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2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2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2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练习题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2018·泰安模拟)与亚运会开幕式主要给民众带来震撼、惊喜有所区别的是,2018年12月12日的亚残运会开幕式则自始至终让人沉浸在“祝福”与“感动”之中。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④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 (2018·汕头模拟)英国人与人讲话时总会刻意保留一段距离,而阿拉伯人与朋友在一起时总不由自主地靠近朋友,引发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 两国文化的差异

B. 两国政治经济的不同

C. 个人思维方式的不同

D. 两国人的文化素养的不同

3. (2018·浏阳模拟)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下列诗句的寓意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A.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C.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 主旋律作品赢得了青少年观众的广泛喜爱,剧中的人物、故事、主题成为他们思考讨论的热点,人生的价值、生活的意义等严肃的话题又一次激荡起他们的热情与信念、理想与责任。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经典的儿童歌谣少了,被篡改的经典名句多了”,现如今由于受到各种动画片的影响,在青少年日常的用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动漫语言和动漫名称,这说明()

A.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 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 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D. 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和思维

6. 山东省近日启动2018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要求2018年“三下乡”把成效落实到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上,落实到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上,落实到解决农民就医难题、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上。上述要求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①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③健康向上的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人的道德修养

A. ①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7. 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以及产品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虽然以前我国只把春节设为公众节假日,但中国人历来也十分重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这是因为文化对人具有________的影响。()

A. 深远持久

B. 潜移默化

C. 积极向上

D. 消极被动

近日,文化部精心组织国家京剧院、中央歌剧院等10个艺术团体,分赴北京、天津、辽宁等百余所高校,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取得良好成效。据此回答9~10题。

9. 把优秀文化经典送进校园,使学生“足不出校”地享受高层次艺术盛宴,提高自身艺术修养,这表明()

①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文化可以促进人的成长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0. 众多学子对优秀文化经典的感受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有的学生萌生了进一步触摸传统文艺、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愿望,有的学生激发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个别学生却兴趣并不太高,这是因为()

A. 文化影响人是深远持久的

B. 文化影响人是潜移默化的

C. 文化影响人是主动感悟的

D. 文化影响人是形式各异的

11. (2018·厦门模拟)“烽烟滚滚唱英雄”、“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多么豪迈”……每当这些红歌旋律响起,总会让人们热血沸腾,豪情满怀。这说明()

A. 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

B.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 优秀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D. 优秀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12. (2018·淄博模拟)2018年9月份山东省在全省开展了“经典伴我成长”圣人故里诵读中华经典系列活动。安徽省开展了“经典美文明心智”读书活动。两大活动所体现的共同文化生活道理是()

A. 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

B.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实现文明健康交往

C. 传播祖国传统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 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经典文化发展

13. 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每一个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从人的发展看()

A. 一定的文化给予经济和政治重大的影响和作用

B.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C. 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D.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14. 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实现

③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④文化消极地影响人的思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④

D. ①③④

15. (2018·温州模拟)2018年9月23日,在第7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期间。各地中小学相继开展了“了解新中国建立历程”、“感受祖国变化”、“我为祖国服务”等活动。之所以在中小学开展各种形式的弘扬民族精神活动,是因为()

A.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B. 不同民族的文化会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

C.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D.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 截至2009年,我国网民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一些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内容在网上传播,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网络文化建设问题展开探究调查,并搜集到以下资料:材料一

材料二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要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国家开展了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1)结合材料,请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对“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网络文化”重要性的认识。(12分)

(2)有人认为,只要国家净化了网络文化环境,青少年一代就能健康成长。请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6分)

17. 探究题: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提升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安徽安庆市某中学高三(1)班学生为了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来到怀宁县月山镇对当地农民文化生活进行调查研究。

材料一调查中同学们了解到,“文化户”赵方向,利用自己学到的摄像和光碟制造技术在周边村民们举办庆生、婚娶等喜事时为他们提供文艺表演和礼仪服务,为他们摄像并制作出精美的VCD光盘,成了当地的农村文化带头人。

材料二同学们发现,随着农村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以前那种放下农活、除了吃饭就是打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现在的村民大都参与到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中去,生活水准日益提高。

材料三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和支持。同学们发现,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秩序混乱等许多问题正困扰着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1)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什么道理?(6分)

(2)材料体现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哪些作用?(8分)

(3)请就上述问题给当地政府提出建议。(8分)

