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人教版 必修二 教案

第九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人教版 必修二 教案
第九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人教版 必修二 教案

第九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探究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对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认识到列强入侵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但它打断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破坏了传统经济结构,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通过学习洋务运动的兴起、内容、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认识到维护本阶级利益是地主阶级的基本准则;但洋务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实践的开端。

3、通过学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认识到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教学方法

1、对于自然经济的解体,可以从原因、表现与后果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关于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要着重从外部因素即资本主义入侵来进行分析。

2、洋务运动可以从背景、内容、失败原因与影响等方面来分析,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自主探究并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

3、对文中图文史料进行分析,提高从历史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提高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内容及评价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代表企业

教学难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天仙配》组合版《夫妻双双把家还》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轻松一下,先欣赏一段视频,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大家在欣赏的同时请思考一个问题,这段视频给我们展示了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态?

生: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多媒体展示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概念

师: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这样的经济形态我们又把它称为自然经济,如果要给自然经济一个完整的概念,就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经济形式。特点是自给自足。既然自然经济不是用来交换的,那什么经济是用来交换的呢?

生:商品经济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一种基本模式,它也成为中国平民百姓对幸福生活的一种理想追求。自然经济有着较强的稳定性,因而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但自然经济是与落后的生产力相联系、相适应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必将解体。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和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

多媒体展示课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师: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长河中,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那么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们一起来看40页第一子目: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多媒体展示图片:鸦片战争海战图、列强商品倾销图

师:请同学们看几组图片,其实大家都知道鸦片战争过后,中国和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了破坏,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先进的生产力和夺取的侵略特权,在中国疯狂地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样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渐开始解体。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是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入。原因我们知道了,下面请大家在教材里找出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是什么?

生:表现有(1)“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

(2)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

多媒体展示表现:(1)“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

(2)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

师:对,鸦片战争后,洋纱涌入,洋布输入,使中国的“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由于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产品,又使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

师:请大家结合教材思考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会给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产生了哪些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生:促进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师:总结的很好,我们都知道了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主要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造成的,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就出现了大量以“洋”字开头的词汇。大家举例说说。

生:洋油、洋钉、洋服、洋火、……

师补充:还有我们马上要学的洋务、洋务运动。

多媒体展示:二、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师:那什么叫“洋务”,什么是“洋务运动”呢?

生:发言

师:洋务:一切涉外事务。如和外国签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与外国资本主义相关的事情。

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的生产技术,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师:请大家注意我画横线的三个字,“洋务派”,什么是洋务派呢?

生: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这些人,被称为“洋务派”。

师:对,回答的很好,我们来看下有哪些代表人物。

多媒体展示图片:洋务派代表人物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以握有实权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师:下面我们请同学们快速看教材找出洋务运动的时间、背景、目的。

生:时间19世纪60到90年代;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师:在背景里提到内忧外患,代表什么呢?内忧,指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如太平天国运动曾占据中国半壁江山。外患,指西方列强侵略。二次鸦片战争都使清政府屈膝投降,签订不平等条约。

师:洋务运动的内容是本课的重点,请大家看教材41页,我请一位同学阅读第一段和第二段,其他同学就要快速找出它的内容到底有哪些?

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

主要有: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天津机器制造局(崇厚)

生: 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以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生: 筹划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

生: 创办了新式学校,选派留学生出国。

师:给予肯定,由于洋务运动的内容是重点,下面我们就逐个来讲解

多媒体展示洋务运动的内容、结局、评价

师: 洋务运动的结局如何呢?

生: 失败!

师: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生:1894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师:那我们该如何评价洋务运动呢?

生:讨论……

(教师提示,师生总结)积极意义:引进技术;培养人才;刺激资本主义;抵制外国侵略;瓦解封建经济。局限性: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

师:我们不管评价事件还是人物都要采用辩证法,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这个方法不仅要用在学习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人没有十全十美的,比如你们同学与同学之间的相处,你在看到别人缺点的同时,也要看到别人的优点,这样就会减少同学间的矛盾、摩擦。刚才在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中我们提到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那下面我们看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怎么产生和发展的!

