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答案详解)

【最新】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胚胎(pēi)创痕(chuāng)勉强(qiáng)长歌当哭(dàng)

B.龟裂(jūn)纤维(xiān)庇佑(pì)余勇可贾(gǔ)

C.粗犷(guǎng)筵席(yán)踮(diǎn)脚殒身不恤(yǔn)

D.剽悍(biāo)汲取(jí)慰藉(jiè)解(jiě)甲归田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签署发贴子雍容华贵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B.贯例哈蜜瓜额手称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C.延袭震慑力眼花瞭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D.宣泄扫描仪不容置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最近,国家海洋局审议批准了第25次南极总体方案,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全面有序展开,建设南极内陆站是这次科考活动的核心任务。

②针对众多作家指责百度文库侵权的问题,百度提出了解决办法:将百度文库中文学作品附带的大部分回报给版权方。

③它深沉而执著,需要你敞开胸怀去感知,去,去吟咏,它是行动,是实践,期待你用一生去叙述。

A.考察效益品位 B.考查效益品味

C.考察收益品味 D.考查收益品位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B.“你信或不信,政策就在那里;你认或不认,事实就在那里;你想或不想,亲人就在那里,望穿秋水,只盼君归。”这一人性化的“清网行动”通告,引来众多网友围观。C.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开展合法正当的海洋活动无可厚非,日方应正视历史和现实,与中方一道为维护东海和平稳定作出努力。

D.在以“绿色科技和谐未来”为主题的广州国际车展上,记者发现,新能源汽车与寻常百姓的距离正在缩短,绿动未来,倚马可待。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辽宁舰于【最新】11月26日从青岛某军港起航首次赴南海海域,进行了作战系统综合研试,组织了编队航行训练,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

B.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数量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C.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保证,也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D.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有烟瘾的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

6.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婴:缠绕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果:充实,饱

C.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属:嘱咐

D.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故:特意

7.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顷之,烟炎张天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③夫晋,何厌之有?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⑤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⑦子犯请击之⑧曾不知老之将至

A.②/⑥⑧/③④/①⑤/⑦B.①/②③/⑤⑦/⑥/④⑧

C.①/④⑤/②⑥⑦/③⑧D.③/⑤⑥/①⑧/②④⑦

8.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卿欲何言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③吾属今为之虏矣④不然,籍何以至此⑤举孝廉不行⑥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⑦胡为乎遑遑欲何之⑧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A.①④/②③⑥/⑤⑦⑧B.①④⑦/②③/⑤⑥⑧

C.①④②③⑥/⑤⑦⑧D.①④⑦/②⑥/③⑤⑧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呢题。

张洞字仲通,开封祥符人。父惟简,太常少卿。洞为人长大,眉目如画,自幼开悟,卓荦不群。惟简异之,抱以访里之卜者。曰:“郎君生甚奇,后必在策名,当以文学政事显。”既诵书,日数千言,为文甚敏。未冠,哗然有声,遇事慷慨,自许以有为。时,赵元昊叛扰边,关、陇萧然,困于飞挽,且屡丧师。仁宗太息,思闻中外之谋。洞以布

衣求上方略,召试舍人院,擢试将作监主簿。

寻举进士中第,调涟水军判官,遭亲丧去,再调颍州推官。民刘甲者,强弟柳使鞭其妇,既而投杖,夫妇相持而泣。甲怒,逼柳使再鞭之。妇以无罪死。吏当夫极法,知州欧阳修欲从之。洞曰:“律以教令者为首,夫为从,且非其意,不当死。”众不听,洞即称疾不出,不得已谳于朝,果如洞言,修甚重之。

英宗即位,转度支员外郎。英宗哀疚,或经旬不御正殿,洞上言:“陛下春秋鼎盛,初嗣大统,岂宜久屈刚健,自比冲幼之主。当躬万机,揽群材,以称先帝付畀之意,厌元元之望。”

