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技术报告

测量技术报告
测量技术报告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1.1 任务情况 (2)

1.2 测区概况 (2)

1.3 完成工作量 (2)

2. 人员及设备配置 (3)

3. 执行的技术标准及规范 (3)

4. 本工程采用的坐标系及高程系 (4)

5. 已有测量资料的检测和利用 (4)

5.1 图件资料 (4)

5.2 控制资料 (4)

6. 控制点的选点与埋石 (4)

7. 控制测量 (5)

7.1 控制网的布网形式 (5)

7.2 观测及数据处理 (5)

8. 地形测量 (5)

8.1 外业数据采集 (6)

8.2 地形图修补测量 (6)

8.3 地形图编绘 (7)

8.4公路平纵横测量 (8)

9.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9)

10. 结论与建议 (10)

10.1 结论 (10)

11. 控制点成果表 (10)

12. 测量成果提交清单 (11)

1. 工程概况

1.1 任务情况

2017年01月22日,受市政分院委托,勘测分院承接了益阳东部新区鱼形山路(内环路-G319)道路工程测量任务。

测量任务按市政分院提供的:“测量技术要求”实施。测量工作内容包括:

(1)控制测量

(2)1:1000数字化带状地形图测量(修补测)

(3)纵横断面测量

1.2 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益阳市东部新区G319国道与内环路之间,交通便利,地形较简单,已有成型的道路,通往鱼形山水库风景区,其中石长铁路贯穿测区,通视通行条件较好。

1.3 完成工作量

本项工程自2017年01月22日开工至2017年02月03日完工。整个工程分为以下六个阶段:生产准备、方案设计、外业观测、外业检查、资料整理加工等。本项目完成的工作量如下。

(1)控制测量3点;

(2)1:1000数字化带状地形图测量0.84公里;

(3)纵断面0.84公里;

(4)横断面0.84公里;

2.人员及设备配置

工程投入的主要技术力量工程师1人,技术员3人。

开工前和工程进行中,组织项目组人员对和本项目相关的技术、安全和环境保护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施测方案和有关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本项目实施时采用的GPS接收机、全站仪、水准仪,全部经过了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检测,且都在有效使用期内。

本项目投入的测量仪器设备见下表。

本项目投入的测量仪器设备一览表

3. 执行的技术标准及规范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2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3)《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

4. 本工程采用的坐标系及高程系

平面采用西安80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由施工方提供)。

5. 已有测量资料的检测和利用

5.1 图件资料

由市政分院院提供的1:1000地形图该图件作为本工程踏勘、选点用图,并从图上获取线路中线概略位置。

5.2 控制资料

起算控制点为施工方提供的控制点,点号分别为P01、P02、P03。经现场踏勘,保存完好。

高程起算点为P01、P02、P03。

以上控制点坐标成果属西安80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12°30′),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检测结果表明,上述控制点成果可靠,可作为本项目的起算数据。6. 控制点的选点与埋石

控制点的布设要为后续工作和施工服务,因此控制点尽量选不易被破坏,地势开阔、地层稳固的位置。在保证每个控制点至少有一个通视方向的前提下,尽量使控制点在测区均匀分布。控制点埋设采用钻孔打入测量标志形式。钻孔法主要用于水泥路面控制点埋设。

桩面刻印后,再涂以红油漆,并在控制点位邻近地物的醒目位置用红油漆标注点号。控制点标志埋设后,达到稳定后再进行观测。

本项目共埋设了3个控制点,编号为A1~A3。

7. 控制测量

7.1 控制网的布网形式

控制网采用CORS网RTK测量模式进行测量,技术等级为《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的二级导线精度。

RTK测量拟合参数及残差情况一览表

7.2 观测及数据处理

GPS观测采用连续观测三个数据的方式进行,采集数据后对坐标进行平差处理,得到符合精度要求的平面坐标数据。获得坐标点数据后对其中1对控制点用全站仪进行边长检核,满足精度要求。

8. 地形测量

地形测量采用GPSRTK、全站仪数字化成图法,成图比例为1:1000。

等高距为0.5米。

8.1 外业数据采集

采用GPSRTK或全站仪极坐标法全野外采集数据,数据采集对象为测区范围内的地貌、地物点的三维坐标,全站仪自动记录数据。

测图前,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按要求检查和测定各种常数、改正数等。

设站时,仪器对中误差不大于5mm,仪器高量至毫米。以较远的控制点作为定向方向,观测另一控制点作为检核,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5cm,检查高程较差不大于4cm。每站测图过程中,随时检查定向点方向,角度检查较差不大于30″。

数据采集点离测站点的距离最远不超过150米,采集点的间距控制在30米以内,有地物及高程变化时加密测量点。作业人员在采集数据时现场同时绘制好草图,重要地物在存储数据时输入点的代码信息,并由全站仪存储至电子手簿中。

在测绘地物、地貌时,遵守“看不清不绘”的原则。地形变化处,均测高程注记点。

建筑区高程注记点测设在路肩边缘、路中心线、道路交叉中心、道路方向变换处、建筑物墙基外角、管道检查井井口几何中心、涵洞、电杆(塔)、沟渠等特征点上。

8.2 地形图修补测量

本次市政分院院提供的1:1000地形图比较新,地形变化比较小,所

以本次地形图测量只针对有变化的地方加以修补测量。修补测量的主要工作为石长铁路桥墩位置的复合、高程点复合、检修井盖补测以及桥梁涵洞的测量等。

8.3 地形图编绘

使用南方 CASS9.1数字化成图软件编绘地形图,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1000,基本等高距为0.5米,高程注记至0.01米。地形图分幅使用50cm ×50cm正方形分幅,编号为(1)、(2)、……、(5)流水顺序编号。

地形图图名为:“益阳东部新区鱼形山路(内环路-G319)道路工程”。

地形图电子文件最终采用AutoCAD软件的DWG格式,地物地貌、地面高程、控制点坐标、文字等均单独设层放置。

CASS图层设置

8.4公路平纵横测量

依据设计院提供的公路平曲线资料,采用GPS RTK、全站仪相互结合的方式放样。中线放样采用中海达公司生产的标称精度±(5mm+1ppm)的F61型接收机施测。首先求得该区域的转换参数,然后在RTK施测过程中,先进行控制点校核,在校核点位精度完全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进行中

