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专科《建筑材料(A)》机考网考题库及答案

最新电大专科《建筑材料(A)》机考网考题库及答案
最新电大专科《建筑材料(A)》机考网考题库及答案

最新电大专科《建筑材料(A)》机考网考

题库及答案

100%通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材料的孔隙状态应属于材料的( )。

A.物理性质 B.化学性质

C.力学性质 D.耐久性

4.下列各指标中,表示材料传导热量能力的指标是( )。

A.导热性 B.耐燃性

C.比热容 D.耐火性

5.下列各组胶凝材料均是气硬性胶凝材料的是( )。

A.石灰、石膏、水玻璃 B.石灰、水泥、水玻璃 C.石膏、水泥、水玻璃 D.石灰、水泥、石膏6.建筑石膏凝结硬化时,最主要的特点是( )。

A.体积微膨胀、凝结硬化快 B.体积收缩大、放出大量的热

C.放出大量的热、凝结硬化慢 D.凝结硬化慢、体积膨胀大

7.下列各类水泥,用量最大,应用最为广泛的是( )。

A.硅酸盐水泥 B.铝酸盐水泥

C.硫铝酸盐水泥 D.铁铝酸盐水泥

8.水泥石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 )。

A.游离氧化钙过多 B.游离氧化镁过多

C.掺人的石膏过多 D.以上都是

9.水泥石中引起腐蚀的组分主要是( )。

A B.碳酸钙和氧化钙

C D.碳酸钠和氯化钠

10.

宜优先选用( )。

A B.硅酸盐水泥

C D.矿渣水泥

11.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工程材料是( )。

A B.粘土砖

C D.水玻璃

12.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能够反映( )。

A

B

C

D

13.

合物的坍落度将( )。

A B.减小

C D.不能确定

14.

劳强度,其中最重要的是( )。

A B.受拉强度

C D.疲劳强度

15.下列各种混凝土外加剂主要用来调节混凝土凝结时

间的是( )。

A.早强剂 B.减水剂

C.膨胀剂 D.着色剂

16.将砖、石、砌块等粘结成为砌体的砂浆称为( )。 A.防水砂浆 B.吸声砂浆

C.抹面砂浆 D.砌筑砂浆

17.砖在使用过程中的盐析现象称为( )。

A.泛霜 B.爆裂

C.陈伏 D.起热

18.建筑玻璃中用量最大的是( )。

A.平板玻璃 B.钢化玻璃

C.夹层玻璃 D.中空玻璃

19.下列各种钢锭脱氧程度最弱的是( )。

A.沸腾钢 B.镇静钢

C.半镇静钢 D.特殊镇静钢

20.石油原油经蒸馏等工艺提炼出各种轻质油及润滑油

后的残留物再进一步加工得到的沥青是( )。

A.石油沥青 B.焦油沥青

C.煤沥青 D.木沥青

1.材料的密度应属于材料的( )。

A.物理性质 B.化学性质

C.力学性质 D.耐久性

2.材料的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称为( )。

A.孔隙率 B.空隙率

C.填充率 D.密实度

( A )。

4.材料受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称为( )。

A.导热性 B.耐燃性

C.热容 D.耐火性

5.过火石灰产生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煅烧温度过低、煅烧时间过长B.煅烧温度过高、煅烧时间过长

C.煅烧温度过高、煅烧时间过短 D.煅烧温度过低、煅烧时间过短

6.建筑石膏的主要成份是( )。

A.碳酸钙 B.硫酸钙

C.碳酸钠 D.硫酸钠

7.硅酸盐水泥的水化速度表现为( )。

A.早期快后期慢 B.早期慢后期快 C.早期快,后期也快 D.早期慢,后期也慢

8.硅酸盐水化热高的特点决定了硅酸盐水泥不宜用于( )。

A.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B.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C.高强混凝土工程

