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旅游发展整体规划

三明市旅游发展整体规划
三明市旅游发展整体规划

三明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永安部分)

第六章目标与战略

第一条目标定位

海峡西岸生态休闲胜地

国内著名山水安养乐园

世界客家寻根朝圣祖地

三明旅游正处于由区域旅游地向国内旅游目的地的转型期,打造国内著名旅游目的地是三明旅游的近期发展目标,打造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是三明旅游发展的终极目标;以生态休闲体现三明旅游的个性特征,以山水安养体现三明旅游的发展重点,以寻根朝圣体现三明旅游的文化基底。

第二条功能定位

三明城市的功能定位:海峡西岸旅游区中心城市之一。

使三明成为省级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和海峡西岸旅游区的中心城市。

三明旅游的功能定位:以休闲、安养、文化为导向的旅游目的地,海峡旅游纵深推进的桥头堡和平台。

第三条产业定位

1、海峡两岸互动的交流产业:加强与台湾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交流,促进台海局势的健

康发展。

2、城市品牌打造的形象产业:利用三明拥有极其优良的旅游资源,建设三明的城市品牌,打造国内旅游目的地,提升三明的城市品牌形象,争强区域综合竞争力。

3、产业结构完善的优化产业:利用旅游业作改善三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偏高的产业结构,协调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形成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极大优化三明的产业结构。

4、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利用旅游业具有较大的社会带动效用,可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在国家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的战略下,旅游业应打造成为三明的支柱产业,带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四条总体目标

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本底,整合水上丹霞、绿海洞天、温凉泉乡、地质奇观、乡野田园等原生态类和闽人源、闽江源、客家源、长征源、理学源等源头类优势资源,形成以观光为基础,休闲、安养、文化为导向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培育旅游业成为三明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逐步把三明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生态休闲胜地、国内著名山水安养乐园和世界客家寻根朝圣祖地。

第五条阶段发展目标

1、近期(2008-2010年):国内旅游目的地发展阶段

到2010年,三明游客接待量800~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占GDP的5%~6%。

引导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以观光、休闲度假、养生、文化体验为核心的产品体系转变。推进客源市场稳步增长,提高长三角、珠三角和华中市市场份额;巩固以福建和江西市场为主的传统市场。

2、中期(2011-2015年):国内旅游目的地提升与巩固阶段

到2015年,三明游客接待量1200~1500万人次,旅游收入占GDP的7%~9%;

3、远期(2016-2020年):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阶段

到2020年,三明游客接待量1500~1700万人次,旅游收入占GDP的10%~12%;

进一步完善以休闲、安养、文化为主的产品体系,推出一系列新的旅游项目,构建更加多样化的产品体系。

景区发展目标

1、打造两个世界级旅游品牌:泰宁丹霞地貌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宁化客家祖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2、打造7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泰宁世界地质公园、桃源洞—鳞隐石林景区、玉华洞—天阶山景区、沙县小吃城--淘金山景区、三元格氏栲景区、宁化客家祖地—天鹅洞群景区、清流温泉城为5A级旅游景区。

第六条产业目标

○打造一个旅游集团企业;

○打造一批五星级酒店;

○打造一批拥有国内影响力的旅游商品企业;

○打造三条旅游产业带:泰宁—将乐—建宁旅游产业带,永安—市区—沙县旅游产业带;清流—宁化旅游产业带。

第七条战略指标体系

福建市场、长三角、珠三角、华中省份是三明旅游的重点发展市场。

近期,游客接待量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占GDP的5%~6%;中期,游客接待量突破1500万人次,旅游收入占GDP的7%~8%;远期,旅游人数突破1700万人次,旅游收入占GDP的8%~9%。

第八条战略理念

旅游地从“区域”向“国际”转变;经营从“景区”向“城市”转变;产品从“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转变;主题从“生态独舞”向“休闲、安养、文化”“三轮驱动”转变;布局从“泰宁一枝独秀”向“三明三条旅游产业带”转变;合作从“内部”向“区域”转变;服务从“硬性”向“软性”转变;企业从“弱小化”向“集团化”转变;产业从“单一”向“综合”转变。

第九条发展战略

(一)旅游目的地打造战略;(二)政府主导、企业支撑战略;(三)旅游产品优化转型战略;(四)海西森林城市发展战略;(五)世界双遗产地申报战略;(六)旅游大项目带动战略;(七)国际生态旅游标准认证战略;(八)区域旅游合作战略。

第七章旅游空间发展格局

第十条空间规划

三明的旅游空间结构具体为:“一龙头、一中心、三个区”

第十一条空间开发思路

2.中部沙溪滨河城市休闲旅游区

永安以本区优良的生态环境为依托,开发竹林生态度假产品,桃源洞地质休闲产品和吉山抗战文化产品,并着力建设成三明旅游的南大门。完善城区到主要景区的公路,满足中短途游客以永安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需要;积极打造大桃源洞景区;将天宝岩森林休闲度假区建设成在区域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森林休闲度假地;整治吉山抗战文化村,以抗战文化为底蕴;以九龙竹海为载体,建设竹文化博物苑,满足人们竹林休闲、竹林运动的需要。

第十二条旅游中心地体系

(二)二级旅游中心地

三明市的二级旅游中心地共4个,包括永安、清流、将乐、宁化。作为三明旅游圈中的重要节点,担负产业纵向延伸、资源横向交流的作用。

第四十五条休闲度假类产品体系

(一)森林度假

第四十六条专项旅游产品体系

(一)节庆产品

(四)生态旅游

第四十八条主题产品开发思路:构建三大主题产品

(一)生态休闲产品

三明的生态休闲主题产品包括山水休闲、城市休闲、美食休闲、洞穴休闲、商务休闲和节庆休闲。

(二)山水安养产品

三明的安养主题产品包括宗教禅修、森林养生、乡村养老、温泉养生,例如三元的国际禅修中心、清流九龙湖的清野乡居、建宁的候鸟养老俱乐部、永安的天宝岩、将乐的龙栖山;清流的温泉、清流的鲜水冷泉、大田的石牌温泉、将乐的南口温泉等。

