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金属的微生物与微生物采矿

吃金属的微生物与微生物采矿
吃金属的微生物与微生物采矿

吃金属的微生物与微生物采矿

在本世纪初的时候,在一件奇特的事情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在美国和墨西哥的已经开采完并被水淹没的旧铜矿中,分别发现了大量的铜!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是被人放进去的还是自己跑进去的?全不可能啊!于是科学家们猜想可能是废矿渣中残留的铜在某种因素的影响下跑了出来。

经过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发现,这些铜确实来自于旧矿渣,而把它们从旧矿渣中请来的也不是别人,正是一类对铜有着特别喜好的嗜金属细菌。

这些细菌在矿井中残存的含铜硫化物表面生长繁殖,以金属铜为食帮助自身的代谢,同时促使铜从含铜的硫化物中游离出来,富集到一起,便导演了使废矿“死而复生”的奇迹。

以上这一发现可帮了冶金业的大忙。科学家们也由此认为,细菌是可以帮助人们进行采矿和提炼金属,并把着眼点集中于比铜值钱得多的金等稀有贵重金属上。

把含有金属硫化物的废矿渣浸泡在含有嗜金属细菌的水中,就可以达到提炼金属的目的。到那儿去找含有细菌的水呢?其实利用废矿井中的污水就可以了。废水+废渣=贵重金属,这就是细菌采矿的巨大优越性。也解决了人们多年来末解决的矿渣再提炼的难题。

在金属的采炼过程中,总会留下大量的矿渣,经检验证明,这些矿渣仍含有多种贵重的稀有金属。但由于含量太低,提炼起来比较困难,且成本太高,有点得不偿失,但扔掉又实在太可惜了。因此往往造成矿井和选矿厂矿渣堆积如山的被动局面。

现在,细菌们披挂上阵,利用小巧的身躯随水钻进岩石和矿渣的每一个微小缝隙中,把躲藏在其中的金属元素一一请出,完成了人类办不到的艰难工作,把矿渣变成了聚宝分。事实上,利用细菌可以把采矿和金属提炼一步完成,一下子就可以从细菌液浸提物中收集到纯度比较高的金属。

由于细菌在采集、提炼金属方面特殊功效的发现,导致了一种新兴的冶金工业——生物冶金业的发展。利用微生物发酵工程,人工制取大量细菌浸提剂,用它来喷淋堆放在浸提池中的矿石,溶解矿石中的有用成分,然后从收集的浸提液中分离,浓缩和提纯有用的金属。这种方法也称为湿法冶金技术。利用这一技术,可以撮包括金、银、铜、铀、锰、钼、锌、钴、钪等在内的十几种贵重金属和稀有金属。其中最有诱惑力的要数细菌采金了。

黄金是十分贵重的金属,它的存量和产量水平,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黄金资源的开发。尽管黄金在世界上分布很广,几乎到处都是,但绝大部分地区含量是很低的。用化学方法提炼黄金成本高,因此只有相对富金的矿才有开采价值。

现在把嗜金细菌请出来,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些栖息于自然界中的嗜金细菌,可以将分散的金属微粒乃至单独的金原子聚集起来,从而形成天然的黄金矿床。据说,我国的科学家已经分离出一些具有强烈聚金能力的微生物,聚金能力达到50%-60%,最高可达80%-90%以上。

有人研究得出,聚金细菌体表存在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它要利用金原子进行代谢,所以把金原子聚集在自己的体表,甚至吸收进细胞内,形成金结晶核,并逐渐增生、扩大、相互连接,最后形成肉眼可见了的砂金。据报道,已经有人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即利用这类微生物培养液在含金矿石中聚集黄金微粒。

此外,微生物在金矿的探测上也可以发挥它的奇效。某些芽孢杆菌,如蜡样芽孢杆菌,与黄金有着不解之缘。它们凭着对黄金的特殊敏感,可以嗅出黄金的气味。因此,人们可以根据这类细菌的分布、增殖数量、与黄金发生的特殊颜色反应等,作为探测黄金的依据。人们甚至做成微生物探针,带到野外去用来标示黄金的潜在储量。总之,微生物在黄金资源的

开发上大有可为。

生物冶金给冶金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科学家们对能够帮助人们采矿的微生物也进行了多方研究,在自然界中总共发现了20多种这类细菌,最为常见的是硫化细菌,它毁容易找到,又容易繁殖,是高效的采矿能手。此外,科学家们也在借助于基因工程、细胞融合技术等构建新的“工程菌”来充当采矿工,从而使我们人类能够从大自然中获取更多的财富。现在世界上已经有许多国家利用微生物进行冶金。

我国自七十年代也开始进行生物冶金的尝试,取得了不了成功的经验。比如说安徽铜陵特区的铜官山矿和湖南水口山矿务局的柏坊矿都成功采用了这项技术,并创造了很高的经济效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生物冶金就会风靡全球,为我们人类创造巨大的财富。