桩的放样工作,同时采集中桩高程。对GPS没有信号的地方采用全站仪进行中桩放样,测量中桩高程。

横断面测量采用GPS道路测量软件进行采集。严格的在仪器所示横断面线上采集地形变化点,如沟、坎、变坡点等特殊地形点,得到横断面测量数据,记录在仪器手簿内。再将数据转换成设计要求的横断面数据格式。

横断面测量宽度依据设计要求,以线路中线为±0.00,南侧宽度为40米,北侧宽度50米。纵断面、横断面资料用电子文档的形式提供给设计。

纵断面数据为TXT文档,格式如下:

里程中桩高程

里程中桩高程

…………

横断面数据为TXT文档,格式如下:

桩号高程

距离中桩平距高程距离中桩平距高程……

距离中桩平距高程距离中桩平距高程……

9.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作业期间,严格按照我院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管理本项目。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遵守当地的规章制度,尊重当地的乡规民约和风土人情。工程达到了安全生产,同时也未对现场的设施和建筑物造成损坏,做到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10. 结论与建议

10.1 结论

我院对本项目测量成果实行三级检查、一级审核的“三检一审”的制度,即作业组自检、作业队的全检、项目质检工程师的专检和院检查审核。

各级检查、审核过程均有记录,每一道工序完成后,立即进行了检查,并及时由责任人进行了修正。

本项目涉及的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纵横断面测量均按规定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符合规范和合同要求。各级检查的结果表明本次测量精度符合规范要求,成果质量可靠,格式正确,内容齐全;各种注记、符号运用正确;各种资料项目完整,技术文件整理规范,成果格式符合规范要求。

本工程测量成果经我院各级检查,提交的成果满足用户要求和规范要求,可供用户使用。

11. 控制点成果表

控制点成果表

12. 测量成果提交清单

(1)技术报告一册

(2)控制展点及分幅图一张

(3)1:1000带状地形图5张

(4)纵、横断面数据成果(Excel文档)

(5)数据光盘一张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一范文

实验一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数字存储示波器的组成原理 数字示波器将输入信号数字化(时域取样和幅度量化)后,经由D/A转换器再重建波形。数字示波器具有记忆、存贮被观察信号功能,又称为数字存贮示波器。 当处于存储工作模式时,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存储和显示两个阶段。在存储工作阶段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化信号,在逻辑控制电路的控制下依次写入到RAM中。 在显示工作阶段,将数字信号从存储器中读出转换成模拟信号,经垂直放大器放大加到CRT的Y偏转板。同时,CPU的读地址计数脉冲加至D/A转换器,得到一个阶梯波扫描电压,驱动CRT的X偏转板,如图2.1所示。 图2.1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组成原理图 2.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工作方式 (1)数字存储器的功能 随机存储器RAM包括信号数据存储器、参考波形存储器、测量数据存储器和显示缓冲存储器四种。 (2)触发工作方式

1)常态触发 —同模拟示波器基本一样。 2)预置触发 —可观测触发点前后不同段落上的波形。 (3)测量与计算工作方式 数字存储示波器对波形参数的测量分为自动测量和手动测量两种。一般参数的测量为自 动测量,特殊值的测量使用手动光标进行测量。 (4)面板按键操作方式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面板按键分为立即执行键和菜单键两种。 3.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显示方式 (1)存储显示 ——适于一般信号的观测。 (2)抹迹显示 ——适于观测一长串波形中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发生的瞬态信号。 (3)卷动显示 ——适于观测缓变信号中随机出现的突发信号。 (4)放大显示 ——适于观测信号波形细节。 (5)X —Y 显示 图2.2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显示方式 (6)显示的内插 插入技术可以解决点显示中视觉错误的问题。 主要有线性插入和曲线插入两种方式。 4. 实时采样和等效时间采样 在现在为止我们所介绍的波形数字化方法称为实时采样,这时所有的采样点都是按照一个固定的次序来采集的,这个波形采样的次序和采样点在示波器屏幕上出现的次序是相同的,只要一个触发事件就可以启动全部的采样动作。如图2.3所示。 (a) 卷动显示 (b) 放大显示

现代检测技术 实验四__K热电偶测温性能实验

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院(系):自动化专业:自动化姓名:学号: 同组人员: 评定成绩:评阅教师:

K热电偶测温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热电偶测温原理及方法和应用。 二、基本原理: 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是热电效应。将A和B二种不同的导体首尾相连组成闭合回路,如果二连接点温度(T,T0)不同,则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热电动势,形成热电流,这就是热电效应。热电偶就是将A和B二种不同的金属材料一端焊接而成。A和B称为热电极,焊接的一端是接触热场的T端称为工作端或测量端,也称热端;未焊接的一端(接引线)处在温度T0称为自由端或参考端,也称冷端。T与T0的温差愈大,热电偶的输出电动势愈大;温差为0时,热电偶的输出电动势为0;因此,可以用测热电动势大小衡量温度的大小。国际上,将热电偶的A、B热电极材料不同分成若干分度号,如常用的K(镍铬-镍硅或镍铝)、E(镍铬-康铜)、T(铜-康铜)等等,并且有相应的分度(见附录)表即参考端温度为0℃时的测量端温度与热电动势的对应关系表;可以通过测量热电偶输出的热电动势值再查分度表得到相应的温度值。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主机箱、温度源、P t100热电阻(温度源温度控制传感器)、K热电偶(温度特性实验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代mV发生器)。 四、实验步骤: 热电偶使用说明:热电偶由A、B热电极材料及直径(偶丝直径)决定其测温范围,如K(镍铬-镍硅或镍铝)热电偶,偶丝直径3.2mm时测温范围0~1200℃,本实验用的K热电偶偶丝直径为0.5mm,测温范围0~800℃;E(镍铬-康铜),偶丝直径3.2mm时测温范围-200~+750℃,实验用的E热电偶偶丝直径为0.5mm,测温范围-200~+350℃。由于温度源温度<200℃,所以,所有热电偶实际测温范围<200℃。 从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可知,热电偶测量的是测量端与参考端之间的温度差,必须保证参考端温度为0℃时才能正确测量测量端的温度,否则存在着参考端所处环境温度值误差。 热电偶的分度表(见附录)是定义在热电偶的参考端(冷端)为0℃时热电偶输出的热电

