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常见症状学

诊断学-常见症状学
诊断学-常见症状学

常见症状

习题

一、选择题

A1型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选择)

1.正常人腋测法体温为:

A.36.5~37℃

B.36~37℃

C.36.3~37.2℃

D.36.5~37.5℃

E.36.5~37.7℃

2.6岁男孩,发病第1天体温为37.5度,伴咽痛,未予治疗,第2天体温达41度,伴神志恍惚及抽搐,经输液,抗生素等治疗,第3天体温降至38.2度,其体温变化过程:

A.低热→超高热→中等热

B.中等热→高热→中等热

C.低热→高热→高热

D.中等热→超高热→中等热

E.低热→高热→中等热

3.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

A. 颅脑损伤

B.变态反应

C.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D.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E.感染

4.感染性发热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肺炎支原体

E.立克次体

5.弛张热一天内温差为:

A.1℃以上

B. 2℃以上

C. 3℃以上

D.1℃以下

E. 2℃以下

6.发热伴皮肤粘膜出血、淋巴结肿大常见于:

A.病毒性肝炎

B.斑疹伤寒

C.败血症

D.急性白血病

E.胆道感染

7.先昏迷后发热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流行性出血热

B.脑出血

C.败血症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流行性乙型脑炎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非感染性发热?

A.心力衰竭

B.恶性肿瘤

C.风湿热

D.支气管肺炎

E.脑出血

9.伤寒的常见热型为:

A.张弛热

B.波状热

C.稽留热

D.间歇热

E.不规则热

10. 中等度热的口温范围是

A. 37.3℃-38℃

B. 38.1℃-39℃

C. 39.1℃-41℃

D. 41℃以上

11.引起发热的病因中,下列哪项属非感性发热:

A.立克次体

B.变态反应

C.肺炎衣原体

D.螺旋体

E.病毒

12.体温上升期的表现一般不会出现下列哪一些?

A.肌肉酸痛

B.面色苍白

C.大汗淋漓

D.寒战

E.疲乏无力

13.出现持续压榨性或窒息性胸部闷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心肌梗死

B.肋间神经痛

C.食管炎

D. 自发性气胸

E.心包炎

14.胸痛并向左肩左前臂放射,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心包炎

B.纵膈疾病

C. 急性胸膜炎

D.心绞痛

E. 食管炎

15.腹痛位于右上腹部,并向右肩部放射,提示:

A.肠炎

B.阿米巴痢疾

C.胃炎

D.胆囊炎

E.胰腺炎

16.反复发作的上腹部饭后疼痛,服碱性药物可缓解,提示:

A. 胃溃疡

B.十二指肠溃疡

C. 食道炎

D.胰腺炎

E.胆囊炎

17.女性病人停经后突发剧烈腹痛应首先想到:

A.急性肾盂肾炎

B.肝破裂

C.脾破裂

D. 异位妊娠破裂

E.急性膀胱炎

18.头面部阵发性电击样或撕裂样疼痛多见于:

A.脑供血不足

B. 三叉神经痛

C.偏头痛

D.肌紧张性头痛

E.高血压病

19.阑尾炎的疼痛特点:

A.上腹痛 B.转移性右下腹痛 C.左下腹痛 D.右下腹痛 E.下腹痛

20.上腹进行性疼痛伴黄疸可见于:.

A.消化性溃疡 B.胰腺癌 C.胆囊炎 D.胰腺炎 E.慢性胃炎

21.下列哪项是引起头痛的全身性疾病?

A.贫血

B.偏头痛

C.三叉神经痛

D.脑供血不足

E.脑外伤后遗症

22.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头痛的颅脑病变?

A.颅骨肿瘤

B.脑震荡

C.脑膜炎

D.脑血栓

E.蛛网膜下腔出血

23.下列哪项是引起头痛的颅外病变?

A.脑震荡

B.蛛网膜下腔出血

C.脑栓塞

D.脑膜炎

E.颅骨肿瘤

24.慢性进行性头痛伴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提示:

A.脑血栓形成

B.颅骨骨折

C.偏头痛

D..颅内占位性病变

E.以上都不是

25.突发剧烈胸痛伴呼吸困难和发绀常见于:

A.心绞痛

B.急性心肌梗死

C.急性左心衰

D.肺梗死

E.大叶性肺炎

26.下列胸痛的描述中,哪一项不正确?

A.带状疱疹呈刀割样痛或灼痛

B.心绞痛呈压榨样痛

C.自发性气胸疼痛剧烈

D.胸膜炎时胸痛可随咳嗽而加剧

E.心肌梗死时胸痛可服用硝酸甘油而缓解

27.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空腹痛或夜间痛,吃食物或服碱性药物可缓解,提示:

A.胆囊炎

B. 十二指肠溃疡

C.胃溃疡

D.胰腺炎

E.肝炎

28.胸痛多在休息时发生,活动时或转移其注意力可消失,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心肌梗死

B.急性心包炎

C. 胸膜炎

D. 心脏神经症

E.心绞痛

29.服用麦角胺后头痛可迅速缓解的疾病是:

A.肌紧张性头痛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偏头痛

D. 舌咽神经痛

E.颅脑肿瘤

30.一侧腹部疼痛并向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放射,最可能是:

A.胰腺炎

B. 阑尾炎

C. 胆石症

D.肾及输尿管结石

E.病毒性肝炎

31.麦氏点压痛多见于哪种疾病?

A.急性胆囊炎

B.急性阑尾炎

C.急性胰腺炎

D.急性胃炎

E.急性肠炎

32.胸腔、腹腔、盆腔内脏器官病变引起的腰背痛主要是由哪项所致:

A.侵犯腰肌

B.累及皮肤

C.牵涉痛

D.累及脊柱

E.以上都不是

33. 阵发性剑突下钻顶样疼痛是哪种疾病的典型表现?

A.肠蛔虫症

B.胆石症

C. 急性病毒性肝炎

D.胆道蛔虫症

E.胆囊炎

34.下列哪项是引起胸痛的胸壁疾病:

A.肋间神经炎

B.自发性气胸

C.胸膜肿瘤

D.胸膜炎

E.肺癌

35.带状疱疹的胸痛常是:

A.撕裂痛

B.压榨痛

C.闷痛

D.刀割样痛

E.绞痛

36.下列哪种疾病以慢性腹痛为主?

A.泌尿系结石导致的梗阻

B.心肌梗死

C.肠易激综合征

D.宫外孕破裂

E.带状疱疹

37.空腔脏器痉挛引起的腹痛,符合下列哪一项?

