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师三级考试必备(免费)

人力资源师三级考试必备(免费)
人力资源师三级考试必备(免费)

1. 请分析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

答:1)组织结构的功能在于分工和协调,是保证战略实施的必要手段。组织结构服从战略。(钱德勒)

2)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规模、产品和市场都发生了变化,这时,企业应采用适合的组织发展战略,对组织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主要战略有:

①增大数量战略。在行业处于发展阶段,只需采用简单的结构或形式。

②扩大地区战略。随着企业进一步发展,要求企业将产品或服务扩展到其他地区。为协调这些产品和服务,企业组织要求建立职能部门结构。

③纵向整合战略。在行业增长阶段后期,为了减少竞争压力,企业会采取纵向整合战略。此时,组织应选择事业部制结构。

④多种经营战略。在行业进入成熟期,企业往往选择多种经营战略,根据规模和市场情况,分别采用矩阵结构或经营单位结构。

2. 请分析组织结构的外部环境

答:政治和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

3.简述组织结构设计的步骤,和部门结构选择的方式

答:1)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

①首先应充分考虑企业环境企业规模企业战略目标信息沟通这4方面的影响因素,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

②根据所选的组织结构模式,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门。

③为各个部门选择合适的部门结构,进行组织结构设置。

④将各个部门组合起来,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

⑤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结构。

2)部门结构不同模式的选择

①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设计的部门内部结构包括: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矩阵结构等模式,也就是广义的职能制组织结构模式。优点是具有明确性和高度稳定性。缺点是组织中的每个人往往只能了解自己的工作和任务,很难了解整体任务并把自己的工作和它联系起来。适用于企业规模较小或外部环境变化不大的企业。此模式适用范围较小。

②以成果为中心设计的部门内部结构包括:事业部制和模拟分权制等模式。优点是既有高度的稳定性,又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缺点是需设置较多的分支机构,管理费用多。一般在大型企业中采用

③以关系为中心设计的部门内部结构通常出现在一些特别巨大的企业或项目之中,如某些跨国公司。从本质上说,它只是将其他组织设计原则加以综合应用,缺乏明确性,实用性差。

4.简述组织结构诊断的内容和程序

答:⑴.组织结构调查:通过调查了解,掌握组织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调查资料有①工作岗位说明书。包括企业各类岗位的工作名称、职能、权限、责任、薪资、级别,以及该岗位同其他各岗位的关系等。

②组织体系图。即用图形来描述企业各管理部门或某一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一般采用金字塔式的体系图。

③管理业务流程图。包括业务程序、业务岗位、信息传递、岗位责任制等。

⑵组织结构分析:通过分析明确现行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并为提出改进方案打下基础。分析主要有三方面。

①内外环境变化引起的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的改变,需要增加哪些新的职能?哪些原有职能需要加强?哪些陈旧职能可以取消或合并?

②哪些是决定企业经营的关键性职能?明确后应置于组织结构的中心地位。

③分析各种职能的性质及类别。

⑶组织决策分析:其要考虑的因素有决策影响的时间决策对各职能的影响面决策者所具备的能力决策的性质

⑷组织关系分析:分析某个单位应同哪些单位和个人发生联系?要求别人给予何种配合和服务?他应对其他单位提供什么协作和服务?

5.简述组织变革实施的程序和方式

答:为了使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的变化,顺利地成长和发展,应当及时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革。变革程序和步骤如下:

1)组织结构诊断。其中包括:

①组织结构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和掌握组织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调查资料有工作岗位说明书组织体系图管理业务流程图

②组织结构分析:通过分析明确现行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并为提出改进方案打下基础。分析主要有三方面。

Ⅰ内外环境变化引起的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的改变,需要增加哪些新的职能?哪些原有职能需要加强?哪些陈旧职能可以取消或合并?

Ⅱ哪些是决定企业经营的关键性职能?明确后应置于组织结构的中心地位。

Ⅲ分析各种职能的性质及类别。

③组织决策分析:其要考虑的因素有决策影响的时间决策对各职能的影响面决策者所具备的能力决策的性质

④组织关系分析:

2)实施结构变革:

①企业领导者应善于抓住组织结构需要变革的征兆及时进行变革。征兆主要有以下几点:企业经营业绩下降组织结构本身病症的显露员工士气低落。

②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式包括:改良式变革爆破式变革计划式变革

③排除组织结构变革的阻力:

由于改革冲击我们已习惯了的工作方法和已有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失去工作安全感,一部分领导与员工有因循守旧思想,不了解变革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故而变革常招致各方面的抵制和反对。为保证变革的顺利进行,应事先采取如下相应措施:

Ⅰ让员工参加组织变革的调查、诊断和计划,使他们充分认识变革的必要性和变革的责任感。Ⅱ大力推行与组织变革相适应的人员培训计

划,使员工掌握新的业务知识和技能,适应变

革后的工作岗位。

Ⅲ大胆起用年富力强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

才,从组织方面减少变革阻力。

3)企业组织结构评价:对变革后的组织结构进

行分析,考察变革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修正

变革方案,为以后的调整和变革做好准备。

6.简述组织结构整合的依据及过程

答:企业结构整合的依据:结构整合主要在于

解决结构分化时出现的分散倾向和实现相互间

协调的要求。因为经过结构分化,使各部门、

各层次、各岗位、各职位的职责明确,也必然

产生出各自不同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会

出现某种程度的矛盾及相互间的重复交叉和冲

突,组织成员间还会出现离散现象,这就需要

通过有效的综合或整合,使企业组织上下畅通、

左右协调。

企业结构整合的过程:拟定目标阶段规划阶

段互动阶段控制阶段

7.简述企业人员规划的内容和作用

答: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人力资源规划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泛指

各种类型人力资源规划,狭义是指企业人员规

划。

⑴狭义人力资源规划按年度编制的计划有人员

配备计划、人员补充计划、人员晋升计划

⑵广义人力资源规划按年度编制的计划有,除

包括狭义外还包括人员培训开发计划、员工薪

酬激励计划、员工绩效管理计划、其他计划(员

工劳动组织计划、员工援助计划、劳动卫生与

安全生产计划、员工职业生涯计划等)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⑴满足企业总体战略发展的要求。

⑵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展。

⑶协调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计划。

⑷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⑸使组织和个人发展目标相一致。

3.简述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

企业各类人员规划的基本程序是:

(1)调查、收集和整理涉及企业战略决策和经

营环境的各种信息。

(2)根据企业或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人员规划

期限,了解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为预测工

作准备精确而翔实的资料。

(3)在分析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的

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

的各种科学预测方法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求

进行预测。

(4)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的总计划和各

项业务计划,并分别提出各种具体的调整供大

于求或供不应求的政策措施。

(5)人员规划的评价与修正。

6)评估人力资源规划。

8.请对企业人员规划的环境进行分析

答:有内部及外部环境之分

外部环境包括:

⑴经济环境,其主要影响体现在经济形势和劳

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上。

⑵人口环境,其因素包括:社会或本地区的人

口规模,劳动力队伍的数量、结构和质量等。

⑶科技环境,如网络技术、新技术引进与新设

备的应用等

⑷文化法律因素,个人的基本信念、价值观、

政府有关的劳动就业制度、最低工资标准等影

响因素。

内部环境包括:

⑴企业的行业特征⑵企业的发展战略

⑶企业文化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9.简述人力资源预测的内容原理和作用

答:原理:惯性原理、相关性原理、相似性原

企业人力资源预测内容分为:

⑴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⑵企业人力资源存量(企业人力资源的自然消

耗和自然流动)与增量(随着企业规模扩大,

行业调整等发展变化带来的人力资源上的新的

需求)预测。

⑶企业人力资源结构预测

⑷企业特种人力资源预测

企业人力资源预测的作用是,在服从组织战略

目标的前提下,通过预测人员需求,采取措施

保留和吸引企业对口人才,从而获得和保持企

业的竞争优势。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对组织方面

和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贡献上。

10.分析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影响因素

答:⑴顾客需求的变化(市场需求)

⑵生产需求(或企业总产值)

⑶劳动力成本趋势(工资状况)

⑷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趋势

⑸追加培训的需求

⑹每个工种员工的移动情况

⑺旷工趋向(或出勤率)

⑻政府方针政策的影响

⑼工作小时的变化⑽退休年龄的变化

⑾社会安全福利保障

11.列举并简述你所知道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的分析方法

答:可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两大类

定性预测:

⑴经验预测法:是利用现有的情报和资料,根

据有关人员的经验,结合本公司特点,对公司

人员需求的预测。可采用自下而上即由直线部

门经理向自己的上级主管提出用人要求和建

议,征得上级同意;自上而下即由公司经理先

拟定出公司总体用人目标和建议,然后由各级

部门自行确定用人计划。

⑵描述法,是指人力资源计划人员可以通过对

本企业组织在未来某一时期的有关因素的变化

进行描述或假设,从描述、假设、分析和综合

中提出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预测规划。

⑶德尔非法,又称专家评估法,一般采用问卷

调查的方式,听取专家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需

求量的分析评估,并通过多次重复最终达成一

致意见。

第一轮:提出预测目标和要求,确定专家组,

准备有关资料,征求专家意见。

第二轮:简明扼要地以调查表方式列出预测问

题(25个为宜),交付专家组讨论评价,然后由

预测组织统计整理。

第三轮:修改预测结果,充分考虑有关专家意

见。

第四轮:进行最后预测,在第三轮统计资料的

基础上,请专家提出最后意见及依据。

这种方法既可用于企业整体人力资源需求量预

测,也可用来预测部门人力资源需求,他的目

标是通过综合专家们的意见来预测某一领域的

发展状况,适合于对人力需求的长期趋势预测。

定量预测:

⑴转换比率法⑵人员比率法

⑶趋势外推法⑷回归分析发

⑸经济计量模型法⑹灰色预测模型法

⑺生产模型法⑻马尔可夫分析法

⑼定员定额分析法分为:工作定额分析法、岗

位定员法、设备看管定额定员法、劳动效率定

员法、比例定员法

⑽计算机模拟法

12.列举并简述你所知道的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的分析方法

答:分为内部供给预测和外部供给预测:

⑴人力资源信息库,从人力资源信息库中可以

获取企业每个员工的晋升、调动、解聘等信息,

能确切反应员工的流动信息。针对不同人员可

分为:技能清单、管理才能清单。

⑵管理人员接替模型

⑶马尔可夫模型

13.如何进行企业人员的供需平衡分析

答:企业人力资源供求关系有三种情况:人力

资源供求平衡;供大于求,导致组织内部人浮

于事,内耗严重,生产或工作效率低下;供小

于求,企业设备闲置,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也

是一种浪费。

当供不应求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方案

以避免短缺现象的发生:

⑴将符合条件,而又处于相对富裕状态的人调

往空缺位置。

⑵如高技术人员出现短缺,应拟定培训和晋升

计划,在企业内部无法满足要求时,应拟定外

部招聘计划。

⑶如短缺现象不严重,且员工愿意延长工作时

间,则可以根据《劳动法》规定,制定延长工

时适当增加报酬的计划。

⑷提高企业资本技术有机构成,提高工人的劳

动生产率,形成机器代替人力资源的格局。

⑸制定聘用非全日制临时用工计划,如返聘已

退休者,或聘用小时工等。

⑹制定聘用全日制临时用工计划。

解决企业人力资源过剩的方法有:

⑴辞退某些劳动态度差、技术水平低、劳动纪

律观念差的员工。

⑵合并关闭某些臃肿的机构。

⑶鼓励提前退休或内退。

⑷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⑸减少工作时间,降低工资水平。

⑹降低工作完成量,降低工资水平。

14. 简述制定人员规划应遵守的原则及具体制

定程序

答:原则:

⑴确保人力资源需求的原则。

⑵与内外环境相适应原则。

⑶与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原则。

⑷保持适度流动性的原则

制定程序⑴调查、收集和整理涉及企业战略决

策和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

⑵根据企业或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其人员规划

期限,了解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为预测工

作准备精确而翔实的资料。

⑶在分析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的基

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

各种科学预测方法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求进

行预测。

⑷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的总计划和各项

业务计划,并分别提出各种具体的调整、供大

于求或供小于求的政策措施。

⑸人员规划的评价与修正。对实施过程及结果

进行监督、评估,不断调整规划。

15.简述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内容作用

答: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是计算机用于企业人事

管理的产物,它是通过计算机建立的、记录企

业每个员工技能和表现的功能模拟信息库。

针对不同人员,又可分为以下两类:

技能清单,针对一般员工主要包括以下资料:

⑴员工的工作岗位、经验、年龄等

⑵介绍员工的技术能力、责任、学历

⑶对员工工作表现、提升准备条件等的评价

⑷对员工最近一次的客观评价,尤其对工作表

现的评价

管理才能清单,集中反应管理者的管理才能及

管理业绩,为管理人员的流动决策提供相关信

息。其主要内容包括:管理幅度范围、管理的

总预算、下属的职责、管理对象的类型、受到

的管理培训、当前的管理业绩等。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能够详细记录企业内部人员

的知识和技能状况,能够使企业更加合理有效

的使用人力资源。

第二章招聘与配置

一. 简述员工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类型和主

要原则

答:1.原理:

⑴个体差异原理人与人不同

⑵工作差异原理岗与岗不同

⑶人岗匹配原理人岗匹配包括:工作要求与

员工素质相匹配、工作报酬与员工贡献相匹配、

员工与员工之间相匹配、岗位与岗位之间相匹

配。

2.员工素质测评的类型:

⑴选拔性测评目的:选拔优秀员工特点:a.

