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作者:————————————————————————————————日期:

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关于旅游产业的研究 早期国外学者对旅游业的研究局限在理论的角度,该时期较有影响力的学者鲍迪奥 针对当时的旅游胜地意大利进行考察研究后发表了《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移动及消费的金钱》。此后欧洲各国相继出现了许多学者如鲍尔曼、汉泽克尔等对旅游业展开了研究并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越发的呈现出活跃的发展态势。 旅游经济效益成为经济向前发展不容忽视的推动力量。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部门,其消 费支出所产生的乘数效应被许多学者所关注。于是乘数理论被学者应用于旅游产业的研究,旅游乘数一度成为旅游发达地区的重点研究对象。Mathieson 和Wall 从收入角度来理解旅游乘数,其内涵是“旅游乘数是这样一个数值,最初旅游消费和它相乘后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总收入效应。”该表述虽能体现乘数理念,但是是比较片面的。20 世纪 70 年代初, 英国的阿切尔(Archer)做了深入研究并写出了研究报告:“Tourism in Gwynedd:An Economic Study”。他认为,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最初消费支出通过直 接效应、间接效应和诱导性效应会产生数倍于最初消费支出的收入。由此阿切尔总结归 纳了营业收入乘数、营业收入乘数、旅游收入乘数、就业乘数、旅游企业收入乘数、政 府收入乘数、居民收入乘数七种旅游乘数。阿切尔的旅游乘数研究的既全面有深入,为 后人的旅游经济效益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伦伯格、墨菲和H.金德尔等人在阿切尔研究的基础上对旅游乘数做了进一步研究。 二战以后美洲逐渐成为旅游业的研究基地,美国人W.列昂惕夫(WassilyLeontief) 在20 世纪初提出了一种极具价值的分析方法即投入产出法(I/O,Input-output)。该方 法可以明确的分析出经济系统的不同部门在投入和产出方面的依存关系。旅游产业既涉 及到餐饮、住宿、交通等部门,还涉及了医疗、通讯、建筑等部门,由此可得出旅游业 与其它产业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把投入产出法应用于旅游业可以 很详细的得出旅游业与其它产业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弄清经济系统的发展脉络。最早 利用投入产出法来具体分析旅游经济效益的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F.K.哈姆斯顿(Hamston,1962)。他使用24 部门的模型来分析和计算美国怀俄明州地区的旅游乘数, 矩阵中的内生变量设定为家庭和当地政府。后来,为了明确间接效应与诱导效应的差异,以美国密苏里州为研究对象来计算旅游乘数。他使用了22 部门的模型,把家庭和地方 政府分别作为内生部门和外生部门进行两次独立的计算,最后得出旅游诱导效应 3 倍于间接效应。此后,W.A.斯特朗(Strang)和H.甘伯尔(Gamble)分别计算出美国宾夕法尼 亚州以及威斯康星州的旅游乘数。在思考和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B.H.阿彻尔发表 了著作《The Impact of Domestic Tourism》。在该书中提出了能够更好反应出某一旅游区 的经济发展状况的投入产出模型。阿彻尔利用该投入产出模型对英国的Angledey 和Gwynedd 等地区进行旅游乘数的测算。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投入产出法计算过程比较 繁琐,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操作中各部门之间彼此的制约因素难以分析并且各部门投入与 产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并非固定。基于以上种种的客观原因,使得投入产出法的应用产生 一定局限性。 世界旅游组织于1999 年6 月在“旅游影响经济的度量方法”世界级大会上提出可 以利用旅游卫星账户来计算旅游业各类的产出。该旅游卫星账户是按照统一的国民经济 的核算体系来设计的。卫星账户体系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旅游所产生的直接或者间接收 入,能够准确把握旅游业对GDP、就业以及国家收支平衡等的影响程度,该方法的提出克服了以往旅游统计不能全面反应旅游业总产出的困扰。目前世界旅游组织已把旅游

