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稿)

广东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稿)
广东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稿)

广东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2012-2020)

·(纲要稿)·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012年4月

目录

1 发展背景 (1)

2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1)

2.1指导思想 (1)

2.2发展原则 (1)

2.3发展目标 (2)

2.4总体思路 (2)

2.5发展策略 (2)

3资源现状与发展条件分析 (3)

3.1乡村旅游资源现状 (3)

3.2乡村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4)

4 发展布局与功能定位 (5)

4.1布局原则 (5)

4.2功能布局与定位 (6)

5 重点项目规划 (7)

5.1都市休闲农庄 (7)

5.2古村落 (9)

5.3农业新村 (12)

5.4山村民俗体验 (13)

5.5乡村度假 (14)

6 产品体系规划 (15)

6.1四大乡村旅游产品系列 (15)

6.2八大乡村旅游产品类型 (15)

6.3十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17)

6.4十大乡村旅游节庆活动 (18)

7市场营销规划 (21)

7.1市场分析 (21)

7.2营销策略 (24)

8 旅游服务体系规划 (26)

8.1乡村旅游交通规划 (26)

8.2乡村旅游餐饮规划 (27)

8.3乡村旅游住宿业规划 (27)

8.4乡村旅游旅行社规划 (28)

8.5乡村旅游娱乐场所规划 (29)

8.6乡村旅游购物场所规划 (30)

8.7乡村旅游集散中心规划 (30)

9 规划实施保障 (31)

9.1规划保障体系 (31)

9.2分期行动计划 (32)

1 发展背景

中央关于“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广东省关于“珠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精神,加速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加快旅游业改革与发展步伐,建设旅游强省的背景下,充分利用“三农”资源发展旅游业,全面开展乡村旅游,已成为统筹

城乡发展、建设宜居城乡、推行国民休闲计划、引导农民增收致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幸福广东的重要抓手和当务之急。

广东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尚处于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自2006年“中国乡村旅游年”开始,广东省先后举办了“广东最美乡村”评选活动,并

有大批乡村旅游点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广东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广东省农业旅游示范基地以及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经典案例”,目前,具有上述称号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共有150家。

适时开展广东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对于保护乡村文化和生态、完善乡村旅游配套、引导乡村旅游市场、规范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2.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

广东乡村资源环境优势,紧紧抓住旅游产业旺盛的市场需求,实现乡村旅游的加快发展、率先发展、持续发展,努力在乡村经济腾飞中发挥优势产业的突击兵作用,成为全省乡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增强广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2.2发展原则

(1)产业融合的原则。

(2)市场导向的原则。

(3)协调发展的原则。

(4)注重创新的原则。

2.3发展目标

产业规模明显增强。规划期内,实现全省乡村旅游收入以15%~18%的速度增长,快于全省旅游增长的平均水平,也快于全省经济发展速度,预计到2020年,全省乡村的旅游收入提高到约为亿元,旅游人次达到万人次,乡村旅游在全省旅游经济总量中占据%左右的份额。

产业地位明显提升。乡村旅游在全省乡村经济、社会和环境中的综合带动作

用将日趋加强,乡村旅游成为乡村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先导产业,成为各地乡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占%的份额。

旅游要素空前活跃。多元化、特色化、精品化的旅游产品在广大乡村日趋增多,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与城市旅游地差距日趋缩小,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有新的提高。到2020年,将拥有个左右的AAAA级乡村旅游景区,家五星级酒店。

2.4总体思路

(1)生态推进。要树立“保护也是发展,发展促进保护”的理念,挖掘乡土

文化生态的旅游价值,加强资源环境管理,打造后花园,促进绿色广东的建设。

(2)城乡统筹。以人为本、统筹城乡,高起点、特色化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和

配套服务设施,努力营造大环境,引领大众旅游时代全新低碳生活和休闲方式,

形成城乡旅游全面发展新格局,促进全省乡村旅游大发展。

(3)旅产结合。重视乡村旅游产业和相关产业的融合联动,结合现代服务业、生态产业示范区和现代农业基地的建设,点、线、面结合开发旅游景区和特色精

品旅游路线,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旅游业,引导乡村现代服务业的升级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和产业发展水平。

(4)产品创新。注重生态景观的丰富化、旅游主题的多元化,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度假、乡村等主题的旅游形式,实现体验性、多元性和参与性的结合,丰

富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引领市场需求,创新产品开发。

2.5发展策略

(1)政府主导、企业经营,镇街参与

政府是乡村旅游的管理者,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成立专项负责的领导机构;

制定广东省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执行项目计划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体

系;加强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和服务;建设与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帮助成立乡村旅游的非政府组织;实施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加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市场营销等。

企业是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其主要职责是:分析乡村旅游市场;保护和开发乡村旅游资源;设计乡村旅游产品;开展乡村旅游营销。

镇街是乡村旅游的参与者和真正主人,其主要职责是: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目标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参与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销售、营销与服务等经济活动;参与旅游开发的效应评估;参与乡村自然和文化环境保护。

(2)品牌化

抓住国内珠江三角洲市场、周边城市市场,打造具有岭南文化个性的乡村旅游精品;发展与城市旅游相对应的乡村旅游;形成珠江三角洲乃至全国、全世界乡村旅游知名品牌。

最终由品牌乡村旅游引导其他乡村旅游规模化和特色化经营。

(3)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广东省区位优势明显,这要求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求各镇街在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上应从大区域来考虑,树立区域一体化思路,加强联合,共同发展,

努力避免投资浪费和恶性竞争,施行“捆绑发展”“联动发展”。

(4)城乡互补,双轮驱动

成立城乡旅游协调发展合作机构,定期举办联席会议解决城乡旅游协调发展的实际问题;

鼓励城市旅游经营企业与乡村旅游景区(点)建立旅游企业集团,联合开发产品,实行联营共赢;开展城乡旅游共同营销。

(5)社会、经济、环境共赢策略

把发展乡村旅游与落实科学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结合。

3资源现状与发展条件分析

3.1乡村旅游资源现状

广东省乡村有着丰富的、天然的旅游资源,如森林公园、奇峰异岭、河流水

库、农村风光,多民族的风俗人情和历史名胜古迹,地方性土特产品和美术工艺品寓于民间。着眼于乡村景观、农业以及乡村休闲等,将乡村旅游资源分为五类:山水环境资源――以山岳、河流、溪谷等等地质、地貌、水文等等自然环境

的独特观赏价值为基础,形成了山水景观基础。该类型资源主要集中在广东省东部、北部以及西北部地形多变,且以山地为主的区域,该类型资源主要被开发为观光、休闲与度假。

生态环境资源――以绿色植被为依托,形成的郁郁葱葱的环境,特别是较好的森林覆盖,成为氧吧,形成了生态环境基础。该类资源较好的区域分布较广,

主要是在珠三角区域以外的,没有受到工业的污染和影响的区域。

田园环境资源――以乡村田园的农耕风貌为特色,形成一幅优美的乡村田园农耕景致,形成了田园景观基础。该类资源与生态环境乡村资源的分布区域联系

较大,主要分布在农田保护较佳的区域。

村落环境资源――以古村落、古街、古巷、古民居、特色民居、特色村庄建筑、新型特色村落建筑、民俗风俗习惯等等文化为基础,构成独特的村落景观,

形成了村落景观基础。该类资源在省内各区域均有分布,且各区域对该类资源

的保护意识逐步增强,开发及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经济产出资源――以果林、花卉、大棚、药材、牛羊牲畜、鱼塘、简单副食

品加工等等农作物、经济作物、农副产品加工、畜牧业、渔业等等为依托,形成

独特的景观环境和经济产出基础。该类资源以珠三角区域为主,该区域地势平坦,农业产出经济较高,发展高产出的农业是较好的发展方向。

总体而言,广东省乡村旅游资源,在广东这个旅游强省的推动下,各类型资源均得到了大力的开发,但在广东省这块幅员广阔的土地上,资源的挖掘并未形成体系,部分资源开发力度尚不足。

3.2乡村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广东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目前已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体系。

结合近年来我国出台的各项三农政策、中国乡村旅游年等,以及广东省发展旅游业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政策和措施,广东省乡村旅游发展的风生水起。

乡村旅游资源深入挖掘,产业初具规模。广东乡村旅游资源赋存量大,自然、

人文乡村资源均被深入发掘,为广东乡村旅游的开发提供了足够的本底基础。在此基础上,各地政府、企业及农民个体纷纷重视和发展乡村旅游,均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具有一定产品类型和层次的产业体系。

发展整体环境明显改善,发展条件优越。近年来,广东省从交通、市政等基

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省内乡村的交通条件,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几乎覆盖

全部区域,乡村基础环境明显改善,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乡村旅游欠缺统一的组织和管理,缺乏行业管理。目前尚未成立乡村旅游行业协会或非政府组织,缺乏行业内部的自律管理;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的交通、水电、安全、环卫、商业、文化等设施设备状况不一,缺乏行业规范。

乡村旅游无序开发,影响力不足。由于没有行业规范和明确的发展规划,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不一,开发方向不确定;自主开发较多,整体营销宣传力度不足。

开发的规模化、资本化、规范化,消费的大众化成为趋势。乡村旅游小打小

闹已经不适应现代乡村旅游发展趋势,由此迫使乡村旅游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且乡村旅游吸引了开发商或企业或个人的投资兴趣;未来乡村旅游将进行行业规

