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提高】实数(培优课程讲义例题练习含答案)

14【提高】实数(培优课程讲义例题练习含答案)
14【提高】实数(培优课程讲义例题练习含答案)

实数(提高)

【学习目标】

1. 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意义;

2. 了解有理数的概念、运算法则在实数范围内仍适用 .

【要点梳理】

【高清课堂:389317 立方根、实数,知识要点】

要点一、有理数与无理数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称为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无理数.

要点诠释:(1)无理数的特征:无理数的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无理数的小数部分不循环,

不能表示成分数的形式.

(2)常见的无理数有三种形式:①含π类.②看似循环而实质不循环的数,

如:1.313113111…….③带有根号的数,但根号下的数字开方开不尽,

要点二、实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1.实数的分类

按定义分:

实数???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按与0的大小关系分:

实数0???????????????

正有理数正数正无理数负有理数负数负无理数

2.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数轴上的任何一个点都对应一个实数,反之任何一个实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一个点与之对应.

要点三、实数大小的比较

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右边的点所表示的实数总是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 正实数大于0,负实数小于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要点四、实数的运算

有理数关于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同样适合于实数.

当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实数之间不仅可以进行加、减、乘、除(除数不为0)、乘方运算,而且正数及0可以进行开平方运算,任意一个实数可以进行开立方运算.在进行实数的运算时,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性质等同样适用.

【典型例题】

类型一、实数概念

1、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32,14,7,π,52-,2,203,5-,38-,49,0,0.3737737773……(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逐次增加1)

【答案与解析】

有理数有:14, 52

-,38-,49,0, 无理数有:32,7,π, 2,

203,5-, 0.3737737773…… 【总结升华】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称为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无理数.

常见的无理数有三种形式:①含π类.②看似循环而实质不循环的数,如:0.3737737773……③带有根号的数,但根号下的数字开方开不尽,如32,7, 2,

203

,5-. 举一反三:

【高清课堂:389317 立方根 实数 ,例1】

【变式】判断正误,在后面的括号里对的用 “√”,错的记“×”表示,并说明理由.

(1)无理数都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

(2)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

(3)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

(4)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零、负无理数.( )

(5)不带根号的数都是有理数.( )

(6)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

(7)有理数都是有限小数.( )

(8)实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

【答案】

(1)(×)无理数不只是开方开不尽的数,还有π,1.020 020 002…这类的数也是无理数.

(2)(√)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是属于无限小数范围内的数.

(3)(×)无限小数包括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两类数,其中无限不循环小数才

是无理数.

(4)(×)0是有理数.

(5)(×)如π,虽然不带根号,但它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是无理数.

(6)(×)如,虽然带根号,但=9,这是有理数. … 有理数集合 … 无理数集合

(7)(×)有理数还包括无限循环小数.

(8)(√)有理数可以用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表示,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

实数可以用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表示.

类型二、实数大小的比较

2、比较20101-与19491+的大小.

【思路点拨】根据a b <,b c <,则a c <来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答案与解析】 解:因为201012025145144-<-=-=,194911849143144+>+=+=. 所以20101-<19491+

【总结升华】实数的比较有多种方法,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作差法、作商法、同分子法、倒数法等.

举一反三:

【变式】(?自贡)若两个连续整数x 、y 满足x <+1<y ,则x+y 的值是 . 【答案】7.

解:∵, ∴,

∵x <+1<y ,

∴x=3,y=4,

∴x+y=3+4=7.

类型三、实数的运算 3323m m

【答案与解析】

解:(1)当m ≥02m m =33m m =,

3232m m m m m =+=.

(2)当m <02m m =-33m m =,

3230m m m m =-+=.

3

23m m 0或2m .

【总结升华】本题是涉及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综合运算,但还应注意本题需要分类讨论.要注意对m 的讨论,而开立方不需要讨论符号.

举一反三:

【高清课堂:389317 立方根 实数 ,例3】

【变式】若a 的两个平方根是方程322x y +=的一组解.

(1)求a 的值;

(2)求2

a 的算术平方根.

【答案】

解:(1)∵ a 的平方根是322x y +=的一组解,则设a 的平方根为1a ,2a , 则根据题意得:1212322,0,a a a a +=??+=?解得12

2,2.a a =??=-? ∴ a 为2(2)4±=.

(2)∵ 22416a ==.

∴ 2

a 的算术平方根为4.

类型四、实数的综合运用

【高清课堂:389317 立方根 实数 ,例4】

4、已知2(21)30a b b -++-=34c =333a b c ++ 【答案与解析】

解:∵ 2(21)30a b b -++-=,且2(21)0a b -+≥30b -≥.

∴ 2(21)0,30a b b --=-=且,即210a b -+=,30b -=.

解得 b =3,a =534c =得c =64.

∴333333353642166a b c ++++==.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非负性与立方、立方根的综合运用,由210a b -+=,30b -=可求a 、b 34c =,所以c =64333a b c ++

举一反三: 23|9|0x y x -+-=,求x y 的值. 【答案】

解:知条件得2309030x y x x -=??-=??+≠?

①②③,

由②得2

9x =,3x =±,∵ 30x +≠,∴ 3x ≠-,则3x =.

把3x =代入①得330y -=,y =1.

3

3

1

x

y

==.