旅游产品价格及其策略分析

第五章旅游价格及 价格是市场经济运行中最活跃的因素,直接影响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利益。对于企业来说当成本一定时价格决定了其利润,赚钱的多少直接和价格相关,价格高获利就多价格低获利就少,而成本在短时期的变动是非常小的,所以价格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利润的高低。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同样重要,为什么?因为价格直接决定了消费者的支出。对于国家来说价格同样重要,因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就是用价格机制来完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旅游的价格及其定价方法 旅游价格的概念 旅游价格是旅游者为满足旅游活动的需求而购买单位旅游产品所支付的货币量,它是旅游产品价值、旅游市场的供求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币值三者变化的综合反映。在市场经济中,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等需求必须通过交换活动,通过支付一定的货币量才能获得满足。旅游经营者在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时,必然要求得到相应的价值补偿,于是在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围绕着旅游产品的交换而产生了一定货币量的收支,这就是旅游价格。从旅游经营者的角度看,旅游价格又表现为向旅游者提供各种服务的收费标准。 一、旅游价格的构成以及其特点和分类 1、旅游价格的构成 从旅游产品经营者的角度看,旅游价格是由成本和盈利两部分构成。成本是指生产费用,它包括生产旅游产品时用于建筑物、交通运输工具、各种设备、设施及原材料等物质的耗费和旅游从业人员旅游服务的劳动补偿部分。盈利是指旅游从业人员新创造的价值部分,它包括向政府交纳的税金、贷款利息、保险费用和旅游商品经营的盈利等。在旅游单项价格构成中,旅游价格包括旅游经营者的成本与利润;但在统包价格中,旅游价格则由各个单项旅游产品的单价之和加上旅行社的成本与盈利所构成。 从旅游者的角度看,旅游价格的构成分为基本构成和自由选择两部分。基本构成是旅游者在出游前对旅游产品的感性认识和粗略理解基础上所预算的旅游支出构成;自由选择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通过对旅游产品的亲身体验和主观预测而对基本构成的调整,它包括对基本构成总量的增减和对基本构成的结构改变,以及调整下次旅游的预算。如某旅游者在某条旅游线路上旅游时,由于获得了非常独特的心理满足,于是请亲友再寄些钱来多停留一些日子,并希望下次再来。对于旅游者的这种旅游价格构成要求旅游经营者应充分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加强推销能力,通过较宽的营销渠道和较强的宣传促销让旅游者对旅游产品有更多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尽可能增加旅游者的旅游预算;二是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对旅游者产生较强的吸引力,从而增加旅游者的自由选择。 2、旅游价格特点 由于旅游产品不同于一般产品,它是一种组合型产品具有综合性、无形性、不可转移性等特点。他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旅游价格具有不同于一般产品价格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综合性与协调性 旅游产品要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需求,旅游价格必然是旅游活动中食、住、行、游、购、娱价格的综合表现,或者是这些单个要素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教案)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能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观察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 教学重点:1.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2.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难点:旅游活动的产生。 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 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外出旅行的愿望。 二、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 三次社会大分工与旅行的产生: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分离;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大分工商业、商人与农业、手工业分离。易货贸易的发展使得不同产品之间的交换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区的生产和需求情况,需要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因此也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远远不是什么消遣或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目的,特别是出于经商贸易、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和接触的需要,所促发的一种经济活动。 三、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 西方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客观上为当时的旅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一方面是道路的建设;另一方面是驿站(既有官方的,也有私人旅店)的发展。 奴隶制社会的旅行活动基本上都是在本国境内进行的,特别是以较近距离的旅行为主。但也有国际性的长途贩运,大多是贩运粮食、酒、铅、锡和陶器等基本商品,另外还有奢侈品。 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绝大多数旅行活动是人们出于易货经商的需要自发开展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产品交换,从而推动了人们对外出旅行的需要。 四、封建社会时期旅行的发展 (一)中国 道路:驰道、直道、五尺道、新道等四通八达的道路网 驿站:置、邮、驿、亭、站、军台、赤台、水驿、递运所 类型: 帝王巡游:乾隆下江南、隋炀帝下江南、秦始皇东巡 士人漫游:李白、杜甫、苏轼等 公务旅行: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 宗教旅行:鉴真东渡、玄奘取经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旅游活动及其分类 一、旅游活动 首先,让学生介绍他的或者是他的亲朋好友的旅游经历,再来分析什么是旅游以及对旅游发展的认识。再通过对比介绍旅游的定义、性质、特点以及旅游活动基本要素和种类。 (一)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二)旅游的概念 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注意旅游与旅行的区别。 (三)旅游活动体系 客源地(旅游输入地区)、交通运输部门、目的地(旅游输出地区) (四)旅游活动基本要素 游客、旅游吸引物(广义和狭义之分)、旅游服务及设施 二、旅游活动的种类 (一)按地理范围划分 1、国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2、国内旅游 注意:国民旅游包括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境内旅游包括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二)按旅游目的划分 1、休闲、娱乐、度假类 2、探亲访友类 3、商务、专业访问类 4、健康医疗类 5、宗教、朝拜类 6、其他 第二节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 首先,介绍旅游活动的主体包括哪些,然后分析什么是旅游资源(注意与旅游吸引物的区别),旅游资源的分类有哪些,中国旅游资源有何特色。 一、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 注意区分旅行者、游客、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 二、旅游活动的客体 (一)旅游资源及其功能 1、概念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之一。对旅游资源的认识,是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而出现和不断深化的。由于旅游业是一项新兴产业,而旅游资源相对于其它单一的传统资源,在内容和构成上都要复杂得多,因此对旅游资源的确切定义,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表述。 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制定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比较确切和规范:“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

