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国部分重大水污染事件回顾

近年中国部分重大水污染事件回顾
近年中国部分重大水污染事件回顾

近年中国部分重大水污染事件回顾

标签:近年中国部分重大水污染事件回顾时间:2008-10-14 17:55:26 点击:3258 回帖:1

1994 淮河水污染事件震惊中外

1994年7月,淮河上游因突降暴雨而采取开闸泄洪的方式,将积蓄于上游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下来。水经之处河水泛浊,河面上泡沫密布,顿时鱼虾丧失。下游一些地方的居民饮用了虽经自来水处理但未能达到饮用标准的河水后,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经取样检验证实,上游来水水质恶化,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百万淮河民众饮水告急。

2002 南盘江水污染事件

云南省南盘江是珠江的主源。2002年10月,南盘江柴石滩以上河段发生严重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造成上百吨鱼类死亡,下游柴石滩水库3亿多立方米水体受到污染。由于南盘江河段沿岸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集中,是云南省经济较发达的区域之一,因而,此次水污染事件不仅经济损失巨大,而且社会影响恶劣。

2003 三门峡:“一库污水”

近年来,三门峡大坝上游一些企业的污水排放量有增无减,黄河附近城镇的生活污水也逐年增加,再加上由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退化造成黄河水体降解污染物的能力降低,使三门峡水库水质严重下降。2003年,黄河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污染,三门峡水库泄水呈“酱油色”,水质已恶化为V类,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库污水”。三门峡市区虽紧邻黄河,但市民们却不得不花钱购买从附近山上运来的山泉水,“守着黄河买水吃”成为二门峡市的一大“城市景观”。

2004 沱江“3.02”特大水污染事故

2004年2月底3月初,沱江两岸的居民发现江水变黄变臭,许多地方泛着白色泡沫,江面上还漂浮着大量死鱼。紧接着,居民又发现自来水也变成了褐色并带有氨水的味道。川化股份公司第二化肥厂就是这起污染事故的责任者,他们将大量高浓度工业废水排进沱江,导致沿江简阳、资中、内江三地百万群众饮水被迫中断,50万公斤网箱鱼死亡,直接经济损失在3亿元左右,被破坏的生态需要5年时间来恢复。

2004 龙川江楚雄段水污染事件

龙川江沿河为云南省楚雄市的主要经济带,分布有冶炼、化工、造纸、制药、烟草和盐矿等工矿企业。2004年6月初,楚雄市龙川江发生严重镉污染事件,楚雄水文站、智民桥、黑井等断面的总镉超标36.4倍。经过对沿河入河排污口进行排查,硫酸厂、海源新业公司、滇东冶炼厂的入河污水是造成此次镉污染事件的主要污染源。

2004 一条洪河流出多个癌症高发村

洪河在河南省西平县吕店乡境内长约11公里,也称小洪河。周围的村民们多是世代居住在这里,但近年来却出现了癌症高发的现象。经调查发现,由于沿岸企业偷排污水导致河水受到严重污染,亚硝酸盐氮超标54.5倍以上。周边村民正是长期饮用这样的水,才会诱发消化道癌症。

2004 河南濮阳多年喝不上“放心水”

自2004年10月以来,河南省濮阳市黄河取水口发生持续4个多月的水污染事件,城区40多万居民的饮水安全受到威胁,濮阳市被迫启用备用地下水源。据了解,自1997年以来,濮阳市黄河取水口已连续多年遭受污染,城市饮用水源每年约有4-5个月受污染影响。

2004 四川青衣江水污染事件

青衣江是四川省乐山市近40万市民的饮用水源。近年来,由于一些造纸企业不是偷偷排放大量工业污水,已经使青衣江开始受到污染。2004年12月下旬,青衣江水面出现了大量的白色泡沫,并散发出一阵阵冲鼻的碱味,水质严重告急,周边的自来水公司也因生产达标饮用水的难度加大而濒临停产。如果污染继续加重,将使乐山市中区面临25万人断水的局

因取水点被污染导致水厂停止供水,重庆綦江古南街道桥河片区近3万居民,从2005年1月3日起连续两天没有自来水喝,綦江齿轮厂也因此暂停生产。经卫生和环保部门勘测,河水是被綦河上游重庆华强化肥有限公司排除的废水所污染。綦江县有关部门立即在綦河水域的桥河段上游和下游开闸放水,加速稀释受污染水体,并责成华强化肥有限公司硫酸厂停止生产并整改。

2005 沱江磷污染

2005年2月,有记者发现沱江银山段江水被企业排出的污水污染。在银山镇古井村有一条流向沱江的小溪,周围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酒糟味,几个磷肥厂的出水口正向小溪排放暗红色的废水,小溪的河床和沿岸土壤呈深紫红色,显然是长期冲刷沉积而成的,甚至沱江也被染红了。污水流过的地方,庄稼和竹林都纷纷死去。

2005 水乡嘉兴:污染性缺水严重

2005年3月中旬,在嘉兴街头出现了各类节水宣传品,指导居民们要用淘米水洗菜,用洗衣水擦地,或者在抽水马桶水箱里放砖头以节约冲水量。嘉兴市居民的用水价格也从每吨1.65元涨至1.9元。表面上看,嘉兴是个河网密集的城市,并不缺水,但事实上,达标的可用水却十分缺乏,来自上游的过境水污染是造成嘉兴缺水的主要因素之一。

2005 黄河水成为“农业之害”

从青海经甘肃、宁夏至内蒙古的黄河沿岸,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属、造纸等高污染工业企业林立,废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大,大量未达标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引支渠,导致黄河沿岸部分灌溉面积近似于污水灌溉,一些地区的农作物也因此减产甚至绝收。一时间,黄河流域的农村地区出现了“臭入村、毒水浇地、脏水进肚”的现象,黄河水成为“农业之害”。

2005 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苯胺车间发生爆炸事故。事故产生的约100吨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污染物流入松花江。由于苯类污染物是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有机物,因而导致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哈尔滨市政府随即决定,于11月23日零时起关闭松花江哈尔滨段取水口停止向市区供水,哈尔滨市的各大超市无一例外地出现了抢购饮用水的场面。

2005 北江镉污染事故

北江是珠江三大支流之一,也是广东各市的重要饮用水源。2005年12月15日北江韶关段出现严重镉污染,高桥断面检测到镉浓度超标12倍多。韶关地处北江上游,一旦发生污染将直接影响下游城市数千万群众的饮水安全。经调查发现,此次北江韶关段镉污染事故,是由韶关冶炼厂在设备检修期间超标排放含镉废水所致,是一次由企业违法超标排污导致的严重环境污染事故。

2006 白洋淀死鱼事件

2006年2月和3月份,素有“华北明珠”美誉的华北地区最大淡水湖泊白洋淀,相继发生大面积死鱼事件。调查结果显示,水体污染较重,水中溶解氧过低,造成鱼类窒息是此次死鱼事件的主要原因。这次事件造成任丘市所属9.6万亩水域全部污染,水色发黑,有臭味,网箱中养殖鱼类全部死亡,淀中漂浮着大量死亡的野生鱼类,部分水草发黑枯死。

2006忙牛河水污染事件

2006年8月21日,吉林市环保局举报中心接到群众举报,忙牛河附近发生化工污染。经现场勘察,发现部分水质呈红色,并伴有少量泡沫,污染带长约5公里,污染物为二甲基苯胺。据了解,此次事故系吉林长白山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向忙牛河中人为排放化工废水所致。