范,并成为国民休闲的大众化产品。乡村旅游改造升级与畸形开发的矛盾。乡村旅游全面升级改造过程中,部分景区景点利用优惠政策,变相开发乡村旅游,将房地产开发引入乡村旅游,从而改变乡村旅游的本质。

4 发展布局与功能定位

4.1布局原则

(1)体现个性特色

乡村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同质性,乡村旅游产品的内容和形式也很容易被模仿。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因地制宜,通过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充分体现原始乡野和乡土气息,形成各区域乡村旅游核心吸引物。

(2)集中功能单元

乡村旅游发展总体布局应以旅游主导功能为纽带,通过将主导功能一致的旅游区进行集中整合,使其成为旅游功能性组团,在空间上形成规模积聚效应,在环境保护中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和连续控制。

(3)协调功能分区

协调功能分区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处理好乡村旅游区域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

系、各功能分区与管理中心的关系、功能分区之间的关系以及主要景观结构(核心建筑、主体景观等)与功能配套的关系。

(4)兼顾产业组织

广东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布局必须协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布局,兼顾与农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布局与组织,积极寻找行业发展的结合点,确保乡村旅游发展所必备的条件能够得到满足。

4.2功能布局与定位

在综合考虑广东省乡村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各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情况、以及行政区划等众多因素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旅游的广泛性、普遍性和依托性等发展特征,对整个广东省乡村旅游发展的格局划分为五大乡村旅游片区:珠三角城郊乡村休闲旅游片区、粤东民俗村落文化旅游片区、粤西北乡村田园风光旅游片区、粤西南滨海风情渔村旅游片区、粤北山村森林生态旅游片区。

4.2.1珠三角城郊农庄休闲旅游片区

包括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和江门8个地级市及所管辖的城镇村落。

充分利用市郊山水资源和人文景观,以骨干旅游景区建设为重点,以农业园区、休闲农舍、休闲山庄为基础,建立点、线、面结合的乡村旅游体系;以各类

农村休闲度假和“农家乐”产品为主,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主要客源市场;突出休

闲度假、观光娱乐的主要功能形象,进一步拓展乡村旅游的商贸、会议、科教、

康体等功能。

4.2.2粤东北民俗村落文化旅游片区

包括河源、揭阳、潮州、梅州4个地级市及所管辖的城镇村落。

以民俗风情、特色产业、古建筑、古村落等文化为基础,构成独特的村落景观,打造观光游览、文化体验性乡村旅游产品;采取特色产业带动发展模式,以

较为成熟的景区、特色农业产业和当地独特的民俗习惯形成旅游吸引力,带动周边农村发展旅游经济;突出文化观光、民俗体验的主要功能形象,增加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积极拓展度假、会议、科考、养生等旅游功能。

4.2.3粤西北乡村田园风光旅游片区

包括肇庆和云浮2个地级市及其所管辖的城镇村落。

充分利用现有的“水乡”、“果园”、“桃源”等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生产形态,以乡村田园风光形成主要旅游吸引力;以现代农村展示、特色农业带动为主要发展模式,带动和鼓励农户依托景区自主开发农家乐旅游活动,实现集中打造精品、名品,分散发展、覆盖全区的格局;坚持以农为本、念农家经、走特色路,从产品、服务、旅游环境等多方面提升已有乡村旅游产品的功能层次,丰富乡村旅游活动形式,在区域内建立完善的乡村旅游产业要素体系,形成具有粤西北农耕文化特色和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风貌的综合旅游形象。

4.2.4滨海渔村风情旅游片区

包括汕头、汕尾以及阳江、茂名、湛江5个地级市及其所管辖的城镇村落。

以良好的海滨资源为依托,以目前已经较为成熟的滨海旅游形态带动周边城

镇村落的旅游开发,打造滨海渔村风情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充分利用渔业、海盐业等沿海特有的产业形态,在完善提升吃、住、行、游、购、娱的基础上,依

托优越的生态海岛、海洋文化资源,形成特色海洋产业集群区,以此为带动,全

面促进广东沿海区域渔村的旅游经济发展。

4.2.5粤北山村森林生态旅游片区

包括清远、韶关2个地级市及其所管辖的城镇村落。

依托良好的森林资源以及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延续少数民俗文化为前提开发粤北乡村旅游;采取名胜景区景点带动发展模式,借助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云髻山旅游区等久负盛名的旅游景区景点,以及已有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带动景区周边农村发展旅游,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以生态观光、游乐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为基础,进一步开发山野运动、生态养生等森林休闲旅游产品形式。

5 重点项目规划

5.1都市休闲农庄

5.1.1发展现状

围绕着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在珠三角城市群的近郊区域形成了大量针对都

市客源市场的休闲农庄、农业生态园、科技示范园等类型的乡村旅游形态,对于该种类型的乡村旅游形态,本规划中将其归纳为都市休闲农庄。

5.1.2资源特色

依托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便利的交通区位,都市休闲农庄的客源以都市居民为主;在城市化程度较高的珠三角地区,相对原始自然的田园风光日渐消失,

因此此类乡村旅游形态的人工造景程度较高,更觉偏重于休闲体验活动和主题度

假的形式。

5.1.3功能定位

以农事体验、休闲观光、主题度假、特色餐饮为主导功能,开展垂钓、采摘、认养等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活动,以农家乐形式发展乡村旅游餐饮业,促进乡村旅游购物;

以乡村商务会议为拓展功能,利用接近城区、交通便利的区位条件以及乡村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开发商务旅游市场。

5.1.4重点景区建设

序号重点项目项目内容

1 百万葵园“一川蕉林绿,十里荷花香,千池鱼跳跃,万顷碧波流”。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独具特色的水乡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

2 顺德长鹿农

以岭南历史文化、顺德水乡风情、农家生活情趣为特色,集吃、住、

玩、赏、娱、购于一体,主要由“长鹿休闲度假村”、“机动游乐主题

公园”、“水世界主题公园”、“农家乐主题公园”和“动物主题公园”

等五大园区组成

3 从化宝趣玫

瑰世界

国内首个以玫瑰文化为特色的主题公园,也是一个集生产、销售、展

示、科普、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玫瑰主题公园。

4 珠海一棵树

休闲农庄

“珠海第一休闲农庄”,目前项目有“水上餐厅”、“拓展培训基地”、

“大型舞台烧烤场”、“大型海淡垂钓场”、“真人CS野战营”、“大型

苗木场”、“儿童娱乐场”、“果园菜园”、“激情篝火场”等

5 高要广新农

业生态园

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于一体的首选地方。也是广东省最

大的农林果自然生态景区,是集土地整理示范、农业生态示范、环境

教育、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于一体的理想之园。

6 寮步香市现

代农业生态

现代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园打造成集现代农业、生态

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生态园区。

7 横沥田饶步

农业生态园

大型花卉展示区、野外拓展基地、生态餐厅、情侣园

8 揭东县万竹

农业生态园

八马奔跃、丽日丹霞、竹影平湖、云翠长廊、竹溪古渡、珠帘情话、

云楼竹径、九曲回廊等休闲娱乐景点,儿童游乐场、水上世界、小人

国、童乐区等适合儿童的杂耍项目,空中飞车、上刀山下火海、斗鸡

等杂技表演。

9 雁南飞茶田

度假村

融茶叶生产、生态公益林改造、园林绿化、旅游观光、度假于一体的

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旅游度假村

5.2古村落

5.2.1发展现状

由于古村落具有独特的乡村文化,优美的自然环境,对于绝大多数现代人尤其是对于远离大自然的现代都市人来说,有着巨大的“审美”潜力和旅游吸引力。广东古村落众多,不同的古村落具有的区位条件也各异,既有位于城市中心的城中村,也有处于城市近郊受工业化和现代化影响较大的古村落,还有大量分布在边缘地区的古村落。广东及珠三角地区市民旅游意识强,出游率高,绝大部分市民表现出对古村落旅游的浓厚兴趣,所以,这些古村落无论出于哪种区位条件,

都具有优越的市场优势。

广东不少古村落已进行了旅游开发,有一定的市场基础和产业基础,如小洲村、溪头村,已成为广东特色乡村旅游区,节假日游客如潮;黄埔村在2008年建设了古港遗址并营业;钱岗村仅团队游客每个月就有上百批次;珠村的乞巧文化节已闻名省内外;此外还有众多未开发的古村落是大量背包客与自驾车游客钟

情的目的地。

5.2.2资源特色

广东古村落包含着丰富深邃的历史文化信息,数量庞大而精美的古建筑群,

是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乡土文化的活化石,是鲜活的“岭南民俗文化博物馆”。“大量的历史文化财富,大部分散落在这些古村落里。在岭南两千多年的历史长

河中,如今保留下来的古村落少则两三百年多则七八百年的历史,可以说,古村落是岭南文化的‘根’,是活态的遗产,是历史的‘活页’。”

广东古村落岭南特色鲜明,类型丰富多样,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第一,在

村落形态方面,大多为岭南特色的梳式布局,村落纵列房屋前后连接,横排以青云港相隔,形成一个“梳”形,如白云区的石马村,从化的秋枫村、钟楼村,增

城的瓜岭村,花都的塱头村、茶塘村等。同时广东古村落在梳式布局的基础上,

衍化成棋盘式、自由式、象形、城堡式等多种聚落形态。除了典型的广府村落外,还有较多防御性特点突出的客家村落以及广府——客家和谐共处的村落,如增城的莲塘村、贝坑村等。第二,在村落布局方面,广州古村落保存着较为完整的村

