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产品自动计数器

基于单片机的产品自动计数器
基于单片机的产品自动计数器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产品自动计数器专业: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系别:

年级、班:

指导教师:职称:

摘要

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格局下,越来越多的流水线上的产品和各种商业场合的人员需要进行自动计数.基于单片机构成的产品自动计数器有直观和计数精确的优点,目前已在各种行业中普遍使用。数字式电子计数器有多种计数触发方式,它是由实际使用条件和环境决定的。有采用机械方式的接触式触发的,有采用电子传感器这类非接触式触发的。本文所设计的计数器是采用红外对射式方式,抗干扰性好,可靠性高.该产品应用广泛,可用于测量流水线上的产品的数量以及可检查产品有无缺损;也可以用于测量宾馆、饭店、商场、超市、博物馆、展览观、车站、码头、银行等场所的人员数量及人员流通数量,同时丝毫不会侵犯到被测人员的个人隐私.本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利用红外发光管发射红外线,红外接收管接收此红外线,并将其放大、整流形成高电平信号.当有人或物挡住红外光时,接收管没有接收到红外信号,放大器将输出低电平,同时将这个电平信号送入单片机进行控制计数,并经译码驱动电路使数码管显示数值。这样就得到要统计的人或物的数量。

关键词:自动计数、红外检测、单片机、8位数码管.

Abstract

In today's society under the pattern of rapid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on the lines of products and various business settings need to automatically count. MCU-based products pose a direct and automatic counters have the advantage of accurate count, is already in the Species commonly used in industry. The digital electronic counter trigger a number of counts, it is from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use and environmental decisions. The use of a mechanical contact the trigger, use electronic sensors to trigger the non-contact, infrared sensors is one of them, it is a non-contact electronic sensors. Using infrared sensors produced by electronic counters. This paper is designed to counter the use of infra-red shading, anti-interference and good, high reliability. The product of extensive and can be used to measure the product lines and the number of defects can check whether products; can also be used to measure the hotels, restaurants, shopping malls, supermarkets, museums, exhibition concept, railway stations, docks, banks and other places of the number of staff The number of staff and circulation, while in no way infringe upon the privacy of individuals tested staff. The circuit's guiding ideology is to use infrared LED fired infrared, infrared receiver of receiving the infrared, and enlarge, a rectifier HIGH signal. When Ren Huo wu blocking the infrared light, not receiving the infrared signal to the receiver, amplifier output will be low, at the same time, the MCU-level signals into the control count, and the drive circuit to decode The numerical digital display. This will be the Ren huo Wu statistics to the number. Key words:automatic counting, infrared detection, SCM, decoding.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第一章绪论 (1)

1.1、前言 (1)

1.2、选题背景 (1)

1.3、设计要求 (2)

1.4、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2)

1.5、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 (2)

第二章基于单片机构成的产品自动计数器的设计 (3)

2.1 方案论证与选择 (3)

2.2 系统总体框图和原理 (5)

2.3 系统各单元部分构成 (5)

2.3.1 电源供电部分 (5)

2.3.2 红外线检测部分 (6)

2.3.3 计数、显示部分 (9)

2.4 系统程序设计 (13)

2.4.1程序流程图 (13)

2.4.2 程序设计 (14)

2.5 电路总图 (16)

2.5.1 电路总图 (16)

第三章总结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附录 (20)

第一章:绪论

1.1、前言

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格局下,厂家基本采用流水线技术进行产品生产作业,而怎样对其线上的产品进行实时的、有效率的、精确的自动计数成为广大生产厂家十分关注的问题。传统的机械式或电子式计数器(主要是用数字电路集成组件组成)电路比较复杂,元器件数量较多,故障率较高,维修比较困难,而且设置预定数值不太方便,功能不易更改且功能过于单一,适用范围较窄。而基于单片机为核心控制的计数器有着能够实时,精确,可靠,稳定等计数优点已成为广大厂家的首选自动计数的装置。

1.2、选题背景

电子计数器到目前为止已有30多年的发展史。早期,设计师们追求的目标主要是扩展计数范围,再加上提高计数精度、稳定度等,这些也是人们衡量电子计数器的技术水平,决定电子计数器价格高低的主要依据.目前这些基本技术日臻完善,成熟.应用现代技术可以轻松地将电子计数器的计数上限扩展到无限大。当今,单片微型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基于单片机技术开发的计数设备和产品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单片机技术产品和设备促进了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企业迫切需要大量熟练掌握单片机技术并能开发、应用和维护管理这些智能化产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单片机以体积小、功能强、可靠性高、性能价格比高等特点,已成为实现工业生产技术进步和开发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测控产品的重要手段。已经实现或者部分实现,但要真正完美的实现这些目标,对于设计者来说,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而不是表面看来似乎发展到头了.电子计数器是一种多功能的电子测量仪器。它利用电子学的方法测出一定时间内输入的脉冲数目,并将结果以数字形式显示出来。

1.3、设计要求

1.整个系统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2.计数范围:000000~999999.

3.将计数值准确显示出来.

1.4、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如今的产品自动计数器大多采用非接触式的计数触发方式。早已开发出了多种型号的专用检测芯片.而利用AT89C2051为控制单元、辅以多种外围硬件搭配而成的计数装置已成为现在自动计数应用领域的潮流。而如何提高自动计数器的实时性,抗干扰能力、稳定性是现在国内外自动计数生产厂家研究的主要课题.产品自动计数器主要用于工厂的流水线上,往往是处于高温,高噪声等极度恶劣的环境当中.而MCS-51系列单片机构成的产品自动计数器在这种环境中工作时往往会出现误动作(单片机程序跑飞)或死机(程序进入死循环).这也是基于单片机构成的产品自动计数器存在的致命问题。

1.5、此次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应解决的问题

基于单片机构成的产品自动计数器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如果构成检测电路、MCS-51单片机用何种方式对外部计数脉冲进行计数显示控制、LED显示驱动模块的选择、MCS-51单片机的扩展。在这个设计中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提高MCS-51单片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稳定性。

第二章:基于单片机构成的产品自动计数器的设计

2.1、方案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如图一

图一:方案一

原理阐述:专业检测芯片形成计数脉冲后送给控制单元AT89C2051单片机通过对它片内计数、显示编程。PS7219是专用LED显示驱动芯片可以同时驱动8个7段数码管.X2504P是一块有电源电压监控、EEPROM 和看门狗定时器电路三种功能于一体的芯片,它保证了在电源接通、关断、瞬间电源电压不稳时,不会造成系统死机、数据误写或误动作,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HT7044A能够保证系统突然掉电后保护数据。

方案二、如图二

图二:方案二

原理阐述:红外发射电路(以NE555为核心)和红外接收电路(由LM567为核心)构成红外检测单元以及形成计数脉冲、经过AT89C51外部中断对其片内计数、显示编程、最后通过显示驱动芯片连接上LED显示器就完成了最后的计数显示.

方案三、如图三

图三:方案三

原理阐述:检测单元同方案二一样、不同的便是计数显示部分.方案三使用了四合一芯片CL102.它是集译码、驱动、锁存、显示一体.

