冶金级氧化铝量±氢氧化铝仓增减量折冶金级氧化铝量(t) 式中:“+” 为增加,“-” 为减少。 5、氢氧化铝产量 氢氧化铝产量,它是反映报告期氧化铝生产实际水平的一项重要产量指标。①氢氧化铝产量(t)=精液流量(m3)×精液氧化铝浓

影响比较分析

金融危机下期货市场对有色与黑色行业的 影响比较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 常清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陈君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 胡俞越 全球金融风暴席卷实体经济,重创了提供基础原材料的冶金行业。2008年6月底7月初,钢材和有色金属价格急转直下。3个多月来,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下降59.5,创下历史之最。LME期铜7月初为8940美元/吨,调整至11月份的4155美元/吨,跌幅高达53.5%。LME期铝也从3380美元/吨的高位下挫50%左右。8月份12家大中型钢企亏损,9月份达到23家, 10月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的亏损面超过60%。相当一部分钢企以检修的名义进行了减产,多数小规模民营企业则直接关停、倒闭。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067.95亿元,同比增长16.13%;实现主营业务利润为439.18亿元,同比减少12.56%;净利润199.81亿元,同比减少了30.63%。导致业绩同比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金属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跌。相比之下,有色金属板块受损程度低于钢铁行业。 矿产原料短期内较低的供给弹性、资源地理分布造成的垄断性、我国严重不足的矿产资源自给率和高度进口依赖,以及宏观经济的周

期性波动对需求的影响,决定了冶金就是一个价格频变的行业。对价格风险的管理应该是企业管理的常态。现代经济中,对于大宗商品,管理价格风险的工具首选便是期货。 我国铁矿石的自给率为45%-50%,铝土矿的进口依存度为50%左右,精铜矿自给率只有30%。而且,三者都有着垄断的供给方。全球70%的铁矿石由澳大利亚的两拓和巴西淡水河谷控制,前五家铝业巨头控制全球50%以上铝土矿产量,前四家铜业巨头控制世界60%左右的精铜矿产量。当前,LME的期货报价是有色金属贸易的国际基准价,沪铜作为我国最成熟的期货品种,国际影响力日强,使得国际铜价越来越多地体现“中国因素”。沪铝则弱于沪铜。钢材是唯一尚未形成国际定价中心的大宗商品。LME今年4月才推出钢胚合约,我国钢材期货仍在筹备中。 铁矿石无疑是垄断定价势力最强的矿产资源,而我国钢铁行业的集中度低,在定价谈判上处于弱势。近些年,我国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一直处于逢买必涨的局势中,国内钢材市场是分散竞争型市场,钢材流通渠道相对分散,市场价格波动剧烈,有规避风险的需求,但是缺乏规避风险的手段。 铜冶炼行业绝大部分原料受制于国际现货商,铜价波动剧烈,铜冶炼行业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具有较强的避险意愿,从1994年国内铜期货合约上市至今,经历多年的实践,铜生产企业的期货运作已步入成熟阶段,他们已经掌握了在价格剧烈波动环境中的生存之道。当前,国内铜行业中80%的企业都参与了国内国际的铜期货交易。

成本控制的开题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关于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小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已日益紧迫。一个企业利润是由销售额和成本所决定的,那么企业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势必最关键。中小企业在我国现行经济体制下发展速度迅猛,是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资金力量薄弱,内部控制程度较差,生产效率较低,使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处于较弱的竞争地位。尤其是在目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大多中小企业面临着生存危机。因此,在外部经济形势相同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如何在市场经济中争得一席之地是非常重要。所以,中小企业应引进先进的成本控制理念、采用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完善成本控制体系。在中小企业创业发展历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目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多数中小企业经营者无暇或者无意识顾及企业的成本控制建设。而在企

