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虚拟实验

北京邮电大学虚拟实验
北京邮电大学虚拟实验

《开放式虚拟实验教学系统》解决方案

近几年来,高校扩招给实验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传统的实验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从而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1、实验室建设费用高昂

传统的实验教学主要依赖费用高昂的实验设备,存在前期投入大、后期维护费用高,开展过程受时间、地点、人力、物力、财力等限制问题,致使实验教学无法有效开展,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2、教师指导难以到位

有限的教师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细致地指导大批的学生,教学目标难以达到。设计性和探究性试验更是难以开展。

3、教学目标难以落实

培养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目前学生主要根据实验指导书进行验证性实验,有些实验操作训练不足,创新能力难以提升。

针对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知识学习和实验动手操作相互分离,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等问题,我们提出了开放式虚拟实验教学系统的解决方案。

虚拟实验教学系统是一种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真实实验的计算机教学软件。它采用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上建立虚拟实验室环境,提供可操作的虚拟实验仪器,使学生在互联网上通过接近真实的人机交互界面完成实验,同时提供网络实验教学的一体化管理功能。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技术研究所虚拟实验技术研究室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下,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开发出配合教学并在网上开展的基于B/S架构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

系统平台模拟真实实验中所使用的实验器材和设备,提供与真实实验相似的实验环境并实现了网上开放式实验管理功能。用仿真软件组建的虚拟实验室,在实践教学中有益于拓宽实验渠道,有助于增加学生动手实践机会,是现有实验教学的有益补充。

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可以促进学生学用结合,实验的安排更加灵活方便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动手做实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实验室。虚拟实验可减少实验设备的维护强度,缓解当前实验设备不足、缩短与真实设备的操作距离。通过建立虚拟实验室,完全可以解决计算机、电工电子、通信等专业教学中相关的实验问题,完善现有实验教学体系。

目前已经开发完成的虚拟实验系列产品包括:

1、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教学系统

2、Linux操作系统虚拟实验教学系统

3、电路分析虚拟实验教学系统

4、模拟电路虚拟实验教学系统

5、数字电路虚拟实验教学系统

﹡应用案例﹡

我们已经为众多高校提供了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和支持服务,以专业的业务理解和优秀的产品方案赢得业界的一致好评。为高校合作伙伴的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做出了贡献。

虚拟实验在高校中的应用现状:

虚拟实验教师上课演示的多,学生实际操作的少;

虚拟实验中验证性实验多,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少;

虚拟实验的开发很多,但是实际在教学中应用的较少;

虚拟实验开发成果较多,但是被其他学校采用的很少;

虚拟实验以作业方式应用的多,单独开设实验课程的很少;

虚拟实验缺乏有效的教学管理、过程指导和效果评价;

虚拟实验的相关研究缺乏通用性,一些功能重复开发;

虚拟实验缺乏良好的可扩展性,大多不支持二次开发。

我们虚拟实验教学系统特点:

1、提供一整套完善的虚拟实验管理系统,可以和其他教学教务系统无缝集成;

2、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教学资源,方便学生学习;

3、针对实验过程中的难点重点系统提供智能指导,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实时指导;

4、提供实验结果自动批改功能,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5、虚拟实验系统把实验能力培养目标落实到课程,从课程落实到每个典型实验,并精心设计实验内容;

6、将知识学习和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合,形成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

7、虚拟仪器能够呈现真实设备无法体现的实验现象;

8、界面友好直观、所有的仿真器材操作贴近实际,真实感强;

9、可扩展性强,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添加实验器材及典型实验,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10、跨平台,支持Windows、Linux等多种操作系统;

虚拟实验教学环境框架图:

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可构建在校园网络上,是学校网络教学资源的一部分,属于教学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下面是虚拟实验教学系统的功能示意图:

虚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介绍﹡虚拟实验教学管理流程﹡

虚拟实验教学管理流程图

一、管理员

主要对系统用户账号和实验学生班级分组进行管理,并对参加实验教学的教师和学生的权限以及实验课程进行添加、修改或删除,还可对系统进行审计与维护等。

系统管理员登陆界面

1、用户管理

实验管理员根据教务部门的安排,对进入系统的用户(教师、学生和班级)账号进行添加、修改或删除。添加完毕,可通过实验用户列表查看用户的状态,还可对添加的用户账号进行查看、审核和修改。如下图所示:

2、课程管理

实验管理员对安排实验教学的实验课程,在系统中进行课程添加、修改或删除。如下图所示:

设置实验课学生班级

添加实验课程界面

二、教师

通过系统教师可进行新建典型实验、典型实验发布、安排实验、查看实验进度、批改实验报告、统计并发布实验成绩等教学管理。

1、典型实验库管理

教师根据实验教学大纲和要求,可从典型实验库导出相应的典型实验,也可建立新的典型实验内容并发布。如下图所示:

教师添加典型实验

2、安排实验

教师确定完实验名称和内容后,对参与实验教学的学生班级(分组)进行实验任务安排。如下图所示:

安排实验

3、查看实验进度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通过查看学生提交的实验列表,对学生的实验教学进

行检查和督促。如下图所示:

查看学生作业提交情况

4、批改实验结果和报告

实验时间截止后,系统对学生在线提交的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可进行两种

方式的批改:一是系统智能批改,二是教师手动批改。批改完毕后,系统记录并给出实验成绩和评语。如下图所示:

教师手工批改实验

系统智能批改实验

5、统计和发布实验成绩

教师对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全部批改完后,在系统中可发布实验成绩和评语,同时,对实验成绩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统计报教务部门存档。如下图所示:

统计以及查询学生的实验成绩

三、学生

查看实验任务,选择实验名称和内容并进行自主实验,还可自己设计和搭建新的实验科目。在实验过程中,遇有问题和困难,可选择系统的帮助或教师的指导。完成实验后,填写实验报告并在线进行提交,同时,对实验结果进行保存。在教师批改发布后,查询自己的实验成绩和评语。

1、查看实验任务

学生登陆系统首先查看教师布置的实验任务表,明确自己的实验任务。如下图所示:

学生登陆后的实验任务

2、开始实验

明确实验任务后,按照教师提出的实验要求,进入虚拟实验平台,进行完全自主的实验操作。也可不受此限制,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自己设计并搭建新的实验科目。如下图所示:

学生在实验平台进行自主实验

3、在线提交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任务完成后,保存实验结果,填写实验报告并在线进行提交。如下图所示:

学生在线提交实验结果后

4、查看实验成绩和评语

教师对实验报告批改完成并发布后,学生可查看自己的实验成绩和教师给出的评语。如下图所示:

学生查看自己的实验成绩

5、复习实验

实验截至以后,为了强化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对原来已经做过的实验进行反复练习,但是已经不能对其试验结果进行修改,如下图所示:

学生复习实验

6、实验教学光盘

虚拟实验教学光盘图

实验教学光盘又称为智能客户端,主要是向学生提供实验课程教学中常用的学习资源,资源内容都是从课程资源库中优选而来,其目的是便于学生的离线学习,既可以节省学生的上网费用,还能缓解学校教学服务器和租用网络带宽的压力。

教学光盘的资源可从教学网站上动态更新。学生借助教学光盘,在网络故障和不便于使用网络时,完成实验操作和学习。教学光盘可实现作业和实验更新,离线完成的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均可通过网络进行上传提交。

教学光盘虚拟实验列表

系统性能和运行环境:

单台普通服务器支持5000个注册用户使用或300个并发用户,经过反复测试后使用系统运行稳定,完全能满足实验教学需要。

服务器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2000/NT Linux/Unix

Web服务器:Tomcat5.5, jdk 1.5

数据库:

Derby(内嵌)

客户端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NT/XP/2000 Linux/Unix等

虚拟实验课程介绍

(一)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平台界面

本实验是针对大学专科、本科《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通信网》课程配套开发的虚拟实验。1、实验平台提供四大类40种实验器材模型:

(1)计算机:Windows PC

(2)路由器: 2500系列(7种)、2600系列(4种)、800系列(6种)、1000系列(3种)、3600系列(2种)、1600系列(5种)、1700系列(6种)、4500系列(1种);

(3)交换机: 2950、3550、1900交换机;

(4)集线器:8口集线器、12口集线器

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设备

虚拟设备

路由器字符操作界面

2、课程实验平台提供了3大类25个实验:

(1)Windows网络类实验(5个):◆Windows网卡配置;◆Windows WEB 服务器配置;◆Windows FTP服务器配置;◆Windows DNS服务器配置;◆Windows DHCP服务器配置。

(2)路由器配置操作类实验(13个):◆路由器基本配置;◆路由器IP 地址配置;◆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路由器默认路由配置;◆路由器配置信息Copy命令;◆路由器ARP操作;◆路由器RIP路由配置Ⅰ;◆路由器RIP

北邮网络学院大学英语2阶段作业3

一、阅读理解(共1道小题,共25.0分) 1. A pretty, well―dressed young lady stopped a taxi in a big square, and a said to the driver, "Do you see that young man at the other side of the square?" "Yes," said the taxi driver. The young man was standing outside a restaurant and looking impatiently (不耐烦地) at his watch every few seconds. "Take me over there," said the young lady. There were a lot of cars and buses in the square, so the taxi driver asked, "Are you afraid to cross the street?" "Oh, no!" said the young lady. "But I promised that I would meet the young man for lunch at one o' clock, and it is now a quarter to two. If I arrive in a taxi, it will at least seem as if I had tried not to be late." 1.How did the young woman get to the square? A.She arrived in a taxi. B.She drove there in a car. C.She got there by bus. D.The story doesn't tell us. 2.Why did the lady stop the taxi? A.Because she didn't want to be late for her appointment (约会). B.Because she wanted to get out of the taxi. C.Because she wanted to go to the restaurant in it. D.Because she was afraid of walking across the street. 3.The young man at the other side of the square_______. A.had probably been waiting for a long time B.had some problem with his watch C.was probably a waiter of the restaurant D.was someone the young lady didn't want to see 4.The young lady was_______. A.clever at making excuse B.not late at all C.45 minutes earlier D.15 minutes late 5.Had she tried not to be late? A.Yes, she had tried her best. B.No, she was just pretending that she had tried. C.Yes, she had tried but she was still late. D.No, she thought being late was better than being early.