微生物对重金属 的去除

微生物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常规研究进展2010-8-23 来源:谷腾水网点击:37 重金属废水的常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蒸发浓缩法、电解法、活性炭和硅胶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但这些方法存在去除不彻底、费用昂贵、产生有毒污泥或其他废料等缺点。因此,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与开发高效环保型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和工艺。微生物处理法是利用细菌、真菌(酵母)、藻类等生物材料及其生命代谢活动去除和(或)积累废水中的重金属,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金属离子从微生物体内释放出来,从而降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近年来,国际上在微生物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多成果,该技术在投资、运行、操作管理和金属回收、废水回用等方面优越于传统的治理方法,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在微生物处理废水重金属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就微生物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做一概述,以期促进国内该领域的研究。 1微生物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机理 1.1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 微生物的吸附作用是指利用某些微生物本身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性来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通过固液两相分离达到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的目的。生物吸附剂为自然界中丰富的生物资源,如藻类、地衣、真菌和细菌等。微生物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同一微生物和不同金属间亲和力的差别决定了微生物吸附金属的机理非常复杂,至今尚未得到统一认识。根据被吸附重金属离子在微生物细胞中的分布,一般将微生物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分为胞外吸附、细胞表面吸附和胞内吸附。 1.1.1胞外吸附 一些微生物可以分泌多聚糖,糖蛋白,脂多糖,可溶性氨基酸等胞外聚合物质(extracellularpolymericsubstances,EPS),EPS具有络合或沉淀金属离子作用。如蓝细菌能分泌多糖等胞外聚合物,一些白腐真菌可以分泌柠檬酸(金属螯合剂)或草酸(与金属形成草酸盐沉淀)。Suh等研究发现,当茁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pullulans)分泌EPS时,Pb2 便积累于整个细胞的表面,且随着细胞的存活时间增长,EPS的分泌量增多,积累于细胞表面的Pb2 水平就越高,从最初的56.9上升到215.6mg/g(干重);当把细胞分泌的EPS提取出来后,Pb2 便会渗透到细胞内,但Pb2 的积累量显著减少(最高量仅为35.8mg/g干重)。 1.1.2细胞表面吸附 细胞表面吸附是指金属离子通过与细胞表面,特别是细胞壁组分(蛋白质、多糖、脂类等)中的化学基团(如羧基、羟基、磷酰基、酰胺基、硫酸脂基、氨基、巯基等)的相互作用,吸附到细胞表面。如将酵母细胞壁上氨基,羧基,羟基等化学基团进行封闭,则会减少其对Cu2 的吸收量,表明这些基团在结合Cu2 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也间接证明了细胞壁上蛋白质和糖类在生物吸附中的作用。 金属离子被细胞表面吸附的机制包括离子交换、表面络合、物理吸附(如范德华力、静电作用)、氧化还原或无机微沉淀等。不同的微生物对不同金属的吸附作用机制不同(表1)。Kratochvil等认为,离子交换是许多非活性真菌和藻类吸附金属离子的主要机理,主要是细胞表面的羧基,其次是硫酸脂基和氨基在生物吸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Davis等也认为离子交换是褐藻吸附金属离子的主要机制,特别是以前被认为的物理和化学的结合机制都可以用离子交换来解释。细胞表面功能基团中的氮、氧、硫、磷等原子,可以作为配位原子与金属离子配位络合。例如Zn、Pb可以与产黄青霉(P.chrysogenum)表面的磷酰基和羧基形成络合物,溶液中的阴离子(EDTA、SO42-、Cl-、PO33-等)可以与细胞竞争重金属阳离子,形成络合物,从而降低产黄青霉对Zn、Pb的吸附量,这也间接地说明细胞表面对金属离子的吸附确实存在络合机制。关于氧化还原和无机微沉淀的机制也有少量报道。如Lin采用X 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以及光电子能谱(XPS)技术,研究了废弃酵母吸附Au3 的过程,发现还原性糖(细胞壁肽聚糖层的多糖水解产物)半缩醛基团中的自由醛基,可以

微生物对金属的腐蚀与控制研究_孙凯刚

微生物对金属的腐蚀与控制研究 孙凯刚(大庆市第三医院 大庆163000)樊 萍(大庆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大庆163000) 摘要 本文介绍了微生物的腐蚀作用、机理、特征,提出了金属防腐对策。 关键词: 微生物腐蚀(MIC) 作用机理 控制方法 防治措施 第31卷第3期黑龙江环境通报Vol.31No.3 2007年8月HeilongjiangEnvironmentalJournalDel.2007 1微生物腐蚀作用 由于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而引起或促进材料腐蚀进程的现象统称为微生物腐蚀(MIC)。MIC是1910年由R.H.Gaines首次指出的,它是城市供水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和油井、石油输送管线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2各种微生物腐蚀的机理及特征 2.1还原菌SRB的腐蚀作用机理及特征 还原菌SRB是微生物腐蚀中最重要的菌。SRB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典型的专性厌氧菌,SRB在其 生长代谢过程中形成生物膜,局部形成厌氧环境,诱发碳钢腐蚀的形成和发展。 有关SRB致腐蚀作用的机理有阴极去极化机理、浓差电池机理、局部电池机理、代谢产物机理、沉积物下的酸腐蚀机理、阳极区固定机理等。 最容易发生SRB腐蚀的区域是:海底管道、近海 石油输送管、冷却塔、污水处理设施、造纸设备等。SRB会在钢和不锈钢表面上生成特殊的FeS黑色沉 积物,不必取出。直接在黑色沉积物上滴加盐酸时,会 闻到硫化氢气体的味道,这是SRB腐蚀的典型特点。SRB在不锈钢上的腐蚀会生成开口的点蚀坑或圆孔,许多坑内还可看到同心环。SRB对镍、 高镍合金和钢镍合金的腐蚀也会生成同心环或阶梯形的圆锥形坑。对沉积物进行元素分析表明,硫含量高表示存在有SRB或硫杆菌。 2.2硫杆菌的腐蚀作用机理及特征 金属、混凝土和石灰石的大规模的迅速破坏,通常是由于硫杆菌对硫或硫化物进行氧化后,生成硫酸 的直接作用造成的,所以这种腐蚀也叫酸腐蚀。它们通过氧化作用来取得能量,这种细菌本身是耐酸的。硫氧化所生成的硫酸,可以占介质含量的10%~12%,这种浓度的硫酸就产生了严重的腐蚀作用。通常在土壤和水中可以发现氧化硫杆菌,并可在酸性介质中分离出这种细菌。以硫杆菌在金属污水管中的腐蚀为例:从污水中析出的无机硫化物沉积在管道的内底面上,接着硫杆菌把这些硫化物氧化成硫酸(pH值可达 1以下),这就造成金属管发生严重的腐蚀作用,从而 使管道毁坏。细菌所需的硫来源于大气中的污染物,偶尔,在建筑物面层中装饰用的水泥中含有硫,这也是硫杆菌的理想基地。将含硫材料用来连接总水管,就会使这种水管受到硫杆菌的腐蚀,硫化橡胶也会受到这类细菌的腐蚀。对沉积物进行元素分析显示,硫含量高表示存在有硫杆菌。对溶液进行测定可显示,酸性大表明存在有硫杆菌,它们可以把溶液的pH值降到0.7。 2.3铁细菌的腐蚀作用机理及特征 铁细菌腐蚀机理因铁细菌的好氧性,所以铁细菌离不开氧的作用。铁细菌具有产生铁氢氧化物沉积物的能力,其大多数由亚铁离子氧化到Fe3+离子产生 能量,而后成为Fe(OH)3沉淀,多种造型铁细菌促使已氧化亚铁离子的沉淀。研究认为,铁细菌主要以锈蚀垢形式参与,在很短时间内产生大量铁氧化物沉积。Fe(Ⅱ)的生物性氧化率大大高于非生物性的。铁细菌的腐蚀通过缝隙腐蚀机理而发生,氧化铁细菌的作用在于高浓度氧区和金属表面分成的小阳极点(在致密的铁氢氧化物和生成物下面)以及大范围阴极区。

