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立项报告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立项报告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立项报告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

立项报告

目录

第1章项目建设背景..................................................................................................... - 4 -

1.1智慧旅游的提出及发展现状 (4)

1.1.1智慧旅游的定义 ............................................................................................................ - 4 -

1.1.2智慧旅游的特点 ............................................................................................................ - 5 -

1.1.3国外发展现状及借鉴意义 ............................................................................................ - 7 -

1.1.4国内旅游行业的所面临的挑战 .................................................................................... - 7 -

1.2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背景 (9)

1.2.1政策铺垫 ........................................................................................................................ - 9 -

1.2.2产业背景 ...................................................................................................................... - 10 -

1.2.3技术背景 ...................................................................................................................... - 10 -

1.3项目建设意义 (13)

第2章项目需求分析................................................................................................... - 14 -

2.1平台目的意义及所涵盖服务及用户分类与角色分析 (14)

2.1.1政府旅游行业主管部门 .............................................................................................. - 14 -

2.1.2景区(点)运行管理机构 .......................................................................................... - 15 -

2.1.3旅游从业机构(包含各个业态) .............................................................................. - 15 -

2.1.4游客及个人用户 .......................................................................................................... - 16 -

2.2业务需求 (17)

2.2.1旅游资源整合与一站式资讯服务 .............................................................................. - 18 -

2.2.2景区门票与客流管理 .................................................................................................. - 18 -

2.2.3旅游品质监测与应急指挥 .......................................................................................... - 19 -

2.2.4全球范围的旅游形象推广 .......................................................................................... - 20 -

2.2.5旅游大数据集成平台 .................................................................................................. - 21 -

2.2.6智慧景区建设 .............................................................................................................. - 23 -

2.2.7智慧旅游智能终端应用 .............................................................................................. - 23 -

2.2.8基础设施云平台需求 .................................................................................................. - 24 -

2.2.9软件支撑平台 .............................................................................................................. - 24 -2.3智慧旅游服务的渠道特点.. (24)

2.4建设原则 (24)

2.4.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 - 24 -

2.4.2高可用性原则 .............................................................................................................. - 25 -

2.4.3可扩展性原则 .............................................................................................................. - 25 -

2.4.4先进性原则 .................................................................................................................. - 26 -

2.4.5可靠性(容错性)原则 .............................................................................................. - 26 -

2.4.6安全性原则 .................................................................................................................. - 26 -

2.4.7可维护性原则 .............................................................................................................. - 27 -

2.4.8创新机制、持续发展 .................................................................................................. - 29 -

第1章项目建设背景

1.1智慧旅游的提出及发展现状

智慧旅游来源于“智慧地球( Smarter Planet) ”及其在中国实践的“智慧城

市( Smarter Cities) ”。2008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IBM) 首先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指出智慧地球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

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

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由此,“智慧的城市”、“智慧

的企业”与“智慧的行业”等概念应运而生。全世界的企业和政府都对“智慧”产生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旅游业是高关联度、高综合拉动性的产业。它是集交通、旅行社、景区景点、饭店宾馆、餐饮、商业、娱乐、金融投资、房地产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群。考虑智慧的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就必须对满足当前及未来游客,经营者,市场管理者的综合需求,从引导和打造更加智慧的的产业链角度,以创新的国

家级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这种形式为整个生态体系进行服务。获得国内领域

的良好实践后,未来可以考虑向全球提供服务和体系的输出。

1.1.1智慧旅游的定义

智慧旅游从业务角度来讲,就是管理者和经营者通过收集、分析、挖掘游

客的旅游行为数据来了解游客,在充分理解游客需求的基础上,从吃、住、游、行、购、娱等个方面为游客提供准确、个性化、便捷、安全、绿色的服务,从

而最大程度的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让经营者更加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高质量

的服务,让管理者更有效的做好产业的管理,引导和社会服务。

智慧旅游从应用角度来讲,就是一种以利用物联网、云技术、下一代通信

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终端、大数据、智能数据挖掘、社交网络等技术,提升旅游体验、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提升行业行政管理、监控等多方面结合的

创新型的应用集群。

智慧旅游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它是以新的通信、信息互联网技术为基础,

采用高标准的设计及建造工艺,经过有针对性的深度开发,提供满足消费者及

行业相关产业应用的一种新型的服务及产品的全产业链服务平台。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愈来愈重视旅游地区的可进入性和信息的易获得性。

旅游行业在我国随着现代化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与其他行业不

断的进行融合创新。整体历程如下图:

1994年至2001年是网络建设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引入了通过互联网平

台来进行服务的提供和管理的概念。从2001年至2006年为第二阶段,其标志

是国家旅游局提出的“金旅工程”,由此时期开始,信息化成为推进整体旅游

产业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手段,从2006年至2010年,整合行业对信息化推动产

业已经完成了理念的培育,各行业在旅游这个领域中都在寻求更加智慧的方向

和手段。比较突出的包括电信运行商,航空公司,互联网旅游服务,电子商务,房地产和金融行业。在2010以后,各地纷纷引入“智慧旅游”的概念,以城市

为建设主体集约化的进行旅游主题的建设,我们看到,这种集约化的建设模式

取得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当然,问题也随之而来,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进行

论述。

1.1.2智慧旅游的特点

旅游行业的服务特点分析:

旅游产业自身是综合性服务产业,同时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正在不断的

深度融合,这就要求要求智慧旅游的基础架构平台要能与未来城市与社会服务

的对接能力要能够支撑未来20年的发展需求。

旅游行业具有季节性、周期性,作为公共服务平台,需要按需扩展的业务

能力。

旅游行业的客户体验具有跨地域特点,同时考虑途体验和地域体验,需要

平台能够为整个过程提供一致的漫游体验。

智慧旅游从用户体验上可表现为:

随时、随需、因需而变

智能、交互

分享、传播。

从系统上表现为

平台化,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实现对当地旅游相关信息-景点、住宿、交通、餐饮、政策等的统一管理,为产业企业、行业管理及城市

营销提供完善的信息整合及服务;

高度电子化,实现全流程的电子化操作,。通过信息实时推送、智能移动终端等手段,为用户提供一个便捷、互动的旅游信息获取、相关

问题咨询的渠道,大大的提高服务响应时间,提升服务水平。

交互性、融合性,基于云计算、LBS、智能呼叫中心等的技术手段,实现用户、旅游企业、景区、政府之间信息共享、互动,有效的将各类

传统服务融合到一个平台上。

电子商务融合,通过传统网络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跨平台、多种相关服务(金融、物流、餐饮、租赁等)及商务流程的高效结合,

提供全业务的旅游电子商务化。

1.1.3国外发展现状及借鉴意义

国外智慧旅游过去也被称为智能旅游( Intelligent Tourism) 。

美国是对国际旅游者最具吸引力的地区之一。在智慧旅游建设方面有一些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官方旅游信息的易获得性建设,游客自服务体系的建设,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行业监管体制的简历,旅游从业人员的卓有成效的管理方面

欧盟主要国家从2009 年开始也着力开发远程信息处理技术,建立覆盖全欧的旅游交通无线通讯网络,包括旅游信息系统、游览车运行调度系统、游览车安全控制系统等,实现智能化的旅游交通导航、信息发布、安全提醒、应急管理等功能。除了智慧旅游交通外,针对游客导览过程,也融入了智慧元素。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智慧营销手段,针对迎合不同人群口味的特殊旅游模式进行宣传,城市名片的销量提高了25%。

1.1.4国内旅游行业的所面临的挑战

旅游行业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提升空间,如智慧旅游科技研发与实施技术力量薄弱,对智慧旅游理念理解不清,没有从本地旅游和经济水平的实际出发,盲目跟风、概念炒作,将智慧旅游建设与旅游信息化建设混为一谈以及智慧旅游的建设标准、评价体系缺失等。

基于这种现状,国家旅游局的智慧旅游公共平台的建设的提出正当其时,把握好这次的建设机遇,需要溯本正源,正确的认识认识国内旅游行业真正的挑战来源。

从游客角度分析,挑战来源于个人的诉求是否被满足,旅游体验是否愉快。

从经营者角度分析,如何能更加了解自己的客户以提供更加个性化且高质量的服务是经营者最迫切的问题。

从管理者角度让游客更加放心的享受旅途是管理者的职责。如何打造并维持更好的产业环境?如何更好的为经营者服务?如何协同和处理紧急事故?如何更好的与游客互动?归根结底,怎么让更多的游客愿意来,待的久,玩的高兴。

目前,旅游行业信息化比较混乱,处在一种较为无序的格局,具体体现在

如下几个方面:

1、旅游服务平台众多,但均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权威性

近年来,国内产生了一批专注于提供网上旅游服务的信息平台,这些平台

要么从传统的票务预订服务变迁而来,要么由区域性政府部门发起,要么从旅

游论坛发展而来,普遍性的问题是缺乏很好的信息更新机制,信息可行度不高,且缺乏与游客的实时互动。

2、景区(点)内的旅游服务手段落后,旅游体验不够好

景区内的导游导览,目前更多是基于导游讲解机来实现,游客入园后,领

取导游讲解机,到达景点时,通过位臵感知自动播放,或者人工触发的方式,

播放景点介绍,对景区而言,需新增导览装臵,管理和维护成本较高,对于游

客而言,一方面需要多拿一个装臵,加重了旅客的负担,另一方面,一旦游客

离开旅游场所,导游导览信息就不再出现,不利于深度旅游体验与交流。随着

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基于游客自带的智能终端的导游导览

服务,可很好解决上述问题。

3、对旅游从业机构的监管与服务不到位,良莠不齐

目前对旅游从业机构的管理,大部分地区还停留在政府巡检和通过采集报

告数据来进行管理,缺乏对公众评议信息的采集和综合。最终导致对从业机构

的管理重认证,轻监管的现状。而通过引入公众评议和打分,并作为一种市场

评价结果公布给潜在游客,引导游客合理选择旅游服务机构,推动企业优胜劣汰,良性发展。

4、游客消费作为主要营收手段,目前与国外差距较大

现在国外旅游发达国家的总体旅游收入中,旅游者购物消费所占比例高达50%以上,购物已经成为绝大部分旅游者关注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但国内绝大

部分旅游城市或旅游景点的收入组成中,游客购物部分所占比例都不超过20%。

5、对于旅游过程中的紧急事故的响应及处理存在较大隐患

为了迅速、有效地处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突发公共事件,

尽可能的为旅游者提供救援和帮助,保障旅游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智慧旅游方

案中必须有一套完整有效的应急指挥体系以及应急指挥系统作为保障。该体系

将会是一套集旅游应急预案制定,旅游应急事件监控,旅游应急流程处理与监控,旅游应急指挥协同工作以及旅游应急指挥事后分析为一体的全方位应急指

挥体系,同时有一套完备的IT系统作为其基础支撑平台。

6、维护景区环境困难,难以实现让游客享受低碳环保的旅程

少数游客对于景区环境的破坏可能是不可修复的,会造成后续游客的旅游

体验因为部分景区的破坏而急剧下降,这是目前各个景区最头疼的问题。前面

我们对于“到此一游”这种传统行为的解决方法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如果能

够进一步引导客户,把对旅途中的不环保、不文明现象的举报或投诉融入到游

客与旅游管理者的互动中,让游客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上传他的所见,然后由管

理部门协调就近的资源快速响应并解决问题,不仅可以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

又可以有效的保护景区的环境。同时,我们可以通过wifi和客户端结合的游客

定位信息,准确、高效地调配景区的诸如交通工作、工作人员、辅助设备等资源,从而降低资源的浪费。

1.2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背景

1.2.1政策铺垫

本世纪初,国家旅游局根据国家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决定在全行业全面实施"金旅工程",全面提高旅游业信息化的水平。国家旅游局认为,主动占领市场和技术的制高点,依靠科技,实施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战略要求。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网络经济极大地扩展了旅游产品消费的需求,改变了旅游业的运作方式,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旅游交易的新方式。以办公自动化为标志的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管理手段,对旅游部门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最终建立旅游管理的电子政府,具有深远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第三部分(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中第7点(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首先提到的优先主题:“重点研究开发金融、物流、网络教育、传媒、医疗、旅游、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发展所需的高可信网络软件平台及大型应用支撑软件、中间件、嵌

入式软件、网格计算平台与基础设施,软件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第五条提出“建立健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旅游信息资源共享。”第十条提出“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提高旅游服务效率。积极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旅游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全面提升旅游企业、景区和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

1.2.2产业背景

智慧旅游需要通过新一代的信息化技术来实现,其目的是充分理解游客需

求的前提下更加智慧的服务游客,同时提升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智慧旅游的实

现过程是旅游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的实现过程,游客、旅游企业、政府管理

者将是整个旅游行业的主体。

智慧旅游关键是在底层设计或基层建设,就像精细化服务、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经营,先要有标准化、程序化,然后是信息化,然后才是智能化、智慧化。同时,智慧旅游可以让政府管理者对旅游产业的方方面面进行实时的监控,使得管理更加便捷,并可与游客产生互动。

互联网的发展,使新兴的在线旅游市场发展势头迅猛,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持有智能移动终端(智能手机、上网本、平板电脑等)的用户越来越多,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在线旅游预订的份额也会越来越多。

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非常迅速,智慧旅游是网上旅游交易的助推剂,移动支付是另一个强大的助推剂,未来旅游收入的60%-80%将通过网络支付。

1.2.3技术背景

智慧旅游作为信息技术带来的一种革新,其概念与内涵离不开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是智慧旅游的关键技术,称为智慧旅游的核心能力,指智慧旅游具有的核心技能。

这四大核心能力充分体现了智慧旅游对于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能力,这是智慧旅游的核心标志,也有别与前一代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应用。

1.2.3.1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是智慧旅游的核心网络。物联网实现了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的互联(国际电信联盟,ITU)。从定义上讲,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物品与网络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智慧旅游中的物联网可以理解为互联网旅游应用的扩展以及泛在网的旅游应用形式。如果称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旅游应用为“线上旅游”,那么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旅游应用则可称为同时涵盖“线上”与“线下”的“线上线下旅游”。物联网技术突破了互联网应用的“在线”局限,而这种突破是适应游客的移动以及非在线特征的。泛在网是指无所不在的网络,即基于个人和社会的需求,利用现有的和新的网络技术,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无所不在的按需进行的信息获取、传递、存储、认知、决策及使用等的综合服务网络体系。基于物联网的旅游应用的“线上”、“线下”融合体现了泛在网“无所不在”的本质特征,而这种本质也是适应游客的动态与移动特征的。

1.2.3.2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网络应用模式,计算机终端、移动终端等终端使用者不需了解技术细节或相关专业知识,只需关注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资源以及如何通过网络来得到相应服务,其目的是解决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巨量数据存储与处理问题。云计算的核心思想是计算、信息等资源的有效分配。

云计算技术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用来构造应用程序的系统平台,其地位相当于个人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称为云计算平台( 简称云平台) ;另一方面描述了建立在这种平台之上的云计算应用(简称云应用)。云计算平台可按需动态部署、配臵、重新配臵以及取消部署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可以是物理的或者虚拟的。云计算应用指一种可以扩展至通过互联网访问的应用程序,其使用大规模的数据中心以及功能强劲的服务器来运行网络应用程序与网络服务,使得任何用户通过适当的互联网接入设备与标准的浏览器就能够访问云计算应用。

智慧旅游的云计算建设须同时包含云计算平台与云计算应用。目前,智慧旅游实践中经常混淆了云计算平台与云计算应用两个概念,如“旅游云”、“旅游云计算”、“旅游云计算平台”等。实际上,云平台具有某种程度的具体应用无关性,因此智慧旅游的云计算技术的应用研究应侧重于云计算应用,如研究如何将大量、甚至海量的旅游信息进行整合并存放于数据中心,如何构建可供游客、旅游组织(企业、公共管理与服务等)获取、存储、处理、交换、

查询、分析、利用的各种旅游应用( 信息查询、网上预订、支付等) 。从某种程度上讲,云计算技术在智慧旅游中体现的是旅游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共享与充分利用以及一种资源优化的集约性智慧。

1.2.3.3移动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是物与物通信模式中的一种,主要是指移动设备之间以及移动设

备与固定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以实现设备的实时数据在系统之间、远程设备

之间的无线连接。因此,移动通信可理解为物联网的一种物与物连接方式,是

支撑智慧旅游物联网的核心基础设施。

移动通信技术作为物联网的一种连接方式之所以被特别提出,是因为随着

移动终端设备的发展与普及,移动通信技术使得信息技术的旅游应用从以个人

计算机为中心向以携带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人”———游客为中心发展,体

现了以散客为服务对象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向。个人计算机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

连接,通过互联网技术繁荣各种旅游应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基于移动通信技

术连接,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繁荣各种旅游应用。移动通信技术自诞生以

来迅猛发展,已经从第一代发展至第三代,并正在向第四代前进,第四代也被

称为新一代、超三代。智慧旅游中的移动通信技术为游客提供丰富的高质量服务,如全程(游前、在途、游后)信息服务、无所不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的移动接入服务、多样化的用户终端( 个性化以及语音、触觉、视觉等多方式