北京邮电大学大学物理实验习题1

大学物理实验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总分42分,每空1分) 1. 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由 和 共同决定。 2. 50分度的游标卡尺,其仪器误差为 。 3. 量程为10mA 电流表,其等级为,当读数为6. 5mA 时,它的最大误差为 。 4. 不确定度 表示 。 5. = 。 6. 在分光计实验中,望远镜的调节用的是 法。 7. S 是表示多次测量中每次测量值的 程度,它随测量次数n 的增加变化很 ,N S 表示 偏离真值的多少,它随测量次数n 的增加变化很 。 8. 在杨氏模量实验中,若望远镜的叉丝不清楚,应调节望远镜 的焦距,若观察到的标尺像不清楚则应调节望远镜 的焦距。钢丝的伸长量用 法来测定。 9. 计算标准偏差我们用 法,其计算公式为 。 10.表示测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是 ,它属于 误差,用 误差(偏差)来描述它比较合适。 11.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长度,刚好为15mm,应记为 mm 。 12.根据获得测量结果的不同方法,测量可分为 测量和 测量;根据测量的条件不同,可分为 测量和 测量。 13.电势差计实验中,热电偶的电动势与温差的关系为 关系,可用 法、 法和 法来求得经验方程。 14.×50÷= 。 15.÷= 。 16.2252= 。 17.用分光仪测得一角度为300,分光仪的最小分度为1,,测量的结果 为 。 18.对于连续读数的仪器,如米尺、螺旋测微计等,就以 作为仪器误差。 19.分光计测角度时由于度盘偏心引起的测量角度误差按正弦规律变化,这是 误差。 20.在示波器内部,同步、扫描系统的功能是获得 电压信号,这种电压信号加在 偏转板上,可使光点匀速地沿X 方向从左向右作周期性运动。 21.系统误差有 的特点,偶然误差有 的特点。 22.在测量结果的数字表示中,由若干位可靠数字加上 位可疑数字,便组成了有效数字。 23.在进行十进制单位换算时,有效数字的位数 。 24.静电场模拟实验应用了 法,它利用了静电场和 的相似性。 二、单项和多项选择题(总分30分,每题3分)

北邮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实验七无线信号场强特性

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报告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2011211204 执笔人: 学号:2011210986 组员:

实验目的 1. 掌握在移动环境下阴影衰落的概念以及正确的测试方法; 2. 研究校园内各种不同环境下阴影衰落的分布规律; 3. 掌握在室内环境下场强的正确测量方法,理解建筑物穿透损耗的概念; 4. 通过实地测量,分析建筑物穿透损耗随频率的变化关系; 5. 研究建筑物穿透损耗与建筑材料的关系。 实验原理 1. 电磁波的传播方式 无线通信系统是由发射机、发射天线、无线信道、接收机、接收天线所组成。对于接受者,只有处在发射信号的覆盖区内,才能保证接收机正常接受信号,此时,电波场强大于等 于接收机的灵敏度。因此基站的覆盖区的大小,是无线工程师所关心的。决定覆盖区的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发射功率,馈线及接头损耗,天线增益,天线架设高度,路径损耗,衰落,接收机高度,人体效应,接收机灵敏度,建筑物的穿透损耗,同播,同频干扰等。 电磁场在空间中的传输方式主要有反射、绕射、散射三种模式。当电磁波传播遇到比波长大 很多的物体时,发生反射。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无线路径被尖锐物体阻挡时发生绕射。当 电波传播空间中存在物理尺寸小于电波波长的物体、且这些物体的分布较密集时,产生散射。散射波产生于粗糙表面,如小物体或其它不规则物体、树叶、街道、标志、灯柱。 2. 尺度路径损耗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路径损耗是影响通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尺度平均路径损耗: 用于测量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信号的平均衰落,即定义为有效发射功率和平均接受功率之间 的(dB)差值,根据理论和测试的传播模型,无论室内或室外信道,平均接受信号功 率随距离对数衰减,这种模型已被广泛的使用。对任意的传播距离,大尺度平均路径损耗 表示为: PL d dB PL dO 10nlog d/d0 即平均接收功率为: Pr d dBm Pt dBm PL dO 10nlog d/dO Pr dO dBm 10nlog d /dO 其中,定义n为路径损耗指数,表明路径损耗随距离增长的速度,dO为近地参考距离, d为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距离。公式中的横杠表示给定值d的所有可能路径损耗的综合平均。坐标为对数-对数时,平均路径损耗或平均接收功率可以表示为斜率1OndB /1O倍程的 直线。n依赖于特定的传播环境,例如在自由空间,n为2;当有阻挡物时,n比2大。 决定路径损耗大小的首要因素是距离,此外,它与接受点的电波传播条件密切相关。为此,我们引进路径损耗中值的概念,中值是使实验数据中一半大于它而另一半小于它的一个数值 (对于正态分布中值就是均值)。 人们根据不同放入地形地貌条件,归纳总结出各种电波传播模型。下边介绍几种常用的 描述大尺度衰落的模型。常用的电波传播模型:

9、北邮电子电路模拟题及答案电子教案

9、北邮2017年电子电路模拟题及答案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电路(802)模拟试题 模拟部份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N型半导体中如果掺入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P型半导体。() (2)因为N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3)PN结在无光照、无外加电压时,结电流为零。() (4)处于放大状态的晶体管,集电极电流是多子漂移运动形成的。()(5)在正弦波振荡电路中,若电路结构和参数已经给定,并可以稳定的产生正弦振荡,则其振荡频率是唯一的。() 二:选择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对于放大电路,所谓开环是指。 A.无信号源 B.无反馈通路 C.无电源 D.无负载 而所谓闭环是指。 A.考虑信号源内阻 B.存在反馈通路 C.接入电源 D.接入负载 (2)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则说明引入的反馈是负反馈。 A.输入电阻增大 B.输出量增大 C.净输入量增大 D.净输入量减小 (3)直流负反馈是指。 A.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所引入的负反馈

B.只有放大直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 流 C.在直流通路中的负反馈 (4)交负反馈是指。 A.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所引入的负反馈 B.只有放大交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 C.在交流通路中的负反馈 (5)为了避免50Hz电网电压的干扰进入放大器,应选用滤波电路。(6)已知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0kHz~12kHz,为了防止干扰信号的混入,应选用滤波电路。 (7)为了获得输入电压中的低频信号,应选用滤波电路。 A带阻 B带通 C低通 (8)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的输入电流等于零,其原因是()。 A 同相端和反相端的输入电流相等而相位相反 B 运放的差模输入电阻接近无穷大 C 运放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接近无穷大 (9)在运算放大器电路中,引入深度负反馈的目的之一是使运放 ( )。 A 工作在线性区,降低稳定性 B 工作在非线性区,提高稳定性 C 工作在线性区,提高稳定性

北邮第三次阶段作业大学英语2

1. People have been talking about health for a long time because people know the importance of it.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health also becomes deeper with the progres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Recently the term "health" has come to have a wider meaning than it used to. It no longer means just the absence of illness. Today, health means the well-being of your body, your mind and your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people. This new concept of health is closely related to another term----quality of life. Quality of life is the degree of overall satisfaction that a person gets from life. Why has the emphasis of health shifted from the absence of disease to a broader focus on the quality of a person's life?One reason for this has to do with the length and conditions of life that people can now expect. Medical advances have made it possible for people today to live longer, healthier lives. Imagine for a moment that you were born in the year 1900. You could have expected on average to live until about the age of 47. In contrast, if you were born in the year 1999, you could expect to live to the age of 75. 2. 1. ______leads to people's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health. 2. https://www.360docs.net/doc/5213690125.html,mon knowledge 2.Progres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3.Better conditions of living 4.Quality of life 3.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o people of today, health means______. 4. 1.absence of illness 2. a long life 3.good conditions of living 4.overall satisfaction with life

物理实验习题3

模拟试题II 一、填空题: 1.物理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____科学,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 都必须以严格的为基础。并受到____的检验。 2.测量的四要素是______、____、____和____。 3.误差按性质可分为____ 和____误差。 4.表示重复测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是____度,它属于____误差,用____误差 (偏差)来描述它比较合适。 5.指出下列各数的有效数字的位数. () 0.05cm 是____,(2) mm 310321.4-?是____位,( 3)周长R π2=中的2是____,( 4)kg )012.0842.3(±中的kg 842.3是____位。 6.计算 =?+01.0647.9326.000.100____ ,其中00.100=____, 0.326+9.647=____,=+647.9326.000.100____。 7.分光仪的四大组成部分县____、____、____和____。 8.在牛顿环实验的调节过程中,若发现视场中半明半暗,应调节____,若 发现视场非常明亮。但却调节不出于涉环,其原因是____,若干涉环不够清晰应 调节____ 。 9.试举出米尺(类)外的三种测量长度的仪器(具) :l )____( 2)____ ( 3)____ 10.在落球法测液体的粘度系数中,要测小球的运动过度,这个速度应是 小球作____运动的速度;如果实验时。液体中有气泡,可能使这个速度____,从 而使η值的测量值____。 二、选择题: 1、选出下列说法的正确者(). A .可用仪器最小分度或是最小分度的一半作为该仪器的一次测量的误 差; B .可以用仪器精度等级估算该仪器一次测量的误差; C .只要知道仪器的最小分度值,就可以大致确定仪器误差的数量级; D .以上三种说法都正确. 2.测量一约为1.5伏特的电压时要求其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5%,则应 选用下列哪一种规格的伏特表()。 A . 0.5级,量程为 5伏; B . 1.0级, 量程为 2伏; C .2.5 级,量程为1.5伏, D .0.5级,量程为3伏。 3.在示波器实验中,用李萨如图形校正低频发生器的频率。如果Y 轴输入 一个50赫的信号,低频信号发生器的信号从X 轴输入,经调整后得到图形如∞, 那么,低频信号发生器这时的频率应当是()赫兹。 A .25; B .50; C .75: D .100。 4.在牛顿环实验中,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图形是其原因是() A .凸透镜内有气泡; B .平板玻璃有凸起之处; C .平板玻璃内有气泡; D .平板玻璃有凹处。

北邮微波实验报告整理版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微波实验报告 班级:20112111xx 姓名:xxx 学号:20112103xx 指导老师:徐林娟 2014年6月