2006湖南岳阳砷污染事件

2006年9月8日,湖南省岳阳县城饮用水源地新墙河发生水污染事件,砷超标10倍左右,8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和影响。最终经核查发现,污染发生的原因为河流上游3家化工厂的工业污水日常性排放,致使大量高浓度含砷废水

2007年5月29日开始,江苏省无锡市城区的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无锡市民饮用水水源来自太湖,造成这次水质突然变化的原因是:入夏以来,无锡市区域内的太湖水位出现50年以来最低值,再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从而引发了太湖蓝藻的提前暴发,影响了自来水水源水质。无锡市民纷纷抢购超市内的纯净水,街头零售的桶装纯净水也出现了较大的价格波动。

2007巢湖、滇池蓝藻暴发

进入2007年6月份,巢湖、滇池也不同程度地出现蓝藻。安徽巢湖西半湖出现了区域在5平方公里左右的大面积蓝藻。由于西半湖不作为饮用水源,所以对当地影响不大,但随看持续高温,巢湖东半湖也出现蓝藻。滇池也因连日天气闷热,蓝藻大量繁殖。在昆明滇池海埂一线的岸边,湖水如绿油漆一般,并伴随着阵阵腥臭。太湖、巢湖、滇池蓝藻的连续爆发,为“三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敲响了警钟。

2007江苏沭阳水污染

2007年7月2日下午3时,江苏省沭阳县地面水厂监测发现,短时间、大流量的污水侵入到位于淮沭河的自来水厂取水口,城区生活供水水源遭到严重污染,水流出现明显异味。经过水质检测,取水口的水氨氮含量为每升28毫克左右,远远超出国家取水口水质标准。由于水质经处理后仍不能达到饮用水标准,城区供水系统被迫关闭,城区20万人口吃水、用水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直至7月4日上午,因饮用水源污染而关闭的自来水厂取水口重新开启,沭阳城区全面恢复正常供水,整个沭阳县城停水超过40小时。

https://www.360docs.net/doc/5217346413.html,

近年来,全国相继发生一系列环境污染事件并造成重大损失。据统计,2004 年我国发生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共1441 起,其中水污染事故753 起,大气污染事故569 起,海洋污染事故11 起,固体废物污染事故47 起,噪声与振动危害36 起,其他事故25 起,直接造成经济损失达36 365.7 万元[1]。从2005 年11月至2006 年4 月,共发生各类重大突发性环境事件76 起,平均每2 天发生1 起,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标志着中国已进入环境风险的高发期[2]。例如2005 年11 月13 日吉林市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苯类污染物流入第二松花

江,造成重大水污染事件。直接影响了下游黑龙江省的哈尔滨

市和相关地区的居民饮水安全。2005 年12 月珠江水系北江上

游韶关江段发生的因冶炼厂设备检修超标排放含镉废水导致

的水污染事件。这些流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严重破坏了水域

环境,特别是严重污染饮用水源,直接对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

康构成威胁,同时也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基本理念和特征

2007 年8 月30 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 条规定:“本法所称突发事件,

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或

社会安全事件。”国际上,与“突发事件”相似并被普通使用的概

念是“Public Emergency”,对之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是欧洲人

权法院在审理lawless 案件时作出的,它将突发事件定义为“一

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和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

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其含义广泛,通常符合以下条

件,即非预期性、巨大的危险性、紧迫性、不确定性等。突发性水

污染事件,是指由于违反水资源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

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力等原因,致使水资源受

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损害,社会经济与人们财产受到损失,造

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按照污染物

性质可分为:1.剧毒农药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泄露事件,如管

理措施不力,氰化钾、硫砷化物等超标排放;2.溢油事故,如油

田井喷、油轮触礁或起火、船只相撞发生的溢油事件;3.非正常

大量排放废、污水事故,如厂矿和城市废水、污水突然泄入水

体;4.核污染事件,如https://www.360docs.net/doc/5217346413.html,反应堆冷却系统破裂、核物质容器爆炸造成放射性物质滲入水体。水污染事件按照发生的状态可分为渐

变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渐变性事件是经过较长时间的潜伏和

演化,经过时空积累效应体现出来,如农药施撒经过长时间聚

集后成为污染事件。突发性事件是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发生

的污染事故,如运输有毒化学品的车辆翻到水体中并产生的泄

露。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不同于一般的环境污染,没有固定的排

放方式和排放途径,起因复杂、难于判断,发生突然,来势迅猛,在瞬间或短时间内排放大量的污染物质,蔓延迅速、危害严重、影响广泛等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生时间和地点的不确定性。引发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

直接原因可能是水上交通事故、企业违规或事故排污、公路交

通事故、管道破裂等,相当部分属于运动源,这些事故发生突然,来势凶猛,如果事先没有采取防范措施,则在很短的时间内往往难于控制,防不胜防,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和突发性,必须采取应急措施。

2.事故水域形态的不确定性。水域的水流状态直接影响污

染物的扩散方式和扩散速度。在统一水域类型中,又有不同的

子类型对水流性质影响很大,如河流中的顺直河道和弯道、山

区河道和平原的水流特性差异相当大。另外,还有洪水、潮汐、风浪等瞬时水文变化。

3.危害的不确定性。危害的不确定性源于水域功能和事故

受害对象的不确定性。水资源按功能可分为生活用水、灌溉用水、渔业用水和工业用水,同等规模和程度的水污染事故,造成的污染危害是千差万别的。如污染源事件发生地点距离城市水

源的很近,城市供水将会中断,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4.影响的长期性和处理的艰巨性。由于造成污染事件的有

害物质有时难于全部清除而无法完全恢复原先的环境状态,需

要大量投资、长期整治;有时灾区需要各方面的救援甚至需要

国际社会的救援。另一方面,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化学、生物或

可能转变成毒性更大的物质,具有危害的累积性和长期性。

5.流域性。河流具有流域属性决定了水污染事件同样具有

流域性。水体被污染后呈条带状,线路长,危害容易被放大。一切与该流域水体发生联系的环境因素都可能受到水体污染的

影响,如河流两侧的植被,流域内地下水由于与地表水产生交换。

除此而外,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通常还会对公众产生显著的

社会心理冲击。公众不仅关心事故的原因和后果,恢复行动的

https://www.360docs.net/doc/5217346413.html,

效率与过程,而且也关心在未来避免类似事故的可能性。所以

若处理处置不当,还可能引起重大的社会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

二、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现状和存在的主

要问题

1.缺乏及时、准确的报告系统

突发性事故报告的及时与准确是能否实施应急处理措施

的关键。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突发环境事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以及负有监管责任的单位发现突发环境

事件后,应在1 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报告,同时

向上一级相关专业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而目前许多突发事故发生后,在信息报告、通报和公布的过程中,隐瞒伤亡、损害甚至整个突发事件的现象时有发生,信息传递没有按照这些法律严格执行。事故情况没有及时向有关部门

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往往延误了处理污染事故时机,也造成

居民的恐慌心理。如2002 年珠江流域西江上游砒霜坠河造成

重大污染事故,由于地方主管部门缺乏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报

告的敏感性,没有在第一时间向流域管理机构报告,珠江水利

委员会第3 天后才获悉此事,从而错过了处理珠江流域水污染

事故的最佳时期[3]。

2.缺乏有效的应急处理与协调机制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4 条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

