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1工艺参数的计算

第七章1工艺参数的计算

工艺参数的计算在制造业中非常重要,它们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

率的关键因素。本文将介绍工艺参数的计算方法,并以工厂生产零件为例

进行详细说明。

在制造业中,工艺参数是指用来控制产品质量的各种参数,例如温度、压力、速度、时间等。通过准确的工艺参数计算,可以保证生产出合格的

产品,并提高生产效率。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产品的要求和规格。例如,工厂生产的零件需要

满足一定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要求。根据这些要求,我们可以确定需

要计算的工艺参数。

第一步是确定材料的性质和特性。例如,零件的材料是铝合金,密度

为2.7g/cm³,热膨胀系数为23×10⁻⁶/℃。这些参数是计算工艺参数的基础。

第二步是确定加工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参数。例如,零件需要进行铣削

加工。铣削加工中需要控制的参数有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根

据材料的性质和工艺要求,我们可以使用公式来计算这些参数。

首先是切削速度,可以使用公式:

切削速度=π×刀具直径×转速

其中,刀具直径是已知的,转速是根据材料和工艺要求选择的。例如,我们选择转速为800rpm。切削速度的单位是m/min。

接下来是进给速度,可以使用公式:

进给速度=切削速度×每齿进给量

其中,每齿进给量是根据材料和工艺要求选择的。例如,我们选择每

齿进给量为0.1mm/齿。进给速度的单位是mm/min。

最后是切削深度,可以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工艺要求选择。例如,我们

选择切削深度为1mm。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确定铣削加工的工艺参数为:切削速度为251.33m/min,进给速度为25.13mm/min,切削深度为1mm。

通过这些工艺参数的计算,我们可以确保零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当然,在实际生产中,我们还需要对这些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更

高的生产要求。

总结起来,工艺参数的计算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步骤。

通过准确的计算,可以确定合适的工艺参数,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调整和

优化,以满足高质量和高效率的生产要求。

[整理]几个重要工艺参数的计算

三、几个重要工艺参数的计算 1、轧制压力、轧制力矩的计算 (1)平均单位压力计算 平均单位压力一般形式 式中? ——应力状态影响系数; ——考虑外摩擦及变形区几何参数对应力状态的影响系数; ——考虑外区(外端)对应力状态的影响系数; ——考虑张力对应力状态的影响系数,其值小于1,当张力很大时可达到0.7~0.8。——考虑轧件宽度影响的系数; ——对应一定的钢种、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变形程度的单向拉伸(或压缩)变形抗力(或屈服极限); ——考虑中间主应力对应力状态的影响系数。 在1~1.15范围内变化,如果忽略宽展,认为轧件产生平面变形,有,则,=1.15。 斯米尔诺夫根据因次理论得出如下关系式 当时, 当时, 、为变形区平均宽度和平均高度,为外摩擦系数。 根据大量现场实测和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轧件应力状态的主要参数是接触弧长度与轧件平均高度的比值。该比值综合反映了变形区三个主要参数R(工作辊半径)、(轧前厚度)、(压下量)对影响状态的影响。 1)热轧钢板轧机 热轧钢板轧机包括中厚板与薄板轧机。中厚板轧机(包括热轧薄板轧机的粗轧机组)轧制特点与初轧(开坯)机相近,外区影响()是主要的;与初轧不同点是宽度较大,可近似认为是平面应变情况,此时,。薄板轧机的产品厚度为1.2~16mm。其待点是,一般为1.5~7,此时,外区影响不存在(),而接触弧上摩擦力是造成应力状态的主要因素,其平均单位压力可表示为 外摩擦对应力状态的影响系数,可按前面介绍的采利柯夫方法与西姆斯方法进行计算。 热轧薄板精轧机组平均单位压力计算用得最多的是西姆斯公式。实际计算时常常使用以下简化式

或美板佳助简化式。 2)冷轧带钢轧机 冷轧带钢轧机的轧件尺寸更接近于推导理论公式时所做的假设,即宽度比厚度大得多,宽展很小,可认为是平面变形问题。轧件厚度小,轧件内部不均匀变形可忽略,因而平面断面假设和滑动摩擦理论与冷轧带钢(薄板)的情况较符合。此外,冷轧时均采用张力轧制,因而计算冷轧平均单位压力时,必须考虑张力影响。其平均单位压力可表示为 计算冷轧带钢轧机平均单位压力常采用斯通方法,亦可采用考虑张力影响后的采利柯夫方法或其柯洛辽夫简化公式。 柯洛辽夫简化公式为 , 式中? ——变形程度(压下率); 、——变形区入口和出口处轧件受到的张应力。 由于冷轧带钢较薄较硬,因此接触弧上的单位压力较大,使轧辊在接触处产生压扁现象,加长了接触弧的实际长度。由于接触弧长度的加大,势必增强轧辊与轧件接触面上摩擦力的影响,从而使单位压力加大。因此,在计算冷轧薄板平均单位压力时,必须考虑轧辊弹性压扁现象。 冷轧时由于存在加工硬化现象,在计算冷轧薄板平均单位压力时,轧件材料变形抗力(对冷轧亦可称为屈服极限)需按考虑加工硬化后的选用。由于存在加工硬化影响,各道次的变形抗力不仅与本道次变形程度有关,而且还与前面各道次的总变形程度有关。对本道次来说,沿接触弧的也是变化的,出口处比入口处要大,计算时一般把变形区作为圆弧(或抛物线)变化来计算平均总变形程度,按此平均总变形程度来计算或选取平均变形抗力。 平均总变形程度用下式计算 式中? ——本道次入口处的总变形程度(从退火状态开始各道次变形程度的累计), ——本道出口处的总变形程度, ——退火状态坯料原始厚度; 、——本道次轧件轧前轧后厚度。 a——系数,一般取; b——系数,一般取。 通常取,;在选取a、b数值时,a与b的和必须等于1。 (2)轧制压力的计算

