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

一、教材分析

第七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导语统领本单元内容主题以及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富有亲和力。共有 4篇课文,其中25、26、27课为精读课文,28课为略读课文。

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例如:《太阳是大家的》是儿童诗,借世界各地儿童共有一个太阳来表达对和平的热爱;《一面五星红旗》《卖木雕的少年》是叙事性文章,反映了外国朋友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和尊重;《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新闻报道,内容是中国人民帮助阿尔及利亚地震受灾群众的事情。《语文园地》中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五方面内容。其中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和单元专题相联系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听广播、看电视、阅读书报杂志,搜集有关世界各国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作好交际准备;习作是自由作文;“我的发现”编排的是AABC式词语;日积月累包括“读读记记”“读读背背”;趣味语文是“说‘言'”。

教学本组课文应注意的问题: 1、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习关心世界大事,培养热爱和平的感情,而“国际理解教育”是一个很大的教育概念,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本组教学的重点应落到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理解上。 2、4篇课文与语文园地的知识要互相渗透,在教学中要加强整合意识,注意发挥教材的整体优势。 3、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将本单元的专题作为本组所有课文的中心思想,而要注意挖掘每一篇课文具体丰富的内涵。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积累并理解重点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诗文,练习复述课文大意,摘抄、积累好词佳句。

4、体会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的写作方法,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问,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写一篇自由作文:写景、记事、写物、写人、展开想象编故

事都可以。

6、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宽阔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与各国人民之间的深情厚意。

7、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独立识字的能力;培养搜集、整合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读课外书的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点: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每篇课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3、体会每篇课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五、课时安排

25课《太阳是大家的》2课时 26《一面五星红旗》2课时27《卖木雕的少年》2课时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1课时语文园地七五课时

25、太阳是大家的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睡梦”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4、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含义。

5、体会儿童诗拟人化的写作手法的妙处。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含义。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

2、准备课件或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睡梦”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导入:我知道同学们特别喜欢猜谜语。现在老师来说一条谜语,大家可要认真听,动脑筋猜啊!有位长寿老公公,天亮从东来出工。他把光明给世界,还把温暖洒人间。要问公公在哪里,请你仔细看画中。

2、学生猜谜,教师引导。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读一读: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比一比: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读课文,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正确、流利。

三、朗读感悟

1、读一读:自由读文,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

2、帮一帮:小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读了这首诗知道了什么,提

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共同研究。

3、说一说: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感悟诗句中所蕴含的意思,并结合第二小节,启发学生说一说太阳做了哪些好事。除诗中所写的之外,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指导学生仿照诗句进行补充,如:她使庄稼茁壮成长,她使动物有了温暖的家;她陪着小朋友在学校学习,听他们充满童趣的谈话。

4、朗读最后一节,结合插图,说说这一节的意思。

a.从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等待太阳、盼望太阳的描写中,感受太阳是大家的

b.太阳是大家的,人和人是平等的,各国人民要友好相处。

四、拓展阅读

太阳只有一个,它是人类共同的光明使者;地球只有一个,它是人类共同的生活家园。地球上的人民应和睦相处,让世界充满爱。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同步阅读中的《地球只有一个》这首诗歌,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睡梦”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朗读、背诵课文以各种形式进行背诵。朗读要读出韵味,读出停顿。

2、出示生字认读

二、指导书写

1、学生自读生字

2、找出生字中易错的地方,说一说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展示评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6、一面五星红旗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假日、防止、脖子、漆黑、壮胆、无影无踪、荒无人烟、小镇、处境、交易、鼻子、犹豫、反应、摔倒、费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4、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

难点:是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有关资料。

2、学生预习课文,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歌曲《五星红旗》

二、导入

激情过渡: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

1、同学们,对于五星红旗,你知道些什么?

2、自从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前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有关这面红旗的许多感人的事就层出不穷。五星红旗在一位身处异地的中国留学生的身上,也发生了一件感人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齐读课题《一面五星红旗》(课前板书课题)

三、学习理解课文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谁能深情地把课文读给大家听?(生接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思考:课文中到底谁感动了你?

A中国青年的爱国精神B面包店老板掏医药费友情帮助(一)课文中的“我”也就是中国青年的哪些行动或做法最让你感动?请同学们再把课文快速浏览一遍,划出句子。

重点句理解:“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生读后出示句子)

1、这句话中你读懂了“我”什么情感?从我当时的动作去体会。抓重点词理解:趔趔趄趄摇摇头吃力

2、指导朗读。带着这种情感读读这句话。

(二)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拒绝换五星红旗的?当时“我”的处境如

何?指导学生读好第三自然段,体会当时的处境。

1、读第三自然段。

2、“荒芜人烟”是什么意思?

3、那请你读一读,想象他此时的心情。(害怕,着急)

4、现在,我就是面包店的老板,谁能向我诉说你的遭遇。

5、如果当时就是你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想到什么,会干什么?

怎样把你们感受到的害怕,着急读出来呢?大家自己先试着读一读吧。(自由读——齐读)

(三)我醒来时也分不清东南西北,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拖着受伤的,可能还滴着血的身体在荒芜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三天了,我不曾吃过一点东西,饥饿难耐啊!同学们,此时的我最想得到的就是——面包!面包真的有了,就摆在我的面前,面包店的老板同意给我面包,但要求必须用五星红旗来交换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重点句理解:“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

1、生回答后出示句子,齐读。

我没有说话,这里只描写了我当时的表情和动作。板书:表情动作

2、“凝视”是怎样的看?这时我可能会在想些什么?