微生物电活性及其腐蚀影响机理研究

微生物电活性及其腐蚀影响机理研究 微生物与金属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其本质上是由微生物代谢活动引起的金属与微生物间的电子传递。微生物具有电活性与否将对腐蚀过程产生重大的影响。 因此研究微生物电活性及其对腐蚀的影响,对深入认识金属的微生物腐蚀,探索防腐蚀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大肠埃希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电活性的基础上,利用电化学方法、表面分析技术和微生物学方法,对再生水中微生物电活性对碳钢腐蚀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 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大肠埃希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微生物电活性,结果表明,大肠埃希氏菌在培养基和PBS缓冲液中未表现出电活性,荧光假单胞菌出现还原峰,可能是由于其分泌的黄色色素引起的。大肠埃希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在厌氧状态下电活性无明显变化。 大肠埃希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都可以利用AQS作为电子穿梭体进行胞外电子传递,10ppm浓度下可逆性较好。同浓度AQS下,微生物浓度越大,电位越正,电子转移速率越快。 (2)以AQS为电子穿梭体,研究了大肠埃希氏菌电活性对碳钢的腐蚀影响机理。结果表明,AQS进一步抑制了大肠埃希氏菌对碳钢的腐蚀,平均腐蚀速率降低了17.24%。 大肠埃希氏菌代谢产生的电子在AQS作用下促进了Fe OOH向Fe3O4转化,加速腐蚀层分层,由Fe3O4和菌体组成致密的腐蚀内层阻隔了DO扩 散,Fe2+在腐蚀内层附近起到了替代阳极的作用。(3)以AQS为电子穿梭体,研究了荧光假单胞菌电活性对碳钢的腐蚀影响机理。 结果表明,AQS进一步促进了荧光假单胞菌对碳钢的腐蚀,平均腐蚀速率升

高了23%。AQS对荧光假单胞菌有较强的生物毒性,同时,荧光假单胞菌自身分泌的铁载体可与铁离子螯合,减少了Fe2+数量,降低了Fe3O4的含量,使由Fe3O4和菌体组成的腐蚀内层不够致密,并减弱了Fe2+的阳极替代作用。