大臣亦以为言,遂听政。

诏讯祁国公宗说狱,宗说恃近属,贵骄不道。狱具,英宗以为辱国,不欲暴其恶。洞曰:“宗说罪在不宥。虽然,陛下将惩恶而难暴之,独以其坑不辜数人,置诸法可矣。”英宗喜曰:“卿知大体。”洞因言:“唐宗室多贤宰相名士,盖其知学问使然。国家本支蕃衍,无亲疏一切厚廪之,不使知辛苦。婢妾声伎,无多寡之限,至灭礼义,极嗜欲。贷之则乱公共之法,刑之则伤骨肉之爱。宜因秩品立制度,更选老成教授之。”宗室缘是怨洞,痛诋訾言,上不罪也。

转司封员外郎、权三司度支判官。对便殿称旨,英宗遂欲选用,大臣忌之,出为江西转运使。江西荐饥,征民积岁赋,洞为奏免之。又民输绸绢不中度者,旧责以满匹,洞命计尺寸输钱,民便之。移淮南转运使,转工部郎中。淮南地不宜麦,民艰于所输,洞复命输钱,官为籴麦,不逾时而足。未几卒,年四十九。(节选自《宋史·张洞传》)【注】①卓荦(luò):卓越出众。②困于飞挽:指粮草运送不便。③元元:百姓,平民。

9.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遭亲丧去,再训颍州推官去:前往

B.史当夫极法当:判罪

C.厌元元之望厌:满足

D.又民输绸绢不中度者中:符合

10.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与例句中划线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惟简异之,抱以访里之卜者

A.《齐谐》者,志怪者也

B.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齐彭殇为妄作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洞以布衣求上方略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B.夫为从,且非其意,不当死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C.洞因言:“唐宗室多贤宰相名士……”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D.官为籴麦,不逾时而足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洞从小与众不同,还没有行加冠礼,就名声响亮;赵元昊叛乱侵扰边境,张洞请求向皇帝进呈方法谋略,被宋仁宗召到舍人院考试,并得以提拔任用。

B.张洞调任颍州推官时,百姓刘柳鞭打妻子致其死亡被判极刑,张洞坚持认为刘柳是从犯,不应为死罪,朝廷评议结果与张洞一致;知州欧阳修十分器重他。

C.宋英宗即位后居丧哀痛,多日不朝,在张洞及大臣劝谏下才上朝理政;宗说骄横无道,犯事定罪,张洞揣摩英宗的心意,建议从轻处罚,英宗夸他识大体。

D.张洞对答策问符合皇上心意,英宗想要重用他,但凶大臣忌恨,只好让他出朝到地方任职:任职期间,张洞做出了诸如免除拖欠赋税等符合百姓利益的事情。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诵书,日数千言,为文甚敏。(3分)

(2)狱具,英宗以为辱国,不欲暴其恶。(3分)

(3)贷之则乱公共之法,刑之则伤骨肉之爱。(4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09年湖北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

(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四、句子默写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王羲之《兰亭集序》)(2)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3) _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

(4)闾阎扑地,;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5)不义而富且贵,。(《论语》

(6)此情可待成追忆? 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五、语言表达

16.把下面一则新闻压缩为一句话消息。(不超过26个字)(4分)

济宁新闻网讯济宁8家企业获政府年度节能奖,其中由济宁同力机械有限公司研发的生物燃料成型机获重大节能成果奖,奖金100万元。

据介绍,东郊热电、华勤橡胶、太阳纸业、荣信煤化4户企业获省节能先进企业奖,山东天意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石膏墙板成型机、山东硕华科技有限公司的高显色全角度发光LED灯丝、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获省节能优秀成果奖,每项成果奖励5万元。

而由济宁同力机械有限公司的研发的生物燃料成型机,以秸秆为原料生产可再生能源秸秆煤,有效解决了“桔杆焚烧”难题,荣获全省重大节能成果奖,奖金100万元,成为全省五个重大节能成果奖之一。

