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供暖设计说明书

办公楼供暖设计说明书
办公楼供暖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工程概况 (1)

1.2设计任务 (1)

1.3室外计算参数 (1)

1.4室内计算参数 (2)

第二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2)

2.1热负荷计算 (2)

2.1.1通过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 (2)

2.2热负荷计算举例 (2)

第三章散热器的选择及安装形式 (4)

3.1散热器的选择 (4)

3.1.1散热器的选择原则 (4)

3.1.2散热器的选用 (4)

3.2散热器的布置 (5)

3.3散热器的计算 (6)

3.12散热器片数及长度的确定 (7)

第四章采暖系统形式的确定 (7)

4.1供暖系统分类 (7)

4.2机械循环供暖系统分类 (8)

第五章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 (9)

5.1 水力计算方法及步骤 (9)

5.11基本原理 (9)

5.12计算方法 (9)

5.13计算步骤 (9)

5.2 水力计算表 (10)

第六章供暖系统设备及附件的选型 (11)

6.1散热器排气装置的选择 (11)

6.3其它阀门的选用及说明 (11)

第七章施工方法 (11)

7.1 安装准备 (11)

7.2 干管、立管及散热器的安装 (12)

7.3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2)

参考文献 (14)

第一章绪论

1.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沈阳市某办公楼供暖设计

建筑地点:沈阳市

项目概况:本工程建筑层数为地上三层,总建筑面积2325m2,建筑层高为4.2米。

墙体材料:采用的是加气混凝土砌块所有外墙均有70mm厚聚苯乙烯板保温层。

热源情况:热源由城市热网提供,供回水温度为75℃,50℃,资用压头3m 水柱。

1.2设计任务

(一)设计准备(收集和熟悉有关规范、标准并确定室内外设计参数)

(二)采暖设计热负荷及热指标的计算

(三)散热设备选择计算

(四)布置管道和附属设备选择,绘制设计草图

(五)管道水力计算

(六)平面布置图、系统原理图等绘制

1.3室外计算参数

1.4室内计算参数

该办公楼建筑室内空气设计温度办公室为18℃,储藏室为13℃,走廊卫生间16℃。供暖系统采用单管下供下回式,采用四柱640型散热器,设计供、回水温度为75℃、50℃

第二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2.1热负荷计算

2.1.1通过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

Q1=aKF(t n-t w)(2-1)

式中:K——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

F——围护结构的面积,m2;

t n——冬季室内的计算温度,℃;

t w——供暖室外的计算温度,℃;

a——围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

2.2热负荷计算举例

以1001房间为例说明热负荷的计算过程: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查表2-2,查得南外墙传热系数K=0.42W/m2·℃,南外窗传热系数K=3W/m2·℃,西外墙传热系数K=0.42W/ m2·℃,地面传热系数K=0.3W/m2·℃,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朝向修正查表2-5,查得西向修正

-0.05,南向修正-0.15,西向修正值=0.95,南向修正=0.85;室内设计温度为t n=18℃,室外计算温度为t w′=-16.9℃。

由公式(2-1),计算出该房间的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

南外墙:F= 4.2×3.45-1.8×2.6=11.595m2

Q1=αKF(t n-t w′)=1×0.42×11.6×(18+16.9)= 169.96W

朝向修正后负荷Q1′=144.47W

西外墙:F= 6.725×4.2=28.25m2

Q2=αKF(t n-t w′)=1×0.42×28.25×(18+16.9)=414.02W

朝向修正后负荷Q2′=393.3W

南外窗:F=1.8×2.6=4.68m2

Q3=αKF(t n-t w′)=1×3×4.68×(20+16.9)=489.9W

朝向修正后负荷Q3′=416.5W

地面:F=22.27m2

Q4=αKF(t n-t w′)=1×0.3×22.27×(18+16.9)=233.19W

.最后Q = Q1+ Q2+ Q3,得到房间总耗热量Q =1187W。以同样的方法计算其它各房间的热负荷,结果见附录1。

围护结构传热

系数

室外

算温

室内

算温

度差

基本

热量

耗热量修正

房间

负荷

(w)

名称

及方向面积计算

面积

(㎡)

K

W/

㎡·

℃℃℃ a Q1

朝向

修正

修正

修正

后的

热量

南外墙16.275-4.6

8

11.595 0.42

18

-16.

9

34.9 1

170.0 -0.15

0.85 144.5

0 1187

西

6.725*4.2 28.245 0.42 414.0 -0.05 0.95 393.3

0.9*2.6*2 4.68 3 490.0 -0.15 0.85 416.5

6.4*3.48 22.272 0.3 233.2 0 1 233.2

第三章散热器的选择及安装形式

3.1散热器的选择

3.1.1散热器的选择原则

1.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应能满足供暖系统工作压力的要求,并且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安全可靠。从降低工程造价的角度考虑,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只要能满足(保证)供暖系统运行时的工作压力即可,并不是越高越好。

2.漏水(汽)的可能少。主要是指散热器的接口要少及其本身腐蚀漏水的可能性少。铸铁散热器由于弱环节往往在片与片组合的接口处,所以接口越少,漏水的可能性越少。钢板散热器,也因型式不同,其腐蚀漏水的严重性不同。

3.耐腐蚀。包括散热器外腐蚀和内腐蚀。对潮湿房间,或有腐蚀性气体的房间,应选用防腐能力亦较高的产品。

4.无划伤或碰伤人体的尖角棱刃,壳应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5.无毒、无害、无爆炸可能。包括散热器的专用工质及外表面处理。

3.1.2散热器的选用

关于散热器,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

1.热工方面的要求

要想使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更好的途径有很多,可以增大散热器的散热量或是提高散热器的传热系数,增加散热器外壁的散热面积(使外壁上的肋片变多),使散热器周围的空气流速加快和增加散热器向外辐射的强度等途径。

2.经济方面的要求

散热器还受到了经济方面的制约,通过散热器传给房间内的单位热量所需要的金属消耗量越少,则安装成本就越低,经济性相对就越好。

3.安装使用和工艺方面的要求

散热器由于是由金属构成,则它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承压能力;散热器的结构形式还必须要便于组合成所需要的散热面积,结构尺寸还不能太大,占用

的房间面积和空间也要少;由于散热器需要大批量生产,则生产工艺还必须满足要求。

4.卫生和美观方面的要求

散热器外表不能太粗糙,这样不易积灰便于清扫,散热器的装设还应使房间更加美观。

5.使用寿命的要求

由于建筑物需要长期使用,则散热器也应不易破损被腐蚀。

综上所述,选用散热器类型时,应在诸如热工、经济、卫生和美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多加注意。此外根据环境地点不同等情况,需对某方面有所侧重。同时,在设计选择散热器时,应注意相关规定。