强调测评的区分功能。b.测评标准刚性。c.测

评过程强调客观性。d.测评指标具有灵活性。

e.结果体现为分数或等级。

⑵开发性测评目的:以开发员工素质

⑶诊断性测评目的:了解现状或查找根源特

点:a.测评内容或精细或广泛。b.结果不公开。

c.有较强的系统性。

⑷考核性测评目的:鉴定或验证是否具备的程

度特点:a.概括性。b.结果要求有较高的信度

与效度。

3.员工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

⑴客观测评与主管测评相结合

⑵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⑶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

⑷素质测评与绩效测评相结合

⑸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

(1)素质测评的三要素是什么?

(1)素质测评的三要素是:标准、标度、标记。

所谓标准,就是指测评标准体系的内在规定性,

常常表现为各种素质规范化行为特征或表征的

描述与规定,如题中的“衣着得体与行为举止”

“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知识面与文化修养”

和“对应聘岗位的认知”。

所谓标度,即对标准的外在形式划分,常常表

现为对素质行为特征或表现的范围、强度和频

率的规定。如题中的“15%”“20%”“25%”。

所谓标记,即对应于不同标度(范围、强度和

频率)的符号表示,通常用字母(A,B,C等)、

汉字(甲,乙,丙等)或数字(1,2,3等)来

表示,它可以出现在标准体系中,也可以直接

说明标准。

二.简述员工素质测评量化的主要形式和测评

标准体系

答:1.员工素质测评量化的主要形式:(具体

内容看书 P76 选择题)

⑴一次量化与二次量化

⑵类别量化与模糊量化

⑶顺序量化、等距量化与比例量化

⑷当量量化(权重)

2.员工素质测评的标准体系:(具体内容看书

P79--84理解)

⑴素质测评的要素,一般由标准、标度和标记3

个要素

⑵测评标准体系的构成,分为横向和纵向结构2

方面(内容看书P81--82 选择)

⑶测评标准体系的类型,:a.效标参照标准体

系,是依据测评内容与目的而形成的标准体系,

一般是对测评对象内涵的直接描述或诠释。

b.常模参照性指标体系,是对测评客体外延的

比较而形成的测评标准体系。

三.简述品德测评、知识测评和能力测评的内容

和方法

答:1.品德测评:

⑴FRC品德测评法,是事实报告计算机辅助分析

的考核性测评方法。

⑵问卷法,采用问卷形式测评品德是一种实用、

方便、高效的方法。(16PF、EPQ、MMPI)

⑶投射技术测评法,其特点a.目的具有隐蔽性。

b.内容的非结构性与开放性。

c.反应的自由性。

2.知识测评:是对人们掌握的知识量、知识结

构与水平的测量与评定,把认知目标由低到高

分为6个层次。依次为:知识、理解、应用、

分析、综合、评价。

3.能力测评:分为一般能力测评、特殊能力测

评、创造力测评、学习能力测评

四. 简述素质测评的准备、实施、结果调整和

综合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答:1.素质测评的准备:

⑴收集必要的资料

⑵组织强有力的测评小组

⑶测评方案的制定a.确定被测评对象范围和测

评目的。b.设计和审查员工素质能力测评的指

标和参照标准。c.编制或修订员工素质能力测

评的参照标准。

⑷选择合理的测评方法通常采用4个指标即

效度、公平程度、实用性和成本。

2.素质测评的实施:

⑴测评前的动员

⑵测评时间和环境的选择

⑶测评操作程序包括测评指导到实际测评,直

至收回测评数据整个过程(看书P89)

3.素质测评结果的调整:

⑴引起测评结果误差的原因

1)测评的指标体系和参照标准不够明确

2)晕轮效应 3)近因误差

4)感情效应 5)测评人员训练不足

⑵测评结果处理的常用分析方法

1)集中趋势分析常用的有算术平均数和中位

数 2)离散趋势分析

3)相关分析 4)因素分析

⑶测评数据处理

4.综合分析测评结果:

⑴测评结果的描述分为数字和文字描述

⑵员工分类标准有2种调查分类标准和数学

分类标准

⑶测评结果分析方法 3种

1)要素分析法是根据每个测评指标的测评结

果,再依据素质测评参照标准的内容,进行要

素分析的一种方法。

2)综合分析法是对测评指标进行加权处理,计

算指标的加权平均数,综合分析测评结果的一

种方法。

3)曲线分析法

五.说明面试的内涵、类型、发展趋势以及基本

程序

答:1.面试的内涵,面试是指在特定的时间

和地点,由考官与应聘者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目

的和程序,进行面谈、相互观察、相互沟通的

过程。其特点:

⑴以谈话和观察为主要工具

⑵面试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

⑶面试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⑷面试是按照预先设计的程序进行的

⑸面试考官与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的地位是不

平等的

2.面试的类型

⑴根据面试的标准化程度,可分为结构化面试、

非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结构化面试是

指依照预先确定的题目、程序和评分标准进行

面试,要求做到程序结构化、题目结构化、和

评分标准结构化。

⑵根据面试实施的方式,可分为单独面试与小

组面试。

⑶根据面试进程,可分为一次性面试与分阶段面试。

⑷根据面试题目的内容,可分为情景面试和经验性面试。

3.面试的发展趋势

⑴面试形式丰富多样从单独到集体面试、从一次性到分阶段面试、从非结构化到结构化面试。

⑵结构化面试成为面试的主流

⑶提问的弹性化

⑷面试测评的内容不断扩展

⑸面试考官的专业化

⑹面试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发展

4.面试的基本程序

⑴面试的准备阶段

1)制定面试指南 2)准备面试问题

3)评估方式确定 4)培训面试考官

⑵面试的实施阶段

1)关系建立阶段

2)导入阶段 3)核心阶段

4)确认阶段 5)结束阶段

⑶面试的总结阶段

1)综合面试结果a.综合评价。b.面试结论(看书P106)

2)面试结果的反馈a.了解双方更具体的要求。

b.关于合同的签订。

c.对未被录用者的信息反馈。

3)面试结果的存档

⑷面试的评价阶段,总结经验,为下一次的面试设计做准备。

六. 简述面试的常见问题与实施技巧

答:1.面试中常见的问题:

⑴面试目的不明确

⑵面试标准不具体

⑶面试缺乏系统性

⑷面试问题设计不合理

⑸面试考官的偏见第一印象、对比效应、晕轮效应、录用压力

2.面试的实施技巧(看看P109-110)

⑴充分准备、灵活提问、多听少说、善于提取要点、进行阶段总结、排除各种干扰、不带个人偏见、在倾听时注意思考、注意肢体语言沟通

七. 简介结构化面试的实施程序和开发方法。(开发方法未总结)

答:1.构建素质模型

⑴组建测评小组

⑵从招聘岗位的优秀任职人员中选出一定的人员组成测验样本。

⑶对测验样本进行人格测验,总结各个被测人员的素质特征

⑷将测评结果进行综合,列出招聘岗位素质表

⑸将岗位素质表中的各个素质进行分级,构建素质模型。

2.设计结构化面试提纲

⑴拟定素质测评指标

⑵请专家针对每一个测评指标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卷。

⑶将问卷发给该岗位的部分员工,进行预测,检验其有效性。

⑷编写结构化面试大纲。

3.制定评分标准即等级评分表

4.培训结构化面试考官,提高结构化面试的信度和效度

⑴要求考官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

⑵要求考官有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

⑶要求考官掌握相关的测评技术

⑷要求考官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和修养

5.结构化面试及评分

6.决策

八. 简述行为结构面试的内涵和问题设计要求

答:1.行为描述面试的实质:考官通过行为描述面试要了解2方面信息。一是应聘者过去的工作经历。二是了解他对特定行为所采取的行为模式。其实质如下:

1)用过去的行为预测未来的行为

2)识别关键性的工作要求

3)探测行为样本

2.行为描述面试的假设前提

1)一个人过去的行为最能预测其未来的行为。

2)说和做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

3.行为描述面试的要素(STAR)

1)情景,即应聘者经历过的特定工作情景或任务。

2)目标,即应聘者在这情景当中所要达到的目标。

3)行动,即应聘者为达到该目标所采取的行动

4)结果,即该行动的结果,包括积极的和非积极的结果,生产性的和非生产性的结果。

九. 简述招聘决策中的群体决策方法

答:1.建立招聘团队,由企业高管、人力部门、用人部门经理、用人部门经验丰富的员工代表组成。组成团队后可采用各位招聘人员互相评价的方法来确定各自的评价权重。

2.实施招聘测试,根据招聘计划进行各种测试,如笔试、面试。

3.作出聘用决策,根据评分表中的排名结果作出决定。

十. 简述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概念、类型、原理和优缺点

答:1.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概念: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一组被评人(6~9人),在规定时间内(约1小时)就给定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中无领导。最后测评由观察者给每一个应试者评分。

2.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类型:

⑴根据讨论的主体有无情境性,分为无情境性讨论和情境性讨论。

⑵根据是否给应聘者分配角色,分为不定角色讨论和指定角色讨论。

3.无领导小组讨论的优点:

⑴具有生动的人际互动效应

⑵能在被评价者之间产生互动

⑶讨论过程真实,易于客观评价

⑷被评者难以掩饰自己的特点⑸测评效率高

4.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缺点:

⑴题目的质量影响测评的质量

⑵对评价者和测评标准的要求较高

⑶应聘者表现易受同组其他成员影响

⑷被评者的行为仍然有伪装的可能

十一.简述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操作流程

答:1.前期准备:

⑴编制讨论题目(工作分析-素质界定-编制试

题)

⑵设计评分表(评分标准、评分范围)

⑶编制计时表(发言时间是测试点之一)

⑷对考官的培训(培训与模拟评分)

⑸选定场地(环境与场地安排)

⑹确定讨论小组(6-9人同质陌生)

2.具体实施阶段:

⑴宣读指导语(规范)

⑵讨论阶段(观察与讨论)

3.评价与总结:考官从以下几方面评估

⑴参与程度

⑵影响力

⑶决策程序

⑷任务完成情况

⑸团队氛围和成员共鸣感

十二.简述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的类型、设计原

理和流程

答:1.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的类型:

⑴开放式问题如,事业的成功取决于哪些因

素?

⑵两难式问题两条信息上报一条

⑶排序选择型问题(多项选择问题,如遇险

问题)

⑷资源争夺型题目 6城市申办城市运动会

⑸实际操作型题目搭积木

2.设计题目的原理:

⑴联系工作内容

⑵难度适中

⑶具有一定的冲突性

3.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流程:

⑴选择题目类型

⑵编写初稿

1)团队合作

2)广泛收集资料 a.与人力部门沟通 b.与直接

上级沟通 c.查询相关信息

⑶调查可用性重要在于确认是否广为流传

⑷向专家咨询咨询以下内容:

1)题目是否与实际工作相联系,能否考察出被

评者的能力。

2)如果是资源争夺型问题或两难式问题,案例

能否均衡。

3)题目是否需要继续修改完善

⑸试测题目的难度平衡性

⑹反馈、修改、完善

1)参与者的意见

2)评分者的意见

3)统计分析的结果

十三.简述结构化面试问题的类型(自加题)

答:1、背景性问题 2. 知识性问题 3. 思维

性问题 4. 经验性问题 5. 情境性问题 6. 压

力性问题 7.行为性问题

十四. 简述员工招聘时应注意的问题(自加题)

答:1.简历并不能代表本人

2.工作经历比学历更重要

3.不要忽视求职者的个性特征

4.让应聘者更多地了解组织

5.给应聘者更多的表现机会

6.注意不忠诚和欠缺诚意的应聘者

7.关注特殊员工

8.慎重做决定

9.面试考官要注意自身形象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

一、简述员工培训计划与教学制定的程序和方

法:

㈠员工培训计划制定的程序和方法

1、培训需求分析

⑴目标明确员工现有技能水平和理想状态

之间的差距

⑵方法测评现有成绩,估计它与理想水平的

差距

2、工作岗位说明

⑴目标收集有关新岗位和现在岗位要求的

数据

⑵方法观察查阅有关报告文献

3、工作任务分析

⑴目标明确岗位对于培训的要求,预测培

训的潜在困难

⑵方法对将要涉及的培训进行分类和分析

4、培训内容排序

⑴目标排定各项学习内容或议题的先后次

⑵方法界定各项学习内容或议题的地位及

其相互关系据此进行排序

5、描述培训目标

⑴目标编制目标手册

⑵方法任务说明和有关摘要,对说明文字推

敲、润色、加工

6、设计培训内容

⑴目标根据培训目标确立培训具体项目和

内容

⑵方法聘请专家或借助中介机构选择培训

科目

7、设计培训方法

⑴目标根据培训项目的内容选择培训方式

方法

⑵方法采用经验总结、小组讨论、专家咨询

等多种形式提出具体对策

8、设计评估标准

⑴目标选择测评的工具,明确评估的指标和

标准

⑵方法采用模拟实验或聘请专家对测评工

具、评估指标和标准进行初步评价

9、试验验证

⑴目标对培训规划的评析,发现其优缺点,

并进行改进

⑵方法征求多方意见或进行实验试点进行

诊断,找出议题并修改完善

㈡、我国常用的教学设计程序

1)确定教学目的

2)阐明教学目标

3)分析教学对象的特征

4)选择教学策略

5)选择教学方法及媒体

6)实施具体的教学计划

7)评价学员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修正

2.为什么在培训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要重视评

估问题?