17.“【最新】《财富》全球论坛”【最新】6月在成都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的新未来”。选择在成都举办的理由如下:第一,成都是西部大开发引擎城市,从西部大开发到全球金融危机中的非凡表现,蓬勃发展的成都吸引了全球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第二,成都是创新之城,作为中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第三,成都是独特的文化体验之城,在“发展最快,生活最慢”的态度中保持着平衡,成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请根据上述材料,以对联的形式为本次论坛写一条宣传语(可不讲求平仄)。(4分)18.请仿照下面画横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幸福是什么?一朵野花说,幸福就是用短暂和生命绽放美丽,开满过路人寂寞的旅途。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稻香

符浩勇

李群忙完应酬,从亿丰商厦出来时已是晚上八点。他驱车走在繁华的街道上,心里并不平静。刚才酒桌上同行的话还响在耳膜:这些年,市县里只要有人进了省城站稳脚跟,你就无法摆脱市县来人的烦扰或者纠缠。你帮他把事办了,孝敬菩萨的话也会说;可要是帮砸了事,当面甩脸就走人。

他正步入中年,已是省城商业总公司的副总经理,就拿这次人力资源部门招聘来说,应聘者各显神通,各个渠道途径的招呼铺天盖地,应接不及。而二十多年前,他只身来到这座城市,却是举目无亲……

那年,家乡遭荒,娘给他一个地址,让他进城来找一个叫贾良的人,说他在家乡当过知青,会帮忙的。走的前夜,他和青梅竹马的稻香道别,他动情地说:“等我在城里站稳脚,就回来接你。”稻香却婉拒了:“你进城去了,就好好为前程奔,别惦记我了。”说罢转身就走。他没有去追她,却暗暗下了决心,在城里有出息了一定好好待她,就像他曾发誓不会忘记秋天田野的稻香。

次日,他挤上客车一路颠簸到了省城,好不容易转折打听到一家门牌下。他敲开门,门里挤出一张中年男人的长脸,警惕地盯着他:“你找谁?”他说:“我来找贾良,他在我们家乡当过知青……”那张长脸皱了皱眉说:“贾良不住这里了,他早搬走了。”他急忙问:“那他搬到哪里去了?”长脸回答说:“城里这么大,找一个人就像大海捞针,哪里去找他,你还是回家去吧。”说罢关上了门。他提着行囊像一只无头苍蝇走在宽阔繁华的街上,看着四周林立的高楼大厦,却找不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出来时,他只带了单程的路费,只得找了家小旅馆住下再作打算。

第二天他去找工作,准备先挣回家的盘缠。他走过几条街道,问了好多家店铺,找工都没着落;饥肠辘辘,看着店铺里熏蒸出笼的包子,他记起了家乡田野的稻香。忽然,他发现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在街边哭着,看样子显然是迷了路,一副又饿又怕的样子。许多人停下来看她,却又都走开了。他想起小时候有一次稻香上山打柴迷路的情景,就上前去,用他身上仅有的钱买了一块烧饼给了她。女孩不哭了,跟着他又拐过一个街口,却说不清家到底在哪里,他正焦急,女孩的父亲突然从天而降,问清缘由,对他谢天谢地。他已身无分文,正犹豫索要回家路费,没想到女孩父亲问:“你是进城找工的吧?要不到我们公司来干吧。”他喜出望外,差些流泪跪了下去。

在公司,他的勤勉和上进,很快在对外营销方面独当一面。在兼并一家公司时,他在一张人员花名册上看到了贾良的名字。起初他还想天下之大,同名同姓的人多了,等到真正见到贾良,居然正是当初自己刚进城时敲门后见到的那个长脸的中年男人。贾良见到他时,脸上也“唰”地红透了,不敢正视他。哦,当初他为何不愿意相认?是怕会给他带来麻烦,还是像稻香说的那样城里的人情比纸薄。而偏偏在这以后,他就是贾良

的上司,虽然同在一家商厦里上班,在各种场合常常逢面,但却形同陌路;有好几次,他感觉到贾良似乎要跟自己和解打破僵局,但一想起当初的境遇,就懒得理睬他……

如今二十年过去,李群当上了公司的副总经理,有了一个温馨而安逸的家庭,妻子勤勉贤惠,女儿争气上了大学。尽管这些年在城里打拼滚爬,疲于奔波,但每当驱车回到居住小区,看到楼上亮着柔和灯光的窗户,还有妻子倚窗期待的身影,他就感到无限幸福和温暖。

他开车缓缓滑进车库,刚走出来,有个女孩就上前拦住他。他认为是为这次公司招考找他的,故作惊讶地问:“你找谁?”