业管理中,成本控制是现代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建设方案,可以帮助中小企业降低产品成本,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探索中小企业成本控制方案对于实现整个社会效率的提高具有实际意义。 本文首先从成本控制的意义入手,描述了当前中小企业对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表现,并简要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指导建议,从而帮助中小企业在成本控制问题上借鉴改进,促进中小企业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论文综述(综述国内外有关选题的研究动态) 成本控制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英国学者肯尼斯?西蒙兹提出,后来,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两本书中提出了运用价值链(纵向价值链、横向价值链、内部价值链)进行成本控制分析的一般方法。具有影响力的是以查尔斯·T·霍恩格伦为代表的五目标论和以卡普兰为代表的多阶段论。凯瑟琳娜.斯腾詹和乔.斯腾詹在《成本管理精要》一书中提出了从决策有用性出发的1O 目标论。他们认为,有助于决策的成本管理系统必须满足:(1)列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支出;(2)反映组织的成本结构和形态以支持成本管理系统的改进;(3)支持切实可行的战略计划并明确管理目标;(4)引导个人和团队行为,努力实现组织目标;(5)为完成组织近期目标和战略规划监控资源耗费;(6)预警财务状况恶化;(7)资源消耗的适用性;(8)明确个人和团队对完成经营目标应负的责任;(9)有助于分析客户、生产过程、产品和地区对赢利性的不同影响;(1O)为不同的决策者、管理者提供全景式的组织成本结构信息。 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成本管理理论大都是持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成本管理是一种管理活动,应该具有管理的普遍职能,即预测,计划,控制,考核,分析和决策等。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为成本管理提供依据的基础工作。广义的成本管理观不再将成本核算作为成本管理的重心。 美国学者查尔斯.T.亨格瑞认为,成本管理是“经理人员的为满足顾客要求同时又持续降低和控制成本的行为。”因此,为降低成本而进行的成本控制活动是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重心。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指出:成本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中的概念表明了生产成本的产生方式。而根据会计恒等式“利润=收入—支出”,及生产型企业生产成本占支出比重大的特点,可以推出生产成本对企业的巨大影响。作为生产型企业,主要收入来源就是产品销售收入,而目前企业大多处在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取得高销售收入实在不易,要取得经营利润,降低成本更为合理。因此,着重研究企业成本控制问题、方法的研究,才能使企业达到利润的最大化。 我的见解: 目前我国提供给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宽松, 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也在不断

2018最新铝产业链分析报告

铝上下游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1、铝产业链介绍 (1) 2、铝产业链上游基本情况 (1) 3、铝土矿加工 (3) (1)氧化铝 (3) (2)电解铝 (4) (3)氧化铝与电解铝价格关系 (5) 4、铝产业链下游 (5) 5、产业链标的公司股价对比 (6)

1、铝产业链介绍 铝产业链指的是将铝土矿制成电解铝然后加工成各种铝材的产业链条,主要包括上中下三个环节:上游,从铝土矿中提炼出氧化铝,标的企业有中国铝业、南山铝业;中游,将氧化铝电解得到电解铝,主要标的企业为焦作万方、中国铝业、中孚实业、南山铝业;下游,对电解铝进行加工处理获得各种铝材,比如银邦股份、焦作万方、东阳光科、明泰铝业、中孚实业、南山铝业、闽发铝业等公司。具体工艺如下表所示: 2、铝产业链上游基本情况 在产业链上游铝框资源储备方面,我国铝土矿资源非常匮乏,进口依赖强。2017年底中国铝土矿保有储量为10亿吨,仅占全球储量的3.33%,按照现有速率进行开采,国内铝土矿资源保障年限不足15年。根据查询的历年进口铝土矿数据,经计算,中国铝土矿供需缺口巨大,对外依存度平均在40%以上。

资料来源:矿业汇 资料来源:矿业汇 此外,国内的矿石以一水硬铝石型为主,品位低,只能采用高能耗的烧结法工艺生产氧化铝,在开采和氧化铝两个环节都存在环保问题。而高品质进口矿多为三水铝石型高品位低硅铝土矿,可以采用工艺简单、能耗更低的拜耳法生产,规避了国内矿石的不足。因此中国铝业、南山铝业等产业链中游公司近年来新增氧化铝产能多以进口原料为基础进行设计,同时新增产能项目直接布局在港口,降低进口铝土矿等原材料的运输成本。 中国铝业作为铝产业链上游公司,自身铝土矿资源丰富。公司拥有全国约17%的铝土矿资源。截至2017年末,公司控制的铝土矿资源量约为7.96亿吨,其中国内储量7.36亿吨,国外储量0.6 亿吨,目前公司铝土矿自给率在50%左右。 南山铝业在上游的布局主要体现在对资源的开采以及初步加工。2014年印尼铝土矿禁

我国铝工业现状分析

我国铝工业现状分析 我国铝工业现状分析铝工业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中社会贡献率最高的产业之一,最近两年总资产贡献率均在10%以上,不但高于全国工业9%的平均水平,而且大大高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7%~8%的平均水平,这表明我国铝工业是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产业。 进入2003年以来,在我国不断增长的铝消费需求的诱惑下,我国铝工业出现了火爆的投资热潮。中国铝业市场的战略格局正在重新分化,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的战略格局已经被打破,民营资本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大举进入铝工业领域,抢市场.争原料.拼投资.上规模的竞争态势已经形成。对此业内专家分析指出,我国目前出现的铝工业空前的投资热是市场拉动和利益驱动的结果,它不仅是国内市场因素在推动,而且还是全球市场力量在推动。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原有的氧化铝厂.铝冶炼厂.甚至铝加工企业均在大张旗鼓地开始一场新的战略投资.重组和规模扩张,而且一些新建的氧化铝厂.铝冶炼厂等也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开工建设,从而孕育了一场没有硝烟的铝业投资和竞争恶战。对此我们有必要就目前我国铝工业所面临的战略发展态势进行分析。 一.民营资本异军突起,巨额投资撼动国内铝业2002年初,在经过长期酝酿和市场考察后,国内著名的民营企业东方希望集团毅然宣布,集团已选定铝电复合体产业为集团的第二主业。该

