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语文教案拾贝壳沪教版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拾贝壳沪教版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拾贝壳沪教版

拾贝壳

教学目标:

1、能识记“拾、贝、壳、喊、特、留、呢、瞧、离、摸”10个生字;认识部首“士

字头”,重点理解“银光闪闪、特意”等词语。积累“贝壳、银光闪闪”等7个词语。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5个汉字:贝、壳、特、呢、离。

2、能积累课文中描写贝壳的句子,选择第4、5小节中的一节背诵;并能用几句

话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贝壳。

4、能感受海边拾贝壳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积累几句描写贝壳的句子,并能用几句话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贝壳。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你去过海边吗?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话,教师注意指导学生说话的完整性。

2、小作者在海边看到了什么呢?

媒体出示:课文1、2节

退潮了!退潮了!

我们一大群孩子喊着,笑着,跑着,跳着,来到海边。

指名朗读1、2节。

3、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吗?

媒体出示课题: 1 、拾贝壳

学习生字“拾、贝、壳”:比较字形:壳——壶

贝——见

拾——抬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圈生字,划词语,标小节号。

2、自学检查

3、复习生字

(1)抽读生字

(2)叫号游戏

媒体出示生字

拾贝壳喊特留呢瞧离摸

三、研读课文:

1、重点学习第3—5小节:

(1)朗读3—5小节,感受贝壳的美丽:形状各异、五颜六色。

(2)出示句子:看,一个扇贝的壳,像一把打开的折扇,真漂亮!说不定是海

妈妈特意留下来,给我们扇风用的呢!

①观察扇贝的壳的图片,体会“打开”运用的准确性,自由读好句子。句子中的“特意”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②请用上“特意”说一句话。

③男女生比赛读句。

(3)读句子:瞧,一个细长的螺蛳壳,像一个张着嘴的小喇叭,真逗人喜爱!

这一定是海妈妈留给我们吹号用的!

媒体出示:螺蛳壳图片。

观察图片,你能用书中的句子来介绍螺蛳壳吗?体会“细长”。

出示填空:螺蛳壳像()。(4)师生分节朗读课文。

2、媒体出示6—7节

我们拾啊,拣啊,口袋装满了,手帕盛满了,还是舍不得离开。

我回到家,把贝壳都摆在桌子上,让没去过大海边的小朋友们看。大家摸着五彩的贝壳,听我讲海滩上美丽的故事。

(1)轻声读6、7小节,想一想:为什么我们口袋装满了,手帕盛满了,

还是舍不得离开?

(2)(出示贝壳图片)说话练习:回到家,我会如何向大家介绍这些美

丽的贝壳呢?

3、有感情地读朗读全文。

四、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生字。

2、读生字组词。

3、抄写词语:贝壳、许许多多、特意、细长、离开。

五、拓展练习:

1、选词填空:

拾摆挤摸

(1)我们把贝壳都()在桌上,大家用手()着

(2)贝壳()在一起晒太阳。

(3)我们在海边()贝壳。

2、说一说:

用几句话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贝壳。

六、拓展阅读:

贝壳的主要成分是占全壳质量95%的碳酸钙和少量的贝壳素(也称壳基质)等所构成。这些物质是由动物的外套膜上皮细胞间隙的血液渗透出来的,血内含有一种蛋白质与重碳酸钙的化合物,它可以分解成贝壳素和碳酸钙,放出无水碳酸。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雕琢下,贝壳逐渐增大容积,增加厚度,既富有个性,又充满光泽。

板书设计:

扇贝的壳像折扇漂亮

拾贝壳五彩

螺蛳壳像小喇叭逗人喜爱

教学反思:

沪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教案全集2013

1.春天在哪里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9个。 2.积累13个词语和2句句子。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初步了解春天里风、雾、雨、阳光,以及植物的一些特点,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 小朋友们,春节过得开心吗?看着你们满脸喜气洋洋的,肯定不错。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吧!(播放歌曲) 你们听到些什么呀?(交流) 出示:春天在哪里 2、揭示课题 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齐读课题) 过渡: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春天已悄悄来到我们身边,那么它在哪里呢?(补上图片)二学习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 a)听录音,看谁的耳朵最灵。 i.边听课文录音边出示分解的图片,再出示一句句式。 ii.交流并完成填空。 春天在()、(),春天在()、()。 iii.齐读。 过渡:课文就是根据这四个地方用诗歌的形式分成四个小节描写了美丽的春天,那 么春天来到后,大自然有什么变化呢? b)轻声读课文(过渡话说完就出示四句句子,然后布置轻声读课文这一要求) (1)交流并完成填空。(任选一句来讲) a.春天在枝头上,()微微吹动,()跳舞,()脸红。 b.春天在草地上,()轻轻细细,()醒过来,换上了新衣。 c.春天在竹林里,()飘飘洒洒,()从地下探出头来啦。 d.春天在田野里,()那么暖,()青,()黄,()香。 (学生说到哪一句,师就出示哪一句) (2)、学习生字 a出示: 柳条桃花雾竹笋小麦蚕豆 b小组学习字词。 要求:借助音节,读准音节。 说说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c交流 由一小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读。 开火车读字词。(先有音节,后去音节) 交流识字好方法。 (3)读课文 i.回到四句句子图片,加强朗读。 1.请四个学生来读。 2.分四个小组来读 3. 师生配合读。 过渡:你们看,还有几个生字宝宝也要和大家交朋友啦! ii.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沪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太阳的话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3个。积累词语9个。积累句子1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全诗。 读懂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3个。积累词语9个。积累句子1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读懂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二教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3个。积累词语9个。积累句子1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读懂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谜语导入 2、揭示谜底 3、出示课题:太阳的话 4、鼓励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小结:课文就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写了太阳的希望、太阳美好的愿望。(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一想,太阳会说什么话? 2、接龙读课文,师生点评。 3、学习生词:晨曦、睫毛、枕头 (1)学习生字:曦:注意字形,试着用编字谜或想象的方法学习这个生字。除部首外 还剩几笔? 睫:这个字为什么是目字旁?我们还学过哪些目字旁的字? (眼、睛、眉) 枕:用换部首的方法学,“沈”。 (2)重点理解词语“晨曦”就是晨光。 4、朗读词语:花束、晨曦、温暖、露水、枕头、睁开、睫毛、关闭、空间 (三)感受课文、指导朗读 1、交流:太阳究竟说了什么话,它的心愿和希望是什么? 2、重点指导学习第2、4节。 (1)说话训练:太阳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太阳带来了()、()、()和()、()。 (2)指导朗读第2节。 (3)读读第四节,说说太阳的心愿是什么? (4)指导朗读第4节 根据课文完成练习:金黄的()满身的() 林间的()关闭的() 上面练习的答案除了课文中的,还可以说“金黄的()、满身的()、林间的()、关闭的()” (5)指导朗读2、4节,试着把2、4背诵下来。 3、用喜欢的方式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朗读之中。 4、交流朗读 5、通过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词句? 交流,释疑 6、指导背诵 (四)拓展 听了太阳的话,你想对太阳说些什么呢?

沪教版小学语文《繁星》三篇教案

沪教版小学语文《繁星》三篇教案 《繁星》是作家巴金1927年在赴法国留学途中在船上写的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整篇文章意境高远,如诗如画,极富感染力,有丰富的情感因素可以挖掘,为情景教学提供了契机。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 沪教版小学语文《繁星》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繁星》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望星星的情况和感受。 2、学生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并形成书面材料。 教学重点、难点: 重视阅读过程中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纳凉(nà)半明半昧(mèi)摇摇欲坠(zhuì) 霎眼(shà)静寂(jì)舱面(cang) 2、解释下列词语。 纳凉:乘凉。 半明半昧: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昧:昏暗。 霎眼:眨眼。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东西)。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模糊:不分明,不清楚。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巴金,生与904年,四川成都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的主要作品有: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2、解题 繁星是常见的,却引起古今中外无数人的遐想,巴金写了“从前”“三年前”“如今”看繁星的感受。你有这样的感受吗? 三、阅读课文,整体把握 思考: 作者是怎样写他“从前”“三年前”“如今”看繁星的感受的?找出相关的语句。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从前”看繁星,“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看繁星,这些星光“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看繁星,“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总之,在作者笔下,繁星是如此的亲切,观看繁星又是一件美好的事。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段(第4段) 朗读最后一段,展开联想、想象。 思考:你是如何理解最后一段内容的?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明确:第四段写“我”在别人的指点下认识了壮如“巨人”的星座,感受到了“巨人还在跑”的乐趣。如果说第三段是从面上泛写海上看繁星,那么,第四段就是从点上特写海上看星座。 让学生发挥想象,动手画一画“天上的巨人”。 五、品味语言 思考: 下面几句话,作者把星天比作母亲,把星星比作朋友,并和它们谈话,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餐桌上的大学》教案范文三篇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餐桌上的 大学》教案范文三篇 导读:本文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餐桌上的大学》教案范文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生字。联系课文理解并积累词语:“微不足道”、“迫不及待”“聆听”“琐碎”“拯救”“正中下怀”“压轴戏”。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重点句子的理解,感悟父母的用心良苦;明白学习是可以时时进行,处处进行的,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用心领悟,就会有所收获。 3、能结合课文内容,开展想象,练习说话。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联系课文理解并积累词语:“微不足道”、“迫不及待”“聆听”“琐碎”“拯救”“正中下怀”“压轴戏”。 2、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重点句子的理解,感悟父母的用心良苦。明白学习是可以时时进行,处处进行的,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用心领悟,就会有所收获。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 1.5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每一位同学都在你们的父母亲谆谆教导下,细致入微的关怀下健康快乐的成长,有一位普通的父亲常这样教导他的孩子(出示句子“人最不可宽恕的,是晚上睡觉时同早上一样无知。”),指名学生读。 2、师:在这位父亲的眼里,知识是多么可贵,作为一个人,每天都必须得学到点知识,因而他规定——(引读句子:我和弟弟每天必须学一样新的东西,在晚餐时交换。) 3、揭题:于是,每天在餐桌前的学习是孩子们一生都忘不了的,他们把这段幸福的时光称为——《餐桌上的大学》 (说明:每一位学生都感受过父母对自己的关怀,课的伊始,教师的导入语能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而父亲教导孩子的这句话也正是文本想要传达给大家的主旨,通过对这句话的朗读以及教师的讲述,将学生自然地带入到餐桌上学习的情境中去。) 二、初读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总结沪教版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总结沪教版 2017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总结(沪教版) 本学期我的语文教学工作在忙忙碌碌中结束了。回顾自己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实践,感觉既漫长又短暂,在教学中,我本着将理论与实践,将课内与课外紧紧地融合到一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们在语文学习中既学到了知识,又体验到了快乐。对于我个人而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是本着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与对学生的责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从而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介绍班级情况。 二、语文教学情况。 1、预习习惯的养成。 我要求学生每学一篇课文之前都要先预习,预习要求有:①读课文三遍,在文中画出生字。②查字典给一类生字组词,并读两遍。 ③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第二天早读我还要检查预习情况,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 要求:①每人在课堂上至少要举一次手。②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要积极开动脑筋。③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 3、学会课文朗读的一般技巧。 在抓朗读时做到:首先,我抓停顿。每天我必带读课文,教学生如何读好长句,甚至告诉学生在哪应该停半秒钟,无论学生是自由读、还是齐读,只要我一听到学生唱读,就会马上叫学生停下来,做到一句一句地教,直到教好为止。其次,抓感情。想把书读好,首先让学生深刻的理解课文的内容,只有透彻的理解,才能有深切