微生物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

生物技术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 任课教师:XXX 姓名:XXX 学号:XXX 专业:生物科学基地班 年级:XXX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土壤重金属污染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污染治理已成备受关注的焦点。已有许多物理工程、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技术相继涌现。本文就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现有生物修复技术做综述。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现状修复技术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especially heavy industry, the situation of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ntrol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are many physics engineering, chemical remediation, bioremediation technology have article reviews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existing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bioremediation technology. Keyword:Heavy metal pollution status quo Technology to repair 前言: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土壤中过量的重金属会被植物吸收到体内,通过食物链和生物富集作用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治理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而物理化学修复手段显然不能快速高效地解决这一难题,生物修复因其廉价、环境友好而备受青睐。[1] 1.现状 国内重金属污染现状 重金属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重金属资源的开发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大量的重金属资源开发活动势必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尤其是乡镇、个体矿山的开发,由于其各方面的技术、设备简陋,环保意识缺乏等原因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是特别严重,甚至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 中国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已较为严重和普遍,污染源主要是污灌、金属矿开采、冶炼与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效应研究进展_1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是当今世界的一大难题,由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且土壤中的重金属具有非降解性及难以清除性。采用传统方法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是非常困难和昂贵的[1]。而生物修复法能克服传统方法中的缺点,越来越受到重视[2]。土壤中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有的不仅参与土壤中污染物的循环过程,还可作为环境载体吸附重金属等污染物[3]。由于微生物对重金属具有积累和解毒作用的功能,可促进有毒、有害物质解毒或降低毒性,使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倍受关注。虽然近年来人们已经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效应、微生物学评价及修复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往往这些研究都是独立进行,缺乏相互之间的联系,造成很多结论的不统一性,对它们的综合评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系统综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效应、微生物学评价及微生物的修复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和运用微生物与重金属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特点,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4]。 1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效应及毒性 1.1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当土壤受外来重金属污染物污染时,微生物为了维持生存可能需要更多的能量,而使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发生不同程度的反应[5]86。微生物的代谢商(qCO 2)是微生物活性反应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单位生物量的微生物在单位时间里的呼吸作用强度[6]138。土壤微生物的代谢商通常随着重金属污染程 度的增加而上升。Chander 等[7]613研究认为,含高浓度重金属的土壤中微生物利用有机碳更多地作为能量代谢,以CO 2的形式释放,而低浓度重金属的土壤中微生物能更有效地利用有机碳转化为生物量碳,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的高低影响了微生物的呼吸及代谢,进而影响了土壤的呼吸作用。张玲和叶正钱[6]139研究了铅锌矿区污染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在矿口处土壤基础呼吸为33.69mg/(kg ·d ),明显高于其他地段,在远离矿口800m 的地方土壤基础呼吸为24.57mg/(kg ·d ),明显高于对照的4.06mg/(kg ·d ),矿口土壤的土壤基础呼吸和微生物代谢商分别是对照土壤的1.6倍和2.3倍。Fliepbach 等[8]1202也研究认为,代谢商是评价重金属微生物效应的敏感指标,它可以反映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 1.2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代表着参与调控土壤中能量和养分循环以及有机质转化所对应生物量的数量,而且土壤微生物碳或氮转化速率较快,可以很好地表征土壤总碳或总氮的动态变化,是比较敏感的生物学指标[8]1201。大量的研究表明,由于土壤重金属污染造成微生物生物量发生变化。Khan 等[9]30研究指出,Pb 污染矿区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受到严重影响,靠近矿区附近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明显低于远离矿区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Fliepbach 等[8]1201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重金属能刺激微生物生长,可增加微生物生物量碳,而高浓度重金属污染则导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明显下降。Khan 等[9]31采用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Cd 、Pb 和Zn 对红壤微生物生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王彬杨胜翔徐卫红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 400716) 摘 要 文章综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效应、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学评价及微生物的修复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修复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土壤微生物 修复 收稿日期:2007-11-28,修改稿收到日期:2008-01-07 第23卷第2期 2008年6月广州环境科学 GUANGZHOU ENVIRONMENTAL SCIENCES Vol.23,No.2Jun.2008 6

土壤中的微生物腐蚀与防护

微生物腐蚀与防护 摘要:本文概括介绍了微生物腐蚀的常见菌种,如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等,其中主要介绍了硫酸盐还原菌的腐蚀机理。针对微生物腐蚀,目前国内外的防腐技术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文章对主要的防腐技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微生物腐蚀硫酸盐还原菌防腐技术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bacteria species involved in micro-biologically influenced corrosion, such assulfate-reducingbacteria and iron bacteria.The corrosion mechanisms by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SRB) was mainlyreviewed.Anti-corrosion techniques,including physical method,chemical method and biological method, were also introduced in thispaper. Keywords: Micro-biologically influenced corrosion;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anti-corrosion technique 1.前言 微生物腐蚀(Micro-biologically Influenced Corrosion,简称MIC)是指微生物引起的腐蚀或受微生物影响的腐蚀。其本质是微生物新陈代谢的产物通过影响腐蚀反应的阴极过程或阳极过程,从而影响腐蚀速率和类型。为了找到针对 MIC 的既环保又有效的防腐措施,必须首先了解腐蚀微生物的种类及作用机理,了解当今国内外防腐技术的研究现状。

微生物在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2006年3月第27卷第1期 微生物在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郑玉建,张杰,依不拉音 (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介绍重金属废水微生物处理技术的一般原理、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指出了微生物 处理技术的特点和优越性。 关键词:微生物;重金属;废水处理 中图分类号:X172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organismin the treatment for heavy metal wastewater ZHENG Yu2jian ,ZHANGJie , YI Bu2la2yin (The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 in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4,China) Abstract :Thethesis introduces the general principlesof the microorganism treatment technology for heavy metal waste2water and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Point out the characteristic and su2 periorities of microorganism treatment techniques. Key wor ds:microorganism;heavy metals;wastewater treatment 水中重金属的传统处理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法、 离子交换法、活性炭和硅胶吸附法以及膜分离法等。 他们各有优缺点,但是在处理含有较低浓度的重金 属离子废水时,其操作费用和原材料成本相对较高。 而生物处理方法因其成本低、效率高、容易操作、无 二次污染等优点而成为治理水体重金属污染研究中 的一个热点。生物处理法是利用细菌、真菌(酵母)、 藻类等的生命活动过程,通过将废水中的重金属沉 淀、吸附吸收、降低其毒性从而达到治理重金属废水 的目的。国外利用藻类治理重金属方面的研究始于 70年代,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而利用微生物处理 废水重金属到了90年代才受到重视。目前,国内在 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就微生物处理技术在 污水重金属治理中的应用及前景做简要的概述。 1 微生物的吸附作用 微生物吸附法是利用具有吸附重金属特性的微 生物材料来吸附水溶液中的重金属。与离子交换树 脂等传统的处理方法相比,微生物吸附法具有来源 用Ca2+、Na+溶液预处理后的真菌生物材料吸附 收稿日期:2005206216 作者简介:郑玉建(1955-),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 境与健康研究。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8883(2006)0120039204 丰富、成本低、处理低浓度重金属污染的废水效果好 等优点。 111 吸附作用机制 研究表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具有吸附重金属 离子的功能。微生物活细胞吸附重金属的过程由两 个阶段组成,即胞外吸附和胞内转移。首先重金属 不依靠细胞代谢直接结合在细胞表面,其速度相当 快。随后被吸附的金属被缓慢转移进入胞内,这是 一个主动的,与代谢有关的过程。而非活性的微生 物只有表面吸附〔1~5〕。王亚雄等〔6〕对产碱假单胞菌 和藤黄微球菌对Cu2+ ,Pb2+的吸附特性研究表明, 两者对Cu2+、Pb2+的吸附速度很快,3min 内细菌 对金属离子的吸附量达到总吸附量的75%,然后吸 附速度逐渐降低。 微生物细胞表面吸附主要是由金属离子与细胞 表面活性基团中的质子进行离子交换而完成的。在 密闭系统中进行的实验结果显示,用酸洗过的生物 量吸附重金属的过程中,能降低溶液的p H 值〔7〕。 Zn2+、Pb2+等重金属时,随着溶液中重金属浓度的 降低,Ca2+、Na+的浓度反而增加,而且生物材料所 ·