综合考虑以上情况和联系实际,选择椭四柱640型铸铁散热器

3.2散热器的布置

选择经济性能和热工性能较好的散热器之后,接下来应该进行散热器的布置。布置散热器的时候,应该符合相关规定。

在散热器组装好之后,或是整组出厂的散热器在安装之前还应该作水压试验,以确保散热器的正常使用。散热器最好明装,暗装时装饰罩应该有较为合理的气流通道、足够的通道面积并便于维修。这些都是从建筑物的用途,有利于散热器的安全、适应室内装修的要求、放热以及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考虑的。盥洗室、贮藏室、厨房、厕所以及走廊的散热器,可以同邻室串联连接,因为在这些情况下单独设根立管不方便而且不经济。应该注意的是,热水供暖系统由两组散热器串联安装的时候,在管道水力计算完毕得出每根立管的温降之后,才能够根

据各立管的温降来得出散热量。有冻结危险的楼梯间,应该由单独的立、支管进行供暖。一般不应将其散热器同临室连接,这样是为了不影响与之相临房间的供暖效果。而且散热器前不得设置调节阀。值得注意的是,安装在装饰罩内的恒温阀必须采用外置传感器。传感器应设在能正确反应房间温度的位置。本条属于《暖通规范》新增加的条文。

该建筑内散热器采用明装,原则上安装在外窗台下面,这样沿散热器上升的对流热气流能阻止和改善从玻璃下降的冷气流和玻璃冷辐射的影响,使流经室内的空气流比较暖和舒适。如有困难,应考虑暗装或靠墙布置.

3.3散热器的计算

3.11散热面积的计算:

散热器的散热面积F按下式计算:

该建筑供暖的供回水温度分别为95℃/70℃,散热器内热媒的平均温度

t pj =(t

sg

+t

sh

)/2=(95+70)/2=82.5℃

式中 t

sg ——散热器进水温度,℃;t

sh

——散热器出水温度,℃;

散热器传热系数K值的物理概念,是表示当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t

pj

与室

内气温t

n

相差1℃时,每m2散热器面积所散出的热量W/ m2.℃。它是散热器散热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它只能通过实验方法确定,有上面的表格可知K=7.87W/m2.℃

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和散热量Q值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实验测定的。若实际情况与实验条件不同,则应对所测值进行修正。

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β

1

(其值选取按照《供热工程》附录2-3)

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β

2

值,可按《供热工程》附录2-4取用。此次设

计是采用的简单的同侧上进下出,所以β

2=1.00。

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β

3

值,安装在房间内的散热器,可有种种方式,如敞开装置、在龛盒内、或加装遮挡罩板等。附录表2-5,在此次设计为家里、库房、办公室、业务用房就采用明装,上部有窗台板覆盖,散热器距窗台高度100mm布置β3=1.02:营业用房、营业厅和楼梯间就安装在墙龛里β3=1.06,厕所就安装在墙上外面加罩β3=1.12。

3.12散热器片数及长度的确定

在确定所需的散热器面积后,现假定β

1

=1,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n=F/f f——每片或每1m长的散热器散热面积. 此系统的f=0.2 m2,暖通规范规定,柱型散热器面积可比计算面积小0.1m2(片数n取整数)

以1001工作间散热器计算为例说明计算过程,其他房间的散热器片数,详见附表2。

1001工作间设计热负荷为1187W,室内安装四柱640型散热器,散热器明装,上部有窗台板覆盖,散热器距窗台高度100mm。供暖系统为单管下供下回式。设计供回水温度为75℃/50℃,室内管道明装,支管与散热器的连接方式为异侧连接上进下出,求散热器面积及片数。

查附录2—1,对四柱640型散热器 K=6.95W/(㎡℃)

修正系数: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先假定β

1

=1.05;

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查附录2—4,β

2

=1.251;

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查附录2—5,β3=1.02;

根据式F′=Q×β

1×β

2

×β

3

/(K×△t)=1187×1.02×1.251×1.05/(6.95

×72.76)=3.98㎡;四柱640型散热器每片散热面积为0.2㎡,计算片数n′为:n′= F′/f=3.98/0.2=20片,

因散热器布置在两个窗口各布置10片即可满足要求。

第四章采暖系统形式的确定

4.1供暖系统分类

热水供暖系统可按下列方法分类:

1.按供暖系统循环动力的不同,可以分为重力(自然)循环系统和机械循环系统。依靠水的密度差从而进行循环的系统,称为重力循环系统,依靠机械(水

泵)使热水循环的系统,称为机械循环系统。

2.按照散热器供、回水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系统分为单管系统和双管系统。热水经过立管或水平供水管顺序流过多组散热器,并顺序地在各个散热器中冷却的系统,称为单管系统。热水经供水立管或水平供水管平行地分配给多组散热器,冷却后的回水自每个散热器直接沿回水立管或水平回水管流回热源的系统,称为双管系统。

3.按系统管道敷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垂直式和水平式。

4.按热媒的温度不同,可分为低温供暖系统和高温供暖系统。

4.2机械循环供暖系统分类

现将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主要形式分述如下:

(一)垂直式系统

按供回水干管的布置位置不同,有下列几种形式

1.下供下回式双管热水供暖系统;

2.中供式热水供暖系统;

3.下供上回式(倒流式)热水供暖系统;

4.混合式热水供暖系统。

(二)水平式系统

按供水管与散热器连接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顺流式和跨越式两类。

水平式系统对比于垂直式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系统的总造价,一般要比垂直式系统稍低;

2.管路比较简单,无穿越各层楼板的立管,便于进行施工;

但是单管水平式系统串联的散热器较多时,运行时容易出现水平失调,就是前端过热但是末端过冷现象。

综上所述,考虑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特点,本设计采用下供下回式系统。由于该建筑物的层数为三层,所以采用单管水平顺流式系统,其中立管中的水量会从第一个散热器流进,再流入下一层的散热器使用立管较少。管路比较简单,系统的总造价低。

第五章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

5.1 水力计算方法及步骤

5.11基本原理

(1)当流体沿管道流动时,由于流体分子间及其管壁间的摩擦,就要能量损失,称为沿程损失;当流体流过管道的一些附件时,由于流动方向或速度的改变,产生局部旋涡和撞击,也要产生能量损失,称为局部损失。因此热水供暖系统中计算管段的压力损失,可用下式表示:

△P=△P

y +△P

j

=Rl+△P

j

Pa

式中△P——计算管段的压力损失,Pa;

△P

y

——计算管段的沿程损失,Pa;

△P

j

——计算管段的局部损失,Pa;

R——每米管段的沿程损失,Pa/m;

L——管段长度,m。

(2)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流量G与热媒流速v的关系式为:

v=4×G/(3600×3.14×ρ×d2)=G/(2826×ρ×d2)

5.12计算方法

(1)、可按照基本原理进行计算;

