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知识点汇总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知识点汇总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知识点汇总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知识点汇总

一、选择题

1.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植物393种,其中浮游植物116种、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271种,鸟类有265种.这主要体现了()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C.物种的多样性 D.遗传的多样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分析解答。【详解】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植物393种,其中浮游植物116种、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271种,鸟类有265种。说明生物种类很多,这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2.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是不可估量的。

【详解】

“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体现森林对生态系统的水循环起到重要调节作用,属于间接使用价值。

故选:B。

【点睛】

掌握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价值是本题解题关键。

3.森林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A.直接价值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D.实用价值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等。

4.某同学绘制了动物分类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 处填体温恒定

B.海豚属于类群②

C.蚯蚓属于类群⑤

D.④都是完全变态发育

【答案】D

【解析】

【分析】

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体内无脊柱,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详解】

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根据体温是否恒定,也可以将动物分成两类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鸟类和哺乳类属于恒温动物,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属于变温动物;无脊椎动物体内无脊柱,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节肢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动物,身体分节,不同体节有差别,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撑,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足和触角也分节,具有3对足和2对翅,所以会飞行。动物类群中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是有口无肛门,其他的动物,包括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都是有口有肛门的。有分析可知:①属于变温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②是哺乳动物;③鸟类;④是昆虫;⑤包括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⑥包括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A.a 处填体温恒定,A正确。

B.海豚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B正确。

C.蚯蚓属于环节动物,体内无脊柱,无翅,有口无肛门,C正确。

D.④昆虫既有完全变态发育的,也有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比如蝗虫,D错误。

【点睛】

掌握各种动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B.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C.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多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D.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详解】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A正确。B.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的多样性,B正确。

C.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为外来物种一旦适应环境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C错误。

D.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正确。

故选:C。

【点睛】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

6.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

C.分类的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D.分类单位越小,其中包括的生物共同特征就越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详解】

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共同特征最多,故A正确。

B.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性状)和生理功能方上的相似程度等方面的特征,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类群,故B正确。

C.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因此从小到大是种、属、科、

目、纲、门、界,故C错误。

D.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分类依据和分类单位等级的大小、关系。

7.①朱鹮、②金丝猴、③珙桐、④大熊猫这几种动植物中,哪些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据此解答。

【详解】

①朱鹮长喙、凤冠、赤颊,浑身羽毛白中夹红,颈部披有下垂的长柳叶型羽毛,体长约80厘米左右。它平时栖息在高大的乔木上,觅食时才飞到水田、沼泽地和山区溪流处,以捕捉蝗虫、青蛙、小鱼、田螺和泥鳅等为生。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从而宣告在中国重新发现朱鹮野生种群,这也是世界上仅存的一个朱鹮野生种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②金丝猴脊椎动物,哺乳纲,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仰鼻猴属。毛质柔软,为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群栖高山密林中。中国金丝猴分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此外还有越南金丝猴和缅甸金丝猴两种金丝猴。均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③珙桐为落叶灌木。可生长到20~25米高,叶子广卵形,边缘有锯齿。本科植物只有一属两种,两种相似,只是一种叶面有毛,另一种是光面。花奇色美,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子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

④大熊猫,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属熊科,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全世界野生大熊猫现存大约1590只左右。成年熊猫长约120~190厘米,体重85到125公斤,适应以竹子为食的生活。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可爱模样深受全球大众的喜爱,在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时就以大熊猫为其标志,大熊猫俨然成为物种保育最重要的象征,也是中国作为外交活动中表示友好的重要代表。被誉为“活化石”。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朱鹮、珙桐、大熊猫、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

8.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包含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

B.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

C.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远大于间接使用价值

D.遗传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它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

A.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故A正确。

B.我国裸子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现代裸子植物分属于5纲,9目,12科,71属,近800种。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5纲,八目,11科,41属,236种。其中引种栽培1科,7属,51种。有不少是第三纪孑遗植物,或称“活化石”植物。占世界已知种数的26.7%,居全世界的首位,因此,中国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故B

正确。

C.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远远大于直接使用价值,故C错误。

D.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9.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恰当的是()A.物种灭绝后,一定可以再生B.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自身不会产生威胁

C.生物种类越少,生态系统越稳定D.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答案】D

【解析】

【分析】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详解】

A.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一旦灭绝,将永远不会再生,A错误。

B.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的衣、食、住、行,甚至文化生活都与生物的多样性密切相关。如做衣服用棉花、荀麻、蚕丝等,人类的食物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生物如面粉是用小麦加工的,肉类来源于动物等。因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多样性的减少,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B错误。

C.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生物种类越少,生态系统越不稳定,C错误。D.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D正确。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生物多样性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价值。10.根据下表数据分析,哺乳动物和鸟类多样性受到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

