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发酵工程专业考研

南京农业大学发酵工程专业考研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南京农业大学发酵工程专业考研

我院发酵工程专业源于1993年设立动物食品科学硕士点,1998年1月获批食品科学博士点中的食品微生物与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方向。

随着多年建设,发酵工程专业已建立了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同时着眼于学科建设需要,择优引进归国人才,加强在职教师深造,学院现有在职教师28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13名,讲师4名,在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7名,在读博士10名,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10名。

学院现有1个博士点(食品科学)、4个硕士点(食品科学、发酵工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发酵工程硕士点现设3个研究方向,微生物酶工程及其应用(新型微生物酶的开发及应用、新型微生物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发酵酶技术应用)、微生物代谢与发酵工程(新型资源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和鉴定;食品级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其高密培养和发酵优化;特殊生物活性产物的形成机理、结构和功能分析与应用)、生物活性物质分离工程(发酵产物和天然产物中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和鉴定技术研究、生物制菌等)。强化教师素质、改善科研条件、提高科研水平、全方位争取科研项目、注重产学研联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开展社会服务是我院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10多年来,我院共承担纵横向科研项目一百余项,多项成果通过了国家、部省级鉴定,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7项,获国家专利5项。我们本着择优录取的原则,广纳全国各地优秀研究生生源,招生规模也逐年扩大。历届研究生毕业现已成为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的专业骨干,用人单位对于学校所赋予他们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敬业精神给予了很高评价。本专业热诚欢迎有志于食品科学研究、具有拼博精神的莘莘学子。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发酵工程实验方案

生物发酵工程实验 实验一................................ 利用酵母富集培养基分离酵母菌 实验二... ......................... 分离纯化酵母菌 实验三... ......................... 酵母菌的保藏 实验四...............................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测定及pH对生长曲线 的影响 实验五.............................. 发酵罐的构造及操作 实验六.............................. 发酵罐实灌灭菌操作 实验七.............................. 利用7L发酵罐对地衣芽孢杆菌进行补 料分批发酵培养 实验八..............................淀粉酶生成曲线的测定

实验一、利用酵母富集培养基分离酵母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加深理解酵母富集培养基的原理和应用; 2、掌握涂布分离技术; 3、熟悉从自然样品土壤中分离酵母菌的具体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酵母菌主要分布于含糖高和酸度较高的自然环境中,在果园表土和浆果、蔬菜、花蜜和蜜饯等的表面很容易找到它们。在土壤中,由于各种微生物混杂在一起且酵母菌的数量相对比较少,故可以利用酵母菌富集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该培养基含有较高的葡萄糖(5%)和较酸(pH为4.5)的环境,以及能抑制多种杂菌(许多细菌、放线菌和快速生长霉菌)的孟加拉红(玫瑰红),故十分有利于酵母菌的增值。 三实验材料 土壤(标注采集地点) 培养基:酵母富集培养基(5%葡萄糖、0.1%尿素、0.1%硫化铵、0.25%磷酸二氢钾、0.05%磷酸氢二钠、0.1%七水合硫酸镁、0.01%七水合硫酸铁、0.05%酵母膏、0.003%孟加拉红、1.9%琼脂 pH4.5) 移液枪、培养皿、天平、涂布棒、棉绳、250ml三角瓶、75%酒精棉花、摇床等 四实验步骤 1、采集土样:采集葡萄园或其他果园、菜地等的土壤若干(要求:先铲去2~3cm 的表土,再采集土样)适当研碎。 2、称取1g土样装入准备好的30/250ml蒸馏水中震荡均匀。 3、准备平板:将酵母菌富集培养基加热融化,待冷却至50℃左右后,倒2个平板,冷却待用。 4、用移液枪吸取200ul样品,用涂布法分离菌种。 5、恒温培养:将培养皿倒置后防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d。 五结果记录 将土壤来源,平板上得到的菌落特征和菌落数做表记录 六思考题 酵母菌富集培养基中为什么要加孟加拉红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发酵工程》课程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该课程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实践性强。针对课程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手段优化和教师素质提高,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思考与探索该课程教学思路,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发酵工程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140-02 生物技术是当前世界最前沿的科学技术,目前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迅速发展。发酵工程在生物技术中扮演着产业化的关键角色。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一定的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发酵工程》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教学体系的合理编排和设置对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仅就14年来的《发酵工程》授课实践,结合其他兄弟院校的教学经验谈谈感悟。 1 精选教学内容,整合课程体系