集团突然决定大规模进入我国铝生产工业,这一举动不仅在我国铝行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也在国内外市场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在一个中国国有企业群龙争霸的重工业领域中,一个与铝工业毫不相关的民营企业也想在这个投资大.市场大.产业大的行业中一争高低,并且要作为第二主业进行资本扩张的决策让人惊叹。应当说,这是一个令我国铝行业震惊的举动。 从2002年上半年至今,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该集团以迅猛的发展速度大步迈入了我国铝工业领域,并走出了坚实的三大步。 首先,该集团于2002年4月15日宣布进入铝行业后,斥资6亿元与山东茌平信发铝电集团共同组建山东信发希望铝业有限公司,该企业将具有14万吨电解铝的生产能力,并辅以深加工及配套的供热机组等项目。这个项目已于2002年9月8日开工,目前,第二期电解铝项目即将投产运行。此举被看成其投资铝工业的一个序幕。 同时在其投资山东信发铝业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又一个惊人之举在中国的西部内蒙包头发生。2002年10月,该集团在包头迅速成立了稀土铝业公司,这是其在包头投资建设的大型铝业一体化项目,注册资本人民币3亿元。据了解,该集团铝电项目计划从2002年至xx年分四期建设运营。一期工程已投资10亿元,有望在2003年年底竣工并投产,初期将形成25万吨电解铝生产能力。为解电解铝生产用电问题,该企业还建设自备火力发电厂。

开题报告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探究

开题报告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探究四川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题目XX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探讨 选题类型应用基础型课题来源自选课题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方向) 指导教师职称 姓名年级学号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 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作为市场主体,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竞争的加剧,直接导致企业利润的下降,甚至使一些企业破产,退出市场。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成为企业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对企业成本进行控制,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这一点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共识。但是目前的存在的状况却是,企业虽然重视成本控制,可是控制的效果却不是很明显,导致这样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成本控制的观念落后,对成本控制的目的,范围,方法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二是成本控制的方法落后,大多数企业目前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制造成本法,先进的作业成本法却没有被推广。 成本管理与控制是企业抵御内外压力,求得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主要保障。企业将成本降低至行业平均水平之下,拉开距离才能真正具备竞争优势。不降价竞争,着力提高产品单位利润率从而提高总利润水平和投资回报率才有迅速发展的基础。 现代企业具有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特点。而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内容。由于传统成本管理已不能适应现代成本管理理念,因

此成本管理的内容不仅仅是孤立地降低成本,而是应立足于整体的战略目标及企业外部环境,并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找成本最小化。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企业的竞争战略大体分为成本领先战略和产品差异化战略,但是无论采取什么战略,成本一旦失去控制,企业也就失去了竞争优势。因此,强化企业成本管理,就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推行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方法的创新和实施是我们迫切需要学习研究和实施的课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企业成本控制现状的分析,找出企业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出解决措施,促进企业提升成本控制能力。企业成本控制能力的加强,有利于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本优势。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提高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重视,提升成本控制观 通过对本选题的研究,提高自己在成本控制方面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提升自己在企业成本控制研究的学术水平。 2本领域研究综述 2.1 国外关于成本控制的研究 泰罗(F.W.Taylor),首次提到了标准成本法,它以目标成本(标准成本)为基础,把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揭示出成本差异,使差异成为向人们发出的一种“信号” ; 以此为线索,企业可以查明形成差异的原因和责任,并据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巩固成绩,克服缺点,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期终,既可通过 定的方法将标准成本和成本差异结合起来,又可确定产品的实际成本。以标准成本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在引入现代行为科学支柱之后,就形成对各责任中心进行责任业绩的责任成本制度和与之相应的责任成本概念。在责任成本制度中,成本按

氧化铝项目财务分析表

氧化铝项目财务分析表 一、项目背景 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窗口期,释 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 力开拓发展新空间。 优化市域发展空间。明确发展定位,更好促进各板块形成统筹联动、合理分工、各具特色、功能衔接的融合发展格局,提升城市整体 发展能级。加强市级统筹,制定全市产业布局规划,引导重大项目向 重点园区集聚、特色产业向特色园区集聚,实现布局优化、错位竞争、特色发展。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推广新型孵化模式,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探索多元化方式建立产业基金。深入推进“个转企、小转规、规转股、股转市”,支持更多优质 企业上市挂牌,鼓励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做强做大。推进产业跨界融合 发展,推动一二三产相互渗透、跨界融合,催生更多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推进“制造+智能”“制造+网络”“制造+服务”,让融合发展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实施“互联网+” 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大力培