目录 实验二分支线匹配器 (1) 实验目的 (1) 实验原理 (1) 实验内容 (1) 实验步骤 (1) 单支节 (2) 双支节 (7) 实验三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变换器 (12) 实验目的 (12) 实验原理 (12) 实验内容 (13) 实验步骤 (13) 纯电阻负载 (14) 复数负载 (19) 实验四功分器 (23) 实验目的 (23) 实验原理 (23) 实验内容 (24) 实验步骤 (24) 公分比为1.5 (25) 公分比为1(等功分器) (29) 心得体会 (32)

201121111x 班-xx 号-xx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二 分支线匹配器 实验目的 1.熟悉支节匹配器的匹配原理 2.了解微带线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3.掌握Smith 图解法设计微带线匹配网络 实验原理 支节匹配器是在主传输线上并联适当的电纳(或者串联适当的电抗),用附加的反射来抵消主传输线上原来的反射波,以达到匹配的目的。 单支节匹配器,调谐时主要有两个可调参量:距离d 和由并联开路或短路短截线提供的电纳。匹配的基本思想是选择d ,使其在距离负载d 处向主线看去的导纳Y 是Y0+jB 形式。然后,此短截线的电纳选择为-jB ,根据该电纳值确定分支短截线的长度,这样就达到匹配条件。 双支节匹配器,通过增加一个支节,改进了单支节匹配器需要调节支节位置的不足,只需调节两个分支线长度,就能够达到匹配(但是双支节匹配不是对任意负载阻抗都能匹配的,即存在一个不能得到匹配的禁区)。 微带线是有介质εr (εr >1)和空气混合填充,基片上方是空气,导体带条和接地板之间是介质εr ,可以近似等效为均匀介质填充的传输线,等效介质电常数为 εe ,介于1和εr 之间,依赖于基片厚度H 和导体宽度W 。而微带线的特性阻抗与其等效介质电常数为εe 、基片厚度H 和导体宽度W 有关。 实验内容 已知:输入阻抗Z 75in ,负载阻抗Z (6435)l j ,特性阻抗0Z 75 ,介质基片 2.55r ,1H mm 。 假定负载在2GHz 时实现匹配,利用图解法设计微带线单支节和双支节匹配网络,假设双支节网络分支线与负载的距离114d ,两分支线之间的距离为21 8 d 。画出几种可能的电路图并且比较输入端反射系数幅度从1.8GHz 至2.2GHz 的变化。 实验步骤 1.根据已知计算出各参量,确定项目频率。 2.将归一化阻抗和负载阻抗所在位置分别标在Smith 圆上。 3.设计单枝节匹配网络,在图上确定分支线与负载的距离以及分支线的长度,根据给定的介质基片、特性阻抗和频率用TXLINE 计算微带线物理长度和宽度。此处应该注意电长度和实际长度的联系。 4.画出原理图,在用微带线画出基本的原理图时,注意还要把衬底添加到图中,将各部分的参数填入。注意微带 分支线处的不均匀性所引起的影响,选择适当的模型。 5.负载阻抗选择电阻和电感串联的形式,连接各端口,完成原理图,并且将项目的频率改为1.8—2.2GHz 。 6.添加矩形图,添加测量,点击分析,测量输入端的反射系数幅值。 7.同理设计双枝节匹配网络,重复上面的步骤。

10、北邮2017年电子电路冲刺题及答案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电路(802)模拟试题 模拟部份 一、填空题(共15分,每空0.5分) 1.电子技术分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大部分,其中研究在平滑、连续变化的电 压或电流信号下工作的电子电路及其技术,称为【1】电子技术。 2.PN 结反向偏置时,PN 结的内电场【2】。PN 具有【3】特性。 3.硅二极管导通后,其管压降是恒定的,且不随电流而改变,典型值为【4】伏;其门坎电压V th 约为【5】伏。 4.为了保证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要求: ①发射结【6】偏置,集电结【7】偏置。 ②对于NPN型三极管,应使VBC 【8】。 5.放大器级间耦合方式主要有阻容(RC )耦合、直接耦合和【9】耦合三大类。 6.在三极管组成的三种不同组态的放大电路中,共射和共基组态有电压放大作用,【10】组态有电流放大作用,【11】组态有倒相作用;【12】组态带负载能力强,【13】组态向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小,【14】组态的频率响应好。 7.场效应管是【15】器件,只依靠【16】导电。 8.石英晶体振荡器是【17】的特殊形式,因而振荡频率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9.将交流电变换成脉动直流电的电路称为整流电路;半波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平均值等于输入的交流电压(即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的【18】倍;全波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平均值等于输入的交流电压(即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的【19】倍。 10.差动放大电路中的长尾电阻Re 或恒流管的作用是引人一个【20】反馈。(1分) 11.为了分别达到下列要求,应引人何种类型的反馈: ①降低电路对信号源索取的电流:【21】。 ②当环境温度变化或换用不同值的三极管时,要求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保持稳定:【22】。 ③稳定输出电流:【23】。 12.在构成电压比较器时集成运放工作在开环或【24】状态。 13.某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开环放大倍数A=100000,反馈系数F=0.01,则闭环放大倍数 【25】。 14.差分式放大电路能放大直流和交流信号,它对【26】具有放大能力,它对【27】具有抑 制能力。 15.乙类功放的主要优点是【28】,但出现交越失真,克服交越失真的方法是【29】。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 )构成P 型半导体。 β≈