的感受,才能准确地掌握作品的情调与节奏,正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再次,要求学生朗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尽量避免漏字、添字、错字的现象发生。在阅读教学中,强调有层次的读书。首先是读课文:初读,将课文读出感情,谈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再读,将课文读入心,积累语言文字,在不同的层次的读中、教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让学生自己想想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方法,彼此交流,逐步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其次是让学生通过读提出问题,教师挑出共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再次去指导朗读,以提高朗读能力和水平。 4、加强学生的背诵量。 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背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锻炼记忆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课文中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培养和提高作文能力。检查方式有两种:一是家长签名检查;二是老师组织同桌之间检查。 5.在识字教学中,注重将学生引领到生活中去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极大热情。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识字,提倡个性化识字的方法。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有效的识字方法。通过不断的`求异,激发学生的思维。 三、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⑴课前准备: 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⑵课堂上: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激

(新)沪教版二年级下语文期末要点复习

沪教版二年级下语文期末要点复习 一、单项训练。 1、把词语填写完整。16分 千____百____ _____ ____斑斓一____无 _____ _____耳______铃 _____天____地_____ ____曼舞自相 ___ _____ _____ 然无____ 2、比一比,再组词10分 提()纱()拨()扶 ()建() 题()沙()拔()抚()健() 3、把合适的词语用线连起来。9分 热烈地盼望元宵节吃月饼观察详细 热情地鼓掌中秋节吃青团介绍熟练 热切地招待清明节吃汤圆演奏仔细 4、连一连下面的歇后语。7分 三十六计试试深浅 投石问路走为上策 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 打破砂锅人人喊打 老鼠过街白忙一场 粪坑里的石头问到底 猴子捞月亮又臭又硬 5、读句子,用上带点的词语(关联词)造句。6分 感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仅---而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它们()着()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着。 7、把下面的句子按一定顺序连成一段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得了。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爱越吃。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我爱江南的杨梅。 二、阅读练习。26分 (一)课内阅读(节选)15分 渔人( 忽然突然)站起来,拿竹篙向chuán xián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朴朴)地钻进水里去了。湖面上荡起(一圈圈一轮轮)粼粼的bō wén,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tiào yuè。 一只鸬鹚钻出水面,拍着翅膀跳上渔船,喉囊鼓鼓的。渔人一把抓住它的脖子,把吞进它喉囊的鱼挤了出来,又把它甩进水里。 鸬鹚不断地跳上跳下,渔人都要忙不过来了。 岸上chuī yān四起,袅袅地升上天空。渔人不再赶鸬鹚下水了,让它们停在船舷上。他从舱里拣些小鱼,一条条抛给鸬鹚吃。鸬鹚张开长长的嘴巴,接住抛来的鱼,一口吞了下去。 1、看拼音写词语。4分 chuán xián bō wén chuī yān tiào yuè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3分 跳上跳下: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圈出第一节括号中用得正确的词。3分 4、从短文第四小节中,摘录描写连续动作的句子。2分 5、写下面的字,注意各部分在田字格的位置。3分 鸬袅拣 (二)课外阅读11分 (四)日月潭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一个大湖。 日月潭里有个小岛,把潭分成两半,一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一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两潭湖水相连,像碧绿的大玉盘,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 日月潭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水很深。日月潭的四周是山,山上是茂密的树林。山林倒映在潭里,湖光山色,非常美丽。 我爱美丽的日月潭。我爱祖国的台湾岛。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 ( )的台湾岛()的大玉盘()的树林 2、根据短文内容,把下面的句子补写完整。4分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终练习卷

