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什么是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什么是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1.什么是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答:一、异型性

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异型性。肿瘤的异型性可以分为(1)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恶性肿瘤组织结构异型性明显,瘤细胞排列紊乱,失去正常的结构和层次,丧失了极性。(2)肿瘤细胞的异型性恶性肿瘤细胞具有高度异型性,包括:瘤细胞的多形性,核的多形性,包浆多呈嗜碱性等。

二、扩散和转移

扩散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征。主要的途径有(1)直接蔓延:瘤细胞由原发部位连续不断地沿着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神经束衣等侵入邻近组织和器官继续生长,称直接蔓延,如晚期子宫颈癌向前蔓延达膀胱,向后可至直肠。(2)淋巴道转移:是上皮源性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癌细胞侵入淋巴管,随淋巴液到所属局部淋巴结,形成淋巴管栓塞,在局部生长繁殖,形成转移癌,淋巴结转移一般按淋巴引流方向,一站一站转移,最后可经胸导管入血,继发血道转移。(3)血道转移:这是肉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瘤细胞直接侵入血管,随血流到远处器官继续生长,形成转移瘤。血道转移虽可发生在许多器官,但最常见的是肺,其次是肝。转移瘤的形态特点是边界清楚,常为多个散在分布的结节且靠近器官表面。(4)种植性

转移:是指发生于体腔内器官的恶性肿瘤,当侵及器官表面时,瘤细胞脱落并像播种一样种植在体腔内其他器官的表面,形成多个转移性肿瘤的现象。最常见于腹腔器官的恶性肿瘤,如胃的印戒细胞癌侵及浆膜后种植在双侧卵巢,形成的转移性肿瘤称为Krukenberg瘤

2.乳腺癌的分子分型最早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现在主要分

为哪几个类型?

答:(1)200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Perou和 Sorlie等根据cDNA 微阵列技术将乳腺癌分为几种不同的亚型:luminalA型,luminalB型,HER2过表达型,basal like型,nomal breast like型。成为目前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基础。

(2)根据2011年St.Gallen国际乳腺癌治疗专家共识,以免疫组化为基础按ER、PR、HER-2、Ki67、CK5/6、EGFR状态将乳腺癌分为五个分子分型:luminal A (ER+,PR+,HER2-,ki-67 ≤14%),luminal B (ER+and/or PR+,HER2-,ki-67>14%; ER+and/or PR+, HER2+),HER2-overexpression(ER-, PR-,HER2+), Basal-like:ER- and PR- and HER2 -,CK5/6 + and/or EGFR +和normal-like型:ER- and PR- and HER2 -,CK5/6 - and /or EGFR -

3.乳腺癌各分子亚型的特点及治疗?

答:Luminal A 型:是乳腺癌最常见的分子亚型,发病率为44.5%- 69.0%。ER 和/或 PR +,Her-2 –,预后最好。内分泌治疗效果最佳。

常采用内分泌治疗(±化疗)。绝经前常选择三苯氧胺,药物性去势药物诺雷德,绝经后常选择芳香化酶抑制剂如阿那曲唑、来曲唑等。

Luminal B 型:luminal B 型为7. 8%,ER 和/或 PR +,Her-2 +,内分泌治疗仍有效,预后较好。Luminal B 型乳腺癌由于HER2 表达阳性, 对他莫昔芬的反应性低于luminal A 型, 但改用其他作用机制的内分泌治疗仍有效。治疗常采用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

Her-2过表达型:发病率为14. 7%,ER 和/或 PR –,Her-2 +,内分泌无效,化疗效果较好,并且是HER2 靶向治疗药赫塞汀治疗的适应病例,HER2(+) 型乳腺癌对于环磷酰胺联合蒽环类(AC) 化疗方案的疗效明显优于luminal 型, 前者的临床缓解率可达70%, 而后

者为47%。该型虽然对化疗较为敏感,临床预后较差。常采用化疗+靶向治疗,使用1年赫赛汀治疗能使复发相对风险降低52%,3年无病生存增加12%。

Basal-like 型:发病率为17.1%,ER 和/或 PR–,Her-2–,内分泌无效,化疗效果好,预后最差。其转移多发生于内脏及中枢神经系统。治疗选择化疗。在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AC) 的乳腺癌患者中, 具有较高的总反应率及病理缓解率, 85%的患者出现临床缓解,

其中27%达到病理完全缓解, 明显高于luminal 型乳腺癌。虽然对术前新辅助化疗敏感,病理缓解率高, 但在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中, 其预后仍最差。

4.GRB7免疫组化的判定的依据是什么?

GRB7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细胞膜也可见表达,以胞浆和(或)包膜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表达,每张切片随机计数5-10个高倍镜(×400)视野,每个视野计数100个细胞,综合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所占的比例进行半定量分析。染色强度评分标准:不着色0分,着黄色1分,着棕黄色2分,着黄褐色3分;阳性细胞所占比例评分标准:阳性细胞数<10%者0分,10%~24%者为1分,25%~49%者为2分,50%~74%者为3分,≥75%者为4分。以上两项评分的乘积为最终得分,0~1分为(-)性,2~4分为(+),6~8分为(++),9~12分为(+++),0~1分为阴性,2~12分为阳性。GRB7阅片结果均有两位中级职称以上的病理医生进行判定。

5.对于四格表资料,如何正确选用检验方法?

答:当n≥40且所有T≥5时,用卡方检验的基本公式,若所得P≈ā,改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

当n≥40但有1≤T<5时,用校正的卡方检验或改用Fisher’s 确切概率法;

当n<40或者有T<1时,改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

6.线性趋势卡方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当资料是按某自然顺序的等级分层,或连续型变量等计划后再分层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趋势卡方检验以分析率随该分层因素变化的趋势。

7.Cox模型分析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①在进行设计时要注意研究资料的代表性及可靠性,

保证研究对象是总体中的一个随机样本。②研究的协变量在研究对象中的分布要适中。③不论研究疾病的发病因素还是研究疾病的危险因素,应将一切可能因素都包括在调查分析中,特别是对主效应有影响的因素,否则容易造成分析结果的偏差。④所研究的生存时间要有明确的规定。⑤Cox模型分析时样本含量不宜过小,要求样本量为观察协变量的5-20倍。⑥在进行Cox模型分析前,应当对资料做单因素的统计分析,选择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Cox模型分析。8.三阴性乳腺癌和basal-like型乳腺癌的区别与联系?