女孩说:“我来找李群叔,是我娘叫我来的,我娘叫稻香。”他凝眼一怔,仿佛看到稻香轻盈的身影。刚进城两年时,他回家乡,还带了城里的礼品去见稻香,她却已经嫁人了,山里的风霜削走了她的俊俏;她衷心祝贺他在城里站稳了脚跟。再后来,母亲过世,他就很少回家乡了。这些年因为业务忙于应酬,一次次盛宴的记忆荡然无味,也早忘却秋天田野的稻香。现在莫非家乡又遭了灾,稻香才想起了他,让女儿来投靠他?眼下已不是二十年前了,农民工涌进城来,就业机会竞争激烈。况且找工作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她要住多长时间?家里的房间也不宽敞。他不动声色地对女孩说:“李群已经不住这里了,他早搬走了。”女孩急问:“那他搬到哪里去了?”他说:“在城里,找一个人就像大海捞针,你找不到他的,还是回家去吧。”刚一说完,他就觉得这句话似曾耳闻,竟出自自己的嘴里。

女孩向他道谢准备离去。他忽然想起这与多年前自己来找贾良时的遭遇是何其相似。贾良鄙视他的那副嘴脸在心里生了根。贾良早已退休了,他却始终都不原谅他。而现在他怎么也成了这样!他心里一抖,记起稻香当年的温情,对女孩说:“我刚才没认出来,我就是你李群叔;先进家里住下吧,进城找工也不是一时半刻的事。”

女孩听了,向他嫣然一笑,说:“李群叔,你误会了,我不是来找工作的,我去年大学毕业,在一家公司上班,这次家乡要修大桥,我回去一趟,我娘让我给你带土特产来了。”

他听着很羞愧,一脸窘态。待女孩走后,他忽然记起前不久接到家乡一个庆典请柬,他原打算找个借口搪塞过去,但此刻他决计了,不管多忙也要回一趟乡下去。

19.主人公李群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20.文中两处划线的人物语言几乎一样,这样写有何作用?

21.“你误会了,我不是来找工作的……我娘让我给你带土特产来了。”小说安排这一情节有何妙用?

22.小说用“稻香”作为标题,有何深意?试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认识。

七、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狂风呼喊着,咆哮着,狞笑着奔袭过来,企图把大地上的一切都席卷而去。

一棵大树挺起胸膛,顽强地与狂风搏斗着。狂风暴虐地纠缠着它,想按下它高贵的头,压弯它不屈的腰。但是,它奋力抗争,不屈不挠。

大树下面有一片小草。狂风根本不把它们放在眼里,像擀面条一样把它们揉来揉去。几乎要把它们撕成碎片,辗成粉末。小草在狂风中抖动颤栗,屈腰伏身,把脸紧紧地贴在大地上。

狂风终于累了,走了。人们发现,大树折断了腰,小草却慢慢扬起了脸。

学生问苏格拉底:“老师,你认为大树和小草谁值得赞美?”

