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课设霓虹灯的模拟显示

微机原理课设霓虹灯的模拟显示
微机原理课设霓虹灯的模拟显示

微机原理课设霓虹灯的模拟显示

1.设计意义与要求

1.1设计意义

通过课程设计,能够对所学知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并能掌握学习理论时没有注意的细节。调试程序,排除故障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中碰到的挫折,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的工作作风。

通过此课程设计的汇编语言练习,可以熟悉汇编语言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BIOS和DOS系统功能调用,程序设计方法并熟悉汇编的编程环境。

1.2设计要求

设计内容:采用汇编语言设计一个在屏幕中央以$字符显示一矩形,并以#将矩型从上之下、从左至右填满;然后再按相反的次序消失的程序。按Q退出程序

设计要求:

(1)设计任务及要求分析

(2)方案比较及认证说明

(3)系统原理阐述

(4)软件设计课题需要说明:软件思想,流程图,源程序及程序注释

(5)调试记录及结果分析

(6)总结

(7)参考资料

(8)附录:芯片资料或程序清单,软件演示屏幕拷贝图或硬件实物图

2方案论证

2.1方案比较

在设计过程中字符的显示有2中不同的方式。

方案一:运用DOS功能的2号调用,程序的设计如下

MA ROW,COLUME ;MA是个宏定义光标位置

MOV AH,02H

MOV DL,’#’

INT 21H

在本程序中,显示方式很简洁很直观很容易记忆理解。但是它无法设置字符的属性,同时还会在下个坐标位置显示光标,影响光看者的视觉享受。

方案二:运用BIOS功能的9号调用,程序设计如下

CALL CURSOR ;调用光标设置子程序

MOV AL,23H

MOV BL,0BH

PUSH CX

MOV CX,1

MOV AH,09H

INT 10H

POP CX

这个程序设计起来占用寄存器较多,略微复杂点,但是它的功能更加完备,更能实现霓虹灯的颜色变化显示效果,给人一种美感。

2.2方案选择

从上面的分析比较可知方案二的可行性和实际达到的效果更好。所以选则方案二实现霓虹灯的功能。

3系统原理阐述

3.1设计思路

(1) 执行程序时显示一个欢迎界面,提示按大写S键进入显示界面

(2) 执行程序这部分程序运用的主要原理是先在屏幕上显示个字符$(#)号,再执行循环,语句显示一行(列)$(#)字符。利用像这样的原理实现矩形框的完成和内部的填充。至于反向消失部分,用空格代替想要显示的字符,反向执行循环,就可以实现字符的消失了。

(3) 霓虹灯显示完毕,提示输入Q退出界面。

3.2程序中的BIOS和DOS功能调用

3.2.1 BIOS功能调用

(1) 设置光标位置(2号功能)

入口参数:AH=2(功能号),BH=页号,DH=行号,DL=列号。

出口参数:无。根据DX确定了光标位置。

(2) 初始窗口或向上滚动(6号功能)

入口参数:AH=6,AL=上滚行数,CX=上滚窗口左上角的行、列号。

DX=上滚窗口右下角的行、列号。BH=空白行的属性。

出口参数:无。当滚动后,底部为空白输入行

(3) 在当前光标位置写字符和属性(9号功能)

入口参数:AH=9,BH=页号,AL=字符的ASCII码,BL=字符属性,CX=写入字符数。

出口参数:无。

3.2.2 DOS功能调用

(1) 键盘输入一个字符并回显(1号功能)

输入参数无,返回结果AL=字符

(2) 显示字符串,光标跟谁字符串移动(9号功能)

DS:DX=待显字符串的首地址字符串以‘$’结尾。

(3) 显示一个字符,光标跟随字符移动(2号功能)

DL=待显字符的ASCII码,无返回结果。

3.3.程序模块

(1) 宏定义光标位置

MA MACRO OP1,OP2 ;宏定义光标位置

PUSH AX ;现场保护

PUSH BX

MOV AH,02H

MOV BH,0 ;页号

MOV DH,OP1 ;行号

MOV DL,OP2 ;列号

INT 10H

POP BX

POP AX

ENDM

这个子程序的重点是设计光标所在页、行、列及其现场保护。使用了BIOS 功能调用设置光标的位置。

(2) 清屏子程序

CLEAR PROC NEAR ;清屏

MOV AH,06H

MOV AL,0

MOV CH,0

MOV CL,0

MOV DH,24

MOV DL,79

MOV BH,07H

INT 10H

RET

CLEAR ENDP

初始化窗口,AL=0表示全屏滚动,CH=滚动窗口左上角行号,CL=滚动窗口左上角列号,DH=滚动窗口右下角行号,DL=滚动窗口右下角列号,BH=滚入行的属

性。

(3) 光标的设置

CURSOR PROC NEAR ;光标的设置

MOV AH,02H

MOV BH,0

MOV DH,ROW ; 设置行

MOV DL,COLUME ;设置列

INT 10H

RET

CURSOR ENDP

光标位置的设置,这个子程序与宏定义光标位置类似只是运用有些不同。(4) 延时子程序

DELAY1 PROC NEAR

PUSH CX

PUSH DX

MOV DX,100

D3: MOV CX,500

D4: LOOP D4

DEC DX

JNZ D3

POP DX

POP CX

RET

DELAY1 ENDP

这个子程序写法的关键是现场保护(即进栈出栈),内外两个循环的设计。延时程序的主要目的是可以让我们清楚的看到字符在屏幕上的显示过程。

4.软件思想与流程图

4.1程序功能描述

程序开始,进行清屏,显示欢迎界面。按键输入,如果输入S就执行霓虹灯模拟显示在屏幕中央以$字符显示一矩形,并以#将矩型内部从上往下、从左至右填满;然后再按相反的次序消失的程序,否则就继续等待输入。霓虹灯模拟显示程序执行完后,显示退出提示,等待Q的输入,如果输入为Q就退出

程序,否则就继续等待输入。

4.2 流程图

N

Y

N

Y Array

5.调试记录及结果分析

5.1 调试过程

调试过程主要由编辑、汇编、链接和执行等几个步骤组成。

(1) 源程序的编辑:编辑好汇编语言源程序后,保存为.asm文件。

(2) 源程序的汇编:调用汇编程序对源程序进行翻译,生成.OBJ的目标文件。在汇编过程中,源程序有错误生不成目标文件,经过多次修改最终生成目标文件。

(3) 目标程序的连接:调用链接程序(LINK)将用户目标程序和库文件进行链接、定位,生成.EXE可执行文件。

(4) 调试可执行程序:刚开始可执行程序运行之后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又重新检查源程序的算法错误,重新编辑、汇编、链接和执行,得到了预想的结果。

