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湿地与洞里萨湖湿地保护对比分析

洞庭湖湿地与洞里萨湖湿地保护对比分析
洞庭湖湿地与洞里萨湖湿地保护对比分析

洞庭湖湿地与洞里萨湖湿地保护对比分析

李运生

(河南工程学院艺术设计系,河南郑州451191)

摘要:考察了中国洞庭湖湿地和柬埔寨洞里萨湖湿地,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两处湿地面临的问题、社会作用、经济地位、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处湿地面临比较相似的环境问题,但洞庭湖主要以工业污染为主,而洞里萨湖则是生活污染比较严重。针对湿地污染问题提出了保护洞庭湖湿地的具体意见。

关键词:洞庭湖;洞里萨湖;湿地;保护;生态系统收稿日期:2010 07 24

作者简介:李运生(1982 ),男,河南信阳人,助教,主要从事园林景观方面的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S71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9944(2010)10 0152 03

1 湿地的概念及生态价值

1971年 湿地公约 定义湿地为:湿地系指不论

是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 的水域。根据这个概念可以看出湿地是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湿地的许多价值源自它的功能。主要作用有:a)调蓄水量和调节气候,b)独特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类型,c)良好的珍稀动物栖息地,d)净化污水等。

2 洞庭湖与柬埔寨洞里萨湖湿地概况

洞庭湖分为西、南、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经济发展以渔、农业为主。1972年,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被 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列入国际重要湿地。本次考察的区域是南洞庭湖湿地。洞里萨湖又称金边湖,是东南亚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之一,也是柬埔寨国内除湄公河流域外第2大水域,被称为 柬埔寨的心脏 再加之洞里萨湖湖区居民都生活在水上,一切生活都离不开它,所以该湿地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及居民生活发挥重要的作用。

2.1 洞庭湖与柬埔寨洞里萨湖目前存在的问题2.1.1 湖区面积速减

据史料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洞庭湖方圆八九百里,号称 八百里洞庭 。但始于唐宋的围湖造田洞庭湖开始了萎缩,到清初,洞庭湖已减至6270km 2。至1932年, 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的洞庭湖只剩了

4700km 2

,但大面积围湖造田等人为破坏等仍在继续。1995年,洞庭湖面积仅剩2632km 2,2004年洞庭湖水体面积为1398km 2,水体面积减少达868km 2(图1)。

而洞里萨湖与洞庭湖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洞里萨湖是中南半岛上最大的湖泊。但由于多年来湖内

淤泥不断上涨,湖区蓄水能力严重下降,导致雨季的洞里萨湖湖面向外围迅速扩大,到了旱季湖水退去之后,淤上来的泥沙等物质就沉积在湖的周围,从而

导致了湖区面积的减少。湖区面积以每年30km 2

的速度递减,另外,两旁大面积森林被砍伐而导致水

尘土流失是洞里萨湖面积减少的另一个直接原因。

图1 洞庭湖面积变化

2.1.2 湖区水质污染

两处湿地都面临严重污染,但方式有所不同,洞庭湖湿地主要是工业污染,洞里萨湖湿地主要是生活污染。洞庭湖湿地主要污染源是沿湖造纸厂、制药厂、石化工业以及农药厂等排污;据2004年调查,湖南省境内4大水系沿岸有2000多个工厂,主要工业排污口82个,其中污水直接排入洞庭湖湖体的排污口有27个,大量的工业废水排入洞庭湖,严重威胁着湖水质量及湖区生物的生存环境。对于洞里萨湖来说,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使得洞里萨湖的农村50%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许多人没有陆地居所,全部生活在湖中的木房子里,完全依赖于渔业来生存,居民的生活用水,特别是排泄物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湖中,引起了湖水的严重污染。2.1.3 过度捕鱼

洞庭湖湿地曾是中国有名的 鱼米之乡 ,鱼类

152

2010年10月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10期

资源非常丰富。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捕鱼手段不断增多,除毒、电、捕、钓等之外,拦江网和迷魂阵已成为一种对鱼类斩尽杀绝的工具,在整个洞庭湖湿地就有 迷魂阵 约10万个,凡有湖洲的地方就有。目前在洞庭湖捕鱼的专、副业渔船每年在1.5万艘左右,渔民达7万人,其中专业渔民2万多人,据调查,现在洞庭湖90%以上的渔民纯粹是靠电捕工具和迷魂阵捕鱼。洞里萨湖湿地,不仅灌溉着周围成千上万公顷的良田,而湖里的鱼类资源极其丰富,年捕捞量达50万t以上,但近年来洞里萨湖生态环境开始恶化,蓄水能力下降,许多鱼类已经绝迹,年捕鱼仅为10万t。

2.2 洞庭湖与洞里萨湖现状分析

2.2.1 社会作用

作为两个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对于当地居民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柬埔寨国土面积小,洞里萨湖湿地在柬埔寨占的比重相当大,所以洞里萨湖的水上交通作用尤为明显。洞里萨湖周围居住着12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84.3%,而农村人口中大部分在湖区生活,城市人口仅为15.7%,湖区的居民完全依靠洞里萨湖的渔业生存。虽然洞庭湖所占全国面积的比例相对要小,但是对于当地居民及当地经济、整个长江流域的防洪及湖南经济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2.2 经济效益

在两个湿地生态系统中,渔业和农业是当地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柬埔寨洞里萨湖地区经济水平落后,生产力低下。湖区的矿物主要有金、磷酸盐、宝石,此外还有铁、锰、铅、银、煤、钨等,但很少开采,然而其森林资源却被破坏的相当严重。随着人口的增加,2个湿地中仅有的鱼类资源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因而两类湿地生态系统中渔业所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少。但在柬埔寨,洞里萨湖湿地已经成为除吴哥窟之外的第2大旅游区,旅游业的发展给柬埔寨创造了很高的经济效益。

2.2.3 生态保护

柬埔寨洞里萨湖湿地在管理模式上虽然单一,但其核心保护区则是他们保护的重点,他们把湖区分为居民区,捕鱼区、核心保护区3部分,前2个区可以在捕鱼季节捕鱼,而核心保护区是任何时间都不可以捕鱼、打鸟,进入核心保护区的船要持有环境保护部门的通行证,否则不准入内。也正因为有这样核心保护区,洞里萨湖湿地的生态保护才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同时柬埔寨环境部门近年来加大了保护洞里萨湖核心区的的力度,竭力减少国外公司和机构对森林的采伐,并且规定采伐1棵必须种植3棵,以保护洞里萨湖湿地。目前,中国和柬埔寨两国政府都意识到了保护湖泊的紧迫性,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制度,但由于湖区人口素质低,资金投入不到位,政府安排的工作人员少等诸多原因,目前两湖的破坏仍在继续增加。