1.1 精选教学内容 河南科技学院(后简称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发酵工程》课程是在修完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化工原理等课程之后,本科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与《生物分离工程》、《生化工程》和《生物工程设备》同期开设,《酶制剂》、《酒类工艺学》和《生物制药》等专业课程在其后开设。生物工程各专业核心课程之间的知识具有较高关联性,教学过程中避免与其它课程交叉重复。我校每四年进行一次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在参与的制定2005年、2009年和2013年新修订的教学大纲中,《发酵工程》课程的课时由72学时不断被压缩为现在的48学时。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掌握发酵工程最基本的内容,提高他们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发酵工程》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的《发酵工程》授课内容提炼为:以发酵工业过程共性环节为主线,按照发酵工艺过程串联为菌种―培养基―种子扩培―发酵过程控制一条主线。发酵工程的教学中还应对发酵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和体系进行分析和阐述;同时经济学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比较宽泛,只需结合发酵工厂的实际有选择地讲授,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基于此将发酵工程教学内容从章节编排上为:绪论(2学时),工业微生物(4学时),微生物发酵机理(4学时),

菊花新品种_地被菊系列

园 艺 学 报 2005,32(6):1167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收稿日期:2005-01-18;修回日期:2005-03-28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项目(BG2003305);江苏省教育厅高技术产业化项目(JH02208);江苏省农林厅三项工程项目〔SX (2003)065〕;上海市农委重点攻关项目〔(2004)D321〕 菊花新品种———地被菊系列 陈发棣 房伟民 赵宏波 管志勇 许高娟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210095) 摘 要:地被菊新品种‘七仙女’、‘秋意’、‘玉满堂’、‘天坠玉露’、‘金合欢’、‘恒星’和‘飞 天’经自交种子辐射诱变选育获得。花期株高40~50c m,植株具匍匐生长特性,长势旺盛,分枝性强,冠幅均匀且较大,花色艳丽,初花期10月底,盛花期11月上旬,营养生长期叶色浓绿均匀,适合园林地被应用。 关键词:菊花;地被菊;品种 中图分类号:S 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5132353X (2005)0621167201 1998~1999年对‘紫菀’、‘紫粉’自交种子进行辐射诱变,从中选出优良单株7个,无性繁殖后代经3年观察,各性状表现稳定,分别定名为‘七仙女’、‘秋意’、‘玉满堂’、‘天坠玉露’、‘金合欢’、‘恒星’和‘飞天’新品种(见插页2彩照)。通过组培快繁和高效扦插繁殖获得了大量种苗,进行了一定面积的生产示范。分别于2002年和2004年通过江苏省科技厅和上海市科技成果鉴定。品种特征特性 ‘七仙女’株高50c m,冠幅65c m,分枝性强;花序直径411c m,粉红色,单瓣;初花期11月2日,盛开期11月12日。‘秋意’株高45c m,冠幅62c m,分枝性强;花序直径410c m,橙红色,单窄瓣;长叶深裂;初花期11月1日,盛开期11月9日。‘玉满堂’株高40c m,冠幅65c m,分枝性强;花序直径415c m,白色,舌状花1~2轮;初花期10月15日,盛开期10月30日。‘天坠玉露’株高40c m,冠幅55c m,分枝性强;花序直径6c m,中花型,乳黄色,重瓣;初花期10月30日,盛开期11月17日。‘金合欢’株高50c m,冠幅65c m,分枝性强;花序直径412c m,黄色,单窄瓣;宽叶深裂;初花期10月26日,盛开期11月6日。‘恒星’株高40c m,冠幅58c m,分枝性强;花序直径513c m,深红色,单瓣;初花期10月28日,盛开期11月8日。‘飞天’株高45c m,冠幅55c m,分枝性强;花序直径414c m,淡粉色,单窄瓣;圆叶;初花期11月1日,盛开期11月13日。 栽培技术要点 通过扦插方式进行繁殖,早扦插的植株生长期长,冠幅大,花亦多,故扦插期宜尽可能提前,早春的扦插苗还可作为母株,供应插穗。栽培土壤用泥炭+苇末(1∶1)或泥炭+药渣(1∶1)进行改 良,并添加腐熟有机肥50kg/m 3。大规模应用时,摘心可改用枝剪整形,一般每次剪去株高1/3左 右。最后一次摘心整形的早晚,能提早或延迟花期1周左右。摘心后50~60d 盛花。营养生长期喷施150~250mg/L 的PPP 333可使植株进一步矮化,叶片增厚,叶色变绿,株型更为紧凑,观赏效果更佳。冬季剪除枯枝,来年可供继续观赏。 New Var i eti es of Chrys an them u m ———Ground Cover Var i eti es Chen Fadi,Fang W ei m in,Zhao Hongbo,Guan Zhiyong,and Xu Gaojuan (College of Horticulture,N anjing A gricultural U niversity,N anjing 210095,China ) Abstract:Seven gr ound cover varieties of chrysanthe mu m ‘Q ixiann ü’,‘Q iuyi ’,‘Yu mantang ’,‘Tianzhuiyulu ’,‘J inhehuan ’,‘Hengxing ’and ‘Feitian ’were bred by methods of radiati on on self 2pollinated seeds of ‘Zi w an ’and ‘Zifen ’.The height of ne w varieties varies fr om 40t o 50c m res pectively,and the cr own is large and sy mmetrical .These varieties are als o characterized by str ong ra m ificati on,fla mboyant fl ower col or,str ong gr owth potential and gr oveling gr o wth .Leaf col or is viridian in vegetative phase .The initial fl owering date of ne w varieties is on the last days of Oct ober and the bl oom ing date is on the first ten days of Nove mber . Key words:Chrysanthe mu m;Gr ound cover chrysanthe mum;Variety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 学位申请工作暂行规定 (二OO四年一月六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七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学位工作具体情况,特制定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暂行规定如下。 一、总则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包括答辩资格的申请、论文评阅、答辩及学位授予等环节。 硕士学位论文的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由各学院组织实施。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包括预答辩资格的申请、预答辩、答辩资格的申请、论文评阅、答辩、学位授予及学位公示等环节。 凡向我校申请博士学位者,一律实行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和论文“双盲”评阅制度。 博士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工作由各学院组织实施;博士学位论文的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由研究生院学位办组织实施。 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 (一)答辩申请资格 硕士研究生须按计划修满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达到所规定的总学分,并参加一定时数的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经研究生管理部门审核认可;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的

