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时代现代医学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因特网时代现代医学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因特网时代现代医学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第6期医学教育No 6 2001年12月Medical Education(China)Dec.2001 文章编号:1002-7130(2001)06-0041-02

因特网时代现代医学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王金民,井西学,赵国志,张盛林,李永珍

(潍坊医学院教务处,山东潍坊261042)

摘 要:现代医学教育技术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特点和优势,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视频会议通信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全方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育环境。因此视频点播、视频广播、远程医学教育、虚拟多媒体医学实验、远程医学临床见习和实习、远程医疗等被广泛运用到医学教育教学之中。

关键词:因特网;现代医学教育技术;教

学模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3;R-4

文献标识码:B

伴随因特网的发展与各高等医学院校园网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和数字技术正在改变高等医学院校的办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医学教育正在逐步跨入信息化时代。

1 因特网的基本特点

国际互联网是目前世界上覆盖面最广、信息资源最丰富、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因特网的雏形是由美国国防部资助建设的名为ARPANET的网络,由于采用了TCP/IP协议,并用公开了TCP/IP 协议的核心技术,使得因特网得到了迅猛发展。因特网具有开放、自由、交互性强的特点。因为其具有信息资源丰富、入网方式多样、信息服务灵活以及多种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到教育、行政、企业等各行各业之中,是世界各国 信息高速公路 计划的重要基础设施。

2 现代医学教育技术

因特网的发展和Intranet的发展,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

1 学生的中心地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由性;

2 教育的交互性;

3 学生的特殊性;

4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对学生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现代医学教育技术下的教学模式和常

见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教师、学生、内容、媒体)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现代医学教育技术在教育思想上强调学生个性化教育,因此,主要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个别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开放式的优化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现代医学教育技术的教学模式并不排斥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进一步优化,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小组讨论教学等模式被加以优化而运用,班级授课、个别教学、

收稿日期:2001-05-31

作者简介:王金民(1968-),男,潍坊医学院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助理研究员。

41

小组教学、自主学习等形式自由灵活的结合,出现 多 一 一 一 多 多 一 多 等多种教学对应关系。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地位将发生一定的变化,教师的 教 与学生的 学 之间的界限变得相对模糊,在线答疑、在线辅导、在线讨论等形式被广泛利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会经常应用下列教学方法:

3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采用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锻炼能力的方法。案例教学包括三个基本环节:案例的编选、案例讨论、案例评价。在现代医学教学中被广泛的运用,例如:在外科教学中,选择经典的外科手术并采集在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实际临床手术音像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作为案例,放置在校园网上,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案例进行评判,归纳出对该种病症的外科手术方法等。

3 2虚拟现实情境教学法

虚拟现实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仿真现实情境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对于血液循环的讲授,可制作血液循环的多媒体课件,仿真人体血液循环,从而达到一种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达到的效果。这种教学方法可大量应用于医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当然,多媒体应用课件的制作是其关键。

3 3在线讨论法

在线讨论法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以网络为平台,相互之间交流个人的意见和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区别于传统讨论法是:传统的讨论法常常固定于一个物理场所,例如在同一个教室或实验室内。而在线讨论法却不要求学生在同一场所,学生可以在不同场所,甚至在不同的区域进行讨论。例如:对于某一病症的治疗,学生可以在网上相互交流个人的治疗方案,相互启发、相互探讨。并且可以借助互联网对相关治疗方案进行检索和信息搜集,边讨论边学习。在线答疑、在线辅导等方法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上与在线讨论法相似,不另作论述。

3 4探究教学法

这种方法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进行资料检索,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形成创意。例如对于某一病症的治疗,教师不进行引导,而要求学生独立自主的完成。学生可进行网上相关资料的查询,对此病症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自己的治疗方案。

3 5远程协作教学法

这种方法是由教师提出合作完成的学习目标(或课题),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课题研发小组,内部进行分工和协作,建立网络交流环境,完成课题的开始与研究。这种方法有利于医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

基于现代医学教育技术的教学方法很多,但 法 无定 法 ,重要的是所有的教学方法都要围绕学生而展开,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

[参考文献]

[1]黄勋敬.Internet环境下的网络教学[J].管理信

息系统,2001,(3):3-5.

[2]洪范文,杨力.网络教学的行与知[J].高等工程

教育研究,2000,(3):89-92.

[3]王松涛.论网络学习[J].教育研究,2000,(3):

58-61.

[4]张义兵.论网络时代教师权威的转型[J].教育研

究,2000:(9):66-70.

[5]李曙华.信息时代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教育[J].教

育研究,2000,(11):12-18.

[6]吴家伟.高等教育:必须承受经济社会之重[J].

北京教育报,2000-6-28.