第十三条旅游发展项目库

第十四条重点项目发展方向

第十五条永安旅游发展思路

某景区旅游总体规划课件(doc 72页)

第一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性质 本规划是行唐县牛王寨景区旅游总体规划,是该景区范围内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二、规划范围 本次牛王寨景区的规划范围为:东至寺庄村,西连牛下口、程家庄村,北至王下口村,南与邢家庄村相连。总规划面积为6.20平方公里。 三、规划依据 (一)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二)部门规章、标准规范 ?国家标准GB/T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 ?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国家标准GB/T17775-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03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年报10月26日国家旅游局第12号令发

布)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 1-1999》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WF D5-2000》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 ?《机动车辆允许噪音标准GB1495-7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UDC613.3GB 5749-85》 ?《景观娱乐用水标准GB12941-91》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三)相关文件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 ?《河北省旅游条例》(2004) ?《河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7) ?《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2008-2020) ?《石家庄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2) ?《行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 ?《行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 ?《行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 ?《行唐县志》 ?行唐县旅游与文史资料 ?牛王寨旅游开发相关资料 ?其他相关资料 四、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生态为本,保护优先,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规划,注重可持续发展。依托本规划区内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加大旅游开发的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独特性为卖点,“发展大旅游、建设大市场、形成大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本规划区旅游

南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南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了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南通市的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尽快把南通建成旅游整体形象鲜明、产业结构优化、服务设施齐全、综合效益较高的旅游强市,依照《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和《旅游规划通则》,编制《南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本规划是南通市旅游发展宏观指导性文件,辖区内各区、县(市)和旅游区在编制旅游发展或旅游开发建设规划时,原则上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要求。 第二条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南通市行政区域所辖范围,包括南通市区(港闸区、崇川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通州市、海门市、启东市、如皋市、如东县、海安县,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 第三条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2006~2020年,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发展阶段。近期:2006~2010年,为重点突破期;中期:2011~2015年,为全面提升期;远期:2016~2020年,为持续(成熟)发展期。 —1 —

第四条规划依据 1.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5;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2003; 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4.《江苏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 5.《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到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2005; 6.《江苏省沿江旅游发展规划》2005; 7.《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修订)2005; 8.《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2004; 9.《南通市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2002; 10.《南通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5。 第五条规划原则 注重效益,重点推进原则;市场导向,持续发展原则;强化特色,打造品牌原则;系统整合,创新经营原则;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原则;适度超前,运作可行原则。 —2 —

泰宁旅游资源简介

泰宁旅游资源简介 泰宁,位于福建西北部的绿色林海之中,隶属福建省三明市管辖,县域面积1540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是福建省最佳旅游目的地。泰宁是福建省首家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十佳魅力名镇。2010年8月2日,随着“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项目申报成功,泰宁又成为了中国第40个世界遗产、也是我国第8个世界自然遗产。在六家联合申报单位中,泰宁因具有“举世罕见的水上丹霞”、“独步天下的丹霞峡谷”、“神秘灵验的岩穴文化”,被誉为“中国丹霞故事开始的地方”。8月29日,泰宁成功通过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验收,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至此,泰宁成为三明市首家、福建省继武夷山、厦门鼓浪屿之后又一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福建省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旅游品牌的“大满贯”。目前已开发开放了十大景区,著名的景点有大金湖、上清溪、寨下大峡谷、尚书第、九龙潭、状元岩、猫儿山、展示中心等。 泰宁是一处令人赞叹的胜景,这是大凡到过泰宁的人都会产生的共同感受,这种感受是如此的强烈,强烈到当你离开她,她还会无端地进入你的梦中;当你偶尔想起她,就会让你在都市的喧哗中感受到片刻的、充满美好意味的宁静:藏于深山的汉唐古镇,闽江源头的两宋明城,水上丹霞、峡谷荟萃、岩穴奇观,成就了景象万千的世界自然遗产、独步天下的世界地质公园。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代代相传孔子故里遗风;傩舞粗犷、桥灯轻灵、梅林戏清丽,处处洋溢中国魅力名镇荣光。泰宁,离凡尘最远,和心灵最近的风景。泰宁的基本情况概括起来有“四个一”: 一个皇帝赐名的地方。泰宁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美誉,朱熹、李纲、杨时三位名贤曾在此设帐收徒,著书立说,掀起读书尚学、崇文尚德之