以上三个方案各有着自己的优缺点:

方案一既可完美的实现产品自动计数功能且能让系统处于异常状态和抗干扰时通过外围专用芯片得到非常好的解决. 外围电路架设相对简单、在市场上属于高端自动计数产品.同时它也暴露出了一个重大问题:由于成本太贵的原因此类产品并没有得到普及.如果用此方案进行设计只需要了解各专用芯片的引脚功能以及外围连接方法就可以实现自动计数,并没有很好的达到我们做毕业设计的目的,故虽然这个方案是最完美的一个方案也只有舍弃.

方案三是一个简易的产品自动计数器.价格低廉、计数精确.但在系统处于异常状态时工作十分不稳定、也是属于现在产品自动计数市场上的淘汰产品.仅用于在计数要求不高的场合中.这个方案太过于简单故不选用.

方案二便是这次毕业设计选用的方案.之所以选用主要是这个方案涉及的知识面广且能达到精确、稳定的自动计数.但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整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较弱、系统掉电后不能保存数据.在系统处于异常状态时容易出现误动作或死机.这也是此设计着重解决的问题。

2.2、系统总体框图和原理

系统总体框图如图四、

图四:系统总体框图

原理:电路的指导思想是利用红外发光管发射红外线,红外接收管接收此红外线,并将其放大、整流形成高电平信号。当有人或物挡住红外光时,接收管没有接收到红外信号,放大器将输出低电平。这个便是外部计数脉冲信号。这个计数脉冲信号送入AT89C51单片机中进行计数控制,在经过扩展、显示驱动完成最后的显示过程。

2.3、系统各单元电路设计

2.3.1、电源供电电路

图五:电源供电电路

如图五所示电源供电部分采用变压器降压、桥式整流、电容器滤波、三端稳压器7805稳压后供电。电源用220V市电经变X1压器降压成9V交流电,然后经四个整流二极管(D1—D4)组成的桥式整流变成直流电压,经C1滤波后送入7805芯片稳压成5V直流电源供红外线发射、接收电路、AT89C51等供电.

2.3.2、外线检测部分

这个部分主要由NE555组成的红外发射电路和LM567构成的红外接收电路构成.工作原理为当红外发射二级管发出红外光,检测是否受人或者物体遮挡,然后由红外线接收二极管将调制信号通过锁相环鉴频后输出CP计数脉冲以便单片机进行计数控制.

图六:红外线发射电路

如图六所示,红外线发射电路以时钟定时集成芯片NE555为核心。内部含有两个电压比较器,一个分压器,一个RS触发器,一个放电晶体管和一个功率输出级构成一个多谐振荡器。产生一个频率在91kHz至130kHz的脉冲波(这是理论值。由于元件偏差,以实际测量为准),通过3脚输出脉冲波,由红外线发光二极管(D1)发射出去。频率计算方法:

F=1.443/(R1+2R2)C1

因此根据公式计算我们知道此设计中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的发射频率为

12.4KHZ—94.5kHZ 。发射的是脉冲波。

图七:NE555芯片电路引脚以及芯片外型

NE555芯片引脚功能为:

1脚:芯片GND 2脚:触发3脚:输出4脚:复位5脚:控制电压6脚:门限(阈值)7脚:放电8脚:电源电压Vcc.

NE555芯片可构成三大类型的电路:单稳态电路、双稳态电路、无稳态电路。

在本设计中使用的是间接反馈型无稳态电路。其主要特点是振荡电路直接连接在电源上。

图八:红外线接收电路

红外接收电路如图八所表示是以锁相环集成芯片LM567为核心,构成一个鉴频电路。如图4所示,红外线接收二极管将感应到的脉冲信号通过电容C1耦合到三极管01的基极,由Q1组成的放大电路把感应信号放大约100倍后,送给LM567的3脚,由LM567完成鉴频。如果接收信号在LM567的捕捉带宽内,8脚输出低电平;否则8脚维持高电平。5脚,6脚上的电容、电阻决定了内部压控晶体振荡器的中心频率(f1=1/1.1R4C5)当f=f1时LM567开始工作(即构成红外接收电路)。

1脚上的电容C4和二脚上的电容C3接地构成输出滤波网络和低通滤波网络,在具体值的设置上C4通常设定为C3的两倍。

利用LM567锁相环解码芯片的好处是可以提高整个检测电路的检测灵敏度和消除太阳光等背景光的干扰,从而提高了整个检测电路的干扰能力。如果在对射管(接收管和发射管)外加滤光片便可以更好的提高抗干扰能力。

而根据《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书中可知,单片机正常工作频率为f=fx/24.(fx为晶振频率,一般为12MHZ)即0——500KHZ.8脚输出的计数脉冲频率为12.4KHZ—94.5kHZ .从而在电路设计上满足了单片机控制的基本要求。

图九:LM567引脚图图十:LM567内部功能图

从上面的分析上不难看出,利用NE555和LM567构成检测单元其实是种浪费现象。市面上的主流产品计数产品在检测部分一般都用到了专用检测芯片如(EST108配合光电传感器构成,检测精度非常高)。NE555和LM567一般广泛运用与多路红外遥控系统中(遥控距离为15—30米、如多路电灯的开

关控制、多路水龙头的控制中)。NE555和LM567构成多路遥控电路时需外加一个双稳态电路控制继电器工作(这是完成电子控制到机械控制),由于篇幅原因这里不做过多阐述。

2.3 计数、显示部分

计数显示部分如图十一所示。由单片机AT89C51控制完成。基本原理为当红外检测部分检测到有产品经过时,红外接收电路LM567芯片的8脚输出口将产生一个低电平信号,这个信号将供给单片机进行计数控制;显示部分是通过扩展8155I/0口实现,通过集成驱动芯片BIC8718完成最终的显示.

计数控制部分是将计数脉冲(负脉冲有效)送入单片机AT89C51两个中断入口的INT0入口,经过单片机内部对这个中断信号进行计数编程构成.AT89C51与MCS-51指令系统完全兼容。提供以下标准功能:4K字节FLASH闪烁存储器、128字节内部RAM、32个I/O口线、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5向量两级中断、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同时AT89C51可降至0HZ的静态逻辑操作,并支持两个软件的节电工作模式。空闲方式停止CPU的工作,但是允许RAM、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及中断系统继续工作。掉电后保存RAM中的内容,但振荡器停止工作并禁止其他所有部件工作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

AT89C51单片机芯片外型如图十二、

图十二:AT89C51单片机外型图十三:AT89C51P3口端口功能

显示部分是通过8155芯片扩展I/O口和显示驱动芯片BIC8178以及8段数码管构成.采用的是软件译码方式。如图十一所示。

软件译码是把各字符的段选码组织到一个表中,要显示某字符先查表得到其段选码,然后送往显示器的段码线。

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多采用软件译码的动态显示。图十一中8155PB口输出的是段选码,PA口输出位选码。而位选码占用的输出口线数取决于显示器位数。