人机交互)以及智能服务(智能移动代理,Intelligent Agent)等。智慧旅游的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将极大改善游客的旅游体验与游憩质量,提升旅游目的地

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使旅游管理与服务将向着更加精细以及高质量方向推进。移动通信技术在智慧旅游中体现的是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满

意度服务的智慧。

1.2.3.4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涉及知识表示、自动推理

和搜索方法、机器学习和知识获取、知识处理系统、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自动程序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内容。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机

器人、决策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仿真系统中。

智慧旅游包含了以物联网与移动通信为核心的先进计算机软硬件以及通信

技术,也包含了以云计算为核心的计算与信息资源的合理及有效分配技术; 但是,如何充分利用智慧旅游不断采集、存储及处理的大量甚至海量数据信息,

使其能够在旅游服务及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关系智慧旅游成败的关键

问题。人工智能就是智慧旅游用来有效处理与使用数据、信息与知识,利用计

算机推理技术进行决策支持并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在旅游研究领域,人工智

能更多地被用于旅游需求预测中;而人工智能在智慧旅游中的作用不仅在于此,还包含游憩质量评价、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旅游突发事件预警、旅游影响感知

研究等诸多领域。如果将物联网、云计算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看成智慧旅游的构

架技术,那么人工智能就是智慧旅游的内核技术。

1.3项目建设意义

本项目旨在建立旅游行业的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构建游客服务网站

平台、智慧旅游景区(点)信息亭及智慧旅游智能终端应用等工具,实现针对

游客的旅游信息服务和旅游体验表达,服务游客结伴出行、紧急救助等业务需求。

系统按照SoLoCoMo(Social-Local-Communication-Mobile,社交-本地-沟

通-移动)模式构建,全面提升游客旅游体验与旅行品质。通过游客服务网站平台(So),实现游客出行前信息检索、结伴出游、辅助游客完成票务预订等;

通过智慧旅游信息亭(Lo)和智能终端(Mo)的交互应用,实现智能导览、紧急求助、旅游感受发布等,并通过位臵服务等功能,实现同伴位臵检索及网上

互动;利用Wiki方式,发动游客参与,严格审核,维护针对景区(点)的唯一、权威的旅行攻略信息,满足游客行程规划及旅行过程中的旅游辅助需要。最后,构建涵盖旅游政府主管部门、旅游景区、旅游服务机构和游客的沟通(Co)体

系让游客与管理者、经营者可以随时互动,并实现与目前广泛使用的通用微薄

平台的互连与同步,为旅游活动相关主体提供网上信息发布与在线交互的实时

联动平台。

第2章项目需求分析

2.1平台目的意义及所涵盖服务及用户分类与角色分析

本项目涉及的对象包括:政府旅游行业主管部门、景区(点)运行管理机构、旅游从业机构(旅行社、宾馆酒店、地产商、商场、其他相关娱乐场所和

服务提供方等)及游客。以下分别分析其管理与应用需求:

2.1.1政府旅游行业主管部门

政府旅游行业主管部门不通过本平台直接开展旅游运营工作,但可通过该

平台,建立旅游信息发布及与游客的沟通平台。对于景区的旅游者的流量进行

全方位的感知和控制,对于突发事件及时的预警并协同、配合完成处臵。同时,全面掌握游客对旅游从业机构的反馈信息,作为对旅游从业机构监管的一个入口。最后,通过平台累计的大量游客出行与消费数据,可开展深度数据分析与

挖掘,辅助旅游规划、监管和运营等工作的开展。

主管部门的主要业务场景有:

旅游从业机构监督评价评(征信)

旅游事件的处臵和管理

旅行景区(点)及旅游活动推介

旅游公共信息的发起、审核与维护

投诉的受理

景区旅游者流量控制

行业的标准,规范发布和管理

游客,服务机构的教育引导

2.1.2景区(点)运行管理机构

景区(点)是旅游活动的最终开展场所。旅游服务除了提供游览本身的体验与享受外,以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为纽带,为游客提供全面、丰富、准确的信息服务及实时交互,提升旅游品质,深化旅游服务。景区通过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发布门票预约和销售的实时信息,为景区门票预约销售的买卖双方及其代理方提供接入和撮合服务。同时依据各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和景区制定的旅游者流量控制方案设定预警和控制机制,为景区提供更好的管理辅助能力。

同时,景区通过平台,可实时监测游客负载。结合景点自有的管理手段和信息化手段,以平台为依托,对进行及时预警与告知。

景区管理机构通过运用平台及平台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更加精准和经济的营销,同时提供更加有竞争力的个性化服务。

景点运行管理机构的主要业务场景有:

多方沟通

游客互动

负载流量监控

地域性旅游公共信息的维护

旅游纠纷的现场处臵

旅游形象推广

活动推介与交互

2.1.3旅游从业机构(包含各个业态)

旅游从业机构作为旅游服务的直接提供者,是旅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参与主体。平台为旅游从业机构提供网上信息发布,在线营销等功能服务

同时,旅游从业机构可以透过旅游的管理部门,景区的管理部门以及自身

所积累的游客数据及其分析结果,结合游客当前的所在地点及行为提供给游客

个性化的促销信息,促进游客的消费。

旅游从业机构的主要业务场景有:

从业机构注册

认证与评价申诉

电子商务

支付与结算

物流(实体门票,服务发票,旅游纪念品等)

活动推介与交互

2.1.4游客及个人用户

游客是旅行活动的主体,也是本平台服务的核心。对游客的服务,分为三

个方面:

出行前:游客可登录平台网站,获取旅游攻略;查看目的地相关食、住、行、游、购、娱主题的信息,与之在线沟通,开展预约或预订活动;可根据兴

趣爱好、行程安排等,网上邀约伙伴,组团出游,或登记注册后在活动中保持

协同和照应。路线的规划除了路线和交通以外,也需要平台提供智能的推荐和

建议,并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提示。游客可以在平台上完成旅游相关的电子

商务流程。

出行中:可根据旅游攻略,有序开展旅行活动。旅行过程中可通过移动终

端下载或在线播放导游导览信息并拍照上传,可通过智能终端应用获取同伴位臵,实现在线沟通与协同,可居于位臵查询附近的旅游服务机构,获得食、住、行、游、购、娱服务。可签到并接受旅游景区位臵跟踪服务,获得安全保障及

紧急救援。同时可通过智能终端随时举报不环保、不文明的行为或景象,相应

管理部门可以及时做出响应。政府及景点的管理部门也会实时监控景区中发生

的事件,针对特殊风险或事故提供最及时有效的应急流程以保障游客的人生财

产安全。

出行后:可通过平台记录旅游心得,可与同伴分享旅行中的照片信息,可

基于平台开展在线沟通,可对旅游服务机构的服务进行评议,可参与到公共景

点的评价,公共信息的补充完善与修正工作中。

游客参与的主要业务场景有:

旅游公共信息的查询,获取和修正

在线沟通平台

基于位臵定位的伙伴定位和互助平台

基于位臵定位的景区(点)/企业互动应用

企业服务质量评议与评分

举报不文明、不环保行为,上传现场图片及位臵信息

2.2业务需求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以旅游公共服务热线网络(域名:https://www.360docs.net/doc/5214357489.html,)及12301号码为载体,将旅游公共信息的采集与发布、旅游产业监管信息的采集(包含旅游投诉的受理接口)、景区游客承载量统计与预警、旅游形象推广等

功能集成,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公共服务最大限度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旅游企业经营服务效能、行业监管和公共服务效能。同时,通过对该互联网平

台获得的综合数据信息的整理和分析,为国家的旅游产业决策、行业主体的经

营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2.1旅游资源整合与一站式资讯服务

●通过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整合政府机构、景区(点)、旅

游从业机构、农家乐等旅游管理服务资源,建立旅游公共信息发布及资

讯平台,实现信息的实时发布与更新,同时通过网站、智能终端、电话

热线等多渠道实现与游客的在线沟通与互动。

●建立国内旅游信息标准体系,搜集、整理、维护旅游公共信息资源,形

成一个包含吃、住、行、游、购、娱以及旅游救援及预警等满足旅游者

全面需求的信息模型与标准。

●建立旅游公共资源数据库,一方面与地方机构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

游热线等进行数据同步互动,另一方面,通过围绕目的地的攻略信息编

辑、审核、发布与下载,为游客提供唯一、全面、准确、生动的出游攻

略信息,辅助游客行程规划与出游体验。

●实现网站、移动设备、咨询中心等多渠道的旅游公共信息统一发布。

2.2.2景区门票与客流管理

●建立全国统一的票号管理机制,同时根据门票的使用情况(入园、出

园)实时获取并公布全国各景区的游玩舒适度指数。

●依据各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和景区制定的旅游者流量控制

方案定义预警和控制机制,同时为国家旅游局(及各地方局)提供监

管接口;