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而新《水法》第12 条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其实质上是一种“统一管理

与分散管理相结合”或“流域管理与部门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

相结合”的管理体制[4]。形成了以河流流经的各行政区域管理为主,各有关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处于“多龙管水、多龙治水”的分割管理状态。水资源的工程管理与水质管理、水量调度、城市供

水管理等相互分离,以至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多由地方当局组

织力量进行抢险处理,还未形成政府统一行为,尚未形成明确

的、统一的、系统的组织形式。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

介入的部门较多,涉及水利、环保、交通、城建、通讯、公安等,这些部门之间就查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缺乏应有的沟通和联系,

缺乏上下游、相邻省分和地区、各个部门之间的会商协调机制,

使局面陷于被动。如污染事故发生在两个地区交界的地方,按

照快速反应原则,就近的基层组织或企业应快速组织起来处理

事故,但由于协调权力在上一级组织,经过若干次的通报、请

示、指示程序,已错过最佳事故处理时机。

3.突发性事故的环境监测预警系统不完善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要求应急监测人员快速赶

赴现场,根据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布点采样,利用快速监测手

段判断污染物的种类,给出定性、半定量和定量监测结果,确认

污染事故的危害程度和污染范围等。但长期以来,我国环境监

测系统的工作存在着管理缺位、体制不顺、反映不灵、信息不

畅、数据失真、能力不足、资金匮乏、队伍素质不高等问题,严重

困扰着环境监测正常的开展。环境监测发生水污染突发性事

故,主要依靠临时判断和处置,难以达到科学和准确的要求。https://www.360docs.net/doc/5217346413.html,如2005 年珠江水系北江镉污染事故应急初期,所有样本需运回

广州来检测,一次检测来回约耗时4 个小时。能否最大限度地

争取各种应急技术支持,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上报政府

各级部门,成了事故处理成功与否、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能否

安全得到保护的关键。

4.缺乏行之有效的补偿法律机制

发生突发性事故之后,除了启动环境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

灾之外,最大难题之一,就是如何对污染事故所造成的直接和

间接经济损失进行合理的认定和赔偿。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

法》虽然确定了环境污染损害的赔偿制度,但在实体制度方面,

对污染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责任范围、赔偿的具体标准

等问题缺乏规定。只对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损失赔偿,间接的

面,对环境公益诉讼总体上缺乏明确清晰的规定,没有一个具

体的主体作为公众或国家环境权益的代表,承担国家或公众环

境权益损害赔偿向人民代表法院起诉的权利和义务,使许多污

染受害者得不到法律救济。而解决赔偿问题又缺乏其他有效的

救济渠道。

此外,由于缺乏相应的污染损害补偿机制和污染责任保险

制度,单个污染企业承担责任的能力又非常有限,目前的污染

损害赔偿未能及时、全额到位,许多企业尽量逃避环境危害责任,政府和环保部门也只能依据企业的经济承受与支付能力来

确定污染损害赔偿额度,无法保证环境执法的公平、公正、公开,甚至以损害受害者的合法权益来维持企业继续运转。从而

导致厂群纠纷加剧,严重影响当地社会稳定。

三、建立水污染突发性事故应急处理法律机制思

美国、加拿大、日本和荷兰等国家分别制定了突发性环境

污染事故紧急处理法律,国外的一些重大流域突发性水污染处

理案例也值得我们研究。例如,美国于1990 年颁布的《美国90 油污法》,其内容包括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发生海上溢油应急

时的管理职能、溢油反应基金制度及其运作,完善国家应急反

应体系组织机构,编制国家溢油应急计划,建立国家、区域和地方的应急指挥系统等。再如莱茵河、多瑙河流域水污染事故可

以看出一些典型做法:一是尽快制定应急处理措施。事故后,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ICPR)提出法律性文件《防止事故污染

和工厂安全》,为降低损害、损失赢得主动。二是建立完善的赔

偿机制。1993 年5 月1 日欧洲委员会发布的《关于补救环境

损害的绿皮书》,其中涉及到了连带赔偿制度补救环境损害问

题,同时又积极地致力于防治污染长期机制的建立。因此,我国

应积极借鉴国外相关流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经验,完

善现行流域突发性水污染应急法律机制。

(一)完善现行法律法规

突发性紧急状态是一种法治的状态。政府部门和官员必须

尊重法律的权威,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和程序依法行政。

既不能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和责任,又不能超出法律权限,

任意滥用职权[5]。建议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修订,增加具有可操作性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专门章节,或由国务院

制订专门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管理条例》。通过立法明确

https://www.360docs.net/doc/5217346413.html,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应急体制、应急职责、法律责任及行政管

理相对人的应急行政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明确向流域上下游

和相关地区和部门的通报制度,明确事故和水污染状况信息面

向社会公众的公布制度。建议在我国作为饮用水源的主要江河

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系统和事故处理预案,明确水污染

应急监测原则和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原则;明确水污染事故的

评估原则和指标体系;明确事故后对于水污染的长期影响的监

控和评估、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制度。

(二)建立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

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定:“全国环境保护

部际联席会议负责协调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可根据

需要,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部际联席会议成立环境应急指挥

部,负责指导、协调突发环境事件,对相关机构处理突发性水污

染事故能力进行评估,分析其机构设置、财政能力以及技术装

备的现有能力及存在缺陷,对能力需求进行全面分析。明确相

关部门的职责;由涉及突发性水污染第一时间的应急处理的有

关部门参加,通过立法赋予特别权力,使分散的政府职能部门

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应急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系统集

成等能够正常发挥作用并协调一致。其中,还需要建立其他类

型的协调、联系组织。例如美国大城市水局联合会领导下的水

信息和分析中心不仅面向饮用水供水管理部门,也面向污水处

理部门,中心将向水资源管理部门提供与联邦政府国家安全部

门和法律实施、环境和公共健康部门的联系渠道,帮助水资源

管理部门评价潜在危险和采取对策。这些做法值得我国参考和

借鉴。

(三)完善信息沟通与公开制度

突发事件的发生所带来的影响是全社会性的,政府虽然在

其中占据主导作用,但不能忽视社会民众的参与作用。而要保

证民众的参与首先要保证信息的畅通,这就要求政府及时准确

地收集信息,并尽快向公众发布。《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9 条规定:“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慌报、瞒报、漏报。”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

息的透明。事实证明,只有事先告知市民预案处置情况,才能避

免对水需求的恐慌和争斗,在处置工作的不同时期,坚持以通告的形式将处置工作情况及注意事项在报刊、广播电视上告知市民,同时还应安排机关、街道、社区干部分赴各居民供水区进行广泛宣传。只有将政府应急处置工作决策高度公开透明,媒体准确密集的信息传达,才能得到广大市民的理解、配合并结成一条心,拧成一股绳。

笔者认为可试行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月报制度,规定各市定

期将每月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以书面或电子邮件形式上报。这有利于全面及时地掌握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情况,做好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统计分析和应对工作。月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总体情况。统计本月发生的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起数、伤亡人数、经济损失情况以及与上月和去年同期比较情况等,反映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区域分布情况、应对

措施。对特别重大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要求说明具体情况。二https://www.360docs.net/doc/5217346413.html,

是对策建议。针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发展趋势及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和意见、建议。当月无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可实行零报告制度。