2019年南京旅游产业调查报告

作为一种新兴旅游产品,科技旅游是指与科技有关联,以科技过程或科技含量作为旅游吸引点的旅游产品和开发形式,形成集科普、生产与销售、观光、娱乐与体验为一体的旅游活动或产品,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类型。通过游览和观赏科技景点,达到身体和精神层面的愉悦是科技旅游的初始目的,而通过了解和体验科技知识,达到思想和文化层面的升华则是科技旅游的核心内容和最终结果。科技旅游的类型主要分为自然科考游和人文科技旅游两大类,而人文科技旅游又包括工农业科技示范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场馆、大学科研机构等主要旅游场所。 目前,从国际上来看,科技旅游经过多年发展,产品已经处于成熟阶段,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均拥有数量众多、种类齐全的科技场馆,闲暇时到科技场馆参观,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进行科技知识充电,已经成为当地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国科技旅游发展也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在一些大型的旅游城市尤其是在北京和上海等地,已经先后开发了多条科技旅游精品路线,如北京中关村率先于年推出“中关村科技旅游活动”,上海建成了一批科普教育基地。南京科学文化发达,科技旅游丰富,科技旅游活动虽已经得到了初步发展,但作为一个整体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加快南京科技旅游的发展,还需要进行具体研究。 南京科技旅游的分析 (一)优势条件分析 1.科技旅游丰富,类型多样。是发展旅游的基础要素,只有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的存在,才能促成旅游活动的最终形成。作为历史名城和科教基地,南京的科技旅游相当丰富。不管自然科技旅游还是人文科技旅游都存在很大的优势。如汤山猿人洞等具有世界级的科考价值,专题科技馆种类多样,选择余地很大,尤其拥有一大批高等院校的研究机构和专门性的科研机构,科技更加显得独特和珍贵。目前开通的紫金山天文台、中山植物园、南京市博物院等科技旅游专线已经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游客。 2.分布范围广,可进入性良好。科技旅游分布范围较广,几乎遍布南京各个区县,尤其是科技馆和科研场所都分布在市中心及附近,地理位置明显,导向性好,且市内公交或旅游专线都能方便到达,为最大限度的挖掘客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对外交通来讲,南京已经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络,为科技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以本地游客为主,客源市场广阔。客源市场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也是实现旅游供求平衡的重要机制。因此具有广大的客源就成了发展一项旅游产品的必备条件。根据对南京的科技旅游游客的调查,85%的游客均来自南京本地,来自本省外市的只占8%,外省的占了7%,说明南京的科技旅游主要立足于南京当地市场。 从总人口来看,根据最新的统计表明,南京目前的常住人口总数为596万,而流动人口的总数为176万,两者相加,南京人口总数达到了772万。科技旅游立足南京,客源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其次,理论研究表明,中间型年龄结构的社会发展稳定,是社会发展最优的年龄构成,有利于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从南京人口年龄结构来看,预计南京市到年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最高值80.36%。根据市场调查问卷显示,参加科技旅游的游客中,13—18岁的人数比例占调查总人数的43%,25—45岁之间的占总人数的34%,南京科技旅游形成了以青年为主的各个年龄阶段广泛参与的大众性旅游。

旅游开发规划三个案例

阳山文化地质生态休闲景区总体规划批 本次规划范围西起大阳山,东至狮子山,北起锡陆公路-阳中路,南至桃源路,总面积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为以阳山水蜜桃产业为依托,以大阳山为空间载体,以阳山桃文化生态观光园为核心,以生态山水、田园风光、休闲度假旅游为特色的都市农业中心核。 规划以中国园林拓扑向心的传统布局结构,依山抱湖安排各功能区块;功能分区主要为自然山体景区、宾馆区、商业街区、企业家会所、农家乐、旅游度假区、生态社区、桃园社区、生态桃林观赏区等;主要用地为旅游设施用地、生态观光园用地、居住用地、公建配套用地等。

宗教遗产文化的开发——以空相寺禅宗文化开发为例 文化往往是一个景区的灵魂所在,因此也就成为了景区在进行旅游开发过程

中要塑造的一个核心所在。我们在对于这些拥有这核心文化的进去在开发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于这一核心文化的打造,在这一过程中“忠于文化、挖掘文化、支撑文化”就成为一种可行的开发思路。 本文将以空相寺景区在旅游开发中对于禅宗文化的塑造为例,对“忠于文化、挖掘文化、支撑文化”这样一种开发思路进行一个简单的阐述。 一、背景介绍 空相寺古称定林寺,俗称西山寺。因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李村乡境内熊耳山下,故又称熊耳寺,空相寺建于东汉永平年间,是我国建筑时间较早的寺院之一,素有“陕郡之圣地,天下之名蓝”的美誉。公元526年,南北朝时期,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创立中国禅宗,被后人尊为“禅宗初祖”。公元535年,初祖又来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传法,次年在此圆寂,终年150岁。公元538年,众僧徒为纪念达摩初祖,又建造了达摩造像碑。寺院历代都有维护和扩修,但是,寺内大部分建筑,自抗日战争以来,或毁于战火,或人为破坏,寺院原貌已荡然无存。 目前空相寺的建造主要是在1994年由释永信大和尚力促恢复空相寺为正式宗教活动场所之后逐渐恢复建设的,目前已经完成山门殿、接迎殿、达摩殿、达摩墓的修建。 二、文脉研究 笔者认为对于景区核心文化的一个文脉分析正是文化开发中“忠于文化”、“挖掘文化”的一个必由之路。依靠对于这种文化具有针对性的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景区开发中始终把握住景区核心文化的真实性,同时在这样一个文脉追寻、梳理、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将文化进行有效扩展、剔除糟粕。 一种核心文化往往涵盖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如果对其全部进行开发设计,反而适得其反不能够把握住文化的精髓,通过文脉研究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可以把握住景区核心文化的关键所在,在这些关键点上“顺藤摸瓜”最终挖掘出最具有代表性和表现力的文化特征。 在对空相寺禅宗文化文脉研究中,我们梳理出以下几个关键点所在:

广州市白云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广州市白云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旅游策划方案 第一章现状与发展条件分析 一、白云区概况 白云区是广州市10个城区之一,因其境内有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而得名。位于广州市城区的北部,东邻增城区市,西界南海市,南连荔湾、越秀、天河、黄埔等4个城区,北接花都区和从化市。全区面积1042.7平方公里,2000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4万,流动人口约90万,行政区辖12个镇,15条行政街。 白云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8度,年均降雨量为1655毫米,境内兼具有多种地貌,东部和东北是丘陵地区,有广州市(原八区)最高峰帽峰山(海拔534.7米)和著名的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山丘坡度平缓,林木茂盛,果树如海,大小水库山塘遍布,湖光山色。风景宜人。中部为广花平原,西部是珠江水系,河网交织,珠江西航道,巴江河及流溪河流经境内,既得灌溉之便,更得航运之利,其中流溪河更是广州市民主要的饮水源。 改革开放以来,白云区凭借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优越的区位和丰富的资源条件,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0年,全区GDP127.53亿元人民币,比1995年翻了一番。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经营从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向龙头带动的集约经营转变,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业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新一代企业群体逐步成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带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主要力量。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各类商贸专业市场不断发展壮大,旅游业、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中介等行业兴旺发达,第三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骨干。目前,全区三大产业比例为16:38:46。 二、旅游发展评价 (一)现状评估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全国和广州市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白云区立足优越的区位、便利的交通、宽广的地域空间和组合良好的旅游资源等优势,积极开拓旅游业务,建设酒店宾馆,开发景区,拓展旅游市场,走上了旅游发展之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九五"时期的大发展,白云区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初步形成旅游产业体系,进入初步发展到加速发展的转变时期。 1、旅游接待设施日益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经过20多年的奋斗,白云区旅游业已经初步形成产业体系。标志是旅游接待设施日益完善,旅游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旅游要素逐步发育。到2000年底,全区共有住宿设施195家,客房11000间,床位22000张,纳入旅游统计范围的酒店80座,其中星级酒店15家。旅游餐饮方面,随着经济及广州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区内餐饮资源得到利用,现有各类酒家、餐馆网点2000家,较具规模和档次的60家,其中定点餐馆4家,近年形成的新广从公路饮食长廊最具特色,该区域聚集了20多家上规模上档次的特色餐馆,成为"食在广州"的旅游强势产品的组成部分。旅游购物方面,随着广清路综合批发市场、黄石路汽车汽配市场、梓元岗皮具市场、机场路化妆品市场等商业街和专业批发市场的建成,日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消费市场。以南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东方乐园和广州新体育馆、白云山风景区为代表的众多游乐场所,可满足市民和游客的娱乐要求.目前,全区"行、游、住、吃、购、娱"旅游六要素基本配套,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2、各类旅游资源得到初步利用和开发,旅游产品开发正在从观光产品为主向观光与休闲度假、生态相结合过渡。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白云区逐步开发了以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南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东方乐园、萝岗香雪公园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和游乐场所,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观光、游乐和休闲度假的旅游产品系列。农业生态旅游项目也得到-定发展,并成为适应现代旅游发展的特色旅游产品,亲亲农庄,广州绿田野生态教育中心、明兴农业基地、广州水果世界等,经过包装和推介,已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具有白云区特色的山野蔬菜和田园风味等也逐渐发展成为吸引广州市民及四方游客的

三明市旅游发展整体规划

三明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永安部分) 第六章目标与战略 第一条目标定位 海峡西岸生态休闲胜地 国内著名山水安养乐园 世界客家寻根朝圣祖地 三明旅游正处于由区域旅游地向国内旅游目的地的转型期,打造国内著名旅游目的地是三明旅游的近期发展目标,打造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是三明旅游发展的终极目标;以生态休闲体现三明旅游的个性特征,以山水安养体现三明旅游的发展重点,以寻根朝圣体现三明旅游的文化基底。 第二条功能定位 三明城市的功能定位:海峡西岸旅游区中心城市之一。 使三明成为省级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和海峡西岸旅游区的中心城市。 三明旅游的功能定位:以休闲、安养、文化为导向的旅游目的地,海峡旅游纵深推进的桥头堡和平台。 第三条产业定位

1、海峡两岸互动的交流产业:加强与台湾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交流,促进台海局势的健康发展。 2、城市品牌打造的形象产业:利用三明拥有极其优良的旅游资源,建设三明的城市品牌,打造国内旅游目的地,提升三明的城市品牌形象,争强区域综合竞争力。 3、产业结构完善的优化产业:利用旅游业作改善三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偏高的产业结构,协调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形成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极大优化三明的产业结构。 4、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利用旅游业具有较大的社会带动效用,可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在国家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的战略下,旅游业应打造成为三明的支柱产业,带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四条总体目标 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本底,整合水上丹霞、绿海洞天、温凉泉乡、地质奇观、乡野田园等原生态类和闽人源、闽江源、客家源、长征源、理学源等源头类优势资源,形成以观光为基础,休闲、安养、文化为导向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培育旅游业成为三明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逐步把三明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生态休闲胜地、国内著名山水安养乐园和世界客家寻根朝圣祖地。 第五条阶段发展目标 1、近期(2008-2010年):国内旅游目的地发展阶段 到2010年,三明游客接待量800~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占GDP的5%~6%。 引导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以观光、休闲度假、养生、文化体验为核心的产品体系转变。推进客源市场稳步增长,提高长三角、珠三角和华中市市场份额;巩固以福建和江西市场为主的传统市场。 2、中期(2011-2015年):国内旅游目的地提升与巩固阶段 到2015年,三明游客接待量1200~1500万人次,旅游收入占GDP的7%~9%; 3、远期(2016-2020年):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阶段 到2020年,三明游客接待量1500~1700万人次,旅游收入占GDP的10%~12%; 进一步完善以休闲、安养、文化为主的产品体系,推出一系列新的旅游项目,构建更加多样化的产品体系。 景区发展目标

2019年南京旅游产业调查报告

2019年南京旅游产业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9-09-03 来源:调查报告 作为一种新兴旅游产品,科技旅游是指与科技有关联,以科技过程或科技含量作为旅游吸引点的旅游产品和开发形式,形成集科普、生产与销售、观光、娱乐与体验为一体的旅游活动或产品,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类型。通过游览和观赏科技景点,达到身体和精神层面的愉悦是科技旅游的初始目的,而通过了解和体验科技知识,达到思想和文化层面的升华则是科技旅游的核心内容和最终结果。科技旅游的类型主要分为自然科考游和人文科技旅游两大类,而人文科技旅游又包括工农业科技示范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场馆、大学科研机构等主要旅游场所。 目前,从国际上来看,科技旅游经过多年发展,产品已经处于成熟阶段,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均拥有数量众多、种类齐全的科技场馆,闲暇时到科技场馆参观,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进行科技知识充电,已经成为当地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国科技旅游发展也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在一些大型的旅游城市尤其是在北京和上海等地,已经先后开发了多条科技旅游精品路线,如北京中关村率先于XX年推出中关村科技旅游活动,上海建成了一批科普教育基地。南京科学文化发达,科技旅游资源丰富,科技旅游活动虽已经得到了初步发展,但作为一个整体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加快南京科技旅游的发展,还需要进行具体研究。 南京科技旅游的swot分析 (一)优势条件分析 1.科技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资源是发展旅游的基础要素,只有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的存在,才能促成旅游活动的最终形成。作为历史名城和科教