A.偷猎 B.栖息地丧失 C.外来物种 D.其他原因

【答案】B

【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哺乳动物受威胁的原因有:偷猎占23%、栖息地的丧失占40%、外来物种入侵占16%、其他原因占21%,表明哺乳动物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

鸟类减少的原因:偷猎占18%;栖息地的丧失占59%;外来物种入侵占12%;其他原因占11%.表明威胁鸟类生存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

因此哺乳动物和鸟类多样性受到威胁的最主要原因都是栖息地的丧失。

11.诗词歌赋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能体现生态系

统中物质循环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如题中叙述的把“落红”化作“春泥”,其原因就是被土壤中的腐生细菌等微生物给分解掉了。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考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12.下列动物都具备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的一项是()

A.蝗虫、蚯蚓、蛔虫B.水蛭、海蜇、涡虫

C.水母、涡虫、水螅D.沙蚕、血吸虫、珊瑚虫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察的是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是一类水生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身体都是由两层细胞及其围成的一个消化腔组成的,身体只有一个开口。

【详解】

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蛔虫属于线形动物,它们有口有肛门,故A错误。水蛭属于环节动物,有口有肛门;海蜇属于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故B错误。水母、涡虫、水螅都属于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故C正确。沙蚕属于环节动物,有口有肛门;血吸虫、珊瑚虫属于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故D 错误。

【点睛】

熟记一些动物的特此有助于做动物的分类题。

13.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科学地分类。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界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C.生物分类主要是依据生物的相似程度

D.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生物分类等级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等级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种是最小的分类等级,界是最大的分类等级。

【详解】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故A错误;分类等级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故B正确;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故C正确;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故D 正确。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掌握生物分类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

14.蚯蚓、蝗虫、鲫鱼、家鸽四种动物各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它们进行呼吸的器官分别是()

A.体壁、气管、鳃、肺B.气管、体壁、鳃、气囊

C.体壁、体壁、鳃、肺D.体壁、气管、鳃、气囊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蚯蚓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体壁来呼吸;蝗虫生活在陆地上,用气管呼吸,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家鸽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故选A.

考点:动物的分类.

15.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对野生动物的过多狩猎或采伐,对栖息地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B.物种退化

C.食物链中弱肉强食

D.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人类的滥捕乱杀和外来物种的入侵,其中主要的是栖息地的丧失。

【详解】

随着人类的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人类集中活动的区域不断扩大,大面积砍伐森林,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使环境不在适和生物生存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还有滥捕乱杀、偷猎等,也使生物种类减少,这些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因此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过度的狩猎和采

伐,对栖息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

16.如图是部分动物的分类等级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目

B.狼属于犬科

C.猫、狮和虎同属于猫科

D.虎和犬没有任何共同特征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详解】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因此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目,A正确;由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狼和犬同属,都属于犬科,B正确;由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猫和虎同属于猫科,C正确;由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虎与犬同属于食肉目,有一定的亲缘关系,D错误。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分类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仔细分析题中的分类索引,结合题意解答。

17.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A.纲 B.目 C.科 D.种

【答案】D

【解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故选D.

点睛: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界.

18.老鼠对人类有害并被列为“四害”之一,我们应对它()

A.想尽办法赶尽杀绝B.大力保护并减少其天敌的数量

C.设法控制其数量,减少危害D.顺其自然不加控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老鼠、苍蝇、蚊子和蟑螂称为“四害”,我们设法控制其数量,减少危害。

【详解】

老鼠虽然是有害动物,但我们不能使之灭绝,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它本身就是一个基因库,老鼠一旦灭绝,它所携带的基因库将永远消失,当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数量大大增加或减少时也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次动物作为消费者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又是有害动物,也不能使之数量过多,我们应该设法控制其数量,尽量减少其危害,如采用引进天敌灭鼠等生物防治的办法。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了解四害的知识,正确对待四害.正确的做法就是设法控制其数量,尽量减少其危害。

19.今年“海水稻”开始在我国盐碱地地区大面积种植,这是我国科学家用一种野生海水稻和高产优良水稻杂交的结果,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基因的多样性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三者都是

【答案】A

【解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国科学家用一种野生海水稻和高产优良水稻杂交,研制出“海水稻”,就是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也体现了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0.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是植物的()器官

A.根

B.花

C.叶

D.种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

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无果皮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据此答题。