二年级期终练习卷 (总分100分书写5分) 班级姓名得分 ★基础知识(44%) 一看拼音写词语。(8%) zhāo qìp?ng bóxiūkuìnán dāng huàn xiǎng jiàn kāng ( ) ( ) ( ) ( ) zìxiāng máo dùn tǎn tabùān gǎn jīxiàn mù( ) ( ) ( ) ( ) 二、读词语,圈出正确的读音。(4%) 尊敬.(jìng jìn)著.名(zhùzù)暑.假(chǔshǔ)笨拙.(zhuózhuō) 念.叨(liàn niàn)波痕.(h?ng h?n) 骆驼.(tuótuo)纤.绳(xiān qiàn)三按要求积累词语(9%) 1、表示颜色多的四字词语: 2、部首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 3、描写花草千姿百态的词语: 四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词语。(4% ) ()的翅膀()地挣扎大声地()神奇的()()的铃声()地欣赏疑惑地()灿烂的()五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中。(6%) 宝贵贵重珍贵 1、生日那天,我收到了一份()的礼物。 2、妈妈的首饰盒里藏着一条()的宝石项链。 3、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说:“时间是()的,你们一定要珍惜。” 拍跳钻挤甩抓 一只鸬鹚()出水面,()着翅膀()上渔船,喉囊鼓鼓的。渔人一把()住它的脖子,把它吞进喉囊的鱼()了出来,又把它()进水里。 六、读句判断,对的“√”,错的“×”(5%)

1、《掩耳盗铃》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言过其实。() 2、《枫桥夜泊》是宋代诗人张继写的,描写的是杭州寒山寺夜晚的景色。() 3、祖国宝岛台湾有迷人的蝴蝶谷;祖国西南边陲有美丽的西双版纳。() 4、“省”是多音字。“云南省”中读“shěng”“反省”中读“xǐng”。() 5、“垃圾”的“圾”第四笔试“横折折撇”;“官员”的“官”第四笔是“竖”。()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 1、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只见远处是层层叠叠、()的山峦,一山(),一山(),一山(),一山(),真像()。()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 2、伟大的作家()在给儿子写的信里说,儿子在岛上留下的鲜花是()。他还说,要是儿子留给人们的都是(),那生活该会多么()啊! 3、老人看见骆驼的脚印(),知道它的左脚有点跛。老人看见路的左边有些(),右边有些(),知道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老人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留下的牙齿印,知道骆驼()。 ★阅读(36%) (一)农夫与蛇(15%) 从前,一个很冷的冬天,有个农夫在路上看见一条冻僵了的蛇。农夫可怜这条蛇,就解开自己的衣服,把它放在怀里。 蛇得到温暖,苏醒了。它一醒过来就咬了农夫一口。农夫中了毒,临死的时候说:“蛇是害人的东西,我们不应该怜惜它。” 1. 短文有小节,第2节有句话。(4%) 2、从文中找出正确的量词填空。(2%) 一()冬天一()蛇 3. 在文中找到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 怜惜——暖和—— 4. 农夫为什么要把蛇放在怀里?用“﹍﹍”划出有关句子。(3%) 5. 读读文中划线部分的句子,想想该用下面哪个成语来概括?()(2%)

沪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采蘑菇》优秀教案

沪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采蘑菇》优秀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继续学习、积累和运用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主动学习课文内容,领会做事只有从小事做起,才会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认读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生字卡、课件。 教学流程: 一、故事引入师: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兔子节快到了,兔妈妈准备举办一个蘑菇宴会。一天,兔妈妈对灰兔和白兔说:"你们俩到树林里去采些蘑菇,好吗?"灰兔和白兔非常乐意帮妈妈干活,他们飞快地穿好衣服,吃好饭,然后挎着篮子出门了...... 想知道后来的事吗?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板书:采蘑菇)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学字 1、师:你们也想读读吗?好,那就大声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2、(屏显生字)老师发现孩子们学得很认真,生字一定会认了吧!来,我们一块儿来读读,每个生字念两次。 3、灰兔和白兔采蘑菇都是结伴而行的,那我们也来找几个伙伴学习生字,好吗? 请小组长拿出生字卡片,带领你的组员学习生字,可以交流学习方法,也可以给生字找朋友,还可以给别人纠正字音。 4、出示"仍,认,劲":谁来读读这三个字,你觉得要读好它们应注意什么? 5、出示"篮":它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特别相像?(板书:篮--蓝)它们哪儿不一样?你知道它为什么是竹字头吗?谁来给它找找词语朋友。 6、出示"哭":你用什么办法记住了它? 7、(屏显采蘑菇游戏):孩子们真聪明,现在我们来轻松轻松,玩一个有趣的游戏。 三、理解课文 1、师: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写的是谁和谁一起去采蘑菇? 2、白兔和灰兔分别是怎样采蘑菇的?带着这个疑问,读读课文2、3自然段,在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3、谁来说说白兔是怎样蘑菇菇的? 4、屏显第三段。师:课文的第3自然段就告诉了我们白兔是怎样采蘑菇的。