高炉主要实用工艺全参数计算公式_第三次讨论(10.13)

高炉主要工艺参数计算公式 1、风口标准风速:V标=Q/(F*60) 式中 V标--风口标准风速,m/s Q――风量,m3/min F――风口送风总面积,m2 2、风口实际风速:V实= V标*(T+273)*0.1013/ (0.1013+P)*(273+20) 式中V实--风口实际风速,m/s V标--风口标准风速,m/s T--风温,℃ P--鼓风压力,MPa 3、鼓风动能:E=0.412 * 1/n * O3/F2 * (T+273)2/(P+P0)2 式中E--鼓风动能,j/s Q--风量,m3/min n--风口数目,个 F--风口总截面积,m3 T--热风温度,℃ P--热风压力,MPa P0--标准大气压,等于101325Pa V――炉缸煤气量,m3 宝信疑问: O3是否就是Q3?Q:风量,m3/min;(是的)(动能公式按确认文件中宝信理解计算)V――炉缸煤气量,m3,公式中未使用;(不用) 6、焦炭负荷:P=Q矿/Q焦 式中P--焦炭负荷 Q矿--矿石批重,kg Q焦--焦炭(干基)批重,kg 7、综合负荷:P=Q矿/Q焦 式中P--综合负荷 Q矿--矿石批重,,kg Q综焦--综合干焦量批重(干焦量十其它各种燃料量×折合干焦系数批重,)kg 宝信疑问:报表上的负荷采取焦炭负荷还是综合负荷;其中干基是否就是干焦(是的);(参照新发给你的报表)

8、休风率: u=t/T×100% 式中 u――休风率,% t ——高炉休风停产时间,min T——规定日历作业时间(日历时间减去计划达中休时间),min 9、生铁合格率 生铁合格率是指检验合格生铁占全部检验生铁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生铁合格率(%) = 生铁检验合格量(吨)×100% 生铁检验总量(吨) 生铁检验合格量是否同下面焦比中合格生铁产量一个概念???(不是,生铁检验合格量不进行折算,而焦比中合格生铁产量要进行折算)或者说它们的关系如何??? 计算说明: (1)高炉开工后,不论任何原因造成的出格生铁,均应参加生铁合格率指标的计算。 出格生铁是指什么???(指炼钢生铁S>0.070%,铸造铁生铁S>0.060%)是否指合格生铁量?(不是)报表上“出格铁”名词一并解释。 (2)用于炼钢的不合格铁水,不允许混罐,应按罐判定。 (3)入库前的混号铁,按出格铁计算。 10、生铁一级品率 生铁一级品率是指一级品生铁量占合格生铁总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生铁一级品率(%)= 一级品生铁总量(吨)×100% 合格生铁检验总量(吨) 计算说明:一级品生铁量是指国标一类及一类以上的生铁量。以现行国家标准为例:炼钢生铁一级品是指硫属一类及一类以上为一级品;含钒生铁一级品是指硫属一类为一级品;铸造生铁和球墨铸造用生铁符合国家标准,硫属一类及一类以上为一级品。 宝信:要求有一级品生铁分析量;(新报表中有) 新报表格式中有的仅仅是这个名词而已,我们要判断标准,才能得出这个名词所指的量; 生铁规格表:

工艺设计计算公式

A/O工艺设计参数 ①水力停留时间:硝化不小于5~6h;反硝化不大于2h,A段:O段=1:3 ②污泥回流比:50~100% ③混合液回流比:300~400% /TN>4,理论BOD消耗量为gNOx--N ④反硝化段碳/氮比:BOD 5 ⑤硝化段的TKN/MLSS负荷率单位活性污泥浓度单位时间内所能硝化的凯氏氮:2~4mg/L ⑨pH值:A段pH =~ O段pH =~

⑩水温:硝化20~30℃ 反硝化20~30℃ ⑾ 碱度:硝化反应氧化1gNH 4+-N需氧4.57g,消耗碱度7.1g以CaCO 3 计. 反硝化反应还原1gNO 3--N将放出2.6g氧,生成3.75g碱度以CaCO 3 计 ⑿需氧量Ro——单位时间内曝气池活性污泥微生物代谢所需的氧量称为需氧量KgO 2 /h.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需消耗溶解氧,而微生物自身代谢也需消耗溶解氧,所以Ro应包括这三部分. Ro=a’QSr+b’VX+ a’─平均转化1Kg的BOD的需氧量KgO 2 /KgBOD b’─微生物以VSS计自身氧化代谢所需氧量KgO 2 /KgVSS·d. 上式也可变换为: Ro/VX=a’·QSr/VX+b’ 或Ro/QSr=a’+b’·VX/QSr Sr─所去除BOD的量Kg Ro/VX─氧的比耗速度,即每公斤活性污泥VSS平均每天的耗氧量KgO 2 /KgVSS·d Ro/QSr─比需氧量,即去除1KgBOD的需氧量KgO 2 /KgBOD 由此可用以上两方程运用图解法求得a’ b’ Nr—被硝化的氨量kd/d

工艺计算及工艺设备选型

工艺计算及工艺设备选型 工艺计算是指在工程设计过程中,为了确保所选用的工艺设备能够满足生产需求,对工艺参数进行计算的过程。工艺设备选型则是指在工程设计过程中,根据工艺计算结果和生产需求,选取合适的工艺设备的过程。本文将从计算和选型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工艺计算 在进行工艺计算之前,需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生产需求、原料属性、产品要求、工艺流程。 1.生产需求:包括生产能力、生产周期等。根据生产需求,确定最终的产品产量和生产周期。 2.原料属性:包括原料的物化性质、组成、含量等。通过对原料的分析,确定所需的处理参数。 3.产品要求:包括产品的规格、质量要求等。根据产品规格和质量要求,确定产品的工艺参数。 4.工艺流程:包括加工步骤、处理方式等。根据工艺流程,确定所需的操作和工艺参数。 在明确了以上信息后,就可以进行具体的工艺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流量计算:根据生产需求和工艺流程中的液体或气体的流量要求,计算所需的流量。 2.传热计算:根据工艺流程中的传热要求,计算所需的传热面积、传热系数和热效率。