(2)、在实际工程中,为了简化计算,采用当量“当量局部阻力计算法”和“当量长度计算法”进行管路的水力计算。

为了熟悉基本原理,本次设计采用基本原理进行计算。

5.13计算步骤

1、在系统平面系统图上进行管段编号,并标注各管段的热负荷和管长。

2、首先计算通过最远立管L1的的环路,确定出供水干管各管段、立管L1和回水总干管的管径及其压力损失。

本设计采用推荐的平均比摩阻R

p.j

大致为60~120 Pa/m来确定环路各管段

的管径。首先根据公式G=0.86Q/(t

g -t

h

)确定各各管段的流量。根据G和选用

的R

p.j

值,查设计手册,将查出的各管段d 、R 、v值列入水力计算表格中。最

后算出环路的总压力损失∑(△P

y +△P

j

1,2,15~24,14

=13215KPa。由于这只计算了

系统的一半,对另一半的系统也应计算最不利环路的阻力,并将不平衡率控制在15%内,入口的剩余循环压力,用调节阀节流消耗掉。

3、用同样的方法,计算通过最近立管L17的环路,从而确定出立管L17、回水管各管段的管径及压力损失。

4、求并联环路立管L1和其他立管的压力损失不平衡率,使其不平衡率在15%以内。

5、根据水力计算结果,利用节点压力平衡原理,表示出系统的总压力损失及各立管的资用压力值。

注意:如果个别立管供、回水节点间的资用压力过小或过大,则会使下一步选用该立管的管径过粗或过细,设计很不合理。此时,应调整第一、二步骤的水力计算,适当改变个别供、回水干管的管段直径,使易于选择各立管的管径并满足并联环路不平衡率的要求。

6、确定其它立管管径。根据各立管的资用压力和立管各管段的流量选用合适的立管管径。

7、求各立管的不平衡率。根据各立管的资用压力和立管的计算压力损失,求各立管的不平衡率。不平衡率应在15%以内,若不平衡率过大,则应调整管径使之平衡。

5.2 水力计算表

1.L1立管一层用户的算是为△P

=1200pa

重力循环自然附加压力为:

P

ZⅠ

=2/3△p*g*△h=2/3(977.81-961.92)×9.8×1.5=155.7pa L1立管第一层用户的资用压力为

△P

Ⅰ‘=△P- P

ZⅠ

=1200-155.7=1044.3pa

2.与L1立管一层用户并联的管段6.14 及而曾用户的压力损失为

∑(△P

y +△P

j

6.14

+△P

Ⅱ=

464×2=283=1211pa

L1二层用户的重力循环自然附加压力为:

P

ZⅡ

=2/3△p*g*△h=2/3(977.81-961.92)×9.8×14.8=498.288pa 并联环路中,二层用户相对于一层增加的自然附加压力

△Pz

Ⅱ。Ⅰ= P

ZⅡ

-△P

=498.288-155.7=342.588

它的资用压力为

△P

Ⅱ‘= △P

‘+△Pz

Ⅱ。Ⅰ

=1044。3+342。588=1386.888pa

不平衡率

根据第以上步骤,对其管路进行水力平衡计算,计算结果见EXcle 表格,其中局部阻力系数见EXcle 表格。

第六章供暖系统设备及附件的选型

6.1散热器排气装置的选择

在机械循环的下供下回系统中,自动排气阀应设在系统供水干管末端的最高处。在运行时,定期手动打开阀门将热水中分离出来的空气排除。根据系统选用B11X-4。

6.2散热器温控阀

自动控制散热器热量的设备,温控阀控温范围在13~28℃之间,控温误差为±1℃。

6.3其它阀门的选用及说明

管道阀门均按工艺要求采用闸阀、截止阀、止回阀等。截止阀和闸阀主要起开闭管路的作用,由于其调节性能不好,不适用于调节流量。

6.4管道支架

管道上必须配置必要的支、吊、托架,吊杆应在位移相反方向,按位移值之半倾斜安装热补偿装置,不得安装固定支架。支架安装数量及规范见施工说明

第七章施工方法

7.1 安装准备

1)认真熟悉图纸,配合土建施工进度,预留孔洞。

()%

15%6.12888.1986/]1211888.1386['/]'[%19~1<=-=??+?∑-?=?P P P P j y

2)按设计图纸画出管路的位置、管径、变径、预留口、坡向,卡架位置等施工草图,包括干管的起点末端和拐弯,节点预留口、坐标位置等。

7.2 干管、立管及散热器的安装

1、干管安装:

1)按施工草图,进行管段的预加工,包括:断管、套丝、管件、调直、核对好尺寸,按环路分组编号,码放整齐。

2)安装支架,按设计要求或规定间距安装。吊卡安装时先把吊架按坡向,顺序依次穿在型钢上,吊环按间距位置套在管上,再把管抬起穿上螺栓拧紧螺帽,将管固定。安装托架上预留管道时,先把管固定在托架上,把第一节管装好U 型卡,然后安装第二节管,以后各节均按此进行。

3)干管安装应从进户口或分支路点开始,安装前要检查管腔并清理干净。在丝扣处抹铅油缠麻,直至拧至松紧合适,要求丝扣外露2~3扣,清理麻头,依此方法安装完毕。

4)管道安装完,检查坐标、标高、预留口位置是否准确,然后找直,用水平尺核对坡度,调整合格后上好U型卡,最后焊牢固定卡的止动板。

5)安装完毕的管道穿结构处洞口应堵管,预留口应加好临时管堵。

2、立管安装

1)核对各层预留孔洞位置是否垂直,吊线装卡子,将预制好的管道按编号顺序运到安装地点。

2)安装阀门先卸下阀门盖,有钢套管的先穿到管上,按编号从第一节开始安装,在丝扣抹铅油缠麻,将立管对准入扣,至到松紧适度,对准调直标记的丝扣外露2~3扣,预留口平正为止,并清理干净麻头。

3)检查立管的每个预留口标高、方向是否正确,吊好垂直度、扶正钢套管,最后填堵孔洞,预留口必须加好临时丝堵。

3、散热器安装

散热器进厂后进行打压试验,合格后方可安装。试验压力为0.9MPa,试验时间为2-3分钟,压力不降且不渗不漏为合格。散热器采用落地安装,在正确位置安装托钩及卡子,散热器背面与装修后的墙内表面距离为30mm。

7.3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管道坡度不均匀造成的原因是安装干管后再开口,接口以后不调直,或吊卡松紧不一致,立管卡子未拧紧。管道分路预制时没有进行调直。

2)立管不垂直,主要原因是支管尺寸不准,推、拉立管造成。分层立管上下不对正,距墙壁不一致,主要是剔洞时,不吊线而造成。

3)麻头清理不干净,原因是操作人员未及时清理造成。

4)采暖系统工作压力为0.8MPa,低区工作压力0.6MPa,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加0.1MPa作水压试验,因此高区试验压力为0.9MP,a低区系统试验压力为0.7MPa。