研究和撰写工作,经导师和学科点点长同意签字,方可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二)答辩的组织与表格领取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由所在学院组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人凭学位论文答辩稿一份,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资格审查通过后,领取《学位论文答辩申请表》(一份)、《毕业研究生登记表》(一式二份)、《硕士学位申请书》(一式三份)、《知识产权认定书》(一式三份)、《学位论文修改鉴定意见存查表》(一份)、《论文发表情况表》(一份)。 由答辩秘书认真填写《学位论文答辩申请表》,经所在学院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送交所在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办理答辩手续。 (三)论文评阅人与答辩委员会 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与答辩委员会成员由本学科点点长与导师协商提名,报学院分管领导审批同意并签名,方可正式聘请,并由各学院组织实施。 被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抽检的学位论文评阅按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制订的办法(江苏省教育厅文件苏教研[2002]1号)实行。 硕士论文评阅人由2-3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担任,其中至少有一位校外硕导。 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由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

发酵工程实验讲解

发酵工程实验 目录 发酵罐的结构系统及使用方法实验一 实验二微生物的诱变育种乳酸菌的分离及乳酸饮料制作实验三 实验四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摇床培养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条件的优化实验五

实验一发酵罐的结构系统及使用方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发酵罐(气升式、搅拌式)的几大系统组成,即空气系统、 蒸汽系统、补料系统、进出料系统、温度系统、在线控制系统。 2.掌握发酵罐空消的具体方法及步骤 3.掌握发酵罐进料及实消的具体方法及步骤 4.掌握发酵罐各系统的控制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蒸汽系统: 三路进汽——空气管路、补料管路、罐体 2.温度系统: (1) 夹套升温:蒸汽通入夹套。 (2) 夹套降温:冷水通入夹套,下进水,上出水。 3.空气系统: 取气口→空压机:往复式油泵获得高脉冲的压缩空气 粗过滤器:由沙布包裹棉花压实成块状叠加制得,作用是去除部分细菌及大部分灰尘 (贮气罐):空压机压缩使气体温度升高,经贮气使气体保温杀菌;压缩空气中有油污、水滴,且压力不稳,有一定的脉冲作用,会冲翻后面的过滤介质,贮气后可使油滴重力沉降,减小脉冲。(冷却塔):有降温并稳定作用,同时经旋风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 (丝网分离器):通过附着作用,逐步累积沉降而分离5微米以上的微粒 其作用介质为铜丝网 (加温器):对压缩空气升温,除湿,使湿度达50%-60% 总过滤器:纱布包裹棉花加活性炭颗粒,逐层压紧而成。 分过滤器:平板式纤维,中间为玻璃纤维或丝棉,下面放水阀应适时打开放出油、水,再用压缩空气控干。 种子罐或发酵罐 4.补料系统:补培养基、消泡剂、酸碱等。 5.在线控制系统:热电偶(温度探关)、溶氧探头、pH探头(后二者实消时才安装,为不可再生探头,有限定使用次数,pH探头使用前要先校准)、控制柜、数据采集系统。 。)取样口(、出料口)接种口(、进出料系统:进料口6.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知识综合一大纲