北邮考研复试班-北京邮电大学物理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北邮考研复试班-北京邮电大学物理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北京邮电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首批进行“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2017年,“信息网络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和“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安全学科群”两个学科群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学校始终肩负“传邮万里国脉所系”的家国情怀。自1955年建校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全日制教育已经形成了信息背景浓郁、专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的办学格局。学校现设有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软件学院、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现代邮政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光电信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民族教育学院、体育部等18个教学单位,以及网络技术、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感知技术与产业3个研究院,可信网络通信2011协同创新中心,并设有研究生院。目前,学科专业已经涵盖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哲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涉及22个一级学科。学校电子与通信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其中电子与通信工程取得了A+的优异成绩。 专业介绍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它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

微波仿真实验报告(北邮)

北京邮电大学 微波仿真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微波仿真实验

姓名:刘梦颉 班级:2011211203 学号:2011210960 班内序号:11 日期:2012年12月20日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支节匹配的匹配原理。 2、了解微带线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3、掌握Smith图解法设计微带线匹配网络。 4、掌握ADS,通过SmithChart和Momentum设计电路并仿真出结果。 二、实验要求 1、使用软件:ADS 2、实验通用参数: FR4基片:介电常数为4.4,厚度为1.6mm,损耗角正切为0.02 特性阻抗:50欧姆 3、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仿真,每题截取1~3张截图。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 第一、二次实验 实验一: 1、实验内容 Linecal的使用(工作频率1GHz) a)计算FR4基片的50欧姆微带线的宽度 b)计算FR4基片的50欧姆共面波导(CPW)的横截面尺寸(中心信号线 宽度与接地板之间的距离) 2、相关截图 (a)根据实验要求设置相应参数

(b)根据实验要求设置相应参数 实验二 1、实验内容 了解ADS Schematic的使用和设置2、相关截图:

打开ADS软件,新建工程,新建Schematic窗口。 在Schematic中的tools中打开lineCalc,可以计算微带线的参数。 3、实验分析 通过在不同的库中可以找到想要的器件,比如理想传输线和微带线器件。在完成电路图后需要先保存电路图,然后仿真。在仿真弹出的图形窗口中,可以绘制Smith图和S参数曲线图。

实验三 1、实验内容 分别用理想传输线和微带传输线在FR4基片上,仿真一段特性阻抗为50欧姆四分之波长开路线的性能参数,工作频率为1GHz。观察Smith圆图变化。 2、相关截图 (1)理想传输线

电子电路测量实验(北邮)

北京邮电大学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 实验报告 课题名称:函数信号发生器 院系:电子工程学院

摘要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使用集成运算放大器设计一个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发生器。其中,由施密特触发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方波,再经积分运算电路产生三角波。最后,经过差分放大器,利用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将三角波变换为正弦波。并要求波形达到一定的幅值、频率等要求。 关键词 函数信号发生器方波三角波正弦波集成运放 正文 一、设计任务要求 1基本要求 (1)信号输出频率在1~10kHz范围内连续可调,无明显失真。 (2)方波信号输出电压U opp=12V(误差≤20%),上升、下降沿小于10us,占空比范围为30%~70%。 (3)三角波信号输出电压U opp=8V(误差≤20%)。 (4)正弦波信号输出电压U opp≥1V 2提高要求 (1)将输出方波改为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占空比可挑范围为30%‐70%;

(2)三种波形的输出峰峰值U opp均可在1V-10V 范围内连续可调。 3+ 二、实验原理及设计过程 1总体思路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构成方法多样。本实验来看,可以先产生方波,由方波积分得到三角波,在由三角波经过整形得到正弦波;也可以先产生正弦波,将正弦波进行整形得到方波,在通过积分器产生三角波。在器件使用上,可以是分立元件电路,也可以采用集成电路。 根据提供的器材和资料,选择设计由集成运算放大器和晶体管放大器构成的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发生电路(如下图二)。 2原理结构框图 三、Multisim仿真过程及波形输出 1元器件选择

(1)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 (最终电路见附录) ●芯片选择:对比uA741CP与LM318N的相关参数。选择转换速度较快 的LM318N作为矩形波发生电路的芯片,uA741CP作为三角波发生电路的芯片。 ●稳压管选择:根据方波U opp =12V,方波幅度限制在-(U Z+U D)~+(U Z+U D), 故选择稳压值为U Z =6V的稳压管。查阅资料,在Multisim中选择 1N4734A单稳压管,放置为稳压对管。 ●电阻电容选择: 根据方波和三角波输出峰峰值的要求(12V、8V),R f和R1的取值应 满足R f:R1=3:2。为使电路易起振,在这里取R f=30kΩ,R1=20kΩ。 根据直流平衡电阻的计算原理,得R3=(30||20)kΩ=12kΩ。 根据方波输出幅度选择限流电阻R o=2kΩ。 同时在三角波电路中,由公式R2C=αR f /4f R1 计算得R2=5kΩ,C=0.01 μF。 根据直流平衡电阻的计算方法,得R4=R2 =5kΩ。 为达到频率的可调范围,选择R p1=100kΩ的滑动变阻器。