5.2结果记录

经过很多次调试,分析修改完善,终于得到正确调试结果。

(1)执行程序时,提示进入界面如下;

图1 欢迎提示界面(2)输入S后,程序执行过程中,显示矩形框及填充如下:

图2显示矩形框

图3填充矩形框(3)程序执行过程中,反向消失填充及矩形框如下:

图4反向消失矩形框内部

图5反向消失矩形框

(4)程序执行过程中,再次显示矩形框和填充如下:

图6再次显示矩形框

图7再次填充矩形框(5)程序执行过程中再次反向消失填充及矩形框如下:

图8再次反向消失矩形框内部

图9再次反向消失矩形框

(6)提示输Q退出界面如下:

图6退出提示界面

由以上调试得到的图形可知,调试结果与预期结果是一致的,程序可实现预期

的功能。

5.3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1:寄存器不够用怎么办?

解决方法:这是由于程序结构复杂,使用了太多寄存器,可以定义外部变量来解决。

问题2:寄存器值变化多端怎么办?

解决方法:使用堆栈进行现场保护。使用时应注意PUSH,POP的成对使用,不要

遗忘POP同时还要注意堆栈的先入后出的规律。

6.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让我对汇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加强了我用汇编语言编程的能力。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学起来也比较乏味。

一开始学的时候感觉很难,也没什么兴趣。但随着学习的推进,以

及上机编程,逐渐感到轻松。在这次课程设计中,让我更加熟悉了

汇编语言的一些基本的指令;掌握了汇编语言的一些基本的中断调

用功能,可以用汇编语言调用各种中断调用功能。

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对程序进行修改、改进,增强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的调试中,也让自己发现了自己存

在的一些错误以及一些调试时应注意的问题,同时也更深的理解了

寄存器、存储器等工作原理以及一些指令执行后对它们的改变,例

如INT指令会改变AL的值,在编程时应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这次的汇编课程设计,我的题目是霓虹灯的模拟显示。虽然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运行界面出现乱码、字符不是出

现在预期位置等等问题,但在不断的修改和尝试中慢慢地解决这些

问题,心里也有一种莫名的喜悦之感,正是这种感觉,使我对这门

课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对本次课程设计更加用心和认真。这次

向老师问了两次,向同学请教过很多问题,使我的基础知识更加牢

靠。

其实很早我就把程序写好了,不过很烂,后来经过几天的修改调试最终达到了自己觉得还过得去的要求

在编程过程中我对汇编的一些工具进行了尝试,从MASM的EDIT集成汇编运行环境,最终我在“MASM”软件下完成了我的

编程工作,该软件可以标识汇编关键字,从而利于编写与调试。

总之,这次课程设计我锻炼了动手能力,熟悉了汇编的编程环境,并巩固了课程相关知识,收益很多。实践出真知,在课程设计

中不忘在小处创新,希望在下一次课程设计中能有更大的突破!

7.参考文献

[1]汤书森.《微机原理接口技术实验于实践教程》.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8

[2]余朝琨.《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 2008

[3]宋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4]金泉涌.《微型计算机应用经验汇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7

[5]沈美玲.《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1993

[6]吴耿峰.《十六位微型计算机原理接口及应用》.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2004

[7]戴梅萼.《微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2

[8] 罗省贤.《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9]吴向军.《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8.附录源程序清单

源程序如下:

MA MACRO OP1,OP2 ;宏定义光标位置

PUSH AX ;

PUSH BX

MOV AH,02H

MOV BH,0 ;页号

MOV DH,OP1 ;行

MOV DL,OP2 ;列

INT 10H

POP BX

POP AX

ENDM

STACK SEGMENT PARA STACK 'Stack' ;定义堆栈段

STACK ENDS

DATASEG SEGMENT PARA 'Data' ;定义数据段

ROW DB '?'

COLUME DB '?'

COUNT DB '?'

COUNT1 DB '?'

CT DB '?'

MENU DB '******************************************',0dh,0ah ; DB '** welcome you ! **',0dh,0ah

DB '** **',0dh,0ah

DB '** programme of displalying neon lamp **',0dh,0ah

DB '** **',0dh,0ah

DB '** please press S to enter **',0dh,0ah

DB '** and then press Q to exit ! **',0dh,0ah

DB '******************************************$'

BUF DB 'press Q to exit ! $'

DATASEG ENDS

CODESEG SEGMENT PARA 'Code'

ASSUME SS:STACK,DS:DATASEG,CS:CODESEG

MAIN PROC FAR

MOV AX,DATASEG

MOV DS,AX

CALL CLEAR ;调用清屏子程序

MA 8,0 ;欢迎界面的出现位置 WAT0: LEA DX,MENU ;输入S进入霓虹灯显示 MOV AH,9

INT 21H

MOV AH,1

INT 21H

CMP AL,'S'

CALL CLEAR ;如果输入的不是S就清屏 MA 8,0

JNZ WAT0

PUSH AX ;入栈

PUSH BX

PUSH CX

PUSH DX

MOV ROW,24 ;完成矩形框的左竖行

MOV COLUME,0

LOP3: CALL CURSOR ;调用设置光标位置

MOV AL,24H ;把$的ASCII 码传递给AL MOV BL,0BH ;设置字符属性

PUSH CX ;入栈

MOV CX,1 ;字符显示1次

MOV AH,09H

INT 10H

POP CX ;出栈

CALL DELAY1 ;调用延时

DEC ROW ;行坐标减1

CMP ROW,0 ;若行坐标大于0就跳转到lop3否则执行下个程序

JNZ LOP3

MOV ROW,0

MOV COLUME,0 ;完成矩形框的上行

LOP1: CALL CURSOR

MOV AL,24H

MOV BL,0BH

PUSH CX

MOV CX,1

MOV AH,09H

INT 10H

POP CX

CALL DELAY1

INC COLUME

CMP COLUME,79

JNZ LOP1

MOV ROW,0

MOV COLUME,79 ;完成矩形框的右竖行LOP2: CALL CURSOR

MOV AL,24H ;完成$的输出 MOV BL,0BH

PUSH CX

MOV CX,1

MOV AH,09H

INT 10H

POP CX

CALL DELAY1

INC ROW

CMP ROW,24

JNZ LOP2

MOV ROW,24

MOV COLUME,79 ;完成矩形框的下横行

LOP4: CALL CURSOR

MOV AL,24H

MOV BL,0BH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 班级: 姓名: 学号: 班内序号: 课设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一、课程设计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设计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设计所需器材与工具 (3) 五、设计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设计步骤(含流程图和代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课程设计小结 (36)