马蜂-b窝:2019全球旅游消费报告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消息,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入出境旅游总人数2.91亿人次,同比增长7.8%;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过去一年里,全年全国旅游业占GDP总量的11.04%。在旅游消费需求量大的当下,近日马蜂窝发布的《全球旅游消费报告2019》报告,从旅游消费新趋势、旅游消费变化两大方面进行分析,体现了国人对于旅行体验的需求在不断升级。 2018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与此同时恩格尔系数降至28.4%,包括旅游消费在内的服务消费持续提升。旅游正成为国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据显示,63%的国民每年在旅游上的花费超过万元。从消费占比看,56%的国民旅游花费占生活总消费的 20% 以上。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境内旅游达到 55 亿人次,年人均出游为 4 次,中国进入大众旅游时代。 经济收入水平的提升不仅体现在消费结构变化,还体现在对年轻人的影响。数据显示,70后第一次出国游的平均年龄在30岁,处于已经工作并有了一定经济条件的阶段。而95 后第一次出国游的平均在18 岁左右,处于刚上大学的阶段。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全民新增手机网民6433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8.6%。其中,旅行预订应用在网民中的渗透率为49.5%,年增长率达 9.1%。数据显示,2019 年上半年马蜂窝移动端的交易占比达到 94%。 2018 上半年 2019 上半年随着5G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的速度加快,旅行预订行为也在发生改变。数据显示,2019 年上半年行中预订量同比增长 40%。 大部分游客在出游之前有制定预算的习惯。数据显示,最热衷做预算的是杭州人,占到79%。但北京人制定的人均旅游预算最高,达到21296 元。 机票预订数据显示,游客在选择国内游时更随性,41%的游客选择在出发当天预订机票。相比之下,出境游的计划周期相对更长,提前1 个月以上预订机票的游客占比 65%。 中国游客对旅游品质和体验要求的提升也体现在酒店类型的选择上。数据显示,26% 的游客会选择高档型酒店,还有 12% 的游客会选择豪华型的酒店。 2019 年上半年,中国游客最满意的境外购物地是中国澳门,得分为79。这里有澳门壹号广场、新濠天地、威尼斯大运河购物中心等国际名品店,受到游客喜爱。 2019年上半年,游记中提及“米其林”的次数同比增长64%,多集中在日本。当地特色美食预订涨幅比最高的是最具日本特色的螃蟹料理。在中国游客之间知名度最高的料理店“蟹本家”,2019 年上半年,门店预订量的涨幅比高达 103%。预订这些特色美食的客人主要来自上海。 相关数据显示,北京、上海等白领群体年人均消费咖啡已达100至150 杯,咖啡渗入一线城市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在旅途中,也有很多游客会专门去探寻当地的特色咖啡店,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咖啡的游记提及率同比增长 125%。 国民出游更注重旅行体验的另一面体现在对演出展览的需求,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演出展览总预订量同比涨幅为22%。 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境内一日游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达到62%。其中,境内最受欢迎一日游产品多是热门目的地的周边游,如西安周边的兵马俑、华清宫和骊山一日游等。 对于境外,2019年上半年,一日游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26%。境外热门一日游产品主要集中在泰国普吉岛和清迈、日本东京、中国台湾台北。

