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利率调整对国际收支影响的研究

关于利率调整对国际收支影响的研究

姓名:张广璐

学号:2010311222

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项目管理10

目录

一、利率、汇率与国际收支简介 (3)

(一)利率 (3)

1。利率的定义 (3)

2。利率对汇率的影响 (3)

(二)汇率 (4)

1。汇率的定义 (4)

2。汇率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4)

(三)利率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机制 (4)

二、研究背景 (5)

(一)贷款利率变动情况 (5)

1。第一阶段 (5)

2。第二阶段 (6)

(二)汇率变动情况 (6)

(三)国际收支变动情况 (7)

三、利率政策调整对国际收支影响的实证分析 (7)

(一)分析方法与计量模型 (7)

(二)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8)

(三)数据处理与检验 (9)

(四)实证结论分析 (9)

1。利率直接传导路径基本有效,间接传导存在较长滞后 (9)

2。利率对汇率的传导作用不显著,国际收支对利率的反向传导不显著

(9)

3。进口是通货膨胀率上涨的一个原因 (9)

4。通货膨胀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实际利率水平,实际利率升高有助于

抑制通货膨胀率上涨。 (9)

5。外汇储备促进直接投资和进口增长 (10)

6。实际利率升高对直接投资和外债具有短期促进作用,对出口和进口

具有长期抑制作用 (10)

7。实际利率升高短期内抑制外汇储备增长,但长期表现为促进作用10

一、利率、汇率与国际收支简介

(一)利率

1。利率的定义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对借款人来说是使用资金的成本,但对出借人而言则是暂时的让渡资金的收益,其间的利益关系影响着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利率变化是市场供求变换的信号,是金融市场的“晴雨表”,利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

从理论上说,利率是投资的递减函数和储蓄的递增函数,利率的变化可以对消费、投资、汇率和国际收支产生影响:利率上升,消费减少,储蓄增加,投资下降,本币升值,资本流人增加,出口相对减少;利率下降,消费增加,储蓄减少,投资上升,本币贬值,资本流出增加,出口相对增加。自1991年4月以来,我国已经多次降低人民币利息并多次提高人民币利息,从而使大量资金在储蓄型投资和股票市场之间流动,因此利率变动也应该使得股价有所波动。

2。利率对汇率的影响

首先,利率政策通过影响经常项目对汇率产生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信用紧缩,贷款减少,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促进出口,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外汇供给,促使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信用扩张,货币供应量(M2)增加,刺激投资和消费,促使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在这种情况下会加大对外汇需求,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这里以人民币利率下调为例来说明利率-汇率机制的传导效应:利率下降,国内需求上升,进口需求也上升,导致人民币汇率下降;进口需求上升和通货膨胀率上升,使得对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加,企业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资金外流增加,导致人民币汇率下降。实际利率的下降引起外汇汇率上升、人民币汇率下降。实际上,人民币汇率下降的效果是扩张性的:一方面,人民币汇率下降,在国外相对价格变化的影响下,由于出口扩大,在乘数作用下使国民收入得到多倍扩张,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下降通过收入再分配效应和资产效应导致国内需求下降;与此同时,出口企业利润增加,进口商品成本上升,推动一般物价水平上升。总之,人民币利率下调造成人民币汇率下降,对总需求的影响是双重的。

其次,通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间接地对汇率产生影响。当一国利率上升时,就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从而增加对本币的需求和外汇的供给,使本币汇率上升、外汇汇率下降。而且,一国利率的提高,促进国际资本流入增加,而资本流出减少,使国际收支逆差减少,支持本币汇率升高。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可能导致国际资本流出,增加对外汇的需求,减少国际收支顺差,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

(二)汇率

1。汇率的定义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从短期来看,一国的汇率由对该国货币兑换外币的需求和供给所决定。外国人购买本国商品、在本国投资以及利用本国货币进行投机会影响本国货币的需求。本国居民想购买外国产品、向外国投资以及外汇投机影响本国货币供给。在长期中,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相对价格水平、关税和限额、对本国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的偏好以及生产率。

2。汇率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汇率下降,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外汇汇率上涨,本币汇率下跌)。汇率对长期资本流动影响较小。从短期来看,汇率贬值;资本流出;汇率升值,有利于资本流入。一国货币汇率下跌,外币购买力提高,不过商品和劳务低廉。本币购买力降低,国外商品和劳务变贵,有利于该国旅游与其他劳务收支状况改善。

对资本流出入影响:汇率对长期资本流动影响较小。从短期来看,汇率贬值;资本流出;汇率升值,有利于资本流入

对官方储备的影响:本国货币变动通过资本转移和进口贸易额的增减,直接影响本国外汇储备的增加或减少。储备货币汇率下跌,使保持储备货币国家的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遭受损失储备国家因货币贬值减少债务负担。

(三)利率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机制

利率政策的调整推动了投资、消费需求和进出口的变动,促进资本的跨国流动,最终影响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在资本账户开放、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和汇率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且自由浮动,利率和汇率之间存在相互传导的联动机制。最终,这种传导的结果可以通过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变体现出来。利率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两个渠道进行:

直接渠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金融资产需求的变动:本币利率上升→本币金融资产吸引力增强→短期资本流入或资本流出减少→国际收支顺差;二是通过信贷成本的变动:本币利率上升→本币贷款成本增加→本币信贷数量下降→外债、外汇贷款增加→国际收支顺差。从作用时效来看,利率上升的直接传导表现为对国际收支顺差的短期促进。

间接渠道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经常项目变动:本币利率上升→本币供应量减少→投资、消费成本增加→投资、消费需求下降→通货膨胀率下降→出口商品价格竞争力增强→出口增加→经常项目收入增加→国际收支顺差;二是通过总需求变动:本币利率上升→投资、消费需求下降→总需求下降→进口减少

→经常项目支出减少→国际收支顺差。从作用时效来看,利率上升的间接传导表现为对国际收支顺差的长期促进。

鉴于汇率传导作用,利率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将推动汇率变动,汇率变动又将反过来进一步影响国际收支状况。根据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MABP)理论,国际收支实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国际收支失衡反映了货币市场存量失衡(超额货币供给或需求),这也就意味着国际收支变动实质上是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变动的结果。因此,国际收支变动就必然推动作为维持货币供给和需求平衡重要条件的——利率变动。