第二课

6. D【解析】题干主要讲了文化对经济及对人的作用,②③符合题意要求;①④尽管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选D。

7. D【解析】①表述不完整,在材料中未体现,故选D。

8. A【解析】“潜移默化”是指每时每刻、不知不觉,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过程方式来说的;“深远持久”指经年累月,难以抹去,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结果、效果上说的,传统节日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应选A项。

9. 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把优秀文化经典送进校园,使学生“足不出校”地享受高层次艺术盛宴,提高自身艺术修养表明了自觉创造良好文化环境对于育人的作用,

②③符合题意。文化有性质的不同,其作用有积极与消极之分,①④观点错误。故选B项。

10. 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从总体上看,材料分析了不同的人对文化感受存在着差异性,其原因在于人的自身因素,而不是文化影响人的形式、特点,排除A、

B、D,选C。

11. B【解析】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不具有强制性,是人主动探求的过程,故排除A。此题没有涉及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排除C。任何文化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排除D。红歌给人以力量,可见优秀文化对人生的塑造,故答案为B。

12. A【解析】诵读经典属于一种健康的文化活动,这一活动能够提升公民的文化素养,故答案为A。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主要体现在对腐朽和落后文化的整治上,故排除B。诵读经典是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故排除C。此题没有涉及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排除D。

13. B【解析】体会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不同作用。一定要注意设问要求“从人的发展”看文化的影响,可排除A、C、D项。

14. A【解析】文化消极地影响人的思想不够确切,文化影响人的思想应该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含④的B、C、D三项排除。

15. D【解析】优秀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排除A。此题只涉及我国文化建设,没有体现不同民族文化,排除B。只有参加积极的、健康的文化活动,才能给人以积极的影响,故排除C。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活动,有利于塑造人生,故答案为D。

16.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文化的作用,此题可以立足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文化与人的关系来分析。第(2)问,属于评析类的材料题,此题主要立足正反两面来分析,一是肯定良好文化环境对人健康成长的作用。二是要看到文化对人影响是人自觉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过程。

【答案】(1)①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发展和传播健康的网络文化,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分)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传播和发展健康网络文化,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推动社会民主政治建设。(3分)③文化可以影响人,传播和发展健康网络文化有利于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给人以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3分)④文化塑造人生,传播和发展健康的网络文化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

(2)①文化对人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净化网络文化环境,有利于以优秀的文化影响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②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青少年只有主动感知和学习优秀文化,抵制腐朽和落后文化的侵蚀,才能真正做到健康成长。(3分)

17.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和影响,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第(1)问从宏观上考查文化对经济的作用;第(2)问从微观上考查文化对人生的影响;第(3)问意图帮助学生巩固《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达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答案】(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村民们举办庆生、婚娶等喜事时举行文艺表演和礼仪服务活动,体现了农村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文化消费日益丰富,文化生产力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6分)

(2)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使人们落后的生活习惯发生改变。随着农村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以前那种放下农活、除了吃饭就是打牌的日子一去不返的现象体现了这一道理。(8分)

(3)比如,可以制定相关保护政策;投入必要的资金;对“文化户”进行技术培训;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整顿农村文化市场等。(8分)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3知识点总结 湛江师范学院思政张森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1、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 (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注意: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高二政治必修三人教版第二单元知识点.doc

高二政治必修三人教版第二单元知识点高二政治必修三人教版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 文化的多样性: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 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样性): (1)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 3.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2)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4.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5.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化多样,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也属于整个世界。总之,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6. 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 7. 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答:尊重文化多样性。(第4、5、6点组合) 8. 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9. 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活动。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2)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

人教版政治必修三政治知识点自己整理

必修三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文化 1、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文化活动也是文化的形式。 4、实质: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5、总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6、文化的作用: (1)总的作用;(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4)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5)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表现、特点、影响) 7、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影响: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③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③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②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8、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9、中国如何应对文化发展上面临的严峻挑战?(从文化角度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知识限定) 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优秀教案

第五课《文化创新》优秀教案 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3、理解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采风活动,揭示文化创新的源泉,培养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2、比较鲁迅的作品与高尔基的作品,增强比较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明确创新的意义,使学生更加认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 2、感悟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激发学生 在各个领域勇于创新的热情 【教学重点】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作用 【教学难点】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教学方法】 采用学案教学和课堂活动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文化传承的过程就是文化发展的过程,文化传播与文化继承,无不内在地包含着文化创新的要求。本课就专门讲述有关文化创新的内容,什么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文化创新有什么作用?文化创新的主体是谁?这些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究的问题。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填空《第二教材》P291)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就文化自身的发展而言,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但说到底,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处理:P48探究1,体会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 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 ⑴实践: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