多媒体展示: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60、70年代)

师: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生:回答……

师:自然经济的解体、洋务运动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开始投资设厂

多媒体展示:背景、时间、地点、特点

师:请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地点分别是什么?

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地点:东南沿海地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师: 请阅读P42 【历史纵横】思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地域分布不平衡、还要受外商排挤等特点。

【课堂小结】

本课学习的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既是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之一,又是民族企业产生的条件之一。)

二、洋务运动(重点:标志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9世纪60—90年代)、内容、评价(牢固掌握)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重点:标志中国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和新的阶级力量的出现,而新的阶级力量的出现,必将对近代中国产生重大影响。)

(19世纪60、70年代)、代表企业(牢固掌握)特点(难点分析概括)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优质教案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在历史教科书里,汉、唐无疑是我们的历史学家所推崇的强大帝国, 然而,对于世界来说:汉、唐帝国的光环在罗马与阿拉伯帝国的映衬下显得有些褪色,而元帝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远远胜过足以引起我们自豪的汉、唐。这个由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建立、在疆域上空前辽阔的统一政权,不仅将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传入各地,也吸取了外来的先进的管理方式:仿效阿拉伯及罗马帝国的行政体制,首次在中国设立行省,对秦以来的郡县制作了一个大大地发展,对中国行政管理制度进行了一次巨大革命,影响一直持续到今。 思考与判断: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是怎样演变的? 【知识归纳】 一、中央政治制度 1.汉朝:汉承秦制,有所变化。皇帝制度,行政三公(中朝、外朝、尚书台) 2.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制度。先是尚书省,继而中书省、门下省

3.隋朝: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4.唐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重大创造历朝沿袭 5.宋朝:二府、参知政事、三司 6.元朝: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综合汉蒙政治制度二、地方政治制度: 1`。汉朝:汉初郡国并行;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十三州,设刺史;东汉州郡县三级制,州牧为州最高长官 2.隋朝:州县两级制,州设刺史,县设令 3.唐朝:唐太宗分全国为十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设观察使;唐中后期设节度使 4.北宋:文臣作地方官;州县两级制;“道”改为“路”5.元朝:行中书省;行省以下设路、府、州、县,边远地区设宣慰司。中国省制开端,影响深远 【知识运用】 1.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说明中央集权制度内存在着哪些主要矛盾? 从汉至元,历朝的政治制度的变革不外乎两点:中央尽量分散相权,限制相权,以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地方尽量削弱其权力,加强对其控制和管理,以达到加强中央权力,解除地方威胁之目的。这两方面的措施恰好说明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程标准: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学习要求: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表现,洋务运动的基本概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表现; (2)理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原因; (3)探究洋务运动的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史料分析、表格梳理、问题探讨、情境创设等方式学习、认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列强入侵客观上推动中国的近代化,但也打断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 (2)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但固守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实现民族的独立自强。 学习重点: 1、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特点。 学习难点: 洋务运动的评价。 学习过程: 变动一:“瘦死的骆驼”——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合作探究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材料三: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出口情况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三,谈谈你对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含义的理解。

(3)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原因,并指出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变动二:“挣扎的帝国”——洋务运动的兴起 [自主学习一] 阅读、梳理教材: [合作探究二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函》材料三: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形,铁路四达,果足恃欤?——郑观应材料四:洋务运动顺应世界潮流,为缩小中外差距做了最彻底的努力,实现了从手工业制造转入机器生产的起步,缓慢地朝资本主义方向挪动,客观上为中国的独立和进步积累着物质力量,向近代化迈出了第一步。——李时岳材料五: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企业,一为“分洋商之利”,以保护利权,并获得饷源;同时也为军用工业所需金属原料和煤炭燃料可以由自己创办的这些工业得到供给,减少对外国依赖……培养人才与工业企业和新式海军等事业的需要相适应,在洋务运动期间还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洋务运动史》(1)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的目的,并指出其为实现目的所采取的措施。 (2)有人说,“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但也仅仅只迈出了第一步”,结合材料二、三谈谈你的认识。 (3)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和行为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请结合材料一、四论证该观点。