最新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二年级语文期终考查 (完卷时间:60分钟) 一、把词语写完整。12% 千( )百( ) ( )( )勃勃 德( )望( ) 慢( )斯( ) 不( )不( ) ( )( )不吭 二、填上合适的词。9% 一( )墙 ( )的稻田 ( )地走 一( )马 ( )的乐曲 ( )地问 一( )秤 ( )的感情 ( )地看 三、选词填空。6% 感觉 发觉 察觉 1.我的心事到底还是被母亲( )了。 2.熟透的杨梅太甜了,吃起来都( )不到一点酸味了。 3.掩耳盗铃的人刚把手触到门铃,就被人( )了。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 1、一个人无论( ),都( ),要( )。 2、( )照在( ),没有( ),湖面( )。 五、将下列句子按正确的顺序排列。4% ( )许多行人被吸引住了,都站在细雨中静静地听他拉琴。 ( )有一天,他在河边练琴,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 ( )聂耳拉小提琴的时候常常会入迷,忘了周围发生的事情。 ( )悠扬的琴声飘荡在林间小路上,人们久久不愿离去。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读一读,连一连。10% 独坐幽篁里早有蜻蜓立上头王维 蓬头稚子学垂纶弹琴复长啸胡令能 平明寻白羽侧坐莓苔草映身卢纶 月落乌啼霜满天没在石棱中张继 小荷才露尖尖角江枫渔火对愁眠杨万里 七、阅读。29% 小老鼠赏花(14%) 春天到了,山上开满了wǔyán liùsè()的鲜花,小老鼠哼着歌儿去赏花。 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小老鼠踩着了路旁的一朵蒲公英。“对不起!”小老鼠连忙说。 蒲公英那长长的茎都被踩弯了,可它还是摇着头说:“没关系,我不会倒下,我要坚持到花开的那一天,让更多的人来xīn shǎnɡ()。” 小老鼠感动了□冲着太阳喊道□太阳公公□快让蒲公英开花吧□太阳听了它的话,把温暖的阳光洒在蒲公英的身上,蒲公英开出了美丽的花儿来。 1、拼读音节,将词语写在文中的括号中。(2%)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 急忙()感激() 保持()暖和() 3、在□里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2%) 4、“着”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在“小老鼠踩着了路旁的一朵蒲公英”这句话中应该读(zháo zhe),用“√”勾出。它还可以组成词语:()(4%) 5、小老鼠为什么而感动呢?请用“”划出相关的句子。(2%)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册)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配套名师教学视频动画播放 【单元教学目标】 ? 1 借助字典自主认识生字新词,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主动积累词语。 ?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5篇课文;背诵两首古诗;熟记3句名言。 ? 3 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写通知”。 ? 4 读懂课文,感受亲情和师生情,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1、老师领进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识字要求的变化,能借助字典认识生字;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身临其境、引人入胜”;会用“娓娓动听”或“恭恭敬敬地”造句。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田老师是怎样把“我”领进门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田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体会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懂得田老师是怎样把“我”领进门的。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感受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当你们听到“老师”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 是啊,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物,都从学习识字、学习最简单的加减法开始,都有启蒙老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位作家写的,他回忆了自己的启蒙老师。

2、作者介绍:刘绍棠 13岁发表文章 15岁成名,被称为神童作家。成名作是《青枝绿叶》、《蒲柳人家》、《瓜棚柳巷》。 3、出示课题。激趣提问:“老师领进门”,这位老师是谁?领进的是什么门?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田老师、文学创作的大门)。 交流。 2、自读课文,找出生字,集体识字。 (1)告诉学生识字新要求:“大家看到了,课文课后没有列出生字,以后的课文也都没有列出生字。为什么呢?因为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很多生字,还掌握了识字的方法?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请一名学生简单说说),还因为呀,有的字老师还没有教同学们就已经认识了,有的字教过了,一些同学已经忘了。所以,我们每个人的生字是不同的。怎么办呢?自己找生字、自己学生字。 (2)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然后查阅字典读准字音(教师巡视)。 (3)检查。 ①出示词语:后殿红摹纸娓娓动听戛然而止衣襟(如大多不认识,可一起查阅字典。) ②理解词语。 娓娓动听:说话不倦或声音好听。 戛然而止:声音突然停止。 3、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读准字音,不漏字,不加字,不读破句)、流利(口齿清楚,音量适中,速度适宜)。(教师随时板书读锗的字,纠正;指导读不易读的句段)。 三、再读,理解课文。 过渡:这么优秀的老师是怎样把我领进文学创作的大门呢?请同学们先来找找田老师上语文课的情景。 1、领会田老师想像力的丰富。 (1)朗读课文中的小诗;

沪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案2013

1、开学了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学、校、老、师、一、今、天”这七个字。 2、在老师的帮助下练习字字过目朗读课文。 3、了解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认识笔划“横”,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带 有笔画“横”的汉字“一、二”。 4、补充汉语拼音a、o、e的教学 5、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感到成为一名小学生很光荣。 重点难点: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学、校、老、师、一”这五个字。 2、读写姿势的指导。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板书、磁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让学生谈谈开学第一天的感受: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当你背着书包来到学校,看到老师和哥哥姐姐站在校门口欢迎你,作为一个新同学,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感到成为一名小学生很光荣。) 2、教师小结谈话,揭示课题:心里话儿真不少,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开学了。 3、板书课题:开学了。 4、师领读课题,生跟读,指名读。 二、听录音识字读文。 (一)感知课文。 1、第一遍听课文:开学了,有一位一年新同学和你们一样,非常高兴,有许多话想告诉大家,想听吗? 2、看图听课文录音,交流:你听到他说了什么? (二)学习生字。 1、激发识字兴趣:你们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要在学校里学习很多本领,识字本领很重要。