利率传导表现为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对国际收支的作用,并通过汇率的传导作用加剧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而国际收支变动的结果又将反过来促进利率的新一轮变动。

二、研究背景

(一)贷款利率变动情况

1。第一阶段

1999年6月10日至2008年12月23日的贷款利率调整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2。第二阶段

2008年至2012年1月的贷款利率如图2所示。

图2

(二)汇率变动情况

图3

图3为人民币名名义有效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变动情况。名义有效汇率是按照一定权重加权的双边汇率(BIS 数据库根据贸易权重几何加权),实际有效汇率由名义有效汇率按照相对价格进行调整后得到。有效汇率指数上升反映有效汇率升值,下降反映有效汇率贬值。从图3可知,人民币名义与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阶段大致相同。

(三)国际收支变动情况

图4

图5

从上面的图可知,自1995年至200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保持平稳小幅增长,净出口额数据也较平稳。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后,进出口贸易额和净出口额明显呈加速上升趋势,且出口额增长幅度大于进口额增长幅度,导致净出口额呈上升趋势。2006 年中国出口、进口和净出口贸易额分别为9690.8 亿、7916.1 亿和1777.7亿美元,分别增长了264.22%、224.98%和690.72%。

三、利率政策调整对国际收支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分析方法与计量模型

本文拟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如前所述,利率政策调整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可分解为对出口、进口、短期资本流入、外债和外汇贷款的影

响,通货膨胀率、汇率和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则作为影响国际收支的中间变量。考虑到各变量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将外汇贷款变量剔除,用外汇储备替代国际收支,建立利率、通货膨胀率、汇率、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出口、进口、外商直接投资、外债和外汇储备的九变量VaR模型。首先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并根据Engle定理,如果一组向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协整回归总是能被转换为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对于P阶VaR模型:

式中Yt是m维非平稳I(1)序列,Xt是d维确定性向量,εt是新息向量,经过变化可将其改写为VEC模型:

其中,

由于经过一阶差分的内生变量向量中各序列都是平稳的,所以只有当构成πyt-1的各变量都是I(0)时,才能保证新息是平稳过程。

(二)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本文选择月度居民储蓄存款定期一年的实际利率(i)作为分析指标,并将其定义为居民储蓄存款定期一年的名义利率(i0)与当期通货膨胀率(p)的差,即

其中,通货膨胀率(p)采用通用的CPI指数。

根据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的日期,对调整当月的居民储蓄存款定期一年的名义利率(iot)按加权平均计算调整:

选取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为统计数据观察期,其中外商直接投资、月度进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外商直接投资数据用“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当月)”替代。外债数据采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国外负债”替代。居民储蓄存款定期一年名义利率、汇率(月度平均)、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外汇储备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月度通货膨胀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的统计数据。

(三)数据处理与检验

对利率、通货膨胀率、汇率、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出口、进口、外商直接投资、外债和外汇储备九个指标,分别以i、p、r、pf、N、M、V、E和H标记。为消除变量序列的季节波动性及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采用移动平均法(Moving Average Method)进行季节调整,并进行对数处理,得出相应的变量序列。利用Eviews5.0对以上九个变量进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ADF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最后按照A,C原则,选择滞后4期VEC模型,通过Eviews5.0建立VEC模型(协整方程式略),对方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检验及分析过程略)。

(四)实证结论分析

1。利率直接传导路径基本有效,间接传导存在较长滞后

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利率对出口、进口、外商直接投资、外债以及外汇储备五个指标的直接影响不显著。因而从利率的直接传导渠道来看,利率与直接投资、外债正相关,但并不是引起外债增加、短期资本流入的主要原因。相对而言,政府的招商引资行为、国内信贷规模紧缩等其他因素可能是导致外资、外债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同时,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均是外汇储备的格兰杰因子,从利率的间接传导途径来看,实际利率通过通货膨胀率、企业商品价格指数间接作用于外汇储备,并且这种作用存在很大的滞后性。

2。利率对汇率的传导作用不显著,国际收支对利率的反向传导不显著

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利率与汇率之间的相互传导不显著,利率通过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对汇率的作用不显著。同时,外汇储备不是利率的格兰杰因子,国际收支变动引起的货币市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并不能引起利率的变动,国际收支对利率的反向传导不显著。从而利率传导路径中的虚线部分传导不畅。

3。进口是通货膨胀率上涨的一个原因

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进口首先推动企业商品价格指数上涨,而后通过企业商品价格指数推动通货膨胀率上涨。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很可能是推动我国通货膨胀率上涨的一个原因。

4。通货膨胀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实际利率水平,实际利率升高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率上涨。

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会引起企业商品价格指数的变动,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又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实际利率水平,这在某种层面上反映

出在我国非市场化的利率环境下,利率调整更多地体现为应对通货膨胀的一种政策手段。同时,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实际利率升高对通货膨胀率和企业商品价格指数的抑制作用存在较长时滞,且对企业商品价格指数的调节作用要先于通货膨胀率。从长期看,实际利率升高有助于通货膨胀率和企业商品价格指数的下降。

5。外汇储备促进直接投资和进口增长

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外汇储备的增长,而外汇储备的增长反过来又促进了投资的增长。同时,外汇储备对进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可能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在高额外汇储备、高额国际收支顺差背景下,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倾向于扩大进口来缓解国际收支顺差压力;二是资本流入的增加促进了进口的增长。外商直接投资扩建的制造型企业及加工型企业原材料进口需求的增长拉动了进口的增长。

6。实际利率升高对直接投资和外债具有短期促进作用,对出口和进口具有长期抑制作用

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实际利率升高对进口与出口具有长期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进口的抑制作用更大。同时,实际利率升高短期内会促进资本流入和外债的增长,但这种促进作用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

7。实际利率升高短期内抑制外汇储备增长,但长期表现为促进作用

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实际利率提高对外汇储备具有短期的反向作用,但从长期看表现为对外汇储备的促进作用。从我国国情看,从紧的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充足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基准利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外汇储备作为补充资金向商业银行注资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商业银行的资金紧张局面。政府加强对外汇储备的运用与管理可能是短期内利率上升促使外汇储备下降的主要原因。受资本流入与经常项目顺差的影响,国际收支顺差的扩大为外汇储备的增长提供了长期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学彬.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国际收支影响的实证分析.第四届中国金融学年会论文.