一、课程设计题目:点阵显示系统电路及程序设计 利用《汇编语言与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中所学的可编程接口芯片8253、8255A、8259设计一个基于微机控制的点阵显示系统。 二、设计目的 1.通过本设计,使学生综合运用《汇编语言与微型计算机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内容,为今后从事计算机检测与控制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2.掌握接口芯片8253、8255A、8259等可编程器件、译码器74LS138、8路同相三态双向总线收发器74LS245、点阵显示器件的使用。 3.学会用汇编语言编写一个较完整的实用程序。 4.掌握微型计算机技术应用开发的全过程,包括需求分析、原理图设计、元器件选用、布线、编程、调试、撰写报告等步骤。 三、设计内容 1.点阵显示系统启动后的初始状态 在计算机显示器上出现菜单: dot matrix display system 1.←left shift display 2.↑up shift display 3.s stop 4.Esc Exit 2.点阵显示系统运行状态 按计算机光标←键,点阵逐列向左移动并显示:“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点阵显示系统,计科11302班,陈嘉敏,彭晓”。 按计算机光标↑键,点阵逐行向上移动并显示:“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点阵显示系统,计科11302班,陈嘉敏,彭晓”。 按计算机光标s键,点阵停止移动并显示当前字符。 3.结束程序运行状态 按计算机Esc键,结束点阵显示系统运行状态并显示“停”。 四.设计所需器材与工具 1.一块实验面包板(内含时钟信号1MHz或2MHz)。 2.可编程芯片8253、8255、74LS245、74LS138各一片,16×16点阵显示器件一片。

河南理工大学微机原理与单片机实验报告、课程设计 流水灯

实验一流水灯实验一、实验目的 ⑴简单I/O引脚的输出 ⑵掌握软件延时编程方法 ⑶简单按键输入捕获判断 二、实验实现的功能 ⑴开机是点亮12发光二极管,闪烁三下 ⑵按照顺时针循环依次点亮发光二极管 ⑶通过任意按键将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改为顺逆时针方式 三、系统硬件设计 四、系统软件设计 #include sbit L1=P0^5; sbit L2=P0^6; sbit L3=P0^7; void Delay(void) {

unsigned char i,j,k; for(i=10;i>0;i--) for(j=132;j>0;j--) for(k=150;k>0;k--); } Scan_Key() { unsigned char FLAG=0; unsigned char n; n=(L1==0)||(L2==0)||(L3==0); if(n) { FLAG=1;} return FLAG; } main() { unsigned char y,n,s=0,b=1,m=0; unsigned char c=1; unsigned char a[]={0xff,0xfe,0xfd,0xfb,0xf7,0xef,0xdf,0xbf,0x7f}; unsigned char h[]={0xff,0x38,0x34,0x2f,0x1f}; n=Scan_Key(); for(y=0;y<3;y++) //闪烁三次 { P2=0; P3=0; Delay(); Delay(); Delay(); P2=0xff; P3=0xff; Delay(); Delay(); Delay(); } while(1) { while(1) {

霓虹灯广告屏控制器的设计

中文摘要 霓虹灯是城市的美容师, 在技术不断创新的时代,霓虹灯的制造技术及相关零部件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进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霓虹灯的品种、规格也已基本系列化,可供各种用途的选择,其质量已逐步向国际水平靠拢,中国加入WTO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将越来越小,在不久的将来必将赶超国际先进水平。PLC可编程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编程方便、可靠性高等优点已广泛用于工业过程和位置的自动控制中。据统计可编程控制器是工业自动化装置中应用最多的一种设备。专家认为可编程控制器将成为今后工业控制的主要手段和重要的基础设备之一。如今PLC、机器人、CAD/CAM将成为工业三大支柱。PLC不仅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也非常广泛。在商业行业中,各种门面、招牌、字幕广告、建筑物轮廓等装饰照明场都有霓虹灯闪烁的身影。霓虹灯的光线连续、均匀在商业广告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霓虹灯;控制;PLC

目录 第1章引言 (1) 1.1 设计内容和要求 (1) 1.1.1控制要求 (1) 1.1.2课题要求 (1) 1.2 设计总体思路 (1) 1.2.1 PLC简介 (1) 1.2.2 系统的设计思路 (5) 第2章系统硬件设计 (7) 2.1 硬件设备的选择 (7) 2.1.1 选择主要的设备 (7) 2.1.2 PLC模块的选择 (8) 2.2 系统硬件连接设计 (8) 2.2.1 I/O接口地址分配表 (8) 2.2.2 PLC外围接线图 (8) 第3章系统软件设计 (10) 3.1 编程软件简介 (10) 3.2 系统软件的设计 (11) 3.2.1 按照控制要求进行编程 (11) 3.2.2 软元件的地址分配表 (11) 3.2.3 梯形图(见附录) (11) 3.2.4 语句表(见附录) (11) 3.2.5 程序调试(见附录) (11) 设计总结 (12) 致谢词 (13)

微机原理-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含3套试卷)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综合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白处) 1.8086CPU通过(1 )控制线来区分是存储器访问,还是I/O访问,当CPU执行IN AL,DX 指令时,该信号线为(2 )电平。 (1) A. M/ B. C. ALE D. N/ (2) A. 高 B. 低 C. ECL D. CMOS 2.n+1位有符号数x的补码表示范围为()。 A. -2n < x < 2n B. -2n ≤ x ≤ 2n -1 C. -2n -1 ≤ x ≤ 2n-1 D. -2n < x ≤ 2n 3.若要使寄存器AL中的高4位不变,低4位为0,所用指令为()。 A. AND AL, 0FH B. AND AL, 0FOH C. OR AL, 0FH D. OR AL 0FOH 4.下列MOV指令中,不正确的指令是()。 A. MOV AX, BX B. MOV AX, [BX] C. MOV AX, CX D. MOV AX, [CX] 5.中断指令INT 17H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放在中断向量表地址()开始的4个存贮单元内。 A. 00017H B. 00068H C. 0005CH D. 0005EH 6.条件转移指令JNE的条件是()。 A. CF=0 B. CF=1 C. ZF=0 D. ZF=1 7. 在8086/8088 CPU中,一个最基本的总线读写周期由(1 )时钟周期(T状态)组成,在T1状态,CPU往总线上发(2 )信息。 ⑴ A. 1个 B. 2个 C. 4个 D. 6个