培训评估实质上是企业组织在员工培训过程

中,依据培训的目的和要求,运用一定的评估

指标和评估方法,检查和评定培训效果的过程。

培训效果取决于培训过程中的每一步,培训评

估意义的体现就来自于对培训过程的全程评

估。因此,在实施培训项目之前、之中和之后

都要考虑评估问题,即从培训前、培训中、培

训后三个阶段进行评估。

首先,在培训前进行评估可保证:①培训需求

确认的科学性;②培训计划与实际需求的合理

衔接;③帮助实现培训资源的合理配置;④培

训效果测定的科学性。

其次,在培训中进行评估可以保证:①培训活

动按照计划进行;②培训执行情况的反馈和培

训计划的调整;③可以找出培训的不足,归纳

出教训,以便改进今后的培训,同时能发现新

的培训需要,从而为下一轮的培训提供重要依

据;④过程监测和评估有助于科学解释培训的

实际效果。

最后,培训效果评估有助于:①对培训效果进

行正确合理的判断,以便了解某一项目是否达

到原定的目标和要求;②受训人知识技术能力

的提高或行为表现的改变是否直接来自培训的

本身;③可以检查出培训的费用效益,评估培

训活动的支出与收入的效益如何,有助于使资

金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④可以较客观地评价

培训者的工作;⑤可以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所需

的信息。

总之,培训评估既可以调整当前的培训活动,

也可以总结经验,为完善以后的培训活动做准

备。

二、简述培训课程要素、培训课程设计的原则

和程序

1、培训课程的要素

1)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 3)课程教材

4)教学模式 5)教学策略

6)课程评价 7)教学组织 8)课程时间

9)课程空间 10)培训教师

11)学员

2、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1)培训课程设计要符合企业和学员的需求

2)培训课程设计要符合成人学员的认知规律

3)培训课程的设置应体现企业培训功能的基本

目标,进行人力资源开发

3、培训课程设计的程序

1)培训项目计划,包含三个层次:①企业培训

计划②课程系统计划③培训课程计划

2)培训课程分析,主要包括:课程目标分析和

培训环境分析

3)信息和资料的收集、可咨询客户、学员和有

关专家及借鉴其他培训课程

4)课程模块设计

5)课程内容的确定,包括①内容的选择②内

容的制作③内容的安排

6)课程演练与试验

7)信息反馈与课程修订

三、培训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大纲)

1、相关性其内容选择要与企业实际相结合、

要能主动适应企业的发展趋势

2、有效性这是判断培训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

标准

3、价值性培训内容应能满足学员的兴趣及培

训需求

四、介绍培训教师的来源,特点及选聘标准

各种培训资源的类型与特点(大纲)

1、企业外部培训师

优点:1)选择范围大,可得到高质量的培训师

2)可带来许多全新的理念

3)对学员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4)可提高培训档次,引起企业重视

5)容易营造气氛,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缺点:1)企业与其缺乏了解,加大培训风险

2)教师与企业及学员之间缺乏了解,可能降低

培训适用性

3)学校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导致纸上谈兵

4)聘用成本较高

开发途径:1)大中专院校教师

2)专职培训师

3)顾问公司聘请培训顾问

4)聘请本专业的专家、学者

5)通过网络联系、寻找

2、企业内部的培训师

优点:1)了解企业、培训有针对性、利于提高

培训效果

2)与学员相互熟悉之间交流顺畅

3)培训相对易于控制

4)成本较低

缺点:1)不易在学员中树立威望,影响学员参

与度

2)内部选择范围小,不易开发高质量的教师队

3)看待问题受环境影响,不易上升高度

3、培训教师的选配标准

1)具备经济管理类和培训内容方面的专业理论

知识

2)对培训内容所涉及的问题有实际工作经验

3)具有培训授课经验和技巧

4)能熟练适用培训教材及工具

5)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6)具有引导学员自我学习的能力

7)善于在课堂上发现并解决问题

8)积累与培训内容相关的案例与资料

9)掌握培训内容所涉及的一些前沿问题

10)拥有培训热情和教学愿望

五、简述培训手段的设计方法

1、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培训

方法

2、从学员的差异性出发,设计适合的控制手段

3、充分考虑学员的兴趣与动力

4、评估手段的可行性

六、简述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及方法(不

好总结自己看书P172—P173)

七、简介培训评估报告的撰写步骤要求

1、评估报告的撰写要求

①注意接受调查的受训者的代表性,避免因调

查样本缺少代表性而作出不充分的归纳

②要尽量实事求是切忌过分美化和粉饰评估结

③必须观察培训的整体效果以免以偏概全

④必须以一种圆熟的方式论述培训结果中的消

极方面,避免打击有关培训人员的积极性。

⑤当评估方案持续一年以上时间时,评估者需

要作中期评估报告。

⑥要注意报告的文字表述与修饰。

2、撰写评估报告的步骤

①导言

②概述评估实施的过程

③阐明评估结果

④解释评论评估结果和提供参考意见

⑤附录

⑥报告提要

八、简述培训效果评估的方法

1、定性评估方法是指评估者在调查研究,了

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相关

标准,对培训效果作出评价的方法

①优点简单易行、综合性强,需要的数据资料

少,可以考虑到很多因素,评估过程中评估者

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

②缺点评估结果受评估者的主观因素、理论水

平和实践经验的影响很大,不同的评估者对同

一问题可能作出不同的判断。

③评估方法有: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和座谈

2、定量评估方法(看书P193—P201)

九、简介培训效果与评估的基本概念、类型、

形式、作用和具体步骤

1、概念:①培训效果是指企业和受训者从培训

当中所获得的收益

②培训评估就是对员工培训活动的价值作出判

断的过程

2、形式:①非正式评估和正式评估

②建设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

3、培训效果评估的作用和主要内容

作用:①可以对培训效果进行正确合理的判断,

以便了解某一项目是否达到原定的目标和要求

②受训人知识技术能力的提高或行为表现的改

变是否直接来自培训的本身

③可以检查出培训的费用效益,有助于资金得

到更加合理的配置

④可以较客观地评价培训者的工作

⑤可以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所需的信息

评估内容:①培训目标达成情况评估

②培训效果效益综合评估

③培训工作者的工作绩效评估

4、培训效果评估的基本步骤

①作出培训评估的决定 a.评估的可行性分析

b.确定评估的目的

②制定培训评估的计划 a.选择评估人员 b.

选择评估对象 c.建立评估数据库 d.选择评

估形式 e.选择评估方法

f.确定方案及测试工具

③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

④培训项目成本收益分析

⑤撰写培训评估报告

⑥及时反馈评估结果a.培训管理人员 b.高层

领导者 c.受训员工 d.受训者的直接主管

十、简述培训评估的层级体系的特点

层次体系的特点:

①反应评估易于进行,最基本普遍的评估方

式。缺点是学员的感情因素较高

②学习评估优点是对学员有压力,使他们更

认真的学习。对培训讲师也是一种压力,使他

们更负责、精心地准备课程和讲议。

缺点:评估所带来的压力导致报名不踊跃,所

采用的测试方法的可靠度和可信度有多大,测

试方法的难度是否合适对工作行为转变来说并

非是最好的参考指标

③行为评估优点:可以直接反映培训效果,

可以使领导及直接主管看到培训效果,使他们

支持培训

缺点:实施时间跨度长、花费时间多、占用人

员广、问卷设计难、有不相干因素干扰

④结果评估优点:可以打消高层主管投资培

训的疑虑、支持培训

缺点:a.时间长 b.相关经验少、评估技术不

完善c.必须取得管理层的合作d.不好分辨结果

与培训的因果关系

第四章绩效管理

一. 简述绩效考评效标的概念和种类

答:概念:效标即指评价员工绩效的指标及标

准,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对个人或组织的绩效

应该达到的水平要求。

效标的类别:

1.特征性效标:即考量员工是怎样的一个人,

侧重点是员工的个人特质。

2.行为性效标:其侧重点是考量“员工如何执

行上级指令,如何工作”。这类效标对人际接

触和交往频繁的工作岗位尤其重要。

3.结果性效标,其侧重点是考量“员工完成哪

些工作任务或生产了哪些产品,其工作成效如

何?”

二.具体说明行为导向型、结果导向型和综合型

绩效考评的九种方法内容、特点和实施要点

1、行为导向型的考评方法包括:主观考评方法,

包括排列法、选择排列法、成对比较法、强制

分配法和结构式叙述法。客观考评方法,主要

有关键事件法、强迫选择法、行为定位法、行

为观察法和加权选择量表法。

2、结果导向型绩效考评方法,主要有目标管理法、绩效标准法、短文法、直接标准法、劳动定额法、成绩纪录法。

3、综合型绩效考评方法,主要有图解量表法、日清日结法、合成考评法、评价中心法。

4、合成考评法的含义及实施要点 合成考评法是将几种比较有效的绩效考评方法综合在一起,对组织或员工个人进行考评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 ⑴它考评的是一个团队而不是某个员工。 ⑵考评的侧重点具有双重性,既考虑岗位职责和现实任务,又考虑团队员工个人潜能的分析与开发。 ⑶表格简单便于填写。 ⑷考评量表采用三个等级,即极好、满意、不满意。

5、日清日结法的含义和特点 日清日结法即OEC 法(over every control clear ),是指全方位地对每人每天每事进行清理控制,做到“日清日毕、日清日高”。 海尔管理风格可以概括为四个字“严、细、实、恒” 严,即要求严格,严格管理。 细和实,即分工细,责任实。 恒,即持之以恒。 海尔坚持“一个核心和三个原则”,一个核心指市场不变的规律就是“永远在变”的法则。三个原则是:闭环原则(PDCA )原则;比较分析原则;不断优化原则。

6、结构式叙述法:属于行为导向型主观考评的方法,是采用一种预先设计的结构性表格,由考评者按照各个项目的要求,以文字对员工的行为作出描述的考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但可靠性和准确性不高,考评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

7、强迫选择法:是一种行为导向型的客观考评方法。考评者必须从3~4个描述员工某一方面行为表现的项目中选择一项(有时两项)作为单项考评结果。可避免趋中、过宽、晕轮及其它偏误。但难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作用,因结果不会反馈给员工。

8、短文法:属结果导向型方法。能减少偏见和晕轮效应及趋中或过宽误差。但下属众多时无法推行。仅用于激发员工表现,开发其技能,而不能用于员工间比较及人事决策,适用范围很小。