5、(秋?萧山区期中)如图,半径为1个单位的圆片上有一点Q与数轴上的原点重合(提示:圆的周长C=2πr)

(1)把圆片沿数轴向左滚动1周,点Q到达数轴上点A的位置,点A表示的数是;(2)圆片在数轴上向右滚动的周数记为正数,圆片在数轴上向左滚动的周数记为负数,依次运动情况记录如下:

+2,﹣1,﹣5,+4,+3,﹣2

①第几次滚动后,Q点距离原点最近?第几次滚动后,Q点距离原点最远?

②当圆片结束运动时,Q点运动的路程共有多少?此时点Q所表示的数是多少?

【思路点拨】(1)利用圆的半径以及滚动周数即可得出滚动距离;

(2)①利用滚动的方向以及滚动的周数即可得出Q点移动距离变化;

②利用绝对值得性质以及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得出移动距离和Q表示的数即可.

【答案与解析】

解:(1)把圆片沿数轴向左滚动1周,点Q到达数轴上点A的位置,点A表示的数是﹣2π;故答案为:﹣2π;

(2)①第4次滚动后Q点离原点最近,第3次滚动后,Q点离原点最远;

②|﹢2|+|﹣1|+|﹣5|+|+4|+|+3|+|﹣2|=17,

Q点运动的路程共有:17×2π×1=34π;

(+2)+(﹣1)+(﹣5)+(+4 )+(+3 )+(﹣2)=1,

1×2π=2π,此时点Q所表示的数是2π.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的应用以及绝对值得性质和圆的周长公式应用,利用数轴得出对应数是解题关键.

四年级培优课程教学方案垂直与平行平行四边形与梯形培训

第六讲 垂直与平行 知识要点 1、认识垂直与平行,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 2、会画平行线和垂线,能正确画出长方形。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例题精讲 互相平行: 互相垂直: 例2、分别指出下面图形中的互相平行的线段和互相垂直的线段。 左上图中互相平行的线段是: 右上图中互相垂直的线段是: 例3、如图:小刚说:"因为直线a和直线b没有相交,所以直线a和直线b互相平行。”小红说:"因为直线c和直线d没有相交,所以直线c和直线d互相平行。”他们两人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例4、( 1)过直线上一点A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2)过直线外一点B做已知直线的垂线。 例1、下面的各组直线,哪一组互相平行?哪一组互相垂直?

例5、画一画。 (1)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⑵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例6、过三角形内的一点分别向三条线段作垂线。 例7、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例8、一只小羊在河边吃草,口渴了想喝水,请你设计一条从草地到小河边最近的线路, 并在图上画出来。 例9、画一条与下面直线距离为1厘米的平行线。

例10、在平行线之间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例11、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和面积。36厘米,求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例12、( 1)数出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2)数出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练习巩固

一、填空: 1平行:在 _________________ 内 __________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 __________________ 时,这两条直线就 _________________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 ________ ,他们的交点叫做 _____________ 。 3、 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 ____________ 最短。 4、 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直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短。 5、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平行线之间,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判断题: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 两条直线相交的交点叫做垂足。 3、 两条线段平行,它们一定相等。 4、 平行线之间的垂线只有一条。 5、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相交而成的四个角一定都是直角。 三、选择题: 1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一定是( ) A 、相交的 B 、平行的 C 、垂直的 D 、不相交就平行 2、 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其中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 A 、互相垂直 B 、互相平行 C 、相交 D 、不能确定 3、 在同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直线都与同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 ) A 、互相垂直 B 、互相平行 C 、相交 D 、可能互相平行也可能垂直 4、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这样的垂线可以画出 ()条。 A 、 1 B 、 2 C 、 3 D 、无数 5、 已知直线a 与直线c 互相平行,直线b 与直线c 互相平行。那么,直线 a 与直线b () A 、互相平行 B 、互相垂直 C 、无法确定 3、过直线外一点画出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 ( ( ( ( ) ) ) ) ) 四、操作题: 1过点A 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2、过点分别画出五条边的垂线和平行线。

七年级有理数培优题(有答案)

有理数培优题基础训练题 一、填空: 1、在数轴上表示-2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等于( )。 2、若∣a ∣=-a,则a ( )0. 3、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 )。 4、如果a+b=0,那么a 、b 一定是( )。 5、将0.1毫米的厚度的纸对折20次,列式表示厚度是( )。 6、已知||3,||2,||a b a b a b ==-=-,则a b +=( ) 7、|2||3|x x -++的最小值是( )。 8、在数轴上,点A 、B 分别表示2 1 41,-,则线段AB 的中点所表示的数是( )。 9、若,a b 互为相反数,,m n 互为倒数,P 的绝对值为3,则 ()2010 2a b mn p ++-=( ) 。 10、若abc ≠0,则 |||||| a b c a b c ++ 的值是( ) . 11、下列有规律排列的一列数:1、43、32、85、5 3 、…,其中从左到右第100个数是( )。 二、解答问题: 1、已知x+3=0,|y+5|+4的值是4,z 对应的点到-2对应的点的距离是7,求x 、y 、 z 这三个数两两之积的和。 3、若2|45||13|4x x x +-+-+的值恒为常数,求x 满足的条件及此时常数的值。 4、若,,a b c 为整数,且20102010||||1a b c a -+-=,试求||||||c a a b b c -+-+-的值。 5、计算:- 21 +65-127+209-3011+4213-56 15+7217 6、应用拓展:将七只杯子放在桌上,使三只口朝上,四只口朝下。现要求每次翻转其中任意 四只,使它们杯口朝向相反,问能否经有限次翻转后,让所有杯子杯口朝下? 能力培训题 知识点一:数轴 例1:已知有理数a 在数轴上原点的右方,有理数b 在原点的左方,那么( ) A .b ab < B .b ab > C .0>+b a D .0>-b a 拓广训练: 1、如图b a ,为数轴上的两点表示的有理数,在a b b a a b b a ---+,,2,中,负数的个数有( )(“祖 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A .1 B .2 C .3 D .4