⑵ A. 数据 B . 地址 C. 状态 D. 其它 8. 8086有两种工作模式, 最小模式的特点是(1 ),最大模式的特点是(2 )。 ⑴ A. CPU提供全部控制信号 B. 由编程进行模式设定 C. 不需要8286收发器 D. 需要总线控制器8288 ⑵ A. M/ 引脚可直接引用 B. 由编程进行模式设定 C. 需要总线控制器8288 D. 适用于单一处理机系统 9.在8086微机系统的RAM 存储单元器0000H:002CH开始依次存放23H,0FFH,00H,和0F0H四个字节,该向量对应的中断号是( )。 A. 0AH B. 0BH C. 0CH D. 0DH 10.真值超出机器数表示范围称为溢出,,此时标志寄存器中的( )位被置位 A. OF B AF C PF D CF 11.8086 系统中内存储器地址空间为1M,而在进行I/O读写是,有效的地址线是( ) A . 高16位 B. 低16位 C. 高8位 D. 低8位 12.8086 CPU中段寄存器用来存放( ) A. 存储器的物理地址 B. 存储器的逻辑地址 C. 存储器的段基值 D. 存储器的起始地址 13.8259A可编程中断控制器的中断服务寄存器ISR用于( ) A.记忆正在处理中的中断 B. 存放从外设来的中断请求信号 C.允许向CPU发中断请求 D.禁止向CPU发中断请求 14.8253 可编程定时/计数器的计数范围是( ) A. 0-255 B. 1-256 C. 0-65535 D. 1-65536 15. 在8086中,(BX)=8282H,且题中指令已在队列中,则执行INC [BX]指令需要的总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数据采集系统(查询法) # (

一、课设目的 进一步掌握微机原理只是,了解危机在实时采集过程中的应用,学习、掌握编程和程序调试方法。 , 二、课设内容 用查询法,将ADC 0809通道0外接0~5V电压,转换成数字量后,在七段LED数码管上,以小数点后两位(几十毫伏)的精度,显示其模拟电压的十进值;0809~道0的数字量以线性控制方式送DAC0832输出,当通道O的电压为5V时,0832的OUT为0v,当通道O的电压为0时,0832的OUT为2.5V;此模拟电压再送到ADC0809通道1,转换后的数字量在CRT上以十六进制显示;通道0的数字量经74LS574输出到八位LED上,且以一定的要求,点亮LED指示灯。调整电位器,用示波器或三用表观察0832的变化,观察七段LED数码管数值的变化,观察LED灯的变化, ADC 0809的CLK脉冲,由定时器8254的OUT0提供;ADC 0809的EOC信号,用8255的PC0检测;74LS574外接的LED灯变化如下:若电压值小于0.5V,则最低位(DO)’LED灯亮,若电压值大于4.5V,则最高位LED灯亮,若电压值在0.5V~4.5V,则八位LED灯由低向高变化亮,且高位LED灯亮时低位灯全亮。 要有较好的人机对话界面;控制程序的运行。 三、硬件设计 1、电原理框图 见附件1 2、电原理框图工作过程的简要说明 【 (1)、ADC 0809的INO采集电位器0—5V电压,INl采集0832输出的模拟量。(2)、DAC 0832将ADC 0809的INO数字量后重新转换成模拟量输出。 (3)、8255用于检测ADC 0809转换是否,为七段LED数码管显示提供显示驱动信息。 (4)、七段LED数码管显示ADC 0809的INO的值。 (5)、74LS574驱动八位发光二极管,使它们按要求点亮:来指示当前采样值的范围。 (6)、8254提供ADC 0809的采样时钟脉冲。 (7)、74LSl38译码器为各芯片提供地址信息。 四、软件设计 【 首先进行程序初始化显示提示信息,判断是否有键按下,按下1则继续往下执行,按下2则退出。首先对8254进行初始化选择工作方式及赋初值,然后启动0809的IN0,接着初始化8255,并检测PA7的状态检测转换是否,否继续检测

左右来回循环的流水灯实验报告

青 岛 科 技 大 学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题 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院(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 ______年 ___月 ___日 直流电机控制综合实验 周艳平 宋雪英 01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961 2012 12 27

摘要 (2) 1、单片机概述 (2) 2、仿真软件介绍 (2) 3、需求分析 (3) 一、课程设计目的 (3) 二、课程设计要求 (4) 三、实验内容 (4) 1、设计任务与要求 (4) 2、系统分析 (4) 1).硬件电路设计(画出原理图、接线图) (5) 2)软件框图 (7) 3、用keil建项目流程 (8) 4、程序清单 (9) 4、系统调试 (11) 四、设计总结(结论) (12)

摘要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单片机的档次不断提高,起应用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已在工业控制、尖端科学、智能仪器仪表、日用家电、汽车电子系统、办公自动化设备、个人信息终端及通信产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现代电子系统中最重要的智能化的核心部件。而AT89C51就是其中一种,它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低电压,高性能CMO8位微处理器,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本课程设计介绍一种LED小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以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与按键、排阻、电阻、电容等较少的辅助硬件电路相结合,利用软件实现对LED灯进行控制。能够通过按键控制8个LED小灯从左到右依次点亮。 关键字:单片机、LED流水灯 1、单片机概述 单片机微型计算机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颇具生命力的机种。单片机微 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特别适用于控制领域,故又称为微控制器。 通常,单片机由单块集成电路芯片构成,内部包含有计算机的基本功能部件:中央处 理器、存储器和I/O 接口电路等。因此,单片机只需要和适当的软件及外部设备相结合, 便可成为一个单片机控制系统。 单片机经过1、2、3、3 代的发展,目前单片机正朝着高性能和多品种方向发展,它 们的CPU 功能在增强,内部资源在增多,引角的多功能化,以及低电压底功耗。 2、仿真软件介绍 (1).Keil uv3 运行Keil uv3

三种图案霓虹灯控制器设计

学号:27 课程设计 题目三种图案霓虹灯控制器设 计 学院自动化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1206班 姓名黄思琪 指导教师杨莉林伟

2014年7月10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黄思琪专业班级:电气1206班 指导教师:杨莉林伟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题目: 三种图案霓虹灯控制器设计 初始条件: 1.运用所学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等知识; 2.用到的元件:实验板、电源、连接导线、74系列芯片、555芯片等。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现有4只彩灯,红-绿-蓝-黄,试设计控制器,要求彩灯能实现如下追逐图案,彩灯控制器的三种图案及其状态转换如下所示: 2.摇摆状态0101←→1010,重复6次。 3.暗点循环0111→1011→1101→1110→0111→这样重复循环3次。 4.逐个点亮,逐个熄灭,0000→1000→1100→1110→1111→0111→0011→0001→0000→这样重复循环2次。