2.百度百科.汇率的定义.

汇率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匯率與國際收支平衡表 90-36 下列哪項對香港國際收支結餘的經常帳有好的影響 (1) 日本遊客在海洋公園消費 (2) 美國銀行在香港設立分行 (3) 香港政府購買美國製造的電腦 (4) 香港居民收取美國股票利息 A.(1) 和(2) B.(1) 和(4) C.(2) 和(3) D.(3) 和(4) 90-43 設日圓對港圓升值,而義大利里拉對港圓貶值。香港對義大利汽車需求會 A.增加 B.減少 C.保持不變,因為只是需求量的改變 D.增加或減少,需視乎價格轉變的程度 90-46 國際收支結餘和貿易結餘出現赤字,因為 A.出口增加 B.轉口減少 C.在海外的投資減少 D.政府對外國國家提供授助 90-60 下列哪項不會影響輸入外地建造業勞工? A.香港國際收支結餘出現盈餘 B.香港需求社會服務增加 C.本地建造業工人的實質工資增長放緩 D.本地生產總值有良好增長

香港居民在加拿大物業的租金 A.包括在香港生產總值 B.對香港有形貿易帳有良好影響 C.對香港國際收支結餘有良好影響 D.在徵收稅款 91-50 下表顯示一國的國際收支結餘 外匯和黃金儲備減少$20 億圓 X 的值是 A.10 B.20 C.30 D.40 91-60 當貨品入口到香港,香港的___________ 不會受到影響 A.有形貿易帳 B.往來帳 C.資本帳 D.外匯及黃金帳

運用以下資料計算淨出口: 本地出口$300 轉口$150 入口$350 A.-$50 B.$100 C.$450 D.$800 92-60 以下哪一項並不包括在香港國際收支的資本帳目內? A.一香港市民在日本購買一間工廠。 B.一香港市民購買一台美國製造的電腦。 C.一香港市民在倫敦股票市場購買證券。 D.一香港市民在美國購買一所房子。 93-33 下列哪一項有關香港聯繫匯率的描述是正確的? A.它由市場力量所決定。 B.它曾多次被政府修改。 C.該匯率制度是用來穩定港元匯價的。 D.它是港元兌一藍子外國貨幣的匯率。 93-36 在下列哪一種情況下港元價值下降? A.美元兌其他貨幣升值。 B.政府發行新的$10硬幣以代替$10紙幣。 C.名義收入有所增加。 D.本地生產總值平減指數有所增加。

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分析解读

作者:韩萍 单位:山东交通学院经济系 联系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城5号路501号58# 邮编:250357 电话:150******** email:vhanping@https://www.360docs.net/doc/5218965288.html, 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分析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目前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和国内经济状况,在此基础上运用国 际收支政策搭配理论对我国目前的国际收支调节策略进行分析,找出了我国目前国 际收支调节策略中存在的缺陷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收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丁伯根法则 一、我国国际收支及国内经济现状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多年来一直呈现双顺差的局面. 2007年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民币的升值,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屡创新低,这给我国的国际收支调节提出了挑战。同 时,2007年我国国内经济在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带动下呈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趋势。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消费储蓄结构不合理、失业率过高、经济结构不合理、投资结构不合理及由此引发的局部价格失衡。

2008年上半年延续2007年的经济形势,经济快速增长,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均呈现增长的趋势。但是,下半年由于美国次债危机,越南金融危机,雪灾、地震等一系列经济自然环境的打击,经济逐步从增长期转入衰退期,并且这一状况仍要持续一段时间。08年国际收支预期顺差将有所下降。 二、现行国际收支调节政策概述 国际收支调节政策主要有三种:需求调节政策(包括支出增减型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出转换型即汇率政策和进出口政策等,供给调节政策(包括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等和资金融通政策(包括国际储备和国际信贷。在这三种政策中,使用频率最大,变化最多,同时对国际收支调节效果最明显的政策就是需求调节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因此,在这里我们着重分析一下近年来我国所采用的需求调节政策都有哪些。(一、财政政策: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中国从扩大国内需求入手,连续七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显著成就。随着近年来经济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已经从扩大需求和拉动经济增长,逐步转向加强薄弱环节和调整经济结构。2004年12月3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从2005年起实行稳健财政政策1的决定。因此,2005年开始,财政政策主要立足于十六个字: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在政府预算方面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在财政支出总量不做过大调整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项目资金投向结构;在做好财政自身的改革的同时大力支持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和公共卫生等制度改革;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严格按照预算控制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2008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要求,政府的财政政策由稳健转向积极: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涉及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货币政策:1998-2003年底,政府针对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等问题,实施了以扩大内需为目的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取消贷款限额控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连续多次下调存贷款利率,逐步扩大公开市场业务,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等一系列措施;从2004年开始,由于局部通货膨胀

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利率对经济的影响 (一)利率变动对资金供求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中,利率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这种杠杆作用首先表现在对资金供求的影响上.利率水平的变动对资金盈余者的让渡行为有重要影响,它对资金盈余者持有资金的机会成本大小起决定性作用.当利率提高时,意味着人们借款的成本增大,资金短缺者的负担也越重,他们的借款需要就会受到制约. (二)利率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从宏观看,居民的全部收入可分为消费和储蓄两个部分.储蓄=收入-消费.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储蓄的多少取决于消费倾向.若居民的消费倾向高,则新增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大,储蓄就少.居民的消费倾向除了与目前收入水平、未来收入预期、物价水平及消费观念等有关外,还受利率水平的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会一直人们的消费欲望. 再从厂商投资来看,投资代表着社会资金需要.提高利率则使厂商投资成本增加. 当利率水平提高时,一方面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使社会资金供给扩大,从而有可能使社会产出扩大;另一方面,又可能使投资受到抑制,从而使社会产出减少. (三)利率变动对国际收支有重要影响 当发生严重的逆差时,可将本国短期利率提高,以吸引外国的短期资本流入,减少或消除逆差;当发生过大的顺差时,可将本国绿水平调低,以限制外国资本流入,减少或消除顺差.