基地,南京的科技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不管自然科技旅游资源还是人文科技旅游资源都存在很大的优势。如汤山猿人洞等具有世界级的科考价值,专题科技馆种类多样,选择余地很大,尤其拥有一大批高等院校的研究机构和专门性的科研机构,科技资源更加显得独特和珍贵。目前开通的紫金山天文台、中山植物园、南京市博物院等科技旅游专线已经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游客。 2.分布范围广,可进入性良好。科技旅游资源分布范围较广,几乎遍布南京各个区县,尤其是科技馆和科研场所都分布在市中心及附近,地理位置明显,导向性好,且市内公交或旅游专线都能方便到达,为最大限度的挖掘客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对外交通来讲,南京已经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科技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以本地游客为主,客源市场广阔。客源市场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也是实现旅游供求平衡的重要机制。因此具有广大的客源就成了发展一项旅游产品的必备条件。根据对南京的科技旅游游客的调查,85%的游客均来自南京本地,来自本省外市的只占8%,外省的占了7%,说明南京的科技旅游主要立足于南京当地市场。 从总人口来看,根据最新的统计表明,南京目前的常住人口总数为596万,而流动人口的总数为176万,两者相加,南京人口总数达到了772万。科技旅游立足南京,客源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其次,理论研究表明,中间型年龄结构的社会发展稳定,是社会发展最优的年龄构成,有利于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从南京人口年龄结构来看,预计南京市到XX年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最高值80.36%。根据市场调查问卷显示,参加科技旅游的游客中,1318岁的人数比例占调查总人数的43%,2545岁之间的占总人数的34%,南京科

旅游规划经典案例集锦15

旅游规划经典案例集锦15

以经营城市的手法,打造“旅游名城”许昌市城 市旅游发展的创新策划 2012-03-24绿维创景李明伟林峰标签: 独辟蹊径,打造旅游目的地引言:“旅游名城”城市经营与旅游产业新整合 优秀旅游城市”的崛起,是我国旅游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成就。但是,城市旅游的深度化要求,城市经营与旅游产业化之间互动的结合,对“旅游与城市发展”这一课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局限于国家旅游局现有的“优秀旅游城市”的评级,已经不足以达到城市经营者(市委书记和市长们)的实际运营需要。 为此,绿维创景提出了打造“旅游名城”的全新目标,这与许昌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产业与经营城市结合的要求一拍即合,形成了《许昌市建设旅游名城与旅游目的地总体策划》的委托项目。经过半年的努力,策划成果于2006年11月8日通过评审,专家组和许昌市给予成果高度评价,使我们对“旅游与城市发展”这一课题的探索,落地开花。 对于任何一任政府而言,如何加速城市化进程,

提升城市竞争力,打造城市形象名片,提升第三产业比重,始终都是第一位的工作;旅游要为此做出贡献,并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产业,才可能成为一把手真正重视的事情。林峰博士今年提出了旅游产业与城市经营整合的新理念(7月24日中国旅游报《城市经营中的旅游方略》),必须把旅游产业的发展,纳入城市经济工作的主渠道中,成为党政工作的主流方向,旅游产业发展才能有突破。 “旅游名城”,正是这一整合的成果。 对于大多数已经成为“优秀旅游城市”的地区来说,“旅游名城”可能正是你可以选择的新目标和新模式! 一、独辟蹊径,打造旅游目的地 1、许昌现状旅游欠发达、缺少周边支持、资源不足 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城市群中的重要工业城市。经济发达,城市环境良好,文化积淀深厚,曾为汉魏时期故都,是中原五大古都之

三明市旅游综合体市场调查研究分析报告

三明市旅游综合体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作者:————————————————————————————————日期: 2

三明市旅游综合体市场前景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

前言 旅游业是很多城市或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在国计民生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有很多典型的旅游城市,例如三亚、丽江、焦作、黄山、敦煌等等,都是以旅游为核心,全面带动整体经济发展的城市。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是旅游产品的主体成分,是旅游产业链的中心环节,是旅游消费的吸引中心,是旅游产业面的辐射中心。 中国旅游业已经从大众观光的“门票旅游时代”向深度休闲度假的“泛旅游时代”转变,在此背景下,融合了观光、游乐、休闲、运动等多种旅游功能的旅游综合体成为满足人们多样化度假需求的必由目的地。为更好地顺应市场的需求、创造更大的综合效益,政府机构、旅游集团和地产企业,在区域土地综合开发项目上,都越来越多地指向了“旅游综合体”这一全新模式。据统计,南至海南岛,北到长白山,西至大漠边睡新疆,东沿海岸线蔓延,全国有上百个旅游综合体项目。旅游综合体开发热潮在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期内必将继续存在,这是中国旅游产业转型的方向、地产开发创新的方向,也是政府引导区域升级的方向。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三明市旅游综合体市场前景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由资深专家和研究人员通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参考国家统计局、国家旅游局、世界旅游组织、政府部门机构发布的最新权威数据,通过相关市场研究的工具、理论和模型撰写而成。本报告主要分析了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环境、三明市旅游市场总体规模与旅游景区现状、三明市旅游综合体开发运营模式及借鉴案例、不同类型旅游综合体开发运营策略,三明市旅游综合体投资前景及项目开发规划运营策略等。本报告是旅游企业、房地产企业了解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必备参考工具,极具参考价值!