考试大纲 《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内容应主要涵盖植物学、遗传学、植物育种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土壤学六门课程,每门课程50分,考生可以在以下六门课程中任选三门。 《植物学》考试大纲 无参考书 通过植物学学习: 1.掌握细胞的概念、植物细胞的分裂、植物组织的类型、形态及功能。掌握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类型; 2.掌握及根尖的分区、根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根尖的分区及结构,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根的初生结构、侧根的发生过程、根的变态; 3.掌握枝条的形态、茎和芽的类型和茎分枝方式,茎尖的分区、茎的初生结构、茎的变态类型以及年轮的概念,年轮的形成与环境关系; 4.掌握叶的外部形态、类型、功能、解剖结构以及叶的变态; 5.掌握花的概念、花的形态、花的类型、雌雄蕊的结构以及开花,传粉与受精; 6.掌握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最主要特征和代表植物; 7.掌握被子植物重要分科(木兰科、毛茛科、桑科、石竹科、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 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大戟科、芸香科、伞形科、茄科、旋花科、唇形科、菊科、茜草科、泽泻科、莎草科、禾本科、百合科等)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性植物。 《农业生态学》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骆世明主编,农业生态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了解生态学与农业生态学的含义和研究内容,农业生态学的特点等。 重点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在生物构成、环境条件、结构组成与功能、稳定

机制、开放程度、生产力、能流特征、养分循环特点及系统服从规律、运行目标等方面的主要区别。 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因子的作用与特征,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特征,环境因子与生物间的关系及遵循定律,生物生态适应性的表征。了解生态位理论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掌握农业生态系统能量传递途径与转化的实质,农业生态系统能量转化的基本定律,人工辅助能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农业生态系统能量分析与调控途径。 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类型,温室效应的利弊,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效率及其平衡途径,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平衡和物质循环中造成的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 重点掌握生物种群的特征、增长类型及特点,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原因及调节方式,生物种群进化过程中的生态策略选择。掌握种群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重点掌握生物群落结构理论及其农业应用,生态位理论与应用,群落演替与顶极群落理论的应用。 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机制以及人工调控途径,农业生态系统的系统分析和综合诊断方法的应用,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因子,遵循原理及健康评估的方法。 了解农业资源的类型、特性与利用原则,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状况及其特点,中国的生态问题,我国主要的生态问题的防治。 了解生态农业与持续农业的兴起原因,中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在原理与技术上的比较,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主要目标和关键技术。 《土壤学》考试大纲 (参考书:《土壤学》黄晶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土壤学作为农业科学的应用基础学科,广泛服务于农业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建设、区域治理、资源利用与保持等。 主要了解“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认识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了解土壤科学的发展简史以及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了解土壤矿物质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重点掌握粘土矿物的类型的性质以及我国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了解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腐殖质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重点掌握土壤腐殖质的性质,土壤有机质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以及有机残体的分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和土壤有机质的管理措施等。 掌握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影响土壤生物活性的环境因素以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发生和分

一、 成果简介 -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一、成果简介 1.主要解决的研究生教育实践问题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承担着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高水平人才的重要任务,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驱动力。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尤其是农林院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程度很低,主要表现在: 1)具有海外交流经历的研究生规模很小。由于海外交流成本很高,所以受众面很小,出国交流人数占研究生总人数比例很低。 2)研究生校园国际化交流氛围不浓厚。研究生绝大部分为中国本土学生,难以形成多元文化共存的校园氛围。 3)研究生课程国际化程度不高。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实施缺乏国际化理念,全英文课程建设不成体系。 4)研究生国际化教育制度机制不完善。学校研究生国际化教育尚处于发展阶段,国际化运作机制不成熟。 2. 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 在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我校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及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理念为引领,突破传统的“小规模、贵族式”国际化教育方式,积极探索新路径,在理念、形式和内容上做出转变,探索“大规模、大众化”的研究生国际化教育。主要经验有: 1)首创研究生选派机制,提高选派学生质量,多形式多渠道不断扩大研究生出国学术交流规模。 2)开创以研究生为主导的研究生国际学术会议,提升留学生招生规模和培养水平,营造校园国际交流氛围,搭建研究生国际化交流平台。 3)建设研究生全英文课程体系,为国际化教育提供支撑。 3. 创新点 1)创新研究生选派机制,研究生出国质量和规模逐年扩大,全面拓宽了研究生国际视野;首创直博生全英文论坛、国外访学新模式。 2)开创以研究生为主导的国际学术会议,扩大了农林学科海外影响力,为农林高校研究生打开了国际交流窗口。 3)建立与世界接轨、体现农林院校特色的全英文课程体系,在兄弟院校中示范推广。构建了科学、规范、长效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体系,研究生国际化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4.推广应用成果及贡献