3、是啊,我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正常人啊!我是多么渴望着这块面包呀!我身体的五脏六腑,每一个细胞都在呼唤着这块救命的面包!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最后的决定就是——齐读。出示句(一)“我摇摇头……”

4、多么诱人的面包呀!此时的面包已不只是我充饥的事物。它是我生命延续的必需品呀!但在祖国尊严和我的生命之间,我毅然选择了前者,所以,我——再读句(一)

5、在文中,我几乎一句话都没说,但却用我的——指板书读:动作和表情,表达了我的——板书:内心感受

俗话说“行动胜过千言万语”。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四)我们感受到了中国青年对五星红旗的热爱,除了这儿,你还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他对五星红旗的热爱?(出发时手举五星红旗,危险时脖系五星红旗)

(五)我们被中国青年感动的同时,面包店老板也被“我”的爱国之心彻底征服了,所以他才会冲我——生说师板书:竖起大拇指,替我——付医药费。

1、面包店老板刚开始时的态度是怎样的?默读4-12小节,找出描写老板前后态度的句子,读读,体会他的态度。

生读句子板书:一脸无奈——竖起大拇指2、猜一猜,一个面包多少钱?3、这么便宜的东西,他都不愿意给我,要和我公平交易,可后面,他却愿意帮我付医药费,再猜猜,这医药费大概会要多少钱?

4、老板的态度为什么前后有这么大的变化?(被我对五星红旗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感动了。)

5、师小结:“我”用实际行动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可见,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会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六)同学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面对躺在病床上的我,此时,老板会说些什么呢?那么作为自己的同胞,我们也被这位年轻的留学生深深打动了,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1)面对着躺在病床上的年轻留学生,老板满怀敬意地说:“———————”

(2)面对着躺在病床上的年轻留学生,我满怀敬意地说:“————————”

四.总结提升

总结: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代表了祖国的尊严,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该从小热爱五星红旗,热爱自己的祖国。

1、五星红旗,他无处不在(课件播放五星红旗在各庄严时刻升起的图片)

2、唱歌再次激发学生情感:最后,让我们再用心地深情地唱最后几句: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读写“假日、防止、脖子、漆黑、壮胆、无影无踪、荒无人烟、小镇、处境、交易、鼻子、犹豫、摔倒、费用”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朗读课文

2、谈一谈学习了课文后的感受

3、出示生字认读

二、指导书写

1、自读生字,找出生字中易错的地方,板写,提醒大家。

2、书写生字、词语。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7、卖木雕的少年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积累词语。

4、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3、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学生:预习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请同学们搜集的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找到了吗?谁来给大家进行展示或介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

2、老师找到了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资料,请大家一同观赏。看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生观看后自由表达。

4、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顺序: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

三、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朋友介绍的非洲木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看到精美的木雕时,爱不释手,激发了购买的愿望。)

2、不明白的内容提出来,我们一块学习。

(1)我那么喜欢木雕,为什么最后放弃买呢?

(2)卖木雕的少年为什么专门在宾馆前等我,送我木雕呢?

(3)卖木雕的少年为什么不收中国人的钱,说中国人是我的朋友呢?

3、自读课文,找出有关自然段或有关语句。

(让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首先,少年希望“我”能够买一个木雕,虽然有推销商品的意思在内,但主要还是希望游客能带走一个纪念品;当我不打算买木雕后,少年先是觉得遗憾,后来又决定送一个木雕给我,除了“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外,更是希望“我”不要带着遗憾离开非洲。这表现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情谊,也表现出他的质朴、善良。可先让学生找出哪些句子描写了少年的行为,哪些话是少年说的,想想当时的情况,再体会少年内心的想法。)

(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才会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木雕小象墩虽然只是一件小礼物,却表达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

(在世界各地的游客中,少年为什么单单会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呢”?这和本课的背景有关,作者游览的非洲国家是赞比亚(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位于赞比亚境内),中国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援助建设了坦赞铁路,给非洲人民留下了良好印象(参考资料)。)

这一背景也说明“国际理解”是双方的行为,中国人民的无私援助在非洲是多么深入人心。4、分角色朗读课文5、本课在表达人物内心活动上,和上一课有不同之处。上一课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动作

来间接表现,本课则多是直接表现。找出有关词句。

(如:“我却犹豫了”“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我感动极了”。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体会写法的不同。课文中,少年猜测“我”是中国人,为文后“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埋下了伏笔。)

6、本课词语非常丰富,找出你喜欢的词句,让学生积累熟记,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可按下面的步骤进行:

(1)找词语。可以先结合课后练习题三,让学生先找出这些四字词语,并抄写下来,达到积累词语的目的。(2)理解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比较难的词语。如,“游人如织”的“织”不好懂,这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说明游客很多,像织布机一样穿梭往来;“琳琅满目”的“琳琅”本意是“美玉”,这里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栩栩如生”中的“栩栩”是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让学生记词语注释,更不能把词语分解成单字让学生一一对应。只要学生能在本课的语境中,大致理解词语的意思就可以了。(3)运用词语。例如: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十分()。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少年和“我”当时的内心活动。你感觉课文中的少年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从哪里感觉到的?

2、读一读找出的喜欢词句,交流,体会。

二、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认读

2、指出难写的生字板写,指导。“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横。“驮”右边不要写成“犬”。“辨”注意与“辫”比较记忆。

3、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及友谊。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查找了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找到了吗?谁来把你了解到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介绍?(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介绍。)

2.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誉——“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板书课题,指导读课题)

3.本课题目与以往学的课文题目有何不同?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

亲自目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表现吧!

