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物沉降位移观测表

水工建筑物沉降位移观测表
水工建筑物沉降位移观测表

工程名称:象山港白墩交通码头维修加固工程

技术负责人:现场监理:

工程名称:象山港白墩交通码头维修加固工程

技术负责人:现场监理:

沉降观测记录表完整版本

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 编号:DLMJTC-001工程名称美景天城基坑支护沉降观测水准点编号M1 - M16 水准点所在位置4号家属楼水准点高程 观测日期观测性质 工程地点辽源市东辽县 测量仪器仪器名称:水准仪 沉降观测结果 观 测 点 编 号 观测 点相 对标 高(m) 上午下午 实测标高 (m) 沉降量 (mm) 实测标高 (m) 沉降量 (mm) 本次累计本次累计M1 M2 M3 M4 M5 M6 M7 M8 M9 M10 M11 M12 M13 M14 M15 M16 工程进度 状态 技术部 施测人记录人

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 检验(建)表5.1.7-2 共6页第1页工程名称银利财富广场8#楼水准点编号 水准点 所在位置 永久水准点水准点高程22.53M 观测起止 日期 2013.2.15始观测性质见证观测工程地点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银利财富广场 测量仪器仪器名称:水准仪 沉降观测结果 观测 点编 号 观测点相对标 高(m) 第一次 2013年2月28日 标高 (m) 沉降量 (mm) 本次累计M1 -2.2 -2.2 0 0 M2 -2.25 -2.251 1 1 M3 -2.1 -2.1 0 0 M4-2.3 -2.301 1 1 M5-2.32 -2.32 0 0 M6-2.23 -2.23 0 0 观测点布置简图 - 工程进度 状态 架空层层顶梁板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施测人监理(建 设)单位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 检验(建)表5.1.7-2 共6页第2页工程名称银利财富广场8#楼水准点编号 水准点 所在位置 永久水准点水准点高程22.53M 观测起止 日期 2013.2.15始观测性质见证观测工程地点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银利财富广场 测量仪器仪器名称:水准仪 沉降观测结果 观测 点编 号 观测点 相对标 高(m) 第二次 2013年3月30日 标高 (m) 沉降量 (mm) 本次累计M1 -2.2 -2.201 1 1 M2 -2.25 -2.252 1 2 M3 -2.1 -2.101 1 1 M4-2.3 -2.302 1 2 M5-2.32 -2.322 2 2 M6-2.23 -2.231 1 1 观测点布置简图 - 工程进度 状态 一层顶梁板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施测人监理(建 设)单位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沉降位移观测方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利用与京杭运河相连的陆窖灌溉引水渠,在其两侧建设4个2000吨级泊位,6个1000吨级泊位和2个1000吨级多用途泊位,泊位岸线总长856m,拓宽水渠作为港池靠船,码头采用现浇扶壁式结构,码头基础采用抛石基床,后方回填土方形成码头堆场。该工程沉降位移观测的关键是在码头胸墙后方回填土过程中对码头的沉降位移观测。 二、技术标准和规范 1、宿迁中心港果园作业区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水工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 三、沉降位移观测目的 沉降、位移观测是码头结构不可忽视的工作之一,特别是该工程在土方回填过程中,通过沉降、位移观测,可以监测码头胸墙的沉降位移情况,便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措施,同时也为优化填土方案及填土速率,提供直接的数据参考,确保工程的安全施工及后期运行。 四、测量精度指标与观测仪器的选择 1.根据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规范中对建筑物沉降、位移观测的各项规定,结合本工程具体的特点,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的三级标准满足本工程的需要,用来作为本工程的变形观测工作的精度指标。建筑变形测量规范标准为沉降观测点测站高差中的中误差为± m,位移观测点坐标中误差为±10m m。

2.在沉降观测工作中选用DSZ2精密自动安平水准仪上加装测微器,配合精密铝合金水准尺进行作业,读数精度可以达到。位移观测选用徕卡TCRP1201+全站仪,其测距精度为1mm+*D,测角精度为″。 3.为观测工作提供技术保证,监测所用的观测仪器等设备定期经过校核,定期计量监督检测院等鉴定。 五、沉降位移控制点的布设及联测 在码头上下游离开施工区域30至50米各设一个固定测站点,测站点处下挖米深,1米见方的基坑用浆砌块石填筑后在其中间浇筑混凝土观测墩,观测墩尺寸为上口30cm,下口40cm,高。观测墩顶部预埋强制对中基座及水准点。观测墩周围用涂有红白相间的钢管围栏进行保护,并设立警示牌。观测墩稳定后与码头平面高程控制网进行联测平差。 六、沉降位移观测点布设 观测点设置在胸墙顶部护轮坎的中间位置,每道伸缩缝旁的同一侧设置一个观测点。埋设钉预埋的时候顶部不超过护轮的顶高程,但是不低于1cm,埋设钉外露4cm,用5cm长,直径10cm的PVC管套在其周围与混凝土分离。埋设的观测钉如下图所示,埋设时要牢固并且保持垂直。 埋设钉反射棱镜埋设钉和反射棱镜的连接 七、沉降位移观测的方法、频率 1、平面位移观测方法。在观测墩上利用连接螺栓架设全站仪,后视另一个观测墩,测量每一个预埋钉的平面角度和距离,角度测量两个测回,距离正倒