一次函数培优训练经典题型

第十讲一次函数(1) 一【一次函数解析式】 1.画图,并求出与x轴、y轴交点 (1)y=x+2 (2)y=-3x+4 2.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1)直线l过(-1,2)和(3,4);(2)直线l与直线y=2x-1平行且过(0,4)(3)直线l与直线y=3x-6交于x轴上同一点,且过(-1,4) (4)y与x成正比,且当x=9时,y=16. 3.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经过A、B两点,与x轴交于点C,求: (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AOC的面积. 二【一次函数图象及性质】 4.作函数y=2x-4的图象,根据图象填空:(1)当-2≤x≤4,则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2)当x_________时,y<0;当x_________时,y>0;当x_________时,y=0. 5.已知直线y=(4m+1)x-(m+1),m________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m________时,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下方;m________时,此一次函数也是正比例函数;若m=2时,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 6.不画函数 1 4 3 y x =-+的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点 7 (3,3),(5,) 3 P Q-是否在这个图象上?(2)若点A(a,1),B(0,b)在这个函数 图象上,求a、b的值;(3)若函数y=x+m的图象与已知图象交于点(n,2)求m、n的值.

7.已知一次函数y=(2k+4)x+(3-b): (1)k、b是什么数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k、b是什么数时,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下方; (3)k、b是什么数时,函数图象过原点; (4)若k=-1,b=2时,求一次函数图象与两个坐标轴交点坐标,并画出图象; (5)若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则k__________,b___________. 三【利用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8.为了缓解用电紧张的矛盾,电力公司制订了新的用电收费标准,每月用电量x(千瓦时)与应付电费y(元)的关系如图 (1)根据图象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请回答该电力公司的收费标准是什么? 9.客运公司规定旅客可随身携带一定重量的行李,如果超过规定,则需购买行李票,行李费用y(元)是行李重量x(千克)的一次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则按规定旅客免费携带的行李为多少千克? 四【一次函数与几何结合】 10.如图,直线 1 1 3 y x =+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直线24 y x =+与坐标轴交于C、 (1)求A、B、C、D的坐标;(2)求两直线交点M的坐标;(3)求S四OCMB的大小.

梯形专题培优训练

梯形专题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1.如图,已知梯形ABCD,AD∥BC,AD=DC=4,BC=8,点N在BC上,CN=2,E是AB中点,在AC上找一点M使EM+MN的值最小,此时其最小值一定等于() A.6B.8C.4D.4 2.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D∥BC,BE平分∠ABC,BE⊥CD,AD=3,AB=5,则BC的长为() A.6B.7C.8D.9 3.如图,菱形ABCD由6个腰长为2,且全等的等腰梯形镶嵌而成,则线段AC的长为() A.3B.6C.D. 4.直角梯形的中位线为a,一腰长为b,这个腰与底边所成的角为30°,则它的面积为() A.a b B. ab C. ab D. ab 5.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CD,AC丄BD于点O,∠BAC=60°,若BC=,则此梯形的面积为() A.2B.1+C.D.2+ 6.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于点O,AE⊥BC,DF⊥BC,垂足分别为E,F,设AD=a,BC=b,则四边形AEFD的周长是() A.3a+b B.2(a+b)C.2b+a D.4a+b 7.活动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做一个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等腰梯形形状的风筝,其面积为450cm2,则两条对角线所用的竹条至少需要() A.30cm B.60cm C.45cm D.90cm 8.已知一个梯形的4条边的长分别为1、2、3、4,则此梯形的面积等于() A.4B.6C.8D. 二.填空题 9.等腰梯形的对角线所夹锐角为60°,如图所示,若梯形上下底之和为2,则该梯形的高为_________.

10.如图把直角梯形ABCD沿射线AD方向平移到梯形EFGH,DC=10,WG=2,CW=3,则阴影部分面积为 _________. 11.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D∥BC,∠ADC=∠BAC=90°,AB=2,CD=,E是BC的中点,则DE的长为_________. 12.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B=90°,CD=5,AB=11,点M、N分别为AB、CD的中点,则线段MN=_________. 13.如图,∠AOB=45°,过OA上到点O的距离分别为1,3,5,7,9,11,的点作OA的垂线与OB相交,得到并标出一组黑色梯形,它们的面积分别为S1,S2,S3,S4,…,观察图中的规律,求出第10个黑色梯形的面积S10= _________. 14.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CD=AD=1,∠B=60°,直线MN为梯形ABCD的对称轴,P为MN上一动点,那么PC+PD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15.①如图1,在梯形ABCD中,AB∥CD,AD=BC,对角线AC⊥BD,垂足为O.若CD=3,AB=5,则AC的长为_________. ②如图2,在等腰梯形ABCD中,AC⊥BD,AC=6cm,则等腰梯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___cm2. ③如图3,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于点O,AE⊥BC,DF⊥BC,垂足分别为E、F,AD=4,BC=8,则AE+EF等于_________. 16.如图:已知AB=10,点C、D在线段AB上且AC=DB=2;P是线段CD上的动点,分别以AP、PB为边在线段AB的同侧作等边△AEP和等边△PFB,连接EF,设EF的中点为G;当点P从点C运动到点D时,则点G移动路径的长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如图,梯形ABCD中,AD∥BC,∠B=65°,∠C=25°,AD=2,BC=8,AB=3,求梯形ABCD的面积.