育网络服务平台,提高平台的集聚效应和市场价值,推进数据资源开 放共享。 提升产品价值空间。弘扬“工匠精神”,推动“精致生产”,施 行“精益管理”,专注质量、品牌和标准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加快名品名牌培育,以质量和品牌提升增强有效供给能力,实现产品 由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转变。加强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以品牌塑造产业形象,推动发展迈入品牌时代,努力建设“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全面提升开放水平。抢抓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开放机遇,做到 对内对外开放齐抓,努力形成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开放格局。 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推动开发区转型发展,主攻高端 人才、高端技术、高端产业的集聚和培育,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使 其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载体。 形成对外开放新机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与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铝的化学性质较活泼,因而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物形态存在。 目前铝矿物和含铝矿物多达250种,其中主要的为铝土矿、高岭土、

氧化铝生产物料平衡计算样本

物料平衡计算 为了便于计算,物料平衡计算按生产1吨氧化铝为基准进行。 3.1 主要生产技术指标 1) 产品为一级品氧化铝(国标):Al 2O 3不低于98.6%,本设计取:Al 2O 3为99% 2) 铝土矿的化学组成(%) Al 2O 3 Fe 2O 3 SiO 2 TiO 2 CO 2 灼减 其它 合计 水分 65.86 6.17 6.96 3.19 1.36 14.58 1.88 100 2.88 3) 石灰的化学组成(%) CaO T CO 2 其他 合计 83.60 6.05 10.35 100 4) 氧化铝实际溶出率:86.26%,总回收率取:84% 5) 石灰添加量占干铝土矿量的8% 6) 碱耗:58㎏ 补碱组成(g/L ) Na 2O k Na 2O c CO 2 密度:1440 ㎏/m3 438.8 7.2 5.1 7) 循环母液的组成(g/L ) Na 2O k Al 2O 3 Na 2O c CO 2 Na 2O T 密度:1.348 g/㎝3 230 118.2 20 14.2 250 k ?= 3.2 8) 铝酸钠溶液组成(g/L ) Na 2O k Al 2O 3 Na 2O c CO 2 密度:1303 kg/m 3 150 170.17 17.58 12.48 k ?=1.45 9) 沉降分离槽底流L/S =3.0,末次洗涤槽底流 L/S =1.2 10)弃赤泥液相中Na 2O 的含量(浓度):3.693g/L 11)溶出后的赤泥的A/S=1.3, N/S=0.3 12)溶出过程浓缩率:8%

13)晶种分解中种子比为3.0,种子附水率为20%,分离后氢氧化铝浆液的L/S =1.0 14)氢氧化铝洗涤水的消耗量为0.5~1.0吨/吨-AH,氢氧化铝滤饼的含水量为7.0% 15)蒸发中,Na2CO3·H2O带走的循环母液量为30% 16)苛化时的石灰数量为化学反应计算量的125%;苛化率为90% 3.2 物料平衡计算 3.2.1 损失计算 根据原始数据,该铝土矿的铝硅比A/S=65.86÷6.96=9.46,故 理论溶出率η理= A S A- ×100%= 86 . 6596 .6 86 . 65- ×100%=89.43% 实际溶出率η实= 矿赤 矿 ) / ( ) / ( ) / ( S A S A S A- ×100%= 46 .93.1 46 .9- ×100%=86.26% 因总回收率比实际溶出率低,故本次设计的实际的总回收率取84%。 在氧化铝的产出率为84.0%的条件下,如果制取1吨含有990公斤成品氧化铝,则需要:990÷(0.84×0.6586)=1789.51kg干铝土矿 其中应含有氧化铝:1789.51×65.86%=1178.57kg 因而,氧化铝的总损失量:1178.57-990=188.57kg 其中,破碎及储存时氧化铝的损失量为生产一吨氧化铝所需的总Al2O3量的0.2%。即为: 0.2%×1178.57=2.36kg 相当与损失干铝土矿:2.36÷65.86%=3.58kg 则进入湿磨工序的干土矿:1789.51-3.58=1785.93kg 干石灰量为:1785.93×8%=142.87kg 湿磨过程中Al2O3的损失与破碎时相同,即只有:0.2×1178.57kg相当于铝土矿为2.36÷65.86%=3.58kg 则送溶出的原矿浆矿石量为:1785.93-3.58=1782.35kg 送溶出的铝土矿中含, kg: Al2O3 : 1782.35×0.6586=1173.85 Fe2O3 : 1782.35×0.0617=109.97 SiO2 : 1782.35×0.0696=124.05