D.路面与地面工程

9.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入少量混合材料的主要作用是( )。

A.扩大其强度等级范围,以利于合理选用

B.改变其初凝时间

C.改变其体积安定性

D.改变其储运方式

10.配置混凝土时,水泥的选用主要考虑( )。

A.密度 B.品种和强度等级

C.碱含量 D.水泥的初凝时间

11.混凝土和钢筋可以共同工作,是由于两者具有几乎相等的( )。

A.密度 B.线膨胀系数

C.抗拉强度 D.导热系数

12.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能够反映( )。

A.混凝土拌合物的稀稠程度及充满模板的能力

B.混凝土拌合物的稳定性

C.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

D.混凝土拌合物的饱和状态

13.新拌制的混凝土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拌合水挥发或被骨料吸收,同时水泥矿物逐渐水化,进而使混凝土拌合物变稠,则混凝土的坍落度将( )。

A.增大B.减小

C.保持不变 D.不能确定

14.配合比正常的普通混凝土受压时,最可能发生的破坏形式是( )。

A.骨料先发生破坏

B.水泥石先发生破坏

C.水泥石与粗骨料的结合面先发生破坏

D.骨料与水泥石同时发生破坏

1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基本参数分别是( )。

A.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

B.水灰比、水化热、单位用水量

C.水化热、砂率、单位用水量

D.水灰比、砂率、水化热

16。用来表示砂浆流动性的是( )。

A.沉人度 B.深度

C.坍塌度 D.分层度

17.砖坯中夹杂有石灰石,砖吸水后,由于石灰逐渐熟化而膨胀产生的爆裂现象称为( )。

A.泛霜B.‘石灰爆裂

C.陈伏 D.起热

18.下列关于玻璃的基本知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按玻璃的用途可分为平板玻璃、安全玻璃、特种玻璃及玻璃制品

B.玻璃是均质的无定型非结晶体,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

C.玻璃在冲击作用下易破碎,是典型的塑性材料

D.玻璃的导热系数较低,普通玻璃耐急冷急热性差19.钢材抵抗冲击荷载而不被破坏的能力称为( )。

A.抗拉强度 B.屈服点

C.焊接性能 D.冲击韧性

20.决定着沥青的粘结力、黏度、温度稳定性和硬度等性能的组分是( )。

A.油分 B.树脂

C.沥青质 D.水

1.材料的孔隙状态应属于材料的( )。

B.化学性质A.物理性质

C.力学性质 D.耐久性

2.孔隙按其连通性可以分为( )。

B.粗大孔、毛细孔、极细微孔

A.连通孔、封闭孔、半连通孔

c连通孔、粗大孔、毛细孔

D.连通孔、毛细孔、封闭孔

3.材料的厚度加大则材料的导热系数( )。

B.减小 A.加大,

c.不变 D.不确定

4.在冲击、震动荷载作用下,材料可吸收较大的能量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质称为 ( )

B.强度 A.耐磨性

c.硬度 D.韧性

5.下列各组胶凝材料均是气硬性胶凝材料的是( )。

A.石灰、石膏、水玻璃 B.石灰、水泥、水玻璃

c.石膏、水泥、水玻璃 D.石灰、水泥、石膏6.石灰浆的硬化包括干燥硬化、结晶硬化、碳酸化硬化,其中,对硬度增长其主导作用的是( )。

A.干燥硬化 B.结晶硬化

c碳酸化硬化 D.以上都不是

7.建筑石膏的主要成份是( )。

A.碳酸钙 B.硫酸钙

c.碳酸钠 D.硫酸钠

8.素有“建筑工业的粮食”之称的建筑材料的是( )。

A.石灰B.水泥

c石膏 D.水玻璃

9.-般情况下,水泥水化反应时的温度不低于( )。

A. 30℃ B.20℃

C.10℃D.O℃

10.硅酸盐水泥水化热高的特点决定了硅酸盐水泥不宜用于( )。

A.预应力混凝土工程B.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c.高强混凝土工程 D.路面与地面工程