沉降观测标准

网易 新闻微博邮箱相册阅读有道摄影爱拍优惠券云笔记闪电邮手机邮印像派网易识字 更多 博客 手机博客博客搬家博客VIP服务 LiveWriter写博word写博邮件写博短信写博 群博客博客油菜地博客话题博客热点博客圈子找朋友 发现 小组 风格 网易真人搭配社区iStyle 下载最文艺的手机博客APP> 下载最文艺的手机博客APP> 创建博客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 微博》 | 关闭 淡然微笑 仙桃市天祥测量标志厂 导航 ?首页 ?日志 ?相册 ?音乐 ?收藏 ?博友 ?关于我

日志 学会高傲的活着 建筑物沉降观测存在问题及处理 沉降观测点的埋设标高宜为多少 2010-01-21 11:19:08|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沉降观测点的埋设标高宜为多少 沉降观测的具体做法: 1、仪器:水准尺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铝合金水准尺。在不具备铝合金水准尺的 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时应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DS3级别。 2、观测时间: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 行。 3、观测点的设置: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建(构)物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 m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 4、沉降观测的五定: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上要一致; 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5、在观测过程中,做到步步有校核。 ①前后视距≤30 m,前后视距差≤1.0m, ②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应≤1.0mm, 6、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 点处做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沉降位移观测方案教学资料

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利用与京杭运河相连的陆窖灌溉引水渠,在其两侧建设4个2000吨级泊位,6个1000吨级泊位和2个1000吨级多用途泊位,泊位岸线总长856m,拓宽水渠作为港池靠船,码头采用现浇扶壁式结构,码头基础采用抛石基床,后方回填土方形成码头堆场。该工程沉降位移观测的关键是在码头胸墙后方回填土过程中对码头的沉降位移观测。 二、技术标准和规范 1、宿迁中心港果园作业区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水工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 三、沉降位移观测目的 沉降、位移观测是码头结构不可忽视的工作之一,特别是该工程在土方回填过程中,通过沉降、位移观测,可以监测码头胸墙的沉降位移情况,便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措施,同时也为优化填土方案及填土速率,提供直接的数据参考,确保工程的安全施工及后期运行。 四、测量精度指标与观测仪器的选择 1.根据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规范中对建筑物沉降、位移观测的各项规定,结合本工程具体的特点,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的三级标准满足本工程的需要,用

来作为本工程的变形观测工作的精度指标。建筑变形测量规范标准为沉降观测点测站高差中的中误差为±1.5m m,位移观测点坐标中误差为±10m m。 2.在沉降观测工作中选用DSZ2精密自动安平水准仪上加装测微器,配合精密铝合金水准尺进行作业,读数精度可以达到0.1mm。位移观测选用徕卡TCRP1201+全站仪,其测距精度为1mm+1.5ppm*D,测角精度为1.0″。 3.为观测工作提供技术保证,监测所用的观测仪器等设备定期经过校核,定期计量监督检测院等鉴定。 五、沉降位移控制点的布设及联测 在码头上下游离开施工区域30至50米各设一个固定测站点,测站点处下挖1.5米深,1米见方的基坑用浆砌块石填筑后在其中间浇筑混凝土观测墩,观测墩尺寸为上口30cm,下口40cm,高 1.3m。观测墩顶部预埋强制对中基座及水准点。观测墩周围用涂有红白相间的钢管围栏进行保护,并设立警示牌。观测墩稳定后与码头平面高程控制网进行联测平差。 六、沉降位移观测点布设 观测点设置在胸墙顶部护轮坎的中间位置,每道伸缩缝旁的同一侧设置一个观测点。埋设钉预埋的时候顶部不超过护轮的顶高程,但是不低于1cm,埋设钉外露4cm,用5cm长,直径10cm的PVC管套在其周围与混凝土分离。埋设的观测钉如下图所示,埋设时要牢固并且保持垂直。

房建沉降观测记录表

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报验申请表 工程名称:银利财富广场1#楼编号: 致:安徽世强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我单位已完成了1#楼一层梁板至顶层梁板沉降观测测量工作,现报上该工程报验申请表,请予以审查和验收。 附件: 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 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期 2013年5月17日 审查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 总/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 检验(建)表5.1.7-2 共页第页工程名称银利财富广场1#楼水准点编号 水准点所在 位置 永久水准点水准点高程19.92 观测起止日 期 2013.1.15至2013.3.5 观测性质见证观测 工程地点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银利财富广场 测量仪器仪器名称:水准仪 沉降观测结果 观 测 点 编 号 观 测 点 相 对 标 高 (m)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次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标高 (m) 沉降 量 (mm) 标高 (m) 沉降 量 (mm) 标 高 (m) 沉降量 (mm) 标 高 (m) 沉降量 (mm) 标 高 (m) 沉降量 (mm) 本 次 累 计 本 次 累 计 本 次 累 计 本 次 累 计 本 次 累 计M1 M2 M3 M4 观测点布置简图 工程进度 状态 二层顶梁板四层梁板五层梁板闷顶层梁板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施测人 监理(建 设)单位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报验申请表 工程名称:银利财富广场8#楼编号: 致:安徽世强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我单位已完成了8#楼架空层梁板至三层梁板沉降观测测量工作,现报上该工程报验申请表,请予以审查和验收。 附件: 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 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期 2013年7月20日 审查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