[7]王金民,井西学等.高等学校网络教育与人才培

养的研究[J].潍坊高等学科学校学报,2001,

(2):72-73.

42

2018华医网医学继续教育答案解析

突发中毒事件紧急医学救援 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概述 1 有关中毒的概念,描述错误的是 D 2 公共事件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在D 3 突发中毒事件的应急工作的重点是C 4 突发中毒事件中,负责组织做好对可能导致突发中毒事件相关产品的质量监督的部门是D 5 突发中毒事件中,专业应急队伍应接受()的调用 B 6 突发中毒事件中,负责组织应急解毒药品,医疗设备和器械的部门是()A 7 目前化学品专利数量第一的国家是()B 8 关于公共事件发生突然性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A 9 突发中毒事件中,疾控机构的职责不包括()A 10 毒物泄露造成的最为突出的后果是()C 11有关毒物的种类特点,描述错误的是()D 急性气体中毒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理 1对于氯气中毒事件的病人紧急处理,正确的是()D 2关于气体的定义,应该是在何种条件下()。A 3氯气对人体的最低致死浓度为()A 4现场检伤过程中绿色表示为()A 5氯化物中毒事件的现场紧急处理应该是()A 6应急反应的终止条件包括()D 7硫化氢对人体的最低致死浓度为()A 8关于急性中毒,下述正确的是()D 9氨中毒的后续治疗中,动脉血氧饱和度应该保持在多少以上()D 10有关现场调查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11下述不属于把气体按照化学性质分类的是()D 12进入气体浓度较高的环境内,规定()D 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准备 1 医学救治不包括下列哪项()A 2一级响应要求C 3公众洗消由()承担D 4()的洗消任务主要针对先期到达的及进入污染区的本队伍成员进行洗消B 5后送组一般由()人承担C 6 ()是突发事件伤员处置的重要环节,一般由120医疗紧急救援中心组成的急救车队承担 B 7突发中毒事件现场指挥是由()承担A 8中毒事件的医学处置一般要设立()级指挥A 9 各级各类应急力量的设备器材和药品的采购,储存与管理,应遵循()的原则D 10建议在洗消站入站口和出口分别设立检伤分类组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11负责现场处置的中毒事件卫生应急专业队伍人数一般在()D

精练试题--34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精练试题 -- 3.4因特网多媒体技术3.4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测试 说明:本节测试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其中单项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多项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判断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总分100分。做完后,选择“提交”,可以查看测试结果;选择“答案提示”,可以显示答案;需要重做,选择“重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中央电视台网站的"视听在线"栏目提供了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视频点播,运用了什么技术()。 A.流媒体技术 B.超媒体技术 C.虚拟现实技术 D.点对点技术 2.关于流媒体技术的叙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一种音频压缩技术 B.是一种视频压缩技术 C.是一种数字加工处理技术 D.是一种将影像和声音在网络上能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的技术。 3.下列哪项应用中没有运用流媒体技术()。 A.远程教育 B.QQ文字聊天 C.收看在线电影 D.视频点播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有关流媒体技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流媒体技术使得客户具有边接收文件边播放的特性。 B.流媒体技术运用范围广泛,譬如网络上流行的在线电视(基于P2P)就是典型代表。 C.流媒体技术的实现是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构建,一般需要单独的媒体服务器。 D.流媒体技术与特殊的压缩编码技术相结合,这种压缩方式必须加入附加信息。 2.以下选项中,属于流媒体文件的格式是()。 A.WMA B.RM C.AVI D.MOV 3.以下选项中,可以用来实现虚拟现实的技术有()。 A.VRML B.全景环视技术 C.Java语言 D.流媒体技术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因特网上的视频点播采用了流媒体技术。() 对错 2.流媒体的实现采用B/S模式构建,所以观看流媒体不需要专门的软件。()

Internet应用技术与HTML

宿迁市广播电视大学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计算机教研室编制 2013年9月6日

《Internet应用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Internet应用技术 总学时数:64 (讲授学时:4 实践学时:60 ) 学分:4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 适用班级:2012级计算机中专 适用学期: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课程定位 关键词:保程地位 开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学生今后在学习。工作中使用Internet IT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建立起Internet的应用意识,全面了解Internet提供的信息服务及其原理,熟练掌握获取Inicrnet 种信息服务的方法,至少掌握一种网页创作技术。 二、课程设计 关键诃:课程设i依据,保程目标定位、保程内容选择标准、项貝设计思路、学习程度用语说明、课程学时和学分 本课程从基础理论入手,突岀基础实操能力的训练,有着自身独特的教学规律和特点。课程组在学习和研究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实操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行为引导型教学模式,并根据内容的需要灵活穿插案例教学、角色模拟分工、任务驱动型教学等方法,进行了相关考试改革,重点强化操作技能考核的比重。 课堂实操行为引导型教学模式。该模式的教学组织与实施一般过程为:实践问题导入-- 理论知识点介绍--明确操作任务、示范引导一模仿试做--纠错重做…总结经验。多角色协同实操以学生小组为中心,内容教学以问题或任务为驱动,形成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探讨学习氛围。 各环节具体要求如下: 课堂设汁——将岗位分工职业行为设计为相应的课堂学习行为,形成以培养专业能力为核心、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为两翼的课堂教学预案。 示范引导——主讲教师进行操作示范,在此过程中结合录像、课件进一步向学生展示操作的全过程。