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报告书

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报告书项目名称: 翰林世家小区 施测单位:分院 完成时间: 二0 一四一月八日

共青城市翰林世家小区报告 单位编制(盖章 ): 编写人: 年 月 日 审核意见: 审核人:年月日 1

目 一、任务情况1、任务来源2、测区范围3、测量内容二、技术设计执行情况1、政策依据2、技术依据3、坐标系统三、项目参加人员及设备情况四、竣工测绘方法五、质量检查六、技术结论七、成果表及附图八、其它附件 录 2

共青城翰林世家竣工测量报告 一、任务情况1、任务来源受江西省共青忠茂实业有限公司的委托,我院承担本工程的竣工测量任务。根据工期要求,我院派遣专业测绘技术人员于2013 年12 月27 日开始进住测区工作,2014 年1 月6 日完成了1:500 数字化竣工地形图测量工作。本次竣工测量主要进行现状图测绘。2、测区范围共青城市翰林世家小区,北靠文化街,南邻规划路,东至文化街。本次测区范围为共青城市规划局批准的翰林世家规划建设用地红线范围内整个小区。3、测量内容本次竣工验收内容包括:建设用地范围、建筑物、构筑物、绿地、道路等的平面位置、尺寸、标高、面积;建筑性质、建筑层数及每层面积、建筑物退让界线、、绿线、高压走廊、、围墙长度和高度;出入口、停车场、、公用设施位置及面积。二、技术设计执行情况1、政策依据 1.1 ;1.2 ;1.3《江西省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管理规定》(试行); 2、技术依据 3

2.1 GB 50026-2007;2.2 《1:500、1:1000、1:2000 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2.3 (GB/T 18314-2009);2.4《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2-2000);2.5《地形图测量技术规定》院部技术规定;3、坐标系统 3.1 坐标系统:1980 ,中央之午线为115 度30 分;3.2 :1985 。3.3 成图比例:成图为1:500。三、项目参加人员及设备情况本次竣工测量中,有我院1 名中级带队,5 名测量技术人员参加完成此次测量任务。此次测量使用的仪器设备如下:1、使用 V8 双频GPS 接收机。2、使用瑞得RTS-800 型全站仪。3、细部数据采集使用瑞得RTS-800 型全站仪。4、地物点相关间距勘丈采用测距仪和50m 钢卷尺。5、其它对点器、长短气泡、2c、垂直角指标差、测距加、乘常数一般检视合格,其余各项技术指标也均符合《城市测量规范》要求。四、竣工地形图测绘方法1、平面控制测量外业使用中海达V8 双频GPS 接收机,采用系统为“JSCORS”系统,控制点有甲方提供,分别为T01、T02。在测区内均匀布设了4 个控制点, 4

实验一 水准仪的认识及使用

实验一水准仪的认识及使用 一、实验目的 (1)认识DS3微倾式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各操作部件的名称和作用,并熟悉使用方法。 (2)掌握DS3水准仪的安置、瞄准和读数方法。 (3)了解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4)练习水准测量一测站的测量、记录和高差计算。 二、实验组织 (1)性质:基础性实验。 (2)时数:4学时。 (3)组织:4人1组。 三、实验设备 (1)每组借DS3 微倾式水准仪(或自动安平水准仪)l台、水准尺1对、尺垫2个,记录板1块。(2)自备:铅笔。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 (1)了解微倾式水准仪和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构造,掌握各螺旋和部件的名称、功能及操作方法;(2)注意比较微倾式和自动安平光学水准仪构造上的区别。 微倾式DS3水准仪水准尺自动安平水准仪 图1-1 光学水准仪及水准尺 2.水准仪的安置 (1)仪器架设在测站上打开脚架,按观测者的身高调节脚架腿的高度,使脚架架头大致水平,如果地面比较松软则应将脚架的三个脚尖踩实,使脚架稳定。然后将水准仪从箱中取出平稳地安放在脚架头上,一手握住仪器,一手立即用连接螺旋将仪器固连在脚架头上。 (2)粗略整平通过调节三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从而使仪器的竖轴大致铅垂。在整平过程中,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转动脚螺旋时的移动方向一致。如果地面较坚实,可先练习固定脚架两条腿,移动第三条腿使圆水准器气泡大致居中,然后再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3.水准尺上读数 (1)瞄准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成像清晰;松开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用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旋紧制动螺旋;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位于视场中央;转动物镜调焦螺旋,消除视差,使目标清晰(体会视差现象,练习消除视差的方法)。 (2)精平(微倾式)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吻合(成圆弧状),即符合气泡严格居中(自动安平水准仪无此步骤)。

电子测量课程实验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信息工程类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子测量技术 姓名: 系:电子信息工程系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年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年月日

实验项目列表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系:电子信息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年级: 姓名:学号:实验课程:电子测量技术基础 实验室号:_田406 实验设备号: 10 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一: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示波器的结构。 2)掌握波形显示的基本原理、扫描及同步的概念。 3)了解电子示波器的分类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4)掌握通用示波器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5)了解各种信号发生器如正弦信号发生器、低频信号发生器、超低频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等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以及信号选择。 2.实验原理 在时域信号测量中,电子示波器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测量仪器。它可以精确复现作为时间函数的电压波形(横轴为时间轴,纵轴为幅度轴),不仅可以观察相对于时间的连续信号,也可以观察某一时刻的瞬间信号,这是电压表所做不到的。我们不仅可以从示波器上观察电压的波形,也可以读出电压信号的幅度、频率及相位等参数。 电子示波器是利用随电信号的变化而偏转的电子束不断轰击荧光屏而显示波形的,如果在示波管的X偏转板(水平偏转板)上加一随时间作线性变化的时基信号,在Y偏转板(垂直偏转板)加上要观测的电信号,示波器的荧光屏上便能显示出所要观测的电信号的时间波形。 若水平偏转板上无扫描信号,则从荧光屏上什么也看不见或只能看到一条