基坑位移沉降观测记录表

基坑位移沉降观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海淀区西北旺镇辛店居住组团A02地块3#人防出口观测时间:2012.9.29 依据高程:45.1 序号位移 尺寸 点位高 程(M) 位移方向本次位移 (MM) 累计位 移(MM) 本(MM) 次沉降 累计沉 降 (MM) Z1 10 44.516 向西 Z2 72 44.502 向西 抄测人: 基坑位移沉降观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海淀区西北旺镇辛店居住组团A02地块3#人防出口观测时间:2012.10.02 依据高程:45.1 序号测点 读数 点位高 程(M) 位移方向本次位移 (MM) 累计位 移(MM) 本次沉降 (MM) 累计沉 降 (MM) Z1 10 44.516 向西0 0 0 Z2 72 44.502 向西0 0 0 抄测人:

基坑位移沉降观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海淀区西北旺镇辛店居住组团A02地块3#人防出口观测时间:2012. 10.5 依据高程:45.1 序号测点 读数 点位高 程(M) 位移方向本次位移 (MM) 累计位 移(MM) 本次沉降 (MM) 累计沉 降 (MM) Z1 11 44.511 向西 1 1 5 Z2 73 44.499 向西 1 1 3 抄测人: 基坑位移沉降观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海淀区西北旺镇辛店居住组团A02地块3#人防出口观测时间:2012. 10.8 依据高程:45.1 序号测点 读数 点位高 程(M) 位移方向本次位移 (MM) 累计位 移(MM) 本次沉降 (MM) 累计沉 降 (MM) Z1 11 44.510 向西0 1 1 6 Z2 73 44.498 向西0 1 1 4 抄测人:

沉降观测点式及沉降观测记录统一标准

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内部备忘录 (SEPCC1 MEMO) 发至(To) 建筑公司、各项目工地 签发(From)日期(Date) 2008年2月2日 发文编号(Our Ref. No.) 起草(Draft out)工程部 事由(Subject) 规范、统一各项目工地沉降观测点型式及沉降观测记录的通知 为了在建筑变形测量中,及时、准确地为工程建设提供正确的测绘资料,保证测量的成果和记录符合各个测绘阶段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供项目工地参考。 一、沉降观测点 1、沉降观测点的留设位置: 建筑物、构筑物的沉降观测点,首先应按设计图纸埋设,当设计无要求时,可设置在以下位置: (1)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4)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

地面点。 (5)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沟)处。 (6)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 (7)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 (8)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型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 (9)烟囱、水塔、油罐等高耸建筑物,沿周边在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布点,点数不少于4个。 (10)沉降观测点埋设位置应避开障碍物。根据经验,观测点上方至少1000mm范围不得有雨水管、窗台线、暖气片、暖水管、电气开关等有碍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详见附图1、附图2) 2、沉降观测点的型式和保护: 沉降观测点可按照附图1、附图2制作、安装。 二、沉降观测记录 1、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 建筑物施工阶段需按照设计要求对其进行沉降观测,如设计中无明确规定,可按照下列要求并结合具体情况确定。 (1)大型、高层建筑,可在零米以下基础施工完成后埋设临时沉降观测点,做好临时沉降观测记录。待零米以上第一层结构施工完成后换成永久沉降观测点。

沉降观测记录表格最新版

沉降观测记录工程名称:1#冷调库 沉降观测结果表 观 测 点 编 号 第0 次第 1 次第 2 次第 3 次2015年11月3日2016年3 月4 日2016年4月6 日2016年5 月5 日标高 (m) 沉降量(mm) 标高 (m) 沉降量(mm) 标高 (m) 沉降量(mm) 标高 (m) 沉降量(mm) 本次累计本次累计本次累计本次累计DX1 1.200 0 0 1.199 1 1 1.199 0 1 1.198 1 2 DX2 1.200 0 0 1.198 2 2 1.198 0 2 1.197 1 3 DX3 1.200 0 0 1.200 0 0 1.199 1 1 1.199 0 1 工程状态主体完成二次结构完成二次结构完成二次结构完成 观测者 记录者 见证人 精选表格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沉降观测记录工程名称:1#冷调库 沉降观测结果表 观 测 点 编 号 第 4 次第 5 次第 6 次第次2016年6 月6 日2016年7月7 日2016年8月10 日年月日标高 (m) 沉降量(mm) 标高 (m) 沉降量(mm) 标高 (m) 沉降量(mm) 标高 (m) 沉降量(mm) 本次累计本次累计本次累计本次累计DX1 1.198 0 2 1.197 1 3 1.197 0 3 DX2 1.197 0 3 1.197 0 3 1.197 0 3 DX3 1.198 1 2 1.198 0 2 1.198 0 2 工程状态二次结构完成二次结构完成二次结构完成 观测者 记录者 精选表格