对应于MCS----51单片机的I/O口扩展普遍的选用8155和8255系列。

8155和8255扩展芯片都是通用可编程并行I/O口扩展芯片,40个引脚封装,在这个设计当中我们选择使用8155扩展芯片。

Intel 8155芯片内包含有256个字节RAM,2个8位、1个6位的可编程并行I/O口和1个14位定时器/计数器。8155可直接与MCS-51单片机连接不需要增加任何硬件逻辑。由于8155既有RAM又具有I/O口,因而是MCS-51单片机系统中最常用的外围接口芯片之一,8155的引脚及内部结构如图十四:

图十四:8155引脚以及内部引脚图十五:8155外部引脚图

8155芯片外部引脚图如图十五。

8155共有40个引脚,采用双列直插式封装。各引脚功能如下:

AD7~AD0:地址数据总路线。单片机和8155之间的地址、数据、命令、状态信息都是通过它传送的。

/CE:片选信号线,低电平有效。/RD:存储器读信号线,低电平有效。/WR:存储器写信号线,低电平有效、

ALE:地址及片选信号锁存线,高电平有效,其后沿将地址及片选信号锁存到器件中。

IO//M:I/O接口与存储器选择依赖线,高电平表示选择I/O接口,低电平选择存储器。

PA7~PA0:A口输入/输出线。

PB7~PB0:B口输入/输出线。

PC5~PC0:C口输入/输出或控制信号线。用作控制信号线时,其功能如下:PC0:A INTR(A口中断信号线)。PC1:A BF(A口缓冲器满信号线)。

PC2:/ASTB(A口选通线)。PC3:B INTR(B口中断信号线)。

PC4:B BF(B口缓冲器满信号线)。PC5:/BSTB(B口选通线)。

TIMER IN:定时器/计时器输入端。/TIMER OUT:定时器/计数器输出端。

RESET:复位信号线。VCC:+5V电源。VSS:地。8155内部结构包括两个8位并行输入/输出端口,一个6位并行输入/输出端口,256个字节的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一个地址锁存器,一个14位的定时器/计数器以及控制逻辑电路,各部件和存储器地址的选择由IO//M信号决定。

当IO//M=0(低电平)时,表示AD7~AD0输入的是存储器地址,寻址范围为00H~FF。

当IO//M=1(高电平)时,表示AD7~AD0输入的是I/O接口地址,其编码如下表所示。其中A7~A3可经译码器进行译码,产生片选信号/CE,内部寄存器和口地址由A2~A0给出。

目前数码显示驱动芯片的主流产品有:74LS系列、 CD4094+ULN2003(2803) , 74HC595+ULN2003(2803) , TPIC6B595,AMT9095B, AMT9595、BIC8718等。

8段数码显示管的型号有TOP-2181Ax/Bx、DS-2181Bx等。

图十六:TOP-2181Ax/Bx. 图十七:LDS-2181Bx

2.4、系统程序设计

2.4.1、程序流程图

图十八:主程序流程图

图十九:中断计数程序流程图

2.4.2、程序设计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int count _at_ 0x7800;

void main()

{

IT0 = 1;

EX0 = 1;

EA = 1;

}/*外部中断0函数*/

void int0(void) interrupt 0

{

EX0=0; //关中断

if(ount=999998)

{count = 0;}

count++;

EX0=1; //开中断

}

XS:MOV A,#00000011B ;8155初始化

MOV DPTR,#7F00H ;使DPTR指向8155控制寄存器端口

MOVX @DPTR,A

MOV R0,#78H ;动态显示初始化,使R0指向缓冲区首地址

MOV R3,#7FH ;首选位字节送R3

MOV A,R3

LDO:MOV DPTR,#7F01H ;使DPTR指向PA口

MOVX @DPTR,A ;选通显示器低位(最右端一位)

INC DPTR ;DPTR指向PB口

MOV A,@RO ;读要显示数

ADD A,#0DH ;调整距段码表首的偏移量

MOVC A,@A+PC ;查表取得段选码

MOVX @DPTR,A ;段选码从PB口输出

ACALL DL1 ;调用1MS延时子程序

INC R0 ;指向缓冲区下一单元

MOV A,R3 ;位选码送累加器A

JNB ACC.0,LD1 ;判断6位是否显示完毕,

RR A ;未显示完,把位选数字变为下一位选字

MOV R3,A ;修改后的位选字送R3

AJMP LD0 ;循环实现按位序依次显示LD0:RET

DSEG:DB 3FH,06H,5BH,4FH,66H,6DH,7DH ;断码表DB 07H,7FH,6FH,77H,7CH,39H,5EH,79H

DL1:MOV R7,#02H ;延时子程序

DL:MOV R6,#0FFH

DLO: DJNZ R6, DL6

DJNZ R7, DL

RET

2.5、电路总图

图二十:电路总图

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

TMOD 在内存 RAM 中位于特殊功能寄存器区的 89H 处,其高 4 位用于设置定时 器/计数器T1 的工作方式,低 4 位用于设置定时器/计数器 T0 的工作方式。由于 T0 和 T1 的用法很相似,所以,在此只结合 TMOD 的低 4 位讲解定时器/计数器 T0 的用法。 1、 GATE 当 GATE=0 时,定时器/计数器开始工作或停止工作不受 GATE 位的控制,而只受TCON寄存器中的 TR0 位控制,TR0=0 时定时器/计数器 T0 停止工作,而当 TR0=1 时定时器/计数器 T0 开始工作。 当 GATE=1 时,定时器/计数器 T0 工作的起停除了受 TCON 寄存器中的 TR0 位 控制外,还受单片机外部引脚 P3.2 的控制,只有该引脚为高电平且 TR0=1 这两个条 件同时满足时,定时器/计数器才开始工作,一般这种用法通常用来测量 P3.2 引脚上 正脉冲的宽度。对于控制T1 方式字段中的 GATE 位和 T0 中的用法完全一样,只是当GATE 位为 1 时受单片机外部引脚P3.3 和 TCON 中 TR1 的控制。 2、 C/T C/T 位决定 T0 工作在定时方式还是计数方式。当 C/T=0 时,T0 工作在定时方式,此时由 TH0 和 TL0 组成的 16 位计数容器,这个容器会对晶振产生的脉冲再 12 分频后的脉冲进行计数,如果单片机外部接的是 12M 晶振,则 TH0 和 TL0 组成的 16 位 计数容器中的数据就会每隔 1 微妙自动加 1; 当 C/T=1 时,T0 工作在计数方式,由 TH0 和 TL0 组成的 16 位计数容器会对从单片机外部引脚 P3.4 输入单片机的脉冲进行计数,每输入一个脉冲,则 TH0 和 TL0 组成的 16 位计数容器中的数据会自动加 1。如果 TMOD 高 4 位中的 C/T=0,表示 T1 工作在定时方式,而当 C/T=1表示 T1 工作在计数方式,计的是来自单片机外部引脚 P3.5 传入单片机的脉冲数。 当然无论是在 C/T=0 时定时器/计数器工作在定时方式,还是在 C/T=1 时定时器/计数器工作在计数方式,要想让 T0 开始工作,必须将 TCON 中的 TR0 设置为 1,如果想让 T0 停止工作,必须将 TCON 中的 TR0 设置为 0,即 TCON 中的 TR0 是控制定时器/计数器开始工作和停止工作的。