垂直的直线。因此,只有当X偏转板加上锯齿电压后才有可能将波形展开,看 到信号的时间波形。 一般说来,Y偏转板上所加的待观测信号的周期与X偏转板上所加的扫描 锯齿电压的周期是不相同的,也不一定是整数倍,因而每次扫描的起点对待观 测信号来说将不固定,则显示波形便会不断向左或向右移动,波形将一片模糊。 这就有一个同步问题,即怎样使每次扫描都在待观测信号不同周期的相同相位 点开始。近代电子示波器通常是采用等待触发扫描的工作方式来实现同步的。 只要选择不同的触发电平和极性,扫描便可稳定在待观测信号的某一相应相位 点开始,从而使显示波形稳定、清晰。 在现代电子示波器中,为了便于同时观测两个信号(如比较两个信号的 相位关系),采用了双踪显示的办法,即在荧光屏上可以同时有两条光迹出现, 这样,两个待测的信号便可同时显示在荧光屏上,双踪显示时,有交替、断续 两种工作方式。交替、断续工作时,扫描电压均为一种,只是把显示时间进行 了相应的划分而已。 由于双踪显示时两个通道都有信号输入,因此还可以工作于叠加方式,这 时是将两个信号逐点相加起来后送到Y偏转板的。这种工作方式可模拟谐波叠 加,波形失真等问题。同时,如果改变其中一个的极性,也可以实现相减的显 示功能。这相当于两个函数的相加减。 示波器除了用于观测信号的时间波形外,还可将两个相同或不同的信号 x 平面上正交叠加所组成的图分别加于垂直和水平系统,以观测两信号在y 形,如李沙育图形,它可用于观测两个信号之间的幅度、相位和频率关系。 3.主要仪器设备(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 1)函数信号发生器,型号YB1634,指标:0.2Hz-2MHz,数量2台; 2)双踪示波器,型号YB4320A,指标:20MHz,数量1台。 3)其它实验室常用工具。

现代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报告 熊万安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现代电子技术综合实验 姓名: 学号: 评分: 教师签字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熊万安 实验地点:科A333 实验时间:2016.3.7-2016.3.17 一、实验室名称:电子技术综合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电子技术综合实验 三、实验学时:32 四、实验目的与任务: 1、熟悉系统设计与实现原理 2、掌握KEIL C51的基本使用方法 3、熟悉SMART SOPC实验箱的应用 4、连接电路,编程调试,实现各部分的功能 5、完成系统软件的编写与调试 五、实验器材 1、PC机一台 2、SMART SOPC实验箱一套 六、实验原理、步骤及内容 试验要求: 1. 数码管第1、2位显示“1-”,第3、4位显示秒表程序:从8.0秒到1.0秒不断循环倒计时变化;同时,每秒钟,蜂鸣器对应发出0.3秒的声音加0.7秒的暂停,对应第8秒到第1秒,声音分别为“多(高

音1)西(7)拉(6)索(5)发(4)米(3)莱(2)朵(中音1)”;数码管第5位显示“-”号,数码管第6、7、8位显示温度值,其中第6、7位显示温度的两位整数,第8位显示1位小数。按按键转到任务2。 2. 停止声音和温度。数码管第1、2位显示“2-”,第3、4位显示学号的最后2位,第5位显示“-”号,第6到第8位显示ADC电压三位数值,按按鍵Key后转到任务3,同时蜂鸣器发出中音2的声音0.3秒; 3. 数码管第1、2位显示“3-”,第3、4位显示秒表程序:从8.0秒到1.0秒不断循环倒计时变化;调节电压值,当其从0变为最大的过程中,8个发光二极管也从最暗(或熄灭)变为最亮,当电压值为最大时,秒表暂停;当电压值为最小时,秒表回到初始值8.0;当电压值是其他值时,数码管又回到第3、4位显示从8.0秒到1.0秒的循环倒计时秒表状态。按按鍵Key回到任务1,同时蜂鸣器发出中音5的声音0.3秒。

测绘技术报告

金华公司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巴音哈尔金矿区测绘工程 测绘技术报告 1 工程概况 受金华公司委托,北京中金泰科勘探技术有限公司承担了巴音哈尔金矿区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工作。 巴音哈尔金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左旗镜内,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3°15ˊ—113°17ˊ,北纬:43°31ˊ—43°33ˊ,测区面积计划为5平方公里,本次实测3.08平方公里,实测范围拐点坐标表如下: 测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该测区地形属高原丘陵地形,苏尼特右旗至锡林浩特公路经过测区,工作条件较好。 该项任务自2006年9月18日开始准备,10月3日进场并展开测绘工作,其间共投入2个作业组,于10月18日完成全部外业数据采集工作,10月18日至10月26日完成外业检查工作及所有内业资料整理工作,历时1个月。 2 资料分析及利用 根据收集到的国家控制点成果,经过实地踏勘,发现测区周边控制点破坏严重,经分析最后采用保存完好的“ZLAB”、“YLQB”两个国家Ⅱ等控制点作为测区内的平面起算数据。为了满足《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测绘1:1000地形图的要求,使坐标成果统一,对测区所有控制点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 3度分带,测区中央子午线为114°,带号为38。

高程控制统一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系统,以处于矿区东部的“锡呼Ⅰ48-1”国家水准点作为高程控制的起算点。 测区内原有的1:5000地形图一套,方便了控制方案的设计和选点埋石工作。 3 作业技术依据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2)《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18341-2001; (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91; (4)《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5)《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17160-1997; (6)本测区《技术设计书》。 4 人员组织和仪器设备 4.1 项目主要人员组织 本工程项目设项目负责1人,技术负责2人,技术员3人,共计6人。分为两个作业小组进行外业测绘。其中控制测量兼职负责1人,数字化测图兼职负责1人,内业数据处理兼职负责1人。 4.2 主要仪器设备投入 为保证本项目顺利如期完成,主要投入如下仪器设备: a. 中海达8200B型GPS接收机 4台套 b. 徕卡TCR402全站仪 2台套 c. 苏光DSZ2自动安平水准仪1台套 d.计算机2台 e. 绘图仪 1台 f. 打印机 1台 g. 测绘成图软件 2套