3 洞庭湖湿地保护的建议与对策

3.1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特别是核心区的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资源的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洞庭湖区域也不例外。洞庭湖虽然建立了保护区,但在人力、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这种保护的效果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借鉴洞里萨湖的核心保护区的建设,把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功用,在核心保护区取得效果后,可以把核心保护区的成功经验在洞庭湖区域继续推广和扩大。

3.2 强化流域生态意识,提高民众保护意识

为了提高全民保护湿地意识,利用 世界湿地日 、 爱鸟周 、和 野生动物保护月 等时机,积极组织开展宣传活动,通过编辑出版宣传保护湿地的书籍、画册、电影以及录象片,宣传湿地的功能效益和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另外提高人民关于生态、经济和政治之间相互关系的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在中小学教材中,可以增添湿地保护的有关内容,培养青少年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高等院校设置与湿地相关的专业,高校可开展讨论湿地的价值和资源问题的教育性质的讲座。在湖区,最有效的方法是让湖区人民参与湿地效益与价值的调查活动,让他们在意识到湿地的重要价值和保护的紧迫性,公众场所,可以有计划的进行海报宣传,在管理机构中,政府及有关部门可举办培训班和讲习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湿地知识的水平和管理技能。

3.3 发展湿地替代产业

洞庭湖湿地保护的问题追其根源,仍然是湖区的经济现状限制,只有在快速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又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在洞庭湖区域,发展耐渍农业模式体系,发展避洪农业,适度退田还湖,增加蓄洪能力,加强分蓄洪区的建设,发展湿地替代产业,如生态旅游、 农家乐 、 渔家乐 等效益高又有利于湿地的产业。在这方面,WWF在洞庭湖地区西畔山洲垸开展的特色养殖,使当地人均收入普遍提高,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4 结语

洞里萨湖和洞庭湖湿地作为2个大型的水生生态系统,其问题绝不是某一方面的,由于湿地生态效益在短时间发挥的作用不明显,而经济效益又十分突出,所以势必会造成了保护和开发之间的不平衡,长期以来保护远远大于破坏,导致恶性循环。要解决保护与发展湿地生态系统的根本出路在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53

李运生:洞庭湖湿地与洞里萨湖湿地保护对比分析 生态与旅游

胶州湾湿地鸟类生活环境分析报告

杨艳伍

(胶州市林业局,山东胶州266300)

摘要:胶州湾湿地属河口海湾型湿地,该区域自然景观独特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亚太地区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之一,从气候条件、栖息条件、食物丰富程度等方面对胶州湾湿地鸟类的生活环境做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胶州湾湿地;鸟类;栖息环境

中图分类号:S71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9944(2010)10 0154 02

1 引言

胶州湾湿地是河口海湾湿地,主要位于青岛地区大沽河入海口处,此处湿地海水与淡水相汇交融,是河口海湾型原始生态系统的代表,也是国家湿地中少有的类型。该区域自然景观独特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分布着许多珍稀物种,是亚太地区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之一,也是水鸟繁殖地、越冬地。此处鸟类有有156种,隶属12目26科。包括冬候鸟34种,夏候鸟25种,留鸟7种,旅鸟90种。

2 胶州湾鸟类资源现状

据候鸟迁徙环志监测和 隆冬国际湿地水鸟调查 ,已记录到的湿地鸟类有156种,隶属12目26科。包括冬候鸟34种,夏候鸟25种,留鸟7种,旅鸟90种。属于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水鸟有21种,其中一级保护鸟类有丹顶鹤、白鹤、白鹳、中华秋沙鸭等8种,二级保护水鸟有大天鹅、灰鹤、蓑羽鹤、鸳鸯、小勺鹬等13种;湿地猛禽6种;湿地游禽49种;湿地涉禽92种;湿地鸣禽9种。据近年来专项调查发现,还有10余种全球濒危、稀有繁殖水鸟种群如黑嘴鸥、黑翅长脚鹬、大杓鹬等。每年春、秋季节迁经本区域的水鸟有数百万只,迁来越冬的水鸟数量可达数十万只,其中雁鸭类越冬数量可达5万只,特别是经过近十几年的 挽留海鸥 行动,每年在此越冬的海鸥有10~15万只。国际鸟类保护联盟在其发表的 全球生态区2000年规划 中已经将胶州湾湿地列为国际重要鸟区。

3 胶州湾湿地鸟类生活环境分析

3.1 胶州湾鸟类生活自然条件分析

3.1.1 鸟类生活的气候条件

胶州湾属暖温带东亚季风性气候,因受海洋季风的影响,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1 ,一月最低,平均为-3 2 ;八月最高,平均为25 4 ;极端低温-19 2 ,极端高温39 7 ;年均降水量672 5cm,最大局部降水量1100cm。年平均相对湿度71%,无霜期178~220d,有效积温3700~4500 。历史上胶州湾曾出现冰冻,湿地最低气温曾到-16 9 。胶州湾沿岸春季回暖晚,雨水少,风次多;夏季凉爽多雨;秋季气温偏高;冬季多行西北风,气温寒冷。湾内潮汐属正规半日潮,昼夜涨落各两次,年平均水

收稿日期:2010 09 19

作者简介:杨艳伍(1975 ),男,山东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湿地保护与管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与管理工作。

(1)洞庭湖和洞里萨湖两块国际重要湿地都面

临着严重的环境保护挑战,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珍贵的湿地资源;两湿地应该受到两国环境保护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加大保护的投入。

(2)经济水平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环境破坏的速度和程度。洞庭湖湿地的捕鱼方式带有灭绝性,严重破坏了该区域的生态平衡,应坚决取缔。

(3)两湿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但洞庭湖侧重工业污染且相当严重,而洞里萨湖是生活污染为主,两湖在治理上的侧重点不同。参考文献:

[1]刘占声.洞庭湖区江湖演化及泥沙淤积[M].长春:吉林大学出

版社,2006.

[2]董明辉,朱有志,庄大昌.洞庭湖区湿地资源可持续开发研究

[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3]黑尔兹.柬埔寨简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2.