落结构,一般建于前低后高的缓坡上,后为山坡或风水林,前为半月形水塘;在

平原受地形限制没有山的村落,也多以种植风水林形式加以处理,没有河流的多建水塘。一般在村头有一颗或数颗榕树、门楼或牌坊,村前多有水塘与晒场,不

少村落在晒场前还有旗杆夹,在村落中有多建宗祠,一些村落还以宗祠为中轴线两边排列,甚至一些古村落还有村墙、护村河、炮楼等。不少古村落布局还具有

仿生学特点,如番禺大岭村整个村落的布局酷似鳌鱼。第三,在建筑形态方面,

三间两廊式建筑较为普遍,镬耳屋、龙船脊、船屋、蚝壳屋成为岭南古村落的景

观特色。岭南古村落至今保留了大量的古祠堂、古庙宇、古民居、古桥、古塔、

古街巷、古码头、古店铺等古建筑,不少古建筑还保存着宝贵的建筑艺术与民间

工艺,如灰塑、砖雕、石雕、木雕等。第四,在历史文化方面,广东古村落年代

久远,基本上反映了广东乡村人口迁移、文化发展、产业衍化等历史,具有较高

的历史文化价值。如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番禺的大岭村具有800多年的历史,自古重文教,开村以来共出过1名状元、1名探花、34名进士、53名举人和100多个九品以上的官员。黄埔村自北宋建村后,长期在海外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广州乃至中国的对外贸易史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并涌现了大量历史文化名

人,至今黄埔村还保留了众多历史文化遗迹。第五,广东古村落保存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如菠萝诞、盘古王诞、鳌鱼舞、舞貔貅、舞狮、舞春牛、水族舞、麒麟舞、扒龙舟、飘色、乞巧节、客家山歌、走马灯、掷彩门、荔枝节,等等,其活

动的参与性、娱乐性、教育性都比较高。第六,广东古村落具有浓郁的乡村风情,农副产品丰富,如菜心、粉葛、草莓、荔枝、龙眼、李子等,有利于发展基于农

副产品的种植、采摘活动。此外广东古村落具有与城市迥然不同的乡村环境与广

阔的乡村空间,可开展多种多样的乡村休闲、乡村娱乐与乡村度假等各种旅游活动。

5.2.3功能定位

开发广东古村落遗产经典旅游线路;选择典型的传统民居对外开放;选择部分民居适当地改造成乡村旅馆、酒吧、茶吧与咖啡馆、购物商店、民间艺术展示

与制作体验场馆等;建设历史、民俗、名人、生态等各类博物馆;开发各种节庆、艺术与民俗等民间文化旅游产品,发展文化演绎活动;发展文化沙龙、文化休闲业与展览业;与影视部门合作,建设影视基地或影视城。

5.2.4重点景区建设

序号重点项目项目内容

1 三水大旗头村整个大旗头村坐西向东,呈棋盘式布局;房屋密集整齐,街道纵横交错,四条直巷贯穿全村。据说每一条巷的巷口都曾装有铁闸,遇

有盗匪时同时落下,整个村庄便成了一座堡垒。而巷间四通八达,

很多楼宇都有天桥相通,外来者误闯进来,会以为踏入了迷宫。

2 汕头前美村这座巨型豪宅群,始建于1876年,历时三十多年、毕三代人精力

建成。占地25400多平方米,分设"善居室"、"朗中第"、"寿康里"及"三庐"四大宅院,厅房共506间之多。据说以前陈家专责开关窗

门的佣人,每天清晨开窗,开完所有的窗,又开始关窗,当所有的

窗都关上了,天也暗了。

3 从化钱岗古村村内房屋多建于明清时期,带有宋代遗风。进村一般从东门入,于

此可看到灵秀牌坊,是村东的门楼。而村的南、西、北面各有"震明门"、"镇华门"、"迎龙门"3个门楼,主要用作看守防盗。与四个

门楼相连的是残破的围墙,依稀可见昔日繁荣。

4 深圳鹏城村鹏城村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七年(即公元1394年)是当时的军事要塞。时至今日,战争的硝烟已远去,留下的大鹏古城仍巍然屹立,

东、西、南三座城门古风尚存。城内有东西、南北向的街道各4条,均用长条青石板铺筑而成,其中南门街与东门街十字交叉,构成了

城内的两条主道。其它小巷则阡陌交错、迂回曲折,间隔着鳞次栉

比的民居古建。

5 开平碉楼开平碉楼群是侨乡文化的浓缩和象征,是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华侨土建筑群体,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放眼开平的城镇农村,举目皆是碉楼,纵横数十公里,蔚为壮观。

6 封开杨池古村杨池古村位于封开县罗董镇,始建于明末,是一个风景秀丽、环境

优美的世外桃源,古村四周有四大奇泉,泉水长年不断,冬夏迥异。被誉为"岭南第一村"的杨池古村,完整保留了明清古建筑群落的风貌,青砖、灰瓦、麻石和小巷整个村寨顺着山势而建,高低错落有

致,立体感强,通风、取光、排水理想。

7 番禺大岭村大岭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西北面,珠江狮子洋水道西岸,坐

东北向西南,背依碧绿葱葱的菩山,前临潮汐涨落的玉带河。靠山

近水,水秀山青。大岭村建村迄今,已有873年的历史,因为出了1个状元、1个探花、34个进士、53个举人和100多个九品以上的官员而闻名。大岭村风景优美,村落格局完整,历史遗存丰富,传

统建筑精美。2007年5月31日,大岭村被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

局评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是广州市唯一获得此项殊荣

的村。2008年4月8日,大岭村还被广东省旅游局评选为“广东省旅游特色村”。

8 南海黎边村黎边村位于广三高速公路旁的南海区小塘镇,由黎东、黎西两个自

然村组成。据说,其祖先是在南宋的时候由由南雄珠玑巷迁移来此

的。黎西和黎东各有一座祠堂,据说建造于清代康熙年间。位于广

三高速公路旁的黎边村属南海区小塘镇狮岭村委会,由黎东、黎西

两个自然村组成。据说,他们的祖先在南宋咸淳九年(即1274年)由南雄珠玑巷迁移至此,至今已传有20多代。

9 花都炭步朗头

朗头村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是个有800多年历史的建

筑工艺精湛古老村庄,有不少古民居群,花都区将尽快保护和利用

该古民居群,并结合其它古民居群,开发独具特色的乡间古村游,

使保护和利用相辅相成。朗头村分为朗东村、朗西村两部分,是黄

姓家族于南宋时期从南雄珠玑巷迁移到此地,立村已有800多年历

史。朗头村主要以宗祠、书院为主,共有17座建筑物。民居的滴

水、屋脊广泛使用精妙绝伦的灰塑装饰,麒麟、喜鹊、双狮等图案

争相斗艳。

10 从化神岗木棉

木棉村,位于从化神岗镇,相传由宋代谢氏建村。如今古村里所住

的人家已经不多,有钱的、年轻的一辈都从老房子里搬出来,住到

马路对面的新房子里去了,或是在村子边上的水泥楼里,整个木棉

村中间一大片古建筑群成了一座空城,只有极少数舍不得离开的老

人家,他们大都姓谢,大都依然留恋在那些有着太多回忆的旧房子

里。

11 江门蓬江区棠

下镇良溪村

江门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为明代罗贵从南雄珠玑巷率族迁到此地

开村,这里至今保留有上百栋古民居和祠堂,珠三角、香港、澳门

等地的大部分罗姓就是从此村迁出去,每年都有5万多罗姓乡邻回

村举行盛大的拜祖敬宗仪式。建村于明代的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兴

井村,保存有24座四角楼,其特色建筑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堪

称“可与开平碉楼相媲美”。

5.3农业新村

5.3.1发展现状

农业新村旅游的特点是经济发达、乡村城镇化在发展中有意识地使本村成为有特色的游目的地。

5.3.2资源特色

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观光农业发展迅速,奇异瓜果、花卉苗木、绿色蔬菜等特色农业物产具有较高的科普、观赏、实用价值,

并且已开发成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业观光旅游产品。

5.3.3功能定位

以农业观光、农业科普为主导功能,以农业观光园、农业采摘园、农业展示

园为主要经营形式,展示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成果;以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为辅助功能,依托农村庭院及特色苗木产业营造乡村环境,并提供乡村餐饮服务,组织游客开展棋牌、摄影、书画等文娱活动,同时开发农特产品,丰富乡村旅游购物

活动。

5.3.4重点景区建设

重点项目项目内容

1 江门恩平大田镇东风村(凤凰生态乐园)江门市生态研究基地和凤凰生态乐园

2 中山民众镇(岭南水乡)水乡风景、民俗体验、水乡美食、水乡佳

果等

3 莲华乡村旅游区莲华镇、莲花山温泉度假村、远东国兰等

4 顺德陈村镇(陈村花卉世界)一万亩花卉文化主题公园

5 南朗镇崖口村种植业与养殖业

6 徐闻县海安镇广安生态文明村社会主义新农村

7 吴川蛤岭文化活动中心社会主义新农村

8 廉江河唇杨桃沟“科技兴果”示范基地

9 郁南县都城镇富窝村(百里果乡)种植沙糖桔2250亩、社会主义新农村5.4山村民俗体验

5.4.1发展现状

1990年代以来,在很多场合下,民俗文化不再被权力政治一味地贬损为“落后”、“迷信”、“原始”、“蒙昧”,而是被发展为宏扬民族传统文化、向外来旅游

者展示本土形象的旅游资源。一时间,中国大地上大大小小的民俗村、民俗城、

民俗园数不胜数,许多已经消失的民俗事项被知识分子挖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闲暇时间的增加,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不断增长。民俗旅游已成为城镇居民生活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面对这样的旅游需求,挖掘广东山区民俗文化,要进一步发展山区旅游业,