基于单片机的计数器设计

湖南科技大学 单片机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计数器设计 姓名李建雄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学号09030303 指导教师戴巨川 成绩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日 摘要 本设计是根据我们所学习的单片机课程,按照课程要求进行的课程检验。单片机技术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技术,尤其是对于我们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来说它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使我们未来工作和生活的根本。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也是一个电子技术和微机计算机迅速发展的时代,单片机的档次和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其应用的领域和X围也越来越广,成为现代电子系统中最重要的智能化核心部分。 随着计数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计数器的种类越来越多,应用的X围越来越广,随之而来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过硬的技术也成为众多生产厂商竞争的焦点之一。厂商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从而不断地改进技术,增加产品的种类。 现计数器的种类以增加到:电磁计数器、电子计数器、机械计数器(拉动机械计数器、转动机械计数器、按动机械计数器、测长机械计数器)、液晶计数器等。计数器的应用X围也遍布印刷、纺织、印染、针织、电缆、电讯、军工、轻工、机械、开关、断路器、矿山、实行多班制的纺织行业的织布机、织带机、制线、

制带、造纸、制革、薄膜、高压开关电器产品、试验设备,印刷设备、短路器、医疗、纺织、机械、仓库和码头的货运、行人及车辆过往的数量计数、冶金、食品、国防、包装、配料、石油、化工、发电、机床、仪表、自动化控制等行业。 目录 第一章系统的功能要求 (4) 1.1系统设计的要求及主要内容应解决的问题 (4) 第二章方案论证 (4) 2.1设计方案选择 (4) 2.2设计原理 (5) 第三章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6) 3.1最小系统设计 (6) 3.2原理图 (9)

单片机定时器与计数器的工作方式解析

单片机定时器与计数器的工作方式解析 1 工作方式0 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0称之为13位定时/计数方式。它由TL(1/0)的低5位和TH (0/1)的8位组成13位的计数器,此时TL(1/0)的高3位未用。 我们用这个图来讨论几个问题: M1M0:定时/计数器一共有四种工作方式,就是用M1M0来控制的,2位正好是四种组合。C/T:前面我们说过,定时/计数器即可作定时用也可用计数用,到底作什么用,由我们根据需要自行决定,也说是决定权在我们??编程者。如果C/T为0就是用作定时器(开关往上打),如果C/T为1就是用作计数器(开关往下打)。顺便提一下:一个定时/计数器同一时刻要么作定时用,要么作计数用,不能同时用的,这是个极普通的常识,几乎没有教材会提这一点,但很多开始学习者却会有此困惑。 GATE:看图,当我们选择了定时或计数工作方式后,定时/计数脉冲却不一定能到达计数器端,中间还有一个开关,显然这个开关不合上,计数脉冲就没法过去,那么开关什么时候过去呢?有两种情况 GATE=0,分析一下逻辑,GATE非后是1,进入或门,或门总是输出1,和或门的另一个输入端INT1无关,在这种情况下,开关的打开、合上只取决于TR1,只要TR1是1,开关就合上,计数脉冲得以畅通无阻,而如果TR1等于0则开关打开,计数脉冲无法通过,因此定时/计数是否工作,只取决于TR1。 GATE=1,在此种情况下,计数脉冲通路上的开关不仅要由TR1来控制,而且还要受到INT1管脚的控制,只有TR1为1,且INT1管脚也是高电平,开关才合上,计数脉冲才得以通过。这个特性能用来测量一个信号的高电平的宽度,想想看,怎么测? 为什么在这种模式下只用13位呢?干吗不用16位,这是为了和51机的前辈48系列兼容而设的一种工作式,如果你觉得用得不顺手,那就干脆用第二种工作方式。 2 工作方式1

单片机实验之定时器计数器应用实验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定时器/计数器计数功能的使用方法。 2、掌握定时器/计数器的中断、查询使用方法。 3、掌握Proteus软件与Keil软件的使用方法。 4、掌握单片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 二、设计要求 1、用Proteus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以查询方式工作,设定计数功能,对外部连续周期性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每计满100个脉冲,则取反P1.0口线状态,在P 1.0口线上接示波器观察波形。 2、用Proteus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以中断方式工作,设定计数功能,对外部连续周期性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每计满200个脉冲,则取反P1.0口线状态,在P 1.0口线上接示波器观察波形。 三、电路原理图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弄清楚了定时/计数器计数功能的初始化设定(TMOD,初值的计算,被计数信号的输入点等等),掌握了查询和中断工作方式的应用。 七、思考题 1、利用定时器0,在P1.0口线上产生周期为200微秒的连续方波,利用定时器1,对 P1.0口线上波形进行计数,满50个,则取反P1.1口线状态,在P 1.1口线上接示波器观察波形。 答:程序见程序清单。

四、实验程序流程框图和程序清单。 1、定时器/计数器以查询方式工作,对外部连续周期性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每计满100个脉冲,则取反P1.0口线状态。 汇编程序: ORG 0000H START: LJMP MAIN ORG 0100H MAIN: MOV IE, #00H MOV TMOD, #60H MOV TH1, #9CH MOV TL1, #9CH SETB TR1 LOOP: JNB TF1, LOOP CLR TF1 CPL P1.0 AJMP LOOP END C语言程序: #include sbit Y=P1^0; void main() { EA=0; ET1=0; TMOD=0x60; TH1=0x9C; TL1=0x9C; while(1) { TR1=1; while(!TF1); TF1=0; Y=!Y; } } 开始 TMOD初始化 计数初值初始化 中断初始化 启动定时器 计数溢出 清计数溢出标志 Y N P1.0口线取反

定时器计数器答案

定时器/计数器 6·1 80C51单片机内部有几个定时器/计数器?它们是由哪些专用寄存器组成? 答:80C51单片机内部设有两个16位的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简称为定时器0(T0)和定时 器l(Tl)。在定时器/计数器中的两个16位的计数器是由两个8位专用寄存器TH0、TL0,THl、TLl组成。 6·2 80C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有哪几种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80C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有4种工作方式。下面介绍4种工作方式的特点。 方式0是一个13位的定时器/计数器。当TL0的低5位溢出时向TH0进位,而TH0溢出时向中断标志TF0进位(称硬件置位TF0),并申请中断。定时器0计数溢出与否,可通过查询TF0是否置位或产生定时器0中断。 在方式1中,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与操作几乎与方式0完全相同,惟一的差别是:定时器是以全16位二进制数参与操作。 方式2是能重置初值的8位定时器/计数器。其具有自动恢复初值(初值自动再装人)功;能,非常适合用做较精确的定时脉冲信号发生器。 方式3 只适用于定时器T0。定时器T0在方式3T被拆成两个独立的8位计数器TL0: 和TH0。其中TL0用原T0的控制位、引脚和中断源,即:C/T、GATE、TR0、TF0和T0 (P3.4)引脚、INTO(P3.2)引脚。除了仅用8位寄存器TL0外,其功能和操作与方式0、方式1 完全相同,可定时亦可计数。此时TH0只可用做简单的内部定时功能。它占用原定时器Tl 的控制位TRl和TFl,同时占用Tl的中断源,其启动和关闭仅受TRl置1和清0控制。6·3 定时器/计数器用做定时方式时,其定时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作计数时,对外界计数频率有何限制? 答: 定时器/计数器用做定时方式时,其定时时间与时钟周期、计数器的长度(如8位、13位、16位等)、定时初值等因素有关。作计数时,外部事件的最高计数频率为振荡频率(即时钟周期)的1/24。 6·4 当定时器T0用做方式3时,由于TR1位已被T0占用,如何控制定时器T1的开启和关闭? 答:定时器T0用做方式3时,由于TRl位己被T0占用,此时通过控制位C/T切换其定时器或计数器工作方式。当设置好工作方式时,定时器1自动开始运行;若要停止操作,只需送入一个设置定时器1为方式3的方式字。