旅游产品价格及其策略

第五章旅游价格及 价格就是市场经济运行中最活跃的因素,直接影响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利益。对于企业来说当成本一定时价格决定了其利润,赚钱的多少直接与价格相关,价格高获利就多价格低获利就少,而成本在短时期内的变动就是非常小的,所以价格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利润的高低。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同样重要,为什么?因为价格直接决定了消费者的支出。对于国家来说价格同样重要,因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就就是用价格机制来完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旅游的价格及其定价方法 旅游价格的概念 旅游价格就是旅游者为满足旅游活动的需求而购买单位旅游产品所支付的货币量,它就是旅游产品价值、旅游市场的供求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币值三者变化的综合反映。在市场经济中,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等需求必须通过交换活动,通过支付一定的货币量才能获得满足。旅游经营者在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时,必然要求得到相应的价值补偿,于就是在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围绕着旅游产品的交换而产生了一定货币量的收支,这就就是旅游价格。从旅游经营者的角度瞧,旅游价格又表现为向旅游者提供各种服务的收费标准。 一、旅游价格的构成以及其特点与分类 1、旅游价格的构成 从旅游产品经营者的角度瞧,旅游价格就是由成本与盈利两部分构成。成本就是指生产费用,它包括生产旅游产品时用于建筑物、交通运输工具、各种设备、设施及原材料等物质的耗费与旅游从业人员旅游服务的劳动补偿部分。盈利就是指旅游从业人员新创造的价值部分,它包括向政府交纳的税金、贷款利息、保险费用与旅游商品经营的盈利等。在旅游单项价格构成中,旅游价格包括旅游经营者的成本与利润;但在统包价格中,旅游价格则由各个单项旅游产品的单价之与加上旅行社的成本与盈利所构成。 从旅游者的角度瞧,旅游价格的构成分为基本构成与自由选择两部分。基本构成就是旅游者在出游前对旅游产品的感性认识与粗略理解基础上所预算的旅游支出构成;自由选择就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通过对旅游产品的亲身体验与主观预测而对基本构成的调整,它包括对基本构成总量的增减与对基本构成的结构改变,以及调整下次旅游的预算。如某旅游者在某条旅游线路上旅游时,由于获得了非常独特的心理满足,于就是请亲友再寄些钱来多停留一些日子,并希望下次再来。对于旅游者的这种旅游价格构成要求旅游经营者应充分注意两个方面:一就是加强推销能力,通过较宽的营销渠道与较强的宣传促销让旅游者对旅游产品有更多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尽可能增加旅游者的旅游预算;二就是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对旅游者产生较强的吸引力,从而增加旅游者的自由选择。 2、旅游价格特点 由于旅游产品不同于一般产品,它就是一种组合型产品具有综合性、无形性、不可转移性等特点。她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旅游价格具有不同于一般产品价格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综合性与协调性 旅游产品要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需求,旅游价格必然就是旅游活动中食、住、行、游、购、娱价格的综合表现,或者就是这些单个

第一章 旅游业发展概述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 章节名称:旅游业发展概述 授课时数:一周 教学目的和任务:让学生了解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相关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介绍旅游活动及其分类,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难点是对于旅游市场的把握。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 第一节旅游活动及其分类 一、旅游活动 首先,让学生介绍他的或者是他的亲朋好友的旅游经历,再来分析什么是旅游以及对旅游发展的认识。再通过对比介绍旅游的定义、性质、特点以及旅游活动基本要素和种类。 (一)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二)旅游的概念 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注意旅游与旅行的区别。 (三)旅游活动体系 客源地(旅游输入地区)、交通运输部门、目的地(旅游输出地区)(四)旅游活动基本要素 游客、旅游吸引物(广义和狭义之分)、旅游服务及设施

二、旅游活动的种类 (一)按地理范围划分 1、国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2、国内旅游 注意:国民旅游包括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境内旅游包括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 (二)按旅游目的划分 1、休闲、娱乐、度假类 2、探亲访友类 3、商务、专业访问类 4、健康医疗类 5、宗教、朝拜类 6、其他 第二节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 首先,介绍旅游活动的主体包括哪些,然后分析什么是旅游资源(注意与旅游吸引物的区别),旅游资源的分类有哪些,中国旅游资源有何特色。 一、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 注意区分旅行者、游客、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 二、旅游活动的客体 (一)旅游资源及其功能 1、概念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之一。对旅游资源的认识,