3.负荷计算:根据生产需求和工艺流程中的能量消耗,计算所需的功率、能耗和负荷。 4.设备尺寸计算:根据工艺流程中的物料流动、混合、分离等的要求,计算所需的设备尺寸。 5.设备强度计算:根据工艺流程中的物料流动、压力、温度等的要求,计算所需的设备强度。 在进行工艺设备选型之前,需要先进行工艺计算,确保所选设备能够 满足生产需求。同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设备技术参数、 设备品牌、设备成本、设备可维护性等。 1.设备技术参数:根据工艺计算结果,选取技术参数能够满足工艺要 求的设备。例如,选取适合的泵的扬程和流量,选取适合的换热器的传热 面积和传热系数。 2.设备品牌:考虑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选择知名品牌的设备。这样 可以提高设备的可用性和维护性,降低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3.设备成本: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经济条件,选择合适的设备成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品牌和不同型号的设备,评估设备成本和性能的综合指标。 4.设备可维护性:考虑设备的可维护性和维修保养的便捷性。选择易 于维护和维修的设备,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总之,工艺计算和工艺设备选型是工程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工艺计算和科学合理的工艺设备选型,可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 工艺参数和设备能够满足生产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在实际工 程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工艺设备。

压铸工艺参数公式

压铸工艺参数公式 铸造计算公式 1.铸造重量WC=W件+W溢+W排+W浇+W馀 铸造容积4WC/ ρ——熔液密度 2.填充率R= ————————= ———————— 料筒容积πD2L筒长 3.通过浇口重量Wf = W件+W溢 4 Wf 4.高速区间Sf = —————————(※溶汤比重一般而言为铝 2.64、 ρπd料2 镁 1.75g/cm2) Sf 5.高速速度VH` = ———————— tf——填充时间 tf = 0.01X2铸件平均壁厚 6.压铸机的射出力Fs(射出油缸的推进力) Fs=油压压力Ph ×射出油缸截面积Ah(KN)7.铸造压力Pp(传递到制品的压力) 射出油缸截面积Ah 射出力Fs Pp=油压压力Ph ×= 柱塞截面积Ap 柱塞截面积Ap 8.内浇口速度Vg Vg(V2)= 射出速度Vp(V1) ×柱塞截面积Ap(A1)(m/s) 浇口截面积Ag(A2) 9.充填时间t t= 制品体积= 制品重量/比重(sec)浇口流量浇口速度Vg×浇口截面积Ag 10.浇口凝固时间t =B×α×(浇口厚度)2 此时的B 为Al:2.0、Mg:1.5 α为Al:0.01、Mg:0.005 11.开模力是指铸造时施加在制品上的压力而使模具打开的力量,开模力可以铸造面积×铸造压力计算出。 11.1.铸造面积的计算 铸造面积A1=a1+a2+a3+a4 =料饼面积+浇道面积+制品面积+溢流面积 11.2.开模力的计算 开模力F1=铸造压力Pp×铸造面积A1+中子分力Fc 详细计算 以各部分承受的压力分类。 制品部=计算铸造压力×75% 溢流部=计算铸造压力×25% 料饼,浇道部=计算铸造压力×100% 11.3.如有滑块中子,则计算中子分力。 中子复位力Fr=制品面积Ac×计算铸造压力×75% 中子分力Fc=中子复位力Fr×tanθ11.4.开模力F1=(a1+a2)×Pp+a3×Pp×0.75 +a4×Pp×0.25+Fc

简述工艺计算包括的内容。

简述工艺计算包括的内容。 工艺计算是指在工业生产中,根据产品的要求和工序的特点,通过对各种工艺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确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和工艺操作。 工艺计算包括物料计算。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确定原料的用量和配比,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效益。物料计算通常包括原料的种类、用量、配比等参数的计算和确定。 工艺计算还包括能量计算。能量计算是指对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能量进行计算和分析,以确定能源的消耗和利用效率。能量计算通常包括能源的种类、用量、消耗等参数的计算和确定。 工艺计算还包括工艺流程计算。工艺流程计算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工序进行计算和分析,以确定工艺流程的参数和操作。工艺流程计算通常包括工序的次序、时间、温度、压力等参数的计算和确定。 工艺计算还包括设备计算。设备计算是指对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设备进行计算和分析,以确定设备的规格和工作条件。设备计算通常包括设备的种类、规格、数量、工作条件等参数的计算和确定。 工艺计算还包括工艺参数计算。工艺参数计算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工艺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以确定工艺参数的取值范围和优化

方案。工艺参数计算通常包括工艺参数的种类、取值范围、优化方案等参数的计算和确定。 工艺计算还包括生产成本计算。生产成本计算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费用进行计算和分析,以确定生产成本的构成和控制方案。生产成本计算通常包括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设备成本、人工成本等费用的计算和确定。 工艺计算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物料、能量、工艺流程、设备、工艺参数和生产成本等方面的计算和分析,确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和工艺操作,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工艺计算常用公式与数据