11.下列不是废品水泥的一项是( )。

A.弯翌中氧化镁成分不符合标准规定

B.水泥的初凝时间不符合标准规定

c.水泥的安定性不符合标准规定

D.水泥包装未标注工厂名称

12.混凝土和钢筋可以共同工作,是由于两者具有几乎相等的( )。

A.密度B.线膨胀系数

c.抗拉强度 D.导热系数

13.砂在干燥的环境中自然堆放达到干燥状态往往是( )。

A.全干状态B.气干状态

c.湿润状态 D.饱和面干状态

14.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能够反映( )。

A.混凝土拌合物的稀稠程度及充满模板的能力

B.混凝土拌合物的稳定性

c.犟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

D.混凝土拌合物的饱和状态

15.当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偏小时,可以采取的调整措施是( )。

A.保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水泥浆数量

B.保证砂率不变,增加砂石用量

C.直接加水泥

D.直接加砂子

16.下列各种混凝土外加剂主要用来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是( )。

B.减水剂

A.早强剂

D.着色剂

C.膨胀剂

17.将砖、石、砌块等粘结成为砌体的砂浆称为( )。 B.吸声砂浆

A.防水砂浆

D.砌筑砂浆

C.抹面砂浆

18.砖在使用过程中的盐析现象称为( )。

B.爆裂

A.泛霜

D.起热

C.陈伏

19.低碳钢受拉破环时经历四个阶段,其中最后一个阶段应是( )。

B.弹性阶段

A.屈服阶段

D.颈缩阶段

C.强化阶段

20.石油原油经蒸馏等工艺提炼出各种轻质油及润滑油的残留物再进一步加工得到的沥青是( )。

A.石油沥青 B.焦油沥青

D.木沥青 C.煤沥青

1.材料的( )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A.密度 B.表观密度

C.体积密度 D.堆积密度

2.材料吸水后,将使材料的( )降低。

A.体积密度 B.体积密度和导热系数

C.强度和保温性 D.强度和热容量

3.某材料吸水饱和后的质量为20kg,烘干到恒重时,质量为16kg,则材料的( )。

A.质量吸水率为25% B.体积吸水率为25%

C.质量吸水率为20% D.体积吸水率为20%

4.石灰的主要成分为( )。

A.CaC03B.CaO

C.Ca(OH)2 D.CaS04

5.建筑石膏的化学成分是( )。

A.无水硫酸钙 B.B型半水石膏

C.a型半水石膏 D.天然二水石膏

6.国家规范中规定,水泥( )检验不合格时,需按废品处理。

A.强度 B.初凝时间

C.终凝时间 D.水化热

7.下列工程中,( )宜选用硅酸盐水泥。

A.预应力混凝土

B.耐酸混凝土

C.处于海水中的混凝土工程

D.高温养护混凝土

8.( )是能够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并对后期强度元显著影响的外加剂。

A.早强剂 B.缓凝剂

C.引气剂 D.速凝剂

9.在原材料一定的情况下,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因素是( )。

A保证足够的水泥用量 B.严格控制水灰比

C.选用合理砂率 D.A+B

10.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 )标准值来确定的。

A.抗拉强度 B.劈裂强度

C.立方体抗压强度 D.棱柱抗压强度

11.影响砂浆强度的因素较多,实验证明,当材料质量一定时,砌筑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 )。

A.水灰比与水泥强度 B.水灰比与水泥用量C.用水量与水泥强度 D.水泥用量与水泥强度12.凡是空洞率大于( )的砖称为空心砖。

A.10%B.15% C 20% D.25%13.冷加工后的钢材随搁置时间延长而表现出强度提高,塑性和冲击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 )。

A.钢的强化B.自然时效

C.时效敏感性 D.人工时效

14.屈服强度为235MPa,质量等级为A级的沸腾钢牌号为( )。

A.Q235一F.A B.A.b—Q235

C.Q235一A.F D.A.Z—Q235

15.建筑石油沥青的黏性是用( )表示的。

A.针人度 B.塑性 C.软化点 D.延度1.密度是指材料在( )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A.自然状态 B.绝对体积近似值