南京市旅游经济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南京市旅游经济发展统计公报 一、总体情况 2013年度,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360.6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口径增长15%,实现旅游创汇4.01亿美元,较上年同口径下降7.3%。接待入境旅游者51.9万人次,较上年同口径下降6.6%,接待国内旅游者8674.01万人次,较上年同口径增长9.1%。 二、旅游企业规模情况 截至2013年底,我市共有旅行社557家,其中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33家;旅游星级饭店107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8家,四星级饭店23家,三星级饭店52家,二星级饭店14家;国家等级旅游景区53家,其中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13家,3A级景区17家,2A级景区21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7家,其中农业旅游示范点12家,工业旅游示范点5家。 三、入境旅游市场 (一)入境旅游总体接待情况 2013年度,我市接待入境旅游者51.9万人次,其中接待外国人38.2万人次,接待香港同胞4.04万人次,接待澳门同胞0.19万人次,接待台湾同胞9.47万人次。从我市入境旅游市场客源结构来看,外国人占我市入境旅游总接待量的73.6%,香港同胞占7.78%,澳门同胞占0.37%,台湾同胞占18.25%。 2013年度,我市接待入境旅游者人天数为177.4万人天,较上年下降8.78%。其中接待外国人人天数130.39万人天,接待香港同胞人天数9.77万人天,接待澳门同胞人天数为0.45万人天,接待台湾同胞人天数为36.79万人天。 (二)外国人主要客源市场 按照国别市场划分,2013年度,我市入境旅游接待前十位的客源国家分别是(1)韩国,73932人次(2)美国,47842人次(3)日本,33356人次(4)德国,19515人次(5)马来西亚,17543人次(6)澳大利亚,14784人次(7)加拿大,14220人次(8)英国,12658人次(9)新加坡,12031人次(10)印度尼西亚,8341人次。韩国、美国、日本多年位居我市入境旅游接待客源国前列。 四、国内旅游市场 2013年,我市接待国内旅游者8674.0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9.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317.4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15.6%。 (一)国内旅游收入构成

乡村旅游规划案例集

乡村旅游规划案例集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远景近年来也不断丰富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经验,对行业动态和相关政策法规也认真学习,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乡村特色休闲及景观建筑设计、乡村游乐项目策划、农家乐升级、民俗村度假开发、古村落文化休闲开发、农业生态园打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成功拓展休闲农业园区策划、特色农业观光主题园区、休闲农业博览园、特色采摘度假区、新农村整体规划设计、新农村风貌设计、乡村旅游景区规划、乡村主题度假区规划、乡村会所、温室建筑设计等等。 国外案例: 一、法国普罗旺斯,拥有最丰富的乡村度假地 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普罗旺斯不仅是法国国内最美丽的乡村度假胜地,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度假人群。普罗旺斯的特色植物——薰衣草机会成为普罗旺斯的代名词,其充足灿烂的阳光最适合薰衣草的成长,因此,游客不仅可以欣赏花海,还带动了一系列格式薰衣草产品的销售。除了游览,其特色美食——橄榄油、葡萄酒、松露也是享誉世界。还有持续不断的旅游节庆活动,以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和艺术氛围,不断吸引来自全球的度假游客。 二、澳洲葡萄酒庄园,乡村产业与乡村旅游的完美结合

澳洲乡村葡萄酒庄园已成为澳洲本地及世界旅游市场的热门度假项目之一。最具特色的当然还属其葡萄酒酿造业,澳大利亚的葡萄酒蜚声海内外,以口感好、甜味始终,价格实惠著称。游客不仅因葡萄酒而来,也因其特色壮丽的葡萄种植园和庄园城堡的特色景观。葡萄酒庄园还围绕葡萄酒酿造开展了丰富的旅游活动如:葡萄采摘、葡萄酒品尝、参观葡萄酒酿制过程、参加酒艺培训学校等,完美的结合了乡村产业与乡村旅游。 远景案例: 一、康绿鲜生态农业庄园

康绿鲜生态农业庄园位于彭镇沿河坝村,紧邻成新蒲快速通道。占地约929亩,地势平坦,土壤质量较好。气候温和,发展条件较好。远景将康绿鲜以打造集示范、教育、生产、度假、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园区为设计理念。立足生态原则,结合国内庄园的发展形势与优秀范例来进行布图与设计。此次设计灵感主要来自“田园地方”这一传统文化。设计以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方向为两条主要景观轴线,外轮廓形似卵圆形的多功能体验区是农庄的核心,象征“天圆”,内部道路系统围绕两条轴线分布,象征“地方”,以此实现外圆内方、天圆地方的分布方式。农庄的种植区栽植模式围绕正南正北、正东正西两条轴线来分布,道路系统围绕整个园区穿插分布,使整个园区感官上更具规模,操作上更科学合理,同时有利于作物接受充足光照,良好的生长。 二、仁寿清见开发示范园

广饶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广饶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056 更新时间:2008年07月28日规划总论 一、规划功能与性质 为促进山东省广饶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广饶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全县第三产业及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创建节约型和谐社会,促使广饶县成为我国文化旅游先进地区,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为县级旅游业宏观战略性发展规划,作为广饶县旅游业发展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二、规划指导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山东省内旅游市场及各类专营市场为依托,以打造孙武文化体验旅游品牌为核心,以开发孙武湖文化体验旅游产品为关键,以完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为重点,以营造全县旅游综合环境为支撑,大力挖掘文化及产业旅游资源。 “面向大市场、开发大旅游、发展大产业”,将广饶旅游业发展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引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主导地方形象塑造的绿色节约型产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绿色节约型产业。把广饶县建设成为拥有一定国际知名度、全国著名的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 三、规划基本任务 广饶具有旅游区位、地脉和文脉优势,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良好的生态背景,拥有“孙武故里”这一独特突出资源和具有一定特色的地方民俗风情。本规划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回答这样的命题:如何发挥广饶县旅游业发展的优势,特别是挖掘与发挥“孙武故里”的资源优势,在旅游业刚刚起步的广饶县,实现旅游业健康、快速、跨越式发展,促进广饶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旅游资源分析评价