苏格拉底说:“我赞美大树,也赞美小草。”

看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悟或看法?请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语音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平时的积累,要养成注意读准字音的习惯,特别要注意那些多音字和容易被声旁误导读音的字以及报刊上常见但容易人们读错的字。本题考查的字,既有多音字,也有容易读错的字。其中,A项“勉强”的“强”应读qiǎng;B项“庇佑”的“庇”应读bì;D项“剽悍”的“剽”应读piāo。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D

【解析】

试题分析:A发帖子;B哈密瓜;C眼花缭乱。此题考查常用字、易混字的正确书写,记忆字形可以根据词意来记忆,比如:发帖子,帖子有喜帖(结婚时发的帖子),哀贴(死人时发的帖子),主要为请帖之意。密:稠的意思。缭乱:纷乱.眼花缭乱:形容眼前的景象复杂纷繁,使人感到迷乱不清。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辨识,然后做出判断。“考察”指实地观察调查;“考查”指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此处应为“考察”。“收益”指生产上或商业上的收入;“效益”指效果和利益;“收益”符合语境。“品味”是动词,有仔细体会、玩味的意思;“品位”是名词,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依据语境应为“品味”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B

【解析】

试题分析:信手拈来:信手:随手;拈:用手指捏取东西。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望穿秋水:秋水:比喻人的眼睛。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对远地亲友的殷切盼望。无可厚非:不必过分责难。就是说,受批评一方尚有某些该原谅的地方,不必过分责难。厚,过分。非,非议,责难。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B

【解析】

试题分析: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B.“意识”跟“提高”不搭配,应改为“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不断增强,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C.两面对一面,可把“成败”改为“成功”。D.不合逻辑,改“戒烟”为“吸烟”或将“劝阻”改为“劝告”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C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句,考察其是否能讲通,是否合乎原意。题中,C项的“属”解释错误,在这里应为“倾注,劝酒”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7.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中,①中的“之”作助词,凑足音节用,不译;②和③中的“之”作助词,起前置宾语作用,可不译;⑤和⑦中的“之”作代词,相当于“它(或他)”;⑥中的“之”作动词,到;④和⑧中的“之”作助词,取消主谓短语的独立性,可不译,也可译为“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8.D

【解析】

试题分析:①④⑦属于宾语前置句,②⑥属于判断句,③⑤⑧是被动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9.A

10.D

11.D

12.C

13.(1)张洞读书后,每天能读几千字,写文章文思敏捷。(3分)

(2)判罪定案后,英宗认为有损国家体面,不想公开宗说的罪行。(3分)

(3)宽恕他们就扰乱了国家的法律,惩处他们就伤害了骨肉间的亲情。(4分)

【解析】

9.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A项,去:离开。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

试题分析:例句:异,意动用法,“以……为异”,感到奇异。A.怪:形容词用作名词,怪异的事物。B.荣:使动用法,“使……荣”,可译为“使……享受荣华”。C.衣:名词用作动词,穿。D.齐:意动用法,“把……看作平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试题分析:A.前一个为介词,凭;后一个为介词,用,拿。B.前一个为连词,而且;后一个为副词,将要。C.前一个为介词,趁着,趁机;后一个为介词,依照,根据。D.都为介词,替,给。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试题分析:要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C“建议从轻处罚”不正确,原文是说英宗认为有损国家体面,不想公布宗说的罪行,张洞建议不用公布罪行,仅凭他坑害无罪的人就可把他依法判罪,并非“从轻处罚”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3.

试题分析:翻译语句要准确翻译关键词语,如(1)句中,关键词既:已经,……以后;日:每天;敏:敏捷。(2)句中关键词狱具:判罪定案;辱国:使国家受辱,有损国家的体面;暴:暴露,公开。(3)句中关键词贷:宽恕;乱:使……乱,扰乱;刑:处罚,惩处;爱:亲情。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张洞字仲通,是开封祥符人。父亲张惟简,官为太常少卿。张洞身材高大,容貌端正秀丽,从小就很有悟性,才能超出常人,与众不同。张惟简认为他很奇特,抱着他去咨询乡里占卜的人。占卜的人说:“公子长得十分奇特,将来一定能金榜题名,应当因为文学政事扬名。”张洞读书后,每天能读几千字,写文章文思敏捷。还没有行加冠礼,就名声响亮,遇到事情情绪激昂,自认为能有所作为。当时,赵元昊叛乱侵扰边境,关中、甘肃一带民生萧索,粮草运送不便,并且多次作战失利。宋仁宗叹息,想要征求朝廷内外的谋略。张洞凭借布衣的身份请求进呈方法谋略,仁宗召他在舍人院考试,提拔他担任将作监主簿一职。