(四)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监测预警系统

危机预警是整个危机管理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是“防患于

未然”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预警是最重要的阶段,因为能够在危机发生之前将其扼杀,将其产生的根源消除,则以后的措施就没有必要实施,同时也可以最小的成本取得较大的成

效,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6]。《突发事件应对法》第41 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种类和特点,建立健全基础信息数

据库,完善监测网络,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点,明确监测项目,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对可能发

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监测。”可见,准确可靠的环境监测预警数

据、信息,是制订法律法规、条例制度、政策标准、规划计划和综合决策的依据[7]。没有科学的监测手段,政府的决策和管理就没

有依据,难于对复杂的环境形势做出准确的判断,可能导致管

理和决策失误;而预警检测跟不上,就可能在出现突发性污染

事件时措手不及,应对无方、贻误战机。笔者认为先进的环境监

测预警体系要做到数据准确、代表性强、方法科学、传输及时;

做到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跟踪污染源、污

染物排放的变化情况,准确预警和及时响应各类环境突发事

件,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科学高效的环境监测网络

按照准确、及时、高效、全面的原则,规范各级环境监测机

构的职责、义务和权利,合理界定国家环境监测网中国家承担、

国家和地方共同承担、地方承担的环境监测任务,明确中央与

地方在国家环境监测网能力建设、运行管理、质量管理和信息

管理等方面的权责关系。

2.建设现代化的环境监测信息系统

建设功能完整的省、市二级环境检测数据库。以权责明确、

传输网络系统,实行省、市、县三级环境监测站、各类专业环境

检测网站及重要污染源的信息传输对接和共享。以网络化、规范化、自动化、数字化为目标,抓紧完成环境监测信息标准化工作,形成种类齐全、编码科学、使用简便的环境监测信息标准化网络体系。

3.建设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响应系统

组建省、市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网络,做好应急监测技术储

备,建立应急监测长效机制。建设应急监测专业队伍,提高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全省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术支持系统。以市为基本单位,建设完成包括事故危险源库、应急监测方法库、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库、专家库和案例库的应急监测支持系统。

(五)制订具有地方特色的应急预案

预案制度是应对突发事件不可缺少的一项制度,因为并不

是所有的突发事件都能在事先通过预警而得以避免,很多突发事件的发生是无法准确预测的,因此我们必须为危机做好准备,加强战略规划、物资筹备、长期预算。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应体现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明确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

https://www.360docs.net/doc/5217346413.html,

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信息收集、分析、报告与通报,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与培训等。

源的性质、事件危害程度和危害范围等因素的影响,还与现场

的河道、地形、水文情势、气象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应根据当地污染源特点,针对污染物特性制订地方特色的应急预

案。如2006 年12 月广东省政府结合地域特色审议通过的《广

东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定建立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

系会议制度,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加大问责力度。根据预案要求,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中发生渎职行为的国家公务员

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将被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完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2005 年12 月3 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

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完善对污染受害者的法律援助机制,研究建立环境民事和行

政公诉制度。”“国家加强跨省界环境执法及污染纠纷的协调,

上游省份排污对下游省份造成污染事故的,上游省级人民政府

应当承担赔付补偿责任。并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

任。”根据以上文件精神,我们应完善现行的污染损害赔偿制

度:

1.现行《环境保护法》虽然在法律责任一章中有关于环境

损害赔偿责任及其纠纷处理途径的规定,但其规定过于笼统,

在实践中无法操作。如环境诉讼主体资格、环境损害赔偿额的

计算等都没有规定。因此应对现行的《环境保护法》进行修改和补充。在法律中明确规定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范围和类型、判别

标准、赔偿的原则、实施和监督程序等。确定有关部门作为国家

和公众环境权益代表的身份和地位,依据有关法律的授权,对

可能造成或已经造成国家和公众群体环境权益损害的单位和

个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司法手段制止或消除破坏环境

的行为,维护公众和国家的环境权益。

2.建立行之有效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明确环境污染

损害的责任构成要件,直接规定侵权企业如果有侵权行为,并

有损害结果,且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侵权行为人就要承担赔

偿责任;确定环境损害范围、损害赔偿范围,损害赔偿不仅应当

包括直接损失,而且还包括可得利益损失,同时还应当包括由

于遭受污染而受到的精神损失;确定赔偿额的原则,并建立相

应的评估机构。

3.建立https://www.360docs.net/doc/5217346413.html,环境污染事故责任保险制度。由于我国布局性的环境隐患和结构性的环境风险,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突发性环境

污染事故的高发态势仍将继续存在。目前我国环境侵权赔偿的

主要模式是行政补偿和侵权责任赔偿,大多数企业风险承受能

力较差,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则往往会陷入万劫难复的“灭顶之

灾”。为分散企业环境污染赔偿责任,最大限度地保护受害者,

尽量减少社会和国家的损失,从法律层面上对环境污染事故保

险赔偿给予明确界定,通过建立环境污染事故责任保险制度,

尤其是对石油、化工等高度危险行业、有毒或废弃物处置等企

业实行强制保险,明确环境污染事故损害赔偿的原则、主体、范

围、标准、举证责任和请求权时效等,集纳社会凝聚的财力增强

组织企业参保,以扩大环境污染事故风险基金的筹集面和筹集额度。支持与协助保险公司对投保企业进行监督指挥,减少企业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机率。

4.设立环境污染损害补偿基金制度。环境污染损害补偿基

金是为了补偿由于环境污染而致他人人身或财产所遭受的不

能得到救济的损害,通过国家政府财政捐助、社会捐助及其其他税费的征收等途径建立起来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如国际上的全球环境基金、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等。在基金的来源上,我国可考虑通过征收排污费、环境税、企业、公益团体及个人等来自社会的捐赠作为基金运作资金。在基金的管理上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包括内部监督,如建立监事制度;外部监督,如社会公众监督、政府监督、司法监督等[8]。

5.建立保障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有效实施的程序法律制度,

完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制度。主要明确公民个人、团体、国家环境权益受损害时,向人民法院起诉的程序、内容等,使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的实施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目前在法学界和环境保护界大力推崇环境公益诉讼模式值得借鉴。这种诉讼模式在国外十分风行,主要是以非政府组织(NGO)来提起诉讼。他们相对公民个人拥有更发达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及资金

能力。比起集体诉讼,NGO 的诉讼难度与成本较低,在类似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民事诉讼中具有更大的合理性,值得在我国法律诉讼中有所突破。具体措施包括确定我国现阶段提起环境保护公益诉讼的模式、取消对原告主体资格不适当的限制、拓

宽司法受案范围、扩大诉讼主体当事人资格、明确公益诉讼的举证责任和诉讼费用的分担等。

06至10年中国重大水污染事件

在国家水利部网上公告中了解到06,07,08三年中国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 2006年: 1、协同防控牤牛河水污染事件 牤牛河是第二松花江的支流,于吉林市九站附近注入第二松花江,其下游距河口10km处有吉林市第五水厂,为吉林市江北区约10万人服务。 起因:2006年8月21日凌晨,吉林省蛟河市境内的吉林长白山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在异地处理生产废液的运输途中,将含有二甲基苯胺的废液倾入牤牛河中,致使牤牛河约2~5km的河段受到污染。