广饶资源本底条件较薄弱,自然类旅游资源稀少,人文类旅游资源较丰富,非物质旅游资源较丰富。 一、旅游资源构成分析 五级旅游资源1个(孙武),四级旅游资源2处(刘集支部旧址、吕剧),三级旅游资源6处,二级旅游资源15处,一级旅游资源10处。 二、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1、拥有高品位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2、文脉深厚,唯一性强 3、人文遗迹资源丰富,但挖掘开发不够 4、哑铃式分布格局总体分布不均、南北部相对集中 5、局部资源独特性强 6、孙武湖条件极好,易于打造精品景区 三、周边旅游资源比较分析 (一)周边旅游区 1、齐文化旅游区 2、黄河口旅游区 3. 民俗文化旅游区 (二)关联性特征分析 1. 总体特征:交汇性多于边缘化、合作性多于竞争性 2. 优势分析 广饶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各种文化的交汇使广饶在未来的旅游发展中能与周边旅游文化区左右逢源。对境内黄河口文化、齐文化和民俗文化相关旅游资源的开发即可以走联合发展之路,也可以走依附式发展的路子。

古城(古镇)旅游规划案例:以上津古城旅游总体规划为例

古城(古镇)旅游规划案例:以上津古城旅游总体规划为例 文|王晓华(北京晓月旅游咨询有限公司010-640132087) 一、项目资源背景 上津古城(又名柳州城),地处鄂西北边陲,与陕西的漫川镇接壤,南临汉江,北枕秦岭,素有“朝秦暮楚”之称,历为交通、政治、文化、商贸、军事之要地。古城南北跨306米,东西宽约261.15米,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 上津古城,东距十堰120公里,西北距西安250公里,是湖北西进的桥头堡、陕西东出的东大门。境内交通、通讯便利,省道郧漫路、上湖路、建设中的银武高速、西汉光缆及汉江最大的支流金钱河穿境而过。经济繁荣,政治发达,历史上曾2次置州,6次设郡,14次建县。独有的区位优势和政治文化背景,决定了上津千百年来一直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南北文化的交汇融合地,兵家必争的战略“制高点”,水陆运输的交通枢纽。 “上津”地名历史悠久,最早见于郦道元《水经注》中“丰乡水西南合关衬水而南入上津”,民间传为“圣上渡口”和“最上的渡口”之意。水路运输十分便利,南通楚,北通秦,是武汉至西安的交通要道,南方商队至此要弃舟登陆,北方马队到这儿要乘船东进,因此古时此处舟楫云集,商队如潮,十分繁荣。南北交汇的独特地理位置,长达1700余年的悠久历史,数十次频繁的政权更替和繁多而残酷的战争,为上津留下了大量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上津历史文物极其众多,但受战乱和水患影响,保存下来的主要有四大类:一是庙宇类,有杨泗庙,元贞观、城隍庙等;二是馆舍类,有山陕馆(南会馆)、北会馆、天主教堂、武昌会馆、河南会馆等10余个会馆遗址;三是公益建筑类,主要是明清四合院(现存完好)。其中,尤以古城、南北会馆、古戏楼、明清古建筑群(明清古街和四合院)等最有价值。 二、存在的问题 1.古城内民居建筑的残破:古城虽有着千年的历史,但随岁月的推移,古城的空间结构遭到人为破坏严重。古城的城楼、雉堞、护城河等急待保护性恢复。城内沿街多处具有民居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民居由于保护不到位,已经残破。2.与古城建筑风格不协调的建筑随处可见:由于历史的原因,古城内与古城文化和历史信息极不协调的所谓现代建筑随处可见,如:卫生院、小学、中学等。3.旅游产业体系尚未形成:由于旅游开发的滞后,目前古城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品和管理体系,古城内、金钱河畔都未形成针对游客的旅游产品。另外,旅游六要素所涉及的服务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备。 三、创意思路过程

山西省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山西省“十一五” 旅游产业进展总体规划 (审定稿) 山西省人民政府 托付单位:山西省旅游局

编制单位:国家发改委国土地区经济所旅游规划中心 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请山西省旅游局填写) 编制组专家成员名单: 总顾问:魏小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旅游局原司长组长:石培华国家发改委国地所旅游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助理:江五七国家发改委国地所旅游中心访问学者、硕士、讲师 杨宏伟山西大学商学院旅游系主任助理、讲师、硕士 毛成刚山西财经大学讲师、硕士 魏诗华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专家:李南中国旅游协会常务理事、报刊协会秘书长全华东北财经大学旅游系主任、博士后、教授 董恒年北京联合大学都市与环境学院,博士,副教授 丁刚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博士,研究员 郭亚军西北大学旅游系,讲师,主任助理

张豪禧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付磊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进展研究院,院长,博士 宋建军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所,研究员,博士 陈龙桂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所,研究员,博士 朱世铭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所,研究室副主任 鲜宏利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所,访问学者,高工 专项规划组 组长:石培华国家发改委国地所旅游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常洪林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院总规划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成员:邱于皙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 常华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 王振清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 贺素雯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 方磊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