工程水准测量实验报告簿.doc

工程水准测量 ( 实验报告簿 )

工程测量实验报告写法 以水准测量为准 一、实习目的: 二、实习设备: 三、实习内容: 四、实习步骤: 1.水准测量: (1)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 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设水准测量的进行方向为从 A 至 B, A 称为后视点, a 为后视读数; B 称为前视点, b 称为前视读数。如果已知A 点的高程 HA ,则 B 点的高程为: HB=HA+hab HA+a=HB+b HA=HB+a-b B 点的高程也可以通过水准仪的视线高程Hi 来计算,即 Hi=HA+a HB=Hi - b (2 )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 1 )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程的点。 2)当预测高程的水准点与已知水准点相距较远或高差太大时,两点之间安置一次仪器九无法测出其高差。这时需要连续多次设站,进行复合水准测量。每测站高差之和即可得预测水准点到已知水准点的高差,从 而可得其高程。

3)水准测量的检核 计算检核:闭合导线的高差和等于个转点之间高差之和,又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因 此利用该式可进行计算正确性的检核。 测站检核:对每一测站上的每一读数,进行检核,用变更仪器法进行检核。变更仪器法要求变更的高 度应该大于10cm ,两次高差之差不应超过规定的容许值,即6mm 。 闭合水准路线的成果检测:理论上各测段高差之和应等于零,实际上上不会,存在高差闭合差,其不 应该大于你容许值,即,若高差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表明成果中有错误存在,则要重返工作。 4)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 检查水准测量手簿;填写已知和观测数据;计算高差闭合差及其限差;最终结果见附表。 五、实验表格: 实验报告 程名称:工程量目:普通水准量( 2)成???? 指教????? ??? ..院(直属系)??? .. 学生??? . 学号 ???? .. ..........年?.月?..日 普通水准测量手薄 点后前高差改正后高点站号数数(米)高差程号(米)(+-((米) 米)米)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电子版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 实验报告

实验一仪器使用总论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学习了解实验的常规仪器,常用设备,以及耗材; 2,掌握以后做实验所用仪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知道模拟示波器,数字示波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区别,优缺点; 4,知道以后实验中该注意的事项,该注意的问题,实验室的秩序。 二、实验设备: 模拟示波器,数字示波器, 三、实验内容 1,实验中参观的仪器:模拟示波器,数字示波器,万用表,交流毫伏表。 2,起到的作用: 1)万用表:主要用来测量电阻值、电压、电流,有的可测频率、三极管、温度等。 2)示波器:便于人们研究各种电现象的变化过程,能把肉眼看不到的信号变换成看得 见的图像,还可以利用示波器观察各种不同信号幅度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线,测试各种不同的电量。能产生某些特定的周期性时间图形,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频率可调。 3)交流毫伏表:是用来测量正弦电压的交流电压表,主要用于测量毫伏级以下的豪 伏电压等。 3,模拟示波器、数字示波器的区别: 1),模拟示波器,操作简单,操作都在一个面板上,数字示波器往往要较长处理时间。 2),垂直分辨率高,连续而且无限制,数字示波器一般只有8 位至 10 位。 3),模拟示波器数据更新快,可以每秒捕捉几十万个波形,而数字示波器只能每秒 捕捉几十个波形。 4),模拟示波器可以实施带宽和实时显示,即连续波形和单次波形的带宽相同,而数 字示波器的带宽和取样率密切相关,取样率不高时需借助内插计算,容易出现混淆波形。5),如果某一个事件只发生一次,那么模拟示波器一般是不能应付的,而数字示波器 能够捕捉这种罕见一次性事件,并且长时间的将它显示出来。 4,仪器的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共地,保证所有仪器的接地电位相同。 2),函数发生器输出端不能短接,且不能接到带有较高电压的的两端。 3),信号发生器的微调应从零开始增加,毫伏表的档位要适当。 4),用示波器进行测量时,校准旋钮应顺时针旋转到校准位置。 5),所有仪器要轻拿轻放。 6)用电脑做实验时,注意对实验室电脑的爱护,做完实验记得关机。 7)示波器使用时注意接口正确。

实验报告

?珠宝现代检测技术? 实验报告 姓名:邓林峰 班级:11宝石鉴定1班 学号:1120992 日期:2014-10-07

一、已知宝石红外光谱分析: 1天河石的红外光谱反射法分析:据图测试分析可得1130~1010cm-1强吸收区,由2~3个谱带组成。各谱带分别位于1130~1120、1027~1010、强度依次增大,900~400cm-1范围由较多的强度不大的吸收谱带构成一个复杂的弱吸收带,其中595、535cm-1出现中等吸收峰。

2碧玺的红外光谱反射法分析:据图测试分析可得1300cm-1左右有一个强吸收带谱带比较宽为BO3的振动;1200~950cm-1有3个强吸收风带为SiOSi、OsiO、OsiO的振动;820~550cm-1由3个中~弱的 吸收带组成为SiOSi振动。

3尖晶石的红外光谱反射法分析:据图测试分析可得大于750cm-1几本没有吸收峰带,725~500cm-1有2个明显的强吸收带,谱带较宽。 二、未知宝石红外光谱分析:

4据图测试分析可得:1200~900cm-1有2个强吸收带,强度递增;900~400cm-1有较多的强大不大的吸收谱带构成一个复杂的弱吸收带区,535cm出现中等吸收峰,该谱图测试跟长石类的钠长石、微斜长石极像,加上外铺助放大镜、天平、分光镜等工具判断该图是日光石的红外光谱图。 三、已知宝石紫外-可见光测试分析

5祖母绿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据图测试分析可得祖母绿在红区683nm、680nm、和637nm处有吸收线明显,662nm、646nm两个弱带,从 630nm~580nm有一微弱的普遍吸收,在蓝区477nm处有一弱谱线。