发酵工程思考题(含答案)教学文案

发酵工程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发酵及发酵工程定义? 答:它是应用微生物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学原理,利用微生物等生物细胞进行酶促转化,将原料转化成产品或提供社会性服务的一门科学。由于它以培养微生物为主,所以又称为微生物工程。 2、发酵工程基本组成部分? 答:从广义上讲分为三部分:上游工程、发酵工程、下游工程 3、发酵工业产业化应抓好哪三个环节? 答:发酵工程产业化就是将有关应用微生物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发酵产品,并投向市场的过程。 三个环节:投产试验、规模化生产和市场营销。 ①投产试验:涉及到”上、中、下三游”工作,即研究成果的验证、小试、中试和扩大试验。 ②规模化生产:值得注意的是产品质量问题,其检测必须符合相应产品标准。 ③市场营销:市场开拓对技术本身影响不大,但参与市场竞争却是产业化成败的决定因素。 4、当前发酵工业面临三大问题是什么? 答:菌种问题 纯种,遗传稳定性,安全,周期短、转化率高产率高抗污染能力强:噬菌体、蛭弧菌; 合适的反应器 生产规模化原料利用量大,并且具有一定选择性,节能,结构多样化、操作制动化,节劳力。 基质的选择 价廉原料利用量大,并且具有一定选择性易被利用、副产物少,满足工艺要求。 5、我国发酵工业应该走什么样的产业化道路?发酵过程的组成部分? 答第一步为技术积累阶段、第二步为产业崛起阶段、第三步为持续发展阶段 典型的发酵过程可划分成六个基本组成部分: (1)繁殖种子和发酵生产所用的培养基组份设定; (2)培养基、发酵罐及其附属设备的灭菌; (3)培养出有活性、适量的纯种,接种入生产容器中; (4)微生物在最适合于产物生长的条件下,在发酵罐中生长; (5)产物分离和精制; (6)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的处理。 第二章菌种的来源(1) 1、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 答:标本采集,预处理,富集培养,菌种分离(初筛,复筛),发酵性能鉴定,菌种保藏 2、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 答:让目的微生物在种群中占优势,使筛选变得可能。 3、什么叫自然选育?自然选育在工艺生产中的意义? 答: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程称为自然选育。 意义:自然选育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可达到纯化菌种、防止菌种退化、稳定生产、提高产量的目的。虽然其突变率很低,但却是工厂保证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 4、诱变育种对出发菌株有哪些要求?

N-酰基磷脂酰乙醇胺(NAPE) N-酰基乙醇胺(NAE)代谢特点及其生理作用

N-酰基磷脂酰乙醇胺(NAPE)/N-酰基乙醇胺(NAE) 代谢特点及其生理作用1 陈素梅,郭维明,张云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210095) E-mail: guowm@https://www.360docs.net/doc/52625358.html, 摘要:NAPE、NAE是植物脂质中的微量组分,本文综述了NAPE及NAE的代谢途径及非生物与生物胁迫对NAPE/NAE代谢的调节特点,分别阐述了NAPE及NAE的生理功能。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方向。 关键词:N-酰基磷脂酰乙醇胺(NAPE),N-酰基乙醇胺(NAE),细胞保护,信号转导 1.引言 19世纪60年代NAPE首次被报道为小麦面粉中脂质的微量组分[1],NAPE很快被与高等植物种子联系在一起[2],但20世纪70年代初,在种子发育过程一系列标记研究中将磷脂酰甲醇误作为NAPE,使得许多脂质生化学家认为植物组织中不存在NAPE[3,4]。直到90年代,哺乳动物中关于NAPE代谢的许多研究使得植物中NAPE的存在及其代谢重新获得证实[5,6]。本文将对植物中NAPE/NAE代谢特点及其在生命活动中作用作一综述。 2.NAPE/NAE代谢特点 2.1 NAPE代谢特点及其调控 2.1.1 NAPE的生物合成及其酶类 图1表明了NAPE/NAE的代谢途径[7]。Chapman在研究发生吸涨作用后的棉籽提取物时发现,NAPE是由未酯化的游离脂肪酸(FFAs)直接N-酰基化磷脂酰乙醇胺(PE)而来,该过程由酰基转移酶催化,且多以棕榈酸、亚油酸为酰基供体,由核甘酸途径或由交换途径生成的PE作为酰基受体[6]。 催化NAPE合成的酰基转移酶简称为NAPE合成酶,是膜结合的酶类,定位于内质网、高尔基体及质膜上[8]。NAPE合成酶是不依赖于ATP、Ca2+及辅酶A(CoA)的酰基转移酶[9],最适反应温度45℃,pH8.0,以游离的FFA为酰基供体,并以PE为酰基受体[10],其可能借助于酶活性部位的一个丝氨酸残基与FFAs结合而成一个“酰基——酶”中间物[9]。Chapman 及Moore利用等电聚焦分析认为NAPE合成酶具有三个同工酶[11],在棉籽微粒体上该酶对棕榈酸表现出双相饱和的动力学特征,因该酶对FFA出表现不同的高低亲和特点,推断该酶具有两个不同的同工酶,利用人工固膜(IAM)技术及电泳技术分离的活性酶类具有明显的同 1本文得到了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20307038)及南开大学元素有机所第15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 - 1 -