5)主干管及立管应按高、低区分别进行强度试验。试验时先升压至试验压力,稳压10分钟,压力降不大于0.02 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下做外观检查不渗漏为合格。

6)支管的试验时应在试验压力下1小时内压力降不大于0.05 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的1.15倍,稳压两小时,压力降不大于0.03 MPa,同时各连接处不渗漏为合格。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陆亚俊主编《暖通空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0189-2015 中国计划出版社

[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中国建筑标准设计所2003

[5]李德英《供热工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供暖系统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供暖系统毕业设计说明书

某小区供暖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1章绪论 0 1.1 课程设计目的 0 1.2 工程概述 0 1.3 设计任务 0 第2章设计依据 (1) 2.1 主要参考资料 (1) 2.2 设计范围 (1) 2.3 设计参数 (1) 2.3.1 室外设计参数 (1) 2.3.2 室内设计参数 (1) 2.4 设计原始资料 (1) 2.4.1 土建资料 (2) 2.4.2 建筑结构 (2) 2.5 动力与能源资料 (2) 2.6 其他资料 (2)

2.7 朝向修正率 (3) 第3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4) 3.1 热负荷组成 (4) 3.2 负荷计算 (4) 3.2.1 围护结构计算参数 (4) 3.2.2 主要计算公式 (4) 3.3热负荷计算 (5) 第4章热水供暖系统设计方案比较与确定 (6) 4.1 循环动力 (6) 4.2 供、回水方式 (6) 4.3 系统敷设方式 (7) 4.4 供、回水管布置方式 (7) 第5章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形式 (8) 5.1散热器的选择 (8) 5.2 散热器的布置 (8) 5.3 散热器的安装 (8) 5.4 散热器的计算 (8) 设计总结 (11)

第1章绪论 1.1 课程设计目的 综合课程设计(二)是学生在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专业课—《暖通空调》、《锅炉及锅炉房设计》、《供热工程》、《流体输配管网》等——所必须进行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通过多层建筑采暖设计,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独立分析、思考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基本的训练,为毕业设计作好准备。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在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 工程概述 本工程为甘肃省兰州市某建筑小区,整个建筑物为7层,建筑总供暖面积约4730平方米。系统与室外管网连接,供水温度95℃,回水温度70℃。该工程采用接外热网下供下回式分户热水供暖系统,楼梯间不供热。热源由城市热网提供,引入口管径为DN70。 1.3 设计任务 本设计为整栋小区冬季热水供暖工程。设计主要内容为: (一)设计准备(收集和熟悉有关规范、标准并确定室内外设计参数)(二)采暖设计热负荷及热指标的计算 (三)散热设备选择计算 (四)布置管道和附属设备选择,绘制设计草图 (五)管道水力计算 (六)平面布置图、系统原理图等绘制 (七)设计及施工说明的编制

高层办公楼设计设计总说明

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依据现行国家规定、规范及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 50001—2010) 二、工程概况 本设计为在广东汕头的某高层办公楼,包括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该建筑为地下1层,地上20层,其建筑用途为商场与办公楼,地下一层为停车库,地上二层为大型商场,上面十八层为办公楼。建筑主屋面高度为81米。用地面积为7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9210、84平方米,容积率为5、18;建筑占地面积为2621、34平方米,建筑密度为37、71%;绿化面积为2130、11平方米,绿化率为30、43%;地上有20个停车位,地下车库有54个停车位。另外,该地区的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 (0、2g),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与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均为一级。 三、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就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综合选型、施工、材料、建筑设备、建筑艺术及经济等因素,建筑体型设计成就矩形,不但满足建筑面积与采光要求的需要,而且外形朴素大方。在正南方设置商场主入口,在正西方向设置次入口。办公楼与商场入口分开设计,保证人群分流,避免造成交通拥挤与混乱。在交通联系方面,办公主楼设有6部2、4mX2、4m的电梯,其中2部位消防电梯,并设有2部消防楼梯。商用裙房部分设有四部消防楼梯,并设有1部自动扶梯。 1、墙体做法 1、1裙房、办公楼内墙面(200mm厚): 做法:1)、加气混凝土砌块 2).水泥粉刷墙面2度 1、2外墙面(200mm厚):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Jilin Jianzhu University 课程设计计算书 设计名称市花园小区采暖设计 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城市燃气工程 班级燃气122班 姓名牛传磊 学号 11 指导教师齐老师 设计时间2015.7.5

摘要 本次设计的是市某住宅采暖系统。本工程为市花园小区住宅楼采暖设计,建筑面积2800㎡,总高度17.4m。针对该住宅的要求和特点,以及该地区气象条件,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对该楼的采暖系统进行方案设定、负荷计算和水力计算、设备选型。 关键词住宅;采暖;设计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概述 (3) 1.1设计概况 (3) 1.2设计依据 (3) 第二章设计方案确定及计算 (4) 2.1 室外气象参数 (4) 2.2 采暖设备要求和特殊要求 (4) 第三章散热器的选择 (7) 3.1 散热器的布置 (7) 3.2 散热器的安装尺寸应保证 (7) 3.3 散热器的计算 (7) 详细计算见散热器片数表。 (9) 第四章水力计算 (10) 第五章供热管道及附件 (15) 5.1保温管道的确定 (15) 5.2 保温材料的选择 (15) 5.3 管道保温施工 (15) 设计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

第一章概述 1.1设计概况 省市花园小区住宅楼采暖设计,建筑面积2800㎡,总高度17.4m共6层,层高2.9m。 1.2 设计依据 《供热设计手册》、《供热工程》(ISBN 978-7-112-02017-1)。

第二章设计方案确定及计算 2.1 室外气象参数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22.5℃,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0㎡/s,冬季室外最多风向平均风速1.9m/s冬季最多风向ENE,冬季室外大气压力102333pa。 2.2 采暖设备要求和特殊要求 散热器要求散热性能好,金属热强度大,承压能力高,价格便宜,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 2.3 热负荷计算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1)、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是指在某一室外温度t′ w 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温度 t n ,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Q′。它是设计供暖系统的最基本依据。 冬季供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应根据建筑物或房间的得失热量确定: 失热量有: a、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 1 ; b、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 2 ,称冷风渗透耗热量; 得热量有: a、太阳辐射进入室的热量Q 10 。 Q=Q 1+Q 2 -Q 10 工程设计中,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一般分几部分进行计算: Q′=Q 1.j ′+Q 1.x ′+Q 2 ′+Q 3 式中 Q 1.j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Q 1.x ′——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2)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表5-1 通过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按下式计算: (3)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 表5-2 通过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某小区供暖设计说明书

第1章绪论 (1) 1.1课程设计目的 (1) 1.2工程概述 (1) 1.3设计任务 (1) 第2章设计依据 (3) 2.1主要参考资料 ........................................................................................ 3 .......... 2.2设计范围................................................................................................ 3 ............ 2.3设计参数................................................................................................ 3 ............ 2.3.1室外设计参数......................................................... 3............... 2.3.2室内设计参数..................................................... 3 .............. 2.4设计原始资料 2.4.1 土建资料 2.4.2建筑结构 2.5动力与能源资料2.6其他资料

4.1 循环动力 4.2 供、回水方式 4.3 系统敷设方式 4.4 供、回水管布置方式 第5章 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形式 11 5.1散热器的选择 .1.1 5.2散热器的布置 11 5.3散热器的安装 11 5.4散热器的计算 12 设计总结 1-1- 2.7朝向修正率 ..................................................... 5 第3章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 6 3.1热负荷组成 .. (6) 3.2.1围护结构计算参数 ................................................... 6 ............. 3.2.2主要计算公式 ........................................................ 6 ............. 3.3热负荷计算 第4章热水供暖系统设计方案比较与确定 3.2负荷计算 ................................................................................................ 6 ............ .7.