二、自主学习,品读感悟

1.根据课本“阅读提示”中的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2.中国国际救援队“棒”在哪里呢?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语句,然后在小组内解决问题。

3.全班交流,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好描写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句子。如:“震后,中国政府……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来到这座城市……坚持战斗。”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有的……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5月24日,……在废墟中挣扎了三天的一名男孩终于被救了出来。4.面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这种表现,你想说什么?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小结:中国国际救援队正是凭着高度的人道主义和牺牲精神。以及高超的救援技术赢得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扬与友谊。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能积极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尽力帮助其他国家,显示了中国解决国际事务的能力。

2.再读课文,看看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学生质疑后,师生共同讨论解

四、图片赏析,结束全文

1.这就是我们的国际救援队,不仅在阿尔及利亚,在世界各地,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有队员们的身影出现。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他们的风采吧!2.学生看图片。3.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这些可亲可敬的队员们说吧?(学生表述)4.教师小结:是啊,通过这一件件小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让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2.将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搜集各种反映世界奇妙的文字、图片和实物,交流同学们所了解的世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使其自由写一篇习作。

3.指导学生积累词语、诗句,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4.引导学生感受语文的趣味,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世界,指导学生自由习作。

教学课时:5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歌曲《世界真奇妙》。

2.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每天都发生着数不尽的事情。大自然中,植物奇闻、动物轶趣,有太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了解。在我们人世间,真、善、美,假、丑、恶,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去交流。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讲述一下大家了解的奇妙的世界。

二、小组互动

1.根据搜集的材料分组,如可以按风俗习惯、人种特点、文化特点等角度分组。

2.明确要求: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

3.在组内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三、小小发布会

1.各组汇报本组评出的“最佳发言人”。

2.挑选几名“最佳发言人”,全班交流,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也可以谈谈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3.评选“最佳发言人”。

四、拓展练习

1.教师:世界真奇妙,不说不知道!这节课同学们交流了大量自己搜集的资料。你们每个人介绍的内容,就像打开大千世界的一扇窗户,通过这扇窗户,我们了解到的是色彩缤纷的世界。这么多的信息,你们是从哪里搜集到的?请同学们谈谈。2.学生交流。3.同学们这么喜欢交流信息,那我们办一个“世界真奇妙”小小电台,利用课前时间发布信息。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准备。

第二、三课时(习作)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大胆写作,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2、把内容写具体,把句子写通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也许你到过祖国的秀美山川旅游,那令人心旷神怡的景物让你至今记忆犹新;也许生活中有些事你一想

起来就会不由自主地发笑,而另外一些事可能让你现在仍然后悔不已;也许你一直埋藏在心里的愿望还没有向人倾诉;也许压抑已久的委屈让你时刻苦恼不已;也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有你喜欢的、不喜欢的,有让你觉得愉快舒服的,有让你觉得别扭难受的;也许你想象力很丰富,经常遨游在想象的天空,有许多的奇思妙想让你不吐不快……这次习作就是一次自由习作,大家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现在请大家读读习作提示,看看给你什么启示。

二、明确习作要求

本次习作向大家提出四点要求:

1.动笔前,先认真思考,明确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2.把自己想说的内容表达得具体、清楚。3.注意不写错别字。4.构思完成后拟题作文,完稿后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三、指导选材,拓展思路

1.请大家闭上眼睛,像放电影一样把你生活中经历的事、看到的景物、周围接触的人、你的各种瑰丽的想象播放一遍,注意想想哪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最想写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范文引路。

四、小组交流

1.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最想写什么?初步打算怎样写?如何把它写具体?互相帮助提提建议。

2.全班交流,说说写什么,打算怎样写,互相启发,鼓励其他同学,想他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的内容。

3.“习作提示”中有一条要求:把内容写具体,如何写具体呢?请大家把刚才定格放大的画面在脑子里慢放重现,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看”仔细。写事情的要仔细看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前因后果;写景物的,要理清顺序;写人物的,要想想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他(她)?

五、动笔成文,教师巡视

第四课时修改习作

教学目标:

评析学生的习作。

教学过程:

一、学生完成习作初稿并修改。

二、引导互评。

与你的好朋友互换习作,将写得好的地方画上波浪线,写两句评语。三、开心点评

重点点评可供借鉴和修改的地方,指导修改。教师推荐几名写法上有个性及进步较大的学生,当众朗读,给予鼓励。

四、总结

学生谈谈自己在这次习作中的收获。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进行语文文字训练,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词语,读不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向同桌请教。2.指名读词语。3.读了这些词语之后,你有什么发现?4.根据这些词语的规律,你还能想出这样的词语吗?现在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如事事如意、官官相护、夸夸其谈、窃窃私语、念念不忘、闷闷不乐等。)5.比赛速记:一分钟时间读记,看你能记住多少词语。6.任意说一句话或一段话,用上一个或几个词语。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轻声读每组词语,要求读正确。(2)指名读。(3)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条中的12个生字。(4)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每组中左边是已学过的熟字,右边的字是熟字加偏旁组成的。)(5)齐读。(6)说一说你还有哪些学习汉字的方法。

2.“读读背背”

(1)各自轻声读课本中提供的诗句,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自由读──指名读──小组齐读。(2)这些诗句有什么特点?(3)品味这些诗句的意思,并且试着读出感情。(4)指名再读诗句,师生评议。(5)练习背诵。(6)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诗句。

三、趣味语文

1.故事引入。

有一对夫妇,丈夫嗜烟成癖,妻子屡劝丈夫戒烟,总不见效。一天,妻子灵机一动,吟了一副叠字联劝他:“根根支支抽抽扔扔张张人民币;丝丝缕缕吸吸吐吐口口尼古丁。”丈夫听到这副对联,沉思良久,发誓戒烟。他拟了一副拆字联自勉:“信是人言,本欲取信于人,必然言而有信;烟乃火因,常见抽烟起火,应该因此戒烟。”故事中的那位妻子以叠字联进一句忠言,丈夫以拆字联立一句誓言。这一个忠言、一个誓言,可谓妙趣横生。说到“言”,还有很多有趣的不同的说法。(出示主题──说“言”)