南京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20301) 一、培养目标 1.努力学习和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德良好,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具有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经济分析和社会实践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2.农业经营管理 3.资源环境 4.区域经济 5.农村发展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可适当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 四、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必修课包括公共课(外国语、政治理论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修满32学分。跨专业或以同等学力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并在考试中取得75分以上成绩(不计算学分)。已修过并取得合格学分的课程可申请免修。本课程体系适用于在职人员同等学力身份申请硕士学位。 1.必修课(21学分) (1)990100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学分 (2)9901002自然辩证法概论 3学分

(3)9902001外国语 6学分 (4)1601001现代经济理论 3学分 (5)1605001经济计量学 3学分 (6)1601010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 2学分 (7)1601011 Seminar 2学分 2.专业选修课(至少选7学分) (1)1606005农业经济专题 2学分 (2)1602002产业组织理论 2学分 (3)1606006发展经济学专题 2学分 (4)1606007资源经济学专题 2学分 (5)1605009经济计量软件应用 1学分 (6)1606008国际农业政策专题 2学分 3.任选课(至少选4学分) (1)1604002管理学专题 2学分 (2)1606009农产品营销专题 2学分 (3)1605003高级技术经济学 2学分 (4)1605006生产率及效率分析 2学分 (5)1602005农业关联产业经济分析 2学分 (6)1603002国际贸易专题 2学分 (7)2001009公共经济学 2学分 (8)1601002金融专题研讨 2学分 (9)其它 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目录(适用于跨专业及同等学力研究生) (1)微观经济学 (2)宏观经济学 (3)农业经济学 (4)发展经济学 (5)计量经济学

发酵工程教学大纲

发酵工程》理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 学时:64 学分数:4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 课程类型:必修课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发酵工程》课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课程的基础上,系统的掌握发酵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较深刻的微生物学观点,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同时要求学生能了解现代发酵工程理论和技术的新发展。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学时) 知识点:发酵工程的概念;发酵工程的发展简史;发酵工程的基本内容;发酵工程的后处理。重点:发酵的概念;发酵工程简史;发酵工程的应用。 难点:发酵工程的一般过程。 学生掌握要点:发酵工程的发展史中四个时代和发酵工程应用领域。 第二章工业发酵菌种的选育(4 学时) 知识点:菌种的来源;发酵高产菌种选育;菌种退化和菌种保藏。 重点:微生物选择性分离;自然选育和诱变育种。 难点:诱变育种的方法。 学生掌握要点:自然选育和诱变育种技术。 第三章工业发酵培养基(2 课时)