中国铝业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中国铝业公司2010年财务分析报告 09国管李涛0092593

一、公司简介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9月1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注册成立,中国铝业公司是中国铝业的控股股东。中国铝业股票分别在美国纽约交易所、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香港2600,纽约ACH,上海601600)。中国铝业是目前中国铝行业中唯一集铝土矿勘探、开采,氧化铝、原铝和铝加工生产、销售,技术研发为一体的大型铝生产经营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氧化铝、原铝和铝加工材生产商,是全球第二大氧化铝生产商、第三大原铝生产商。 中国铝业公司是国家授权的投资管理机构和控股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截至2007年10月,公司资产总额超过1800亿元。固定资产增值保值率、净资产收益率在全国100亿元资产以上的国有企业中一直名列前茅,是全球第二大氧化铝和第三大电解铝生产商。公司控股的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香港、上海上市,企业信用等级连续三年被标准普尔评为BBB+级。 经营范围:铝土矿及其他金属矿、石灰石矿、煤炭的勘探、开采;铝、镁及其他金属矿产品、冶炼产品、加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煤炭的生产和销售;碳素制品及相关有色金属产品、水电汽、工业用氧气和氮气的生产、销售;蒸压粉煤灰砖的生产、销售及装卸、搬运服务;硫酸(或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销售;发电及销售;尾矿(含赤泥)综合利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从事勘察设计、建筑安装;机械设备、备件、非标设备制造、安装及检修;汽车和工程机械修理、特种工艺

车制造和销售;公路货物运输;电讯通信、测控仪器的安装、维修、检定和销售;自动测量控制、网络、软件系统设计、安装和调试;材料检验分析;经营办公自动化、仪器仪表;相关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主营业务为氧化铝提炼、原铝电解以及铝加工生产。 二、财务报表分析(以2010年为例) (一)、变现能力分析 变现能力是公司产生现金的能力。它取决于可以在近期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的多少,是考察公司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关键。反应变现能力的财务比率主要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 流动比率=0.81 流动比率可以反映短期偿债能力。一般认为,公司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其流动比率大大低于最低流动比率,说明中国铝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非常不足。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从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部分,在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 速动比率=0.66 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低于1的速动比率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 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可以看出,中国铝业公司的变现能力不足,短期偿债能力较弱。 (二)营运能力分析

国内外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

国内外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 在国外,管理会计的理念和应用已非常广泛,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受到世界500强企业的大力推崇。据美国劳动部2006年调查显示:90%以上美国的财务人士从事着管理会计职位,他们70%以上的时间用于决策性工作。比如会计师、成本会计师、管理会计师、财务经理以及首席财务官(CFO) 等。而国内企业超过85%的财务人士担任财务会计(核算会计)职位,他们80%以上的时间用于记录与核算,充当着“账房先生”的角色。 随着目前对高质量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的强调,管理会计师的作用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重要。据统计,中国的管理会计人才缺口达300万,财务会计从业者面临着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巨大挑战。 近二十年来,企业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界必须采取新的管理方式来谋求生存和发展,强化企业经营管理势在必行。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约开始于本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短短二十年时间,管理会计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我国管理会计已逐步从数量、定额管理过渡到成本、价值的管理,从项目、部门管理演变为全面管理、战略管理。随着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的目光已从过去转向现在和未来,开始用全局的观点、战略的眼光进行财务活动管理。 管理会计信息化十个工具 管理会计信息化十个工具包括:成本中心会计、利润中心会计、产品成本核算、标准成本管理、成本计划、实时成本、作业成本、成本估算、项目成本会计、获利分析。 成本中心会计:支持灵活的间接费用分摊方式,支持间接费用在部门之间,部门向产品、项目的分摊,支持灵活的费用统计和各类成本动因数据的统计,支持图形化的费用跟踪等统计报表分析。