北邮大学英语2答案【精选】word版本

北邮大学英语2答案 【精选】

一、完形填空(共1道小题,共50.0分) 1.(错误) I first saw the baby panda when she was only 10 days old. She looked like a white mouse. We ____1___her Xi Wang. It means “hope”. When Xi Wang was born, she weighed____2___100 grams. Xi Wang drank her mothe r’s milk for as much as 14 hours a day. When she was six months old, she started to eat bamboo shoots (嫩芽) and ____3____. Eight months later, she was not a small baby any more. She grew into a____4___young panda and weighed 35 kilos. When Xi Wang was 20 months old, she had to look after herself _____5___ her mother had another baby. ____6_____, it is very difficult for pandas to live in the wild. Here are some of the _____7____that pandas like Xi Wang may have in the future. If hunters catch a panda, they will kill it for its fur. If farmers____8____trees and forests, pandas will have no place to live in. When mothers leave baby pandas alone, people will often take them away. People think that the baby pandas need ____9_____. If pandas are in danger,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protect them. If we do____10_____, soon there will be no more pandas in the world!?? a. A.made B.called C.told D.kept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 案: B b. A.quite

微波仿真实验报告(北邮)

北京邮电大学 微波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微波仿真实验 姓名:刘梦颉 班级:2011211203 学号:2011210960 班内序号:11 日期:2012年12月20日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支节匹配的匹配原理。 2、了解微带线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3、掌握Smith图解法设计微带线匹配网络。 4、掌握ADS,通过SmithChart和Momentum设计电路并仿真出结果。 二、实验要求 1、使用软件:ADS 2、实验通用参数: FR4基片:介电常数为4.4,厚度为1.6mm,损耗角正切为0.02 特性阻抗:50欧姆 3、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仿真,每题截取1~3张截图。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

第一、二次实验 实验一: 1、实验内容 Linecal的使用(工作频率1GHz) a)计算FR4基片的50欧姆微带线的宽度 b)计算FR4基片的50欧姆共面波导(CPW)的横截面尺寸(中心信号线宽 度与接地板之间的距离) 2、相关截图 (a)根据实验要求设置相应参数 (b)根据实验要求设置相应参数

实验二 1、实验内容 了解ADS Schematic的使用和设置 2、相关截图: 打开ADS软件,新建工程,新建Schematic窗口。 在Schematic中的tools中打开lineCalc,可以计算微带线的参数。

3、实验分析 通过在不同的库中可以找到想要的器件,比如理想传输线和微带线器件。在完成电路图后需要先保存电路图,然后仿真。在仿真弹出的图形窗口中,可以绘制Smith图和S参数曲线图。 实验三 1、实验内容 分别用理想传输线和微带传输线在FR4基片上,仿真一段特性阻抗为50欧姆四分之波长开路线的性能参数,工作频率为1GHz。观察Smith圆图变化。 2、相关截图 (1)理想传输线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电路》真题2009年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电路》真题2009年 (总分:61.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选择题{{/B}}(总题数:18,分数:40.00) 1.(473)10的BCD码是______。 ? A.010********* ? B.111011010 ? C.110001110011 ? D.010********* (分数:2.00) A. √ B. C. D. 解析: 2.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的作用是______。 ? A.复位 ? B.使输出状态取决于输入控制信号 ? C.置位 ? D.改变输出状态 (分数:2.00) A. B. √ C. D. 解析: 3.一个8位移位寄存器的移位脉冲的频率是1MHz,将8位二进制数并行地移入这个移位寄存器需要______。 ? A.经过8个触发器的传输延迟时间 ? B.8μs ? C.经过1个触发器的传输延迟时间 ? D.1μs (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 4.在时序电路的状态转换表中,若状态数N=3,则状态变量数最少为______。

? A.16 ? B.4 ? C.8 ? D.2 (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 5.已知,其中+ABCD=0,化简后的逻辑函数为______。A. B. C. D (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 6.如图所示正脉冲的脉冲宽度、脉冲重复频率、脉冲占空比为______。 ? A.t p、1/T、t p/T ? B.t p、1/T、t p/(T-t p) ? C.t p、1/T、(T-t p)/r ? D.t p、T、t p/(T-t p) (分数:2.00) A. √ B. C. D. 解析: 7.若用万用表测试图所示晶体管开关电路,当晶体管截止时,测得的基极和集电极电位应是______。 ? A.u BE=0.6V,u CE=1.5V ? B.u BE=0V,u cE=2.5V ? C.u BE=0.7V,u CE=0.3V ? D.u BE≤0V,u CE=3.2V (分数:2.00) A. B. √

北邮大学英语2阶段作业2

A . anyone else B . anything C . some of the things D . anything else A . more larger, all B . much larger, that C . very larger, both D . larger, those

A . flooded B . were flooded C . was flooded D . flood √4. A . being B . C . having D . having A . happened to see B . was happened to see C . happened to be seen D . was happened to be seen

A . rather B . enough C . quite a D . fairly A . the much best B . much the most best C . the very best D . very the best A . will put off

B . will be put off C . will be put D . has put off A . When B . What time C . How often D . How long A . take good care of B . has taken good care of C . took good care of D . are taken good care of

北邮微波工程基础ADS仿真实验报告

微波工程基础仿真 实验报告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2012211xxx 学号:201221xxxx 姓名:xxxx 班内序号:xx