[4]国家林业局 湿地公约 履约办公室.湿地公约履约指南[M].北

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5]郎惠卿.中国湿地研究和保护[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154

2010年10月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10期

洞庭湖湿地旅游开发

洞庭湖湿地旅游开发 一、引言 湿地(wetland)通常是指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国际湿地公约》将湿地定义为“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它被称为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促淤造陆、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伴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湿地在逐渐退化,具体表现为面积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服务功能下降。因此,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 洞庭湖湿地作为全球200个重要生态区之一(中国仅7个),具有国际性地位。它不仅在维系洞庭湖区域生态平衡中有重大作用,对长江中下游其它地区的生态平衡也产生重要影响。洞庭湖湿地生物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水资源充足,调蓄能力巨大,湖洲滩地面积辽阔,加之其独特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使得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景观具备了自己的特征,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1]。但近百年来,洞庭湖湖泊面积逐渐萎缩,已退居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目前,人们虽然早已经认识到了洞庭湖湿地的重要性,但仍然以最先进技术、最大强度向洞庭湖索取着使用价值,使得洞庭湖湿地开发朝着破碎化、

陆地化的趋势发展。注重湖区的资源价值,忽视湿地的生态价值,注重当前的利益,忽视长久的发展,洞庭湖的资源日益枯竭,突发性灾害时有发生,加强湿地保护迫在眉睫[2]。 二、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与意义 有“中华母亲湖”之称的洞庭湖是“世界大湿地”,是地球的“氧吧”和“粮仓”,是中国最著名的大湖之一。洞庭湖自然环境优美,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集人文历史、自然生态、地质地理于一体的知识宝库。开发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对该省旅游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 一是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丰富。以水域风光、生物景观为特色的自然景观优美;以名人、名楼为代表的湖湘文化景观独具特色[3];二是区域内经济状况良好,岳阳市、益阳市和常德市在湖南省经济总体排名中靠前,洞庭湖区域面积广阔,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是湖南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著名的粮油基地,自古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区域内服务、贸易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其中岳阳是“湘、渝、豫、鄂四省的物质交流中心”,是“武汉经济协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4]。目前,洞庭湖区域规划逐步趋向合理,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接待能力明显增强,经济的发展为洞庭湖湿地旅游开发提供了强大的经

关于西溪湿地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西溪湿地建设的调查报告 一期工程涉及的650户农民的房屋被拆除。政府对宅基地未做任何补偿,因拆迁补偿问题,村民与当地政府也是纠纷不断。一些农民上访,曾被当地警方以各种罪名拘留。据不完全统计,被拘留的农民超过14人,拘留时间最长者达一个月。 文件要求蒋村乡所有机关干部“如实填报”在征地拆迁范围内的亲戚,并要求在三天内做好该亲戚的工作,确保房屋拆迁的“及时丈量、评估、签约”,如未能完成,“将停止单位工作”,并给予“相关行政处分直至辞退处理”。 这份文件被当地农民称为有“株连九族”之功 农民称: “对坚持不搬的人家,从2005年上半年起,政府断了电,村民没办法抽水种地,稻田都荒了。现在全村房屋大多已经拆掉了。”这些农民世代耕种和居住的土地,目前市场价至少每亩500万元以上,但政府的征地成本只有不到10万元,不及土地市场价的2%因动迁不力而被辞退的西湖区蒋村乡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干部周玉法说: “我们家的房子原来是550平方米,政府说有200多平方米是违章建筑,只按300平方米给了补偿。安置房也只补了225平方米,没有做到…拆一补一?。” 是否符合法规 农民反映,“撤村建居”和集中居住并没有征求过农民的意见,也没有召开村民大会讨论 05年3月4日,国务院法制办、国土资源部等专门针对《〈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五项发出解释意见,重申“不得以征地为目的搞撤村建居”;并明确指出: 只有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逐渐被依法征收,并全部转为城市居民后,才能对农民集体剩余的少量土地转为国有

杭州市政府理由是,“农民高层公寓用地已经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批”。但是,有土地法律学者认为,由于西溪农民并不符合撤村建居的条件,上述文件自然不应成为当地政府征用农地和强制拆迁农民房屋的依据;同时,征地和拆迁发生在2004年上半年,而上述审批却是一年后的事情,岂能将此审批“追溯”为征地和拆迁的依据 湿地公园真相 目前负责湿地公园经营的是上海一家民营公司,叫“中静实业”。农民抱怨说: “早先我们在家门口自己搞旅游,政府看我们搞得好了,就来和我们争利了。”一些当地人士也质疑: 目前商业化的湿地公园运作模式,究竟有利于保护湿地,还是恰恰相反? 浙江大学周复多教授说,目前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区一期工程范围内,已经兴建了 3."6万平方米的建筑,包括王家蚪品味酒店、泊庵垂钓会所、小上海会议酒店、百家溇国际会议中心、烟水鱼庄、国际水疗中心以及六星级水上度假酒店区等旅游设施 《财经·经济全局》杂志记者常红晓杨海鹏实习记者于达维杭州报道(财经供网易深度冲击波专稿) 一位旅游规划专家称,其中这个百家溇国际会议中心,原本是想做成一个“水上娱乐中心”,后来遭到专家的激烈反对而更改了方案。“可是,几个月后到现场,我们吓一跳,还是建成了一个超豪华的国际会议中心,与周围格调甚不协调。” 冬日明媚的阳光普照大地,温暖宜人。在浙江省杭州市西郊的一个居住小区,47岁的农妇蒋明芝晒着太阳和邻居闲聊。 “往年这个时候,也是农闲,但我们可以照料鱼塘,收柿子。”蒋明芝对《财经》记者说。

洞庭湖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doc

洞庭湖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 洞庭湖是我国首批加入国际《湿地公约》的7块重要湿地之一。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湖泊的面积逐年缩小,湖床不断淤积抬高,导致湿地大范围缩减,地势淤高,湿地功能和生态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 为遏制湿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大幅度减轻洪涝灾害,推动湖区经济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制定相应对策。 控制污染保护湖区水环境 洞庭湖为吞吐性湖泊,其水质状况与入湖径流量的大小和水质有很大关系。一般而言,丰水期水质稍好,平水期次之,枯水期较差。从采样综合评分来看,营养状况年际变化不显著。 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湖区周边工业尤其化工和造纸工业的迅速发展,水质恶化趋势日益明显,水体富营养化增强。 为此,要保护和改善洞庭湖区的湿地环境,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防止湖区湿地生态恶化。必须采取以下措施:①开展洞庭湖湿地周围污染源的类型、排污途径及其最大排污量的调查,并对其排污种类、时间、范围、总量进行规定和限制,对排污超标部门、企业和单位予以约束和处罚,并限期整改,对那些严重污

染环境的单位,要坚决实行关、停、并、转。②合理调整产业生产结构,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大的工业企业发展,制定严格的工业污水排放标准,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同时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③加快湖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控制生活污水向湖区湿地排放,禁止向湖区水域倾倒垃圾、废渣;④控制湖区船舶流动污染;⑤防治酸雨污染。 退田还湖确保分蓄洪功能 由于对洞庭湖区洲滩的大量围垦以及地势低平湿地的过度排水,导致洞庭湖区湿地面积逐年减少,同时,来源于“四水”、“三口”的泥沙大量淤积于湖底,湖泊水体萎缩,湿地结构改变,对洪水的调节能力也随之衰退,洪涝灾害连年发生。为此须采取以下措施:①对于那些临近江湖,地势低且防洪设施不配套的地方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退田还湖,实施开发性移民搬迁,将影响行洪调蓄的民垸迁出,恢复和最大限度地维持洞庭湖湿地自然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以提高洞庭湖的调洪蓄洪能力;②应改变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土地利用方式,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泥沙淤积; ③加强生态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营造,对湘、资、沅、澧四水上游地区实行封山育林,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体系,减少入湖泥沙淤积量;同时区分不同地区、不同自然社会条件,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和农田基本建设进行流域综合治理,这也是减少泥沙淤积的最根本方法。 加快湿地保护立法