单片机计数器与定时器的区别

单片机计数器与定时器的区别 在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中断、串口是学习的难点,对于初学者来说,这几部分的内容很难理解。但是我个人觉得这几部分内容是的重点,如果在一个学期的课堂学习或者自学中没有理解这几部分内容,那就等于还没有掌握51单片机,那更谈不上单片机的开发了,我们都知道在成品的单片机项目中,有很多是以这几部分为理论基础的,万年历是以定时器为主的,报警器是以中断为主的,联机通讯是以串口为主的。 在这几部分内容中,计数器/定时器对于初学者说很容易搞混淆,下面我将对这方面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几点看法。 计数器和定时器相同的,他们都是对单片机中产生的脉冲进行计数,只不过计数器是单片机外部触发的脉冲,定时器是单片机内部在晶振的触发下产生的脉冲。当他们的脉冲间隔相同的时候,计数器和定时器就是一个概念。 在定时器和计数器中都有一个溢出的概念,那什么是溢出了。我们可以从一个生活小常识得到答案,当一个碗放在水龙头下接水的时候,过了一会儿,碗的水满了,就发生溢出。同样的道理,假设水龙头的水是一滴滴的往碗里滴,那

么总有一滴水是导致碗中的水溢出的。在碗中溢出的水就浪费了,但是在单片机的中溢出将导致一次中断。 在定时器计数器中,我们有个概念叫容量,就是最大计数量。 把水滴比喻成脉冲,那么导致碗中水溢出的最后一滴水的就是定时计数器的溢出的最后一个脉冲。 在各种单片机书本中,在介绍定时计数器时都讲到一个计数初值,那什么是计数初值呢?在这里我们还是假设水滴碗。假设第一百滴水能够使碗中的水溢出,我们就知道这个碗的容量是100。 在这里计数初值有3个,假设: 根据所得的初始值,再将其转换为,就可以进行计数或者定时了。后面讲解定时器初值的。 单片机, 计数器, 定时器

定时器计数器

定时器/计数器 MCS-51单片机内部有两个16位可编程的定时器/计数器,即定时器T0(由TH0和TL0组成)和定时器T1(由TH1和TL1组成),它们既可用作定时器定时,又可用作计数器记录外部脉冲个数,其工作方式、定时时间、启动、停止等均用指令设定。 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 1.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定时器/计数器T0和T1的工作方式通过八位寄存器TMOD设定,T0和T1 的启动、停止由八位寄存器TCON控制。工作前需先装入初值,利用传送指令将初值装入加1计数器TH0和TL0或TH1和TL1,高位数装入TH0或TH1,低位数装入TL0或TL1。当发出启动命令后,加1计数器开始加1计数,加到满值(各位全1)后,再加1就会产生溢出,系统将初值寄存器清0。如果需要继续计数或定时,则需要重新赋计数初值。 2.定时器的方式寄存器TMOD 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为定时器的方式控制寄存器。TMOD是用来设定定时器的工作方式,其格式如下: 各位功能如下: (1)GATE控制定时器的两种启动方式 当GATE=0时,只要TR0或TR1置1,定时器启动。 当GATE=1时,除TR0或TR1置1外,还必须等待外部脉冲输入端(P3.3)或(P3.2)高电平到,定时器才能启动。若外部输入低电平则定时器关闭,这样可实现由外部控制定时器的启动、停止,故该位被称为门控位。定时器1类同。 (2)定时/计数方式选择位 当该位为0时,T0或T1为定时方式;当该位为1时,T0或T1为计数方式。(3)方式选择位M1、M0 M1、M0两位可组合成4种状态,控制4种工作方式。每种方式的功能如表5-1。 表5-1 M1、M0控制的工作方式 M1 M0 工作方式说明 0 0 0 1 1 0 1 1 0 1 2 3 13位计数器 16位计数器 可再装入8位计数器

基于单片机的计数器设计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 1 - 湖南科技大学 单片机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计数器设计姓名李建雄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学号09030303 指导教师戴巨川 成绩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日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 2 - 摘要 本设计是根据我们所学习的单片机课程,按照课程要求进行的课程检验。单片 机技术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技术,尤其是对于我们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来说它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使我们未来工作和生活的根本。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也是一个电子技术和微机计算机迅速发展的时代,单片机的档次和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其应用的领域和范围也越来越广,成为现代电子系统中最重要的智能化核心部分。 随着计数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计数器的种类越来越多,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随之而来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过硬的技术也成为众多生产厂商竞争的焦点之一。厂商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从而不断地改进技术,增加产品的种类。 现计数器的种类以增加到:电磁计数器、电子计数器、机械计数器(拉动机械计数器、转动机械计数器、按动机械计数器、测长机械计数器)、液晶计数器等。 计数器的应用范围也遍布印刷、纺织、印染、针织、电缆、电讯、军工、轻工、机械、开关、断路器、矿山、实行多班制的纺织行业的织布机、织带机、制线、制带、造纸、制革、薄膜、高压开关电器产品、试验设备,印刷设备、短路器、医疗、纺织、机械、仓库和码头的货运、行人及车辆过往的数量计数、冶金、食品、国防、包装、配料、石油、化工、发电、机床、仪表、自动化控制等行业。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 3 - 目录 2.2设计原理 (6) 数码管的介绍 ............................................................................................................................... - 11 -3.3电路仿真. (11)

单片机定时器详解

一、MCS-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概念 单片机中的定时器和计数器其实是同一个物理的电子元件,只不过计数器记录的是单片机外部发生的事情(接受的是外部脉冲),而定时器则是由单片机自身提供的一个非常稳定的计数器,这个稳定的计数器就是单片机上连接的晶振部件;MCS-51单片机的晶振经过12分频之后提供给单片机的只有1MHZ的稳定脉冲;晶振的频率是非常准确的,所以单片机的计数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也是非常准确的,这个准确的时间间隔是1微秒; MCS-51单片机外接的是12MHZ的晶振(实际上是11.0592MHZ),所以,MCS-51单片机内部的工作频率(时钟脉冲频率)是12MHZ/12=1MHZ=1000000次/秒=1000000条指令/秒=1000000次/1000000微秒=1次/微秒=1条指令/微秒;也就是说,晶振振荡一次,就会给单片机提供一个时钟脉冲,花费的时间是1微秒,此时,CPU会执行一条指令,经历一个机器周期;即:1个时钟脉冲=1个机器周期=1微秒=1条指令; 注:个人PC机上的CPU主频是晶振经过倍频之后的频率,这一点恰好与MCS-51单片机的相反,MCS-51单片机的主频是晶振经过分频之后的频率; 总之:MCS-51单片机中的时间概念就是通过计数脉冲的个数来测量出来的;1个脉冲=1微秒=1条指令=1个机器周期; MCS-51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简单结构图: 8051系列单片机有两个定时器:T0和T1,分别称为定时器和定时器T1,这两个定时器都是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8052系列单片机增加了第三个定时器/计数器T2;它们都有定时或事件计数功能,常用于时间控制、延时、对外部时间计数和检测等场合; 二、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 8051单片机的两个定时器T0和T1分别都由两个特殊功能寄存器组成;T0由特殊功能寄存器