工艺计算常用公式与数据 工艺计算是工程领域中应用数学和物理原理进行工艺过程参数计算和 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不同的工艺过程和要求,工艺计算涉及的公式 和数据也各不相同。下面将介绍一些在工艺计算中常用的公式和数据。 1.温度计算:在热传导、传热、冷却等工艺过程中,需要计算温度分布。常用的温度计算公式包括: -热传导方程:ΔQ=k*A*(ΔT/Δx),其中,ΔQ为热传导量,k为热 导率,A为传热面积,ΔT为温度差,Δx为传热距离。 -冷却速率公式:Q=h*A*(T-T0),其中,Q为冷却速率,h为冷却系数,A为冷却面积,T为物体温度,T0为环境温度。 -物体冷却时间公式:t=(m*Cp*ΔT)/Q,其中,t为冷却时间,m为物 体质量,Cp为物体比热容,ΔT为温度差,Q为冷却速率。 2.流体流动计算:在管道、泵站、阀门等流体流动系统中,需要计算 流体流量、压力损失等参数。常用的流体流动计算公式包括: -流量公式:Q=A*v,其中,Q为流量,A为流体横截面积,v为流速。 -法薛定律:ΔP=ρ*g*h,其中,ΔP为压力损失,ρ为流体密度,g 为重力加速度,h为流体高度差。 -管道摩阻公式:ΔP=f*(L/D)*(ρ*v^2/2),其中,ΔP为压力损失,f为摩阻系数,L为管道长度,D为管道直径,v为流速。 3.化学反应计算:在化工工艺中,需要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平衡 常数等参数。常用的化学反应计算公式包括:

-反应速率公式:r=k*[A]^n*[B]^m,其中,r为反应速率,k为速率 常数,[A]、[B]为反应物浓度,n、m为反应级数。 -反应平衡常数公式:K=[C]^c/[A]^a*[D]^d/[B]^b,其中,K为平衡 常数,[A]、[B]、[C]、[D]为反应物浓度,a、b、c、d为反应物摩尔比。 4.电路计算:在电子电路设计中,需要计算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常用的电路计算公式包括: -电流公式:I=V/R,其中,I为电流,V为电压,R为电阻。 -电阻公式:R=ρ*(L/A),其中,R为电阻,ρ为电阻率,L为电阻 长度,A为电阻横截面积。 -功率公式:P=V*I,其中,P为功率,V为电压,I为电流。 除了上述公式,工艺计算还需要一些经验数据和材料参数。常用的经 验数据和材料参数包括: -物体密度: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比。 -比热容:单位质量物体温度变化单位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导热率:在稳态条件下,单位面积上热流的数量。 -摩阻系数: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受到的阻力。 -速率常数: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 -平衡常数: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浓度的比值。

整经工艺计算公式

整经工艺计算公式 一、引言 整经工艺是纺织行业中的一项重要工艺,它涉及到纺织品的整理、烧毛、漂白、染色等过程。在整经工艺中,计算公式是非常关键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计算各种参数,以确保整经工艺的顺利进行。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整经工艺计算公式。 二、烧毛工艺计算公式 1. 烧毛时间计算公式 烧毛时间 = 毛料长度 / 速度 其中,毛料长度指的是待烧毛纱线的长度,速度指的是烧毛机的运转速度。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烧毛过程中所需的时间,从而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2. 烧毛温度计算公式 烧毛温度 = (纱线的熔点 + 烧毛机的温度升高值)/ 烧毛机的升温速度 在烧毛过程中,我们需要将纱线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以便使纱线中的毛发烧尽。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烧毛机所需的温度升高值和升温速度,从而控制烧毛温度。 三、漂白工艺计算公式 1. 漂白液配方计算公式

漂白液的配方可以根据纺织品的需求进行调整,一般包括漂白剂、稀释剂、助剂等。配方的计算公式如下: 漂白液配方 = (所需漂白剂量 / 漂白剂浓度)+ (所需稀释剂量/ 稀释剂浓度)+ (所需助剂量 / 助剂浓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漂白液中各种成分的用量,从而调整漂白液的配方。 2. 漂白时间计算公式 漂白时间 = 纺织品的长度 / 速度 漂白过程中,我们需要将纺织品浸泡在漂白液中一段时间,以使其彻底漂白。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漂白过程中所需的时间,从而控制漂白过程的效率。 四、染色工艺计算公式 1. 染料配方计算公式 染料配方的计算公式根据染色的要求进行调整,一般包括染料的用量、助剂的用量等。配方的计算公式如下: 染料配方 = (染料用量 / 染料浓度)+ (助剂用量 / 助剂浓度)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染色过程中染料和助剂的用量,从而调整染色液的配方。 2. 染色时间计算公式 染色时间 = 纺织品的长度 / 速度 染色过程中,我们需要将纺织品浸泡在染色液中一段时间,以使其

压铸参数计算(精)

压铸工艺参数的计算 从持压终了至开模这段时间,根据铸件厚薄、复杂结构选择。综合压铸过程的压铸工艺参数压力、速度、温度、时间选项择为:铸件壁厚、结构复杂,压力要大,留模时间要长;铸件壁薄、结构复杂,压射速度要快,模具温度要高; 留模时间=产品壁厚X产品壁厚 A、填充时间 填充时间=0.01x产品壁厚x产品壁厚 b、依据模具条件的高速速度 高速速度=(产品+溢流重量/压室截面积X填充时间X铝液密度 C.依据机器能力的高速速度 模具临界速度=550X7(浇口截面积2X压射缸截面积XACC压力X10/(压室截面积3 (注:只考虑模具的浇口抵抗,充填抵抗时的实打速度 d.确认浇口速度 浇口速度=压室截面积/浇口截面积X高速速度 (一般为40-60m/s 例题:产品壁厚:3mm,产品+溢流重量:510g,压室截面积:19.63cm2浇口截面 积:1.04cm2铝液密度:2.6g/cm3ACC 压力:14MPa,压射缸截面积:(n /4 x 112=95cm2 a.填充时间=0.01 XX3=0.063s