9、成绩纪录法:结果导向型方法,适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专家们采用。因需要聘请外部专家,使时间、人力等成本较高。有很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特别是与行为量表等考评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效果将更好。 10、劳动定额法:结果导向型方法。 11、图解式评价量表法,属综合型绩效考评方法。首先将岗位工作的性质和特点,选择与绩效有关的若干评价要素。其次,以这些评价因素为基础,确定出具体的考评项目(指标),每个项目分成5~9等,并对各个等级尺度作出具体说明。最后制成专用的考评量表。具有广泛适用性,简单易行、使用方便、设计简单、汇总快捷。极容易产生晕轮及集中趋热等偏误。 12、日清日结法具体实施程序和步骤是: ⑴设定目标。 ⑵控制 ⑶考评与激励 13、评价中心技术 评价中心采用六种方法技术,广泛观察被考评者的特质和行为。 ⑴实务作业或套餐式练习。 ⑵自主式小组讨论 ⑶个人测验 ⑷面谈评价 ⑸管理游戏 ⑹个人报告 三.说明在绩效考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偏误,并对20种考评方法的性能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1.分布误差 ⑴ 宽厚误差 即评定结果是负偏态分布,大多数员工评为优良. ⑵ 苛严误差 即评定结果是正偏态分布,大多数员工被评为不合格或勉强及格。 ⑶ 集中趋势和中间倾向 2.晕轮误差 纠正方法:一是建立严谨的工作记录制度。二是评价标准要制定得详细、具体、明确。三是对考评者进行适当的培训。 3.个人偏见 4.优先和近期效应 5.自我中心效应 对比偏差 相似偏差 纠正方法同晕轮误差。 6.后继效应 克服方法是一次只评价全体员工绩效的某一方面,然后再评价另一方面,最后将每个员工的所有评价结果汇总。 7.评价标准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是影响考评结果的客观原因。 四、说明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设计的内容、原则以及具体设计方法和步骤 内容: 1.适用不同对象范围的考评体系 ⑴组织绩效考评体系 ⑵个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2.不同性质指标构成的考评体系:⑴品质特征型绩效考评指标体系⑵行为过程型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⑶工作结果型的绩效指标考评体系。 原则: 1.针对性原则。 2. 科学性原则 3. 明确性原则 具体设计方法:1. 要素图示法 2. 问卷调查法 3. 个案研究法 4. 面谈法 5. 经验总结法 6. 头脑风暴法 设计程序:1. 工作分析(岗位分析) 2. 理论验证 3. 进行指标调查, 确定指标体系 4. 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 五.说明绩效考评标准的种类. 设计内容和评分方法. 考评标准量表的内容及设计要求 设计原则:1. 定量准确的原则 2. 先进合理的原则 3. 突出特点的原则 4. 简明扼要的原则 种类:1. 综合等级标准 2. 分解提问标准 评分方法:1. 单一要素的计分方法 2. 多种要素综合计分法 考评量表分类:1. 名称量表 2. 等级量表 3. 等距量表 4. 比率量表 六. 说明关键绩效指标的定义, 设计关键指标的目的, 选择关键指标的原则, 平衡计分卡的概念和特点, 以及确定工作产出的基本原则. 答:㈠关键绩效指标法(KPI )是检测并促进宏观战略决策执行效果的一种绩效考评方法, 它首先是企业根据宏观的战略目标, 经过层层分解后, 提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战术目标,并将其转化为若干个考评指标,然后借用这些指标,从事前、事中和事后多个维度,对组织或员工个人的绩效进行全面跟踪、监测和反馈。 建立KPI 体系的意义:(自加) 1.使KPI 体系不仅成为激励约束企业员工行为的一种新型机制,同时还要发挥KPI 体系战略导向的牵引作用。 2.成为战略规划的重要工具。 3.彻底改变传统的以控制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战略导向的KPI 与一般绩效评价体系的区别是:(自加) 1.从绩效考评的目的看,前者以战略为中心,后者以控制为中心。 2.从绩效考评的过程来看,前者是组织内部自上而下对战略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后者通常是自下而上根据个人以往的绩效目标产生的。 3.从绩效的构成看,前者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后者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村为辅。 4.从指标的来源来看,前者源于组织的战略目标与竞争的需要,后者源于特定的程序。 设计关键指标的目的: 1.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来看,不提取并设定关键绩效指标对绩效进行管理,就无从提高组织或员工个人的绩效。 2.对于管理者来说,提取并设定关键绩效指标对组织或员工个人的绩效进行考评,能够把握全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简化程序,满足企业绩效管理的需要。 3.对于被考评者---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来说,有利于清晰地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以及将要做到什么程度。 基本特点:(自加) 1.能够集中体现团队与员工个人的工作产出,即所创造的价值。 2.突出员工贡献率。 3.明确界定关键性工作产出即增值指标的权重。 4.能够跟踪检查团队与员工个人的表现。 选择关键指标的原则:1.整体性 2、增值性 3、可测性 4、可控性 5、关联性 确定工作产出的基本原则:1.增值产出的原则 2、客户导向原则 3、结果优先原则 4、设定权重的原则 ㈡平衡计分卡的概念和特点: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绩效管理的工具,它将企业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转化为各种具体的相互平衡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并对这些指标的实现状况进行不同时段的考评,从而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建立起可靠的执行基础。 平衡计分卡从四个角度,即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来衡量企业的业绩。 特点: 1.平衡计分卡是一个核心的战略管理与执行的工具。 2.是一种先进的绩效衡量的工具。 3.是企业各级管理者与管理对象进行有效沟通的一个重要方式。 4.是一种理念十分先进的“游戏规划”,即一种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七、说明360度考评的实施程序和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实施程序: 1.评价项目设计 ⑴进行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决定是否采用360度考评方法。 ⑵编制基于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评价问卷。 2.培训考评者 3.实施360度考评 ⑴实施考评 ⑵统计评价信息并报告结果 ⑶对被考评者进行培训 ⑷企业管理部门针对考评的结果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制定改善行动计划。 4.反馈面谈 5.效果评价 注意事项: 1.确定并培训公司内部专门从事360度考评的管理人员 2.应选择最佳时期,在组织面临士气问题,处于过渡期或下坡路时,不宜采用。 3.上级主管应与每位考评者沟通。 4.使用客观的统计程序 5.防止考评过程中作弊、合谋等违规行为。 6.准确识别和估计偏见、偏好等对业绩评价结果的影响。 7.对考评者的个人意见保密,上级评价除外。 8.不同的考评目的决定考评内容不同,所应注意事项也不同。 八、说明构建和完善企业关键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的方法 答:企业的KPI 体系一般可以沿着两条主线进行设计,一是按组织结构的层级进行纵向分解,采用目标—手段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另一种是按企业主要业务流程进行横向分解,采用目标---责任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在明确两条主线后,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具体设计: 1.依据平衡计分卡的设计思想构建KPI 体系。 2.根据不同部门所承担的责任构建KPI 体系。 3.根据企业工作岗位分类建立KPI 体系。 九、简述360度考评的内涵和特点 答:360度考评方法又称全视角考评方法,它是指由被考评者的上级、同事、下级和客户(内在、外在)以及被考评者本人担任考评者,从多个角度对被考评者进行360度的全方位评价,再通过反馈程序,达到改变行为、提高绩效等目的的考评方法。 优缺点: 优点: 1.具有全方位、多角度的特点。 2.考虑的不仅是工作产出,还考虑深层次的胜任特征。 3.有助于强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建立更为和谐的工作关系。 4.采用匿名方式,消除考评者的顾虑,保证了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5.尊重组织成员的意见,有助于创造更好的工作氛围,激发成员的创新性。 6.加强管理者与组织员工的双向交流,提高了组织成员的参与性。 7.促进员工个人发展。 缺点: 1.侧重于综合评价,定性评价比重大,定量的评价少,与KPI 结合使用,评价更全面。 2.信息来源渠道广,但并非总是一致。 3.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成本增加。 4.如处理不当,可能会在组织内造成紧张气氛,影响员工积极性。 十、说明提取关键绩效指标的基本方法、程序和步骤: 1.目标分解法 1.1 确定战略的总目标和分目标 1.2 进行业务价值树的决策分析 1.3 各项业务关键驱动因素分析 2.关键分析法 3.标杆基准法 提取关键绩效指标的程序和步骤 1.利用客户关系图分析工作产出 2.提取和设定绩效考评的指标 SMART 原则: S —specific 具体的 M---measurable 可度量的 A---attainable 可实现的 R —realistic 现实的 T —time bound 有时限的 3.根据提取的关键指标设定考评标准 4.审核关键绩效指标和标准 4.1 工作产出是否为最终产品 4.2 多个考评者对同一个绩效指标和标准进行评价,其结果是否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 4.3 关键绩效考评指标的总和是否可以解释被考评者80%以上的工作目标。 4.4 关键绩效指标和考评标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4.5 关键绩效指标是否预留出可以超越的空间。 5.修改和完善关键绩效指标和标准 第五章 薪酬管理 一、说明薪酬市场调查的概念、种类、作用,薪酬调查的具体程序和步骤,以及数据资料处理分析的方法 答:薪酬调查是指企业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各种途径,采集有关企业各类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以及支付状况的信息,并进行必要处理分析的过程。 薪酬种类: ⑴从调查方式上看,可分为正式薪酬调查和非正式薪酬调查。 ⑵从主持薪酬调查的主体看,可分为政府、行业、专业协会、企业家联合会、咨询公司及公司企业自己组织。 ⑶从调查的组织者看,分为商业性、专业性、政府薪酬调查。 ⑷从薪酬调查的具体内容和对象看,分为薪酬市场调查和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调查 薪酬调查作用: ⑴为企业调整员工的薪酬水平提供依据。 ⑵为企业调整员工的薪酬酬制度奠定基础。 ⑶有助于掌握薪酬管理的新变化与趋势。 ⑷有利于控制劳动力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薪酬调查的具体程序和步骤: 1.确定调查目的:整体薪酬水平的调整 薪酬差距的调整 薪酬晋升政策的调整 具体岗位薪酬水平的调整 2.确定调查范围 ⑴确定调查的企业 包括: 第一类 同行业中同类型的其他企业 第二类 其他行业有相似相近工作岗位的企业 第三类 与本企业企业雇用同一类的劳动力,可构成人力资源竞争对象的企业 第四类 在本地区同一劳动力市场上招聘员工的企业 第五类 在经营、信誉、报酬水平和工作环境均合乎一般标准的企业 ⑵确定调查的岗位 ⑶ 确定需要调查的薪酬信息 包括:第一 与员工基本工资相关的信息 第二与支付年度和其他奖金相关的信息 第三 股票期权或影子股票计划等长期激励计划 第四 与企业各种福利计划相关的信息 第五 与薪酬政策诸方面有关的信息 ⑷ 确定调查的时间段 3.选择调查的方式 ⑴ 企业之间相互调查 ⑵ 委托中介机构调查 ⑶ 采集媒体公开信息 ⑷ 问卷调查通信调查 4.统计分析调查数据 ⑴ 数据排列 ⑵ 频率分析 ⑶ 趋中趋势分析 简单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 中位数法 ⑷ 离散分析 百分位法 四分位法 ⑸ 回归分析法 ⑹ 图表分析法 5.提交薪酬调查分析报告 二、 说明员工薪酬满意度调查的基本内容、工作程序和分析方法 薪酬满意度调查内容表(略) 工作程序: 1.确定调查对象:企业内部所有员工 2.确定调查方式:常用的方式是发放调查表 3.确定调查内容:如上表 分析方法:看教材案例 三、 分析说明工作岗位横向与纵向分类的区别与联系 答:职系和职组是按照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对岗位所进行的横向分类,岗级和岗等是按照岗位的责任大小、技能要求、劳动强度、劳动环境等要素指标对岗位进行的纵向分级。 岗位纵向分级是指在岗位横向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岗位工作繁简难易程度、责任大小以及本岗位人员的任职资格等因素,对同一职系中的岗位划分出不同岗级,并对不同职系中的岗位进行统一规定岗等的过程。 四、 简述企业工资制度的内容及类型 答:工资制度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和政策制定的,是与工资的制定与分配相关的一系列准则、标准和规定和方法的总和。 工资制度中必须明确的内容有:工资分配政策、原则、工资支付方式、工资标准、工资结构、工资等级及级差、奖金、津贴、过渡办法、其他规定。 工资制度分类:岗位工资制、技能工资制、绩效工资制、特殊群体的工资 五、简述工作岗位分类的功能、要求,以及岗位分类的基本步骤 答:工作岗位分类的几个概念:职系(细类)、职组(中小类)、职门(大类)、岗级、岗等。 岗位分类是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所进行的划分,从而区别出不同岗位的类别和等级。 职系和职组是按照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对岗位所进行的横向分类,岗级和岗等是按照岗位的责任大小、技能要求、劳动强度、劳动环境等要素指标对岗位进行的纵向分级。 岗位分类与职业分类标是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关系,职业分类对企业中的岗位分类起着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而岗位分类又为国家职业分类体系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有益的补充。 岗位分类适用于国家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和机构,而岗位分级适用于实行岗位分类以外的各种企事业单位。 岗位分级与品位分类的区别:1、分类标准不同 2、分类依据不同 3、适用范围不同 工作岗位分类的主要步骤: 1.岗位的模向分级,即根据岗位的工作性质及特征,将它们划分为若干类别。 2.岗位的纵向分级,即根据每一岗位的繁简难易程度、责任轻重以及所需学识、技能、经验水平等因素,将它们归入一定的档次级别。 3.根据岗位分类的结果,制定各岗位的岗位规范即岗位说明书,并以此作为各项人力资源工作的依据。 工作岗位横向分类的步骤与方法 (一)、工作岗位模向分类的步骤 1.将企事业单位内全部岗位,按照工作性质划分为若干大类,即职门。 2.将各职门内的岗位,根据工作性质的异同继续进行细分,把业务相同的工作岗位归入相同的职组,即将大类细分为中类。 3.将同一职组内的岗位再一次按照工作的性质进行划分,即将大类下的中类再细分为若干小类,把业务性质相同的岗位组成一个职系。 (二)、工作岗位横向分类的方法 1、按照岗位承担者的性质和特点,对岗位进行横向的区分 2.按照岗位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分。 工作岗位纵向分级的步骤与方法 (一)、岗位纵向分级的步骤 1.按照预定的标准进行岗位排序,并划分出岗级。 2.统一岗等 (二)、生产性岗位纵向分级的方法 1.选择岗位评价要素 2.建立岗位要素指标评价标准表 3.按照要素评价标准对各岗位打分,并根据结果划分岗级。 4.根据各个岗位的岗级统一归入相应的岗等。 管理性岗位纵向分级的方法 1.精简企业组织结构,加强定编定岗定员管理 2.对管理岗位进行科学的横向分类 3.评价要素的项目分档要多,岗级数目也应多于直接生产岗位的岗级数目。 4.在对管理岗位划岗归级后,应对管理岗位岗级统一列等。 六、 简述岗位工资制、技能工资制和绩效工资制的概念、类型,并比较三者的不同之处 答:岗位工资制 特点:1.根据岗位支付工资 2.以岗位分析为基础 3.客观性较强 主要类型: 一、岗位等级工资制 1、一岗一薪制 2、一岗多薪制 二、岗位薪点工资制 岗位薪点数确定: 1.薪点数的确定 ⑴ 岗位薪点的确定 ⑵ 个人薪点的确定 ⑶ 加分薪点数 2.薪点值的确定 薪点工资制的优点: 1.使工资分配直接与企业效益和员工的工作业绩相联系,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原则,符合市场取向的要求。 2.促进学员学习技术,充分发挥工资的激励作用。 3.有利于提高团队的协作精神。 三、技能工资 概念:技能工资是一种以员工的技术和能力为基础的工资。 技能工资的前提: 1.明确对员工的技能要求 2.制定实施与技能工资制度配套的技能评估体系 3.将工资计划与培训计划相结合 技能工资的种类: 1.技术工资 2.能力工资:基础能力工资;特殊能力工资 四、绩效工资制 概念:绩效工资是以员工的工作业绩为基