竣工测量技术报告书

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下院村梁子上 土地开发项目 竣工测量技术报告 贵州光彦测绘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12月

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下院村梁子上土地开发项目1:1000竣工图测量 技 术 报 告 编写者:王佑林 审查者:彭焕林 贵州光彦测绘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12月

目录 一、概述 二、作业依据 三、坐标系和高程系统 四、竣工图测绘 五、竣工测量面积统计表 六、地块编号说明

一、概述 项目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下院村境内,我公司受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人民政府的委托, 承担该项目区的土地开发项目竣工图测绘工作,从2010年12月25日进场,12月27日完成其内外业工作。 二、作业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行业标准《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 (二)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贵州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测绘管理及技术要求》;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9年2月颁布的《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四)国家技术监督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颁布的《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监督局1991年5月颁布的《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监督局1991年7月颁布的《红外三角高程测量测量规范》;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7年颁布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监督局1995年9月颁布的《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792-195); (九)《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17160-1997)。 三、坐标及高程系统和控制布设 测区内布设三个GPS控制点,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四、竣工图测绘 施测比例尺1:1000。 外业测绘采用日本尼康530型全站仪,该仪器属于高精度全自动化测绘仪器,其标称精度为±(3+2ppm×D)㎜,D为距离,以Km为单位,测角中误差mβ=±5″。 外业测绘采用全野外数字化测量,在控制点上设站施测地形点,野外绘制地块草图。作为内业制图的依据。 (一)外业数据采集:

实验一--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一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DS 3型水准仪的基本构造,认清其主要部件的名称,性能和作用。 2.练习水准仪的正确安置、瞄准和读数。 3.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施测、记录、计算、闭合差调整及高程计算的方法。 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时数安排为2学时。 2.实验小组由8人组成:4人操作,2人记簿,2人扶尺。 2. 实验设备:DS 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2根,尺垫2个,记录纸2张, 3 三角架1个;铅笔1根。 三、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仪器组合: 1.望远镜 2.调整手轮 3.圆水准器 4.微调手轮 5.水平制动手轮 6.管水准器 7.水平微调手轮 8.脚架

四、方法与步骤 (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 1.安置仪器: 先将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将架腿踩实,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 2.认识仪器: 指出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位置,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同时弄清水准尺的分划注记。 3.粗略整平: 双手食指和拇指各拧一只脚螺旋,同时对向(或反向)转动,使圆水准器气泡向中间移动;再拧另一只脚螺旋,使气泡移至圆水准器居中位置。若一次不能居中,可反复进行。(练习并体会脚螺旋转动方向与圆水准器气泡移动方向的关系。) 4.水准仪的操作:

瞄准——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松开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用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位于视场中央,转动物镜调焦螺旋,消除视差使目标清晰(体会视差现象,练习消除视差的方法)。 精平——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吻合(成圆弧状),即符合气泡严格居中。 读数——从望远镜中观察十字丝横丝在水准尺上的分划位置,读取四位数字,即直读出米、分米、厘米的数值,估读毫米的数值。5.观测练习: 在仪器两侧各立一根水准尺,分别进行观测(瞄准,精平,读数),记录并计算高差。不动水准尺,改变仪器高度,同法观测。或不动仪器,改变两立尺点位置同法观测。检查是否超限。 (二)普通水准测量 1.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6个测站为宜。确定起始点及水准路线的前进方向。 2.在起始点和第一个待定点分别立水准尺,在距该两点大致等距离处安置仪器,分别观测黑面水准尺,得到后视读数a黑和前视读数b黑; 然后再观测前视水准尺红面,得到读数b红,旋转水准仪瞄准后视水准尺红面,得到读数a红;检查所测数据是否超限,如超限重测,不超限 则计算平均高差h 1,然后进行下一站观测,依次推进测出h、h 3 、 h 4 …。 3.根据巳知点高程及各测站的观测高差,计算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并检查是否超限。对闭合差进行配赋,推算各待定点的高程。 五、注意事项 1.测量前,水准仪要进行检验与校正。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三 电压表测量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典型电压波形对不同检波方式电压表的影响,学会正确解读和修正测试数据 2.学习用电压表测量噪声电压的方法 二、 实验条件 1、数字合成函数信号发生器DFG30一台 2、超高频数字毫伏表TH2270一台 3、均值表ESCORT97/EDM89S 一台 4、6 位数字电压表 一台 5、模拟数字示波器HM1507-3一台 三、 实验原理 1.交流电压表的波形响应 一交流电压UX 的大小,可用该电压的峰值、平均值和有效值表征。 交流电压的峰值:是指任意周期性交变电压u (t)在一周期内,电压所能达到的最大值。 交流电压的平均值:指交流电压经过理想检波器后的平均值,实际中,不特别注明,是指全波平均值。数学表达为: dt t u T V T ?=0 )(1 交流电压的有效值:指电压通过某纯组负载所产生的热量与一个支流电压在同一负载上产生的热量相等时,该直流电压的数值就是交流电压的有效值。数学表示为: ?=T dt t u T V 02)(1 电压表的示值除另有说明外,均按正弦有效值刻度,读数用α表示。 根据交流电压的三种特征,可用峰值、平均值和有效值检波电路将测试电压变成直流,按直流电压进行刻度,分别构成峰值平均值和有效值电压表。 由检波方式的不同,要正确解读表的显示值,需加以换算。交流电压的波峰因数KF 定义为该电压的有效值与平均值之比: V V K f = 交流电压的波峰因数KP 定义为电压的波峰值与有效值之比: V V K p ?= 2.测试按图3-1进行 21

峰值表的检波探头如图3-2: 用这种探头可检测10KHz 以上的交流电压。 四、 实验内容 1.用峰值表TH2270测电压 置信号源输出2V ,频率100KHz ,占空比50%,偏置为零的正弦、三角和方波,有效值即DFG30所显示峰值的换算数值,或由数字电压表测得,作 2.用均值表测电压

(2014春版)《现代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

《现代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 李学聪冯燕编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二0一四年二月