处理过程:19时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接到电话报告后,即组成调查组赶赴现场。经过工程技术人员和近300名消防、武警官兵一夜的连续奋战,22日凌晨3时30分,一道主吸附坝和两道分流坝全部建成,污染水头被成功拦在了距松花江干流8公里的地方。 8月23日,经对牤牛河11个点位取样分析,监测结果显示,牤牛河入江口N-N-二甲基苯胺浓度为0.001mg/L(前苏联地表水标准为0.1 mg/L,检出限为0.001mg/L),其他10个点位未检出特征污染物,水质符合水功能标准;第二松花江的3个监测断面未检出两种污染物。8月25日上午,经各方专家论证和研究,吸附坝被及时拆除,确保不会对松花江造成二次污染。吸附坝拆除后,环境监测部门仍坚持每4小时一次的水质检测。据吉林市环境监测站副站长郑庆子介绍,从目前监测结果看,松花江干流从未检出这两种特征污染物。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吉林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积极、科学的防控应对措施,使牤牛河水污染事故在进入第二松花江前得到有效控制,沿岸未发生饮水中毒事故。 2、黄河支流洛河发生水污染事故,黄委启动应急机制进行妥善处置 2006年1月5日,中国中部河南省巩义市一座电厂发生柴油泄漏事故,有6吨左右柴油进入黄河支流伊洛河。当天下午5点,黄委接到河南省关于油污染事故的通报,立即启动“黄河重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理。两个个紧急处理措施:(1)将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从275m3/s加大到600m3/s;(2)关闭洛河上游故县水库和支流伊河陆浑水库下泄闸门;根据现场指挥部总体部署,接力实施洛河入黄口下游城市供水水源地等重要断面的石油类监测,监测频次为每小时1次。 本次污染事件由于流域机构与地方政府密切配合,采取措施及时得力,没有对黄河下游沿黄饮水安全造成明显影响。根据黄委和环保部门提供的水质监测结果,河南、山东两省分别于1月7日晚和1月11日晨解除警戒状态。黄委在整个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中,做到了反应迅速、信息及时、数据准确、处置得当,效果显著。 3、湖南省霞湾港清淤治理工程镉废水污染湘江事件 2006年1月4日17时,湖南省霞湾港清淤治理工程由于施工不当,致使大量含镉废水通过老霞湾港集中排入湘江,造成镉严重超标。事故发生后,湖南省委、省政府和株洲、湘潭、长沙3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紧急处置措施。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当即启动突发事故应急监测预案,对湘江下游各城市供水水源地相应断面实施监测,及时监控湘江水质状况。至1月9日上午,湘江长沙段水质恢复正常。 4、岳阳砷污染事件 9月8日15时,湖南省岳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对岳阳县城饮用水源新墙河水质进行水质例行监测时,发现砷超标10倍左右。事件发生后,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湖南省政府领导除及时报告外,还就污染防控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湖南省环保局当即启动了环境应急预案,当地政府及时成立了应急指挥部,确保了各项防控工作的顺利展开;国家环保总局迅速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协助实施污染防控工作。当地政府暂停对岳阳县荣家湾镇近10万居民饮用自来水供给。经采取有效应急处置措施后,9月12日晚19点,砷污染警报被解除,自来水供应得到恢复。 5、贵州金矿矿渣坝溃坝污染下游水库事件 2006年12月27日,贵州紫金金矿公司贞丰水银洞矿区尾矿废水库发生堤坝垮塌泄漏事故,20余万吨含有砷化物、氰化物及硫化物的矿渣废水涌入下游供5个乡镇数万人饮用水的白汶水库内。 事件发生后,当地省、地县政府环保部门、水利部门和武警迅速到达事件现场,指挥应急抢险工作;贵州省水利厅、省水文水资源局、水质处等相关部门领导带领技术人员迅速到达现场,积极配合当地政府部门研究了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与措施,并对受污染水体进行水质

近期典型水污染事件

四川省的名字来源于它境内的四条河流。它们丰沛的水源,造就了四川这个天府之国。可是20004年2-3月,这四条河流之一的沱江,却给天府之国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灾难。当时,因为大量高浓度工业废水流进沱江,四川五个市区近百万老百姓顿时陷入了无水可用的困境,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9亿元。造成这次特大水污染事故的原因是川化股份有限公司在对其日产1000t合成氨加工装置进行增 产技术改造时,违规在未报经省环保局试生产批复的情况下,擅自于2004年2月511日至3月3日对该技术工程投料试生产。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生故障致使大量氨氮的工艺冷凝液外派出厂流入沱江。此外,川化股份有限公司在日常生产中忽略环保安全,在同年2-3月期间,一化尿素车间、三胺一车间、三胺二车间的环保设备未正常运行,导致高浓度氨氮废水(氨氮含量每升1000mg以上)外排出厂。而川化公司工业废水中氨氮含量应执行的国家标准为60mg/l以内,其进入区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的进水指标中氨氮含量应小于75mg/l。因此,川化股份公司排放水氨氮指标严重超出强制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且持续时间长,总成沱江干流特大水污染事故的发生。 山东肥城肖家店是地处山东中部,位于大汶河下游的一个普通的村庄。10年前肖家店有2100人,如今常住人口只剩下了1350人。2000年,死亡人数17人,其中11人是因为癌症死亡。2001年,死亡人数16人,其中9人是因为癌症死亡。2002年,死亡人数17人,其中10人是因为癌症死亡。2003年,死亡人数19人,其中12人是因为癌症死亡。2004年,死亡人数21人,其中14人是因为癌症死亡。

在大汶河南支流河畔有一个工业基地的新泰市,这里主要集中了造纸、印染、化工、机械、冶金、采掘等企业;在大汶河北支流牟汶河上流的莱芜市,一钢铁、采矿、电力、机械、造纸等工矿业为主;大汶河流经的宁阳县,有一批化工、造纸、农药及煤炭企业。这些地方的重点行业都比较容易造成严重污染,而他们最后又都选择了大汶河作为排污通道,使得大汶河水质的多种指标超标,其中的亚硝酸盐严重超标,这样我是造成癌症的重要原因。

中国水污染分布与水污染现状

中国水污染分布与水污染现状 China's water pollution distribution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 pollution 有人说,地球的颜色是绿色的,她孕育着生命,预示着人类的诞生和未来。Some people have argued that earth's color is green, and she breeds life, indicating that the human birth and future 如今,地球生态环境已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尤其是水的污染更为突出。Now, the earth's ecosystem has been serious destruction of human activities. Especially the pollution of water is more outstanding. 水是怎样被污染的呢?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的,一是人为的。火山爆发和干旱地区的风蚀作用所产生的大量灰尘落入水体而引起的水污染,这属于自然污染。向水体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各种废弃物,造成水质恶化,这属于人为污染。而人们通常所说的水污染主要是指后一种,而且也是最主要的。 The water is how to be the pollution? There are two main reasons: one is natural, one is artificial. The volcanic eruptions and dry areas wind erosion modulus of a large number of dust produced by the fall into water body of water pollution, this belongs to the natural pollution. To discharge a lot of untreated sewage and industrial waste water, all kinds of wastes, causing water quality deterioration, this belongs to the human pollution. And people usually say of water pollution is mainly refers to the one, and is the most important. 污染的水对人体的影响有很多不利的因素:人体中70%—80%是水分,因此长期饮用不良的水质,而导致体质不佳抵抗力自然减弱,则百病发生乃必然,再者长期累