知识点:发酵营养基质的组成;工业发酵中营养基质的种类;工业发酵中营养基质的选择;工业发酵中营养基质的配制方法。 重点:掌握工业发酵用培养基的要求、培养基的构成以及培养基各组分的作用;掌握影响培养基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熟悉淀粉糖的制备原理、方法和工艺过程。 难点:影响培养基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淀粉糖的制备原理、方法和工艺过程。第四章工业发酵过程灭菌(4 课时)知识点:常用的灭菌方法;培养基与发酵设备的灭菌;空气除菌。 重点:掌握微生物热死动力学;掌握影响灭菌效果的因素及控制方法;重点掌握分批灭菌和连续灭菌的工艺过程及操作要点;掌握空气介质过滤除菌的工艺过程。 难点:无菌空气的制备方法和要点。 学生掌握要点:分批灭菌和连续灭菌的工艺过程及操作要点;无菌空气的制备方法和要点。 第五章种子扩大培养(2 课时)知识点:种子制备工艺,影响种子质量的因素重点:影响种子质量的因素,工业发酵种子扩大培养的工艺过程及操作要点。难点:影响种子质量的因素。 学生掌握要点:影响种子质量的因素,工业发酵种子扩大培养的工艺过程及操作要点。第六章发酵罐及其附属设备(4 课时)知识点:需氧发酵罐,嫌气发酵罐,表面培养设备,发酵设备的清洗与检修,发酵罐选型 注意事项。重点:理解气升式发酵罐、自吸式发酵罐、酒精和啤酒发酵罐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 点; 理解表面培养设备类型、特点和工作原理;理解发酵罐选型注意事项;掌握通用式发酵罐的结构、工作原理。 难点:理解气升式发酵罐、自吸式发酵罐、酒精和啤酒发酵罐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理解表面培养设备类型、特点和工作原理;理解发酵罐选型注意事项。 学生掌握要点:理解气升式发酵罐、自吸式发酵罐、酒精和啤酒发酵罐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理解表面培养设备类型、特点和工作原理;理解发酵罐选型注意事项;掌握通用式发酵罐的结构、工作原理。 第七章发酵工艺控制(24 课时)知识点:工业发酵的主要类型;营养基质和菌体浓度的影响及其控制;溶解氧浓度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pH的影响及其控制;温度的影响及其控制;二氧化碳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泡沫的影响和控制;发酵异常现象及染菌分析;染菌对发酵的影响及防治;发酵终点的判断;发酵的过程的自动控制。 重点:发酵条件的影响及其控制;泡沫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发酵终点的判断与自溶的监测;发酵染菌的分析、染菌污染的途径和防止染菌。

南京农业大学004园艺学院2019级硕士拟录取名单

园艺学院统考083400风景园林学牛雪103079210000198320231.50551.50丁绍刚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李朦烟103079210005377412243.70655.70吴俊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庞倩倩103079210008146378242.00620.00贾海锋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吴静贻103079210007209364252.90616.90张绍铃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陈京瑞103079210005796355259.20614.20渠慎春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陈雪宁103079210008142363250.80613.80吴俊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林立锟103079210002762368244.30612.30张绍铃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吕金花103079210008145361241.40602.40房经贵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马明103079210000994361240.30601.30黄小三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张薇103079210010435353247.10600.10张绍铃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洪奔103079210003926369230.30599.30陶建敏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王子诚103079210007241362236.80598.80上官凌飞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李旭涵103079210007576351239.00590.00吴巨友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魏欣103079210007581352236.10588.10汪良驹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刘静103079210007207359227.10586.10陶建敏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梁莫容103079210009938360225.20585.20程宗明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高鑫103079210004579369215.80584.80谷超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袁凯莉103079210009121345239.60584.60陶书田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张建婷103079210000072339245.40584.40汪良驹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谭迪103079210006442353230.90583.90王三红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马成栋103079210008116346237.80583.80高志红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于晴103079210007210334246.30580.30张虎平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盛子璐103079210007208338241.80579.80王晨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安琪103079210007240345234.10579.10乔玉山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王蕊103079210007579337241.30578.30高志红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焦玉茹103079210008143349228.70577.70陶书田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王平103079210010043343233.20576.20程宗明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张海雯103079210007542331242.40573.40安玉艳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李贤103079210000576350222.90572.90吴巨友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闫梦瑶103079210008873339232.70571.70王三红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陈钊103079210006593341229.20570.20仲岩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王晓俊103079210008761345224.80569.80俞明亮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王正林103079210000995333236.20569.20渠慎春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蒙小玉103079210010003261204.80465.80张绍铃定向就业全日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园艺学院统考090202蔬菜学邓元杰103079210002774360250.90610.90熊爱生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2蔬菜学王光鹏103079210008319383224.40607.40侯喜林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2蔬菜学何小露103079210007211363234.80597.80陈劲枫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2蔬菜学何晴103079210009652359236.00595.00徐良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2蔬菜学宫建蕾103079210008148364225.00589.00陈劲枫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2蔬菜学黎松松103079210001238352233.00585.00朱月林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2蔬菜学周芳103079210010045357228.00585.00娄群峰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2蔬菜学胡伟103079210009893358226.00584.00娄群峰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2蔬菜学徐兰兰103079210007213374208.50582.50李英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2蔬菜学杨会敏103079210008876341241.40582.40杨立飞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2蔬菜学周旭旭103079210008920358223.60581.60朱月林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2蔬菜学孙亚亭103079210008119340237.20577.20钱春桃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2蔬菜学李浩龙103079210007585341234.80575.80吴震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2蔬菜学倪萌103079210008118347227.00574.00王燕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暂行规定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暂行规定 (讨论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规范教学环节,保证研究生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研究生课程教学要着眼于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坚持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本学科硕士生和博士生应具有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处理好博士生课程与硕士生课程、硕士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的衔接。 第二章课程开设 第三条必须按照《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南京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开设课程,由主讲教师制定或牵头制定完成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注明在学习期间要求研究生完成的必读文献。授课教师原则上必须按照制定的教学大纲授课。 教学大纲内容包括:课程的中英文名称、总学时、学分、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授课范围及对象、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材情况、预修课程、参考文献、主讲与协讲教师(两名以上)等。 第四条增设新课需由开课教师提出书面申请(申请表附后),由所在学科点点长召集该学科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3-5名教师论证会议,形成书面材料,经学科点点长签字后,交校学位委员会分委会讨论通过,经该学科所在学院院长签字后,连同撰写好的课程教学大纲(含参考文献和必读文献),在课程开出前三个月报研究生院审批。 第五条现有课程的修改、修订参照“增设新课”程序执行。 第六条在规定的时间内开设的课程,原则上不允许拖延。 第七条对于选修课程,如果选课学生人数在5人以下(含5人),本学年暂停开设此课,可与下一届选修此课的研究生一并上课。如连续两届均无人选修的课程,应从课程目录中取消该课程。 第八条对于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要补修相关基础课程或其