实数培优训练含答案

浙教七上数学第三章:实数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各数中无理有( ) 10 π 14159.3 81 3 27 32+ 73 169 121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①64的立方根是4±;②x x =33;③64的平方根为8±;④()4832 ±=± 其中正确的有( )个 A. 0 B. 1 C. 2 D. 3 3. 的值等于则若n m n m --==,3,23( ) A. 31 B. 31- C. 332+ D. 332- 4.计算:=---+-π14.35351( ) A.π+-5286.0 B. π-14.5 C. π+-14.752 D. π+-14.1 的整数有而小于大于53.5-( ) A. 2,1,0,1,2-- B. 3,2,1,0,1- C. 3,2,1,0,1,2-- D. 2,1,0,1- 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若,0.6>a ( ) A. a a > B. a a >1 C. a a 1 1< D. a a < 的大小关系是则若c b a c b a ,,2,3),3(22.72--=-=-?+-=( ) A. c a b >> B. c a b >> C. c b a >> D. b c a >> =-=+ x x x x 1 ,71.8则已知( ) A. 3 B. 3- C. 3± D. 5± 9.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a ,则与这个自然数相邻的后续自然数的平方根是( ) A. 1+a B. 12+a C. 1+±a D. 12+±a 10.若1212=a ,1692 =b ,且0

一次函数专题培优(一)

一次函数专题培优(一) 【知识提要】 一.函数 1.定义: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如 果 ,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x是自变量。 2.函数的表示法:函数有三种表示方法: (1) ,(2), (3) . 3. 函数的图像:在一个函数中,如果将x、y的每一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可以在坐标平面内描出一个点,所有这样的点便形成一个图形,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这个函数的图像。 画函数图象三步骤:(1) , (2) , (3). 二.一次函数 1.定义: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如果y与x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 注意:⑴ ⑵ 特别地,如果b=0,则一次函数y=kx+b 就成为y=kx,此时又称y是x 的。 可见是的特殊情况。 2.图像 (1)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像是一条经过(0, )、(1,)的直线。我们称之为直线y=kx。 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象限,y随着x的增大而; 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象限,y随着x的增大而; (2)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函数y=kx+b的图像是一条经过(0,)且平行于直线的直线,我们称之为直线。其中b叫做直线y=kx+b在y轴上的。 直线y=kx+b通常有两种画法: ①; ②。3. 性质:对于一次函数y=kx+b(k≠0)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 当k< 0时,y随x的增大而。 注意:①对于一次函数y=kx+b(k≠0),x每增加1,y的值就增加。 ②正比例函数中有正比例关系,但正比例关系不一定能够确定正比例函数。如y=3(x-4), 其中有正比例关系,却不是正比例函数。 ③经过点(0,k)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叫做直线y=k,经过点(k ,0)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叫做直线x=k. ④对于直线 111 :l y k x b =+和 222 : l y k x b =+ 当 1 l∥ 2 l时, 12 k k =; 当 12 l l ⊥时, 12 1 k k=-. ⑤一次函数y=kx+b的值,在a≤x≤b这一范围内既有最大值,也有最小值(要看k的正负)。【基础训练】 1. 已知23 (2)2 k y k x- =--,当k 时,y是x的一次函数。 2.已知一次函数3 (3)2 k y k x- =--, y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的值为 3. 已知2 (2 y k x k =-+,y是x的正比例函数,则y随x的增大而 4.已知直线y=2x-3经过点(m,m+1), 则m的值为 5.已知y与x+3成正比例,且当x=2时y=4,则当x=-2是y的值为 6. 已知一次函数y=kx+5的图象经过点(-1,2),则k=。 7.一次函数y=kx+2图像与x轴交点到原点的距离为4,那么k的值为__ ___。

9梯形-等腰梯形的证明-基础题和培优题

梯形 等腰梯形的证明 【基础练习】 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①等腰梯形的对角线和各边组成的三角形中,面积相等的有三对.②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③相邻两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④等腰梯形中有可能有直角. A.4 B.3 C.2 D.1 2.下列命题中: (1)有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有两条边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3)两条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4)等腰梯形上、下两底中点连线把梯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 A.矩形是平行四边形; B.相似三角形一定是全等三角形 C.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下列四边形中,两条对角线一定不相等的是() A.正方形B.矩形C.等腰梯形D.直角梯形 5.下列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6个B.5个C.4个D.2个 6.四边形ABCD中,若∠A:∠B:∠C:∠D=2:2:1:3,则这个四边形是() A.梯形B.等腰梯形C.直角梯形D.任意四边形 7.有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 A .等腰梯形B.直角梯形C.一般梯形D.等腰梯形或直角梯形;