C.绝对密实状态 D.松散状态

2.对于某一种材料来说,无论环境怎样变化,其( )都是一定值。

A.体积密度 B.密度

C.导热系数 D.平衡含水率

3.在1009吸水率为3%的湿砂中,其中水的质量为( )。

A.3.09 B.2.59

C.3.39 D.2.99

4.由于石灰浆体硬化时( ),以及硬化速度慢等缺点,所以不宜单独使用。

A.吸水性大 B.需水量大

C.体积收缩大 D.体积膨胀大

5.过火石灰产生的原因是由于( )。

A.煅烧温度不均匀、煅烧时间过长

B.煅烧温度过高、煅烧时间过长

C.煅烧温度过低、煅烧时间过短

D.煅烧温度过高、煅烧时间过短

6.国标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是以水泥胶砂试件在( )龄期的强度来评定的。

A.28d B.3d、7d、和28d

C.3d和28d D.7d和28d

7.硅酸盐水泥一般适用于( )。

A.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B.一般建筑工程

C.炉膛内衬

D.海工工程

8.混凝土的抗冻性用抗冻等级(F)来表示,抗冻等级为F。。的混凝土表示其( )。

A.抗冻强度为20MPa

B.抗冻温度为一20℃

C.抗冻融循环次数为20

D.抗冻时间为20小时

9.配置混凝土时,为了满足耐久性质的要求,应控制的技术指标是( )。

A.最大水灰比 B.强度

C.最大水泥用量 D.硬度

10.在配制混凝土时如拌合物流动性过大,就需要( )。

A.加砂 B.加石子

C.加水泥D.保持砂率不变,加砂和石子

11.砂浆的流动性用( )表达。

A.坍落度 B.分层度

C.沉入度 D.工作度

12.非承重外墙应优先选用( )。

A.烧结普通砖 B.烧结多孔砖

C.烧结空心砖 D.石膏板

13.使钢材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显著降低,还可以显著加大钢材的冷脆性的合金元素是( )。

A.氧 B.硫

C.磷 D.硅

14·钢材随时间延长而表现出强度提高,塑性和冲击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 )。

A.钢的强化 B.时效

C.时效敏感性 D.钢的冷脆

15.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主要是( )。

A·天然沥青和煤沥青B.石油沥青和煤沥青

C·石油沥青和木沥青D.天然沥青和木沥青

二、判断题(正确的括号内划“\/”,错误的括号内划“×”,每小题2 分,共计24分)

21.材料化学组成的不同是造成其性能各异的主要原因。(\/ )

22.钢材的耐久性,主要取决于其抗锈蚀性,而沥青的耐久性则主要取决于其大气稳定性和温度敏感性。

(\/ )

23.生石灰吸湿性和保水性都非常差,绝对不能作为干燥剂使用。(× )

24.生产硅酸盐水泥时,第一步先生产出水泥熟料。(\/ )

25.水泥的抗拉强度较高,一般是抗压强度的10~20案.,(× )

26.普通硅酸盐水泥与硅酸盐水泥比较,早期硬化速度稍慢,强度略低。(\/ )

27.水、水泥、砂(细骨料)、石子(粗骨料)是普通混凝土的四种基本组成材料。(\/ )

28.常将人工破碎而成的石子称为卵石,而将天然形成的石子称为碎石。(× )

29.砌筑砂浆用砂宜选用细砂,砂越细越好。(× ) 30.玻璃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成型、干燥、焙烧而得到的产品。(× )

31.含碳量在2%以下,含有害杂质较少的铁一碳合金称为钢。(\/ )

32.沥青的电绝缘性非常的差。(× )

21.粗大孔主要影响材料的密度、强度等性能;毛细孔主要影响材料的吸水性、抗冻性等性能。(\/ ) 22.磨损率越大,材料的耐磨性越差。( × )

23.陈伏期间,石灰浆表面应敷盖一层水,以隔绝空气,防止石灰浆表面碳化。(\/ )

24.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有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

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

25.水泥放热量大小及速度与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和细度没有任何关系。(× )

26.掺活性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的共性是密度较大,早期强度特别高。(× )

27.按胶凝材料不同,可分为特重混凝土、重混凝土、轻混凝土、特轻混凝土。(× )

28.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因素主要有组成材料和环境条件,而与时间无关。(× )

29.拌合砂浆用水,应选用无有害杂质的洁净水来拌制砂浆。(\/)

30.蒸压粉煤灰砖强度非常低,因此不得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础、墙体。(× )

31.钢筋焊接之前,焊接部位应清除铁锈、熔渣、油污等。(\/)

32.由于涂料涂刷后靠其中的液体成分形成涂膜,因此固体含量多少与成膜厚度及涂膜质量无任何关系。(× )