A.绞痛

B.烧灼痛

C.闷痛

D.钝痛

E.胀痛

38.关于腹痛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A.胆囊炎发作前常有进食油腻食物史

B.腹痛伴畏寒、发热提示炎症存在

C.一般疼痛部位即是病变部位

D.绞痛多为空腔脏器痉挛、扩张或梗阻引起

E.小肠病变所致的慢性疼痛常在排便后减轻

39.腹痛伴里急后重可见于:

A.肠结核

B.结肠癌

C.伤寒

D.副伤寒

E.急性细菌性痢疾

40.咳大量脓臭痰最常见的疾病是:

A.肺脓肿

B.慢性支气管炎

C.大叶性肺炎

D.支气管哮喘

E.肺结核

41.咳铁锈色痰最常见的疾病是:

A.肺脓肿

B.支气管哮喘

C.大叶性肺炎

D.慢性支气管炎

E.慢性咽炎

42.咳嗽与咳痰疾病中,下列哪些疾病最常见:

A.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B.呼吸道疾病

C.胸膜疾病

D.心血管疾病

E.消化系统疾病

43.长期慢性咳嗽、咯血、咳大量脓痰见于:

A.肺结核

B.肺癌

C.肺脓肿

D.急性支气管炎

E.支气管哮喘

44.干性咳嗽常见于下列哪些疾病?

A.胸膜炎

B.肺炎

C.肺结核

D.支气管扩张

E.二尖瓣狭窄

45.下列哪项可引起金属音调咳嗽:

A.纵隔肿瘤

B.声带炎

C.喉炎

D.喉结核

E.喉癌

46.循环系统疾病引起咯血的常见原因是:

A.心包炎

B.肺梗塞

C.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D.房间隔缺损

E.右心衰竭

47.咯砖红色胶冻样痰见于:

A.支气管扩张

B.二尖瓣狭窄

C.肺梗死

D.克雷白杆菌肺炎

E.大叶性肺炎

48.咯血在临床上最常见于:

A.肺脓肿

B.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C.肺结核

D.肺癌

E.支气管扩张

49.每天咯血量为多少时属于大量咯血:

A.>100ml

B.>500ml

C. 100ml~500ml

D.>300ml

E.>1000ml

50.以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为突出表现,见于:

A.喉头水肿

B. 左心衰竭

C. 肺癌

D.气胸

E.胸骨骨折

51.呼吸困难病人出现“三凹征”,提示:

A.肺部炎症

B. 胸膜炎

C.气管、大支气管阻塞

D.小支气管阻塞

E.肺结核

52.Kussmaul(库斯莫尔)大呼吸最常见于:

A.神经症

B.心源性呼吸困难

C.血源性呼吸困难

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E.肺源性呼吸困难

53.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突发呼吸困难和哮鸣音,下列哪种情况最多见:

A.膈肌运动受限

B.神经肌肉疾病

C.胸廓疾病

D.肺疾病

E.气道阻塞

54.下列哪项可引起混合性呼吸困难:

A.气管异物

B.喉痉挛

C.气胸

D.支气管哮喘

E.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55.下列哪项可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

A.急性喉炎

B.气管异物

C.急性会厌炎

D.支气管哮喘

E.喉水肿

56. 癔症病人可以出现哪种代谢障碍?

A.呼吸性酸中毒

B. 呼吸性碱中毒

C. 代谢性碱中毒

D. 代谢性酸中毒

E.以上皆有可能

57.呼气时间延长可出现在下列哪一种疾病?

A.上呼吸道阻塞

B. 下呼吸道阻塞

C.肺炎

D.胸腔积液

E.气胸

58.潮氏呼吸、比奥呼吸常见于:

A.喉炎

B.左心功能不全

C.右心功能不全

D.呼吸中枢功能障碍

E.情绪激动

59.严重吸气性呼吸困难最主要的特点是:

A.端坐呼吸

B.鼻翼扇动

C.哮鸣音

D.呼吸加深加快

E.三凹征

60.皮肤粘膜发绀时,其毛细血管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量超过:

A.50g/L

B.40 g/L

C.30 g/L

D.20 g/L

E.10 g/L

61.紫绀出现急骤,病情严重,氧疗无效,静脉血呈深棕色,亚甲蓝可使紫绀消退,见于:

A.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B.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C.肺性紫绀

D.心性紫绀

E.混合性紫绀

62.紫绀伴杵状指可见于:

A.先天性心脏病

B.气胸

C.肺炎

D.胸腔积液

E.休克

63.下列哪种疾病出现中心性紫绀:

A.右心衰竭

B.法洛四联征

C.缩窄性心包炎

D.严重休克

E.血栓性静脉炎

64.左心衰竭引起的发绀属于:

A.混合性发绀

B.心性发绀

C.肺性发绀

D.缺血性周围性发绀

E.淤血性周围性发绀

65.下列哪些疾病可引起周围性发绀:

A.肺炎

B.Fallot四联症

C.气胸

D.右心衰

E.大量胸腔积液

66.心悸伴晕厥或抽搐最常见于:

A. I度窦房传导阻滞

B. 心室颤动或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C. 甲状腺功能亢进

D. 心脏神经官能症

E. 急性失血

67.心悸伴消瘦及出汗可见于:

A.感染性心内膜炎

B.心包炎

C.心肌炎

D.心脏神经官能症

E.甲状腺功能亢进

68.呕吐大量隔夜宿食,且常在晚间发生,多见于:

A.急性胃炎

B.慢性胃炎

C.消化性溃疡

D.急性肝炎

E.幽门梗阻

69.呕吐伴眩晕、眼球震颤可见于:

A.脑震荡

B.脑溢血

C.脑梗塞

D.前庭器官疾病

E.眼病

70.呕吐物多且有粪臭味者多见于:

A.幽门梗阻

B.十二指肠淤积症

C.小肠梗阻

D.胃潴留

E.胃癌

71.下列哪项引起的呕吐为反射性呕吐:

A.幽门梗阻

B.脑膜炎

C.脑炎

D.妊娠

E.尿毒症

72.呕吐伴上腹痛、发热、黄疸,常见于:

A.急性胃炎

B.急性胆囊炎

C.急性胰腺炎

D.急性肠炎

E.急性支气管炎

73.呕吐伴中上腹节律性疼痛、泛酸,常见于:

A.慢性胆囊炎

B.消化性溃疡

C.脑膜炎

D.迷路炎

E.腹膜炎

74.已婚妇女晨起呕吐伴停经应注意:

A.盆腔炎

B.早孕

C.慢性肝炎

D.肾结石

E.迷路炎

75.剧烈呕吐后继而呕血,应警惕:

A.急性胃炎

B.消化性溃疡

C.急性胃粘膜病变

D.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E.食管贲门粘膜撕裂伤

76.呕血最常见的疾病是:

A.消化性溃疡

B.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C.胃癌

D.急性胃粘膜病变

E.慢性胃炎

77.便血伴里急后重可见于:

A.胃癌

B.败血症

C.小肠疾病

D.肝癌

E.直肠癌

78.粘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可见于:

A.消化性溃疡

B.急性细菌性痢疾

C.肠结核

D.小肠血管畸形

E.结肠癌

79.黑便并蜘蛛痣和肝掌可见于:

A.直肠癌

B.胃癌

C.溃疡性结肠炎

D.门脉高压胃病

E.胆管癌

80.女性,45岁,排便疼痛伴鲜红色血便3天,出血最可能来自:

A.胃

B.直肠

C.空肠

D.降结肠

E.十二指肠

81.大便黑色,隐血试验阴性,可见于:

A.咯血吞咽后

B.上消化道出血

C.下消化道出血

D.服用铋剂后

E.以上都不对

82.暗红色果酱样脓血便常见于:

A.急性细菌性痢疾

B.上消化道出血

C.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

D.阿米巴痢疾

E.急性胃肠炎

83.解洗肉水样大便,有特殊臭味,多见于:

A.肠伤寒

B.上消化道出血

C.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

D.直肠息肉

E.结肠癌

84.慢性腹泻是指病程超过:

A.2周

B.3周

C.4周

D.2月

E.3月

85.下列那种疾病所致腹泻可伴重度脱水:

A.霍乱

B.溃疡性结肠炎

C.肠结核

D.慢性细菌性痢疾

E.吸收不良综合征

86.下列哪项提示阿米巴痢疾:

A.柏油样便

B.果酱样粪便

C.粘液脓血便

D.洗肉水样粪便

E.粘液便,无病理成分

87.属于典型分泌性腹泻的是:

A.服用硫酸镁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霍乱

D.溃疡性结肠炎

E.吸收不良综合征

88.哪种疾病所致的腹泻不属于渗出性腹泻?

A.肠结核

B.Crohn病

C.胃泌素瘤

D.细菌性痢疾

E.溃疡性结肠炎

89.下列引起腹泻的疾病中哪项是肠道非感染性病变:

A.肠结核

B.慢性阿米巴痢疾

C.伤寒

D.溃疡性结肠炎

E.血吸虫病

90.小肠大部切除导致的腹泻属于哪种腹泻?

A.高渗性腹泻

B.分泌性腹泻

C.渗出性腹泻

D.吸收不良性腹泻

E.动力性腹泻

91.下列哪项为渗透性腹泻?

A.霍乱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口服甘露醇

D.胃泌素瘤

E.急性肠炎

92.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应是:

A.>1.7μmol/L

B.>17.1μmol/L

C.>34.2μmol/L

D.>68μmol/L

E.>136μmol/L

93.旁路胆红素不包括:

A.过氧化物酶

B.细胞色素氧化酶

C.幼稚红细胞

D.肌红蛋白

E.衰老红细胞

94.引起黄疸的疾病中,下列哪项不是后天获得性溶血性黄疸?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海洋性贫血

C.伯氨喹啉引起的溶血

D.新生儿溶血

E.蛇

毒引起的贫血

95.下列那种疾病可引起肝细胞性黄疸?

A.蚕豆病

B.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C.毛细胆管型病毒性肝炎

D.胆总管结石

E.中毒性肝

96.全身黄疸,粪便呈白陶土色,可见于:

A.胰头癌

B.溶血性贫血

C.钩端螺旋体病

D.肝硬化

E.重症肝炎

97.血总胆红素增高,非结合胆红素增高明显,粪便颜色加深,提示:

A.溶血性黄疸

B.肝细胞性黄疸

C.胆汁瘀积性黄疸

D.Roter综合征

E.核黄疸

98.下列哪项有助于鉴别肝细胞性黄疸和胆汁瘀积性黄疸:

A.尿胆原定性和定量检查

B.有无血红蛋白尿

C.血中结合胆红素增高

D.皮肤粘膜颜色

E.尿胆红素阳性

99. 关于非结合胆红素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多来源于衰老的红细胞

B.脂溶性的

C.不溶于水

D.属于游离胆红素

E.可出现于尿中

100.多尿伴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首先应考虑:

A.泌尿系结石

B.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C.尿崩症

D.糖尿病

E.膀胱癌

101.下列哪项是肾性少尿的原因:

A.肾动脉血栓形成

B.休克

C.急性肾炎

D.重度失水

E.前列腺肥大

102.膀胱刺激症伴寒战、高热、腰痛,首先应考虑:

A.尿毒症

B.急性肾炎

C. 急性膀胱炎

D.急性肾盂肾炎

E.慢性肾炎

103.血尿最常见的原因:

A.钩端螺旋体病

B.盆腔炎

C.运动后血尿

D.泌尿系结石

E.泌尿系外伤

104.尿三杯试验中如三杯尿中均有血液,病变可能在:

A.前尿道

B.膀胱颈

C.后尿道

D.上尿路

E.膀胱三角区

105.40岁以上无痛性血尿多见于:

A.膀胱炎

B.肾肿瘤

C.膀胱癌

D.前列腺增生症

E.神经源性膀胱

106.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少于:

A.100ml

B.200ml

C.300ml

D.400ml

E.500ml

107.血尿伴排尿时痛、尿流突然中断或排尿困难见于:

A.肾结石

B.膀胱结石

C.前列腺炎

D.肾炎

E.肾盂肾炎

108.光镜下每高倍镜视野有几个以上红细胞可称为血尿?

A.2

B.3

C.4

D.5

E.6

109.心源性水肿最常见的病因是:

A. 左心衰竭

B.右心衰竭

C.渗出性心包炎

D.缩窄性心包炎

E.心绞痛

110.营养不良性水肿主要的发病机理是:

A.淋巴回流受阻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D.毛细血管内滤过压升高

E.钠和水潴留

111.表现为非凹陷性水肿的疾病是:

A.急性肾炎

B.肾病综合征

C.右心衰竭

D.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E.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12.肾源性水肿者,其水肿常先出现于:

A.下肢

B.全身

C.眼睑

D.胸腔

E.腹腔

113.心源性水肿者,其水肿常先出现于:

A.腹腔

B.眼睑

C.全身

D.胸腔

E.人体的最低部位

114.水肿的产生机理不包括:

A.钠、水潴留

B.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

C.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D.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E.淋巴液或静脉回流受阻

115.下列哪项不属于全身性水肿:

A.心源性水肿

B.肝源性水肿

C.营养不良性水肿

D.肾源性水肿

E.过敏性水肿

116.下列哪项可引起局部水肿:

A.右心衰竭

B.丝虫病

C.营养不良

D.肾病综合征

E.肝硬化

117.某女,应用青霉素后突然出现面部局限性水肿伴呼吸困难,最可能的诊断是:

A.炎症性水肿

B.药物性水肿

C.血管神经性水肿

D.特发性水肿

E.经前期紧张综合征118.水肿伴大量蛋白尿常见于:

A.肾源性水肿

B.营养不良性水肿

C.局部静脉血栓形成

D.甲状腺功能减退

E.局部淋巴回流受阻

119.接近于人事不省的意识状态,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在强烈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再入睡,称为:

A.嗜睡

B.意识模糊

C.昏睡

D.浅昏迷

E.深昏迷

120.意识障碍伴瞳孔散大可见于:

A.颠茄类中毒

B.吗啡类中毒

C.巴比妥类中毒

D.有机磷农药中毒

E.毒蕈类中毒

121.意识障碍伴瞳孔缩小可见于:

A.颠茄类中毒

B.有机磷农药中毒

C.酒精中毒

D.氰化物中毒

E.癫痫

122.深昏迷与中度昏迷最有价值的鉴别内容是:

A.各种刺激无反应

B.不能唤醒

C.无自主运动

D.深浅反射均消失

E.大小便失禁

123. 先发热后有意识障碍多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重症肺炎

B.脑出血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大面积脑梗死

E.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124.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于剧烈刺激或可出现防御反射,是指:

A.嗜睡

B.昏睡

C.轻度昏迷

D.中度昏迷

E.重度昏迷

125.下列意识障碍,除哪一项外,均为兴奋性降低的表现:

A.嗜睡

B.意识模糊

C.昏睡

D.昏迷

E.谵妄

A2型题:

1.男性,30岁,淋雨后出现寒战高热,呼吸困难,右侧胸痛,咳铁锈色痰,口唇处可见疱疹,最可能的诊断是:

A.伤寒

B.急性肾盂肾炎

C.急性胆囊炎

D.急性支气管炎

E.大叶性肺炎

2. 男,19岁,突发脐周疼痛,呈进行性加重并逐渐转至右下腹,伴恶心呕吐,右下腹局部压痛。最可能是:

A.急性阑尾炎

B.急性胆囊炎

C.急性胃穿孔

D.胆道蛔虫症

E.胆结石

3.女性,65岁,近3年来常于餐后平躺时出现胸骨后烧灼样疼痛,口服吗叮啉有效,最可能是:

A.心绞痛

B.胸膜炎

C.胃溃疡

D.十二指肠溃疡

E.反流性食管炎

4. 5岁男孩,在家中玩耍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面部青紫,“三凹征”阳性,并听到单一高调的哮鸣音,最可能的诊断是:

A.气管异物

B.急性喉炎

C.支气管哮喘

D.急性支气管炎

E.急性左心衰竭

5.女性,40岁,半月来常于夜间睡眠时憋醒,伴咳嗽、咳粘液痰,气喘,两肺底闻及湿啰音,该表现属于:

A.肺源性呼吸困难

B.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

C.中毒性呼吸困难

D.血源性呼吸困难

E.心源性呼吸困难

6.男,30岁,2天前出现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A.阿米巴痢疾

B.急性胰腺炎

C.急性阑尾炎

D.急性食物中毒

E.急性细菌性痢疾

7.男性,68岁,3月前出现巩膜黄染,呈进行性加深,皮肤瘙痒,消瘦明显,最可能是:

A.病毒性肝炎

B.肝硬化

C.胰头癌

D.胆道蛔虫病

E.胆石症

8.男,50岁,大量饮酒后突发左上腹痛,疼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重,向左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提示:

A.急性阑尾炎

B.急性胆囊炎

C.急性胰腺炎

D.急性胃炎

E.胃癌

9.女,58岁,近1月来经常腹痛腹泻,粪便呈果酱样伴腥臭味,右下腹压痛明显,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细菌性痢疾

B.胰腺炎

C.阑尾炎

D.食物中毒

E.阿米巴痢疾

10.青年女性,情绪激动后突发晕厥伴面色苍白、发绀、呼吸困难、手足搐搦,首先考虑下列哪种疾病?

A.高血压

B.换气过度综合征

C.重症贫血

D.急性左心衰

E.脑出血

二、名词解释

1.症状

2.体征

3.稽留热

4.弛张热

5.间歇热

6.波状热

7.回归热

8.牵涉痛

9.咳痰

10.咯血

11.呼吸困难

12.三凹征

13.心源性哮喘

14.发绀

15.肠源性紫绀

16.心悸

17.恶心

18.呕吐

19.呕血

20.柏油样便

21.腹泻

22.黄疸

23.隐性黄疸

24.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诊断学教案诊断学教案精修订

诊断学教案诊断学教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诊断学教案 第一篇问诊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四、课的类型: 理论课 五、教授方法: 讲授法 六、教具: 电脑、磁盘、粉笔 七、授课内容和步骤: 1、问诊的定义及在医疗过程中的意义 2、问诊的常用重要技巧 ①从礼节性交谈开始 ②从主诉开始,逐步深入,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 ③避免暗示性提问和逼问 ④避免重复提问 ⑤避免使用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 ⑥注意及时核实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 第二章问诊的内容 一、教学目的: 1、熟悉问诊的内容 2、掌握现病史的询问及主诉的归纳 二、教学重点: 1、一般介绍问诊的一般项目、婚姻史、月经史、家族史 2、仔细讲解既往史及个人史。 3、讲解现病史的问诊及主诉的归纳总结 4、现病史的七项内容 三、教学难点: 1、主诉与现病史的归纳总结 2、现病史与既往史的联系与区别 四、课的类型: 理论课 五、教授方法: 讲授法 六、教具: 电脑、磁盘、粉笔 七、授课内容和步骤: 1、问诊的一般内容 2、主诉

3、现病史 4、既往史 5、系统回顾 6、个人史 7、婚姻史 8、月经史 9、家族史 第三章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一、教学目的: 1、熟悉重点问诊和特殊情况的问诊方法与技巧。 2、掌握问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重点: 1、问诊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2、特殊情况下的问诊 三、教学难点: 特殊情况下的问诊 四、课的类型: 理论课 五、教授方法: 讲授法 六、教具: 电脑、磁盘、粉笔 七、授课内容和步骤: 1、问诊的基本技巧与方法 2、特殊情况的问诊 ①缄默与忧伤 ②焦虑与抑郁 ③多话与唠叨 ④愤怒与敌意 ⑤多种症状并存 ⑥文化程度低下或语言障碍 ⑦重危、晚期患者 ⑧儿童 ⑨老年人 ⑩精神疾病患者 第四章常见症状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常见症状的概念 2、熟悉常见症状的发病机制、伴随症状 3、了解常见症状的病因 二、教学重点: 1、常见症状的概念 2、常见症状的发病机制、伴随症状 3、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问诊技巧

诊断学教案doc-诊断学教案

诊断学教案 第一篇问诊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四、课的类型: 理论课 五、教授方法: 讲授法 六、教具: 电脑、磁盘、粉笔 七、授课内容和步骤: 1、问诊的定义及在医疗过程中的意义 2、问诊的常用重要技巧 ①从礼节性交谈开始 ②从主诉开始,逐步深入,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 ③避免暗示性提问和逼问 ④避免重复提问 ⑤避免使用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 ⑥注意及时核实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 第二章问诊的内容 一、教学目的: 1、熟悉问诊的内容 2、掌握现病史的询问及主诉的归纳 二、教学重点: 1、一般介绍问诊的一般项目、婚姻史、月经史、家族史 2、仔细讲解既往史及个人史。 3、讲解现病史的问诊及主诉的归纳总结 4、现病史的七项内容 三、教学难点: 1、主诉与现病史的归纳总结 2、现病史与既往史的联系与区别 四、课的类型: 理论课 五、教授方法: 讲授法 六、教具: 电脑、磁盘、粉笔 七、授课内容和步骤: 1、问诊的一般内容 2、主诉 3、现病史 4、既往史 5、系统回顾 6、个人史 7、婚姻史 8、月经史 9、家族史 第三章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一、教学目的:

1、熟悉重点问诊和特殊情况的问诊方法与技巧。 2、掌握问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重点: 1、问诊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2、特殊情况下的问诊 三、教学难点: 特殊情况下的问诊 四、课的类型: 理论课 五、教授方法: 讲授法 六、教具: 电脑、磁盘、粉笔 七、授课内容和步骤: 1、问诊的基本技巧与方法 2、特殊情况的问诊 ①缄默与忧伤 ②焦虑与抑郁 ③多话与唠叨 ④愤怒与敌意 ⑤多种症状并存 ⑥文化程度低下或语言障碍 ⑦重危、晚期患者 ⑧儿童 ⑨老年人 ⑩精神疾病患者 第四章常见症状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常见症状的概念 2、熟悉常见症状的发病机制、伴随症状 3、了解常见症状的病因 二、教学重点: 1、常见症状的概念 2、常见症状的发病机制、伴随症状 3、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问诊技巧 4、相近症状间的鉴别诊断 三、教学难点: 1、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相近症状间的鉴别 四、课的类型: 理论课 五、教授方法: 讲授法与多媒体结合 六、教具: 电脑、磁盘、粉笔、多媒体播放设备 七、授课内容和步骤: 1、“症状”的定义 2、“症状学”的内容及意义 §1-4-1 发热 1、“发热”的概念与正常体温和生理性变异 2、发病机制 3、常见病因和分类

诊断学 常见症状学

常见症状 习题 一、选择题 A1型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选择) 1.正常人腋测法体温为: A.36.5~37℃ B.36~37℃ C.36.3~37.2℃ D.36.5~37.5℃ E.36.5~37.7℃ 2.6岁男孩,发病第1天体温为37.5度,伴咽痛,未予治疗,第2天体温达41度,伴神志恍惚及抽搐,经输液,抗生素等治疗,第3天体温降至38.2度,其体温变化过程: A.低热→超高热→中等热 B.中等热→高热→中等热 C.低热→高热→高热 D.中等热→超高热→中等热 E.低热→高热→中等热 3.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 A. 颅脑损伤 B.变态反应 C.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D.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E.感染 4.感染性发热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肺炎支原体 E.立克次体 5.弛张热一天内温差为: A.1℃以上 B. 2℃以上 C. 3℃以上 D.1℃以下 E. 2℃以下 6.发热伴皮肤粘膜出血、淋巴结肿大常见于: A.病毒性肝炎 B.斑疹伤寒 C.败血症 D.急性白血病 E.胆道感染 7.先昏迷后发热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流行性出血热 B.脑出血 C.败血症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流行性乙型脑炎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非感染性发热? A.心力衰竭 B.恶性肿瘤 C.风湿热 D.支气管肺炎 E.脑出血 9.伤寒的常见热型为:

A.张弛热 B.波状热 C.稽留热 D.间歇热 E.不规则热 10. 中等度热的口温范围是 A. 37.3℃-38℃ B. 38.1℃-39℃ C. 39.1℃-41℃ D. 41℃以上 11.引起发热的病因中,下列哪项属非感性发热: A.立克次体 B.变态反应 C.肺炎衣原体 D.螺旋体 E.病毒 12.体温上升期的表现一般不会出现下列哪一些? A.肌肉酸痛 B.面色苍白 C.大汗淋漓 D.寒战 E.疲乏无力 13.出现持续压榨性或窒息性胸部闷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心肌梗死 B.肋间神经痛 C.食管炎 D. 自发性气胸 E.心包炎 14.胸痛并向左肩左前臂放射,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心包炎 B.纵膈疾病 C. 急性胸膜炎 D.心绞痛 E. 食管炎 15.腹痛位于右上腹部,并向右肩部放射,提示: A.肠炎 B.阿米巴痢疾 C.胃炎 D.胆囊炎 E.胰腺炎 16.反复发作的上腹部饭后疼痛,服碱性药物可缓解,提示: A. 胃溃疡 B.十二指肠溃疡 C. 食道炎 D.胰腺炎 E.胆囊炎 17.女性病人停经后突发剧烈腹痛应首先想到: A.急性肾盂肾炎 B.肝破裂 C.脾破裂 D. 异位妊娠破裂 E.急性膀胱炎 18.头面部阵发性电击样或撕裂样疼痛多见于: A.脑供血不足 B. 三叉神经痛 C.偏头痛 D.肌紧张性头痛 E.高血压病 19.阑尾炎的疼痛特点: A.上腹痛 B.转移性右下腹痛 C.左下腹痛 D.右下腹痛 E.下腹痛 20.上腹进行性疼痛伴黄疸可见于:. A.消化性溃疡 B.胰腺癌 C.胆囊炎 D.胰腺炎 E.慢性胃炎

诊断学常见症状绝对考题

常见症状 发热 一、填空题 1.发热的分度是:低热;中等度热;高热;超高热。 2.引起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可分为两大类,而以为多见。 3.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致热源所致,致热源包括和两大类。 4.非致热源性发热见于:①;②;③。5.各种病原体如等可引起感染性发热。可以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感染。 6.常见的功能性低热有:、、、。7.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包括:①;②;③。8.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可引起非感染性发热,这包括:①损害;②引起内脏器官或肢体坏死;③。 9.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下列几种原因:①。②抗原-抗体反应。③内分泌代谢障碍。④。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⑥。

10.发热的临床经过一般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①;②;③。 11.临床上常见的热型有:、、、、、。 12.稽热型常见于、、等疾病。13.弛张热型常见于、、、等疾病。14.间歇热型可见于、等疾病。 15.波状热型常见于。 16.回归热型可见于、、等。 二、判断题 1.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或糖皮质激素应用,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规则。() 2.热型与患者个体反应性的强弱无关。() 3.请对下列热型进行判断 ①弛张热型() ②稽留热型()

弛张热型()稽留热型()不规则热型() 波状热型()回归热型()驰张热型() 4.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以前者为多见。() 5.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致热源所致,致热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6.低热是指37.3—38℃。() 7.高热是指39.1—41℃。() 三、名词解释 1.发热()

2.稽留热() 3.弛张型()或败血症热型 4.间歇热型() 5.波状型() 6.回归热() 7.不规则热() 四、选择题 A型题 1.引起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是: A.感染性发热疾病 B.皮肤散热减少性疾病 C.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性疾病 D.心脏、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 E.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性疾病 2.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弛张热指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以上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 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B.稽留热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 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C.间歇热指体温升高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

诊断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发热

?诊断学是论述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一门学科。?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桥梁课程,是临床各专业学科的