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

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 湿地实际上包含多样的环境,这里先对湿地进行一些说明。湿地在农村的景观中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农家精心管理的水田和池塘等人工湿地维持着多样的生物相,这些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的农村湿地的保护和生态修复也是很重要的。另外国内外对于湿地的生态修复也有很多实例,本报告所介绍的日本和英国生态修复的实例,虽然规模较小,但是做了很好的尝试,很多经验可借鉴。这些实例都说明湿地保护不是把湿地封闭起来就算是保护了,它必须通过周密的调查、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监测、研究等一系列科学过程。本报告中涉及许多生物学的内容,找不到足够的字典,原著中所用的一些动植物名称大多是日本俗名,没有英文学名的标注,在由日语的翻译过程中可能有不够准确的地方,仅供参考。 一、湿地的种类及特征 1971年伊朗的拉姆塞尔镇,通过了保护各国重要湿地的《关于对水鸟特别重要的湿地条约》,称为《拉姆塞尔条约》。第五次签约国会议1993年在日本钏路市召开。拉姆塞尔条约第一条对湿地(wetlands)作了如下定义:“湿地,不管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的;也不论是永久的,还是短时的;是停滞的,还是流动的;是淡水、半咸水、还是咸水,凡是沼泽地、湿原、泥炭地、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都属此列。” 拉姆塞尔条约所定义的湿地范围较宽,包括了从天然湿地到人工湿地等多样的湿地。根据1993年进行的第五次自然环境保护基础调查的湿地调查实施要领,日本的湿地,根据地形等条件,可以分类如下表。与拉姆塞尔定义一样,包括了多种环境下形成的湿地。 表1. 湿地分类表

⒈ 自然湿地 如表1所示,自然形成的湿地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的“湿原”是指在泥炭地中形成的草原。湿原中靠雨水和雪水滋润的称为“高层湿原”,高层湿原中有多样的水苔生长繁茂,好氧性植物发育。湿原中靠地下水滋润的称为“低层湿原”。低层湿原较高层湿原养分丰富,芦苇、蓑草类生长繁茂。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中间湿原”,沼茅类是代表性发育种。但是并非高层湿原都在高处,低层湿原都分布在低地,有时一个湿原可同时兼有三种类型。 “涌水湿地”是由涌水等地下水滋润,是没有形成泥炭层的湿地。泥炭湿原只分布在气候凉爽的地域,而涌水湿地是分布在气候温暖的地域,形成毛毡苔类的特有植被。此外,还有雪、 河流、湖沼等淡水滋润的多种多样的湿地。 在海岸和近海的河口处,有些湿地在满潮时被海水或半咸水所淹没,在干潮时水又退去。在这种特殊环境条件的湿地中,生长着好盐性和耐盐性植物。在河口的盐性湿地中,生长着七面草等盐性植物。在干潮时露出大量滩涂,成为很多鸟类的觅食和休息的场地。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较发育的长绿阔叶林,分布在日本九州以南的地区。 湿地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日本的水稻生产区,从开始水稻生产的2000多年来,已有很多湿地变成了水田。北海道的湿原也因农田的开发面积不断减少。海岸的湿地也因围垦而大

西洞庭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介绍!

西洞庭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介绍! 游览路线:汉寿西洞庭湖简介------青纱帐------绿岛仙草-----黑杨林------杨幺水寨 ------杨幺点将台--------洞庭烟云---------鸳鸯绿岛-------码头 汉寿、西洞庭湖简介:汉寿历史源远流长,建县1800年来,县名屡改,区域也有伸缩。春秋战国属荆楚之地,秦代属黔中郡,西汉为索县地,东汉阳嘉三年(公元134年)改名为汉寿县。“汉”指汉王朝,“寿”是指长久之意。汉寿地理位置优越,处洞庭湖南岸,东近省会长沙,西靠常德市区。古为“西楚唇齿、云贵门户”。如今,来汉寿交通也十分方便,319国道和1851省道及长张高速横贯县境,县境内有“太子庙”和“军山铺”两个高速出入口;石长铁路连接枝柳与京广两线在境内设站;水道接沅澧两水入洞庭湖通江达海;离县城60公里的常德机场能为八方宾客提供便捷的空中服务。汉寿总面积2034平方公里。除汉族以外,还有回族、维吾尔族等十余个少数民族。总人口78万。汉寿同时也是中国南方最典型的鱼米之乡。有享誉国内外的“中国甲鱼之乡”、“中国苎麻之乡”、“中国珍珠之乡”、“中国黑杨之乡”、“中华诗词之乡”的美誉。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合云梦、三湘、青草、七泽,湖面辽阔,跨湖南湖北二省,自唐称八百里洞庭。湖域面积有4350平方公里。洞庭湖因水而闻名天下。它接纳湖南省湘、资、沅、澧和长江流域松滋、太平、藕池之水。是吞吐长江洪峰的湖泊,也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集水、蓄洪湖盆。洞庭之名起始于春秋战国,因湖泊中有洞庭山而得名。又因其名应用最盛而沿用至今。洞庭之名取之为神仙居住的洞府之意。这就是洞庭湖名称的由来。 由于自然变迁,现在的洞庭湖分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三部分。我们现在游览的是位于汉寿县境内东部的西洞庭湖。主要特点是“水涨为湖,水落为洲”。这里物产丰富,湿地自然风光优美,处处是景,景景成诗,是游山玩水、开展生态旅游的最好去处。远

湿地调查报告

湿地调查报告我国首批国家湿地公园名录(2005年试点)北京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新疆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内蒙古白狼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宁夏银川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山东滨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湖南东江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湖北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江苏溱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江西孔目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吉林磨盘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辽宁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青海贵德黄河清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广东星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海南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第二批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名单(2008年,共计20处)哈尔滨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 哈尔滨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 新青国家湿地公园 浙江省 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 德清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 安徽省 迪沟国家湿地公园 福建省 长乐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 江西省 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 修河国家湿地公园 河南省 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湖北省 武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 湖南省 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酒埠江国家湿地公园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 蒲城卤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千湖国家湿地公园