【详解】

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被子植物的

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

【点睛】

关键是掌握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注意掌握。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知识点汇总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他负责,并受它的监督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人大代表的权力和义务: 权力: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义务: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的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政体: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 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民主集中制的体现: (1)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民主决定。 (2)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它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而是由其它机关去贯彻执行。 (3)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3)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拼一拼,写词语。 jīròu pífūdào suìbái hóu géng zhòng júzi hèsè肌肉皮肤稻穗白喉耕种橘子褐色huòshìw?n jiùchén diàn diàn l?n dài l?n duòmáo dùn 祸事挽救沉甸甸懒怠懒惰矛盾 cítáng suìyuàn wéi qún duōsuōk?o équán tu? 祠堂遂愿围裙哆嗦烤鹅蜷腿 quán suōdòng jiāng hu?yàn li?ng sāi tōng hóng hu?ng 蜷缩冻僵火焰两腮通红明晃晃 qīn qi chàyìgào jiè 亲戚诧异告诫 二、常见词语 德高望重冷嘲热讽悉心照料熊熊燃烧兴高采烈喜出望外不屑一顾蹑手蹑脚不辞辛苦尽力而为以礼相待言而无信出其不意干瘪 无声无息 三、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刻舟求剑:比喻拘泥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守株待兔:比喻希图不努力而成功的侥幸心理。现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把事情办糟。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囫囵吞枣: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六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慈.(cí)爱毕竟.(jìng)一行.(háng) 停泊.(bó)鸣蝉.(chán)指南针.(zhēn) 垂.(chuí)下忠.(zhōng)实帮.助(bāng) 稠.(chóu)密一盏.(zhǎn)宇宙.(zhòu) 稍.(shāo)微浴.(yù)室倒.(dào)退 二、易写错的字 岭:右边是“令”,不是“今”。 荷:注意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垂:一共有四个横,不要漏掉一横。 导:注意上面是“巳”,不要写成“已”。 三、会写词语 湖水莲花荷叶绝对山岭雷雨乌云乌黑压下雷声垂下闪电窗户房子迎接扑上去天然帮助指点北极星 杯子特别积雪生活宇宙失去 地板容易浴室 四、多音字 xíng(步行)bó(漂泊) 行泊 háng(银行)pō(湖泊)

dōu(都是)yāo(要求) 都要 dū(首都)yào(需要) dǎo(跌倒)jiào(睡觉) 倒觉 dào(倒水)jué(觉得) 五、形近字 乌(乌黑)户(户外)压(压力) 鸟(小鸟)尸(尸体)庄(村庄) 导(引导)永(永远)乱(打乱) 异(异同)水(浇水)刮(刮风)六、近义词 望—看鸣—叫渐渐—慢慢清新—清爽忽然—突然慌张—惊慌天然—自然 分辨—辨别舒服—舒适必须—务必 一动不动—纹丝不动 七、反义词 前—后遥—近渐渐—飞快打开—关上 清新—污浊慌张—镇定解冻—冰封 稠—稀有趣—乏味特别—普通 八、词语搭配 1. 量词搭配:

一(阵)大风一(只)蜘蛛 一(条)彩虹一(盏)指路灯 一(个)安稳觉一(件)事 2. 形容词搭配: (满天)的乌云(清新)的空气 (天然)的指南针(忠实)的向导 九、词语归类 描写太空的词语: 浩瀚无际群星闪烁神秘莫测 广袤无垠苍穹无边 十、句子积累 1. 古诗名句: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 拟人句:蜘蛛又坐在网上。 3. 比喻句、拟人句: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点 方向。 4.“把”字句:宇航员必须把自己绑在睡袋里。 十一、考点提示 1. 背诵:《悯农(其一)》《古诗二首》。 2.《雷雨》中第2-5 自然段常以填空题或课内阅读的形式进行考 查。 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中介绍的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常以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1、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氢 H 2、请写出四大反应类型,并写出其反应通式: 反应类型反应通式反应方程式举例 化合反应A+B=AB 3、同素异形体的定义为:,请举两例有关同素异形体的例子:①② 4、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填写下表: 物质性质作用 金刚石 石墨 焦炭 炭黑 活性炭(或木炭) 5、为什么活性炭、金刚石、石墨、焦炭、炭黑它们都是碳的单质但是性质差异却如此的明显 6、请根据了解的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填写下表:

化学性质作用 稳定性 下面有关内容书写化学方程式 可燃性 氧气充足时 氧气不足时 还原性 碳和四氧化三铁 碳和三氧化二铁 碳和二氧化碳 碳和氧化铜 7、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 。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有哪些①②③ 8、请根据所学知识,填写如下表格: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该反应中酒精灯上加网 罩的作用为: 9、根据碳在空气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填写下表: 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10、我们已知,木炭或者活性炭有一定的(性质)作用,可以去除异味和部分杂质,我们如果将性质归为两大类,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的话,那么,这属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1、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填写下表: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需的药品有: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方程式为: 在选取药品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什么不选用稀硫酸、浓盐酸或碳酸钠 12、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我们可以适用于排空气法来收集气体,若我们收集的气体是密度远小于空气密度的,则 进口、出口分别是(“a进b出”或“b进a出”),若我们收集的气体密度远大于空 气密度,则进口出口分别是(“a进b出”或“b进a出”)。 (2)若我使用该装置收集氢气,那么进口、出口分别是(“a进b出”或“b进a出”), 当我需要检验集气瓶中氢气是否已经收集满时,我们可以怎么做发生的现象什么 若使用该装置收集的是CO,则需要在(a、b)口增加(实验仪器)来进行尾气处理,原因是CO (化学性质)。尾气处理的化学方程式: 。 14、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1)上图中,哪些是发生装置哪些是收集装置(填写序号) (2)根据所学气体收集装置填写下表: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知识点总结: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1、物质的构成 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举一反三) 2、分子 (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为一些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是由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表现出来,单个分子不能表现。 (2)分子的基本性质 ①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 ③分子在不停运动。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分子的内部结构 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 3、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4)分子与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经过组合可构成分子。 金属单质,如:铁、铜、金等 (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固体非金属单质,如:硫、磷、硅等 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氖气、氫气。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5、原子观点解释有关问题和现象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①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②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原子重新组合。 (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①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中只含有水分子; ②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3)有些生活中的现象和自然现象也可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如:衣服晾晒、花香、热胀冷缩、溶解、蒸发、物质三态变化、气体压缩等。 课题2 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的构成 ⒈原子的构成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 中子:不带电 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⑴原子核所带电量数称为核电荷数,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注意: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②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例如:氢原子核中无中子 ⑷原子核只占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原子内相对有一个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中电子的运动是分层运动的,在含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低的,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通常就用电子层来表明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把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能量稍高、离核稍远的叫第二层,由里往外依次类推,叫三、四、五、六、七层(也可分别叫K L M N O P Q 层)。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是没有固定轨道的。 2、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1)1~20号元素,第一层最多能排2个,其它层最多能排8个,不足的,是几个就排几个。各层电子数之和等于质子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一、生字: 挪[nuó] 蒸[zhēng ] 秧[yāng] 萎[wěi] 番[fān] 锻[duàn] 雅[yǎ] 勃[bó] 二、词语盘点: 挪移[nuóyí] 蒸融[zhēnɡ rónɡ] 游丝[yóu sī] 插秧[chā yānɡ] 枯萎[k ū wěi] 基业[jī yè] 幸而[xìnɡér] 一番[yì fān] 考验[kǎo yàn] 锻炼[duàn liàn] 转化[zhuǎn huà] 优雅[yōu yǎ] 赤裸裸[chì luǒ luǒ] 专心致志[zhuān x īn zhì zhì] 无缘无故[wú yuán wúɡù] 语重心长[yǔ zhònɡ xīn chán ɡ] 狂风暴雨[kuánɡ fēnɡ bào yǔ] 勃勃生机[b? b? shēnɡ jī] 邯郸学步[h án dān xu? bù] 哲理[zh? lǐ] 英俊[yīnɡ jùn] 惊羡[jīnɡ xiàn] 幅度[f ú dù] 慌乱[huānɡ luàn] 艰难[jiān nán] 喧哗[xuān huá] 附和[f ù ha] 冒险[mào xiǎn] 消受[xiāo sh?u] 机敏[jī mǐn] 堂皇[tánɡ huán ɡ] 名义[mínɡ yì] 薄弱[b? ru?] 附庸[fù yōnɡ] 刹那间[chà nà jiān] 座无虚席[zu? wú xū xí] 意想不到[yì xiǎnɡ bù dào] 惊心动魄[jīnɡ xīn d?n ɡ p?] 养尊处优[yǎnɡ zūn chǔ yōu] 三、多音字: 缴[jiǎo(缴纳) zhu?(弓缴)] 为[w?i(作为) wai(因为)] 将[jiāng(将来) jiàng(将领)] 藏[cáng(躲藏) zàng(宝藏)] 空[kōng (空虚) k?ng(空地)] 散[sǎn(散文) sàn(散会)] 种[zhǒng(种子)zh?ng(种树)] 倒[dào(倒退) dǎo(吹倒)] 喝[hē(喝水) ha(喝彩)] 和[h?(和平) ha(附和)] 乐[la(欢乐) yua(乐曲)] 曲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各知识点归纳总结 Unti1 what’s the matter? 短语归纳 1.too much 太多 2.lie down 躺下 3.get an X-ray 做个X光检查 4.take one ’s temperature 量体温 5.put some medicine on ......在....上敷药 6.have a fever 发烧 7.take breaks /take a break 休息 8.without thinking twice 没多想 9.get off 下车 10.take sb to the hospital 送某人去医院11.wait for等待12.to one’s surprise 使.......惊讶的13.thanks to多亏于;由于 14.in time及时 15.think about 考虑 16.have a heart problem患有心脏病 17.get into the trouble 遇到麻烦 18.do the right thing做正确的事情事情19.fall down 摔倒 20.put ...... on sth把...放在某物上 21.get hit/sunburned 摔伤/烧伤 22.be interested in 对.....感兴趣 23.be used to 习惯于.... 24.take risks/take a risk 挑战 25.lose one’s life 失去生命 26.because of 因为 27.run out of 用完 28.cut off 切除 29.get out of 从...出来 30.make a decision/decisions 做决定31.be in control of 掌管;管理 32.give up 放弃 用法归纳 1.need to do sth .需要去做某事 2.see sb doing sth 看见某人正在做某事 3.ask sb sth 询问某人某事 4.expect sb to do sth 期望某人做某事 5.agree to do sth 同意做某事 6.help sb (to) do sth 帮助某人做某事 7.want to do sth 想要做某事 8.tell sb to do sth 告诉某人做某事 9.have problems(in) doing sth 做某事有困难 https://www.360docs.net/doc/529668671.html,e sth to do sth用某物去做某事11.be/get used to doing sth 习惯于做某事 12.seem to do sth 好像做某事 13.keep on doing sth 继续做某事 14.mind doing sth 介意做某事 语法点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质软),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 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润滑剂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 2 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金属。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 2: C+O 2 点燃CO 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 2 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 高温 2Cu+CO 2 ↑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用:冶金工业 2Fe 2O 3 +3C 高温 4Fe+3CO 2 ↑ ↑ + + 2 4 3 2 3 2CO Fe C O Fe高温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A) (B) (C) (D)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A)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B)(C)(D)装置。(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A) (B) (C)