(四)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首先,利率政策通过影响经常项目对汇率产生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信用紧缩,贷款减少,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促进出口,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外汇供给,促使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信用扩张,货币供应量(M2)增加,刺激投资和消费,促使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在这种情况下会加大对外汇需求,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这里以人民币利率下调为例来说明利率-汇率机制的传导效应:利率下降,国内需求上升,进口需求也上升,导致人民币汇率下降;进口需求上升和通货膨胀率上升,使得对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加,企业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资金外流增加,导致人民币汇率下降。实际利率的下降引起外汇汇率上升、人民币汇率下降。实际上,人民币汇率下降的效果是扩张性的:一方面,人民币汇率下降,在国外相对价格变化的影响下,由于出口扩大,在乘数作用下使国民收入得到多倍扩张,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下降通过收入再分配效应和资产效应导致国内需求下降;与此同时,出口企业利润增加,进口商品成本上升,推动一般物价水平上升。总之,人民币利率下调造成人民币汇率下降,对总需求的影响是双重的。 其次,通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间接地对汇率产生影响。当一国利率上升时,就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从而增加对本币的需求和外汇的供给,使本币汇率上升、外汇汇率下降。而且,一国利率的提

人民币汇率与国际收支无关

人民币汇率为什么与国际收支变化无关 涂永红戴稳胜1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因劳动力优势而成为世界加工厂,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使得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此起彼伏。本文从汇率形成机制、汇率制度选择、汇率与国际收支关系的实证分析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后人民币转向盯住汇率具有合理性;不仅在中国,在金砖四国的其他三个国家,国际收支都不是汇率形成的主要决定因素;和谐发展是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思想基础,更加灵活、上下波动将是人民币汇率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汇率形成机制国际收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西方主要国家遭遇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以及贸易大幅下降的时候,中国政府制定了空前的宽松政策,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内需,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出口减少对GDP的负面影响,2009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8.7%的增长,以一个标准的“V”型反弹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复苏,回归到了正常的经济发展轨到。与此同时,受金融危机直接冲击较小的印度、巴西也出现了明显的经济复苏。高盛投资银行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金砖四国经济恢复到原来轨迹的速度大大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2。2009年新兴市场的居民消费保持大约8%的增长,超过了美国居民消费的规模。金砖四国对全球经济稳定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四国的消费对全球消费增长的贡献超过了50%,仅中国就达到30%左右3。 近年来,美国一些学者声称,人民币低估是造成中美贸易逆差的核心因素4,他们认为,巨额的国际收支顺差表明人民币被严重低估了,中国因人民币汇率获得了不公正利益。在金融危机发生后,面对美国国内居高不下的失业率,部分国会议员提议美国政府将中国列为操纵汇率的国家,对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进行限制。人民币汇率的合理水平能否由简单地由国际收支差额来论断?人民币汇率未来将走向何方?本文将从汇率形成机制、汇率制度选择、汇率与国际收支关系的实证分析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阐明为什么人民币汇率与国际收支之间基本不相关,指出影响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向的几个重要关切。 一、人民币汇率是否被严重低估 汇率形成的机制很复杂,汇率水平高低并非完全取决与国际收支差额,利率、通货膨胀、产出水平、外汇干预都是影响汇率的因素。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货币学派的汇率 1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2BRICs Monthly,Issue No: 09/05,May 29, 2009 Goldman Sachs Global Economics, Commodities and Strategy Research at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5218965288.html, 3中国银行全球经济金融展望季报,2010年第1季度 4Mark A. Deweaver. How High Should China Appreciate Its Currency?[J]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2008(3)

国际收支状况对汇率的影响

众所周知,影响汇率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因素的关系错综复杂,有时这些因素同时起作用,有时个别因素起作用,有时甚至起相互抵消的作用;有时这个因素起主要作用,另一因素起次要作用。但是从一段长时间来观察,汇率变化的规律是受国际收支的状况和通货膨胀所制约,因而它们是决定汇率变化的基本因素,利率因素和汇率政策只能起从属作用,即助长或削弱基本因素所起的作用。一国的财政货币政策对汇率的变动起着决定性作用。这里仅从国际收支对汇率的影响角度作一简要分析。 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的一切对外经济、金融关系的总结。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反映着该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也影响着该国的宏观与微观经济的运行。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归根结底是外汇的供求关系对汇率的影响。由某项经济交易(如出口)或资本交易(如外国人对本国的投资)引起了外汇的收入。由于外汇通常不能自由在本国市场上流通,所以需要把外币兑换成本国货币才能投入国内流通。这就形成了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给。而由于某项经济交易(如进口)或资本交易(到国外投资)则引起了外汇支出。因要以本国货币兑换成外币方能满足各自的经济需要,在外汇市场上便产生了对外汇的需要。把这些交易综合起来,全部记入国际收支统计表中,便构成了一国的外汇收支状况。如果外汇收入大于支出,则外汇的供应量增大;如果外汇支出大于收入,则对外汇的需求量增大。外汇供应量增大,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直接促使外汇的价格下降,本币的价值就相应的上升;当外汇需求量增大时,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直接促使外汇的价格上涨,本币的价值就相应的下跌。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将导致其本币汇率的波动。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的一切对外经济、金融关系的总结。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反映着该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也影响着该国的宏观与微观经济的运行。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归根结底是外汇的供求关系对汇率的影响。 下面结合我国现状具体分析国际收支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顺差规模不断扩大,引起海内外关注。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据表明:去年,中国国际收支顺差2238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3.3倍。在此基础上,今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顺差1305亿美元,同比增长24%;顺差与同期GDP之比达到11.5%,比去年高出1.5个百分点。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是其国内经济运行在对外经济上的反映。国际收支顺差式的不平衡从来就不是中国刻意追求的目标,它是中国长期以来注意吸引外资、鼓励出口,以及外汇管理“宽进严出”等政策综合作用的客观结果。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讲,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和较为充足的外汇储备,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应对风险能力。但国际收支持续大额顺差与较大逆差一样,会对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国际收支双顺差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也在汇率的一升再升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从06年1月4日的8.07一直降到12月28日的7.81。正是由于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导致外汇的大量流入,从而国内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大于需求,而导致外汇的相对贬值和人民币的大幅升值。 从而,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成为维持汇率稳定的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制定的07年政府首要工作中也强调, 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乃保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维持国际收支相对的平衡呢? 有的人认为单纯的人民币升值便能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诚然,国际收支状况和人民币汇率确实存在相互决定相互影响的这样一个关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光靠人民币的升值一点就行。毕竟货币政策对于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整只能是“适度微调”,而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