实验一 热电偶测温及校验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热电偶的结构及测温工作原理; 2.掌握热电偶校验的基本方法; 3.学习如何定期检验热电偶误差,判断是否及格。 二、 实验内容和要求 观察热电偶,了解温控电加热器工作原理; 通过对K 型热电偶的测温和校验,了解热电偶的结构及测温工作原理;掌握热电偶的校验的基本方法;学习如何定期检验热电偶误差,判断是否合格。 三、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1. CSY2001B 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台(下称主机) 1台 2. 温度传感器实验模块 1块 3. 热电偶 镍铬 ― 镍硅热电偶(K,作被校热电偶) 1支 镍铬 ― 锰白铜热电偶(E,作控温及标准热电偶) 1支 4. 2 1 3位数字万用表 1只 四、 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1.观察热电偶,了解温控电加热器工作原理。 ①拿起热电偶并握紧黑柄,然后旋开热电偶的金属保护套,缓慢抽出,观察热电偶的外形。观察完后,将其旋紧并注意不可以让热电偶和金属保护套接触。 ②温控器:作为热源的温度指示、控制、定温之用。温度调节方式为时间比 例式,绿灯亮时表示继电器吸合电炉加热,红灯亮时加热炉断电。 2.仪器连线(如图1所示) ① 首先将综合实验台的电源开关置“关”, 然后将电源插头(实验桌前面)和加热炉电源插座插入综合实验台面板上的“220V 加热电源出”处; ② 将热电偶工作端插进温度传感器实验模块上的加热炉炉膛内, E 和K 分度热电偶的冷端按极性(注意区分“+”和“—”)分别接在“温控”和“测试”端。 3.开启电源 将综合实验台和加热炉的电源开关打“开”。 4.设定温度和测量数据将功能开关置“设定”,调节旋钮设定温度为50℃, 然后将开关拨至“测量”位置;当炉温达到设定值时, 等待3―5分钟炉温恒定后,分别测量“温控”和“测试”的电压(开关保持在“温控”状态),交互测量四次,把输出的热电势记录于表2中。 5. 继续将炉温提高到70℃、90℃、110℃、130℃和150℃,将热电偶输出的热电势记录于表2。

宗地测量技术报告范本

编号: 20120105-01 宗地测绘成果报告书 用地单位:林宗芳 项目名称:平乐县平乐镇南佛村委黄牛头村五队林宗芳宗地 单位负责人:姚统德 资料复审人:刘旭东 资料审核人:冯阜平 项目负责人:鄂波 广西南宁恒昌房地产测绘有限公司平乐分公司 二0一二年一月五日

目录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1页 2、委托书…………………………………………… 2页 3、测绘任务书……………………………………… 3页 4、宗地测绘技术说明……………………………… 4页 5、宗地测绘成果表………………………………… 5页 6、宗地草图………………………………………… 6页 7、宗地图…………………………………………… 7页 8、界址点成果表…………………………………… 8页 9、地籍调查表……………………………………… 9页 10、测绘产品质量检查意见书……………………… 10页

平乐县平乐镇南佛村委黄牛头村五队林宗芳 宗地测量技术说明 一、测区概况 林宗芳宗地位于平乐县平乐镇南佛村委黄牛头村五队,北与空地,东连林宗能住宅,南接空地,西依林宗帮住宅。 二、测量成果 为了测定林宗芳宗地面积及界址点坐标,受林宗芳的委托,广西南宁恒昌房地产测绘有限公司平乐分公司于2012年1月4日,对该宗地进行了现场测量,测量总面积平方米,合亩。其中宗地面积90.21平方米,合0.14亩,界址点6个。该宗地中集体土地面积90.21平方米,合0.14亩,界址点数 6 个。 三、测量方法: 采用GPS接收机配合全站仪进行现场实测,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采用南方CASS7.0数字成图软件进行绘图及土地面积量算。 内外业资料均进行了自检自查,并按《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地籍测量规范》(CH5002-94)等国家现行规范进行测绘,符合《规程》要求。 项目负责人:鄂波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实训一自动安平水准仪得认识与使用 一、实验目得 熟悉自动安平水准仪得基本构造,初步掌握自动安平水准仪得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熟悉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得基本构造,了解其主要部件得名称、作用与使用方法。 2、练习自动安平水准仪得安置、瞄准与读数。 3、测量地面上两点间得高差。 三、仪器与工具 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1台,水准尺2根,自备计算器、铅笔、小刀、记录板。 四、方法与步骤 1、安置仪器 将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将脚尖踩入土中。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 2、认识仪器 指出仪器各部件得名称,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同时弄清水准尺得分划与注记,掌握读尺方法、 3、粗略整平 粗略整平就就是旋转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从而使仪器大致水平。先用双手同时向内(或向外)转动一对脚旋钮,使圆水准器气泡移动到中间,再转动另一只脚旋钮使圆气泡居中,通常需反复进行。注意气泡移动得方向与左手拇指或右手食指运动得方向一致。 4、瞄准水准尺与读数 (1)瞄准 转动目镜调焦螺旋进行对光,使十字丝分划清晰;然后竖立水准尺于某地面点上,松开自动安平水准仪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用准星与照门粗略瞄准水准尺,旋紧制动螺旋;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瞧清水准尺影像;再转动水平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纵丝靠近水准尺一侧;若存在视差,则应仔细进行目镜调焦与物镜调焦予以消除、 (2)读数 用中丝在水准尺上读取4位读数,即m,dm,cm及mm位。读数时应先估出mm数,然后按m,dm,cm及m m,一次读出4位数、 5、测定地面两点间得高差。 (1)在地面选定A、B两个较坚固得点作后视点与前视点,分别立尺。 (2)在A、B两点之间安置自动安平水准仪,使仪器至A、B两点得距离大致相等。 (3)每人独立安置仪器、粗平、照准后视点A点上得水准尺后读数,此为后视读数,并记入附表中测点A一行得后视读数栏下;再照准前视点B点上得水准尺,读取前视读数,并记入附表中测点B一行得前视读数栏下、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实验报告