旅游产品定价策略浅析

旅游产品定价策略浅析 杜晓梅 摘要:旅游产品价格作为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和旅游消费者之间最为敏感的元素之一,是旅游产品价值的 集中体现。多年来,我国旅游市场上旅游产品定价更多的倾向于成本导向定价法,没有充分的考虑市场需求,造成旅 游市场上产品价格混乱,严重影响了旅游行业的声誉和发展。本文在分析旅游产品定价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市 场消费需求为导向的旅游产品定价策略,以期为规范旅游产品的价格提供新的方法。 关键词:旅游产品;需求导向;定价策略 一、旅游产品定价现状 旅游产品以其综合性、无形性、不可转移性、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不可贮存性、易波动性的特性决定了其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形式,旅游者对旅游产品质量的评价只有在旅游全过程完成之后才能做出,而且更多的是凭借个人的主观感受。这就决定了在旅游者不了解旅游产品之前,价格就成为影响旅游者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因此,旅游产品的特性最重要的是表明旅游产品定价必须从旅游者需求的角度出发。 在我国现阶段,旅游产品的定价更倾向于成本导向定价法,定价是站在企业的立场上,没有考虑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多年以来,我国的市场都是以生产者为导向,因而企业较多的把注意力放在生产方面。以餐饮企业为例,餐饮企业在定价时,依据综合成本率来确定各类菜品的成本率时其基本原则是原料成本额高及做工简单的菜成本率可高于50%,而成本额低的菜,或一些做工精细的菜,其成本率可以低些,在30%以下。因此产品价格= (原料成本+加工人工费+服务人工费+其他费用)/ (1-利润率),这种方法能把各种费用都考虑到价格里,以保证餐厅获得一定量的利润。但由于不考虑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久而久之,这种定价就容易成为餐厅生产者的“一厢情愿”。再以海南本土旅行社争相竞接岛外旅游团体,竞争导致零团费甚至负团费这一现象为例,即使旅游企业在旅游产品定价时考虑到市场竞争,但很多却不是从需求角度出发,而是出于恶性价格竞争的需要。我国旅游产品形式较单一,在特点、质量、内容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别,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旅游企业只能从价格人手,通过削价增强产品吸引力。这种不正当的价格竞争策略一方面使旅游者对产品质量产生不满,抑制了旅游需求;另一方面使企业利润降低,形象受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损害了整个旅游行业的声誉。 因此,本文认为在对旅游产品进行定价时应更多地关注供需状况的变化情况——即以市场消费需求为中心,以顾客对旅游产品价值的认识为依据,从而尽可能避免重蹈上述案例中的覆辙,让合理的旅游产品价格牵引整个旅游业的良性运转。 二、旅游产品定价策略的理论及实践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交易完成的基础,因此旅游产品定价的策略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旅游产品在定价时应从成本导向定价法转为以市场消费需求为基础的定价法。 (一)需求导向定价法的经济学基础 随着我国对旅游价格的控制趋于放松,旅游企业 必须从经济学的角度,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根 据市场状况灵活地运用价格策略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1.消费者剩余理论。 在经济学中,不管是商品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取尽可能多的回报。消费者剩余理论认为,任何一种商品对于消费者来讲,都有一个愿意支付的价格,而根据经济学原理,某种商品的价格是由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的。因此,出于市场经济原因,导致市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启迪

关键词:世界;旅游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启示 旅游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发展成为超过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的世界第一大产业,也是世界经济中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性、支柱性、综合性产业。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旅游业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011年3月3日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发布的《2011-2021旅游业经济影响报告》认为,尽管目前世界经济增长遇到了很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旅游业却一直是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之一,而且成为推动经济和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预计未来10年里,世界旅游业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每年将达到%,总额为万亿美元,并创造6500万个就业机会。准确把握世界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和主流趋势,对于我国确立旅游业发展战略,提升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过去60年来,世界旅游业发展一直长盛不衰,期间虽然也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推动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三个:一是各国经济快速增长及与其相关的国民收入稳步提高,使人们有能力支付价格不菲的旅游旅行费用。比如,目前在欧洲,一个月收入4,000~6,000欧元的中等收入家庭,可非常容易地到亚洲、非洲旅行。每人每次旅行的平均费用大约为2,000欧元,比月收入还低。现在欧美有些家庭每年的出境旅游已成为习惯。二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巨大进步,使长途旅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大缩短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距离,使“地球村”的理念成为现实。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宽体喷气式飞机的发明、家用小汽车的普及和高速铁路的广泛运用。三是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和人权、民生状况的不断改善,使人们可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用于旅游旅行。以发达国家中每周工时最短、一年带薪假期最长的国家法国为例,从1919年起每周法定劳动时间为48小时,1936年起减为40小时,2000年起实行每周35 小时工作制;除了每年法定的节假日,一年带薪假期1936年是两周,1956年增加到3周,1968年4周,1981年起增加到5周。也就是说,法国人每年大约有

旅游产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发展状况研究

旅游产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发展状况研究概要: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北京市旅游局发布《旅游产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报告重点强调了旅游产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符合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并就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旅游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中国网讯最近,第十届世界旅游旅行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这次大会的主题为:旅游,世界第一大产业,迈向新领域。为抓住召开世界旅游旅行大会的契机,借鉴世界旅游产业发展有益经验,加快推进北京旅游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在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和建设世界城市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对旅游产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发展状况,做了认真分析研究。 一、旅游产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符合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作为重要的战略性产业,旅游产业拥有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和作用。 第一,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发展旅游产业是尽快消除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抓手 1、广泛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理论界公认,现代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已经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旅游业的范围,广泛涉及并交叉渗透到许多相关行业和产业中。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统计,旅游产业每收入1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3元收入。旅游产业能够影响、带动和促进与之相关联的110个行业发展。其中包括民航、铁路、公路、餐饮、住宿、商业、通信、会展、博览、娱乐、