中国铝业现状分析

中国铝业现状分析 一、中国铝工业发展历程 中国电解铝工业50 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中国第一家电解铝厂-抚顺铝厂1952年4月开工建设到70年代末期,可以认为是中国电解铝工业的发展初期。1952年当抚顺铝厂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时,其设计产能仅为年产1.5万吨。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分布了《关于大力发展铜铝工业的指示》,铝被定为国民经济的第二大金属材料。从此,国家开始对铝工业的发展给予巨大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使中国铝电解工业开始走上了发展轨道。这一时期,贵州铝厂、兰州铝厂、包头铝厂、青铜峡铝厂、连城铝厂、郑州铝厂电解分厂等相继建成投产,初步形成了八大铝厂的生产格局。电解技术基本是以旁插和上插自焙阳极铝电解梢工艺和设备为主,产量达到了36万吨。50-60年代中国电解自焙槽主要缺点是电流效率低、能耗高、劳动生产力低,特别是电解槽密闭性能差,电解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沥青挥发物,对生产操作和环境污染影响极大。70年代中后期,我国自行设计并建造了135 KA中间下料预焙阳极铝电解槽系列。在1979年贵州铝厂扩建过程中,引进了日本当时还处于试验阶段的160 KA中间下料预焙阳极电解槽技术。从此,中国电解铝工业的技术水平开始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阶段从80年代改革开放到90年代初,是中国电解铝工业步入常规发展时期。1982年在国家“优先发展铝”的方针指导下,一些建于60-70年代的铝厂开始纷纷进行改扩建,以提高生产规模和效率。如贵州铝厂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合作开发了186 KA大容量、高效能预焙槽;包头铝厂兴建了135 KA预焙槽系列;青海铝厂在吸收消化贵州铝厂技术的基础上建成了20万吨电解铝厂等。这一系列项目的相继建成,预示着中国铝工业开始向规模化大生产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具有电力优势和铝土矿优势的地区也纷纷投资兴建了一批小型60KA白焙槽电解铝厂。这段时期,全国电解铝的产员由70年代末的36万吨发展到1992年的109万吨,使中国电解铝生产首次突破厂100万吨大关。 第三阶段从1992年到跨入新世纪,是中国电解铝工业步入世界铝工业生产大国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发展速度跃居世界前列。仅用10年时间,中国电解铝产量就从1992年的109万吨迅速发展到2001年的342.46万吨,形成了

氧化铝生产计算公式

氧化铝生产计算公式 一、配料计算 1、处理一吨铝矿应配入的母液量 ()()母实Rp Rp N Rp X Rp C Rp S S M A V k -?+??+?++?=41.121η 式中:V —每吨铝土矿应配入的循环母液体积 m 3/t.矿; A —铝土矿带入的氧化铝重量 kg/t.矿; η实—氧化铝的实际溶出率; M —溶出赤泥中氧化钠和氧化硅的重量比值; S 1、S 2—分别为铝土矿和石灰所带入氧化硅量 kg/t.矿; 1.41—Na 2O 与CO 2分子量的比值; C —矿石和石灰带入的CO 2量 kg/t.矿; X —磨矿和溶出过程中苛性氧化钠的机械损失 kg/t.矿; N K —循环母液中的苛性氧化钠浓度 g/l ; Rp —配料Rp 值; Rp 母—循环母液的Rp 值。 2、处理一吨矿应配入的石灰量 Ca T W i ?=4.1 式中:W —每吨铝土矿需配入的石灰量 t/t.矿; T i —每吨铝土矿所带入的氧化钛量 t/t.矿; Ca —石灰中所含有效钙的含量。 3、每小时下矿所需配入母液量(经验公式) 母母A N t V K -??=2.622.8 式中:V —每小时所需母液量,m 3/h ; 8.2—经验常数; 62.2—矿石中氧化铝含量,%;

N K 母、A 母—循环母液中苛性碱和氧化铝浓度,g/l ; t —小时下矿量,t 。 平果铝用经验公式: V=[〔A 矿+灰-S 矿+灰×(A/S)赤〕/R P 溶+S 矿+灰×(N/S )赤+CO 2矿+灰×R ×62/44]/N k (1-R P 循/R P 溶)(m 3/t ) V —每吨铝土矿应配入的循环母液体积m 3/t; A 矿+灰—铝土矿及石灰带入的AL 2O 3重量㎏; S 矿+灰—铝土矿及石赤带入的S i O 2重量㎏; CO 2矿+灰—铝土矿及石灰带入CO 2重量㎏; R P 溶—溶出矿浆R P ; R P 循—循环母液R p ; R —石灰分解率; 62/44—N a2与CO 2分子比。 二、溶出率的计算 1、理论溶出率 %100?-=A S A 理η 式中:η理—理论溶出率,%; A —铝土矿中Al 2O 3的含量,%; S —铝土矿中SiO 2的含量,%。 2、实际溶出率 ①以硅为标准计算: ()()()%100///?-=矿泥矿实S A S A S A η ②以铁为标准计算: ()()()%100///?-=矿泥矿实F A F A F A η 3、相对溶出率