2017年江西远程医学教育试题及标准答案(国家级学分)

2017年双卫网国家级(每工程5分,共20分)试卷及答案 一、工程编号:2017-03-04-016 工程名称: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治进展 1 .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死因为(单选题) A 、贫血 B 、感染* C 、出血 D 、高热 2 . 重型再障(重型再障Ⅰ型)诊断标准不包括B(单选题) A 、中性粒细胞<0.5×109/L B 、血红蛋白<60g/L C 、血小板<20×109/L D 、网织红细胞<15×109/L 3 . 2009年英国BSCH指南指出依赖输血NSAA成人患者的首选治疗是(单选题) A 、糖皮质激素* B 、CSA C 、ATG D 、ATG+CSA 4 . 定义贫血的限定条件不包括D(单选题) A 、同年龄 B 、同性别 C 、同地区 D 、相同健康状态 5 . 影响SAA患者治疗策略选择的疾病因素不包括D(单选题) A 、年龄

B 、合并症 C 、血象 D 、性别 6 . 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最重要的发病机理是C(单选题) A 、造血干细胞损伤 B 、造血微环境异常 C 、免疫功能异常 D 、遗传因素 2 . 再障的治疗原则不包括B(单选题) A 、AA患者越年轻,HSCT治疗后GVHD风险更低,患者总死亡率越低 B 、诊断至治疗间隔时间不影响患者预后 C 、疾病发生后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D 、严重程度分型是影响患者治疗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 3 . 再生障碍性贫血最易与下列哪种疾病混淆? (单选题) A 、白细胞减少性白血病* B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D 、脾功能亢进 4 . 再障发病的特点不包括(单选题) A 、我国AA发病率低于欧美国家 B 、欧美国家再障发病率约为0.2/10万* C 、好发年龄段是10~25岁和大于60岁 D 、无性别差异* 5 . 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主要检查是D(单选题) A 、外周血中全血细胞减少

精练试题--34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精练试卷 -- 3.4因特网多媒体技术3.4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测试 说明:本节测试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其中单项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多项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判断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总分100分。做完后,选择“提交”,可以查看测试结果;选择“答案提示”,可以显示答案;需要重做,选择“重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中央电视台网站的"视听在线"栏目提供了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视频点播,运用了什么技术()。 A.流媒体技术 B.超媒体技术 C.虚拟现实技术 D.点对点技术 2.关于流媒体技术的叙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一种音频压缩技术 B.是一种视频压缩技术 C.是一种数字加工处理技术 D.是一种将影像和声音在网络上能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的技术。 3.下列哪项应用中没有运用流媒体技术()。 A.远程教育 B.QQ文字聊天 C.收看在线电影 D.视频点播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有关流媒体技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流媒体技术使得客户具有边接收文件边播放的特性。 B.流媒体技术运用范围广泛,譬如网络上流行的在线电视(基于P2P)就是典型代表。 C.流媒体技术的实现是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构建,一般需要单独的媒体服务器。 D.流媒体技术与特殊的压缩编码技术相结合,这种压缩方式必须加入附加信息。 2.以下选项中,属于流媒体文件的格式是()。 A.WMA B.RM C.AVI D.MOV 3.以下选项中,可以用来实现虚拟现实的技术有()。 A.VRML B.全景环视技术 C.Java语言 D.流媒体技术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因特网上的视频点播采用了流媒体技术。() 对错 2.流媒体的实现采用B/S模式构建,所以观看流媒体不需要专门的软件。()

浅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发展

浅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响应“科教兴国”战略的号召,在教学中 应用现代技术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教育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现阶段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还存在着误区,如何合理有效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值得思考的话题。 引言: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教育现代化 的重要条件。当今的国际竞争是经济的竞争,科技实力的竞争,归根结 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的发展也十分迅猛,并引起了教育的深刻变革,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 和教学组织形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号召下,各 教育部门组织了中小学校创建“教育区域现代化建设”!大到学校的现 代化教育基础设施,小到课堂中的现代化教育技术以及现代化教育手段 的运用。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这个名词在教育行业已经家喻户晓: (1)在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也 利于教学情景的创设。同时,加大教学信息的容量,扩大教学的空间, 延长教学的时间,很好地解决学生参与教学的活动量和教学时间,有利