8. 一个等腰梯形的高恰好等于这个梯形的中位线,若分别以这个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为直径 作圆,则这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离 B .相交 C .外切 D .内切 9. 下列说法:(1)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2)梯形的对角线相等(3)等腰梯形的底角相 等(4)等腰梯形的两组对角互补.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10. 顺次连结等腰梯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 ) A .矩形 B. 菱形 C. 正方形 D. 平行四边形 11. 如图,锐角三角形ABC 中(AB>AC),AH ⊥BC,垂足为H,E 、D 、F 分别是各边的中点,则四 边形EDHF 是( ) A.梯形 B.等腰梯形 C.直角梯形 D.矩形 12. 等腰梯形的下底是上底的3倍,高与上底相等,这个梯形的腰与下底所夹角的度数为 ( ) A.30° B.45° C.60° D.135° 13. 有下列说法:①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②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③等腰 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且只有一条对称轴;④有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其中正确的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4. 如右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则∠A :∠B :∠C :∠D 可以是( ) A. 1:2:3:4 B.3:2:2:3 C. 3:3:2:2 D. 2:2:3:2 _ C _ B _ A _ D

实数典型例题(培优)

实数典型问题精析(培优) 例1.(2009的相反数是( ) A . B C .2 - D . 2 分析:本题考查实数的概念――相反数,要注意相反数与倒数的区别,实数a 的相反数是-a ,选A.要谨防将相反数误认为倒数,错选D. 例2.(2009年江苏省中考题)下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 第1个数:11122-??-+ ???;第2个数:2311(1)(1)1113234????---??-++ + ??? ??????? ; 第3个数:234511(1)(1)(1)(1)11111423456???????? -----??-++ +++ ??????? ??????????? ; ……第n 个数:23 2111(1)(1)(1)111112342n n n -???? ?? ----??-++++ ??? ? ?+?????? ?? . 那么,在第10个数、第11个数、第12个数、第13个数中,最大的数是(A ) A .第10个数 B .第11个数 C .第12个数 D .第13个数 解析:许多考生对本题不选或乱选,究其原因是被复杂的运算式子吓住了,不善于从复杂的式子中寻找出规律,应用规律来作出正确的判断.也有一些考生尽管做对了,但是通过写出第10个数、第11个数、第12个数、第13个数的结果后比较而得出答案的,费时费力,影响了后面试题的解答,造成了隐性失分.本题貌似复杂,其实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从第二个数开始,减数中的因数是成对增加的,且增加的每一对数都是互为倒数,所以这些数的减数都是 21,只要比较被减数即可,即比较14 1 131121111、、、的大小,答案一目了然. 例3(荆门市)定义a ※b =a 2 -b ,则(1※2)※3=___. 解 因为a ※b =a 2 -b ,所以(1※2)※3=(12 -2)※3=(-1)※3=(-1)2 -3=-2.故应填上-2. 说明:求解新定义的运算时一定要弄清楚定义的含义,注意新定义的运算符号与有理数运算符号之间的关系,及时地将新定义的运算符号转化成有理数的运算符号. 例4(河北省)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从如图所示中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

有理数培优练习题

有理数培优题 一、填空题 1、如图b a ,为数轴上的两点表示的有理数,在a b b a a b b a ---+,,2,中,负数的个数有 个 2、如果数轴上点A 到原点的距离为3,点B 到原点的距离为5,那么A 、B 两点的距离为 。 3、已知数轴上有A 、B 两点,A 、B 之间的距离为1,点A 与原点O 的距离为3,那么所有满足条件的点B 与原点O 的距离之和等于 。 4、已知0,0<>b a 且0<+b a ,那么有理数b a b a ,,,-的大小关系是 。 5、有理数c b 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式子c b b a b a -++++化简结果为 。 6、有理数c b 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c c a b b a ------+11的结果为 。 7、已知b b a b a 2=-++,在数轴上给出关于b a ,的四种情况如图所示,则成立的是 。 ① ② ③ ④ 8、已知是有理数,且()()012 122=++-y x ,那么y x +的值是 。 9、如图,数轴上标出若干个点,每相邻两点相距1个单位,点A 、B 、C 、D 对应的数分别是整数d c b a ,,,且102=-a d ,那么数轴的原点应是(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 10、数d c b a ,,,所对应的点A ,B ,C ,D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c a +与d b +的大小关系是( ) A .d b c a +<+ B .d b c a +=+ C .d b c a +>+ D .不确定的 11、不相等的有理数c b a ,,在数轴上对应点分别为A ,B ,C ,若c a c b b a -=-+-,那么点B ( ) A .在A 、C 点右边 B .在A 、 C 点左边 C .在A 、C 点之间 D .以上均有可能 12、设11++-=x x y ,则下面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 A .y 没有最小值 B .只一个x 使y 取最小值 C .有限个x (不止一个)使y 取最小值 D .有无穷多个x 使y 取最小值

八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及答案大全

八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及答案大全 1.如图所示,在△ABC中,M是BC的中点,AN平分∠BAC,BN⊥AN.若AB=?14,?AC=19,则MN的长为. A. B.2.C.D.3.2.如图,在周长为20cm的□ABCD 中,AB≠AD,AC、BD相交于点O,OE⊥BD交AD于E,则△ABE 的周长为 4cm 6cm8cm 10cm AE O B C A F M DQ 3题 o B C N 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AE⊥BC于E,AF⊥CD于F,∠EAF=45,且