第6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必修二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黄宇英 课程标准: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重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难点: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表现 社会类型:从生产关系角度被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从生产力角度被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 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 请根据已学知识,将下列空白处补充完整。 传统经济结构 社会类型: 经济形式: 生产方式: 对外关系: 经济政策: 变动一: 材料一:自道光年间(1821-1850),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二:《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 时间茶叶生丝 鸦片战争前5000(年平均值)5000(年平均值) 1845年8010 13220 1851年9919 23040 1853年10122 62896 根据材料一、二和课本知识,概括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 1、 2、 3、 【题目】(2015·全国Ⅰ卷)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 【题目】(2016·全国Ⅰ卷)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资产 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感悟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历史渊源 和时代背景,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分析相关历史资料,培养学生概括历史和观察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在 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再现、阅读史料、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和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从《大宪章》的签定到《权利法案》的制定,使学生认识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 立过程是非常漫长而复杂的,从而认识到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一唯物史观。 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的、客观的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发展 和完善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阶段性产物。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 难点:君主立宪制的概念和特点,君主、议会、内阁的相互关系及各自作用。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案例故事 故事一“沉默”的女王 2014年,88岁的英国女王已经登基整整62年了,先后有13位首相得到她的任命。她从不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人认为这是她得以保持英国王室地位的主要原因。 故事二20年来女王首次要求加薪

2010年5月,英国女王要求加薪。据悉,王室开支一般每十年与政 府沟通一次,不过女王已经20年没有提出过加薪要求,而其间英国物价上涨了80%。对女王加薪的要求,英国共和党的竞选经理史密斯指出,这一要求是“国家的耻辱”。 英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为什么要如此的限制王权?既然限制王权又为什么要保留国王呢? 【讲授】材料 从传统中走来--13世纪《大宪章》和议会制度-------政治传统 《大宪章》最为精髓的条款是: 一、…… 二、“若不经同等身份的人的合法裁决和本国法律之审判,不得将任何人逮捕囚禁、不得剥夺其财产、不得宣布其不受法律保护、不得处死、不得施加任何折磨,也不得令我等群起攻之、肆行讨伐。”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中体现出英国怎样的政治传统? “王在法下”、“王在议会中” 图示13--17世纪英国的权力分配。 【讲授】英国革命的原因、过程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原因)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 而非法律创造国王。”他在向议会讲话 时公然说道:“除了上帝,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摘自〔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二、在革命中妥协------“光荣革命”(过程) 【讲授】《权利法案》 在传承中创新----《权利法案》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最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九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妇产科学 001 妇产科学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002 产科学 obstetrics 003 妊娠 pregnancy 004 幼女妊娠 precocious pregnancy 妊娠年龄小于或等于12岁者。005 青春期妊娠 teenage pregnancy, adolescent pregnancy 006 孕次 gravidity 007 未孕妇 nulligravida 008 孕妇 gravida 009 初孕妇 primigravida 010 经孕妇 multigravida 011 假孕 pseudocyesis 012 前次月经 past menstrual period, PMP 013 末次月经 last menstrual period, LMP 014 月经龄 menstrual age 015 受精龄 fertilization age 016 孕龄 gestational age 017 早孕反应 morning sickness 018 妊娠剧吐 hyperemesis gravidarum 019 妊娠纹 striae gravidarum 020 妊娠溢液 hydrorrhea gravidarum 021 黑加征 Hegar sign 022 胎动感 quickening 023 四步触诊法 four maneuvers of Leopold 024 脐带杂音 umbilical souffle 025 子宫杂音 uterine souffle 026 妊娠期 trimester of pregnancy 027 妊娠早期 early trimester of pregnancy 028 妊娠中期 mid trimester of pregnancy 029 妊娠晚期 late trimester of pregnancy 030 过期妊娠 postterm pregnancy, prolonged pregnancy 031 单胎妊娠 singleton pregnancy 032 双胎妊娠 twin pregnancy 033 单羊膜囊双胎 monoamnionic twin pregnancy 034 双羊膜囊双胎 diamnionic twin pregnancy 035 单绒毛膜双胎 monochorionic twin pregnancy 036 双胎交锁 locked twins, interlocking twins 037 多胎妊娠 multiple pregnancy 038 三胎妊娠 triplet pregnancy 039 四胎妊娠 quadruplet pregnancy 040 五胎妊娠 quintuplet pregnancy 041 同期复孕 superfecundation 042 异期复孕 superfetation 043 产前 antepartum 044 产时 intrapartum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练)-名师精编作业