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个性的发展,也能使学生更 快地掌握知识。 (2)教学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集 中教学形式发展为班级教学、远程教学、个别化教学和计算机网络教学 等多种组织形式。目前,虽然班级教学仍然是组织教学的主要形式,随 着幻灯、录音、影视、计算机等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师──学生”教学模式逐渐发展为“课堂多种媒体”教学模式。 然而,我们能想到的现代化教育工具以及模式的作用真正普及了 吗?又有多少的学校,多少的教师还没有从根本上改观思想或者没有真 正使用好现代化教育设施呢? 就我的观察与调查统计,对使用现代化教育设施发表个人的想法: 一、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用”得怎样?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用,而用得如何,实在是难以用一个简单的、或“规范”的标准来衡量,这也正是我们一直没能从一个较准确的角度审 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最大困难。但“用”实在太重要了,作为以 应用为主的学校管理和教学,无论从哪个角度,脱离了“用”,什么技 术都没有任何意义。 (一)从客观上讲,教师在“硬件”上就受到了限制,还是采用传 统式教学。 现在教育部门已经按照标准为各中小学学校配备了相应的现代化 教育设施,如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教室、视频教室、网络教室等。 但是学校的使用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有的学校把这些设备当宝贝一样

(internet技术与应用作业)

Internet,中文正式译名为因特网,又叫做国际互联网。它是一个开发的.互连的.遍及全球的计算机网络,是一个能使世界上各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之间交换各种数据信息的通信媒介 2.Internet的国际管理机构是什么 1.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 2.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3.中国科学技术网 4.中国金桥信息网 5.中国联通网 3.Internet提供的主要资源、应用有哪些 1.网上资源共享 2.通信服务 3.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 4.ISP是什么 IPS是入侵防御系是新一代的侵入检测系统(IDS),可弥补IDS存在于前摄及假阳性/阴性等性质方面的弱点。IPS能够识别事件的侵入、、冲击、方向和适当的分析,然后将合适的信息和命令传送给防火墙、交换机和其它的网络设备以减轻该事件的风险。 5.IPv4地址由多少位组成 答:IPv4由32位4组二进制组成 6.IPv6地址由多少位组成 答128位16组二进制组成 7.什么是IP地址 IP地址(英语: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一种在Internet上的给主机编址的方式,也称为网际协议地址。常见的IP地址,分为IPv4与IPv6两大类。所谓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的一个32bit地址。按照TCP/IP协议规定,IP地址用二进制来表示,每个IP地址长32bit,比特换算成字节,就是4个字节。例如一个采用二进制形式的IP地址

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媒体访问控制地址,或称为 MAC位址、硬件位址,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在OSI模型中,第三层网络层负责IP地址,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则负责MAC位址。因此一个主机会有一个IP地址,而每个网络位置会有一个专属于它的MAC位址。 9.什么是域名地址 域名地址:又称作完全限定域名行、限定域名(full qualified domain name)。是以主机(host)、子域(sub domain)和域(domain)的形式表示的Internet地址(address),与用数字表示的(IP address)相对。 10.OSI体系结构由几层各是什么 答;七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11.TCP/IP体系结构由几层各是什么 答:共分为四层,网络接口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其中网络接口层对应于OSI 模型的第一层(物理层)和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互联网层对应于OSI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传输层对应于OSI第四层(传输层),应用层对应于OSI模型的第五层(会话层),第六层(表示层)和第七层(应用层) 12.OSI是谁规定的是(ISO)提出的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 13.什么是物理层 答:在物理信道实体之间合理的通过中间系统,位比特流传输所需的物理连接激活,保持和激活提供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的手段。 14.什么是传输层 传输层又称运输层,是建立在网络层和会话层之间的一个层次。实质上它是网络体系结构中高低之间衔接的一个接口层。传输层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结构层,而是整个分层体系协议的核心,没有传输层整个分层协议就没有意义。 15.什么是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不能解决真正的数据传输与控制,如异常情况处理。差错控制与恢复,信息格式,协调通信等,为了进行真正有效的.可靠的数据传输,就需要对传输操作进行严格和管理,这就是数据链路传输控制规程,也就是数据链路层协议 16.什么是网络层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单位 姓名 电话 邮箱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讲诉在近代和现代历史上,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都会给教师们带来很多不一样的挑战。而面对教育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信息技术的更新不但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也对教育进一步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各个国家都对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都给与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以其技术发展极快的特点,改变了教师传统教学的观点,使得一些教师要渐渐试用这一新技术的手段和方法来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教学。现在有很多教师都还不会结合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的开展,未能形成一个整体。如果要改变这个状况,就必须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步骤,要使得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主动性;学生;教师;学习兴趣;