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修复及一般性分析

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修复及一般性分析 环境科学系陈汉忱苏冠勇汪渝松姜炳棋 摘要:耐受重金属微生物资源的筛选与分子鉴定及抗性研究;SBR工艺去除城市污泥 中重金属的研究;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及其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汞对有效微生物 的毒性效应。 关键词难受重金属微生物SBR工艺固化微生物技术汞毒性 正文 微生物技术在环境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日益成熟,采用微生物处理重金属污染技术还不是很成熟,下面将从四个方面逐步探讨微生物处理重金属污染技术的可行性、方法、一些具体的应用实例以及一些关键的影响因素。 耐受重金属微生物资源的筛选与分子鉴定&抗性研究 首先应对微生物处理进行预先的筛选和条件最优化试验,而且如有必要,应作微生物重金属抗性研究 [例]吸附重金属离子菌种的筛选及其吸附试验研究 实验步骤:从汽车制造厂排污口采集废水及污泥样品进行富集、分离纯化,筛选出可吸附重金属的菌种。进行吸附实验后测定重金属离子浓度。将一定量的溶液溶解在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中,用ICP测定其浓度。从上述吸附实验中选择出吸附重金属离子效果最好的菌种。接入到50mL模拟重金属离子水溶液中。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吸附,测定重金属离子的残留浓度。 实验结果: (1)菌体本身的影响

(2)pH的影响 由图2可以看出,pH值为5时WNO4对于Pb2+的吸附效果最好,其吸附率为97.1%。 重金属抗性形成的可能机制:生物吸附作用在细菌、真菌和藻类细胞上有许多结构组分具有结合重金属的能力,大量研究证实,胞外多糖带有负电荷,可以作为重金属的有效生物吸附剂,阻止重金属离子进入细胞。将动胶菌属的细菌产生的胞外多糖萃取并除去,会大大降低细菌吸附重金属的能力,进而增加其对金属的敏感性;其它蓝细菌、藻类和真菌也可

浅谈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浅谈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大气、河流、湖泊、海洋和土壤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仍然保持着高度发展的态势,环境保护的压力将进一步加重,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如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目标是我国目前及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微生物技术在处理环境污染物方面具有速度快、消耗低、效率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以受无二次污染等显著优点,加之其技术开发所预示的广阔的市场前景,受到了各国政府、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的高度重视,从根本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应用微生物的高效降解、转化能力治理环境污染,在污水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重金属降解、化合物分解、石油修复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治理过程分为:①高效生物降解能力和极端环境微生物的筛选、鉴定;②污染物生物降解基因的分离、鉴定和特殊工程菌的构建;③生物恢复的实际应用和工程化。 一、污水治理 环境中的污染物,在自然界中经过迁移、转化,绝大多数将归入水体,引起水体不断受到污染的胁迫。尤其是高浓度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大量倾入,使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通常情况下,只要这种污染不超过阀值,污染的水体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综合作用下,是可以得到净化的,这种净化主要源于水体中的微生物能直接或间接地把污染物作为营养源,在满足微生物生长需要的同时,又使污染物得以降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二、固体废弃物治理 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影响我国的环境质量。我国同体废弃物年产量数目极大。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千亿元以上。目前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方法主要是填埋、堆放和焚烧。填埋、堆放既占用土地资源,又会使有害物质渗漏、扩散,造成二次污染。固体废弃物焚烧产生的二嚼英等有害物质会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生产。利用微生物分解固体废弃物中的有机物,从而实现其无害化和资源化,是经济而有效的处理同体废弃物方法。微生物技术治理同体废弃物的优势是:可以有选择地浓缩或去除污染物:节省运营和投资成本:废物总体积显著降低: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再利用资源。其缺点在于反应速度慢,某些同体废弃物难以降解。尽管如此,人们相信生物降解中存在的问题会随着对微生物研究的深入很快得到解决.