文化、体育等。随着众多新的旅游形态的出现,旅游又扩展到工业、农业、教育、医疗、科技、生态、环境、建筑、海洋等领域,催生出一批富有生命力的新业态。 2、有力拉动消费需求。旅游消费是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消费活动,在社会总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中占有重要地位。旅游消费形式多种多样,能够满足各种消费人群的需求,旅游产业“一业兴”带动“百业兴”,进而使内需成倍扩大。据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的测算,在发达国家,旅游消费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工业产值可扩大2.71倍,国民收入扩大1.36倍,投资扩大0.25倍。旅游消费在发展中国家所起的作用更加显著,相关数据可分别扩大到3.7倍、2.7倍、0.9倍。旅游产业的饭店、餐馆、客运业、旅行社、娱乐业等直接为最终消费服务,对内需的拉动作用更为全面。据统计,2008年我国国民旅游消费总额已经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以上,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旅游消费还是可持续性消费,对经济的调节是内在的、自然的,对内需的刺激是良性的、和缓的,不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剧烈冲击和过度反应。 3、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旅游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成本低,就业方式灵活,对不同类型的劳动力都有较大的需求。据国外学者研究表明,旅游从业者每增加1人,可增加4.2个相关行业就业机会。因此,很多国家都把旅游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领域加以培育和扶持。例如,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的旅游

第一章_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_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思考题 1.人类早期的迁移活动是否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范畴?为什么? 答:不属于。 在原始社会的早期,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客观上没有开展旅行活动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也不存在外出旅行的愿望。虽然当时的人们确有迁徙活动发生,但这些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说明它们既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自愿旅行,更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 2.人类最初的旅行需要是如何产生的? 答:奴隶社会的形成之际,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易货贸易的商人阶级。易货贸易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产品交换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为了实现产品交换,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区的产品生产和市场需求情况,需要前往其他地区交换产品或货物,对外出旅行的需要也由此产生。 3.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基本特点? 答:1.旅行活动的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直接相关;2.商贸旅行占主导地位;3.就非经济目的或消遣性质的旅行活动而言,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 4.试析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答:1.产业革命后,生活环境由农村变化为工业城市,节奏紧张的城市生活和拥挤嘈杂的城市环境所带来的身心压力促使人们产生了适时回返大自然的追求。生活地点的这一变化对产业革命之后旅游活动的规模扩大是一重要的刺激因素;2.工作性质由原先的随农时变化而忙闲有致的多样性农业劳动变为枯燥、重复的单一性机器大工业劳动。工作性质的这一变化势必会促使劳动者强烈要求休假,以获得喘息和休整的机会;3.产业革命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并使其成为新的统治阶级,这意味着,社会生产的财富不再只流向封建贵族和大地主而且也越来越多地流向了工业资产阶级。与过去的情况相比,这一变化无疑使得经济上有条件外出的旅游消遣人数有了明显增加;4.火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人们外出旅行的交通条件,从而使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在技术上成为可能。 5.铁路运输的出现为何会刺激人们的旅游需求? 答:1.费用低使得铁路运输更加容易为人们所接受,普及;2.速度的提高有效地缩短了旅途所需要的时间,从而为人们抽空外出访问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3.运力大使得大规模的外出旅行或者旅游活动的开展成为可能;4.通达范围广有效地扩大了人们的活动半径。铁路运输的旅行方式不仅是工商人士的业务旅行大为增多,更重要的是为人们消遣旅游活动的开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 5.为什么人们普遍将托马斯库克视为旅游业的先驱? 答:一、1841年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500多人的比以往任何类似活动都有开创性意义的团体旅游活动; 二、1845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一次出于商业目的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团体消遣旅游,同时还为该次旅游活动编写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面向团队游客的旅游指南——《利物浦之行手册》,内容为全程活动过程中的有关时间安排、停留地点、活动内容、方式、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等等。并且还在本次旅程中亲自出任全程陪同还聘请了当地导游做讲解,开创了世界上最早使用地方导游的案例。在这次组织团体消遣旅游活动的中,从考察线路、组织产品、宣传推广、销售组团、直至提供陪同和导游服务,都创了行业之先并开创了后来旅行社组团

2017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17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图】 2017年08月08日 14:19:48字号:T|T (一)行业概况 1、旅游业概述 从广义上而言,旅游业是指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一系列相关行业的统称,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服务和商品的综合性产业。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主要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涉及的相关产业包括餐饮业、旅馆业、交通运输业、旅游景区业、零售业和娱乐服务业。 2、旅游业发展现状 (1)世界旅游业发展现状 旅游业是世界经济中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性、支柱性、综合性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旅游业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1)旅游业是世界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 从全球范围看,现代旅游业开始于十九世纪中期,到上世纪50年代,世界旅游业开始具有一定的规模;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旅游业加快了发展速度,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行业收入增长速度远超过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据《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统计,1950年至2010年的60年中,年平均增长率 达6.90%。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2013旅游业经济影响》报告显示, 2012年旅游业对世界GDP总量的直接贡献为2.10万亿美元,全部贡献(包括直接、间