重点发展短途民俗旅游,以此作为发展山区旅游业的切入点,培育和带动农村经济的增长已成必然。

5.4.2资源特色

广东民俗文化主要分为三大体系,包括粤北瑶族风情、客家民俗和潮汕文化。依托山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特色,发展原生自然模式,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激发人们前来观赏民俗、了解乡村文化。

粤北瑶族拥有1000多年的历史,保留规模宏大的瑶寨民居、独特的民族文

化风俗。

客家具有浓厚的山区文化,客家人也被称为“丘陵上的民族”。客家饮食、

围龙屋、客家方言等民俗资源独具特色。

富有特色的潮汕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潮州方言、潮汕民间文学、潮剧、

潮州音乐、潮州工艺美术、潮汕地区民间艺术、潮汕地区民居、潮汕地区民俗、

潮汕农艺、潮汕商业文化、潮汕饮食文化、潮汕宗教文化等多样民俗文化资源。

5.4.3功能定位

以民俗体验为主导功能,以民俗文化展示、特色民居观光、民俗表演为主要经营形式,开展民俗旅游项目;以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为辅助功能,依托知名的

旅游景点,实现区域联合开发,以乡村独特的民俗风情为吸引,并提供特色餐饮、主题住宿服务,组织游客开展体验、摄影、书画等文娱活动,同时开发农特产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

5.4.4重点景区建设

序号重点项目项目内容

1 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南岗

古排村

“瑶王”故居、特色瑶寨住宿、瑶族歌舞表演

2 乳源必备镇桂坑尾村特色瑶寨住宿、瑶族歌舞表演

3 河源市义合镇苏家围围龙屋、客家美食、

4 梅县水车镇茶山村客家民居、古村落

5 潮安县文祠镇李工坑村石厝特色民居、古老农业工具展示、“畲族祖图”、招

兵节

6

5.5乡村度假

5.5.1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乡村度假旅游已经在东中部地区形成一定的影响,产品形态与开发模式呈现一定的特点。现有产品类型主要包括庄园式、分时式、度假式,并朝

主题化、体系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5.5.2资源特色

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区位条件促使各乡村旅游点拥有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和

人文景观。从地形条件来看,广东省以丘陵为主,大体上属于东南丘陵地区。地

势北高南低,北部、东北部和西部都有较高山脉,中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多为低丘、台地或平原,这也塑造了广东省各地域不同类型和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为广东

省开发乡村度假型旅游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5.5.3功能定位

以人文休闲、生态度假为乡村度假旅游资源的主导功能,辅以游憩、娱乐、科普、教育、体验等,并依托乡村别样的特色建筑风貌和自然生态景观,打造以乡村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民俗展示、绿色餐饮等为主要经营形式,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参与性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

5.5.4重点景区建设

序号重点项目项目内容

1 龙门县(南昆山生态旅游区中坪尾度假村)

2 龙门县沙迳镇功武村(香溪

堡旅游度假区)

溪河竹筏漂流

古堡探幽:古堡、五宅、廖氏宗祠

竹林乐园:竹林餐厅、竹林别墅、竹林亭阁、竹林烧

烤、竹林露营、水上竹苑

3 广州白云区太和镇穗丰村

(小石船旅游度假区)

古树菜园、小桥流水、手工作坊、水车石磨、草屋篱

4 深圳宝安沙井(海上田园旅

游区)

基塘田园、农家风情寨、欢乐天地、田园广场、生态

文明馆、生态度假村、水乡新邨、桃林苑、生态科普

雕塑群、红树林实验基地

5

6 产品体系规划

6.1四大乡村旅游产品系列

(1)乡村生态观光系列——包括自然风景观光、滨海风情观光、农业生态

观光等亚系列。

(2)乡村休闲度假系列——包括农庄休闲、康体健身、农事体验等亚系列。

(3)乡村文化体验系列——包括乡村历史文化体验、民族民俗文化体验等

亚系列。

(4)乡村特色节庆系列——包括广东省内最具代表性的乡村主题旅游节庆

活动。

6.2八大乡村旅游产品类型

(1)乡村休闲度假型

主要依托珠三角地区及风景名胜区周边的农村,以城镇居民和风景名胜区客

源为主要市场,通过高起点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配套,实现农房改造景观化、基础设施城市化、配套设施现代化、景观打造生态化、开发土地集约化等,形成融合观光、娱乐、运动、住宿、餐饮、购物等多项功能的综合服务体系。

(2)生态农庄观光型

利用布局在大城市边缘区或近郊,依托城乡过渡带较好的通达性、基础配套设施和科技优势发展起来的现代农业观光园区,打造集合农业生产、休闲观光、

科技示范、科普教育、体验参与等多层次的旅游产品体系。

(3)农事互动参与型

以地方农耕文化为核心吸引物,结合农业生产特点,注入体验型、娱乐型、

休闲型元素,在正常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展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

农事活动体验等旅游产品,如果蔬采摘、农田认养、捕鱼垂钓、土法酿酒等。

(4)民族风情体验型

以广东省内聚居的少数民族所特有的生活方式、民族村寨、建筑形式、服饰饮食、婚丧习俗、宗教信仰、音乐歌舞等民族文化表现形式为旅游吸引物,开展

诸如观看歌舞、体验民俗、品尝民食等类型的旅游产品。

(5)古村文化体验型

以广东省内的各古村落、古街、古巷、古民居等为载体,通过环境细节包装,再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展文化体验、历史怀古、教育科考、艺术审美等

方面的需求。

(6)现代农村展示型

以现代农村的新风、新貌为旅游吸引物,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因地制宜发展各项旅游活动,如田园风光游、“三农”基地游、爱国主义游等主题旅游活动。

(7)山林康体养生型

利用当地农村自然资源条件和农业物产资源,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各种功能性的康体养生产品,如森林氧吧、登山、温泉疗养、中草药养生、美食养生等产品。

(8)滨海风情体验型

托海滨资源为吸引物,以滨海旅游客源为主要市场,通过导入参与性和体验型,开发如渔家村落、海洋产业园等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滨乡村旅游产品。

6.3十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1)农家庭院度假之旅

线路主题:悠长假期、惬意生活

线路功能:休闲娱乐、主题度假、避暑纳凉

线路推荐:暂缺

(2)生态农庄休闲之旅

线路主题:远离城市喧嚣,找寻属于自己的乐园

线路功能:主题观光、休闲娱乐、农事体验

线路推荐:暂缺

(3)乡村田园观光之旅

线路主题:从水泥森林到乡村田园

线路功能:田园观光、徒步休闲、农家美食

线路推荐:暂缺

(4)广府农家美食之旅

线路主题:感受广府风情,品味农家美食

线路功能:休闲观光、特色购物、农家美食

线路推荐:暂缺

(5)民俗风情体验之旅

线路主题:体验民俗文化,感受民族风情

线路功能:文化体验、特色节庆、民族风情

线路推荐:暂缺

(6)古村遗迹探访之旅

线路主题:探寻历史脉络,感受古村变迁

线路功能:古村探访、文化体验、科考修学

线路推荐:暂缺

(7)森林山村养生之旅

线路主题:山村康体度假、森林运动休闲

线路功能:风景名胜观光、健身拓展、康体疗养

线路推荐:暂缺

(8)现代农业科教之旅

线路主题:农业知识科普,革命爱国教育

线路功能:科普教育、主题观光、科考修学

线路推荐:暂缺

(9)滨海渔村体验之旅

线路主题:滨海风情欢乐游、特色渔村新体验

线路功能:特色观光、休闲娱乐、农事体验

线路推荐:暂缺

(10)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旅

线路主题:原草原木原生态,新风新貌新农村

线路功能:主题观光、休闲娱乐、文化体验

线路推荐:暂缺

6.4十大乡村旅游节庆活动

依托已有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和具有地域特色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提炼,

规划十二大代表性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涵盖了全省主要的乡村旅游片区,包括主打旅游名牌产品。通过规划,广东省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将逐步从

政府主办想政府创导、部门参与、社会支持、市场运作的方式转变,以实现经济

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1)广州波罗诞千年庙会

举办时间:农历二月十一日至十三日

举办地点:广州

节庆主题:千年庙会文明传,明灯万盏祈安康

节庆特色:以宗教活动为媒介,集中展示广东民俗文化

节庆形式及内容:盛世欢聚—开幕仪式、水神庆会、五子朝王、花朝盛典、梨园荟萃、美食共飨、风雅颂歌、家园映象、民艺体验和岭南风情。

(2)岭南舞狮会

举办时间:每年五一、十一等黄金周期间

举办地点:佛山

节庆主题:狮舞岭南,传奇佛山

旅游城市推进旅游业发展工作计划

旅游城市推进旅游业发展工作计划 旅游城市推进旅游业发展工作计划 摘要: 一、指导思想全市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41 号、省委11号、市委9 号文件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华文化游主题年活动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以XX 一、指导思想 全市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41号、省委11号、市委9 号文件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华文化游主题年活动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以XX山为龙头,以XX湖为引擎,以三区三线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支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旅游发展理念,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努力推动旅游业突破性大发展,为开创山水一体大旅游新格局,把旅游业培植成为全市第二大支柱产业打好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全市旅游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和32%以上,其中境外游客13万人次,外汇收入429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唏口29.8%;新增和提档升级A级旅游区5家,新增和提档升级星级饭店和星级农家乐100 家,全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突破12 万人; 旅游投诉结案率和满意率力争均达到100%,旅游安全生产责任死亡事故为零。 三、主要任务 为实现上述工作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抓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景区配套设施建设