. 见证人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沉降观测示意图 精选表格

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利用与京杭运河相连的陆窖灌溉引水渠,在其两侧建设4个2000吨级泊位,6个1000吨级泊位和2个1000吨级多用途泊位,泊位岸线总长856m,拓宽水渠作为港池靠船,码头采用现浇扶壁式结构,码头基础采用抛石基床,后方回填土方形成码头堆场。该工程沉降位移观测的关键是在码头胸墙后方回填土过程中对码头的沉降位移观测。 二、技术标准和规范 1、宿迁中心港果园作业区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水工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 三、沉降位移观测目的 沉降、位移观测是码头结构不可忽视的工作之一,特别是该工程在土方回填过程中,通过沉降、位移观测,可以监测码头胸墙的沉降位移情况,便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措施,同时也为优化填土方案及填土速率,提供直接的数据参考,确保工程的安全施工及后期运行。 四、测量精度指标与观测仪器的选择 1.根据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规范中对建筑物沉降、位移观测的各项规定,结合本工程具体的特点,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的三级标准满足本工程的需要,用来作为本工程的变形观测工作的精度指标。建筑变形测量规范标准为沉降观测点测站高差中的中误差为± m,位移观测点坐标中误差为±10m m。

2.在沉降观测工作中选用DSZ2精密自动安平水准仪上加装测微器,配合精密铝合金水准尺进行作业,读数精度可以达到。位移观测选用徕卡TCRP1201+全站仪,其测距精度为1mm+*D,测角精度为″。 3.为观测工作提供技术保证,监测所用的观测仪器等设备定期经过校核,定期计量监督检测院等鉴定。 五、沉降位移控制点的布设及联测 在码头上下游离开施工区域30至50米各设一个固定测站点,测站点处下挖米深,1米见方的基坑用浆砌块石填筑后在其中间浇筑混凝土观测墩,观测墩尺寸为上口30cm,下口40cm,高。观测墩顶部预埋强制对中基座及水准点。观测墩周围用涂有红白相间的钢管围栏进行保护,并设立警示牌。观测墩稳定后与码头平面高程控制网进行联测平差。 六、沉降位移观测点布设 观测点设置在胸墙顶部护轮坎的中间位置,每道伸缩缝旁的同一侧设置一个观测点。埋设钉预埋的时候顶部不超过护轮的顶高程,但是不低于1cm,埋设钉外露4cm,用5cm长,直径10cm的PVC管套在其周围与混凝土分离。埋设的观测钉如下图所示,埋设时要牢固并且保持垂直。 埋设钉反射棱镜埋设钉和反射棱镜的连接 七、沉降位移观测的方法、频率 1、平面位移观测方法。在观测墩上利用连接螺栓架设全站仪,后视另一个观测墩,测量每一个预埋钉的平面角度和距离,角度测量两个测回,距离正倒镜

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2010年4月27日 电话:0755-/ 传真:0755- 联系人:赵中良 一、工程概况 洪桥头好利万、米诺厂边坡位于。该人工边坡为岩土混合边坡,岩坡坡面裂隙发育。边坡所在区地形地貌为丘陵斜坡,自然斜坡坡度15~200,原始植被发育茂密。边坡底边周长约190m,为折线形展布,整体呈南北走向。 原有边坡分为2级,上级边坡及下级边坡,边坡中部有一宽平台。坡底标高11.50~15.0m,中间大平台标高23.0~35.4m,坡顶标高33.0~66.9m,下级边坡坡度500~700,上级边坡坡度600~800。边坡高度22m~52m。 边坡坡面岩土裸露,局部发育有少量的爬藤类植物,覆盖率极低;坡面没有进行任何的支护处理,坡顶坡脚没有任何截排水措施,边坡坡底分布有好利万、米诺厂以及1栋在建厂房。 1.1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钻探揭露及地质调查资料,边坡周围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及侏罗系下统桥源组石英砂岩(Jq)。现将各地层的主要岩性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⑴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 杂填土:褐黄色、褐灰色,主要由粘性土及少量块石组成,并含少量建筑垃圾,松散,湿,可塑,合金钻进易,主要分布在坡脚建筑场地。 (2)侏罗系下统桥源组石英砂岩(Jq) 场地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下统桥源组石英砂岩,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黏土矿物及少量暗色矿物等。按其风化程度划分为全、强、中、微风化四个风化带,本次勘查仅揭露其强、中、微风化带: 强风化石英砂岩:褐黄、褐灰,棕红色,主要矿物为石英、长石等,风化裂