AE+AF=ABCD的周长是 4、如图,已知正方形纸片ABCD,M,N分别是AD,BC 的中点,把BC向上翻折,使点C恰好落在MN上的F点处,BQ为折痕,则∠FBQ= A 0° B 5° C 0° D 15° 5、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点E、F、G、H均在其内部,且DE=EF=FG=GH=HB=2,∠E=∠F=∠G=∠H=60°,则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 A. B.2 C. D.32 6、如图是一块长、宽、高分别是6cm、4cm和3cm的长方体木块,一只蚂蚁要从顶点A出发,沿长方体的表面爬到和A相对的顶点B处吃食物,那么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 7、已知一组数据10,10,x,8的众数与它的平均数相等,则这组数的中位数是. 8、如图OA、AB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同学运动的一次函数图象,图中s和t分别表示运动 路程和时间,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快,下列说法:①射线BA表示甲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②甲的速度比乙快1.5米/秒;③甲让乙先跑12米;④秒钟后,甲超过了乙,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平行四边形培优训练题

1、在四边形ABCD中,AB=CD,BF=DE,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 (1)求证:△ABE≌△CDF; (2)若AC与BD交于点O,求证:AO=CO. 2、如图,已知,□ABCD中,AE=CF,M、N分别是DE、BF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MFNE是平行四边形. 3、在□ABCD中,分别以AD、BC为边向内作等边△ADE和等边△BCF,连接BE、DF. 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4、已知: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经过点O并且分别和AB,CD相交于点E,F,点G,H分别为OA,OC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HFG是平行四边形. 5、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F分别在线段BC、AB上,∠EFB=60°,DC=EF.

(1)求证:四边形EFCD是平行四边形; (2)若BF=EF,求证:AE=AD. 6、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E⊥BD于E,CF⊥BD于F. (1)求证:BE=DF; (2)若 M、N分别为边AD、BC上的点,且DM=BN,试判断四边形 MENF的形状(不必说明理由). 7.已知: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交BD于点O,四边形AODE是平行四边形.求证:四边形ABOE、四边形DCOE都是平行四边形.

8.如图,已知在?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BE=DF,点G、H分别在BA和DC 的延长线上,且AG=CH,连接GE、EH、HF、FG. (1)求证:四边形GEHF是平行四边形; (2)若点G、H分别在线段BA和DC上,其余条件不变,则(1)中 的结论是否成立 9、如图所示.?ABCD中,AF平分∠BAD交BC于F,DE⊥AF交CB于E.求证:BE=CF. 10.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36cm,过D作AB,BC边上的高DE、DF,且cm,,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O为原点,四边形ABCD为平 行四边形,A、B、C的坐标分别是A(﹣3,),B(﹣2,3),C (2,3),点D在第一象限. (1)求D点的坐标; (2)将平行四边形ABCD先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 个单位长度所得的四边形A1B1C1D1四个顶点的坐标是多少

有理数培优训练

有理数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1. 已知数轴上的三点A 、B 、C 分别表示有理数,1,1a -,那么|1|a +表示( ) A . A 、B 两点的距离 B .A 、 C 两点的距离 C .A 、B 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 D .A 、C 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 2. 定义运算符号“*”的意义为:ab b a b a +=*(其中a 、b 均不为0)。下面有两个结论(1) 运算“*”满足交换律;(2)运算“*”满足结合律。其中( ) A .只有(1)正确 B .只有(2)正确 C .(1)和(2)都正确 D .(1)和(2)都不正确 3. 如果,,a b c 为非零有理数,则||||||a b c a b c ++的值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 设0a b c ++=,0abc >,则|||||| b c a c a b a b c +++++的值是( ) A .-3 B .1 C . 3或-1 D .-3或1 5. 若||1m m =+,则()201041m +=( ) A .-1 B .1 C .12- D .1 2 6.若19a+98b=0,则ab 是( ) A . 正数 B . 非正数 C . 负数 D . 非负数 7.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表示如图,则在 中( ) A . 最小 B . |ac|最大 C . 最大 D . 最大 8.一杯盐水重21千克,浓度是7%,当再加入千克的纯盐后,这杯盐水的浓度是( ) A . % B . 10% C . % D . 11% 9.a 、b 都是有理数,现有4个判断:①如果a+b <a ,则b <0;②如果ab <a ,则b <0;③如果a ﹣b <a ,则b >0;④如果a >b ,则,其中正确的判断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①③ 10.若,则的最大值为( ) A . 21 B . 2 C . 12 D . 126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项培优训练:一次函数综合题(附解析)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项培优训练:一次函数综合题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的边AB在x轴上,点B坐标(﹣6,0),点C 在y轴正半轴上,且cos B=,动点P从点C出发,以每秒一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D点移动(P点到达D点时停止运动),移动时间为t秒,过点P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l与菱形的其它边交于点Q. (1)求点D坐标; (2)求△OPQ的面积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 (3)在直线l移动过程中,是否存在t值,使S=?若存在,求出t的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y=x与直线l2:y=﹣x+8相交于点A,直线l2与x轴相交于点B,与y轴相交于点C,点D(﹣6,0),点F(0,6),连接DF.(1)如图1,求点A的坐标; (2)如图1,若将△ODF向x轴的正方向平移a个单位,得到△O′D′F′,点D与点B 重合时停止移动,设△O′D′F′与△OAB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请求出S与a的关系式,并写出a的取值范围; (3)如图2,现将△ODF向x轴的正方向平移12个单位得到△O1D1F1,直线O1F1与直线l2交于点G,再将△O1GB绕点G旋转,旋转角度为α(0°≤α≤360°),记旋转后的三角形为△O1′GB′,直线O1′G与直线l1的交点为M,直线GB′与直线l1的交点为N,是否存在△GMN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MN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OB,△OAB的面积是2. (1)求线段OB的中点C的坐标. (2)连结AC,过点O作OE⊥AC于E,交AB于点D. ①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 ②连结CD,求证:∠ECO=∠DCB; (3)点P为x轴上一动点,点Q为平面内一点,以点A、C、P、Q为顶点作菱形,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 4.如图,已知?ABCD边BC在x轴上,顶点A在y轴上,对角线AC所在的直线为y=+6,且AC=AB,若点P从点A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终点O运动,同时点Q从点C出发以2cm/s 的速度沿射线CB运动,当点P到达终点O时,点Q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 (1)直接写出顶点D的坐标(,),对角线的交点E的坐标(,); (2)求对角线BD的长; (3)是否存在t,使S△POQ=S?ABCD,若存在,请求出的t值;不存在说明理由. (4)在整个运动过程中,PQ的中点到原点O的最短距离是cm,(直接写出答案)