三阴性乳腺癌与basal-like乳腺癌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相似,但它是由不同基因表达谱组成的异质性肿瘤;而basal-like的确诊主要通过基因芯片,该疾病是由肿瘤标志物以及分子特征完全一致的同质性肿瘤组成。两者关系十分密切,有文献报道高达80%的三阴性乳腺癌由基底细胞型组成,两者之间的免疫表型和分子特征十分相似,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将两者等同起来。

9.局部和区域复发的定义

局部复发是指早期乳腺癌乳房保留治疗后同侧乳腺内,或可手术乳腺癌乳房切除术后同侧胸壁再次出现肿瘤;区域复发是指患侧的淋巴引流区,包括腋窝、锁骨上/下及内乳淋巴结区域出现肿瘤。孤立性复发是指在发现局部区域复发时,通过常规检查未发现合并其他部

位的转移。

10.本研究是创新之处?

GRB7表达和功能的研究提示它在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中起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关GRB7在乳腺癌分子亚型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预后的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具有创新性,研究结果能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

肿瘤细胞培养(完整版)

第6章肿瘤细胞的培养 肿瘤细胞培养是研究癌变机理、抗癌药的敏感性、肿瘤细胞和癌分子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手段。癌细胞是比较容易培养的细胞,当前所建立的细胞系中癌细胞是最多的。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进行肿瘤研究具有许多优点: (1)可免受机体内环境因素的影响,避免了个体差异性,便于探索各种物理、化和生物 因素对肿瘤细胞生命活动的影响。 (2)既便于从细胞水平上研究肿瘤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又便于从基因及分子水平上研究 癌变的发生机理; (3)可长期传代、保存,便于观察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和遗传行为的改变。 (4)可用于快速筛选抗癌药物和研究耐药机理。 (5)研究周期短,比较经济。 但是它也有缺点,如长期培养可使细胞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体外实验所得的结果不能完全代表体内的情况,应与体内试验结合研究更为合理等。 一、肿瘤细胞培养的生物学特性 1、形态和性状 形态不规则,细胞界限清晰,伸展较差,核膜、核仁轮廓明显,核仁多、核浆丰富。折光性强,电镜观察细胞表面微绒毛多而细密,与肿瘤细胞具不定向运动和铺着不依赖性有关。 2、生物特性 癌细胞在无血清或低血清(2%~5%)时仍能生长,营养要求不高,因能自分泌促增殖因子,在软琼脂培养时单个细胞能形成集落,生长方向性消失,再加上失去了接触抑制,癌细胞数量增多时可呈多层重叠生长,细胞饱和密度大,有丰富的三极有丝分裂,分裂指数高,细胞倍增周期短。 3、永生性 永生性也称不死性,在体外培养中表现为可无限制传代而不凋亡(Apoptosis),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系(株)都表现有这种特性。但体外培养的永生性和体内肿瘤的恶性(包括侵润性)是两种性状,受不同基因调控的,因恶性肿瘤多数在体外培养时并不那么容易获得成功,生长增殖能力并不旺盛,有时只能传若干代,说明体外培养的永生性可在体外培养后获得的。另外,体外培养的许多细胞系,如NIH3T3、Rat-1 10T1/2等均具有永生性而无恶性。但两者有相关性,永生性可能是细胞恶性变的某一阶段。 4、侵润性 侵润性是肿瘤细胞扩张性增殖行为,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仍保持有这种特性,当与正常组织混合培养时,能侵润入其他正常组织中,甚至能穿透人工隔膜。 5、异质性 所有肿瘤细胞都是由增殖能力、遗传性、起源、周期状态等性状不同的细胞组成,属于异质性,其中有的衰老、退化,有的处于周期阻滞状态,只有那些处于活跃增殖的肿瘤干细胞才是支持肿瘤生长的成分,肿瘤干细胞易于生长增殖,分离培养干细胞的方法称干细胞培养(有干细胞系和数个亚系组成)。

南师大肿瘤生物学复习题(含个人整理答案)

第一章概论 1. 肿瘤化生转化细胞癌变永生性 肿瘤(tumor):属赘生性(neoplasia)疾病,为局部组织或细胞的扩张性增生。细胞特征和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并常伴有浸润和转移 化生:一种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成熟细胞类型所取代。 转化:正常细胞基因突变,导致表型发生变化 癌变:上皮细胞类(外,内胚层起源的细胞)起源的肿瘤。 永生性:胞具有持续生存的能力,不死性或永生性细胞系 2. 恶性肿瘤细胞有哪 3种基本特征? 无限增殖、可转化和易转移 3. 细胞异型增生? 细胞增生,且细胞失去分化和组织结构丧失。 胃粘膜上皮的异型增生是指胃粘膜上皮和腺体的一类偏离正常分化,形态和机能上呈异型性表现的增生性病变。一般认为,恶性肿瘤发生前,几乎均先有异型增生,很少可不经过个阶段而直接从正常转化为恶性的,因此,它不同于单纯性增生及肿瘤性增生。单纯性增生只有细胞的过度生长,而无细胞结构上明显的异型性表现;肿瘤性增生则为细胞的自主性生长且伴有细胞的结构上明显的异型性。应该说异型增生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交界性病变,是真正的癌前期病变。 4. 肿瘤主要分为哪几类?命名与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恶性肿瘤从组织学上,把由上皮细胞形成称为癌,来源于间叶组织的称为瘤,来源于血液和淋巴的为血癌。 1、来源于上皮细胞的肿瘤,将所涉及的细胞类型的名字置于词 缀“carcinoma癌”前,还需另外鉴定上皮的类型: 腺上皮可形成腺癌 adenocarcinoma 前列腺癌 prostatic adenocarcinoma 鳞状上皮可形成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2、来源于间充质细胞的肿瘤命名时将涉及的细胞类型的名字置于词缀”sarcomas”之前: 如:平滑肌肉瘤 leiomyosarcoma 骨肉瘤 osteosarcoma 3、白细胞癌即白血病(leukaemia),在命名上有些特殊 (1)根据他们进展的速度进一步定义: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 ( acute myeloid leukaemia)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 ( chronic myeloid leukaemia)