发酵工程实验报告集

生物技术大实验 实验报告集 班级生物技术1212学号 1220212206 姓名宋扬 使用时间2015.12.14至2015.12.19 组别一 苏州科技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实验室学生守则 一、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服从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 的指导。 二、严格按照实验要求,做好实验预习,实验之前5分钟进入实验室,及时、 准确地完成实验任务,实事求是地完成实验报告,杜绝弄虚作假。 三、严格执行操作规定,爱护仪器设备及工具。凡不按教师的指导擅自操 作引起仪器、设备损坏者,应予赔偿。 四、爱护实验室公共财物,节约水电、材料和试剂。未经允许不得随便挪 动非实验需用的其他仪器,不得随便拆装仪器或将仪器、工具带至室 外。 五、持实验室的严肃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嘻闹,严禁在实验室内抽烟和 吃东西。 六、严防事故,确保实验室安全,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有关教师和管 理人员报告。 七、每次实验结束后,主动整理好仪器设备,归还所借器材,关闭电源、 水源,按指导老师的要求做好实验结束工作及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工作,经指导老师许可后,方可离开。 苏州科技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

菌体量随着时间增加而增长,而辅酶Q10 含量也随着菌体量的增长而变大。后期因为菌体量的减少,也开始降低。下罐。 还原糖浓度(柱状图) 还原糖浓度不断下降,在24小时开始每隔一段时间补充葡萄糖,使葡萄糖含量维持在 一开始溶氧在100%,随着菌体生长发酵,开始下降,控制在30%左右,随着菌体增加,降为 粘,影响氧气传递。 前期消耗氮源,产氨,pH上升,随着菌体生长繁殖,消耗碳源,产酸, 源,使pH维持在6.8左右。当pH过低时,通过补加氨水,使pH维持稳定。

南京农业大学认定核心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认定核心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目录(2007)”研究结果“南京农业大学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目录(2006)”是2006年1月制定的,根据2007年6月29日校八届二次学位委员会会议精神,建议对原目录进行修订。我办会同有关职能部门通过征求有关学院意见、影响因子核对、专家座谈等,在原目录修订的基础上编制了“南京农业大学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目录(2007)”,见附表。 附表南京农业大学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目录(2007)(一)(研究结果) (共1565种,按拼音排序)

Acta Oceanologic 《海 洋学报》 (中英文版) Acta Pharmacolog ica Sinica 《中国药理 学报》(中英文版) Acta Polymerica Sinica 《高分子学报》 (中英文版)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大 气科学进展》 (英文版) Algebra Colloquium 《代数集刊》(英文版)Applied Mathematics Mechanics 《应用数学(英文版)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亚洲男性学》(英文版)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 al Sciences 《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英文版) Cell Research 《细胞研究》 (英文版)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 s 《高等学校 化学研究》(英文版)Chin Astron Chin Phys Chin of China Ocea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