一、选择题 1.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②农村商品开始交流到城市市场 ③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④中国逐渐沦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名师点睛】 本题关键要明确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史实,另外注意用词的准确性,比如,开始、完全、彻底、全部等,题中“农村商品开始交流到城市市场”属于措辞不当。 2.“经过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救运动,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材料表明 A. 自然经济解体加快 B.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 洋务运动成效明显 D. 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巨大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给出的是清朝时期的成就,而且提到的是“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救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运动是洋务运动,所以选择C选项,排除B选项。材料没有表现出自然经济解题与经济结构转变的内容,故排除A、D选项。 3.下列资料直接反映出的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特征是

A. 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国人消费国外产品势头强劲 C. 民族工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 D. 农业落后制约国家经济发展 【答案】A 【解析】 4.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 A. 中国民族棉纺织企业迅速发展 B. 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C. 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D. 列强控制了中国棉纺织业发展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表格数据可知1843—1858年间,中国进口

人教版必修二第九课教案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二册【教学内容】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2(必修)》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第二课主要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及其中的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进行探讨。第三单元主要介绍自鸦片战争后至抗战结束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过程。《高中历史新历史课程标准》中本课的内容标准是: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这就需要从经济生活的角度阐释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对中国的影响。由经济结构的变动引起的政治、阶级关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一系列的变化。 【教学目标】 内容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 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 体自然经济 的概念 自然经济 解体的表 现及原因 自然经济 解体的影 响 演示法、 自主学习 法 认识经济 是立国的 基础,认 识不断发 展变革的 重要性, 关注我国 经济的发 展,唤醒 爱国责任 感。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 背景、目 的、人物、 口号 洋务运动 失败的原 因 洋务运动 的评价 自主学习 与探讨研 究相结合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民族资本 主义产生 的时间地 点和条件 民族资本 主义产生 的原因及 特点 民族资本 主义产生 的作用 自主学习 与探讨研 究相结合

【重点难点】 1.重点: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依据:自然经济的解体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列强侵略有着紧密联系,它们是当时中国社会环境的反映。 突破方法:通过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和老师所展示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来突破以上重点内容。 2.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依据: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但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中近代化的道路产生了重要影响,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和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突破方法:通过老师所展示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鼓励学生总结归纳,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突破本课难点。 【教学方法】 1.教法:采用口授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与探究型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结合相关图片及史料来授课; 2.学法:学生已对这段时间的历史背景较熟悉,和已学习初中经济史和第一学期政治史,但对经济仍较陌生。鉴于高一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已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采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与探究学习相结合,首先是学生独立思考课堂问题,再是分组讨论,最后对问题进行解答并提出相关探究性课题。 3.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40分钟) 【导入新课】(3分钟) 回忆鸦片战争,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提问学生后,再点评学生的回答中缺少对经济变动的了解,由此导入新课。并引导学生浏览教材的三个子目,找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三大表现,形成本课的知识的框架,逐一探究。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三大表现: 变动之一: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高中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教案

