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

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亲爱的小朋友:

你好呀!你喜欢语文课吗你的语文学习能力好吗你准备好答题了吗下面,请你参加语文能力现状的调查活动,问题的答案选择没有对错之分,所以希望你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作答哟!请在规定的地方填写好你的班级、姓名。(将答案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里,除去红色字体的题为多选,其余每题只能有一个答案喔)

性别:学校:姓名:班级:

1、你喜欢学习语文吗(

A、喜欢{男:8 女:9} B、说不上喜不喜欢,只为了完成任务{男:2 女:1}

C、喜欢语文的某些,比如喜欢组词造句、成语接龙、阅读,不喜欢看图写话等,存在语文“偏向”

D、不喜欢

2、你喜欢你的语文老师吗(

A、喜欢{男:8 女:8} B、一般{男:2 女:2}C、不喜欢

3、你的语文老师一般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可多选)

()

A、教师讲、学生听B、教师、学生一起参与互动学习

讨论)D、学生自学C、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包括个人思考和分小组)

4、你能理解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与讲解吗(

{男:3 女:4}B、部分理解{男:6 女:6} C、不理解{男:1}

{男:4 女:5} B、我很努力,但学习效果一般 {男:4 女:4}

{男:2 女:1}

A、能{男:6 女:7}

B、偶尔能{男:4 女:2}

C、不能{女:1}

7、你能不依靠别人的帮助独立思考,完成作业吗()

A、能{男:5 女:4}

B、有时可以(看题的难易程度){男:3 女:4}

C、不能{男:2 女:2}

8、你喜欢进行语文的课外阅读吗(

A、喜欢,并经常阅读老师推荐的课外读物{男:4 女:5}

B、一般,只是偶尔读一些课外读物{男:6 女:5}

A、非常喜欢{男:4 女:4}

B、喜欢{男:6 女:5} D、不喜欢{女:1}

、你感觉自己在语文学习中,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可多选)

、()

12、

A、基础知识的掌握上(比如:组词造句)

B、阅读理解上

C、写作上

D、知识的灵活运用上

11、你在课堂上处于什么状态(

A、发呆(或开小差){男:2 女:2}

B、安静的听老师讲课{男:7 女:4}

C、积极参与到互动学习中,与老师、同学相互交流学习{男:1 女:4}

12、在学习过程中,碰到不懂、不理解的问题,你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13、)

14、

A、直接问老师、同学{男:2 女:2} B、先自己独立思考,实在不能解决在去问老师{男:6 女:6}C、查阅资料,和同学一起讨论{男:2 女:2}D、不懂就不懂吧,放着

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能力现状调研报告调研学校:成都市高新区大源学校调研班级:三年级二班

调研人数:共21人(实际统计人数为20人,男女各10人)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而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除此之外,同样是教育家的顾明远也说“工具论也好,文化论也好,都不能忘记语文既是交往的工具,又是文化载体,同时还是民族文化传统的结晶。”这两位先生的话充分说明了语文的重要性。那既然语文这么重要,作为语文的‘生命力’的小学生们,他们的语文能力的现状又是怎样呢?

前面的调查问卷就是针对现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能力现状的问卷。结合上述的调查问卷得出以下: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较为准确的把握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能力的现状,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语文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运用能力,特进行关于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能力现状调查。

二、调查目的及意义

1、了解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能力现状。

2、了解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因素,有助于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并且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三、采用方法

1、问卷调查法:此次调查问卷皆为学生调查问卷,共发出21份,收回21份。此问卷是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能力现状的调查问卷,其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语文的态度、对语文老师的态度,学习语文的方法和策略,以及学习状态、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调查。

2、和三年级学生交流,并对其进行研究:在所调查的班级中随机找出几位同学进行沟通、交流,以便于更好的,更准确的得出三年级学生语文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小学三年级学生问卷调查分析和与学生进行多次的沟通交流及对学生的观察研究。发现成都市高新区大源学校三年级二班学生的语文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原因):