浅谈利率对经济的影响(一)

浅谈利率对经济的影响(一) 提要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作为经济的监管者和调控者,要靠货币政策,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经济。一般情况下,不管哪种货币政策工具,都要通过利率来影响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指标。但是,中国的利率机制并没有放开,完全是由央行的基准利率执行的。所以,研究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各项指标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利率对经济的影响。为了防止经济过热,保持物价相对稳定,可以通过上调存贷款基准金利率来收缩流动性;反之亦然。本文从利率与汇率、消费、投资、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利率对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利率;经济;流动性;影响 引言 当前,世界各国频繁运用利率杠杆实施宏观调控,利率政策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求,进而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利率政策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萧条时期,政府可以通过降低利息率,扩大货币供应,刺激经济发展。在膨胀时期,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利息率,减少货币供应,抑制经济的恶性发展。合理的利率,对发挥社会信用和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在2010年12月CPI较上年同期上涨4.6%,虽然脱离了11月创下的28个月高位,但仍是居高不下,2011年2月9日央行再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以调节飙升的物价,稳定经济。因此,在此背景下研究本课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利率的分类及调整 本文讲的“利率”即“利息率”,是相对数。利息率,就其表现形式来说,是指在一定时期之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是单位货币在单位时间内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一)利率的分类。利率按照确定方式不同,分为官方利率、公定利率和市场利率。官方利率又称法定利率,是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在不同国家,该利率内容不完全相同。公定利率是指由金融机构或银行业协会按照协商办法确定的利率,这种利率标准只适合于参加该协会的金融机构,利率标准通常介于官定利率和市场利率之间。市场利率是指根据市场资金借贷关系紧张程度所确定的利率。 官方利率往往在利率体系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基准利率是法定利率的一种,在整个金融市场上和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性作用,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融资者衡量融资成本,投资者计算投资收益,以及管理层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客观上都要求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基准利率水平作参考。可以说,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的核心。 本文所说的利率指的是官方利率里面的基准利率,且是名义利率,没有把通货膨胀率剔除掉。在我国,以中国人民银行对国家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规定的存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在西方,一般是以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作为基准利率;英国是把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基准利率;美国的联邦基准利率是指美国的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其最主要的是隔夜拆借利率。 (二)我国的利率调整。我国从2002年2月21日的1年期存贷款基准金利率调整如图1(图1)存款基准金利率从2002年2月21日的1.98%上调到2007年12月21日的4.14%,所示。 除了2006年4月28日调动幅度为0外,共计8次以0.27%的增幅上调;相应的贷款基准金利率从2002年2月21日的5.31%上调到2007年12月21日的7.47%,6次以0.27%的增幅上调,3次以0.18%的增幅上调,此时期内,共计上调利率9次。存款基准金利率从2007年12月21日的4.14%到2008年12月23日的2.25%,除了2008年9月16日的调息幅度为0和2008年11月27日下调幅度为1.08%外,3次下调幅度为0.27%;相应的贷款基准金

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机制

第五章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机制 【学习目标】 1、掌握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2、掌握国际收支失衡经济的原因及失衡影响 3、理解国际收支调节的主要理论与措施 4、了解中国国际收支的现状。 【学习引导】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持续,不少国家经济陷入衰退,我国经济也遇到严重困难。……理论界紧密联系当前形势,从各个角度深入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及其对我国的影响,积极寻找克服经济困难的思路和对策。”(人民日报2009年07月15日“本周话题”)显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金融化和一体化趋势加速,国际金融的领域不断拓宽,几乎渗透到国际经济和各国经济的每个角落。国际收支全面反映一国对外经济关系,特别是债权、债务关系和货币兑换关系。国际收支状况对汇率、国际储备资产以及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都有重大影响。因此国际收支调节是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政府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本章介绍了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失衡等基本知识,分析影响国际收支的主要因素及解决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措施。并通过列举近年我国一些主要涉外经济调整政策来方便读者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准确理解和重点把握。 第一节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 一国与他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各种交往中不可避免地引发对外货币收付行为,一国将一定时期内的各种对外货币收付加以系统记录即为一国的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一战前,信用不很发达,国际资本流动比较少,国际收支主要反映对外贸易收支。一战后,国际收支的含义有所扩大,主要是指一国对外经济交往所引起的对外收支,即凡是有对外货币收付行为的交易都属于国际收支的范畴,这就是目前所称的狭义的国际收支的概念。显然,狭义的国际收支把外汇收支作为国际收支的全部内容,其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这一概念以货币收支为基础,即只有现金支付的国际经济交易才能计入国际收支,不包括表面上的没有货币收支发生的交易;第二,外汇的收支必须是立即结清的。二战后,国际间的经济交往迅速发展,出现了贸易方式多样化、国际资本流动多样化的特点,如易货贸易、对销贸易和国际租赁等。这些交易方式有的涉及部分货币收付,有的是延期货币支付,有的表面上没有货币支付。但不管哪种交易都涉及货币的定值,仍然按照价值规律进行等价交换,只不过是收付形态或形式发生变化而已,因此这一类交易也应属于国际收支范畴。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即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