综合办公楼设计说明

●设计理念之源: 近年来人们不再拘泥于固定的办公时间、地点,办公方式有了革命性转变,人们的工作观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要求在随意休闲、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展工作。针对这一人性化需求,现代办公空间着重体现工作与生活的有机融合。另外,在企业整体形象上,其独特的个性直接影响着每一个员工的行为举止,个性化办公空间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展现企业形象,满足企业精神和发展理念。 基于此,在为贵公司办公大楼的室内装饰设计考虑方案时,本公司为迎合其现代的国际化办公氛围,特提炼出“灵透之材,大气之势”为主题。本案就其“钢之灵透”,用象征化的表现手法,多元化的设计元素,力求整体风格与整体协调、清新、大气的设计保持一致,企业气质内外浑然一体,展现出富有深刻内涵的视觉空间及该企业独特的精神与特点,将企业文化在复苏这一时代特性渗透于整个空间,既突显阳刚的精神特质,又蕴涵贵公司新兴而极具冲击力的蓬勃发展之势! 一.设计立意 完成规划预想的税务局构成形态,以现代建筑手法完成不同性质的空间塑造。从建筑的实用性、独特性、经济性和舒适性出发,充分考虑不同建筑的使用要求,合理设计建筑功能,精心塑造建筑内部空间和外形,以体现现代化庄重、沉稳的税务办公建筑。设计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一直贯穿始终,从人的良性行为习惯出发,充分体现

了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美感的满足。设计围绕“灵透之材,大气之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合理设计,力图为人们提供一种健康、和谐、的办公空间,通过高品质的设计,达到提升企业精神的最终目的。设计通过一条主线展开,而“线”便是我们所遵循的设计原则,即: 1、设计突出企业思想 2、设计体现以人为本 3、设计恪守装饰安全 4、设计注重文化内涵 5、设计体现风水理念 二.场地概述 本地块位于位于社区东北角,四周是军人家属小区,地块为不规则形状。 三.总平面布置 1.建筑形态: 通过对基地形态与周边环境的深入研究,以及大楼功能的分析,建筑呈L型沿街布置,转角处稍做退让。 2.交通与停车组织: 基地沿路一侧设置7米宽机动车双向主入口,路一侧设置3米宽人行入口。并设置一个出入口直接进入地下车库。项目整个规划从大局上把握,运用有机疏散的原理,合理安排各功能区,正确处理建筑

采暖设计说明

采暖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地址:资阳 2、根据甲方要求采暖区为所有包间。 3、采暖面积约为300m2,采暖热负荷为300×165W/ m2=49500W 。 二、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91SBX1. 3、《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三、设计参数 四、设计方案阐述 1、热负荷计算:详见附后《采暖数据表》。 2、本方案设计为“壁挂炉+散热器”采暖系统。 本系统采用同程式与异程式布管,各环路阻力基本平衡,系统开端与末端散热器效果接近,采暖供水和回水路程一样,避免出现热

度不均匀的现象。 五、产品选型 1、壁挂炉选型:本方案选用40KW燃气壁挂炉2台,该产品 是意大利冠霸集团生产的壁挂炉,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创新的美学设计外观,简便且人性化的操作面板,使用维护简单,维修量小,具有多重安全保护功能。 (2)热水产率:在Δt=40℃的情况下为20L/min。 (3)智能型比例阀:使用冠霸和霍尼韦尔共同开发的燃气阀,调节范围更广,稳压性能更好。 (4)采用意大利技术制造的热交换器,使用高导材料无氧铜,换热效率高达98%,换热表面作特殊处理,能耐高温高 压,延长使用寿命。 (5)配备丹麦格兰富水泵,运转平稳,噪音低,内置热保护开关,防止过热及短路,使用寿命长。 (6)采用欧式燃烧器,用补助为转火苗的方式,避免了着火时的噪音,有利于燃气的充分燃烧,更节能。 壁挂炉技术参数如下:

2、管道系统:灵龙采暖专用管,具有耐温耐压性能优异、热 膨胀系数小、隔光阻氧等显著特性,是采暖和中央空调管道系统的理想选择。 (1)耐温耐压,适合高温热水领域 (2)内壁光滑,不结垢、不腐蚀 (3)热膨胀系数小(3×10-5m/m·℃,避免管材变形 (4)导热系数小(0.24 w / m.k) ,保温性能良好 (5)隔光阻氧,避免管材腐蚀堵塞 3、暖气片:本设计采用世界知名品牌欧瑞德(Eurorad),钢制板式结构,升温快,外观经高温喷漆(RAL9016)处理,美观大方。

供热工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摘要........................................................ .2 第1章设计概况................................................. .2第2章设计依据.. (3) 2.1设计参数 (3) 2.2采暖设备要求 (3) 2.3维护结构传热系数 (3) 2.4方案比较 (3) 第3章供暖热负荷计算 (4) 3.1 房间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 (4) 3.2 房间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表 (6) 第4章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形式 (6) 4.1 散热器的选择 (6) 4.2 散热器的布置 (6) 4.3散热器的安装尺寸要求 (6) 4.4散热器片数计算 (7) 第5章管道布置 (7) 5.1 采暖系统的选择 (7) 5.2 水力计算步骤 (7) 5.3 水力计算结果 (9) 第6章参考文献 (9) 附表...........................................................