基于单片机的计数器课程设计资料

课程设计(论文)说明书 题目:计数器 院(系):信息与通信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 ******* 学号: ************ 指导教师:唐 * * 职称:讲师 2013 年 12 月 24 日注:论文附有原理图和PCB图。点击下载

摘要 随着计数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计数器的种类越来越多,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现计数器的种类以增加到:电磁计数器、电子计数器、机械计数器(拉动机械计数器、转动机械计数器、按动机械计数器、测长机械计数器)、液晶计数器等。 本课设设计的是由AT89S52单片机控制的计数器.通过驱动电路驱动两个共阴数码管进行显示数字。另外,在计数的方式上通过两个轻触开关进行控制是手动计数还是自动计数。在计数过程中可以通过复位按键进行复位,然后在进行下一次的计数。计数范围00~59,进行软件编程是本课设设计的是手动计数时从59开始,没按一次P3^7所接的轻触开关就减一,直到减到00又跳回59依次进行。而当P3^6外接的轻触开关按下一次就进行自动从00~59的加一计数。再按一次数值停止自动,保持显示原数,再按下接着进行自动计数。 关键词:单片机;计数器;数码管;

Abstract As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counte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the type of the counter more and more increasingly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order to counter the kind now: electromagnetic counters, electronic counters, mechanical counters (pulling mechanical counter, counter rotating machinery , pressing the mechanical counter, length measuring mechanical counter), LCD counters.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to set up controlled by the microcontroller AT89S52 counter through the drive circuit to drive two common cathode LED display numbers. Further, the count mode switch via two touch controls are counted manually or automatically counting. In the counting process can be reset by a reset button, and then during the next count. Count range 00 to 59, is a software program designed for this course is set up from the 59 to start the manual count, not the connected by a P3 ^ 7 touch switch on minus one, until reduced to 00 and 59 to jump back in turn. When P3 ^ 6 external touch switch is pressed once automatically from 00 to 59 plus one count. Press again to stop the automatic value, maintaining the original number is displayed, press followed by automatic counting. Keywords: microcontroller; counters; digital;

基于单片机的倒计时器(计数器)设计

目录 目录 (1) 摘要 (3) ABSTRACT (4) 第一章设计要求与方案确定 (5) 1.1设计意义 (5) 1.2设计要求 (5) 1.3方案确定 (5) 第二章硬件电路 (6) 2.1单片机概述 (6) 2.1.1 单片机基础 (6) 2.1.2单片机与单片机系统 (7) 2.1.3 单片机的产生与发展 (7) 2.2MCS-51系列单片机介绍 (8) 2.2.1 80C51 芯片介绍 (8) 2.2.3 最小系统 (9) 2.2.4 定时与中断的概念 (10) 2.4LED显示电路设计与器件选择 (12) 2.4.1.LED显示器的选择 (13) 2.4.2LED驱动芯片选择 (13) 2.5按键电路设计 (13) 2.6蜂鸣器电路的设计 (14) 第三章倒计时器的设计 (15) 3.1倒计时器系统设计方案及框图 (15) 3.2程序设计 (15) 3.2.1主程序设计 (15) 3.2.2倒计时模块设计 (17) 3.2.3键盘扫描数码管显示程序 (17)

第四章倒计时器设计仿真 (18) 4.1设置倒计时初值 (18) 4.2开始倒计时 (18) 4.3倒计时结束并报警 (18) 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2) 附录1 倒计时器设计源程序 (23) 附录2 所用元器件清单 (23)

摘要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社会领域的渗透,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的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异更新。在实时控制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以作完善。 本系统由单片机系统、矩阵式键盘、蜂鸣器和LED数码管显示系统组成。装置利用AT89C51单片机与74LS245驱动器驱动LED数码管显示。通过按键控制设定倒计时时间,再通过中断控制系统开始倒计时。当倒计时时间到时,由P1.0口驱动蜂鸣器发声报警。为了简化电路,降低成本,采用以软件为主的的接口方法。 该系统实用、功能灵活多样,可以对计时时间进行实时控制,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场所的控制设备。 【关键词】单片机;LED数码管显示器;倒计时;报警

4实验四_定时器计数器

PIC单片机定时器实验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技术 学院自动化学院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班 学号 3214001426 姓名林玫妮 2016年 11月 7日

一、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在 PIC16F877 的定时器 TMR0 的工作原理配置方式,会使用定时器查 询、中断方式,以及计数器模式。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在MPLAB环境中建立工程,实现对PIC单片机的定时器TMR0的初始 化,分别实现查询方式和中断方式定时,对比中断及查询方式的差异。实现对 PIC单片机的计数器的初始化,掌握计数器脉冲的输入硬件电路。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计算机,MPLAB 软件,PIC 单片机实验板 HL-K18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1,熟悉电路板,熟悉相关电路原理图(要求使用 4M 晶振进行编程)。 2,任务1,分别采用定时器查询和定时器中断的方式,实现蜂鸣器按0.5秒周期鸣叫,即一秒鸣叫2次。比较查询与中断响应的区别。在MPLAB环境中 建立工程,按要求编写如下程序,并加载到工程中,编译并下载到单片机实 验板中观察实验结果。 例程1定时器查询方式 主程序 计算初值,实现蜂鸣 器按0.5s周期鸣叫

例程 2 定时器中断方式计算初值,实现蜂鸣器按0.5s周 期鸣叫 主程序 中断服务程序

例程3计数器模式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对例程 1、2、3 的每一句程序进行注释。描述如何改变寄存器及其对 IO 的影

响。 (1)例子1: (2)例子2:

(3)例子3: 2,详细写出任务 1 中定时器初值的计算过程。 任务 1 中定时器初值的计算过程如下: 3,画出例程 2 的程序流程图。 4,讨论定时器查询方式和中断方式的差异和优缺点。 (1)中断方式不占用CPU资源,定时时间到会自动进入中断程序,准确度高。自动调用对应的函数。 (2)查询方式需要一直占用CPU资源(需要一直扫描标志位),定时时间到后需要程序查询到才能判断时间到,稍微有点误差。在需要的地方,需要手动调用对应函数 六、思考题 编写中断服务程序,实现蜂鸣器0.25秒周期鸣叫,同时LED数码管前两位按照100 毫秒周期从 10 开始倒数。

基于51单片机的计数器设计 (2)