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

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 公元前21世纪,启继承父亲禹的皇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汤建立商朝,周武王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秦朝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我国第一个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车同轨、书同文,焚书坑儒 楚汉之争:刘邦与项羽四年之战 丝绸之路:汉武帝两次差使张骞出使西域 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 开凿大运河:隋炀帝时期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 武则天称帝:690 文成公主进藏:嫁给松赞干布(吐蕃) 陈桥兵变:北宋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定都东京 杯酒释兵权:赵匡胤 红军起义:朱元璋(’明太祖)应天称帝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为了巩固清朝统治 中华民国:1912年元旦孙中山南京就职 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史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北洋军阀统治:袁世凯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1日中共一大召开建立中国共产党1922年中国二大召开 抗日战争:“七七事变”标志全面爆发 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1945.8.15 裕仁天皇发布《终战诏书》 1946. 内战爆发 三大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作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10.1 外国历史上重大事件 文艺复兴:14世纪意大利 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业 美国独立战争与建国:杰斐逊《独立宣言》华盛顿美国第一任总统并建立联邦政府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巴黎人民-----巴士底狱 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谋杀事件德国投降,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德国袭击波兰德国投降标志欧洲战争结束日本投降标志大战结束 联合国的建立美国旧金山《联合国宪章》

近年来自来水污染事件

近年来自来水污染事件 1.自来水遭污染致居民腹泻治疗费无人问津, 小区内部随处可见抽出的脏水 10月16日,有网友发微博称:沈阳市皇姑区新航社区水污染事件继续扩大,上吐下泻居民继续增加,政府已派送水车到社区。随后,记者立即赶往事发地了解情况。 2.新华社南京3月14日电记者13日从镇江市政府确认,镇江市自来水公司已 于上周正式起诉韩国籍货轮“格洛里亚”号,该货轮涉嫌2月初违法排污造 成镇江自来水遭苯酚污染,目前案件正在正常司法程序中。2月3日,镇江市 自来水出现异味,经调查发现,苯酚污染水源水是造成此次事件的主要原因。 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立即对取水口上下游化工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发现曾 停靠镇江的韩国籍“格洛里亚”号货轮排口管道阀无法关严,有排放污染源 的重大嫌疑。10日镇江市自来水公司向武汉海事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目 前该货轮船东已进行了担保。镇江市政府消息称,镇江自来水公司已于上周 正式向武汉海事法院提出上诉,案件在正常司法程序中,一旦宣判将向社会 公布结果。 3.各方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入夏以来,无锡市区域内的太湖水位出现50年以来最低水位,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诸多因素导致蓝藻提前暴发,影响了自来水水源地水质。

30日下午6时左右,记者走访了无锡市城区的大润发、家乐福等几家超市,发现各种瓶装、桶装的纯净水已被抢购一空。超市工作人员介绍,29日上午开始出现市民抢购,到晚上货源就发生紧缺。一些小商店的纯净水也是一瓶难求,少数经营户还趁机提高了价格,原本6元一桶的纯净水被卖到了10元。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不少市民开始大量购买其他品种的饮料,也有不少市民开始排队买面包。他们担心用变质水做饭影响健康。 无锡市委、市政府已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通过地方媒体及时向公众披露消息,避免市民过度恐慌,另一方积极研究对策,加大市场成品饮用水供应量,并要求市自来水总公司全力以赴,不计成本,采取技术措施强化处理,尽快使自来水恢复到安全饮用标准。有关方面专家正在赶往无锡研究对策。 据了解,无锡市有关方面正在密切关注水质变化。 4. 江西省瑞昌巿发生自来水受污染事件,导致至少110人中毒送院。 中毒人员分别送到巿内两所医院救治,病人年龄最小的只有1岁,最大的73岁,其中14岁以下儿童有10人。患者普遍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泄等症状。院方说,少部分人肝肾功能出现异常。 中毒人员分别是瑞昌工业园区一个工地的施工人员,还有附近两条村落的村民。有村民说,9号清早用自来水煮稀饭时,发觉水很浑浊,并有咸味,进食后便中毒。 瑞昌市政府表示,经取样化验,自来水受到污染,铜、氯等超标,初步判断,是一家铜冶炼企业内的自来水管网受到厂里原料、污水等腐蚀后,在夜晚水压低时被渗透污染。具体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中国历史大事件

中国历史大事件 中国历史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万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0.5-0.7万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0.4-0.5万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启,夏朝建立 商(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元年我国历史开始有明确纪年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 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避之战 三国(220年到280年) 220年魏国建立 221年蜀国建立 222年吴国建立 230年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 263年魏灭蜀 265年西晋建立,魏亡 西晋(265年到316年) 280年东晋灭吴 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东晋(317年到420年) 317年东晋建立 383年淝水之战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南朝宋建立 494年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隋(581年到618) 581年隋朝建立 589年隋统一南北方 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贞观之治 713年-741年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安史之乱 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 916年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中国十大污水事件

中国十大污水事件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污染物主要有::(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水土流失;(6)矿山污水。 据环境部门监测,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1 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1/3 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 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 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 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 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 — 70% 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 一.淮河水污染事件震惊中外 1994年7月,淮河上游因突降暴雨而采取开闸泄洪的方式,将积蓄于上游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下来。水经之处河水泛浊,河面上泡沫密布,顿时鱼虾丧失。下游一些地方的居民饮用了虽经自来水处理但未能达到饮用标准的河水后,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经取样检验证实,上游来水水质恶化,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百万淮河民众饮水告急。在经过10年一共投入600亿人民币治污后,到2004年,淮河水质竟又回到10年前的水平,这两年来,淮河水质又进一步加速恶化,整个淮河六成水体已经完全丧失水功能,有的河段取得连蚊绳都绝迹了。 二2004 沱江“3.02”特大水污染事故 四川省的名字来源于它境内的四条河流。它们丰沛的水源,造就了四川这个天府之国。可是2004年2月到3月,这四条河流之一的沱江,却给天府之国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灾四川省的名字来源于它境内的四条河流。它们丰沛的水源,造就了四川这个天府之国。可是2004年2月到3月,这四条河流之一的沱江,却给天府之国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灾难。当时,因为大量高浓度工业废水流进沱江,四川五个市区近百万老百姓顿时陷入了无水可用的困境,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9亿元。这起事件,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最大的一起水污染事故。难。当时,因为大量高浓度工业废水流进沱江,四川五个市区近百万老百姓顿时陷入了无水可用的困境,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9亿元。这起事件,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最大的一起水污染事故。造成此次特大水污染事故的原因,是川化股份公司在对其日产1000吨合成氨及氨加工装置进行增产技术改造时,违规在未报经省环保局试生产批复的情况下,擅自于2004年2月11日至3月3日对该技改工程投料试生产。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生故障致使含大量氨氮的工艺冷凝液(氨氮含量在每升1000

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

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万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0.5-0.7万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0.4-0.5万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约4000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启,夏朝建立 商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 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壁之战

水污染事故介绍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4067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水污染事故介绍详细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水污染事故介绍详细版 提示语:本安全管理文件适合使用于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般指污染物排入水体,给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以及环境带来紧急危害的事故。 国际水污染事件 一、痛痛病事件 1955—1972年,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两岸出现了一种怪病,患者中妇女比男士多,患上此病,则全身骨骼疼痛,不能行走,故取名为“痛痛病”。经调查,这是一种镉中毒事件,起因是附近的电镀厂、蓄电池制造厂及熔接工厂或因采矿工业含镉之废水未经适当处理而径行排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和饮用水含镉而中