隙发育,局部夹杂中风化岩,岩石呈砾砂状、碎块状,岩块可折断,合金钻进易。主要分布在坡体的上部,揭露层厚2.60~22.30m。 中风化石英砂岩:青灰、褐灰色,风化裂隙较发育,上部夹杂薄层强风化石英砂岩,岩芯较破碎,呈短柱、长柱状,局部呈碎块状,岩块坚硬,锤击反弹,合金钻进较易。主要分布在坡体的中、下部,揭露层厚3.30~49.30m。 微风化石英砂岩:青灰色,岩芯较完整,呈长柱状,岩块坚硬,锤击反弹,合金钻进困难,需金刚石钻进。揭露层厚2.80~5.70m。 1.2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场地内无常年性地表水,雨季有大气降水形成的临时性地面片流,对坡上岩土体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场地内强风化及下伏岩层的风化裂隙中,主要含水层属弱含水、弱透水地层,水量贫乏。 二、沉降、位移观测技术依据 1、《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4、《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5、《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洪桥头好利万、米诺厂边坡地质灾害勘察报告》,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2009年02月。 三、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一)、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的点位布设 (1)沉降观测点: 根据甲方提供并确认的监测布置图进行沉降观测点布设,观测点布设在能全面反边坡周边沉降特征的地面上,共布设沉降观测点约26点。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试验记录簿.doc

实用标准文档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单位工程名称杏十八注水、变电站扩改建工程工程编号(05)0504C1-05 设备名称 3 设备位号注水站200M 冷却水罐 规格型号H=6米, Ф=7 米安装地点注水站场区 观测时间荷载阶段观测点标高 安装前 A B C D 2005.9.15 充水前144.152 144.153 144.149 144.153 2005.9.16 充水至1/2h 147.195 147.194 147.190 147.191 2005.9.16 充水至 3 /4h 147.192 147.191 147.190 147.190 2005.9.17 充水至1h 147.190 147.187 147.188 147.187 充水至/h 2005.9.19 48 小时后147.185 147.182 147.180 147.184 最后稳定时 2005.9.20 放水后147.185 147.181 147.180 147.182 最终沉降量(㎜)18 19 24 22 任意直径方向沉降差允许值(㎜)105 最大实测值(㎜) 6 沉降观测点编号示意图: D 观测日期 建北 C A 自 05 年 09 月 15 日至 B 05 年09 月20 日 施工班(组)长:建设(监理)单位专业工程师: 质量检查员:

年月日年月日 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h”为设计液位高度;“/ ”斜线为分数线:如“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单位工程名称杏十八注水、变电站扩改建工程工程编号(05)0504C1-05 设备名称 3 设备位号注水站1500M 深度水罐 规格型号H=13.5 米 , Ф =12 米安装地点注水站场区 观测时间荷载阶段观测点标高 安装前 A B C D 2005.9.12 充水前147.200 147.200 147.203 147.201 2005.9.14 充水至1/2h 147.191 147.192 147.190 147.191 2005.9.15 充水至 3 /4h 147.188 147.187 147.185 147.184 2005.9.15 充水至1h 147.182 147.180 147.180 147.182 充水至/h 2005.9.17 48 小时后147.178 147.177 147.171 147.174 最后稳定时 2005.9.18 放水后147.178 147.177 147.171 147.172 最终沉降量(㎜)22 23 32 29 任意直径方向沉降差允许值(㎜)180 最大实测值(㎜)10 沉降观测点编号示意图: D 观测日期 建北 C A 自 05 年 09 月 12 日至 B 05年09 月18 日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成文版)

连镇铁路LZZQ-5标沉降观测方案 1、编制依据 (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2)《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3)《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4)《客运专线铁路有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6)《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 (7)《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2-2010);(8)《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 10621-2014); (9)客运专线铁路变形观测评估技术手册(修订版); (10)高邮特大桥、路基等相关图纸文件; (11)铁路总公司有关规定。 (12)连镇铁路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2、工程概况 新建连云港至镇江铁路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带,位于江苏省南北纵向中轴线上。线路北起苏北连云港市,沿宁连高速公路引入淮安市,与京杭运河、京沪高速公路并行,向南经苏中扬州市,跨长江后止于苏南镇江市,正线全长304.883km。 连镇5标地处扬州境内,起讫里程为DK177+218.46-DK205+504.97,全长28.287km。其中,DK177+218.46-DK179+282.375为界首站和区

间路基段,高邮特大桥(DK179+282.375~DK203+866.39)全长 24.584km。本标段桥梁占比87.85%。 本标段共有9联连续梁,1孔现浇简支箱梁,3座刚构-连续梁桥,桥梁其余部分采用721片32m和24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通过。一分部管段内包含路基和2座刚构-连续梁桥,二分部管段内包含5联连续梁,三分部管段内包含4联连续梁和1联刚构-连续梁桥。 桥梁基础采用打入法PHC-800-130管桩基础和钻孔灌注桩,桩基直径采用1.0m、1.25m、1.5m、2.0m。桥梁墩身采用圆端形实心桥墩,桥台采用矩形桥台。 涵洞孔径采用1.5-6.0m,采用圆涵、框架涵结构,兼顾排水、交通等功能。 3、沉降观测的意义 有碴轨道对桥梁等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工程在设计中虽然对每个桥墩进行了沉降量的计算,但是沉降变形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单靠理论计算很难满足轨道对工后沉降的要求。施工期间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沉降观测,通过对沉降观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和评估,验证或调整沉降设计参数,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查并采取沉降控制措施使结构物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通过对设计沉降的验证和修改,分析、预测出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量,合理确定轨道的铺设时间,确保设计目标顺利实现。 4、沉降观测的范围和内容 (1)沉降观测范围:DK171+218.46-DK179+100段站场路基(其中,DK177+527.15-DK177+604.85为子婴干渠中桥、DK178+713.15-DK178

(整理)基坑沉降观测方案.