肿瘤分子生物学资料

非病毒性生物载体(化学和物理方法) 由于病毒载体是一类外源性的核酸结构材料, 且病毒本身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 故不少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寻找一些人体本身的生物结构材料来作为人类基因治疗的载体, 如人体细胞某些核酸结构材料.非病毒载体广义上讲就是除了病毒载体外的所有基因治疗 载体。本质:模仿病毒 非病毒载体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需要解决对靶细胞转染的定向性、转染效率低、表达时间短、全身应用及保存不稳定性等问题。在多学科的共同努力,非病毒基因载体的基因治疗将不断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1) 裸DNA(naked DNA)(基因枪,水压法) 将目的基因连接在表达质粒或噬菌体中直接注射而不依赖其它物质介导,是最简单的非病毒载体系统。将质粒直接导入动物组织,诱导动物的免疫系统对所表达的蛋白质产生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即基因疫苗。Nakamura等将荧光素酶基因的裸DNA直接接种到小鼠胃浆膜下,发现该基因能在胃部明显高表达,一次接种后的高表达时间可持续12h之久,其他临近器官则无明显基因表达。肌内注射后可直接诱导相应的免疫反应,也可检测到DNA明显表达。电穿孔(electroporation)技术和微粒子轰击法(microparticle bombardment,即基因 枪)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裸DNA的转染效率,而且可使DNA直接到达细胞核,避免了各种酶对DNA的降解。Dietrich等采用该方法将白介素12/自介素2基因质粒转染皮下负荷Lewis肺癌的裸鼠,证明能明显减慢肿瘤生长、减少肿瘤转移、延长宿主生存期。 2) 脂质体和脂质复合物(Liposome and lipoplexes) 脂质体能够介导极性大分子穿透细胞膜,携带DNA进入细胞。脂质体可分为中性脂质体、负电性脂质体、正电性脂质体。它一般都带有一个疏水基团,保证脂质体分散在水介质中时形成脂双层结构,有效保护分子中的疏水部分,将氨基暴露在水介质中,后者通过静电引力与DNA结合并将DNA大分子压缩成可运输的小单元,成三明治状,形成脂质体复合物。增加分子中N+数目以及N+与疏水链的距离即有利于基因转移。阳离子脂质体与DNA形成的复合物颗粒大小从50 am到1 pm不等;体外细胞试验中大颗粒的转染效率优于小颗粒。物理因素如Zeta 电位、粒子大小、DNA/J]旨质体比例和介质离子强度等都影响脂质复合物的稳定性、复合物的形成和转染效率。脂质体DNA复合物局部注射,报告基因仅表达在注射点周围;肝门静脉、动脉血管注射后主要分布在肝脏[5]。脂质体或脂质复合物也可直接应用于病变部位,如气管内给药可使肺泡上皮细胞中的p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给予P53凋亡诱导基因可使早期肺肿瘤缩小。使用精蛋白或组蛋白来源的肽压缩DNA后,则DNA被包裹在脂质囊内部,如脂质/鱼精蛋白/DNA复合物,后者是研究的最热门的系统之一。该复合物粒子大小介于100 am 到250 am之间,比传统脂质复合物小3—4倍,介导基因转移的效果优于传统脂质复合物。氯喹可在一定条件下提高阳离子脂质体介导基因传染,因其可提高内吞体的pH而有效抑制内吞体与溶酶体的融合作用,促进复合物从内吞体中释放。联用电穿孔技术或者结合灭活病毒或其肽片段作为膜激动剂能提高复合物进入细胞核的能力。静脉注射脂质体/DNA复合物,对肿瘤部位超声处理可增加肿瘤组织对脂质体/DNA复合物的摄取和表达。 3) 阳离子多聚物(Polyplex) 阳离子聚合物表面的正电荷可与带负电的基因形成带正电荷的复合物,该复合物借静电作用吸附于细胞表面,通过细胞内吞而将基因导入细胞,并获得表达。目前研究较多的阳离子聚合物主要有多肽类:聚赖氨酸、聚谷氨酸及其衍生物;多聚胺类:聚乙烯亚胺、聚丙烯亚

什么是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1.什么是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答:一、异型性 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异型性。肿瘤的异型性可以分为(1)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恶性肿瘤组织结构异型性明显,瘤细胞排列紊乱,失去正常的结构和层次,丧失了极性。(2)肿瘤细胞的异型性恶性肿瘤细胞具有高度异型性,包括:瘤细胞的多形性,核的多形性,包浆多呈嗜碱性等。 二、扩散和转移 扩散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征。主要的途径有(1)直接蔓延:瘤细胞由原发部位连续不断地沿着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神经束衣等侵入邻近组织和器官继续生长,称直接蔓延,如晚期子宫颈癌向前蔓延达膀胱,向后可至直肠。(2)淋巴道转移:是上皮源性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癌细胞侵入淋巴管,随淋巴液到所属局部淋巴结,形成淋巴管栓塞,在局部生长繁殖,形成转移癌,淋巴结转移一般按淋巴引流方向,一站一站转移,最后可经胸导管入血,继发血道转移。(3)血道转移:这是肉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瘤细胞直接侵入血管,随血流到远处器官继续生长,形成转移瘤。血道转移虽可发生在许多器官,但最常见的是肺,其次是肝。转移瘤的形态特点是边界清楚,常为多个散在分布的结节且靠近器官表面。(4)种植性