三原清峪河国家湿地公园 淳化冶峪河国家湿地公园 宁夏回族自治区 石嘴山星海湖国家湿地公园 第三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名单(2009年,共计62处)河北省 坝上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 内蒙古自治区 阿拉善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吉林省 扶余大金碑国家湿地公园 大安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 大石头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 榆树老干江国家湿地公园 黑龙江省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 安邦河国家湿地公园 江苏省 扬州宝应湖国家湿地公园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无锡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 浙江省 衢州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诸暨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长兴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安徽省 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三叉河国家湿地公园 淮南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太和沙颖河国家湿地公园太湖花亭湖国家湿地公园颖州西湖国家湿地公园 福建省 宁德东湖国家湿地公园 江西省 药湖国家湿地公园 南丰傩湖国家湿地公园 山东省 台儿庄运河国家湿地公园 河南省 淮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偃师伊洛河国家湿地公园湖北省 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 蕲春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赤壁陆水湖国家湿地公园荆门漳河国家湿地公园 湖南省 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 湘阴洋沙湖-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宁乡金洲湖国家湿地公园吉首峒河国家湿地公园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 广东省 雷州九龙山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乳源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海南省 南丽湖国家湿地公园

洞庭湖湿地与洞里萨湖湿地保护对比分析

洞庭湖湿地与洞里萨湖湿地保护对比分析 李运生 (河南工程学院艺术设计系,河南郑州451191) 摘要:考察了中国洞庭湖湿地和柬埔寨洞里萨湖湿地,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两处湿地面临的问题、社会作用、经济地位、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处湿地面临比较相似的环境问题,但洞庭湖主要以工业污染为主,而洞里萨湖则是生活污染比较严重。针对湿地污染问题提出了保护洞庭湖湿地的具体意见。 关键词:洞庭湖;洞里萨湖;湿地;保护;生态系统收稿日期:2010 07 24 作者简介:李运生(1982 ),男,河南信阳人,助教,主要从事园林景观方面的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S71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9944(2010)10 0152 03 1 湿地的概念及生态价值 1971年 湿地公约 定义湿地为:湿地系指不论 是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 的水域。根据这个概念可以看出湿地是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湿地的许多价值源自它的功能。主要作用有:a)调蓄水量和调节气候,b)独特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类型,c)良好的珍稀动物栖息地,d)净化污水等。 2 洞庭湖与柬埔寨洞里萨湖湿地概况 洞庭湖分为西、南、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经济发展以渔、农业为主。1972年,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被 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列入国际重要湿地。本次考察的区域是南洞庭湖湿地。洞里萨湖又称金边湖,是东南亚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之一,也是柬埔寨国内除湄公河流域外第2大水域,被称为 柬埔寨的心脏 再加之洞里萨湖湖区居民都生活在水上,一切生活都离不开它,所以该湿地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及居民生活发挥重要的作用。 2.1 洞庭湖与柬埔寨洞里萨湖目前存在的问题2.1.1 湖区面积速减 据史料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洞庭湖方圆八九百里,号称 八百里洞庭 。但始于唐宋的围湖造田洞庭湖开始了萎缩,到清初,洞庭湖已减至6270km 2。至1932年, 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的洞庭湖只剩了 4700km 2 ,但大面积围湖造田等人为破坏等仍在继续。1995年,洞庭湖面积仅剩2632km 2,2004年洞庭湖水体面积为1398km 2,水体面积减少达868km 2(图1)。 而洞里萨湖与洞庭湖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洞里萨湖是中南半岛上最大的湖泊。但由于多年来湖内 淤泥不断上涨,湖区蓄水能力严重下降,导致雨季的洞里萨湖湖面向外围迅速扩大,到了旱季湖水退去之后,淤上来的泥沙等物质就沉积在湖的周围,从而 导致了湖区面积的减少。湖区面积以每年30km 2 的速度递减,另外,两旁大面积森林被砍伐而导致水 尘土流失是洞里萨湖面积减少的另一个直接原因。 图1 洞庭湖面积变化 2.1.2 湖区水质污染 两处湿地都面临严重污染,但方式有所不同,洞庭湖湿地主要是工业污染,洞里萨湖湿地主要是生活污染。洞庭湖湿地主要污染源是沿湖造纸厂、制药厂、石化工业以及农药厂等排污;据2004年调查,湖南省境内4大水系沿岸有2000多个工厂,主要工业排污口82个,其中污水直接排入洞庭湖湖体的排污口有27个,大量的工业废水排入洞庭湖,严重威胁着湖水质量及湖区生物的生存环境。对于洞里萨湖来说,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使得洞里萨湖的农村50%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许多人没有陆地居所,全部生活在湖中的木房子里,完全依赖于渔业来生存,居民的生活用水,特别是排泄物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湖中,引起了湖水的严重污染。2.1.3 过度捕鱼 洞庭湖湿地曾是中国有名的 鱼米之乡 ,鱼类 152 2010年10月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10期

洞庭湖的生态破坏与恢复

题目洞庭湖的生态破坏及恢复姓名 学号 专业心理学

所在学院求是学院丹青学园

洞庭湖的生态破坏与恢复 【摘要】洞庭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由于近代以来对洞庭湖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其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近年来对洞庭湖的修复工程一直在进行着。 【关键词】围湖造田湿地破坏退田还湖污染治理 【正文】 洞庭湖的破坏给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也很大程度上给生态环境带来了灾难。本文将从近代洞庭湖的演变、破坏的原因、带来的危害、治理措施四方面进行阐述。 一:洞庭湖的变迁 据资料记载,1852年洞庭湖天然湖面近6000平方公里。由于泥沙淤积和人类活动影响,至1949年湖面缩小为4350平方公里,容积293亿立方米。此后30年间,由于大规模开发和垦殖等原因,湖面与容积迅速缩小。20世纪80年代之后,情况得到控制。至1995年,实测湖面为2623平方公里,容积167亿方米。 据史料记载,洞庭湖原本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面积还在鄱阳湖之上。可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泥沙淤积导致湖面不断缩小,导致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湖面面积比十九世纪中叶缩小了一半多,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二:洞庭湖破坏的原因 1;不合理的开发 围湖造田是导致洞庭湖面积大规模减小的重要原因之一。1949年后,由于修堤并垸,进行围垦,以扩大耕地面积,仅五十年代,洞庭湖即萎缩了1209平方公里。20世纪6、70年代,在“以粮为纲”“人定胜天”的旗号下,湖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围湖垦田活动,湖面不断蚕食。原来位于湖滨的常德、澧县、安乡、益阳等城市,现在距湖远的已有十余公里,近的也有三四公里。 2;泥沙淤积 洞庭湖的湖水主要来自于长江及湘、资、沅、澧四水。由于河流上游的环境破坏,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大量泥沙流入河中,在洞庭湖淤积,使得河床升高。 水文资料统计,洞庭湖多年平均(1956至1995年)入湖年输沙量为1.67亿吨,其中1.32亿吨来自长江的入流,0.3亿吨来自湘、资、沅、澧四水。由城陵矶注入到长江的年均沙量为0.43亿吨。由此所得洞庭湖年均泥沙淤积量约1.24亿吨。洞庭湖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湖底平均淤高了1.7米,年均淤高3厘米多,淤积最厉害的澧水尾的七里湖最大淤高13米,完全淤积成了平原,作为湖泊从版图上彻底消失,半个世纪以来,洞庭湖区淤积而成的洲土面积将近2000平方公里,湖面因此迅速萎缩,湖容急剧下降,调蓄洪水的能力只有初期的56%。 3;水量减少 洞庭湖的水位和流量的时空变化主要取决于水量的来源及其变化。洞庭湖以雨水供给为主,还与长江息息相关,以及四支流的入水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湿地生态系统设计