●在实现游客流量控制的同时,搭建全国景区门票预约平台,通过技术

手段实现票务接入功能,帮助景区快速实现全球分销。

2.2.3旅游品质监测与应急指挥

●搭建全国统一的旅游产业运营监管平台,包括图像信息接入、交通状态、

餐饮服务质量、旅游社评价、旅游团客管理、旅游大巴运行情况、旅游

投诉等数据。同时整合国家旅游局内部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

共享,最终实现监测预警管理、应急指挥处臵等业务。

●建立全国统一的多样化(https://www.360docs.net/doc/5214357489.html,\12301投诉热线\微信、微博等)

的旅游投诉受理渠道,并与地方(国家)旅游投诉受理机构建立信息交

流机制,能够将投诉意见快速反映到相关部门并及时获取处理结果,给

予游客对反馈结果的处理。

●整合国内景区、旅游交通、住宿、餐饮、旅行社与辅助旅行机构(包括

旅行团、旅游大巴等)、休闲娱乐与地方特色文化活动等游客聚集事件

(区域)等资源信息

应急指挥

初步构建起应急指挥网络;完成指挥中心、指挥平台与旅游相关部门及各

监控点视频图像传输;完成灾情现场的移动视频图像传输;建设以地理信息系

统为基础的数据库系统;完成交通、卫生等部门信息系统的接入,初步实现重

大事故、事件的信息传输。建成综合多层次、全属性的GIS 地理信息系统,完

成全部数据库结构、数据接口、数据采集和共享方案的设计和组织建设,完成

计算机网络和有线、无线通信网络的建设,实现数据的网络接口协议和数据共享,完成管理信息系统、应急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危险事故预测系统等子系统

的设计和建设,将交通、卫生等信息管理系统接入应急平台,实现信息交换与

共享。

后期可在各子系统在已有基础上,不断完善,强化应急功能,并通过应急

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全面实现应急状态下的统一指挥和联合行动。完成应急指

挥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及共享等规章制度及相应的技术文档。并根据后期系统的建设情况,配套完成系统安全、运行保障等方面的建设,保障系统的运行。

2.2.4全球范围的旅游形象推广

结合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旅游整体形象推广计划以及国内旅游的主要海外游客市场,搭建中国旅游海外旅游形象推广平台,包括旅游目标市场的官方网站、社交官方号码等,实现游客足不出户,即可全面获取目的地情况。

旅行攻略信息由游客参与修改、补充和完善,以Wiki的方式进行更新和扩充,并通过严格的审核,确保信息的全面、准确、详实和生动,有效规避纷杂和不实的信息,为公众出游准确决策,不走冤枉路,不花冤枉钱提供唯一的攻略信息来源。

通过公众的实际旅游感受很评议,对旅游服务机构的服务成效、服务品质在线评分,帮助其他游客做出更准确的选择。

通过以上手段的保障,有效提升整个行业的旅游环境,为游客准确决策提供信息支撑,促进生态出游、和谐出游,推广中国的整体旅游形象。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 2016年 一、旅游行业现状 2015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1966元,增速达8.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步入大众消费时代。2015年我国旅游投资首次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加速了旅游景区建设步伐,以景区为主体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近百家景区追逐新三板,2016年一季度入境旅游622。3万人次,同比增长10.9%,有力促进了国内景区旅游。 2015年我国私家车保有量达到1.24亿辆,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自驾游趋势的发展,周边旅游景区人气爆棚,2015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改变了国内景区旅游格局. 互联网大数据的逐渐普及和应用,使景区旅游产品定位更加准确,能够更好地帮助景区精准营销,提升用户体验。智慧景区的普及和推广,使景区的配套服务和设施(景区WIFI覆盖、快速入园、电子导览等)更加完善. 二、建设基本原则 全域旅游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实施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思想,统一的原则,按照统一的步骤进行。应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资源整合,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实施策略进行建设,并有效继承历史建设成果。 全域智慧旅游平台项目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 (1)面向游客需求提供全程服务 平台建设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面向大众的多种现代信息化手段,打造最便捷、最开放、最实惠的应用平台及工具,满足游客在栾川旅游的全程需求。 (2)全局统筹安排分步落地实施 统筹安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既要从全局出发,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又要突出重点,分阶段推进实施计划,促进栾川县乡村游智慧旅游建设深入持续开展。 (3)继承建设成果避免重复建设

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方案

南长街区无锡 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方案(草案)智慧传递文化便捷提升活力 无锡上铉文化方案策划/无锡登极科技技术支持

项目概述章第1项目背景 1.1.目前,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装备改造和提升旅游业,正在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新型科学技术不仅创造出大量新的旅游业态和新的旅游需求,引导新的旅游消费,还将极大地推动服务方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我们提出的智慧旅游平台(SMART TOUR PLATFORM,以下简称STP)是以智能化、信息化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以及现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将推动南长街旅游业转型升级。特别是正在推行的“三网融合”,将促进不同网络之间的信息兼容,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旅游经营方式和旅游管理方式,将推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运行模式发展,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STP在技术上立足于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如智能手机、IPAD等),实现在目标人群中实现主动感知南长街旅游资源、商业活动和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实现各种信息互动,方便景区管理者、商业单位和旅游者之间的信息对流,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南长街景区更加优质的服务。STP有以下4个特点: 1.全面物联——智能传感设备将旅游景点、文物古迹、公共设施、商业单位物联成网,对旅游产业链上下游运行的核心系统实时感测。 2.充分整合——实现全区景点、商业单位、交通等资源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旅游资源核心数据库,实现多渠道系统接入(如二维码、3G系统等),完成STP的多元性整合。 3.协同运作——基于STP,实现南长街区旅游产业链上下游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地协作,达成本区旅游系统运行的最佳状态。 4.创新技术——我们采用目前先进的云计算、3G、及智能互动技术设施之上进行科技、业务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应用,为南长街区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系统设计依据 1.2.《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安全协议》(GB/T 1796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行业标准》(GA70-94) 《公安交通电视监视系统验收规范》(GA/T509)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全域旅游智慧化建设运营模式

全域旅游智慧化建设运营模式(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自由编辑)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尤其是新一代智能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智慧化”建设已成为全域旅游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智慧旅游是信息时代的一种全新旅游形态,是全面网络化、高度智能化、应用普及化和产业高端化的旅游,是旅游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其内涵是以信息、知识为核心资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手段,以泛在高速光纤网络、无线网络为基础,通过广泛的信息获取和对环境的透彻感知以及科学有效的信息处理,创新旅游管理模式,提高旅游运行效率,改善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区域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融合发展,提升区域旅游的综合竞争力。 “智慧旅游”作为未来旅游功能和品质提升的重要载体,是工业化向信息化全面进化的跨越式发展之魂,将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旅游规划、建设、运行、管理营销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并将实现游前、游中、游后和再游的巨大变革,

实现政府决策、旅游管理、公共服务和游客全程服务的革命性进展。 全域旅游的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具体工程建设完成后的运营又是一件长期复杂的工作。为切实有效的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对于不同的景区项目需要应当根据其独有特性选择不同的建设和运营模式。因此对智慧旅游产业链及建设运营模式的分析及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全域旅游智慧化产业链分析 全域旅游的建设是以开放式创新的理念汇集大众智力资源,并根据社会需求将相关技术打造成一条囊括全区域全行业的产业链和产业群的过程。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条产业链整合,现有行业的企业将在这条产业链中一一定位与固化,直到下一次技术革命的到来。从国内外经验来看,目前智慧旅游建设和运营中的产业链主体及各自诉求各异。 其中通信运营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智慧旅游的建设运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旅游基础通信网络的建设

智慧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方案

智慧旅游电子商务平台 技术方案 2015年10月

目录 第1章项目概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系统概述 (5) 1.3.建设原则 (6) 第2章建设目标 (8) 第3章系统功能 (10) 3.1.游客服务 (10) 3.1.1.智慧终端 (10) 3.1.2.饮食服务 (11) 3.1.3.住宿服务 (12) 3.1.4.出行服务 (12) 3.1.5.游览服务 (13) 3.1.6.购物服务 (16) 3.1.7.娱乐服务 (16) 3.1.8.信息服务 (16) 3.2.政务及行业管理 (17) 3.2.1.政务公开 (17) 3.2.2.行业管理 (18) 3.2.3.文化宣传 (18) 3.2.4.品牌宣传 (19)