力学与材料学院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实验报告二 XRD图谱分析 专业年级:1 姓名:1 指导老师:1 学号:1 2016年12月 中国南京 目录 实验名称:XRD图谱分析……………………………………………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要求…………………………………………………… 三、操作过程……………………………………………………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实验名称:XRD图谱分析 一、实验目的 了解XRD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不同物相晶体结构XRD图谱的区别,熟练掌握如何来分析利用X射线测试得到的XRD图谱。 二、实验要求

1、熟练掌握如何来利用软件打开、分析XRD图谱,以及输出分析结果。 2、明确不同物质的XRD图谱,掌握XRD图谱包含的晶体结构的关系,通过自己分析、数据查找和鉴别的全过程,了解如何利用软件正确分析和确定不同物相的XRD图谱,并输出分析结果。 3、实验报告的编写,要求报告能准确的反映实验目的、方法、过程及结论。 三、操作过程 1、启动Jade 6.0,并打开实验数据。 2、点击图标使图谱平滑后,再连续两次点击图标扣除背景影响。 3、右击工具栏中的图标,全选左侧的项目,取消选择右侧中的Use Chemistry Filter,最后在下方选择S/M Focus on Major Phases(如图一),并点击OK。 图一

4、得到物相分析,根据FOM值(越小,匹配性越高)可推断出该物相为以ZnO为主,可能含有CaF2、Al2O3、Mg(OH)2混合组成的物质(如图二),双击第一种物质可以得到主晶相的PDF卡片(如图三),点击图三版面中的Lines可以观察到不同角度处的衍射强度(如图四)。 图二

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总体看2019年,虽然检测项目工作量有所增加,但整体建筑市场由于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工程项目缩减严重。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中心始终坚定信心,积极迎接挑战,靠优质取胜,靠高效技术取胜,靠服务和诚信取。发挥中心的整体优势,抓住一切契机赢取市场。截止2019年11月18日,我中心理论产值约5141万,实现总收入约3700万元,与去年3200万元增长了13.5%,签订合同196份,合同面积约290万平方米,合同市场占有率约50%。 一、立足岗位,全力做好各项检测工作 各科室能克服岗位多、人员少、任务重的困难,发扬互帮互助的精神,合理安排人员,分批统筹分配,在完成全年任务的同时继续重视检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积极参加省站的专业培训,分组帮带,老职工带新职工,工作分工细致,责任落实到人,为各乡镇一体化提供优质的服务。 1、常规材料科:完成理论产值762万元,去年同期为820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其中混凝土试块2170组,砂浆试块7757组,钢筋原材料13484组,钢筋焊接12889组,钢筋机械连接2027组,水泥1154组,电线电缆711组,电工套管384组,给水管材管件852组,其它1299组。

2、市政环境科:完成理伦产值约793万元,去年同期为7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2%。其中出具市政报告3050份,完成207个环境检测工程,化学分析共完成560组,门窗检测311组。 3、现场结构节能科:完成理论产值约1995万元,去年为1200万元,比去年增长66.2%。 4、地基基础测量科:完成理论产值约1100万元,去年为800万元,比去年增长37%。 5、经营科:上半年接样室共接样品数量114611份,开具检测报告105531份,去年同期开具检测报告91507余份,增涨了25.7%。共打印清单500多份,出具确认书150份,上报检测异常数据4489份;回笼资金约2200万元。检测合同签定重大工程有金湖花园12.5万平方米;莫城燕巷安置小区10万平方米;香江城8万平方米;帝保花园13.6万平方米;常熟德福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15万平方米;常熟市古里城乡一体化发展有限公司22.26万平方米;常熟市支塘镇城乡一体化建设有限公司19.37万平方米;虞山镇城乡一体化建设有限公司10.2万平方米;苏州金达地产有限公司13.6万平方米;江苏凯隆铝业有限公司10.8万平方米 ;江南中盈地产尚湖地块32万平方米等。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一、绪言 水准测量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方法。在地面两点间安置水准仪,观测竖立在两点上的水准标尺,按尺上读数推算两点间的高差。通常由水准原点或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沿选定的水准路线逐站测定各点的高程。由于不同高程的水准面不平行,沿不同路线测得的两点间高差将有差异,所以在整理国家水准测量成果时,须按所采用的正常高系统加以必要的改正,以求得正确的高程,如图1,图2所示。 图1 水准测量原理示意图 我国国家水准测量依精度不同分为一、二、三、四等。一、二等水准测量称为“精密水准测量”,是国家高程控制的全面基础,可为研究地壳形变等提供数据。三、四等水准测量直接为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提供所必需的高程控制。

图2 水准测量转点示意图 二、实习目的 1、通过对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高程的施测,掌握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记录,熟悉使用电子水准仪进行二等水准的测量,并将所学知识得到一次实际应用。 2、熟悉精密水准测量的作业组织和一般作业规程。 三、水准测量实习过程 3.1 小组成员及作业步骤 小组成员: 作业步骤:精密水准观测组由5人组成,具体分工是:观测一人,记录一人,扶持两人,量距一人。 3.2水准仪的使用 水准仪的使用包括仪器的安置、粗略整平、瞄准水准尺、精平和读数等操作步骤。我们实验所用的仪器主要就是电子水准仪SDL30,其他操作同普通的水准仪。 SDL30 的等级水准测量功能用于国家一、二、三、四等水准测量。测量作业中的测站观测程序及其限差检核符合国家一、二水准测量规范(GB/T

3.3 水准测量的实施 在我们的测量中,首先每个组建立一个包含有四个已知控制点的控制网,每组选定网的一条边与周边的一组的水准网确保有两个已知控制点重合,分别测出公共边两点间高差,最后统一进行高差计算和误差分配,以作为检验与统一到一个公共的水准网中。我们选择211控制点作为自己的符合起止点,从该点出发,沿着教学南楼,途径图书馆正门,到图书馆后的控制点103,再转到瑞安楼前面的317点,最后符合至211控制点。 3.3.1 已知点数据及测区平面图 (1) 其中,211 208和211号点为与南边测区的公共点。 (2)、测区平面图,如下图1黑色线条所包含的区域即为本组测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