重金属废水的微生物废水处理工艺

重金属废水的微生物废水处理工艺 一、微生物法治理电镀废水技术 1.主要技术内容 (1)基本原理用从电镀污泥中获得的SR系列复合功能菌,高效还原六价铬为三价铬,三价铬、锌、铜、镍和镉等二价金属离子被菌体富集,再经固液分离,废水被净化,污泥中金属再用微生物或化学法回收,固液分离的上清液可以回用。 (2)技术关键本技术的关键是菌体的培养和“菌废比”的合理调控,这是保证处理水质达到排放标准或回用的重要条件。一般采用厌氧技术培养菌体,培养液可以是生活污水,粪便,高浓度有机废水,也可以人工配制。采用中温发酵技术。根据废水中的金属离子的浓度和培养的菌体的浓度决定“菌废比”,具体情况具体决定。 (3)工艺流程微生物治理电镀废水工艺流程见图9-24。 2.主要技术指标 (1)净化能力本技术对废水成分变化的适应性强,各金属离子浓度的范围为:铬1mg/L~1000mg /L,锌1mg/L~1000mg/L,铜1mg/L~1000mg/L,镍1mg/L~500mg/L,镉1mg/L~500mg/L。本技术不仅能处理单一的金属废水,也可处理混合的金属废水。废水的pH值可在4~8范围内变化。每天处理废水量可达1m3~1000m3以上。 (2)特点利用微生物高效快速还原六价铬,无二次污染,能回收菌泥中的金属,因此,使用周期长,管理方便。如果能利用生活污水、食品加工废水等培养微生物,可以实现以废治废。 (3)出水水质处理后排放水中六价铬、总铬、锌、铜、镍、镉等金属低于国家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见表9-15。

3.投资分析对于日处理100t废水的规模而言,1992年价格为总投资30万元,其中土建15万元,设备10万元,其他5万元。 本技术主要设备使用期可达40年,运行费用约为每吨废水0.20元。 4.主要设备微生物法治理电镀废水技术的主要设备有培菌池,生物反应器,调节池,泵房,沉淀池,消毒池,主控室,化验室等。 二、硫酸盐生物还原法处理含锌废水 硫酸盐生物还原法处理含锌废水其原理是利用硫酸盐还原菌SRB在厌氧条件下产生硫化氢,硫化氢和废水中的重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沉淀以去除重金属离子。 1.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9-25。

金属腐蚀与防护论文

金属在土壤中的腐蚀 陈晓燕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湖南长沙) 摘要:金属在大自然中经常遭到的各种电化学腐蚀、如大气腐蚀、土壤腐蚀和海 水腐蚀等。这些腐蚀有个共同特点,即主要是吸氧腐蚀(电化学腐蚀中,是氧分 子接受电子),但它们又具有各自的规律。如今,随着现代比城乡建设,地下设 施日益增多,金属构件遭到的腐蚀日趋严重,研究并了解土壤的腐浊规律显得有 格外意义。由于土壤的组成及结构的复杂性,其腐蚀远比大气腐蚀复杂得多,本 文仅就土壤的腐蚀类型作些分析。 关键词:金属 土壤 腐蚀 1、引 言 当金属和周围气态或液态介质接触时常常由于发生化学作用或电化学作用而逐 渐损坏的过程成为金属腐蚀。所谓化学腐蚀就是金属直接与介质起化学反应而引 起的腐蚀,在这种情况下金属表面上会生成相应的化合物,如氧化物及硫化物等, 它们通常形成一层薄膜,膜的性质对金属进一步腐蚀有很大影响。所谓电化学腐 蚀就是金属和外界介质的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的腐蚀,也就是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 程中有电流产生,形成了原电池,所以又叫原电池作用。金属在大自然中经常遭 到的各种电化学腐蚀,如大气腐蚀、土壤腐蚀和海水腐蚀等,这些腐蚀的共同点 即主要是吸氧腐蚀。电化学腐蚀中是氧分子接受电子,但它们又具有各自 的规律。随着现代化城乡建设,地下设施日益增多金属构件遭到的腐蚀日趋严重, 研究并了解土壤的腐蚀规律显得格外意义。由于土壤的组成及结构的复杂性,其 腐蚀远比大气腐蚀复杂得多本文仅就土壤的腐蚀类型作些分析。 2、土壤腐蚀类型及原因: ①差异充气引起的腐蚀 由于氧气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金属腐蚀,称为差异充气腐蚀。土壤的固体颗粒含 有砂子、灰、泥渣和植物腐烂后形成的腐植土。在土壤的颗粒间又有许多弯曲的 微孔(或称毛细管),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可通过这些微孔而深入到土 壤中的 水分和空气可通过这些微孔而深入到土壤内部,土壤中的水分除了部分与土壤的 组分结合在一起,部分粘附在土壤的颗粒表面,还有一部分可在土壤的微孔中流 动。于是,土壤的盐类就溶解在这些水中,成为电解质溶液,因此,土壤湿度越 大含盐量越多,土壤的导电性就越强。此外,土壤中的氧气部分溶解在水中,部 分停留在土壤的缝隙内,土壤中的含氧量也与土壤的湿度、结构有密切关系,在 干燥的砂土中,氧气容易通过,含氧量较高;在潮湿的砂土中, 氧气难以通过, 含氧量较低.;在潮湿而又致密的粘士中,氧气的通过就更加困难,故含氧量最 低。埋在地下的各种金属管道,如果通过结构和干湿程度不同的土壤将会引起差 异充气腐蚀,假如,铁管部分埋在砂士中,另一部分埋在粘土中,由腐蚀电 池: 阳极 +→-22Fe e Fe 阴极 -→++OH e O H O 222 122