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基于51单片机的计数器设计

目录 1课程设计的目的 (1) 2设计思路 (1) 3设计过程 (2) 3.1方案论证 (2) 3.2电路的设计 (4) 4应用程序 (6) 5电路焊接 (8) 5.1标准锡点 (8) 5.2不标准锡点判定 (8) 6系统调试与结果 (9) 7结论 (10) 8心得体会 (11) 参考文献 (13) 附录1:总体电路原理图 (14) 附录2:实物图 (15) 附录3:元器件清单 (16)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利用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中断设计计数器,0到99的累加。 2.综合运用所学的《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具备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能力。 3.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加深对单片机掌握定时器、外部中断的设置和编程原理的全面认识复习和掌握,对单片机实际的应用作进一步的了解。 4.通过本次试验,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认识单片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广泛性,实用性。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对课程设计重要性的认识,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参加课程设计工作,按要求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 2 设计思路 本实验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计数的原理,通过采用仿真软件来模拟实现。模拟利用AT89C2052单片机、LED数码管以及各种控制器件来控制表的计数以及计数的开启/计数与复位等。利用单片机AT89S51单片机来制作一个手动计数器,在AT89S51单片机的P3.7管脚接一个轻触开关,作为手动计数的按钮,用单片机的P2.0-P2.7接一个共阴数码管,作为00-99计数的个位数显示,用单片机的P0.0-P0.7接一个共阴数码管,作为00-99计数的十位数显示,用单片机P1.0-P1.6接一个并排的7个LED灯,作为00-99计数的二进制显示。设计总图如图2-1所示 1

51单片机学习笔记(三)_定时器和计数器

51单片机学习笔记(三)_定时器和计数器 注:定时器与计数器原理与使用方法相似、此处计数器知识为基础普及、后 面详讲2 个定时器(寄存器)、定时器0、定时器1、(计数器0、计数器1) TMOD:定时器/计数器模式控制寄存器详见百度百科TMOD 每经过一个机器周期、寄存器+1TF:定时器溢出标志。溢出时自动置1。中 断时硬件清零否则必须软件清零。TR:定时器运行控制位。置1 开始计时、清 零停止计时。C/T:该位为0 时用作计时器、该位为1 时用作计数器。溢出时 时间-开始计时时间=预设定时时间 一个机器周期共有12 个振荡脉冲周期若设定时为0.02s,则: 12*(65535-X)/11059200=0.02s 定时器作加1 次数:X=47104=0xB800 次时间为0.02s 使用定时器的方法 1、设置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使之工作在需求的状态。 2、设置计数寄存 器的初值,精确设定好定时时间。3、设置特殊功能寄存器TCON,通过打开 TR 来让定时器进行工作。 4、判断寄存器TCON 的FT0 位、检测定时器溢出情况。 假设我们使用定时器0、定时为0.02s,两个寄存器计时 TMOD=0x01; TMOD=0x01,指的是采用T0 方式,将M1 置0,M0 置1,是 方式一的定时器 高八位寄存器TH0=0xB8、低八位寄存器TL0=0x00 C 程序实现1s 钟定时 #include typedef unsigned char uint8;typedef unsigned int uint16;sbit led=P1;uint8 counter;void main(){TMOD=0x01;TH0=0xb8;TL0=0x00;TR0=1;

基于单片机的计数器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选题背景 (1) 1.1.1 数字单片机的技术发展 (1) 1.1.2 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 (5) 1.2本研究课题的发展趋势 (6) 1.3设计研究的要求及主要容应解决的问题 (7) 第二章整体设计方案 (8) 2.1设计方案选择 (8) 2.2设计原理 (9) 第三章硬件电路设计 (11) 3.1最小系统设计 (11) 3.2原理图 (15) 3.3重要元器件介绍 (16) 3.3.1 单片机介绍 (16) 3.3.2 PCB版的介绍 (21) 3.3.3 数码管的介绍 (23) 3.4 PROTEUS软件介绍 (25) 3.5电路仿真 (28) 3.6PCB图 (30) 第四章软件设计 (31)

4.1系统软件设计流程图 (31) 4.2C语言介绍 (32) 4.3程序 (33) 4.4 KEIL软件调试 (36) 4.4.1 软件介绍 (36) 4.4.2 系统概述 (37) 4.4.3 Keil C51单片机软件开发系统的整体结构 (37) 第五章焊接调试与功能说明 (39) 5.1系统性能测试与功能说明 (39) 5.2软件调试问题及解决 (39) 结论 (41) 参考文献 (44) 致 (47) 附录 (49)

第一章绪论 本章介绍了本研究课题的背景及意义,阐述了其发展状况。对当前各种计数器的特点及其计数器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了概况。另外,简要说明了本文所做的工作。 1.1 选题背景 随着计数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计数器的种类越来越多,应用的围越来越广,随之而来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过硬的技术也成为众多生产厂商竞争的焦点之一。厂商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从而不断地改进技术,增加产品的种类。 现计数器的种类以增加到:电磁计数器、电子计数器、机械计数器(拉动机械计数器、转动机械计数器、按动机械计数器、测长机械计数器)、液晶计数器等。

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实验报告

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实验报告 篇一:单片机计数器实验报告 计数器实验报告 ㈠实验目的 1. 学习单片机内部定时/计数器的使用和编程方法; 2. 进一步掌握中断处理程序的编程方法。 ㈡实验器材 1. 2. 3. 4. 5. G6W仿真器一台 MCS—51实验板一台 PC机一台电源一台信号发生器一台 ㈢实验内容及要求 8051内部定时计数器,按计数器模式和方式1工作,对 P3.4(T0)引脚进行计数,使用8051的T1作定时器,50ms 中断一次,看T0内每50ms来了多少脉冲,将计数值送显(通过LED发光二极管8421码来表示),1秒后再次测试。 ㈣实验说明 1. 本实验中内部计数器其计数器的作用,外部事件计数器脉冲由P3.4引入 定时器T0。单片机在每个机器周期采样一次输入波形,因此单片机至少需要两个机器周期才能检测到一次跳变,这就要求被采样电平至少维持一个完整的机器周期,以保证电

平在变化之前即被采样,同时这就决定了输入波形的频率不能超过机器周期频率。 2. 计数脉冲由信号发生器输入(从T0端接入)。 3. 计数值通过发光二极管显示,要求:显示两位,十位用L4~L1的8421 码表示,个位用L8~L5的8421码表示 4. 将脉搏检查模块接入电路中,对脉搏进行计数,计算出每分钟脉搏跳动 次数并显示 ㈤实验框图(见下页) 程序源代码 ORG 00000H LJMP MAIN ORG 001BH AJMP MAIN1 MAIN: MOV SP,#60H MOV TMOD,#15H MOV 20H,#14H MOV TL1,#0B0H MOV TH1,#3CHMOV TL0,#00H ;T0的中断入口地址 ;设置T1做定时器,T0做计数器,都于方式1工作 ;装入中断次数 ;装入计数值低8位 ;装入计数值高8位 MOV TH0,#00H SETB TR1 ;启动定时器T1 SETB TR0 ;启动计数器T0 SETB ET1 ;允许T1中断 SETB EA ;允许CPU中断 SJMP $;

定时器与计数器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电子教案 Copyright ? https://www.360docs.net/doc/5212959079.html, 第 讲 15 定时器/计数器基础

本讲主要内容: 15-1.实现定时的方法 15-2.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5-3.定时器/计数器的控制 15-4.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 15-5.定时器/计数器应用

15-1.实现定时的方法 软件定时 ? 软件延时不占用硬件资源,但占用了CPU时间,降低了CPU的利用 率。例如延时程序。 采用时基电路定时 ?例如采用555电路,外接必要的元器件(电阻和电容),即可构成硬 件定时电路。但在硬件连接好以后,定时值与定时范围不能由软件 进行控制和修改,即不可编程,且定时时间容易漂移。 可编程定时器定时 ?最方便的办法是利用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计数器。结合了软件定时 精确和硬件定时电路独立的特点。 定时器/计数器 如何使用呢?