21.材料化学组成的不同是造成其性能各异的主要原因。(\/ )

22.一般情况下,大试件的强度往往大于小试件的强度。(×)

23.陈伏期间,石灰浆表面应敷盖一层水,以隔绝空气,防止石灰浆表面碳化。(\/ )

24.生石灰具有强烈的消解能力,水化时需要吸收非常大热量。(× )

25.生产硅酸盐水泥时,第一步先生产出水泥熟料。(\/ )

26.水泥的水化硬化一般在28d内发展速度较慢,28d 后发展速度较快。(× )

27.从广义上讲’混凝土是以胶凝材料、粗细骨料及其它外掺材料按适当比例拌制、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 ) 28.混凝土质量的合格性只能以抗剪强度进行评定。(× )

29.建筑砂浆根据用途分类,可分为砌筑砂浆、抹面砂浆。(\/ )

30.玻璃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成型、干燥、焙烧而得到的产品。(× )

31.含碳量在2%以下,含有害杂质较少的铁一碳合金称为钢。(\/)

32.沥青的电绝缘性非常的差。(×)

1.软化系数越大,材料的耐水性能越差。(×)

2.材料随含水率的增加,材料的密度不变,导热系数降低。(× )

3.石灰膏在使用前,一般要陈伏两周以上,主要目的是消除过火石灰。(\/)

4.石膏硬化时体积微膨胀,硬化后孔隙率降低。(×) 5.初凝不和格的水泥为废品,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6.经过反应形成的化合物——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通称为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

7.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l/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 )

8.坍落度是流动性(亦称稠度)的指标,坍落度值越大,流动性越大。(\/)

9.砂浆试件尺寸采用(70.7X 70.7X 70.7)mm立方体试件。(\/ )

10.砂浆的保水性用“分层度”表示。分层度大于30mm的砂浆,容易发生干缩裂缝。 (×)

11.烧结空心砖主要用于非承重的填充墙和隔墙。

(\/ )

12.钢号为Q235一A·F中的F代表钢所含合金元素。(×)

13.钢中碳的含量越少则强度越低、塑性越差。(×) 14.沥青的温度敏感性用软化点表示。软化点越高,则温度敏感性越小。(\/)

15.建筑石油沥青针入度小(黏性较大),软化点较高(耐热性较好),但延伸度较小(塑性较小)。(\/ ) 1·材料的开口孔隙率(开口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体积之比的百分数)的大小,可根据该材料的体积吸水率来确定。(\/)

2.材料的导热系数与其厚度无关。(\/)

3·欠火石灰会引起石灰的后期熟化,抹灰后会造成起鼓和开裂。(×)

4·石灰膏体的硬化是由于干燥硬化和碳化硬化作用完成的。(×)

5.体积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可降低强度等级使用。(×)

6·硅酸盐水泥与水作用,生成的主要水化产物有:水化硅酸钙与水化铁酸钙凝胶,氢氧化钙、水化铝酸钙和水化硫铝酸钙晶体。(\/ ) ,

7·混凝土对粗骨料的基本要求是颗粒的总表面积要小和颗粒大小搭配要合理,以达到水泥的节约和逐级填充形成最大的密实度。这两项要求分别用最大粒径和颗粒级配表示。(\/)

8·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三个方面的技术要求。(\/ )

9.砌筑砂浆掺人石灰膏而制得混合砂浆其目的是改善和易性。(\/)

10.砌筑砂浆强度与水灰比有关。(×)

11·烧结多孔砖因其强度较高,一般用于砌筑六层以下建筑物的承重墙;烧结空心砖主要用于非承重的填充墙和隔墙。(\/ )

12·结构设计时一般以fy作为强度取值的依据。而对屈服现象不明显的中碳和高碳钢(硬钢),则规定以产生残余变形为原标距长度的0.2%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强度,称为条件屈服点,用f0.2表示。(\/)

13.钢筋经冷加工时效,可获得强度提高而塑性降低的效果。(\/)

14.石油沥青的塑性用延度表示。延度越大,塑性越好。(\/)

15·通常,道路石油沥青牌号越高,则黏性越小(即针人度越大),塑性越好(即延度越大),温度敏感性越大(即软化点越低)。(\/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