转移:是指发生于体腔内器官的恶性肿瘤,当侵及器官表面时,瘤细胞脱落并像播种一样种植在体腔内其他器官的表面,形成多个转移性肿瘤的现象。最常见于腹腔器官的恶性肿瘤,如胃的印戒细胞癌侵及浆膜后种植在双侧卵巢,形成的转移性肿瘤称为Krukenberg瘤 2.乳腺癌的分子分型最早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现在主要分 为哪几个类型? 答:(1)200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Perou和 Sorlie等根据cDNA 微阵列技术将乳腺癌分为几种不同的亚型:luminalA型,luminalB型,HER2过表达型,basal like型,nomal breast like型。成为目前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基础。 (2)根据2011年St.Gallen国际乳腺癌治疗专家共识,以免疫组化为基础按ER、PR、HER-2、Ki67、CK5/6、EGFR状态将乳腺癌分为五个分子分型:luminal A (ER+,PR+,HER2-,ki-67 ≤14%),luminal B (ER+and/or PR+,HER2-,ki-67>14%; ER+and/or PR+, HER2+),HER2-overexpression(ER-, PR-,HER2+), Basal-like:ER- and PR- and HER2 -,CK5/6 + and/or EGFR +和normal-like型:ER- and PR- and HER2 -,CK5/6 - and /or EGFR - 3.乳腺癌各分子亚型的特点及治疗? 答:Luminal A 型:是乳腺癌最常见的分子亚型,发病率为44.5%- 69.0%。ER 和/或 PR +,Her-2 –,预后最好。内分泌治疗效果最佳。

(肿瘤生物学资料)历年肿瘤考题

---------------------------------------------------------------最新资料推荐------------------------------------------------------ (肿瘤生物学资料)历年肿瘤考题 06 级-10 级肿瘤学试题(基本都是考原题,大家用心背背不看课件也行了)一、名词解释: (英文出题) 1、miRNA 1、属于非编码 RNA 家族; 2、单链 RNA,大小为19-25个碱基; 3、位于内显子基因和外显子基因之间,本身不具有开放读码框,约占人类基因组的1%; 4、pre-miRNA 经过酶切加工之后,与靶基因 mRNA 的3-UTR 以部分互补的方式结合,从而抑制其翻译或通过完全互补降解 mRNA,对蛋白表达具有强大的调控作用,可以调控增殖、分化、凋亡等细胞生命活动,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防、治疗密切相关。 2、differentiation(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在形态、功能、代谢、行为等方面各具特色的细胞类群,从而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 细胞分化具有以下特点: 稳定、可遗传;可逆;普遍性;受时空因素制约。 3、morbidity(发病率)某一特定时期内某一人群新发生某一疾病的频率,是通过疾病的被动监测手段得到的疾病信息计算的流行病学指标。 4、 anchorage-independent growth, AIG(锚定非依赖性生长)细胞被转化后,能不依赖固体基质,在半固体(琼脂、甲基纤维素) 1 / 15

病理学理论指导: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异型性。 肿瘤的异型性反映了肿瘤组织成熟的程度(即分化程度,指肿瘤实质细胞与其来源的正常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的相似程度)。 分化愈高的肿瘤,异型性愈小,良性肿瘤一般异型性不明显。分化愈差的肿瘤则常具有明显的异型性。这是区别良、恶性肿瘤重要的组织学依据。 1.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恶性肿瘤组织结构异型性明显,瘤细胞排列紊乱,失去正常的结构和层次,丧失了极性。 如鳞状细胞癌失去了正常复层有极性的排列和层次,结构紊乱,癌细胞形成巢团状或条索状排列,并可出现癌珠。 2.肿瘤细胞的异型性恶性肿瘤细胞具有高度异型性。 (1)瘤细胞的多形性:瘤细胞大小、形态不一致,一般体积大,有时可出现瘤巨细胞。 (2)核的多形性:瘤细胞核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染色质颗粒分布不均。核体积大,核浆比例增大(正常为1:4~6,恶性肿瘤细胞接近1:1)。出现巨核、双核及奇异形核。核染色深,核膜增厚。核仁肥大,数目增加。核分裂象多见,特别是出现不对称性、多极性及顿挫性等病理性核分裂象。 (3)胞质的改变:胞浆多呈嗜碱性。 二、扩散和转移 扩散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征。 1.直接蔓延 瘤细胞由原发部位连续不断地沿着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神经束衣等侵入邻近组织和器官继续生长,称直接蔓延,如晚期子宫颈癌向前蔓延达膀胱,向后可至直肠。 2.转移 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血管、淋巴管或体腔,在远处器官内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新形成的肿瘤称为转移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绝对指征。常见的转移途径有: (1)淋巴道转移 是上皮源性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 癌细胞侵入淋巴管,随淋巴液到所属局部淋巴结,形成淋巴管栓塞,在局部生长繁殖,形成转移癌。 如肺癌首先转移到肺门淋巴结;外上象限的乳腺癌转移到同侧腋窝淋巴结。癌细胞首先进入淋巴结的边缘窦,继续生长繁殖,使受累淋巴结肿大变硬,相互融合成团块。淋巴结转移一般按淋巴引流方向,一站一站转移,最后可经胸导管入血,继发血道转移。 (2)血道转移 这是肉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 瘤细胞直接侵入血管,随血流到远处器官继续生长,形成转移瘤。 血道转移的运行途径与血栓栓塞过程相同。侵入体静脉的瘤细胞经左心到肺,在肺内形成转移瘤,如绒毛膜癌的肺转移;侵入门静脉系统的瘤细胞在肝内形成转移瘤,如肠癌发生的肝转移;侵入肺静脉的瘤细胞经左心入主动脉,引起全身脏器的转移,常见转移到脑、骨及肾等处;侵入胸、腰、骨盆静脉的瘤细胞,通过吻合支进入脊椎静脉丛,引起骨、骨盆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转移而无肺转移,如前列腺癌转移到脊柱。 血道转移虽可发生在许多器官,但最常见的是肺,其次是肝。转移瘤的形态特点是边界清楚,常为多个散在分布的结节且靠近器官表面。 (3)种植性转移