目录 中文摘要............................................................. I 1 引言 (1) 2 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2) 3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3) 3.1 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创新思维 (3) 3.2 刺激学习需求,激发学习兴趣 (3) 4 结束语 (5) 5致谢 (6) 参考文献 (7)

1 引言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优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激发性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来配合在教育过程中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变旧的教育观念融入新的教育技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起到很关键性的作用。要认识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怎么去搭建一个教师运用的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怎么开展课程去优化课程进行更有效率的教育,通过转变思维转变方式的教育方法去把旧有的传统观念和传统的教育手段转变成灵活会用、通过计算机相关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接下来会讲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的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概念。

第7章 网络多媒体技术 作业

7.6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不属于资源子网的是(D) A. 会话层 B.表示层 C.应用层 D.传输层 2.在物理层中数据的单位是( B ) A.帧 B.比特 C.字节 D.兆 3.在数据链路层中数据的单位是(C) A.兆 B.比特 C.帧D字节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层功能的是(D) A.路由选择 B.阻塞控制 C.网络互联 D.传送报文 作业完成者陈烨检查人1 检查人2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传输层功能的是(B) A.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B.网络互连 6.C类地址的二进制固定最高位是(A) A.110B.1110C.10D.0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TCP协议的服务特点是(D) A.全双工的B.可靠的C.面向连接的D.透明的 C.透明底传送报文D.选择网络层能提供最适合的服务 8.UDP协议的特点是(C) A.可靠的,面向连接的B.可靠的,无连接的 C.不可靠的,无连接的D.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 作业完成者刘喆慧检查人1 检查人2 9.IP组播的地址分配不包括___B______ A.局部连接组播地址 B.静态组播地址 C.预留组播地址 D.管理权限地址 10.______A____是指通信网络单位时间内传播的二进制位数,也称比特率或带宽。 A.吞吐量 B.传输延时 C.延时抖动 D.错误率 11.在传输系统中产生的错误不能由______B___方式度量 A.包错误率 B.突发度 C.错误率 D.包丢失率 12.HTML文档中所有的内容都应该在下列哪两个标记之间_______C______ A, B.… C.… D.… 作业完成者孙芳丽检查人1 检查人2 13.下列选项不属于超链接的是 D 。 A.本地链接 B.外部链接 C.内部连接 D .双向链接 14.使用图像作为网页背景可使用的语句 D A. B.… C.…<.embed> D 15.在页面中还可以嵌入背景音乐,这种音乐文件以什么A为主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与应用答案与试题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与应用》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教育技术基本要素包括:(人、学习资源、过程) 2.从整体上来讲,学习策略分为四类:(主动性策略、社会性策略、协作式策略、情景性策略) 3.演示型教学媒体主要包括:印刷、广播、电视、(动画、网页、流媒体和课件) 4.过程型教学媒体主要包括各类网络交流工具,如:Email、(QQ、BBS、Blog) 5.演示型多媒体课件设计一般包括:(教学设计、媒体素材设计与制作、课件合成) 6.常用的演示型多媒体课件设计开发工具有:(Powerpoint、Flash、Autherware、概念图) 7.认知领域目标可以分为六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是: (1)识记(2)理解(3)应用(4)分析(5)综合(6)评价) 8. 按价值标准分类,教学评价可以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9.ABCD学习目标编写法包含的四要素是指(教学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 ) 10. 作为一名教师,为了更好地从事教学科学研究,避免不了要作一些调查研究,调查方法一般包括 (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 二、判断题 1、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阶段目标是:2000年底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底前,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8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争取尽早在全国8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错) 2、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小学阶段的内容安排中,建议学生可以使用计算机绘图工具的复制、移动、翻转和旋转等功能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以及使用“缩放选定图形”的功能认识图形的相似。(对) 3、介绍板块构造学说,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板块构造这一宏观变化加以演示,弥补了地理模型也难以展现的宏观世界的动态变化。(对) 4、通过网络搜索有关人类迫害大自然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例,以及最新的环境保护的进展和举措等,能够实现让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具体内容目标。(对) 5、一氧化碳的毒性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做,不必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模拟。(错) 6、信息技术的集成性、情景性、真实性、交互性和动态、非线性的信息组织方式等特点并不能解决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错) 7、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出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综合应用各种数学知识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对) 8、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

Internet技术与应用

Internet 技术与应用论文浅谈无线局域网络的现状及安全措施 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0805117 学号: 22 姓名:段军可 2010年12月