b.高速速度=(510/19.63 0.063 X.6=1.59m/s c. 模具临界速度=550X2(1.042 094X19心9.633=7.58m/s d. 浇口速度=(19.63/1.04X1.59=30.01m/s (3快慢速度转换行程 对于铝、镁合金来说,各个压射阶段的切换点尤为重要,比如低速在什么时候转入高速,高速什么时候转为增压等,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表面和内部质量。 转换行程=空打行程-(产品+溢流重量/压室截面积X熔液密度-余料厚度-1cm (一般考虑到行程开关的反应时间,转换行程可以延长1cm 例题:产品+溢流重量:510g压室截面积:19.63 cm2空打行程:368mm,余料厚 度:23mm,铝液密度:2.6g/cm3 转换行程=36.8-(510/19.63X2.6-2.3-1=235mm 二、压力参数 (1铸造压力 铸造压力是获得铸件组织致密和轮廓的主要因素,又是压铸区别于其他铸造方法的主要特征.其大小取决于压铸机的结构及功率。 铸造压力=(增压缸截面积/压室截面积XACC压力X0.9 (0.9为ACC压力下降 (2涨型力 压铸过程中,充填型腔的金属液将压射活塞的比压传递至型(模具型腔壁面上的

蒸发工艺计算电子教案

蒸发过程工艺参数的确定 一、水分蒸发量的计算 已知加料量F (kg/h),加料组成x 0(质量分数)和加料温度t 0(℃),将溶液浓缩到x 1,(质量分数),选定加热蒸气的压力为P (Pa),冷凝器的操作压力为P c (Pa),要求确定: (1)水的蒸发量W (kg/h)或完成液的量(F-W )(kg/h); (2)加热蒸气消耗量D (kg/h); (3)蒸发器所需的传热面积S (m 2 )。 如图3-14所示,以蒸发器为系统进行溶质的质量衡算: (3-1) (3-1a) 式中:F —原料液流量,kg/h ; W —水分蒸发量,kg/h ; x 0—原料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x 1—完成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图3-14 单效蒸发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二、蒸汽用量的计算 参考图3-14,仍取整个蒸发器为系统,设加热蒸汽的冷凝液在饱和温度下排出,则热量衡算得 (3-2) (3-2a) 式中: D —蒸汽消耗量,kg/h ; H —加热蒸气的焓,kJ/kg ; c L h H Q Fh h W F WH D -+--+= 01)('Q=D (H-h c )=(F-W )h 1-Fh 0+WH ' + Q L DH + Fh 0= Dh c + WH ' +(F-W )h 1 + Q L

发器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 若原料液在沸点下加入,则t 0 =t l ,忽略热损失,即Q L =0,式(3-11)可简化为 e= D/W = r ,/r (3-12) 通常,水的比汽化焓变化不大,即r ≈r ',则D ≈W 或e ≈1,也就是在上述各假设的条件下,采用单效蒸发时,汽化lkg 水约需消耗lkg 加热蒸汽。实际上,由于溶液的热效应和热量损失等因素,e ≥1.1。 三、加热室传热面积的计算 加热室所需的传热面积S 根据传热速率方程计算: S = (3-13) 式中:S —蒸发器加热室的传热面积,m 2 ; Q —蒸发器加热室的传热速率,称为蒸发器的热负荷,W ; K —蒸发器加热室的传热系数,W/(m 2 •℃); Δt m —加热室两侧的平均温度差,℃。 (一)蒸发器的热负荷Q 蒸发器的热负荷Q 可以根据加热室的热量衡算求得。如果忽略加热室的热损失,则Q 即为加热蒸汽冷凝放出的热量: Q =D (H-h C )=Dr (3-14) (二)传热系数K 传热系数原则上可按下式计算: (3-15) 式中:αo —管间蒸汽冷凝时的对流传热系数,W/(m 2 •K); αi —管内溶液沸腾时的对流传热系数,W/(m 2 •K); R o —管外污垢热阻,(m 2 •K)/W ; R w —管壁热阻,(m 2 •K)/W ; R i —管内污垢热阻,(m 2 •K)/W 。 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管内沸腾传热的复杂性,现有的计算管内沸腾传热系数的关联式准确性较差,目前在蒸发器计算中,K 值多数根据实验数据选定。表3-2列出了一些常用蒸发器的K 值的大致范围,可供估算使用。 蒸发器型式 传热系数K/[W/(m 2 •℃)] 蒸发器型式 传热系数K/[W/(m 2 •℃)] 标准式(自然循环) 悬筐式 外热式(自然循环) 600~3000 600~3000 1200~6000 外热式(强制循环) 升膜式 1200~7000 1200~6000 (三)传热的平均温度差Δt m 蒸发操作过程中的传热是间壁两侧流体皆有相变的传热过程,一侧为加热蒸汽冷凝,其温度为加热 Q K Δt m

垃圾焚烧发电工艺标准设计参数的计算方法

垃圾焚烧发电工艺设计参数的计算方法 浙江旺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作者:周玉彩 摘要:本文介绍了垃圾焚烧发电炉排炉、汽轮机组工艺设计的参数计算方法。 关键词:参数、垃圾、焚烧、炉排、汽轮机组。 前言: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减容化和资源化、智能化处理,达到节能减排之目的。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艺设计流程中首先进行垃圾焚烧发电炉排炉工艺设计参数的计算,为后续设计提供参数依据。 一、生活垃圾焚烧炉排炉工艺设计参数的计算 1、待处理生活垃圾的性质 1.1待处理生活垃圾主要组成成分 表1:待处理生活垃圾的性质 表2:待处理生活垃圾可燃物的元素分析(应用基)% 表3:要求设计主要参数