2、出示7个生字,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到生字: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会的生字,它们很调皮,和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戏,仔细看课文,把他们找到。注意不要跳着看,一个一个字挨着看。 3、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教师指导圈字方法。 4、第二遍听录音,要求学生指书听课文,重点听清不认识字的读音。 5、认读生字,开火车读,正音:让我们和这些生字打个招呼吧!它们叫什么名字? 6、游戏巩固:给生字点名:叫号读字; 7、扩词巩固:给这些生字找朋友。 (1)认读词语“学校”、“老师”:“学、校、老、师、一、今、天”这几个字中,谁和谁是好朋友,可以组成词语? (2)联系生活,加强理解:我们的学校叫什么?你认识了那几位老师? (3)为“学”扩词:“学”除了和“校”交朋友组成词语“学校”,它还有许多朋友呢?课文中就有,还记得吗?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出示课文词语:“开学”、“学生”,板书学生提供的课外词语,认读。) (4)为“老”扩词:进行“一字开花”的游戏 (三)朗读课文。 1、激发朗读情感: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一名小学生了,除了要学习识字本领,还要学习朗读的本领呢。 2、指导朗读方法:认真地跟着录音或老师学,你也会读得一样棒。 3、随机指导读句:你们觉得课文中哪一句话能表达你们的心情? (1)“开学了,我背着新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 唤起情感体验:今天早上你上学时是什么心情?(交流:高兴、激动……)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领读、同桌对读、表演读)(2)校门口,花儿对我点头,老师对我微笑。 看图理解句子:来到校门口,你看到了什么?(交流:队鼓咚咚,彩旗飘飘、师生迎接……)老师带着亲切的微笑迎接你们,连美丽的花儿也在欢迎你呢!高兴吗?快用朗读表达出来!(指名读、师生配合读、同桌合作读、齐读) (3)“从今天起,我就是一名小学生了!” 赛读形式指导感叹句:多么自豪啊,从今天起,你就是一名小学生了!比一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宝镜》教学设计

18宝镜 【教学目标】 1.识记“婆、递、揭、拨、试、绩、抚、摔、砸”9个生字;书写“婆、递、拨、绩、抚”5个汉字;积累“抚摸、粉碎”等7个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重点读好“我”和老婆婆的对话。 3.能熟读课文,了解内容;能联系课文内容读懂“我拿起宝镜,轻轻地抚摸了一阵,往地上狠狠地一摔,将它砸得粉碎”这句话;在阅读的过程中,初步懂得不劳而获是不足取的,要想取得成功一定要付出努力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识记“婆、递、揭、拨、试、绩、抚、摔、砸”9个生字;书写“婆、递、拨、绩、抚”5个汉字;积累“抚摸、粉碎”等7个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重点读好“我”和老婆婆的对话。 【教学难点】 1.能联系课文内容读懂“我拿起宝镜,轻轻地抚摸了一阵,往地上狠狠地一摔,将它砸得粉碎”这句话。 2、在阅读的过程中,初步懂得不劳而获是不足取的,要想取得成功一定要付出努力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师:在奇妙的童话世界中,有着许多神奇的宝物。这节课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两样神奇的宝贝,一个是点金盒,另一个是宝镜。(板书:点金盒宝镜)让我们通过课文了解一下它们到底有多么的神奇。 3.出示课题:18 宝镜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自学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完成填空: 一位老婆婆下坡时( ),我把她( ),又将她丢失的小布包( )。于是老婆婆先送我(),我()。又送我(),起

先我也(),可后来我()。板书(我不要不要要砸碎) 交流学习生字——婆:读好“婆婆”递:形声字记全班齐读填空。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理解宝物的神奇。 (1)自读3、4、7、8小节,结合出示的句式,说一说两件宝物有什么神奇的作用 可以,有了它,你将。 (什么)(做什么)(怎么样)(2)学习生字——揭、试、绩 (3)指导朗读,读好老婆婆的话。 2.面对这两件神奇的宝贝,“我”是什么态度? (1)读课文4~9小节,用“”画出有关语句 交流出示:我的头摇得像拨浪鼓:“谢谢你,我可不要这样的钱 ....。” “这样的成绩 .....是假的,我才不要呢!” a学习生字——拨形近字区别:拨——拔 b 动作演示:头摇得像拨浪鼓;从“我的头摇得像拨浪鼓”可以看出什么?指导读句。 c“这样的钱”和“这样的成绩”分别指什么?(板书:不劳而获的金钱虚假的成绩) d,同桌合作朗读我和老婆婆的对话,想一想“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板书:不贪钱诚实) 3、理解为何“我”前后的态度不同。 (1)师引读:老婆婆见我这两样东西都不要,叹口气说—— (2)听了老婆婆的话,我对宝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出示:我一听,立刻说:“我要,我要!” 我拿起宝镜,轻轻地抚摸了一阵,往地上狠狠地一摔,将它砸得粉碎。 指一人读。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字、词典自主识字,读准“见”在文中的读音,理解“从”、“遇”、“云”、“岁” 等词的意思,积累古文中表示“说”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文,借助译文了解全文的意思。 3、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体会“余日勤读”的意思。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借助注释和字、词典以及译文了解全文的意思。 2、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体会“余日勤读”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个词的?(板书:勤读) 3、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题目。看看课文,谁知道这篇课文选自于哪? 4、董遇是三国时期魏国有名的大学者,可谓学富五车。这段古文写的是他 劝人勤学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 1、范读全文。认真听我读课文。 2、自渎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导难读句; 三、再读懂意思 1、课文读通了。能否借助注释,根据译文内容,一句一句对照着理解古文 的意思呢? 2、交流。