不久张洞应举考中进士,调任他为涟水军判官,遭遇丧亲,张洞服丧离职,(服完丧后)又调任颍州推官。有一个叫刘甲的百姓,强迫弟弟刘柳鞭打妻子,过后扔掉棍棒,夫妇二人相拥哭泣。刘甲大怒,逼迫刘柳让他再鞭打她妻子。妇人被无辜打死。官吏判处她丈夫极刑,知州欧阳修想要同意判处极刑。张洞说:“按照法律规定那个命令打人的人是首犯,妇人的丈夫是从犯,而且鞭打妻子不是刘柳的本意,不应当判(刘柳)死罪。”众人不听,张洞就称病不出门,不得已上报朝廷评议,(判罚)果然像张洞说的那样,欧阳修十分器重他。宋英宗即位,张洞转任度支员外郎。英宗居丧哀痛,有时十几天不到正殿上朝,张洞上言说:“陛下正当盛年,刚刚继承皇位,怎么能长久委屈刚健之气,自比年幼的君主。应当亲自处理政务,招揽各种人才,来实现先帝托付的意愿,满足百姓对您的期望。”朝中大臣也因为此事进言,英宗于是上朝理政。

诏令审讯祁国公宗说的案件,宗说依仗自己是皇上近亲,骄横无道。判罪定案后,英宗认为有损国家体面,不想公开宗说的罪行。张洞说:“宗说的罪过不能宽恕。虽然这样,陛下将要惩罚他的恶行却难以公布他的罪行,那么仅凭他坑害了几个无罪的人,把他依法判罪就可以了。”英宗高兴地说:“卿知道以大局为重。”张洞借机进言说:“唐朝皇室中有很多贤能的宰相和名士,因为他们懂得学问才会如此。国家本姓(皇室)繁衍生息,无论亲近疏远一律给他们丰厚的俸禄,不让他们知道生活的艰辛。使女、妻妾、歌妓,多少都没有限制,最终泯灭了礼义,使他们的嗜好与欲望达到极点。宽恕他们就扰乱了国家的法律,惩处他们就伤害了骨肉间的亲情。应该按照官员品级设立制度,再选年高有德的人教导他们。”宗室因此怨恨张洞,极力诽谤诋毁他,皇上却并不加罪与他。

张洞转任司封员外郎、权三司度支判官。在便殿对答策问符合皇上心意,英宗于是想要重用他,大臣忌恨他,出朝任江西转运使。江西连年饥荒,朝廷要征收百姓积欠的赋税,张洞上奏免除了他们拖欠的赋税。又有缴纳的绸绢不符合要求的百姓,过去用缴纳满一匹绢来责罚他们,张洞命令按欠缺的尺寸缴钱,百姓认为这样很方便。张洞调任淮南转运使,转任工部

郎中。淮南土地不适宜种麦,百姓对应缴的粮食很难缴上,张洞又命令他们缴钱,由官府替他们买麦,没有超过期限就缴足了。不久张洞去世,享年四十九岁。

14.(1)①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②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影(或芦影)。(2)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吩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解析】

(1)试题分析:明写好找,暗写相对难些。“暗写”也就是侧面描写,结合诗歌和平时所学,一般不难判断。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通过“几处”、“新燕”、“浅草”等表现“早”。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题目考查写景的手法、角度。考生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从修辞、写景的顺序、角度、炼字等方面作答。首句既点明水光天色都是一片清虚,下面则就水来写,紧扣“西溪”二字。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没有人声,甚至没有一丝微风,所以溪面上波纹不起。颔联写得非常细致。水面长满浮萍,本无所见,而水底小虫或游鱼微动,使得浮萍绽开,随意一瞥,竟映出山影;岸边的草丛本和溪水一样宁静,但不经意间,仍能听到虫儿活动时的窸窸窣窣的声响。这两句,一写目睹,一写耳闻,极形大自然之静,却又显示出生命力量的无所不在。颈联照应题面“无相院”,以入郭之尘反衬禅院之清,以人行鉴中表现物我两忘,是诗歌境界的进一步深化。末联回应“积水涵清”,以担心芦苇长高,影响观赏溪中之月作结,使我们想起了“千江有水千江月”的禅典。写禅意而无禅语,此诗的高明之处就在此。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1)齐彭殇为妄作(2)萧萧班马鸣(3)丛菊两开他日泪