湿地生态系统设计 引言 城市的不断壮大,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在城市人居环境中,不断地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而现在城市污水对城市环境有着很大的危害,为保持城市的良好水质,合理利用水资源,结合小区环境景观,我们可以采用生态治污法“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技术”将污水进行循环处理。 设计理论 一:湿地是自然环境中自净能力很强的区域之一,利用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生物的三重协调作用,人工湿地由碎石填料、砂石级配填料、特殊填料和水生植物组成,在填料和植物根系组成的载体上生长着巨量的微生物,通过过滤、吸附、沉淀、植物根系吸收、微生物降解实现对污染物质的高效分解与净化,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N、P等污染物。系统中基质的定期清洗以及水生植物的收割,能够彻底将污染物从系统中排出。 二:人工湿地种植的水生植物具有观赏价值,构成了独特的怡人景观。 三:人工湿地系统建造成本较低、运行成本很低、出水水质较好、操作简单。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还有美化环境的作用,但有占地面积较大的缺点。

建设步骤 1:污水控制设计 1.1 为防止污水中枯枝落叶和杂物进入湿地系统,引起堵塞,在一级湿地进水口设方孔格网,并利用穿孔管均匀布水,水垂直下流至湿地底部集水管。 1.2 考虑到一级湖进水会带来较多藻类和其它细小杂物杂质,又设于路面以下不便于清理,一级填料采用较大颗粒碎石防止堵塞, 1.3 一级湿地集水管与二级湿地进水管连接,二级湿地水流方式为上行流,由表面出水,表面积水深200mm,出水经过出水槽形成瀑布流至三、四级人工湿地配水槽。 1.4 因湖水已通过一级湿地的过滤,除去较大颗粒物,二级湿地填料采用较小颗粒碎石,能截流较细的颗粒物,提供更大的比表面积。三、四级湿地面积最大,是本循环系统去除有机污染物、N、P主要场所。 1.5 三、四级湿地水流为下行流,填料采用不同的砂粒级配和特殊湿地填料。湿地出水管在排水阀门井分两条支管,一条支管直接进入下级湖,另一条支管进入出水槽,出水形成瀑布流入下级湖。 2:植物选择原则 2.1 植物在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能力和生态营建功能; 筛选净化能力强、抗逆性相仿,而生长量较小的植物,减少管理上

湖南省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作业设计说明书

湖南省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作业设计说 xx 1、前言 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河北衡水等5个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林计发[2002]115号)、《湖南省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初步设计》以及根据工程区现有状态,由于冬季芦苇作业严重影响水禽的栖息,特别是冬季集中收割作业,持续时间长,加上砍光、烧山的生产作业方式,对部分水禽的繁殖与生存造成严重影响。为给湖区一些生物资源提供栖身之地,恢复湿地生态景观和湿地物种资源,在南洞庭湿地建立树木沼泽生态系统恢复工程、草丛沼泽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和湿地珍稀濒危植物收集与繁殖建设工程,面积分别为7120亩、1246.5亩、100亩,特编写此作业设计说明书。 2、基本情况 2.1地理位置: 项目区位于xx西南部,地理坐标为: 东经 112°18′15″—112°56′15″,北纬28°36′15″—29°03′45″。 2.2气候: 项目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9℃,1月平均气温4.4℃,7月平均气温29.1℃,日平均气温≥10℃的日活动积温5305.5℃,年平均日照时数1756.8小时,无霜期279天,年平均降水量1319.7毫米。 2.3地质地貌: 项目区属平湖洲土,地面高程在29.0—32.5米之间,水肥条件好,适宜树木和草丛的生长。

2.4土壤: 项目区由河湖冲积物沉淀而生成的潮土,PH值为6.0-7.6,有机质及矿质营养含量丰富,土层深厚、湿润、肥沃、透气、排水性能良好。 2.5植被: 项目区为芦苇退化地、沙化和新冲积成的洲滩,植被主要有芦苇、荻、水芹及部分白泥土。 2.6人为活动: 项目区人畜活动少,便于造后管护工作。 3、设计原则 科学合理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 经济可行原则 4、范围与布局 4.1树木沼泽生态系统恢复工程,面积7120.0亩,主要分布在南洞庭湖沅江市范围内的七星洲、桔洲、蒋家台子、兰家山、凌云塔,地面高程较高芦苇退化地和荒洲。 4.2草丛沼泽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面程1246.5亩,主要分布在南洞庭湖沅江市范围内的凌云塔、桔洲等几个湖水冲积形成的洲滩和沙滩。 4.3湿地珍稀濒危植物收集与繁殖建设工程: 面积100亩,分布在南洞庭湖沅江市保民村车便湖。 5、工程技术设计

洞庭湖湿地修复综述

洞庭湖湿地修复的研究综述 (丁华学科教学(地理) 1032011025054) 摘要:对湿地的研究国际上已是多年的焦点,而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停留在沼泽海岸的湿地研究上,对于湖泊的研究较少。本文作者针对湖泊湿地进行研究在主要介绍了湿地的概念,分类及价值作用。同时以洞庭湖湿地的修复展开研究指出了近年来洞庭湖湿地出现问题及产生的后果,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洞庭湖湿地进行修复的合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湿地修复洞庭湖 1.湿地修复的概念 1.1湿地的概念 湿地,通常人们把他解释为有水的陆地。目前世界上对于湿地的概念很多种,而要给湿地下个准确的定义,各领域是莫衷一是。比如《湿地公约》中对湿地的定义:“湿地是不论其为天然或者人工、长久或者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水域;同时,还包括临近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位于湿地范围内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水体。”而美国工程师协会(The us corps of Engineers)则干脆把湿地定义为在一定的频率和延续时间内被地面水货地下室淹没或浸润的地区。[17]。另有人认为湿地是一个地面受水浸润的地区,具有自由水面,四季有水,但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暂时没有水,自然湿地的主要控制因子是气候、地形和地址。(Lioyd,