1.2 根据垃圾元素成分计算垃圾低位热值: LHV=81C+246H+26S-26O-6W (Kcal/Kg) =81*20.6+246*0.9+26*0.12-26*0.12-6*47.4=1388(Kcal/Kg)*4.18=5800(KJ/Kg)。 1.3根据垃圾元素成分计算垃圾高位热值: HHV={LHV+600*(W+9H)}*4.18={1388+600(0.474+9*0.009)}*4.18=7193.78(KJ/Kg)。 2、处理垃圾的规模及能力 焚烧炉3台: 每台炉日处理垃圾350t; 处理垃圾量:1000t/24h=41.67(t/h); 炉系数:(8760-8000)/8000=0.095; 实际每小时处理生产能力:41.67*(1+0.095)=45.6(t/h); 全年处理量:45.6*8000=36.5*104t; 故:每台炉每小时处理垃圾量:350/24*1.05=15.3(t/h)。 3、设计参数计算: 3.1垃圾仓的设计和布置 已知设计中焚烧炉长度L=75.5米,宽D=18.5米,取垃圾仓内壁与炉长度对齐,T=5d,垃圾的堆积密度取0.35t/m3 求:垃圾的容积工程公式:V=a*T 式中:V----垃圾仓容积m3; a--- 容量系数,一般为1.2~1.5,考虑到由于垃圾仓存在孔角,吊车性能和翻仓 程度以及有效量的缺陷,导致垃圾仓可利用的有效容积小于几何容积;

造气工艺调整参数理论计算.

造气工艺调整参数理论数据 造气工艺调整参数的资料收集和计算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蒸汽分解率与时间的关系,蒸汽分解率与温度的关系,达到设定炉温所需的风量和加风时间,焦炭的活性和温度的关系。 一、蒸汽分解率与时间的关系 C+H2O=CO+H2 -118.821KJ/mol 1、资料收集与计算目的:通过蒸汽分解率与时间关系的计算和资料收集以确定蒸汽的压力、送气时间。 2、停留时间的计算 计算条件:床层高度h=2.2m,煤气流量q0=3580Nm3/h,炉径D=2.4m,床层孔隙率θ=55%,煤气压力P0(表压)=6.5kPa,煤气温度T0=260℃,折标系数k=标准状态压力/标准状态温度=101/273=0.370kPa/K, 计算公式:停留时间=床层高度/流速=床层高度/(流量/(炉截面积*床层空隙率)) 计算结果:停留时间τ=2.8s。 3、蒸汽压力的计算 计算条件:根据停留时间τ=2.8s,取气化层温度为1200℃,查蒸汽分解率与分解时间关系图,见图1,得蒸汽分解率α=48%,

图1 蒸汽分解率与温度、反应时间和炭性质的关系 入炉蒸汽温度t1=160℃,入炉蒸汽压力p1(表压)=7 kPa,入炉前蒸汽管径D1=0.8m,送蒸汽管管径D2=0.2m,根据入炉前温度160℃,查饱和水蒸气表(取1.5个大气压下数据),见表1,得入炉前温度下蒸汽密度ρ= 0.744 kg/m3, 表1 过热蒸气性质表

计算蒸汽流量公式:蒸汽流量=煤气流量/(1+蒸汽分解率) 计算结果:标准状况下蒸汽流量q=2601Nm3/h。 计算工况下蒸汽流量公式:工况下蒸汽流量=标准态蒸汽流量*折标系数*(工况下蒸汽温度+273)/(工况下蒸汽表压+101)计算结果:工况下蒸汽流量q1=3859 m3/h。 计算入炉前蒸汽管蒸汽流速公式:蒸汽流速=工况下蒸汽流量/蒸汽管截面积 计算结果:入炉前管道内蒸汽流速u1=2m/s。考虑了管道阻力与蒸汽的粘度系数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送蒸汽管流速公式:

工艺计算例题

其中用到的公式 /O工艺的设计 例题2.A 2 /O工艺说明 A 2 根据处理要求;我们需计算二级处理进水碳氮比值和总磷与生化需氧量的比/O工艺是否适合本污水处理方案.. 值;来判断A 2 1. 设计流量:Q=54000m3/d=2250 m3/h 原污水水质:COD=330mg/L BOD=200 mg/L SS=260 mg/L TN=25 mg/L TP=5 mg/L 一级处理出水水质:COD=330×1-20%=264mg/L BOD=200×1-10%=180mg/L SS=260×1-50%=130 mg/L 二级处理出水水质:BOD=10mg/L SS=10 mg/L NH3-N=5mg/L TP 1 mg/L TN=15 mg/L COD=50 mg/L 其中:

2.1325330==TN COD >8 025.0200 5 ==BOD TP < 符合A 2/O 工艺要求;故可用此法.. A 2/O 工艺设计参数 BOD5污泥负荷N =KgMLSSd 好氧段DO =2 缺氧段≤ 厌氧段≤ 回流污泥浓度Xr = 100001100 1000000 =⨯mg/L 污泥回流比R =50%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X = =+r ·1X R R 10000·5 .15.0=3333mg/L 混合液回流比R 内:TN 去除率yTN = %10025 8 25⨯-=68% R 内= TN TN y 1y -×100%=% 取R 内=200% 设计计算污泥负荷法 硝化池计算 (1) 硝化细菌最大比增长速率 m ax μ=T-15 m ax μ =⨯ ⨯T-15 =