肿瘤生物学.doc

肿瘤生物学 (总分 28,考试时间 600 分钟 ) 一、名词解释 1.肿瘤抗原 2.肿瘤的分化 二、单项选择题 1.基因突变的方式有简单的转换、颠换、移码突变和动态突变。诱发关键基因产生突变是导致 肿瘤发生的启动事件。细胞内突变可引起肿瘤的基因包括:() B. 原癌基因 A.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C. 抑癌基因 D. 以上均不是 2.一般来说,良性肿瘤与其起源组织很相似,可以从肿瘤的结构来判断其来源。恶性肿瘤与其 起源组织相差 ________ ,细胞排列 ________ ,失去了正常的层次与结构。 () A. 较大,整齐 B. 较小,混乱 C. 较大,混乱 D. 较小,整齐 3.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区别在于其分化程度相对低下,达不到正常细胞的成熟程度。良性肿 瘤细胞分化程度 ________ ,与其起源组织相似;恶性肿瘤细胞分化程度 ________ ,其形态和功能代谢与正常细胞差别很大。 () A. 高,高 B. 高,低 C.低,高 D. 低,低 4. NK 细胞是一类在肿瘤早期起作用的效应细胞,是机体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NK 细胞杀伤肿瘤细胞 ________ 预先致敏,杀伤作用________MHC 限制性和肿瘤特异性。() A. 需要, 有 B. 不需,无 C. 需要, 无 D. 不需, 有 5.将有免疫活性的自体或异体的免疫细胞输给患者,提供其现有的免疫力以对抗肿瘤,如输入 LAK 细胞或肿瘤浸润细胞等。造血干细胞移植可重建受者的造血与免疫功能,也属于这类治疗。这种免疫为:() A. 主动性免疫 B. 被动性免疫 C. 继承免疫 D. 细胞因子 6.免疫功能状态评估主要包括体液免疫功能检测和细胞免疫功能检测。不属于细胞免疫功能检 测的是: () A. T 细胞计数 B. NK 细胞活性测定 C. 吞噬细胞功能测定 D. B 细胞计数 三、填空题 1.肿瘤是 ________ 遗传病,是正常细胞癌变、失控所造成的结果。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 ________ 肿瘤。 2. 恶性肿瘤细胞显示出不同于正常细胞的一系列特征,主要表现为________ 、 ________ 和 ________ 的异常以及无节制地生长。 3.肿瘤细胞在变异过程中,既保留了正常细胞的一些特性,同时又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肿瘤细

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

组织培养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 肿瘤细胞与体内正常细胞相比,不论在体内或在体外,在形态、生长增值、遗传性状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不同。生长在体内的肿瘤细胞和在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其差异较小,但也并非完全相同。培养中的肿瘤细胞具以下突出特点: (-)形态和性状 培养中癌细胞无光学显微镜下特异形态,大多数肿瘤细胞镜下观察比二倍体细胞清晰,核膜、核仁轮廓明显,核糖体颗粒丰富。电镜观察癌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多而细密,微丝走行不如正常细胞规则,可能与肿瘤细胞具有不定向运动和锚着不依赖性有关。 (二)生长增殖 肿瘤细胞在体内具有不受控增殖性,在体外培养中仍如此。正常二倍体细胞在体外培养中不加血清不能增殖,是因血清中含有很细胞增殖生长的因子,而癌细胞在低血清中(2%~5%)仍能生长。已证明肿瘤细胞有自泌或内泌性产生促增殖因子能力。正常细胞发生转化后,出现能在低血清培养基中生长的现象,已成为检测细胞恶变的一个指标。癌细胞或培养中发生恶性转化后的单个细胞培养时,形成集落(克隆)的能力比正常细胞强。另外癌细胞增殖数量增多扩展时,接触抑制消除,细胞能相互重叠向三维空间发展,形成堆积物。 (三)永生性 永生性也称不死性。在体外培养中表现为细胞可无限传代而不凋亡(Apoptosis)。体外培养中的肿瘤细胞系或细胞株都表现有这种性状,体内肿瘤细胞是否如此尚无直接证明。因恶性肿瘤终将杀死宿主并同归于尽,从而难以证明这一性状的存在。体外肿癌细胞的永生性是否能反证它在体内时同样如此?也尚难肯定。从近年建立细胞系或株的过程说明,如果永生性是体内肿瘤细胞所固有的,肿瘤细胞应易于培养。事实上,多数肿瘤细胞初代培养时并不那么容易。生长增殖并不旺盛;经过纯化成单一化瘤细胞后,也大多增殖若干代后,便出现类似二倍体细胞培养中的停滞期。过此阶段后才获得永生性,顺利传代生长下去。从而说明体外肿瘤细胞的永生性有可能是体外培养后获得的。从一些具有永生性而无恶性性的细胞系,如NIH3T3、Rat-1、10T1/2等细胞证明,永生性和恶性(包括浸润性)是两种性状,受不同基因调控,但却有相关性。可能永生性是细胞恶变的阶段。至少在体外是如此。 (四)浸润性 浸润性是肿瘤细胞扩张性增殖行为,培养癌细胞仍持有这种性状。在与正常组织混合培养时,能浸润入其它组织细胞中,并有穿透人工隔膜生长的能力。