铝合金型材项目可行性方案

铝合金型材项目 可行性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摘要说明— 铝型材的密度只有2.7g/cm3,约为钢、铜或黄铜的密度(分别为 7.83g/cm3,8.93g/cm3),的1/3。在大多数环境条件下,包括在空气、水(或盐水)、石油化学和很多化学体系中,铝能显示优良的抗腐蚀性。 该铝合金型材项目计划总投资9068.6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773.5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69%;流动资金2295.04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25.31%。 达产年营业收入20878.00万元,总成本费用15762.96万元,税金及 附加192.50万元,利润总额5115.04万元,利税总额6013.06万元,税后 净利润3836.2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176.7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6.40%,投资利税率66.31%,投资回报率42.30%,全部投资回收期3.86年,提供就业职位362个。 根据中国铝业网2017年12月对全国150家铝型材企业进行调研显示,12月铝型材企业产能利用率55.70%,环比减少3.11%,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淡季行情凸显;150家样本企业12月铝型材产量52.62万吨,产量环 比减少0.96%,12月底铝型材成品库存环比减少13.88%,原料库存环比减 少14.17%。 报告内容:基本情况、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市场分析、调研、建设规划、项目选址研究、工程设计说明、项目工艺先进性、项目环境保护和绿

色生产分析、生产安全保护、风险性分析、项目节能评价、项目进度方案、投资方案说明、项目经济效益分析、项目结论等。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成本控制的国内外研究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的著作《数学大全》,系统介绍了“威尼斯簿记法’夕,是对己有复式簿记理论的总结和再造。帕氏对资产计价提出了两种方式:一是用成本方式,二是用市价来表现。日本和欧美一直对成本管理进行研究,并且很早就认识到成本竞争的优势是企业综合竞争优势(技术、质量、服务、成本)的核心。他们将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视为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运行效果绩效指标。西方经济学者和企业管理人员关注着如何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有效资源,避免不合理的成本发生,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一系列的成本控制问题,并进行深入的研究。 国外成本控制研究主要成果有: a.战略成本管理理论 该理论最早由20世纪80年代由英国学者西蒙提出,其研究内容偏重于理论上的探讨。 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其所著两本著作《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中提出西 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利用企业的价值链获取竞争优势,基于企业价值链的成本控制思路 后来被成功地用在对企业战略成本分析上,成为进行战略成本分析的主要工具。美国管理会 计著名学者杰克.桑克等人接受了西蒙提出的观点,并在麦克尔.波特研究的基础上,于1993 年出版了《战略成本管理》一书,使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方法系统化、具体化。1998年, 美国教授罗宾.库泊在美国《管理会计》杂志上发表了一年的连载,提出了以作业成本制度 为核心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成本管理的理论界和企业界也 开始加强战略成本管理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成本企划。 b.标准成本理论 20世纪初期,美国工程师、管理学家泰罗(w.Taylor)在其划时代的专著《科学管理原理》 一书中(19n年),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明确提出以计件工资制和标准化工作原理来控制工 人生产效率。在由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研究院制定的《会计控制法》中,首次提出了成本控制 的概念。标准成本制度(Standardcostsystem)是指事先制定标准成本,通过将标准成本与实际 成本相比较以揭示成本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成 本控制系统l川。标准成本系统于20世纪初首先在美国使用,最初是为了配合泰勒制的实 施而引进到会计中来的,随即成为成本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为增强自身的市场竞 争能力,已不再满足于以事后核算为主的成本管理会计系统。于是西方各国的学者与实践者 们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成立了专门的成本会计协会,正式开始研究标准成本法,从而掀起了 成本管理会计研究的热潮。标准成本在成本管理和控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西方发达国 家所普遍采用。 。.作业成本管理

中国氧化铝行业研究报告

2010年中国氧化铝行业 研究报告 版权声明:该报告的所有图片、表格以及文字内容的版权归北京水清木华科技有限公司(水清木华研究中心)所有。其中,部分图表在标注有其他方面数据来源的情况下,版权归属原数据所有公司。水清木华研究中心获取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市场调查、公开资料和第三方购买,如果有涉及版权纠纷问题,请及时联络水清木华研究中心。 氧化铝俗称矾土,是从铝土矿中提取而成,主要用于生产铝(电解铝)。中国铝土矿较为丰富,2009年基础储量为8.39亿吨,集中分布在广西(26.9%)、河南(26.0%)、贵州(24.3%)、山西(13.7%)等地区,这直接影响了中国氧化铝的生产布局。2009年,中国累计生产氧化铝2383万吨,其中河南、山东、广西、山西、贵州5省就占到总量的99.0%。 与此同时,中国氧化铝的发展也与电解铝息息相关,其主要表现在供需和价格两个方面。1、从供需来看,电解铝的生产状况直接影响着氧化铝市场状况。 一般情况下,生产1吨电解铝大约需要1.98吨氧化铝,因此电解铝生产规模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氧化铝需求量的变化。近年来,中国电解铝产能不断扩大,致使氧化铝市场需求激增,从而引起氧化铝产能的过快增长。2006年,中国氧化铝产能不到2000吨,2007年达到2653万吨,2008年突破3000万吨。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氧化铝产能增速同比下滑25.3个百分点,至3479万吨。2010年,随着国内电解铝产能的重启,氧化铝企业纷纷扩大产能,年内确认投产的新增产能已达到790万吨。 图:2006-2010年中国电解铝和氧化铝产能(单位:百万吨) 来源:水清木华研究中心 2、从价格走势来看,氧化铝的价格随着铝价上下波动。 中国铝冶炼厂多以长单采购为主,长协价格的确立以上海期货交易所三月期铝价格的16%-17%为依据。这就造成氧化铝的价格与其供需基本面和成本脱离,而与铝价挂钩。2009年,在利好政策的刺激下,铝价逐渐走高,从而拉动了氧化铝价格的增长;进入2010年,铝价先降后升,氧化铝虽然需求旺盛,但受制于铝价,也呈现先减后增的态势。 图:2008-2010年上交所期铝收盘价(连三)和氧化铝现货价格走势(单位:元/吨) 来源:WIND;水清木华研究中心 水清木华研究中心《2010年氧化铝行业研究报告》立足于全球,从上下游出发,重点分析了氧化铝的市场供需、进出口以及市场价格等。最后深入研究了中国铝业、南山铝业、信发