1993)。而就系统论的观点来说,湿地是一个半开放半封闭的系统,一方面湿地是一个较独立的生态系统,它有其自身的形成发展和演化规律。另一方面湿地又不完全独立,它在许多方面依赖于相邻的地景系统,和它们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影响邻近系统的活动[14]等等。而湿地的分类也比较多主要的湿地有: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滩涂湿地。洞庭湖属于湖泊湿地,本文主要是以洞庭湖的湖泊湿地的修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阐述。 1.2修复的概念 对于湿地研究不多,一部分人也提到过与湿地修复相关的概念,比如湿地的恢复,比如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层研究了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问题,他认为是“对先前受扰的水体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重新建立”[23]最近,美国生态恢复协会(sER)将恢复定义为:有意识地对一个地区进行转换和改变,来建立一个确定的、原始的、有史的生态系统,这一过程的目标是仿效特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生物多样性和动态来制定的[20]。 需要指出的是本人认为恢复和修复还是有区别的,很多的定义都是对恢复的定义,大多数的理解都是认为恢复是指生态系统原貌或其原先功能的再现,但是本人认为恢复是对他生态系统原貌或其原先功能再现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的重现没有经过人为的干扰,而修复是为了实现生态系统原貌或其原先功能再现采用的手段措施或者是工程等等,更多的是强调在于人为干扰的作用更多。 1.3湿地修复的概念

“走进湿地 保护环境”调查、宣传活动策划书详细版_2

文件编号:GD/FS-7464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报告范本系列) “走进湿地 保护环境”调查、宣传活动策划书详细版

“走进湿地保护环境”调查、宣传 活动策划书详细版 提示语:本报告文件适合使用于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活动背景】 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湿地,作为水资源的“贮存库”和“净化器”,不但具有强大的水文调节、循环功能,而且还具备降解污染、净化水质的有效功能。最近几年张掖市人民政府,张掖市甘州区环保局等企业单位对湿地保护做了很多贡献,湿地保护人人有责,湿地保护全民参与,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家园。 【活动详情】 发起单位:河西大学生绿色环保协会

主办单位:张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委员会河西学院团委 河西学院农学系 策划承办单位:河西大学生绿色环保协会 活动时间:xx年10月16日 活动地点:张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活动目的: 1、了解市民、同学们对湿地保护的看法。 2、增强市民、同学们对湿地保护的意识。 3、使得更多人关注湿地,走进湿地。 4、加强同学们对湿地知识的了解。 5、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活动步骤】 一、活动细则 1. 活动主题:“走进湿地和谐发展”宣传、调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参考教案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参考教案[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了解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综合治理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了解湿地的定义、类型及我国湿地的分布特点。 2.通过视频介绍湿地的重要作用和对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的归纳,提高学生获取,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学生对洞庭湖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问题讨论,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整理收集有关湿地资料,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2.结合案例分析,强化学生资源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及防灾,减灾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湿地的重要价值 2.湿地的保护 [教学难点] 湿地的保护措施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幻灯片二、三)这些秀丽的风景反映的是什么景观,它们所展示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共同点?那么什么是湿地,它对自然环境有什么作用,目前我国的湿地利用和保护情况怎样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探讨的问题。 一、湿地的概况 【阅读分析】阅读41页第一段,了解湿地的定义及类型。 【学生回答】1、湿地的定义 2、湿地的类型 【读图思考】读“我国湿地分布示意”图思考我国湿地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点拨】1.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从热带到寒温带,沿海到内陆,平原到高

原都有湿地的分布。2.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二、湿地的作用——“地球之肾” 【观看视频】观看视频“湿地的作用”,总结湿地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湿地的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因此,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天堂。 【探究活动1】请同学们阅读“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 谈一谈,你对洞庭湖区是天然生物基因库的理解。 【点拨】洞庭湖区为许多生物物种提供了生存栖息的环境和场所,分布着多种湿地植被类型,多种鸟类和水生动物,生物种类繁多,被称为天然生物基因库。 三、湿地资源的利用 观看“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视频 思考:建国以后,洞庭湖区为什么洪灾频繁发生? 【分组讨论】阅读43页“萎缩的洞庭湖”讨论: 1、洞庭湖面积减小的原因? 2、洞庭湖区为什么会出现围湖造田的现象?洞庭湖面积减小对湖区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3、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洞庭湖继续萎缩? 【点拨】1、洞庭湖面积减小的自然原因有:全球变暖,降水减少,蒸发变大;和常年累月的泥沙淤积;人为原因有:围湖造田,和流域内的乱砍乱伐,造成长江及支流含沙量增大,加速湖泊泥沙淤积。 2、洞庭湖区20世纪50—80年代,人口迅速增长,人地矛盾加剧,诱发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有利:围湖造田能够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对湖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好处(增加口粮、经济收入等) 不利:围湖造田使湖泊湿地面积减小,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导致水患的可能性加大,湖区生态环境恶化,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隐患。 3、针对围湖造田、泥沙淤积的现象,我们怎么样来保护洞庭湖。

“走进湿地保护环境”调查、宣传活动策划书

“走进湿地保护环境”调查、宣传活动策划书 【活动背景】 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湿地,作为水资源的“贮存库”和“净化器”,不但具有强大的水文调节、循环功能,而且还具备降解污染、净化水质的有效功能。最近几年张掖市人民政府,张掖市甘州区环保局等企业单位对湿地保护做了很多贡献,湿地保护人人有责,湿地保护全民参与,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家园。 【活动详情】 发起单位:河西大学生绿色环保协会 主办单位:张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委员会 河西学院团委 河西学院农学系 策划承办单位:河西大学生绿色环保协会 活动时间:xx年10月16日 活动地点:张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活动目的: 1、了解市民、同学们对湿地保护的看法。 2、增强市民、同学们对湿地保护的意识。 3、使得更多人关注湿地,走进湿地。 4、加强同学们对湿地知识的了解。 5、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活动步骤】 一、活动细则 1、 活动主题:“走进湿地和谐发展”宣传、调查活动 2、 活动口号:走进湿地保护环境 3、活动形式: (1)发放宣传材料 (2)分发和回收《湿地“城市之肾”调查表》 (3)横幅签名 (4)在湿地公园以及在河西学院先后挂条幅进行宣传 二、活动流程: 活动前期 (1)xx年10月14日召开内部会议,分配各部门的具体工作。 外联部:与相关单位联系,如,张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委员会; 宣传部:条幅、海报、横幅、信号笔的准备; 网络信息部:组织在协会网站上填写相关的报道,及负责活动中的拍摄工作; 实践部:负责湿地公园活动的路线; 组织部:负责组织会员;

公关部:负责条幅签名现场的公共服务; 调查部:调查表的印制、分发及回收整理,宣传册的分发; 编辑部:活动简报及总结的撰写; 创业部:协助调查部工作; 策划部:协助宣传部工作; 活动中期 月15日,召开全体会员会议,安排活动的具体情况及注意事项; 月16日8:30,七教楼前集合,按部门签到; 月16日9:00,带队出发,徒步走向湿地公园; 月16日10:00,到达湿地公园指定位置,请湿地公园管理处的领导讲话,活动开始; 月16日11:00,各部召开部门会议,总结活动情况; 月16日11:30,会员集合,带队回校。 活动后期 1、 将签名条幅在湿地公园悬挂一星期,然后再将条幅悬挂于校园,向公众宣传展示; 2、 活动简报撰写及发布,活动总结。 【预期效果】