什么是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1.什么是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答:一、异型性 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异型性。肿瘤的异型性可以分为(1)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恶性肿瘤组织结构异型性明显,瘤细胞排列紊乱,失去正常的结构和层次,丧失了极性。(2)肿瘤细胞的异型性恶性肿瘤细胞具有高度异型性,包括:瘤细胞的多形性,核的多形性,包浆多呈嗜碱性等。 二、扩散和转移 扩散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征。主要的途径有(1)直接蔓延:瘤细胞由原发部位连续不断地沿着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神经束衣等侵入邻近组织和器官继续生长,称直接蔓延,如晚期子宫颈癌向前蔓延达膀胱,向后可至直肠。(2)淋巴道转移:是上皮源性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癌细胞侵入淋巴管,随淋巴液到所属局部淋巴结,形成淋巴管栓塞,在局部生长繁殖,形成转移癌,淋巴结转移一般按淋巴引流方向,一站一站转移,最后可经胸导管入血,继发血道转移。(3)血道转移:这是肉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瘤细胞直接侵入血管,随血流到远处器官继续生长,形成转移瘤。血道转移虽可发生在许多器官,但最常见的是肺,其次是肝。转移瘤的形态特点是边界清楚,常为多个散在分布的结节且靠近器官表面。(4)种植性

转移:是指发生于体腔内器官的恶性肿瘤,当侵及器官表面时,瘤细胞脱落并像播种一样种植在体腔内其他器官的表面,形成多个转移性肿瘤的现象。最常见于腹腔器官的恶性肿瘤,如胃的印戒细胞癌侵及浆膜后种植在双侧卵巢,形成的转移性肿瘤称为Krukenberg瘤 2.乳腺癌的分子分型最早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现在主要分为 哪几个类型 答:(1)200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Perou和 Sorlie等根据cDNA 微阵列技术将乳腺癌分为几种不同的亚型:luminalA型,luminalB型,HER2过表达型,basal like型,nomal breast like型。成为目前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基础。 (2)根据2011年国际乳腺癌治疗专家共识,以免疫组化为基础按ER、PR、HER-2、Ki67、CK5/6、EGFR状态将乳腺癌分为五个分子分型:luminal A (ER+,PR+,HER2-,ki-67 ≤14%),luminal B (ER +and/or PR+,HER2-,ki-67>14%; ER+and/or PR+, HER2+),HER2-overexpression(ER-, PR-,HER2+), Basal-like:ER -and PR-and HER2 -,CK5/6 +and/or EGFR +和normal-like型:ER- and PR- and HER2 -,CK5/6 - and/or EGFR - 3.乳腺癌各分子亚型的特点及治疗 答:Luminal A 型:是乳腺癌最常见的分子亚型,发病率为%- %。ER 和/或 PR +,Her-2 –,预后最好。内分泌治疗效果最佳。常采

细胞生物学的论文

细胞生物学的论文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肿瘤细胞和疾病药物治疗的相关 研究 学生姓名 学院药学院 指导老师 专业药学 学号 2012-12-3 摘要 目前,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采用化疗、放疗、手术、生物治疗和中西医结合等方法是治疗肿瘤的最有效手段。其中,新型抗肿瘤药的应用,在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延缓疾病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分别从肿瘤特征、相关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观遗传修饰、肿瘤干细胞、肿瘤微环境几个方面综述了肿瘤细胞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对肿瘤与细胞凋亡有个较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发展细胞凋亡肿瘤细胞癌基因肿瘤干细胞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tumor especially malignant tumor has become a threat to the health of human being is the most serious one of disease, chemotherapy, radiotherapy, surgery,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combination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and methods of treatment of cancer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Among them, the new antineoplastic applications, to improve the living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cancer, prolong survival time, delay the disease development has played a tremendous role. This paper from the tumor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signal path, related genes, apparent genetic modification, tumor stem cell, tumor microenvironment were reviewed several aspects of tumor cells related research progress, in order to tumor cell apoptosis and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肿瘤分子生物学

肿瘤(tumor)是一类疾病的总称,它们的基本特征是细胞增殖与凋亡失控,扩张性增生形成新生物。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benign tumor)和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虽可增长至相当大的体积,但仍保留正常细胞的某些特性,通常在瘤体外有完整的包膜,手术切除后患者预后良好。绝大多数良性肿瘤基本上是无害的,不引起或很少引起宿主损伤。 恶性肿瘤统称为癌症(cancer),它不同于良性肿瘤的最重要的特性是能侵袭周围组织,疾病晚期癌细胞发生远端转移,破坏受侵袭的脏器,最终使机体衰亡,但如能在侵袭转移前切除癌瘤,一般预后明显改善。 2、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特征 (1)失去了对中止细胞增殖信号和细胞分化信号的反应,并可传出自主的细胞生长、增殖信号。 (2)逃避了细胞凋亡和衰老,是细胞永生。当正常细胞受到严重损伤和营养缺乏时,就发生凋亡并自动解体;而癌细胞并不一定会发生凋亡。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即使没有受到损伤,约分裂50后也会自动停止分裂,最终细胞死亡(细胞衰老);而癌细胞能无限制地增殖,获得了永生化。这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基因的缺陷和端粒酶恢复活性相关。 (3)失去细胞的区域性限制,具有了侵袭和转移能力。例如在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中增殖至彼此接触时,就停止生长和分裂(结出抑制),故细胞呈单层生长,而癌细胞失去了接触抑制,继续分裂而呈多层重叠生长;同时癌细胞表面的识别能力和黏着性发生了改变,使癌细胞不能像不同的正常组织细胞那样保持彼此分开,而能侵入临近组织。 (4)自主的血管生成能力,这保证了肿瘤体积增大后和新形成转移肿瘤的血液供应,以维持癌细胞生长和增殖之所需。 上述这些癌细胞的恶性特性,使它们能在没有增殖信号的情况下,自主地无限制增殖,当达到一定的体积时就可能侵袭邻近组织,癌细胞还可能脱落进入血液和淋巴液,发生远端转移并扩增,最终导致宿主死亡。 3、癌的单克隆起源和异质性 除少数例外,癌是原始的、单个癌细胞增殖的后代,即癌为单克隆起源。这一观点已被普遍接受,部分是依据来自X染色体上基因表达的观察。妇女有两条X染色体,在卵裂的后期其中一条X染色体随机失活,如一位基因杂合子的妇女患癌,若是多克隆起源,癌细胞则可能有两种等位基因表达的产物;若是单克隆起源,则癌细胞仅有一种等位基因表达产物,而研究结果证实了癌为单克隆起源。 由于与DNA修复和细胞分裂等一系列相关基因的缺陷,使癌细胞基因组和染色体的稳定性下降,于是在肿瘤演进过程中,就可能不断产生新的癌细胞干系,它们彼此间免疫系统和治疗等因子作用下,如不能被全部杀灭,就可能选择了恶性程度更高的癌细胞干系,它们继续重复突变、扩增和选择的过程,给治疗带来困难。 二、癌基因 癌基因是正常细胞基因即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的一种转化形式。它编码具有显性转化性质的调节蛋白,即改变了的单拷贝序列能转化整个细胞,而另一正常序列不能阻断这种转化能力。 1. 原癌基因的蛋白质产物 (1)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 生长因子刺激静止期或G0期细胞进入细胞周期。这一有丝分裂应答需要两个生长因子互补群之间的协同作用。第一互补群是“感受性因子”(competence factors),如PDGF、