1、抓好旅游项目规划和实施。按市政府即将批复的《XX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筛选旅游重点项目,积极申报,争取纳入省和国家项目库。 2、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支持加快XX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XX 新区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基本完成十大重点工程建设;完成XX XX修复、XX码头等十大工程,启动XX—级客运站等十大工程,形成东中西三大旅游板块。 3、配套完善一批项目。重点推进XX等项目建设,配套发展XX国际大酒店、XX大酒店等一批高星级酒店项目。高质量做好环一江两山旅游交通标识标牌二期建设工程。 抓政策引导,力推三线游持续快速升温 1、继续做好旅游一卡通发行。力争累计发行旅游一卡通达6万张。 2、完善三线游奖励政策。力争将原《实施细则》关于三线游的奖励标准由每人 1 0元调整到每人20 元,奖励资金纳入市政府旅游专项资金。 3、切实做好三线游促销等工作。精心策划包装三线游主题线路,充分发挥旅行社在拓展客源市场的主体作用,鼓励旅行社招徕外地游客,选择部分旅行社全力推介。创新制作三线旅游宣传品,继续抓好宣传品进宾馆工作。指导各县市区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培育三线旅游热点。 抓理念创新,积极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1、大力推进旅游与多产业融合发展。坚持用发展旅游的理念统筹相关产业的发展,用发展旅游的思路谋划社会事业的发展,主动把工作触角延伸到工业、农业当中去,把移民的内安后靠与旅游名镇、名村创建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开展生态文化旅游名镇、工业旅游示范点和星级农家乐等创建工作。 2、加强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深入挖掘道教养生、道教音乐及吕家河民歌等地方文化资源,打造一批精品文化旅游节目。探索发展旅游房车、游艇、露营地旅游等旅游新业态。 3、推动旅游商品纪念品研发生产上水平上规模。巩固全市旅游商品大赛成果,对首

旅游总体规划调研资料清单

旅游总体规划 调查资料清单 Ⅰ、背景资料清单 (一)图纸 1、市行政区划、交通地图 2、规划区1:10000、1:5000、或1:2000地形图 (二)相关背景资料 1、上一级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区上轮总体规划以及其他的上位规划 2、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 3、规划区统计年鉴(近10年) 4、市、县志及专业志等(如交通志、建设志) 5、规划区内土地利用规划及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相关资料(文字或图纸) 6、各类专项规划(如交通规划、生态规划、旅游规划、给排水规划、防灾规划等) 7、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8、市/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9、城市规划编制技术规定【民政局、地名办】 10、其他资料:山岳、峡谷等特殊地貌、典型地质现象、地质剖面;有地方和民族特色 的村寨、民居、集市和节庆活动、风土民情;有关地震、断层、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情况 Ⅱ、基础资料调查清单 第一部分镇域概况与社会经济 一、自然条件: 1、城市所处的经纬度地震(地质勘探资料、工程地质及基本地震烈度和设防标准)【市 (县)志】 2、城市与周边城市或地区在地理特征方面的相互关系【市(县)志】 3、地形地貌:包括坡态、坡度、坡向、标高、地貌等【市(县)志】 4、工程地质:包括地质构造、地质现象(如滑坡、冲沟、沼泽地等)、地震、地基承 载力、地下矿藏等【市(县)志】 5、水文地质:包括江河流量、流速、水位、水质、地下水储量和可开采量、地下水质、 水位等,在调查中要特别注意江河湖的洪水位对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影响以及洪水淹 没范围的变化情况【市(县)志】 6、风象:主要内容包括风向、风速,以及其他风象如静风、山谷风、等的频次与特征 等。提供风向玫瑰图。【市(县)志】 7、气温:包括年和月平均温度,最高和最低气温、昼夜平均温差、霜期【市(县)志】 8、降雨:包括雨量、降雨强度,掌握暴雨量公式 9、日照:调查日照时数、可照时数、太阳高度与日照方位的关系等 10、自然生态:主要涉及到城市及周边地区的野生动、植物种类与分布,生物资源、自 然植被、城市废弃物的处置与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11、矿产资源:境内主要矿产种类、储量、品位、开采条件、分布及目前开发利用情况

广东旅游景点大全

广东旅游景点大全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营口沟域旅游景点大全 营口沟域旅游:河海港城,温泉果乡 概况: 营口座拥中国十大港口之一,山、海、河、林、泉、寺交相辉映,具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和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蓝色的大海、金色的海滩、绿色的山峦和万紫千红的果园,使其成为辽东半岛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营口依托港口城市多元文化,大力发展滨海沟域旅游,以鲅鱼圈、盖州和大石桥的近港乡村为核心,以连续6年经济发展建设增速全省第一为动力,打造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集港口观光、温泉洗浴、水果采摘、山庄休闲、海韵美食于一体的沟域旅游产业集聚带,利用丰富的温泉资源,打造北方温泉旅游重镇。 营口位于辽东半岛东北岸,大辽河

入海口处,是东北地区最近出海口城市,是东北振兴、沈阳经济区配套改革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三大国家发展战略唯一同时覆盖的城市,是环渤海与哈大高铁、沈大高速唯一交汇点城市,是辽宁打造全国温泉旅游第一大省的领跑城市,是面向大东北和环渤海温泉海滨休闲旅游重要目的地和自驾游组团游的重点集散地,是东北地区山、海、河、林、泉、寺旅游资源富集,东北同类城市高端时尚温泉和度假酒店发展最快的城市。营口市连续18届成功举办了中国营口·望儿山母亲节、连续4届成功举办了中国营口·国际海滨温泉节和辽宁冰雪温泉旅游节。全市下辖“两市四区”,总面积540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0公里,人口240万。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峰值已经转移到辽宁的大背景下,营口市已经连续6年经济发展速度全省第一,同时空气优良天数连续4年全省第一,营口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投资环境40优城

文化旅游发展计划

文化旅游发展计划 文化旅游发展计划范文 文化事业和旅游产生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全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新姿态、新作风、新思路,努力实现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新跨越。 今年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市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紧紧围绕我区“一二三六”经济发展布局,以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区为目标,确立“深化事业、推进产业、发展旅游、强化管理、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多方利用区域丰富的文化资源,构建完善的文化事业体系和文化产业格局,为努力打造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相互交融的高品位、多样化、开放型的文化强区,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文化和旅游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努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增强文化工作的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在提升区域文化品位、完善文化设施、发展基层文化、提高精品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今年主要工作目标是:群文工作:举办100场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活动;培训各类文艺骨干100名;新增各类文艺团队20支;举办各类培训讲座1000人次;创作文艺作品100个,获市级以上各类奖项10个。 旅游工作:完成文脉挖掘、整合、利用和推介;完成“龙飞渡跸”牌坊、“天子津渡”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工作;做好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整合开发;完成*旧址搬址,推进施工建设。 文物文博工人: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积极搞好《*历史文脉》编撰工作;完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收集和整理。 市场管理工作:在引导、规范、发展和繁荣方面下功夫,积极营造服务全区经济的良好氛围;引进文化企业1-2个,实现税收100万元。 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设施载体建设工程。 1、积极推进区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图书馆、文化馆做为重要的国有文化阵地,无论是提升区域文化品位,还是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都具有重要作用,按照文化工作“四基”要求,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尽快落实图书馆(文化馆)的新馆建设。 2、启动*机器厂旧址的落架大修工作。本着保护文物,传承历史文脉,发展旅游产业的原则,协调、监督设计、维修单位如期进行落架大修各项工作。 3、全面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积极发挥我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优势,利用网上资源、多媒体技术开展网上浏览、讲

三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三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2006年,巅峰智业受三亚旅游产业发展局委托对三亚市进行旅游发展规划。 项目涵盖海南省三亚市,是中国乃至世界热带海洋旅游资源最丰富、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中国的度假天堂”,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中国度假旅游的金字塔尖”。重点规划三亚市1919平方公里行政区域范围,统筹规划“大三亚旅游圈”的乐东县、陵水县、保亭县,概要规划“琼南国际旅游度假协作区”的万宁市、五指山市。项目核心资源包含阳光、沙滩、海水、绿色、空气被誉为三亚五大要素资源。

着重盘点三亚旅游资源,盘活存量资产,聚合内聚能量,努力迎合——激发——引导市场需求,构建三亚旅游吸引物体系,以及相关的产业配套支撑,总体营建国际一流水准的旅游目的地。根据三亚的品牌诉求,针对不同市场层面,设计三亚的旅游形象体系,多维度地营销三亚。高标准地设计三亚的旅游管治和服务体系,使高质度假休闲旅游和品质服务达到最佳的结合。 总体将三亚打造成为一个国际一流水准的,集度假、观光、节会、康体等于一体的,融“山、海、城、田、岛、泉、林、园”于一身的具有鲜明热带海洋文化特色的高品质、高标准、高效益的度假旅游目的地,成为举世闻名的度假天堂。

发展定位于“美丽三亚·度假天堂”。核心创意包括动态资源观:在“新资源观”指导下,对关系到三亚旅游业发展的各类显性资源、隐性资源进行盘存梳理,同时对资源在未来的演变及其现实价值、市场吸引力、开发难易度、投资开发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综合分析与评估;核心竞争力模型:深度导入国家竞争力模型分析理论,利用波特“钻石模型”和IMD模型分析,创造性提出“旅游地核心竞争力模型分析”理论研究影响三亚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成长的因素。 在充分研究我国旅游规划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三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以及海南对三亚旅游发展提出的现实要求,本次规划将采用“三维规划”的概念模式。