5.霓虹灯控制工作状态按照上述2至4步自动重复循环。时间间隔为1秒。 6.严格按照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时间安排: 第1天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根据任务书查找资料; 第2天进行方案论证,软件模拟仿真并确定设计方案; 第3天提交电路图,经审查后领取元器件; 第4天组装电路并调试,检查错误并提出问题; 第5天结果分析整理,撰写课程设计报告,验收调试结果; 第6-7天补充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2014年7月7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2014年7月7 日 目录 1设计意义及要求4 1.1 设计意义4 1.2 设计要求4 2方案设计5 2.1 设计思路5 2.2 设计方案一电路图6 2.3 设计方案二电路图7 2.4方案比较8 3部分电路设计8 3.1 四十进制设计8

微机原理试题及答案

微机原理试题及答案 微机原理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在计算机中,对带符号数的运算均采用补码。带符号负数1100 0011的补码为_10111101_。2、单片机通常采用“三总线”的应用模式,芯片内部设有单独的地址总线、数据总线_ 和控制总线。 3、当使用80C51单片机时,需要扩展外部程序存储器,此时EA应为_0__。 4、若(A)=B3H,(R0)=A8H,执行指令XRL A,R0之后,(A)=_1BH__。 5、在80C51单片机中,带借位减法SUBB指令中,差的D7需借位时,_CY_=1,差的D3需借位时,AC_=1。 6、80C51单片机中,在调用子程序前,用_PUSH__指令将子程序中所需数据压入堆栈,进入执行子程序时,再用___POP__指令从堆栈中弹出数据。 7、在十六进制数与ASCII码值的转换过程中,当十六进制数在0~9之间时,其对应的ASCII码值为该十六进制数加___30H______。 8、外部中断INT0和INT1有两种触发方式:___电平触发方式_____和__边沿触发方式__。 9、在单片机串行通信中,依发送与接收设备时钟的配置情况,串行通信可以分为 __异步通信___和__同步通信_。10、若累加器A中的数据为

0111 0010B,则PSW中的P=__0___。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单片机是在一片集成电路芯片上集成了以下部分,除了( D ) A、微处理器 B、存储器 C、I/O接口电路 D、串口通信接口2、一个机器周期包含多少个晶振周期(D ) A、2 B、6 C、8 D、12 3、80C51单片机有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其中与串行口相关的有以下几个,除了( B ) A、SBUF B、TCON C、SCON D、PCON 4、 80C51系列单片机具有4个8位的并行I/O口,其中哪个口工作时需要外接上拉电阻(A ) A、P0 B、P1 C、P2 D、P3 5、寄存器中的内容为地址,从该地址去取操作数的寻址方式称为( C ) A、寄存器寻址 B、直接寻址 C、寄存器间接寻址 D、变址寻址6、源地址为1005H。目的'地址为 0F87H。当执行指令“JC rel”时,rel为( B )。A、7EH B、80H C、82H D、84H 7、若(R0)=30H,(30H)=75H,(75H)=90H,执行指令MOV A,@R0后,(A)=__B____。A、30H B、75H C、90H D、00H 8、下列哪个语句是起始地址设置伪指令( A )。A、ORG B、END C、DW D、EQU 9、在80C51单片机中,各中断优先级最低的是( D )。A、外部中断0 B、外部中断1 C、定时器0 D、计数器1 10、80C51单片机的中断响应时间至少需要( C )个完整的机器周期。A、1 B、2 C、3 D、5 11、在80C51单片机中,

微机原理课设_加法练习程序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微机应用系统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计科1204班 学生姓名:张婷婷 学号: 201216010433 指导教师:王锋 课程设计时间: 2014.12.22-2015.1.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实验的目的 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更好的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和考验平时学习的成果。我们是计算机专业,离不开编写代码。平时上课所学的知识来自于课本,上机实验相对比较少,所能锻炼的操作能力机会不多。而课程设计是让我们综合平时课本和实验的知识及经验,自己设计和构造,编写一个相对完整的程序。这不仅仅是对以前知识的巩固,更是锻炼我们的思维,我们的设计与编写程序的能力。对于我们以后将会从事的计算机类工作,这能很好的为我们打下坚实的基础,所谓积少成多,每学期都做课程设计,到毕业时我们对于编写一个应用软件或许就能较容易驾驭了。 本次微机应用系统课程设计我的题目是加法练习程序设计,虽然只要求加法运算,但我在该程序里添加了减法运算,使得程序相对不会太单调。虽然给的编程题目可能会与别人一样,但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在设计时添加自己的想法或许就能使程序更加完善了,这也是课程设计对我们的一种锻炼。 二.实验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加法练习设计程序的内容是:随机给出百位数以内的加法算式,并提示输入答案,若正确给出正确提示,若错误给出错误提示,并提示输入答案;按 R 键继续下一题,按 Q 键返回 DOS。按照内容要求,在所学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程序,具体的内容设计要求任务如下: 1.设计一个菜单,选项为加法和减法的练习。

2.以获取系统中的秒和百分秒作为两个随机数进行加减运算。 3.将输入的答案和运行结果比较,若相等给出正确提示,若错误给出错误提示,并继续输入答案直到正确为止。 4.提示是否继续下一题,按R键继续下一题,按Q键返回 DOS。 这次课程设计是在完成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添加了减法练习运算,以仔细、认真、规范的态度完成自己课程设计。 三.实验设计的思想 加法练习程序设计,主要工作是产生两个两位数的随机数进行加运算,而怎么产生随机数是该程序的难点。在搜集了一些资料后发现很多程序用的随机数是伪随机,是一个比较复杂算法,而不使用算法获得随机数的方法就是获取系统的时间。在翻阅课本后得知mov ah,2ch int 21h语句可以得到系统时间,在考虑后认为秒和百分秒比较适合,因为在短时间内这两个时间变化的多一些,比较适合用于随机数。Dh所存的数对应的是秒,Dl所存的数对应的是百分秒。加法直接将两个随机数相加即可,但减法就相对麻烦些,因为会出现第一个随机数比第二个随机数小得到结果为负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数据段定义了两个变量,用来存放减数和被减数。在获取随机数时先不显示运算式,先将随机数的值给变量num1和变量mum2,如果相减结果小于0则转回去继续取随机数,直到取得随机数相减记过大于0,则显示运算式继续后面的程序运行。 相对较难的部分解决后则是将整个程序流程串起来,先是显示选择加或减运算,产生的随机数并显示相应的运算式;再是输入结果,对结果进行判断给出对或错的提示,错误时提示继续输入结果,对则继续下一步;最后选择是否继续下一题,R返回最初加减运算选择,Q则退出。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流水灯控制系统.doc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流水灯控制系统 姓名 :XX 学院:物理电气信息学院 班级: 2010 电子 姓名 :12010245