排水法:气体难溶于水 (A ) 向上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B) 向下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C) CO 只能用排水法(有毒,密度与空气相近,不能用排空气法) CO 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要溶于水、跟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2) 发生装置:左图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已集满。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 3高温CaO+CO 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 2O=Ca(OH)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 2+H 2O==H 2CO 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 2CO 3 == H 2O+ CO 2↑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 2+Ca(OH)2==CaCO 3↓+H 2O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 2高温2CO 5)参与光合作用 3、用途: 灭火,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升华吸热,物理性质) 温室肥料(光合作用,化学性质) 4、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五、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排水法收集) 2、化学性质: (H 2、CO 、C 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 1)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生物体缺氧而中毒。 2)可燃性:2CO+O 2点燃2CO 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CO 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精品】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五(下)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 一、字音 1.易混的多音字 监jiān(监督)jiàn(国子监) 殷yīn(殷商)yān(殷红) 创chuàng(创造)chuāng(创口) 龟guī(乌龟)jūn(龟裂) 2.易读错的字 隶.书(lì)领域.(yù)蜀.国(shǔ)枇杷 ..(gāo yáo) ..(pí pa)皋陶 造诣.(yì)祭祀.(sì)蜷.曲(quán)外甥.(sheng)提供.(gōng) 楷模.(mó)书籍.(jí)报刊.(kān)小篆.(zhuàn)匈.奴(xiōng) 二、词语听写 遨游应声蜷曲祭祀趣味信息量悠久规范报刊狩猎纤细铸刻繁琐楷模造诣途径搜集奠定蕴含涌现古往今来 笑而不答力所能及源远流长威名远扬举世闻名 三、词语积累 1.词语搭配 (古老)的文字 (漫长)的演变过程 (独特)的艺术 (著名)的书法家 (悠久)的历史 (丰富)的文化(仔细)地研究(创造)文字

(奠定)基础(治疗)创伤(查阅)书籍(搜集)资料 2.词语拓展(描写书法的词语) 笔酣墨饱笔走龙蛇力透纸背入木三分龙飞凤舞龙蛇飞动 铁画银钩方刚圆柔 3.谐音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四、汉字的演变 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按时代和字体的对应,大体上可以分为六种字体,具体如下:形成时代代表性文字主要载体商周甲骨文龟甲、兽骨商周、春秋、战国金文青铜器、石秦小篆石战国隶书竹简、帛魏晋楷书东汉末年行草帛、纸。 五、课文理解 1.《字谜七则》中根据字的形状、拆字解意和会意等方法猜字谜。 2.《有趣的谐音》中有六组歇后语,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 3.形声字是指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表示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4.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汉字的演变从(甲骨文)开始,经过了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一、整体梳理: 1、诗歌总集:《诗经﹒采薇》 唐诗:《春夜喜雨》 宋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元曲:《天净沙﹒秋》 现代诗:《太阳的话》、《白桦》 2、本组诗歌是按内容分类的。 3、不同角度搜集: (1)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 (2)按形式分:格律诗(律诗、词、曲等)、自由诗。 (3)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4)按国家和作者分:中国的屈原、李白、杜甫……外国的雪莱、海涅、普希金……(5)民歌 (6)童谣 4、诗歌的起源: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5、诗歌的特点: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6、诗歌的表现手法: (1)赋——直接陈述事物;比——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兴——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传统)(2)夸张、复沓、重迭、跳跃……(发展)(3)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 (4)象征:以象征义,现代诗歌中,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 7、现代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 (1)比拟——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 (2)夸张——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或缩小,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 (3)借代——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与比拟有相似之处。 8、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