2.猜一猜:表示吉祥的话叫──吉言名人说过的话叫──?精炼著名的话叫──?宣誓所说的话叫──?临走写下的话叫──?3.轻声读课本中“说‘言’”。4.指名读。5.类似的话,你还能说出一些来吗?(如毕业之际,送给同学的话叫“赠言”。)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句2.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版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3教案

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Section A (1a-2d) 一、教学目标: 1. 语言知识目标: 1) 能掌握以下单词: train, bus, subway, ride, bike, sixty, seventy, eighty, ninety, hundred, far, minute, kilometer, new, every, every day 2) 能掌握以下句型: ①—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I ride my bike. ②—How does Mary get to school? —She takes the subway. 2. Talk about how to get to places (谈论出行方式) take the bus /subway /train /taxi , ride a bike /walk . 3. how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表示乘坐何种交通工具的方式。how far, how long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4. 复习基数词及时间的表示方法。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到他们学习英语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交流,而不单纯是为了英语课和应付考试而学习,了解东西方国家出行方式的不同,以及不同的交通规则,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 加深对交通知识的了解。倡导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及礼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了解交通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 how /how far /how long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2) 乘坐交通工具的表示方法. 3) It takes / sb some time to do sth . 2. 教学难点: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I take the …/ride …/ walk… —How does Mary get to school? —She takes the subway. —How long does it take? —It takes forty minutes. —How far is it from… to…—It's… kilometers. 三、教学过程 Ⅰ. Warming-up and Lead in 学生和老师进行简单的问候 Ss : Good morning , teacher. T: Good morning , class T: 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can you see? Do you like your school? I usually get to school by bike, but sometimes on foot .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11 、邓稼先 杨震宁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伟大精神。 3、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4、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民族的进步历史的发展需要伟大的人物。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位为我们的民族做出过伟大的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著名科学家邓稼先的突出事迹,一起来感受和学习他的伟大精神。 二、学习课文的重要生字词。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意,完成下列各题。 1. 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明确:(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 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明确:(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3.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 明确:(“.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 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 质” 。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4. “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明确:(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四、再读课文,师生互动。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一、重点单词讲解 1.get to 到达后面接地点 get 是不及物动词,当后面接表示地点的名词时应和介词to连用,但如果是接here, there 等地点副词时,应省略to. reach是及物动词,后面可以直接跟名词 arrive是不及物动词,后面接大地点时,用arrive in ; 接小地点时,用arrrive at. 但当接here, there 等地点副词时,不用介词。 2.train 火车 take the train /bus /subway 3.ride v.“骑”,后可接bike, horse, motorbike等。ride a bike 可数n.“旅程”,“行程”。an hour’s ride 乘车一个小时的路程 4.hundred hundred是数词,意为“一百”,当我们表示几百时,用基数词+hundred。注意此时hundred不加s, 也不带of. 例.seven hundred students 例:There are eight hundred students in our school. 当表示笼统的概念数百时,常在词尾加-s,而且和of连用。前面不能有数词hundreds of =a hundred 数以百计的 例:There are hundreds of people in the restaurant. 5.new adj.新的,刚出现的;反义词:old news 不可数n.新闻;消息,音讯;新 11.drive v.开车过去式:drove 过去分词:driven n.driver 司机

2017(部编)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凡人小事”。本单元的学习注重熟读精思。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 本单元编排了三篇教读课文《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卖油翁》,一篇略读课文《台阶》和一个习作、一个名著导读。 【教学目标】 1、注重熟读精思。 2、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 3、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 【教学重难点】 重点:注重熟读精思。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 难点: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 【学法指导】 1、熟读精思。指“有重点”“有深度”的思考。培养学生在语文学科中思考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一般思维能力。 2、感悟法。理解课文内容时,可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深入思考,反复咀嚼,领悟文中哲理,同时注意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3、探究法。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运用小组交流检测等方法,鼓励学生讨论、探讨。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老师做适时点拨。

阿长与《山海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诘问、惶急、疏懒、渴慕、深不可测、情有可原”等词语。 2.了解并识记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3.领会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领会作者围绕人物特点选择典型材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预习,合作探究,完成课文的整体感知。 2.学习过程中在朗读的基础上运用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2.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让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理解身边人对自己的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难点: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学习详略得当来使主题更鲜明,人物更突出的写法。【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讲授法相结合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我们曾经和鲁迅先生一起游玩过百草园,也曾和他一起雪地捕鸟,还曾和他一起聆听过“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长。对于鲁迅,阿长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鲁迅在好几篇文章中提到过她,在鲁迅45岁的时候还专们写了这篇文章。那么,阿长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她对少年鲁迅产生过怎样的影响呢?作者是如何塑