大兴康庄两限房(一期)1#、5#、8#号住宅楼基坑变形监测方案 北京住总第三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康庄工程项目经理部 2009年2月

目录 1. 编制依据 (4) 1.1. 施工图纸 (4) 1.2.主要规程规范 (4) 1.3.其他 (4) 2. 工程概况 (4) 3. 施工部署 (5) 3.1.人员部署 (5) 3.2.监测管理程序 (6) 4. 基坑变形监测的必要性、目的和内容 (6) 4.1.基坑变形监测的必要性 (6) 4.2.监测目的和内容 (6) 5. 监测要求及准备 (7) 5.1.监测要求 (7) 5.2.监测过程控制要求 (7) 5.3.对监测数据结果的要求 (7) 5.4.主要测试设备 (8) 6. 监测方法 (8) 6.1.肉眼观察 (8) 6.2.基坑外半永久性基准点的布置 (8) 6.3.水平位移监测 (9) 6.4.监测频率 (9)

6.5.变形控制标准 (9) 6.6.资料整理和分析反馈 (9) 6.7.其它注意事项 (10) 6.8.监控报警值 (10)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3.施工部署3.1.人员部署

3.2.监测管理程序 项目部施工监测管理人员为岳秀记,负责本工程的基坑变形监测工作;分包单位的监测工作必须严格执行项目部制定的一系列监测管理制度,做到持证上岗。 4.基坑变形监测的必要性、目的和内容 4.1.基坑变形监测的必要性 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构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才能对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全面的了解,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反馈,并采取必要的工程应急措施,甚至调整施工工艺或修改设计参数。 4.2.监测目的和内容 监测目的:检验设计所采取的各种假设和参数的正确性,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确保基坑支护结构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积累工程经验,为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整体水平提供依据。(检测布置点详见附图) 监测内容: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要求,为确保施工安全及周边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设施的安全,在基坑开挖和地下结构阶段需进行以下监测:1)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2)周围建(构)筑物、道路等变形监测。

沉降、位移观测方法

2010年4月27日 电话:0755-/传真:0755-联系人:赵中良 一、工程概况 洪桥头好利万、米诺厂边坡位于。该人工边坡为岩土混合边坡,岩坡坡面裂隙发育。边坡所在区地形地貌为丘陵斜坡,自然斜坡坡度15~200,原始植被发育茂密。边坡底边周长约190m,为折线形展布,整体呈南北走向。 度 ( (2)侏罗系下统桥源组石英砂岩(Jq) 场地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下统桥源组石英砂岩,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黏土矿物及少量暗色矿物等。按其风化程度划分为全、强、中、微风化四个风化带,本次勘查仅揭露其强、中、微风化带: 强风化石英砂岩:褐黄、褐灰,棕红色,主要矿物为石英、长石等,风化裂隙

发育,局部夹杂中风化岩,岩石呈砾砂状、碎块状,岩块可折断,合金钻进易。主要分布在坡体的上部,揭露层厚2.60~22.30m。 中风化石英砂岩:青灰、褐灰色,风化裂隙较发育,上部夹杂薄层强风化石英砂岩,岩芯较破碎,呈短柱、长柱状,局部呈碎块状,岩块坚硬,锤击反弹,合金钻进较易。主要分布在坡体的中、下部,揭露层厚3.30~49.30m。 微风化石英砂岩:青灰色,岩芯较完整,呈长柱状,岩块坚硬,锤击反弹,合 (一)、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的点位布设 (1)沉降观测点: 根据甲方提供并确认的监测布置图进行沉降观测点布设,观测点布设在能全面反边坡周边沉降特征的地面上,共布设沉降观测点约26点。 沉降观测点标志埋设离边坡顶约35cm处。采用长度为20cm,直径12mm的螺纹钢

筋(刻划有十字丝),并用水泥加固。标志头离地面的净空高度小于10cm。确保观测点与边坡的连接结实稳固。具体的埋设方法如附图3。 详细布设位置见“边坡支护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2)沉降观测基准点 沉降观测工作点拟根据实地的地形情况分组设立,在距观测对象200米以外、地基稳固、不易破坏的位置布设3个沉降观测工作点,编号为BM1、BM2、BM3。具体 拟采用DSZ-2型精密水准仪,FS-1型测微器,2米铟瓦水准尺。由PC-E500计算机野外记录,计算机内业处理。 D、内业计算 沉降观测的平差计算可采用简易平差法进行(平差前应进行各项改正、验算各项限差、列表计算往返高差较差、限差并计算每公里水准测量的高差偶然中误差,以便检查),