3.2.5.数据分析 (20) 3.3.企业服务 (21) 3.3.1.企业应用 (21) 3.3.2.会员管理 (21) 3.3.3.旅行社管理 (22) 3.3.4.团队预订管理 (22) 3.3.5.景区营销管理 (22) 3.3.6.旅游信息发布 (23) 3.3.7.业务渠道管理 (24) 第4章运行环境 (26) 第5章技术架构 (26) 第6章部署方案 (28) 第7章安全方案 (28) 7.1.身份认证 (29) 7.2.存储加密 (29) 7.3.信息加密 (29) 7.4.数据备份和恢复 (29)

第1章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十二五”初期国内旅游发展趋势较快,牢固树立了在产业中的 主体地位,旅游消费在居民消费的比例持续上升,在扩大内需战略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我国全年旅游总人数达到25.5亿人次,增长12%,国内旅游收入1.5万亿元,增长15%,旅游行业从业 人数超过5000万人。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群众重要的生活方式,有力 地推动了人民素质提高和生活质量提升。 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以及现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将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装备改造和提升旅游业,正在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在这一进程中,科学技术不仅创造出大量新的旅游业态和新的旅游需求,引导新的旅游消费,还将极大地推动服务方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今后一段时期,信息技术将会更加广泛地运用到旅游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正在推行的“三网融合”,将促进不同网络之间的信息兼容,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旅游经营方式和旅游管理方式,将推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运行模式发展,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旅游信息化建设呈现智能化、应用多样化发展趋势,多种技术和应用交叉渗透至旅游行业的各个方面,全面的智慧旅游时代已经到来。

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及运营方案

全域旅游大数据智慧运营平台 项目建议书 XXX有限公司 二0xx年七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1) 二、目前现状 (1) 三、项目建设意义 (2) 3.1建设内容 (2) 3.2建设意义 (3) 四、总体建设方案 (4) 4.1建设目标 (4) 4.2整体结构 (5) 4.3业务流程 (5) 五、建设步骤 (6) 六、效益分析 (6) 6.1社会效应 (6) 6.2经济效益 (7) 七、实施方式 (7)

一、项目背景 XXX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湖湘宝地,美丽XXXX”形象深入人心,可谓“美丽中国”的一个缩影。在5007平方公里土地上,山川秀美,生态优美,境内森林覆盖率达到67%,九曲xx河蜿蜒汇入湘江。xx多年来坚持“生态美城”战略,持续开展“城乡统筹、环境同治”行动和全民造绿大行动,发动干部群众推进村容大整治、造绿大行动、道路大畅通、河流大净化。目前,全市已创建7个国家级生态镇、6个国家级生态村、19个长沙市环境卫生“十佳乡镇”。 2016年xx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这为xx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思维、新机遇。 二、目前现状 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xx旅游】,出现的结果反馈如下图所示:

目前xx旅游资源/线路的展示、线上门票的销售等的互联网营销渠道主要以传统的OTA(全称为Online Travel Agent,中文译为“在线旅行社”)为主,包括携程、蚂蜂窝、驴妈妈、途牛、去哪儿等OTA。 简单来说,全域旅游是把一个行政区当作一个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的系统旅游。 那么就目前情况来看,xx全域旅游做了非常多基础性工作,但是在互联网运营这一块还是亟待完善的。因此xx全域旅游需要有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智慧运营平台。 三、项目建设意义 3.1建设内容 ?旅游产品规划/ 设计 ?整体宣传/曝光 旅游前 ?商家服务 ?用户体验 ?旅游局数据监 督 旅游中 ?数据分析 ?旅游局整体调 整 旅游后

大数据智慧旅游案例分析

大数据智慧旅游案例分析 来源:时间:2016-03-07 11:57:38作者: 随着“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对于“旅游+” 发展战略的提出,酝酿多年的“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以“旅游+大数据”的智慧旅游形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并逐渐在一些地区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运作、产业化推进”的发展模式。大数据智慧旅游服务具有充分收集、分析、整合 大数据,以调配旅游服务资源的功能。旅游业相关主体依据搜集到的游客消费 动向、旅游资源状况、自然环境变化等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并及时调整、制定 相应的策略,可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收集、分析、整合大数据 小编觉得大数据智慧旅在需要搜集到的游客消费动向、通讯数据,互联网 数据,自然环境变化等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的同时,也会用大数据理念重新审视一些东西。例如: 以大数据理念重新审视公共WIFI:可以获取游客的手机号码,可以针对游 客进行线上市场调研问卷,可以推送旅游APP资讯。免费WIFI服务不再只是一个营销卖点;以大数据理念重新审视一卡通:可以将旅游一卡通服务看做是最直接获得旅游消费清单的工具,一种便捷的游客旅游消费轨迹数据采集方式。而 不只是促销手段;以大数据理念重新审视旅游手机应用:它是游客信息关注行为、 游客旅行轨迹数据采集平台和进行游客满意度调研与促进反馈的途径之一。而 不仅仅是传统智慧旅游倡导的为游客导游、导览、导购、导航服务的移动终端; 以大数据理念重新审视旅游资讯网,高效的消费者旅游信息关注数据采集、高 效的旅游网络营销效果评估工具、智慧化的旅游信息服务提供平台。而传统意 义上的旅游资讯网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旅游信息服务平台。 旅游资讯网只能宣传推广旅游目的地;以大数据理念重新审视旅游呼叫中心,高效的游客需求数据采集工具、高效的旅游CRM维护平台、高效的旅游新产品

智慧旅游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智慧旅游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一、旅游行业现状 2015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1966元,增速达8.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步入大众消费时代。2015年我国旅游投资首次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加速了旅游景区建设步伐,以景区为主体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近百家景区追逐新三板,2016年一季度入境旅游622.3万人次,同比增长10.9%,有力促进了国内景区旅游。 2015年我国私家车保有量达到1.24亿辆,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自驾游趋势的发展,周边旅游景区人气爆棚,2015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改变了国内景区旅游格局。 互联网大数据的逐渐普及和应用,使景区旅游产品定位更加准确,能够更好地帮助景区精准营销,提升用户体验。智慧景区的普及和推广,使景区的配套服务和设施(景区WIFI覆盖、快速入园、电子导览等)更加完善。 二、建设基本原则 全域旅游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实施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思想,统一的原则,按照统一的步骤进行。应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资源整合,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实施策略进行建设,并有效继承历史建设成果。 全域智慧旅游平台项目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

(1)面向游客需求提供全程服务 平台建设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面向大众的多种现代信息化手段,打造最便捷、最开放、最实惠的应用平台及工具,满足游客在栾川旅游的全程需求。 (2)全局统筹安排分步落地实施 统筹安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既要从全局出发,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又要突出重点,分阶段推进实施计划,促进栾川县乡村游智慧旅游建设深入持续开展。 (3)继承建设成果避免重复建设 充分重视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服务的规划工作,同时对已有建设成果进行有效继承,有效整合进来。坚持规划、继承发展,避免出现偏离规划方向或重复建设的情况。 三、全域旅游服务云平台总体建设目标 全域旅游服务云平台项目建设内容可以概括为“1 3 5”工程,即“一个平台、三大对象、五类应用”。 一大平台:乡村旅游云服务平台

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和运营整体解决方案(带主要设备选型清单)

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 平台 建 设 方 案

目录 一、项目建设规划 (10) 1.1建设目标 (11) 1.1.1 面向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景点 (11) 1.1.2 面向旅游者 (11) 1.1.3 面向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商家 (12) 1.1.4 面向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管理机构(旅游局) (12) 1.2建设规模和内容 (13) 1.2.1规划建设的系统及功能 (14) 1.2.2 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综合管理平台 (23) 1.3系统建设总结与建议 (23) 第二章总体设计规划 (26) 2.1总体设计原则 (26) 2.2总体目标 (27) 2.3总体建设任务分析 (29) 2.3.1总体建设任务 (29) 2.4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 (32) 2.4.1整体技术架构 (32) 2.4.2功能和逻辑结构 (33) 2.4.3系统物理拓扑结构 (36) 2.4.4 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总平图 (37) 第三章基础系统及各子系统建设规划 (38) 3.1建设目标、规模与内容 (38) 3.1.1系统建设目标 (38) 3.1.2建设规模与内容 (38) 9)营销决策体系,包括居民人流分析系统建设; (39)