课程名称:《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第一课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对后续历史教学有重要影响,同时对于鸦片战争等问题的认识见解关系着学生自身历史素养的培养。因此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亦本书的重点,应做重点关注。 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鸦片战争的大概经过和相关历史事件都有一定的介绍和学习,在高中阶段历史教学中应以鸦片战争的原因、影响的分析为主,在经过细节上不做过多延伸。 高一年级学生在阅读分析上已有较大提高,以学生自己收集和教师提供的史料为依据,自主总结概括,形成富有逻辑的观点态度。适当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历史研究方法和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经过的基本史实;识记《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的基本内容。

(2)理解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各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3)在教师合理的史观引导下,运用史料,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开端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史料,锻炼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能力(3)通过对背景、影响、观点的对比整理,养成辩证的观察思考历史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鸦片的危害,提高“珍爱生命,抵制毒品”的意识(2)通过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外来侵略史实,培育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操和斗争精神。 (3)通过了解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遭受的屈辱,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意义,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的条约及其影响;《天津条约》和《北

高中历史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_教案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鸦片战争前,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原因、表现。 ②识记洋务派代表;洋务运动的内容;理解洋务企业的性质;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和影响。 ③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原因、影响和特点。 ④探究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洋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分析、讨论图文资料,情景再现;创设情境,阶级分析法;对比分析,情景、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列强的入侵一方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另一方面为中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②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 ③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重点突破:通过史料的列举及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得出结论。 2、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难点突破:通过对洋务运动的描述推论出原因及影响。 3、确立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高一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规律、 历史知识储备等综合因素确定的。 【教学方法】 鉴于学生的历史学习现状,采用教师引导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自主构建知识结构,教师最后进行引导和评析。整个课堂形成一种师生动、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的场景。 【教学过程】(45分钟) 【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图片“男耕女织是中国自然经济的生动写照”及黄梅戏《天仙配》唱词。)教师讲述:请同学们看一下这张图片,这张图片在书中的第40页也有。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特征与写照,它成为中国平民百姓对幸福生活的一种理想追求。“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正是这种经济模式的生动写照。自然经济有着较强的稳定性,因而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但自然经济是与落后的生产力相联系、相适应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必将解体。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和经济结构变动的相关内容。 【板书】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笔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笔记(一) 前几天分享的必修一的知识点,大家学习的如何? 知道期末将至,现在记忆有点晚了,但历史君还是觉得,大家应该通读一遍,做到心理有数。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起源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2、表现 河姆渡氏族公社遗址发现稻谷 神农氏被尊奉为中国农业的始祖 3、地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4、概况 (1)原始农业 主要生产工具:石刀石斧石犁耒耜 主要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作物种类:水稻和粟 生活方式:为了寻找肥沃的土地,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 (2)商周农业 主要生产工具:出现了青铜农具,但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耕作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作物种类: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5、农业发展特点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铁犁牛耕的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2)汉朝:西汉赵过推广的耦犁,要用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后来又出现犁壁,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 2、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 (1)耕作方法: ①垄作法(春秋战国) ②代田法(西汉) (2)耕作技术: ①西汉发明播种用的耧车 ②魏晋南北朝采用耕耙耱技术(北方旱地)和耕耙技术(南方水田) (3)耕作制度: ①两汉的耕作制度是以一年一熟为主。 ②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3)水利灌溉的发展: ①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时期);漕渠、白渠、龙首渠(汉朝)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九课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九课教案 湛江师范学院思政张森 第九课征税和纳税 全章概述 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了解税收和税法,认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有助于我们增强权利义务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本课要向大家介绍有关国家税收方面的知识,让大家更深刻的理解财政,认识个人在社会分配中的地位。 本课分为2个框题一、税收及其种类二、依法纳税 新课标基本要求分析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知道征收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具有重要作用;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 新课程学习 9.1 税收及其种类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税收、税收的基本特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2、理解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为是违法的,可耻的。 ★教学重点、难点税收的含义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忆第八课财政收入的组成,说明财政收入由哪四部分组成,