(完整)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一、考点、热点回顾 【语法】 1.交通方式表达法 (1)用“by + 交通工具名词”表示交通方式。此时交通工具的名词只能用单数,不能用复数,也不能被冠词或物主代词等限定。如:by bike, by bus, by train, by ship, by plane They often go home by bus. (2)用“by + 交通路线的位置”表示交通方式。如: by land, by water, by sea, by air They go to England by air. (3)用“in/on+ 交通工具名词”。此时交通工具名词前必须有冠词、名词所有格形式或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等限定词修饰。其用法与“by+ 交通工具名词” He often goes to school on a (his) bike. (4)用“take a/the+ 交通工具名词”表示交通方式。 如:take a bus, take a train, take a ship, take a plane, ride a bike Will you take a bus to go there? (5)表示“步行去某地”, a)go to +某地+on foot 如:She goes to work on foot. b)walk to +某地(walk to 后接地点副词here, there, home时,介词to 要省去) 如:He walks to school every day. I usually walk home. 【练习】 (1). ——_____ do you get to the zoo? ——Take the bus. A. What B. How C. Which D. When (2). 你通常怎么到学校? ______do you usually _____ to school? (3).——______ _____ is it ______ your home ______ the hospital? 从你家到医院有多远? ——It’s about three kilometers. 大约有3千米远。 (4) Allan will go back to England by plane next month. (就画线部分提问) _____ _____ Allan go back to England next month? 2.不一样的“到达”:get to, reach, arrive in/at get 是不及物动词,当后面接表示地点的名词时应和介词to连用,但如果是接here, there 等地点副词时,应省略to. reach是及物动词,后面可以直接跟名词 arrive是不及物动词,后面接大地点时,用arrive in, 接小地点时,用arrrive at. 但当接here, there 等地点副词时,不用介词。 【练习】

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新人教版) 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Section B (2a-2c) 一、教案背景: 1、课题: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2、面向学生:中学 3、课时:40min 4、版本:人教版新目标 二、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人教版新目标(Go for it)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Section A 1a~1c)的内容, 中心话题是“transportation”, 本课主要学习内容是:复习以前学过的几种交通工具的名称,学习“乘坐交通工具”的搭配,询问对方如何去上学的特殊疑问句、回答语和Do you 引导的一般疑问句。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容易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让学生开口交流。本课的教学围绕“谈论如何去上学”这一话题展开,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本课的语言素材看图说话,进行句型操练和实际描述,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运用英语,同时促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情谊。 三、学情分析: 刚刚升入初中,较大面积接触英语的学生英语学习综合能力还不大高,因此仍然需要以老师为较大主体的教师引导学习。而这个时期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也是比较旺盛的,只是仍然害怕开口,所以需要老师一定的鼓励让他们积极开口,和学生们互动,引导他们进行学习。 四、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1)复习单词subway, bike, walk, bus, car等 (2)学习新单词ropeway, difficult, villager, classmate (3)复习Does he引导的一般疑问句。 Does the boy like his school? Yes, he does. (4)了解2b文章脉络,精读课文,回答问题。 How do villages get to school? Why can't villagers take a boat or cross the bridge to school? Does the boy like his school? Why? What is the villagers’dream? Do you think their dream can come true? 2. 文化意识目标 (1)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表达方式 (2)了解村民是怎么去上学的,意识到自己和他们之间的区别,从而感恩现在的生活并思考能够为村民做什么。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这是个介绍名人的单元,共五篇课文,其中四篇是现代文,写邓稼先、闻一多、贝多芬和福楼拜等四位大家。第五篇是文言文《孙权劝学》。 (一)教学目标 学习四篇现代文,按照单元教学目标,“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我认为除了达到“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这个单元教学目标以外,当然还要让学生把各篇课文的精华学到手。课文精华也许与教学目标一致,也许与教学目标不一致。对后者,在教学中要格外注意。 (二)教学重点 课文的选择就像数学上的例题,每个例题承载的知识点都各有侧重,目标落实到实际的课文操作中要突破的重点就是: 1.《邓稼先》:通过邓稼先在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体会他热爱祖国、刻苦钻研、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产生敬佩之情。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格的写法。掌握本文的词语。 本文有六个部分,篇幅较长,教学中不能面面俱到。有些部分可以只作一般了解,有些部分可以指导学生重点掌握。例如第五部分,在语言和内容上,都值得重点探究。 本文语言平实,人物关系单纯,时间转移、地点转移都非常清晰,适合合作速读训练,速读后再结合默读和朗读,以进一步把握课文。 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品味文中重要语句,理解闻一多先生精神实质。学习文章选材、组材方法。学习本文围绕人物一点展开深化、夹叙夹议的写法。学习本文语言句式。 这是一篇写的十分精粹的散文,感情充沛,语言精警,针对本文这一特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本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可采用教师范读,或者放录音、录像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情,调动学生诵读本文的积极性。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3-教案

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Teaching goals: 1. Knowledge and abilities goals a.Vocabulary:train,bus,subway,bike,car,boat,river,year,minu te,kilometer,sixty,seventy,eighty,ninety,hundred,ride,drive ,live,leave,cross. B.expressions about transportation .take the train/bus,go by bike/subway,ride a bike,drive a car,other expressions:think of ,between and ,come true C.functions:talk about how to get to places. Structure:how questions How long questions, how far questions. d.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and communicative c ompetence. 2 Process & steps goal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methods. Work in pairs. 3.emotional attitude and values goal: a.guide students to choose proper transportation. Develop students cooperative spirits and oral English.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教案:抓住细节.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教案:抓 住细节 1.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及它在作文中的作用。 2.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及注意的问题。 3.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 提高写作水平。 4.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 , 留心生活 , 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 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 学会热爱生活。 1.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 , 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 2.感悟细节 , 鼓励学生交流 , 评析细节描写。 3.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 导入写作文题展示写作指导思路点拨佳作示范 1课时 米开朗琪罗是世界上杰出的艺术大师, 据说他无论雕刻还是绘画 , 速度都很慢 , 总是花许多时间, 在那里沉思、推敲、琢磨, 力求完美。有一次, 友人拜访米开朗琪罗, 见他正为一尊雕像做最后的修饰, 过了一些日子, 友人再来拜访, 看见他还在修饰那尊雕像 , 友人说 : “我看你的工作一点都没有进展 , 你的动 作太慢了。”米开朗琪罗说 : “我花许多的时间在整修雕像 , 例如让他的眼睛更有神 , 肤色更亮丽 , 某部分肌肉更有活力。”友