接和引致贡献)为6.60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9.30%,比2011年上升3.00%。 2)世界旅游市场逐步出现分化,亚太地区增长快速 从旅游目的地的区域板块划分来看,欧洲和北美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两大旅游胜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世界旅游业的影响逐步深入,原有的旅游市场格局被打破,国际旅游者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出现多样化,亚太地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二首选目的地,从而形成欧洲、北美、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三足鼎立”的新格局。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2030年全球旅游展望研究报告》,亚太地区接待的国际入境游客人数预计将由2010 年的2.04亿人次增加至2030年的5.35亿人次,成为新增入境游客最多的旅游目的地,占世界旅游市场的主要份额。 3)旅游呈休闲化、大众化和社会化发展趋势,世界已经进入“旅游时代”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的休闲时间与时俱增,恩格尔系数则与时俱减,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恩格尔系数已下降至20%~30%,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大幅度增加。目前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同时又实行每年5~52天不等的在职带薪休假制。有些发达国家甚至打算实行每周工作4天、每天工作 5小时、每周工作20小时,并进一步延长带薪休假时间,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加。因此,在“可支配收入增加”及“闲暇时间增加”两大因素的驱动下,旅游者已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开始选择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个性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度假旅游成为最重要的市场方向,在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如百慕大、巴哈马、开曼群岛等,旅游经济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旅游业收入占其国民收入的50%以上,世界已经迈入了“旅游时代”。 4)旅游业与周边产业紧密联动 一是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已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交通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旅游需求多样化、旅游管理信息化、旅游装备科技化。在线旅游预定业务、电子旅游信息、电子签证和电子商务等正在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教学内容: 第一节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 一、旅游活动是否自古有之 有人说,旅游作为一种人类的活动,自古便已有之。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我国古代的经典辞书或其他国家的古代文献中均无“旅游”字样。 目前,人们已经形成的一个共识是:旅游是从早期旅行发展而来的。 二、位移与迁徙——为了人类的生存 在原始社会的早期阶段,人类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着求生存这一核心目的进行的。这些活动集中表现为借助天然或打制的石块等简陋的自然工具进行。由于生产工具的落后和生产能力的低下,其劳动所获数量稀少,人类的生存无时不处在饥饿、自然灾难侵袭的威胁之中,人们不得不依赖集体的力量去谋求生存,过着一种原始共产主义式的生活。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前,人类尚无自觉外出旅行的需要,迁徙活动完全是生存所迫。当时的这类活动都是因某种自然因素(例如气候的变化或天灾对生存环境的破坏)或特定因素(例如战争杀戮)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都是出于求生存的需要。换言之,其性质都属于不得已而为之的求生活动。即使是在今天,出于这类需要而远走他乡的活动也只能属于逃荒、避难或移民活动。[提问1]这种不断的为生存而奔波的迁徙能不能算旅游活动?为什么? 答:不算,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外出旅行的愿望。 第二节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 一、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 1、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进步,生产力得到发展,剩余食物的出现 到了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金属工具开始出现。随着金属工具的普及和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导致了劳动剩余物的出现和增多。在社会经

济发展的其他方面,农业和畜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手工业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到了原始社会末期,手工纺织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使用简单的织机,冶金、建筑、运输和工具制造等手工行业和技术也都开始发展。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手工业日渐形成专门性的行业,并最终从家庭生产中分离出来。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分工,即手工业同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也因此而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得以提高,劳动剩余物的增多则加速了私有制的形成。最重要的是,社会分工的发展意味着承担不同分工的人们出于生活和生存的需要而必须交换他们的劳动产品。 2、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例 实际上,早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之后,游牧部落与农业部落之间因生活而易货的现象便已开始萌发。但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劳动剩余物较少,这种易货交换并不普及。然而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由于社会分工范围的扩大,特别是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剩余产品数量增多,从而使货物交换的品种范围和数量得以扩大,并且逐渐发展为很多货品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交换。《尚书 酒诰》中描述了殷人商业旅行的状况:“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肇牵牛车远服贾。”因此后人有“殷人重贾”的印象。可见,早在殷商时期,物资的流动交换很快便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职能。 随着生产分工和交换的扩大发展,到了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制社会开始形成之时,专门从事贸易经商的商人阶级开始出现。这便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从农、牧、手工业中分离出来。 人类最初的外出旅行实际上并非消闲和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和产品交换或经商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综观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诸多著名的古老旅行线路,例如“丝绸之路”、“香料之路”、“琥珀之路”、“食盐之路”,等等,都是这类活动踏出的足迹。所以,联合国以及世界旅游组织在很多研究报告中都曾指出,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路。 二、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 生产力发展与产品、生产技术交换,催生了交通运输的发展与诞生。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的外出旅行活动应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这种活动仍不属于旅游活动,而是由产品或商品交换而促发的一种经济活动。 三、奴隶主阶级的享乐旅行 前面讲述了人们外出旅行是为了生存和商务交换,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以消遣为目的的外出旅行活动。这就表现为奴隶主阶级的享乐旅行。《易经》上有“观国之光”一语,这就是后来“观光”一词的由来,并成为旅游的代名词。但享乐旅游仅限于以天子为代表的少数奴隶主,他们具有了享乐旅行的最初动机与条件。 第三节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 一、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自从商贾开辟了移动生存的新道路,自三代开始延至封建社会数千年,旅途人生逐渐成为上层社会人士的重要生活方式。除了商业旅行之外,人类的其他旅行活动也逐步丰富起来。 1、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水路运输、陆上运输得到了极大发展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启迪