题目: 浅谈无线局域网络的现状及安全措施 Subject: The status of wireless LAN and security measures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网络通信的需求不断提高,对Internet 访问的持续性、移动性和适应性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近年来无线局域网络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及的网络访问方式,并且在一些领域已经占据了主流的地位。本文对现阶段的无线网络安全及网络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项措施可以对无线网络起到很好的保护。目前无线局域网还不能完全脱离有线网络,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是互补的关系,而不是竞争;目前还只是有线网络的补充,而不是替换,相信在不久,无线局域网将以它的高速传输能力和灵活性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无线局域网络,网络安全,网络现状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people on the network communicate as demand increases, the continuity of Internet access , mobility and adaptabilit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has become a more popular network access way, and in so -me areas have been the mainstream position. In this paper, current wireless network status and network security analysis, and proposed several steps that can play well on the wireless network protection. The wireless LAN can not be completely divorced from the wired network, wireless network and wired netwo -rk is a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rather than competition; the current wired network is only supplement, not replace, I believe that in the near future, will be its high-spee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transmission capacity and flexibility to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Keywords: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Network security, Network status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备案表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备案表 填表说明 一、项目申报备案的条件: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不含已备案过的国家级继 续医学教育项目、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项目及远程项目),举办完成并网上汇报执行情况后,拟下一年度继续举办同一项目,可填此表申报下一年度备案。 二、项目的申请代码系网上备案时自动生成。 三、项目网上备案后,点击项目的申请代码可显示所备案的项目并可打印生成纸表, 纸表也需按相关要求逐级上报。 四、本表填写具体要求如下: 1.本表所列内容必须实事求是、逐项认真填写。 2.教学对象须符合该学科继续教育对象的要求。 3.教学时数为实际授课时数,不包括开班典礼等与教学无关的时间。 4.学分计算方式: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一般在一个月以内,三天以上。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每3学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学时授予2学分。半天按3学时计算,1天按6学时计算。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10学分。 5.填写项目备案表时,如项目已完成多期举办,要求填写每期的举办地点;如项目拟多期举办,要求填写每期相应的举办时间与举办地点。总举办期数每年最多不超过6期。 6.填写项目备案表时,表中的不可变更项“网上申报系统”已进行了必要的控制,特此说明。如项目名称中的期(届、次)数或年份需调整时,请在备注中予以说明。

附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直属单位及有关学(协)会等单位代码 代码名称代码名称 01 北京市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02 天津市31 重庆市 03 上海市3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04 河北省3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5 山西省34 北京医院 06 内蒙古自治区35 中日友好医院 07 辽宁省36 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08 吉林省37 卫生部干部培训中心 09 黑龙江省38 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 10 江苏省39 国家医学考试中心 11 浙江省40 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 12 安徽省41 卫生部人才交流中心 13 福建省42 中华医学会 14 江西省43 中华护理学会 15 山东省44 中华口腔医学会 16 河南省45 中华预防医学会 17 湖北省46 中国医院协会 18 湖南省47 卫生部远程医学教育中心 19 广东省48 中国医师协会 20 广西壮族自治区49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21 海南省50 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22 四川省5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23 贵州省52 卫生部国外贷款办公室 24 云南省53 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 25 西藏自治区54 北京双卫医学技术培训中心 26 陕西省55 中国执业药师协会 27 甘肃省56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28 青海省57 北京华医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9 宁夏回族自治区58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我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

我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重要意义不断的冲击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理念,以其先进独特的直观性、灵活性、实时性、立体化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并对教育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已引起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相应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了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研究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洞察其发展趋势,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以便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即是指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现代科学技术。它包括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即现代教育媒体;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即传媒教学法;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这三方面。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思想,是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融合”,达到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目的,它的本质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构建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及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的逐步普及与发展,为学科教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在教学中有着积极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形、色、声、像兼备的现代教学手段,常常如吸石般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这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二、扩充知识信息量,促进教学内容的快速更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加快了学生理解进程,相当于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缩短了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学生,特别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融合,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知识共享,最新知识的快速传播,有利于知识视野的拓宽。三、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他将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于教学就能解决传统教学方法中速度慢、范围窄的缺点,它具有速度快,知识信息量多而不乱、广而不泛的特点,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限内最大限度的传授知识培养出基础厚,知识面宽的全方位人才。四、对教学资源的传播和再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数字化教学材料,具有可以长久保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或其它通讯手段广泛传播的特点,便于学生自学和教师交流。五、有力促进教学相长。现代媒体参与之后的课堂教学系统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信息的流向成为双向的,多维的,且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由此,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新颖活泼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另外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实现了学生与教师的立体三维互动,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至今,虽然有长足的发展,但主要集中在城市和比较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晚,发展缓慢,要达到普及和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大距离。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其中许多突出特点在实践中已显示了强大优势。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一个辨证的过程,在现代教育媒体开发与应用中