3.2标准规范建设内容 (39) 3.3基础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设计 (40) 3.3.1基础软件 (40) 3.3.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41) 3.3.3其他基础数据 (41) 3.4基础服务器及存储平台 (42) 3.4.1基础服务器平台及存储需求分析 (42) 3.4.2基础服务器平台及存储规划 (44) 3.4.3基础专线网络规划 (52) 3.5基础数据网络及安全方案 (56) 3.5.1基础数据网络方案 (56) 3.5.2基础网络安全方案 (59) 3.6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综合管理基础平台 (70) 3.6.1系统结构 (70) 3.6.2系统概述 (70) 3.6.3基于SOA的架构设计 (71) 3.6.4 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集成管理系统架构分析 (73) 3.6.5基于SOA信息管理系统的框架实现 (75) 3.6.6平台功能设计 (79) 3.7基础GIS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84) 3.7.1建设必要性 (84) 3.7.2建设目标 (86) 3.7.3系统设计 (88) 3.7.4 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GIS服务平台建设规划 (91) 3.7.5 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GIS平台对应用系统的支撑及功能 95 3.8智能视频监控子系统 (104) 3.8.1系统概述 (104) 3.8.2前端点位分布 (105) 3.8.3系统拓扑结构 (107)

关于全域旅游与智慧旅游三维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考

关于全域旅游与智慧旅游三维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7-06-05T15:46:06.817Z 来源:《文化研究》2017年2月作者:薛兵旺高考 [导读] 本研究成果利用武汉市智慧旅游大数据开发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 武汉商学院旅游经济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56 摘要:全域旅游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导向,而全域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地,需要打造旅游交通体系、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和智慧旅游服务与管理体系。智慧旅游服务与管理体系的关键在于研发智慧旅游三维服务平台,实现景区智能导览与大数据检测全覆盖,为景区提供自主研发的完整的智能讲解、景区实施的导览系统为景区搭建游客服务后台,方便向游客推送有效服务信息,并收集游客游览建议、实时更新景区动态;为景区服务与管理提供深度的旅游大数据报告,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可靠咨询。 关键词:全域旅游;智慧旅游;三维服务平台; 基金项目:本研究成果利用武汉市智慧旅游大数据开发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是武汉市市属高校产学研研究项目《智慧旅游三维服务平台的研发与推广应用》(项目批准号 CXY201608)和武汉商学院《智慧旅游大数据开发与应用》科技创新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全域旅游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导向,而全域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地,需要打造旅游交通体系、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和智慧旅游服务与管理体系。智慧旅游服务与管理体系的关键在于研发智慧旅游三维服务平台,实现景区智能导览与大数据检测全覆盖。发展全域旅游必须依靠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建设,让旅游真正成为人们幸福指数最高的产业。笔者就全域旅游与智慧旅游三维服务平台建设谈点浅见. 一、全域旅游的内涵与特征 (一)全域旅游的内涵 全域旅游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是由需求方驱动的。从原始社会的游牧社会,到我们未来追求更高品质生活的社会阶段,在人们生活方式上,旅游需求的重叠和分离将越来越强,旅游形式和旅游内容将会发生重大改变。团队旅游时代的旅游感受,其质量可以由旅游环节与节点控制加以保护;散客化旅游由于旅游行动空间的分散,旅游体验质量保护难度加大。个体旅游发展趋势带动旅游业的全面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和创新旅游管理系统。一方面,旅游政府主管部门应该更加突出搞好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需要及时调整旅游行政管理体系规范,以加强公众旅游资源的控制力度,通过协调旅游资源,服务对接游客等具体措施,确保全域旅游理念的落地。 (二)全域旅游特征 1.全域旅游是大旅游时代的必然产物 全域旅游是从全域整体和联系的视角认识和发展旅游,符合旅游发展的理念与内在规律。近年来我国把全域旅游作为关乎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一场革命来抓,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道路。我国将持续推进全域旅游各项工作,努力建设全域发展示范区、旅游改革创新先行区、惠民富民样板区,为推动中国旅游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全域旅游是人与自然互惠互利的旅游发展模式。 全域旅游是在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特定区域,这个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区域,其功能完整性、整体规划建设以及管理和运营,都要通过旅游业发展与整合促进该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一体化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形成政府和市场,居民与游客共享共建,人与自然的互利旅游发展模式。 3.全域旅游是旅游基础设施与智慧网络融合的系统工程 全域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体系落地,需要打造旅游交通网络体系、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智慧旅游网络体系,并采用PPP模式,使用低成本的开发性金融资金,利用资金杠杆有效撬动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相关体系的建设。关键在于运用好政府扶持的生态、水利、农业、体育、文化等项目与资金,进行整合项目包装,形成一体化深度融合项目模式。以升金湖为代表,结合生态、水利、农业各方面的政府专项资金与旅游资金结合的方式,形成了百亿资金投入的借力模式。 4.全域旅游必须实现投融资模式的创新 全域旅游若没有投融资平台、没有投融资模式创新,是很难实现规划目标。本次规划第一次运用投融资规划方法,打造投融资平台、旅游引导基金、旅游PPP模式等,通过全要素招商引资活动,在编制规划过程中就引入社会资金,实现了编制规划与辅导咨询结合。规划还利用贫困县绿色通道,设计打造上市公司结构,实现对接资本的效应。 全域旅游是一个有廊道有板块的网络格局,是一个具有特色的旅游领域,也是发展生态环保系统,扩大原有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一个新的竞争性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区域。未来的全域旅游业的发展不再仅仅在价值链上开展,而在整个产业互动网络空间提升效率。 5.全域旅游要以规划创新为保障 全域旅游制度的创新,一定要从旅游资源的重新定义、旅游资源分类和旅游开发实践标准的修订来重新梳理,进行再认可和再评估。旅游业的综合服务要素要通过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促进旅游目的地整体建设与发展。 总之,全域旅游要做到“要素+景区+目的地”三管齐下。一是丰富要素型旅游产品,即对现有的食住行游购娱产品进行拓展创新,丰富旅游吸引物体系。同时提升品质,结合当代科学技术营造更人性化的旅游体验。二是加强园区型旅游产品,包括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区、旅游综合体、主题公园、大型实景演出等,提高体验类产品的比重,强化核心吸引物的竞争力,着力提升产业效益。三是构建目的地旅游产品,推动社会资源向旅游吸引物的转化,注重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从而展现区域整体宜居宜游的形象,形成全域产品格局。这三大产品并不是相互分割,而是相辅相成、循序渐进,正如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一样,由“点”式开发向“面”式拓展。 二、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智慧旅游三维服务平台建设 (一)智慧旅游三维服务平台 智慧旅游三维服务平台具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各地已开始研发与应用,市场竞争态势日趋激烈。但目前还没有真正把智能导览、智慧导游和大数据分析三维一体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

武汉智慧旅游平台方案

武汉智慧旅游数字平台 概念设计与工作方案 (送审稿) 智慧旅游,也称为智能旅游,就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在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智能开发,并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面向未来的全新旅游形态。 一、建设武汉智慧旅游数字平台背景与国内外现状分析(一)背景分析 1、依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对旅游业信息化提出明确要求; (2)《中国旅游业“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 (3)国家863重点科研项目《基于高可信网络的数字旅游服务开发及示范系统》; (4)国家标准《旅游电子商务标准(草案)》和《饭店信息管理标准(草案)》,以及旅游地理信息、旅游遥感信息、旅游卫星定位信息等多项行业标准陆续出台。

(5)《武汉市“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已将建设武汉市数字旅游综合平台纳入全市“十二五”信息化发展十大项目之一。 2、机遇 (1)国家旅游局开展“智慧旅游”创建工程,拟对各类旅游信息化的新应用、新服务、新模式开展试点示范,并在全国推广。 (2)2011年武汉市在全国率先启动智慧城市详细设计,并将智慧旅游作为其中的子项目,列入10个重点推进的行业领域之中。 3、挑战 (1)目前,全国各地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智慧旅游的前期工作,其中,云南、福建、桂林、海口等地在旅游一卡通等方面应用上已有了突破。7月3日,温州旅游智慧旅游城市建设高级培训班在北京大学举行。4月,南京被确定为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智慧旅游试点城市”。 (2)6月下旬,江苏镇江已率先成为国家智慧旅游的基地,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据悉,该中心主要是支持开展智慧旅游装备、软件及相关应用模式的研发、示范和推广工作,为我国智慧旅游的发展和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和技术服务。 (3)据悉,2009年宜昌组织专班研究制定了《宜昌市“数字旅游”建设总体规划》、《宜昌市“数字旅游”建设技术可行性方案》,内容全面,涵盖旅游六大要素和旅游经营与管理,拟分三期进行全市数字旅游建设。一期项目——宜昌旅游信息服务平台(综合服务)、宜昌旅游门户、旅游行业数据收集与管理、旅游GIS专题、三峡“银联旅游卡”,