汇率变动对一国国际收支有哪些影响

(1)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一国货币汇率变动,会使该国进出口商品价格相应涨落,抑制或刺激国内外居民对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从而影响进出口规模和贸易收支。例如,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即汇率下浮),则以本币所表示的外币价格高涨,出口收汇兑成本币后的数额较前增加。出口商为扩大销售,增加出口,可采取降低出口商品的外币售价的办法,而获得的本币数额不会比降价前减少。与此同时,一国货币贬值,以本币所表示的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从而抑制本国居民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在进出口需求弹性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注:一国的进口产品、出口产品的需求以及供给弹性对一国贸易条件的影响)情况下,出口的扩大、进口的减少,有利于货币贬值国家改善贸易收支。反之,一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汇率上浮)其结果则与上述情况相反。 (2)汇率变动对非贸易收支的影响 ①汇率变动对无形贸易收支的影响。一国货币贬值(汇率下浮),则外国货币兑换本国货币的数量增加,本国商品和劳务等费用与外国商品和劳务相比便宜,本币的购买力相对降低,而外币购买力相对提高,外国商品和劳务价格相对昂贵。这有利于改善旅游业与其他劳务状况。至于一国货币升值,其作用则与此相反。当然,汇率变动的这一作用,须以货币贬值国家国内物价不变或上涨相对缓慢为前提。 ②汇率变动对单方面转移收支的影响。当一国货币贬值,如国内价格不变或上涨相对缓慢,一般对该国的单方面转移收支会发生不利影响。以侨汇为例:侨汇大多是赡家汇款,货币贬值后,旅居国外侨民只需汇回国内少于贬值前的外币,就可以维持国内亲属的生活费用需要,从而减少该国侨汇收入。一国货币如果对外升值,则其结果相反。 (3)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资本从一国流向国外,主要是追求利润和避免损失,因而汇率变动会影响资本流动。当一国货币贬值而未贬值到位时,国内资本的持有者和外国投资者为避免货币进一步贬值而蒙受损失,会将资本调离该国,进行资本逃避。若该国货币贬值,并已贬值到位,在具备投资环境的条件下,投资者不再担心贬值受损,外逃的资本就会抽回国内。当然,货币贬值过头,当投资者预期汇率将会反弹,就会将资本输入该国,以牟取汇率将来升值带来的好处。关于货币升值对于资本流动的影响,一般则相反。需要说明,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的上述影响,是以通货膨胀、利率等因素不变或相对缓慢变动为前提的。 (4)汇率变动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储备资产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之一,汇率变动直接影响一国储备资产项目中的外汇储备,主要表现在: ①本国货币汇率变动通过资本流动和进出口贸易额的增减,直接影响本国外汇储备的增加或减少。 一般讲,一国货币汇率稳定,有利于该国引进外资,从而会增加该国的外汇储备;反之,则会引起资本外流,而会减少该国的外汇储备。由于一国汇率变动,使其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时,则其外汇收入增加,储备状况也改善;反之,储备状况则恶化。 ②储备货币贬值,使持有储备货币国家的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遭受损失。而储备货币国家则因储备货币贬值而减少了债务负担,又可从中受益。

利率调整对经济的影响

实例分析利率调整对经济的影响 一、利率调整对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 利率是指金钱的时间价值。利率上升或下降,会改变居民和企业等微观主体行为选择,进而明显地影响经济运行,也会直接影响资本市场的表现,反映到资本市场会直接造成股票和债券市场价格的变化。同时,基准利率作为资本市场定价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也是现代央行所倚重的。利率作为“经济杠杆”的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个人而言,储蓄是其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以后的消费部分。利率变动会影响储蓄收益和个人储蓄倾向,从而调节居民消费和储蓄的相对比重。 (2)居民可用多样化的方式保有其储蓄——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而金融资产中,又有货币资产和股票、债券等非货币资产。利率变动对通胀率和各种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资产持有结构。 (3)利率作为企业借款的成本,对投资的规模和结构都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总体来说,投资项目收益既定时,社会投资规模会与利率的升降反向变化。因此国家可以通过调节基准利率进行宏观调控。 (4)利率的变动会影响资本流动的方向与规模,从而会对投资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差别化的利率政策,调节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 (5)利息成本支付是企业盈利的最低界限,利率水平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提高利率可以对企业进行约束和激励,使资源更集中于优质高效的企业,同时督促企业降低资源耗费速度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6)在宏观经济方面,利率调整可以在不扩大货币供应的条件下,改变社会资金总量和借贷资金的供给,从而影响总供求。其主要体现在短期内对总需求的调节,利率降低一方面增强居民的消费动机,另一方面导致企业投资需求的增加,从而导致总需求的增加,但是从长期看来,低利率导致的企业投资规模扩张会倾于增加总供给。 (7)由于资产价格等于该资产未来现金流或收益的贴现,在未来现金流或收益既定的情况下,用来代表贴现率的利率水平越低,该资产的价格也就越高,反之同理。因此利率变动对房地产和证券市场的影响不可小觑。 (8)国内外利率差异会对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收支产生影响。国际利率高于本国利率时能促进本国资金外流,同时防止外国热钱流入,一定程度上缓解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收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际收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008 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不少新兴市场出现资本外 流、储备下降、汇率贬值的情况。2014 年,全球经济曲折复苏,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 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但下行压力有所增加,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明 显增强,我国国际收支在振荡中趋向基本平衡。 一、 2014 年我国收支总体状况: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14 年,我国国际收支在振荡中趋向基本平衡。经常项目顺 差 2197亿美元,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水平之内。 2014 年末,我国国际储备资产余额为38993 亿美元,继续占据对外金融资产首位,占 资产总值的比重为61%,占比较上年末减少 4.0 个百分点,为2004 年以来的最低。同时, 民间部门正在加快“走出去”,因风险偏好较低,更青睐传统投资渠道,对外直接投资和存 贷款等其他投资资产共计22469 亿美元,占资产总值的比重升至历年最高值(35%);而对外证券投资资产2625 亿美元,占比4%,较上年末略降0.2 个百分点。 2014 年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去年我国国际收支总顺差2579 亿美元,较2013年下降48%。其中,经常项目顺差2197 亿美元,增长4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382 亿美元,下降89%。 货物贸易顺差增长较快。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14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23541亿美元,进口18782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增长6%和1%;顺差4760 亿美元,增长32%。 服务贸易逆差继续扩大。2014年,服务贸易收入1909亿美元,较上年下降7%;支出3829 亿美元,增长16%;逆差1920 亿美元,扩大54%,其中运输项目逆差较上年微增2%,旅游项目逆差延续扩大态势,增长40%。 直接投资净流入小幅下降。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14 年,直接投资顺差2087 亿美元,较上年下降4%。其中,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804 亿美元,增长 10%;外国来华直接投资 净流入 2891 亿美元,下降1%。 证券投资净流入快速增长。2014年,证券投资项下净流入824 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6%。其中,我国对外证券投资净流出108 亿美元,扩大102%;境外对我国证券投资净流入932亿美元,增长60%。 其他投资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2014年,其他投资项下净流出2528 亿美元,而上年为净流入722 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外的贷款、贸易信贷和资金存放等资产净增加3030 亿美