Internet技术与应用论文

Internet及应用课程结课论文 姓名:张梦珂 院(系):软件学院 专业班级:测试技术12-02 学号:541213450253 成绩: 2014年 5 月 4 日

无线局域网技术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设备和网络的发展,人们对便携化的网络通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就是一个 典型的例子。本篇论文首先讲述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历史 和类型,然后叙述其工作原理,最后就无线局域网的安 全方面做一个简单的概述,其中还补充了无线个人区域 网和无线城域网的概念。 关键词:无线局域网;历史;类型;工作原理;安全:无线个人区域网;无线城域网 1 引言 近几十年来,无线蜂窝电话通信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无论在世界范围还是在我国范围的统计结果都是一样的:仅仅发展了十几年的移动电话数已经超过了发展历史达一百多年的固定电话数。 由此可见,人们对移动通信的这种需求也必然会反映到计算机网络中,我们希望能够在移动设备中也能够使用计算机网络。随着便携机和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的普遍使用,无线计算机网络也逐渐流行起来。 本篇论文主要概述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历史,类型,工作原理以及安全技术,其中,对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和无线城域网WMAN也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希望能够大家对于无线

网络有一个具体的认识。 2 无线局域网的概述 2.1 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历史 无线网络的初步应用,可以追溯到六十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美国陆军采用无线电信号做资料的传输。他们研发出了一套无线电传输科技,并且采用相当高强度的加密技术。当初美军和盟军都广泛使用这项技术。这项技术让许多学者得到了灵感,在1971年时,夏威夷大学(University of Hawaii)的研究员创造了第一个基于封包式技术的无线电通讯网络,这被称作ALOHNET的网络,可以算是相当早期的无线局域网络(WLAN)。这最早的WLAN包括了7台计算机,它们采用双向星型拓扑(bi-directional star topology),横跨四座夏威夷的岛屿,中心计算机放置在瓦胡岛(Oahu Island)上。从这时开始,无线网络可说是正式诞生了。 早在七十年代,无线网的前景就已经为人们注意,并被大力开发,并且在八十年代,以太局域网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使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另一方面也越来越显出自身的不足,于是无线网络以其自身的优势理所当然地也是必然地登上了民用网络的舞台,但由于当时的IEEE802.3标准存在着易受其它微波噪声干扰、性能不稳定、传输速率低、不易升级、不同厂商的产品相互也不兼容等弱点,无线网络的应用和发展都受到很大的制约,还是作为有线以太网的一种补充。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指引

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指南 为规范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工作,加强项目管理,提升培训质量,根据《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制定本指南。 一、申报要求 (一)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标准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应以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注重项目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本学科的国内或国际发展前沿; 2.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进展; 3.国内先进技术、成果的推广,国外先进技术、成果的引进和推广; 4.填补国内、外空白,有显著社会或经济效益的技术和方法; 5.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传染病防控或突发应急事件等重点工作领域的研究成果。 (二)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备案)表填报要求 1.申办单位须为医疗卫生或相关的教学、科研等机构; 2.项目的申办单位须由其行政管辖的上级部门予以建立申报用户(立项用户)并通过该用户申报项目。不可重复申

3.填表前须认真阅读申报(备案)表中的填表说明; 4.填写申办单位、项目负责人及授课教师工作单位名称时,需完整填写单位的标准名称(与单位公章相一致); 5.根据所报项目内容正确选择相应的学科专业,学科专业的详细分类与代码见申报(备案)表; 6.按要求选择相应的申报(备案)表,如实、准确、认真填写其中的各项内容。如有不实、虚假、错误信息及未按要求填写,一经发现,将不予通过; 7.项目负责人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负责的项目内容须是其所从事的主要专业或研究方向。其当年负责的新申报项目最多不超过2项且需承担项目的授课任务(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项目的负责人不受此限)。项目负责人须为在职(岗)工作人员; 8.项目理论授课教师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实验(技术示范)教师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其专业应符合授课内容的学科专业; 9.项目的举办地点须在中国内地,严禁在国家明令禁止举办会议的风景名胜区举办; 10.严禁组织与项目无关的参观、考察等活动,严禁组织学员旅游观光; 11.每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每年举办的期(次)数不得超过6期(次); 12.申报(备案)国家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internet技术与应用作业)