重要基础。 ?诊断学是培养医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关键学科。 二、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常见症状与体征 ?问诊 ?检体诊断 ?实验诊断 ?心电图检查、X线诊断、超声波检查 ?病历编写与诊断思维方法 ?诊断方法的新进展。 三、常见症状与体征 ?症状是指在患病状态下,病人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受,主要是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异常或不适,如头痛、胸痛、恶心、眩暈等。 ?体征是指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发现的异常表现,如心脏杂音、肺部啰音、肝肿大等。 四、问诊 问诊是以对话方式向病人或知情人了解病情或健康状态的一种诊断方法 五、检体诊断 ?检体诊断医生应用自己的感官(如眼、耳、鼻、手)或借助简单的工具(如听诊器、血压计、叩诊锤等),对病人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查找机体正常或异常,对其健康状态和病情进行评估后提出的临床判断。 六、实验室诊断 实验诊断是通过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试验方法对被检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获得疾病的病原体、组织的病理型态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再结合病情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 七、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是将被检者心电活动用心电图机描记下来的曲线图即心电图八、诊断的种类 病因诊断根据致病以素所作出的诊断,它能明确提出致病的主要以素和疾病的本质 病历解剖诊断是对病变的部位、性质、组织结构或细胞水平的病变均能提出明确的诊断 病理生理诊断反映疾病时器官或机体功能状态的诊断 九、基本要求 ●独立问诊、系统体检 ●熟悉检验、 ●熟悉心电图机、了解B超、X线检查 ●系统整理 ●病历书写 ●初步诊断 十、注意事项: ?强调指出掌握正确的问诊和系统体格检查的重要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容忽视。 ?在获得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的基础上正确选择实验检查项目和正确评价

诊断学常见症状总结

一、发热 1.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C左右。在24h内下午比早晨高,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也略高,一般不超过1C。 2.病因与分类: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1).感染性: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不论急慢性,局部或全身性,均可引起发热。(2).非感染性: 血液病: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 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 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药物热,血清病 内分泌代谢疾病:甲亢,甲状腺炎,痛风 血栓及栓塞疾病:心肌梗死,肺梗死,脾梗死,通常称为吸收热 颅内疾病:脑出血,脑震荡等为中枢性发热。癫痫持续状态引起的发热为产热过多。 皮肤病变:散热减少而发热,见于广泛性皮炎 恶性肿瘤:各种恶性肿瘤均可引起发热 物理及化学性质损害:中暑,大手术后,内出血,大面积烧伤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体温调节,产热大于散热,而发热,多为低热。属功能性发热:原发性低热,感染治愈后,夏季低热,生理性。 3.临床表现: (1).发热分度: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2).临床过程及特点: 体温上升期:常有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战。分为骤升型和缓升型。高热期:皮肤发红,灼热感,呼吸快而深,开始出汗并增多。 体温下降期:出汗多,皮肤潮湿。分为骤降型和渐降型。 4.热型及临床意义: (1).稽留热: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伤寒高热期。 (2).弛张热:又败血症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炎症,重症肺结核。 (3).间歇热:体温骤升发高峰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无热期可持续一天至数天,如此反复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降至正常,持续数天又升高,如此反复。见于布氏杆菌病。 (5).回归热:体温急剧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又骤降至正常,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几天后规律交替。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 (6).不规则热:发热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则,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 二、皮肤黏膜出血: 1.皮肤黏膜出血:机体止血或凝血功能障碍所引起,通常以全身性或局部性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难以止血为临床特征。 2.病因:血管壁功能异常,血小板异常,凝血功能障碍。 (1)血管壁功能异常:毛细血管无法正常收缩发挥止血作用,而致皮肤黏膜出血。见于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性假性血友病;过敏性紫癜,单纯性~,老年性~或机械性~;严重感染,化学物质或药物中毒及代谢障碍,维C或维B3缺乏,尿毒症,动脉硬化。

诊断学 常见症状

第一篇第四章常见症状1-3 第一节发热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在致热源(pyrogen)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 【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左右,正常体温在不同个体之间略有差异,且常受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稍有波动。在24小时内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体温也可略升高,但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1℃。妇女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略高于正常。老年人因代谢率偏低,体温相对低于青壮年。另外,在高温环境下体温也可稍升高。 【发生机制】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则出现发热。 1.致热源性发热致热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1)外源性致热源(exogenous pyrogen):外源性致热源的种类甚多,包括:①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及支原体等;②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③抗原抗体复合物;④某些类固醇物质,特别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代谢产物原胆烷醇酮(etiocholanolone);⑤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外源性致热源多为大分子物质,特别是细菌内毒素分子量非常大,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通过下述机制引起发热。 (2)内源性致热源(endogenous pyrogen):又称白细胞致热源(1eukocytic pyrogrn),如白介素(IL一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通过血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setpoint),使调定点(温阈)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必须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并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缩(临床表现为寒战),使产热增多;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停止排汗,散热减少。这一综合调节作用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引起发热。 2.非致热源性发热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颅脑外伤、出血、炎症等。 (2)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3)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 【病因与分类】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而以前者多见。 1.感染性发热(in{ective fever)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均可出现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1aonin{ective fever)主要有下列几类原因: (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所致的无菌性炎症,常可引起发热,亦称为吸收热(atisorption fever)。常见于:①机械性、物理或化学性损害,如大手术后组织损伤、内出血、大血肿、大面积烧伤等;②因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而引起的心肌、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③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如癌、白血病、淋巴瘤、溶血反应等。 (2)抗原一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 (3)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重度脱水等。 (4)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癣及慢性心力衰竭等而引起发热,一般为低热。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有些致热因素不通过内源性致热源而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

临床诊断学34常见症状问诊要点

常见症状的问诊要点 【现病史问诊7要素】 1、起病情况(缓急、部位、范围、程度和频度)与患病时间 2、主要症状的特点(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缓解或加剧的因素) 3、病因与诱因,有无既往相关疾病或类似症状 4、病情的发展与演变 5、伴随症状 6、诊治经过(药物、剂量、时间和疗效) 7、病程中的一般情况(患病后的精神、体力、食欲及食量的改变、体重、睡眠与大小便的情况) 【发热】 1、起病时间、季节、起病情况(缓急)、病程、程度(热度高低)、频度(间歇性或持续性)、诱因。 2、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 3、应包括多系统症状询问,是否伴有如咳嗽、咳痰、咯血、胸痛;腹痛、呕吐、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皮疹、出血、头痛、肌肉及关节痛等。

4、患病以来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食欲、体重改变、睡眠及大小便情况。 5、诊治经过(药物、剂量、疗效),特别是对抗生素、退热药、糖皮质激素、强心药、抗结核药等进行合理药效评估。 6、传染病接触史、疫水接触史、手术史、流产或分娩史、服药史、职业特点等可对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头痛】 1、起病时间、缓急、病程、部位与范围、性质、程度、频度(间歇性或持续性)、激发或缓解因素; 2、有无伴失眠、焦虑、剧烈呕吐(是否呈喷射性)、头晕、眩晕、晕厥、出汗、抽搐、视力障碍、感觉或运动异常、精神异常、嗜睡、意识障碍等症状; 3、有无感染、高血压、动脉硬化、颅脑外伤、肿瘤、精神病、癫痫病、神经症及眼、耳、鼻、齿等部位疾病史; 4、职业特点、毒物接触式; 5、治疗经过及效果等。 【水肿】 1、水肿发生的时间、有无诱因和前驱症状; 2、首发部位及发展顺序,是否受体位的影响,颜面、下肢和腰骶部等部位是否有水肿表现;