人CHG_5胶质瘤细胞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文章编号:100025404(2003)0420287204论著人CHG25胶质瘤细胞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徐承平,卞修武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病理学研究所,重庆400038) 提 要:目的 建立人脑胶质瘤裸鼠脑内原位移植动物模型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瘤细胞悬液接种法,将人脑CHG25胶质瘤细胞接种于裸鼠大脑实质内。分别于接种后8、14、19、24和30d处死动物并行病理检查、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化、染色体核型分析及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肿瘤移植成瘤率为100%,肿瘤生长稳定,肿瘤病理学检查符合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结论 本移植瘤模型能作为研究胶质瘤发生、生物学特性以及治疗研究的可靠动物模型。接种后14d左右是利用该模型进行实验的最佳时机。 关键词:胶质瘤;动物模型;原位移植;裸鼠 中图法分类号:R2332;R732352;R730.264 文献标识码:A Establishment of orthotopic implantation model of human CHG25glioma cell line in nude mice and analysis of its biological features X U Cheng2ping,BI AN X iu2wu(Institute of Pathology,S outhwest H ospital,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38,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 o establish an orthotopic im plantation m odel of human glioma in nude mice and investi2 gate its biological features.Methods The human CHG25glioma cells were inoculated into brains of nude mice.The animals were sacrificed at day8,14,19,24and30after inoculation.The tum ors were examined with light micro2 scope,electron microscope,kary otype analysis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 for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Re2 sults G liomas were formed in100%in nude mice,and the growth of tum ors was stable.The tum ors showed the m orphological of human glioma with the immunophenotype.Conclusion The glioma m odel in nude mice is a reliable animal m odel for the study of the tum origenesis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rapy.The14th day af2 ter inoculation might be suitable for experimental study. K ey w ords:glioma;animal m odel;orthotopic im plantation;nude mice 恶性胶质瘤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之一,其侵袭性强、发病率高、位置特殊、预后差,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建立一个可靠的胶质瘤异种移植瘤模型,是研究胶质瘤生物学特性和各种体内实验研究的基础。近年研究表明,肿瘤的原位移植(Orthotopic im2 plantation)动物模型是目前最为理想而可靠的肿瘤模型[1],但在脑部进行胶质瘤的原位移植瘤实验难度较大。为此,我们采用本室已建立的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CHG25细胞接种于免疫缺陷动物裸鼠脑内,建立了一种人脑胶质瘤原位移植动物模型。 1 材料与方法 111 胶质瘤细胞来源及培养 人脑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细胞系CHG25由本室建立[2],按本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970268) 作者简介:徐承平(1972-),男,重庆市涪陵人,硕士研究生,医师,主要从事肿瘤诱导分化治疗和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电话:(023)68752246 通信作者:卞修武,E2mail:bianxiu wu@https://www.360docs.net/doc/5217765963.html, 收稿日期:2002203212;修回日期:2002208209室常规方法培养,即用含10%小牛血清(河南郑州产品)的RP2 MI1640(Hyclone公司)完全培养基,另添加适量HEPES、双抗(100UΠml青霉素及100μgΠml链霉素)、3%谷氨酰胺,置37℃、5%C O2混合气体孵箱中培养,细胞换液时间为1~2d,每3~5d传代1次,传代前用0125%胰酶消化。 112 瘤细胞悬液的制备 取对数生长期的单层培养CHG25细胞以0125%胰酶消化,收集细胞,离心去上清,用无菌生理盐水离心洗涤2次,将细胞悬浮于生理盐水中,台盼蓝染色细胞活力测定大于90%,并进行细胞记数,调整细胞浓度为2×106Πml,置于冰上备用。接种细胞量1×104Π只。 113 实验动物和接种方法 使用本校实验动物中心引进的近交系雌性BA LBΠc nuΠnu 无胸腺裸小鼠14只,体重15~20g。鼠龄5~7周,饲养于SPF 级无菌净化室内。接种部位为裸鼠右侧大脑尾状核。整个接种过程在层流超净台中进行。裸鼠经1%的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俯卧位固定头颅,75%酒精消毒头顶部皮肤后,接种部位的确定参照文献[3]并作适当修改,即在裸鼠额部距颅中线右侧215mm,冠状缝前1mm处先用直径为1mm的牙科钻小心钻穿颅骨,然后用吸有5μl瘤细胞悬液的微量进样器经孔垂直进入脑实质中,进针深度为针尖距颅骨表面315mm,注射前 782 第25卷第4期2003年2月 第 三 军 医 大 学 学 报 ACT A AC ADE MI AE ME DICI NAE MI LIT ARIS TERTI AE V ol.25,N o.4 Feb.2003

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恶性生物行为及分子干预

项目名称: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恶性生物行为及分子 干预 首席科学家:詹启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 研究所 起止年限:2009.1至2013.8 依托部门:教育部