沉降位移观测方案(结构物)讲解

项目名称 结 构 物 变 形 测 方 案 ****************项目经理部 年月日

一、前言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位于杭州湾口东北部、南汇芦潮港东南的崎岖列岛海区,小洋山中港区前期工程位于已建的一期码头东侧,码头前沿线方位角为126o,与一期码头前沿线转角为4o。本标段西端与一期码头接壤,全长492M,总宽度为66M。包括1~20#承台和1~7#码头分段,本方案主要针对承台和码头施工完成后的沉降位移观测和成果分析。 二、方案依据 1、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小洋山中港区前期工程码头及接岸结构施工图设计说明 (2005年8月) 2、<<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JTJ203—2001)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三、观测精度 依据<<水运工程测量规范>>中变形观测部分规定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仪器精度限制,变形观测的观测精度定为三等观测精度。即变形观测点的观测精度:点位中误差为土6MM,高程中误差为土2MM。 四、点位布设 根据现场控制点布设情况并结合考虑观测的通视条件,观测使用的基准点选用一期北围提旁的试桩平台上的控制点GK05。为加强基准点的稳定性,将在基准点上制作强制对中墩。变形观测点根据设计施工图,在每个承台的的四个角点和码头的角点处埋设沉降位移观测点,观测点采用1Cr13和2Cr13不锈钢材质,顶部打磨成圆

球面并在中心钻一个1~2MM的小孔,下部与阴极保护电连接网络相焊接。埋设时外露长度应控制在5~8MM。 五、观测仪器 根据现场仪器的配备情况,位移观测采用莱卡TC402型全站仪(标定精度测距2+2ppm,测角2”),观测点架设三角基座棱镜。沉降观测采用莱卡NA724自动安平水准仪(标定精度3MM/KM),观测时使用3M水准板尺,不得使用塔尺。同时为保证观测精度,观测前应对棱镜基座的对中器、长水准管进行检校,对水准仪的i角进行测定并尽可能的调整至最小。 六、观测方法 1、位移观测 位移观测采用北京54坐标系统,以强制对中墩的GK05点为基准点,后视点选用GPS参考站点,同时以GK02点作为后视校对点。具体平面位置见附图。观测时在强制对中墩上架设全站仪,对中整平后根据温度气压计的读数显示,调整全站仪的测距改正值。瞄准GPS参考站点后按上表参数定向,定向完成后瞄准GK02点校对角度,误差小于5”后开始观测。变形观测点按每个承台(或码头分段)顺时针方向编号为A,B,C,D 。观测时变形观测点架设三角基座棱镜,测定后将数据记录在记录表格上。每个承台(或码头分段)观测结束后应重新对准后视点校对后视方位角,当误差大于5”时应重新对准后视定向。 2、沉降观测

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 . . .. 2010年4月27日 :03/29001153 传真:06 联系人:中良 一、工程概况 洪桥头好利万、米诺厂边坡位于。该人工边坡为岩土混合边坡,岩坡坡面裂隙发育。边坡所在区地形地貌为丘陵斜坡,自然斜坡坡度15~200,原始植被发育茂密。边坡底边周长约190m,为折线形展布,整体呈南北走向。 原有边坡分为2级,上级边坡及下级边坡,边坡中部有一宽平台。坡底标高11.50~15.0m,中间大平台标高23.0~35.4m,坡顶标高33.0~66.9m,下级边坡坡度500~700,上级边坡坡度600~800。边坡高度22m~52m。 边坡坡面岩土裸露,局部发育有少量的爬藤类植物,覆盖率极低;坡面没有进行任何的支护处理,坡顶坡脚没有任何截排水措施,边坡坡底分布有好利万、米诺厂以及1栋在建厂房。 1.1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钻探揭露及地质调查资料,边坡周围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及侏罗系下统桥源组石英砂岩(Jq)。现将各地层的主要岩性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⑴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 杂填土:褐黄色、褐灰色,主要由粘性土及少量块石组成,并含少量建筑垃圾,松散,湿,可塑,合金钻进易,主要分布在坡脚建筑场地。 (2)侏罗系下统桥源组石英砂岩(Jq) 场地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下统桥源组石英砂岩,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黏土矿物及少量暗色矿物等。按其风化程度划分为全、强、中、微风化四个风化带,本次勘查仅揭露其强、中、微风化带:

强风化石英砂岩:褐黄、褐灰,棕红色,主要矿物为石英、长石等,风化裂隙发育,局部夹杂中风化岩,岩石呈砾砂状、碎块状,岩块可折断,合金钻进易。主要分布在坡体的上部,揭露层厚2.60~22.30m。 中风化石英砂岩:青灰、褐灰色,风化裂隙较发育,上部夹杂薄层强风化石英砂岩,岩芯较破碎,呈短柱、长柱状,局部呈碎块状,岩块坚硬,锤击反弹,合金钻进较易。主要分布在坡体的中、下部,揭露层厚3.30~49.30m。 微风化石英砂岩:青灰色,岩芯较完整,呈长柱状,岩块坚硬,锤击反弹,合金钻进困难,需金刚石钻进。揭露层厚2.80~5.70m。 1.2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场地无常年性地表水,雨季有大气降水形成的临时性地面片流,对坡上岩土体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场地强风化及下伏岩层的风化裂隙中,主要含水层属弱含水、弱透水地层,水量贫乏。 二、沉降、位移观测技术依据 1、《城市测量规》(CJJ8-99); 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GB50330-2002); 4、《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5、《市宝安区松岗街道洪桥头好利万、米诺厂边坡地质灾害勘察报告》,市勘察研究院,2009年02月。 三、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一)、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的点位布设 (1)沉降观测点: 根据甲方提供并确认的监测布置图进行沉降观测点布设,观测点布设在能全面