1)、按音律分: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涵盖;发展轨迹) (2)近体诗:也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 ◎小令:58字以内。◎ 双调: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单调:只有一段。

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比一比,再组词。(读一读) 州(神州)湾(台湾)峡(峡谷)族(民族)炒(炒菜)城(长城)洲(亚洲)弯(弯曲)狭(狭小)旅(旅游)妙(奇妙)诚(诚实)见(看见)币(钱币)财(财产)烧(烧火)岛(海岛)团(团圆)贝(贝壳)巾(毛巾)材(木材)烤(烤肉)鸟(小鸟)困(困难)贴(贴画)转(转圈)甲(甲骨文)饭(吃饭)抄(抄写) 站(站岗)传(传说)由(由于)板(木板)炒(炒菜) 二、多音字(读一读) bēn(奔跑)zhá(油炸)piāo(漂流)ké(贝壳) 奔炸漂壳 bèn (投奔)zhà(炸弹)piào(漂亮)qiào(地壳) dāng(当然)zhòng(重量)zhuǎn(转弯)shān(扇风) 当重转扇 dàng(上当)chóng(重新)zhuàn(转动)shàn(扇子) fā(发现)xīng(兴旺) 发兴 fà(理发)xìng(高兴) 三、给下列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背一背,写一写) 削(削苹果)赔(赔钱) 悄(悄悄)陪(陪伴) 肖霄(云霄)咅培(培土)梢(树梢)部(部落) 宵(元宵)倍(倍数) 四、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读一读) 火:烤、烧、炒、灯、灿、烂 灬:煎、蒸、煮、点、热、焦 我的发现:“火”和“灬”字旁的字都跟火有关。

心:怒、悲、忘、感、恋、想 忄:情、惊、慌、怕、忙、慢 我的发现:“心”和“忄”字旁的字都跟心情有关。 刀:分、剪、切 刂:别、剑、刮、刺、创、刻 我的发现:“刀”和“刂”字旁的字都跟刀有关。 贝:财、赔、购、贫 我发现:“贝”字旁的字跟钱财有关系。 钅:钢、铜、铁、锅 “钅”字旁的字跟金属有关系。 王:珠、珍 “王”字旁的字跟珠宝、玉石有关。 五、补充词语:(背一背,写一写) 甜(津津)酸(溜溜)辣(乎乎)香(喷喷)油(腻腻)软(绵绵)脆(生生)硬(邦邦) 六、近义词:(背一背,写一写) 珍贵——宝贵张开——打开情谊——友谊 七、反义词:(背一背,写一写) 欢笑——悲伤团圆——分离热闹——冷清保护——破坏 八、填入合适的动词。(背一背,写一写) (贴)窗花(放)鞭炮(赛)龙舟(会)鹊桥(吃)月饼(戴)饰品 九、日积月累。(默写)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 戌狗亥猪 十、词语听写。(读一读,听写) 神州中华山川黄河长江长城台湾岛海峡民族奋发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转眼团员热闹动物贝壳甲骨文张开样子 可以钱币钱财有关比如美食红烧茄子烤鸭羊肉蛋炒饭

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1

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2、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3、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4.C60是由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是由构成的,每个C60分子由构成。 5.在一定条件下,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属于变化。 二、碳的化学性质 1、为什么古代字画经历几千年而不变色、档案资料要求用碳素墨水书写,说明: 。2、碳的可燃性————用途是: 写出化学方程式①氧气充足时 ②氧气不足时: 注: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3、碳具有还原性————用途是: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见右图)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注意】 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 2.在酒精灯上加网罩的目的:; 3.配制混合物时木炭粉应稍过量的目的:; 4.实验完毕后,先撤导管的原因:; 5.冷却后再取出生成物的原因:; 三、还原反应 1.定义:,叫做还原反应。