摘要 本工程共六层,每层3单元。建筑总供暖面积约3050.64平方米。系统与室外管网连接,.该工程采用接外热网机械循环下供下回式热水供暖系统,楼梯间独立立管供热。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对该楼的供热调系统进行系统负荷计算、规划、设计计算和设备选型。 第一章设计概况 本次设计的任务是布置楼内的采暖系统,具体设计的步骤有:负荷的计算,散热器的选择,散热器片数确定,散热器的布置,水力计算。

第2章设计依据 2.1设计参数 室外气象参数 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为t w =-23℃,;室内温度为t n =18℃冬季室外平均风速为 v w =4.2m/s。 室内设计温度由《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表4.1-1可以查得本设计所用到的民用建筑供暖室内计算温度,整理后列于下表中: 表2.1 不同房间供暖室内计算温度 2.2采暖设备要求 散热器要求散热性能好,金属热强度大,承压能力高,价格便宜,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 2.3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围护结构概况:外墙为370厚承重型煤矸石多空砖,加20厚抹灰,内墙为240厚粘土实心砖。外墙外保温采用40厚聚苯乙烯板。防水等级为2级。 表2.1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2.4方案比较 这个系统作用范围比较大,,上供下回和下供下回的比较中,后者具有如下特点: 美观,房间内的管路数减少,可集中进行隐藏处理。

小区集中供热

化工原理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小区集中供暖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前言 (3) 说明书 (4) 1、设计依据 (4) 2、工程概况 (4) 3、设计说明 (4) 4、施工安装说明 (5) 绪论 (7) 1、设计目的 (7) 2、设计概述 (7) 3、设计任务 (7) 热负荷的确定 (8) 1、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计算 (8) 2、冷风渗透耗热景Q2′ (8) 3、简图绘制 (9)

散热设备及计算 (10) 1、散热设备的作用 (10) 2、散热设备向房间传热的方式 (10) 3、对散热器的基本要求 (10) 4、散热器的计算 (11) 管道水力计算 (14) 1、热水供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 (14) 2、热水供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 (14) 3、各用户的设计流量 (14) 4、总流量 (15) 设备及材料表 (16) 设计总结 (18) 参考文献 (20)

前言 课程设计本课程教学中很重要的部分.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旨在强化学生对于该课程理论的深化再理解,并有效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将理论充分并有效的联系到实际工业生产中去,为将来的工作做出不仅仅是感性中的预打算. 因此,对于这一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我们要给予绝对的重视.要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并且要有坚韧不拔的敬业精神.要保证保时保质的完成设计任务.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小组查阅了大量资料,做了大量的工程预算及实际审核.在此次任务中我们充分发挥了精诚团结的互助和互补精神.正因为我的团结与互助才保证了这次任务的完成. 当然,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不足再所难免.我们恳请师长加以指正.书中参考了大量资料,同时也得到了大家的帮助.对于

办公室室内设计说明

办公室室内设计说明 由于人们长时间半生活活动于室内,因此现代室内设计,或称室内环境设计,相对地是环境设计系列中和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环节。室内设计的总体,包括艺术风格,从宏观来看,往往能从一个侧面反映相应时期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特征。随着社会发展的历代的室内设计,总是具有时代的印记,犹如一部无字的史书。这里由于室内设计从设计构思、施工工艺、装饰材料到内部设施,必须和社会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社会文化和精神生活状况联系在一起;在室内空间组织、平面布局和装饰处理等方面,从总体说来,也还和当时的哲学思想、美学观点、社会经济、民俗民风等密切相关。从微观的、个别的作品来看,室内设计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又都与设计者的专业素质和文化艺术素养等联系在一起。至于各个单项设计最终实施后成果的品位,又和该项工程具体的施工技术、用材质量、设施配置情况,以及与建设者的协调关系密切相关,即设计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最关键的环节和前提,但最终成果的质量有赖于:设计——施工——用材——与业主关系的整体协调。 室内设计的含义 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 上述含义中,明确地把“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作为室内设计的目的,即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为人的生活生产活动创造美好的室内环境。 同时,室内设计中,从整体上把握设计对象的依据因素则是: 使用性质——为什么样功能设计建筑物和室内空间; 所在场所——这一建筑物和室内空间的周围环境状况; 经济投入——相应工程项目的总投资和单方造价标准的控制。 设计构思时,需要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即各类装饰材料和设施设备等,这是容易理解的;还需要遵循建筑美学原理,这是因为室内设计的艺术性,除了有与绘画、雕塑等艺术之间共同的美学法则之外,作为“建筑美学”,更需要综合考虑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造价标准等多种因素。建筑美学总是和实用、技术、经济等因素联结在一起,这是它有别于绘画、雕塑等纯艺术的差异所在。 现代室内设计既有很高的艺术性的要求,其涉及的设计内容又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并且与一些新兴学科,如: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环境物理学等关系极为密切。现代室内设计已经在环境设计中发展成为独立的新兴学科。

采暖方案设计说明

采暖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理念:尊重客户要求科学合理晚膳 二、设计依据:《采暖通风及空调调节设计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国家标准》 《燃气容积式热水器国家标准》 《采暖散热器散热量制定方法》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应用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04》三、设计参数: 冬季室外温度:-4℃供暖进水温度:60℃ 冬季室内温度:20℃供暖回水温度:45℃ 地表蓄热温度:26-28℃蓄热层厚度:50mm 排管平均管间距:150-200mm 地暖盘管规格DN20 (外径20mm,内径16mm) 高密度挤塑板(厚:20mm,密度30-40kg/cm3 四、系统介绍 地暖系统: 热水地面采暖系统由壁挂炉、分集水器、地暖管及配件构成,以不超过60℃的低温热水为热媒,通过埋设在地面下地暖盘管把地板加热,均匀的向室内辐射热量,使房间达到舒适的温度。 优点: 1.舒适度高、室内空气洁净、有保健作用。 2.节省空间、干净大方。 3.操作简单、分户控制。 4.维护费用低、使用寿命长。 5.节约能源、运行费用低。

五、装潢配合说明 为保证整个系统安装准备无误,为阁下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我公司设计人员务必于装潢设计师良好沟通,以便为采暖、热水系统预留水电及煤气管路,并避免与家装设计冲突,请务必对此加以重视。 1)地暖施工步骤及安装前要求 一、装修设计施工图纸有关技术文件齐全。签约后业主预约我公司或业务经理,预约时间现场定位。 二、施工安装前要求 1、施工现场具有供水或供电条件,有储放材料的临时设施 2、内部墙体结构改动完毕。 3、厨房,卫生间应做完闭水实验并经过验收。 4、相关水电预埋工程已完毕。 5、如有地面局部抬高,应施工完毕。 6、需按我方提供的采暖炉管道接口示意图,排设水管及煤气管。如有温控装置的,需按我方提供的温控位置示意,预留86暗盒及线槽。 7、请将施工地面清理干净。 三、现场如具备安装采暖炉条件下,致电我公司,我公司会及时安排安装人员上门服务。 2)关于地暖混凝土浇筑的注意事项 一、混凝土的配料 1、用料:水泥、黄沙、豆石(俗称:瓜子片)配比:1:2.5:4 2、水泥标号:C25以上 3、豆石:直径最大不超过12mm 二、铺设厚度 地暖混凝土铺设厚度不低于30mm,最厚不高于50mm 1、同层公寓型:如果房间铺设地板(实木多层板--12mm、15mm)客厅选用抛光砖10mm,另需混凝土沙浆15mm--20mm厚度。铺设混凝土时房间为50mm,客厅为30mm。(防止客厅高于房间) 2、多层别墅或平层公寓的地面为同一种装饰层,混凝土皆为30mm。 3、房间如铺设实木多层板,需抹平,地面平整度为±5mm。 三、地板铺设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68288电子教案