一、实验题目 实验一 1.了解ADS Schematic的使用和设置 2.在Schematic里,分别仿真理想电容20pF和理想电感5nH,仿真频率为(1Hz-100GHz),观察仿真结果,并分析原因。 3.Linecalc的使用 a)计算中心频率1GHz时,FR4基片的50Ω微带线的宽度 b)计算中心频率1GHz时,FR4基片的50Ω共面波导(CPW)的横截面 尺寸(中心信号线宽度与接地板之间的距离) 4.基于FR4基板,仿真一段特性阻抗为50Ω四分之一波长开路CPW线的性能参数,中心工作频率为1GHz。仿真频段(500MHz-3GHz),观察Smith 圆图变化,分析原因。 5.基于FR4基板,仿真一段特性阻抗为50Ω四分之一波长短路CPW线的性能参数,中心工作频率为1GHz。仿真频段(500MHz-3GHz),观察Smith 圆图变化,分别求出500MHz和2GHz的输入阻抗,分析变化原因。6.分别用理想传输线和在FR4基片上的微带传输线,仿真一段特性阻抗为50Ω四分之一波长开路线的性能参数,工作频率为1GHz。仿真频段(500MHz-3GHz),观察Smith圆图变化,分别求出500MHz和2GHz的输入阻抗,分析变化原因。扩展仿真频率(500MHz-50GHz),分析曲线变

化原因。 7.分别用理想传输线和在FR4基片上的微带传输线,仿真一段特性阻抗为50Ω四分之一波长短路线的性能参数,工作频率为1GHz。仿真频段(500MHz-3GHz),观察Smith圆图变化,分别求出500MHz和2GHz的输入阻抗,分析变化原因。扩展仿真频率(500MHz-50GHz),分析曲线变化原因。 8.分别用理想传输线和在FR4基片上的微带传输线,仿真一段特性阻抗为50Ω二分之一波长开路线的性能参数,工作频率为1GHz。仿真频段(500MHz-3GHz),观察Smith圆图变化,分别求出500MHz和2GHz的输入阻抗,分析变化原因。扩展仿真频率(500MHz-50GHz),分析曲线变化原因。 9.分别用理想传输线和在FR4基片上的微带传输线,仿真一段特性阻抗为50Ω二分之一波长短路线的性能参数,工作频率为1GHz。仿真频段(500MHz-3GHz),观察Smith圆图变化,分别求出500MHz和2GHz的输入阻抗,分析变化原因。扩展仿真频率(500MHz-50GHz),分析曲线变化原因。 实验二 10.用一段理想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变换器匹配10欧姆到50欧姆,仿真S参数,给出-20dB带宽特性,工作频率为1GHz。 11.用一段FR4基片上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变换器匹配10欧姆到50欧姆,仿真S参数,给出-20dB带宽特性,工作频率为1GHz,比较分析题1和题2的结果。

北邮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天线部分实验一

北邮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天线部分实验一最新

————————————————————————————————作者:————————————————————————————————日期: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电磁场与微波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网络分析仪测量振子天线输入阻抗 班级:2011211106 姓名:吴淳 学号:2011210180 日期:2014年3月

实验一网络分析仪测量阵子天线 输入阻抗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网络分析仪校正方法; 2. 学习网络分析仪测量振子天线输入阻抗的方法; 3. 研究振子天线输入阻抗随阵子电径变化的情况。 注:重点观察谐振点与天线电径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当双振子天线的一端变为一个无穷大导电平面后,就形成了单振子天线。实际上当导电平面的径向距离大到0.2~0.3λ,就可以近似认为是无穷大导电平面。这时可以采用镜像法来分析。天线臂与其镜像构成一对称振子,则它在上半平面辐射场与自由空间对称振子的辐射场射相同。 图1 实验原理图

由于使用坡印亭矢量法积分求其辐射功率只需对球面上半部分积分,故其辐射功率为等臂长等电流分布的对称振子的一半,其辐射电阻也为对称振子的一 半。当h<<λ时,可认为R≈40 。由于天线到地面的单位长度电容比到对称振子另一个臂的单位长度电容大一倍,则天线的平均特征阻抗也为等臂长对称振子天线的一半,为=60[ln(2h/a)-1]。 三、实验步骤: 1. 设置仪表为频域模式的回损连接模式后,校正网络分析仪; 2. 设置参数并加载被测天线,开始测量输入阻抗; 3. 调整测试频率寻找天线的两个谐振点并记录相应阻抗数据; 4. 更换不同的电径(对应1mm, 3mm, 9mm)的天线,分析两个谐振点的阻抗 变化情况; 5. 设置参数如下: BF=600MHz,△F=25MHz,EF=2600MHz,n=81. 6. 记录数据:在smith圆图上的输入阻抗曲线上,曲线的左端输入阻抗虚部 为0的点为二分之一波长谐振点,曲线的右端输入阻抗虚部为0的点为四分之一波长谐振点。记录1mm,3mm,9mm天线的半波长和四分之一波长的谐振点。 四、实验数据: 1. 直径=1mm时: 第一谐振点处频率约为(取最接近点)F=1250MHz,电阻R=41.88ohm, SWR=1.193, RL=-20.0dB。 第二谐振点处频率约为(取最接近点)F=2450MHz,电阻R=626.8ohm, SWR=12.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