(1)“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者:……的人遇:董遇云:说。古文中表示说的字还有哪些? (2)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言:说见:现。出现,明白 (3)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苦于没有时间干什么? (4)遇言“当以三余。” “当以三余。”干什么? (5)或问“三余”之意。或:有的人。回顾“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中“或”的含义,进行比较。 (6)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这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日:一天。时:时令岁:年。还有哪些词或者诗句中“岁“有年的意思?岁月、年年岁岁花相似、守岁……句意解释:古时候下雨就没法下田地干活,所以也是空余时间。冬天,不种庄稼也有时间读书,晚上在家没有现代的娱乐活动,有多余时间读书了。 3、看了注释,读了译文,了解了古文,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4、谁能连起来说说这段古文的意思。 四、三读明道理 1、读通了古文,了解了意思,再认真读读这段古文,边读边想:关于“勤读”,你知道了些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 2、交流。老师点拨。 (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读得次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就明白了,不能只简单地读一、两遍。书读得次数多,这就是“勤读”啊! (2) 苦渴无日——不要总是“苦渴无日”,要善于挤时间读书。 (3) 冬者岁之余,夜者这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这里的“冬者、夜者、阴雨者”就是董遇说的“三余”。这些剩下的时间用来干什么?(古时候,人们趁农闲的时间,一天中休息的时间来读书。)闲时读书,这也是“勤读”啊! 董遇建议我们用“三余”来读书,而宋朝的大文学家欧阳修是利用“三上”来写课文。他们“勤读”“勤写” 出示:余平生所作课文,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读句、理解、简单讲解。 五、拓展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通用)

2020度第二学期二年级语文期终考查 (完卷时间:60分钟) 一、把词语写完整。12% 千( )百( ) ( )( )勃勃 德( )望( ) 慢( )斯( ) 不( )不( ) ( )( )不吭 二、填上合适的词。9% 一( )墙 ( )的稻田 ( )地走 一( )马 ( )的乐曲 ( )地问 一( )秤 ( )的感情 ( )地看 三、选词填空。6% 感觉 发觉 察觉 1.我的心事到底还是被母亲( )了。 2.熟透的杨梅太甜了,吃起来都( )不到一点酸味了。 3.掩耳盗铃的人刚把手触到门铃,就被人( )了。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 1、一个人无论( ),都( ),要( )。 2、( )照在( ),没有( ),湖面( )。 五、将下列句子按正确的顺序排列。4% ( )许多行人被吸引住了,都站在细雨中静静地听他拉琴。 ( )有一天,他在河边练琴,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 ( )聂耳拉小提琴的时候常常会入迷,忘了周围发生的事情。 ( )悠扬的琴声飘荡在林间小路上,人们久久不愿离去。 六、读一读,连一连。10% 独坐幽篁里 早有蜻蜓立上头 王维 蓬头稚子学垂纶 弹琴复长啸 胡令能 平明寻白羽 侧坐莓苔草映身 卢纶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落乌啼霜满天没在石棱中张继 小荷才露尖尖角江枫渔火对愁眠杨万里 七、阅读。29% 小老鼠赏花(14%) 春天到了,山上开满了wǔyán liùsè()的鲜花,小老鼠哼着歌儿去赏花。 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小老鼠踩着了路旁的一朵蒲公英。“对不起!”小老鼠连忙说。 蒲公英那长长的茎都被踩弯了,可它还是摇着头说:“没关系,我不会倒下,我要坚持到花开的那一天,让更多的人来xīn shǎnɡ()。” 小老鼠感动了□冲着太阳喊道□太阳公公□快让蒲公英开花吧□太阳听了它的话,把温暖的阳光洒在蒲公英的身上,蒲公英开出了美丽的花儿来。 1、拼读音节,将词语写在文中的括号中。(2%)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 急忙()感激() 保持()暖和() 3、在□里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2%) 4、“着”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在“小老鼠踩着了路旁的一朵蒲公英”这句话中应该读(zháo zhe),用“√”勾出。它还可以组成词语:()(4%) 5、小老鼠为什么而感动呢?请用“”划出相关的句子。(2%) 乡间绿阴(15%) 乡间,是树的天地。公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悟)桐树。梧桐树枝连着枝,叶盖着叶,像绿色的长廊。小河两岸是成行的柳树。柳条儿细细的,柳叶儿绿绿的。山坡上松树和柏树高大挺(拨拔),枝繁叶茂。农家小院的前后种(植值)着果树,有桃树,有梨树,有杏树……春末夏初,各种果树舒枝展叶,郁郁葱葱,一(座座坐坐)农家小院就掩映在浓浓的树阴之中。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作者:————————————————————————————————日期: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练习卷(一) 练习卷(一) 1、读一读,按要求将下列字归类 名硕拎梳笋风勤则 后鼻音:________ 前鼻音:___________平舌音:___________翘舌音:__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Jīn pí lì jìn jìn xīn jié lì cōng mīng líng lì ()()() bá dī ér qǐ xiào róng kě jū yǎn ěr dào líng ()()() 3、加部首组成词语。 ()()()() ()()()() ()()()() ()()()() 4、选择合适的词填在括号里 盖上解开揭开取出放进拾起 老婆婆()小布包,()一只金色的小盒子,又()一块石头()盒子里,()盖子。过了一会儿,老婆婆()盒盖,石头变成了金子。 一丝丝一只只一片片一串串一张张 (1)花儿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小蜜蜂。 (2)红葡萄紫中带亮,非常可爱,活像()紫色的珍珠。 (3)()晚霞,倒映在清澈如镜的小河里。 (4)河两岸的柳条像()的绿绸,在春风的吹动下轻轻摇动。 5、把下面排列错误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村前有条小河,河上有座小桥。