编号:采暖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某三层办公楼采暖设计 院(系):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专业: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学生姓名:卢振斌 学号: 0121006230111 指导教师:文远高

2012年12 月30 日 目录 摘要 (3) 引言 (3) 1 设计任务、原始资料及设计依据 (4) 2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的计算 (7) 2.1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7) 2.2 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 (11) 3 供暖系统散热器的选择 (16) 3.1 散热器的选择原则 (16) 3.2 散热器的计算 (17) 3.3 散热器的布置 (18) 4 系统选择、供暖系统引入口的位置 (19) 4.1 系统选择 (19) 4.2 供暖系统引入口的位置 (19) 5 水力计算以及附件选择 (19) 5.1 水力计算方法及步骤 (19) 5.2 水力计算 (21) 5.3 供暖系统的附件选择 (25) 6 结论 (2) 参考文献 (27)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环境温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能环保、安全性高等因素越发受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供暖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一个建筑物或房间可能有各种得热和散失热量的途径。当建筑物或房间的失热量大于得热量时,为了保持室内在要求温度下的热平衡,需要由供暖通风系统补给热量,以保证室内要求的温度。为了满足现今社会的要求,对工程建筑进行供热采暖设计是更好的达到节能环保目的的重要前提。 本次课程设计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是以热水为热媒的建筑物集中供热系统。本文首先根据基本设计资料计算了某办公大楼的热负荷,然后根据热负荷及建筑物的形式等条件,提出了供暖系统设计方案,选择布置了供暖管网系统,绘制出了该系统的平面图和系统图,还对该系统进行了水力计算,选择管径和流速,使管网系统较好地符合了水力平衡要求。最后还计算了散热器的片数,并布置了散热器。 关键词:环保节能;供热设计;负荷计算 Abstract As people living standard rising, the indoor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afety higher factors by more people's attention. Especially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our country's heating undertaking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A building or room may have various to heat and heat loss of the way. When building or room heat loss is greater than the heat gain, in order to keep indoor temperature in the requirements of heat balance, the heating ventilation system supply heat, in order to assure indoor temperature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odern society,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for heating design is the bett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aving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the main content is hot water for heating medium building centralized heating system. This paper firstly on the basis of the basic design data to calculate the heat load of a certain office building,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thermal load and type of building conditions, puts forward the heating system design scheme, the choice to arrange the heating pipe network system, draw out the system plan and system diagram and the system of the hydraulic calculation, select the diameter and flow velocity, pipeline system is well consistent with the hydraulic

某小区供暖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1章绪论 0 课程设计目的 0 工程概述 0 设计任务 0 第2章设计依据 (1) 主要参考资料 (1) 设计范围 (1) 设计参数 (1) 室外设计参数 (1) 室内设计参数 (1) 设计原始资料 (1) 土建资料 (2) 建筑结构 (2) 动力与能源资料 (2) 其他资料 (2) 朝向修正率 (3)

第3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4) 热负荷组成 (4) 负荷计算 (4) 围护结构计算参数 (4) 主要计算公式 (4) 热负荷计算 (5) 第4章热水供暖系统设计方案比较与确定 (6) 循环动力 (6) 供、回水方式 (6) 系统敷设方式 (7) 供、回水管布置方式 (7) 第5章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形式 (8) 散热器的选择 (8) 散热器的布置 (8) 散热器的安装 (8) 散热器的计算 (8) 设计总结 (11)

第1章绪论 课程设计目的 综合课程设计(二)是学生在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专业课—《暖通空调》、《锅炉及锅炉房设计》、《供热工程》、《流体输配管网》等——所必须进行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通过多层建筑采暖设计,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独立分析、思考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基本的训练,为毕业设计作好准备。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在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工程概述 本工程为甘肃省兰州市某建筑小区,整个建筑物为7层,建筑总供暖面积约4730平方米。系统与室外管网连接,供水温度95℃,回水温度70℃。该工程采用接外热网下供下回式分户热水供暖系统,楼梯间不供热。热源由城市热网提供,引入口管径为DN70。 设计任务 本设计为整栋小区冬季热水供暖工程。设计主要内容为: (一)设计准备(收集和熟悉有关规范、标准并确定室内外设计参数)(二)采暖设计热负荷及热指标的计算 (三)散热设备选择计算 (四)布置管道和附属设备选择,绘制设计草图 (五)管道水力计算 (六)平面布置图、系统原理图等绘制 (七)设计及施工说明的编制

采暖工程施工设计说明

采暖工程施工设计说明 一、设计概况及设计内容 1、本工程为赤峰学院美术系学生公寓,建成年代为2000年,外墙为节能墙体,总计六层,楼的朝向为东西,每层的高度为3.5米。 2、设计内容:本设计内容为室内采暖系统设计。 二、设计依据: 1、《内蒙古自治区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23/1270-2008) 2、《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版) 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4、《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5、《住宅设计规范》 GB5096-1999(2003版) 6、《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 三、设计参数 1、室外设计参数:冬季采暖计算温度:-19度、冬季平均风速:1.6m/s。 2、室内设计参数:寝室20度,房厅、卫生间等16度。 3、主要设计指标:建筑面积5846平方米,热负荷Q=123KW,采暖面积热指标21W/平方米。 四、系统设计 1、采暖系统形式:散热器、上供下回式供热系统 2、一级网供回水温度85度/60度。 五、设备、管件和管道安装 1、各类设备、管材和阀门等到场后,应有专人检查并确定是否有合

格证以及符合本设计的技术要求,然后方可安装。 2、阀门:供、回水干管采用闸阀,立支管采用铜闸阀。 3、散热器:采用M132式暖气,工作压力为0.5MPa,单片散热量为131W。 4、管材采用焊接钢管 5、管道穿越墙壁均设0.5mm铁皮套管,其两端保持水平;穿越楼板处应配合土建施工预留孔洞,设钢制套管,其顶部应高出地面50毫米,底部应与楼板相平;所有管道穿越楼板、隔墙处均做密闭隔声设施。 6、钢管水平安装安装支架的最大间距按下表选用 六、管道冲洗、试压 1、二级网采暖管道试压为0.5MPa,一小时后压降不超过0.05为合格。 2、采暖系统试压合格后,应对系统反复注水、排水,直至排出水中不含泥沙、砖头、铁屑等杂质,并且水不浑浊才能合格。 七、管道防腐 1、所有管道、支架等,在涂刷底漆前必须清除表面杂物焊渣和锈斑。