一、研究内容1.细胞周期调控异常与肿瘤恶性增殖、侵袭相关分子机理 肿瘤是一种“细胞转导通路异常”性疾病,我们将通过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动物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技术,重点研究抑癌基因p53、BRCA1、Gadd45介导的信号通路与细胞周期蛋白Aurora-A、Cyclin B1、Plk1的相互作用,以及在细胞周期调控和肿瘤恶性表型形成中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机制。从而揭示细胞增殖失调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内在联系。 2.细胞凋亡和分化异常与肿瘤侵袭性生长的关系 细胞凋亡调控机制的异常与侵袭特性生长密切相关。促进细胞死亡的机制失活和抑制凋亡的分子的大量表达使癌症细胞存活延长,使基因突变的积累和癌变机会的增加,同时凋亡机制的异常导致肿瘤细胞具有抗药性。通过对细胞死亡新机制、肿瘤干细胞凋亡相关研究、细胞信号转导与凋亡调控等研究,深入探讨侵袭性生长的机制。 3.肿瘤干细胞和肿瘤微环境与肿瘤转移的内在关系 以恶性肿瘤干细胞特异性表型为突破口,从白血病干细胞延伸至实体瘤干细胞,研究其自我更新和分化的特性,探讨肿瘤转移的起始因素和关键分子生物学性质,认别恶性肿瘤干细胞与微环境或肿瘤“基质”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从而为特异性打击肿瘤干细胞作为彻底消除肿瘤转移潜能的一种新策略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4. 肿瘤血管和淋巴管新生介导的肿瘤转移机制 已鉴定肿瘤组织中血管表达Tim-3和淋巴管表达Sema4c等是沉默抗肿瘤免疫的重要活性分子,能通过与淋巴细胞的对话,诱导机体对肿瘤的免疫耐受,是新发现的肿瘤免疫逃避机制。在本项目中我们拟进一步研究血管和淋巴管促肿瘤转移的动力学,应用切片流式细胞仪等最新一代高通量组织和细胞分析平台,确定血管和淋巴管中预示早期肿瘤转移的始动免疫分子和对其进行靶向干预策略的有效性。 5. 肿瘤转移标记物与肿瘤转移靶向识别 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开展肿瘤标志物的应用及相关机制研究,着重围绕针对肿瘤转移病灶的标志物及对肿瘤细胞恶性生物行为影响的分子机制进行研

肿瘤分子生物学

肿瘤(tumor)是一类疾病的总称,它们的基本特征是细胞增殖与凋亡失控,扩张性增生形成新生物。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benign tumor)和恶性肿瘤(malignanttumor)。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虽可增长至相当大的体积,但仍保留正常细胞的某些特性,通常在瘤体外有完整的包膜,手术切除后患者预后良好。绝大多数良性肿瘤基本上是无害的,不引起或很少引起宿主损伤。 恶性肿瘤统称为癌症(cancer),它不同于良性肿瘤的最重要的特性是能侵袭周围组织,疾病晚期癌细胞发生远端转移,破坏受侵袭的脏器,最终使机体衰亡,但如能在侵袭转移前切除癌瘤,一般预后明显改善。 2、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特征 (1) 失去了对中止细胞增殖信号和细胞分化信号的反应,并可传出自主的细胞生长、增殖信号。 (2) 逃避了细胞凋亡和衰老,是细胞永生。当正常细胞受到严重损伤和营养缺乏时,就发生凋亡并自动解体;而癌细胞并不一定会发生凋亡。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即使没有受到损伤,约分裂50后也会自动停止分裂,最终细胞死亡(细胞衰老);而癌细胞能无限制地增殖,获得了永生化。这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基因的缺陷和端粒酶恢复活性相关。 (3)失去细胞的区域性限制,具有了侵袭和转移能力。例如在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中增殖至彼此接触时,就停止生长和分裂(结出抑制),故细胞呈单层生长,而癌细胞失去了接触抑制,继续分裂而呈多层重叠生长;同时癌细胞表面的识别能力和黏着性发生了改变,使癌细胞不能像不同的正常组织细胞那样保持彼此分开,而能侵入临近组织。 (4)自主的血管生成能力,这保证了肿瘤体积增大后和新形成转移肿瘤的血液供应,以维持癌细胞生长和增殖之所需。 上述这些癌细胞的恶性特性,使它们能在没有增殖信号的情况下,自主地无限制增殖,当达到一定的体积时就可能侵袭邻近组织,癌细胞还可能脱落进入血液和淋巴液,发生远端转移并扩增,最终导致宿主死亡。 3、癌的单克隆起源和异质性 除少数例外,癌是原始的、单个癌细胞增殖的后代,即癌为单克隆起源。这一观点已被普遍接受,部分是依据来自X染色体上基因表达的观察。妇女有两条X染色体,在卵裂的后期其中一条X染色体随机失活,如一位基因杂合子的妇女患癌,若是多克隆起源,癌细胞则可能有两种等位基因表达的产物;若是单克隆起源,则癌细胞仅有一种等位基因表达产物,而研究结果证实了癌为单克隆起源。 由于与DNA修复和细胞分裂等一系列相关基因的缺陷,使癌细胞基因组和染色体的稳定性下降,于是在肿瘤演进过程中,就可能不断产生新的癌细胞干系,它们彼此间免疫系统和治疗等因子作用下,如不能被全部杀灭,就可能选择了恶性程度更高的癌细胞干系,它们继续重复突变、扩增和选择的过程,给治疗带来困难。 二、癌基因 癌基因是正常细胞基因即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的一种转化形式。它编码具有显性转化性质的调节蛋白,即改变了的单拷贝序列能转化整个细胞,而另一正常序列不能阻断这种转化能力。 1. 原癌基因的蛋白质产物 (1)生长因子growthfactor 生长因子刺激静止期或G0期细胞进入细胞周期。这一有丝分裂应答需要两个生长因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