人说 : “这些多是一些小细节啊。”米开朗琪罗说 : “不错 , 这些都是一些小细节 , 不过把所有的小细节都处理妥当 , 雕像就变得完美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 任何完美都是细节上的完美组合而成的。 雕刻需要雕琢细节, 作文同样需要描写细节。 一、读一读上个单元你写的作文 , 看看是否做到了抓住细节 进行描写。 二、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 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 也可能是尴尬 , 甚至是难堪。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 并以《的那一刻》为题, 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 字。 : 三、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瞬间, 也记载了生命中的故事。从 家里找一张你喜欢的照片, 以《照片里的故事》为题, 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 字。 写好细节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细节描写必须典型。 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 要能抓住典型细节, 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事, 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 , 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 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比 如 , 鲁迅在《祝福》里几次写到鲁四老爷皱眉, 这种面部表情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 节》教案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 教学目标 1.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 2.感悟细节,鼓励学生交流,评析细节描写。 3.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 重难点 1.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 2.感悟细节,鼓励学生交流,评析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 写作--修改--点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读文学作品时,有时会被其中的一个情节所吸引,读来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比如《红楼梦》中对凤姐出场的描

写,为什么会收到如此神奇的效果呢?因为作者往往运用了细节描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细节描写。 写作指导 如何写好细节 1.选用典型细节。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应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事。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2.细致观察事物。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 3.细节描写要服从表现中心的需要,力求使细节具有深刻意义。 4.细节描写必须真实。所谓真实,是指细节描写能够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征。 5.精心锤炼词语。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 6.巧妙运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7.善用标点符号。 作文一、修改作文 修改上一单元的作文。写作提示:

1.修改时,注意写一些能表现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或心理特点的细节。 2.带上自己的情感。比如赞赏或厌烦某个人,可以在用词或者语气上有所体现,也可以直接写自己的评价。 3.将修改后的作文和原文对比着读一下,体会修改后的优点。 作文二、________的那一刻 写作提示: 1.首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冲过终点线”“走上领奖台”等。 2.回忆那一刻的细节或场面,再现当时的情景,要尽量写得具体,还要写出当时的感觉。 例文欣赏: 接过试卷的那一刻 滴答,滴答……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的思绪仿佛在那一刻永恒地静止了。 一张试卷,一张触目惊心的试卷。它仿佛一块千斤重的石头压在我的心头,周围一切融为一片寂静的白。 那一刻,我看到试卷,心中如打翻了五味瓶,各种苦涩至难以接受的味道在我身体中穿行。我手颤抖着接过试卷,一阵冷风吹过,使我忍不住打了个摆子。我恍若雷击,呆呆地看着

人教版七下英语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七下英语第三单元教案 【导语】下面是为您整理的人教版七下英语第三单元教案,仅供大家参考。 学习目标: 1. 熟练掌握P10-11新单词。 2. 掌握句型: (1)A: What’s this in English? (2)A: Is this\ that your pen? B: It’s a watch. B: Yes , it is . No , it isn’t. A:How do you spell it? B: W-A-T-C-H. 学习重点:掌握句型: 学习难点:谈论寻物启事公告牌写法 一、自主学习 1. 写出并读出下列单词。 棒球________ 笔记本______ 手表______ 打电话_______ 电脑 _____ 失物招领_____ 电子游戏______ 一套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

2. 翻译短语。 给迈克打电话123 _________________ 在失物招领处 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串钥匙 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交流 1)Check the answers. 2)Do1a,1b,, pair work. 3)Listen to the tape, do 2a,2b. Some students give the answers. 4)Group work. Practice the dialogs. Finish 2c. 5) Write down the dialogs . 6)Do 3a,3b,3c. 三、达标测评 (一)、根据首字母或汉意填单词。 1.What’s this ?It’s a ___(棒球) 2. How do you s___ it ? W-A-T-C-H, watch (手表). 3. Is that your ___(电脑游戏)in the ______(失物招领处)? (二)、完成句子。 1. This is my eraser.(变为否定句)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教案【七下第三单元教案(1)】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教案【七下第三单元 教案(1)】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教案【七下第三单元教案1】 教案首页1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许人往往是还没有做就说,说了也不一定做,可是同学们知道"说"和"做"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处理说和做的呢请你说给大家听听。 二、检查预习情况1、字注音词衰微(shui)赫然五、归结全文1.小组讨论站在"客人"的角度谈谈此次访问的收获。选派代表概括小组学习成果。 2再次聆听命运交响曲,深切感悟。 六、拓展1听贝多芬名曲,提高艺术素养。 2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教师精选篇七、布置作业。 选择你所熟悉的一个人,对他进行肖像描写,要求要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和精神气质。 教案首页教学过程一.导入星期天,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休息的日子,这一天,人们或者读书睡觉,或者逛街游游玩,或者走亲访友你在家里都做些什么今天让我们一起到法国大作家福楼拜家中,感受以下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二、整体感知课文1、正音、释义一拍即合j魁梧ku义愤填膺yng轮廓ku荒谬mi捋着lu脚踝hui白皙x头颅l2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自由读课文。 a.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b.核心人物是谁依次出场的是谁出场的标志性词语是那些 c.简要概括本文内容。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明确a.时间星期天;地点福楼拜家,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宿舍。 b.核心人物是福楼拜。依次出场的是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出场的标志性词语是第一个,过了一会儿,接着,渐渐地(学生在书上标记出) c.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客人们都会到这里来聚会。课文着重写了四位著名作家相会时的言语、行动,展现了每个人的性格特点。 三研读与赏析1.福楼拜家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下午七点,一直都有客人来。以至与新来的人只好到餐厅里去。是什么原因吸引着众多的客人前往呢找出原句读一读,并说说那些词语用得好。 全班讨论明确好客表现在一就;总是亲自去开门;他分别送到前庭;单独讲一会儿话;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新人教版)Unit 3 How do you gl? 一、重点词汇undred and five 表示具体的“几百”时,用“基数词+hundred”表 示,注意此时hundred不能加undreds of表示“数百; 成百上千的”,这是hundred后面有s,而且hundreds后 面要有介词of,并且不能与数词连用。 与hundred 用法类似的还有单词:thousand, million,billur schoolamous that_____ people come and vvA.hundred B. hundreds C. hundred of D. hundred2.I ridl every dade “骑”,后可接bbike等。 还可以用做可数名词,“旅程”。an hour’s ride 乘车一个小时的路程 every “每个;每一”,其后接单数可数名词。 every day “每天” every day 表示某事发生的频率,“每天,天天”。 I gl every daveryday 形容词,“日常的,普通 的”。 I study everyday English every dalive live 不及物动词,“居住,生活”,其后若跟名词 则必须在名词前加上适当的介词。