2. C在反应中得到氧元素,发生反应,是剂,具有性。CuO 在反应中失去氧元素,发生反应,是剂,具有性。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及决定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1.①难溶于水用法收集(优缺点:收集到的气体较纯,但含水蒸气,可将气体通过来进行干燥)。 ②密度比空气大(或相对分子质量>29)用法收集, ③密度比空气小(或相对分子质量<29)用法收集。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1、药品:; 2、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 注意:⑴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 ; ⑵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 ⑶不能用Na2CO3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因为:; 3.装置的注意事项: (1)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2)长颈漏斗下端必须伸入液面以下,防止;(3)收集装置:法 CO2的检验:。(4)CO2的验满:。 5.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化学方程式:。 课题3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春》 1、课文都描绘了春的哪些景物?试着用小标题概括。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2、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春的喜爱和赞美 3、由此看来,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 三部分:盼春、绘春、颂春 “盼望着,盼望着”反复,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拟人,宣告春天到来,表达喜春之情。 总领全文,开启下文,是全文的依托和铺垫。 4、第三段写人在草地的活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人们对春草异常喜爱,侧面烘托春草长势之旺。 5、这段在描写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由景写到人,正面与侧面结合。更能烘托感情。 春花图: 1、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春花的写了春花的哪些特征 姿态: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颜色: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味道:甜 特征:繁多、艳丽、芳香 2、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 体现在哪些原词上? 由高到低从上到下 “树上、花下、遍地” 3、在写法上有什么特别? 实虚结合、静动结合 品味修辞手法: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拟人,从视觉上写出了春花竟相开放、春花争艳的情景。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比喻、排比,从视觉上写出了春花艳丽的景象。 “花里带着甜味儿” 通感“甜”从味觉上写出了花的芳香。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想象,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实。 (春华秋实)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侧面衬托春花的繁多、艳丽、芳香。 “野花遍地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比喻、拟人,从视觉上写出了野花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明丽色彩。 春风图 4、“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用了什么修辞?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什么感觉? 这句话用了引用、比喻、拟人的修辞。这是温暖、亲切、慈爱、幸福的感觉。 5、“卖弄”一词如何理解? “卖弄”一词贬义褒用,再现鸟儿筑巢迎风时的欢乐情景,同时突出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 春雨图 6、“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中“逼”字好在哪里? “逼’字生动活泼,富有动感,突出雨中植物新而闪光,充满生机的特点。 7、“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不是写春雨,能否删去? 不能。这句话虽未写雨景,却衬托了雨夜的寂静和祥和。 颂春图 1、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春的什么特点这三个句子可否调换位置 用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表现春天“新”、“美”、“力”的特点。 不能,因为这三个比喻句是从“娃娃”写到“小姑娘”又写到“青年”,按照喻体由出生——美丽——健康的成长顺序排列,形象地写出了春天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 《济南的冬天》 第一段 1、写了什么是用什么手法写的 济南冬天的天气。对比写法 2、抒了什么情抒情方式是怎样的 赞美济南是个宝地。直抒胸臆 3、用对比有什么作用? 突出济南冬天特点:温晴。 以“奇迹”“怪事”引出“宝地” 《风雨》 1、结尾一段写了“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一句妙在何处? (1)、放船出去,说明雨来了,因为雨可以让船起航。 (2)、文章题目为“风雨”,前面只说风,只有这句,却是道出了雨。(3)情调由先前的恐怖阴森变为快乐喜悦,

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班级姓名学号 一、问答句 1.Happy birthday ! 生日快乐!Thank you .谢谢。 2.Happy birthday to you ! 祝你生日快乐!Thank you .谢谢。 3.How old are you? 你几岁了?I’m five years old .我五岁了。 4.How old are you? 你几岁了?I’m five . 我五岁了。 5.How many plates?多少只盘子?Five .五只。 6.How many candles ?多少只蜡烛?Five .五支。 7.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 ? 你有多少本书?I have six .我有六本。8.How many books can you see?你看见几本书?I can see six.我看见六本。 9.This one ,please . 请给我这个。Sure .好的。 二.我会读,也会做 1.Show me five . 给我看看五。 2.Show me six. 给我看看六。 3.Show me seven . 给我看看七。 4.Show me eight .给我看看八。 5.Show me nine . 给我看看九。 6.Show me ten . 给我看看十。 三、单词总结 one 一two 二three 三four 四five 五six 六seven 七eight八nine 九ten 十brother 兄;弟plate 盘子 on 在……上面orange橙子;橘子;橙色的pig 猪pen 钢笔 queen女皇;皇后quiet安静的;文静的rice米饭red红色;红色的 six 六Sarah 萨拉tiger老虎ten 十umbrella 伞under 在……下面vet 兽医vest 背心wet 湿的water水fox狐狸 box 盒子yellow 黄色;黄色的yo-yo 溜溜球zoo 动物园Zip 吉姆