(4)钟鸣鼎食之家(5)于我如浮云(6)只是当时已惘然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殇”、“萧萧”、“鼎”、“惘然”、“妄”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6.济宁同力机械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获省政府年度节能奖。

【解析】

试题分析:一句话新闻,就是运用一句话,最大限度地完成报道任务的新闻。它要求比标题具体丰富,比导语简洁明了。“一句话新闻”题的解题技法:1.要素提取法。新闻属叙事类文体,采用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提取出来,然后按“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的顺序(或适当调整语序)即组成一句话新闻。新闻的格式一般特点,决定了答题的信息区间主要是导语一段,因此,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导语部分。2.去枝取干法。有的新闻提供的信息比较多,要拟出一句话新闻,先要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辨别、筛选,去除那些枝叶信息,提取出新闻要告诉读者的主要信息。3.要点概括法。有的新闻提供的信息是由多个要点组成,各要点又无主次之分,这就需要对多个要点进行概括,然后作答。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示例一:创新城市促进西部大发展;幸福都会拥抱中国新未来

示例二:西部引擎,金融危机表现非凡显身手;未来方向,文化体验感受独特品幸福

【解析】

试题分析:宣传语要主题鲜明,构思新颖,语言简明,运用修辞注意押韵。注意题干要求用对联的形式,另外内容上必须与“西部开发”、和“中国新未来”相关。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示例:一条溪流说,幸福就是用清澈的溪水吟唱欢乐,滋润远行者干渴的心田,一轮明月说,幸福就是用皎洁的月光漫洒清辉,抚慰异乡人孤独的相思。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要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写。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9.主人公李群一方面善良、充满爱心,又能积极进取、勤勉上进:另一方面受到城市生活的压力和影响,变得有些冷漠、自私,丧失了温情和爱心。但最终其善心未泯,在老乡的感染下,回归原我。

20.表明了社会环境对李群产生的影响,使他变得和贾良一样冷漠无情:增强了小说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和批判效果:使故事情节更富有趣味性和戏剧性。

21.侧面展示了稻香的淳朴、善良、温情、宽厚:反衬出李群内心的自私、狭隘和冷酷: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李群决计回乡做了铺垫:使故事情节陡起波澜,增强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22.“稻香”既是小说中的人物,又是主人公思乡情结的寄托,更是李群家乡人格的象征:淳朴、善良、温情、宽厚。作者借此不仅表达了对农民朴实善良品格的赞美,同时也贬抑了城市环境中人性的扭曲和冷漠。

【分析】

1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从身份、气质等角度整体概括人物形象,然后结合着文中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及议论性评价性的语句分析概括即可。李群一方面善良、充满爱心,又能积极进取、勤勉上进,但是受到城市生活的压力和影响,变得有些冷漠、自私,丧失了温情和爱心。

2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此题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第一次是李群听到的别人给他的回答,第二次是他说给别人的话,社会环境对李群产生的影响,使他变得和贾良一样冷漠无情,结构上,增强了小说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和批判效果,使故事情节更富有趣味性和戏剧性。

2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此题考查的是小说情节的作用,解答时从对表现主题、塑造形象以及表达效果等方面概括。从塑造形象方面看展示了稻香的淳朴、善良、温情、宽厚,同时反衬出李群内心的自私、狭隘和冷酷,进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李群决计回乡做了铺垫,使故事情节陡起波澜,增强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2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此题要求对小说标题的探究,答题应考虑以下切入点:①能否体现主题;②能否表达情感;③是不是线索;④是不是简洁、醒目、形象、生动、富有诗意;⑤是不是富有情感或悬念,引人入胜;⑥是不是意蕴丰富,含有双关义;⑦是不是突出人物形象的某种个性化特征;等等。“稻香”既是小说中的人物,又是主人公思乡情结的寄托,表达了对农民朴实善良品格的赞美,同时也贬抑了城市环境中人性的扭曲和冷漠。答题时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23.