内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内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摘要:内部控制可谓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以来国内外频频发生财务丑闻时,在把矛头直指向财务会计报告时,也在探索企业内部治理等问题。并把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途径归到了内部控制。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国内有关内部控制研究做了一个简要的整理和分析。 [关键词]内部控制;理论探讨;应用探讨 一、我国内部控制研究基本状况分析 本文所选的样本主要是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总样本选取的,以内部控制为篇名搜索,从1999年到2008年,总共有9912篇文章,其中核心期刊有2153篇。这些文章基本上能够代表我国这些年来研究内部控制的水平,本文期望能够从中把握我国研究内部控制的脉搏,对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作一个较全面的分析。 1.从发表时间来看,就笔者收集的资料,我国理论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多集中于二十世纪初期几年。这可能要基于美国资本市场发生的几宗大的财务丑闻和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反思而推出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规范,所以在对美国财务丑闻的分析研究和出台政策的剖析的文章就层出不穷。笔者认为这也体现了我国内部控制研究人员的前瞻性,从国外的经验教训中就能让我们避免这样的错误发生,美国一直是一个在健全法律和制定政策方面做得比较前沿,涉及内部控制的就先有COSO报告,后有SOX法案的颁布和COSO委员会出台的ERM,目前都被认为是规范内部控制的高质量标准。除了美国以外,我国也发生了诸如“银广厦”、“中航油事件”等事件,针对这些个案,在诸如《会计研究》这样的期刊上都有深入的分析,当然也有针对我国现实的关于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的探讨。这也反映了研究不仅要具有前沿性,更要有现实意义。 2.从论述内部控制的角度来看,总体上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一般有以下几个角度的探讨:(1)内部控制的概念的探讨。(3)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3)在应用研究方面,主要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由于关于内部控制的文章比较多,本文首先选择会计类国家级核心期刊《会计研究》上涉及内部控制的文章进行综述,还有一部分文章取自《会计之友》、《财会通讯》等会计类核心期刊。论述的方面也主要是按照上述(二)中的分类进行阐述。二、对国外内部控制的介绍和借鉴 由于美国具有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和法律规范,所以在其资本市场上出现的问题以及所出台的解决措施也对我们有很有意义的指导作用,所以在我国文献方面介绍这部分的内容也较多。特别是SOX法案颁布以来,就有不少对其的介绍、研究的文章。比如,美国SOA404条款执行成本的研究,认为SOA404条款提高了通过证券市场募集资金的成本,董事会结构改变增加成本支出,运转效率下降, 影响公司竞争力。(黄京菁,2005)虽然他是对美国社会环境下,对SOA404的研究,但其中的思想对我国内部控制政策制订也有启发作用。COSO 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从中航油事件看企业风险管理(李若山,徐明磊,2005)也是用美国关于内部控制理论、实务的最新发展来解释中航油内部控制失败的案例,还有伊利股份、创维数码、四川长虹等失败案例或重大事件,认真学习ERM框架中的所有内容,并将其与企业经济业务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认为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新调整,有一定借鉴意义,也为我们在当前环境下如何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内部控制措施,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基础。 另外,在《会计研究》期刊上,还有一些财政部以考察团形式对国外不同特点的国家内部控制进行考察、分析。不同国家国情,不同内部控制制度和实践也将给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给予启示。如: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及其借鉴,英国和法国企业内部控制考察报告,英美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美国会计国际趋同、注册会计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