泰宁县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

泰宁县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 2020年远景目标的框架思路 泰宁县旅游局 美丽的山城泰宁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闽赣边界武夷山脉中段的东南侧,土地总面积1540平方公里,总人口12.6万人,隶属三明市。 泰宁县旅游业起步于80年代中期,1987年金湖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4年升格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5年被省政府列为省级旅游经济开发区和旅游度假区,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列为首批AAAA级旅游区。经过十几年努力,泰宁县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成为县域经济中最具活力和开发潜力的朝阳产业。 1 泰宁县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和环境 1.1 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 1.1.1 自然景观丰富多彩,个性鲜明。 根据全国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划分标准,泰宁旅游资源可分为地文、水域风光、生物、古迹与建筑、消闲健身、购物六大类、44种,占总类型的63.8%,其中尤以独具特色的自然水域风光闻名于世。赤壁丹崖、奇峰怪石、古刹山寨融汇于浩瀚幽深的大金湖,形成了原始古朴的生态、旖旎瑰丽的水景与千姿百态的丹霞地貌完美结合的“水上丹霞”奇观,山、水、峰、林、石、洞、瀑、寺、动植物等景点众多,疏密度优良,完整性好,具有很高的观赏游憩和科考价值。 1.1.2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品位较高。 早在新石器时代,泰宁县境便有人类活动。在先秦为七闽之地,秦属闽中郡,汉初属闽越国。史籍记载,泰宁为闽越王无诸的猎场,有行宫乐野宫、高平苑,无诸死后葬在泰宁,至今留有无诸墓。泰宁建县于南唐中兴元年(958),两宋是泰宁人文最灿烂的时期,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美誉,有过“一门四进士(宋朝泰宁县出了23名进士),隔河两状元,一巷九举人”之盛况,杨时、李纲、朱熹等历史名人曾在此讲学读书,遗墨尚在。县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尚书第”,为江南保存最完好的明代民居建筑珍品:宋朝古寺——甘露岩寺,“一柱插地,不假片瓦”是我国古建筑史上一大杰作;地方剧种梅林戏,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此外,泰宁还是革命老区和中央21个苏区县之一,县内有周恩来、朱德故居,东方军司令部,红军街等革命历史遗迹。丰厚的人文积淀为游客提供了觅古寻踪、追溯历史的理想去处。 1.1.3 产品组合协调,休闲性强。 泰宁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

试谈广饶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 8页)

试谈广饶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 8页)

广饶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1056 更新时间:2008年07月28日规划总论 一、规划功能与性质 为促进山东省广饶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广饶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全县第三产业及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创建节约型和谐社会,促使广饶县成为我国文化旅游先进地区,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为县级旅游业宏观战略性发展规划,作为广饶县旅游业发展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二、规划指导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山东省内旅游市场

业健康、快速、跨越式发展,促进广饶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旅游资源分析评价 广饶资源本底条件较薄弱,自然类旅游资源稀少,人文类旅游资源较丰富,非物质旅游资源较丰富。 一、旅游资源构成分析 五级旅游资源1个(孙武),四级旅游资源2处(刘集支部旧址、吕剧),三级旅游资源6处,二级旅游资源15处,一级旅游资源10处。 二、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1、拥有高品位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2、文脉深厚,唯一性强 3、人文遗迹资源丰富,但挖掘开发不够 4、哑铃式分布格局总体分布不均、南北部相对集中

5、局部资源独特性强 6、孙武湖条件极好,易于打造精品景区 三、周边旅游资源比较分析 (一)周边旅游区 1、齐文化旅游区 2、黄河口旅游区 3. 民俗文化旅游区 (二)关联性特征分析 1. 总体特征:交汇性多于边缘化、合作性多于竞争性 2. 优势分析 广饶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各种文化的交汇使广饶在未来的旅游发展中能与周边旅游文化区左右逢源。对境内黄河口文化、齐文化和民俗文化相关旅游资源的开发即可以走联合发展之路,也可以走依附式发展的路子。 除此之外,广饶的红色革命遗址、吕剧、齐笔等特色旅游资源也将为广饶迎来很大一部分专项旅游市场,发展空间非常大。

安徽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2012—2020 省旅游局 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论 (5) 一、规划背景 (5) 二、规划围 (5) 三、规划期限 (5) 四、规划依据 (5) 五、规划原则 (6) (一)全局化视野 (6) (二)差异化定位 (6) (三)市场化导向 (6) (四)可持续发展 (7) (五)协调化发展 (7) 第二章基础分析 (8) 一、资源分析 (8) (一)资源丰富,组合度好 (8) (二)生态良好,尺度丰富 (8) (三)文化突出,主题鲜明 (8) (四)利用不够,转化不足 (9) 二、市场分析 (9) (一)总量快速增长 (9) (二)结构稳中有变 (9) (三)消费形式多元 (9) (四)区域发展不平衡 (10) 三、产业分析 (10) (一)统筹力度持续加大 (10) (二)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10) (三)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10) (四)一体化程度相对较低 (11) 四、机遇与挑战 (11) (一)发展机遇 (11) (二)面临挑战 (11) 五、分析结论 (12) 第三章战略与目标 (13) 一、总体思路 (13) (一)发展思路 (13) (二)发展任务 (13) 二、发展战略 (14) (一)加快产业资本聚集 (14) (二)实施目的地升级 (15) (三)完善旅游公共服务 (16) (四)强化旅游形象推广 (17) (五)遗产保护与创造 (17) (六)区域旅游一体化 (18)

(一)总体目标 (18) (二)分期指标 (19) (三)产品建设 (19) 四、分区目标 (20) (一)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区 (20) (二)皖江城市带旅游区 (20) (三)经济圈旅游区 (21) (四)皖北旅游区 (21) 第四章布局与产品 (23) 一、空间布局 (23) (一)三心引领 (23) (二)四片联动 (24) (三)十区聚集 (25) (四)六环联通 (30) 二、旅游产品 (31) (一)旅游精品体系 (31) (二)重点旅游线路 (36) (三)产品支撑体系 (39) (四)产业融合发展 (49) 三、各市发展指引 (50) (一)市 (50) (二)市 (51) (三)市 (52) (四)市 (54) (五)市 (55) (六)市 (56) (七)亳州市 (57) (八)市 (59) (九)市 (60) (十)市 (61) (十一)市 (62) (十二)市 (64) (十三)池州市 (65) (十四)市 (66) (十五)市 (67) (十六)马市 (68) 第五章服务要素 (70) 一、旅行社业 (70) 二、旅游交通 (70) 三、旅游住宿 (71) 四、旅游餐饮 (72) 五、旅游娱乐 (73) 六、旅游购物 (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