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必修3第3单元单词短语讲解 1.Bet bet [bet] n. 赌, 打赌 1). 打赌[(+on)] Let's have a bet on the result of the election. 让我们就选举结果打个赌吧! 2). 赌金,赌注 3). 意见,猜测[+(that)] My bet is that she won't refuse his invitation. 我认为她不会拒绝他的邀请。 You shouldn't make bets = (make a bet打赌) against him v. 赌, 赌钱 1). I bet you don't know who won the game last night. 我肯定你不知道昨晚谁赢了比赛。 2). He bet twenty dollars on me to win the fight. 在口语中I bet =I’m sure 我肯定 I bet it will rain tomorrow !我肯定明天会下雨! 2.scene n. 现场, 场面, 情景, 景色, 发生地点, [戏剧]一场, 布 景, 道具布置

3.tale故事;传说 A Tale of Two Cities《双城记》 4.permit/ allow allow /permit这两个词的意义与用法相近。其句型为: 1、allow/permit sth 2、allow/permit sb to do sth 3、allow/permit doing sth 如:①This plant allows one hour for lunch. 这家工厂允许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 ②He would not permit the waste of a single grain. 他不允许浪费一粒粮食。 ③They don't allow/permit people to smoke in the offices. ④We don't allow/permit smoking in the offices. ⑤Talking loudly is not allowed/permitted in the library. permission是permit的名词形式 5.go ahead本意“前进” 6.go ahead“随便,请自便”“继续”着手做某事;尽管去做;不要 等(常用于祈使句) 7.“May I ask you a question”“Yes,go ahead.”“我可以问

八年级下英语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Unit 1 Will people have robots? 1. fall v. come or go down from force of weight, loss of balance, etc; drop; become 落下;跌落;变成 fall用作动词时,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作为实义动词,可以和介词或副词搭配,表示“落下;跌落”,例如:I fell back in my chair. 我跌坐到自己的椅子上。另一种是作为系动词,与形容词连用,表示进入某种状态,如:fall asleep 入睡(进入睡眠的状态)。fall的动词过去式是fallen。fall用作名词时,表示“落下;降低”,例如:I sat listening to the fall of the rain on the roof. 我坐着听雨点落在屋檐上的声音。fall还可以表示“秋天”,与autumn意思相同。 词汇扩展 常用搭配:fall asleep 入睡fall behind 落后于(某人或某物) fall down 跌落fall in love with 喜爱;爱上 fall off 掉下fall over 跌落;被绊倒 2. alone adv. Without any companions 独自地;孤独地 用法 解析along 和lonely: (1)alone 既可用作形容词,又可用作副词,意思是“独自的(地);单独的(地)”,侧重于说明独自一人,没有同伴或助手。alone和on one's own,by oneself意思相近。alone用作形容词时,一般与be 动词连用,在句中作表语。例如:She is alone at home. 她独自一人在家。alone 用作副词修饰动词时,放在动词后面作状语。例如:I like to work alone. 我喜欢独自一人工作。alone 用作副词时,也可作定语,意思是“只有;仅仅”,但必须置于它所修饰的名词或代词之后。例如:This year alone, we've already planted ten thousand trees. 仅是今年,我们已经载了一万颗树。 (2)lonely只用作形容词,它在句中既可作定语,也可作表语,表示“孤独的;寂寞的”。该词带有“孤寂”的感情色彩。用作定语时,意思为“孤单的;荒凉的;偏僻的”等。例如:That's a lonely island. 那是一个荒凉的岛屿。Lonely用作表语时,可以表示“孤寂的;寂寞的”。例如:I was alone but I didn't feel lonely. 我独自一人,但我并不感到孤独。 词汇拓展 常用搭配:let / leave somebody / something alone 不干涉某人或某物;听其自然 let alone 不管;不必考虑 3. dress v. put clothes on yourself or someone else 穿衣 用法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归 纳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六单元百分数 一、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一)、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是指的两个数的比,因此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二)、百分数和分数的主要联系与区别: 联系:都可以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 区别:、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不能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不能带单位; 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表示具体数时可以带单位。 、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分数的分子不能是小数,只能是除0以外的自然数。 3、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读作百分之。 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一)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数位不够用0补足),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2.百分数化成小数: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数位不够

用0补足),同时去掉百分号。 (二)百分数的和分数的互化 1、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要约成最简分数。 2、分数化成百分数: 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分母扩大或缩小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形式。 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建议用这种方法) (三)常见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三、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一)一般应用题 1、常见的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一般来讲,出勤率、成活率、合格率、正确率能达到100%,出米率、出油率达不到100%,完成率、增长了百分之几等可以超过100%。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结果写为百分数形式。 例如:例如:男生有20人,女生有15人,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列式是:15÷20=15/20=75﹪

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文化生活》知识点汇总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汉字的作用。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史书典籍的作用。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表现在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 (1).文学艺术的独特性。 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2).科学技术的独特性。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地域性) 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1).包容性的含义 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包容性的作用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 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3)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4)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熔铸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