诊断学题库及答案

(a) 常见症状(i)一. 选择题 A型选择1 (j)1. 引起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是 (A) A.感染性发热疾病 B.皮肤散热减少性疾病 C.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性疾病 D.心脏、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 E.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性疾病 2.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 A.弛张热指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以上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B.稽留热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C.间歇热指体温升高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D.波状热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E.不规则热指发热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性 3. 咳嗽与咳痰疾病中,下列哪些疾病最常见 B A.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B. 呼吸道疾病; C. 胸膜疾病 D. 心血管疾病 2 E. 消化系统疾病 4. 咳嗽与咳痰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E A.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 B. 咳嗽亦属一种病理现象 C. 咳嗽控制中枢在延髓 D. 咳痰是一种病态现象 E. 胸膜疾病或心血管疾病不会出现咳嗽。 5. 引起呼吸困难的病因最多见的是 A A. 呼吸系统疾病 B. 心血管疾病 C. 中毒 D. 血液病 E. 神经精神因素 6. 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突发呼吸困难(吸气或呼气)或和哮鸣音,

下列哪种情况最多见 E A. 隔肌运动受限 B. 神经肌肉疾病 C. 胸廓疾病 D. 肺疾病 E. 气道阻塞 7. 对发绀的描述你认为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E A.重度贫血,有时难发现发绀 3 B.发绀是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绝对含量增多所致 C.发绀是由于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 D.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可引起发绀 E.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时可引起发绀,经氧疗青紫可改善 8. 下列哪项是引起胸痛的胸壁疾病 B A. 肺癌 B. 肋间神经炎 C. 自发性气胸 D. 胸膜肿瘤 E. 胸膜炎 9. 下列哪项不属于疼痛的性质 E A. 刺痛

诊断学教案最新

诊断学 教案 海口监狱医院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九日 目录 第一次第1讲:问诊 第2讲:常见症状:发热 第3讲:常见症状:皮肤黏膜出血 第4讲:常见症状:水肿 第二次第5讲:常见症状:发绀 第6讲:常见症状:咳嗽与咳痰 第7讲:常见症状:咯血 第8讲:常见症状:胸痛 《诊断学教案》 第1讲:问诊 第2讲:常见症状:发热 第3讲:常见症状:皮肤黏膜出血 第4讲:常见症状:水肿 任课老师:第一次

一.教学目标:通过讲授让服刑人员了解:问诊的重要性及问诊的方法和技巧,了解问诊的注意事项,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与方法;了解发热的概念,发热的临床过程、发热的伴随症状;了解瘀点、瘀斑、紫癜、血肿的概念,皮肤粘膜出血伴随症状;了解水肿的发生机制、水肿的伴随症状。二.教学重点:问诊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问诊的基本内容,详细讲解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的问诊;发热的病因、分类和常见热型及其临床意义;皮肤粘膜出血的三大基本病因;水肿的概念、病因与临床表现,着重心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的特点及鉴别; 三.课型:新授课 四.课时安排:4课时。 五.教学器具:黑板、粉笔、音响、投影仪 六.教学方式: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的实例和科普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便于文化基础普遍较差的服刑人员理解。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步骤: 第1讲:1、问诊的重要性;2、问诊的内容;3、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4、问诊的注意事项。 第2讲:1、发热的概念;2、发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 4、常见的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 第3讲:1、瘀点、瘀斑、紫癜、血肿的概念;2、皮肤粘膜出血的三大基本病因;3、皮肤粘膜出血伴随症状。 第4讲:1、水肿的概念;2、水肿的发生机制、病因与临床表现;3、水肿的伴随症状;4、着重心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的特点及鉴别。八.板书设计:本课为演讲式的教学课且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紧,故不宜安排太多的板书,拟采用提纲式的板书设计。 九.作业题: 1、问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2、热型及其临床意义。 3、心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的特点及鉴别。

诊断学课程目标和教学计划

诊断学教案 教师:岳新荣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单位:湖北职院医学院

诊断学教案 课程名称:诊断学专业:临床医学授课人:岳新荣 班级:2004级7班和9班总学时:108学时理论课:74学时实践课:34学时 课程目标: 学习诊断学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学习的初步阶段,然而这个开端十分重要。因为诊断学既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是临床各科的基础,也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诊断学不是一个阶段、一次性教学就能完全达到目的的,而是要反复学习和训练,将其内容贯穿于临床各科的教学中,才能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课程目标如下: ⒈能独立进行系统的问诊和体格检查,了解病人的主诉、体征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 ⒉能使用规范的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 ⒊熟悉临床常用检验项目的目的和临床意义。 ⒋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程序,熟悉正常心电图及异常心电图的图像分析。 ⒌了解超声检查的指征及临床意义。 ⒍能将问诊和体格检查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写出格式正确,符合要求的完整病历。 ⒎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的资料进行分析提出初步诊断。 ⒏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⒑培养细心、耐心、关心病人的职业素质,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 诊断学的考试方法和范围: ⒈理论考试70分,其中常见症状和问诊15分,检体诊断30分,器械检查10分,实验诊断15分,临床常用穿刺技术及诊断方法与病历书写5分; ⒉操作考试30分:主要考体格检查的有关操作,体格检查评分标准附后。 使用教材:卫生部规划的专科教材《诊断学》第五版邓长生主编。

诊断学常见症状学

常见症状 习题 、选择题 A1型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选择) 1. 正常人腋测法体温为 : A.36.5 ?37C B.36 ?37C C.36.3 ?37.2 C D.36.5 ?37.5 C E.36.5 ?37.7 C 2.6 岁男孩,发病第 1 天体温为 37.5 度,伴咽痛,未予治疗,第 2 天体温达 41 度,伴神志 恍惚及抽搐,经输液,抗生素等治疗,第 3 天体温降至 38.2 度,其体温变化过程: A.低热→超高热→中等热 B.中等热→高热→中等热 C. D.中等热→超高热→中等热 E.低热→高热→中等热 3. 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 4. 感染性发热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5. 弛张热一天内温差为: 6. 发热伴皮肤粘膜出血、淋巴结肿大常见于: 7. 先昏迷后发热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非感染性发热? 9. 伤寒的常见热型为: 10. 中等度热的口温范围是 11. 引起发热的病因中,下列哪项属非感性发热: A. 立克次体 B. 变态反应 C. 肺炎衣原体 D. 螺旋体 1 2.体温上升期的表现一般不会出现下列哪一些? A. 肌肉酸痛 B. 面色苍白 C. 大汗淋漓 D. 寒战 E. 疲乏无力 13. 出现持续压榨性或窒息性胸部闷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心肌梗死 B. 肋间神经痛 C. 食管炎 D. 自发性气胸 E. 心包炎 14. 胸痛并向左肩左前臂放射,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心包炎 B. 纵膈疾病 C. 急性胸膜炎 D. 心绞痛 E. 食管炎 15. 腹痛位于右上腹部,并向右肩部放射,提示: 低热→高热→高热 A. 颅脑损伤 B. 变态反应 C.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D. 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E. 感染 A. 病毒 B. 细菌 C. 真菌 D. 肺炎支原体 E. 立克次体 A.1 C 以上 B. 2 C 以上 C. 3 C 以上 D.1 C 以下 E. 2 C 以下 A. 病毒性肝炎 B. 斑疹伤寒 C. 败血症 D. 急性白血病 E. 胆道感染 A. 流行性出血热 B. 脑出血 C. 败血症 D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 流行性乙型脑炎 A. 心力衰竭 B. 恶性肿瘤 C. 风湿热 D. 支气管肺炎 E. 脑出血 A. 张弛热 B. 波状热 C. 稽留热 D. 间歇热 E. 不规则热 A. 37.3 C -38C B. 38.1 C - 39C C. 39.1 C- 41 C D. 41 C 以上 E. 病毒