础支付的工资,支付的唯一根据或主要根据是工作成绩或劳动效率。

绩效工资特点:

1.注重个人绩效差异的评定

2.上级绩效评定分量重。

3.反馈频率不高且大部分是单向的:从管理人员向下属员工反馈。

绩效矩阵(见教材315~316页)

绩效工资制的不足:

1.绩效工资制的基础缺乏公平性

2.绩效工资过于强调个人的绩效

3.如果员工认为评价方式不公平、精确,整个绩效工资制度就有崩溃的危险。

绩效工资的形式:

1.计件工资制

2.佣金制

五、特殊群体的工资制度

1.管理人员的工资制度

⑴基本工资

⑵奖金和红利

⑶福利与津贴

2.经营者年薪制

⑴实行经营者年薪制应具备的条件

①健全的经营者人才市场,完善的竞争机制。

②明确的经营者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③健全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的群众监督机制。

⑵年薪制的组成形式

①基本工资加风险收入

②年薪加年终奖金

⑶年薪水平的确定

①经营者的年薪应该数倍于企业员工的年平均工资。

②年薪水平的确定既要照顾到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又要能够吸引到企业需要的经营人才。

③得到年薪的经营者不再享受企业员工的工资性收入与福利待遇。

3.团队工资制度

⑴团队工资的主要组成要素:

①基本工资

②激励性工资

③绩效认可奖励

⑵团队工资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①平行团队工资制度的设计通常不使用激励性工资,而认可奖励尤其是非货币性的认可奖励比较合适

②流程团队的工资制度设计预先确定的激励性工资是重要环节。

③项目团队工资制度的设计避免使用过多激励性工资

七、简述宽带式工资结构设计的步骤

宽带式工资,又称工资宽带是对传统的垂直型工资结构的改进,本质上也是一种工资结构。宽带工资结构的作用:

1.有利于企业提高效率以及创造参与型和学习型企业文化,保持机构灵活性及提高外部竞争性。

2.引导员工自我提高。

3.有利于岗位变动。

4.有利于管理人员以及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角色转变

5.有利于工作绩效的促进。

设计程序:

一、明确企业的要求

二、工资等级的划分

三、工资宽带的定价

四、员工工资的定位

1.绩效曲线法,即根据员工个人绩效,将其放入工资宽带中相应的位置。

2.严格按照员工新技能获取情况,确定他们在宽带工资中的定位。

3.先明确市场工资水平,然后在同一工资宽带内,对低于该市场工资水平的部分,根据知识、技能、能力和绩效进行工资定位。对于高于该市场工资水平之上的部分,则根据员工的关键能力开发情况进行定位。

五、员工工资的调整

八、简述经营者年薪制的组成形式以及团队工资制的主要组成要素。

经营者年薪制

1 实行经营者年薪制应具备的条件

⑴健全的经营者人才市场,完善的竞争机制。

⑵明确的经营者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⑶健全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的群众监督机制。

2 年薪制的组成形式

⑴基本工资加风险收入

⑵年薪加年终奖金

3.年薪水平的确定

⑴经营者的年薪应该数倍于企业员工的年平均工资。

⑵年薪水平的确定既要照顾到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又要能够吸引到企业需要的经营人才。

⑶得到年薪的经营者不再享受企业员工的工资性收入与福利待遇。

团队工资制度

1.团队工资的主要组成要素:

⑴基本工资

⑵激励性工资

⑶绩效认可奖励

2.团队工资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⑴平行团队工资制度的设计通常不使用激励性工资,而认可奖励尤其是非货币性的认可奖励比较合适

⑵流程团队的工资制度设计预先确定的激励性工资是重要环节。

⑶项目团队工资制度的设计避免使用过多激励性工资

九、简述企业工资制度设计的原则和程序

原则:

1.公平性原则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⑴内部公平性可通过岗位评价来达到工资的内部公平性

⑵外部公平性进行工资市场调查是保证外部公平的重要工具。

2.激励性原则 3.竞争性原则

4.经济性原则 5.合法性原则企业工资设计程序

一、确定工资策略

工资结构从性质上可分为三类:

1.高弹性类绩效工资与奖金占的比重较大,

如以绩效为导向的工资结构。

2.高稳定性基本工资比重相当大,奖金视

经营情况按基本工资比例发放,如日本年功工

资。

3.折中类如以能力为导向的工资结构、以岗

位为导向的工资结构及组合工资结构。

二、岗位评价与分类

三、工资市场调查

四、工资水平的确定

1.将工资水平完全建立在市场工资调查数据的

基础上。

2.根据工资曲线确定工资水平。

五、工资结构的确定

1.工资构成项目的确定

2.工资构成项目的比例确定

六、工资等级的确定

1.工资等级类型的选择

⑴分层式工资等级类型

⑵宽泛式即宽带式工资等级类型

2.工资档次的划分

3.浮动工资的设计

⑴确定浮动工资总额

⑵确定个人浮动工资份额

七、企业工资制度的实施与修订

十、影响企业工资水平的因素有哪些?企业如

何确定其工资水平?如何设计工资等级?

工资水平影响因素:

1.企业外部影响因素

⑴市场因素包括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

⑵生活费用和物价水平

⑶地域的影响

⑷政府的法律、法规

2.企业内部影响因素

⑴企业自身特征对工资水平的影响

⑵企业决策层的工资态度

如何确定工资水平:

工资水平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所有员工的

平均工资。它是由企业的工资总额与员工的总

人数决定的,其计算公式是:

工资水平=工资总额/企业平均人数

如何设计工资等级:

1.工资等级类型的选择

⑴分层式工资等级类型

⑵宽泛式即宽带式工资等级类型

2.工资档次的划分

3.浮动工资的设计

⑴确定浮动工资总额

⑵确定个人浮动工资份额

十一、简述企业工资标准与结构调整的基本内

容和程序

工资标准调整分为三类:一类是个体工资标准

的调整,包括工资等级的调整、工资档次的调

整;另一类是整体工资标准的调整;第三类是

结合结合内部分配改革对工资结构的调整。

工资调整的项目:

1.工资定级性调整

工资定级时应注意以下因素:

⑴员工的生活费

⑵同地区同行业相同或相似岗位的劳动力的市

场工资水平。

⑶新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

2.物价性调整

3.工龄性调整

4.奖励性调整

5.效益性调整

6.考核性调整

一、员工个体工资标准的调整

1.工资等级调整

2.工资标准档的调整

⑴“技变”晋档

⑵“学变”晋档

⑶“龄变”晋档

⑷“考核“变档

二、员工工资标准的整体调整

1.定期普遍调整工资标准

2.根据业绩决定加薪幅度

三、企业员工工资结构的调整

十二、简述企业员工薪酬计划的准备工作与编

制程序

薪酬计划的准备工作:

在制定薪酬计划前需要搜集有关资料,对所有

信息进行分析、检查。所需的资料包括员工薪

酬的基本资料,企业人力资源规划资料,物价、

市场薪酬水平,国家薪酬、税收政策的变动资

料,企业薪酬支付能力资料等。

制定薪酬计划的方法:

从下而上法:比较实际灵活,且可行性高。但

不易控制总体的成本。

从上而下法:虽然可以控制总体薪酬成本,但

缺乏灵活性,而且确定薪酬总额时主观因素过

多,降低了计划的准确性,不利于调动员工的

积极性。

制定薪酬计划的程序

1.通过薪酬市场调查,比较企业各岗位与市场

上相对应岗位的薪酬水平(这里的薪酬水平是

指总薪酬水平,包括工资、奖金、福利、长期

激励等)。

2.了解企业财力状况,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策略,

确定企业薪酬水平采用何种薪酬水平,是90%

点处、75%点处,还是50%点处、25%点处。

3.了解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4.将前三个步骤结合画出一张薪酬计划计算

表。

5.计算薪酬总额/销售收入比值,小于或等于

同行业或企业往年水平,则计划可行;如大于

同行业或企业往年水平,可适当降低薪酬水平。

6.各部门制定薪酬计划上交人力资源部进行汇

7.如汇总的各部门薪酬计划与整体薪酬计划不

一致,需要重新进行调整。

8.上报企业领导、董事会报批。

十三、说明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设计的基

本程序

企业年金设计程序:

1.确定补充养老金的来源

⑴完全由企业负担

⑵由企业和员工共同负担

2.确定每个员工和企业的缴费比例

3.确定养老金支付的额度

⑴确定养老金的计算基础额

⑵确定养老金的支付率

4.确定养老金的支付形式:一次性支付;定期

支付;一次性支付与定期支付结合。

5.确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的时间。

6.确定养老金基金管理办法。

补充医疗保险设计程序

1.确定补充医疗保险基金的来源与额度。

2.确定补充医疗保险金支付的范围。

3.确定支付医疗费用的标准。

4.确定补充医疗保险金的管理办法。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1.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劳动者派遣的管理重点

包括哪些方面?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重点监察劳动者派遣机构

的资格条件、设立程序和合同体系。

2.请简述工资指导线的作用。

工资指导线的作用主要为:

第一,为企业集体协商确定年度工资增长水平

提供依据,有利于企业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机

制。

第二,引导企业自觉控制人工成本水平。

第三,完善国家的工资宏观调控体系,体现了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企分开”。

3.工资集体协商的含义是什么?

工资集体协商是指企业工会(或雇员)代表与

企业(或雇主)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

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

行平等协商,并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

协议的行为。

4.请简述劳动争议内容具有的特殊性。

劳动争议内容具有的特殊性体现在:

第一,劳动争议的标的是劳动权利义务。

第二,劳动争议所指向的权利义务依法确定。

第三,劳动争议是因实施劳动法而产生的。

第四,以劳动权利义务之外的权利义务为标的

的争议都不属于劳动争议。

1、劳动争议仲裁的概念和程序分别是什么?

答:概念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根据劳动争议当事

人一方或双方的申请,依法就劳动争议的事实

和当事人应承担的责任做出判断和裁决的活动

程序①申请和受理②案件仲裁准备③开庭审理

和裁决④仲裁文书的送达

二、集体劳动争议和团体劳动争议有何区别?