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财政收入由税、利、债、费四部分组成,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教师引导: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可见税收对国家财政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税收的有关知识。 (二)进行新课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1、什么是税收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9页虚框内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积极思考 教师点拨:从税字的构成上可以看出,古代的税就是送给国家的农产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税收的共同点就在于,都是交给国家的财富。请大家想一想,交给国家的税收财富有没有直接的补偿?国家凭什么让人们不得不交这部分财富?国家收取的这些财富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税收是没有直接补偿的,但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各项职能,国家必须收取一部分社会财富,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为此,国家依靠政权的力量,强制收取这部分收入。(归纳出税收的本质)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有国就有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源泉。 从税收的含义中我们可以想到,税收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2、税收的特点 (1)强制性。请大家想一想,没有政权力量作后盾,强制人们缴纳,能不能获得? 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不能。 教师点评:强制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主要标志。请看教材80页“相关链接”,了解一下我国税法的有关规定。 (2)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不需要偿还纳税人,纳税人也不能提出回报

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题:第九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语文

一、单选题 1.“甲午战争前同时出现了三种工业化的推动和参与势力,并形成了三种资本形态。”材料中的“三种势力”不包括() A.自然经济 B.洋务经济 C.民族资本主义 D.外国资本主义 2.我们认为洋务运动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依据主要是() A.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统治 B.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 C. 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进代化 D. 洋务运动吸收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3.“它因模仿一部分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此评论适用于() A.林则徐迈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B.洪仁玕提出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C.李鸿章等“师夷长技以自强” D.维新派第一次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4.上海机器面粉工业,始于1897年开办的英商开办的英商增裕面粉厂。中国民族资本机器面粉厂1913年共有11家。为保证原料供应,这些面粉厂纷纷派人到产地设庄收购,小麦价格逐步上扬,促使农民扩大了小麦种植面积。材料说明()A. 上海开埠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B. 列强侵略促使民族工业诞生 C. 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相互推动 D. 英国侵华助推上海面粉加工 5. 1883年《申报》刊登了如下的一段评论:“××局开其端一人倡之,众人和之,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虽其中亦有成与不成之分,然其一变从前狭隘之规则。”这里“变规则”是指() A.冲破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B.打破洋人垄断中国航运业的局面 C.是洋务派最早创办的民用企业D.开启国人创办股份制企业之先例 6.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派诗人刘大白的《卖布谣》中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沉重的赋税 B. 西方廉价工业品的冲击 C. 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D. 传统手工业的技术失传 7.甲午战争后,海军一兵舰千总郑祖彝在给上级的条陈中说:“海军所有章程,除衣冠语言外,均当采用西法。万不得采择与中国合宜者用之,不合宜者去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主题内部的知识结构如下: 根据上述示意图,我们可知: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导致我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耕织分离、纺织分离,这就为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提供了条件。洋务运动兴起的另外一个条件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而洋务运动兴起之后,又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洋务运动的诱导以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环境下产生与发展的,这就决定其发展历程曲折艰难。 本主题知识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如下图:

由图可知,纵向看,本主题上承古代中国经济结构与特点,下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横向看,本主题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有着密切的联系。 2.学生分析 本课纵横古今中外,概念性强,对正处在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发展的高一学生而言,认知上存在很大困难。照本宣讲,不但枯燥乏味,也难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不能让学生在真实感悟中深刻理解历史。如果在遵循教材所选择、所呈现的基本史实的前提下,通过创设新情境,将故事和相关材料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激活学生历史思维。 通过对课标的研究,对教材的分析,我对本课教学内容有了这样的理解:本课知识的内涵就是“一个变动”。“变动前”即指鸦片战争中国固守传统经济结构,“变动中”即指自然经济的解体。“变动后”指自然经济解体影响下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因此我补充了大量相关材料,设计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感悟鸦片战争后列强经济侵略的曲折过程和近代中国农村生产生活的变迁,体会近代企业的艰难起步。 二、课程标准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鸦片战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原因和表现;知道洋务运动的背景和主要内容;辨认民族资本主义代表企业;分析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和洋务运动对民族企业的诱导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对各类史料的研习,初步运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艰难环境,对民族资本家在艰难环境中涅槃新生和爱国情怀表示敬意。 四、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2.难点:客观的评价洋务运动。