论2004年至今我国利率调整对经济的影响

论2004年至今我国利率调整对经济的影响 【摘要】利率调整作为货币政策的一部分,应该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本为将2004年至今央行进行的利率调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论述,从GDP增长率、CPI增长率、股市、房地产市场四个方面展开讨论,旨在综合分析我国2004年至今的多次利率调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货币政策利率调整金融危机影响 GDP增长率 CPI增长率股市房地产市场 在我国这样的非利率市场化国家,利率是国家控制经济的一个杠杠。国家可以利用加息降息对国家总体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调控。 当国家经济增长趋缓、国民投资降低、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时,国家可以降低利息,使储蓄的回报减少。相对而言,投资的回报率将提高。这样,人们将更趋向于将钱投入股市、楼市、基金等市场。另外,在降低储蓄利息的同时,贷款利息也将降低,这样更多的想投资到无奈缺少资金支持的企业和个人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得资金进行投资,这对投资也是一种促进。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降低利息可以很好的促进投资的增加,拉动经济增长,使国家走出经济阴霾,更快的发展起来。 而当经济过热,投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产能过剩、贸易顺差增大、通货膨胀压力加剧、货币升值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采取降息来减缓经济的增长,冷却投资,达到经济合理增长、释放通货膨胀压力等目标。 从2004年起,我国的利率调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2004~2007年底、2008年~2009年以及2010年至今。这三个阶段政府对利率的调整目标不同,因此采取的方法不同。 在第一个阶段,暨2004年~2007年底,由于中国加入WTO,经济一直处于过度发展状况,包括房地产和股市等方面的经济泡沫不断增大,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增大。因此急需政府采取手段调控经济,减缓经济增长,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因此,在2004~2007年底这段过程中,央行加息9次,总加息2.16个百分点。其中在2007年加息最多,力度也最大。在2007年内,央行总共加息6次,总加息1.08个百分点。 在第二个阶段,暨2008年~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美国次贷危

央行利率调整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

央行利率调整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2015为啥要降息? 谈及降息原因,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国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外部需求波动较大,我国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同时,国物价水平总体处于低位,实际利率仍高于历史平均水平,为继续适当使用利率工具提供了空间。 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作为经济的监管者和调控者,要靠货币政策,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经济。一般情况下,不管哪种货币政策工具,都要通过利率来影响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指标。但是,中国的利率机制并没有放开,完全是由央行的基准利率执行的。所以,研究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各项指标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利率对经济的影响。为了防止经济过热,保持物价相对稳定,可以通过上调存贷款基准金利率来收缩流动性;反之亦然。本文从利率与汇率、消费、投资、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利率对经济的影响。 有相关人士称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工具的运用。利率调整逐年频繁,利率调控方式更为灵活,调控机制日趋完善。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作为货币政策主要手段之一的利率政策将逐步从对

利率的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化。利率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利率的分类及调整 本文讲的“利率”即“利息率”,是相对数。利息率,就其表现形式来说,是指在一定时期之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是单位货币在单位时间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 (一)利率的分类。利率按照确定方式不同,分为官方利率、公定利率和市场利率。官方利率又称法定利率,是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在不同国家,该利率容不完全相同。公定利率是指由金融机构或银行业协会按照协商办法确定的利率,这种利率标准只适合于参加该协会的金融机构,利率标准通常介于官定利率和市场利率之间。市场利率是指根据市场资金借贷关系紧程度所确定的利率。 官方利率往往在利率体系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基准利率是法定利率的一种,在整个金融市场上和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性作用,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融资者衡量融资成本,投资者计算投资收益,以及管理层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客观上都要求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基准利率水平作参考。可以说,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的核心。 本文所说的利率指的是官方利率里面的基准利率,且是名义利

(财务知识)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 弹性论(Elasticity Approach ) [编辑]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弹性论)概述 弹性论(Elasticity Approach )又称弹性分析法,主要是由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oan.Robinson )在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着重考虑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 价格变动会影响需求和供给数量的变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称为需求对价格的弹性,简称需求弹性。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称为供给对价格的弹性,简称供给弹性。在进出口方面,就有四个弹性,它们分别是: (1)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 m ),其公式为 E m = 进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 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 (2)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 x ),其公式为 E x = 出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 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 (3)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S m ),其公式为 S m = 进口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 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 (4)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Sx ),其公式为 S x = 出口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 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

从上述四个公式可见,所谓弹性,实质上就是一种比例关系。当这种比例关系的值越高,就称弹性越高;反之,比例关系的值越低,就称弹性越低。 [编辑]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的前提假设 1、其他条件不变,只考虑汇率变化对进出口商品的影响。 2、贸易商品的供给完全有弹性,即贸易收支的变化完全取决于贸易商品的需求变化。 3、不存在劳务进出口和资本流动,国际收支就等于贸易收支。 4、收入水平不变从而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就是这些商品及其替代品的价格水平的函数。 [编辑]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核心观点[1] 货币贬值具有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贬值能否扬“出”抑“进”,取决于供求弹性。为了使贬值有助于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必须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 [编辑]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的主要内容 [编辑] 马歇尔-勒纳条件 货币贬值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动,进而引起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发生变动,最终引起贸易收支变动。贸易收支额的变化,最终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由贬值引起的进出口商品的单位价格的变化;第二个因素是由进出口单价引起的进出口商品数量的变化。马歇尔-勒纳条件研究的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贬值才能导致贸易收支的改善。现举例说明,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假定中国为本国,美国为外国,人民币汇价从$1¥7 贬值到$1¥8,由此引起出口商品美元单价和出口数量变化的一组数据。