毒,1963年至1979年3月共有患者130人,其中死亡81人。 二、莱茵河污染事件 1986年瑞士巴塞尔赞得兹化学公司一座仓库爆炸起火,大量有毒化学品流入莱茵河,酿成西欧10年来最大污染事故。殃及法、德、荷、卢等国,一些地区河水、井水、自来水禁用。 三、密尔沃基市供水污染事件 1993年4月,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市供水受到寄生虫(隐担孢子Cryptosporidium parvum,可引起严重腹泻)的污染,造成100人死亡,40万人致病,4400多人住院治疗。 四、多瑙河支流蒂萨河污染事件 20xx年1月30日:马尼亚西北部连降了几场大雨,该地区的大小河流和水库水位暴涨。西北部城

重大水污染事件

国内 (1)龙川江楚雄段水污染事件 龙川江沿河为云南省楚雄市的主要经济带,分布有冶炼、化工、造纸、制药、烟草和盐矿等工矿企业。2004年6月初,楚雄市龙川江发生严重镉污染事件,楚雄水文站、智民桥、黑井等断面的总镉超标36.4倍。经过对沿河入河排污口进行排查,硫酸厂、海源新业公司、滇东冶炼厂的入河污水是造成此次镉污染事件的主要污染源。 (2)沱江“3.02”特大水污染事故 2004年2月底3月初,沱江两岸的居民发现江水变黄变臭,许多地方泛着白色泡沫,江面上还漂浮着大量死鱼。紧接着,居民又发现自来水也变成了褐色并带有氨水的味道。川化股份公司第二化肥厂就是这起污染事故的责任者,他们将大量高浓度氨氮废水直接外排进沱江,导致沿江简阳、资中、内江三地百万群众饮水被迫中断,50万公斤网箱鱼死亡,直接经济损失在3亿元左右,被破坏的生态需要5年时间来恢复。 (3)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苯胺车间发生爆炸事故。事故产生的约100吨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污染物流入松花江。由于苯类污染物是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有机物,因而导致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哈尔滨市政府随即决定,于11月23日零时起关闭松花江哈尔滨段取水口停止向市区供水,哈尔滨市的各大超市无一例外地出现了抢购饮用水的场面。 (4)湖南岳阳砷污染事件 2006年9月8日,湖南省岳阳县城饮用水源地新墙河发生水污染事件,砷超标10倍左右,8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和影响。最终经核查发现,污染发生的原因为河流上游3家化工厂的工业污水日常性排放,致使大量高浓度含砷废水流入新墙河。 (5)太湖蓝藻事件 2007 年5 月29 日~6 月3 日江苏无锡,太湖蓝藻集中爆发而导致无锡部分地区自来水发臭,无法饮用,大批市民抢购矿泉水饮用。 (6)江苏沭阳水污染 2007年7月2日下午3时,江苏省沭阳县地面水厂监测发现,短时间、大流量的污水侵入到位于淮沭河的自来水厂取水口,城区生活供水水源遭到严重污染,水流出现明显异味。经过水质检测,取水口的水氨氮含量为每升28毫克左右,远远超出国家取水口水质标准。由于水质经处理后仍不能达到饮用水标准,城区供水系统被迫关闭,城区20万人口吃水、用水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直至7月4日上午,因饮用水源污染而关闭的自来水厂取水口重新开启,沭阳城区全面恢复正常供水,整个沭阳县城停水超过40小时。 (7)陕西省钒矿尾矿库泄漏水污染事件

中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

中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 摘要: 分析目前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及成因,提出治理水污染的措施,以改善我国目前严峻的水污染形势,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水污染防治 一、水污染的定义 水污染指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中,使水质和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造成水质恶化,降低水体的使用价值和功能,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二、我国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1、工业废水 在工业生产中,热交换、产品输送、产品清洗、选矿、除渣、生产反应等过程均会产生大量废水。产生工业废水的主要企业有初级金属加工、食品加工、纺织、造纸、开矿、冶炼、化学工业等。 2、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是来自家庭、机关、商业和城市公用设施及城市径流的污水。新鲜

的城市污水渐渐陈腐和腐化使溶解氧含量下降,出现厌氧降解反应,产生硫化氢、硫醇、吲哚和粪臭素,使水具有恶臭。生活污水的成分99%为水,固体杂质不到1%,大多为无毒物质,另外还有各种洗涤剂和微量金属;生活污水中还含有大量的杂菌,主要为大肠菌群。另外生活污水中氮的磷的含量比较高,主要来源于商业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和粪便、洗涤剂等。 3、医院污水 一般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结核病院等排出的污水含有大量的病原体,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致病原虫、肠道病毒、腺病毒、肝炎病毒、血吸虫卵、钩虫、蛔虫卵等。这些病原体在外环境中往往可生存较长时间。因此,医院污水污染水或土壤后,能在较长时间内通过饮水或食物途径传播疾病。此外,水体中贝类具有浓缩病菌和病毒的能力,故水体污染后,生食水中贝类有很大的危险。 4、农田水的径流和渗透 我国广大农村,习惯使用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尿液浇灌菜地和农田。过几十年来,化肥、农药的用量在迅速增加,土壤经施肥或使用农药后,通过雨水或灌溉用水的冲刷及土壤的渗透作用,可使残存的肥料及农药通过农田的径流,而进入地面水和地下水。农田径流中含有大量有病原体、悬浮物、化肥、农药及分解产物。农药种类繁多,性质各异,故毒性大小也不相同,有的农药无毒或基本无毒,有的可引起急慢性中毒,有的可能致癌、致突变和致畸,有的对生殖和免疫机能有不良影响。

水污染事故介绍(最新版)

水污染事故介绍(最新版) 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28

水污染事故介绍(最新版) 一般指污染物排入水体,给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以及环境带来紧急危害的事故。来源:HJ/T91-2002。 国际水污染事件 一、痛痛病事件 1955—1972年,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两岸出现了一种怪病,患者中妇女比男士多,患上此病,则全身骨骼疼痛,不能行走,故取名为“痛痛病”。经调查,这是一种镉中毒事件,起因是附近的电镀厂、蓄电池制造厂及熔接工厂或因采矿工业含镉之废水未经适当处理而径行排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和饮用水含镉而中毒,1963年至1979年3月共有患者130人,其中死亡81人。 二、莱茵河污染事件

1986年瑞士巴塞尔赞得兹化学公司一座仓库爆炸起火,大量有毒化学品流入莱茵河,酿成西欧10年来最大污染事故。殃及法、德、荷、卢等国,一些地区河水、井水、自来水禁用。 三、密尔沃基市供水污染事件 1993年4月,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市供水受到寄生虫(隐担孢子Cryptosporidiumparvum,可引起严重腹泻)的污染,造成100人死亡,40万人致病,4400多人住院治疗。 四、多瑙河支流蒂萨河污染事件 2000年1月30日:马尼亚西北部连降了几场大雨,该地区的大小河流和水库水位暴涨。西北部城市奥拉迪亚市附近,一座由罗马尼亚和澳大利亚联合经营的巴亚马雷金矿的污水处理池出现一个大裂口,1万多立方米含剧毒的氰化物及铅、汞等重金属污水流入附近的索莫什河,而后又冲入匈牙利境内多瑙河支流蒂萨河。污水进入匈牙利境内时,多瑙河支流蒂萨河中氰化物含量最高超标700-800倍,从索莫什河到蒂萨河,再到多瑙河。 污水流经之处,几乎所有水生生物迅速死亡,河流两岸的鸟类、