胸墙及轨道梁沉降及位移监测总结报告全解

散粮码头水工工程监测 总 结 报 告 2016年5月

散粮码头水工工程 监测总结报告 编写: 审核: 审定: 2016年5月 地址:网址:电话:传真

目录 1工程概况 (1) 1.1简况 (1) 1.2周边环境 (1) 1.3地质概述 (1) 2监测目的及依据 (1) 2.1监测目的 (1) 2.2监测依据 (2) 2.3方案编制原则 (2) 3监测内容及项目 (2) 4基准点、监测点布设与保护 (3) 4.1基准点及监测控制网的布设 (3) 4.2监测点的布设 (3) 4.3监测点的保护 (4) 5监测方法 (4) 5.1垂直位移监测 (4) 5.2水平位移监测 (5) 6监测周期及频率 (5) 6.1监测周期 (5) 6.2监测频率 (5) 8监测仪器设备及检定要求 (5) 8.1监测仪器设备 (5) 主要采用仪器设备为GPS T5 +1台;其精度为:水平±15mm;竖直±20mm (5) 8.2仪器检定 (5) 9施工工况 (5) 10曲线图及分析 (6) 10.1轨道梁垂直位移累计变化一览表及曲线图 (6) 10.2胸墙垂直位移累计变化一览表及曲线图 (8) 11 结论 (10)

1工程概况 1.1简况 本工程位于辽东半岛、大连市渤海一侧海岸线的中段,瓦房店市境内北面,地理坐标39°59'55"N,121°46'25"E。本工程南距瓦房店市区50km,距长兴岛90km,距大连市区130km,北距鲅鱼圈45km,距沈阳240km。本工程包含1个12万吨级散粮泊位(泊位编号303#),2个7 万吨级散粮装船泊位(泊位编号301#及302#,水工结构预留10万吨级),码头岸线长度约832m。码头东西侧两个临时护岸,长度分别为129m、110m。不含港池、航道及配套工程。 按照规范要求我方在2015年11月5日完成对现场的E级GPS首级控制网的校核及加密工作。 1.2周边环境 本工程所属三个泊位为沉箱重力式码头,其三面环海,一面为陆域回填。前后两个方向均有施工作业,后沿方向是码头胸墙后方50米到100米之间回填区域的地基强夯处理;前沿方向是施工船队炸焦施工作业。 1.3地质概述 详见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监测目的及依据 2.1监测目的 在胸墙施工期间,由于回填区域基础加固和航道清淤施工等,可能会对码头胸墙产生影响,为了保证胸墙的安全运营和正常使用,必须对码头胸墙及轨道梁的沉降进行周期性的观测,及时发现隐患,并根据监测结果对应地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本工程的监测目的主要有: 1)通过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比较,判断上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合理 或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实现对下步施工工艺和施工进度控制,从而切实

沉降观测步骤与方法

1、仪器:水准尺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铝合金水准尺。在不具备铝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时应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DS3级别。 2、观测时间: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 3、观测点的设置: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建(构)物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 m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 4、沉降观测的五定: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上要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5、在观测过程中,做到步步有校核。 ①前后视距≤30 m,前后视距差≤, ②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应≤, 6、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做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7、埋入墙体的观测点,材料应采用直径不小于12毫米的元钢,一般埋人深度不小于12厘米,钢筋外端要有90°弯钩弯上,并稍离墙体,以便于置尺测量。 8、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每二层观测一次,竣工后再观测一次。 9、水准点是对各观测点沉降的基准点,一定要选定相对固定的稳定的其他建筑物等适当部位,一般不少于2个。 10、每次观察均需采用环形闭合方法,当场进行检查。同一观测点的两次观测之差不得大于1毫米。 11、完成沉降观测工作,要先绘制好沉降观测示意图并对每次沉降观测认真做好记录。 (1)沉降观测示意图应画出建筑物的底层平面示意图,注明观测点的位置和编号,注明水准基点的位置、编号和标高及水准点与建筑物的距离。并在图上注明观测点所用材料、埋入墙体深度、离开墙体的距离。 (2)沉降观测的记录应采用建设部制定的统一表格。观测的数据必须经过严格核对无误,方可记录,不得任意更改。当各观测点第一次观测时,标高相同时要如实填写,其沉降量为零。以后每次的沉降量为本次标高与前次标高之差,累计沉降量则为各观测点本次标高与第一次标高之差。 12、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如建筑物四角,沉降缝两侧,荷载有变化的部位, 13、如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时进行观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