摘要:旅游业是世界经济中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性、支柱性、综合性产业。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旅游业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本文梳理了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特点,预测了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世界旅游业发展可资借鉴的启示。关键词:世界;旅游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启示 旅游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发展成为超过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的世界第一大产业,也是世界经济中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性、支柱性、综合性产业。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旅游业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011年3月3日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发布的《2011-2021旅游业经济影响报告》认为,尽管目前世界经济增长遇到了很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旅游业却一直是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之一,而且成为推动经济和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预计未来10年里,世界旅游业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每年将达到4.2%,总额为9.2万亿美元,并创造6500万个就业机会。准确把握世界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和主流趋势,对于我国确立旅游业发展战略,提升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过去60年来,世界旅游业发展一直长盛不衰,期间虽然也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推动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三个:一是各国经济快速增长及与其相关的国民收入稳步提高,使人们有能力支付价格不菲的旅游旅行费用。比如,目前在欧洲,一个月收入4,000~6,000欧元的中等收入家庭,可非常容易地到亚洲、非洲旅行。每人每次旅行的平均费用大约为2,000欧元,比月收入还低。现在欧美有些家庭每年的出境旅游已成为习惯。二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巨大进步,使长途旅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大缩短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距离,使“地球村”的理念成为现实。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宽体喷气式飞机的发明、家用小汽车的普及和高速铁路的广泛运用。三是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和人权、民生状况的不断改善,使人们可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用于旅游旅行。以发达国家中每周工时最短、一年带薪假期最长的国家法国为例,从1919年起每周法定劳动时间为48小时,1936年起减为40小时,2000年起实行每周35

第一章 导游服务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章导游服务的历史与发展 一、判断题 1、()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名列“全世界十大旅游目的地”的第一位。 2、()旅行社是旅游业的灵魂,导游人员担任着这个行业中最富代表性的工作。 3、()早期的导游服务主要是向导服务,和现代导游服务没有大的改变。 4、()世界上第一次以和平游览观光为目的的旅游活动是公元1490年埃及荷赛特女王访问旁特地区。 5、()我国古代既有国内旅行,又有国际旅行。 6、()在1845年以前,无论在外国还是在中国,都从来没有形成过专业向导队伍。 7、()导游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是随着近代旅游业的崛起而出现的。 8、()现代旅游的一大特征是团队包价旅游。 9、()1927年8月,上海商业储备银行总经理陈光甫创办了“上海商业储备银行旅行部”。旅游业作为一种独立的行业在我国开始出现。 10、()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这个时期的导游服务是以外事接待工作的面貌出现的。 11、()人类最早的旅行活动,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开始了,当时到异地他乡交换商品的商人就成了最早的旅行者。 12、()从托马斯库克开始组织旅游活动,创办旅行社到雇用导游人员的过程,是导游人员职业化的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旅行活动,可以追溯到() A、春秋 B、战国 C、汉朝 D、商周 2、我国最早的探险家和旅行家() A、秦始皇 B、禹 C、周穆王 D、徐霞客 3、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创建于() A、1841年 B、1927年 C、1845年 D、1490年 4、近代旅游业的创始人是() A、马可波罗 B、哥伦布 C、弗兰基阿利 D、托马斯库克 5、世界上首次团队包价旅游是() A、从莱斯特前往拉夫巴勒 B、从莱斯特到利物浦 C、从伦敦到巴黎 D、从伦敦到利物浦 6、我国职业导游服务的初始阶段是() A、19世纪末 B、20世纪初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至改革开放之前 D、改革开放以后 7、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旅行社是() A、中国旅行社 B、中国国际旅行社 C、厦门华侨服务社 D、中国青年旅行社 8、中国国际旅行社成立的时间是() A、1949年 B、1974年 C、1954年 D、1980年 9、中国青年旅行社成立的时间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