③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和检验标准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思维提升:怎样理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⑵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从文化自身发展的角度) 活动一:处理P50探究3 归纳:书法家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风格与特点,无疑丰富了中国的书法艺术,为我国的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活力。 活动二:举例徽班进京→京剧产生;杂技《天鹅湖》 归纳: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重证。 情感教育:要发展和繁荣中华民族文化,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过渡): 今天,我们生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在这个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在这个文化创新的时代,谁是真正的创新主体呢? 4、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其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构成了人类精神财富上的原料和半成品,科学家、艺术家对此再进行加工、整理,才形成了精神财富;劳动群众在实践中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总之,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发挥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过渡): 这里要特别注意,文化工作者在文化创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代,文化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是什么呢? 5、当代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⑴自觉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⑵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⑶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 ⑷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⑸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 ⑹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处理:P51探究4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时学习,我们明白了四个道理,那就是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因此,在这个文化创新的时代,特别是文化工作者们担负着历史的重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一课第二框教案

1.2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教学重点 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 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涉及的概念、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如何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 (二)进行新课 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8-9页,同时提出问题:什么是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内容? (1)、含义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它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二课知识点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二课知识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二课知识点》的内容,具体内容: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政治必修三第二课主要内容,高二政治学习时要重点关注知识点,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政治必修三第二课主要内容,高二政治学习时要重点关注知识点,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重点) (1) 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些文化影响既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又是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果。因此,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2) 深远持久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重点)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5、优秀文化塑造人生(重点)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3). 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符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日益突出。 6、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1、文化的内涵: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的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表现: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性质双重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4、为什么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突出? (1)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5、我们应如何增强文化竞争力?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6、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2)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7、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是什么? (1)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2)优秀文化能增强精神力量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8、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那,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

人教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思维导图

人大——国家权力机关 1.为什么: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 我国权力机关的地位和要求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2.怎么做: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⑴立法权。⑵决定权。⑶任免权。⑷监督权 人大代表的职权 ⑴议各项议案。⑵表决各项决定。⑶提案权。⑷质询权。 2.怎么做(坚持什么样的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集中,集中指导下民主。 3.怎么样: 党——国家的执政党,领导力量 1.为什么: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党的性质宗旨的体现 党的执政理念,指导思想的体现 党的领导力量和地位的要求 2.怎么做: 领导: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3.怎么样: 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体现人民的主人公地位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威信,推进党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

和纯洁性 国家: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党派,政协——国家的参政党 1.为什么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民主党派和政协的性质决定的(参政党,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要求的 2.怎么做 一个参加、三个参与 参加国家政权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订和执行。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 3.怎么样 充分发挥政协与民主党派的作用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课 第一框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名师公开课精品教案

项目内容 课题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修改与创新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能力目标: (1)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的多样。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教学重、难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尊重文化多样性必然性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引入:展示各国体育项目、标志性的建筑 以上这些体育项目以及各国标志性的建筑显示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即世界文化是异彩纷呈,交相辉映的。 (一)异彩纷呈,交相煇映 说一说:故宫和泰姬陵各承载哪些文化内涵? (故宫——整体建筑显示了对称的结构,体现的是皇帝的威严,以及震慑天下的皇权意识。 泰姬陵——做工精致,整个建筑是由简单的几何图形构成,充满浓郁的印度色彩,感觉比较神秘,很有宗教文化的韵味。)

1、民族节日 各国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民族节日上,展示:我国、外国一些典型的传统民族节日的图片,着重比较一下我国春节与外国圣诞节。 说一说:如何看待“中国年轻一代过圣诞成习惯,几乎跟春节平起平坐”这种现象? (学生各抒己见) 引用网上的评论: (1)节日的本质就是一种玩与记忆的约定!中国人有中国人的约定,洋人有洋人的约定。中国人过洋人的节,实在有些变种的感觉。 (2)我自己对圣诞没有特殊的喜好,也没有特殊的反感。……外国的圣诞是宗教的圣诞,中国的圣诞是商业的圣诞,我的圣诞,就是自己兴奋的圣诞。 (3)为什么圣诞节、情人节这类洋节日在我们这个有深厚传统文化的国度里获得接受和欢迎,我们究竟应该归咎于洋人的文化侵略还是应该反思我们的传统节日欠缺什么。忧心种种的排斥恐怕无济于事。 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而文化遗产: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文化遗产 展示:我国的部分文化遗产 强调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课本30页第一段,增加一点: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应给予保护而不是顺其自然被历史淘汰。 (二)透视文化的多样性