诊断学(常见症状)

第四章常见症状 症状(symptom)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感觉。症状表现有多种形式,有些只有主观才能感觉到,如疼痛、眩晕等;有些既有主观感觉,客观检查也能发现的,如发热、黄疸、呼吸困难等;也有主观无异常感觉,是通过客观检查才发现的,如黏膜出血、肝脾肿大等;还有些生命现象发生了质量变化(不足或超过),如肥胖、消瘦、多尿、少尿等,需通过客观评定才能确定的。凡此种种,广义上均可视为症状,即广义的症状,也包括了一些体征,体征(sign)是指医师或其他人客观检查到的改变。 症状学(symtomatology)研究症状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症状是医师向患者进行疾病调查的第一步,是问诊的主要内容是诊断、鉴别诊断的线索和依据,也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疾病的症状很多,同一疾病可有不同的症状,不同的疾病又可有某些相同的症状,因此,在诊断疾病时必须结合临床所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切忌单凭某一个或几个症状而做出错误的诊断。 临床症状很多,本章仅对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症状加以阐述。 第一节发热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在致热源(pyrogen)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

【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左右,正常体温在不同个体之间略有差异,且常受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稍有波动。在24小时内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体温也可略升高,但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1℃。妇女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略高于正常。老年人因代谢率偏低,体温相对低于青壮年。另外,在高温环境下体温也可稍升高。 【发生机制】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则出现发热。 1.致热源性发热致热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1)外源性致热源(exogenous pyrogen):外源性致热源的种类甚多,包括:①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及支原体等;②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③抗原抗体复合物;④某些类固醇物质,特别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代谢产物原胆烷醇酮(etiocholanolone);⑤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外源性致热源多为大分子物质,特别是细菌内毒素分子量非常大,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通过下述机制引起发热。 (2)内源性致热源(endogenous pyrogen):又称白细胞致热源(1eukocytic pyrogrn),如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setpoint),使调定点(温阈)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必须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并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

中医诊断学教案2

题目:气血辨证(一):气病辨证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各气病证候的含义、临床表现。 2.熟悉各气病证候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要点。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2学时。 1.气虚类证候1学时 2.气滞类证候1学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气虚证、气陷证、气逆证的含义、临床表现。 难点:气脱证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导入新课: 由气血亏虚或运行障碍所表现的病证为气血病证,其中,由于气之不足或运行阻滞,升降失常,致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异常所致的病证为气病,如气虚证、气滞证、气陷证、气逆证。 新课讲述: 一、气病辨证 简要介绍气病概念。 (一)气虚类证 1.气虚证 重点介绍含义、临床表现;简要介绍证候分析、辨证依据。 注意: (1)气虚证与阳虚证的关系。 (2)与脏腑气虚证的关系。 (3)气虚证可致的兼证。 2.气陷证 重点介绍含义、临床表现;简要介绍证候分析、辨证依据。 注意: (1)气陷证与气虚证的关系及鉴别。 (2)气陷证一般与中气下陷有关。 3.气不固证 简要介绍含义、临床表现及辨证依据。 注意:

(1)气不固证与气虚证的关系及鉴别。 (2)气不固证多与肺、脾、肾气虚有关。 4.气脱证 简要介绍含义、临床表现及辨证依据。 注意: (1)气脱证与气虚证、气不固证、亡阳证的关系及鉴别。 (2)气脱证为五脏功能俱衰,属危重证。 第二学时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气虚证类证候,现介绍气滞类证候。 新课讲述 (二)气滞类证 1.气滞证 重点介绍气滞证的含义、临床表现;简要介绍证候分析、辨证要点。 注意: (1)气滞证多见于肝、胃、肠,与情志、寒凝、病邪阻滞、气虚有关,故其部位及增减诱因不同。 (2)兼证:气滞日久,可化火,致瘀、生痰、生湿或气逆、气闭等。 2.气逆证 重点介绍含义、临床表现;简要介绍证候分析、辨证要点。 注意: (1)气逆证多见于肝、胃、肺三脏,病因各异。 (2)气逆证虽多与气滞证有关,但亦有因虚而致者。 3.气闭证 简要介绍含义、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注意:本证多由精神刺激或邪气突然闭阻引起,症状具有突发,势急之神昏,或绞痛或二便闭塞的特点。 小结: 本次课介绍了各种气病证候的含义、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重点是气虚证、气陷证、气滞证、气逆证,这些都是一般性证候。通过学习,可为脏腑辨证打下基础。 思考题: 1.何谓气虚证、气陷证?各证临床表现如何? 2.试述气虚证、气陷证,气虚证与阳虚证的关系及鉴别。 3.何谓气逆证?常见哪些脏腑?临床表现如何? 4.何谓气滞证?其辨证特点是什么?

第八版诊断学之症状学(发热)

第八版诊断学之症状学(发热) 第一节发热 发热(fever)是指机体在致热源(pyrogen)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左右,正常体温在不同个体之间略有差异,且常受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稍有波动。在24小时内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体温也可略升高,但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1℃。妇女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略高于正常。老年人因代谢率偏低,体温相对低于青壮年。另外,在高温环境下体温也可稍升高。 【发生机制】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则出现发热。 1.致热源性发热致热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1)外源性致热源(exogenous pyrogen):外源性致热源的种类甚多,包括:①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及细菌毒素等;②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③抗原抗体复合物;④某些类固醇物质,特别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代谢产物原胆烷醇酮(etiocholanolone);⑤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外源性致热源多为大分子物质,特别是细菌内毒素分子量非常大,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通过下述机制引起发热。 (2)内源性致热源(endogenous pyrogen):又称白细胞致热源(1eukocytic pyrogrn),如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一方面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setpoint),使调定点(温阈)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必须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并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缩(临床表现为寒战),使产热增多;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停止排汗,散热减少。这一综合调节作用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引起发热。 2.非致热源性发热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颅脑外伤、出血、炎症等。 (2)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3)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 【病因与分类】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而以前者多见。 1.感染性发热(infective fever)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均可出现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noninfective fever)主要有下列几类原因: ⑴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⑵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和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⑶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药物热、血清病、溶血反应等。 ⑷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痛风和重度脱水等。 ⑸血栓及栓塞疾病:如心肌梗死、肺梗死、脾梗死和肢体坏死,通常称为吸收热(atisorp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