对区域旅游规划的基本认识

对区域旅游规划的基本认识 ——区域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的学习 旅游规划是对未来旅游发展状况的构想和安排,它是预测和调节旅游系统内的变化,以促进有秩序的开发,从而扩大开发过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实现三者效益的最大化。区域旅游规划是旅游规划中一个独特的部分,主要是指区域范围较大的旅游发展规划,往往跨越多个行政区划的范围。 一、区域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区域旅游规划发展的背景: 1、大众旅游的出现,改变了旅游业的规模。 2、单个设施开发项目让位于综合旅游的开发。 3、旅游开发逐渐由最初的当地经济活动变化成区域化或国际化的经济活动。 4、旅游业的发展对目的地产生多重影响,而不断扩大的负面影响引起了对旅游规划的逐渐重视。 (二)区域旅游规划的主导功能是通过优化配置资源,是地区旅游业动态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并内化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发展体系之中,从而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挥目的地资源、区位及文化等优势,提高旅游业的市场渗透力。 2、针对目标市场的需求,提供品质非凡、适销对路的产品,让广大旅游者获得更大满足。 3、营造“大旅游”的发展格局,主要包括政府对旅游业的大力扶持,部门对旅游规划的协调实施、企业对旅游开发的积极参与以及居民对旅游者的友好态度。 4、调整旅游产业结构,增强旅游供给的有效性和产业的竞争力。 5、追求旅游业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促进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三)区域旅游规划模式——1231模式 1231模式即确立一个发展目标,进行两个基本分析,设计三个发展板块,构建

一个支持系统。 1.确立一个发展目标就、即预测规划期内旅游产业的经济地位以及旅游业对某些行业的重要性和联动效应。这一目标的确定决定了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和发展速度,是整个规划工作的核心。 2、两个基本分析即对旅游市场和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其表层内容是对客源市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态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对各类旅游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里层内容是确立目的地的旅游形象,并向潜在的客源市场进行有效的市场营销,对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进行综合功能配置,构架空间网络,布局重点开发地段。 3、设计三个发展板块:前位板块,指直接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的旅游吸引物,及狭义的旅游产品和开发项目;中间板块,指为旅游者提供交通、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服务的旅游行业、设施和服务;后位板块,指旅游区内外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4、构建一个支持系统。规划方案和政策的实施,需要政府提供形影的政策保障和支持,包括政府管理与政策法规、人力资源、投资金融、社区支持、科技保障等。 (四)区域旅游规划的发展趋势 1、从单一专业规划向综合多学科的系统规划发展。 2、从静态规划向动态规划发展。 3、从封闭式的旅游规划向开放式规划发展。 4、中国的旅游规划正朝着全球化、市场化、产业化、生态化、战略化、多元化、创新化、系统化发展。 二、区域旅游规划的定位 1. 区域旅游规划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立项,具有旅游部门的特点,在旅游行政部门的职权范围内具有法律效力。旅游规划与其他部门的规划是平行关系。 2. 区域旅游规划能够在区域的层面上,协调旅游发展问题,提出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政策,解决区域旅游发展的理念、目标、定位和发展梯次问题,统筹配置区域资源,发挥协同效应。 3. 区域旅游规划的思路是系统整合,统筹安排。规划成果主要解决发展的战略和政策问题,对地方旅游规划起到指导作用。其成果的核心是理念、战略、政策和定位,不一定面面俱到,巨细无遗。 4. 区域旅游规划在外部层面上,需要进行大尺度范围上的空间竞争分析,以确定区域的比较优势和定位。内部层面上要合理确定旅游发展的核心和功能区位,形成整合优势。 三、我国区域旅游规划的发展 (一)我国旅游规划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 1、地理专业人员开辟新领域,侧重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规划阶段。 2、城市规划人员在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领域大显身手。利用原有较好规划规范和硬件技术,以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为主要领域,编制了为数不少的以物质规划为主的旅游规划。 3、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制定全国或区域性旅游发展战略规划。 4、旅游规划大发展阶段。进入1990后,特别是中央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后,旅游规划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促进了旅游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旅游业发展规划范本

上海市浦东新区“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纲要版 第一章本规划编制的背景、任务、作用与目的 一、规划背景 浦东新区功能定位及相关产业发展面临新的历史转折和机遇。上海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浦东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快速发展的要求和“一个作用、三个区”的新定位为现代服务业在更高能级上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先导性产业、同时作为浦东“1+4+4”现代服务业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发展同样面临着新的机遇。而另一方面,浦东旅游业经过“九五”、“十五”期间市场驱动下的超常规发展后也开始进入平稳期,并同时暴露出超常规发展所伴随的一些问题,旅游业自身也有借助新的机遇实现能级提升和开拓性增长的内在要求。基于对上述背景的认识开展本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规划项目 《浦东新区“十一五”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其中包括住宿业发展规划(参见《上海市浦东新区旅游住宿业发展专项规划》)。 三、作用与目的 根据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指导浦东旅游产业发展、引导社会旅游资源配置、决策重大旅游项目安排;确定浦东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产业布局、规模、速度以及具体对策、措施,为未来五年内浦东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宏观指导性意见。

第二章浦东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一、发展现状与成绩 1、成绩和经验 初步确立了旅游业产业地位。2005年,浦东新区旅游业景点、旅行社和宾馆三大行业共接待游客1650万人次,“十五”期间年均增长7.5%。2005年,三大旅游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7.71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2%。2005实现旅游总收入202亿元,根据市统计局提供的经验数据,浦东旅游增加值约占GDP比重为3.6%(低于当年上海市相应比重6.4%),占新区第三产业比重超过7%,基本实现了“十五”旅游规划确定的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目标定位。 形成了良好的旅游接待能力。截至2005年底,在浦东注册的旅行社83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3家,国内旅行社70家,分别约占上海市总数的11.9%和20.72%。共有各类宾旅馆470家,客房23524间,床位40,076张。其中高星级宾馆28家,客房8626间,占上海市总量27.5%。拥有万豪、凯悦、洲际、喜达屋、雅高、香格里拉等6家全球知名的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旗下共13个国际著名酒店品牌。拥有14个主要旅游景点,其中国家4A级景点4家,占上海市总量23.5%。形成了良好的旅游接待能力。 建成了相对成熟的陆家嘴—花木都市综合旅游会展板块。经过“十五”期间的继续开发,陆家嘴-花木地区基本形成了景点相对集中、旅游服务设施比较齐全、能在空间上产生集聚效应的旅游板块。同时区域集中专业会展场馆和高星级宾馆为主的会展场馆面积已超过15万多平方米,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会展基础和接待设施体系。2005年,该区域接待游客近1500万人次,举办各类会议1500多次,出租展览面积237.87万平方米,占上海市总量63%,奠定了作为重要会展城区

某城市旅游发展规划

说明书目录 第一章导言-------------------------------------------------------1 1.1项目由来与本规划的意义-----------------------------------------1 1.2规划围、性质与期限-------------------------------------------2 1.3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2 1.4规划任务-------------------------------------------------------3 1.5规划方法-------------------------------------------------------4 1.6规划依据-------------------------------------------------------4 第一篇某市旅游产业发展系统分析----------------------------------6 第2章某市旅游业发展现状-----------------------------------------6 2.1某市国民经济概况---------------------------------------------6 2.2 某市旅游业发展现状------------------------------------------6 第3章旅游资源分析------------------------------------------------7 3.1旅游资源构成---------------------------------------------------7 3.2旅游资源特点与总体评价-----------------------------------------9 3.3旅游资源开发方向与开发序列------------------------------------10 第4章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11 4.1客源市场开发影响因素分析--------------------------------------11 4.2客源市场预测--------------------------------------------------12 4.3客源市场细分--------------------------------------------------13 第5章某市旅游发展优劣机威分析(SWOT)--------------------------14 5.1优势----------------------------------------------------------14 5.2劣势----------------------------------------------------------15 5.3机遇与挑战----------------------------------------------------15 第二篇某市旅游发展规划-----------------------------------------17 第6章某市旅游发展战略------------------------------------------17 6.1战略定位------------------------------------------------------17

广东旅游简介

简称:粤 省会:广州 位置:面临浩瀚无际的南海,背负雄峻的南岭山脉;境内河流多,有奇丽的“丹霞地貌”,具有“绿水丹崖”的秀丽景色。 面积:17.6万平方公里 人口:6000万左右。 行政区划:全省有21个地级市、31个县级市、43个县、3个自治县及45个市辖区。 概貌:广东地处南海之滨,河流多,海岸线总长为全国之冠。 广东历史渊源流长,距今十几万年前就有“曲江马坝人”在此繁衍生息。相传古为百越(粤)之地,故简称粤。秦始皇一统中国,于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设置南海郡,治所在番禺(今广州)。唐代在今广东、广西建置岭南道。 元代设广东道。明代设广东道宣慰使司,后改为广东布政使司。清代设广东省,沿用至今。 广东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经风云际会,英雄辈出。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省港大罢工、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在这里发生,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历史英雄人物,并留下许多珍贵的遗迹。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指标,持续多年居全国各省、市(区)首位,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广东位于中国大陆最南部,南临南海,海岸线总长3368公里,岛屿众多。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山地、平原、丘陵交错。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主要有珠江、韩江、鉴江等。最长的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汇流而成,长2122公里,是中国第三大河流。南海沿岸的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广东省土地面积18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三百多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一千多万公顷,园地面积84万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57%,活立木蓄积量3亿立方米。广东海域辽阔,河网纵横,水库众多,鱼塘遍布,水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已找到矿产116种、探明储量89种。动、植物品种繁多,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蔬菜、甘蔗、水果为主. 广东位于中国大陆最南部,南临南海,海岸线总长3368公里,岛屿众多。全省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陆地中部。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山地、平原、丘陵交错。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主要有珠江、韩江、鉴江等。最长的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汇流而成,长2122公里,是中国第三大河流。南海沿岸的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广东作为中国文化的交融点,对各种文化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而独具多元文化的奇幻特色。它是中国社会变化的万花筒,其中展现的既有历史文化的源远