生产工艺基本计算

目录 前言 (3) 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 (6) 一、工艺计算 (6) 〔一〕、发酵罐容积 (6) 〔二〕、菌种及发酵车间设计 (7) 1、菌种扩大培养流程 (7) 2、流加培养流程 (7) 〔三〕、物料计算 (8) 1、发酵罐耗糖 (8) 2、发酵罐耗玉米浆量 (8) 3、发酵罐耗氮〔NH4〕2SO4〕量 (9) 4、发酵罐耗碱液量 (9) 5、发酵罐耗磷量(KH2PO4以P2O5计) (9) 6、二级种子罐耗糖量 (10) 7、种子培养消耗的计算 (10) 〔四〕、热量衡算 (10) 1、糖液灭菌耗汽量 (11) 2、空罐灭菌 (11) 3、冷却用水 (11) 〔五〕、种子罐计算 (11) (六〕、二级种子罐的过滤器计算 (13)

1、求滤层厚度 (13) 2、求压力降 (13) 3、求分滤器的直径 (14) 4、总过滤器工艺设计 (15) 〔七〕、酵母干燥 (16) 二、设备选型 (16) 三、设计心得 (16)

前言 我国的酵母工业化生产始于1922 年,由上海大华利卫生食料厂首家生产压榨面包酵母,至今已有80 多年的历史。 〔一〕高活性干酵母产业 我国活性干酵母的研究和开发始于20 世纪70 年代。1974 年上海酵母厂首先试制和生产了面包活性干酵母,改革开放的国策则大大加快了高活性酵母产业的发展速度。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广东率先引进了国外先进的高活性干酵母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建成了两家大型的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活性干酵母生产企业,即广东丹宝利酵母公司和广东梅山一马利酵母公司。 目前,我国生产高活性干酵母的国有企业主要有湖北安琪酵母公司、广东丹宝利酵母公司,中澳合资的梅山一马利酵母公司和哈尔滨一马利酵母公司等数家。 〔二〕食用酵母抽提物生产 从20 世纪70 年代起,我国多家研究机构就开始研究和开发利用活性酵母生产食用酵母抽提物,作为食用营养调味品。由于我国的饮食习惯和消费结构与欧美国家不同,鲜味剂以味精为主,味精在我国鲜味剂市场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酵母抽提物产品作为食用调味品不仅具有鲜味,同时因含有20 余种氨基酸和肤类物质,因而具有营养价值高,味道醇厚、抗氧化性等优点。目前,酵母抽提物主要应用在加工食品行业。 〔三〕活性酵母产品 目前,我国市场上商品活性酵母的主要品种有以下几类。 1〕面包酵母是指以糖蜜、淀粉质原料,经发酵法通风培养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 - visia 〕,制得的有发酵活性的用于发面的面包酵母。 根据其生产工艺、活性高低和含水分的不同又分为: ( l )鲜酵母 产品具有强的发酵活性,由新鲜酵母菌体所组成的块状产品,含水分70 %一73 % ,俗称压榨酵母〔Compressed yeast 〕。 〔2 )活性干酵母 该类产品是将具有强壮发酵活性的鲜酵母,经过低温脱水后制成的有发酵活性的干酵母菌体,产品呈颗粒状,含水分为7.0%一8. 5 %。 ( 3 〕高活性干酵母 该产品是将鲜酵母经过低温脱水后制得的具有高活性的干酵母菌体,活性大大高于普通的活性干酵母,且发酵速度快,溶解性能好。产品呈细小颗粒状,含水分为5.0 %一6.0 % ,采用真空包装。 2〕酿酒活性干酵母该产品是以糖蜜、淀粉质原料,发酵通风培养得到的酿酒酵母

流水施工的原理工艺参数和工期计算方法

流水施工的原理工艺参数和工期计算方法 流水施工的特点 工业生产的实践证明,流水施工作业法是组织生产的有效方法。流水作业法的原理同样也适用于土木工程的施工。 土木工程的流水施工与一般工业生产流水线作业十分相似。不同的是,在工业生产中的流水作业中,专业生产者是固定的,而各产品或中间产品在流水线上流动,由前个工序流向后一个工序;而在土木施工中的产品或中间产品是固定不动的,而专业施工队则是流动的,他们由前一施工段流向后一施工段。 为了说明土木工程中采用流水施工的特点,可比较建造m幢相同的房屋时,施工采用的依次施工、平行施工和流水施工三种不同的施工组织方法。 采用依次施工时,是当第一幢房屋竣工后才开始第二幢房屋的施工,即按着次序一幢接一幢地进行施工。这种方法同时投入的劳动力和物资资源较少,但各专业工作队在该工程中的工作是有间隙的,工期也拖得较长(图11-1a)。

图11-1 不同施工方法的比较 a)依次施工b)平行施工c)流水施工 采用平行施工时。m幢房屋同时开工、同时竣工(图11-1b)。这样施工显然可以大大缩短工期,但是各专业工作队同时投入工作的队数却大大增加,相应的劳动力以及物资资源的消耗量集中,着都会给施工带来不良的经济效果。 采用流水施工时,是将m幢房屋依次保持一定的时间搭接起来,陆续开工,陆续完工。即把各房屋的施工过程搭接起来,使各专业工作队的工作具有连续性,而物资资源的消耗具有均衡性(图11-1c)。流水施工与依次施工相比工期也较短。 流水施工的特点是物资资源需求的均衡性;专业工作队工作的连续性,合理地利用工作面,又能使工期较短。同时,流水施工是一种合理的、科学的施工组织方法,它可以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图表是反映工程施工时各施工过程按其工艺上的先后顺序、相互配合的关系和它们在时间、空间上的开展情况。 流水施工的工程进度计划图表采用线条图表示时,按其绘制方法的不同分为水平图表(又称横道图)(图11-2a)及垂直图表(又称斜线图)(图11-2b)。图中水平坐标表示时间;垂直坐标表示施工对象;n条水平线段或斜线表示n个施工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流水开展情况。在水平图表中,也可用垂直坐标表示施工过程,此时n条水平线段则表示施工对象。垂直图表中垂直坐标的施工对象编号是由下而上编写的。 水平图表具有绘制简单,流水施工形象直观的优点。垂直图表能直观地反映出在一个施工段中各施工过程的先后顺序和相互配