微生物处理重金属污染

微生物处理重金属污染 摘要: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生物治理技术尤其得到了广泛关注。利用菌类微生物的表面结构特性及其生化代谢作用,通过生物化学法、生物絮凝法等将重金属元素分离或降低其毒性,可达到治理污染的目的。基因工程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加强了菌类和微藻的吸附、代谢、絮凝功能,提高了重金属污染的处理能力。固定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效率及稳定性,有力地推动了重金属微生物治理技术的发展。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利用微生物及植物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重金属;微生物;研究现状;应用前景 Review on Microbiological for Heavy Metal Pollution LI Dong-xiao Abstract:Develop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at home and abroad by means of microbiological techniques were summarized,and present studie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Biological chemical method,Biological flocculation method. the application of gene engineering technique and immobilized microorganism technique to heavy metal pollution treatment were introduced. The prospects of development of treatment technology for heavy metal pollution we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heavy metal pollution;microorganism;status; review 1.前言 由于工业的发展,重金属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伴随而来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特别是重金属废水,因其中的铅、铬、镉等可通过食物链最终在生物体内累积,破坏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甚至产生“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而成为一种对生态环境危害极大的工业废水。因此,寻找一种能有效地治理重金属废水污染的技术已显得紧迫而重要。 治理重金属的传统方法有:中和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气浮法、电解法、蒸发和凝固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溶剂萃取法、液膜法、反渗透和电渗析法等。它们各有优点,但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投资大、能耗高、操作困难、易产生二次污染等不足,特别是在处理低含量重金属污染时,其操作费用和原材料成本相对过高[1]。利用微生物体系制备的生物吸附剂处理和回收重金属,是目前实践证明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新方法。它与传统的处理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2]: (1)在低浓度下,金属可以被选择性地去除; (2)节能,处理效率高; (3)操作时的pH值和温度条件范围宽; (4)易于分离回收重金属; (5)吸附剂易再生利用; (6)对钙、镁离子吸附量少;(7)投资小,运行费用低,无二次污染。 2. 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处理方法

微生物腐蚀机理及对埋地管道腐蚀防护的影响_夏双辉

全面腐蚀控制2005年第19卷第3期1 引言 微生物腐蚀(MIC)是由细菌和真菌的存在及其活动所引起的腐蚀。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管道外部的腐蚀沉积有27%与MIC有关。下面是有关微生物的一般描述: (1 ) 个体微生物很小(从0.2微米长到几百微米,宽2~3微米),该特性使它们很容易进入缝隙及其它地方。细菌和真菌可以生长成为宏观规模。 (2 ) 菌是可移动的,他可以移居到适合其生存的环境或者离开不利于其生存的环境,也就是说移向食物表面而离开有毒的材料。 (3 ) 菌具有对某种化学物质特定的接收功能,该功能使他们能够找到大量的食物源。 营养物质、尤其是有机营养物通常在大多数水环境中很短缺,但是表面包括金属,吸收这些物质后,会使这些营养物相对增加。 (4 ) 微生物能够承受较大范围的温度变化(至少-10~99℃)、pH值变化(0~10.5)及氧浓度的变化(0~100%标准大气压)。 (5 ) 它们以群体方式生长,这有助于个体间食物交叉供给,并使它们更可能在不利的环境中生存。 (6 ) 它们繁殖得很快(据报告繁殖期约18分钟)。 (7 ) 个体细胞能够由水、风、动物、飞行物或其他手段广泛而迅速地扩散,因而在该群体中的某些细胞到达有利于其生存环境的可能性很大。 (8 ) 许多微生物能够很快适应大量的不同营养源。例如:荧光假单胞菌能够利用100多种不同的化合物作为单一的碳源和能量,这些化合物包括糖脂类、乙醇、甲醇、有机酸及其它化合物。 (9 ) 许多微生物形成胞外多糖物质(胶囊或黏物质层)。产生的黏泥具有黏性,能捕捉有机物及垃圾(食物),阻止某些有毒物质(如:杀菌剂)或其他物质(缓蚀剂)的渗透,以及把细胞保持在营养液(大量流体)和这些物质扩散的界面之间。 (10 ) 许多细菌和真菌产生孢子,这些孢子对温度(有些甚至可以在沸点温度生存一小时以上)、酸、乙醇、杀虫剂、干燥、冷冻及许多其他不利的因素具有很强的抵抗能力。这些孢子可以存活上百年并在遇到合适环境时迅速成长。在自然环境中,存活与生长之间存在着不同。微生物能够抵抗长期的饥饿和干燥,如果环境在潮湿与干燥之间交替变化,微生物可以在干旱期存活,在潮湿期生长。 (11 ) 微生物依靠对化学物质的降解能力或通过利用黏泥、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防渗透能力的特性而具 微生物腐蚀机理及对埋地管道腐蚀防护的影响 夏双辉1 戚明友1 李建秀2 (1、 合肥钢铁公司动力厂,合肥230011; 2、西施兰联合企业有限公司,河南南阳473100) 摘 要:本文简要叙述了产生微生物腐蚀的几类菌落及相应腐蚀的机理,并叙述了微生物腐蚀与埋地管道所处的环境、表面涂层及辅加的阴极保护的相互影响关系,这对于从事埋地管道的防腐蚀研究和实施保护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微生物腐蚀 埋地管道 沉积 阴极保护 C o r r o s i o n M e c h a n i s m o f M I C a n d I n f l u e n c e s o n C o r r o s i o n a n d P r o t e c t i o n o f U n d e r g r o u n d P i p e l i n e Xia Shuanghui1 Qi Mingyou1 Li Jianxiu2 (1. Power Plant of Hefei Steel and Iron Corporation, Hefei 230011;2. Sislan Complex Enterprises Co., Ltd, Nanyang473100,Henan )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microorganisms and their corrosion mechanism, then described the environment, coatingsand cathodic protection of pipeline and MIC. The influences to each other were also introduced. Keywords: MIC; underground pipeline; deposits; cathodic protection 全 面 腐 蚀 控 制 T O T A L C O R R O S I O N C O N T R O L 第19卷第3期2005年6月 Vol.19 No.3 June. 2005