供热工程设计说明书.docx

目录 第一章概述 . (1) 1.1设计目的 . (1) 1.2设计任务 . (1) 1.3工程概况 . (1) 第二章设计依据 . (2) 2.1设计依据 . (2) 2.2设计范围 . (2) 2.3冬季室内外设计参数 . (2) 2.4建筑参数 . (2) 2.5动力参数 . (2) 第三章热负荷计算 . (3) 3.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3) 3.1.1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3) 3.1.2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 (3) 3.2冷风渗透耗热量 (4) 3.3房间热负荷计算: (5) 3.3.1休息室 101 热负荷计算 (5) 第四章方案确定 . (7) 4.1热水供暖的方式 . (7) 4.1.1供回水方式选择 (7) 4.1.2供回水敷设方式的选择 (7) 4.1.3热媒流经路程的选择 (7) 4.2工程方案确定 . (7) 第五章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形式 . (8) 5.1散热器的选择 (8) 5.2散热器的布置 . (8) 5.3散热器的安装 . (8) 5.4散热器的计算 . (9) 第六章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 . (11) 6.1供暖系统的确定 . (11) 6.2设计计算公式 . (11) 第七章管道保温及其附件 . (16) 7.1管道的选择 (16) 7.2附件的选择 (16) 7.3保温措施 (16) 参考资料 (17) 18致谢 .......................................................................

第一章概述 1.1设计目的 本课程为《供热工程》,它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重要学科。通过课 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掌握建筑物供暖系统和集中供热系统的工程设计原理 和方法,以及运行管理的基本知识。培养我们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态度,让我们对建筑采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进一步加强ACS、CAD等相关软件的运用。 1.2设计任务 本设计为长春市某二层多媒体教室热水供暖设计,设计包括采暖设计热负荷及热指标 的计算、散热设备选择计算、管道水力计算,掌握布置管道和附属设备选择的方法,供暖系 统的确定方案以及施工图的绘制并确保施工图的可实施性。本设计采用散热器采暖方案。 1.3工程概况 整个建筑物共有两层,建筑面积为 1564.08 m 2,建筑总高 12.25m。一层与 二层的建筑布局完全相同,每层各有两间大阶梯教室,两间休息厅、四间门厅、两间公共厕所和两个楼梯间。

小区供暖设计说明书

小区供暖设计说明 书 目录

第1章绪论 0 1.1 课程设计目的 0 1.2 工程概述 0 1.3 设计任务 0 第2章设计依据 (2) 2.1 主要参考资料 (2) 2.2 设计范围 (2) 2.3 设计参数 (2) 2.3.1 室外设计参数 (2) 2.3.2 室内设计参数 (2) 2.4 设计原始资料 (3) 2.4.1 土建资料 (3) 2.4.2 建筑结构 (3) 2.5 动力与能源资料 (3) 2.6 其它资料 (3) 2.7 朝向修正率 (4) 第3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5) 3.1 热负荷组成 (5)

3.2 负荷计算 (5) 3.2.1 围护结构计算参数 (5) 3.2.2 主要计算公式 (6) 3.3热负荷计算 (7) 第4章热水供暖系统设计方案比较与确定 (8) 4.1 循环动力 (8) 4.2 供、回水方式 (8) 4.3 系统敷设方式 (9) 4.4 供、回水管布置方式 (9) 第5章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形式 (11) 5.1散热器的选择 (11) 5.2 散热器的布置 (11) 5.3 散热器的安装 (12) 5.4 散热器的计算 (12) 设计总结 (11)

第1章绪论 1.1 课程设计目的 综合课程设计(二)是学生在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专业课—《暖通空调》、《锅炉及锅炉房设计》、《供热工程》、《流体输配管网》等——所必须进行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经过多层建筑采暖设计,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独立分析、思考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基本的训练,为毕业设计作好准备。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在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 工程概述 本工程为甘肃省兰州市某建筑小区,整个建筑物为7层,建筑总供暖面积约4730平方米。系统与室外管网连接,供水温度95℃,回水温度70℃。该工程采用接外热网下供下回式分户热水供暖系统,楼梯间不供热。热源由城市热网提供,引入口管径为DN70。 1.3 设计任务 本设计为整栋小区冬季热水供暖工程。设计主要内容为: (一)设计准备(收集和熟悉有关规范、标准并确定室内外设计

办公室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一、此办公空间为尚品装饰设计公司,在装饰装修上追求一种简单自然但不平凡的设计装修。在所在的空间划分中,各自的功能分区安排合理。设计体现的是生活中的艺术。 二、在装饰中,一进门就能很明朗的看见公司的办公性质。门厅的墙体用黄色实木线条和金黄色烤漆玻璃的水晶字体,构成公司的形象说明。烤漆玻璃在过道也有运用,过道墙面运用蓝色烤漆玻璃结合玻璃镜和米色印花壁纸的使用,使整个空间不再狭长,清新雅致,形体虚实结合。与整体达到一定的统一。 三、展示墙位与接待处和门厅的中间,从中解决了客户思想中从门厅到接待的距离长短。在经过的途中客户可以很自然的观看本公司的业绩以及荣誉。给公司更增加了在客户心中的可靠性。在展示墙的墙面利用空色实木线巧妙的分隔出材料和证件类的区域。红色的字体标语说明公司的态度,米色印花壁纸比纯白色让人感觉不冷一种热情适中的心里感受。在接待的吊顶处,运用弧形的层次不一的石膏板,给你感觉一种放松,如海边退潮留下的沙梯。弧形的吊顶还有它的作用,那就是作为一种引导的指向路标,让你明确的走进综合办公空间。 四、在洽谈室和总经理办公室中,地面的材质都采用木地板和地毯结合,这样重点体现出客户的重要性,给客户被重视的感觉。地毯的材质和木质的对比,给人感觉不压抑而且温暖,放人放下心来交谈。各部门中注重空间的功能关系。统一采用米色碎花壁纸和实木地板铺贴,强调以一统万,充分运用不同侧重地发挥点、线、面、体及空间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其串联成一个彼此关联的、简约的、艺术的、具有办公空间文化特色与内涵的整体。 五、设计室开敞办塑造一种强烈的办公氛围,通过围柱办公既能利用柱的四面效应又能有效的解决柱在办公空间的一种遮挡性,给人感觉开敞但又有点遮蔽,表达异样的空间趣味。而且在多处地方使用玻璃隔断、玻璃幕墙,让人视觉闪亮,减少遮挡性。 六、在顶棚吊顶方面,充分的运用变而不杂的形式体现出各个功能分区的不同。有足够的光源和艺术装饰灯的不同色彩。形成一种光与影的对比感。办公家具的选择充分考虑了会议的机动性。吸音板有利于吸音减噪。总经理办公室着重突出文化内涵,设计整体、统一、简洁、明确、墙体橡木饰面与皮面硬包的处理让整个空间更加融洽、温馨、典雅、庄重。 七、此方案设计重点考虑到客户对公司的心理需求,以此为基础,设计出为客户提供方便、信赖、可靠的场所,以及给客户感觉安全受重视着,才更放心的交谈。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