2017年旅游项目总体规划

2017年旅游项目总体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与规划总纲 一、规划背景 1.旅游业发展宏观态势 从上世纪50年代崛起的现代旅游,现今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最有前景的行业之一。学者推断至2020年,全世界出境旅游人数和创汇额将分别达到16亿人次和20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分别达4.35%和6.7%,远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3%的增长率。东亚太平洋地区1999年过夜旅游者达到创纪录的936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5%。据WTO 预测,至2006年亚太地区的旅游人次超过欧洲,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吸引地。 我国旅游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猛,现已成为第三产业中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和先导产业,被党中央列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1999年全国共接待入境游客2704.7万人次,创汇140.99亿美元,成为世界排名第七的旅游大国,旅游业总收入达4002亿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88%。据预测至2020年,我国的海外游客将占全球国际旅游总人数的8.6%,发展成为世界最大接待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3万亿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8%,旅游业真正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支柱产业。

宁波作为浙江省第二大旅游城市,经过多年发展,已基本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相配套、且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综合旅游产业体系。1999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119万人次,创造旅游总收入105亿人民币,占GDP的9.8%。在《宁波市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宁波市旅游接待人数将增至目前接待人数的3倍左右,旅游总收入实现在1999年的基础上的“翻三番”的目标。 2.XX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XX市旅游业尚处在起步阶段。旅游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开发形式较为简单、粗糙,现上市的旅游产品多数处于半成品状态。 市内现有住宿接待单位202家,总床位6247张。其中星级标准的建成饭店5家(含准四星的太平洋大酒店),客房725间(套),床位1377张。有国内旅行社4家,旅行社分社、门市部3家。 1999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1.6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者人数

XX市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XX市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01-2020) XX市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2001-2020) 1 规划期限与规划区 1.1 规划期限与分期 (1)规划期 2001年-2020年 (2)分期近期:2001-2005;中期:2006-2010;远期:2011-2020。 1.2 规划区 XX市域(市区及辖县) 2 旅游发展动力与供求趋势分析 2.1 主导旅游吸引分析 (1) 观光型资源吸引范围主要是粤东地区,可波及外围市县及港澳地区。 (2) 度假型资源开发粗放,产品体系没有形成,主要是粤东地区及部分港澳客源。

(3) 娱乐和购物型旅游产品没有形成,吸引范围以本市为主。 (4) 宗教文化型旅游点吸引范围以粤东为主,缺少影响较大的区域性或大区性宗教胜地。 (5) 商务公务型是远程旅游吸引的主体,波及范围广阔。但在硬件和软件上都比较脆弱。 目前XX市旅游业以城市旅游为主体,旅游发展的主动因素是商务和公务型旅游吸引要素;旅游景点和其他旅游吸引物是本地和部分外地客人的吸引源和活动载体,是旅游发展的补充性动力。但XX市的旅游资源具有良好的可开发性和可组织性,建设高品位的观光度假产品的条件是好的,可望观光度假产品在规划中远期成为主动力之一。 2.2 旅游需求趋势分析 (1)将继续面对巨大的商务旅游需求。文化旅游资源对海外潮籍侨胞具有强烈的吸引。(2)以粤东客源为主的广东省内旅游需求旺盛。 (3)XX城市商务、公务、会议、探亲等类型旅游者的观光休闲需求具有可引导性。 3 旅游发展战略 3.1 战略思想 围绕着建设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和旅游强市的战略目标,依托海港商埠、著名侨乡和经济特区的区域优势,发掘潮汕文化特色,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设施条件和发展机遇,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规范,培育大旅游发展的整体动力和发展环境,推动政府主导型向政策导向型的机制转变,实施精品战略,保障供给,引导消费,提高旅游行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致力于创造旅游业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将XX建成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直接旅游目的地,力争在规划远期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旅游强市。

旅游区联动发展规划

摘要:景区与城镇的联动发展规划是实现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旅游区联动发展的两个主要模式是全城旅游和旅游依托型城镇旅游。而目前大量出现的景区城镇化、城镇与景区脱轨等现象严重阻碍了区域旅游的联动发展效应,因此本文通过旅游区联动发展的两个模式的分析,对其科学规划提出了探索性的建议。 关键词:景区;城镇;联动发展;规划 一、引言 我国现已培育出一批批知名度较高的风景名胜区,走遍国内旅游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消费者数量越来越多。“看”完了国内的知名景区,有着浓厚的旅游兴趣、有钱有闲的旅游消费者是不是得被迫走出去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现实问题。很显然,景区的“门票经济”不足以发挥旅游业的经济效应,慕“景区之名”而来的单一旅游动机不足以引发旅游者的再次购买动机。因此,我们在旅游规划时必须打破把发展旅游简单地理解为开发景区的认识,借景区的名气把周边的城市化水平提上位,大到中心城市,小到小城镇。 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托夫勒在《第四次浪潮》中提出:人类社会的第三次浪潮是服务业的革命,第四次浪潮是信息革命,第五次浪潮是娱乐和旅游业的发展。娱乐业是目前世

界上发展最迅速的产业,其深度的体验性与旅游的本质不谋而合。因此,提高娱乐活动在旅游产品中的地位更能体现旅游的审美、愉悦特性。将娱乐业与旅游相结合也就是要求景区与城市、城镇联动发展。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旅游区联动发展的例子。本文将旅游区的联动发展分为全城旅游和旅游依托型城镇旅游两种模式,并对这两种联动模式的规划战略进行了初探。 二、文献回顾 朱红红(2009)将景区分成观光型、娱乐型、信息型、享乐型四类。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盈利模式不同。观光型产品在初兴旅游市场占有重要地位,门票是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及旅游市场的成熟完善,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旅游规划者在规划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景区产品的延伸,分期规划,旅游景区逐渐从观光型向娱乐型、休闲度假型等深层次体验类产品及商务型、修学型、康体健身型等针对特定需求的旅游产品发展;盈利模式也由门票单一型转向多元化,门票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下降,餐饮、住宿、娱乐等成为景区收入的重要来源。 但现实是,目前开发商对商业利益的过多追求使得中国众多风景区内人工化、商业化、城镇化现象时有发生,由于错位的风景区规划人为加重风景区城镇化的现象也不鲜见(王衍用,2006)。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有学者指出

广东旅游文化资源的分析及开发策略

亚太经济时报/2009年/7月/23日/第A04版 亚太广角 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促广东旅游更上一层楼 广东旅游文化资源的分析及开发策略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所课题组庄伟光杨荷卿邹开敏 广东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也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通过挖掘广东省深厚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结合历史文化的厚重性以及现代文化的开放性,深入挖掘广东多层次的历史文化,支持开发和建设一批文化内涵丰富的古遗址及近现代革命遗址的旅游资源,就可以努力增加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丰富旅游项目和内容。 广东有不少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见证华侨文化的开平碉楼、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的一座四海神庙——南海神庙,粤北南雄县的珠矶巷、价值和影响力将不亚于西安秦始皇兵马俑的宋代沉没商船“南海一号”等等。260年后“哥德堡号”重访广州就给广州旅游掀起了一个高潮。 以岭南文化为主题 广东旅游文化以岭南文化为主题,着力开发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侨乡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多元的宗教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和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把传统文化引入旅游市场,充分利用这些文化所衍生出来的广东民俗、民间节庆、民间艺术、宗教文化、特区文化资源优势,发掘地方音乐、戏剧、歌舞等文艺节目,演绎岭南风情,丰富旅游内容。比如巧夺天工的器艺文化有广绣、潮绣、广雕、玉雕、佛山剪纸和陶瓷制品;流淌的音符——岭南建筑与园林文化等,这些民间技艺成为旅游元素,是广东旅游走向成熟,迈向旅游文化大省的重要标志。 挖掘广东饮食文化 深入挖掘广东饮食文化,鼓励和支持广东名牌和特色旅游商品开发。饮食习俗是广东文化很有特色的一个分支,粤菜享誉海内外,“食在广州”也早已闻名于世。饮食的改革与创新始终不能离开文化的范畴。目前,各大旅行社都开辟了“美食广州”“食在广州”以及“美食文化节”等旅游线路,但还必须继续对广东的饮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力求通过对深入挖掘广东饮食现象并加以利用,可以让游客再饮食方面透视广东人的生活方式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 大力开发商务文化 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与港澳毗邻,商业文化发发达。每年两度的广交会吸引了不少国内外客商的到来,因此有着不可多得的商务文化。随着广东旅游、招商、投资环境的改善,特别是高星级酒店和国际直航航机的不断增多,将旅游资源与商业贸易资源相结合,利用广州自明清以来就是千年商都、是华南商业贸易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这一重要特点,适时创造一些商业机会和文化机会,如举办各种规模的商业展览、会议以及各种文化交流活动,让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逐渐由“游客”变成“商人和朋友”,增加旅游者的消费,同时增加旅游者重返的机会。广州正恢复清代商业领头羊十三行的风貌,弘扬广州的经商传统。 充分开发温泉文化 广东地热资源十分丰富,据省国土资源部门统计,目前广东共发现地热泉点300余处,总面积1463平方公里,仅次于台湾和云南,与福建并列居全国第三。2008年广东温泉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00亿元。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养生意识的提高,温泉旅游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发展。温泉旅游集疗养、休闲、娱乐于一体,符合现代人的旅游需求,在崇尚自然生态的今天倍受人们青睐。但广东温泉文化尚未能由行业普及到全社会,要充分开发广东省的温泉文化,特别是将温泉