四边形培优提高训练复习

四边形培优提高训练复习 1.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B ∥CD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CD =600,点S 、P 、Q 分别是OD 、OA 、BC 的中点。 (1)求证:△PQS 是等边三角形; (2)若AB =8,CD =6,求PQS S ?的值。 (3)若PQS S ?∶AOD S ?=4∶5,求CD ∶AB 的值。 2 <1> 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 求证:CE =CF 。 2 <2> 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且CE =CA ,直线EC 交DA 延长线于F . 求证:AE =AF 。

2 <3> 过正方形ABCD 的顶点B 引对角线AC 的平行线BE ,在BE 上取一点F ,使AF=AC ,若作菱形CAFé,求证:AE 及AF 三等分∠BAC 。 3.如图,ABM ∠为直角,点C 为线段BA 的中点,点D 是射线BM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B 重合),连结AD ,作BE AD ⊥,垂足为E ,连结CE ,过点E 作EF CE ⊥,交BD 于F . (1)求证:BF FD =;(2)A ∠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时,四边形ACFE 是梯形,并说理; (3)A ∠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时,线段DE 上存在点G ,满足条件 14DG DA =,并说理。

4.如图所示,在△ABC 中,分别以AB 、AC 、BC 为边在BC 的同侧作等边△ABD ,等边△ACE 、等边△BCF 。 (1)求证:四边形DAEF 是平行四边形; (2)探究下列问题:(只填满足的条件,不需证明) ①当△ABC 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时,四边形DAEF 是矩形; ②当△ABC 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时,四边形DAEF 是菱形; ③当△ABC 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时,以D 、A 、E 、F 为顶点的四边形不存在. 5.如图,E 、F 分别是正方形ABCD 的边AB 、BC 上的点,且EF ∥AC ,在D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G ,使AG =AD ,EG 与DF 相交于点H 。求证:AH =AD 。 1图 H G F E D C B A 6.若以直角三角形ABC 的边AB 为边,在三角形ABC 的外部作正方形ABDE ,AF 是BC 边的高,延长FA 使AG=BC ,求证:BG=CD 。

浙教版七上数学第三章:实数培优训练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温馨提示:每一题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选择出来! 1.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8,则这个数的相反数的立方根是( ) A .4 B .-4 C .±4 D .±8 2.16的平方根为( ) A. 4± B. 4 C. 2 D. 2± 3.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5,估计它的边长大小在( ) A .2与3之间 B .3与4之间 C .4与5之间 D .5与6之间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1的立方根是-1,-1的平方是1;②.两个有理数之间必定存在着无数个无理数, ③.在1和2之间的有理数有无数个,但无理数却没有;④.如果x 2=6,则x 一定不是有理数 A.②③ B.①④ C.③ D.③④ 5.如果b a ,表示两个实数,那么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 .若b a =,则b a = B .若b a <,则22b a < C .若33b a =,则b a = D .若b a >,则33b a > 6.如果642 =x ,那么=3x ( ) A. 4± B. 2± C.2 D. 2- 7.一个正奇数的算术平方根是a ,那么与这个正奇数相邻的下一个正奇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2+a B .22 +a C.22+a D .2+±a 8.已知35.703.54=,则005403.0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 B . C . D . 9.已知实数139-的整数部分为a ,小数部分为b ,则=-b a 32 ( ) A. 39343- B.3937- C.39343+ D.3937+ 10.正方形ABCD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点D 、A 对应的数分别为0和1,若正方形ABCD 绕着顶点顺时针方向在数轴上连续翻转,翻转1次后,点B 所对应的数为2;则翻转2018次后,数轴上数2018所对应的点是( ) A .点C B .点D C .点A D .点B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温馨提示:填空题必须是最简洁最正确的答案! 11.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为62-m 和m +3,则()2018 m -的值为_________ 12.如果15=,5.1=,那么______00015.0=

有理数提高题(有问题详解)