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 定时器/计数器的实质是加1计数器(16位),由高8位和低8位两个寄存器组成。TMOD 是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寄存器,确定工作方式和功能;TCON 是控制寄存器,控制T0、T1的启动和停止及设置溢出标志。 G A T E C /T M 1 M 0 G A T E C /T M 1 M 0 TH1TL1TH0TL0 T1方式T0方式 T1引脚 T0引脚 机器周期脉冲 内部总线 TMOD TCON 外部中断相关位 T F 1 T R 1 T F 0 T R 0 T1计数器 T0计数器 控制单元

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计数器输入的计数脉冲源 系统的时钟振荡器输出脉冲经12分频后产生; T0或T1引脚输入的外部脉冲源。 ?计数过程 每来一个脉冲计数器加1,当加到计数器为全1(即FFFFH)时,再输入一个脉冲就使计数器回零,且计数器的溢出使TCON中TF0或TF1置1,向CPU发出中断 请求(定时器/计数器中断允许时)。如果定时器/计数器工作于定时模式,则表 示定时时间已到;如果工作于计数模式,则表示计数值已满。

基于单片机的计数器设计 (1)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 1 - 湖南科技大学 单片机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计数器设计姓名李建雄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学号09030303 指导教师戴巨川 成绩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日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 2 - 摘要 本设计是根据我们所学习的单片机课程,按照课程要求进行的课程检验。单片 机技术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技术,尤其是对于我们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来说它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使我们未来工作和生活的根本。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也是一个电子技术和微机计算机迅速发展的时代,单片机的档次和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其应用的领域和范围也越来越广,成为现代电子系统中最重要的智能化核心部分。 随着计数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计数器的种类越来越多,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随之而来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过硬的技术也成为众多生产厂商竞争的焦点之一。厂商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从而不断地改进技术,增加产品的种类。 现计数器的种类以增加到:电磁计数器、电子计数器、机械计数器(拉动机械计数器、转动机械计数器、按动机械计数器、测长机械计数器)、液晶计数器等。 计数器的应用范围也遍布印刷、纺织、印染、针织、电缆、电讯、军工、轻工、机械、开关、断路器、矿山、实行多班制的纺织行业的织布机、织带机、制线、制带、造纸、制革、薄膜、高压开关电器产品、试验设备,印刷设备、短路器、医疗、纺织、机械、仓库和码头的货运、行人及车辆过往的数量计数、冶金、食品、国防、包装、配料、石油、化工、发电、机床、仪表、自动化控制等行业。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 3 - 目录 2.2设计原理 (6) 数码管的介绍 ............................................................................................................................... - 11 -3.3电路仿真. (11)

实验三单片机定时计数器实验

实验三单片机定时/计数器实验 1、实验目的 1、学习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2、学习计数器程序的编写。 3、学习定时器的使用方法。 4、学习定时器程序的编写。 5、熟悉汇编语言 2、实验说明 1、8051内部定时计数器T0,按计数器模式和方式1工作,对P3.4(T0)引脚进行计数。将其数值按二进制数在P1口驱动LED灯上显示出来。 2、用CPU内部定时器中断方式计时,实现每一秒钟输出状态发生一次反转 3、实验仪器和条件 计算机 伟福实验箱(lab2000P) 4、实验内容 1、8051内部定时计数器T0,按计数器模式和方式1工作,对P3.4(T0)引脚进行计数。将其数值按二进制数在P1口驱动LED灯上显示出来。 2、外部事件计数脉冲由P3.4引入定时器T0。单片机在每个机器周期采样一次输入波形,因此单片机至少需要两个机器周期才能检测到一次跳变。这就要求被采样电平至少维持一个统统的机器周期,以保证电平在变化之前即被采样。同时这就决定了输入波形的频率不能超过机器周期频率。 3、用CPU内部定时器中断方式计时,实现每一秒钟输出状态发生一次反转 4、定时器有关的寄存器有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和控制寄存器TCON。TMOD

用于设置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0-3,并确定用于定时还是用于计数。TCON 主要功能是为定时器在溢出时设定标志位,并控制定时器的运行或停止等。 5、在例程的中断服务程序中,因为中断定时常数的设置对中断程序的运行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在置数前要先关对应的中断,置数完之后再打开相应的中断。 五、思考题 1、使用其他方式实现本实验功能; 2、改为门控方式外部启动计数; 3、如果改为定时间隔为200us,如何改动程序; 4、使用其他方式实现本实验功能,例如使用方式1,定时间隔为10ms,如何改动程序。 六、源程序修改原理及其仿真结果 思考题一:使用其他方式实现本实验功能 方法一: movTMOD, #00000100b;方式0,记数器 movTH0, #0 movTL0, #0 setbTR0;开始记数;由于方式0的特点是计数时使用TL0的低五位和八位 TH0,故用加法器a用“与”(ANL)取TL0的低五位,再用yiwei子程序实现TH0的低三位变为高三位与TL0相加,这样赋给P1时就是八位计数的结果。 Loop: mova,TL0 anla,#1fh

基于51单片机的计数器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 目录 1课程设计的目的 (1) 2设计思路 (1) 3设计过程 (2) 3.1方案论证 (2) 3.2电路的设计 (6) 4应用程序 (6) 5系统调试与焊接 (8) 5.1电路的安装与焊接 (8) 5.2系统试调 (9)

6结论 (10) 7心得体会 (10) 参考文献 (13) 附录1:总体电路原理图 (14) 附录2:实物图 (15) 附录3:元器件清单 (16)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利用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中断设计计数器,0到99的累加。 2.综合运用所学的《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具备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能力。 3.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加深对单片机掌握定时器、外部中断的设置和编程原理的全面认识复习和掌握,对单片机实际的应用作进一步的了解。 4.通过本次试验,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认识单片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广泛性,实用性。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对课程设计重要性的认识,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参加课程设计工作,按要求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 2 设计思路 本实验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计数的原理,通过采用仿真软件来模拟实现。模拟利用AT89C2052单片机、LED数码管以及各种控制器件来控制表的计数以及计数的开启/计数与复位等。利用单片机AT89S51单片机来制作一个手动计数器,在AT89S51单片机的P3.7管脚接一个轻触开关,作为手动计数的按钮,用单片机的P2.0-P2.7接一个共阴数码管,作为00-99计数的个位数显示,用单片机的P0.0-P0.7接一个共阴数码管,作为00-99计数的十位数显示,用单片机P1.0-P1.6接一个并排的7个LED灯,作为00-99计数的二进制显示。设计总图如图2-1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