流水灯控制系统 一、设计内容: 本课程设计选用8086 对 8255A的 A口控制来实现模拟流水灯功能的 实现。编写相关程序,通过proteus仿真软件来实现我名字“安亮” 两个字的闪烁,“安”字接 8255 的 A 口的 P0,“亮”字接 A 口的 P1。先让“安”字和“亮”字同时点亮,再让两个字同时暗,接着让“安”字点亮,再让“亮”字点亮,然后让“安”字和“亮”字同时亮暗闪 烁八次,再跳到开始,以此循环。 二、设计目的: 1、了解流水灯的基本工作原理 2、熟悉 8255A 并行接口的各种工作方式和应用 3、利用 8255A 接口,LED 发光二极管,设计一个流水灯模拟系统,让我的名字“安亮”两个字按一定规律点亮。 三、实验原理 在 8086 系统中,采用 16 位数据总线,进行数据传输时,CPU

总是将低 8 位数据线上的数据送往偶地址端口,而过高8位数据线上 的数据送往奇地址端口反过来,从偶地址端口取得的数据总是通过低 8 位数据线传送到CPU,从奇地址端口取得的数据总是通过高8 位数据线送到 CPU。在 8086 系统中,将 8255A的 A1端和地址总线的 A29255A 在对 CPU并且,相连, A1 端和地址总线的 A0 的 8255A 而将相连, 的端口进行访问时,将地址总线的 A0 位总是设置为 0。本课程设计通 过对 8255A 的 A 口控制来实现模拟流水灯功能的实现。“安”接 A 口 的 P0,“亮”接 A口的 P1,实现两个字按一定规律的一个闪烁。 8255 的内部结构 255A 内部结构由以下四部分组成:数据端口A、B、C;A组控制和 B 组控制;读 / 写控制逻辑电路;数据总线缓冲器。 端口 A:包括一个 8 位的数据输出锁存 / 缓冲器和一个 8 位的数据 输入锁存器,可作为数据输入或输出端口,并工作于三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

七彩霓虹灯控制器

哈尔滨工程大学 项目报告 项目名称:七彩霓虹灯控制器 班级:XXX 学号:XXXX 姓名:XXXX 项目难度项目答辩项目报告总分项目成绩

项目名称:七彩霓虹灯控制器 项目简介: 1、七彩霓虹灯控制器的控制要求: 七彩霓虹灯控制器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系统由一个启动按钮控制,当按下启动按钮时,系统按如下顺序工作: 七彩霓虹灯有七组,工作过程是:启动按钮按下后,第一组亮,一秒后二组亮,一秒后三组亮,类推到第七组,一秒后七组灭,一秒后六组灭,类推到第一组,然后第2,4,6组和第1,3,5,7组间隔一秒亮,通知霓虹灯中间的“胡”亮,上述两个过程持续20秒。然后开始下一个循环。 3系统停止的要求,当按下停止按钮时,系统停止工作。 图1 七彩霓虹灯控制器装置示意图 2、时序图:根据七彩霓虹灯控制器的控制要求,七彩霓虹灯控制器的时序图如图2所示,这是编制梯形图的基础。

图2 汽车自动清洗装置时序图 3、I/O地址分配表 根据七彩霓虹灯控制器的控制要求,本系统所用的硬件包括西门子S7-300 PLC、启动按钮SB1、停止按钮SB2、输出器件。 系统的I/O分配表如表1所示。 表1 I/O地址表 输入输出 地址代号输入信号地址代号输出信号 I1.0SB1启动按钮Q1.0HL1七彩灯第一组 I1.1SB2停止按钮Q1.1HL2七彩灯第二组 Q1.2HL3七彩灯第三组 Q1.3 HL4 七彩灯第四组 Q2.0 HL5 七彩灯第五组 Q2.1 HL6七彩灯第六组 Q2.2 HL7七彩灯第七组 Q2.3 HL8 “胡”字

4、系统接线图: 根据汽车自动清洗指示的控制要求,PLC接线图如图3所示。 图3 汽车自动清洗装置PLC接线图 5、主要元器件清单: 表2 元器件清单 序号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单位 1 七彩霓虹灯XB2-BVB*C 24V 21 只 2 按钮LA4-3H 1 只 3 电阻视LED灯阻值而定 3 个 4 铜塑线BVR7/0.75mm2 30 米 5 铝塑板35cm*25cm 1 块 6、程序分析: 七彩霓虹灯控制器的程序较为简单,主要是联系定时器的使用,梯形图如图4所示。 图4 七彩霓虹灯控制器系统梯形图

微机原理习题集以及答案

第一部分 例题与习题 第1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 例 题 1.把十进制数转化为二进制数。P7 解:把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时,需要对一个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进行处理,得出结果后再合并。 整数部分:一般采用除2取余法 小数部分:一般采用乘2取整法 余数 低位 整数 高位 2 | 137 2 | 68 × 2 2 | 34 2 | 17 × 2 2 | 8 2 | 4 × 2 2 | 2 1 高位 低 位 (137)10=()2 10=2 所以,10=(.111)2 2.把二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P9 解:八进制、十六进制都是从二进制演变而来,三位二进制数对应一位八进制数,四位二进制数对应一位十六进制数,从二进制向八进制、十六进制转换时,把二进制数以小数点为界,对小数点前后的数分别分组进行处理,不足的位数用0补足,整数部分在高位补0,小数部分在低位补0。 (10 1)2=(010 100)2=8 (1 2=(0001 2=16 3.将八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P9 解:8=(010 100)2=2 4.X=,Y=-,求[X -Y]补,并判断是否有溢出P11 解:[X -Y]补=[X]补+[-Y]补 [X]补= [Y]补= [-Y]补= + -------------- 1 -------------- 0 -------------- 0 -------------- 1 -------------- 0 -------------- 0 -------------- 0 -------------- 1 ------------- 1 ------------- 1 ------------- 1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DOC