答:集体劳动争议是指的是有共同理由,劳动

者一方当事人在三人以上的劳动争议,团体劳

动争议指的是团体因签订集体合同而发生的劳

动争议。

三、结合一两个劳动争议案例,按照劳动争议

案例分析要点试做分析。

答:劳动争议案例分析要点①确定劳动争议的

标的,即当事人之间矛盾所指向的对象②分析

引起劳动争议的事实和结果③分析确定意思表

示的意志内容④确定行为模式标准与当事人所

实施行为的差异性⑤分析确定意思表示合法性

分析,根据差异确定当事人做出的判断和选择

的合法性⑥分析确定劳动争议当事人所实施的

行为⑦分析确定当事人的行为是否造成或足以

造成一定的危害⑧分析确定当事人行为与危害

结果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⑨分析确定

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有主观上的过错。

五、平等协商的含义是什么?平等协商与集体

协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含义指的是雇佣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协商

一致的基础,就双方的权力和义务进行协商,

体现双方权益的公平、公正、公开性原则区别

集体协商是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企业工会(雇

主)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制度,工资分配等事

项进行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协议的

行为。集体协商是调整劳动关系运行的重要机

制。

级人力资源三级真题及答案

2010年5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理论试题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第1~25题,共25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个选项是正 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 1、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业人员应该遵循“五项要求”是()。 (A)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公道正派、服务群众、勇于奉献 (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德、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C)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遵纪守法、奉献社会 (D)创新进取、遵纪守法、办事公道、服务群众、与时俱进 2、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是()。 (A)民主、审慎、法制(B)忠诚、谨慎、人本 (C)忠诚、秩序、勤勉(D)忠诚、审慎、勤勉 3、日本拉链大王吉田忠雄说:“不为别人的利益着想,就不会有自己的繁荣。”从职业道德的角度看,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 (A)别人要求怎么做,自己就要怎么做(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企业经营要善于说“对不起”(D)诚信是企业立足社会的道德资本 4、从业人员执行操作规程的步骤和要求是()。 (A)牢记操作规程、演练操作规程、坚持操作规程 (B)背诵操作规程、了解操作规程、坚持操作规程 (C)牢记操作规程、改进操作规程、坚持操作规程 (D)牢记操作规程、演练操作规程、创新操作规程 5、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长期奉行“少花钱多办事”的经营理念,节约成为丰田公司的文化、时尚和习惯。但近一个时期以来,丰田汽车公司却连续陷入了“召回门”泥潭,据分析,问题的产生或多或少与“节约”有关,这说明()。 (A)“少花钱”是不能够做到或者做好“多办事”的 (B)产品缺陷来源于把“节约”作为经营理念的战略 (C)“节约”就是赚小便宜吃大亏 (D)把握节约有度的本质十分重要 6、职业道德规范——“合作”的特征是()。

最新人力资源师(三级)考试模拟试题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模拟试题

2011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模拟试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第1~16 题) (一)单项选择题(第1~8 题) 1、以下关于道德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就业成功取决于知识和技术,道德不十分重要 (B)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对才能起到统领作用 (C)强调道德会束缚人们的创新精神 (D)道德主要是说教,不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 2、从内在属性上看,职业道德具有( )。 (A)社会功能上的无限性 (B)历史发展上的跳跃性 (C)职业内容上的稳定性 (D)表现形式上的单一性 3、企业文化具有( )。 (A)娱乐功能 (B)调教功能 (C)异化功能 (D)导向功能 4,对于饮食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不符合仪表端庄具体要求的做法是( )。 (A)着装简单、朴素 (B)饰品较少,未充分突出个性 (C)男性不蓄胡须,女性不涂指甲 (D)浓妆 5、从业人员的下列几种做法中,不适当的是( )。 (A)对于不能干的工作,向上司如实讲清楚 (B)对上司有意见,背后找上司交流看法 (C)维护上司的威信,一般不越级汇报工作 (O)对上司的错误批评不予理睬 6、对于上司安排的工作,你认为下列员 ( )的认识是合适的。

(A)小张:上司的工作安排不合理,可拒绝 (B)小王:工作安#得不合理也要干,员工不能有自己的不同想法 (C)小李:员工应该服从企业上司的工作安排,不能挑肥拣瘦 (D)小赵:在法制社会,工作安排不合理可以直接以法律手段解决 7、“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句话是制药企业( )的价值观。 (A)同仁堂 (B)九芝堂 (C)达仁堂 (D)三奇堂 8、关于职业纪律,正确的认识是( )。 (A)职业纪律是用来约束和管制员工的条条框框 (B)是否遵守职业纪律,关系到职上的利益 (C)只要认为职业纪律规定的不合理。职工可以不遵守 (D)职业纪律由企业制定,员工无权质疑 (二)多项选择题(第9~16 题) 9、从业人员之间做到和谐相处,具体要求是( )。 (A)努力完成分配给自己的任务,他人的事情不多过问 (B)对感情不融洽的同事,在工作上要积极配合 (C)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同事评头论足 (D)对同事故意的诽谤或伤害,要以眼还眼 10、关于职业道德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职业道德能够( )。 (A)增强人们的服务意识,但不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B)提高产品质量,但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C)提高人们的创新意识,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 (D)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实现阶段性的发展目标

人力资源三级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第一节工作岗位分析与设计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重要)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和战术计划的统一;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的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1.战略规划 2.组织规划 3.制度规划 4.人员规划 5.费用规划 三.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工作岗位分析是指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所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 四.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 1. 工作岗位分析为招聘、选拔和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 2.工作岗位分析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3.工作岗位分析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4、工作岗位分析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的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5.工作岗位分析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 五、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重要) 1.书面资料 2.任职者的报告 3.同事的报告 4.直接的观察 六. 岗位规范的概念:岗位规范也称劳动规范、岗位规则或岗位标准、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七. 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 1.岗位劳动规则 2.定员定额标准 3.岗位培训规范 4.岗位员工规范 八. 岗位规范的结构模式: 1.知识能力规范 2.岗位培训规范 3.技术业务能力规范 4.生产岗位操作规范 九. 工作说明书的概念:工作说明书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性质和特征、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 十.工作说明书的内容:(重要) 1.基本资料 2.岗位职责 3.监督与岗位关系 4.工作内容和要求 5.工作权限、6 劳动条件和环境7.工作时间8.资历9.身体条件10.心理品质要求11.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12.绩效考评 十一.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 准备阶段:1 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一(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本数据和资料。2.设计岗位调查方案。3.为了搞好工作岗位分析,还应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4.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程序,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

人力资源三级真题及答案

2010年5月23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及答案 2010年5月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考试试卷-理论试题 2010年5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职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等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卷册一:职业道德 理论知识 注意事项: 1、考生应首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用钢笔、圆珠笔等写在试卷侧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用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处。 2、考生同时应将本页右上角的科目代码填涂在答题卡右上角的相应位置处。 3、本试卷侧包括职业道德和理论知识两部分:第一部分,1~25小题,为职业道德试题。第二部分,26~125小题,为理论知识题。 4、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所有答案均不得答在试卷上。 5、考试结束时,考生务必将本卷侧和答题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 6、考生应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如果不按标准要求进行填涂,则均属作答无效。地区: 姓名:准考证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监制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第1~25题,共25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个选项是正 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 1、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业人员应该遵循“五项要求”是()。 (A)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公道正派、服务群众、勇于奉献 (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德、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C)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遵纪守法、奉献社会 (D)创新进取、遵纪守法、办事公道、服务群众、与时俱进 2、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是()。 (A)民主、审慎、法制 (B)忠诚、谨慎、人本 (C)忠减、秩序、勤勉 (D)忠诚、审慎、勤勉 3、日本拉链大王吉田忠雄说:“不为别人的利益着想,就不会有自己的繁荣。”从职业道德的角度看,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 (A)别人要求怎么做,自己就要怎么做 (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企业经营要善于说“对不起” (D)诚信是企业立足社会的道德资本

人力资源师三级试题

人力资源师三级试题 人力资源师三级试题人力资源师三级试题是怎样的呢?考试题目该怎么做才能考高分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人力资源师三级试题,希望帮助大家更好的通过人力资源师的考试。 人力资源师三级试题1、战略层次的培训需求分析的 主要内容包括()。A、调查并了解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 B、考察可能对企业目标发生影响的因素 C、找出可能对培 训有利的各种辅助方法D、将企业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作 为一个整体来考察E、预测企业未来的人事变动和人才结 构的发展趋势答案:ACE 解析:战略层次分析要考虑各种可能改变组织优先权的因素; 还要预测企业未来的人事变动和企业人才结构的发展趋势,调查了解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对企业的满意度,找出对培训不利的影响因素和可能对培训有利的辅助方法。2、在制定培训规划时,陈述目标的结果包 括()。A、工作人员面临的情境B、行为及其结果的 标准C、每项行为所需的技能D、使用的辅助工具或工 作助手E、对每种情境所必须做出的反应行为答案:ABDE 解析:陈述目标的结果包括下列几项或全部内容:(1) 工作人员面临的情境。(2) 使用的辅助工具或工作助手。(3) 对

每种情境所必须做出的反应行为。(4) 每项行为的辅助工具。(5) 行为及其结果的标准。3、进行培训后勤准备工作时, 应该考虑的因素有()。A、培训性质B、行政服务 C、交通情况 D、座位安排 E、教材准备答案:ABCD 解析:确认培训场地和设备,须考虑的相关因素如下:培训性质,交通情况,培训设施与设备,行政服务,座位安排,费用( 场地、餐费) 等。4、讲授法的局限性在于()。A、不能满足学员你的个性需求B、传授的方式 较为枯燥单一C、传授内容具备较好的系统性D、教师 水平直接影响培训的效果E、单项传授不利于教学双方互 动答案:ABDE 解析:讲授法的局限性:传授内容多,学员难以完全消化、吸收;单向传授不利于教学双方互动; 不能满足学员的个性需求; 教师水平直接影响培训效果,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传授方式较为枯燥单一。5、实践型培 训法的优点包括()。A、培训经济高效,节约企业培训成 本B、无需特别准备教室及其他培训设施C、多向式信 息交流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D、能迅速得到关于工作行为 的反馈和评价E、使培训内容与受训者将要从事的工作紧 密结合答案:ABDE 解析:实践法有很多优点:经济,受训者边干边学,一般无需特别准备教室及其他培训设施; 实 用、有效,受训者通过实干来学习,使培训的内容与受训者将要从事

三级人力资源考试简答题及答案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 《专业能力》简答题及答案 1.简述情景模拟法的分类及特点 答:(1)情景模拟法的分类根据情景模拟测试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语言表达能力测试,组织能力测试,事务处理能力测试等。其中,语言表达能力测试重于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演讲能力测试、介绍能力测试、说服能力测试、沟通能力测试等;组织能力测试重于考察沟通能力,如会议主持能力测试、部门利益协调能力测试、团队组建能力测试等;事务处理能力测试重于开叉失误处理能力,如公文处理能力测试、冲突处理能力测试、行政工作处理能力测试等。这些数字也是现代管理人员必备的能力要求。 (2)特点:将测试者放入一个模拟的真实环境当中,让应聘者解决某方面的一个“现实” 问题或达成一个“现实”目标,因而容易通过观察应聘者的行为过程和行为效果来鉴别应聘者的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比较适合在招聘服务人员、事务性工作人员、管理人员、销售人员时使用。但是,由于这种测试方法复杂,且费时耗资,因此目前在招聘中高层管理人员时使用较多。 2.面试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1)尽量避免提出引导性问题。不要问带有提问者个人倾向的问题,例如以“你一定… 或“你没…开头的问题。不要让应聘者了解你的倾向、观点和想法,以免出现应聘者为迎合你而掩盖它真实的想法。(2)有意提问一些相互矛盾的问题,引导应聘者做出可能矛盾的回答,来判断应聘者是否在面试中隐瞒了真实情况。(3)面试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了解应聘者的求职 动机,这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因为一些应聘者往往把自己的真实动机隐藏起来,但我们可以对他的离职原因、求之目的、个人发展、对应聘岗位的期望等方面加以考察,再与其他的问题联系起来加以综合判断。如果应聘者属于高职低就、高薪低求,离职原因讲述不清或频繁离职,则应引起注意。在这方面,一定要注意通过应聘者的工作经历分析应聘者的价值取向,而不要轻信应聘者的自己说法。(4 )所提问题要直截了当,语言简练,有疑问可马上提出,并及时做好记录。并且,不要轻易打断应聘者的讲话,对方回答完一个问题,在提问下一个问题。(5)在面试中,除了要倾听应聘者回答的问题,还要观察他的非语言行为,如脸部表情、眼神、姿势、讲话的声调、语调、举止,从中可以看出对方是否诚实,是否具有自信心等情