高一必修二政治第三课.doc

高一必修二政治第三课 高中政治必修2第三课 本课分为2个框题一、消费及其类型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新课标基本要求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新课程学习3.1 消费及其类型 ★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2、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几种消费类型的区别;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含义 3、组织学生收集资料,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动,并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2、在学习消费结构时,可让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从而增强学生们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与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的因素贷款消费

★教学难点收入与消费的关系贷款消费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课上采取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学建议本框与大家经济生活紧密相关,涉及的概念、原理较多,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把抽象的理论与生动的现实生活结合,引导学生更好的去理解与把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第二课所学内容,总结影响价格的因素及价格变动的影响。让学生知道价格对消费的影响又是价格机制调节作用的结果。而本课所讲内容就是第二课内容的延伸,本课则侧重于对消费现象的理解和解释。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与回忆,感知价格与消费的关系,从而引发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消费及其类型1、影响消费的因素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中秋节不同地方居民的消费方式以及与以前消费方式的不同。 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居民的生活消费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然后每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生活消费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水平与结构、居民收入、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物价水平等。其中主要的是: (1) 居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与基础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居民收入对消费是怎样影响的?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积极思考与讨论,得出结论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2课同步习题

必修三第二课习题 变式1.走到天涯海角,一见到牌楼汉字、舞龙耍狮,就会想到中华文化,就有归属感。身在异国他乡,一声乡音的问候,一副耳熟能详的对联,都是一杯杯数千年中华文化的佳酿,令人心醉。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 ) 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②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③潜移默化、无影无踪④深远持久、难以抹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变式2.古人云:“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说的是一旦没有道德约束和精神依托,人的欲望就会恶性膨胀和肆意泛滥,造成祸害与灾难。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发挥优秀文化塑造健全人格的作用②优秀文化是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③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④加强文化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变式3.2018年4月9日,记者从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获悉,为推进“净网2018”“护苗2018”“秋风2018”等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取得更大成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作出专门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从即日起至2018年11月,围绕打击非法有害出版活动、淫秽色情低俗信息、新闻“三假”和侵权盗版等重点任务,抓住人民群众高度关心的问题,紧盯网上网下重要传播渠道,精准发力,重拳出击,持续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结合材料,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分析推进“净网2018”“护苗2018”“秋风2018”等专项行动的依据。 1.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著名的传媒文化研究者、纽约大学教授尼尔·波兹曼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提出了“童年消逝”的预警:他担心“18世纪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始终是童年的劲敌”,认为“童年的消逝”和“成人化的儿童”是电子信息环境惹的祸。电子文化使得孩子的童年正在消逝。这表明( ) A.文化是人创造的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D.人们的观念有不同层次 3.“文化是沟通人与人心灵和情感的桥梁,是国与国加深理解和信任的纽带。文化交流比政治交流更久远,比经济交流更深刻。”之所以“更久远”“更深刻”,是因为( ) A.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B.文化的交流和渗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课测试题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三课检测题(03) 出题人:时间:2014.9.4 一、选择题 1、2012年,北京中轴线、大运河、丝绸之路等45项文化遗产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显示了我国保护文化遗产的决心。之所以重视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 3、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我们所说的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指() A.语言文字的多样性 B.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C.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D.建筑艺术的多样性 4、2011年6月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同意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成为世界遗产,这是我国第41处世界遗产。西湖文化景观作为世界遗产( ) ①是中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我国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既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民族文化的个性 ④有利于我国文化遗产的展示,但不利于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5、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节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像春节贴窗花,换春联,放鞭炮等,都是民间的零散的生活化的庆节活动。有专家提出,设计古有的又有现代气息的传统节日仪式体系,在国家层面上举行公众庆典,以展现中华文化的尊严和气派,对文化传承能起更大的作用。传承文化,节日仪式的作用是( ) ①展现特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活动 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对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进行保护和弘扬 ④集中展现民族文化和表达民族感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伦敦奥运会会徽以数字“2012”为主体,包含了奥林匹克五环及英文单词伦敦(London),采用国际化设计语言,简洁鲜明,由单纯而大块的色彩组成的主体图案,象征着活力与激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好评。这告诉我们() A.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B.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已消除差别而走向统一