河北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班级: 课程名称: 学年学期: 指导教师: 年月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学生姓名学号成绩 专业班级起止时间2011.12.24—2012.11.28 设计题目字符串动画显示 指 导 教 师 评 语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 二、设计题目 (1) 三、设计内容要求 (2) 四、设计成员及分工 (2) 五、课程设计的主要步骤 (2) 六、课程设计原理及方案 (3) 七、实现方法 (3) 八、实施结果 (8) 九、总结 (8) 十、体会感受 (8)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以自己动手动脑,亲手设计与调试的。它将基本技能训练、基本工艺知识和创新启蒙有机结合,培养我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课程设计的意义,不仅仅是让我们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基本的动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课程设计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在学习完本门课后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设计和应用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具有动手、动脑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是培养在校工科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敢于动手、善于动手和独立自主解决设计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力的一种较好方法。 《微机原理及应用》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没有实际的有针对性的设计环节,学生就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技术知识,更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学会系统地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在微机应用方面的开发与设计本领,系统的掌握微机硬软件设计方法。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检验学生对本门课学习的情况,更要培养学生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查阅专业资料、工具书或参考书,掌握工程设计手段和软件工具,并能以图纸和说明书等表达设计思想和结果的能力。培养学生事实求是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通过设计过程,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微机系统的软件设计的方法、设计步骤,使学生得到微机开发应用方面的初步训练。让学生独立或集体讨论设计题目的系统方案论证设计、编程、软件调试、查阅资料、编写说明书等问题,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由学习知识到应用知识的初步过渡。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熟练的熟练掌握微机系统的设计方法,熟练应用8086汇编语言编写应用程序和实际设计中的软件调试方法和步骤,熟悉微机系统的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设计题目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音乐流水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论文题目:音乐流水灯 姓名:鞠强 学号:201330020228 班级:1330202 专业:自动化 2015年6月

一、实验任务及要求 任务: 1、掌握综合使用基本输入输出设备、通用接口芯片、专用接 口芯片的方法; 2、掌握实时处理程序的编制和调试方法。 要求:用8255、8253、8259配合8086使蜂鸣器发出唱歌声同时还能够使用数码管进行边跳舞边唱歌实验。 二、硬件连线 键盘的控制、LED显示模块:采用74系列模块控制 键盘的行信号Q_0、Q_1、Q_2、Q_3分别与开放的输入信号Q0、Q1、Q2、Q3相连,键盘的列信号P_0、P_1、P_2和开放的输出信号P0、P1、P2相连。74芯片的片选信号CS1接地址译码信号340H, CS2接地址译码信号360H。 蜂鸣器发声控制:由8255模块控制; PC0直接与蜂鸣器相连,CS_4连接到实验仪中部的地址输出端CS_4 中断处理模块:由8259控制 8259的片选CS-1连地址输出300H,INT1连总线输入INTR,8259模块的INT-A连总线的INTA,8259的SP/1连+5V, 8259的IRQ0连接到8253的OUT0。

三、程序流程图 主程序 初始化各阶段寄存器及相关变量 初始化8253、8255芯片 设置中断向量、开放8253中断屏蔽 开放处理器中断

中断服务程序 保护现场 判断时间是否不小于59分55秒 报时 扫描键盘 G 键? 调用启停子程序S COUNT COUNT=40? ADDONE 子程序 COUNT 清0 显示时间,调用显示时间子程序 结束中断(发EOI 命令) 恢复现场 中断返回 Y Y N Y

霓虹灯时间控制器使用说明

时间控制器使用说明 一、时间控制器结构及用途 取消/恢复按钮:取消/恢复现有/删除数据 校时按钮:调整时间的小时数字 校分按钮:调整时间的分钟数字 校星期:按钮:调整当前星期 自动/手动:默认在自动位置,需要开启时,按此按钮即可达到开、关目的。注意,最后要将指示三角(横杠)调整到自动位置 定时按钮:设置控制器定时动作,按压第一次为第一组开,按压第二次为第一组关,按压第三次为第二组开……以此类推 时钟,在任何设置状态下,返回时控开关的默认正常工作状态 指示灯:红色表示供电正常,绿色表示开启状态 二、时间设定 1. 设置单组动作 首先,按下定时一次,注意屏幕显示:左下角显示第1组的开(1开/ON),中间显示大数字时间,此时间为开灯时间,将其通过按压校时/校分调整到需要开灯的时间。注意上面一排的一、二、三……,如果一周内全天都是同一时间使用,则必须显示一二三四五六七字样,代表周一至周日在此设定时间开启 然后,按下定时一次,注意屏幕显示:左下角显示第1组的关(1关/OFF),中间显示大数字时间,此时间为关灯时间,将其通过按压校时/校分调整到需要关灯的时间。注意上面一排的一、二、三……,如果一周内全天都是同一时间使用,则必须显示一二三四五六七字样,代表周一至周日在此设定时间开启 最后,继续按定时按钮,将第二组及以后各组有数字的,一律按取消/恢复按钮将其变成--:--。按下时钟键,使屏幕恢复到当前时间工作状态,注意,时空开关必须在此状态下才可以正常工作。 2. 设置多组动作 如非必要,不建议使用此种控制方式 设置方法,与单组设置相同,注意组号和星期即可。控制器可根据星期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工作日,也可根据时间不同,在一天内多次动作。需要注意的是最后要检查各组,不能有冲突时间,即所有组别中,不可以有同一时间或包含的时间。 三、更改时定时间 调整时控的当前时间和星期 按住时钟按钮不放,依次按压校时、校分、校星期调整到需要显示即可。 四、注意事项 1. 每次调整、查看时控后,必须按一次时钟键,使显示屏恢复到当前时间工作状态; 2. 每次调整后,屏幕下方的指示应放在自动位置; 3. 如当前时间为开灯时间,则将时控手动设置为开,并将指示位置调整为自动; 调整过程中,不可以改变低压线路; KG316T,宇泰通讯