(1)没有掌握到,或者是说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只是单纯的“复制”老师的教学,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不会进行自主的思考。只知道死记硬背,不知道理解记忆。

(2)缺乏学习自主性、独立性。一方面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按部就班”的“生吞”知识;另一方面是学生缺乏学习自觉,遇见“太大的、难以生吞的”知识便直接放弃掉、无视掉,不会主动的去发现、去解决问题。就算是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也是依靠老师或者是现代科技,不会依靠自己去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难题。

(3)缺乏阅读兴趣。学生在课外玩电脑、看电视、玩游戏或者参加其他活动的兴趣远远大于阅读的兴趣。

(4)写作能力低。多数学生觉得写作是“费脑子”的一件事,不喜欢写作,觉得写作太难。他们不注重写作实际上也不喜欢写作,认为写作的“规矩多,套路也多”。

(5)上课不积极参与互动,仅‘安静学习’。绝大部分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只是安静的坐在椅子上,听老师讲课。绝不积极参与到互动中,和老师、同学互相交流学习。

五、建议

基于以上的认识和存在的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们进行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在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要学会因材施教,引导、帮助学生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一方面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基础、了解程度,对知识进行适当的细化,方便学生理解、吸收,做到“细嚼慢咽”而非“生吞”;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从而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

(3)教师应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有阅读的内部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有意识的向学生介绍名家名作,善用疑问。并且老师可以通过举办班级课外阅读交流活动,鼓励学生谈论阅读到的主要内容,以及自己的感触,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方面,让学生们用几十、几百个字写出每天的心情、或者每天的经历,要求必须要有至少两种修辞手法;另一方面,在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仿写自己给出的句子,越生动越好。

(5)调整、带动课堂气氛。在互动时间,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所反映出的状态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适当的、有效的调整,让学生融入课堂氛围、愿意主动参与到互动中来。

六、总结

由以上的调查、研究,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小学生语文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这次调查,选取了成都市高新区大源学校三年级二班,虽然这只是其中一所学校中的一个班级的现状,但正所谓“窥一斑可见全豹”。我相信这个现状不仅仅是这个班级才存在,而是很大

部分的学校都存在这种现状。而这种普遍现象应该引起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2)小学生语文能力的现状与教师的引导有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因材施教,注重对学生进行教学方法的指导,在课堂上能较为熟练的掌握课堂、带动课堂的氛围。并且能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觉的进行独立思考,那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将会变强,反之,则变弱。

(3)小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与从小生活的家庭环境和家长文化素质有关。在好的家庭环境中,家长文化素质高,则家庭文化氛围浓。一方面,家中的书多,学生有书可读;另一方面,在家长的引导下,学生会自发的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反之,学生家庭环境‘差’,家长文化素质低,则不仅不会对学生起到好的引导作用,反而会对学生产生很多不良影响。

成都市高新区大源学校

语文教学流程及组织方式调研报告

附注:我在与其他学校语文老师交流中,我问了他们共同的问题“你在进行语文教学中,你的教学流程是什么样的,怎样进行组织的,或者说你的组织方式是怎样的”以下是他们通过短信或者QQ给我的,就这个问题得出的答案:

(1)张伟,女,现遂宁市玉龙学校实习老师。她的教学流程是:

第一步,导入。先看新知识是否涉及到以前学到过的知识,如果有,就要先带着学生复习一下,然后再引出新知识。如果不涉及,那就需要老师根据课堂内容,收集一些与其相关的、有趣的内容,带动课堂氛围,在引出需要教学的内容。

第二步,讲知识。要分清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然后把握课堂节奏,何时该快速的讲,何时该细化知识,放慢速度,这需要由教师自己把握。(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第三步,练习、学生反馈。根据课后练习题或者老师发布的题,看学生的完成度。也就是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及时作出反映。情况良好则可以,一带而过的评讲下,但如果学生做题质量不好,那老师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找出大部分同学都有的错误,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

她主张在语文教学中,要尽量把理论上、书本上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例如,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