做一个会“审时度势”的人

生活有高山,也有低谷;有辉煌的日出,必然也有惨淡的日落;有成功的喜悦,必然也有失败的落寞……。而这些皆不在于客观的事上,而在于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题记做一个会“审时度势”的人,会让我们免去无数的烦恼。省却很多无谓的艰难;会让我们的成功之路变得比别人的成功之路更简单一点,更迅速一点。

前些天读了一篇文章,里面的故事让我感触颇深: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有一天,他想别人谈起他成功的方法时,说:“有一次我受邀请到一座小茅屋里与一位老前辈见面,

我昂首挺胸,大步流星地走进小茅屋。可是,就在进门是,我的额头‘砰’的一下撞到了门框上,额头上立刻起了一个大包。这时,那位老前辈走过来笑着对我说:‘怎么样,很疼吧。这是你今天来最大的收获。你想要成功,就必须记住低头。’就是这句话改变了我的一生。”《红楼梦》中说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生活中,要想成功,就必须把谦虚作为自己的基本准则。如果你不谦虚,又如何能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如果你不尊重他人,又如何能学会“审时度势”?就像一首歌又低沉也有高昂,这样才会受到人们的喜爱。如果你总是昂头,那么实际上你是在抬高自己,贬低他人,所以有时低头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说低头是成功第一条基本准则,那么昂首则是第二条准则。有一家公司要招聘员工,门外排了很长的队。应聘人一个接一个地走进招待室。进去后,主考官都首先都先不由分说的凌空劈来一巴掌,然后问:“这是甚么感觉?”应聘的人都捂着脸出来。他们自然都没被录取。直到又一个年轻人进去,主考官也是劈来一巴掌,问:“这是甚么感觉?”这个年轻人愣了一下,便又以同样的力量,同样的速度给了主考官一巴掌,然后回答说:“就是这样的感觉。”然而这个年轻人被录取了。

富兰克林因为低头而获得成功,年轻人因为昂首而获得成功,这两者是不是互相矛盾呢?是实并非是这样的,这两件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要以不同的清醒去处理问题。在向他人请教时,要学会低头;在面对心里的自己时,要抬起头来。也就是说,我们要低头处事,昂首做人。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寓意型材料,审题时应注意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运用因果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同样是面对狂风,大树的态度是“不屈”,结果是“折腰”;小草的态度是“屈身”,结果是“扬脸”。可见这则材料的核心内容是讲“如何面对狂风”的问题:是应该“不屈”,还是应该“屈身”?二是运用相似联想的方法,由物及人,由此及彼,把握材料的深层含意。材料中的“狂风”象征“强大的敌人”“巨大的困难”等;“大树”象征“刚强”,象征“不屈不挠”的精神;“小草”则象征“柔韧”,象征“能屈能伸”的精神。三是运用逆向思维,从材料倾向相反的方向思考。如大树宁折不弯,精神可嘉,却其不懂得审时度势,以硬碰硬的做法不值得效仿。小草审时度势,屈身伏地,保存实力,可谓明智之举;但这也可理解成“卑躬屈膝,丧失气节,苟且偷生”。根据以下分析,可作如下三个方面的立意:一是从大树的角度。可以肯定“宁折不弯、不屈不挠”的精神,也可以否定“不识时务、以卵击石”的做法。二是从小草的角度,可肯定“审时度势、能屈能伸、忍辱负重(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的精神,也可以否定“卑躬屈膝、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的行为。三是从大树和小草的角度,既肯定不屈不挠,又肯定审时度势。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