近几年水污染事件(DOC)

近几年水污染事件 中国环境状况公布显示,突发环境事件中水污染事件的发生最为频繁(达50%)。地表水污染依然相当严重,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七大水系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污染江河湖泊等天然水资源的恶果,并着手进行治理,但毕竟已经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虽已醒悟但为时较晚。 2012/2/24 镇江水污染事件 导火索:2月3日镇江市民投诉自来水中出现异味,自来水公司公布消息称加大了消毒用氯气投放量,而实际上据镇江市后来公布的情况,早在2月2日,就发生了污染物泄漏情况,但是有关部门却没有及时公布实情,而是以种种借口搪塞掩盖。 背后真凶:肇事者“格洛里亚”号 在2月2日,从泰国出发的“格洛里亚”满号载苯酚等化学物品,逆长江而上到达镇江市,在李长荣化工厂卸货。这艘船由越南建造于2009年前后,“算是很新的货船”。而据资料显示,早在2009年3月2日下午,“格洛里亚”号就曾经从泰国出发来到与镇江毗邻的张家港市,卸下乙二醇2979吨后离去。 据一位来自镇江市政府内部人士的消息透露,正是在镇江李长荣化工厂卸货时,“格洛里亚”号发生意外,导致苯酚泄漏。 据镇江市公安部门人士亲赴本报介绍,“格洛里亚”号在卸载化学物品时,将苯酚加温成液态后通过管道加压输送至岸上的储存罐,但由于货轮其中的2个阀门没有关闭,从而造成苯酚通过向岸上输送的同时,通过没有关闭的阀门向江中泄露。而在1天之后,此种情形又在张家港再次重演。 苯酚是挥发酚的一种,有毒、有腐蚀性,常温下为无色晶体,微溶于水。在水质检测中,一般是测定总酚含量,然后以苯酚作为标准来计算。 地理与人文环境:化工围城之困 在地图上看,镇江市在长江沿岸的码头星罗棋布,大多为货运深水良港。镇江水源保护区位于长江镇扬段上游南岸,是镇江自来水公司下属金山水厂、金西水厂的取水口,设计取水能力为每天60万立方米,是镇江市区和部分郊县乡镇自来水供应的惟一源头,总服务人口约120万人。 与江苏省长江沿岸的大多数城市一样,镇江也同样面临着化工围成的困局。在2003年实施的《镇江市沿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中,排在前五位的产业是机械制造业、化工、造纸、电子、电力行业。 同样在2003年,江苏省要求,在沿江两岸,三大产业的比例由当时的6.7:53.4:39.9调整为4:53:43,工业层次显著提升。 而镇江市此规划正是实施江苏省的沿江开发战略而做的布局。众多制造业和重化企业围绕长江建设的现实给长江航道内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安全造成了严峻挑战。 现实的情况是,从南京到苏州一线,沿岸布局的化工企业已经对长江造成了实际的围堵攻势。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沿江生态功能保护区被制造业占去29%的面积,在制造业里,重化企业、金属冶炼、电子电器、造纸类又占此面积的近1/3。应对措施:此次苯酚污染事故发生后,镇江市政府表示,当地政府已经对取水口上下游化工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进一步加强化工企业排污监管和危化品水上运输管理,从源头上降低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2018历史考研:为你奉上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1949—1953年 1.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3.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4. 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5.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 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 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 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农村生产力大大解放,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7.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 结。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 1.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 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 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 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 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5.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近年国内重大水污染事件

近年国内重大水污染事件 近年重大重金属污染事件: 2010年03月22日湖南郴州29名儿童血铅中毒住院事件(新京报)2010年广东北江中上游河段发现铊等重金属超标事件、 2010年“7?3”紫金矿业污水泄漏事件导致汀江遭到污染,紫金矿业污水中主要含有重金属铜事件等 近年重大藻类污染事件: 2007年6月太湖蓝藻水华污染是多因素所致突发事件 2009年广东韶关市南水水库蓝藻污染事件 1、2010年4月2日,成都水污染事件:位于郫县三道堰的市自来水六厂发现水质异味,怀疑水源被污染。水压不足,成都市主城区开始陆续报告用水困难。4月2日都江堰市崇义镇境内柏木河污染,系牌号为川U-23880的江淮牌货车违法倾倒垃圾所致。倾倒垃圾为约4吨废旧塑料、有机玻璃熔炼残留物,从涉案车辆提取的残留物与事发地现场提取样品化验比对,所有理化指标完全吻合。 2、2010年7月12日下午福建省环保厅通报称:紫金矿业集团公司旗下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发生渗漏,污染了汀江,部分江段出现死鱼。7月3日福建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严重污染,紫金矿业直至12日才发布公告,隐藏事故9天。 3、2010年7月30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发生爆炸事故:监测发现苯类污染物流入第二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向媒体通报,受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吉林、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启动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采取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2005 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苯胺车间发生爆炸事故。事故产生的约100吨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污染物流入松花江。由于苯类污染物是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有机物,因而导致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哈尔滨市政府随即决定,于11月23日零时起关闭松花江哈尔滨段取水口停止向市区供水,哈尔滨市的各大超市无一例外地出现了抢购饮用水的场面。 2005 北江镉污染事故

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时间(整理后)

中国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 约0.5-0.7万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0.4-0.5万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商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壁之战 三国(220年到280年) 220年魏国建立 221年蜀国建立 222年吴国建立 263年魏灭蜀 265年西晋建立,魏亡 西晋(265年到316年) 280年东晋灭吴 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东晋(317年到420年) 317年东晋建立 383年淝水之战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南朝宋建立 隋(581年到618) 581年隋朝建立 589年隋统一南北方 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隋末农民起义开始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627年-649年贞观之治

中国与西方历史重大事件时间表

中国的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万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0.5-0.7万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0.4-0.5万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启,夏朝建立 商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 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避之战

水污染事故介绍实用版

YF-ED-J7528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水污染事故介绍实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水污染事故介绍实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般指污染物排入水体,给工、农业生 产、人们生活以及环境带来紧急危害的事故。 国际水污染事件 一、痛痛病事件 1955—1972年,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 两岸出现了一种怪病,患者中妇女比男士多, 患上此病,则全身骨骼疼痛,不能行走,故取 名为“痛痛病”。经调查,这是一种镉中毒事 件,起因是附近的电镀厂、蓄电池制造厂及熔 接工厂或因采矿工业含镉之废水未经适当处理

而径行排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和饮用水含镉而中毒,1963年至1979年3月共有患者130人,其中死亡81人。 二、莱茵河污染事件 1986年瑞士巴塞尔赞得兹化学公司一座仓库爆炸起火,大量有毒化学品流入莱茵河,酿成西欧10年来最大污染事故。殃及法、德、荷、卢等国,一些地区河水、井水、自来水禁用。 三、密尔沃基市供水污染事件 1993年4月,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市供水受到寄生虫(隐担孢子Cryptosporidium parvum,可引起严重腹泻)的污染,造成100人死亡,40万人致病,44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