()我爱家乡的山,我爱家乡的水,我爱家乡的小桥。 ()我家再南方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里。 ()人们来来往往,十分方便。 ()小桥是用一块长的条石铺成的。 6、连线 应连屐齿印苍苔,弹琴复长啸。清明宋? 叶绍翁 独坐幽篁里,怕得鱼惊不应人。游园不值唐?王维 清明时节于纷纷,小扣柴扉久不开。竹里馆唐? 杜牧 路人借问摇招手,路上行人欲断魂。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7、把下面的短语整理成一句通顺的话。 人间天堂的素有美称杭州 。 整个沐浴着阳光灿烂的大地 。 8、读一读。 小毛虫(节选) 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各种昆虫轻歌曼舞,飞的飞,跑的跑,又是唱,又是跳……到处生机勃勃。只有它,可怜的小毛虫被抛弃在一旁,既不会跑,也不会飞。 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觉得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 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它懂得:每个人都有各自该做的事情。一条小小的毛虫,应该学会吐纤细的银丝,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房。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填在括号里。 ()的小毛虫()的目光 2、用“”划出文中说明小毛虫行动笨拙的语句。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三(4)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 单元目标: 1认识生字36个。练习写偏旁是“三点水”的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的5篇课文。背诵课文1篇,古诗2首。熟记名言3句。 3结合课文进行说话训练4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1次,指导学生搜集材料,朗诵交流,并制作小报,进行展览。 4本单元指导学生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遇到不理解的词 句,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字典、词典加以理解;学会在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上做记号。 5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情感,并且体会人与人之间需要关爱与宽容。

pi CD( )j i-1.L __ )tih r0(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掌握字形,重点指导“耀”和“颊”的字形 3、通读全文,边读边想:你知道了哪些春天的消息。读后交流。三反复诵读,体味诗蕴 1、轻声读诗歌,圈出诗中所描写的春天的景物。交流:描写了哪些景物?要求学生连贯地说一说。 板书:春风春水 小鸟蝴蝶 雏菊枝头的绿苞明丽的阳光田野里的小草 2、再读课文,想想:为什么选择这些景物?通过这些景物,你能感受到什么? 交流、小结:作者描写了春风、春水;小鸟、蝴蝶;雏菊、枝头的绿苞;明丽的阳光、田野里的小草,因为这些都是春天到来时最具特点的景物,使人感受到春天是充满生机 的。 3、春天的到来,带给人们的是怎样的心情?从哪些诗句中可以体会到?请你们再读 读课文,找找有关词、句。 |组织交流,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以下句子: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飞过树林,飞上山冈,到处有春天的欢笑。我高兴地捉 住它,又爱怜地把它放掉。 看到第一朵雏菊开放,我会禁不住欣喜地雀跃。 A、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B、理解词语“盼望”、“爱怜”、“雀跃”的意思。 C启发想象:如果你是诗中的“我”,你看见飞来的蝴蝶会如何高兴?如果 你是诗中的“我”,你看见开放的雏菊会如何欣喜?_______________ |练习说话:春天的第一只蝴蝶飞来了,我高兴地。

二年级下语文同步试题美丽的西双版纳_沪教版

2019年沪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1课美丽的西双版纳同步试题 1.看拼音,写词语。 shuǐ hú zhù xìng biǎn dan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zhú lóu yǔ máo fā chóu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照样子,填写合适的词语。 一幢幢( 建筑) 一张张(海芋叶) 一根根(扁担藤) 一幢幢( ) 一张张( ) 一根根( ) 3.下面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请你为它们找朋友,用线连起来。 无边无际形容色彩繁多而艳丽。 耸立云霄形容神态悠闲、心情舒适。 悠然自得高高地直立在极高的天空。 五彩缤纷没有边际。 4.读一读,完成练习。 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这里的原始森林无边无际:有耸立云霄的望天树,有“见血封喉”的箭毒木,有1700年前的古茶树,有会跳舞的草,有会吃蚊虫的花…… 西双版纳又是动物的王国。长臂猿、黑灵猫在山间道旁与游人嬉戏,悠然自得的象群甩着长鼻子在丛林里散步,绿孔雀展开五彩缤纷的羽毛为你跳舞助兴,兀鹫在空中盘旋,虎豹在密林深处出没…… 1.读一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并照样子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葡萄沟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很像碉堡,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1.读短文,填空。 葡萄沟在____________________。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__________,七八月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到了九十月份,最惹(rě)人喜爱的__________ 第1页/共3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