1.什么是internet? Internet,中文正式译名为因特网,又叫做国际互联网。它是一个开发的.互连的.遍及全球的计算机网络,是一个能使世界上各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之间交换各种数据信息的通信媒介 2.Internet的国际管理机构是什么? 1.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 2.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3.中国科学技术网 4.中国金桥信息网 5.中国联通网 3.Internet提供的主要资源、应用有哪些? 1.网上资源共享 2.通信服务 3.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 4.ISP是什么? IPS是入侵防御系是新一代的侵入检测系统(IDS),可弥补IDS存在于前摄及假阳性/阴性等性质方面的弱点。IPS能够识别事件的侵入、、冲击、方向和适当的分析,然后将合适的信息和命令传送给防火墙、交换机和其它的网络设备以减轻该事件的风险。 5.IPv4地址由多少位组成? 答:IPv4由32位4组二进制组成 6.IPv6地址由多少位组成? 答128位16组二进制组成 7.什么是IP地址? IP地址(英语: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一种在Internet上的给主机编址的方式,也称为网际协议地址。常见的IP地址,分为IPv4与IPv6两大类。所谓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的一个32bit地址。按照TCP/IP协议规定,IP地址用二进制来表示,每个IP地址长32bit,比特换算成字节,就是4个字节。例如一个采用二进制形式的IP地址 8.什么是MAC地址? 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媒体访问控制地址,或称为 MAC位址、硬件位址,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在OSI模型中,第三层网络层负责IP地址,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则负责MAC位址。因此一个主机会有一个IP地址,而每个网络位置会有一个专属于它的MAC

2018年双卫网考试项目及答案

2018年双卫网考试、解答 2018年流感防治知识培训(省必修)2018-16-01-011 1、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下列不符合的是 D、肺外合并症多见 2、下列药物对流感无效的是 D、抗生素 3、流感的预防措施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流感流行前,给所有易感人群使用金刚烷胺进行药物预防 4、下列药物对乙型流感无效的是 D、金刚烷胺 5、下列有关流感表述错误的是 C、外周血常规检查常表现为白细胞升高 3、下列有关流感重症高危人群的表述错误的是 B、高血压患者 4、下列有关流感预防的表述错误的是 A、尽早服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流感 5、流感的预防措施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流感流行前,给所有易感人群使用金刚烷胺进行药物预防 2018-16-01-001(省必修) 1、关于H7N9禽流感的治疗,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独使用离子通道M2阻滞剂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治疗有效。 2、为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医务人员做到 C、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转院、早治疗 3、H7N9病例易发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年龄≥60岁 4、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潜伏期 C、7天内,可长至10天 5、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易感高危人群是 C、近期接触过禽类或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是中老年人 1、在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的县(区)内,应当在病例确诊后开展为期多长时间的强化监测 B、2周 2、以下关于H7N9流感密切接触者追踪和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B、一旦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5℃)及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则立即转送至医疗机构就诊,并采集其咽拭子,送当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进行检测 3、南方省份每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每周采集流感样病例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相关病例标本数为 D、20份 4、所有禽流感病毒都属于()型流感病毒 A、A 5、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联防联控机制牵头部门的作用,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形势建议当地政府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在未发生疫情的地市,为保万无一失,建议扑杀所有活禽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的资源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它包括幻灯、投影、录音、电影电视、录象、计算机等现代教学媒体和抽象形式表现出来的作用于教与学实践中的科学理论知识、系统方法。由此可见,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要运用人以外的物质资源,还要注重人自身学习智能及资源的作用,这对于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优化教育结构与过程,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率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并表现出许多突出的特点。我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我的认识。 1、促进教学内容快速更新。 目前,掌握最新知识,紧跟前沿的科技,成为现代教育必须考虑的问题。没有现代知识的学生将得不到社会的欢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有信息量大,特别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融合,实现知识共享,最新知识的快速传播,有利于知识视野的拓宽,给学生传播知识具前沿性和全面性,新知识,新概念层出不穷,教师的教学内容已不在仅局限于自己或少数人的科研成果,过去传统教学中,因课时限制,教师知识面窄,教学内容难点解决有异,传授知识单一落后等问题都能得到及时的更新和发展。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两种:主动的学习和被动学习,一个乐意学习的人,肯定要比一个免为其学的人要学得更好,要让学生由

“强学”变为“爱学”,这就需要充分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他们喜爱的事物与情境。我个人认为:教师在组织教学或设计教学方法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的学习。在传统方法教学中配以的教学道具,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讲解说明,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而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手段教学,集声、象、字、画动态显示,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达到了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概念宏观化的良好效果,让学生亲临其境,亲历其中,得到体验,将单纯的死记硬背上升为理解应用,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要给学生传授丰富而又广阔的知识,靠传统的教学方法,速度慢、范围窄,限制了信息量的扩充。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限内最大限度的传授知识培养出基础厚,知识面宽的全方位人才,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于教学就能解决的必然途径,它具有速度快,知识信息量多而不乱、广而不泛的特点。给学生丰富的最新的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4、对教学资源的传播和再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数字化教学材料,具有可以长久保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或其它通讯手段广泛传播的特点,便于学生自学和教师交流。信息知识的传递手段方式对教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