第九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人教版 必修二 教案

第九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探究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对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认识到列强入侵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但它打断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破坏了传统经济结构,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通过学习洋务运动的兴起、内容、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认识到维护本阶级利益是地主阶级的基本准则;但洋务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实践的开端。 3、通过学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认识到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教学方法 1、对于自然经济的解体,可以从原因、表现与后果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关于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要着重从外部因素即资本主义入侵来进行分析。 2、洋务运动可以从背景、内容、失败原因与影响等方面来分析,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自主探究并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 3、对文中图文史料进行分析,提高从历史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提高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内容及评价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代表企业 教学难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天仙配》组合版《夫妻双双把家还》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轻松一下,先欣赏一段视频,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大家在欣赏的同时请思考一个问题,这段视频给我们展示了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态? 生: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多媒体展示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概念 师: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这样的经济形态我们又把它称为自然经济,如果要给自然经济一个完整的概念,就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经济形式。特点是自给自足。既然自然经济不是用来交换的,那什么经济是用来交换的呢? 生:商品经济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一种基本模式,它也成为中国平民百姓对幸福生活的一种理想追求。自然经济有着较强的稳定性,因而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但自然经济是与落后的生产力相联系、相适应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必将解体。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和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 多媒体展示课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师: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长河中,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那么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们一起来看40页第一子目: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9 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结合时间轴和地图,从时空角度理解法、德建制历史背景的特殊性,学会用时空背景认识历史事件 通过小组探究,深入分析两国理解宪法内容和本质特点,归纳共性和个性,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和方法。 结合史实材料,通过讨论两国政体模式的世界性影响,辩证看待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历史发展进程。 结合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的特殊性历史背景,理性分析宪法内容的本质特点,探究它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和特点 难点;结合两国特殊性的历史背景,辩证分析宪法的本质特点,剖析共性和个性 三、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普通高一学生. 具有起步历史知识储备不足,分析比较能力较弱能力-----知识基础和相应技能, 智力成熟,初具辩证思维,缺乏深度和广度。 要求:强化学生对于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的理性认识。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探究法、问题探究、史料分析 五、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专题的最后一课,使得近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得以最终确立,在整个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六、教学过程 名称普法战争 时间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 参战方普鲁士王国VS 法兰西第二帝国 结果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普鲁士获胜,完成德意志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 设计意图: 开篇设计铺垫,激趣。引入主题——法、德代议制政体的确立发展线索。 思探1:法兰西共和过程之“艰 材料:法国农业中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优势,影响了工业劳动力的来源,并造成农业的落后和农民的贫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法国高利贷资本活跃,几家主要大银行吸引了大量的社会游资,从事利息优厚的国债和证券交易以及对外贷款等信贷投机活动,很少直接投资于工业企业,使工业资本相对缺乏。 ——关绍纪陈庆军《世界近现代史精要》 设计意图: 通过时空观念、历史解释,深入了解法国建制背景的特殊性,正确理解、剖析宪法的本质。 思探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之“固” 思探3德意志帝国宪法之“专