微机原理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 1、在微型计算机中,微处理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 D A、算术运算 B、逻辑运算 C、算术、逻辑运算 D、算术、逻辑运算及全机的控制 2、Pentium I属于()位CPU C A、16 B、8 C、32 D、64 3、Intel 8086属于()位CPU A A、16 B、8 C、32 D、64 4、CPU与I/O设备间传送的信号通常有( ) D A、控制信息 B、状态信息 C、数据信息 D、以上三种都有 5、存储器用来存放计算机系统工作时所需要的信息,即( )。 D A、程序 B、数据 C、技术资料 D、程序和数据 6、运算器的核心部件是( )。 D A、加法器 B、累加寄存器 C、多路开关 D、算逻运算单元 二、填空 1、内存可分为2大类:随机存储器RAM 和 2、数据总线是向的,地址总线是向的。 3、计算机的五大部件是:、、、、输出设备 4、总线可分为三类:、、 5、存储程序工作原理最先由提出 6、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的存取、处理和传送都是以形式进行的。 1、只读存储器ROM 2、双、单 3、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 4、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5、冯·诺依曼 6、二进制 三、简答 1、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 (1).以二进制表示指令和数据 (2).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从存储器中取指令并执行 (3).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 一、选择 1、在机器数______中,零的表示形式是唯一的()。BD A、原码 B、补码 C、反码 D、移码 2、计算机内部表示带符号整数通常采用()。C A、原码 B、反码 C、补码 D、移码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数字时钟的实现(附代码)

合肥工业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设计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x班学号: 姓名:

一、设计题目及要求: 【课题6】数字时钟 1.通过8253 定时器作产生秒脉冲定时中断。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实现秒、分、小时的进位(24小时制)。 2.在七段数码管上显示当前的时分秒(例如,12 点10 分40 秒显示为121040)。 3.按“C”可设置时钟的时间当前值(对准时间)。 二、设计思想: 总体思想: 1、功能概述: 实验箱连线: 本实验建立在Dais实验箱基础上完成的基本连线及程序如下: 138译码器: A,B,C,D,分别连接A2,A3,A4,GS; y0连接8253的CS片选信号; y1连接8259的CS片选信号; 8253连线: 分频信号T2接8253的CLK0; 8253的OUT0接8259的IR7; 8253的gate信号接+5V; 8259连线: 8259的数据线接入数据总线;

本程序包括显示模块,键盘扫描模块,时间计数模块,设置模块等几个模块, (1)程序运行后,LED显示000000初始值,并且开始计数 (2)按C键进行设置初始时间,考虑到第一个数只能是0,1,2,当第一个数显示2时第二个数只能显示0~4,同理下面各位应满足时钟数值的合理的取值; (3)在手动输入初始值时,按D键进行回退1位修改已设置值,连续按D键可以全部进行删除修改。 2、主程序设计 主程序中完成通过调用子程序完成对8253及8259的初始化,对8259进行中断设置。主要在显示子程序和键盘子处理程序之间不断循环,8253每一秒给8259一个刺激,当8259接受到刺激后会给CPU一个中断请求,CPU会转去执行中断子程序,而中断子程序设置成时间计数加,即完成电子表的整体设计。详细流程图见图三-1。 3、LED显示子程序设计 本程序显示部分用了6个共阳极LED作为显示管,显示程序要做到每送一次段码就送一次位码,每送一次位码后,将位码中的0右移1位作为下次的位码,从而可以实现从左到右使6个LED依次显示出相应的数字。虽然CPU每隔一定时间便执行显示程序,但只要这个时间段不太长,由于人眼的视觉作用,就可以在6个LED上同时见到数字显示。 4、键盘扫描子程序设计 本程序需要用键盘对时间的初始值进行设置,因此对键盘扫描的子程序需要满足的功能如下: 判断是否是C键,若不是就返回至主程序,若是C键就开始对时间初始值进行设置,同时因注意到第一个值不可以超过2,第一个数是2时第二数不能超过4,余下的同理要满足时间数值的取值范围呢,若不是合法输入不予反应继续等待输入。当遇到输入数值错误时可以按下D键进行删除一位重新设置;当6位初始值全部设置成功后,电子表将自动开始走表。 5、时间运算子程序设计 该子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对时、分、秒的运算,并把运算出的最终结果存到事先已经开辟

微机原理试题及答案 (1)

学年第学期微机原理及应用(A)课程试卷 卷16 班级姓名得分任课教师 一、选择题:(每题分,共18分) 1、DMAC向CPU发出请求信号,CPU响应并交出总线控制权后将( 3)。 反复执行空操作,直到DMA操作结束 进入暂停状态, 直到DMA操作结束 进入保持状态, 直到DMA操作结束 进入等待状态, 直到DMA操作结束 2、有一个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要求10ms进行一次数据采集,然后进行数据 处理及显示输出,应采用的数据传送方式为( 3 )。 无条件传送方式查询方式 中断方式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 3、在数据传送过程中,数据由串行变并行,或由并行变串行的转换可通过 (3 )来实现。 计数器寄存器移位寄存器 D触发器 4、8088 CPU输入/输出指令可寻址外设端口的数量最大可达(4 )个。 128 256 16K 64K 5、CPU响应中断后,通过( 4)完成断点的保护。 执行开中断指令执行关中断指令 执行PUSH指令内部自动操作 6、并行接口芯片8255A具有双向数据传送功能的端口是(1 )。 PA口PB口 PC口控制口 7、8088CPU处理动作的最小时间单位是(2 )。 指令周期时钟周期机器周期总线周期8.堆栈是内存中(4 )。 先进先出的ROM区域后进先出的ROM区域 先进先出的RAM区域后进先出的RAM区域

9、计算机中广泛应用的RS-232C实质上是一种(3 )。 串行接口芯片串行通信规程(协议) 串行通信接口标准系统总线标准 5--1 10、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一般是由( 1 )芯片组成。 SRAM DRAM ROM EPROM 11、鼠标器是一种(3 )。 手持式的作图部件手持式的光学字符识别设备 手持式的座标定位部件手持式扫描器 12、传送速度单位“bps”的含义是( 2 )。 bytes per second bits per second baud per second billion bytes per secon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CPU在响应中断后,自动关中。为了能实现中断嵌套,在中断服务程序中, CPU必须在保护现场后,开放中断。 2、在计算机运行的过程中,有两股信息在流动,一股是数据,另 一股则是控制命令。 3、指令MOV BX,MASK[BP]是以 ss 作为段寄存器。 4、指令REPE CMPSB停止执行时,表示找到第一个不相等的字符 或 CX=0 。 5、设CF=0,(BX)= 7E15H,(CL)= 03H,执行指令 RCL BX,CL后, (BX) = ,(CF)=,(CL)=。0F0A9H 1 3 6、在8088 CPU中,一个总线周期是 CPU从存储器或I/O端口存取一个字 节的时间。 8253定时/计数器有 3 个独立的16位计数器,每个计数器都可按二进制或 bcd 来计数。 三、程序设计(共40分) 1.(10分)假设X和X+2单元与Y和Y+2单元中分别存放的是两个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