人力资源三级考试真题答案2006.11--2009.5

. 2006年11月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试卷-技能答案 一、简答题(本题共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评分标准: (1)定义:(4分) 关键事件法是指在某些工作领域内,员工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有效和无效的工作行为导致成功或失败不同的结果。这些有效或无效的工作行为被称为“关键事件”,考评者要记录和观察这些关键事件,因为它们通常描述了员工的工作行为以及工作行为发生的具体情境,这样在评定一个员工的工作行为时,就可以利用关键事件作为衡量的尺度。 (2)关键事件法的优缺点: 优点: ①关键事件对事不对人,让事实说话。(1分) ②考评者不仅注重对行为本身的评价,还要考虑行为的情景。(1分) 缺点: ①关键事件的记录和观察费时费力。(1分) ②只能作定性分析,不能作定量分析。(1分) ③不能区分员工工作行为的重要性程度。(1分) ④很难使用该方法比较员工在绩效上的差异。(1分) 2、评分标准:(每项2分,最高10分) (1)岗位的名称是什么?谁从事此工作? (2分) (2)岗位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分) (3)如何完成这些任务?使用什么设备? (2分) (4)此任务的目的是什么?此岗位的任务和别的岗位的任务的关系是什么? (2分) (5)操作者对班组和设备的责任是什么? (2分) (6)工作条件(工作时间、噪音、温湿度、光线等)如何? (2分) 二、计算题(本题1题,共20分。先根据题意进行计算,然后进行必要分析,只有计算结果没有计算过程不得分) 评分标准: (1)如果岗位突出对学历和思想品质的要求,则: 甲综合得分为:9×1+5×0.5+1×1+11×0.8+9×0.8+7×0.7+3×0.6=35.2 (2分) 乙综合得分为:7×1+9×0.5+7×1+9×0.8+7×0.8+11×0.7+7×0.6=43.2 (2分) 丙综合得分为:5×1+7×0.5+3×1+9×0.8+5×0.8+9×0.7+11×0.6=35.6 (2分) 丁综合得分为:3×1+9×0.5+9×1+7×0.8+11×0.8+7×0.7+9×0.6=41.2 (2分) 按综合排名,此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招收乙和丁两名候选人。(1分) (2)如果突出事业心和解决问题能力,则: 甲综合得分为:9×0.5+5×0.5+1×0.8+11×1+9×0.8+7×1+3×0.6=34.8 (2分) 乙综合得分为:7×0.5+9×0.5+7×0.8+9×1+7×0.8+11×1+7×0.6=43.4 (2分) 丙综合得分为:5×0.5+7×0.5+3×0.8+9×1+5×0.8+9×1+11×0.6=37 (2分) 丁综合得分为:3×0.5+9×0.5+9×0.8+7×1+11×0.8+7×1+9×0.6=41.4 (2分) 按综合排名,此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招收乙和丁两名候选人。(1分) 综上所述,最终的人员录用方案应为候选人乙和候选人丁。(2分) 三、综合题(本题共2题,第1小题18分,第2小题22分,共40分) 1、评分标准: (1)两种不同薪酬等级类型的特点与适用范围。 分层式薪酬等级类型的特点: ①包括的薪酬等级比较多,呈金字塔形排列。(2分) ②员工薪酬水平的提高是随着个人岗位级别向上发展而提高。(2分) ③在成熟的、等级型的企业中常见。(2分) 宽泛式薪酬等级类型的特点: ①包括的薪酬等级较少,呈平行形。(2分) ②员工薪酬水平的提高可以随着个人岗位级别向上发展而提高,也可以是横向工作调整而提高。(2分) ③在不成熟的、业务灵活性强的企业中常见。(2分) (2)该企业薪酬等级类型调整正确与否及原因,体现的薪酬策略。 ①该企业的举措是正确的。(2分) ②宽泛式薪酬等级类型更适合于业务灵活性强的企业。(2分) ③宽泛式薪酬等级类型作为一种新的薪酬策略,可以使员工借助各种不同职位去发展自我,既使职位不升迁,只要业绩突出亦可获得相应的报酬。(2分) 2、评分标准: (1)培训需求收集方法: ①面谈法(2分) ②重点团队分析法(2分) ③工作任务分析法(2分) ④观察法(2分) ⑤调查问卷(2分) (2)选择培训需求信息收集方法时应考虑的基本问题: ①评估的目的——是在组织、工作还是任务的层次上,确定培训需求。(3分) ②目标人群的特点、规模以及在组织运营中的重要程度。大规模和重要的人群组就需要多花些时间和财力进行较为详细的需求评估。(3分) ③有关人员对培训的抵触程度。通过小组讨论或面谈等形式使目标人群和他们的管理者确实参与到培训中来,有助于克服对培训的抵触情绪。(3分) ④所需资料的类型。软资料带有主观性,但可以通过对硬资料的分析确定其可靠程度。(3分)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试题(含答案)

国家职业资格3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理论知识模拟试题 卷册一:职业道德、理论知识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第1-16题) 答题指导: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法律规范是做事的准则而非做人的准则,它只规范个人不应做什么 B、道德规范是做人的准则,规范个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C、法律规范依靠国家强制力发挥效用,比道德规范的社会功能强大得多 D、道德规范以社会舆论和良心发挥作用,但作用十分有限 2、关于企业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使企业员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B、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价值观居于次要地位 C、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一般不作为企业文化的内容 D、企业文化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具有整合功能 3、企业损害员工的权益,员工最好的处理办法是() A、尽力通过工会组织协调解决 B、采取法律诉讼方式加以调节 C、以怠工方式进行冷处理 D、采取罢工的方式解决 4、“忠于所属企业”的正确做法是() A、身为员工,坚持公司利益至上原则,誓死捍卫公司利益 B、只要公司领导对员工够“朋友”,则员工本人永远不能背叛公司 C、忠于公司领导就是忠于企业 D、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处理企业与社会的各种利益矛盾 5符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要求的做法是() A、一律按照上司的要求填报各种财务报表 B、不做假帐 C、依照会计行业的惯例处理业务工作 D、多报成绩,少报不足,以利于鼓舞员工的士气 (请结合下列事例和所学职业道德知识,回答第6-8题) 青岛港集装箱码头桥吊队队长许振超用半年时间练就了“一钩净”的绝活,吊车时做到舱内起钩、旋转、落钩、变幅时都要稳、准,避免了货物撒漏。许振超的“二次停钩”也是他的绝活,就是箱子刚离地和快落地的一刹那,放慢速度,先观察后起落,这样做虽然使每次操作时间多了几秒钟,但杜绝了事故隐患,最终提高了生产效率。 6、通过许振超的“一钩净”,你认可下列说法中的() A、在货物多的情况下,“一钩净”是不切实际的做法 B、许振超在发明“一钩净”的过程中,一定撒漏过许多货物 C、许振超练习“一钩净”的过程,说明提高职业技能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D、许振超练习“一钩净”的做法,说明他是个求稳怕事的人 7、许振超发明“二次停钩”的做法表明,() A、“二次停钩”是个浪费时间的做法 B、只要用心练习,员工是能够做到“二次停钩”的 C、“一看二慢三通过”是一般从业人员的操作准则 D、经验能够满足从业人员的需要,无需学习新知识 8、通过许振超练就的绝活,我们能够得到的启示是() A、只有聪明人才能做到创新 B、操作技巧之类的做法不应该纳入创新之列 C、在平凡的、点点滴滴的岗位活动中,蕴藏着创新的机会 D、所谓创新只不过是工作熟练而已 (二)多项选择题 9、关于企业品牌,正确的认识是()

人力资源三级重点整理完整版考试必备

人力资源三级重点整理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1.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 广义: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的统一. 狭义: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长期规划(5年以上)中期规划(1年到5年)短期规划(少于1年) 2.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1)战略规划:对大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关键性规划。 2)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组织信息,组织结构,组织设计,组织机构,组织调查,诊断,评价)3)制度规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4)人员规划: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供需平衡)5)费用规划: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预算,核算,审算,结算,费用控制) 3.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 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 4.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名称,工作条件,地点,范围,对象,资料) 1)科学界定时间,空间范围。系统分析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逐一比较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2)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如知识水平,工作经验,道德标准,心里素质,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资格和条件。3)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最终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 5.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 1)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2)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3)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 5)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薪酬只制度的重要步骤 6.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 1)书面资料(现职人员的资料记录和岗位责任说明) 2)任职者的报告(访谈、工作日志) 3)同事的报告(上级、下属)4)直接观察下属,顾客,用户 7.岗位规范的概念 岗位规范也称劳动规范,岗位规则,岗位标准,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8.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 1)岗位劳动规则(时间,组织,岗位,协作,行为) 2)定员定额标准(编制定员标准,各类岗位人员标准,时间定额, 产量定额,双重定额标准) 3)岗位培训规范(对本岗位员工 的职业技能培训与开发所作的具 体规定) 4)岗位员工规范(任职资格,知 识水平,工作经验,文化程度, 专业技能,心理素质,胜任能力 等做统一规定) 9.岗位规范的结构模式(格式) 1)管理岗位知识能力规范(职责, 知识,能力,经历) 2)管理岗位培训规范 ○1指导性培训计划:总体性规 划(培训目的、对象、时间、项 目、课程的设置与课时分配、培 训方式、考核方式) ○2参考性培训大纲和推荐教 材:大纲要明确教学目的,内容, 要求,教学方式,方法,推荐教 材讲求针对和实用 ○3生产岗位技术业务能力规 范:传统的国有企业使用的统一 劳动规应知范。(应知,应会,工 作实例) ○4生产岗位操作规范(岗位的 职责和主要任务、岗位各项任务 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以及完成期 限、完成各项任务的程序和操作 方法、与相关岗位的协调配合程 度、其他种类的岗位规范如管理 岗位考核,生产岗位考核) 10.工作说明书的概念 工作说明书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 性质和特征、工作任务、职责权 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 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 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 11.工作说明书的内容 基本资料,岗位职责,监督与岗 位关系,工作内容和要求,工作 权限,劳动条件和环境,工作时 间,资历,身体条件,心理品质 要求,专业知识和技能,绩效考 评。 12.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 一.准备阶段 1)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 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 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本数 据和资料。2)设计岗位调查方 案。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 象和单位,确定调查项目,确定 调查表格和填表说明,确定调查 的时间、地点、方法。3)做要员 工思想工作,使有关员工对岗位 分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4)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程 序、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 以便逐项完成。5)组织有关人 员,学习并掌握调查内容,熟悉 具体的实施步骤和调查方法。 二、调查阶段三、总结阶段 13.起草和修改工作说明书的具 体步骤 1)系统全面的岗位调查,起草工 作说明初稿 2)分析专家(各部门经理,主管 及相关管理人员)分别召开有关 工作说明的专题研讨会,对工作 说明书进行订正,修改提出具体 意见 14.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 明确任务目标的原则,合理 分工协作的原则,责权利相对应 的原则 15.设置岗位时应考虑并处理好 的 1.根据企业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 的要求 2.在组织结构模式和组织机构设 置科学合理的前提下,所有岗位 工作责任和目标是否具体、明 确?是否足以保证组织的总任务 和总目标的实现 3.岗位设置的总数目是否符合最 低数量的要求 4.站在组织总体系统的高度上俯 视每个岗位,观察各个岗位之间 的关系是否协调是否发货积极作 用5.对每个岗位进行剖析,是否 体现了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 16.改进岗位设计的基本内容 工作扩大化:横向扩大化, 纵向扩大化,增加任务扩大岗位 任务结构,是完成任务的内容, 形式,手段发生变更工作丰富 化:充实工作内容,增加岗位技 术和技能含量。考虑5个方面 的内容: 1)任务的多样化实现一专多 能2)明确任务意义3)任务的整 体性4)赋予必要的自主权5)注 重信息的沟通与反馈 岗位工作的满负荷:每个岗 位的工作量应该饱满,有限的劳 动时间应当得到充分利用。这是 进行岗位设计的一项最基本的原 则和要求。岗位的工时制度:对 企业它影响工时利用的状况,劳 动生产率,整体经济效益,对员 工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合理地安 排员工的工作轮班和作业时 间。劳动环境的优化: 物质因素:1)工作地的组织 2)照明与色彩3)设备、仪表的 操纵器的配置 自然因素:空气,温度,湿 度,噪声,厂区绿化(生理,心 理,人体工程,工效,环境学等 知识) 17.改进工作岗位设计的意义 1)企业劳动分工与写作的需要 2)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增加 产出的需要3)劳动者在安全, 健康,舒适的条件下从事劳动活 动在生理上,心理上的需要 工作岗位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为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实现“位得其人,人尽其才,适 才适所,人事相宜” 18.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方法 1)传统的方法研究技术(实证方 法)检测和消除岗位员工费时费 力的操作,克服停工,等待工时 浪费的现象,有效促进岗位工作 的满负荷。 步骤:1)选择研究对象2)直接 观察方法记录全部事实3)分析 观察事物的事实4)通过分析, 研究实用经济有效的新方法5) 贯彻新方法 方法研究具体应用的技术: 1)程序分析:将人力物力耗费降 到最低限度,以提高岗位工作的 综合的方法 作业程序图:能全面显示出在 生产过程中原料投入,检验及全 部作业的顺序。 作用:○1为剔除、合并、简化、 重排操作程序提供依据○2可用 于核算半成品、在制品的单位成 本○3为原材料、配件、半成品 的购进,供应,保管提供了依据 ○4可为岗位劳动定额标准的制 定提供依据流程图:更详细, 常被用于分析研究某种产品,某 一零部件或一项工作任务的加工 制作过程。单柱型、多栏型线 图:充分揭示了产品的实际制作 过程,能清晰显示出物料流动的 轨迹人-机程序图 多作业程序图:研究多个岗位 分工与写作关系 操作人程序图:适用于工作地 固定,操作重复性强,加工批量 大的工作程序,不受工作地点变 更的影响,随时 采用,简便可靠,可用于测时写 实,制定时间定额标准,促进手 工操作合理化,制定作业指导书 提供依据。 2)动作研究:动作经济原理:1) 人体的利用2)工作地布置和工 作条件的改善3)有关工具和设 备的设计现代工效学的方法:人 -机-环境 其他可以借鉴的方法:最具现实 意义的是工业工程所阐明的基本 理论和基本方法IE的功能的具 体功能表现为规划,设计,评价, 创新 19.企业定员的基本概念在一定 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按 一定素质要求,对企业配备各类 人员所预先规定的限额。 企业制定用人标准要加强企业定 编,定岗,定员,定额工作,促 进企业劳动组织的科学化。人员 编制按照社会实体单位的性质和 特点可分为:行政编制,企业编 制,军事编制 劳动定员与劳动定额的区别:内 涵相同(数量质量界限)计量单 位不同(只有量的差别)实施和 应用范围不同 企业定员制定方法:1)按劳动效 率定员2)按设备定员3)按岗位 定员–与劳动定额有直接联系 4)按比例定5)按组织机构 ----制定劳动定额的基本方法 20.企业定员管理的作用: 1)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 科学标准2)合理的劳动定员是 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 3)科学合理的定员是企业内部各 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4)先进 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 队伍的素质。 21企业定员的原则 1)定员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 标位依据2)定员必须以精简,高 效,节约为目标3)各类人员比例 关系要协调4)要做到人尽其才, 人事相宜 5)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 准的良好环境6)定员标准适时 修订 计算看手写稿 22.零基定员法:确定二、三线人 员定员人数。 改变了按比例定员的传统方法, 以岗位劳动量为依据,一切从零 点开始,按工作负荷量和岗位负 荷标准决定岗位设置。对工作量 不饱和的岗位实行并岗或者由于 一人兼职兼岗,使定员水平趋于 合理。 23.劳动定员标准作为劳动定额 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 劳动定额工作标准,即人力消耗, 占用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具有劳动定额标准的“科学 性,技术性,先进性,可行性, 法定性,统一性”等特征。 24.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级:国家, 行业,地方,企业定员标准 25.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类: 1)按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单项 (详细)综合(概略) 2)按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效率, 设备,岗位,比例,职责分工定 员标准 26.企业定员标准的内容 企业定员标准根据生产规模,加 工方法,工艺流程,设备类型和 性能,岗位工作内容,职责范围 等生产技术,劳动组织条件,明 确规定出各类人员的数量和比 例,并提出各个工序,设备或工 作岗位具体的用人标准。 行业定员标准还应对不同类型企 业的机构设置,管理层次,轮休 轮班组织形式,作业率,出勤率, 以及设备开动率等提出原则性要 求。 27.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确保先 进性,技术性,科学性,可行性) 1)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 合理2)依据要科学3)方法要先 进4)计算要统一5)形式要简化 6)内容要协调 28.定员标准的编写依据:法规, 条例,规定,实施细则 29.定员标准的总体编排 1