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3单元 第9课 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结合下表数据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1840年前与1894年中国生丝销售量 A.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B.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逐渐增强 C.中国生丝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 D.蚕丝成为外国人衣料的最主要来源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从表格反映的信息可知,1894年与1840年前相比,中国生丝出口量大增,而内销量占总量的比重大减,这说明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逐渐增强,B项正确。其他三项都无法从材料中反映出来。 答案:B 2.“武夷北苑,夙著茶名……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 A.武夷北苑的农民舍本逐末,争相种茶 B.外国经济入侵已冲击中国封建自然经济 C.各国通商之后,武夷地区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D.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解析:武夷地区争相种茶是在各国通商之后,与外国经济入侵有关,已冲击中国封建自然经济,故答案为B。 答案:B 3.某编剧撰写历史剧本《洋务风云》时,下列有关洋务派活动的素材符合史实的有 ()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②创办近代民用工业③创办近代海军④创办京师同文馆⑤派遣留学生出国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解析:洋务运动前期打出“自强”旗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打出“求富”旗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同时为了巩固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为了培养洋务人才,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因此①②③④⑤都可以作为该历史剧的素材。 答案:D 4.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这说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A.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B.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 C.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 D.奠定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 解析:材料描述的是英法两国航运公司由于李鸿章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出现而遭受损失的情况,说明上海轮船招商局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抵制外来侵略、抑制外国经济势力扩张的作用。 答案:A 5.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表明洋务运动() A.增强了封建统治力量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 D.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主要客观作用。A项为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C项以“中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九课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发展【课标要求】 知道《法兰西第三国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比较法国共和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提高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相关材料的补充,了解法兰西共和之路的艰难,初步掌握观察阅读、获取信息的学习方法。 了解并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提高比较、概括和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比较英美法德代议制的不同特点及对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有益启示,培养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代议制等民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的进步。 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的艰难性与曲折性,正确对待历史发展进程,总结历史发展规律。 学会历史和客观分析评价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难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三、课型: 新授课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英雄交响曲》,提问曲名作者;打出贝多芬、拿破仑的图片。提出问题:贝多芬的这篇交响乐是歌颂拿破仑的,得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他愤怒地撕毁了手稿,后来改为《英雄交响曲》,这反映出什么问题?贝多芬与拿破仑的分道扬镳,反映了法国社会哪两种政体选择观念的斗争?法国是怎样艰难走上共和道路的呢? 知识梳理: 第一目: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打出幻灯片,展示《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示意图》,请学生分析法国政局的特点。

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4.10 鸦片战争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第一课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对后续历史教学有重要影响,同时对于鸦片战争等问题的认识见解关系着学生自身历史素养的培养。因此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亦本书的重点,应做重点关注。 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鸦片战争的大概经过和相关历史事件都有一定的介绍和学习,在高中阶段历史教学中应以鸦片战争的原因、影响的分析为主,在经过细节上不做过多延伸。 高一年级学生在阅读分析上已有较大提高,以学生自己收集和教师提供的史料为依据,自主总结概括,形成富有逻辑的观点态度。适当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历史研究方法和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经过的基本史实;识记《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的基本内容。 (2)理解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各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3)在教师合理的史观引导下,运用史料,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开端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史料,锻炼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能力 (3)通过对背景、影响、观点的对比整理,养成辩证的观察思考历史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鸦片的危害,提高“珍爱生命,抵制毒品”的意识 (2)通过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外来侵略史实,培育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操和斗争精神。

(3)通过了解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遭受的屈辱,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意义,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的条约及其影响;《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难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五、教学方法 本课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对于本课内容的认识关系到后续教学,所以以教师讲述为主,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同时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是新课标要求的,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素养。配合史料阅读、质疑答疑、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以“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为导入内容,让学生阅读课件中展示的碑文内容,尤其是“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提问: 1840年为什么能如此厚重载入中国的历史?学生回答:鸦片战争。继续设问: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战争,怎样书写了中国的历史? 设计意图:学生对鸦片战争及中国近代史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已有大概的了解,高中以对事件的原因分析、观点、态度为主要教学方向。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符合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基调。 环节二:讲述内容 (一)、1840年前后的中西(英)社会 让学生联系上一单元世界史部分的内容,回顾公元1500年以后西方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英国的历史。然后在课件上展示公元1840年前后中英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形成对比的六张图片,让学生自己总结当时中英之间的差异。适当给出提示,在课件在给出表格,让学生补充内容。即: 设计意图:以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相互对比的图片更能直观的感受双方社会的差异。图表清晰直观、易于识记,填充图表的过程是对前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