有理数基础训练题 一、填空: 1、在数轴上表示-2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等于( )。 2、若∣a ∣=-a,则a ( )0. 3、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 )。 4、如果a+b=0,那么a 、b 一定是( )。 5、将0.1毫米的厚度的纸对折20次,列式表示厚度是( )。 6、已知||3,||2,||a b a b a b ==-=-,则a b +=( ) 7、|2||3|x x -++的最小值是( )。 8、在数轴上,点A 、B 分别表示2 141,-,则线段AB 的中点所表示的数是( )。 9、若,a b 互为相反数,,m n 互为倒数,P 的绝对值为3,则 ()2010 2a b mn p p ++-= ( )。 10、若abc ≠0,则|||||| a b c a b c ++ 的值是( ) . 11、下列有规律排列的一列数:1、43、32、85、5 3 、…,其中从左到右第100 个数是( )。 二、解答问题: 1、已知x+3=0,|y+5|+4的值是4,z 对应的点到-2对应的点的距离是7,求x 、y 、 z 这三个数两两之积的和。 3、若2|45||13|4x x x +-+-+的值恒为常数,求x 满足的条件及此时常数的值。 4、若,,a b c 为整数,且20102010||||1a b c a -+-=,试求||||||c a a b b c -+-+-的值。 5、计算:- 21 +65-127+209-3011+4213-5615+72 17

能力培训题 知识点一:数轴 例1:已知有理数a 在数轴上原点的右方,有理数b 在原点的左方,那么( ) A .b ab < B .b ab > C .0>+b a D .0>-b a 拓广训练: 1、如图b a ,为数轴上的两点表示的有理数,在a b b a a b b a ---+,,2,中,负数的个数有( ) A .1 B .2 C .3 D .4 3、把满足52≤b a 且0<+b a ,那么有理数b a b a ,,,-的大小关系是 。(用“<”号连接) 拓广训练: 1、 若0,0>,比较m n n m n m n m --+--,,,,的大小,并用“>”号连 接。 例4:已知5a ,试讨论a 与3的大小

五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培优训练经典41题及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培优训练及答案 1、甲乙两数的和是32,甲数的3倍与乙数的5倍的和是122,求甲、乙二数各是多少? 解:设甲数为X,乙数为(32-X)。 3X+(32-X)×5=122 3X+160-5X=122 2X=38 X=19 32-X=32-19=13 答:甲数是19,乙数是13。 2、弟弟有钱17 元,哥哥有钱25 元,哥哥给弟弟多少元后,弟弟的钱是哥哥的2 倍? 解:设哥哥给弟弟X 元后,弟弟的钱是哥哥的2 倍。 (25-X)×2=17+X 50-2X=17+X 3X=33 X=11 答:哥哥给弟弟11 元后,弟弟的钱是哥哥的2 倍。 3、有两根绳子,长的比短的长1 倍,现在把每根绳子都剪掉6 分米,那么长的一根就比短的一根长两倍。问:这两根绳子原来的长各是多少? 1+1=2 1+2=3

解:设原来短绳长X 分米,长绳长2X 分米。 (X-6)×3=2X-6 3X-18=2X-6 X=12 2X=2×12=24 答:原来短绳长12 分米,长绳长24 分米。 4、有大、中、小三筐苹果,小筐装的是中筐的一半,中筐比大筐少装16 千克,大筐装的是小筐的4 倍,大、中、小筐共有苹果多少千克。 解:设小筐装苹果X 千克。 4X=2X+16 2X=16 X=8 8×2=16(千克) 8×4=32(千克) 答:小筐装苹果8 千克,中筐装苹果16 千克,大筐装苹果32 千克。5、30 枚硬币,由2 分和5 分组成,共值9 角9 分,两种硬币各多少枚? 9 角9 分=99 分 解:设2 分硬币有X 枚,5 分硬币有(30-X)枚。 2X+5×(30-X)=99 2X+150-5X=99 3X=51 X=17 30-X=30-17=13

实数的混合运算(培优)含答案

2017.10.08实数 1、一组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式子如下:2 a -,52a ,83a -,11 4a ,…,(0)a ≠,则第n 个式子是________。 2、已知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2||2|a b c b +--的结果是________。 答案:a+c 3、观察下面一列数,1,2,3,4,5,6,7---- 将这列数排成下列形式,按照上述规律排下去,那么第11行从左边第7个数是_____________。 答案:-107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28是的立方根 B 、464±是的立方根 C 、1139-是 的平方根 D 、4的算术平方根 答案:B 5、2(8)-的立方根是( ) A 、-2 B 、2± C 、4 D 、4± 答案:C 6、若b a -是的立方根,那么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 、b a --也是 的立方根 B 、b a 是 的立方根 C 、b a -也是 的立方根 D 、b a ±都是 的立方根 答案:C 7、点A 、B 分别是数3-、12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把线段AB 沿数轴向右移动到A'B',且线段A'B'的中点对应的数是3,则点A'对应的数是( ) A 、0 B 、 12 C 、314 D 、144 答案:C 8、已知1101101,,,,mn m n m n n m n n m <->->>+++且那么的大小关系是( )

A 、11m n n n m <<+< B 、11m n n m n <+<< C 、11n m n m n +<<< D 、11m n n m n <+<<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已知一个正数x 的平方根是3225a a +-与,则a =_______,x 的立方根为_______。 11、若,a b 均为正整数,且a b >a b +的最小值是( ) A 、6 B 、7 C 、8 D 、9 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