智慧旅游监管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旅游监管平台建设方案 1.1 智慧旅游监管平台 1.1.1建设目标 智慧旅游综合管理系统以XX县市旅游局——旅游景点/企业——旅游者的三级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建立起面向全市旅游部门的管理体系。系统将按照6个模块进行具体规划与实施,建设一系列子系统以实现前述功能。建设内容包括XX县的旅游企业管理、旅游人才管理、评价管理系统、业务流程管理、综合视图展示、决策分析等多系统融合等功能的智慧运维中心,提供智能线路推送和智能车场管理的智能交通导引,可进行人流量统计、报表输出与智能分析的电子门票,确保游客人身安全的远程报警等功能。 智慧旅游综合管理系统将从游客选择旅游线路开始,贯穿各景区内的旅游过程和各景区内外的衣食住行服务,持续到旅游结束后的回顾与评价,对游客的整个旅游过程进行智能化的全周期服务。建设完成后,XX县旅游业将在透彻感知、互联互通、分析预测和主动推送四个阶段,都具有明显的“智慧特征”。 1.1.2系统结构 略。 1.1.3系统功能 1.1.3.1 旅游企业管理 1.1.3.1.1 概述:

现在的县内景区现缺少一个成熟的旅游企业管理系统,目前仍以多点生产的运作格局,依托传统的电话、纸质办公模式,已不能满足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的要求, 因此为了提升管理,促进发展,需要根据现状建设一套符合企事业单位自身特点的协同旅游企业管理系统,实现各单位、各部门跨地域、高时效地协同工作。 1.1.3.1.2 “六大整合”目标 对于任何大型景区,规模不等于效益,做大不等于做强,尤其对于多地、多景区独立运营的大型景区,必然会遇到战略分散、组织分散、流程分散、信息分散、资源分散、文化分散的发展瓶颈,必须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推动管理的“六大整合”目标:战略一致、组织扁平、流程结合、信息集中、资源共享、文化一统,从而突破瓶颈,从做大走向做强,从实现规模扩展走向实现规模效益。 从“战略分散”到“战略一致” 将多家原来各自为政的下属景区,在景区的统领下,统一传递、执行与落实共同的景区战略,为同一个目标而不是多个目标而共同努力。 从“组织分散”到“组织扁平” 面对景区不同管理模式的下属景区,基于扁平式组织管理模式,建立系统、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去保障景区管理有序、高效运行。 从“流程分散”到”到“流程优化” 流程体系。下属景区自身已经存在各种隐性与显性流程,须在内部进行流程清洗、梳理、整合、优化并贯彻落实执行。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 2016年 一、旅游行业现状 2015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1966元,增速达8.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步入大众消费时代。2015年我国旅游投资首次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加速了旅游景区建设步伐,以景区为主体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近百家景区追逐新三板,2016年一季度入境旅游622.3万人次,同比增长10.9%,有力促进了国内景区旅游。 2015年我国私家车保有量达到1.24亿辆,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自驾游趋势的发展,周边旅游景区人气爆棚,2015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改变了国内景区旅游格局。 互联网大数据的逐渐普及和应用,使景区旅游产品定位更加准确,能够更好地帮助景区精准营销,提升用户体验。智慧景区的普及和推广,使景区的配套服务和设施(景区WIFI覆盖、快速入园、电子导览等)更加完善。 二、建设基本原则 全域旅游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实施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思想,统一的原则,按照统一的步骤进行。应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资源整合,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实施策略进行建设,并有效继承历史建设成果。 全域智慧旅游平台项目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 (1)面向游客需求提供全程服务 平台建设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面向大众的多种现代信息化手段,打造最便捷、最开放、最实惠的应用平台及工具,满足游客在栾川旅游的全程需求。 (2)全局统筹安排分步落地实施 统筹安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既要从全局出发,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又要突出重点,分阶段推进实施计划,促进栾川县乡村游智慧旅游建设深入持续开展。 (3)继承建设成果避免重复建设

智慧旅游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分析

智慧旅游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也规模的逐渐发展,其产业结构也逐渐优化,产业的素质 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旅游业对于国民经济的推动性日益受到社会大众的高 度重视,对于旅游业的认识也实现了质的飞跃。本文首先概述了智慧旅游云计算 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性,之后又对智慧旅游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又阐述了智慧旅游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本文旨在优化旅游 业的相关服务,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智慧旅游;云计算;服务平台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旅游业在近几年也逐渐迎来了各种不 同的挑战与机遇。其中,旅游业中有一些预见性的企业,能够抢抓机遇,把云计 算与旅游业很好的结合,构建出了云计算环境下的营业模式,为打造整个旅游行 业的领跑者提供了先决条件。 一、智慧旅游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一)旅游景区内政府监管与管理水平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全国的各个旅游景点都出现了不同的问题,例如:信 息闭塞、交通拥堵、滞留的旅客。中国的旅游局下发了相关规章制度,并且对于 通向各个旅游景点、交通要道进行有序的整管。这样对信息化的旅游环境,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要对游客当下的状况、旅客即将去哪、逗留多久的问题做出 准确的分析。另一方面,也要运用信息发布体系、广告发布体系、灾难预警体系 的优势,很好的为旅游服务。信息发布体系,是从云计算平台中得到了实时信息、从而对于旅游的人、景区及周边景区进行有效地发布。政府的相关部门也起到了 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相关部门需要对有关的旅游公司,及景区的容纳能力进行 好的监管统筹与协调。从而在根本上解决防止景区人数过多的问题。 旅游云计算平台的建设,首先在管理上提升了全国旅游区域的形象,不仅能 够使原有的游客增加粘性,还能够通过QQ、微信以及微博等网络交互平台及相 关媒体部门就能够使更多的人对景区进行很好的了解。其次,景区的经济利益的 增长,也会适当提升政府的税收。最后,对于全国旅游行业的形象也有很大的提 升[1]。 (二)旅游云计算建设的服务平台的需求 旅游云计算的服务平台,是旅游数据化的前提标准。云计算平台,能够很好 的采集旅游人士的,相关数据与景区资料,还有景点的相关数据。并且还能够收 集与旅游有关企业的重要信息,把这些数据合并起来,这就是智慧旅游的云计算 数据。旅游云计算建设的服务平台,能够把相关数据采集在一起,然后存在云计 算的数据核心部分。这些数据使得整个旅游行业的相关细节透明化,能够让用户 更好的做出选择,并且主管部门、景点以及景区很好的实现了联动。 对于国内的景区来说,一定要在国家的A级景区,拥有自己的信息处理中心。在旅游旺季人多的时候,景区的相关数据,仍然保存在相关景区的数据处理中心中,当在旅游淡季人少的时候,就一定要把相关的数据传输到主要的数据处理中心,这样就能很好的节约资源。这样,不仅景区拥有相关的数据,主数据处理中 心也有数据,从而让整个旅游行业更好的发展。 二、智慧旅游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的作用 (一)门户网站的作用 门户网站对于想要旅游的人,有很好的宣传作用。景区可以让用户在门户网

智慧旅游平台建设与方案

无锡南长街区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方案(草案) 智慧传递文化便捷提升活力无锡上铉文化方案策划 /无锡登极科技技术支持

第1章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装备改造和提升旅游业,正在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新型科学技术不仅创造出大量新的旅游业态和新的旅游需求,引导新的旅游消费,还将极大地推动服务方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我们提出的智慧旅游平台(SMART TOUR PLATFORM,以下简称STP)是以智能化、信息化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以及现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将推动南长街旅游业转型升级。特别是正在推行的“三网融合”,将促进不同网络之间的信息兼容,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旅游经营方式和旅游管理方式,将推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运行模式发展,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STP在技术上立足于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如智能手机、IPAD等),实现在目标人群中实现主动感知南长街旅游资源、商业活动和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实现各种信息互动,方便景区管理者、商业单位和旅游者之间的信息对流,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南长街景区更加优质的服务。STP有以下4个特点: 1.全面物联——智能传感设备将旅游景点、文物古迹、公共设施、商业单位物联成网,对旅游产业链上下游运行的核心系统实时感测。 2.充分整合——实现全区景点、商业单位、交通等资源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旅游资源核心数据库,实现多渠道系统接入(如二维码、3G系统等),完成STP的多元性整合。 3.协同运作——基于STP,实现南长街区旅游产业链上下游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地协作,达成本区旅游系统运行的最佳状态。 4.创新技术——我们采用目前先进的云计算、3G、及智能互动技术设施之上进行科技、业务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应用,为南长街区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全域旅游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