(整理)广东旅游资源汇总21个城市

珠三角地区旅游资源 一、佛山市: 1、佛山祖庙圣域(佛山祖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祖庙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始建,至清代初年,这里逐渐成为一座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庙宇建筑。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祖庙大修,形成今日的祖庙建筑群。佛山祖庙与肇庆悦城龙母庙、广州陈家祠合称为岭南古建筑三大瑰宝,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建筑的角度看,祖庙是一组建筑艺术高超,装饰工艺精美的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群。南北中轴线由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等建筑物组成。其整体布局规整庄严,蔬密有致,亭台廊榭的设置严格遵守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原则,以藏和露的巧妙辩证让游客觉得其内部空间含蓄、内敛、复杂、神秘继而产生肃然起敬之感。(门票:20元) 2、佛山清晖毓秀(顺德清晖园)位于广东省顺德区大良镇清晖路,地处市中心,故址原为明末状元黄士俊所建的黄氏花园,现存建筑主要建于清嘉庆年间。园取名“清晖”,意为和煦普照之日光,喻父母之恩德。园林经龙氏数代龙应时、龙廷槐、龙元任、龙景灿、龙渚惠等五代人多次修建,逐渐形成了格局完整而又富有特色的岭南园林。清晖园与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或称余荫山房)、东莞可园并称为广东四大名园,也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园林以尽显岭南庭院雅致古朴的风格而著称,园中有园,景外有景,步移景换,并且兼备岭南建筑与江南园林的特色。现有的清晖园,集明清文化、岭南古园林建筑、江南园林艺术、珠江三角水乡特色于一体,是一个如诗如画,如梦幻似仙境的迷人胜地。园内有大量装饰性和欣赏性的陶瓷、灰塑、木雕、玻璃。园内保存的一套清朝乾隆年间评定的“羊城八景”,就是一套目前仅存于世的清代旧羊城八景套色雕刻玻璃珍品,已被初步鉴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门票:15元) 3、佛山古灶薪传(禅城南风古灶)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高庙路,始建于1506年,明朝正德年间,至今已有超过500年的历史。(免票景点) 4、佛山花海奇观(顺德花卉世界)陈村花卉世界座落于素有“千年花乡”美誉的顺德市陈村镇,交通便利,距广州20分钟车程。总占地面积一万亩,汇集世界各地花卉企业300多家,在这里万花争艳、各放异彩,是名符其实的“花卉世界”。陈村花卉世界于1998年3月开始动工,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投资1.5亿元,采取“政府搭台,花商唱戏”的模式,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后再租给客商,不仅使传统产业变为优势产业,而且使项目具有高起点、高标准、多功能的特点,形成了“三位一体、三大分区”、设施配套、服务完善的建设格局,三位一体是建立花卉交易市场、国际兰花交易中心、花卉主题公园;三大分区即展销区、综合配套服务区和高新种植区;实现了“五通一平十配套”,包括水电、邮电、道路桥梁、吸排水系统、清洁、保安、金融、进出口检疫、电脑信息、报价中心、

【旅游】旅游项目的规划与设计

旅游项目的规划与设计 我们了解在进行旅游项目策划时,应对项目的规划熟悉,对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技术深度和主要内容要有所了解。旅游项目策划重点是对项目开发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虽然旅游项目策划在成果的表达形式上不同于规划,在法律效力上与规划有别,如果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许多策划就是商业性策划,因此,为了保证策划的科学性,策划者必须研究规划。 一、总体规划 旅游项目总体规划的任务,是分析旅游项目客源市场,确定旅游项目的主题形象,划定旅游项目的用地范围及空间布局,安排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提出开发措施。旅游项目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同时可根据需要对旅游项目的远景发展做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对于旅游项目近期的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亦应做出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3至5年。 1、主要任务 旅游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1)对旅游项目的客源市场的需求总量、地域结构、消费结构等进行全面分析与预测;(2)界定旅游项目范围,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3)确定旅游项目的性质和主题形象;(4)确定规划旅游项目的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提出规划期内的旅游容量;规划旅游项目的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和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规划旅游项目内部的其他道路系统的走向、断面和交叉形式;(5)规划旅游项目的景观系统和绿地系统的总体布局;(6)规划旅游项目其他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附属设施的总体布局;(7)规划旅游项目的防灾系统和安全系统的总体布局;(8)研究并确定旅游项目资源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9)规划旅游项目的环境卫生系统布局,提出防止和治理污染的措施;(10)提出旅游项目近期建设规划,进行重点项目策划;(11)提出总体规划的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以及规划、建设、运营中的管理意见;(12)对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进行总体投资分析。 2、成果形式 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件和附件。图件包括旅游项目区位图、综合现状图、旅游市场分析图、旅游资源评价图、总体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功能分区图等其他专业规划图、近期建设规划图等。附件包括规划说明和其他基础资料等。图纸比例,可根据功能需要与可能确定。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 旅游项目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原则应以用地的控制和管理为重点,以实施总体规划的意图为目的,强化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的衔接。编制工作要在具有完备的基础资料条件下进行。开展充分的调查研究。规划的编制既要考虑形体环境,又要考虑经济、社会等因素,选择科学的决策方法和决策内容,运用控制的手段,确定旅游项目未来的建设目标。 1、编制内容

广东旅游发展30年的回顾和思考(doc 13页)

广东旅游发展30年的回顾和思考(doc 13页)

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旅游经过3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回顾和总结30年来的经验教训,对未来的发展有莫大的帮助。 产品创新为魂,制度创新为魄 ——广东旅游发展30年的回顾与思考 潮之 从1978年到2008年,广东旅游在开拓与创新中经历了整整三十年的风风雨雨。在这三十年中,广东旅游引领全国风气之先,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探索中,广东旅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使广东旅游不仅总收入长期居全国前列,所占比重独居全国旅游业四分之一,更在思想解放的大潮下,以诸多划时代的创举,打破了观念和制度禁忌,推动了中国旅游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站在历史的转折点,重新回顾广东旅游的发展历程,思考广东旅游未来的发展走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85年,白天鹅宾馆成为中国第一个加入“世界一流酒店组织”的宾馆。 1.2经营产品创新 与国外密切的联系带来的是广东企业的大视野与对于旅游新需求的前瞻能力和敏锐洞察力。1984年,全国第一个高尔夫球场在广东中山温泉宾馆在温泉区落成;1989年,锦绣中华在深圳开园,随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和深圳欢乐谷主题公园相继开业,在南中国形成了中国最大的主题公园群,他们的成功带动了全国范围内主题公园建设的高潮;以中山温泉高尔夫为发端,全国各地都开展了高尔夫球场建设, 1992年12月18日成立的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被“世界吉尼斯记录组织”认定为世界第一大高尔夫球会,并取得连续十二年高尔夫世界杯的主办权;1995年,第一家将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融茶叶、水果的生产、园林绿化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旅游度假村--梅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正式开门接客; 1996年,以金山温泉景区为基础,恩平成功打造第一个“中国温泉之乡”;1997年,广东中旅组织了中国首个“徒步穿越罗布泊荒漠探险旅游”团,随后组织开展了多种探险旅游项目,引领全国探险旅游风气之先。

旅游规划项目建议书

篇一:旅游规划项目建议书写作参考 甘肃平凉崆峒生态商业园 项目建议书 **公司 2011年9月 目录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项目总体判断 ----------------------------------------------------- ------------------------- 4 1.1. 1.2. 1.3.借助一流资源打造一流品牌------------------------------------------ -------- 4 市场上面广,潜力无限 -------------------------------------------------------- 4 竞争平台,决定了发展方向-------------------------------------------------- 4 2.发展机遇与背景解读 ------------------------------------------------ --------------------- 5 2.1. 2.2. 2.3.西部旅游发展环境与机遇 ------------------------------------------- ---------- 5 平凉市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 5 崆峒区“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 5 3.项目总体思路 ----------------------------------------------------- ------------------------- 6 3.1. 3.2. 3.3.崆峒旅游区的集散中心 --------------------------------------------- ----------- 6 体验式卖场,自驾车驿站 ----------------------------------------------------- 6 文化与养生商业盛宴 ----------------------------------------------------------- 6 4.项目初步定位 ----------------------------------------------------- ------------------------- 7 4.1. 4.2. 4.3. 4.4.项目名称 ------------------------------------------------------- ------------------- 7 主题定位 -------------------------------------------------------------------------- 7 目标定位 -------------------------------------------------------------------------- 7 功能定位 -------------------------------------------------------------------------- 8 5.项目总体构架与产品策划 --------------------------------------------- ------------------ 8 5.1. 5.2.总体布局 ------------------------------------------------------- ------------------- 8 重点产品策划 --------------------------------------------------------------------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