洞庭湖湿地保护调查

洞庭湖湿地保护调查 调查时间:2014年8月30日 调查地点:岳阳市 调查方式:网上调查 调查人:秦振洋 调查目的:近年来,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服务功能降低,长江流域生态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区域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作为一份子,特意对洞庭湖湿地保护做了一系列调查。内容如下: 一、洞庭湖基本情况: 洞庭湖通江湖泊总面积2625平方公里,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她位居长江中游 荆江段南岸,湖南省东北部,是长江中游地区目前与长江干流直接相沟通的两个通江湖 泊之一和唯一与长江干流并联的吞吐型大湖,也是长江中游地区极其重要的分洪沉沙、 调蓄滞洪区。湖区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丰沛且年 际变化大等的鲜明特点。 洞庭湖区系指以洞庭湖为中心的广大河、湖冲积~淤积平原和环湖岗丘及外围低山 区。地跨湘、鄂两省,其中,湖南省境内土地总面积32064平方公里,纯湖区面积15200 平方公里(包括洞庭湖天然水域面积2625平方公里),环湖区16864平方公里。行政区 划上,纯湖区范围包括湖南省的常德、益阳、岳阳和长沙4个地级市的19个县(县级市、 区),6个国营农场(管理区)。依其自然利用特征分类,湖区土地可分为耕地、林地、园 地、草地、工矿及居民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等八类。土地的主要利用方 式为耕地、林地和水面。 二、洞庭湖湿地资源及其分布状况 洞庭湖属浅水湖泊,按照广义的湿地定义,整个洞庭湖都属于湿地范畴,尤其是西 洞庭湖与南洞庭湖区域更是呈现典型的湿地景观。水涨成湖,水落滩露,湖水消落区约 占全湖的50%以上。湖区共有三种类型的湿地,即浅水水体湿地类型、过水洲滩湿地和 渍水低位田。其中浅水水体类型,包括湖泊、河流、塘堰和渠沟等,面积为38.11万公 顷,占湿地面积的44.37%,其中以湖泊水体为主;过水洲滩湿地,以洪水期被淹没、 枯水季节出露为特征,面积为11.57万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13.50%,包括湖洲、河滩, 以湖洲为主;渍水低位田,由于地下水位过高,引起植物根系层过湿,旱作物不能正常 生长,却适于湿生植物发育繁衍,此类湿地总面积为36.10万公顷,以渍害低位田为主。 由于泥沙淤积严重,洲滩快速发育,湿地向陆地的演变趋势日趋明显。湖区洲滩面积平 均每年增加近3000公顷。 洞庭湖生物物种种类繁多,生物资源丰富。常见的水生与湿生高等植物共400余种, 区系以禾本科、莎草科、菊科和眼子菜科为主,形成湿生、挺水、浮叶和沉水群落类型, 其中荻、芦苇群落发育最好。湖中现有鱼类计有117种,数量较多的主要有鲤、鲫、鲶、

洞庭湖生态问题的分析及其解决措施

课程:环境经济学 班级:xx 题目:洞庭湖生态问题的分析及其解决措施 ——利用生态学思维 组员: xx(14%) 目录 1、洞庭湖简介(图1-1和1-2) (4) 2、洞庭湖的作用(图2-1和2-2) (5) 2、1生态服务功能 (5) 2、2具有超强的调蓄洪水和气候调节功能 (5) 2、3人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舒适性服务 (6) 2、4分解、转移、容纳经济活动的副产品 (6)

3、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变化 (6) 3、1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历史演变具体过程 (6) 3、1、1水域面积的演变(图3-1) (6) 3、1、2水文环境的演变(表1) (7) 3、1、3质质量演变 (7) 4、洞庭湖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8) 4、1围湖造田(图4-1) (8) 4、1、1围湖造田的具体影响 (9) 4、2三峡工程 (13) 4.2.1三峡工程的具体影响 (13) 4.3外来生物 (13) 4、3、1外来生物的具体影响 (14) 4、4工业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14) 5、洞庭湖生态系统的分析 (15) 6、治理措施 (16) 6.1 加强湖区蓄洪能力建设 (16) 6.2 加强生物灾害防控 (16) 6.3 加强长江及四水上游生态建设,开展绿化生态工程 (17) 6.4 调整湖区工业企业结构,控制工业污染 (17) 6、5加强法制工作,强化执法力 (17) 7、总结与建议 (18) 洞庭湖生态问题的分析及其解决措施 ——利用生态学思维 摘要:洞庭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景观生态系统之一,自然资源丰富。由于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洞庭湖调蓄容积减少、洪水水位不断抬升,江湖关系改变。在加重湖区防洪负担、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的同时,也降低了湖泊水体对

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人与湿地和谐共处

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人与湿地和谐共处 湿地管理经历了以资源利用为目的的湿地管理和维护生态系统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管理阶段。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中叶之前,除部分湿地被加以保护,用于狩猎、捕鱼和水禽保护外,湿地管理主要是以农业生产为目的,排水、疏干湿地,还有对泥炭资源、生物资源的利用等。以资源利用为目的的湿地管理,以追求系统的最大产出为目标。由于对湿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维持湿地生态系统至关重要的生物、化学和物理过程普遍受到严重干扰,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服务功能下降,对可持续发展造成危害。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强调以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推动社会发展与生态相互协调,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保障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完整性和功能的可持续性 生态系统管理主要是通过调整生态系统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 保障生态系统的生态完整性和功能的可持续性。生态系统管理一方面针对生态系统本身功能和过程,另一方面,也包括引起生态系统过程变化的自然、人为因素。由于调整 人类活动要比调节影响生态系统构和功能的自然因素更加实际,因此,对人类活动的管理是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内容。人类的活动可能在程度或格局上改变那些过程。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框架应包括生态系统功能、人类利用及二者之间的互相作用,系统地、科学地研究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以及对其造成的影响,使二者达到均衡。 湿地中的水文、生物、化学和物理等自然发生过程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功能,如洪水调控、营养物质迁移转化、生产力和生境的发育或维持。这些过程的相互作用使生态系统各组分得以维持,如动植物种群、营养库、土壤及沉积物特性等。湿地生态系统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提供利益。现有的科学基础仍不足以解释不同湿地生态系统如何运转,不同的环境因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又是如何调节其功能的。同时,经济学家也仅仅是刚开始考虑赋予湿地功能、产品和属性以价值的可能性及其含义。 湿地功能评价在生态学和湿地管理实践之间发挥着桥梁作用。由于湿地生态系统极其复杂多样,其功能和作用程度不完全相同,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