土壤重金属治理方法

土壤重金属治理方法 摘要: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是环境和土壤科学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历年来学者们对湖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相关研究报道,综述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主要污染来源、分布和重金属治理的主要方法及相关性研究。并就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重金属;土壤;污染 1引言 近20年来,长沙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变化,给城市土壤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湖南省是有色金属大省,全省受重金属污染土地面积高达13 %。魏本杰等对湘江流域某冶炼厂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研究表明,重金属污染物主要积累在土壤耕作层(0~30),下层土壤污染较轻[1]。 在各种污染因素中,重金属污染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又不易在生物循环和能量交换中分解,受到有关专家们的广泛关注。湖南土壤重金属的早期污染可追溯至湖南工业初期的作坊,如电镀、化工、印染、皮革、搪瓷、制药、冶炼、仪表厂等,这些作坊对土壤环境造成潜在的重金属污染。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这些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二三十年来的积累效应,显著增加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含量。随着湖南各城市的都市化迅速发展,郊区乡镇工业兴起,加快了工业“三废”的排放、城市生活垃圾以及汽车尾气等,这些已经逐渐取代农药和污水灌溉,成为现在湖南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本文主要阐述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和主要污染来源以及总结了相关土壤重金属处理方法。 2 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和修复 按照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不同和土壤的性质不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和治理方法可分为三大类:土壤农化调控法、工程物理化学法及生物修复法。 2.1 工程物理化学法 工程物理化学法是指通过机械法、物理化学法等手段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初期应用该方法效果较好。主要包括:客土法、淋洗沉淀法等。 2.1.1 客土法 客土法是以非污染土壤将污染土壤覆盖或以非污染土壤置换污染土壤,使污染土壤得到恢复的方法。此法治理效果显著,但是需要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同时恢复土壤结构和肥力所需时间较长,而且不能断绝二次污染的可能,仅适合小面积污染的治理。 2.1.2 淋洗沉淀法 淋洗沉淀法是用清水或酸性溶液冲洗被污染过的土壤,使重金属溶解或增加重金属的溶解性,然后经过络合或沉淀作用使重金属富集而去除的过程。清水冲洗可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危害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强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溶解度,再冲洗,从而减轻重金属污染。 除此之外,热处理法、电动化学法、污染物固化也属于物理化学法。它们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方法。 2.2 农业化学调控法 农业化学调控法指通过调节土壤pH、有机质、CEC、土壤水分等因索。从而改变土壤重金属的水溶性,降低或升高其生物有效性,消减重金属污染危害或净化土壤的方法。 2.2.1 土壤pH值调节 土壤液的pH值能显著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溶解度。当pH小于5 时,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提高,生物有效性增大,尤其是部分碳酸盐结合态将变成水溶态。此时若用碱性物质中和,提高其pH,将大大增强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据研究表明,施用石灰、矿渣等碱性

污水中重金属微生物处理方法简介

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处理法 1现状:湘江告急! 1966年,湘江检测出铬、铅、锰、锌、砷等重金属;1978年,湘江已成国内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1990年代之后,湘江水质呈恶化趋势,工业污染导致的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 作为“有色金属之乡”的湖南,采选、冶炼、化工等企业多分布于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由此而来。相当长时期内,湖南的汞、镉、铬、铅排放量位居全国第一位,砷、二氧化硫和化学耗氧量(COD)的排放量居全国前列。 作为湖南的母亲河,湘江和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的后果越来越严重:湘江流域局部的正常供水被打断,流域内4000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因重金属超标危害人体健康的事故时有发生;鱼类大幅减少,数以千亩计的农田不能耕种,有相当地域的鱼类、粮食、蔬菜不能食用。 污染背后,既有历史包袱沉重、粗放式经营、科学技术落后等客观原因,也有长期以来高污染企业与当地政府之间“躲猫猫”似的拉锯战。 湘江已不堪重负。 3含量:湘江表层 沉积物中不同重金属的含量变化并不相同,Mn沿程变化比较显著,呈锯齿状, 其他 六种金属含量沿程变化不大, Cu、Cd 、Pb及Zn的含量沿程大致呈下降趋势,这

说明株洲霞湾的工业废水污染是长株潭段底泥重金属Cu、Cd 、Pb和Zn的主要来 源,随着水的自净作用重金属浓度逐渐降低;重金属Cr、Ni的含量则沿程呈现上 下波动分布。所有采样点中霞湾段、湘潭湘江三大桥以及长沙南大桥采样点的污染情况比较严重,所有采样点中大部分重金属元素都在这几个断面出现不同程度的 高值。与长江干流背景值比较得出,湘江长株潭段底泥重金属中, Zn、Pb及Cd的 含量均远远超出长江干流背景最高值,这说明三种元素的污染已相当严重。重金 属相关性分析表明,Cd、Pb、Cu、Zn相互之间有显著相关性,沿岸工厂的排污有 可能是它们共同的污染来源,有机质与重金属元素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说 明沉积物中有机物和粘土矿物对重金属的分布与富集起着重要的作用。 形态分析则表明,七种重金属元素中,Cr 和 Ni 主要存在于残渣态中,对环 境的影响不是很大,Mn 、Cu、Pb 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较高,对周围生态系统构 成一定的威胁。Zn、Cd 虽主要存在于残渣态,但酸溶态也占有相当比例,潜在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