垃圾焚烧发电炉排炉工艺设计参数计算方法

垃圾焚烧发电炉排炉工艺设计参数计算方 法 所属行业:固废处理关键词:垃圾焚烧发电炉排炉焚烧炉近年来,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垃圾处理方式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是利用焚烧炉对垃圾中可燃物质进行焚烧处理,通过高温焚烧后消除垃圾中大量的有害物质,达到无害化、减量化的目的,同时利用回收到的热能进行供热、供电,达到资源化。 垃圾焚烧发电系统中关键是焚烧炉型,目前国内应用的有两种,一是进口的炉排炉,另一种是国内自主开辟的循环流化床炉。本文针对国外先进的炉排炉的工艺设计参数计算方法进行汇总说明,希翼能为垃圾焚烧发电厂提供参考。 一、待处理生活垃圾的性质 1、待处理生活垃圾主要组成成份 表1、待处理生活垃圾的性质

表2、待处理生活垃圾可燃物的元素(应用基)% 表3、要求设计主要参数

3、根据垃圾元素成份计算垃圾高位热值 二、处理垃圾的规模及能力 焚烧炉3台:每台炉日处理垃圾350t; 处理垃圾量:1000t/24h=41.67(t/h); 炉系数:(8760-8000)/8000=0.095; 实际每小时处理生产能力:41.67*(1+0.095)=45.6(t/h); 全年处理量:45.6*8000=36.5*104t; 故:每台炉每小时处理垃圾量:350/24*1.05=15.3 (t/h)。 三、设计参数计算 已知设计中焚烧炉长度L=75.5米,宽D=18.5米,取垃圾仓内壁与炉长度对齐,T=5d,垃圾的堆积密度取0.35t/m3。

求:mmi m:v=an 甜: v—關 g : a—龍系凱普通为L275 ,考虐到国于垃购停在孔角点车性制馳程度以及有或者量的教知翎醜飼利用的有藉积小于几何容牝 T—誠时间,d ;雌韻出齢贓律貝『它眦区及季节脸化; V=a*M.2*5M0OO/O35=17142.86(m3). 故:帔価铜设计取8000 (扁} 垃圾仓的深度为 Hm, Hm=L*D/V=18000/75.5*18.5=12.88 (m) 故:垃圾池全封闭结构,长75.5米,宽18.5米,总深度以6米卸料平台为基准负13米。所属行业:固废处理关键词:垃圾焚烧发电炉排炉焚烧炉 2、焚烧炉的选择与计算 1)焚烧炉的加料漏斗 楚烧炉的加料漏斗挂在加料漏斗层,通过垃圾吊车将间接垃圾供料变为均匀加料,漏斗的容积要能满足“1h”内最大烧量。 垃圾通过竖溜槽送到给料机,垃圾竖溜槽可通过液压传动闸板关闭,竖溜槽的尺寸选择要满足溜槽中火焰密封闭合,给料机根据要求向焚烧炉配送垃圾,每台炉安装配合给料机传动用液压汽缸,液压设备由每台炉生产线控制中心控制。 料斗的容积为V。,V D= G/24*Kx/p L

工艺技术指标计算方法

工艺技术指标计算方法 长庆油田采油采气工程工艺技术指标 设置论证情形 本次采油采气工程工艺指标设置是依据国家、石油行业、集团公司、油田公司相关规范、制度及规定,同时结合长庆油田开发实际,经多部门论证优选,初步确定出机械采油、油田注水、井下作业、采气工艺、油田集输、气田集输六个专业41项指标〔其中:采油7项、作业8项、注水7项、采气6项、油田集输6项、气田集输7项〕,并对指标的运算与统计方法进行规范统一,具体如下: 一、机械采油指标 参照石油行业标准«抽油机和电动潜油泵油井生产指标统计方法»〔SY/T 6126-1995〕为基础,参考石油行业、集团公司、油田公司的相关标准、规范及要求,确定出采油工艺指标7项:油井利用率、采油时率、泵效、检泵周期、免修期、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平稳度,具体见下表: 机械采油指标论证结果表

二、井下作业指标 参照石油行业、集团公司、油田公司的相关标准、规范及要求,通过论证优选,初步确定井下作业生产指标8项:措施有效期、措施有效率、平均单井作业频次、平均单井检泵作业频次、施工一次合格率、返工率、占井周期、资料全准率,具体见下表: 井下作业指标论证结果表 三、油田注水指标 参考油田开发治理纲要、油田注水治理规定、油田水处理和注水系统地面生产治理规定,初步确定油田注水工艺指标7项:配注合格率、分层配注合格率、分注率、水质达标率、采出水有效回注率、注水系统效率、注水系统单耗,具体见下表: 油田注水指标论证结果表

四、采气工艺指标 目前石油行业、集团公司、油田公司均无采气工艺指标相关标准、规范及要求,故本规范结合长庆气田开发实际,初步确定气田采气工艺指标6项:气井利用率、开井时率、排水采气措施有效率、排水采气增产气量完成率、缓蚀剂加注合格率、气井甲醇消耗率。 五、油田集输指标 依据中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油田地面工程治理规定»等相关要求,初步确定油田集输工艺指标6项:油井计量合格率、外输原油合格率、密闭集输率、原油损耗率、原油稳固率、伴动气综合利用率、具体见下表: 油田集输工艺指标论证确定结果表 六、气田集输指标 按照石油行业、集团公司、油田公司的相关标准、规范及要求,参考«气田开发治理纲要»、«气田地面工程技术治理规定»、«长庆油田公司天然气管道运行治理规程»,初步确定天然气集输工艺指标7项:管道输送效率、清管完成率、阴极爱护有效率、恒电位仪运行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