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做好教学设计

怎么样做好教学设计
怎么样做好教学设计

怎么样做好教学设计

中职艺校黄思思

作为一名教师,在设计一节课的教学之前首要任务就是自己能够正确的理解和把握教材。而且怎样使教学能力得以迅速提高,来适应教学要求,理解教材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只有充分理解了教材,教师才能将教材资源与学生、教师、环境等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才能进一步利用和重组教材;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评价教学设计的标准有四条,即:一、正确理解教材;二、实证的分析学生;

三、清晰地确定与表述课时目标;四、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

其中,一是正确的理解教材排在了首要的位置,充分说明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课程中,专家把正确理解教材按照结果指标分为了两类,即第一,能够分析教材所涉及到的基本事实,画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第二,能够整体把握学段教材,描述知识的上、下位联系。其中,较高的要求就是整体把握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教学价值分析。概念图即某一章或某一课所涉及到的概念性的知识,以及这些概念的连接方式,出现的先后顺序,纵横交错的之间的关系等等,以便能使知识结构里很有条理;而思维导图里不单有这些概念性的东西,还有学生形成这些概念时所经过的思维过程和具体的一些活动。整体把握科学知识体系一般包括三种性质的内容。即学科特有的规定性的内容,称为“文法性知识”;具有上下位关系的内容以及其它知识。(所谓上、下位学习简单理解就是由简单的知识经过上位学习之后,思考新的问题,用核心的概念解决其它领域的问题,也就是创造性学习。而学习的过程是通过下位学习形成的。)

二是实证地分析学生情况。首先要分析学生所要学的新知与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关系,从而为教学设计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条件。其次要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因为不同年龄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不同的,一般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思考问题常用形象思维;而初中以上的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渐被培养起来,思考问题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与具体的形象。

三是清晰的确定与表述课时目标。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先给学生出示课时目标,课时目标在表述给学生的时候要符合课标的要求;特别的要具体的表述出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并且要有可观察和可检测性,过程与方法目标要与知识有机的结合,表述要具有可操作性;三维目标表现为一个过程的多个方面,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更系统的被学生所接受。一般,教学目标的表述需要符合以下要求:第一,目标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第二,目标的设计和编写要用可测可察的外显形式来表示,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鲜明的。只有这要的目标要求才能使学生更加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求,也才能更加方便的检测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

四是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这一项要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学生。首先,教学的设计要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学的流程要体现知识之间的逻辑;其次,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再次,活动的组织要有清晰的指令,过程具体,问题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有效的渗透,做到让不同的学生各有收获;第四,能够抓住课堂生成的问题进行发展,能够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应对的办法;第五,有意识的对活动的过程进行观测和调整。做到课堂教学过程琉璃有序,跌宕起伏,课堂高潮一浪接一浪。

我们发现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使用教材时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是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代言人,照本宣科,盲目的依赖教材,被动的肢解教材,进而简单的复制教材;要么是把自己当做教材的唯一的主人,不分青红皂白地彻底的否定教材,任意妄为的改编教材。这两种倾向都会降低课堂学习的效率与品位的。教师只有能够整体的把握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文法性知识、上下位知识和其它知识,认真分析教材所涉及的事实,认真的分析学生情况,明确的确定课时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这样才能为做好教学设计打好基础,进而使得课堂教学实现真正的高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