I like to livuliv“以某物为食”live on gralive a ...life “过、、、生活” The old man lives a happy lbubus stop与bus station 都是指“公共汽车站”。 bus stop 指城镇内外的停车点,bus station指能停、转车辆的汽车站点。做动词,意为“停止”,常用结构:do sth. “停下来去做某事”doing sth. “停止做某事”(停止正在做的) Let’ave aalking, pleag the Rivl是动词,“穿越,越过”,主要指“横穿”。 还可以作名词,意为“十字形,叉形符号”。 across既可以作介词,也可以作副词。g 是名词,“渡口,交叉点”。 6.For many studasy to gl. It is +adj.+to do sth. “做某事是.......” 7.Ta very big river betwl and the villagbetween ...and... “在....和...之间”,连接两个并列的成分。 between/among (1) between 用于两者之间。

七下英语第三单元教案

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 学习目标

课后习题 Unit3 Why do you like koalas? 一、选择填空。 1.Which kind of animals have long legs and neck? A. Pandas B. Penguins C. Giraffes 2.–Why do you like koala bears? --_____ they are cute and smart. A. And B. For C. Because 3.______ is the biggest animal on the earth? A. An elephant B. A koala bear C. A giraffe 4._____ pandas from China? A. Are B. Is C. Do 5.Students ______ nine hours a day. A. sleeps B. sleep C. are sleep 6.People usually think lions are _____ scary. A. kinds of B. kind C. kind of

7.Tigers like _____ meat. A. eat B. eats C. eating 8.Koala bears sleep _____. A. at night B. during the day C. at noon 9.Do you ever play _____ pandas? A. with B. to C. and 10.Foxes can count numbers. So people think they are _____. A. scary B. interesting C. intelligent 二、选择正确的词填空。 1.-- What kind of ____ do you think are the biggest on the earth? --- Elephants. 2.______ go to see the new teacher in our school. 3.Why _____ Maria like small animals? 4.Is your _____ pet panda? 5.Where do lions _____ from? 三.Sentence pattern transformation. 按要求转换句型,一空一词。 1. A koala comes from Australia. (变否定句) A koala ________ ________ from Australia. 2.He likes dolphins very much. (变一般疑问句) ________ he ________ dolphins very much? 3.The zoo is across from a big and clean hotel.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 ________ the zoo? 4.I like Tom because he is very friendly.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 do ________ like Tom? 5.The shy girl wants to see giraffes. (对划线部分提问)

七下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七年级下册第3单元 第1?2课时单元预习课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预习《老王》 +《台阶》+《阿长与山海经》 【预习目标】 1、初读本单元课文,整体感知每篇文章的内容。 2、学习文章叙事的角度以及详略得当的写法。 3、感受小人物身上闪现的光辉,感悟作者的情感。 【预习重点、难点】 1、阅读课文,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概述文章主要内容。 2、培养语感,感受不同作家作品中蕴涵的情感。 学习课时 2课时 【学习过程】 活动一:带着问题,通读全文 阅读要求: 1?在阅读课文过程中,随手标画出自己的生字词。 2?通过默读、速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初步思考下面的问题。“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先生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留给世界一个斗士的背影。然而,“无情未必真豪杰”,鲁迅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所以,鲁迅也有温情的一面,像战士在未散尽的硝烟中