人力资源三级考试试题基础知识

2009年5月人力资源三级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第1—25题,共25道题) 一、职业首先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 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从业人员都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就是( )。 (A)有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B)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崇尚科学、开拓创新、服务人民 (C)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集体 (D)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岗位成才、服务社会 2、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就是()。 (A)守法、自律、严谨 (B)忠诚、审慎、勤勉 (C)科学、民主、自由 (D)自由、平等、博爱 3、下列关于创新的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A)创新需要勇气,要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 (B)创新非人人可为,只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才能做到创新 (C)创新就是对前人的继承与发展,既要崇拜前人又要不断否定前人 (D)创新需要发散性思维,敢于标新立异 4、下列关于“慎独”的理解中,正确的就是()。 (A)克制自己不要沉湎于某一事物之中,以免玩物丧志 (B)越就是无人监督,越要严格要求自己 (C)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 (D)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 5、IBM公司招聘员工时,最为瞧重的职业道德素质就是()。 (A)公道意识 (B)敬业精神 (C)合作精神 (D)服务意识 6、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就是()。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爱岗敬业 (D)开拓创新 7、诚信的基本特征就是()。 (A)通识性、智慧性、止损性、资质性(B)双向性、对等性、资质性、惩罚性 (C)社会性、共识性,双向性、对等性(D)单向性、前置性、智慧性、要约性 8、从业人员践人“公道”规范的基本要求就是()。 (A)平等待人、公私分明、坚持原则、追求真理 (B)团结同志、防微杜渐、以人为本、共同进步 (C)坚持原则、不近人情、无私无畏、敢于牺牲 (D)崇尚科学、坚持真理、童叟无欺、人人平等 (二)多项选择题(第9—16题) 9、下列关于职业化的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A)职业化就是提高个人与组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B)职业化就是全球职场的通用语言与职场文化

人力资源师三级考试试题及答案完整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纲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 1、关于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道德内含着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B)道德是尊长对晚辈、下属进行有效管理的要求 (C)道德不是“我”的要求。而是社会外加于“我”的规范(D)道德是无助者的呼唤 2、与法律比较,道德( )。 (A)比法律产生得时间晚(B)比法律的适用范围广 (C)比法律的社会影响力小(D)比法律模糊 3、在中国传统道德中.所谓“礼之用,和为贵”的意思是( )。 (A)扎法的运用,要把求得一团和气作为重点(B)道德的根本目的在于增进团结 (C)讲文明礼貌(D)以礼特人,促进和谐相处 4、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表现在( )。 (A)刺激人们的物质欲望,挖掘员工的潜能(B)通过引导人们追求个人荣誉,促进企业的发展(C)通过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激发员工的积极性(D)满足员工的一切个性化需求,吸引员工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5、关于爱岗敬业,理解正确的是( )。 (A)爱岗敬业是员工实现职业理想必不可少的素质要求 (B)在就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为保住饭碗需要发扬爱岗敬业精神 (C)人们是为着自己而不是为着单位而工作的,爱岗敬业是欺人之谈 (D)无须倡导爱岗敬业精神.干一份工作拿一份报酬就可以了 6、英国思想家威廉?葛德文说:“个人习惯于说他明明知道的假话,或者掩盖他明明知道的真相,必定处于一种不断堕 落的状态之中。”这句话的意思是( )。 (A)说假话是人的天性(B)人说假话时,一般不知道自己是在说假话 (C)人们知道事情的真相,但总想掩盖起来(D)说假话是一个人道德堕落的开始 7、所谓办事公道,意思是( )。 (A)作风正派,公平正义(B)老实厚道,诚恳待人 (C)一视同仁,不留情面(D)折中骑墙,平均对待 8、关于节俭,正确的说法是( )。 (A)节俭既是道德义务,也是法律要求(B)节俭是一种精神,在具体事务上可以有所不同(C)节俭是吝啬的表现(D)由于生产发展,节俭在当代中国已经失去了必要性 (二)多项选择题(第9~16题) 9、企业价值观是企业人员共同活动的( )。 (A)价值取向(B)文化定势(C)心理趋向(D)表层意识 10、对从业人员来说,“尊老爱幼”这一民族传统美德包括( )。 (A)没有必要提倡而且在工作中无法具体体现的(B)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顺利开展职业活动必不可少的因素

三级人力资源考试汇总

简答题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1.简述工作岗位的作用。 2.简述工作扩大化的与工作丰富化的区别。 3.简述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 4、方法研究的基本步骤 5、有哪些常见的工作分析方法? 6、制定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程序 7、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程序 第二章招聘与配置 8、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各自有什么优势和不足?在哪些情况下更适合进行内部招聘? 9、选择招聘渠道的主要步骤有哪些?如何参加招聘会? 10、如何筛选简历和申请表? 11、如何进行面试?面试应该主要的事项? 12、什么是心理测试?开展心理测试的注意事 13、什么叫做公文筐测试?这种测试方法在操作上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14、现在,许多公司都将校园作为招聘的主要地点,招聘应届毕业生。 15、请你回答校园招聘可以为该公司带来的好处。 16、企业劳动分工的形式与原则。17、5“S”的内容及目标。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 18、请简述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作用、程序与培训需求信息收集方法。 19、培训规划应该包含哪些内容以及如何制定培训规划。 20、培训方法的选择21、请简述培训服务协议条款要明确哪些内容。 22、培训评估制度的基本内容。P162 23、入职培训制度的内容P163。24、培训考核评估制度的内容P164。 第四章绩效管理 18、影响考评准确性并造成考评偏误和误差的原因。P178 19、在绩效管理的总结阶段,绩效诊断的主要内容有哪些?P180 20、企业绩效管理作业程序图P175 21、提高绩效面谈有效性的具体措施有哪些?P187 22、绩效面谈的种类。P184 23、应用开发阶段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开发?P182-183 24、为了提高员工绩效,保持竞争优势,一个绩效管理系统应该做好哪些环节的工作?P177 25、请问绩效管理中有哪些矛盾冲突?应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冲突? 26、考评阶段是绩效管理的重心,如何做好考评的组织实施工作? 27、总结阶段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阶段,请问在此阶段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28、目标管理法的步骤及其优缺点。 29、行为锚定等级法的步骤及优缺点 30、关键事件法的优缺点 31、请问有哪些类型绩效考评方法? 第五章薪酬管理 32、企业薪酬管理内容 33、制定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基本依据 34、影响员工个人薪酬和企业整体薪酬的因素有哪些? 35、企业单项工资管理制度制定的基本程序 36、奖金制度制定的基本程序 37、如何进行工作岗位评价。38、各种工作岗位评价方法比较。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及答案

2007年11 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职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等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卷册一:职业道德 理论知识 注意事项:1、考生应首先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用钢笔、圆珠笔等写在试卷册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用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处。 2 、考生同时应将本页右上角的科目代码填涂在答题卡右上角的相应位置处. 3 、本试卷册包括职业道德和理论知识两部分:第一部分,1一25 小题,为职业道德试题; 第二部分,51 一125 小题,为理论知识试题。 4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所有答案均不得答在试卷上。 5 、考试结束时,考生务必将本卷册和答题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 6 、考生应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如果不按标准要求进行填涂,则均属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1—25题,共25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第1~16题)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 1~8 题) 1、关于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道德是一种社会规范性力量 (B)道德是领导意志的集中体现 (C)个体的道德表现差异很大.判定一个人的道德优劣是不可能的 (D)普遍良好的道德.仅仅是人的善良愿望而已 2、与法律相比.道德( )。 (A)产生得时问晚 (B)比法律的适用范围广 (C)内容上显得十分笼统 (D)评价标准难以确定 3、关于企业形象,正确的说法是( )。 (A)文明礼貌是企业形象的核心与关键 (B)企业形象的本质是企业的环境卫生和企业员工的服饰状况 (C)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和评价 (D)通过持久、大规模的媒体宣传,就能树立起企业形象 4、在企业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A)企业礼俗 (B)企业价值观 (C)企业作风 (D)规章制度 5、海尔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企业要靠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只有先盘活人,才能盘活资产,对这句话.准确的理解是( )。 (A)企业存在着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两种形式 (B)人是有形资产,人作为资产通过劳动产生价值 (C)人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一种神秘的物质 6、员工处理与领导的关系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即使知道领导的决策是错误的.也要不折不扣地执行 (B)对于领导含糊交办的任务.要含糊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