高中政治必修三人民当家做主 5-7课复习提纲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核心知识点 第二单元人民当家做主 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1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 注意:在我国,人民是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由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职权:最高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3)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和特别行政区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4)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5)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①产生: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②职权: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注意: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的主体只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二、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1、人大代表的产生 (1)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2)基于我国的国情,人大代表的产生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办法。县级、乡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全国、省级、设区的市级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间接选举)产生。 2.人大代表的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3.人大代表的职权 (1)审议权(2)表决权(3)提案权(4)质询权 4.人大代表的义务

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三复习提纲

1.文化是什么?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2.文化的来源?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来源于社会实践和文化教育,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物质载体(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都称为“广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的受教育的程度,称为“狭义的文化”) 3.文化的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4.文化的影响?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5.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6.文化的重要性?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的崛起对拉动经济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以民主和法制为标志的公民的政治文化素养越来越重要,文化(渗透和入侵)及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斗争,成为国际政治斗争里的重要内容。 7.文化在综合国力的地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8.对于文化我们该做什么?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9.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1、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总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形式。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也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都是影响因素),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在一定知识,观念情感和习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体现各种文化影响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三观形成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5、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0. 参加文化活动的作用?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构成了我国人民的精神世界的主流) 11、优秀文化的作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的,永无休止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知识归纳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民族文化的地位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文化多样性 (1)含义: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2)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形式 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3、民族节日的形成、地位及作用、态度 (1)形成: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2)地位及作用: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3)态度:要挖掘民族节日的文化内涵。 4、文化遗产的地位及作用、我们应持的态度、分类 (1)地位及作用 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态度: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以保护。 (3)世界遗产的分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包含文化与自然两方面因素的双重遗产 5、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出来。 6、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文化是民族的(民族性、个性) 原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 结论: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的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2)文化是世界的(世界性、共性) 原因: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结论: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7、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看笔记) 8、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原则、具体要求(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1)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 (2)原则: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3)具体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什么是文化传播?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知识点总结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人民民主有什么特点 (1)最广泛的民主。 表现:①内容广泛。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经济、政治、文化------); ②主体广泛。 (2)最真实的民主。 表现:①从政治保证上看,共产党领导是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 ②从制度和法律保障上看,(五、六课会涉及一系列制度)制度和法律保 障了民主的落实 ③从实现方式上看,实行民主选举和民主协商。 (3)最管用的民主。我国的民主制度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创造活力,能够有效杜绝西方国家民主制度的弊端。 了解两个概念: 3.什么是国体?——37 国家性质亦称国体,指的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体概念回答的是国家政权究竟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什么人行使国家权力的问题。 4、什么是民主?——38 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理解:无论国体、还是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5.怎样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了解】——37 明确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 A、工人阶级领导?:因为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严格的组织性不和纪律性,是领导阶级,是革命和建设的中坚力量。 B、工农联盟?工农有共同利益和天然联系,是同盟军,是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保证 C、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人民主体广泛。 第二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二者相统一 2.为什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①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国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意义,它明确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庄严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 ②民主和专政相统一。 A、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只有发扬民主,才能调动亿万人民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保持生机 B、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只有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才能维护国内正常的社会秩序,抵御国外敌对势力侵略和颠覆活动。 2、怎样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2)------履行国家职能 内容:

政治必修三第五课(完整版) 文化创新人教版

第五课文化创新 课文导入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这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既要防止故步自封、因循守旧,又要防止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D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E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我们进行文化创造、实现文化创新,不是被动地反映环境的变化,也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失去了创新能力,也就丧失了新陈代谢的机能,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不断发展和繁荣的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旅。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练习第3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朱相远在《中华世纪坛序》中写道:“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共存,与日月同光。”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A.博大精深的特征B.源远流长的特征 C.神秘莫测的特征D.求同存异的特征 2.据报道,牛津大学双语词典项目经理朱莉·克里曼表示,“Tuhao”(土豪)、“Dama”(大妈)和“Hukou”(户口)等词语已经在牛津英语词典编著者的关注围。如果这些词语的影响力持续的话,会考虑在2014年的更新中把它们加入词典之中。这一现象表明 ①中文在全球影响力日益提升②英国人的文化自信心逐渐丧失 ③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④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③④ 3.地处东南沿海,自晋唐以来,南渐的中原文化和闽越文化相融衍生,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出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闽都文化等区域文化,它们各具特色、异彩纷呈。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 A.人们需要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化 B.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我国各民族文化各具独特的个性 4.“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八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发现了一些史书典籍的新品种或新版本,深入发掘了一些史书典籍的学术价值。下列有关史书典籍的说确的是A.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 B.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C.史书典籍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D.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5.2014年10月10日至13日,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举办。各少数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博览会上的少数民族展厅别具特色,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这表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