遥想和平。《阿长与山海经》就是鲁迅作品中少见的充满温情和同情,充 满感激和怀念,甚至有些内疚和愧炸的文章。思考: (1)写文章要注意详略安排,如何安排内容的详略?《阿长与山海经》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熟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详写什么,略写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2)“伟大的神力”在文中两次出现。联系上下文,说说其含义的不同。 PPT展示:作者杨绛简介,同时展示课本中老王的画像。 这样一位百岁老人,这样一位文学家,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一一这位身材佝偻,眼神黄浊不清,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的“老王”之间有哪些传世纠葛呢? 思考: 文章讲述的是两个善良人互相取暖的故事,说说“我”眼中的老王:他的苦与善分别表现在那些地方?老王眼里的“我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些地方? 多媒体展示:《写给父亲》都说风/能让石头吹裂/都说雨/能将钢铁锈蚀/都说岁月/能把你的脊梁压弯/唯有你的意志/百折不挠/干磨不变/挑起全家老小/ 一生的重量 这是一首赞美父亲的诗,诠释了父亲任劳任怨的一生。有人说,人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许多人希望在台阶上找到自己的高度,父亲是不是也如此……今天,让我们踏上李森祥的小说《台阶》,走近父亲,看父亲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9 阿长与《山海经》 知识与技能 了解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 , 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把握课文 , 深入了解阿长的人物形象以及作者的深厚感情。 2. 体会语句的深层含意 , 把握文章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手法及抓住人物特点刻画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 , 领会“阿长”性格中的人性美。 重点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略写相结合的写法。 难点 通过文章欲扬先抑的写法 , 深入了解阿长的人物形象以及作者的深厚感情。 复述法、讨论探究法。 多媒体、有关鲁迅的资料。 2 课时 文学家 ,在他小的时候 ,有一位年长的妇女一直陪 ,这位妇女 ,就是鲁迅一直没有忘却的长妈妈。 今天 , 鲁迅 ,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中篇小 说《阿 Q 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 、小说集《呐喊》 、杂文集《坟》等。 1926年 3 月 18日,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 ,不得不避到厦门 ,在厦门大学任教 ,后又受 旧势力的排挤 ,境况十分晦暗。但是 , 他没有因此灰心、沉沦 ,而是拿起笔坚持写作 ,散文 集《朝花夕拾》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问世的。本文是第二篇 ,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 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 本文写于北京寓所 ,发表于 1926 年 3月 25 日《莽原》半月刊上。 1.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 (1) 课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的是哪件?为什么这样安排? (2) 你从这些事中 , 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3) 课文题目为什么称长妈妈为“阿长”?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 伴着他 ,她对鲁迅倾注了无微不至的 爱 就让我们走进课文 ,认识这位长妈 妈。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3教学设计

七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设计 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Section A 1a—2e 一、教材分析 1. 掌握以下词汇: 1) 数字类:forty, fifty, sixty, seventy, eighty, ninety, hundred 2) 交通工具类:subway, train, bicycle, take, by[ 2.重要短语和句型: 1)短语:take the subway, take the train, take the bus, by + 交通工 具(名词单数)ride my bike, walk to school, one hundred and five, from…to…, the bus ride, every day 2)句型:A: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交通方式) B: I usually take the bus. A: How long does it take? (花费时间) B: It takes about 25 minutes by bus. A: How far is it from…to…?(询问距离)[来 B: It’s about 10 kilometers. The bus ride takes about twenty minutes. .“take the + 某种交通工具” ;“by + 交通工具(名词单数)” ; “时间表示”; “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 How far is it from… to…?(询问距离) 二、【教学过程】

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Go for it Book1 Unit3 教学设计 (宁波市曙光中学徐一红) 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重点是介绍(Introduction)和确认人(Identify People)两个功能项目,运用This is…, Is that…等句型进 行语言训练。 二、单元任务设计 Go for it教材非常灵活,可适用各层次的学生,我将Unit 3分成Section A和Section B进行安排,每个Section设计的活动可根据学生基础安排在1个课时或2个课时内完成。 三、教学步骤 ⅠSection A 1、学生事先准备家庭照片或和朋友的合照等 a、老师首先介绍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This is my…These are my… b、由学生尝试介绍自己的家人 由此得father. Mother. Sister等与家庭有关问题呈现 2、游戏:a guess game 收集父亲或母亲的单人照、学生小时候的照片,通 过下列对话,猜出人物 S: Is this xxx’s father?

T: No, it isn’t. S: Is that xxx’s father? T: Yes, it is. Great! 3、2人小组活动 由2人小组完成下列对话(使用已备照片) A: This is my father. His name is… B: Is that your mother? A: No, it isn’t. That’s my sister. 4、语言拓展:教师准备一组外貌特征显著的任务照片 请学生提问或表达句子:I think this is… …that is… ⅡSection B 1、教师两次介绍自己的family. 如下: This is my grandfather. His name is Mr. Hu. That is my mother. Her name is … 之后呈现一个不完整的家谱图。如: A / grandmother | |————————| |———| |———| father B uncle C 提问:What is A?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11、邓稼先 杨震宁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伟大精神。 3、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4、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民族的进步历史的发展需要伟大的人物。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位为我们的民族做出过伟大的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著名科学家邓稼先的突出事迹,一起来感受和学习他的伟大精神。 二、学习课文的重要生字词。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意,完成下列各题。 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明确:(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明确:(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3.“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 明确:(.“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

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4.“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明确:(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四、再读课文,师生互动。 1.教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先把你认为比较精美的词语用小圆圈标示出来,然后按照“我发现……词语用得好,它好在……”的句式组织好语言,准备精彩发言。 同学们阅读课文,然后发言讨论,教师补充完善,归纳出下列词语的妙处: 任人宰割:我发现“任人宰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写出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压迫而不图反抗的现状,读来让人悲痛、伤心,更为当时中国的处境担忧。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发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作者用相当凝练的语言,对邓稼先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光辉一生作了概括性总结,让我们在敬佩中受到了教育。 2.教师:请同学们运用跳读的方式再次快速阅读课文,先用波浪线把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标示出来,然后按照“我发现……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的句式组织语言,准备再次闪亮登场发言。归纳学生发言: ①我发现“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这一句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句话在本部分的末尾,显得突出、醒目。作者把邓稼先这位科学家放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背景上,运用蒙太奇手法,逐步把邓稼先的特写镜头推到读者面前,形象地表明了对“中国人站起来了”这一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就是邓稼先,指明了核心人物,突出了写作的中心,开启下文。 ②我发现“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