全域旅游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 全域旅游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同理心来发展,以幸福感为准绳,以共享、同生为依归,以智慧化为手段,以规划创新为保障。 今年1月19日在海口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指出,根据我 国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必须从现在的景点旅游模式转变为全域旅游模式。也就是说,旅游业发展再也不能仅仅盯在一些具象的景区景点上,而要把旅游的视野扩大到一个地区的全域。 因此,“全”不是指全部,“域”不只是空间,“全域”不是“全能”,全域旅游并不是有些人理解 的全面开花,而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 近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全国旅游工作会上所作的《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努 力开拓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提出了从景点旅游模式走向全域旅游模式。首先就要先弄明白对“全域”两个字的理解,“全”不是指全部,“域”不只是空间,“全域”不是“全能”,全域旅游并不是有些人理解的全面开花,更不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模式,而是一种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在新时代面临诸多旅游问题的时候,应该采取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 全域旅游是什么? 全域旅游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式,是来自于需求侧的推动。从游牧社会、农业社会、工 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到我们未来要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社会阶段,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重叠和分离的过程中,旅游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旅游方式和旅游地位也会发生变化。团队游时代的旅游体验,其质量可以通过节点的管控来加以控制和保障,而散客化时代由于游客行动空间的分散性,加大了旅游体验质量的保障难度。散客化发展潮流所推动的全域化旅游发展,要求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的及时调整与创新。一方面,旅游领域的政府主导应该更多地突出旅游 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则需要及时调整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的规格,以强化对 公共资源的调控能力,通过资源协调、服务对接等具体措施来保证全域旅游理念的落地。 全域旅游也可以表现为体验化。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们所瞄准的资源会越来越多样,产品会越来越多元,所以说全域旅游会在全时、全境、全产业链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而另一个就是大战略。现在国家对旅游业的期待越来越高,期望旅游业能起到更好的带动作用。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突显旅游产业的中心地位,如何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以开发共享的姿态,去推动群落化的发展,这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的理解是,全域旅游本身在共享经济社会中,是一种新的模式,希望借此推动财富增长机制的变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幸福增长机制的建立,当然它需要提供更高效的服务、更合理的价格、更适宜的产品。 全域旅游是一个是有板块有廊道的网状格局,是一个旅游场,是要构建一个全新的旅游发展生态圈,放大目的地原有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形成旅游目的地新的竞争力。未来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旅游不再简单围绕着价值链展开,而是在整个产业群落的网状互动中提质增效。 总结来说,全域旅游有四个方面:一个是生态圈的问题,强调共性,强调是伙伴关系而不是配置 关系;第二是产权束,强调的是共享性,不求所有,而是共有;第三是动态性,通过灵活的方式来推动创新;第四是关系图,是网状的关系,是“旅游+”不是“旅游含”。 怎么做好全域旅游? 首先从理念上入手。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是不是真的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管是旅游部门还是旅游企业,游客、当地居民,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这是第一个需要去关注的。其次,用同理心来发展。我需要服务游客也需要服务旅游业者,每一个做服务的人,

XX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及运营方案

XX全域旅游大数据智慧运营平台 项目建议书 XXXXX有限公司 二0一七年七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1) 二、目前现状 (1) 三、项目建设意义 (2) 3.1建设内容 (2) 3.2建设意义 (3) 四、总体建设方案 (4) 4.1建设目标 (4) 4.2整体结构 (5) 4.3业务流程 (5) 五、建设步骤 (6) 六、效益分析 (6) 6.1社会效应 (6) 6.2经济效益 (6) 七、实施方式 (7)

一、项目背景 XXX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湖湘宝地,美丽XXXX”形象深入人心,可谓“美丽中国”的一个缩影。在5007平方公里土地上,山川秀美,生态优美,境内森林覆盖率达到67%,九曲xx河蜿蜒汇入湘江。xx多年来坚持“生态美城”战略,持续开展“城乡统筹、环境同治”行动和全民造绿大行动,发动干部群众推进村容大整治、造绿大行动、道路大畅通、河流大净化。目前,全市已创建7个国家级生态镇、6个国家级生态村、19个长沙市环境卫生“十佳乡镇”。 2016年xx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这为xx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思维、新机遇。 二、目前现状 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xx旅游】,出现的结果反馈如下图所示:

目前xx旅游资源/线路的展示、线上门票的销售等的互联网营销渠道主要以传统的OTA(全称为Online Travel Agent,中文译为“在线旅行社”)为主,包括携程、蚂蜂窝、驴妈妈、途牛、去哪儿等OTA。 简单来说,全域旅游是把一个行政区当作一个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的系统旅游。 那么就目前情况来看,xx全域旅游做了非常多基础性工作,但是在互联网运营这一块还是亟待完善的。因此xx全域旅游需要有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智慧运营平台。 三、项目建设意义 3.1建设内容 ?旅游产品规划/ 设计 ?整体宣传/曝光 旅游前 ?商家服务 ?用户体验 ?旅游局数据监 督 旅游中 ?数据分析 ?旅游局整体调 整 旅游后

XX智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及综合指挥平台方案

智慧旅游安全管理及综合指挥平台方案1.概述 智慧旅游安全管理及综合指挥平台需要通过标准的互联接口和先进的软件技术,需要对行业应用中常见的视频监控、景点出入口的人流统计、报警监测、SOS接警、物联网数据、和通信系统等进行集中采集、分析、管理,实现对信息更透彻的融合和联动,需要使各系统之间更全面的智能协同和智能联动,实现对景区的集中监控管理、客流统计、报警监测、指挥调度等业务应用,需要以最短时间提供危险事件的预警,同时调动各应急资源,以便旅游局和各景点的监控人员对景区内的实时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 2.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2.1整体架构图 智慧旅游安全管理及综合指挥平台,整体架构图如下:

智慧旅游安全管理及综合指挥平台建设,需要实现对景区的集中监控管理、客流统计、报警监测、指挥调度等业务应用,以便旅游局和各景点的监控人员对景区内的实时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 ?旅游局指挥中心:旅游局指挥中心需要部署一套触摸屏调度台,需要通 过网络可实时访问查看各景区的视频监控、景点出入口的人流数量、物 联网等报警监测等; ?各旅游景点监控中心:各旅游景点监控中心需要部署一台平台业务主机、 一台接入管理服务器和一套触摸屏调度台,需要实现管理景区的视频监 控、景点出入口的人流统计、报警监测、SOS接警、物联网数据、和指 挥调度业务,方便管理人员对景区的统一管理和实时监控。 2.2拓扑图

2.3系统软硬件要求 1)智慧旅游安全管理及综合指挥平台核心模块要求 ●系统需要配置平台业务主机,要求19"标准机框,1U高,定制系统, 实现园区智慧旅游安全管理和各业务模块的联动功能。 ●系统需要配置平台业务软件,要求提供智能策略业务功能,实现对各 子系统报警信号的收集、判断、过滤、通知等业务逻辑处理;支持 对各子系统的报警信号进行分类统计管理业务功能;支持对多客户 端接入配置管理功能。 2)应用业务接入管理模块要求 ●系统需要配置应用业务接入管理服务器,实现手机录播管理软件、 人流量统计管理等业务应用软件的接入管理。 ●系统需要配置媒体服务器软件,需要支持CIF、4CIF、D1,720p、 1080p多种分辨率,支持H.264、MPEG、MPEG-4等视频格式,需 要支持SIP可视话机、国标(GB28181)监控平台的接入管理;需 要最大支持144路D1或72路720P,或36路1080P视频流的存储 转发;需要支持iSCSI协议支持IPSAN存储;需要含16路并发授权。 ●系统需要配置人流量统计管理软件,需要安装在人流量统计服务器 中,需要实现人流数据的统计、整合、查询服务。 ●系统需要配置第三方业务开发接口,需要提供人流量统计报表、音 频呼叫接口、会议接口、视频监控接口、二次开发等功能,需要支 持WebService方式。 3)GIS模块要求 ●系统需要配置GIS业务应用服务器,要求19"标准机框,1U高,定 制系统,需要安装GIS基础软件,加载GIS地图数据包,存储GIS 数据、GPS数据,需要实现音视频与地理位置的联动、GPS轨迹显 示等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