国际收支对人民币汇率影响

我国国际收支变动对人民币/美元汇率的影响 【摘要】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根据分析的密切。正是因为这样的紧密联系,也使国际收支和汇率的关系也越加紧密了。本文研究的是我国国际收支变动对人民币/美元汇率的影响,利用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分析理论来分析,着重考察总收入与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根据分析的所得的结论,能提出相应的收支调节对汇率的影响。 关键词国际收支吸收分析法人民币/美元汇率 1 引言 1 .1本文研究的背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全球范围内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日趋频繁,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一直持续着。2007年,我国际收支交易规模持续扩大,继续呈现“双顺差”格局。但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逐渐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2008 年我国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略有增长,增速出现下滑。在2009年,在世界各国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的推动下,全球经济触底反弹,复苏迹象日益凸显。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我国国际收支交易活动总体上放缓,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直接投资等主要项目收支规模较2008年有所下降。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保持“双顺差”格局。 1.2本文研究的意义 我国应该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加强异常跨境资金流动监管,提高外汇管理政策透明度,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总得来说,吸收理论特别重视从宏观经济的整体角度来考察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因为贬值才有闲置的资源,才能流入生产部门,从而才能扩大生产。 2 吸收理论模型 吸收理论(absorption approach)又称支出分析法,它是1952年詹姆士·爱德华·米德和当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的西德尼·亚历山大提出,在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从国民收入和总需求的角度,系统研究货币贬值政策效应的宏观均衡分析。它从凯恩斯的国民收入的方程式入手,着重考察总收入与总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率调整的状况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率调整的状况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对于历年存款利率的分析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调整,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至今已有30个年头了。 下表是1980年以来中央人民银行对存款利率的调整数据。

作散点图如下:(我认为折线图不是很精确,所以选择了散点图,模拟出大致的形状) 背景资料收集 (一)改革开放之前的利率管理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为应对通货膨胀一度实行了与货币利率并举的折实存款利率和折实贷款利率,当时对稳定货币、发展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后来,为了恢复国民经济,我国对不同的经济成分、不同行业、不同用途、不同期限的存贷款,曾制订多档利率.,并且适时调整灵活运用,利率的经济和杠杆作用比较明显。国家进人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时期,银行根据物价趋向稳定、国民经济全面高涨的新情况,调低了各项存款利率,对贷款实行多档次的差别利率,以较低的贷款利率支持国营经济的发展壮大。 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受到了严重削弱。1958年,受“共产风”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大幅度降低了储蓄存款利率,同时大大简化了利率层次,利率积累资金、引导资金流向的作用受到影响,高利贷活动活跃了起来。在“文革”时期,在利率政策和利率管理上受到了极“左”思潮影响,进一步降低了存货利率水平,归并利率档次,取消了企业贷款过期加息的规定,缩小了利率作用的范围,进一步削弱了利率的杠杆作用。 (二)改革开放以来利率管理的调整和改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强调要自觉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工具管理经济,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央银行按照资金供求状况及时调整基准利率,并允许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在规定幅度内自由浮动。”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要求,在利率政策和利率管理方面作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利率的经济杠杆作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编辑]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概述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是国际金融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各国政府用以分析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适时调节政策以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理论依据?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发展?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研究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重商主义和古典学派的早期研究;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研究(以下称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的弹性理论?吸收理论和货币理论;20世纪70年代后的国际收支危机理论;内外均衡理论? [编辑] 国际收支理论的产生 国际收支理论主要产生于金本位制度时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固定汇率制度时期。在汇率不变、汇率有限变动及汇率完全自由浮动的情况下,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调节机制有相当大的差异,各种国际收支理论从不同的经济环境、前提出发,提出了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调整方法,至今在多样化的国际社会都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编辑]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发展[1] 一、早期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对国际收支进行论述的最初依据体现在重商主义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著作中。尽管重商主义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各学派的观点也很不一致,但他们的理论研究却都涉及到了国际收支。代表人物有托马斯·格雷欣、约翰·海尔斯、奥雷姆斯、博丹、马莱斯特罗特、马林斯等人,他们对国际收支的认识主要隐含在对货币的论述中;米塞尔顿在对贸易收支进行论述时,首次采 用了“贸易平衡”一词;晚期重商主义的杰出代表托马斯·孟在其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中指出,影响一国对外贸易的不仅仅是贸易收支,还有非贸易收支和转移支付,并对资本项目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进行了论述。晚期重商主义者甚至开始尝试编制对外贸易平衡表,该平衡表的结构和记账方式与现代国际收支平衡表大体一致。 大卫·休谟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时期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在1752年《政治论丛》中提出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被公认为是最早形成的系统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论述了在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和国际收支如何自动达到平衡的机理。但休谟的国

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之欧阳歌谷创作

利率对经济的影响 欧阳歌谷(2021.02.01) (一)利率变动对资金供求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中,利率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这种杠杆作用首先表现在对资金供求的影响上.利率水平的变动对资金盈余者的让渡行为有重要影响,它对资金盈余者持有资金的机会成本大小起决定性作用.当利率提高时,意味着人们借款的成本增大,资金短缺者的负担也越重,他们的借款需要就会受到制约. (二)利率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从宏观看,居民的全部收入可分为消费和储蓄两个部分.储蓄=收入-消费.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储蓄的多少取决于消费倾向.若居民的消费倾向高,则新增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大,储蓄就少.居民的消费倾向除了与目前收入水平、未来收入预期、物价水平及消费观念等有关外,还受利率水平的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会一直人们的消费欲望. 再从厂商投资来看,投资代表着社会资金需要.提高利率则使厂商投资成本增加. 当利率水平提高时,一方面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使社会资金供给扩大,从而有可能使社会产出扩大;另一方面,又可能使投资受到抑制,从而使社会产出减少. (三)利率变动对国际收支有重要影响

当发生严重的逆差时,可将本国短期利率提高,以吸引外国的短期资本流入,减少或消除逆差;当发生过大的顺差时,可将本国绿水平调低,以限制外国资本流入,减少或消除顺差. (四)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首先,利率政策通过影响经常项目对汇率产生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信用紧缩,贷款减少,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促进出口,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外汇供给,促使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信用扩张,货币供应量(M2)增加,刺激投资和消费,促使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在这种情况下会加大对外汇需求,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这里以人民币利率下调为例来说明利率-汇率机制的传导效应:利率下降,国内需求上升,进口需求也上升,导致人民币汇率下降;进口需求上升和通货膨胀率上升,使得对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加,企业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资金外流增加,导致人民币汇率下降。实际利率的下降引起外汇汇率上升、人民币汇率下降。实际上,人民币汇率下降的效果是扩张性的:一方面,人民币汇率下降,在国外相对价格变化的影响下,由于出口扩大,在乘数作用下使国民收入得到多倍扩张,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下降通过收入再分配效应和资产效应导致国内需求下降;与此同时,出口企业利润增加,进口商品成本上升,推动一般物价水平上升。总之,人民币利率下调造成人民币汇率下降,对总需求的影响是双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