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小学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215959514.html,

小学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作者:易晓丽

来源:《教育界·A》2019年第12期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事业呈现出最新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多全新的课堂教学手段应运而生,为学生带来了良好的学习体验。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堂习作教学进行分析,重点探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应用,希望能够真正发挥课堂教学有效性,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厘清思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处于发展初期,在这一阶段使用思维导图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在习作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对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真正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促进学生习作学习的进步。

一、思维导图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意义

小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发展尚未成熟,处于懵懂期,小学生活泼好动,对很多未知领域的事物充满好奇,不愿意被固定的模式束缚,所以教师需要意识到学生的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找到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也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传统课堂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往往过多地束缚学生,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当学生出现走神的情况时,一些教师还会严厉斥责学生,这样不仅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恐惧心理,使得学生不愿意参与课堂学习,久而久之,将不利于学生性格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使用思维导图教学方法,能够利用图文结合的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处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掌握写作的知识内容,使学生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策略

1.初绘导图,确定主题,搜集素材

小学生由于受到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且缺乏生活经验积累,在写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模式,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锻炼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分享写作素材,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写作素材,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提高整体写作质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